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案教学设计

2024-07-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中体育教案教学设计(精选12篇)

高中体育教案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运用已学过的力学知识讲出背越式跳高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动作要领。2、70%的学生能够会做直线助跑转弧线助跑,以及蹬地起跳动作的连贯。

3、学生能够主动思考,认真练习,努力完成【教学目标】。

4、直线切入弧线跑20~30M,4~6次,助跑起跳10~12次。

【学情分析】学生组织纪律性较好,能积极参与背越式跳高的学习,素质练习时课堂氛围活跃,本课【教学目标】完成情况良好。平均心率 125~130次/分

重点难点

1、学生能运用已学过的力学知识讲出背越式跳高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动作要领。

2、能够会做直线助跑转弧线助跑,以及蹬地起跳动作的连贯。

【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导入】常规

1、在教师指定地点整队,体委负责发令指挥队伍,检查出勤情况,向教师报告。

2、注意听教师宣讲讲,记住本课内容及【教学目标】,树立达标信心。

3、见习生随堂听课或活动。

【导入】准备活动

1、教师带领学生绕操场慢跑一周。

2、观察、语言提示。

3、教师口令指挥学生徒手操练习。声音洪亮,清晰。

保持队形,慢速跑进。

按教师要求认真做好徒手操练习。(1)上肢运动(2)体侧运动(3)体转运动(4)下肢运动

(5)两人一组桥的练习○○○○○○○○ ○○○○○○○○

【讲授】 教师讲解起跳动作要领

1、教师讲解助跑与起跳在背越式跳高中的作用。

助跑的动作要领:重心由高到低偏向一侧。

2、教师讲解起跳动作要领。

要领:充分蹬伸,立腰,制动。

3、组织学生分组练习。(1)、注意听教师讲解,记住动作重点,认真观察教师示范,建立动作表象。

(2)、看教师提示、模仿教师练习。(3)、乐意接受教师指导。★教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队形错开、有利于观看教师示范。

【练习】组织练习

1、组织学生做弧线助跑练习。

2、组织学生直线助跑练习,要求练习直线助跑20~30M

3、组织学生由直线助跑切入弧线跑的练习,体会直线切入弧线跑的变化。

4、组织学生做一步起跳的练习,要求:立腰,充分蹬伸,手臂制动。

5、组织学生做三步起跳的练习。

6、组织学生做完整的助跑起跳练习。

7、素质练习。

(1)跳摸篮板3×5(2)蛙跳 10×3

1、学生体会重心偏移跑动和重心由高变低的变化。

直线助跑20~30M,4~6次。助跑起跳10~12次。

【作业】 小结

1、口令集合学生、组织放松练习1~2节,学生放松练习,调整呼吸。

2、小结本课学练情况,学生认真听讲。

3、提示【教学目标】,请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收还器材。

4、师生再见。★教师

○○○○○○○○○○○○

○○○○○○○○○○○○ ○○○○○○○○○○○○

○○○○○○○○○○○○

课堂实没有实录

高中体育教案教学设计 篇2

1 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体育教学设计与教案比较在现代体育教学中到底有哪些优势, 又为什么受到青睐?为了更清楚地表达体育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把握体育教学设计的概念, 为以后的体育教学所用。

1.1 教学理念

(1) 知识观。在教案中的知识观, 体育知识、技术是客观的, 实实在在存在的, 可以从老师一方传递给学生。而在体育教学设计中知识、运动技术就不是纯客观的, 而是学生在与外在因素的相互影响下建构起来的, 既受人的因素的影响, 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2) 学生观。在教案中只把学生当成了接受体育知识技术的容器、运动技术的被动者, 没有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等感受。而在教学设计中, 把学生当成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他们是有社会意识以及独立人格的人。 (3) 教学观。在教案中把教学仅仅看作是课程传递和执行者, 是老师的教与学生学的过程, 单一的, 没有互动。而在教学设计中, 教学过程是课程创生、师生互动、民主平等、共同发展的过程。

1.2 教学目标

在教案中将目标称为教学目的, 教师是阐述的主体, 主要让学生掌握三基和思想教育。在教学设计中, 学生是为阐述主体, 不仅强调三基, 而且在情感体验与价值观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

1.3 教学分析

在教案中的教学分析主要体现的是教材教法和对教学重、难点的分析。而在教学设计教学分析包含的面更广, 包括任务、目标、内容、学情等方面。

1.4 策略制定

在教案中, 让要体现如何传授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接受的策略, 强化学生的动作记忆, 以技能训练的策略制定为主。而在教学设计中, 教学策略强调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用情景教学的策略, 加以教学媒体的运用来辅助教学。另外, 在教学设计中, 策略的制定还考虑根据学生不同的需要来设计体育学习。

1.5 教学过程

在教案中, 教学过程强调老师的示范与学生的模仿练习, 老师教, 学生学, 以教为中心。而教学设计, 设计教学过程是创设情景, 让学生自主学习, 通过主动学习, 体验、探究来解决学习问题, 在整个过程中, 都是通过自身努力得到发展。

1.6 效果评价

教案中评价仅是对学生知识技术的掌握, 评价比较单一、片面。而在教学设计中, 除此之外, 还注意对学生学习态度以及知、情、意、行的发展进行评价, 评价更全面, 从不同角度发现学生的长处, 让学生找到体育学习的自信, 为终身体育的作好保证。

2 编写体育教案的基本要求

2.1 体育教案的衔接性

教案的衔接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每个课时教案内部的衔接性。体育教案一般是由隔离的几个部分而组成, 从书写方面来看, 这几个部分是分开的, 但实质上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衔接。整个教案是从目标的导入到学习目标的实现, 形成系统的一节课。从内容上来看, 把教材内容安排到一节课中, 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两个主教材相互搭配;另一种是一个主教材与其它身体素质练习相搭配。这两种安排方法都必须遵循体育教学基本规律, 都能首尾呼应, 体现出教学的衔接性特征。另外, 不同的课时教案之间也应该有一定的衔接性, 它是一个单元的细化, 几个教案的内容组成一个单元。每一个单元的教学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寻, 同一项技术从泛化到分化, 最后到自动化, 都是要衔接的。在编写教案时一定要一环扣一环, 不可东拼西凑而乱了章法。

2.2 体育教案的系统性

每一个教案代表了一个完整的体育课, 所以教案也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体育课的文本, 其包涵的内容应该是系统的, 以往的教案注重技术传授的系统性, 也考虑了运动量、负荷等因素的完整性。但是完整性不一定能代表实效性, 所以追求对教案的实效性更重要。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案要求关注的是学生身心发展, 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个性是否得到张扬、学习方法是否得当等等, 用这些来体现教案的系统性, 则会让教案更科学化, 教学目标也得到实现。

2.3 体育教案的表述性

教案的编写是教师的课前行为, 教案是体育教师教学策略落实的方案。教案负责把整节课表述下来, 对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等以及在教学时将可能产生什么突发事件, 如何应对等都有具体的表述。所以, 教案规定了教学程序, 也是教学程序的反映, 对事物发展的估计也进行表述, 而不是只局限于体育教师主观行为的体现, 而应该对学生主体学习行为进行进一步表述, 再通过对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进行表述, 从而表达教师所要执行的教学策略。

2.4 体育教案的可操作性

教案编写出来是用来执行落实的, 所以, 教案的可操作性非常重要, 如果没有可操作性, 一个教案则是废纸一张。教案的可操作性不仅仅局限在对教学运动技术时的运动负荷、运动密度和运动量上进行没计还要考虑教学目标的达成, 同一个教学目标可以有多个操作途径, 可以考虑所选择的内容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 也考虑学生生活实际的可操作性, 当然, 对课堂评价策略更有可操作性。

2.5 体育教案的个性化

教师每个人都要编写属于自己的教案, 即使同一个教研组参考同一个教案模式, 在不同的老师的加工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因为, 体育教案是反映一个教师教学策略落实的方案, 所以, 每一个教师的思想、情感等都会在教案上呈现, 教案也因此有所不同, 可能使他写出来的教案有独到之处。教案是形式是多样的, 并且突出了不同的个性特点。个性化的教案也反映了个性化的教学, 它包涵着自己最熟悉文字、图画, 能为达成目标丰富的教学思路, 准确地反映出编写者的教学策略。在课程标准的目标的引领下, 体育教案编写内容的侧重点可以不同, 教案的格式可以多样化, 但一定要结合学校及教师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突出自己的教学个性, 突出以人为本, 发挥教师的创造性进行教学。

3 对体育教案形式的展望

3.1 电子教案的普及

将电子教案上网使电子教案具有网络技术特点, 也具有电子信息技术的特征, 这两项技术的优势都要在体育教案的应用中得到体现。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 多种信息、文化可以共存, 把传统教案与新技术相结合是时代变革的需求。另外, 教案的多样化不单是教案格式求新, 而是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共同使电子教案功能丰富起来, 追求的是多功能与体育教学手段的发展与创新。

3.2 课堂记录

有这样一节课, 体育教师为了响应新课程理念, 突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在体育课上让学生当了小老师, 那么, 这节课的教学执行者是被老师指定的这位学生, 老师则成了这位学生的指导者。从课的设计上来看, 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学生上台做老师”, 而这种教学方法无法体现在教案上, 因为教学方法的执行者是这位学生。教师由执行者变成了执教者的指导者, 老师在一边主要做的是记录学生授课的情况, 再做一些必要的点拨。在这种情况下, 课常上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由这位执教的学生来执行, 教师在课前无法准确地预料, 所以, 这时的教案就变成了课堂记录。课堂记录在时间上是在课的进行中或者课后, 而与教案的编写是在课前是不同的, 相比较之下, 课堂记录更真实。

3.3 活动设计

教案是教师为了方便自己教学而设计的实施方案, 更突出如何教、教什么。而新课程标准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兴趣的培养与情感体验, 这也是符合体育与健康指出“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 而且指心理健康”这一指导思想。这种活动设计采用以“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的形式来构建体育教学过程, 本着以“活动即学习”理念来教学, 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设计活动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生的个体差异, 使学生真正体验生活。我看可以看出, 如果活动完全按照事先安排好的计划来进行, 可能因每个班的情况不同而很难达到教学的要求。所以, 老师通常只是搭起一个活动的框架, 其它再根据各班的情况开展教学。

4 体育教学设计的要素分析

4.1 教学任务

(1) 教学背景分析。第一, 分析学生体育知识技能原有的基础, 在学习内容时在情感态度和学习方式上有哪些需求, 又做哪些准备。第二, 分析在环境的设置上已经有了哪些准备, 还要做哪些准备。主要包括对教学媒体方面如场地器材、班级等的硬件的设置, 还包括诸如教学理念、教师的特点、班级的学习气氛、课堂评价系统等的软环境设计。 (2) 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对于教学内容的分析是否彻底关系是否能很好地到达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 应该看目标, 在目标的统领下, 结合学生认知水平、知识技能的基础、提高技能、增强体质的各种影响因素以及学习形式等方面对学习重点、难点进行分析。 (3) 学生分析。在分析教学任务时学生也是最主要考虑的对象, 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更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的学习的思维习惯特点和教材特点决定了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学生,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思维规律, 结合学情考虑学生在学习这一内容时可能会遇到的困难, 找出造成困难的成因是什么。另外, 学生的知识水平、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学习方式和态度, 都是分析的范畴。

4.2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也是学生的学习目标, 通常, 为了突出学生的学习地位, 教学目标是以学习目标为依据的, 学习目标对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的目标, 所以, 目标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新课程标准中教学目标设立范围更加宽范, 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 从多角度发展学生的能力, 与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学生技能与体质的目标有很大的区别。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突出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位置, 所以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中, 运动知识技能、运动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一一考虑在内。

4.3 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在教学步骤、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而采取的方案。教学策略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组织形式:新课程理念和教学目标对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是体育教学设计中很重要的一个要素。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接受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 而是在体育学习中让学生主动学习、有创造性的学习, 在探究与合作中解决问题。所以, 练习顺序、小组同伴的组合、教材的运用,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参与方式等都必须在体育教学设计中重新整合。 (2) 教学方法: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寻, 教学方法也要遵循选择的原则, 既经济又有效, 可操作性强, 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学生个性年龄等特点、教学环境、体育设施、教学技术条件等多方面因素来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3) 学法指导:好的体育教学方法也要学生好的学习方法来衬托, 通过好的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主动参与, 养成一个好的学习方式习惯, 那么, 学生在学习的方法上就会找到窍门, 从而认为体育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制定学习指导策略时, 一是教学策略能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二是能促进学生自主的学习, 三是有创造性的学习。 (4) 教学媒体:在现代的体育教学设计中, 媒体的呈现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教学媒体与教学方式共同存在于教学之中, 从而共同成为了教学策略。实现教学技术与新课程的整合是新课程的一个理念, 媒体不仅可以传递信息, 而且与情景创设、教学方法等教学策略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4.4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包括四个方面的因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媒体, 这四个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产生矛盾和不断解决, 于是产生了系统内的运动, 这个动态的进程就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的核心, 其它所有的与教学设计有关的因素都将在这一过程中得以实现, 如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策略的设置等。新课标下的教学过程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探究与合作, 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的设计中还应该包括预期效果这一重要的因素, 以期以活动中从一个情境达到要实现的另一个情境, 这个过渡的过程是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

4.5 教学设计自我评价

课堂教学设计的自我评价是不可少的, 在完成教学设计后还没有课堂实施之前要对设计进行一次自我评价, 可以先做一个预测, 想象一些在课堂上可能生成的突发事件, 针对这些情况做一些修改完善。另外在课堂教学之后, 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 权衡利弊得失, 再进一步完善设计。任何一件计划都是有误差的, 况且教学设计是一个死的计划, 而课堂是活的, 对设计的自我评价就至关重要, 为了让设计最大限度内完成帮助教师达成教学目标的任务, 只有对教学设计再度检验才能让教学设计充满生机。

总之, 从传统教案走向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设计最主要的特点是从对教法的研究转向学生的学习的研究, 这一转折点是一个质的飞跃, 是新课程改革成功的标志之一。只要我们把教案与教学设计的特点搞清楚了, 才能在以后的体育教学中正确的用这两种形式的教学计划, 将教案与教学设计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越浪, 周孟卉.浅析体育教学设计内容与作用[J].学生之友 (初中版) , 2011 (6) .

[2]于素梅.会看的看门道 (一) :看课与分析体育教学设计[J].中国学校体育, 2011 (4) .

[3]曹淑忠, 曹浩.围绕个体差异进行教学设计[J].中国学校体育, 2011 (3) .

[4]于素梅, 杨帆.从“跪跳起”课例谈体育教学设计的要素与方法[J].体育教学, 2011 (1) .

高中体育教案教学设计 篇3

关键词:高中体育;体育精神;阳光体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6-023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6.152

在我国现代教育中,最早提出“体育”并将之贯彻落实到教学中去的是南开中学的张伯苓先生,他大力倡导和推崇体育意在用体能训练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人格修养,这是体育的本有之意,体能训练是手段和过程,自然也是结果,然而却不是最终的,也不是唯一的结果。

一、“阳光体育”理念提出的背景

首先,传统体育课的真实存在状态。笔者多次走访方圆县域内的各中小学,观察和询问体育课的上课情况。从走访调查的结果看,体育课险些沦落到名存实亡的地步。总体上来说,呈现不均衡,甚至是有些怪异的发展形势。在那些偏远的乡村,几乎被人遗忘的角落里,虽然体育器材不充足,但也会有好的体育发展氛围。究其原因,不外有二,其一是因为天高皇帝远,偏远的学校不争名利,没有升学压力,没有排名压力,那些学校的校长反而可以放手任体育教师去尽兴发挥;其二是因为这样的学校往往残留一些热爱体育,热爱教学的教师,他们把体育的精神执着地传承下去。

在另一方面,在县域,或县域周边学校,情况却大大相反。这些学校因为在政府的宠爱下,往往会配备足够专业的体育教师和达到验收标准的各种体育器械,在课程表上也按照课程标准编排体育课时。然而,体育课成了鸡肋,体育教师教得心不在焉,学生们学得若即若离。主要原因在于,上级部门对于体育课的考察停留在文件和器械配备上,锻炼的器械有,课程表课时充足,这就足够了。而高考科目和压力则让体育课的存在成了摆设,学生们不在乎,或者说他们在乎的是能有时间打篮球,或者散散步放松一下,至于严格的体育学习和训练,他们则不屑一顾,认为自己并不是体育特长生,根本就不需要严格的,甚至是规范的体育训练。

在这二者的中间地带,情况更不容乐观,一方面学校难以配备专业的体育教师,另一方面,体育器械的配备也是稀里糊涂,毫不在意。很多时候,体育课由一些老教师担任,顶多就是领着学生们跑几圈,有的教一套体操,有的干脆就解散,抛出几个球来让学生自己去玩。这些大概就是体育课比较真实的存在状态。

其次,体育理解的偏颇。在很多学校领导的眼中,体育课成了占用正课的累赘,虽然不能提高整个学校的成绩和水平,却又不得不在考核中占有相当的权重,只是在课程表上做出安排,很多学校校长对体育并没有太深的感情和理解,所以难以从情感上重视。这样背景下,许多体育教师也难以做到思想上的重视,学生也以为体育课就是跑跑步,放松一下,在这种背景下,“阳光体育”的提出就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阳光体育”理念在高中体育课堂中的落实

“阳光体育”的理念就是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教材,科学安排课程,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致爱好和身体发展特征,鼓励和引导学生,让他们能自主地选择活动的项目,并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进而使学生释放出青春活力来。

首先,把“阳光体育”的理念贯彻到教学方式中。“阳光”体现的是普照每个生命的尊重,表现的首先是公平,所以“阳光体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惠及每个学生的民主教育,因此不管是成绩优秀、表现较好的学生,还是成绩较差、体育能力较弱的学生都要一视同仁地对待,采用分层教学法,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确定不一样的重点和训练目的。分层教学是对不同体能发展学生的尊重,既能够给发展较优、需要提高和加强的学生以足够的训练,又能照顾基础平庸、尚待发展的学生,让他们在体育运动中体现自己的价值,表现自己的才能,从而体验到体育的乐趣,享受到阳光体育带来的福利。

“阳光体育”在教学方式上的转变还表现在对循序渐进原则的坚持。这一原则体现了对体育教学规律的尊重,也是对每个运动者体能训练和发展的尊重。例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就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先原地示范体前传球的技能,让学生站在原地,反复练习和熟悉这一动作之后让他们尝试使用左手,然后再练习使用右手,直到学生基本掌握这一动作。基本掌握的标准是学生在紧急情况下也能做出比较规范的动作反映,并取得不错的效果。学生熟练掌握后,再把他们分成若干小组,练习在防守时运球的技能,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最后是教师进行动作的正确和错误的示范,通过小组的讨论,看学生是否能正确指出错误,而且教师也能从中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并作为日后教学内容和方式改进的参考。

三、“阳光体育”理念在完善综合能力方面的贯彻

“阳光体育”不仅是简单的体能训练,还是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在训练中着意锻炼学生的毅力和拼搏的精神。当学生在单调反复的训练中感到辛苦和乏味的时候,就要鼓励他们学会坚持,让他们相信自己,挑战自己,战胜自己。当学生在坚持中获得成功时,他们会体验到一种荣誉感,这种战胜困难的经历会在不断的训练和坚持中强化,并最终养成他们的精神品质,迁移到其它学习和整个人生中,让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变得坚强,并且乐观。

“阳光体育”倡导健康阳光的竞赛精神,没有竞争意识并不值得提倡,毕竟竞争是现实存在的,谁都不可能躲到桃花源中去过日子。但是,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观念也不可取。就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我们并不缺少成功的英雄,而缺少失败的英雄,缺少那种虽然落后,却仍然坚持跑完全场的体育竞技者。尊重体育比赛的规则,尊重社会运行的规则,虽然落后,却不停止前进的脚步,这才是我们要的阳光体育精神,这才是我们需要的积极的健康的人格。

“阳光体育”理念除了以上所述之外,还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让学生在体育锻炼的同时训练思维,从动作灵敏过渡到思维的灵敏上,所谓的眼疾手快并不是简单的肢体反映,也是思维的反映,因此,高中体育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多问学生的意见和看法,多进行启发式教学。

参考文献:

[1] 王启彪.阳光体育理念下中学体育教学师生关系的重构[J].教育教学论坛,2010(21).

[2] 宁晨曦,王佳琦.开展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理性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4).

高中体育教案 篇4

1、课堂常规(略)

2、宣布课的任务:挺身式跳远

3、值日生播送一条体育新闻

4、准备活动

①蛇行变向跑,注意协调放松和组织纪律性。

②徒手操八节(略)

二、基本部分

1、挺身式跳远:

动作要领:助跑起跳后,摆动腿大腿积极下放后摆,与起跳腿靠近,同时两臂向侧后方挥摆后振,形成空中挺身姿势,落地前,两臂经前向后方摆动,收腹举腿,小腿前伸落地。

组织练习顺序:

①、在跑道上连续做助跑三步起跳练习。

②、原地做挺身式模仿练习、

③、从70——80厘米的高台上向前跳下,空中成挺身姿势。

④、短程助跑,在起跳板上起跳,摆动腿踏在正前方高约60——80厘米的跳箱上并迅速蹬伸成挺身姿势后落入沙坑。

⑤、短、中程助跑挺身式跳远练习10

重点:起跳与腾空

难点:腾空步

2、学生技巧展示练习15

3、垫上力量素质练习

(1)仰卧起坐

组织:一分钟练习,两组交替进行

(2)背肌练习15×2两组交替进行

三、结束部分

1、垫上放松

躺在垫上自己轻拍腹部,轻轻抖动腿,站起来,轻轻抖动全身。

2、讲评并布置课外作业:腹肌、背肌练习

3、收器材

精选高中体育排球教案优秀 篇5

【知识与技能】

初步建立完整的正面双手垫球动作表象,能说出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要领,85%的学生能学会并且运用到排球比赛当中。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练习、分解练习等方法,发展身体协调用力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不畏困难,团队协作的精神品质,体会参与体育运动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正面双手垫球动作要领

教学难点:注意手臂夹紧,手臂触球点不易找准。

三、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3分钟)

1.课堂常规

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检查着装和出勤情况,强调纪律和安全,安排见习生。

2.导入

体育新闻导入:同学们关注体育世界栏目吗?其中一期报道了郎平教练带领中国女排一路过关斩将获得了世界冠军。郎平教练在接受采访时说:“不要一赢球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我们努力的过程。”女排队员小时候训练内容也是像大家一样,只是他们非常刻苦、认真。大家一起发扬女排精神,争取以后也达到像她们一样高的水平。大家有没有信心?今天我们来学习女排队员在夺冠比赛中最常用的排球技术—正面双手垫球。

(二)准备部分(8分钟)

1.慢跑

在教师的组织、体委带领下,呈两路纵队绕排球场慢跑两圈。

2.徒手操

四列横队,前后左右间隔各一臂的距离,成体操队形散开。教师带领下做热身操。

3.诱导游戏:垫球接力

游戏方法:将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并在排球场地底线站好,当听到信号后,排头队员两臂并拢,用手臂持球跑动前进,穿过球网到对面场地底线将球交给下一个队员,该队员接球后依旧跑动前进,全队依次进行。所有人做完后,首先完成的队伍获胜。

规则:球落地后应立即捡起,并在掉球处重新开始做。

(三)基本部分(28分钟)

1.教师示范:

(1)教师进行两次不同方向的示范。

2.教师讲解:

(1)准备姿势:屈膝,两脚约与肩同宽,屈肘,手置于胸腹前。

(2)迎球:快速移动至球落点处,半蹲前臂插入球下,两臂靠拢成平面,蹬地、伸膝、跟腰。

(3)击球:重心前提,含胸、提肩、压腕、顶肘腹前约一臂击球的后下方。

(4)垫球手型:叠指式、互靠式、抱拳式

(5)垫击球部位:手腕以上约10cm

关键字:插、夹、压、蹬、抬。快速插入球下,手臂夹紧,压腕、蹬地、抬臂垫球。

3.练习:

(1)无球练习。学生练习两臂靠拢。在两臂之间放一张纸。做抬臂动作,要求练习中纸不能掉落。

(2)有球练习。学生两人为一组,一人持球,一人做垫球动作。手臂接触到球即可。不要将球击落。感受手臂垫球部位。练习2分钟后小组内两人换位练习。教师巡视纠错。

(3)优生示范,表扬优生、鼓励全体同学。

4.检验:

组织排球比赛。学生分为两组。分别位于两侧场地。只允许正面双手垫球,双方隔网垫球进攻。垫球出界或一方队员两次垫球视为犯规。垫球至对方场地,球触及对方地面为胜利。

(四)结束部分(6分钟)

1.放松:播放音乐做放松操。

2.教师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表扬学生积极努力的学习态度。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高中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 篇6

第1次课

主要内容:学校情况说明和新学期要求以及本学期体育课等工作安排。

教学目标:通过对学生提出上课新要求,让他们在室外课中对自己行为有一定约束,保证体育课更好地开展,增进体质健康,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进一步发展提高,从而有更充沛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一、学校情况说明和高中学分制情况说明,提出新要求

二、新学期要求

(一)、课前常规

1、整理好上室外课的服装、鞋子,并提前到达上课场地(不穿牛仔裤,女生还不穿裙子;不准穿皮鞋、高跟鞋、凉鞋、拖鞋)

2、体育委员主动与教师联系,并与值日生一同按老师要求准备场地器材

3、女生例假需向老师说明并作好请假记录,在旁为见习生;其它请假需写好请假条经班主任同意并签字后,再向体育老师请假并作安排。

4、没有特殊情况:①不准迟到②不准早退(溜到餐厅、溜到教室、溜到寝室、溜到医务室、溜到图书馆等)③不准缺课。违者将按学校管理规定给予严肃处理,并报班主任或学校政教处处理。

(二)、课上常规

1、上课铃响,体育委员立即集合整队,并向老师报告出勤情况,师生问好。

2、认真上课,积极主动参加练习,严防伤害事故发生。

3、要爱护学校体育器材,上课中丢失或有意损坏器材者要赔偿。

4、认真参加体育考核,不弄虚作假,缺考者要补考。

5、上课内容必须服从老师安排,积极参加练习。

6、课结束前要集合整队,查实人数,并做放松活动后,教师总结课的情况,再宣布下课解散。

(三)、课后常规

1、下课后,值日生整理好器材并按要求归还。

2、下课后,不要大量饮水,并为下节课做好学生心理、生理调节。

3、体育课存在最大问题——女生不喜欢运动,男生对不感兴趣运动项目练习不积极(造成后果:身体虚弱精神差、头晕脑胀,使身体由健康→亚健康→不健康→直接影响学习)。

4、积极参加不同运动项目锻炼身体效果最佳。

三、本学期体育课等安排

1、田径课18节、健康教育专题6节、篮球4节、排球课4节

2、阳光锻炼时间每周一、三下午4:55——5:40

3、本学期体育活动安排:学校田径运动会和高一年级拔河比赛

高中体育教学探析 篇7

第一, 要始终树立健康至上的指导思想, 要适当淡化竞技运动的教学模式。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特别是传统教学思维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主要是以竞技项目的教学模式, 这种死板的教学模式严重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因此要适当地减弱甚至弱化这种教学模式, 要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进来, 树立起一种关心自己身体健康的观念, 这样才能真正从学生的需求出发, 从而利用体育教学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从增进学生身心健康这一目标出发, 是当前体育教学的重要的思想观念, 必须落实在具体的教育教学环节中, 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 学会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 培养坚持课外锻炼的习惯, 从而切实提高身体素质,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第二, 要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合作性和创造性的培养。高中体育教学应该培养学生运动的兴趣, 因为兴趣是引导学生积极性的最重要的原因和动力所在, 没有兴趣可以说一切的学习都无从谈起。这就要求教师运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积极的态度, 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来给学生以和谐快乐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体育带个人的乐趣, 这样就能被学生以充分的机会没让他们在体育教学中学会表现自己, 要学会适度的鼓励, 通过多种具有有效性的形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应处于平等的地位, 教师不能凌驾于学生之上, 更不能有教师本为使自己变成学生的对立面, 而是教师应变主宰为主导, 自己是一个引导学生很好学习的角色, 只有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活动, 让学生在愉悦中认识到体育教学的乐趣, 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让他们在运动中体会活力和热情, 并适当地让他们展示自己, 给他们一个充分表现其才能的机会, 在学生中让他们去发展其个性, 使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要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以及自己的爱好, 比如有的同学喜欢篮球或者排球, 有的喜欢踢毽子和打羽毛球, 等等让学生的喜好在教师的心目中做到有数, 同时要制定出某个阶段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 通过其他各种教学手段有时要在室内的多媒体教学中领会到体育的魅力, 让学生能通过视、听器官获得体育知识、技能等有关信息, 特别是一些较为学生喜欢的传媒, 诸如NBA等等之类, 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教学短片, 来学生提供一种感性的、直观的学习材料, 这样在通过教师对技术动作的讲解、示范, 这样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再逐步地分解各个动作, 了解技术动作的形象、结构及技术要领, 从而掌握完成动作的顺序及方法, 感知教材, 对所学技术动作能有一个完整的概念, 我觉得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它是进一步理解技术动作和模仿练习的基础, 也是培养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是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前提。另外, 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老师要根据体育教学的任务和目标, 结合学校具体的环境设施诸如学校场地、器材等因素, 对教学内容、方法等进行整体设计。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让大家互相交流, 互相探讨、互相观察各人完成动作技术等方式, 取长补短, 相互学习。教师要尊重学生发现问题、指导学生解决问题, 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 对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高中体育教案教学设计 篇8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法;必要性;有效措施

一、快乐教学法的含义

所谓快乐教学法即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固化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丰富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对教学方式的适应性;同时,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学习情趣,使其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收获良好的学习效果。中学体育作为一门偏向实践型的学习科目,使用快乐教学法进行教学显得十分必要。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运用快乐教学法的现实必要性

纵观我国高中体育教学现状,教学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制约着中学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实际教学成果的获得。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的教学思维盛行,教学方式单一

中学教育长期停留在传统教学理念之下,长期的演变过程导致教学思维固化,注重照本宣科式的教育,忽视了教学理念的多元性和教学方式的多样性,重理念轻实践的教学思维严重阻碍着高中体育教学的发展;此外,教学方式太过单一,在理念课程的学习上仅仅学习书本知识,课外的实践活动也仅仅采用应付型的实践手段,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根本体验不到生动、有趣的实践方式,何来快乐而言!

2.忽视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习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

反观我国当前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普遍不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教学的主、客体关系不明确,在教学环节中甚至出现颠倒的情况,老师经常充当体育教学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客体地位。在这种不合理的教学模式下,老师往往以自己为教学中心进行枯燥的理论知识讲解,学生在厌恶、烦躁的学习环境中难以接收老师讲解的知识,未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失去了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兴趣,致使厌学情绪不断增强和蔓延。

三、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运用快乐教学法的有效措施

1.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育制度,加强中学体育科学教学的制度建设

首先,学校和老师一定要深刻理解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中学习的重要性,接下来二者就应该着力创造这样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方式。对传统的教学制度和理念进行改革,勇于对固化的教学制度和理念提出挑战,为中学体育教学采用快乐教学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制度保障。

2.体育教师一定要认真研究体育课程教学,结合实际寻找产生快乐学习效应的教学方案

在这个环节中,中学体育老师一定要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和学生实际的身体、心理状况,结合体育课程,寻觅出一些适合学生且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案,这样学生才会拥有学习的积极性,产生学习的快乐感觉。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心理状态,结合体育课程教学纲要,制定出一些实践性强,富有竞技性的体育学习项目,增强体育课程实践活动自身的参与度和兴趣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老师在这个环节中要加以引导,活跃整个体育课程的学习氛围,营造快乐的学习环境。

在训练跑步的科目中,老师在教授了跑步技巧和方案后,如果让某一个人单独跑,学生自然会感觉到不适应,缺乏动力,没有积极性,更谈不上快乐。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应该把几个学生编为一组,统一发令,开展富有竞技性的跑步训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积极性自然而然会得到迅速提升,也更乐于参与这样的运动,在快乐学习环境中使跑步能力得到提高。

3.中学体育教学不能拘泥于某一种体育训练,要培养学生终身锻炼、快乐学习的思维理念

在体育教学中,老师要当好伯乐,要善于发现在某些体育方面拥有天赋的学生,对他们的体育训练及以后的体育发展方向给予合理的引导,使他们能够发现自己的强项,快乐学习,进而取得较好的体育教学、训练成果。

参考文献:

[1]王柯.浅谈快乐体育教学中的教师和学生[J].安徽体育科技,2003(4).

[2]李新建.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4).

高中体育教案教学设计 篇9

一、教学内容:24式太极拳第一节

二、指导思想

根据高中学生思想较成熟,对运动技术的掌握能力增强,对自身运动项目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这一特点及体现“健康第一”、发挥“双主”优势这一指导思想,较为灵活地安排该节课,旨在创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愉悦身心,曾强体质,提高技术。

三、教材分析

该节课是24式太极拳单元的第一节课。教学目标 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24式太极拳的技术动作,体会出24式太极拳节奏。24式太极拳的技术对于高中生来说已不再是高难度的运动技术,关键是学生愿不愿学和教师如何去引导其学的问题。解决了上述问题,该目标就不难实现。另外24式太极拳对人体的协调性和心理素质的要求较高,所以采取各种方式的练习来增强体质、发展力量、提高跳跃能力、增强协调性、锻炼意志品质、愉悦身心是这节课的又一重要目标。

四、教学目标: 1、50 %的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本堂课的教学内容 2、70%的学生在这节课上愉悦了身心,身体得到了锻炼。

五、场地器材

南溪二中田径场、口哨、录音机、u盘

六、教学过程

1、开始部分

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清点人数、报告老师。师生问好,检查服装

2、准备部分 A、热生跑

B、热身操(老师自己编)C、游戏

3、基本部分

A、介绍有关太极拳要用到的掌法、步法 B、教24式太极拳的第一节 C、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练习

教法:讲解、示范、纠错等方法。组织:随课堂的内容而改变。

要求:每次练习都保持安静,持有积极快乐的心态,随着老师的组织不同改变自己的心态。在课堂上要随时注意安全。

4、结束部分

A、防松跑操场1圈 B、瑜伽练习

要求:安静、队列整齐

在练习时要注意呼吸,这个练习可以加强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缓解压力。组织: ********************** ********************** ********************** 教法:讲解示范

高中体育教案教学设计 篇10

测试内容

颠球、过杆射门、教学比赛

测试标准

评定等级:86分以上为优秀 76——85分为良好

60——75分为良好 59分以下为不及格

优秀完成:颠球50个以上(左右脚连续颠),过杆射门8秒钟以下(不漏杆,且射进),分组比赛能合理运用技战术,有很强的配合意识。

良好完成: 颠球30——49个(左右脚连续颠),过杆射门8——9秒钟(不漏杆,且射进),分组比赛基本能合理运用技战术,有配合意识。

基本完成:颠球10——29个(左右脚连续颠),过杆射门9——10秒钟(不漏杆,且射进),分组比赛能够运用一些技战术。

高中体育教学探析 篇11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251-02

摘 要 本文针对体育与健康这门课程的特点以及高中学生的身体状况,依据新课标的精神,以及根据自己教学实践,现就如何上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谈谈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 高中体育; 探析; 观念

中学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是学生发展智力和体力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现代化思维和素质、坚强的体魄的关键时期。高中学生的年龄一般集中在15-19岁之间,生长发育、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的发展刚进入缓慢增长期,除少数发育指标外,大部分指标仍处于正向增长期。针对体育与健康这门课程的特点以及高中学生的身体状况,依据新课标的精神,以及根据自己教学实践,现就如何上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谈谈自己的体会。

1 明确当前体育教学的思想观念

“健康第一”是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和教育目标。从教育目标中可以看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师的思想观念、角色转换、知识储备、综合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1 在指导思想上要求体育教师具有 "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思想观念:摆脱传统的体育教育思想的束缚:敢于创新、尝试未知、勇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新的挑战。认真细致地学习课程标准,尽力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直到掌握课程标准的精髓。这是实施课程标准的前提。必有领会了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才有可能有效地实施课程标准,达到"五大领域"的教学目标和"健康第一"的教育目的。

1.2 在角色转换上要求体育教师在传授运动技术的同时,还应该是一名心理工作者、社会工作者、身体形态塑造者、身体机能培养者。如果体育教师还是以传统的角色来实施课程标准的话,那么,既完成不了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更达不到课程标准的教育目标,实施课程标准将是一句空话。

1.3 在知识储备上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课程标准是众多学科相互渗透交叉的一门学科,体育教师掌握的知识量越广、越大,运用知识的能力越强,对实施课程标准越有利。因此,体育教师要不断地、自觉地更新知识,学习新知识,同时要能在实际中加以运用。

1.4 在综合能力上体育教師要具有提高领会课程标准、文件精神、更新观念的能力;获取知识和使用知识的能力;有非常强的驾驭课的组织能力、应变能力、控制全局的能力;有高精深的运动能力和创新的、立体的、全方位的教学能力;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社会适应能力。

2 要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培养

传统的体育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长期以来,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一直处于被动、消极、受压制的地位。教师强行施教的教学方法很大程度打击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出现了随着年龄增长、年级升高,喜欢上体育课的人数逐渐下降的不良现象。很大一部分学生上体育课时无精打采,甚至反感教师的说教,而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却兴致盎然,两者形成鲜明的对照。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展和进一步的深入,以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为基本特征的体育教学模式已被摒弃,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以适应学生日益增长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加强学生在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方面的培养,也成为必然。

最近几年来,出现了不少新型教学模式,如:引导──发现,情境──陶冶,目标──调控,先练习──后指导等等。这些教学模式都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个性化是新课改的方向之一,它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一种手段。课程目标对学生的要求很明确: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要达到课程目标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激发运动兴趣,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3 要逐步加强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3.1 舆论训练法。就是用制度和规则所指明的行为的规范标准来训练指导学生行为,从而收到培养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效果。体育的特点之一就是很多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制度和规则要求下进行的,这就为利用制度和规则作为行为规范来教育学生提供了有利条件。有明确制度和规则的竞赛活动固然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就是非竞赛性的活动也可以制定相应的规则作为教育的手段。

3.2 团结训练法。高中体育教师应当在采用集体项目的教学中,例如球类训练、团体操训练等,让学生意识到在集体项目中,不顾集体利益,不与其他队员配合,一味过分地“表现自己”,都会给他人、给集体带来损害,将受到集体舆论的批评和指责。由此可见,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帮助学生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使学生个体的行为与集体荣誉相联系,使他们认识到荣誉来自集体成员的共同奋斗和团结协作,来自个人对集体的奉献和刻苦训练而作出的不懈努力。

高中体育有效教学探究 篇12

优化体育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有效性的新方法。因此,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结合学生具体的发展要求, 面向全体学生, 制定出合适的教学方案, 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重后进生的进步, 不仅要提高这些学生的体育能力, 还要培养他们的体育锻炼意识, 促使他们形成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

(一) 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 及时鼓励学生, 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都有表现欲望, 他们期望自己的行为能够得到教师或者同学的肯定和赞扬。因此, 在教学中, 体育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 及时给予他们鼓励和赞扬,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例如, 学生在学习垫上健身动作时, 为了让学生产生“我的动作很优美”的意识, 教师要及时地给予他们合理中肯的评价, 学生的心理一旦得到满足, 就会产生的学习热情, 他们在探究体育知识的过程中会更加投入。

(二) 确定教学目标, 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在设计体育教学内容时, 教师首先要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总目标的要求, 认真研究各模块学习内容及要达到的目标, 对各个教学内容都要进行有效的计划和安排, 让每个学生都能实现更好的发展。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他们的兴趣爱好, 合理选择教材内容, 并且给学生提供练习的时间, 让所有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学有所获, 并保持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

二、注重营造良好的体育环境, 打造高效体育课堂

体育教学中, 教师应该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以良好的师生情感交流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一) 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体育课堂教学方法不能局限在讲解—示范—练习的程度上。在高中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视具体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 可以采用讲授—练习—发现—引导—问题等有效方式, 设计出更多具有特色的教学策略, 以此来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如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实物、插图、模型、标本等教具, 还可以运用幻灯、投影仪、录像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拓宽学生的认知范围, 使抽象的体育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体育活动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教师可以将一些体育界的信息、历史故事, 以及体育与养生等方面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开拓他们的视野, 让学生不仅能够学到运动技术, 还能扩大知识面, 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转变教学观念, 提高教学效率

为了响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广大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 充分理解新课程改革改革的思路和意义, 并且在教学实践中逐步落实。

(一) 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角色的重大转变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按照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进行千篇一律的教学, 最后对学生进行考核, 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处于被动的状态, 他们为了考试合格而按照教师的要求学习, 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个性发展, 也使一部分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新课程改革改革提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扮演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 根据这种差异确定教学目标和考核办法, 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 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 以满足他们的需要。

(二) 教师应树立学生为主导的教学观, 做好体育教学的组织工作

首先, 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和目标, 合理规划、有效设计教学活动。其次, 在活动或任务进行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 为学生创建一个有效的学习氛围。这样, 学生的认知规律得到充分的尊重后, 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会油然而生, 体育教学目标也会顺利实现。

总而言之, 体育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质量的高低, 也影响着学生的体质健康。因此,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脚踏实地, 远离浮躁, 不断地进行实践, 不断总结和反思, 改进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摘要:优化体育的教学过程, 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 是每位体育教师追求的教学目标, 也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有效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不断被一线教师关注并运用。那么, 何为有效的体育教学呢?有效的体育教学需要教师遵循体育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 用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物力投入, 来取得尽可能高的教学效率。本文就如何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展开讨论。

关键词:高中体育,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周正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S1) .

[2]王君亚.在体育教学中如何矫正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J].中国校外教育, 2011 (11) .

[3]巧巨辉.浅论体育教师的素质[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 (3) .

上一篇: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培训下一篇:田鼠和家鼠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