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画树叶的美术教案

2024-09-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画树叶的美术教案(通用13篇)

关于画树叶的美术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不同形状的树叶进行拼图、粘贴、添画。

2、学习正确的粘贴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体验创作过程中的乐趣和成功后的自豪。

二、活动准备:

课前收集各种不同形状、大小、颜色的树叶。

三、活动过程:

1、提问导入

师:“孩子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对呀,秋天一个美丽的季节,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变化,特别是身边的树叶,我们来瞧一瞧!” 欣赏秋天美丽的树叶,引起学生兴趣。

2、学生思考

师:这些落叶大多都会被扫进垃圾桶。动脑筋想一想,这些五彩的落叶怎样才能把它们长期保存下来?(书签、相框…)

引出课题树叶拼贴画。

3、作品欣赏

欣赏树叶拼贴画作品。

4、学会观察

观察拼贴画中的树叶,它们一样吗?(形状、颜色、大小)

5、教学拼、贴、画

(1)学生上台用树叶“拼”画。(2)教师讲解贴的时候,注意“压”。(3)对画面进行添画完善。

四、学生作业要求。

关于画树叶的美术教案 篇2

关键词:小学美术,“画人物”,教学及思考

美术是小学课程体系中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观察能力、记忆力以及审美能力的提升具有促进意义。新课改推行以来,美术教学的地位得到一定提升,教师教学方法也逐渐开始创新。但作为美术教育中重要内容“画人物”教学,却仍旧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不断反思,积极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优化“画人物”教学以提高美术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全面提升。

一、改变传统,帮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分析传统小学美术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没有将“画人物”看做一项对学生美术技能的培养,而将其视为一项必须的教学任务。通常采用敷衍教学的态度,为学生布置“画人物”任务后,要求学生自由创作,自己则去完成其他工作。这样的教学形式中,忽视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与技能的指导,导致学生受画人物任务的刁难而逐渐产生一些心理障碍。

为帮助学生克服“画人物”的心理障碍,教师应积极反思自己当前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同时应积极创新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注重小学生个性化发展,以此提高美术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参与“画人物”的热情。教师可以:1.教学前学会和学生做朋友,通过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分析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2.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应改变传统“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差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引导。3.应多给学生一些鼓励,针对学生完成作品,教师应改变传统专业评价视角,从发展的角度看待学生,问问学生创作来源并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通过这样的形式逐渐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二、激趣教学,锻炼学生的美术能力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同时,兴趣也是推动学生进步的最佳动力。因此,在新时期小学美术“画人物”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改变传统的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采用激趣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通过多种形式锻炼学生的美术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促进学生美术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共同提升。

以小学美术“夸张的脸”这一主题为教学内容,教师可以以互动活动导入教学,如:“同学们,你们会做鬼脸吗?”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可以随机挑选几个学生上讲台对大家做几个鬼脸。引导台下学生注意观察,看哪位同学的表情最丰富。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夸张的脸”系列的艺术作品(如:三星堆青铜头像、泥塑表情、毕加索哭泣的女人等)、学生范画等,为学生讲解后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让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后引出“夸张”这一主题。另外,在学生观察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从脸出发,由“发型——额头——眼睛——鼻子——嘴巴”的顺序进行观察,然后对人物的手、脚、动作、表情、神态、进行分析,最后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与对人物的理解去感悟作品,最终在画纸上赋予自己创作人物鲜活的生命。

三、自由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这里所指的自由创作与传统教学中的自由创作有所不同,需要教师在学生自由创作之前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与启发,如:教师可以借助不同的范画对人物的形态、作品颜色、作品的质量、人物的结构、黑白与对比等方面进行研究,对范画的构图、透视、笔墨及所用材料与工具进行讲解,讲解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绘画技能的培养与锻炼,为学生之后的作画提供保障。

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学生身边经常出现的人物画(如:衣服、书包、本子等生活物品上的人物)为学生讲解人物的形态、画面的颜色与结构等知识。同时,可以为学生亲自示范并讲解构图、黑白、透视等内容。然后,在学生对以上内容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相关的“画人物”任务。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影响,在脑海中有明确主题之后,可以自由投入到“画人物”中。通过这样的形式,有助于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学会应用,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

四、总结

总而言之,“画人物”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具有促进意义。因此,相关教师应注重教学反思,积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与模式,在长期的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促进“画人物”教学质量的提升,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与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王玮.小学美术“画人物”的教学与思考[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5,03:150.

[2]江鹏飞.小学美术“画人物”的教学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4,S1:334.

在树叶上作画的女孩画出百万资产 篇3

杭州之行改变了她的人生

今年25岁的张子颖是地地道道的沈阳人,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是一家机床厂的技师,母亲是一名教师。张子颖的母亲年轻时十分喜欢画画,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发展下去,于是她便把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父母省吃俭用,从张子颖小学二年级开始,就送她四处拜师学艺。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小子颖的确继承了母亲的艺术细胞,天赋不错,学画特别有悟性,如果能够继续深造,一定会有所成就。可是后来父亲所在工厂的效益江河日下,父亲下岗了,家中的生活越发地拮据。懂事的张子颖在高考时,主动放弃了学费昂贵的美术院校,而选择了一所普通大学。

2001年,张子颖大学毕业后考上了本市的公务员,被分配到民政局做宣传工作。每次接到单位安排的宣传任务时,她都会兴奋不已,心甘情愿地加班加点,在展板上涂涂画画,再配上文字。可是她很快发现,在机关里并没有人欣赏她的作品,人们关心的只是上面有没有有关升职加薪、福利待遇之类的消息。于是,张子颖便有了辞职的念头。

2001年国庆期间,张子颖的同学约她一起去杭州旅游。一到杭州,张子颖马上被这里如画的美景吸引住了。在西子湖畔,她支起画架,用心去感受这景色,用灵感来作画,从中获得的乐趣与满足驱散了她心中的郁闷。

在杭州的最后一天,有人介绍张子颖去看那里有名的“水幕电影”。当从湖中喷起的巨大水幕上面放起电影时,张子颖呆住了。她突然意识到,这就是电影载体的改变!原本应该在银幕上放映的电影,现在被移到“水幕”上放映,就引起关注与欣赏。那她的画呢?张子颖自己清楚:由于没能在大学里进一步系统学习美术知识,仅凭以前的一点功底,在画的内容和技巧上是很难有所突破的;但是如果自己也能改变画的载体,突破传统,从形式上进行创新,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杭州之行使张子颖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在画画中,她才能找到快乐,自己的价值才能有所体现。回到沈阳后,张子颖辞职了,她要用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她的新想法,找到画的新载体,拿到事业的“金钥匙”,把绘画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做自己想做的!

锲而不舍的她终于作画成功

一连几天的冥思苦想,张子颖还是没有理出一个头绪来。一天黄昏,张子颖独自在街头散步。时值深秋,张子颖无意中发现落到地上的树叶形状千姿百态各不相同,纹理错落,变幻万千。她脑子里灵光一现,突发奇想:“能不能在树叶上作画呢?”对自己的这一念头,张子颖顿时兴奋不已。于是她当即拿着几片落叶跑回家,开始付诸行动。

张子颖查阅了很多书籍,了解到要在树叶上画画并且使之美观,必须进行“干整”处理,也就是先将树叶用酒精擦拭干净,然后放入水中,用文火煮10分钟去除叶肉,最后等晾至半干的时候,在蜡烛上均匀地烘烤直到完全干透。经过这些细致的工序后才能得到通透、有着树叶原本纹理脉络的薄如蝉翼的一片树叶,在它上面才能绘出图画并长期保存。

一开始,这不起眼的树叶让张子颖吃尽了苦头。张子颖每天各处奔走,采摘各类树叶,带回家处理后一一尝试,但一次又一次失败了——有的树叶一煮就烂,有的却百煮不烂;有的终于可达到薄如蝉翼的状态,但画上去没有多久就腐烂了;有的一落笔就断了,还有的什么都好,却不容易着色……那段时间,张子颖的房间就像一片沼泽,到处都是树叶,空气中弥漫着腐烂的异味。可她没有气馁,整日整夜地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面,继续尝试。

为了寻找到最合适的叶子,张子颖特地走访了沈阳农业大学、沈阳植物园的许多专家,希望能够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帮助。有一次,她打听到沈阳农业大学有一位退休的刘教授年轻时曾做过类似的研究,兴奋不已,马不停蹄地赶到农大家属大院,打听到了刘教授的家。可是知识分子气很重的刘教授不大愿意和陌生人交谈,借故推脱了,细心的张子颖感觉到了这一点。她没有放弃,反而进一步了解到,刘教授的儿女都在国外发展,家里只有老两口,感情很好,只是老伴早年因病失聪成了残疾人士,生活十分不便。于是张子颖心里有了主意,打消了晚上贸然登门的想法,而是先到书店买了—本学习手语的书。

在家里对着书苦练一个星期后,张子颖敲开了刘教授家的门。刘教授一脸不悦,他老伴倒很客气,倒了—杯水给她。张子颖从容地用手语做了一个“谢谢”的手势。刘教授惊异地看着她,问:“你怎么会手语?”张子颖笑了一下,机智地回答道“如果不学几天手语,怎么能跟主人家打招呼呢!其实我也是刚刚学的。”刘教授一下子明白了眼前这个姑娘的良苦用心,破例和张子颖谈了很久。在交谈中,刘教授看到了张子颖的坚定信念,对她十分赞赏,于是他拿出早年做研究时的笔记,告诉张子颖说,虽然他当年没有成功,但这些笔记还是可以帮助她少走弯路,并衷心祝福她早日成功。

接下来短短半年的时间,张子颖的足迹踏遍了整个沈阳市城郊。终于,她发现在城市东面棋盘山的一个农场附近有一种野生的剑麻叶,十分适合作叶画!在一片剑麻叶上,她画出了自己第一幅作品,颜料渗入树叶的程度恰到好处,树叶经过处理干燥后,也没有出现破裂的情况,相反呈现出一定的韧性。张子颖知道,她终于找到了事业发展的“金钥匙”。

第二天,张子颖又到棋盘山农场附近的山上采摘了大量完整、鲜嫩的野生剑麻叶。回家后,她小心地用特制浓度的酒精—片片擦拭剑麻叶,然后用老专家教给她的特殊抽湿技术进行抽湿,再经过煮、烤等一系列程序,最后得到一张薄如蝉翼的树叶脉络。在此基础上,她开始作画,画人物,画山水,画鸟兽。三个月后,张子颖为叶画成功申请了专利,并在一位朋友的担保下向银行借贷5万元作为启动资金,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开始了自己的创业。

成功打进国际市场

聪明的张子颖知道,要把叶画推向市场,不能盲目冒进,因为没有先例,必须谨慎,首先要进行市场调查。于是她拿着叶画去征求不同人的意见。小朋友们告诉她,如果能画上卡通画就更好了;生意人告诉她,叶画需要好好包装;一些行家则认为,叶画十分具有创造力,并向她提出了一系列改进的意见。这么多人的看法和意见没有一样是否定叶画的,这更增强了张子颖的信心。她在沈阳市的商业步行街上租了一个小门面,开始大量制作叶画,并在报纸电视上做了一定的宣传。慕名而来的人一走进她的叶画店,就立即被吸引了:巴掌大的—片树叶上,能画出那么栩栩如生、充满灵性的图画,的确让人既感到新奇又觉得美不胜收。有一片扇形的剑麻叶上,画了江水上的—叶扁舟,意味悠远,旁边题了一句诗:“孤帆远影碧空尽”,配上那通透的树叶,让人感怀深远,刚拿出来,就被一个广东商人以3000元的价格买走了。

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买叶画,张子颖又推出了“系列套画”。第一套是《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一推向市场就有比较大的影响,许多人来她店里争相观看。张子颖宣称:这套“金陵十二钗”不标价,谁要是欣赏,就自己出个价,如果合适就卖给他。这样一来,更增添了人们的兴趣,大家纷纷议论着,无形中给她的叶画店做了活广告。果然没过多长时间,这套叶画就被本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生意人以2万元的价格买走了,据说是送给他酷爱《红楼梦》的母亲作生日礼物。后来,张子颖陆续又推出了几套叶画,有《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还有中国古代“四大美人”等等,都在刚推出不久就以不菲的价格售出。

在开店后短短一年时间里,张子颖获纯利达20万元。但这些成绩没有令张子颖满足,她在思索:怎么才能让叶画有更大的发展呢?就在这时,一位在沈阳多年、从事外贸生意的韩裔商人找到了她,提出可以帮她把叶画出口到韩国和日本。但精明的商人提出,不管在国外获利多少,都得让他提四成佣金。这个条件很苛刻,张子颖为了能让叶画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找到更大的市场,让外国人知道中国有这样的艺术精品,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答应了。但签订合同时,张子颖发现合同上居然要求在每幅叶画上写上对方外贸公司的名字,而且是韩文!这让她无法接受,几经交涉,对方毫不让步,张子颖最后严肃地告诉他:“叶画是可以赚钱的商品,但是它同样是艺术!如果写上公司的名字,整个叶画的意境就会改变,变得不伦不类。这样的叶画即使到了国外,也没有艺术价值,只会贻笑大方的。”对方终于被她说服了。

叶画投放到国际市场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无论在韩国还是日本,很多人本来就崇尚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来自中国的这种叶画,更是惊叹不已,纷纷购买。国际市场上的成功为张子颖积累了大量的资全,她打算在素有“北方香港”之称的大连开设叶画室,但是她知道以自己一个人的能力不可能完成这么多叶画。于是,2003年下半年,她投资开办了一所教授叶画的学校,在将叶画发扬光大的同时,也为自己提供了更多的画源。在办学的过程中,张子颖发现有潜力的学生,就与他们签订协议,负责销售他们的作品。

有了人才,有了画源,到2004年初的时候,张子颖已经开了5家叶画室,沈阳3家,大连2家。在她的指导下,画室的作品层出不穷,格调品位高尚,做工精致,平均每个月都能给她带来十几万元的利润。现在的张子颖已经从当初一名普通的小公务员成为了一名拥有百万资产的成功女性。她以对理想的坚定追求,对艺术的执著眷恋,经营着她的画室。她的每—间画室门口都有一幅同样的对联:画山画水画尽人间景色,不离不弃永守理想彼岸。

4.《制作树叶画》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制作树叶画的过程,初步学会制作树叶画。

2、锻炼动手实践的能力,提升实践技能和审美情趣。3.初步体验合作与分工的作用,提高合作意识。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用不同形状的树叶进行拼图、组合,并能表现出物体的主要形象特征。

难点:创作思维的突破和创新

活动准备:

1、课件

2、收集的各种树叶

3、卡纸、胶水、剪刀、铅笔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谈话导入活动,欣赏各种树叶,知道它们有大有小、形状不一,可以组合成各种图形。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教师:〔出示树叶〕,美丽的秋天到了,老师在路上拾到了很多的树叶,别看这些小小的树叶,它们的作用可大了。现在,老师要变一个魔术,看,把这树叶剪成不同的图形拼放在一起,你们看象什么?

教师变化树叶的形状,问:"换一个形状呢?看看它又像什么? 小结:树叶形状有桃形、扇形、柳叶形、圆形……他们大小不同,形状不一,每一片树叶和不同的树叶组合就会有不同的图形。

揭示课题——《制作树叶画》

二、示范制作,观察发现。

师:既然大家对树叶画这么兴趣,你想知道制作树叶画的方法吗?

1、出示蝴蝶图:你能说说蝴蝶的特征吗?

2、根据学生的描述,老师示范制作树叶画,学生细心观察。老师都用了什么工具和材料制作的蝴蝶呢?

你能说出它是用什么制作成的吗?如果让你做的话,你想怎么做?

3、课件出示:

1、看---树叶

2、想---内容

3、摆---姿态

4、贴---平整

4、讲解基本制作过程:

1、收集干净,完整的树叶。

2、构思好自己想要制作的图案,先拼一拼,剪一剪,再用铅笔在纸上画出轮廓。

3、画出图形后,在轮廓内粘上胶水,把剪裁好的树叶贴在画纸上,用手轻轻的压一压。

4、最后,可以用彩笔添画和装饰,但不能太多,不要涂在树叶上,要突出树叶拼图的特点。

三、小组合作,制作体验。

1、师:你能根据你手中的树叶,说出你想要制作的树叶画吗? 小组交流,说一说小组内同学的树叶能制作什么形象的树叶画。

2、小组合作制作树叶画。

现在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树叶画的制作方法,下面,就让我们自己动手做一做吧!在制作的同时老师有几点想提醒大家,我们拼的时候需要注意,选择自己喜欢的树叶图形,拼的时候要想好每个图形的位置,要有疏有密,这样我们制作的树叶画才能画面整洁,图形好看。

通过:看一看,想一想,摆一摆,贴一贴等几个环节动脑动手,制作出有趣生动的画面,教师巡回辅导。

四、作品展示,汇报交流。展示交流,小组交流实践成果。

你能介绍你们小组的作品吗?

你能评价一下其他小组的作品吗?

托班美术活动:树叶拓印画 篇5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在树叶上较均匀地涂色并印画的技能。2.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培养幼儿初步表现美的能力。3.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立体教具:树妈妈一棵、树娃娃几棵。2.画笔、8开纸剪的树娃娃每人一个。3.水粉颜料、湿毛巾每桌一个。

4.幼儿丰富对树叶的认识:叶柄、叶脉、树叶的正面、反面。

三、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谁哭得这么伤心?噢!原来是树娃娃。” “我是树娃娃,我没有漂亮的衣服,不能够为人们挡风沙、遮阳光,我真伤心呀!小朋友,快来帮帮我吧!”

2.教师:快让我们来帮帮树娃娃!可是,怎样帮助树娃娃,给它穿上漂亮的衣服?

(二)引导幼儿探索树叶拓印的方法

1.“你们想了这么多的好办法,树娃娃一定很高兴。今天树妈妈的衣服也很漂亮,你们看〈出示树妈妈〉树妈妈的衣服是怎样做出来的?”

2.“桌子上有画笔、颜料、树叶和树娃娃,我们也来印一印吧!”幼儿动手操作。3.〈选出两个树娃娃〉“小朋友印得都很漂亮,这两个小朋友印得也很漂亮,他们两个印出来的一样吗?〈不一样〉,请这两个小朋友讲一讲他们怎样印的?”引导幼儿说出是用树叶的正面和反面印的。

4.“他们两个印出来的树叶哪个更好看一些呢?"〈反面〉

(三)教师示范树叶拓印的方法

1.“看到小朋友印出来的树叶这么漂亮,我也想试一试,你们来当老师,教教我好吗?”

关于画树叶的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学习用树叶进行拼贴作画,并能适当添画,丰富画面。

根据不同形状的树叶进行拼图、组合,表现物体的主要形象特征。

体验创作过程中的乐趣和成功后的自豪。

活动准备:

课前带领幼儿收集各种落叶,已认识不同形状的树叶。

浆糊、画纸、彩笔、彩色颜料。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教师拼贴树叶,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秋天到了,我们一起收集了很多树叶,这些树叶一样吗?

教师取两片树叶摆放在一起,拼成图形,提问:你们看像什么?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把树叶贴好,并添画上相应的图案,让幼儿了解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教师重新出示一些其他形状的叶子,启发幼儿想象,还可以做成什么?

二、介绍树叶拼贴画的方法。

告诉幼儿一片树叶和不同的树叶组合就会有不同的图形,小朋友可以先选自己喜欢的树叶,再在纸上拼出图形,最后用浆糊粘贴固定。.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注意提醒幼儿浆糊不能太多,启发幼儿用彩笔装饰画面。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带领幼儿打开幼儿用书,欣赏画面上的树叶拼贴画,了解作画方法,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选用合适的树叶表现物体的主要特征。

四、欣赏作品。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点是他们主动学习的起点,由幼儿的兴趣点引发的教育才能成为幼儿主动学习的内部动机。秋天的树叶来自幼儿的生活,为幼儿所喜欢。拼拼、贴贴、画画又是中班小朋友喜欢的活动,因此树叶拼贴画就是根据幼儿的兴趣、内在需求组织的。《纲要》中强调:“在活动中要突出幼儿自主性、创造性”,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许多树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任意选择,为他们精心营造了一种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充分体现了开放性的特点。以此同时我能细心地观察、倾听幼儿的言行,及时抓住他们的兴趣点,贴近幼儿自身的经验进行自然而然的引发,由浅入深地鼓励他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在满足幼儿动手、动口的同时,更能注重让他们思维参与其中。如:我将树叶拼贴成小鸡的样子,问,你们看它象什么?接着又出示其他形状的叶子,“还可以做什么”这种给幼儿思维“搭手脚”的方法,不仅能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参与学习,而且有效地促进幼儿发散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为后续的创作活动做了有效的铺垫。在摆摆说说的活动中,才能真正体现幼儿的主体性,促进他们智能的发展。幼儿在探索活动中,愉快地、独立地获得学习经验,使他们的独创精神和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活动中也感到存在一些不足,如:如何让每一位幼儿在活动中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和谐。

从软木画的兴衰看工艺美术的传承 篇7

一、软木画的特点

福州软木画是以南欧、北欧及阿拉伯等地产的松软柔韧、富有弹性的栓皮栎树皮为材料, 大量吸收和融合了中国传统雕刻手法中的圆雕、浮雕、透雕、微雕以及中国民间刻纸、剪纸等传统技法。用快刀做笔在一大块软木上取材切片并精心雕镂成的各种形态各异的花草树木、亭台楼阁、栈桥船舫和栩栩如生的人物, 加之通草点缀的白鹤、孔雀等鸟兽。再使用白胶粘贴在衬纸上成为立体或半立体的木画, 再装在玻璃框中形成的独特工艺品, 具有轻便、不变形、不脱胶、抗腐蚀等优点。软木画吸取了我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 使用园林“框景”的手法和国画深远的意境, 利用画面构图在分寸之间展示万千世界, 达到“丛山数百里, 尽在一框中”的艺术效果。令人叹为观止。

二、软木画的起源

软木画源自于我国传统的木雕工艺, 也是我国民间工艺与欧洲西方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 相传清末民国年间, 福建巡按许世英从欧洲带回一张内镶雕刻有精美异国风景的贺卡, 交给福州工艺传习所的总传习师陈春润仿制。陈春润召集福州木雕名师吴启棋、专门雕刻木制牌匾的技师郑立溪三人一起研究。吴启棋偶然发现马尾海军轮船上的救生圈垫衬水松木、民间隔音用的软木、西药店里药瓶的塞子, 就能雕刻出类似的作品来。于是他就运用传统雕刻、剪纸的手法, 在木片上精雕细镂, 再拼贴成一张张精美的贺卡, 软木画就此诞生了。

吴启棋师傅在制作出软木画后便回到故居市郊西园乡开设手工艺作坊, 开始授艺教习软木画。

三、软木画的发展

20世纪三十年代, 福州城内的总督后 (现省府路) 立起了“启棋木画店”的金字招牌, 自此软木画这一新兴的手工艺品踏上了辉煌之旅。1953年后软木画行业进入了黄金时代, 吴启棋、陈锟、陈庄、吴学宝等工艺美术大师能人辈出。福州市工艺木画厂、工艺美术厂、环城工艺美术厂等生产单位平地而起。许多加工户更是依靠软木画的加工收益盖起了新房, 许多家庭式的手工作坊更是多如牛毛, 一时间软木画成了西园村的支柱产业。在软木画发展的鼎盛时期, 西园村几乎人人都是“一把手”, 只要会使用筷子的就能做软木画。

在经济文化方面软木画也很好的诠释了自身的价值。五十年代初, 软木画产业的产值只有十几万元, 从业人员不到百人。到了八十年代初期, 软木画已经畅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出口产值高达五千万元以上, 从业人员更是高达一万五千多人, 是当时我省外贸出口创汇率最高的产品之一。在新中国成立后, 软木画工艺的发展一直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支持。朱德、董必武等国家领导人参观福州工艺木画厂后分别留有“继承和发扬祖国的艺术遗产, 发展工艺美术事业”“日新月异、精益求精”的题词。同时期软木画的创作也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平湖秋月》《苏州园林》《万里长城》《颐和园》《桂林山水》《寒山寺》《园林华润》等各类大型作品在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的评奖中也大放异彩。《武夷风光》《福州西湖》《鹭岛风光》《泉州东西塔》等一些优秀作品还被选中装饰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和台湾厅。软木画还一度被作为外交国礼馈赠给基辛格、金正日等外国领导人和国际友人, 带着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的期盼远赴海外走向世界, 对中国的外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至今日本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福建博物院、福建省工艺珍品馆、福州博物馆等还收藏有当时的软木画作品。

四、软木画的现状

在软木画产业走向繁荣鼎盛的同时, 致命的市场危机也种下了软木画行业衰败的种子。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 西方对我国实施的经济制裁导致了外贸市场遭受重创, 主要依赖出口的软木画自然也随之萧条。加之一些生产厂家和经销商利欲熏心, 为了利益, 粗制滥造、偷工减料, 相互压价打乱市场价格, 一时间质量下乘的次品在市场上大量泛滥, 对软木画的信誉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软木画产业因此急剧衰退。相关的职能部门没有及时对软木画的生产经营予以有效的监管, 致使一段时间内软木画成了劣质低俗商品的代名词, 在一些东南亚的国家里软木画甚至作为祭祀先人的火化祭品。老艺人们都感叹“艺术软木画自此蜕变成了江湖软木画。”这不能不说是软木画发展史上的败笔。

1995年以后福州工艺木画厂等单位相继倒闭, 多名国家级工艺大师也封刀转业。在软木画的发源地福州西园村里, 软木画的从业人员也由巅峰时期的上万人骤减为现在的不到百人。软木画行业陷入了从未有过的困境。

伴随着强大的商业浪潮席卷而来, 各种廉价的商品充斥着福州原有的手工艺品市场, 给极富地域特色的福州本土工艺美术产业链带来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闻名已久的福州纸伞无人问津, 曾经辉煌一时的工艺三宝已经淡出了我们的视野, 甚至于时下的年轻人都已不知道软木画工艺的存在, 市面上还在售卖的作品多数是一些小作坊粗制滥造的廉价旅游工艺品。从事软木画行业的艺人中也都鲜见年轻的血液, 软木画行业面临着传承中断, 后继无人的危险。

五、对于软木画行业的思考

作为福州传统工艺美术大家族的一员, 福州的软木画行业应该何去何从?

福州的软木画深刻地融合了中国的传统地域民俗文化, 是多种文化形式沉淀的产物。我们不能只把它当作巧夺天工的艺术品来看待, 更应该认识到它所承载的传统文化, 认识到它本身所蕴涵的珍贵价值。不仅仅只是作为传统工艺美术界所关注的焦点, 应该把它融入福州人民的生活中, 作为一种本土的文化发扬光大。当今软木画视软木画产业, 在近期还召开了相关的工作会, 还提出了振兴思路, 要建立软木画艺术馆, 邀请大师出山, 走学院化的路线, 积极寻找市场, 开拓市场, 不断创新, 走好品牌路线, 与时下流行元素相结合。利用福州乃至全国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 以各地的旅游景点为题材, 结合旅游文化来推广软木画工艺品, 走出一条具有福州特色的振兴之路。毕竟只有走向市场, 软木画产业才能发展和壮大。

纵观整个软木画行业的发展兴衰史, 也体现了我国地域工艺美术的发展现状, 工艺青黄不接, 人才缺失等种种问题严重影响着整个工艺美术文化的传承。而改变它的唯一方法, 只有让传统工艺文化走进我们的生活, 从而形成一种文化的自觉, 而不仅仅是工艺美术界所关注的焦点。

我们可以从旧石器时代的岩画中找到中国绘画艺术的源头。那时的绘画艺术, 是作为向后人表述生活经验的一种方式, 不能概述为当时人们绘画的审美取向, 更谈不上美术教育。

到了封建社会, 绘画艺术多是为了抒发个人情感与之联系在一起的。近代的中国, 外来入侵, 不仅体现在武力上, 对中国文化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战争使得整个教育时断时续, 美术教育也是如此。新中国成立后, 政府鼓励倡导艺术百家齐放, 对中国教育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大讨论。美术教育在其中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纵观国内外美术教育, 关于美术教育的大讨论与社会大环境是相一致的。杜威的教育理论是工具主义美术教育观的主要思想基础;争霸世界的需要使得美国在60年代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课程改革运动, 改革的理论基础是由布鲁纳 (J.S.Bruner) 倡导的以了解科目基本结构为主旨的结构主义理论, 在此理论的基础上, 美术教育逐渐形成和发展了本质论。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始终贯穿其中。美术教育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与内涵。学生在学前教育, 小学教育, 中学教育阶段, 本人认为美术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世界、完善自身必不可少的工具。而大学美术教育则是我们用来影响与改造世界的工具。

和普及的作用。虽然大学美术教育不同于科学的声势浩大, 卓见成效。但其对文明的传承与影响是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体现出来的。我国的大学美术教育, 起步较晚, 多以苏联为模本开设, 重绘画, 不重设计。在理论研究方面也教薄弱。建国后, 关于大学美术的学科开设, 分段教育, 虽一直改进, 取得了很大进步, 但仍需不断努力。

张道一在《设计观念———工艺美术教学的一个关键问题》中说:“教学目标不明确, 便不可能制订有力的教学措施和合理的教学结构, 遗憾的是, 我们现在的教学情况, 就其整体来说, 仅仅是百衲衣式的碎片连缀, 还看不出完整的体系。”本人结合自己工作多年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弊端:

一、学校追求就业率与招生效益, 不具备条件, 匆忙开设课程

最近几年, 全国很多高校合并, 中等学校升格, 学校为了扩大招生提高经济效益, 在专业软件与硬件都不成熟的条件下, 不能脚踏实地, 发展自身特色, 匆忙开设社会上比较热门的新专业课程, 使得学生素质不高, 一时间某专业良莠不齐, 市场饱和。近几年, 设计类专业比较受欢迎, 美术教育的市场需要趋于饱和, 纯艺术类学生在短时间内看不出经济效益。因此, 许多学校不顾多年教学特色, 纷纷改专业, 美术教育学生与纯艺术类学生, 也迫于就业压力, 按捺不住, 纷纷改行, 大大挫伤了这类学生的积极性。此外, 由于匆忙上马, 有些具有职业如, 中国画专业的开设, 在课程设置上是通过花鸟、山水、人物等内容循序渐进, 在技法上, 从工笔到写意逐步深入, 如同搭积木般相互支撑, 相互渗透。这是一门课程的开设。由此类推, 一个专业的开设, 其架构也是如此。我们开设了新专业, 但设置的课程却没有大的变动, 只是简单的进行了删减。课程的内容, 与教学的方法一如既往, 没有因为新专业的开设而有重有轻。应该说假使教师不能转变教学观念的话, 我们的课程设置只能是“拉郎配”, 如同一盘散沙, 对本专业毫无给养。例如, 素描课程的开设, 在纯艺术院校里, 比较侧重造型, 明暗调子, 但在设计专业中开设的素描课, 就要侧重于设计素描, 更注重结构。因此, 教师根据专业设置, 及时转变教学观念, 非常重要。

三、不能与社会需求相协调

大学美术教育在社会主义各阶段分别有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生产力低下, 物质匮乏。美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作为宣传的工具, 对缺乏美育的中国人民起到了很好的鼓励与普及作用。但如今, 生产力逐渐提高, 物质丰富, 艺术也不同程度的走进人们的生活, 因此, 我们对艺术、艺术教育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即紧抓时代的脉搏, 让艺术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让艺术改变生活!

参考文献:

1.赫伯里德著, 吕廷和译.通过艺术的

对现今大学美术教育的一点建议

平莉行业陷入低谷, 产品受到社会商业化大潮的巨大冲击, 工艺美术管理机构体制和市场机制出现问题, 从事软木画加工销售的人员锐减……面对如此严峻的生存危机, 为了避免它遭受到和其他民间工艺品一样消亡的噩运, 我们应该从根本上对软木画行业进行发掘和保护, 为福州、为中国、为世界保留住这笔宝贵的财富。

令人欣喜的是福州晋安区政府非常重

摘要:纵观整个软木画行业的发展兴衰史, 也体现了我国地域工艺美术的发展现状, 工艺青黄不接, 人才缺失等种种问题严重影响着整个工艺美术文化的传承, 而改变它的唯一方法, 只有让传统工艺文化走进我们的生活, 从而形成一种文化的自觉, 而不仅仅是工艺美术界所关注的焦点。

制作树叶画的作文300字 篇8

回到家首先我找来一块纸板放到桌子上,然后把椭圆形榆叶粘在纸板上,作为蜻蜓的背部,又用四片柳叶,分别粘在背部两旁,当作蜻蜓的翅膀。又在一片榆叶上刻两个圆,把这两个圆当作蜻蜓的眼睛粘在背部的上方。我有用比较长的柳叶搓成了绳子的形状作蜻蜓的尾巴。

不一会一只美丽的蜻蜓做好了,我看着看着仿佛看到蜻蜓在小池塘的荷花上翩翩起舞一会有落在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骨朵上,这时我想起了一首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是一幅多美的画面啊!

亲子树叶画活动方案 篇9

秋风瑟瑟,当一片片树叶从树上摇曳飘落的时候,我们一起走进了多彩的秋天。树叶,是孩子们生活中处处可见的物体,千姿百态的树叶俯拾可得,圆形的,条形的,针形的……在这如诗似画的季节里,让我们用树叶作幅画把美丽的秋天留住!宝宝和家长们赶快动手,一起和宝宝体会把树叶变成画的奇妙感觉吧。东艺幼早教部将邀请我们的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用这美丽的树叶来创作贴画,本次活动旨在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体验亲子制作的乐趣。让我们一起和孩子走进大自然,体验树叶作画为我们带来的惊喜吧!

活动目标:

1、尝试使用不同形状的树叶进行拼画、组合,并能表现出物体的主要形象特征。

2、学习用正确的方法粘贴树叶,感受与父母共同制作的乐趣。

3、家长和孩子一起动手进行树叶拼贴创作,了解树叶贴画的制作过程。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活动对象:托班年段全体幼儿和家长

具体安排:

1、10月19日各班老师老师出通知,进行宣传,发动家长制作。

2、10月26日前上交作品到班级老师处。

作品要求:

1、树叶画制作要求8K纸张大小。

2、在制作时可以用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树叶进行拼贴或适当剪裁,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彩笔进行装饰,让你的作品更加漂亮。

3、作品设计新颖,要有创意,设计美观,有一个突出的主题。

4、作品要附有标签,写明作品名称,制作家庭、班级,并可附相应的文字来介绍。

评奖方式:

浅析美术高考命题画创作 篇10

命题也是一种创作方法, 历史上有许多有名的作品, 就是根据一定的命题画出来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 伟大的画家达芬奇的名作《最后的晚餐》也是借助于宗教的命题。他仔细研究了画面上的所有角色, 分析了各个不同性格的人在这一瞬间所产生的复杂、微妙的心理状态, 以耶稣象征真理, 犹太象征叛变, 深刻地表现了善与恶的斗争。这幅历史性的命题画以其构思的完美, 情节的紧凑而富于变化, 人物形象的典型塑造而闻名于世。

现在的一些美术院校, 在招生考试中也把命题画创作列为考试的一个科目, 其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熟悉的生活, 表现积极向上的健康的主题, 从而考察学生的形象记忆能力、构思构图能力、想象创造能力。所以。在美术高考命题创作时, 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主题与题材

题材就是绘画作品所选择的反映对象, 这些对象包括山水、花鸟、静物、人物, 就人物题材来说, 它可以反映重大政治事件如: 董希文创作的油画《开国大典》; 也可反映普通农民的生活如: 罗中立的油画《父亲》等。雄山大川、村边小景、珍禽异兽、家鸡野禽, 富贵如牡丹平凡如小草, 皆是可以入画之题材。

绘画的主题则是画家主观和客观结合之后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所表现的审美内涵, 它可以是对真、善、美的歌颂; 也可以是对假、恶、丑的鞭笞; 可以涉及重大的社会主题; 也可以是一首轻快的抒情诗, 赞美或歌颂一些美好的事物或品德, 有些作品则给人以语言无法表达的精神力量, 同样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题材对表现主题有重要意义, 但题材并不等同于主题。主题是需要画家对题材经过艺术再创造才能体现出来的。

二、构思与构图

所谓构思, 对于绘画来说, 就是形象思维的过程, 就是作为艺术创造的主体———艺术家, 对审美的客体———人们感觉到的各种形象信息, 即所谓素材, 进行选择、加工、处理的过程。在命题画创作中, 首先就是选择什么样的题材, 并对其进行艺术加工的过程, 这个过程有的是典型化的过程, 有的是意象化的过程, 有的是叙述, 有的是抒情, 有的是寓意或象征。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构思, 首先都要有素材, 有感受, 就是平时所说的“生活积累”。这就是要求学画者平时注意观察生活、记忆积累。只有充分的形象积累和记忆, 才能为构思供素材。构思就是对这些形象素材进行选择和处理加工的过程, 不是凭空主观臆造的过程。

构图, 就是将能体现作者的审美意图的形象, 如何摆在画面上。我国古代画论称之谓“经营位置”, 就是运用审美的原则安排和处理形象化在画面上的位置, 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 其实是个千变万化的过程, 整个结合起绘画史就是无数画家在一个平面上反复经营的过程。这就像象棋的棋局, 千变万化永无重复。由于前人的不断创造, 构图也积累了许多的经验, 或曰规律, 这个规律就是多样统一。较好的构图, 就是画面上构成诸因素要达到既有变化, 又要统一。构图若从效果而论, 则要达到主次合理, 画面均衡, 这是一般的规律。画面的构图, 还要注意一些规律, 如写实的形象处理, 则往往打破焦点透视, 或采用散点透视, 或省略背景, 或作平面结构的探索和处理。东方和西方在构图上还有经过长期发展形成的不同构图样式, 如西方的黄金分割、东方长卷、立轴, 在现代则有平面构成等。总之, 绘画构图涉及方面的学问, 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体会。

三、形象与意境

画面上的形象, 泛指画面上一切可见的东西, 如山石、树林、屋宇、花、草、人、鸟……就人来说, 包括有头、身、手等, 皆是所谓形象化, 甚至色块、线条等也可谓之形象。对人物画来说, 形象刻画主要包括了神态刻画、心理刻画等内容, 对于神态和心理刻画起重要作用的头、手、体态等就成了重要的形象。一幅画的成败, 除了构思、构图以外, 形象的刻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刻画形象的功夫, 要通过基本练习来取得, 其中素描、速写和默写的训练起着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默写, 也就是凭记忆来刻画形象, 是创作练习中重要的基本功, 传统中国画要求画家要“于众中阴察之”“目识心记”, 即要在生活中认真观察记忆, 了解形象的结构规律、生长规律、运动规律, 记住各种各样感人的、有趣味的、鲜明生动的形象。绘画创作, 除了画面的形象之外, 画面的整体气氛, 亦即体现某种审美情思的意境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些整体气氛体现出来的或热烈或淡雅; 或崇高或悲壮; 或亲切或深远皆有无穷之魅力, 谓之意境美, 是绘画创作不可缺少的因素。

四、工具材料与形式语言

绘画作品截止目前已经采用了许多种不同的物质材料, 一方面, 是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各种物质材料; 另一方面, 是不同的审美观念支配着选择不同的材料。如西方画家, 倾向于写实, 就选择了便于深入刻画真实形象的油画材料; 中国画家, 倾向于写意, 就选取了便于书写挥洒, 变化无穷的水墨宣纸材料。不同的材料选择, 在较长的发展过程中, 逐步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表现手法, 不同的风格、流派, 不同的画家个性也都有其独特的技法。

树叶画-写物作文650字 篇11

秋天真的好美啊!但是秋天快要过去了,要怎么样才能留住秋天呢?我想起秋天的树叶是五彩缤纷的,非常美丽,可以用来做树叶画,这样不就可以留住秋天了吗?于是放学以后,我到小区里捡了许许多多五颜六色的落叶,有红色的枫叶;有绿色的枫叶;有黄褐色的香樟树叶;有碧绿色的铁树叶……

回到家,首先我用一张蓝色的卡纸做蔚蓝色的大海,接着我用一张白色的纸做一望无际的天空。然后我用一张黄褐色的香樟树叶做鱼的头,接着我用一片绿色的枫叶做鱼的尾巴,再用黑色的水笔点出鱼的眼睛,这样一条活灵活现的鱼就出现在我的眼前了。然后我用一片绿色的香樟树叶做另外一条鱼的身子,接着我又用一片红色的枫叶做鱼的尾巴,再用黑色的水笔点出鱼的眼睛,两条鱼面对面,仿佛在蔚蓝色的大海里嬉戏。然后我用一根根绿色的铁树叶做大海中的水草,水草随着水波摇摆,两条小鱼又好像在摇摆的`水草中你追我赶,玩得可高兴了!接着我又用一片片太阳花的叶子做鱼儿吐出的泡泡,这些泡泡好像红绿灯,一闪一闪的真好看!

在海平面上,我用一片褐色的香樟树叶,沿着中间的茎把它剪开,形成半圆形,做帆船的身体。我又用一片绿色的树叶,把它剪成三角形做帆船的帆。这样,一艘乘风破浪的帆船就做成了。然后我又把一片火红的枫叶剪成圆形,当做海面上刚刚升起的太阳。我又用一片树叶把它剪成许许多多海鸥的形状,做大海上正在翱翔的海鸥。现在一张树叶画就完成了。

看着眼前的树叶画,我觉得好美啊!我仿佛感受到了火红的太阳正从海平面上缓缓升起。鱼儿在蔚蓝色的大海里追逐,嬉戏,一簇簇水草随着水波左右摇摆。海面上波光粼粼,一艘帆船正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天空中,一群群海鸥正展翅翱翔。看着看着,我仿佛也进入了画中,和鱼儿们一起做游戏,一起玩耍,真快乐!

小班美术教案 有趣的树叶装饰 篇12

有趣的树叶装饰

活动目标:

1、体验与同伴一起利用树叶装饰身体的乐趣。

2、学习不同的装饰方法,发展动手操作能力。活动准备:

1、学过用双面胶粘贴的技能。

2、树叶项链、树叶手镯等。

3、操作材料:各种形状的树叶、夹子、小镜子、铃铛等。

4、欢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1、欣赏树叶装饰物。

欣赏教师制作的树叶项链,说说这是什么,是怎么做成的。

讨论怎样打扮教师,几个幼儿试着用一些现成的树叶项链、树叶手镯打扮教师。我们可以怎样用树叶打扮自己?(脸部装饰、头发装饰、腰部装饰、手脚装饰)

2、尝试用树叶打扮自己。

你想把自己打扮成什么样子?树叶可以粘在哪里?

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树叶粘在自己身上,自己够不到的部位(如背部等可以请同伴帮助)。引导幼儿用夹子和铃铛作为辅助装饰,教师适当予以帮助。教师在观察幼儿的同时打扮自己,与幼儿一起活动。

3、欢乐舞会。

引导幼儿互相欣赏,说说戴上树叶装饰物后像什么人。在音乐声中,教师带领幼儿在欢快的音乐声中一起舞蹈。

彩色世界(美术)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颜色并能通过给小动物送礼物体验游戏的乐趣。

2、通过各种游戏增进动作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各种颜色的头饰、地上画好的圈、各种颜色的水粉色及宣纸、各种颜色的玩具、故事《宣纸的故事》、6种小动物及小动物的家

活动过程:

1、《颜色大风吹》的游戏引入课题。小朋友们今天咱们玩一个好玩的游戏——颜色大风吹,把小朋友们分成六组,每组戴不同颜色的头饰,我们先请幼儿看看自己的头饰是什么颜色的,然后老师说:“大风吹红色头饰的小朋友”红色头饰的小朋友就站在圈内,其它颜色头饰的小朋友则站在圈外用力吹,老师检查有没有错,再替换不同的颜色。

2、这个游戏好玩吗?好玩!那小朋友们表现的那么好,现在请你们帮个忙行吗?行!你们看小猪它们家住的是什么颜色的房子,红颜色的,那它们家放什么颜色的玩具?红颜色的,小猫的家是什么………,瞧!这么多颜色的玩具放在一起都混了,那请小朋友们帮帮忙给分一分,把各种颜色的玩具放在小动物的家里。

3、小动物们热情地邀请咱们去做客,那咱们带什么礼物叱?噢,有了,老师教你们染色,每位小朋友染一幅漂亮的染画送给小动物们,这是一个好办法:进行染色游戏。

4、利用染好的“小手绢”进行舞蹈表演,《彩色世界真奇妙》

5、小朋友们戴着自己的礼物到小动物家做客——进行区域游戏。科学区进行调色游戏,观察颜色的变化。美工区进行涂色各种颜色的水果,各种颜色的碎纸来添色 语言区进行表演,想一想,红色的物体并说出它的作用。

6、进行户外锻炼,各种颜色的队伍进行比赛

中专美术色彩画教学应循序渐进 篇13

一、静物写生是整个色彩教学的基础

一般情况下, 学习色彩画应从静物画入手, 这是符合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原则的。景物的描绘对象可简可繁, 时间可长可短, 光线相对稳定。它适于初学者作为入门的第一步, 较成熟的美术生也要经常通过画静物画做各种技法和构图的研究, 或进行静物画创作。

静物画一般以描绘室内的物体为主, 作画时通常把生活中常见的器皿、花卉、植物、水果、蔬菜、用具、书籍等放在一个水平的台面上画。表现形式可以是水粉、水彩, 也可以表现为油画等。作为色彩画学习的静物画习作, 要与进行静物画创作区别开来。静物画应从解决特定的色彩课题来提出要求, 这也是习作不同于创作的关键所在。画静物画时不可能每次都完成一幅完整的画, 而要看在画中有没有解决好特定的研究课题。教师一味地追求静物画整体成效是不符合静物画写生的要求的。静物画写生练习要有明确要求, 通过对静物的描绘,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观察能力。研究色彩语言, 学习以色彩语言来塑造形体, 表现自己的审美感受为进入复杂的色彩画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静物写生可以分为摆静物、安排构图、起稿子、铺大体色、深入塑造、整体调整等几个步骤来锻炼学生的静物画写生能力, 特别是训练学生静物画构想创意能力。也可以用数不胜数的景物摆出别致的、有自己独特感受的静物组合。静物画教学应占中等专业美术学生学习时间的百分之三十左右, 以此来打好色彩基础, 为以后的风景画学习做好准备。

二、把握好风景画的学习和风景创作

风景画是应静物画之后一重要的色彩教学课程。它是把自然环境或人工景物作为描绘对象的绘画。在生活中, 自然界的美已被人们认识、掌握并得之发展。古代埃及墓穴的墙壁上画有大量的鸟、动物、花草、树木等形象。显示出当时人们对自然界的观察已相当深入。自然界对于当时大多数人来说是幽美的欣赏对象, 是生活艺术的升华。今天, 中等专业学校美术学生学习风景画主要是把它作为色彩画写生训练的一个方面、一个组成部分来探讨, 作为习作来绘制。不必要强调风景画的创作表现, 更不能借题发挥, 模仿古今中外的大作而大讲特讲, 高谈阔论。学习风景画时, 一定要进行室外景物写生, 只有这样才能有意识地解决一些室内无法解决的色彩课题。更不能关门自究, 想当然去绘制风景画。外景写生有独特的色彩训练效果, 首先室外的太阳光和天空光交相辉映, 此中的树木、花草、远山近林、田野河流等景物上所形成的色彩极为丰富, 变化细腻, 明快鲜亮。而室内光线条件一般光源比较稳定集中, 环境反射光微弱, 景物明暗对比因素较重, 色彩效果偏于柔和、微妙。室外风景中色彩因素更为鲜明, 超过了明暗因素的分量, 便于学习和研究色彩。另外, 大自然的景色幽美、柔和, 多姿多彩, 具有高度的审美情趣, 感受更加深刻。所以, 教师在引导学生室外风景写生中要抓住景物的质感、色感、光感, 运用自然景物触及心灵的真实感受来描绘景象。另外要培养学生的捉景能力和绘景能力。我们还应应注意到, 室外风景写生环境条件复杂, 光线变化快, 难度较大, 表现色彩技法方面也显得不那么得心应手一些。此时要引导学生在把握光影变化规律对自然景物色彩造成的影响的基础上, 运用生动的笔触, 鲜明的色彩, 细微的光影变化在画纸上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并以此来调动观众的审美情趣。

三、人像画习作是继风景写生之后又一重要绘画技能培养

在学生基本掌握风景写生的技法运用、创意效果后, 可以对学生进行人像画的表现方法和技能的培养。人像画是用艺术手法表现人的相貌、姿态、性格、职业等。众所周知,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思想的传播, 使画家自身的价值日益显示出来, 达芬奇的名字响彻历史, 《蒙娜丽莎》的肖像画流传百世。人像写生时, 应要求学生注意以下三点:

1.头部五官比例合适, 解剖关系正确, 动态明确, 中心突出。

2.注意表达头部动势、透视变化。

3.用色彩塑造出头部的形体和空间关系, 表现和处理好不同肤色在特定光线下的冷暖、鲜灰、明暗变化及关系。

这些要求并不是学生一朝一夕就可以熟练掌握的, 教师要逐步从简到繁、由易到难入手, 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人像写生的技法。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起单色稿、铺色彩调子、深入刻画、整理等几个过程的培养, 决不能一步登云而造成事倍功半。

四、人体画作为色彩教学的最后一环, 应引导学生认识了解

人体画作为色彩教学的最后一环, 对于中等学校美术专业的学生来说, 仅要求其了解、加深认识, 为高层次深造打下基础。教师决不能故意发挥, 形成误导而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中专学生身心发育不健全, 人体认识浅薄, 所以在人体教学时, 应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身心健康、道德情感的教育, 提高审美意识, 明白艺术再现的作用, 正确认识人体画具有的传播美的意义以免出现低级趣味的意识形态。只有在此基础上, 才能对学生进行人体写生的要求、步骤、方法等方面的培养。

上一篇:妇科护理质控计划下一篇:乡镇2012年党建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