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租赁合同(通用8篇)
合同编号: 出租方(甲方):南宁邕州饭店 承租方(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基础上,就乙方承租甲方所拥有的财产(租赁物)事宜,订立本合同。本合同结合甲、乙双方的实际情况,在双方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制定,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达。
一、租赁物位置、面积及设施等情况
1-1 甲方出租给乙方的租赁物的主要情况如下: 座 落:南宁市兴宁区民主路 18号 建筑面积: 0平方米。
1-2 甲方将房屋按现状出租给乙方,该房屋现有装修及设施、设备情况详见合同附件。
二、租赁用途
2-1 乙方向甲方承诺,租赁该租赁物作为乙方xxx 使用,乙方保证遵守国家和本市有关租赁物使用规定和邕州饭店物业部的管理。
2-2 乙方保证在租赁期内,若未征得甲方书面同意以及按规定须经有关部门审批而未核准前,不擅自改变上述约定的使用用途。
三、交付日期和租赁期限
3-1 甲、乙双方约定,甲方于20xx年xx月x日前向乙方交付该租赁物。租赁物的租赁期自20xx年x月x日起至20xx年xx月xx日止。
3-2 租赁期满,甲方有权收回该租赁物,乙方应如期返还。乙方需要继续承租该租赁物的,则应于租赁期届满前三个月,向甲方提出续租书面要求,经甲方同意后重新签订租赁合同,租金等租赁条件均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做相应调整。
四、租金支付方式
4-1 甲、乙双方约定,该租赁物租金按以下第 种方式计算:
(1)该房屋租金第一年为 元/月,合计 元/年,此后从第二年开始每年的租金均在上一年租金的基础上逐年递增10%(即第二年的租金为 元/月,第三年租金为 元/月)。甲方收款后应向乙方提供有效的收款凭证。
(2)该房屋租金为 元/月,年租金合计为 元,甲方收款后应向乙方提供有效的收款凭证。
4-2 租金的支付期限:以现金方式支付,先付租金后使用。其中,第一期租金共计人民xxxx元,应在合同签订当日支付给甲方;此后各期租金按季度交纳,每个自然季度末的一周内为下一季度租金的交纳日。
五、保证金和其他费用
5-1 甲、乙双方约定,合同签订后 日内,乙方应向甲方交纳租赁保证金人民币xxxx元,保证金不能抵租金。租赁关系终止时,乙方按合同约定履行完毕后7个工作日内退还乙方(不计息),如乙方有违约现象发生,甲方有权没收保证金。
5-2 乙方应将租金和租赁保证金支付至甲方以下银行账户: 户名:南宁邕州饭店
开户银行:建行南宁新民路支行 开户帐号:4505 0160 4258 0000 0118 5-3 租赁期间,使用该租赁物所发生的水、电、卫生、通讯、有线电视、供冷供暖、物业费用等均由乙方承担,具体收费标准为;水、电价格按当时使用度数及损耗定价。
乙方应在下月5日前向甲方支付上月应交费用。
5-4 租赁合同存续期间发生的其他公益性费用、租赁物和设备日常维修费用均由乙方承担。其中,租赁物日常维修费用指租赁物日常发生的小的损坏所产生的维修费用,包括灯、门、水电、燃气设施以及其他属于租赁房屋的配套设施的轻度损坏;如租赁物非因乙方原因出现足以影响租赁物正常使用的严重损坏的(如墙体裂缝、基础下沉、租赁物漏雨渗水等),维修费用由甲方承担。
六、租赁物使用要求和维修责任 -1 租赁期间,乙方发现该租赁物墙体裂缝、基础下沉、租赁物漏雨渗水时,应及时通知甲方修复;甲方应在接到乙方通知后应尽快进行维修,费用由甲方承担。另外,属于甲方维修范围需要进行大修时,若因维修工作对乙方的营业造成较大和较长时间的影响,甚至导致乙方完全无法营业,甲方同意在乙方受影响期间适当减少或免除乙方的租金,具体减免比例由双方根据影响时间和影响程度协商确定。市政工程、道路和设施维修或公共部分维修所造成的影响不属于此范围,但双方同意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协商的方式妥善解决。
6-2 租赁期间,乙方应合理使用并爱护该租赁物及其附属设施。因乙方使用不当,造成该租赁物及其附属设施损坏或发生故障的,乙方应负责维修并承担维修费用。乙方拒不维修,甲方可代为维修,费用由乙方承担。
6-3 租赁期间,甲方保证该租赁物及其附属设施处于正常的可使用状态。甲方对该租赁物进行检查、养护,应提前2日通知乙方。检查养护时,乙方应予以配合。甲方应减少对乙方使用该租赁物的影响。
6-4 乙方另需装修或者增设附属设施和设备的,应事先征得甲方的书面同意,按规定须报有关部门审批的,则应由甲方委托乙方报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乙方增设的附属设施和设备及其维修责任由乙方负责。乙方不得擅自改变房屋的外墙及主体结构,否则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无条件恢复原状。
6-5 乙方保证按本合同规定合法使用该租赁物,不擅自改变使用性质。6-6 乙方保证不在该租赁物内存放危险性、放射性、腐蚀性物品,否则,如该租赁物及附属设施因此受损,乙方应承担全部责任。
6-7 乙方不得占用租赁房屋外的公共区域内堆放垃圾及其他物品,不得搭建违章建筑,应注意维护公共区域的卫生及正常秩序,否则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整改,如乙方在限期内未整改的,甲方可委托工作人员清除,由此产生的费用由乙方承担。
七、租赁物返还时的状态
7-1 除甲方同意乙方续租外,乙方应在本合同的租期届满当日内或合同提前解除后三日内返还该租赁物,未经甲方同意逾期返还租赁物的,每逾期一日,乙方应按合同所约定的租金标准的1.5倍向甲方支付该租赁物占用费。
7-2 乙方返还该租赁物时应当保持房屋及设施、设备的完好状态。返还时,应经甲方验收认可,并相互结清各自应当承担的费用。7-3 属于乙方的家具、电器等设备由乙方负责搬走。由乙方增加的装修(包括新增固定的隔墙、窗、灯具、门及其他拆卸后会损坏室内状况的情况等)乙方不得拆除,无偿归甲方所有,以免破坏室内的装修状况。
7-4乙方不得留存物品或影响房屋的正常使用。对未经同意留存的物品,视为乙方放弃所有权,甲方有权处置,甲方处置乙方留存物品所支出的费用由乙方承担。
八、转租、转让和交换
8-1乙方在租赁期内,未经甲方同意,不可将该租赁物部分或全部转租给他人。8-2 在租赁期内,乙方将该租赁物与他人承租的租赁物进行交换,必须事先征得甲方书面同意。交换后,交换双方均应与甲方签订租赁主体变更合同。
九、合同变更、解除与终止
9-1 甲、乙双方同意在租赁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本合同终止,双方互不承担责任:
(1)该租赁物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依法提前收回的;(2)该租赁物因社会公共利益被依法征用的;
(3)该租赁物因城市建设需要被依法列入租赁物拆迁许可范围的;(4)该租赁物毁损、灭失或者被鉴定为危险租赁物的;
(5)该租赁物因甲方有重大建设改造项目需要拆迁的,甲方应提前1个月书面通知乙方。
9-2 甲方有以下行为之一的,乙方有权解除合同:
(1)不能提供房屋或所提供房屋不符合约定条件,影响使用的;(2)甲方未尽房屋修缮义务,严重影响使用的。
9-3 房屋租赁期间,乙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甲方有权解除合同,收回出租房屋:
(1)未经甲方书面同意,转租、转借承租房屋;(2)未经甲方书面同意,拆改变动房屋结构;
(3)损坏承租房屋,在甲方提出的合理期限内仍未修复的;(4)未经甲方书面同意,改变本合同约定的房屋租赁用途;(5)利用承租房屋存放危险物品或进行违法活动;(6)逾期未按约定交纳应由乙方交纳的租金以外各项费用超过7日的;(7)拖欠房租累积超过7日的。
十、违约责任
10-1 甲方的违约责任:
(1)甲方因不能提供本合同约定的房屋或违反本合同约定提前收回房屋,导致合同解除的,应向乙方支付两个月的租金做为赔偿。
(2)由于甲方怠于履行维修义务或情况紧急,乙方组织维修的,甲方应支付乙方费用或折抵租金,但乙方应提供有效凭证。
10-2 乙方的违约责任:
(1)在租赁期内,乙方如逾期支付租金(但未达到合同约定的甲方有权解除合同的条件,或者虽达到合同约定的解除条件但甲方选择继续履行合同的),每逾期一日,则乙方须按日租金的5%向甲方支付违约金。
(2)租赁期间,乙方有本合同第九条第9-3款约定的违约行为之一,且甲方要求解除合同的,乙方交还房屋并交清所欠租金及其他费用后,还应按月租金的2倍向甲方支付违约金,若乙方支付的违约金不足弥补甲方损失的,乙方还应负责赔偿直至达到弥补全部损失为止,同时甲方有权没收乙方的租赁保证金。
(3)在租赁期内,乙方逾期交纳本合同约定应由乙方负担的其他费用的(但未达到合同约定的甲方有权解除合同的条件,或者虽达到合同约定的解除条件但甲方选择继续履行合同的),每逾期一天,乙方应按拖欠上述费用总额的3%支付甲方违约金。
(4)在租赁期内,乙方未经甲方同意,中途擅自退租的,乙方结清租赁期间已发生的费用后,还应按月租金的2倍向甲方支付违约金,同时甲方有权没收乙方的租赁保证金。
(5)乙方逾期交纳水、电费用超过7日以上的,甲方有权切断水源、电源,由此造成的损失由乙方自行承担。
十一、其他条款 11-1 租赁期间,甲方如需抵押该租赁物,应当书面告知乙方,并且处分该租赁物须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办理。
11-2 乙方超过用电量时须报增容计划给甲方批准,不报计划给甲方批准的,甲方有权切断电源,造成事故及损失由乙方承担。超过甲方规定的用电、用水量所发生的增容量及其他费用(用电每KV按720元计,用水增容按国家规定计)由乙方自行负责。
11-3乙方保证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合法经营,保证不在本租赁物内从事任何违反国家法令、法规的事情;乙方使用租赁物应符合消防安全条例;若乙方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而受到政府部门的处罚,乙方承担全部责任,并承担全部损失。
11-4 本合同未尽事宜,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可订立补充条款。本合同补充条款及附件均为本合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合同及其补充条款和附件内空格部分填写的文字与铅印文字具有同等效力。
11-5 甲、乙双方在签署本合同时,对各自的权利、义务、责任清楚明白,并愿按合同规定严格执行。如一方违反本合同,另一方有权按本合同规定索赔。
11-6 甲、乙双方在履行本合同过程中发生争议,应通过协商解决,并签定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同等法律效力;协商解决不成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向租赁物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1-7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出租方(甲方):南宁邕州饭店
承租方(乙方): 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 地址:
地址: 电话:0771-2101358
电话: 委托代理人:
委托代理人:
财产保险合同转让是指财产保险合同的保险利益和保险标的发生让渡从而使其合同权利义务也随之转让的情形。财产保险合同签定后由于各种原因发生转让的情况屡见不鲜。但是, 因为财产保险合同是一类特殊的商事合同, 所以其在转让中的条件就显得格外的重要。而研究财产保险合同转让的条件, 必须界定财产保险合同转让的性质属性。
财产保险合同因标的转让原因不同而分为两种, 一种是法定原因的财产保险合同转让, 主要是指财产保险合同投保人因发生破产或者死亡;一种是因双方约定的事项而转让, 即合同一方当事人和第三方约定转让保险标的。因此, 按照保险合同转让原因将它分为法定转让和约定转让。
财产保险合同的法定转让因为有法律的直接规定而使得其转让条件不具有模糊性。一般而言, 保险标的因法定原因转让, 财产保险合同也随之转让, 无须征得保险人的同意。因为法律明文规定了相关情形, 即使保险标的风险程度不同, 也非当事人的行为所致。因而, 为了保障受让人的利益, 保险人应当继续接受财产保险合同的约束。目前我国这种情形实际上只包括货物运输财产保险合同的转让。根据我国保险法相关规定, 在我国除了货物运输财产保险合同和财产保险合同另有约定外, 均不发生自然转让, 都须以保险人的同意为财产保险合同转让的条件。
财产保险合同的约定转让, 合同有关人员通过协议对于有关合同的保险标的进行转让, 即因投保人买卖、转让保险标的而导致财产保险合同主体的变更。相对法定转让而言, 我们也可称之为财产保险合同的一般转让。因为这样的转让形式具有随意性和当事人的预见性, 所以其转让的条件具有不确定性。
二、财产保险合同转让的条件
理论界对财产保险合同的约定转让条件有不同的观点, 大致有“合同转让说”、“第三人利益说”、“新合同成立说”。不同的国家对此问题的看法也有很大差异, 虽然不同国家的历史和人文背景不同, 经济发展程度也不一样, 但是鉴于保险合同的重要性, 仍有必要将国外的法律规定加以分析, 以期从中得到启发, 从而使我国的相关制度更加完善。
1. 英美法系下的财产保险合同转让条件
涉及到“合同转让”的词义辨析, 在英文法律用语中, 涉及“转让”的词有两个:“transfer”、“assignm ent”。“transfer”———转让。根据《牛津法律术语小词典》, “transfer”的含义是:“……将对财产、权利或者责任转让给他人……”[1]在英国法中“transfer”的使用较为广泛, 可以指权利和财产的转让, 也可以指义务的转让, 也可以指两者的同时转让。“assignm ent”———让与。根据《牛津现代法律用语词典》第二版的解释, 该词的含义是:“……该词指财产的转让或者转让的财产, 或者文书的转让, 任务、工作等意思。”[2]从该词典的解释中可以看出, “assignm ent”指权利和财产的转让, 而不包括义务和责任的转让。
在英国“合同的相对性原则”是普通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依据该原则, 合同仅对直接当事人产生拘束力, 一份合同既不能将合同义务强加于第三人, 也不能将合同权利授予第三人, 而第三人也不得以合同为抗辩或请求法院强制执行合同[3]。在早期这个原则是很严格被遵守的。英美法系下的财产保险合同转让条件要求当事人之间对于合同约定事项能够充分协商的情况下再进行转让。
2. 大陆法系下的财产保险合同转让条件
依据古罗马法“不能给付自己没有的东西”的原则, 财产保险合同转让人必须是有权转让财产保险的人, 至少其对合同的占有是合法占有, 否则第三人是不受善意取得制度保护的。转让人需是有权对合同上载明的保险利益进行处分的人即有权转让人。无论财产保险合同如何流通转让, 其权利最终要通过在目的港提取货物来实现。故财产保险合同转让人只能是有权以转让合同的方式, 对财产保险合同载明的标的物进行买卖或为其他处分的人。转让保险标的不能转让投保人本来不拥有的权利。
必须在财产保险合同可有效转让的时限内, 一般认为, 财产保险合同的转让也是应受时间限制的, 且一般将其限定在财产约定投保的有效期间, 因为, 财产保险合同权利的客体为特定的保险货物, 而一旦该财产完结, 该财产从法律上脱离利益人的控制, 则保险权利即再无从兑现, 其再转让流通也就失去了任何意义, 即严格意义上的财产保险合同权利己不存在了。
德国法下的财产保险合同转让性质为“默示合同说”。默示合同是依照当事人相互关系的内容或当事人的行为由法律推定或引申的双方当事人意图所构成的合同。分为法律推定合同 (即法定默示合同) 和事实推定合同 (即事实默示合同) 。在某些场合, 由于当事人做出行为的环境使合同的成立为合理的甚至必要的, 从而推定由于在当事人之间存在默示的理解, 导致合同成立, 合同由法律根据理性和正义从当事人的活动或行为中推论出来。“默示合同说”在维持“合同相对性原则”的前提下, 为财产保险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的来源找到了法律上的依据, 这是合同转让说所不能做到的。但是“默示合同说”在实践中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因为在一个案件中是否存在“默示合同说”需要法官结合个案,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该问题上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很大, 也意味着人为因素会过多地介入案件的审理, 这是司法判决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3. 中国法下的财产保险合同转让条件
我国《保险法》第34条规定:“保险标的的转让应当通知保险人, 经保险人同意继续承保后, 依法变更合同。……”这是关于合同转让的法律规定, 但是由于其在立法中并没有规定具体的条件, 所以存在一定的缺陷。对于财产保险合同的一般转让, 笔者认为应同时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 保险标的的转让
财产保险合同是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标的保险合同。一般说来, 财产保险合同的转让往往随着保险标的物的所有权转移而转移, 其实质是基于保单索赔权 (债权) 的转让。
我国《保险法》第12条规定:“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投保人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的, 保险合同无效。”财产保险合同是以补偿被保险人因保险事故的发生而遭受的损失为目的的保险合同, 即使发生了保险事故, 如果被保险人并不由此而遭受经济损失的, 就不存在保险人对被保险人的经济补偿问题, 由此, 保险利益的存在是财产保险合同的成立要件和存续要件, 对于保险合同的效力具有基础评价意义, 即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于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 不具有保险利益的, 保险合同无效[4]。财产保险合同生效后, 作为保险标的的保险财产及其有关利益, 由于买卖、赠与、继承等情况的发生而转移, 保险标的转让后, 保险利益当然会随之转移给保险标的的受让人。由于投保人必须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 所以, 保险标的转让相应地会带来保险合同主体的变更。
(2) 被保险人履行通知义务
保险标的转让是否当然引起保险合同的转让, 各国立法的规定不尽相同。其做法大致有二:一是通常情况下, 承认保险合同随保险标的的转让而自动转移。即被保险人转让保险标的时, 推定受让人承继保险合同中的权利义务。例如, 《日本商法典》第650条规定, 被保险人将保险标的转让他人时, 推定其同时转让保险契约的权利。但是保险标的转让显著变更或者增加危险时, 保险契约即丧失效力。二是特定情况下, 保险合同的转让要得到保险人的认可, 否则合同自标的转让之日起失效。例如, 依《韩国商法典》, 被保险人转让保险标的时, 推定为受让人承继保险合同中的权利义务。但《韩国商法典》第726条之4规定:汽车保险的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限内转让汽车时, 受让人只有在保险人同意的情形下, 才可承继因保险合同而产生的权利与义务。
在我国, 保险标的的转让不能当然引起保险合同的转让。根据我国现行《保险法》的规定, 保险标的的转让应当通知保险人, 经保险人同意继续承保后 (批改保单) , 依法变更合同 (货物运输保险合同和另有约定的合同除外) 。立法上这样规定的主要理由是:财产保险为诚信合同。标的转让后, 风险可能发生变化。为便于经营, 需要让保险人知道变更的情况。即这主要是由保险合同的特征决定的, 具体原因如下:
(1) 保险合同是最大诚信合同。
保险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最大诚信原则, 同理, 保险合同也是最大诚信合同。保险人的危险补偿责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当事人的诚实信用, 尤其是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诚实信用。这一方面是因为保险合同效力取决于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的信息披露程度;另一方面, 保险标的一般情况下由被保险人控制, 被保险人的任何非善意的行为将可能构成保险标的的危险程度增加或者促成保险危险的发生。所以, 法律对于保险当事人的诚实信用程度要求远远高于一般人的要求。保险法中关于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及时通知义务都是诚实信用的具体要求和体现。
(2) 保险合同是射幸合同
保险合同的射悻性是由保险的射幸性决定的, 即保险事故的发生具有偶然性的特点, 保险人承保的危险或者保险合同约定给付保险金的条件发生与否, 均为不确定。在财产保险中, 保险事故的发生几率与被保险人的不同有很大关联。这是因为被保险人或投保人往往是保险标的的所有人或占有人 (因为此时保险标的已经转让) , 受其自身素质、条件、性格等的影响, 其对保险标的所能尽的注意义务也会有差别, 而且在使用方式、用途上也可能会发生变化, 这些都有可能会增加保险标的的危险程度, 加大危险事故发生的几率。保险合同为双务、有偿合同, 不同的标的危险程度, 保险人将承担不同的责任, 而投保人也应支付不同的对价。因此, 从公平的角度来说, 当因保险标的的转让而又可能改变危险程度的时候, 通过投保人 (被保险人) 履行通知义务而给保险人一个重新评价风险的机会也是合情合理的[5]。
对于何时履行通知义务的问题, 我国《保险法》第34条规定:“保险标的的转让应当通知保险人, 经保险人同意继续承保后, 依法变更合同。…”从该法条看好像只规定了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转让负有法定的通知义务, 对履行该义务的时间并没有明确规定, 但是, 后半句“经保险人同意继续承保后”很明显推断出, 被保险人履行通知义务应是标的转让前, 转让后再通知, 保险人已没有了“同意”的实际意义。即保险标的转让行为生效应是履行通知义务的最后期限[6]。
(3) 保险人同意继续承保
保险具有自愿性, 也称为保险的契约性。它是指保险需通过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订立保险合同而发生, 而保险合同作为合同的一种, 以合同自由为最高原则, 保险公司和其他人不得强制他人订立保险合同 (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保险的以外) 。
财产保险合同中, 在投保人未交保险费或分期缴费尚未缴完的情况下, 投保人转让财产保险合同至少包括合同义务的转让, 根据合同转让的一般原理, 合同义务转让和合同权利义务的概括转让应征得合同对方当事人的同意, 不能发生自然转让, 由此, 投保人在这种情况下转让财产保险合同, 应征得对方当事人即保险人的同意, 否则不发生转让的后果。
三、探讨财产保险合同转让条件的意义
财产保险合同转让是对保险利益进行让渡的关键, 能否有效地流转直接影响财产保险能否顺利进行, 进而影响整个保险市场的发展前景。结合我国实践中的现实情况, 并分析、借鉴了其他国家的立法经验, 得出以下结论。
在我国财产保险合同的转让实际上是合同转让, 并且只是部分合同权利和义务的转让。在法定转让的情况下, 只要出现法定情形无需通知保险人, 就应当发生财产保险合同自然转让的法律后果;而在约定转让的情况下, 虽然社会上一般认为被保险人处于弱势地位, 而实际上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的信息掌握是不对称的, 保险标的一直在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控制下, 保险人对保险标的的真实状况完全依赖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诚实告知。保险公司经营的是风险, 而保险标的的真实状况是保险人对风险估算的依据, 为了防止保险投机和道德风险, 《保险法》规定了诚实信用原则, 在民法诚实信用原则的基础上, 赋予了保险人和被保险人更多的实践含义, 对被保险人而言, 无论投保时, 还是在保险期限内, 对保险标的状况都应如实告知。保险合同又是射幸合同, 保险标的转移, 其发生保险事故的可能性就与以前不同了, 保险人为了控制经营风险, 必须了解保险标的的变化情况, 因此财产保险合同约定转让时, 保险标的转让被保险人应如实告知保险人, 这是被保险人的法定义务, 并且是原保险合同继续生效的前提条件。保险标的转让, 被保险人应及时通知保险人, 以便保险公司根据风险状况决定是否继续承保。
参考文献
[1]杨良宜.国际商务游戏规则一英国合约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
[2]王全兴, 刘建强, 洪彬.新合同法原理与案例评析.广东: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9.
[3]伶柔.中华法学大辞典·民法学卷.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1995.
[4]加纳.牛津现代法律用语词典.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5]费曼.牛津法律术语小词典.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
[6]覃有土.保险法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7][美]约翰·道宾.保险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1.
关键词 合同 风险负担 租赁
我国合同法在买卖合同一章中,明确了买卖风险转移的时间界限和风险的负担。但在其他合同中,对此规定不是很明确。本文拟就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及承揽合同的风险负担做一探讨。
一、租赁合同
我国《合同法》第231条规定:“因不可归责于承租人的事由,致租赁物部分或全部毁损灭失的,承租人可以要求减少租金或不支付租金;因租赁物全部或部分毁损灭失,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依此规定,租赁物发生风险时,承租人可以请求减少租金或不支付租金,这说明由出租人承担租赁物毁损灭失所致的租金损失。这样规定不同于交付转移风险的买卖合同标的物风险转移的一般规则。笔者认为,是因为租赁合同转移的是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承租人获得租赁物使用权是以支付租金为代价的,如果标的物毁损灭失,他便丧失了使用租赁物的机会,非归责于他的原因还要他承担风险,有悖于理。
关于租赁物自身的风险转移,我国合同法虽未明确规定,但自罗马法以来,就形成了物之所有人负担风险,即天灾归物权人负担的法律思想。故,当事人若无约定,由出租人按所有人主义承担该风险为宜。
二、融资租赁合同
融资租赁合同既有买卖合同性质又租赁合同性质,使得它的风险承担有一定的特殊性。是否既采买卖合同的交付主义一般原则,又采租赁合同的所有主义原则呢?
融资租赁合同中没有明确规定。如合同订立后,出卖人(承租人)交付租赁物前发生风险,因出卖人实际控制支配租赁物且负有交付租赁物义务,租赁物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其承担应没有争议。但如出卖人已向承租人交付了租赁物后发生风险,由出租人还是承租人承担风险呢?笔者赞同按如下情况区别对待为宜。 如果当事人订立合同时明确约定租期届满后租赁物归承租人所有,则出卖人向承租人交付租赁物,等于向买受人交付租赁物。此种融资租赁合同中,买卖合同性质更强一些,承租人向出租人购买租赁物是为了解决自己一次性购买租赁物所需资金不足,目的是融资。而出租人向承租人融资,不是为了获取租赁物所有权,而是获取租金,最后取得租赁物所有权的是承租人。按买卖合同中交付主义原则,承租人是买受人,出卖人向其交付了标的物,风险自然移转其承担。这也正如有的学者认为的那样,融资租赁合同中,承租人享有对融资租赁物的占有、使用、收益的权能,出租人的所有权受到承租人租赁权的限制,风险由承租人承担。由承租人承担融资租赁物意外毁损灭失的风险,体现了“利益之所在,即风险之所在”的市场交易原则的要求。
如果当事人订立合同时对租赁物所有权无约定,则按合同法250条的规定,租赁物归属于出租人所有。此种融资租赁合同中,租赁合同性质更浓厚一些,出租人是租赁物的所有权人,出租人将租赁物租给承租人使用,目的是获取租金。按所有权主义,所有权归谁风险由谁承担。即风险应由承出租人承担。
三、承揽合同
关于承揽合同的风险转移,我国合同法第265条规定:“承揽人应该妥善保管定作人提供的材料和工作成果,因保管不善造成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即承揽人仅在保管不善情况下才承担风险,若发生不可归责当事人的原因而引起的风险由谁承担呢?
我国合同法并未做出规定。笔者认为,不妨参照各国通用做法。如《法国民法典》第1789条规定:“在承揽人仅供给劳动力或操作的情形,材料灭失时,承揽人仅对于其本身的过失负担赔偿责任。”《德国民法典》第644条规定:“(1)工作验收之前,由承揽人承担风险。定作人迟延验收的,风险移转于定作人。对定作人提供的材料意外灭失或者意外毁损,承揽人不负责任。(2)经定作人要求,承揽人将工作送至履行地以外的其他地点时,准用第477条关于买卖的规定”,说明承揽人承担标的物交付前的风险,定作人承担所提供材料的风险。《瑞士债务法》第376条前2款规定:“在交付前,工作成果因意外毁损的,承揽方无权请求赔偿其完成的工作也无权请求赔偿其支付的费用。但定作方未及时接受工作成果的除外。因意外造成的材料毁损,由提供方承担后果”。《意大利民法》第167条规定:“在定作人接受成果前或者在检查成果时并未发生迟延,如果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任何一方的原因发生了灭失或毁损,材料是承揽人提供的,则标的物的灭失或毁损由承揽人承担。如果定作人全部或部分提供了材料,他要对其提供的标的物的灭失或毁损承担损失,其余部分由承揽人承担”。
可见,各国立法对于报酬实行交付主义的风险转移原则,而对于材料则实行所有人主义的风险转移原则。即在承揽人交付定作物前,由承揽人承担报酬的风险。定作人提供材料的,由定作人承担材料的风险。承揽人自己提供材料的,由承揽人自己承担材料的风险;在承揽人交付定作物之后,由定作人承担报酬的风险。由于定作物此时包含材料与已物化的承揽人的劳动,则定作人承担材料的风险,承揽人自担由于定作物毁损灭失所导致的承揽人物化劳动的灭失。
从立法技术上讲,这些规定在表述上所采用的技术是先一般性地规定整个工作物的风险负担问题,然后再例外地规定当材料由定作人提供时的该材料的风险负担规则。
参考文献:
[1]王利明.合同法新问题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2]史尚宽.债法各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承租方: 签订时间: 年 月 日
为了明确出租方与承租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的有关规定,经双方充分协商,特订立本合同,以便共同遵守。
(一)租赁财产及附件的名称、数量、质量与用途:江南市场东南口设摊处,长14米、宽1。8米区域出租给承租方贾团章经营水果。
(二)租赁期限
租赁期共叁年,出租方自 年 月 日起将该资产(租赁财产)交付承租方使用,至 年 月 日止。
(三)租赁财产的年租金为:壹万伍仟元整,按年支付,每年使用前付清。
(四)租赁财产的维修保养
租赁期间,租赁财产的维修与保养由承租方负责,一切维修保养费用均由承租方承担。
(五)承租方如因工作上的`需要,将租用财产转让给第三方使用,必须事先征得出租方的同意。取得出租财产使用权的第三方即成为本合同的当然承租方,享有原承租方的权利,承担原承租方的义务。
(六)违约责任:由违约方承担因违约造成的经济损失。
(七)其它约定事项:设摊处卷帘门的按装和内部装修费用由承租方承担,该资产所有权归市管会所有,租赁期间或期满承租方不得私自处理。
(八)在本合同规定的租赁期满前15日内,双方如愿意延长租赁期,应重新进行协商签订合同。
租赁期间,合同双方均不得擅自修改或废除合同。本合同中如有未尽事宜,须经合同双方共同协商,作出补充规定与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本合同一式两份,出租方、承租方各执一份,此合同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出租方: 承租方:
地址: 地址:
代表人: 代表人:
联系人: 联系人:
财产租赁合同
出租方:合同编号
签订地点:
承租方:托普********公司签订时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有关法律规定,为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第五条 出租方与承租方的变更
1.在租赁期间,出租方如将出租财产所有权转移给第三方,应当及时通知承租方,承租方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权。如果承租方放弃优先购买权,出租方将出租财产转让给第三方,第三方即成为本合同的出租方,享有原出租方享有的权利,承担原出租方承担的义务。
2.承租方如因工作需要,将租用财产转给第三方承租使用,必须事先征得出租方的同意。
第六条 违约责任
1、出租方的违约责任:若出租方未按约定按时将租赁物交由承租
方,每迟延一天,需向承租方支付租金总额的%作为违约金,并赔偿承租方由此而产生的其他损失。如迟延 日以上,承租方有权解除本合同。
2、出租方应确保租赁物的权属无争议,因第三人主张权利,影响
承租人对租赁物的使用.收益的,承租人有权不付租金,并解除本合同。
3、承租方的违约责任:若承租方未按约定支付租金,需向出租方
支付欠付部分租金额的%作为违约金。
第七条:不可抗力
遇不可抗力而造成(租赁物)的损坏或灭失,承租方及时向出租方说明情况,承租方不负修复或赔偿的责任。
第八条解决合同纠纷的方式:
执行本合同发生争议,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双方同意向法院提起诉讼。
第九条 其他约定事项
第十条续租
本合同期限届满,在同等条件下,乙方对租赁物享有优先续租权;在规定的租赁期界满前日内,双方如愿意延长租赁期,应重新签订合同。
本合同未尽事宜,经双方共同协商,作出补充规定,补充规定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本合同一式份,合同双方各执份。
出租方:(盖章)承租方:(盖章)
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
委托代理人:委托代理人:
贷款方:___________借款方:___________
借款方为取得借款,贷款方为确保贷款安全,经借贷双方协商同意,特签订本财产抵押契约。双方在共同遵守国家法律和信贷政策的前提下,保证恪守下列条款:
第一条 借款方自愿以本单位所拥有的财产作为贷款抵押物抵押给贷款方包括固定资产_____元;可封存的流动资产_____元,有价证券_____元;其它_____元,评估现值共计_____万元。抵押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即从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起,至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止,贷款方根据抵押率不得超过现值的70%的规定,同意以借款方抵押物为条件,核定借款方最高贷款额度_____万元。在这个额度内,按照中国工商银行贷款办法和信贷政策,可以一次申请贷款,也可分次申请借款,在抵押期限内,贷款归还后可以申请贷款,但借款期不得超过抵押期。
第二条 经贷款方同意,抵押清单所列由借款方保管(使用)的抵押财产。抵押期间借款方可继续使用、保管,并负责保养、维修,其费用开支由借款方负担。在借款方保管(使用或封存)的抵押物,未经贷款方同意,借款方不得变卖、转移、租借或另行抵押。在抵押期间,属借款方保管使用的抵押物如有损坏、损失或变质,由借款方负责,并在十日内通知贷款方由借款方另行提供其他等值的财产作为抵押物,或由贷款方核减相应的贷款额。抵押清单所列的由贷款方保管的抵押物,自本契约签订之时,移交贷款方保管。
第三条 借款方不能按期还清借款本息时,贷款方有权处理抵押物,收回贷款本息。如处理抵押物不足以收回贷款本息时,借款方应用其他资金归还。
第四条 在抵押期间,如充当抵押物的有价证券到期兑现,由借贷双方共同负责办理并偿还贷款。
第五条 在抵押期间,如发生抵押物价格下降时,贷款方相应调低放款额度。
第六条 抵押物必须参加财产保险(有价证券等除外)。如遇保险公司不同意保险或续保,借款方应另找意外财产损失担保人。在抵押期间抵押物保险到期,借款方应负责续保,并将续保的保险单交贷款方保管,如发生灾害损失,借款方必须以保险理赔款归还贷款本息。
第七条 抵押物的保险、鉴定、登记、运输、保管以及合同公证等费用开支由借款方负担。
第八条 贷款方有权随时对借方保管和使用的抵押物进行监督检查,借款方须在工作上保证协助。
第九条 抵押合同依法需变更或解除的,必须经借贷双方协商同意。协商未成之前,原抵押合同继续有效。
第十条 借款方发生合并、分立时,由变更后的当事人承担或分别承担履行合同的义务和享受应有的权利。
第十一条 借贷双方根据实际情况共同商定增加下列条款: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二条 本契约自借贷双方签字并经公证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借款方按合同规定归还全部贷款本息(含提前还清贷款本息),抵押物返还借款方,本契约自动终止。
第十三条 本契约一式三份,签约方和公证机关各执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并与借款合同一起保存。
(一) 金融租赁交易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在经济活动中出现的新的交易方式。金融租赁一方面借用了传统租赁以租金换取租赁物使用权这一基本的功能, 但其间也有重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在于它在租赁背后所掩盖的实质是通过租赁物的使用权达到融资的目的, 因此金融租赁是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基础上以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一种信用形式。合同法把金融租赁合同作为一个列名的分则合同进行了规定, 即“金融租赁合同是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件的选择, 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 提供给承租人使用, 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新的合同法揭示了金融租赁合同的基本特征:出租人根据承租人的指定选择购买租赁物, 并将租赁物的使用、占有、收益权转让给承租人, 自己保留租赁物的所有权。
(二) 分析金融租赁中合同的构成是探讨金融租赁合同问题的基础, 典型的金融租赁合同由两份合同构成, 即出租人和供货商的买卖合同, 此合同的主要目的在于为承租人提供租赁物;另一个合同是出租人和承租人之间的租赁合同。这两个合同的关系如何, 对金融租赁交易的法律和实践都有直接的影响。通说认为, 不能将这两份合同视为相互独立的合同, 而是一个单一的、复杂交易中两个相互依存的协议。
在金融租赁合同中, 涉及三方当事人和两个相关联的交易合同, 但各方当事人和合同在交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卖方在交易中的作用是供应货物并承担作为货物卖方的责任, 不涉及作为金融租赁核心特征的融资、货物租赁及租金方面的关系等问题, 因此在金融租赁中处于次要地位, 买卖合同只是金融租赁合同的辅助与补充合同, 只是因为供货商要承担与一般买卖稍微不同的义务而将之纳入到金融租赁交易中来。金融租赁中主要涉及的是出租人和承租人的关系, 因此租赁合同是金融租赁合同的主合同。买卖合同和租赁合同相互影响, 又具有独立性, 共同构成了一项完整的金融租赁合同。
二、金融租赁合同的特殊性
(一) 金融租赁的交易形式是三方交易
不论金融租赁在现实生活有什么样的变化, 其核心结构是三方交易:出租人、出卖人和承租人。从出租人的角度说其经济功能是融资, 出租人通常是银行附属机构或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租赁公司, 本身往往不具备专业技术能力, 其购买设备的目的在于出租获利, 对产品本身没有多大的兴趣, 如果由其承担出租物的各种质量和权利担保及维修服务, 必强其所难。因此出租人的主要义务是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订立的买卖合同, 进行融资。而就出卖人来说就其供应的货物向谁负责并不重要, 其所关心的是权利不至于受损, 义务不至于扩大, 虽然他是买卖合同的当事人, 却将其对出租人所负担的合同项下的部分义务转向承租人负担, 并不增加它的义务, 与其无损, 况且还可以借此交易扩大他的产品销路, 能及时地收回成本并获利。对于承租人来讲关键是其权利得到保障, 由谁承担义务并不重要, 因此在各方利益平衡中产生了独特的三方当事人两个合同联立的交易形式。
(二) 金融租赁中的买卖合同为第三人创设权利
按照传统的债法理论, 债为特定主体之间依合同的约定或法律直接规定所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债权人得向债务人请求履行给付义务或附随义务, 其他第三人在契约上既不享有权利, 也不负有义务。因此债权为相对权, 对人权。债权在成立债的当事人双方间产生效力, 不涉及第三人, 也不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 这就是债的相对性原则, 这就是债的相对性。然而到近代, 基于事实上的需要, 逐渐扩张了债的这一相对性原则。理论上, 此扩张具体表现为:在横向时间层面上从合同中的加害给付责任中扩张出:合同订立前的缔约过失责任, 以及合同履行以后的后契约义务;在纵向主、被动角色上扩张出, 因第三人侵害契约所生之第三人侵害债权责任, 因契约履行瑕疵侵害第三人所生之附保护第三人利益契约责任。其中, 第三人侵害债权和附保护第三人利益的契约是债法扩张的两个主要表现。司法实践中, 判例学说或立法例也正在更进一步扩张契约关系对于第三人的效力, 使债务人对于与债权人具有特殊关系的特定范围的人尽到保护、照顾等义务。
金融租赁交易中, 买卖合同为第三人即承租人创设了一系列权利, 显然可以归属与第三人利益契约之范围。但是金融租赁交易中买卖合同为第三人利益具有特殊性: (1) 买卖合同并不是完全为第三人利益, 卖方除了对承租人承担责任外, 还需对合同的当事人买方即出租人承担实质上的责任, 将租赁物的所有权转让给出租人享有。 (2) 买卖合同确定的出卖人对承租人所负的义务, 出租人也可要求其履行, 只是出卖人不必就同一损害同时对出租人和承租人承担, 其只要选择其一即可。 (3) 在为第三人利益的原因上, 可以理解为这些利益原本是为第三人利益设立的。在金融租赁中出租人不必对承租人负担传统的租赁交易中所应负担的义务, 但承租人与供应商之间又不存在合同关系, 因此在通常的融资交易实践中, 形成了在买卖合同中为承租人创设权利的机制。 (4) 买卖合同中的出卖人对承租人就租赁物承担一定的责任的机制成为金融租赁交易中的惯例, 即使买卖合同中未就此作出特殊的规定, 在不存在相反的约定的情况下, 视其为一项默示条款, 即无论合同中有无明文规定, 卖方仍应对非买卖合同当事人的承租人承担一定的义务。
(三) 金融租赁交易合同是非继续性契约
继续性契约是指合同的内容, 非一次的给付可以完结, 而是继续的实现, 其基本特色系时间因素在债的履行上居于重要的地位, 总给付之内容系于应为给付时间的长度。继续性契约又可以分为固有的继续性合同和继续性供给合同。前者指根据合同的内容的特性不可能一次给付即可以完结, 随着时间经过在合同当事人之间产生新的权利义务;后者指由当事人约定一方于一定或者不定的期限内, 向他方继续供给定量或者不定量的一定种类品质之物, 而由他方按一定的标准支付价金的合同, 合同的当事人从一开始就已经意识到不是在履行一个数量上自始已经确定的给付。继续性契约的另一个重要的规则是当事人具有终止权, 继续性契约的终止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此类契约关系的稳定性, 但是从该类契约的实质权利义务关系当中可以看出, 继续性契约一方当事人行使解除权对另一方当事人的根本利益没有实质上的影响。因为这类契约的债的数量与时间上的持续性有关, 当事人所为给付的债系过去对方当事人所为债的对价, 一旦契约终止, 双方不必再为给付, 从总体上双方的权利义务大体上是平衡的。
金融租赁合同根本上脱离了继续性契约的范围, 因为它不具有继续性契约的基本要件。从债的内容与总量上说, 在金融租赁合同成立之时, 承租人所应支付的租金总数是确定的, 它并不受承租人使用期限长短的影响, 而且租期是根据设备预期使用寿命确定的, 有一定的客观标准, 因此金融租赁中租金支付与租期长短主要涉及一个债务给付方式问题。而且从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性质上讲, 将之视为继续性契约对出租人将会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因为继续性契约所固有的终止权与解约权将会影响其根本利益的实现, 因此金融租赁交易合同是非继续性契约。
(四) 金融租赁合同的租期比较长
金融租赁与传统租赁不同, 传统租赁的租期比较灵活, 可根据租赁物的特征和当事人的需要而定。传统租赁的租期相对融资租赁合同的租期也较短一般当事人不得约定超过20年, 超过20年的视为不定期租赁。金融租赁合同是承租人为了实现融资的目的, 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与出租人签订的契约, 因此承租人支付的租金必须分摊设备的购置成本, 如果期限太短就很难达到融资的目的。在融资租赁合同中, 当事人约定的租期通常相当于设备的预期经济寿命或大部分的预期经济寿命, 这样承租人获得设备全部或大部分的使用寿命, 出租人通过租金获得购置设备的成本, 并回收利润。融资租赁中租金回收机制, 使得融资租赁合同一经承租人承诺, 就不得撤消, 因为双方中途解约对于对方都有实质性的影响。除非在特殊的情况下, 继续履行融资租赁合同承租人和出租人的根本目的都不能实现, 才可以撤消合同。
金融租赁业是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行业, 随着金融租赁实践的不断发展, 金融租赁业无论从融资方式、业务程序、业务结构、及为客户提高平台服务等方面都会出现一些新的业务方式。但不管怎么变, 三方当事人、两个基本合同的基本法律特征不能变, 融资合同的独特性特征不能变。
参考文献
[1]施永德.发展金融租赁解决民营企业资金难的问题[J].江南论坛, 2004.
[2]卓尚进.专家建议为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租赁业务开绿灯[N].金融时报, 2005-04-06.
[3]梁慧星.融资性租赁法律问题研究[M].梁慧星文选.法律出版社, 2003.
关键词:无效房屋租赁合同;认定;法律效果
一、无效房屋租赁合同的认定
(一)影响房屋租赁合同效力的因素
确认合同有效与无效,是正确处理房屋租赁合同纠纷的前提。笔者认为影响房屋租赁合同效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订立合同目的的合法性。如若订立合同的目的是违法的,则该合同无效。如租赁房屋从事开赌场,提供卖淫场所,或从事非法经营活动等;
(2)合同标的物的合法性。如若合同标的物是违法的,则该合同无效。如在没有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情况下建造的房屋或者没有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要求建造的房屋进行出租;
(3)合同是否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如若违反,则该合同无效。如建筑物在未经竣工验收或未经消防安全验收的不得出租;
(4)当事人是否规避法律,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如若有此情形,则该合同无效。如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而签订的合同;
(5)房屋出租人是否有处分权。如若没有处分权,则该合同无效。如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私自将租赁房屋转租给第三人。
(二)法律规定的无效房屋租赁合同
1.以违法建筑物为标的房屋租赁合同
《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司法解释》、《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均有该类似规定,根据这些法律规定,建筑物在建造之前,建设单位或个人必须取得土地使用权以及建设工程规划许证,还应取得施工许可证,然后才能建造房屋,否则建造的房屋即为违法建筑物。以违法建筑物为标的房屋租赁合同无效。此规定主要是为了保障城镇房屋的建造符合城镇发展的整体规划,防止房屋乱建乱造,影响城镇的长远发展。
2.以未经竣工验收的房屋为标的房屋租赁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相关规定,房屋经竣工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租赁房屋也必须是经竣工验收后的房屋。这主要是出于人身安全考虑,房屋己完工但未验收之前,可能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如建筑物质量不合格、配套设施不齐全等,这都可能给当事人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甚至危机当事人生命安全。因此,法律强制性规定未经竣工验收的房屋不可投入使用。
3.以未经消防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建筑物为标的物的房屋租赁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未经消防验收的房屋同样不可投入使用,这也是出于對当事人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考虑。尤其是对一些大型的用于商业经营的大厦,消防安全显现的尤为重要。因此,法律强制性规定,未经消防验收的房屋不得投入使用。一旦违反此规定,势必导致合同无效。
二、无效房屋租赁合同的法律效果
对于房屋租赁合同被认定无效的法律效果,笔者从两个值得商榷的问题进行阐析,对于其他问题暂且不议。一个涉及房屋使用费的支付问题;另一个涉及承租人在使用房屋期间对租赁房屋添附的装饰装修物的处理问题。
(一)房屋使用费的支付问题
对于合同无效时房屋使用费的支付标准,应依导致合同无效的不同因素分别进行处理,不能一概而论。
1.以未经竣工验收或未经消防验收的房屋为标的房屋租赁合同
对于此种情形,在承租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不应支付房屋使用费;如果承租人明知该房屋未经竣工验收或未经消防验收仍愿意租赁,则表明承租人愿意接受租赁房屋存在的安全隐患,此时承租人应该参照约定租金支付房屋使用费给出租人,因为双方都有错误才导致合同无效;由于此使用费对出租人而言属于非法收入,应予以收缴。
2.以违法建筑物为标的房屋租赁合同
此种情形下,在承租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其支付的房屋使用费应为房屋在使用期间的损耗与折旧,一般情况下低于约定租金;如果承租人明知租赁房屋为非法建筑物仍愿意租赁,则表明承租人愿意为此非法建筑物的使用支付以约定租金为标准使用费,那么,承租人当然应该支付以约定租金数额为标准的房屋使用费。
3.因合同当事人为无权处分人引起的无效合同
对于因合同当事人为无权处分人造成合同无效时,房屋使用费应该按照约定的租金数额支付,因为此种情况下租赁合同被认定无效只引起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利益关系,不牵扯合同之外的第三人。
(二)租赁房屋添附的装饰装修物的处理问题
我国法律关于添附制度的规定虽有所涉及,但还是不尽完善,都没有明确规定附和后添附物的所有权归属问题,没有真正实现添附制度确定物权归属的目的。笔者认为宜在我国构建动产和不动产附合的规则。该规则包含两个内容:第一,动产和不动产构成附合的构成要件是动产成为不动产的重要成分。第二,动产和不动产附合后,不动产所有权人取得动产的所有权。这样的规制有诸多益处:
首先,装饰装修物的所有权归属得到清晰地界定。根据物权特定的原则,作为所有权客体的物必须具有特定性,一个物只能被一个人拥有。法律作出这样规定的目的在于明确物权的归属,为物权的流转提供便利。如果无此规定,则会造成装饰装修物与房屋构成附合时其所有权与房屋的所有权归属不一致的情况。房屋的一部分上存在另一所有权,这将导致同一物上既有不动产所有权又有动产所有权的情况发生。其次,房屋的所有权能顺利地流转。如果装饰装修物的所有权没有明确的界定,则房屋的流转也存在障碍。当房屋出租人转移房屋所有权或者将房屋进行抵押时,装饰装修物的所有权不能从外观上看出,从而使得房屋所有权的受让人要承受不必要的风险,这不利于房屋所有权的流转。
对于房屋租赁合同无效时因装饰装修物引起的损失赔偿问题。笔者认为,未与房屋形成附和的装饰装修物,所有权归属于承租人所有;己与房屋形成附和的装饰装修物,其所有权归出租人所有。对于未与房屋形成附和的装饰装修物,因其所有权仍归承租人所有,因此承租人可将其拆除取走,对于造成的损失,应由导致合同无效的过错方赔偿。
参考文献:
[1]李荣鑫.房屋租赁合同的诚信原则立法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2]杨博宁.房屋租赁合同中装饰装修物处理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3.
[3]段然.剖析房屋租赁合同之维修义务[D].华东政法大学,2012.
[4]李晓晓.房屋租赁合同中装饰装修物的归属及民法利益思考[D].天津师范大学,2012.
[5]张勇.房屋租赁合同争议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