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饮酒(其五)》教学设计

2024-09-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语文《饮酒(其五)》教学设计(推荐5篇)

语文《饮酒(其五)》教学设计 篇1

一、导课

有一位作家说过,人的一生就是一舍一得的过程,有的人知道什么该舍,什么该得,什么时候该舍,什么时候该得。由此,人生的境界也就不同。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的选择是辞官归隐,终老田园。今天我就来学习他的《饮酒》,来领略陶渊明舍与得之间的人生境界。

钟嵘在《诗品》中说道:“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就是指陶渊明。

二、出示学习目标(找学生读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朗读、背诵全诗。

2.通过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来把握诗歌主旨,体味诗人抒发的思想情感及语言的音韵美。

3.感悟诗人热爱自然,回归自然,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三、走近作者

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青壮年时,曾做过江州祭酒和参军一类的小官,但时间都很短,后任彭泽县令,终因不满官场的黑暗,又不肯迎合权贵,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41岁归隐田园。其“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故事广为流传。诗文着力表现田园生活的怡然自得,开创了田园诗派,主要作品有,《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等。

《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话题,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共20首。

四、感悟诗韵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明确读准字音)

2.听诵读,注意节奏、感情。(要求学生划分诗的节奏,初步体会诗的情感)

3.学生个别朗读。(读出情感)

五、解读诗歌

1.一读解诗情(学生集体朗读诗歌,回答下面的问题)

(1)翻译原文,了解诗意

原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注释

(1)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

(2)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3)君:指作者自己。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尔:如此、这样。

(4)悠然:自得的样子。见:看见(读jiàn),动词。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

(5)日夕:傍晚。相与:相交,结伴。

(6)相与还:结伴而归。

(2)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3)发挥想象和联想,说说诗人笔下的田园风光是怎样一副图景?

提示: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采撷菊花,悠然自得,不经意间一抬头,悠远的南山映入眼中,此时夕阳西下,山色秀丽美好,不时几只飞鸟结伴而还。菊、山、日、鸟、人,由远及近,构成了一副质朴率真、自由恬淡,令人神往的田园风光。

(4)面对田园风光,诗人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呢?

提示:抓住“悠然”、“佳”、“忘言”等带有情感色彩的词语体会。

“佳”指美好,“悠然”传达出一种闲适、惬意,而“忘言”则表明诗人完全陶醉在景物之中,物我合一,无法言传其中之妙。在诗人的眼中,田园风光秀丽美好,徜徉在田园风光中,诗人的内心恬淡、闲适、宁静、惬意。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热爱。

2.二读悟诗义(女生朗读诗歌)

“心远地自偏”中的“心远”该如何理解?“车马喧”仅指一般的车马往来吗?

提示:这里要结合作者的经历、个性及诗歌的写作背景才能深入理解。

陶渊明厌恶官场的虚伪和奸诈,酷爱田园生活的宁静和自由,为了生计,他几次出来做小官,都极不情愿,最后终于解职归田,永不出仕。所以“心远”可理解为心志高远,淡泊名利,远离尘俗,远离官场。而“车马”应指达官贵人的高车骏马,“车马喧”也就代表着官场烦琐的应酬和功利性极强的交往。隐居主要是寻求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境界,而不在于居所是否荒远,如果心灵的“焦距”调好,就可以“大隐隐于市”,处闹市若幽谷。

3.三读品诗境(男生朗读诗歌)

“悠然见南山”一句中“见”字能否换为“望”,为什么?

提示:不能,诗人在东篱采菊,无意间一抬头,南山映入眼帘,一个“见”字写出了一种无意得之、悠然忘我的心境,与全诗营造的闲适悠然的氛围相吻合,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而“望”字更有目的性,更像有意为之,破坏了诗歌自然而然、浑然天成的意境。

六、课堂小结(集体朗读诗歌)

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远离世俗生活的悠闲自得,传达出诗人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以及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心远地自偏”,只要心志高远,即使身处闹市也会获得心灵的宁静与闲适,今天我们正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我们也应该排除一切干扰,笃志向学,我想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也才能真正学有所获。

七、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课外阅读《饮酒》中的其它篇目,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八、板书设计

知:背景??文意

赏:尔心静→境自静

心远——骨气

悠然——飘逸之梦景即情↓

真意——髓(自然)呼吁归隐

评:景、情、意、理合一

闲适、自得(孤傲)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篇2

人活在世上,总要找到生命的价值,否则人就会处在焦虑和不安之中。而社会总是有一套公认的价值标准,多数人便以此为安身立命的依据。拿陶渊明的时代来说,权力、地位、名誉,就是主要的价值尺度。但陶渊明通过自己的经历,已经深深地懂得:要得到这一切,必须费尽心机去钻营、去争夺,装腔作势,吹牛拍马,察言观色,翻云覆雨,都是少不了的。在这里没有什么尊严可说。他既然心甘情愿从官场中退出来,就必须对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加以否定,并给自己的生命存在找到新的解释。

这诗前四句就是表现一种避世的态度,也就是对权位、名利的否定。开头说,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所谓“车马喧”是指有地位的人家门庭若市的情景。陶渊明说来也是贵族后代,但他跟那些沉浮于俗世中的人们却没有什么来往,门前冷寂得很。这便有些奇怪,所以下句自问:你怎么能做到这样?而后就归结到这四句的核心——“心远地自偏”。精神上已经对这争名夺利的世界采取疏远、超脱、漠然的态度,所住的地方自然会变得僻静。“心远”是对社会生活轨道的脱离,必然导致与奔逐于这一轨道上的人群的脱离。

那么,排斥了社会的价值尺度,人从什么地方建立生存的基点呢?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这种哲学可以叫作“自然哲学”,它一方面强调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重视人和自然的统一与和谐。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是,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是面对着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的。从本源上说,人的生命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是由于人们把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在虚幻的、毫无真实价值的权位、名利中竞争、追逐不已,生命才充满了一得一失喜忧无常的焦虑与矛盾。因而,完美的生命,只能在归复自然中求得。

这些道理,如果直接写在诗里,就变成论文了;真正的诗,是要通过形象来表现的。所以接着四句,作者还是写人物活动和自然景观,而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诗中写到,自己在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无意中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庐山)相会。“悠然见南山”,这“悠然”既是人的清淡而闲适的状态,也是山的静穆而自在的情味,似乎在那一瞬间,有一种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同时发出,融合成一支轻盈的乐曲。所见的南山,飘绕着一层若有若无的岚气,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出不可名状的美,而成群的鸟儿,正结伴向山中飞回。这就是自然的平静与完美,它不会像世俗中的人那样焦虑不安,那样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诗人好象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最后二句,是全诗的总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实际的意思,是说人与自然的和谐,根本上是生命的感受,逻辑的.语言不足以表现它的微妙与整体性。

陶渊明的诗,大多在字面上写得很浅,好象很容易懂;内蕴却很深,需要反复体会。对于少年人来说,有许多东西恐怕要等生活经历丰富了以后才能真正懂得。

陶渊明《饮酒·其五》赏析 篇3

那么,排斥了社会的价值尺度,人从什么地方建立生存的基点呢?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这种哲学可以叫作“自然哲学”,它一方面强调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重视人和自然的统一与和谐。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是,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是面对着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的。从本源上说,人的生命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是由于人们把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在虚幻的、毫无真实价值的权位、名利中竞争、追逐不已,生命才充满了一得一失喜忧无常的焦虑与矛盾。因而,完美的生命,只能在归复自然中求得。

这些道理,如果直接写在诗里,就变成论文了;真正的诗,是要通过形象来表现的。所以接着四句,作者还是写人物活动和自然景观,而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诗中写到,自己在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无意中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庐山)相会。“悠然见南山”,这“悠然”既是人的清淡而闲适的状态,也是山的静穆而自在的情味,似乎在那一瞬间,有一种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同时发出,融合成一支轻盈的乐曲。所见的南山,飘绕着一层若有若无的岚气,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出不可名状的美,而成群的鸟儿,正结伴向山中飞回。这就是自然的平静与完美,它不会像世俗中的人那样焦虑不安,那样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诗人好象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最后二句,是全诗的总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实际的意思,是说人与自然的和谐,根本上是生命的感受,逻辑的语言不足以表现它的微妙与整体性。

陶渊明的诗,大多在字面上写得很浅,好象很容易懂;内蕴却很深,需要反复体会。对于少年人来说,有许多东西恐怕要等生活经历丰富了以后才能真正懂得。

语文《饮酒(其五)》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亲近字词,亲近诗歌,感受陶渊明,感受悠然之境。【教学过程】

课前:自传,猜此人是谁?

一、导入:

陶渊明归隐初期,说:“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每每酒醉便乘着酒兴抒写诗歌,集成20首,便用《饮酒》为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读其中的第五首。请同学们将课本打开到207页。

之,以为欢笑尔。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数句自娱。纸墨遂多,复醉。既醉之后,辄题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余闲居寡欢,兼比夜

二、初读诗歌:

全班自由朗读2次。

师: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读,要求读准字音。

师:再请一位,要求提高。注意节奏、语气。什么节奏?什么语气? 生2读。

师:接下来老师要求更高一些,我们来译读诗歌。什么是译读呢?就是以诗译诗,译出来的现代文也尽量要有诗歌的韵味。比如(前四句)„„下面请同学来试试看。

生:„„

师读原文,生读翻译。

结座草庐在众人聚居之地,可从没有烦神官府车马喧闹。要问你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远僻自然幽静远邈。东篱下采摘清菊。暮色中山间雾霭萦绕。南山仰止啊,这里蕴含人生的真义。结座草庐在众人聚居之地,可从没有烦神官府车马喧闹。要问你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远僻自然幽静远邈。东篱下采摘清菊,悠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暮色中山间雾霭萦绕,结队的鸟儿回归远山的怀抱。南山仰止啊,这里蕴含人生的真义,想要辨识却早已无言相忘了。

三、亲近字词、亲近诗歌:

1、(1)师:同学刚才都读得很好,其实这首诗是挺难读的。因为诗中的这个字到底读“jiàn”,理解为看见,还是读“xiàn”,理解为出现,已经争议了1600多年,像孟浩然、苏轼这样的大文豪都曾在这个字上有过疑义。今天就让我们也来读一读,品一品,读出你的见解,你的体会。

自由读几次,说说我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可以从动作、诗人的心境、诗歌的意境等角度进行比较。小组讨论一下。

jiàn,看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xiàn,出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我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动作、心境、意境……)生:小组讨论。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

做个动作模拟一下,带着动作朗读一下。动作:有意而见,找寻;无意而见,不期而遇。介入《独坐敬亭山》

心境:悠然;喜悦

(意境:介入《人间词话》:无我——天人合一。我和山的关系有什么不同?欣赏和被欣赏,从属;平等)(待定)

师小结:其实读“jiàn”还是“xiàn”,古人争议了一千多年也无定论,更何况今天这么短暂的时间,在我们这小小的语文课堂之上呢?其实对于我们而言,读什么的结果并不重要,关键是刚才我们一起理解、体会的过程才是最美妙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是那么贴近了文字、贴近了诗歌、贴近了陶渊明,体会了他的悠然之境,更读出了我们自己。

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你自己的理解和体会一起来读这四句诗。

(2)师:理解有了,体会也有了,但我觉得还不够“悠然”。来看“悠”,yōu第一声,手拿起来比划一下音调(板书),第一声我们称为平声,从这个音调上看应当怎样来读?

生:语气平缓,延长音,心静如水。生读。齐读。

2、师:在这声朗读里,我们体会到了诗人与自然相亲相悦的悠然心境。这样的心境诗人是置身在怎样的环境中产生的?(读读诗歌的前四句。)

生:结庐在人境,在人群聚集的地方。

师:人境,人群聚集之地。奇怪,诗人既然要归隐,为何不结庐在“深山”,结庐在“老林”,反而要在人境?

生:„„

P: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解释此话。看看古人对隐的理解,对我们有何启发?

结庐在人境结庐在深山结庐在老林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3 生:那些所谓的隐士看破红尘隐居于山林是只是形式上的“隐”而已,而真正达到物我两忘的心境,反而能在最世俗的市朝中排除嘈杂的干扰,自得其乐,因此他们隐居于市朝才是心灵上真正的升华所在。

师:隐士之“无喧”并非靠外在的环境辟得,而在于内心。如果心灵的“焦距”调好,就可以“大隐隐于市”,处闹市若幽谷。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净化的。那么身处人境,如何才能没有车马之喧呢?回到诗歌看看诗人是怎么说的。

生:心远。

师:心灵远离什么呢?P:顾城有一首诗《远和近》: 你 一会儿看我 一会儿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你离我远了,就离云近了。那么,心离 远了,就离近了? 示例:„„ 生:„„

3、悟得很好!我们都悟到了“此中之真意”,可陶渊明为何却“欲辨已忘言”?为何不说?

(1)生:不愿说,说了也没用。世俗之人无法理解和沟通,曲高和寡。

(2)师:陶渊明不会弹琴,可是他家里总是放着一把无弦琴,就是没有琴弦的琴,高兴起来的时候他就抚琴自娱,没有琴弦肯定没有声音,然而陶渊明却说“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音”,就是说只要有琴动的意趣就不需要有琴弦的声音,这是何等的情趣啊?对你有何启发?

生:不想说,不能说,得意而忘言,真意,心领神会即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师:正如《庄子》所言:“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大道不称,大辨不言。”就是说,再精妙的语言,也不足以传达人们复杂的感受,于是古人便“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用音乐来唱,用舞蹈来跳,然而当唱也不够,跳也不够之时,便是忘言,语言的尽头便是伟大的沉默。师:然而,陶渊明仅仅是不想说吗?如果是不说,当用这个“辩”,从言,而不是这个“辨”,治也,从刀,仅在内心有所判断。这两个辫字诗人的内心是否一样?

生:辩,重在说,表达出来,有点点自得;辨,心里连想都不想,超然悠然。师:佛教中有:“辩”是有执,那“辨”便是无执。是啊,生命之真意,何需言说?(稍作停顿)无需言说!她一如风拂水上,微起涟漪便已悄然逝去。

四、感受陶渊明

师:P,选一张陶渊明的像放在诗歌边上,通过读他的诗,你觉得选哪张最合适呢? 生:„„

师:画和诗都一样,重要的不是追求内容的切合,更在于追求意境的相似。面对陶渊明,伴着优雅的古琴曲,带着悠然的心境,一起来吟诵《饮酒》,读时把最后一句重复一次。

生读。

结语:“人生,何妨悠然一点?”

教后反思:

语文《饮酒(其五)》教学设计 篇5

陶渊明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诗歌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特定内涵。

2、感悟诗人在自然景物中所寄寓的生活情趣。

3、引领学生从纷繁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到自己的一块净地,从而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一、预习检测:解释下列词语在诗中的含义。

结庐 山气 日夕

相与 真意

二、合作探究,品析内涵。

(一)、诵读。

1、听录音,读出韵味。

2、全班齐读。

(二)、自由朗读,小组讨论。

1、诗歌前四句描写的是“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其根本原因就是“心远”,“远”的对象是什么?

2、怎样理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3、“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可否改为“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4、“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什么描写?有什么含义?

5、诗中最后两句应该怎样理解?

6、谈谈你对本诗写作特点的看法。

三、拓展延伸。

你喜欢什么植物,你最欣赏它哪些优点?请谈谈你的见解。

四、展示提升。

1、背诵全诗。

2、通过对陶渊明作品的学习,你认为陶渊明是个怎样的人?

五、课堂检测。

默写全诗。

六、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过故人庄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借助朗读、想象感悟诗中田园生活的优美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通过学习这首诗,感受朋友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人间友谊的美好。

二、重点难点:

1、感悟诗中田园生活的意境。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步骤:

(一)揭题解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古诗中有很多表现朋友之间深情厚谊的,你能不能背诵一句这样的诗句?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写朋友之间真挚友情的古诗——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板书)

3、说说对作者的了解,教师补充。孟浩然(689——740),湖北襄樊人,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代表之一,与王维齐名,著有《孟浩然集》,生活在盛唐开元年间,当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政治清明。诗人一生没有作过官,基本上过着隐居生活,早年主要在家闭门苦读,四十岁时,来到长安,渴望出仕,但长安之行,求官失败,除赢得诗坛盛名之外,失意而归。其诗风平易清淡,有超妙之趣。

4、“过故人庄”是什么意思?明确:过:拜访,故人:老朋友。到村庄拜访老朋友。这首诗是他隐居在鹿门山时,被一位朋友邀请到家中作客时,写了这首诗。

(二)朗读全诗。

1、诗歌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是朗读。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练习读诗,要求读准字音,通通诗句,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2、学生练读。

3、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教师指导朗读:读文言诗词,重要的是吟读。吟读,是按照诗的个性来读,按照自己的体会来读。要读得比较慢,有时候有拖音。

4、听录音。

5、学生大声自由吟读《过故人庄》。

6、齐吟全诗。

教师随机点拨读法,如:后一句是相邀,要读慢一点,读得意味深长。

(三)译读全诗。

师导:读得好,朗读就进行到这里。下面进行译读。(板书:译读)大家不要以为“译”很容易,老师给你们出个难题,什么叫译读呢?以诗译诗,译出来的现代文也要有点韵脚,也要像一首诗。下面请同学们做一下“预备动作”,将这首诗的注释好好读一下,然后根据注释口头翻译课文。

1、教师示范,学生注意对“押韵”的处理:“故人具鸡黍。”老朋友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邀我至田家。”邀请我来到秀美的田家。

2、学生们各自进行译读活动。建议:翻译的时候,将“家”、“斜”、“麻”、“花”用来押韵,但不一定用这几个字,“家”、“花”可以用,中间“斜”和“麻”怎样翻译押韵,第四句和第六句怎么翻译,想一想,把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以诗译诗了。

3、教师吟读一句,学生译读一句。明确:绿树村边合——村外绿树环绕。

青山郭外斜——村外远处有青青的山崖。开轩面场圃——打开窗户面对场圃和莱园。

把酒话桑麻——边喝酒边谈论着庄稼。

待到重阳日——等到重阳节的那一天。

还来就菊花——再来赏菊和喝酒吧。

(四)背读全诗。

师导:以诗译诗可以培养同学们的情味。好,下面一个学习环节是背读。(板书:背读),背呢,也不能让你们轻易过关,先提一个问题。这首律诗每一联都写什么?同学们想一想,商量一下。

1、学生商量、讨论,准备回答。

2、交流:

首联写作客原因,颔联写旅途见闻,颈联写到农家作客,尾联写作客的留恋。本诗着力描写了农家生活的朴实与故人的热情,表达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朋友情谊的重视。

3、根据这种思路,背诵这首诗。

4、学生齐声背读。

(五)说读全诗。

师导:下面我们要进行说读。(板书:说读)说读是对诗人说话,就是把诗意扩展开来,在原诗句的基础上增加很多自己描写的内容,然后对诗人说。比如:“故人具鸡柔,邀我至田家。”诗人啊,老朋友准备了饭菜,还冒着热气,邀请你到山水如画的田园乡间作客。这就要有丰富的想像。

1、同学们分小组说读《过故人庄》,每一个小组就只说读一联。

2、每小组分别选派一名代表说读。教师吟读,学生代表说读。

参考: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诗人啊,一棵棵茂盛的绿树把村子围了一个圈,小鸟展开翅膀在蓝天中飞翔,亮着自己清脆的喉咙,欢快地歌唱着,一只大公鸡在悠闲地漫步,村外有青青的山峰斜立着。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诗人啊,你轻轻地打开窗户,一缕暖和的阳光照.在窗子上,空旷的打谷场上,不时走过大公鸡,菜园里蝴蝶在飞翔,花儿把菜园子装扮得那么美丽,你手里拿着酒杯,在和朋友畅谈今年的好收成。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诗人啊,喝着谈着,谈到以后的生活,可能是诗人说了一句,到九九重阳那一天,我再来喝菊花酒吧。这话说得好直率,犹如儿童般天真。也可能是主人说了一句,到重阳节这一天,再邀你来喝酒赏菊吧。这话说得好真诚,细心而热情的主人一定想到了:到那时篱菊已开,又别有一番悦目的情趣了。

3、师总:对诗人说话特别有趣,可以让我们神思飞越。

(六)课堂小结: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实际上是一节学法课。老师给它取了个名字:一诗四读。(板书:一诗四读)以后你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读古诗。这是文言诗词的一种学法。

(七)作业:孟浩然的这首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你根据对这首诗的理解画一幅画,或用第一人称写一篇优美散文。

独坐敬亭山 李白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独坐敬亭山》《舟夜书所见》。

能通过朗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李白一生凡七游宣城,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距他被迫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此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

前二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孤独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诗的下半运用拟人手法写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鸟飞云去之后,静悄悄地只剩下诗人和敬亭山了。诗人凝视着秀丽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这使诗人很动情—世界上大概只有它还愿和我作伴吧?“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又何足挂齿!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上一篇:培训自我鉴定100字下一篇:学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