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处置预案
为有效准确、依法妥善处置医疗纠纷,保护患者、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保障医疗安全,维护医疗秩序,创建平安医院,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暂行办法》、《市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暂行办法》,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定义:本预案所称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当事人对医疗机构的诊疗、护理活动和结果及其原因、责任在认识上产生分歧而引发的争议。
二、组织机构
(一)医疗纠纷处理领导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职 责:负责加强对医疗纠纷处理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制定和完善医疗纠纷处理工作制度和预防、处理预案。对发生的医疗纠纷按照法律法规和预案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二)领导组办公室(医务科)
主 任:
成 员:
职 责:负责医疗纠纷的处理和日常管理;接待患者及家属的投诉;向患者提供医疗争议和医疗事故处理程序等咨询服务;及时调解
医疗纠纷;负责医疗事故和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协调做好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督促医患双方提交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要求的各种材料;总结医疗纠纷的有关情况,及时向医院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增强医疗事故防范意识,减少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三)保卫组
组 长:
成 员:
职 责:负责保卫医疗纠纷现场及有关证据;维护医疗工作秩序;事态难以控制应及时报警,坚决制止各种扰乱医院正常工作秩序等医闹行为;保护医务人员、其他患者及其家属人身和财产安全。
(四)后勤组
组 长:
成 员:
职 责:负责医疗纠纷处理的各项后勤保障工作。
(五)新闻发布组
组 长:
成 员:
职 责:负责医疗纠纷处理的摄像、录音取证,和新闻媒体沟通,对外发布信息。
三、医疗纠纷风险分级
根据患方的人数、情绪、态度、行为以及医疗不良结果的程度,将医疗纠纷风险分为三级:
一级风险:患方质疑医务人员诊疗行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患者
及家属要求复印病历;拒绝在危重病人通知单、手术知情同意书等材料上签字;患者及其家属向科室讨要说法等,经判定可能发生医疗纠纷的情形。
二级风险:患方来院投诉人数少于10人,占据医院诊疗、办公场所,干扰正常医疗秩序;对医务人员人身安全构成威胁;患方对医院的诊疗过程提出质疑,经解释无效,影响其他病人诊疗的等情形。
三级风险:患方来院投诉人数超过10人,聚众占据医院诊疗、办公场所,严重干扰医疗正常工作的;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医务人员或者侵犯医务人员人身自由、干扰医务人员正常生活的;停尸闹丧,拒绝将尸体移送太平间或殡仪馆,在医疗场所设灵堂、摆花圈、拉横幅等行为的;患方在医疗机构内实施打、砸、抢等行为,造成财物损坏等情形。
四、报告
1、发生一级以上风险医疗纠纷,当事医务人员应当立即向科室主任或护士长报告。科室主任或护士长应当立即到位,及时了解情况,并进行解释处理,同时向医务科或院值班报告,必要时医务科工作人员赶赴现场处置纠纷。
2、发生二级以上风险医疗纠纷,医务科接到科室主任或护士长报告后,应当立即向分管院长汇报,并赶赴现场组织调查,必要时通知保卫科报警。非上班时间和节假日发生医疗纠纷,院值班在接到科室报告后应尽快到位,需医务科协调处理的,应通知医务科人员及时到位。
3、发生三级风险医疗纠纷,医务科应同时向院领导报告,同时,通知保卫科报警(情况紧急时,医务人员或医务科工作人员直接报
警),掌握基本情况后,向主管卫生行政部门书面报告。
4、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导致患者死亡或可能为二级以上医疗事故和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的,以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医务科应当向院领导报告,并在12小时内向主管卫生行政部门书面报告。
五、处置
发生医疗纠纷后,应当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采取下列应急控制措施,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一)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和纠纷风险级别处置要求及时赶赴现场。
(二)医务科工作人员应当立即进行初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如实向院领导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组织相关医务人员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接待患方人员,向家属通报和解释相关情况。
(三)在医患双方共同在场的情况下,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封存和启封现场实物及相关病历资料。
(四)患者在医疗机构内死亡的,按规定将尸体移放殡仪馆。医患双方不能确定死因或死因有异议的,建议患方按规定申请尸检。
(五)保卫科工作人员立即赶赴现场,采取有力措施,维护现场秩序,保护医务人员及病区其他患者的人身安全和医院公共财物的安全;
二、三级风险医疗纠纷负责报警,并向警方提供有关人员违法闹事的证据。
(六)公安机关民警到达后,由医务科汇同保卫科负责向民警介绍纠纷基本情况,与民警共同做好患方的教育疏导工作,引导患方依
法处理医疗纠纷。公安机构依法强制移尸的,保卫、后勤部门应当配合公安机关强制移尸。
(七)发现新闻媒体介入纠纷的,由新闻发布组(院办公室)统一负责接待,介绍情况,并与医务科工作人员共同审核新闻稿。
(八)医疗纠纷处理工作人员应热情接待患方的咨询和投诉,耐心听取患方陈述,虚心征求患方意见,认真做好笔录和解释说明工作。
一级风险纠纷原则上由当事医务人员或科室负责沟通协调,必要时医务科人员出面沟通协调。
二级风险纠纷以医务科为主负责与患方沟通协调处理,其他科室及职能部门配合,必要时分管院长出面接待,请县卫计局医政股工作人员到现场协助处理。
三级风险纠纷分管院长应当及时赶赴现场负责与患方沟通协调处理,其他副院长及相关科室、职能部门配合,必要时院长出面接待,县卫计局分管副局长及医政股到现场协助处理。
(九)医务人员及医疗纠纷处理工作人员应当告知患方有依法解决纠纷维护自身权益、复印复制有关病历资料、申请尸体解剖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权利;应当告知患方有遵守医院规章制度,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义务,禁止停尸闹丧、打砸医疗机构和伤害医务人员等违法行为。
(十)患方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异议,医务科应及时组织调查、核实。当事医务人员及科室应当积极配合,实事求是反映医疗经过,并提供书面情况说明,重大疑难的医疗纠纷应当组织院内或院外专家会诊。
(十一)医务科应及时将专家会诊意见和处理意见向患方通报和
解释,答复患方的咨询和疑问。患方仍有异议的,应当告知患方有关医疗纠纷处置的办法和程序,引导患方依法解决纠纷。
(十二)患方依法提出要求复印复制病历资料、对相关药物注射物品等实物进行检验、申请尸体解剖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医务科工作人员应当依据规定予以配合和支持。
(十三)医疗纠纷发生后,按照“调解优先,合法、自愿”原则,由医患双方进行协商。对索赔金额未超过二万元的,可由医院与患者及其家属协商解决,患者及其家属来院人数在5人以上的,应当推举代表进行协商,代表人数不得超过5名。索赔金额超过二万元的,劝导患者及其家属向县医调委申请调解;经劝导,患方不愿协商解决或调节不成功的,建议患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六、责任追究
1 播出系统应急预案流程
电视台应按照上级下达的安全播出工作精神, 为播出部门制定具体的播出控制和操作守则, 有效杜绝安全播出隐患, 才能向广大电视观众提供高质量的电视节目。具体实施应根据不同电视台的自身情况及相关的播出设备进行设置。
根据播出过程中出现的事故性质不同, 可将安全播出事故分为技术事故和责任事故和其它事故。技术事故是由于设备软硬件故障或播出系统技术配置上的问题引发的事故, 责任事故是指人员违反相关制度或操作规程而导致的错播、停播事故。针对播出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 要求播出值班人员按照预先制定的应急预案流程及时处置, 处置完毕后要将故障发生具体情况、时间和处置经过详细记录在值班记录本上, 以便事后及时总结。以下是播出应急预案的参考处理流程, 如图1所示。
2 保证播出系统安全播出必做的工作
从播出机房的播出系统运行实践来看, 必须做好并不断完善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 善于运用多种先进技术和设备, 以实现电视节目的安全优质播出。播出机房供电系统应接入两路外电, 播出系统应配置UPS电源, 这样能有效解决电源闪落和主备电源倒换时设备复位停机的问题。从信号源、播出系统到供电系统, 电视节目播出线路上的各个关键环节, 都应做到主备份配置, 主备切换方便可靠, 以确保系统状态良好。配备监控预警系统对播出重要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 要具备声光报警功能。在每个频道的子系统中引入备矩阵, 将主备服务器信号、中央一套、垫播风光信号、录像机等信号源接入备矩阵。在切换台、矩阵出现异常情况或发生瘫痪时, 可切换到备矩阵, 并切出信号源。垫播信号是由控制软件循环播放的风光欣赏片, 电视节目播出时间垫播信号必须一直循环播放, 以备在出现突发事件时可以应急。
其次, 建立一个高效完善的安全播出管理机制。通过制定规章制度明确各工作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建立上下班交接制度、值班巡机制度、重点时段加强班和领导带班制度、机房24小时值班制度、重大事故报告制度, 构建管理和技术系列统一标准, 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提前做好应急预案。
再次, 建立一支思想政治觉悟高、技术素质心理素质过硬的播出技术人才队伍, 加强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及应急预案演练, 提高一线播出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最后, 要对摄像、制作、编辑、上载和设备管理等和播出有关的各部门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各部门工作都应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执行, 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和监督。
一套稳定可靠的硬件设备系统是电视节目安全播出的基础。完善的播出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是安全播出的保证。技术人员技术培训及应急预案演练是安全播出的有效手段。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是安全播出的必要条件。总之, 安全播出是设备、管理、人力协调运作的过程。
3 播出系统应急处置方式
当播出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时, 值班技术人员应按照电视台制定的播出应急预案, 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应急处置, 可分为以下几种处置方式:
1) 当出现非法或信号内容有误时:当出现反动或法律法规禁止的声音画面及字幕时, 应切换到垫播风光信号;当出现字幕有非法内容或错误时应将字幕键切换开关关闭。
2) 当出现技术设备故障时:当主播服务器输出信号出现画面定格或花屏等异常状况, 而备播服务器输出信号正常, 判断为主播服务器故障, 应将信号切换到备播服务器;当主备播输出信号都出现黑场5s或定格10s以上及花屏等异常情况, 应切换到垫播风光信号;当不同信号源间要进行切换时自动和手动都不起作用, 判断为主矩阵切换器故障, 应切换到备矩阵切换器播出。
3) 当转播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节目时:中央一套信号源应同时备有两路信号源, 当转播中央台新闻联播节目时出现声音或画面异常时, 应切换另一路中央一套信号源。
4) 当直播实况节目时:应采用延时播出系统, 使现场信号滞后数秒时间播出, 如出现异常情况, 播出值班人员能有充足的时间切换备播信号源, 或对信号作其它相应处理。
5) 其他特殊情况时:当因特殊原因节目素材来不及上载或整个播出系统瘫痪时, 应用录像机播放节目备播带并切换录像机信号源播出。
4 结论
应急预案主要是提供播出事故的规避, 而不是播出事故的处理。应急处置方式应按照具体情况设置, 没有固定的参考模式, 但可以设置多级应急操作供选择。这种机制是建立在设备可控性之上的, 因此, 播出系统的先进性和稳定性是安全播出的基础。当然, 应急方案最终是以人为最高控制权的, 只有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 加强播出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业务素质, 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才能保证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
摘要:电视作为当今社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主流媒体, 其播出安全与国家安全、社会安全密切相关。一旦发生安全播出事故就会影响人民群众正常收看电视节目, 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 安全播出应急预案对于电视播出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电视播出系统, 阐述了影响安全播出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针对各种突发事件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及处置, 以期为保障电视节目的应急播出提供参考。
关键词:安全播出,播出系统,应急预案,处置方式
参考文献
[1]任克勤.电视播出系统的运用及应急预案[J].数字传媒研究, 2105 (4) :52-54.
[2]陆春艳.论硬盘自动播出系统应急方案及故障的判断处理[J].西部广播电视, 2015 (19) :211.
[3]郑云玲.安全播出系统中的应急系统[J].科技传播, 2015 (23) :133-134.
宁波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于2011年8月31日审议通过了《宁波市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根据立法法的规定,现报请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并就条例有关问题作以下说明:
一、制定条例的必要性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与医疗服务能力、医疗保障水平、医疗技术客观局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医疗活动产生的医患纠纷呈频发态势,严重影响了医疗秩序和社会稳定。探索建立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的长效机制,有效预防医疗纠纷,积极化解医患矛盾,既是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社会管理创新、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的现实需要。
为破解医疗纠纷难题,市政府于2007年制定了关于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的政府规章,我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单位积极探索,形成了政府组织领导,司法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牵头,公安、保监、财政、民政等相关部门和单位通力合作的医疗纠纷解决工作机制,建立了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制度,积极推进医疗责任保险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2011年2月底,全市共调处终结医疗纠纷1741起,以人民调解和责任保险理赔为特色的医疗纠纷处置工作机制日渐成熟,依法调处医疗纠纷的良好社会氛围逐步形成。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急需克服和解决的问题,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职能和工作程序还不够明确,调解机构人员缺乏、保障经费不到位;人民调解委员会与保险理赔机构在调处医疗纠纷过程中的法律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医疗机构的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等。近年来,国家和省陆续制定了侵权责任法、人民调解法、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对医疗损害赔偿、调解委员会组织和工作程序、医疗纠纷处置做出了一些新的规定,有必要根据这些规定和新的形势需要,制定一部适应我市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工作特点和要求的地方性法规,进一步提高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工作的法制化水平。
二、条例主要内容的说明
(一)关于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工作体系。条例总则部分从政府和社会两个层面,构建了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工作体系。第四条明确了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预防与处置医疗纠纷中的工作职责,规定“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工作协调机制”,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指导、监督医疗机构做好医疗纠纷的预防与处置工作”,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指导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公安机关“负责维护医疗机构治安秩序”,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负责监督管理医疗责任保险工作”。第五条规定了患方所在单位和居住地乡镇(街道)、村(居)民委员会等基层单位和组织的工作职责,即“配合做好医疗纠纷的处置工作”。第六条规定市和县(市)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纠纷的人民调解工作”,从而为医疗纠纷的社会化、群众性解决机制提供了法律依据。第七条对公立医疗机构按照规定参加医疗责任保险和鼓励其他医疗机构自愿参加医疗责任保险作了规定。
(二)关于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的具体措施。条例第二章对医疗纠纷的事前预防措施和发生纠纷后的应急处理措施作了规定。条例主要从医疗机构建立健全各项医疗管理和服务制度入手,明确了医疗机构和患者在医疗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为医疗纠纷的日常预防提供了依据。第十一条至第十三条分别对医疗机构建立医疗质量监控和评价、医疗安全目标责任、医疗安全培训教育、医患沟通等制度作了规定;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患者享有对自己病情、诊断、治疗的知情权和隐私权,医疗机构应当如实提供有关病历资料,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等情况。第十六条从规范医疗服务收费的角度,对医疗机构公开医疗收费、因病施治、合理用药以及不得违反规定实施不必要检查等作了规定。为了促进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的规范化,提高医疗纠纷应对能力,第十八条、第十九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置预案,并按照预案规定履行医疗纠纷报告职责和采取应急措施;第二十条规定了医患双方处置医疗纠纷的具体程序和措施。为了防止医疗纠纷引发社会治安管理事件,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第二十二条规定医疗机构对于严重影响医疗工作秩序的行为,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第二十三条规定了公安机关现场处置相关违法行为的职责。
(三)关于医疗纠纷协商与调解。条例第三章第二十五条至第二十七条规定了协商解决医疗纠纷的途径。根据我市开展医疗纠纷处置的实际做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索赔一万元以上(不含一万元)的,已参加医疗责任保险的医疗机构应当及时通知保险机构参与协商处理,以利于将医疗纠纷协商从医疗机构内转移到医疗机构外的有关场所进行;第二十七条规定保险机构应当设立协商理赔部门,承担医疗纠纷的有关调查、评估、协商、赔付等具体事务,并明确了保险机构参与协商处理医疗纠纷的程序、期限等。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具有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熟悉民情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化解民间纠纷、消除社会矛盾的功能,能够促使医疗纠纷得到及时妥善、公平公正地解决。根据国家和省有关加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保障机制、规范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程序等规定,结合我市开展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第二十八条至第三十五条分别从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设立、组成,人民调解员的产生,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职责,调解申请的受理、调解程序、调解期限、调解协议的生效及其约束力等方面,对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的有关内容作了具体规定。
(四)关于法律责任。条例第四十一条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履行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置工作职责的法律责任作了规定。对于扰乱医疗机构正常工作秩序的行为,第四十二条规定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并追究相应责任。第四十三条对保险机构协商理赔工作人员和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员在协商、调解中的违法行为规定了责任追究的途径。第四十四条列举了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几种主要违法情形,并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以上说明和《宁波市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条例》,请予审议。
近年来医疗废物在社会上到处乱排放,一次性医疗用品特别是输血器、注射器被社会上不法之人加工制成塑料制品以牟取暴利,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对人民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为加强我院医疗废物的管理,完善我院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杜绝医疗废物流向社会造成危害,根据卫生部“关于依法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通知”的精神,结合我院具体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及责任人
医院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院的医疗废物管理,内、外、妇产科、供应室及检验科、药剂科、防保科负责人具体抓本科室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
二、废物管理要求
各科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单位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对本科的医疗废物进行管理,杜绝医疗废物流向社会造成危害。
三、医疗废物处理程序
病人用的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等敷料,传染病人或疑是传染病人的生活垃圾用黄色塑料袋打包后贴上感染性废物标签,放在医院规定的统一地方由清洁工专人运往十吨锅炉焚烧。
使用过的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塑料试管剪断后用含氯消毒液浸泡――裝黄色塑料口袋――贴上感染性废物标签――交供应室作高温压缩毁形――集中处理。
对使用过的一次性针头、玻片、玻璃试管、刀片等先用含氯制剂消毒后装入专用盒盛装――贴上损伤性废物标签――供应室集中处理。
对废弃的血清、血液由各科总务护士负责煮沸20分钟后排放。
防疫科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用专用容器盛装――贴上药物性废物标签――清洁工送十吨锅炉焚烧。
废弃的化学制剂、过氧乙酸、戊二醛、消毒剂及过期变质的废弃药品,包装后贴上药物性废物标签――交还药品供应商。
四、医院医疗废物管理成员名单 领导小组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
为了认真执行《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明确管理职责,在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转运、焚化过程中必须严格登记。
1、清洁工人在定时收集完科室的医疗废物后应过秤重量,按医院规定填写医疗废物运送三联单;一联贴在医疗废物塑料污物袋上,二联放入焚化处理厂信息统计箱中,三联由清洁工妥善保管。医疗废物运送前应注明:科室、袋数、公斤、责任人、由清洁工统一送至焚化处理厂。
2、焚化工人对各科室运送来的医疗废物应进行逐一登记,焚化并签名,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
医疗废物处置人员专业技能与职业卫生防护制度
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应对运送人员进行有关专业技能和职业卫生防护的培训,并达到如下要求:
1、专业技能
(1)熟悉有关的环保法律法规,掌握环保部门制定的医疗废物管理规章制度;(2)熟知本岗位的职责和理解规范的重要性;
(3)熟悉医疗废物分类与包装标识要求,装卸、搬运医疗废物容器(如包装袋、利器盒等)、周转箱(桶)的正确操作程序;
(4)在运送途中一旦发生医疗废物外溢、散落等应急情况时,知道如何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
2、职业卫生防护
(1)了解医疗废物对环境和健康的危险性,以及坚持使用卫生防护用品的重要性;
(2)运送人员在运送过程中须穿戴防护手套、口罩、工作服、靴等防护用品;(3)运送人员体检:2次/年,必要时进行预防性免疫接种。
医院感染培训教育制度
1、每年应对本院医务人员至少进行2-3次有关医院感染知识的普及教育工作,对新调入人员尤其是医生、护士、卫生员要进行岗前教育,目的是使其掌握医院感染的有关知识,主动参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科室领导要定期安排有关医院感染知识学习,根据各专科病人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特点,分析本科医院感染高危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
3、提高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管理水平。医院感染管理科要定期组织学习或专题讲座,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掌握当前医院感染发展动态。
4、医院感染管理科对医院感染管理兼职监控员(医生和护士)要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开展讲座和交流会,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情况。
5、对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情况,每年进行一次检查考核,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针对薄弱环节再进行深入教育。
6、积极开展预防医院感染的学术活动,加强医院之间的学术交流。
医疗废物转运联单管理制度
1、医院的医疗废物及生活垃圾由清洁工每日清理转运1-2次,一次性医疗用品用后毁形、浸泡消毒后由供应室进行无害化处理。医疗废物运往医院指定的焚烧地点集中焚烧处理。医院所有医疗废物、生活垃圾由清洁工及时清运或在装满3/4时负责封袋运送,原则上每天上午11时或下午17时以前封袋运送一次。在运送过程中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对需转运的医疗废物进行封口结扎。
2、个别科室医疗废物如需存放1-2天,存放地应有遮盖设施,防止污染周围环境,并有冲洗及消毒措施,清洗过程中的废水应排入医院的污水系统。
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制度
1、分类收集原则:减少有毒有害废物和带传染性废物的数量,有利废物的回收利用和处理;
2、回收利用原则:避免浪费;
3、减量化原则:通过重复利用,破碎,压缩,焚烧等手段减少固体废物的体积和数量;
4、无公害原则:废物处理必须遵守环保及卫生法规标准要求;
一、项目情况:
二、基本原则
在处理劳资危机之前,所有参与或可能参与劳资危机处理的人员,都应该明确并牢记如下原则:
(一)避免激化矛盾原则
劳资危机爆发时公众的情绪正处于上升期,此时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公众情绪更加恶化甚至失控,因此在处理劳资危机的时候,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避免激化矛盾,使公众的情绪逐渐稳定并恢复理智。
(二)政府部门有限干预原则
在开发区所发生的劳资危机事件中,绝大部分情况下政府的作用只是疏导和指引。政府有必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即要为人民群众做主,又要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二、职责分工
在处理劳资危机的过程中,由于需要调动多个部门的资源,所以应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以保证处理劳资危机的决策和方案得到落实。劳动关系领域的劳资危机处理的职责划分到人:项目经理为现场指挥长,协调员:各部门经理、劳资管理员.三、处置措施
(一)确定领导者、牵头人、对外发言人。领导者的作用是做出决策,牵头人的作用是牵头实施各项具体工作,发言人的作用是在需要的时候对外发布消息,各部门梳理好劳务人员相关工作。
(二)了解劳资危机真相。劳资管理员核对闹事人员是否是在我项目部劳务人员及,需要通过深入一线,劳务人员接触,与劳资管理部门等组织密切配合,了解冲突双方的真实意见,实际情况。
(三)向双方提供法律、政策的咨询意见。为妥善解决劳资危机,政府可以向当事人双方提供法律、政策的咨询意见,以引导双方遵循合法途径解决。
(四)引导双方进行谈判协商。通常协商谈判都是解决劳资危机的合适办法,因此政府应尽可能引导双方进行协商。
(五)对恶意闹薪违法行为实施法律制裁。在劳资危机中反映出来的违法行为应该及时得到处理,以为解决劳资危机创造条件。
(六)慎用警力。在劳资危机发展到失控的程度或矛盾已经确认无法调和,再不果断处理将严重威胁区域稳定时,应该考虑动用保卫、警力。是否应该动用警力、动用警力的时间、地点、警力规模、实施程度等具体方案应由劳资危机处理小组提出方案,报公司、管委会批准。
(七)恢复秩序。劳资危机结束后由牵头部门组织总结经验教训,并协调、劳动局、管委会有关部门清理后续遗留问题。
四、常见情况的应对
(一)职工提出的共性的问题的应对
劳资危机发生以后,职工提出的共性问题应该首先被统一解答,即要先稳定绝大部分人的情绪,往往在最大多数人的问题解决了以后,剩下的问题就更加容易解决。
(二)职工提出的个别问题的应对 职工的个别问题由于不具有共性,所以应该单独列出加以研究解决。但不能因为它是个别性的就忽视,因为这些职工也是公众的一部分,他们的情绪将迅速影响到其他的职工。可以采取的办法是将他们的问题设置一个合理的答复或解决期限,以将他们从公众中分离出来。为此目的,上述答复和期限可以是有条件的,比如条件之一可以是请这些有个别问题的人员脱离劳资危机事件。
(三)职工的要求不属于政府解决范围时的应对
有时候职工的要求可能并不属于政府所能解决的范围,那么此时政府能做的是指出解决该问题的途径,并可以考虑提供或承诺提供力所能及的方便。但是,对于不合理的要求,要当场讲明道理并且立即明确拒绝。要避免因态度暧昧而使对方心存侥幸或对政府的威信产生怀疑。
(四)劳务不愿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时的应对
如果劳资危机所表明的矛盾或纠纷是应当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的,那么政府应当向职工讲明。劳务人员不愿意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时,政府应当了解原因,并针对该原因提供办法消除障碍。劳务人员不愿意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多是由于以下三种情况:第一,劳务人员的要求在法律上是站不住脚的,那么此时应该做耐心的说服劝解工作,促使劳务人员降低要求或收回不合理的要价;第二,职工担心司法机关效率低下,自己搭不起时间和精力。那么应当向职工讲明司法程序的规定,并说明司法程序的必要性和唯一性。第三,职工的要求只能与当事人另一方协商解决。此时只能督促双方进行协商。
(五)当事人一方有过激行为时的应对 在劳资危机处理的过程中,如果一方有过激行为要坚决予以制止,必要时应由公安机关出面采取相应行动。在公安人员不在场的情况下,参与处理劳资危机事件的其他人员,发现有过激行为或过激行为的苗头时,应立即向自己的直接上级报告,并可以同时报告公安机关,危急情况下,应以国家公职人员的身份出面制止,并在公安人员到场时向其说明经过。如果处理过程中有人员受伤,则应无条件地立即组织送医院治疗。
(六)劳务人员滞留工作地、公共场所、政府所在地时的应对 劳务人员滞留工作地点时,其矛头所指是企业一方。大批的劳务人员长时间滞留工作地点会导致很多危险隐患。因此,首先要与企业协调,保证劳务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并说服企业提供必要的饮食供给,以避免事态恶化。如果企业拒绝,则政府应考虑提供必要的饮食,同时政府应派员常驻现场,实行连续不断的监控,随时了解现场情况。其次由劳资管理部门出面到职工中了解职工的要求和意见,政府出面了解企业的意见,督促双方进行有效的协商。政府可以提供另外的场地以及必要的条件,以供双方协商的进行。第三,如果企业内部存在危险源,如水、电、气、热的供应装置、有毒有害物质等,应立即加强安全保卫工作。与此同时,应该协助企业稳定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保安部门等工作人员,避免企业全面瘫痪。
劳务人员滞留于公共场所或政府办公地时,劳务人员的矛盾所指应加以区分,如果劳务是针对企业的,那么必须由企业负责人约谈劳务负责人,并为双方提供另外的场所进行沟通和协商,使劳务人员离开公共场所;如果是针对政府的,那么需要有政府的相关部门负责人或者有相应决策权力的领导人出面与职工进行对话,了解劳务人员的要求,如果当场不能答复,则向职工说明不能答复的原因,并约定答复的期限和方式,使劳务人员离开公共场所。
(七)劳务人员出现突发疾病时的应对
劳务人员出现突发的疾病或其他类似紧急情况时,不论原因如何,均应立即联系医院给予治疗。此时政府应该保证医院能够随时提供这种医疗服务。
(八)企业方面拒绝出面时的应对
在劳动关系领域的劳资危机事件中,无论起因为何,企业方面都是解决劳资危机所不可缺少的。如果企业拒绝出面,则政府有义务采取行动督促其出面。如果仍不能奏效,则应当建议职工走法律途径,利用法律的强制力量来迫使企业出面解决纠纷问题。
(九)企业的应对策略
对于国有企业,由于它有上级主管部门,因此政府有义务在更大程度上采取主动,尽最大可能维护劳务人员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五、禁止的行为
(一)禁止私自接受媒体采访
(二)禁止擅自向外(公众)发布信息
(三)禁止擅自对外(公众)发表意见或评论
(四)禁止私自向外泄露处理方案或决定
六、资源准备与保障
(一)专家队伍的准备 为了能够在劳资危机处理过程中对专业总是有科学的结论,并保证处理程序公正有效,要准备一个专家队伍作为发生劳资危机时对政府将要采取的手段进行评价的第三方。
专家队伍的作用主要包括(1)咨询:劳资危机中的法律及其他专业问题的认定;(2)论证:应急方案的可行性、合法性并提供决策参考。专家队伍的组成应考虑冲突双方的认可度,因此可以考虑从权威部门和社会知名人士中选择。
(二)物资准备
应急物资包括劳资危机发生时的通讯工具(如对讲机等)交通工具(包括医院的急救车)及实际工作需用物品。
项目会议室可以接待劳务人员。
1、领导人也可以亲临那个地方做群众工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会干扰其他工作。
2、利用政府资源协调劳资引起劳资纠纷。
3、约谈甲方按时足额支付工程款,解决劳务人员工资,维护社会稳定。
中建X局第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XXX项目部
第一部分 总则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院医务人员与患者或其亲属之间就医疗护理服务而产生的争议。
二、工作原则
坚持调解优先、客观公正、快速高效、依法处置的原则,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得当。
三、制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
第二部分组织管理
一、医患纠纷防范处置领导小组
成立医患纠纷防范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全院医患纠纷事件防范处置工作的组织管理。由院长吴晓东任组长,副院长张晓峰任副组长,医务科科科长、护士长及各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科,办公室主任医务科科长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全院医患纠纷事件防范处置的日常监管工作;
(二)修订、完善医患纠纷防范处置预案,按照预案协调医院各有关科室及时、妥善处理医患纠纷,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
(三)组织对医患纠纷事件进行及时总结分析,提出持续改进的措施,并督促落实;
(四)对引发医患纠纷或造成事态扩大的责任人提出初步处理意见;
(五)协助做好人民调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司法仲裁或诉讼、医疗责任保险等工作。
二、医患纠纷防范处置技术指导小组
成立医患纠纷防范处置技术小组,负责对引发医患纠纷的业务技术问题进行分析研判,作出属于医疗事故或存在医疗差错与否的初步判断,为领导小组处置、决策提供技术咨询和参考。技术小组组长由医务科科长兼任,成员由各相关职能科室科长、护理部主任及协调有关上级医疗机构专家组成。
第三部分医患纠纷的防范与处置
一、医患纠纷的防范
(一)强化责任意识。要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医务人员要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恪守医疗卫生服务职业道德,落实首诊负责制,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廉洁行医,坚决抵制收受药品回扣及开单提成、索取红包等不正之风,不断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
(二)加强质量控制。必须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作为日常管理的核心和重点,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医疗质量控制体系;督促医务人员严格遵守诊疗护理规范、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能力,防止和减少医疗事故、医疗差错的发生。
(三)提高技术能力。医务人员要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更新,提高专业技术能力水平;加强对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学习,提高依法行医的能力水平。要加强对开展医疗、护理新技术、新项目的管理,充分分析评估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并制定科学完善的对策和措施。要定期开展医疗质量管理分析评估工作,加强学习交流、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质量,通过提高医疗、护理技术水平,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四)和谐医患关系。营造氛围,和谐关系。要进一步完善服务机制,优化服务流程,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和氛围;医务人员要自觉加强对医患纠纷处理方法、医患沟通知识技巧的学习,在言语、行为和举止上讲究文明礼貌,切实改进服务态度,提高医患纠纷防范处置能力,增进医患沟通,和谐医患关系。
二、医患纠纷的处置
(一)医患纠纷的报告
1.发生医患纠纷或可能引起医患纠纷的医疗事故、医疗差错时,当事医务人员应第一时间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并逐级上报医务科和院领导。
2.对发生或可能导致矛盾激化、事态扩大,扰乱医疗机构正常工作秩序或社会治安的医患纠纷,要在积极做好稳控工作的同时,应及时向区卫生局报告,必要时向区委总值班室、区维稳及综治办、公安、信访办等相关部门报告。
3.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在12小时内向区卫生局作出书面报告:
(1)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医疗事故的;
(2)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的;
(3)导致群体上访、聚众闹事,严重影响医疗秩序或社会治安的。
4.对区卫生局转办的医患纠纷事件,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进展情况或结案之日起7日内将处理结果向区卫生局作出书面报告。
(二)医患纠纷的处置
1.及时分级处置。医患纠纷的处置按照“医务人员、科室、医院医患纠纷处置领导小组”的层级进行处置和管理。发生医患纠纷时,当事医务人员应首先向患者或家属做好解释工作,稳定患方人员情绪,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同时视情况按要求逐级上报。所在科室、医院医患纠纷处置领导小组接报后,根据医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可能产生的后果以及事态发展的预判及时介入调查和处置。
2.防止损害扩大。发生医疗事故或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差错时,医务人员必须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尽最大可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
3.技术分析。发生医患纠纷后,科室以上各级均应进行分析总结。对于医疗事故纠纷和医疗差错纠纷,应及时组织人员进行调查,就诊疗行为、医疗结果及其关系得出初步结论;因果关系疑难、复杂,难以判断和定性的,上报区卫生局作进一步调查、分析。
4.情况通报。应将调查、处理的情况及时向患方、其他相关部门通报和解释。
5.协商解决。医患纠纷发生后,医患双方应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进行充分沟通,尽快消除争议,力求在前面层级协商解决。必要时,双方可就协商的结果制作书面协议书。
6.人民(行政)调解。医患双方经协商无法消除争议和达成一致意见的,可向区卫生行政部门、辖区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医患纠纷调解工作室申请调解。
7.医学鉴定。对于医患纠纷调解无效的,医患双方可共同委托或经由区卫生局委托,向市医学会提请医疗事故鉴定。
8.司法途径。医患双方还可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附:医患纠纷防范处置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吴晓东
副组长:张晓峰
成员:姚青何叙南王叶娟周静娟
1 当前存在恶性医疗纠纷的主要表现
1.1 大额赔偿
仅以长寿区为例, 从2006年以来发生恶性医疗纠纷25例, 通过鉴定或起诉予以解决的, 只占医疗纠纷发生总例数的15%, 余下的85%都是通过医患双方协商或在卫生局的行政调解下予以解决的。而通过医患双方协商或行政调解的医疗纠纷, 赔偿金额大大超过国务院发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赔偿计算标准。如最近长寿区两所医院连续发生两起“医闹”, 赔偿金额都在应赔金额的2倍以上。
1.2“医闹”猖獗
一些患者及亲属对已发生的医疗纠纷, 往往采取的是纠集一伙人围攻医院, 在医院闹事 (如在长寿区一所卫生院闹事长达一年多, 单次住宿在该院门诊候诊大厅长达10多天) 、甚至停尸闹事, 威胁恐吓医务人员, 索要高额赔偿;个别亲属甚至多次到区卫生局上访, 围攻区卫生局工作人员, 在局长、科长办公室无理取闹, 一闹就是半天、一天, 多者达一天一夜或两天一夜。严重地干扰了医院医疗秩序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秩序。
1.3“看病贵”未能有效缓解
医疗行业是集中了全社会先进的生产力, 先进的生产资料, 其代价就是费用的增加。所谓“看病贵”是相对于支付体系而言的。假如是自费看中到大病, 即使是在发达国家也有很多人不堪支付的。早发达国家尚且如此, 发展中国家尤为甚之。
由于政府对医院、卫生院补偿机制不到位, 医务人员既要维护群众利益, 又要为自己的生存和医院发展谋求利益, 还要承担医疗事故的举证倒置责任, 医务人员不得不明哲保身, 不得不出现过度医疗;加之, 药价虚高和顺加作价并未能从根本上降低药价。
2 导致恶性医疗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
2.1 医患沟通不到位是爆发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
由于医师与患者在获取信息方面的不对称, 医师实际上握有极大的主导权, 而医师又缺乏与病人沟通的欲望。即使医师有沟通的愿望, 也可能难以达到与病人共振的效果。
2.2 以药养医, 药价虚高
医药费用不断大幅攀升, “看病贵”使老百姓怨声载道, 并已成为老百姓的日常话题。
2.3 医师难当
时下在长寿区医院中流传这样一句话“医师的孩子不想学医。”医师的孩子在父辈耳濡目染下, 产生了这样的一种概念:医师责任重大, 而薪酬与社会地位低下, 得不到社会的尊重与理解。医师的孩子不想学医, 这应是社会的一个悲哀。
2.4 舆论和媒体导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5 医疗预防保健是本应由政府承担的社会功能而现在却转嫁给了老百姓, 导致医师的执业环境遭遇了强大的挑战。
2.6 现行协商解决医疗纠纷途径存在重大缺陷。
医疗纠纷出现后, 多数人不是采取鉴定或通过向人民法院起诉来寻求解决医疗纠纷的途径, 而是纠集一伙人围攻院长和医务人员, 漫天喊价, 闹得你身心俱疲。医院有时甚至迫于各方压力, 违心答应“拿钱买平安”, 使“医闹”因闹而得利。这就极大地助长了“医闹”的气焰, 并给人以这样的印象:不闹不得钱;小闹得小钱;大闹得大钱。
3 如何预防与处置恶性医疗纠纷?
3.1 医疗机构应制订预防与处置医疗事故预案。
3.2 逐步建立起覆盖医疗领域的商业医疗保险机制和社会救助机制。
为增强抵御医疗行业的高风险因素的能力, 医疗机构应积极参加《医疗职业责任综合保险》 (长寿区从2000年推行《医疗职业责任综合保险》以来, 反响良好, 实现了医疗机构和保险公司的双赢) 或区域性的《医疗纠纷防范互助基金》, 同时在患者住院或手术前使其自愿参加单病种保险, 以防不测。
大病是低概率事件, 对低概率事件要形成共济机制, 方能在个体患病时得到有效的救助。
3.3 修改现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医疗纠纷的发生不应由医疗机构和卫生局来面对医疗纠纷人群, 而是由保险公司和 (或) 法院来处理, 医院只管治病救人, 心无旁骛, 形成尊重医师、尊重医院的社会氛围。
3.4 均等享有医疗服务
目前, 在我区城乡居民中已全面推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这是城乡居民的福音。今后应视财政承受能力逐步将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并轨, 真正实现城乡居民与城镇职工享有卫生服务的均等性。
3.5 平抑药价
由物价部门采取强力措施降低虚高药价。
3.6 注重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医务人员
治病救人需要有高超技艺的医务人员来实施。每个医院都要把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医务人员作为头等大事来抓。靠什么吸引优秀的人才来实现薪火相传呢?答案是:需要政策保障。作为医师, 一旦选择了从医职业, 就意味着一生要谨遵《希波克拉底誓言》、医师誓言, 不断提高职业道德与技能, 真正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 一辈子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地为人民服务。
3.7 政府应加大对卫生工作的投入, 有效解决医务人员的待遇和提供
为患者服务的基本建设、设备装备等, 让医务人员能一心一意为保护群众健康服务, 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 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3.8 在现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法规框架下处理医疗纠纷, 应实行:
3.8.1 医疗质量责任追究制
对医疗纠纷进行详细的分析, 明辨是非, 明确界定医疗纠纷的属性;
3.8.2 确属医师责任的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 应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赔偿标准予以足额赔偿;并落实相关人员的责任程度, 赏罚分明, 奖惩兑现。
3.8.3 对于在住院中死亡的患者遗体, 应立即移送太平间或殡仪馆。
关于群众集体上访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为及时控制和化解涉及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方面的群体性信访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影响,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国务院《信访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大队实际,特制订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指的群体性信访事件,是指涉及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方面,因各类主、客观原因所引起的5人(含5人)以上群体性信访事件,或5人以下上访,但来访者情绪明显不稳定,可能具有一定危害性和破坏性的事件。
本预案主要适用于到党政机关及重要场所聚集、非法占据公共场所等涉及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方面的群体性信访事件预防、预警、处臵工作。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大队意识、责任意识,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纠纷和问题。坚持预防和应急相结合,做好应对群体性信访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组织准备等。
2、权责明确。坚持“谁主管、谁负责”与“属地管理,/ 6
分级负责”的原则,加强对群体性信访事件处臵工作的领导。具体处臵过程中,在必须立即采取应急处臵措施的紧急情况下,有关责任人应视情况临机决断。
3、快速反应。群体性信访事件应急处臵的各环节要坚持效率原则,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果断决策,迅速处臵,最大限度地减少危害和影响,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事态。
4、依法处臵。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坚持依法处臵,努力使群体性信访事件应急处臵工作做到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三、组织领导
发生群体性信访事件即成立现场应急处臵指挥部,大队
长任总指挥,分管大队长任指挥,下设劝导稳控组、接谈组、应急处臵组、后勤保障组、机动组等五个工作组。
四、工作职责
1、现场应急处理指挥部职责
现场应急处理指挥部负责群体性信访事件现场的组织决
策,各工作组分工负责做好相关工作。
劝导稳控组:督察中队队长负责,由督察中队人员组成。负责稳控上访人员的情绪、做好劝导,引导上访人员至指定地点等工作。
接谈组:涉访中队负责人负责,由相关中队人员组成。
负责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解释和说明,做好上访人员的思想引导,做好相关问题的解疑等工作。
应急处臵组:治安办负责人负责,由治安办及相关工作
人员组成。负责证据的采集和固定,做好上访秩序的维护,强制清场等工作。
后勤保障组:办公室负责人负责,由办公室人员组成,负责参与处臵工作人员的后勤保障,上访人员的接待,做好信息传递等工作。
机动组:景观中队队长负责,由景观中队及无接访工作的其他中队人员组成。负责外围监控,应急待命,配合做好强制清场等工作。
五、事件分级
根据群体性上访事件的人数规模、影响范围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发展趋势等,将群体性上访事件划分为重大、较大和一般三个等级。
1、重大群体性信访事件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为重大群体性信访事件:
(1)一次参与人数100人以上;
(2)到区政府大楼、重点场所聚集的上访人数在50 人以上的;
(3)在上访过程中出现自杀、自焚、自残、跳楼、服毒,拦截领导车辆,区政府门口下跪等恶性异常行为的;
(4)围堵、冲击大队办公场所的;
(5)视情需要作为重大群体性信访事件对待的其他事件。
2、较大群体性信访事件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为较大群体性信访事件:
(1)一次参与5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
(2)到区政府大楼、重点场所聚集的上访人数在20人以上、50人以下的;
(3)到大队办公场所吵闹、告地状、躺卧跪、背黄榜、打标语、拦截大队领导车辆及执法车辆等行为的;
(4)视情需要作为较大群体性信访事件对待的其他事件。
3、一般群体性信访事件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为一般群体性信访事件:
(1)一次参与人数在20人以下;
(2)到区政府大楼、重点场所聚集的信访人数在5人以上、20人以下的;
(3)到大队办公场所长时间聚集、滞留等行为的;
(4)5人以下上访,但来访者情绪明显不稳定,可能具有一定危害性和破坏性的事件;
(5)视情需要作为一般群体性信访事件对待的其他事件。
六、处臵要求
1、快速传递信息。
各中队已获知将发生或已发生群体性信访事件的要立即
报告大队办公室,由办公室结合上级的处臵要求和群体性信
访事态发展情况立即报告大队领导,根据大队领导意见,迅速通知相关负责人在第一时间内赶赴现场,做好处臵、接待、劝返工作。接到指令后,各工作组原则上在20分钟内赶到。
2、掌握处臵主动。
接到处臵群体性信访事件指令后,各工作组负责人务必带领相关工作人员及时赶赴现场处臵,按相关职责开展处臵工作。处臵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后,要立即安抚群众情绪,引导上访群众到指定地点,认真接待并听取上访群众代表意见,对上访人员提出的问题,由相关中队当场交流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应给予合理解释,并提出初步的处理意见;对上访人员提出的合理要求,应予以采纳,对上访人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要向其说明情况,做好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
3、严防恶性行为。
在处臵过程中,要密切关注上访人员的动向,防止上访人员在现场出现自杀、自焚、自残、跳楼、服毒等恶性异常行为,有人身伤害的,要立即送上访人去医院抢救,并及时通知该上访人所在的单位及其家属。
4、处臵违法行为。
在现场处臵中要做好现场秩序维护和取证工作,上访处理中出现失控场面或过激行为时,要启用摄像、照相、录音等设备留下证据。对群体性信访过程中出现围堵、冲击机关办公场所、拦截公务车辆、破坏公共财物、危害他人人身安全
等过激行为的,信访接待工作人员应对其进行劝阻、批评和教育。经劝阻、批评和教育无效的,治安办要依法采取必要的现场处臵措施。
七、事后处臵
1、调查处理。在现场处臵结束后,对于需要进一步完成善后处理工作的信访事件,相关中队要进行详细调查,弄清事实、查明真相,并做好上访人员的思想稳定和矛盾化解工作。
2、督察督办。对善后工作中处理不彻底或出现新的问题时,应及时报告大队领导研究解决,以防事态反复。
【医疗纠纷处置预案】推荐阅读:
蔡家镇卫生院医疗纠纷应急预案07-13
医疗纠纷鉴定12-15
医疗纠纷诉讼状07-23
医疗差错引起的医疗纠纷如何处理11-27
医疗事故纠纷论文10-30
医疗纠纷责任追究制度06-03
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10-02
医疗纠纷预防处理条例12-20
医疗纠纷调解申请书07-17
医疗纠纷培训班通知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