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2024-10-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效课堂心得体会)(共8篇)

(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篇1

通过这段时间以来对高效课堂的研读,我懂得了高效课堂就是对应于传统课堂教学而言的。高效课堂立足于课堂,通过教学改革,实现低耗高效,从而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对比我校“先学后导,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就是要教会学生主动学习,创新知识;加强个性化教育,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以小组组织为抓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本质,以发展学生为方向的一种教育思想体系。

第一,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即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协调发展。通俗的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深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们进行课改的主要目的。我们教师要重视和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课堂中与教师产生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关系,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主动探讨的习惯,并且使全体学生学有所获,每个学生的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决不能让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第二,好课与好老师。高效课堂解读的好课是,让学生学会的课才叫好课;让学生学会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学生学得怎样才应该是评价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准。知识的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但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衡量我们教学工作的标准。抹煞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或者片面夸大教师主导作用,把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疑难问题包办代替,这种课堂就不是高效课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提出启发问题,鼓励学生变换思维角度,让他们积极参与,充分开展课堂讨论,增加多向交流机会,让学生的思维火花互相碰撞,以培养学生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欲望,并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学会。

(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篇2

我们学校从去年开始了“21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研究, 这“211”是20分钟精讲, 10分钟师生互动知识构建, 10分钟精练, 是一种讲究课堂艺术节奏的教学模式。在这个教学模式的探讨中, 我们科组的语文老师分别在上《必修1》和《唐宋诗词选修》时段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听完我们科组老师的课后, 我有一个较深的感受, 课堂教学是一门高雅深邃的艺术, 有其独特的内涵和外延, 语文课有语文课的独特性, 无论以什么教学模式展开, 都不能失去语文的诗意, 语文的味道, 要提高效率, 增强感染力, 教师须高度重视课堂教学的节奏。“21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课中可以通过追求诗意的节奏美, 来达到追求课堂高效的目的。

一、语文教学内容具有节奏美

语文兼具工具性与文学性, 文学本身就是艺术的一种。佩特说:“一切艺术都以逼近音乐的节奏为指归。”朱光潜说:“艺术返照自然, 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普希金也说:“我的语言和着和谐的节奏, 和嘹亮的韵脚, 随着梦涌流。”如果说世界上有一种语言是最具有音乐性的, 最具有音乐美的, 非汉语莫属。我们的母语, 是目前最具有音乐的节奏、最美的语言。而我们的经典文学——词, 本来就是歌词, 是供人吟唱的。我们现代散文特点“形散而神聚”, 有散有聚, 能放能收, 疏密有间, 具有节奏美。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大量课文是颇具审美情趣的, 不要说大量的文学类文章充满了各种美的情趣, 就是议论文、说明文等科学类文章, 也可以挖掘出丰富多彩的审美情趣因素。它们有的纵横捭阖, 构思精巧, 匠心独运, 有的文辞华丽, 洋洋洒洒, 情真意切, 琅琅上口, 富有节奏美。

语文是诗意的, 语文是有活力, 有灵魂, 有生命的。语文课应该像诗一样给人以美感, 创设出一种富有诗意和人文气息的情境。语文教师在组织教学时, 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适时转换, 要使语文教学内容本身的自然美、社会美与艺术美错落有致, 既要精讲、精练, 又要以多种方式唤起学生对生命、对美的感悟。“21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 就在于注意在一节课里安排好教学内容, 分配好时间, 把握好课堂节奏。把握好语文教学内容的节奏, 可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永远充满着新奇感, 鼓荡着求知欲, 达到课堂高效的目的。

二、语文教学环节追求一张一弛的节奏感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如果四十五分钟都是一个调子, 平铺直叙, 像流水般地淌, 淌, 淌, 学生也会感到乏味, 打不起精神。”可见课堂教学节奏变化的重要性。作为教师,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课堂中的教学节奏, 把它视为教学成功的关键, 让整个课堂富有朝气和活力, 让学生得到艺术的享受。

语文教学中的各个环节, 必须按照教学规律组织衔接, 正确处理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训练为主线”的关系, 合理安排和设置教学内容和时间, 一节课的教学环节, 单一的“满堂灌”不行, “平分秋色”也不行, 只追求热闹的“花架子”更不行, 这样会给学生带来不良感受, 从而使他的思维效果受到影响。“21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环节, 一改过去满堂灌的教学现象, 20分钟精讲, 10分钟师生互动知识建构, 10分钟精练, 根据教学内容的轻重缓急设置教学时间与内容, 有紧有松, 有张有弛, 搭桥引路, 探究获取, 总结归纳, 使记忆巩固。在20分钟的精讲教学环节中, 要体现一张一弛, 一般说来, 重点难点要重锤敲, 要学生精力高度集中, 积极思考, 以体现一个“张”字。学生易懂的非重点内容, 则可在“张”中体现一个“弛”字。精讲与精练教学环节的转换, 有时本身就是快慢张弛的转换。张而不弛和弛而不张, 都是不讲究节奏美的表现。只有在紧张之中见松弛, 激越之中见舒缓, 学生才能在张弛相济、起伏有致的富有美感的节奏变化中, 保持旺盛的精力, 轻松愉快地获得更多的知识, 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语文教学方式追求动静交替的节奏美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学的艺术就是一种通过教与学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因此, 语文教学应该是充满了美感愉悦性的艺术活动, 语文教师应利用艺术的快乐把学生的才智和能力置于一种富有活力的教学活动之中, 使学生的整个身心自始至终处于自由、和谐、愉悦的氛围里。

教学方式的交替变换, 有助于消除学生疲劳, 保持注意力。教师在组织教学时, 要巧于设计和安排教学方式, 讲究教学方式的间隔变换和合理搭配, 使之有动有静, 动静结合, 使教学活动在动静交替中有节奏地进行。“动”, 即讨论、问答、朗读、争辩等, 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 使其保持兴奋状态;“静”, 即听讲、思考、默读、自省等, 保持教学刺激的有效性和长效性。如我们的语文老师在“21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讨课教授《咏史诗》时候, 就很好地体现了动静交替的节奏美。这节课的第一步运用讲授法与对话法, 通过设置两个问题“《金铜仙人辞汉歌》诗的开头四句涉及什么人物、史实?对全诗有什么作用?”“诗中哪些句子描写金铜仙人辞别时的情态?从中可体会到怎样的感情?”来引导学生思考这首咏史诗的特别的写法和思想感情。在师生的问答、谈话中, 在学生的谈论中, 在教师的讲解中, 学生理解了这首诗歌的特点和思想内容。第二步运用讨论法, 拓展学习另一首咏史诗《长沙过贾谊宅》, 让学生在学习了两首咏史诗的基础上, 谈论总结归纳出鉴赏咏史诗的方法。第三步运用实践法, 让学生做往年高考曾考过的咏史诗《华清宫》《过华清宫》, 把刚总结出的鉴赏方法用于实践上, 巩固知识点。在整节课中还贯穿着朗读法, 诗歌很重视朗读, 每学一首诗歌, 每做一首诗歌的练习都让学生朗读, 下课前还让学生把该节课学习的诗歌背诵出来。整堂课有师生热烈的对话, 激烈的讨论, 有动情的朗读, 也有学生安静的思考, 安静的练习, 动静相生, 表现出一种与学生心理相容的节奏变化, 使学生在快乐兴奋中学习, 提高学习。

四、语文教学追求整体和谐的节奏美

语文教学的节奏艺术追求整体之美。它不能仅关注某些环节, 而应综合考虑, 全面安排, 使构成各要素搭配合理, 穿插得体, 衔接自然, 融洽统一, 以构成整体节奏的和谐美。优秀的语文教师都十分重视用整体和谐的教学节奏来增强教学艺术的魅力。特级教师于漪就特别强调“要和谐统一, 形成一个整体”。一堂语文课, 应该如一篇完整的优美的散文, 更应该如一首动人的诗, 讲究“起”“承”“转”“合”。

在“21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讨过程, 我们老师讲授王维山水诗的课堂就体现了诗歌章法中“起”“承”“转”“合”的和谐节奏。老师以三个问题导入作为这节课的“起”, 以王维所画的辋川的画, 以满怀激情的言语, 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 引领学生进入这节课的胜景:王维诗歌中的画意, 王维诗歌中的辋川的美景, 形成第一个波峰。在简单的导入后, 就进入了“承”的阶段, 即围绕预设目标整体推进, 步步为营, 层层深入。以选修教材里王维的诗歌《积雨辋川庄作》作为例子, 教学时改用导游式的语言, 放慢语速, 提出问题。学生静思, 快速阅读诗文, 寻求问题答案, 这样形成第一个波谷。之后学生纷纷举手, 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画面的景色:田家生活、自然景色、幽居生活。学生领略到辋川的美景, 课堂出现第二个波峰。接着放慢速度, 引导学生理性地掌握欣赏诗的画面美的方法。然后在山水诗画中品情, 领略王维在辋川居住时候的隐逸山水情怀。掌握了鉴赏山水诗歌的方法后, 再让学生通过品读《鹿柴》巩固山水诗的鉴赏方法。这两个环节衔接自然。接着巧妙过渡, 引导学生“转”到欣赏诗歌的颜色和色调之美。带领学生在《鹿柴》《白石滩》《竹里馆》等诗歌中体验描写辋川景色的诗歌的色彩美。老师注意到学生被美景深深吸引的情绪, 恰当地加以语言引导, 加快了节奏。学生经过短时思考, 争着介绍诗中画面的颜色之美, 课堂上出现第三个波峰。随即又放慢速度, 进入课堂“合”的阶段, 分析作者用色的原因。学生经过讨论分析, 总结出:为了表达恬静平和的生活环境, 飘渺的意态和清朗、明净的境界, 王维往往采用绿、青、浅蓝、银灰、白等色调, 来营造一种幽静、澄澈、空明、冲淡的氛围。老师用富有鼓动性的语言, 激励学生进一步在学过的诗词中寻找色彩名句, 领略诗句的情感。学生马上回忆学过的色彩名句, 纷纷地站起来列举, 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整个教学, “起”“承”“转”“合”, 波澜起伏, 环环相扣, 快慢相间, 疏密有致。学生在整体和谐的教学节奏中得到知识, 同时也体验到审美情趣, 获得审美享受, 提高了课堂效率。

1121高效课堂体会 篇3

关键词 1121 导学案 自主课 互动课

作为一门非考试科目在这次1121高效课堂中我们没有严格按照学校要求进行实施,但是学校组织的每次关于1121高效课堂活动我们都积极的参与其中,下面我来谈谈我的体会。

一、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

课堂教学效率至少包含以下三个要素,即: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

(一)高效课堂的特点

1.三高: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

2.三动:身动、心动、神动

3.三量: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

4.三特点: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

5.三学:肯学、想学、学会

6.减负: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

(二)高效课堂的一个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

1.由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全面性到更加关注学生的性格、人格的健全

2.由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到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成长

3.由传统共性和整齐划一的教育到更加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

4.由注重课堂环节、程序的编制到更加关注学情、氛围和师生、生生关系

(三)高效课堂的五项策略

1.预习先行,先学后教,实现两个前置: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

2.教学从“学情”调查开始,根据“学情”作出决策,设置环节

3.注重对抗质疑,落实小组评价

4.注重当堂纠错,及时矫正反馈

5.课后尽可能实现“零作业”,如需布置,只布置发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提升学生能力的拓展作业

(四)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致力于学习能力的培养

1.高效课堂出发“原点”,是从“两率”入手,即解决课堂精力流失率和提高高效学习率

2.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

(五)高效课堂的基本元素

1.教学抓手:导学案—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和方向盘

2.核心理念:自主、合作、探究

3.技术支撑:高效课堂模式——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

4.学习方式:小组学习——独学、对学、群学;独自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

二、“1121”含义

一个目的——在减轻学生不合理的的过重课业负担的前提下,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一个原则——先学后教

两种课型——自主课、互动课

一个载体——导学案

三、“1121”不同于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它是体现德州一中特色的高效课堂,它出生于德州一中,生长于德州一中

首先我们从载体导学案出发,导学案包括:学习目标、自学指导、相应练习、当堂检测等内容,其中自学指导部分尤为重要。学案设计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训练案则是课堂学习的“课后延伸”,训练案和练习作业不同,要求“限时”完成,教师必须对训练案面改面批,对出现的问题做到及时纠错。每个导学案、训练学案都要有编制人、审核人、日期和编号。导学案要求以教材为主、为根,要通过问题引领,呈现学生的思考过程。要将学习目标任务化,任务要具体、明确、可检测。明确告诉学生“学什么”、“如何学”、“应该学到一个什么效果”、侧重于学生“会学”。

两种课型——自主课和互动课。一个学案由一节自主课和一节互动课两个课时完成。学生先自我学习,完成导学案,从根本上解决学生靠老师喂填的问题。自主课要求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独立的学、独立的思。学生通过自主课的学习后,带着一定的知识儲备、带着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带着解决的问题走进互动课堂的。互动课上科学合理地运用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小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合作探究,使学生学会交流、学会表达,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互补互促,共同提高。

我们的教学遵循“先学后教”的原则,这儿的先学不光指自主课上导学案自学,还指的互动课上同学间的互学,然后才有老师的总结提升,老师需要心里一直装着学生,当放则放,当讲则讲,一切要视学习内容和学情而定。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校的“1121”高效课堂基本实现了高效课堂所要求的所有目标,同时也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

[1]《我眼中的1121课堂教学改革》张素梅

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篇4

高效课堂心得体会范文一

自高效课堂教学达标活动开始以后,我认真聆听了与数学课堂有关的课,深深体会到:

1、快乐是前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兴趣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学生有兴趣学习,才可能提高学习效率。试想一堂让学生索然寡味的课堂,一门让学生毫无期待的学科,怎么能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求呢?

2、人文是内涵:数学课和其他学科有着不同的特点,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具备“对全体人民的科学思维与文化素质的哺育”,应该通过数学课堂让学生学习数学时不仅仅是为了获取数学知识,更要通过数学的学习来接受数学精神,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熏陶,提高思维能力、锻炼意志品质。

3、高效是方法:只有高效、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感,学有所悟。脱离“高效”,一切教学都是徒劳的,一切口号都是苍白的。所以,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应该是语文教师永远放在首位的指导方针,永远坚定不移的教学宗旨。

反思自己过去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预习流于形式目标不明确。学生“课上”除了听讲还是听讲,“课下”除了做作业还是做作业。学生课堂上“精力流失率”较高,“题海战术”学生成了“做题机器”,教书和与育人冲突,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冲突,素质教育与及格率冲突……遇到了很困惑,课堂怎样才能高效?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上周六在听完课堂教学标兵的引路课后,老师在点评课中说的一个观点,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学会”与“会学”,“学会”与“会学”是数学课的基本要求。所以我觉得处理好“学会”与“会学”的关系,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灵魂课堂教学的每个行为都应以学生学会什么为目标,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感知、理解、运用、深化,指导学生围绕学习重点,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相互交换信息,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策略的指导下,教师安排一系列教学事项,提供学习目标,引起注意和兴趣,呈现各种刺激、各种音频、视频,激励回忆,讨论总结、练习作业、反馈信息、迁移应用、实验操作等,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参与,配合协调,在长期的自我实践和锻炼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应用,如此长期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会逐步提高,会逐步掌握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最终由“学会”变成“会学”.并且我还觉得在数学课堂上要处理好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要做到适时调控,师生共同研究、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学生的能力是在自我活动和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发展的,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任何高明的教师也无法代替。为此,教师应充分掌握学生的学情,精心设计学生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智慧,启发学生思维,给以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阅读、查资料、动脑思考、动手操作、集体讨论、自我展示、及时反馈信息、及时调控,使师生、生生合作和谐、默契,以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

其次,给学生创造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是数学课堂高效的切入点。人才的教育不是知识的灌输,把学生当作知识的仓库,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让他们自动地去开发知识的宝库,自我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改造社会的能力。为此,在教学设计中我深入钻研教材,从教材、教学条件和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过程,构建一个优良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情感的教学环境,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动”起来,创造一个愉快的欢悦的气氛,提供一切可能诱发兴趣的条件,使学生提高兴奋度,增强求知欲,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实验研究、竞赛、提问、讨论、交流谈话、音乐动画、网上查寻、问题答辩等,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审美的快感,从而兴趣盎然的学,汲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其次,要不时地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尝到学习“甜头”,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逐步养成自觉主动学习的习惯,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一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设置一个个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我实验探讨,生生相互讨论交流,分析形成结论,学生学习兴趣浓,自主空间大,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广开思路,大胆创新,把学习的压力变为动力,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使学生的学习完全成了自我锻炼,互助研究的过程。

总之,高效课堂中师生和谐对话,一堂课结束,给学生留下思维、留下数学意识、留下数学思想、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高效课堂心得体会范文二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育实践者的不懈追求。通过一些学习,我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展开了思索,在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通过在课改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与反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尝试。

首先,重视课前的备课:

(1)认真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在备课前,应当认真阅读教材、教师用书,对所教授内容的三维目标、教材编写特点等要了然于胸,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liuxue86.com。所拟定的教学目标要具体、可操作,如果目标过高或过低,都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而应当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2)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那么备课“备”什么?教师备课的重要指导思想不是备教师怎样“教”,而是备学生怎样“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状态,精心设计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充分预设学生对哪部分内容学习困难大,应该如何实施,对哪部分内容学生容易产生分歧或独特见解,如何应对等。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们都认识到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变“死教”教材为“活用”教材,使课堂教学生动而有效。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应当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能根据学情和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其次是教师要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其次,重视课中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过程。课改思想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学生的这些学习方式都是在教师组织、指导等“教”的行为下发生的。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重在提高教师“教”的行为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具体行为都应当精心地思考、精巧地设计。如何提高教师高效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呢?我认为:

(1)教师要着力打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放下传统观念中“师道尊严”的架子,要“俯下身子”与学生交流。只有在和谐、平等、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中,才有师生全身心的投入,教者神采飞扬,学者兴致高涨。这就需要教师树立以发展学生为本的观点,坚持教学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教师更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即自己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此外,教师还要时刻铭记学生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他们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积极地建构知识。

(2)教师要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实际,从生活或具体情境中引入数学新知,让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产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学情,结合教学内容,努力创设各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的动机,积极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

(3)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倾听。我们经常要求学生上课专心听讲,致力培养学生倾听的良好习惯。其实,我们教师更需要有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李政涛先生在《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一文中写道:“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要提高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教师更应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在课堂中善于倾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交流问题时,要善于倾听、关注学生涌现出来的各种各类信息,对信息进行筛选和组合,不断引导和激发学生去发现,去思考,推进教学过程。有了教师的倾听,才有师生、生生间有效的互动,才有学生新知识的建构、能力的提高。

高效课堂心得体会范文三

两天的高效课堂公益培训,我们的共同感受就是心灵震撼,实施新课改、打造高效课堂是大势所趋、迫在眉睫,只有进行课改,才能真正建立起改变学生生命状态的“新课堂”,才能真正解放学生、发展学生。培训中,各位专家传递了几个信息:

1、课改不是改技术、改方法,而是改人、改观念。

2、课改并非课堂的创新,而是一种回归,回到正常的教育规律上来。

3、课改是以人为本,以学为中心,教师的作用是点燃、唤醒、激励、服务。

4、课改是从油锅里捞孩子,是拯救与放生。

5、高效课堂必须让学生主动参与、全员参与、亲身经历。

6、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师生的民主平等,而平等是民主的前提,教师学会换位思考,平等对待学生是导学案设计的核心理念。

7、课改的目的是利用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做好进入现实社会的一切准备。

对于本次培训,我有如下感受:

一、课堂改革势在必行。

中国传统教育是以教为中心,以控制学生、满足教师的表演欲望为主,忽略了学生学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消弱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降低了学生学的能力,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新课改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参与度为主,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说,课改是对学生的拯救与放生,是在解放学生的过程中自我练就能力,是为学生一生的发展谋求资本,是势在必行的一项工程。

二、更新观念,拉近师生距离,建立民主的课堂气氛。

高效课堂中,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师生关系,真正放下架子走近学生,成为学生平等的合作者。合作意味着参与,意味着一种师生之间的共同体验,从而可以使学生生成新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合作是极为重要的。没有合作的教学是难以实施新课程的,或者说是无法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从讲台上走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一起交流,与学生一起活动,让学生在教师这里获得尊重和认可,让学生在班级获得归属感,从而与学生一起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气氛。

三、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打造高效课堂,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在备课方面要准备更加充分,每节课上课前,要自己问自己几个问题:我打算让学生获得什么?我打算让学生用多长时间获得,我打算让学生怎样获得?我怎样知道学生达到了要求?这课前四问能够让老师对于课堂有了大概地了解,准备就要更加充分,做到不上无准备之课。在上课时,应该合理分配课堂时间,什么时间学生自己学,什么时间老师开始讲,什么时间开始练,这些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教师要有明确的学法指导,要对自己的设计了然于胸,课堂上还要进行二次备课,并在学生疑惑处、知识重点处重锤敲打,精讲点拨,着力引导学生学会知识、学会思路、学会方法。

高效课堂心得体会范文四

通过对高效课堂有关内容的学习,我懂得了,作为一名班主任,在课堂上我们不仅要好好讲课,更要注重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的发展是迅速,复杂多样的。不过,无论教学被注入什么样的新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从高效课堂的理论中我有以下的体会:

一、教学目标把握要准确。

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读《标准》,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对照执行。教学目标的定位。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否则就会导致课程性质定位的偏差,造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分离。教学目标的制定还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

二、教学环节设计要合理

就语文阅读课来说,教学环节的设计基本采用“四步导读”的模式。第一步,在老师诱导下学生初读课文,让学生感知课文语言。第二步,在老师引导下学生细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语言。第三步,在老师指导下学生精读课文,让学生品评课文语言。第四步,在老师辅导下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学会运用语言。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始终处于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教师的一切启发引导都是为训练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语言实践提供服务。老师的“导”与学生的“读”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师生间、生生间、师生及教材之间的双向多边的互动反馈。“四步导读”模式符合《标准》提出的教学理念,这样的流程的设计是合理的。

当然,对于不同类型的课文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适当调整或删减,形成灵活的教学风格,但其核心理念是不变的。

三、课堂教学提问要精当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师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问的技巧与艺术,体现出教学新理念。

高效课堂心得体会范文五

本学期,我校开展了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课改观摩课活动,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教学观摩活动,聆听了_老师、张敬老师及刘悦老师的课。之后,聆听了教研员对三位老师三堂课的分析,收获颇多,尤其是她们对文本的深入理解的剖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一、教师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当我听着这三位教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带领走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_老师在教学《草船借箭》这一课时,她让学生一边观看电影片段,一边听老师的介绍,声情并茂的语言勾起了学生身临其境的情怀。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_老师在《草船借箭》一课中扣人心弦的过渡语言,不仅仅烘托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人物性格的更深入的了解,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_老师课堂语言简洁,准确,他用自己的挥洒自如的语言带着学生有声有色地学习,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震撼。

二、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新课标中说到: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先学后教、先读后导、先练后训、先放后扶”的过程。”我想,_老师所执教的《草船借箭》一文的教学过程就是这种教学模式的一个充分展现吧。

本课教学有这样三个层次

1、初步综合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2、局部分析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

3、深入综合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如在第一阶段自读感悟时,_老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大声读课文,读准字音,在文中找出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第二个阶段的自读感悟,_老师在出示了一组组以课文线索重新排列的词语后,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读读这组词语,这些词语在你脑海中形成了怎样的画面,由这些词你又能想到什么词?第三个阶段的自读感悟,_老师让学生边读边想,读了全文后看看板书,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而在开放引导这一环节,_老师采用了“三多”,即多元反馈、多维评价、多向调控。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的多维评价:“虽然你说得不完全正确,但老师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和胆量”。“你说的观点很有创见,非常可贵,老师想请你再响亮地说一遍”。“这个地方你再读上一遍,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以上这些评价,我认为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也指向了学生的感悟态度,指导了感悟的方法,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呀!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我们是能办到的。

三、处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独到x_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x_师在处理课文时分别采用了“说”、“读”、“画”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最精彩的是学生画船的授箭步骤。充分让学生通过画一画的方式理解课文。x_师则找准了切入点,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是什么使他们深深感动?”从而也给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极大空间,学生的讨论有理有据、精彩纷呈;此外,x_师还善于开发课程资源,在学完课文后,引导学生联想与欣赏,适时进行迁移。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十年,几十年以后,当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全忘掉以后,我们给他们留下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种种?

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篇5

在近三天的学习中,使我对高效课堂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我觉得它主要是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的共同进步,是知识和素养的共同提高。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他们发现班级里一个有趣的“271”现象:一是时间的划分。“2”是20%的时间属于教师,即一节课40分钟,老师的“讲”不超过10分钟。即便是在准许的时间内“讲”时,教师也不一定是连起来讲,而是该讲时则讲,需要讲时才讲;“7”是自主学习(自学、讨论、展示)占70%的时间约25分钟;“1”是10%的时间即约5分钟组织反馈检查。二是小组成员的组成。每小组学生的组成是20%的特秀生,70%的优秀学生,只有10%左右的待优生。三是学习内容的划分。20%是不用讲学生能自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经过老师的强调、点拨,反复训练才学会的。四是学生课下自习方式的划分。20%的时间完成学案中规定的“作业”,70%的时间用作下节课的“预习”,10%的时间进行预习“自查”。当然,昌乐二中的校长也说了,这只是一种模式的总结,具体的时间划分、学生划分、问题的划分是很自由的,可根据当堂课的难易程度按实际情况来划分。

一、我理解的高效课堂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配合老师的点拨指导,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益发展。教学高效益就其内涵而言,是指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就其外延而言涵盖高效的课前精心预习、课堂教学中实践展示和课后反馈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0%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

二、从我们教师的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做好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编制科学合理的导学案。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调动和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教学中适时指导、监控、反馈、激励,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三、两节展示课的启示。共性的地方:1,学生素养高,学习过程上的学习参与度高,这就使得学生专注于课堂,能够保持较高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2,评价方式的灵活高效是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指标,即时、灵活的评价同样起到激励学习主动性、保持学习兴趣的作用。3,高效课堂应是长期进行的工作,最终形成一种常态的模式。它的预习、展示、反馈都应是高效进行的。4,高效课堂重视各学科基本素养的落实和训练。在物理课上对动手实验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语文课上对听说读写的强化训练无不突出了这一点。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然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一直处于无效低效的困境之中,课堂的低效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考。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不少同行都在艰难地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开展“高效课堂”研讨,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那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

第一、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第二、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很多情况下,课堂的低效是由教师对课标与课本的学习与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又影响和制约了其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又反过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三、抓好教师备课中的备学生问题。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应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

第四、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发现教师所提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教师的很多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五、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课堂上,有的教师刚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第六、积极实施小组互助学习制。现阶段,大班额的班级授课制也是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的一大原因。在小班化教学难以推行的现实条件下,在班内实行小组互助学习可以说是一个最佳选择。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可以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积极推行学生互助机制,同时,教师通过对小组的学法指导和激励性评价,进一步提高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效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第七推行作业分层布置制度。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做到“不布置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作业,布置启发性、思考性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布置可选择性、层次性作业;不布置繁难偏旧作业,布置实践性、研究性作业”。布置的作业数量要少,质量要高,要避免进入“教师随意布置大量作业――学生应付作业――教师随意批改作业――教师再随意布置过多作业――学生再应付作业”的恶性循环,消除教师无暇顾及教学内容的研究和设计、无暇顾及研究学生的现象,从而解决学生不堪重负、疲于应付、厌学情绪滋生等问题。因此,加强作业的管理与指导,避免超负荷、重复性、低水平的作业,给每个学生留有充分自主发展的余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由之路。

高效课堂观摩心得体会 篇6

2012年11月2—4日,我区为提高教师们的教学业务水平,相关领导组织全区部分数学教师听取两岸四地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活动。我有幸得以参加。通过三天的听课、专家议课及讲座活动,可谓风格各异,精彩纷呈,这是一道文化大餐,感触颇深。名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巧妙的教学设计、朴实的教学风格引起我深深的反思。特别是吴正宪和黄爱华老师的专题讲座,更是让我受益非浅。三天来名师的精彩课堂令我耳目一新。他们每一位老师所执教的课堪称优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每位老师所设计的教学环节都很新颖、恰当、合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和老师优美的语言,更是给课堂增添了活力,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老师的不断引导和激励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培养了各种能力,从而也体验到了学校的乐趣。并且每位老师在引领学生探究知识的同时,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所以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总之,这几位老师的课,给人带来一种美的享受,一种心灵的震撼,充分让我们领略到了大师的风采和魅力。以下是我的几点感受:

1、数学课导课其实没那么难。

黄老师执教的《垂直》一课时从与学生的互动谈话入手: 黄:“请你在纸上写三个字或者两个字——你自己的名字,然后在他的旁边写下我的名字” 黄:为什么要写下我的名字?我希望通过今天这节课和大家成为朋友。怎样才是好朋友呢? 当时我和安娜一听就私底下称赞,不愧是名师,就是高明!这么早就开始为突破难点做铺垫了 接下来黄老师就引导学生说出:甲和乙互为好朋友,甲是乙的好朋友,乙是甲的好朋友,并且画了一个三角示意图表示两者间的关系,等到后面再学习“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时,不费吹灰之力学生就自己说出了两条直线的关系。

2、概念可以直接给出来

《垂直》这节课上,重点学习了三句话: “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每一句话都是老师直接给出,先让学生自己思考理解,然后讲给同桌听,接着讲给全班同学听,最后将给老师听,即“三讲”。每一讲都有不同的理解,越讲概念越清晰,越讲理解的越透彻,最后讲给老师就是进行深度对话,在老师的追问之下学生将概念理解的更透彻了。记得当时有一个小孩上去讲“当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时,直线a是直线b的垂线,直线b是直线a的垂线”时,黄老师称赞他的动作很帅,很潇洒,而且说的也非常好,就让他继续用自己潇洒的动作领读给全班同学,那个小老师当时表现得真的很帅,全班同学学的也是津津有味,印象深刻。就像后来黄老师在做报告时自豪地说那一段自己很满意,“太逼真了,就像是事先排练好的一样”,当时黄老师说“我们老师有时候比演员还厉害,他们是把假的演的跟真的一样,而我们却能把真的演得像假的一样”。是呀,教学技艺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很自然的抓住时机进行巧妙的生成,达到那种“真的演得像假的一样”的境界。

3、学生动手操作让知识变难为易。钱金铎老师执教二年级的《平移和旋转》,由于这两个概念教材没有下定义,也没有用语言描述,只要求学生有初步的认识。对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他在感知平移和旋转时设计了三个层次的动作表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移和旋转这两种运动的方式:第一层次是模仿,观察动画中的物体运动情况,并用动作表演出来,在分类的基础上,揭示两种运动形式及课题;第二个层次是用全体学生在课堂上的运动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运动形式(向左平移两步、向右平移两步、原地旋转两圈)感受两种运动的不同感觉,同时暗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第三个层次是再现,根据静止的画面,想像它的运动方式,并用手势将其表示出来。三次动作表演,既满足了孩子们好动的天性,同时在举手投足之间加深了对平移和旋转的认识,可谓“一切尽在不言中”!为接下来深入研究图形的平移作好了充分的准备,接下的一个环节则更加精彩了,由于平移有两个要素——方向和距离,钱老师设计了一个遮眼活动,让一个学生到电脑前遮住眼睛只看键盘上的方向键,听下面学生的指令操作,让全体学生用方向语言提示,眼睛看距离,大脑思考平移的两个要素,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这样的课怎会不精彩呢?如果说让学生说出平移情况是一种考验,那么再接下来的动手画则更具有挑战性。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为了突破这一难点,赵老师 设计了“尝试——演示——判断——比较——再画”五次活动,在尝试中充分暴露学生思维的“结”再通过判断和展示打开这个“结”,接着在比较中优化方法,最后通过再画,使学生初步掌握画平移图形的方法,而两次画图所组成的小帆船,既体现了数学的美,又蕴含着教师美好的祝福,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和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打造高效课堂的点滴体会 篇7

一、 教学目标的精准定位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 在教学活动中有定向的作用。它限制着课堂教学的运作,对保证课堂教学有效开展至关重要。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都一再证明: 有效的教学必须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因而,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要咬住“目标”不放

首先,确定目标。教学目标应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不可有所偏废。确定教学目标的内容范围时,一定要全面考虑三个领域,而在具体的每节课中,教学目标又要有不同的侧重点,不可面面俱到,否则要点不显,失于平庸。

其次,层次鲜明。一个班几十名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学习水平、动机意志等都存在着不少的差异,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差异,不要搞“一刀切”,要分出层次来最好。总的来说 ,要让好的能吃饱,差的能吃下,中等的够吃。

最后,落实有力。课堂教学中要落实教学目标,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精心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和进行教学评价,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二、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

民主、平等、友好关系的建立关键在于教师,学生要亲其师,教师必先爱其生。热爱学生是师德的集中体现。心理学家哈姆柴克认为:只有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营造和谐、充满爱的教育氛围,才能使学生心理感到安全,才能坦然地接受学习。所以,在情感的情境中学生感受到的是人格的尊重、自身价值的存在、智慧的展示以及爱心的温暖,从而使学习成为学生主观所需, 成为他们情感所驱动的主动发展的过程。

三、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力保证

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紧紧围绕着听、看、想、说、做等一系列连续性的活动进行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学习的全过程。而这一切活动的主动性和能动作用所反映的效果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学习习惯”是多层面的 ,它包括基础的学习习惯和创造性的学习习惯。基础的学习习惯,包括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作业规范、书写整洁、集中精力、认真听讲、独立思考、认真审题和仔细检查等常规习惯。在此基础上,依据新课程理念,要把这些常规的习惯逐步打造为更高层次的学习习惯, 即创造性的学习习惯,包括诸如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注重实践、学会思考,掌握合作、开放、探究式等多种学习方式。

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 它的形成是一个严格训练、长期积累、逐步改进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引导学生从入学之初就要重视这项工作,应该从小处入手,细化一些具体的指导,给学生点时间,培养好学生的各种能力,让我们的课堂真正实现“自主高效”。

对学生的培训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和课堂规范要求的培训, 另一方面是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等的培训。有些学生能力的培训要“定格”,如语言表达的语序、语音、语速,书写的行距、字号,展示的姿态、表情等。学生的培训效果是课堂尽早实现高效的关键因素。

为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我校多措并举:1.立足课堂主阵地, 将习惯培养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2.注重激励与表扬,对学生进行强化教育。在创建的过程中,教师始终要以欣赏、激励的目光看待学生,让学生感到自豪,内心充满幸福感。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打造高效课堂,优化育人环境,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位从教者的心声与美好愿望,但真正要实现它,还需要教师付出艰辛的努力,更需要教师的智慧,让课堂真正成为学习的乐园,我想我们每位教师都能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去奋斗,相信我们的课堂一定会走向高效。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实践心得 篇8

我省开展的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

对数学教学,教师要根据初中数学课程的理念和目标,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数学的学科特点,初中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心理特点,不同水平、不同兴趣的学生的学习需要,积极探索适合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发展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对数学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提高数学素养,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为未来发展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一、巧妙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导入语是一节课开始时教师为引入新课所说的话。导入语不仅为教学过程定下基调,确定好教学的逻辑顺序,而且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一步。记得有位特级教师曾经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该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

我在导入新课时,往往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借助一些浅显易懂的生活现象,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叙述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使学生精神振奋、兴趣盎然地去学习新课,积极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当然,每一次设计导入语时,都要与教材的重点、难点等因素联系起来考虑。比如,在讲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作圆时,不是直截了当讲方法,而是先向学生展示一个问题:“这节课,我们的任务是要让破镜重圆”,学生一听炸开了锅,破镜还能重圆?这样,学生是怀着好奇又期待的心情去探究新知的。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带着学生的好奇心,我说出了问题情境。“一个圆镜子破了,现在只有边缘的一块碎片,根据它,你能制造出一个和原来的镜子一模一样的镜子吗?”这样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问题,就这样一步一步由浅入深,从生活实际到解决数学问题,从而引出要讲授的知识。整节课学生都很好奇,都在积极的思考、讨论,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兴趣,直到问题解决以后,同学们才恍然大悟,“哦,老师说的原来是这样啊,”。还有同学在总结时说:“原来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一个问题竟然能够和三角形的全等联系起来,数学果真是神奇”。同时,通过以上方法的引入,还让他们感觉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并不是枯燥空洞的。

三、点缀趣味,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对各学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有的学生上数学课没多久,兴趣就慢慢消失,这几乎成了七年级数学教学的普遍性问题。而新教材在编排上版式活泼、图文并茂,内容上顺理成章、深入浅出,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能很好的钻研教材中的每个环节,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

教初一数学“几何体”部分时,我鼓励学生深入到生活中去寻找或制作教材中的几何体并拿到课堂上来。在寻找的过程中,学生就开始对几何图像有了感性的认识。当学生寻找、制作的东西成为课堂上的教具时,学生兴趣高涨,教学效果远比教师拿来现成的教具要好得多。

四、引导探索,给学生一个积极思考的空间

课堂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动手实践,使他们从中获得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他们深刻地理解知识并有效地运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新教材中的“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读一读”等栏目,让学生去动口数、动口说、动手摆、动脑想,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变枯燥被动为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激趣乐学。而且通过让学生具体实践,动手操作,能不断地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设法使学生学有趣、学有法、学有得。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明时,学生初学几何,引辅助线对学生来说是个很困难的问题。为此在课前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三角形,在课上让学生把其中三个角涂不同颜色,然后剪下来拼在一起,问学生有几种拼法,通过拼凑学生自然就会发现辅助线的四种引法,并能总结出最少要作一边的平行线。

五、课堂小结,必不可少

课堂小结,不仅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同时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要及时加以总结,适当给予鼓励。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随时了解学生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让学生复述;讲完一个例题后,将解答擦掉,请中等水平学生上台扮演。有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同时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能热爱数学,乐于学习数学。

传统的课程只有教师与教材,一个能够把知识讲清楚的老师,差不多就是一个好老师。而新课标的数学课程是教师、学生、教学材料、教学情境与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就是说,课程是变化的,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新知识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一部分。传统教学只侧重结果,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不但重结果,更重过程,还侧重学生个性的发展,重创新,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才是我们的宗旨。只有正确的学法指导,才能使学生站在教学的主体位置上,学有所获,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能保持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上一篇:细雨四年级作文500字下一篇:书包的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