小学语文生命化教育教学案例研究

2024-08-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生命化教育教学案例研究(精选7篇)

小学语文生命化教育教学案例研究 篇1

晋江市永和镇茂峰中心小学姚翠红

[问题提出]:

18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对知识的获取得作了三个比喻:一种像蚂蚁一样,只知道简单地搬运材料;一种像蜘蛛一样,只知道从自己的肚子里吐丝布网;而科学认识应该像蜜蜂一样,把采撷来的百花的花粉进行消化和加工,并配制成蜜浆。

培根的比喻是形象而深刻的。瞻顾我们的教育,那种“蚂蚁的方式”、“蜘蛛的方式”又何尝少呢?且看有些教师只知道搬运、灌输,将学生的大脑视为被动的知识容器、知识载体和知识受体;且看有些教师只知道用知识的“丝”缠学生,用作业的“网”罩学生。他们年复一年,届复一届地重复“昨天的故事”,自己的一张“旧船票”又岂能让学生登上新世纪的航船 ?

灌注之教、记诵之学,长期地宰治着学校课堂。表面的忙忙碌碌,吐丝结网,往往掩盖了思维的贫困和才智的消磨。中国人批评这种教育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犹太人将仅有知识而没有智慧的人称之为“背着很多书的驴子”。由于灌注、记诵的知识是标准化的、统一化的,所以学生没有了思想,没有了想象,没有了创造,没有了体验。死灌呆记无异于吃别人已经咀嚼过的馍,虽可以填饱肚皮,却吸收不到多少营养。其结果是,学生拥有的知识越多,其包袱越重,能力越是得不到锻炼和发展。不是知识越多越主动,越轻松,而是知识越多越被动,越沈重。

小学语文生命化教育教学案例研究 篇2

一、尊重平等的对话, 构建生命化课堂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拥有不同知识经验的个体, 通过沟通、合作进行知识的共享、心灵的碰撞。这样的课堂, 教师不再是权威, 不再是主宰者, 而是学生的朋友、伙伴, 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 教师与学生一起交流、学习, 成为学习的共同体, 共同探讨知识、构建知识。我们这里说的师生互动其实是对话, 对话是互动的一种外化, 是一种全新的理念。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的对话与一味的提问和教师逐字逐句的讲解不同, 需要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细读文本, 才能有所感、有所悟, 从而参与到对话中, 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与看法。平等、自由的对话强调师生之间的民主、和谐, 对话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双方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 感受到愉悦的生命体验。如教学《最佳路径》时, 教师不是高高在上, 不是一味地、繁琐地讲解, 而是以参与者的身份出现, 与学生一起交流、讨论、争论, 一起发表看法, 交换思想, 与学生平等对话。如问学生:学习了《最佳路径》后, 你一定有很多感受, 愿意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吗?在轻松、愉悦的对话氛围中, 激发学生对话的欲望。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 与教师平等对话, 从而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

二、追求诗意的阐释, 构建生命化课堂

语文是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 语文如歌、如诗、如画, 语文包罗万象, 给我们展示的是多样的画面, 不仅有听说读写, 还有丰富的情感。诗人荷尔德林曾说:人, 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语文课堂应该追求诗意, 用诗样的语言描绘, 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美感。儿童富有充分的想象力, 每一个成长中的儿童都有美好的愿望和真挚的情感, 他们的语言是非逻辑性的, 所以很多人都说儿童天生就是诗人。语文课堂上, 教师要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 获得生命的启示, 领悟生命的内涵和人生的真谛。如果使用诗性的语言, 不仅能焕发学生的美好情感, 还能带领学生进入文本描绘的情境。如教学《天使的声音》时,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童年引入:每个人的童年都是独特的。老师小的时候喜欢玩陀螺, 童年留给老师的印象就像是转个不停的陀螺, 永远活泼。那在你们的心中, 童年又是什么样呢?请你们也用一句话来表达。生1:童年是老家门口清澈的小溪;生2:童年是天上五颜六色的风筝;生3:童年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学生结合自己印象最深的物象加以表达, 张开诗的翅膀, 舒展诗的灵性, 引发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三、体验丰富的情感, 构建生命化课堂

语文生命化课堂离不开情感的渗透, 小学生的情感很丰富、细腻, 构建生命化课堂要把握学生内在的情感诉求, 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可贵。如教学《在大海中永生》时, 为了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小平同志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怀, 教师要紧紧围绕“情”字展开, 让学生完成情感体验, 震撼学生心灵, 熏陶学生情感, 启迪学生思想。可以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播放大家比较熟悉的歌曲《春天的故事》, 并问:这首歌是写谁的?然后介绍小平简介, 引入课文。最后教师范读, 让学生不自觉地进入课文情境中。语文教学中体验丰富的情感, 方式有很多, 除了借助文本外, 还可以通过主题班会、课堂读报等形式, 引导学生说出生命的感动, 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如语文课可以举办以“感恩父母, 大爱无言”为主题的班会,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命感悟把自己的感恩之情说出来, 用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一个动作、一个眼神等表达, 激发内心的情感, 感受到来自父母、朋友的关爱与温暖。

四、通过开放的解读构建生命化课堂

构建生命化课堂要求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用朋友式的口吻与学生交流、讨论, 这样的课堂是充满情感的。如《荷花》描写了夏日荷花盛开的场景, 我沉浸在此情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让学生思考:如果我是一朵荷花, 会想到什么、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给学生创造开放的场景, 发散学生的思维。又如教学《秋天》时, 让学生观看课文插图后自由阅读, 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并说出喜欢的缘由。学生的特长不同, 表现也就不同, 喜欢朗读的学生, 会把自己的理解融入文字中声情并茂地读出来;喜欢画画的学生, 会把自己的感受通过画笔体现出来。这样学生主动地读、积极参与, 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给出独特的理解。

五、借助充分的想象, 构建生命化课堂

文学创作是一个想象的过程, 要构建生命化课堂, 离不开阅读想象, 可以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是因为作家写作时, 内心有了对世界的本质认识, 才会创造出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故事情节等。学生阅读时也应该通过想象把握作品传达的思想情感。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 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的解读作品, 探究作品表达的深层意蕴。如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时, 因为时代久远, 学生难以理解当时人们没有火种的生活状态, 所以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增强学生对普罗米修斯盗火事件的深层认识, 教师可以让学生闭上双眼想象:人们没有火种, 在无边的黑暗中是如何生活的。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 纷纷发表看法。如生1:我看到了人们聚集在山洞中, 靠在一起取暖;生2:我看到人们围成一个圈, 与猛兽对抗;生3:我看到了人们懂得瑟瑟发抖;生4:我看到了人们在吃生冷的食物……

六、激活生命的活力, 构建生命化课堂

生命化课堂要激活学生的生命活力, 改变枯燥乏味的教学, 开启学生的智慧,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彰显学生的个性。激活生命活力的方法有很多, 如创设生动情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启发学生的思维等。如教学《鼎湖山听泉》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方法理解山中泉声的特点。学生兴趣很高, 有的用朗读, 读出泉声的美;有的做导游, 绘声绘色地介绍泉声的特点;有的画画, 描绘出美好的画面。这样的课堂有学生的积极参与, 是充满活力的课堂, 是充满激情的课堂。

总之, 新课改下,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构建生命化的课堂, 彰显语文课堂活力,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玮.例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化教育[J].小学语文教学, 2012 (5) .

[2]孙利琴.构建生命化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教育艺术, 2011 (1) .

小学语文生命化教育教学案例研究 篇3

關键词:小学英语;生命化;课堂教学;方法

“生命化课堂教学”是指以教师与学生的生命发展为根基,师生、生生之间通过多向和谐交往,共同使书本知识成为生成性的知识,师生生命在共同经历中成长,在共同经历中完善。其价值取向追求的是人的生命的完美,即体质的完美、人格的完美、个性的发展和情感的满足。“小学英语生命化教学策略的研究”是研究如何充分地唤醒小学生生命意识、开发生命潜能,让每一个学生自由、充分、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方式。根据上述理念,本人对生命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了初步研究:

一、恰当制定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犹如大海航行的明灯,指示、引导着课堂教学的方向。它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落脚点。恰当制定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前提。

1、锁定课程标准,逐层分解设定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体现《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指导思想。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认真解读、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逐层分解设定教学目标。在一堂课中,我们应把教学目标具体化,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三维目标”来表述,即“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2、关注学生实际,有的放矢设定教学目标。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要基于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应该是我们所有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应深入细致地考虑学生的实际,关注学生的生活视界。

二、科学重组教学内容

英语教学内容是帮助学生达成英语课程目标的载体,也是教师所教和学生所学的素材。小学英语教学内容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具有一定的弹性和伸缩性,允许使用者根据实际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重组,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和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重组教学内容的手段包括整合、拓展、选择、补充等。

三、精心演绎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活力。我们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来重新认识课堂教学。那么生命化教学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将实现何样态呢?

1、以生活体验为根基——生活的课堂。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我国教育家陶行知也认为生活即教育。语言的学习离不开生活,离开具体的生活,语言教学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动活泼的语言素材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当中,学生总是对那些与他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趣味性强的知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2、师生共同促使书本知识成为生成性知识——生成的课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不可能根据老师的事先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往往会出现很多预想之外的事情、问题、情景等生成性的资源,这就需要教师用动态生成的眼光来看待这些资源,及时调整自己的预设,顺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保持高涨的探究热情,真正体验探究的快乐。

3、师生生命共同经历成长——生命的课堂。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获得成长或发展的必然场所,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对于教师而言,不仅仅是创造别人的精神生命,也应该是自我精神生命的创造者。生命化教学强调要关注学生生命的体验性,要强调其身体参与。课堂上,学生不仅要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用自己的手操作,还要用自己的身体亲自经历,用心灵亲自感悟。

四、多元构建评价体系

生命课堂的教学总目标是促进学生生命发展,因此,其评价必须是有利于教师诊断教学、调节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促进性评价。其标准是生命质量提高、生命创生力发展,其主体是应多元参与,其内容包括设计、实施、效果在内的教学全程,其对象包括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其方式兼顾口头即时评价和事后反思评价,其手段采用面对面评价和成长袋评价。

1、设立成长记录袋。在评价学生的学习历程时,我们主要采取建立成长记录袋的方式,反映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与进步历程,帮助他们不断总结学习情况,增强学好英语的信心。

2、采用其它方式的评价。(1)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等相结合。教学中不断地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不断地进行自我判断与自我分析,通过自我努力,提高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在学生相互评价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的能力。(2)延迟性评价。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之间在学习的发展上必然存在差异,我们尝试采用延迟性评价,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逐步达到可能达到的目标。(3)成长卡评价成长卡包括“承诺卡”、“优点卡”、“收获卡”。“承诺卡”主要由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承诺;“优点卡”则由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使用,教师和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用描述性语言进行记录,积累第一手的评价资料。

总之,教育具有鲜明的生命性,课堂教学应从关注“人”的生命开始,以生活世界为根基,以成全每一个生命为指标,以生命发展为基础,尊重生命的独特性、关注生命的整体性、发掘生命的创造性,使课堂教学不仅成为学生学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也是对学生与教师人性的陶冶、灵魂的洗练、人格的提升与生命生长觉悟唤醒的过程。“生命化课堂教学”应用充满激情的生命去开启生命的智慧,唱响生命化课堂教学中生命永恒的主旋律。

参考文献

[1] 叶 澜.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程晓堂,刘兆义.小学英语[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沈 倩.初中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1(10):29-33.

[4] 陈俭贤.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2,3:14-19.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研究1 篇4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更自信

水东小学 邓秀丽

根据新课改的布署,要求我们一线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精神。将以往的一言堂,转换为学生自己的课堂,教师只做引导者,参与者,组织者。我们学校在上学期全面刮起来了“反思”风,每个班级都根据实际情况按小组编排。我发现这样的好处,比我当时想象得要好得多。

在我讲作文《校园的春天》时,合作学习的学习效果是令人感到惊奇的。那天我事先告诉了各个小组,尤其是小组长要记录下观察的方法,根据每人小组观察的地方不一样,各个小组观察的步骤和方式也有点不相同。给每个小组分配观察任务后,各个小组便各就各位了。十分钟之后,我回到了教室。

回到教室,我没有用提问的方式,因为如果用提问的方式,简单的一问一答,其实有很多孩子是没有什么印象或沉淀的。于是我先让他们把刚才在所经历到的一切,不管是什么都讲给组长听,组长一一记录下来,每个人都讲,每个人都要说。不论说长说短。我看每个组员,都非常投入地按秩序在讲,讲得人正儿八经,其实同学听得有趣有味。因为如果站起来讲,往往要组织语言,并且需要勇气,影响表达,学生显得不太自信和放松。但小组内讨论交流,大家都是平等对话,没有拘束感。后来,我让每小组的组长将记录的内容,派一个代表来汇报,这个代表一般都是平时表现不是特突出的孩子,这点是我课堂要求组长必须这么做的。

片段一:

第一小组代表:我们看到了学校花圃里有很多的黄金叶和三叶草,它们显得很绿,绿得像翡翠。因为刚下过雨,叶子显得很娇嫩,并且用手去摸得滑,会感到滑滑的,犹如抚摸刚出生婴儿的皮肤,很柔滑,非常舒服。而且我们还看到,花圃中的土,在春天也是湿润的。师:是啊,你们运用了视觉,触觉来感觉春天,并且在说得时候还运用的比喻的修辞手法,非常不错。不过,我还希望你们能够运用适当的联想。你们也看到了春天的泥土,你觉得泥土和叶、草有什么关系呢?它们之间就像什么呢?(站在汇报的同学这时又卡壳了,于是我鼓励他说没有关系,我可以给你一点时间讨论,如果有了结果立刻示意我。)

第一小组代表:我们觉得泥土在默默地奉献着自己,就像我们的妈妈,从不要求回报。其实,即使这位代表不知道也没有关系,只要他在问别人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向他人学习的过程,成绩优秀的人,阅读较广范的人一定会有好的答案,通过讲,他听,再讲,这样一个来回之后,孩子一定会较好的吸收语言文字。并且因为他是代表,我为他们小组加分,而他们小组之所以能加上高分,是因为他回答得好。他的自信心也一定会逐渐提升。

片段二:

第二小组代表汇报:我们远看樟树像一个冲天的绿色巨伞,又像一个巨大的冲天绿蘑菇。(说到这里的时候,我问他,“蘑菇”这个词会写吗?学生摇头说不会,我便让他请小组成员帮忙,有人写给他看,其他小组成员也是一种加深和学习)樟树可以为我们带来阴凉,每当上体育课,太阳很晒时,我们总会到树底下乘凉。

师:你们通过写远看,并且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写春天校园的樟树,但是你们知道吗,我们曾经学过的课文,你们也背过,其实可以灵活运用到这里来哦。想想我们学过的课文,描写树的有哪些?(学生又是一番短暂的讨论)

第二小组代表:下过春雨之后,每片叶子显得更加地翠绿,似乎每一片叶子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并且抬头一望,树枝丫重重叠叠的,漏下斑斑点点的细碎的日影。(我当场表扬了他们,并为他们小组加了分,同样全小组成员高兴,代表发言的同学更自豪。)

总之,通过这节课,我深刻地体会到,合作学习是现代课堂的必要组织形式,因为它可以让孩子们在更加宽松的学习氛围中表达自己,完善自己,每个孩子都被调动起来的时候,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和无限的生机。

荐荐二2014下

(3000

字)二语文教案下册(500字)荐语文教学设计参赛优秀模板(含高中和初中)荐语文教学设计(语文教案)的常规格式

小学语文生命化教育教学案例研究 篇5

——口语交际课堂《春天里的发现》“想象、体验”小班化案例透析

适合小学二年级 时间:40分钟

【题记】小学语文教师与学生交谈要用普通话,而且要从一词一语中引导孩子说话规范,为学生做好示范。小班化教学更加适合农村小学的口语交际教学,师生交往有更充分的时间。教师可以顾及每个学生,给学生更多的展示时间。同时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一、设计理念

围绕“春天里的发现”这个大话题,设置多个交际小话题,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想象、体验大自然春天景色的美,激发学生口头表达的欲望。

在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下,结合小班化教学的特点,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

1、师生、生生的互动。

2、教学与活动相结合。

3、面向全体,异质教学。

4、针对个体,同质活动。并针对本话题的特点,堂课的设计关注了三个问题。

其一,维持兴趣。因为学生对春天都不陌生,因此要求对春天有新的发现并能正确有序清楚地与大家交流,没有兴趣的支撑是不行的。本设计注重从兴趣入手,以画调动情感,以歌激发情趣,以表演增添乐趣,以新颖的评价吸引学生,使其兴趣持久。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当然就会轻松愉快地相互交际起来。

其二,善于想象。第一学段的学生富于联想和想像的心理特点。这种联想和想像的目的性和主题性虽不强,但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根据自身过去的经验自由联想和想像,丰富独特的奇思妙想经常涌现。因此,设计让学生说出自己发现的春天的景物之后,想像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这样,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想像力,从而为“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打下基础。

其三,乐于体验。在语言交际之前,创设一种情景,营造一种氛围,让学生喜欢一种角色,成为“剧中人”,并乐于来表现。如:让学生模仿春天的景物,说说自己看到了、听到了、闻到了什么;让学生模仿春天的景物,想象你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也有真实表演,如:拿到自己不喜欢的角色该如何和同学交换;小记者采访xx在干什么。无论是模拟表演,还是真实表演,都使学生参与了交际实践。学生就会将所思所感融入到这次的表演中,发散思维,丰富语言。

二、教材分析

1.《春天里的发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园地一的口语交际训练。

2.本次训练要求学生在过去感知春天的基础上细心观察,通过展开想象、情境表演,突出对春天一些现象的“新发现”。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春天景色的特点,说出自己的发现和内心的感受。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感受生活的能力,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说出来与同学们互相交流,加强表达能力。

(3)正确使用普通话,态度自然大方,乐于交谈,养成在交谈中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

(4)通过训练,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照片、歌曲《找春天》、课间操音乐《蜗牛与黄鹂鸟》

四、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想象作画

导入:同学们,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你想画一画春天的什么呀?(如:我想画春天五颜六色的小花;我想画春天碧绿的小草„„)

1.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在黑板上贴出或用简笔画画出有关春天的景物。(如:小花、绿草、小燕子„„)

2.播放小鸟的叫声,猜猜小鸟在说什么?(如:①春天来了!春天来了!②春天来了,我们可以找很多食物了。„„)

3.导:小朋友,不经意间,我们已经完成一幅作品了。看,小草绿起来了,能跟着我的样子说吗?(如:风筝飞起来了;小鸟叫起来了;花儿开放了„„)

【设计意图:这一新颖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眼前一亮,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为参加口语交际做好了内容和情绪上的准备。最后看着画面连起来说一说,让学生对春天有整体感知。】

(二)欣赏美景,畅谈感受 导:是啊,连春天的歌也唱起来了。

1.播放春天的歌《春天在哪里》,并同时播放春天的美景。(金黄的迎春花,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辛勤的蜜蜂,飞来飞去的燕子„)

2.春天这么美丽,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自己的感受吗?(如:春天真是太漂亮了!春天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季节!„„)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丽和活力,丰富学生的表象,感受春天的美好,也为下一环节的高效率展开奠定基础。】

(三)角色互动,学习交际

导:春天这么美丽、漂亮,你们愿意扮演春天里的花儿、小草吗?

1.小组长把图片分给每个小朋友。

2.指名把自己拿到的图片给大家看看,说说自己拿到的是什么?

3.质疑:若拿到自己不喜欢的,该怎么办?指名说一说。(跟小伙伴交换)4.明确交际方法:那怎么交换呢?该怎么说呢?指名说一说。(如:xx,你能和我交换吗?xx,请你跟我换一换吧,好吗?„„)

5.找同伴或好朋友,有礼貌地去换一换吧!

6.指一对交换的小伙伴展示,看看他们是如何交换的。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从“学语言”跨入“用语言”,让学生把已明白的文明礼仪通过口语交际的形式,进行语言实践。在表演展示时,可让学生学会认真倾听,然后积极思考、判断,敢于提出补充意见,互相交流,从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四)话说春天,激活思维

1.导:老师也拿到了自己喜欢的春风姐姐。我是春风。春天来了,我看见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正忙着采蜜呢!我听见泉水叮叮咚咚唱着欢快的歌呢!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甚至还听到了什么呢?

2.出示句型,指名说一说,奖励给“春天的画”上贴一朵小花。我是春天的()。春天来了,我看到()。我是春天的()。春天来了,我听到()。我是春天的()。春天来了,我闻到()。

我是春天的()。春天来了,我看到(),听到(),闻到()。(如:我是春天的泉水。春天来了,我看到树木吐出点点嫩芽,听到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

3.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且学生说完整一句,就奖励他上前为春天的画上贴一朵小花,学生想到自己有机会为美丽的春天添上一笔,兴趣黯然,愿意表达交流。同时小组内说一说,让孩子相互间交流,相互间感知,扩大交际范围,提高他们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五)走进春天,体验欢乐

导:春天的美景无处不在,但小朋友才是春天最耀眼的一道风景线。

1.欣赏照片,及时采访 镜头一:小朋友坐在草地上讨论 镜头二:小朋友在操场上放风筝

(如:镜头二:xx,你们这是在哪里啊?你们在讨论什么呀?讨论出结果了吗?)

2.情景表演

3.畅谈愿望:你还想在这美好的季节里干什么呀?(如:去植树,去拍照片,去爬山„„)

【设计意图:以学生的亲生经历为交际话题,以采访的形式进行口语交际练习,让学生身边人说身边事,更能引起感情的共鸣,真实有效。】

4.春天里还可以跳舞呢!听着欢快的音乐,跟老师跳起简单的舞蹈。(做课间操)

(六)创编故事,赞美春天

导:春天就是一个美丽的故事,你就是故事里的一个角色。

1.把刚才自己挑得春天里的景物图片贴在身上,找自己喜欢的朋友,编一个故事。

故事里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可以小组内完成,也可以找好朋友完成。

2.小组展示,共同评价。

【设计意图:让学生找自己的好伙伴编一编发生在春天里的故事,在这过程中,能唤起孩子们独特的感情色彩和丰富的想象力。这样的交际情境,为全体同学参与创设了条件,激励每个学生在多向互动的动态式活动中进行对话,是一种“玩中学,学中玩”的新学习方式,学生能在愉悦的氛围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3.出示描写春天的儿童诗,供欣赏。

春天是一本 彩色的书—— 黄的迎春花,红的桃花,绿的柳叶,白的梨花„„

春天是一本 会笑的书—— 小池塘笑了,酒窝圆又大; 小朋友笑了,咧开小嘴巴„„

春天是一本 会唱的书—— 春雷轰隆隆,春雨滴滴答,燕子唧唧唧,青蛙呱呱呱„„

(1)自由读一读

(2)女生读第一小节,男生读第二小节,齐读第三小节。

【设计意图:这首小诗也是以春天为主题的,让学生从中也能发现春天的景物,同时感受以诗歌的形式描写春天这种写作方式,对学生今后的写作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七)布置作业,各显神通

导语: 春姑娘就像一位设计师,把自然界装扮得绚丽多姿,把小朋友们打造得聪明可爱。请你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赞美赞美春天吧。

1.课件出示作业,学生自由选择:

(1)喜欢书法的小朋友,练写书法作品。

(2)喜欢画画的小朋友,描绘春天的图画。

(3)喜欢唱歌跳舞的小朋友,一起载歌载舞。

(4)喜欢写作的小朋友,一起交流讨论,练习写话写诗。

(5)喜欢积累诗句的小朋友,继续收集描写春天的诗句。

【设计意图:作业形式多样,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兴趣爱好。作业自选,体现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

五、板书设计说明

1.课伊始,学生说出想画春天的什么景物,教师根据回答在黑板上贴出或用简笔画画出相对应景物,形成一幅春景图。

2.学生在课堂上有出色的表现,就奖励一朵小花,然后让他贴在黑板的春景图上,为春天添上绚丽的一笔。

六、教学后记

口语交际教学,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宽松愉快的环境会使学生心情愉悦,乐于思维,敢于表达。利用各种方式巧妙创设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的情境,学生才会饶有兴趣地投入到口语交际活动中,积极地思考、想象、发言。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涓涓溪流,流出心田。正如李吉林老师所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下产生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

1.生说师画,提高兴趣。“你想画春天的什么?”,学生一回答,老师就将他说到的景物在黑板上贴出来或用简笔画画出来。这一新颖的教学方式马上赢得学生的青睐。学生的积极性高了,话匣子打开了,表现欲也出来了,为参加口语交际做好了内容和情绪上的准备。

2.展播课件,畅谈春天。我播放描绘春天美景的课件,并同时播放轻快好听的歌曲《春天在哪里》,“花红柳绿,风筝高飞,小溪潺潺„„”这些贴近生活,似曾相识的画面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情绪会更加高涨,交际的欲望和主动性自然会激发起来,畅谈春天便水到渠成,再通过互动表演、情境表演,在畅谈、表演对话中完成了口语交际过程。

3.走进春天,体验欢乐。让学生欣赏同学在春天里参加的活动,并创设小记者采访的情境,训练学生交际能力的同时,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编一编发生在春天里的故事,学生都围绕在美丽的春天里发生了快乐有趣的事。激发并体现出学生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感情,从而达到口语交际目标三个纬度的整合与统一。

以上的环节实施后,把春天的景色真实地再现于学生的眼前,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学生不仅仅在大自然中发现了美,同时在引导下还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在生活中实践、积累、发展、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贴近生活的美丽景色,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想说、乐

说、有话可说。有了真实的体验,学生表达得自如,表达得很快乐,创新能力也在其中得到了最大淋漓尽致的发挥。

精心准备了这堂口语课,使我看到了它对学生各方面尤其是口语表达发展上的重要性。从中也使我明白了认真上好每一堂口语交际课是我的义务,把每一堂口语交际课上得扎实有效是我追求的目标。我要向着这个方向奋进!

教学片段呈现

——话说春天,激活思维

导:老师也拿到了自己喜欢的春风姐姐。我是春风。春天来了,我看到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正忙着采蜜呢!我听到泉水叮叮咚咚唱着欢快的歌呢!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出示句型——我是春天的()。春天来了,我看到()。

我是春天的()。春天来了,我听到()。我是春天的()。春天来了,我闻到()。

我是春天的()。春天来了,我看到(),我听到(),我闻到()。生1:我是春天的小燕子。春天来了,我看到小草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

师:你真会观察,奖你一朵小红花,为美丽的春天添上一笔吧!(生上前把小红花贴在画有春景的黑板上。)

生2:我是春天的风筝。春天来了,我看到很多花都开了。师:你感觉怎么样? 生2:我觉得很漂亮。

师:能把它连起来说说,甚至说得更美吗?

生2:(思考片刻)我是春天的风筝。春天来了,我看到很多花都开了,五颜六色的,真漂亮!

师:你的小脑袋真灵光!(奖励小花)

生3:我是春天的鲜花。春天来了,我看到柳树梳起了绿色的长辫子。师:还用上了比喻,真不错,奖你一朵小花,赶快上来贴上去吧。

师:瞧,听也是一种本领,你可以说说看到的,也可以说说听到的,甚至可以说说闻到的。

生4:我是春天的小草。春天来了,我听到小燕子唱起了欢快的歌!师:真能干!(奖小红花上前贴)

生5:我是春天的柳树。春天来了,闻到了鲜花扑鼻的芳香!

师:好!(奖小红花上前贴)

师:能干的可以连起来说,看看你能拿到几朵小花。(学生马上会意了,积极性很高。)生6:我是春天的泉水,我看到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忙着采花粉。我听到泉水叮叮咚咚唱着欢快的歌。我闻到桃花散发出迷人的芳香。师:怎一个“棒”字了得。

师:除了听到泉水的歌声,你还听到了谁的歌声? 生7:我想到了,小朋友的歌声。师:为什么呀?

生7:因为春天到了,天气暖和了,可以尽情地去玩了,小朋友很高兴,就唱起了快乐的歌。

师:看来你很有体会哦。不错,谁能把这句加进来说一说?

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 篇6

1.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当前正是由于人们传统理念对游戏化教学认识不到位而影响了游戏化教学的有效开展。从小学语文教学来看,开展游戏化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学到语文知识,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二是游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游戏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增强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体验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2.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2.1采用游戏化的教学导入方式

教学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影响整堂课教学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初就能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进入课堂学习,而且可以让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课堂,有利于整堂课教学的有效开展。譬如在教学《海上日出》的时候,可以提出游戏竞赛规则,让学生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最后评选出表现最佳得分最高的学习小组和学习个人。学生为了获得竞赛活动的胜利,都表现出了极强的表现欲,带着强烈的好胜心投入到学习中。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导入,能够让学生怀着强烈的求胜心而进入到后续的语文课堂学习中。

2.2采用符合学生年级特点的游戏

由于低年级语文学习主要以拼音和字词为主,因此,在拼音、字词教学中,必须采用与低年级语文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方式。如在教学复韵母时,开展找朋友游戏。让学生各带着一个写有字母的头饰,谁先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组成正确的复韵母,就为胜利。通过这样找朋友的方式,还可以开展生字与拼音配对、生字组词配对等方式。在汉字教学中,可以开展“穿山洞游戏”。在这个游戏中,让两个学生手牵着手做成“山洞口”,一个学生拿着写有生字的卡片站在“洞口”后面,其余的学生排队穿过“山洞”。在穿过山洞时,需要正确地读出卡片上的生字,才能够允许通过。而读的不正确的,则要卡在“山洞”中。在词语教学中,还可以采用“采蘑菇游戏”,将蘑菇型的卡片上写好词语,并贴出来,让学生上来准确地读出来,才能够采下这个蘑菇。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可以让低年级学生在找朋友的游戏活动中学习新知,巩固旧知识,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2.3设计与中高年级相符合的游戏 中高年级与低年级学生不同,必须用一些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游戏活动,这样才能够符合中高年级学生的特点。譬如在成语教学时,可以开展成语对对子活动,如同桌开展成语对对子,一个人说出“粗茶淡饭”,另一个则说出“山珍海味”。一个说出“流芳百世”,同桌则说出“遗臭万年”。可以让学生根据一些有特点的姓名说出成语名称。如一个学生出示写有“杜鹏程”的卡片,另一个人则可以说出“鹏程万里”这个成语。根据“陈残云”说出“风卷残云”,根据“王任重”说出“任重道远”。

2.4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

生命化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篇7

关键词:生命化;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136-01

语文阅读教学是通过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产生心灵的碰撞和思想上的交流。然而,当下语文阅读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仍大量存在,教师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强加给学生,或者直接把教参上的知识教给学生,使得本应该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死气沉沉,教师在讲台上讲得累,学生在下面听得枯燥,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生命化教学以学生和教师的生命发展为基础,关注生活,关注情感,在师生的各种交往活动中,使学生得到独特的情感体验,同时使教师充满活力,是实现学生和教师生命涌动的成长历程。把生命化教学理念运用到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就是要尊重学生自己对文本的独特感受和理解,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思考,对文本产生更深刻的情感和体验,从而获得情感上的熏陶和思維上的启迪,产生对阅读的兴趣。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呢?

一、阅读内容应该包括课内和课外

生命化语文阅读教学中,首先应该考虑读什么的问题,即阅读的内容是什么。钱理群先生在谈论语文教育时曾表示,语文阅读教学应该首先直面文本,直面文本语言,只有这样才能直面生命,直面自我。当下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文本被遮蔽了。比如对多媒体的运用,本来多媒体是文本的附属品,然而许多老师过于注重外在的形式,忽略了对文本的分析,造成了一种形式多样,过于花哨,与课文没有太大关系的现象。因此,在生命化教学的背景下,不能忽视对语文文本的钻研和解读。

除了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的文本之外,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作品,特别是与课文相关的作品,以此来补充课堂上所学过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以及文学常识,引发学生对课文文本更深层次的思考,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比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等一些名著片段时,应该引导学生读一些前后章节的内容,使学生更加了解人物的形象和作品的艺术特色。再比如课本上的许多文章都是编者为了一定的思想所以删去了一些文字,这个时候应该推荐学生阅读原文,使学生对作品有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被动接受编者的思想。

二、多种多样的阅读方式

有了好的阅读文本,下一步应该解决怎么读的问题。对文本的阅读方式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使学生直观感受到文本的语言所带来的魅力,与文本直接对话。然而在实际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么是不重视朗读环节,认为既浪费时间,又没有什么用处;要么就是不太懂什么时候需要朗读,朗读的方式又是什么样的。在生命化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既要重视朗读,又需要根据不同的文本引导学生开展不同的朗读方式。使学生在读文本的过程中,培养语感,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从读的过程中读出自己的情感,提高感知和理解的能力。

朗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对于诗歌和其他抒情作品来说,有感情的朗读是学生情感体验的突破口。教师不仅应做范读,还应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使学生置身于当时的情境,读出自己的感悟,教师不用做过多讲解便可以使学生深切体会作品的感情,而这种自己体会出来的感情比教师的灌输要更加深刻。对于一些记叙文或者是戏剧,应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或者让学生演绎出来,让自己置身于人物的环境,充分理解人物所说的每一句话,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知。对于一些文言文等难理解或者生字词比较多的作品,教师则应该首先范读,让学生了解文章大意,然后再齐读或者自由朗读。

三、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在此过程中,应该有一个平等、和谐的对话环境。当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大多数还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灌输给学生,整堂课都是教师在讲,学生被动的接受,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或者教师提出的问题也是一些乏味的、引学生“上钩”的、不能真正让学生思维活跃的问题。使得整个课堂教学陷入一种沉闷、枯燥的氛围,教师和学生都觉得无趣。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的讲解不应该代替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在生命化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人,教师只是一个引路人,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不仅要通过自己对文本独特的理解和情感,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更应该鼓励学生自己走进文本,感受文本生命力的存在,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化解读,敢于质疑,勇于说出自己的见解,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各抒己见,让学生在讨论中对文章有更深层的认识。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有深度的问题,创设一些有新意的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灵感,刺激学生进行自主探索。

四、阅读过程中渗透情感、审美、文化教育

阅读是一种心灵的对话,生命的融合。一方面,读者通过文本走进作者的世界,感受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另一方面,这些情感和思想反过来又充实着读者的生命,使其达到自我的完善。因此,在阅读过程中要最大限度的还原作品的生命色彩。语文课文中含有大量的自然美、人文美、社会美,透过这些名篇佳作,师生可以领略自然风光,感受风土人情,了解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生命化语文阅读教学,必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吸取文本内的人文精华,受到美的熏陶,情感的感染,产生文化的共鸣,从而在真正意义上了解语文,体会语文的内涵,也才能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生命的成长。

综上所述,生命化语文阅读教学要改变现有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直面文本,直面语言,激发学生自己的阅读兴趣和探索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使语文阅读教学成为一个心灵对话、灵魂碰撞的过程,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表达生命、感悟生命、丰富生命。

参考文献:

[1]吴萍.生命化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J].语文天地,2012.

[2]朱秀成.语文教学诗意的栖息地——生命化教育[J].现代语文,2012.

上一篇:优秀奖申请书新版下一篇:中医治疗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