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猴子》教学设计
许映霞
教学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鼓励学生按“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基本要求写几句完整、连贯的话。引导学生养成“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独立占格”等基本的写话习惯。3 在写话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观察、乐于表达的欲望。初步培植学生勇于个性表达的心态。
教学重难点
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写几句完整连贯的话。
教学过程
1、同学们,你们去过动物园吗?来说说看你都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喜欢呢?(学生充分说)这些动物啊,真是各具特色。这节课啊,老师就要带大家去动物园看猴子。想去吗?(板书:看猴子)穿插回顾“猴”字的写法。
2、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们一起坐上了汽车,汽车开动了,在路上我们看到了南飞的大雁,看到了五颜六色的山花,看到了漫山遍野的枫叶,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目的地。(睁眼)出示画面观察。看,我们来到了哪儿?(说完整的话:我们来到了动物园的猴山)
3、现在,老师要来看看谁的小眼睛最亮。谁来说说你发现图上都画有什么东西?(猴子、假山、小朋友、老师、白云)
4、你能用一两句话说说图画的意思吗?你能试着用 什么时候
谁 来到
什么地方 干什么 这个句式说清楚图画内内容吗?让我们来赛一赛,谁的小嘴棒!
出示:,来到
。(指名说)
相机指导写话四要素: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板书)
5、孩子们,请你们再看图,你觉得画面上最显眼的地方画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 这幅图重点部分是猴山,它占的面积大,画的很详细,特别突出,我们就从
最显眼的地方看起。
6、画面上的小猴子都在做什么呢?请你选择一只你喜欢的来说一说。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每一只猴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出来。---指名说可以选择这些词语来说:钻来钻去 扭 跳 摘 戴 爬 坐 撕 逗 指 伸直 钩 挂
7、刚刚大家说了那么多,那么现在你能试着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这个句式把刚刚同学们说到的连起来说一说吗?
8、现在老师要加大难度了,谁能够不仅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这个句式,而且还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说一说呢?
相机指导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板书)
9、你最喜欢哪只猴子呢?(指名说)
10、你觉得动物园里的小猴子怎么样?
11、你今天玩得怎么样?
12、出示下列句子,引导学生把意思说连贯.,来到。你看,它们有的 ,有的 ,还有的.我最喜欢.动物园里的小猴子!我们今天玩得!
互相说-----指名说
过渡语:老师发现,小朋友不仅有双明亮的小眼睛,还有张能说会道的小嘴呢!那么,老师想请小朋友认真思考,把刚才看到的画面用几句话写下来,不知大家有没有信心?(板书:想 写)出示写话要求: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独立占格。用准词语,写通句子。学生写话,教师巡回指导。
四、全班评议 交流作品
1互读互改.(欣赏他人的习作,学习同伴的长处,启发学生修改习作的方法)
关键词:快乐,层层,有序表达,梳理
低年级正是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 倘若教师能够抓住这关键时期, 努力挖掘教材中的说话、写话素材, 扎实地对学生进行训练, 那么我们的习作教学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笔者就以在福建省第四届小学习作 (写话) 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获得特等奖的二年级看图写话《看猴子》为例, 作一说明。
一、情境激趣, 快乐体验
低年级学生的有意注意较弱, 无意注意占优势, 控制力相对较差, 很容易产生阶段性疲劳, 因此, 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显得尤其重要,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关注学生的情绪, 尽量穿插一些有趣的环节, 学生愉悦的学习情绪产生了, 就有“我要说”的强烈欲望, 随之“我要写”的目的就达到了。
【片段呈现】
师: (播放课件) 让我们坐上动车出发去游玩。 (师娓娓介绍路上美丽的风景)
师:到动物园咯! (出示猴子拼图) 看, 有……有……还有……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可爱的小猴子, 这个猴宝宝也出现了。 (拼猴子的图案, 耳朵上有逗号, 尾巴上有句号, 头、身体、脚上分别写了我们、到、动物园、看猴子, 呈现完整句, 引出主题)
师:今天, 我们到动物园看猴子,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
在课堂导入中, 枯燥的讲解无法激起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兴趣, 更无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此片段中教师通过有趣的课件导入、生动的解说把学生带进真实的生活场景中, 唤起了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另外, 完整句的构成及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也通过有趣的拼图一目了然地告诉了学生。
二、层层推进, 快乐表达
刚开始学习写话的低年级学生对写话一知半解, 因此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鼓励学生观察时要依照一定的顺序。习作是由词到句, 由句到段, 由段到篇, 就像建筑工人盖房子, 给了学生一块块合格的“砖”, 再进行构图设计, 很快地一座座楼房就会顺利地盖起来。此环节的设计中有三个亮点。
【亮点1】找词语, 学表达
1.提出发展语言的第一层次要求:找词语。
师:认真看图, 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图片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师:老师被猴子吸引了, 老师想到了“吃”这个词。你看到猴子在做什么?
生:我看到猴子把香蕉皮戴在头顶上。
生:我看到猴子倒挂在假山上。
……
(教师提醒学生准确运用动词)
教师引导学生从看图入手, 抓住主要内容, 让学生在观察中擦亮眼睛找词语。
2. 提出发展语言的第二层次要求:说“ 长大的词语”。
师:那你们能变魔术, 让这些词语长大吗?
教师出示: ( ) 地吃。
师:老师在“吃”的前面加上了“大口大口”, 就变成了“ (大口大口) 地吃”。瞧, 长大了。同学们, 你们知道还可怎么吃?
生:细嚼慢咽, 狼吞虎咽……
师:你们能让“看”长大吗? (说“看”“爬”“躲”“抱”长大的词语)
新奇、有趣的“词语长大”的魔术把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完全激发起来, 然后教师重点引导“ ( ) 地吃”。这样的设计步步深入, 层次分明。接着教师又继续迁移学习运用阅读和生活中的词语, 说“长大的词语”, 学生畅所欲言, 表达丰富极了。
3. 提出发展语言的第三层次要求:用“ 长大的词语”说一句话。
师:你们想为小猴子拍照吗?选一只你最喜欢的猴子, 为它拍张照。拍好了吗?
(教师课件出示:______的猴子________地。)
师:我们来分享一下你拍到的照片, 用上长大的词语说一句话。 (同桌交流)
生:山顶上的猴子美滋滋地吃着桃子。
师:不仅说出了猴子的位置, 还用上了“长大的词语”。
生:山腰上的猴子把尾巴挂在树枝上, 像体操运动员。
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怎样挂呢?能不能用上长大的词语? (生答)
师:经小朋友的合作, 不仅用上了长大的词语, 还用上了想象, 让句子升级了。谁能加上想象再让句子升级? (课件出示:_____的猴子________地_______, 好像_____。)
生:山脚下的猴子欢快地躲着, 好像在捉迷藏。
……
许多学生在写话时都能写出图意, 但是用词单一, 缺乏丰富的想象。有趣的教学方式———用手势“拍照”, 快乐地引导学生进一步细心观察喜欢的猴子, 运用“长大的词语”说完整、清晰的话, 再分层说话练习, 巧妙地以词语到长大的词语到一句话的循序渐进的训练, 扎实地实现了学生语言表达的点拨提升, 并在交流、点评和追问中激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进行想象, 写出了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句子, 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又能激励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亮点2】有序表达
(教师引导学生在教材插图上自选三只猴子, 按顺序为猴子编号)
师:我们不仅要说一句话, 还要求说好几句话, 要按一定的顺序说。可以从山上看到山下, 也可从山下看到山上。用上关联词把你们选的猴子拼起来说说。
师小结:把几句话连起来可以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可以用“一只……一只……还有一只……”还可以按照方位顺序, 让句子有顺序地连起来。
师:山上的猴子怎样欣赏风景?
生:山上的猴子抱着大大的苹果, 美滋滋地吃着, 一边看风景。
生:山下的猴子把香蕉皮戴在头上, 它说:“大朋友们, 小朋友们, 快来看我的表演啊!”
观察事物无目的、抓不到重点是低年级学生写话的特点。因为这个时期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 跳跃性很大, 所以他们表达事物时常常条理不清, 因此在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时, 要教会他们按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看, 教他们看“细”, 看“全”, 看“深”。在观察中除训练他们有序地看, 还要训练他们有根据地想, 有条理地说。
教师巧妙地利用给猴子拍照、编号的方式解决了低年级学生按一定顺序展开想象有序表达的难题。这种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 还能有效引导学生按顺序观察图画。用“长大的词语”说几句通顺的话, 并结合关联词的使用等, 找准了训练点, 突破了难点,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亮点3】由说到写的梯度训练
师课件出示:如何当上“小作家”?①用上“长大的词语”。②按顺序写几句话。③如果能展开合理想象, 就更厉害了。
师:猴子能不能吃到果实, 就要靠你们了, 我们来写几句话。
生写 (11 分钟) 。
由于前面进行了扎实有序的训练, 学生把话说好了, 然后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动笔, 体现梯度, 实现文从字顺, 这样在说的基础上再动笔写, 自然是水到渠成。小学低年级一定要坚持从说到写的过渡训练, 让学生先说好了再写下来, 因为先说后写, 同学间可互相启发, 教师可及时指导, 学生不会有畏难情绪, 还可避免学生作文假、大、空的通病出现。在学生作文刚起步时, 培养他们言之有物的意识尤为重要。
写话是有规律可循的。低年级学生写话, 就好像刚学走路的孩子, 需要我们去引导、扶持。看图写话是低年级写作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师一定要及时总结每次写话课中要掌握的几个技巧, 每一环节都把握好了, 学生优秀的作文就会喷薄而出。这节课教师就梳理出“灵活运用长大的词语, 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 抓住图画中景物的特点展开合理想象”的要点, 稳定地建构了学生的语言模式, 学生扎实掌握了本次看图写话的要领, 并且很乐意无负担地内化成自己的东西, 为以后的练笔积累了一定的技巧。
“一枝红杏出墙来”, 学生感受到了写作所带来的成功和喜悦, 就会力争描绘“春色满园关不住”的场景, 结出丰硕的果实。“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希望这点点滴滴能够帮助看图写话教学扬帆远航。
参考文献
[1]刘仁增.让语文回家---刘仁增语用教学新思路[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9.
星期一的上午,天气晴朗,万里无云,老师带着小朋友们去看猴子。
一座假山上挤满了顽皮的猴子,山顶上有只大大的猴子,尾巴朝上卷着,悠闲地坐在石头上。一只手拿着一个大桃子大口大口地吃着,另一只手放在膝盖上眼睛到处看,就像一个猴王。旁边有一只猴子正准备爬上去抢猴王的桃子吃呢!其余的小猴子有的在倒挂金钩,有的在捉迷藏,还有的在跟小朋友们要东西吃,最有意思的是猴妈妈抱着猴宝宝,一边捉虱子吃,一边舔猴宝宝的毛,这只小猴子真是天底下最幸福的猴子。
猴山真是太好玩了,过了好一会,大家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思考一:为什么是猴子———童话中的“面具化”人物。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童年,这是儿童文学作者、教材编者和广大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事关民族的未来。今天,我们在此问题上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普遍的共识,那就是:童年应该是有阅读伴随的一段独特而神奇的单向旅程,阅读是儿童精神打底的工程,必须用高品位的儿童文学作品滋养儿童的心灵。基于此,近年来,一股批判的劲风袭卷各版小语教材,或责之“虚假”,或批之“轻薄”,或言之“道德绑架”,不一而足。对此,我倒心存乐观。因为以我从教近二十年的经历来看,我们的小语教材虽存在诸多问题,但却始终在进步。诚然,因为教材篇幅的限制,单篇的课文不可能编得很长,但短小的作品并不一定没有“品位”或“营养价值”的含量。就以《猴子种果树》这则童话文本而言,或许在许多人看来,这是一个没有脱离“教训”甚至“驯化”窠臼,严重缺失“儿童立场”的童话文本。与相同主题的《小猴子下山》《小猫钓鱼》《蜗牛的奖杯》等结构草率、虚构严重、人物形象扁平、教化倾向明显的文本相比,这则文本并不是一无是处。如,这猴子的形象就比较丰富,这小猴子活泼可爱,有追求,有思想(但尚不独立),勤劳尽责,乐于听从他人正确的意见,但也见异思迁,草率行事,但这不正是“猴子”的天性使然吗?此外,这则童话文本采取了现代儿童文学作品的“复调”手法而又融入了本土元素,隐含着中国式思维的表达方式。最为可贵的是,虽然故事也给儿童呈现了一个“失败的教训”,但比那些意图非常明显的、主题赤裸先行的所谓童话相比,已经好了很多。所以,这正是我无比欣赏《小猪变形记》《爱心树》《犟龟》等外国童话(绘本)故事的原因,即便是像《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带有悲剧色彩的传统童话,给人带来更多的是温暖和感动。
思考二:到底怎么看这只猴子———读者视角与教学视角的分野与弥合。
怎么看这只猴子,是教学的前提。我们倡导儿童本位的文学,那是从创编者的角度来说,在教学的角度,我们何尝不需要儿童本位的教学呢?什么是儿童本位的教学,我理解就是要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其实,我们可以把这只猴子看成是儿童的一个背影,儿童本位的文本解读立场,看到的猴子绝不会是一个可笑的、可怜的、没有主见、见异思迁、急于求成的失败者。我要问:猴子的种果树的目的,就是为了吃到果子,那他为了早点吃到果子,听从别人正确的意见,拔了又种,种了又拔,这种矢志的追求,这种不懈的努力,不应该肯定吗?从这个角度看,最后一连好几年都没有种活樱桃树,只是一个“意外”,毕竟“樱桃好吃树难栽”。我想当他知道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他一定会做出自己新的应答,从而调整自己种树的策略。这只猴子在种果树的过程中,得到的绝不是教训,而是经验,同时更不是失败,而是成长。有了这个儿童(猴子)立场,我们是不是觉得这猴子是多么可爱,猴子的精神多么可贵?他始终瞄准自己的目标不断地改种,始终没有迷失自己的方向,勇于实践,勇于探索。我相信他离成功地吃到果子已经不远了。基于这样的解读,落实到课堂操作层面,如果是我,在“明事理”部分,我只需要略作调整:孩子们想一想,猴子怎么才能吃到果子呢?我相信孩子们会为猴子,也为自己找到若干种解决的方案,并且绝对是有自己的主见的,何必一定要让孩子读过故事后,非得到一个沉痛的教训不可呢?
思考之三:假如樱桃树活了———独立的人格如何面对他人善意的忠告。
我之所以“力挺”入选教材的这篇童话故事,就是觉得这是很有针对性的一课,毕竟独立的思维在当今仍是稀缺的。而独立思维的意识与能力直接决定了人的创造力。在一个崇尚民主、平等、科学、自由的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互相的尊重是最基本的伦理常识,人不是人的附庸,更不是人的奴仆。人应该成为独立而独特的存在,不好替代他人,他人也无法替代自己。自己的脑袋不会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自己的嘴巴也不会成为别人话语的传声筒。我想到了《论语》中记载的“井有仁”的故事。宰我问:“井有仁焉,其从之与?”看孔子怎么回答:“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就指出了:对于别人的话,决不可轻信。君子“可欺,不可罔”,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前提不就是要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吗?当然,独立的人格如何面对他人善意的忠告,这需要人一生的智慧。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我们也不可能为儿童开出一个包治百病的“灵药”,毕竟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但教师也不是无可作为,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学会思辨与分析:别人的话对不对?如果是对的,别人又是从什么角度去思考的?关键、重要的是我需要的到底是什么?如果我最喜欢吃梨,那么就是等五年也值得;如果我只想吃樱桃,那就只能多碰几次运气了;而如果我一心想吃桃,那就“种定桃树不放松”,不出意外,三年可成。
我们一来到猴山。围在猴山观看。有的同学在说,有的同学在笑,还有的同学把吃的东西扔给猴子吃。同学们看猴子看的十分开心。
猴子在山上有的互相追赶。有的猴子用尾巴挂着树枝荡秋千,玩的十分开心。有的吃着同学给的东西。还有的猴子坐在山上吃苹果,样子十分可爱。
到了我们要回家的时间。同学们依依不舍的离开猴山。
猴子又来到了南动物村, 这里的村长并不要求村民像黄牛那样去工作、劳动。它让动物们根据自己不同的特长与习性去工作, 比如, 允许运输工骆驼慢悠悠的去工作, 并不要求它像运输工白马跑的一样快。因为村长知道, 骆驼虽然速度没有白马快, 但是耐力与负重能力比白马要强得多;村长也允许猫头鹰白天休息, 晚上出来工作……这些在北动物村都是绝对不会被允许的离经叛道的行为。不久, 南动物村建起了高楼大厦, 也有了宽敞的马路与各种先进的交通工具, 猴子则做了一名优秀的工程师。而北动物村则依然是以耕种为生, 生活没有任何改变, 劳动模范也依然是黄牛, 大家也依然以黄牛为榜样。
上面的故事是笔者写给企业管理者的一个寓言, 这个寓言要引出的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管理现象。工业时代, 泰罗提出的“科学管理方法”的确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力, 使企业的竞争力显著提高, 但是, 今天的社会环境与市场环境都发生了质的改变, 尤其是作为企业经营的核心动力——人, 其思维早已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在今天依然沿用“泰罗制”式的管理方式就像在用管理黄牛的方式来管理猴子。
在当今这个信息化、多元化, 纷繁复杂, 飞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 市场的结构与工作的形态都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 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早已不再是通过科学管理大量劳动力来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管控那么简单, 因为, 在这个物质极大丰富并高度科技化的时代, 并不缺少好产品, 缺的是革命性的技术与独特的创意, 而这两个要素是泰罗式管理所无法有效达成的。信息化、多元化的社会环境让劳资双方的信息高度对称, 选择也更加多元, 因此, 员工不再惟命是从, 刚性的制度显得越发的无力。
有一天,阳光明媚,鸟语花香,一群小猴要去山里玩,那里的景色可美了。
小猴来到山脚下,远远的看见山上的桃树,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红的桃子,馋得直流口水。可是,前面有一条小河挡住了它们的去路。一只小猴捡起一块石头扔进河里,石头很快就被水流冲走了。小猴们都惊呆了,小河像跟它们作对一样,直吓得连连后退。
一只小猴冲着对岸喊道:“有谁能帮我们过河呀?”河对岸的长颈鹿听见了,伸长了脖子走了过来。另一只小猴有礼貌的问道:“您好!能帮我们渡过河去摘桃子吗?”长颈鹿带着微笑说:“能够啊!”她把长长的脖子伸到对岸,轻轻地低下头说:“上来吧。”小猴们排着队,细心翼翼地爬到长颈鹿的脖子上,抱紧了长颈鹿的脖子。等小猴子们都坐好了,长颈鹿慢慢地抬起头,走到桃树旁,伸长脖子让小猴们去摘桃子。小猴们开心得不得了,一个个连忙伸手去摘桃子。一只小猴摘了一个又大又红的桃子递到长颈鹿的嘴边,请她吃,并对她说:“多谢您,这个请您吃吧!”长颈鹿说:“不用客气,我们都是老朋友了。”
星期天,老师带我们去动物园玩。
一进门就看见一座猴山,猴山上有许多小猴子。有一只小猴子可有趣了:它把人们给它的香蕉大口大口地吃完了,就把香蕉皮倒扣在脑袋上,双臂伸得直直的,左脚抬得高高的,好像在说:“大家快看呀!我的金鸡独立,帅不帅?”另一只猴子就更有趣了。只见它右脚挂在绳子上,双手在下面不停地摆动,好像在表演“猴子捞月”。看着小猴子精彩的表演,连站在一旁的叔叔阿姨都鼓起掌来。听到热烈的掌声,有一只小猴子纳闷了,大家在乐什么呢?山脚下的两只小猴子头靠着头,好像在说:“你真笨,他们当然是在为我们喝彩呢!”
动物园的小猴子真可爱啊!
溢洪洞全长823.5 m,为城门洞型,开挖断面尺寸根据围岩类别的不同而不同,其中各类围岩开挖断面尺寸为:Ⅲ1类围岩宽×高为17.64 m×25.52 m,其中顶拱半径为9.445 m,圆心角为138.08°;Ⅲ2类围岩宽×高为17.70 m×25.55 m,其中顶拱半径为9.475 m,圆心角为138.15°;Ⅳ类和Ⅴ类围岩宽×高均为18.4 m×26.2 m其中顶拱半径均为9.825 m,圆心角均为138.91°。边墙和顶拱均采用系统锚喷支护对围岩进行封闭加固,锚喷形式根据围岩类别的不同而不同,其中Ⅳ类围岩段在系统锚喷支护基础上增设格栅钢架支护,Ⅴ类围岩段在系统锚喷支护基础上增设工字钢拱架支护。
2 施工道路布置
溢洪洞开挖支护施工分进口和出口两个工作面,进出口工作面同时施工。
(1)进口工作面将1001#交通洞上游侧洞口至溢洪洞洞身进口回填成一斜坡道作为装载机端运钻爆台车和支护材料通道,其中靠溢洪洞洞身进口处回填为平台以放置钻爆台车,斜坡道外侧用码放约3.5 m高钢筋石笼以拦截斜坡道外侧边坡滚石确保空压机房及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安全。
(2)出口工作面将10#公路与山体间洼地填筑平整,然后在填筑体上从10#公路靠山体侧约1739 m高程向下游修“之”字形道路后再沿溢洪洞泄槽段外侧开口线以外的25%坡平台位置到溢洪洞洞身出口工作面修筑一条临时施工道路,该道路为混凝土路面,路面宽度为7 m,全长约500 m,最大纵坡为12%。
3 溢洪洞开挖施工顺序及施工方法
(1)施工顺序猴子岩水电站溢洪洞断面属于特大断面,开挖分三层施工,分别为顶拱层、中层、下层。进口工作面先开始开挖,溢洪洞泄槽段边坡同时开挖,在溢洪洞泄槽段边坡开挖至▽1800时,即进行出口工作面开挖施工,此时,进出口两个工作面同时施工,大大提高开挖速度。当进口工作面顶拱层开挖至(溢)0+150 m时,即开始进口段中下层梯段开挖;出口工作面顶拱层开挖至(溢)0+673.5 m时,即开始出口段中下层梯段开挖。中下层开挖采用分两个半幅交替施工的方法,以确保洞内施工道路的畅通。
(2)施工方法。
第一,进口斜坡导洞开挖。
进口斜坡导洞布置在溢洪洞进口中轴线,长度约50 m,底部高程1816.71 m,断面尺寸9.2 m×7.5 m。
(1)斜坡导洞为城门洞型,采用直孔掏槽方式,周边采用光面爆破。(2)进口斜坡导洞每一循环进尺爆破开挖完成后,施工安全支护紧跟掌子面进行,其中Ⅳ类和Ⅴ类围岩拟采用型钢拱架喷护混凝土形式进行加强支护,Ⅲ类围岩局部岩石较差部位采用随机锚杆和素喷喷护混凝土。
第二,溢洪洞洞身开挖。
(1)顶拱层钻爆开挖采用直孔掏槽方式底板和周边采用光面爆破,两侧扩挖采用水平钻孔,底板和周边光面爆破;中下层两边侧墙采用垂直孔光面爆破,中间采用液压钻造垂直孔梯段爆破;底板保护层开挖采用垂直钻孔,周边光面爆破、爆破孔采用孔底空腔装药。(2)顶拱层爆破钻孔采用人工在自制钻爆台车上控制钻机进行作业人工装药,非电毫秒雷管分段起爆,微差爆破。(3)对于岩石整体性较好部位,系统支护滞后掌子面不超过30 m;对于不良地质段,每一循环进尺爆破开挖后支护施工紧跟开挖作业面与开挖作业交叉交替进行。
4 溢洪洞开挖施工措施
4.1 施工测量
(1)导线控制网测量采用Leica全站仪进行,施工测量采用Leica红外光电测距仪配Leica水准仪进行。
(2)洞挖施工测量控制。
(1)工程开工之前,根据隧洞的设计轴线,拟定平面和高程控制略图,按容许的误差精度指标,确定洞外和洞内的控制等级和作业方法。(2)洞内导线直接与主网联接进洞,洞内平面控制测量,布光电测距导线。(3)洞内的高程控制,采用四等水准测量,独立进行两组观测,以资校核。(4)隧洞贯通后,及时进行贯通测量,并对贯通误差进行调整和分配。
4.2 开挖钻孔爆破参数设定
顶拱层钻爆参数:孔径Φ=42 mm~45 mm,孔距a=35 mm~80 mm,药卷直径d=32 mm,线装药密度q=100 g/m~200 g/m,单耗为0.8 kg/m3~1.0 kg/m3。
中下层钻爆参数:孔径Φ=90 mm,孔距a=0.8mm~2.5 mm,药卷直径为d=32 mm和d=70 mm两种,线装药密度q=300 g/m~350 g/m,单耗为0.75 kg/m3~0.95 kg/m3。
装药结构和起爆顺序:光爆孔孔底段采用加强装药,以克服孔底岩石的夹持作用。顶拱层爆破按掏槽孔、崩落孔、周边光爆孔的顺序由内到外分段起爆;中下层爆破按爆破孔、缓冲孔、光爆孔的顺序由外到内分段起爆;以保证爆破效果。
4.3 周边孔光面爆破
Ⅲ、Ⅳ、Ⅴ类围岩,顶拱层均采用手风钻,Φ42钻头钻孔,统一装Φ32的药卷,周边孔间隔装药,乳化炸药药卷绑在竹片上,直接装入。为了保证光爆效果,钻辅助孔并安排专人负责。爆破后轮廓较圆顺,炮茬错台一般小于10 cm,炮孔残孔率达95%以上。
4.4 开挖断面尺寸控制
为保证开挖断面尺寸满足规范及招投标文件要求,施工过程中采用以下控制措施:(1)光爆破均采用测量定位。(2)光爆孔采用定人、定机、定区域钻孔。(3)不良地质段和关键部位采用“短进尺、弱爆破”的原则爆破开挖。(4)开挖轮廓线均采用光面爆破开挖,保证开挖质量。(5)每循环爆破完成后进行总结,优化爆破参数。
5 结语
科学施工方法是实现特大断面隧洞快速施工、成本控制、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猴子岩水电站溢洪洞属于特大断面洞室,且地质条件太差,采用在洞口回填斜坡道至洞顶,直接从洞顶拱开始按设计断面结构轮廓进行半幅交替开挖的施工方法,比传统的从洞室底板开挖斜导洞的方法不但降低了安全隐患、节约了成本、而且达到了快速施工的效果。
摘要:本文通过对猴子岩水电站特大断面溢洪洞的施工,总结地下特大断面洞室的开挖方法,以达到降低成本、快速施工的目的。
关键词:特大断面溢洪洞,开挖方法,猴子岩水电站
参考文献
[1]方云益.大断面洞室开挖的新方法[J].水利水电快报,2006(6):29-30.
从前,有一片美丽的大森林。森林里住着一只骄傲的猴子。它长着一双珍珠般的大眼睛,还有一头金黄色的.头发,所有的动物都说它长得好看。
一天,小猴出门想去比美,看看自己在森林里是不是最美的?它到后山去,走着走着,突然看见正在为大树治病的啄木鸟,便走过去说:“啄木鸟,你快看呀,我是不是很美呀?”啄木鸟转过头非常随便地看了小猴一眼,说:“是啊,你比我想象中的还美呢!”小猴继续说:“那我们来比美吧!”啄木鸟没有回答它,而是忙着给大树治病。小猴生气地走了。
小猴来到小象家,它发现小象正在帮忙抬木头。小猴大声地对小象喊:“小象,你要不要跟我比美呢?”小象没有理它,一直干自己手头上的活。小猴生气了,便开口骂道:“你这个长鼻子怪兽,你一定是觉得自己很丑,不敢跟我比,对不对。”可是小象却没有生气,它反而微笑地说:“美丽不在乎外表,而在乎心灵!”小猴嘿,嘿两声,没趣地走了。
小猴到了田地里,它发现一只老牛正在耕地,便对老牛说:“老牛,你看我是不是很美呀。我们来比比看吧!”可老牛看都没看,小猴生气地说:“你又脏又臭,绝不敢和我比美。”老牛听了生气地说:“你这只猴子,天天都乱炫耀,不去帮忙干活,算什么本事!”小猴听了垂头丧气地回家了。
秋天来了,田林园的果子成熟了,猴妈妈和小猴去园里摘果子吃,小猴看见一个个有红又大的桃子,馋得直流口水。
小猴子撒娇的说:“妈妈!妈妈我想吃桃子!”
“要吃多少?”猴妈妈温和的说。
小猴子欢快的说“很多!很多的桃子!”
“一天吃三个,够不够?”小猴子撅着小嘴,不高兴的摇摇头说:“不要不要!太少了!太少了!”
猴妈妈眼球一转说:“三天吃九个,够不够?”
小猴子数数手指,又蹦又跳乐呵呵的说:“好呀!好呀!谢谢妈妈。”
【《看猴子》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小猴子捞球教学设计11-27
一年级看图写话作文:小猴子捞皮球10-23
小学语文《猴子和大象》优秀教案设计07-26
猴子种果树09-16
猴子的作文11-17
猴子烤火的故事11-21
猴子爬树童话故事10-31
猴子英文怎么写的11-19
猴子种果树之后作文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