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袋污染的调查报告

2025-04-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塑料袋污染的调查报告(精选4篇)

塑料袋污染的调查报告 篇1

调查对象:塑料袋,白色污染中的重要角色。

由于我国大部分城市垃圾处理不是卫生填埋或焚烧回收热能,而是垃圾搬家,由市内运到郊外露天堆置或浅埋,一遇大风,重量轻、体积大的塑料废弃物,特别是超薄塑料袋则随风四处流散,漫天飞扬(戏称为“群膜乱舞”),或悬挂在枝头或电线杆上,被形象地比喻为线杆上的“万国旗”,或随流水漫延到江河湖泊、排灌沟渠等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白色污染。白色污染主要是指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视觉污染是指散落在环境中的废弃塑料袋对市容、景观的破坏,如散落在自然环境、铁道两旁、江河湖泊的各种食品包装袋,或漫天飞舞或悬挂枝头的超薄塑料袋,这些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被称为视觉污染。

潜在危害是指塑料袋进入自然环境后难以分解而带来的长期的环境问题。其危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⑴在土壤中大面积积聚的塑料袋(主要是农用塑料地膜)残留物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⑵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中的塑料袋,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导致死亡。

⑶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袋质量轻、体积大很难处理。如果将其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且长时间不易分解。混有塑料袋的生活垃圾也不适合堆积起来做化肥。现在社会上反映最强烈的是视觉污染,而对于塑料袋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大多数人还缺乏足够的认识。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数据查询、计算、分析等

调查数据:杨帅家一周使用塑料袋34个,胥瀚文家一周使用塑料袋25个,李林倩家一周使用塑料袋100个,罗涵家使用塑料袋70个,彭思涵家使用塑料袋68个,薛世杰家一周使用塑料袋74个,经统计全组成员一周共使用塑料袋371个。小组平均每天使用塑料袋53个。小组平均每天使用的塑料袋可污染31800平方厘米的土地,合为3.18平方米,约等于3平方米。学校操场总面积约为1.8公顷,合18000平方米,假设每个塑料袋污染600平方厘米土地,小组每天丢弃的塑料袋6000天,即16年零160天,便可将整个操场污染。

网络查询数据:据有关部门统计1998年国内包装塑料近400万吨(包括自我配套用的在内),其中难以回收利用的一次性包装材料以30%计,则每年产生的塑料包装废弃物约120万吨;塑料地膜产量40多万吨,其废弃物由于混入了大量沙土,较难回收利用,通常农民把它们捞到地头烧掉,回收量甚微;一次性塑料日用杂品及医疗卫生用品约40多万吨,综合上述各项,塑料垃圾年产量达200多万吨。

近十几年来,随着商品经济、交通、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城市数目的增加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产生的城市生活垃圾大幅度增长。城市生活垃圾组成中的塑料废弃物也迅速增加。按重量计算,约占3-10%,按体积计占20-30%。

到 2000年 ,由于废弃塑料造成的污染约为 5 00 万t。而今后 10年累计污染量将达 35 00万~ 4000万t,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近年,我国因和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2000亿元,其中生态破坏1000亿元。据对北京、天津、上海三大城市抽样调查 ,塑料包装袋 18~ 25亿个 ,人均每日 1个;农用薄膜每年约 675万平方米及几亿个饮料瓶。这些品种总重量全年在 5~ 6万吨 ,是城市固体废弃物(垃圾)总重量的 7%~ 10%。

对环境的危害:导致酸雨的产生,破坏臭氧层,加剧温室效应,为老鼠,蚊蝇,细菌提

供了繁殖场所。塑料制品大都含有PVC和丙烯晴等有害物质,当其燃烧时会产生HCL,HCL是导致酸雨的重要原因之一。生产泡沫塑料过程中使用氯氟碳化合物(CFC)和氟利昂,导致紫外线过量照射,使温室效应加剧,破坏大气生态平衡。料垃圾还会释放出很多种有毒化学气体,如二恶英。特别是其中的二恶英,会使人消瘦,肝功能紊乱,神经损伤,诱发癌症。由于废弃塑料包装物上的残留物质 ,如快餐盒的食物残渣、饮料瓶中的糖份等都会给蚊蝇和细菌提供生存和繁殖的温床 ,尤其是春夏季 ,一些常见微生物如芽胞杆菌属、无色杆菌属、八叠球菌属、旧球菌属等都可以在城市堆放或散落的塑料包装物上快速繁殖生长 ,同时也可引起大量蚊蝇孳生 ,危害城市公众的身体健康和影响环境卫生。在多风季节 ,随风飞舞的塑料袋可缠绕到架空供电线上造成短路事故。

有效的治理措施:据悉,国内已有许多城市禁止使用此类产品。北京,自1998年1月1日起禁止生产和使用0.015毫米以下的塑料袋。西安,1999年11月1日严禁在市区内生产、销售和使用厚度在0.02毫米以下的一次性超薄塑料袋。天津,自2000年10月1日 禁止生产和使用0.025毫米以下的塑料袋。大同,自2001年5月1日禁止生产和使 用0.025毫米以下的塑料袋。成都市目前还没有相关禁令。

治理办法:治理白色污染可以借鉴国外3R1D,即减量、回收再用、再生利用、降解等的治理对策,实施省资源化(减容、减量)、再资源化(回收利用)、无害化(可降解)等措施。因为近年来开发了许多替代品如纸质、纸浆模塑、植物纤维、全淀粉等餐饮具。它们虽是采用天然材料为原料,比较易腐烂降解,但由于加入了防水防油剂,又增加了腐烂降,而且其降解快解和回收利用的难度,实践证明它们在用后回归自然仍需要一定的周期慢又相当大程度取决于环境条件。

事实上,白色污染不是塑料的悲哀,而是人们自身的悲哀。白色污染的源头其实并非物质或用品本身,而是人们的行为习惯。在我们调查中就发现,为了图方便,几乎人人都在用塑料袋装物品,而却很少有人知道塑料包装物对环境的危害。

你知道吗?我们每个人都是环境灾难的制造者,也是环境灾难的受害者,更是环境灾难的治理者。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份共同的环保职责:关心环境质量,监督环境执法

参与政策建议,选择绿色生活。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选择的绿色生活方式(5R生活方式)来参与环保: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评价,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救助物种,保护自然。

让我们牢记:人类尊重自然是人类珍爱自己生命的需要。

附件一:

数 据 计 算 结 果

1、小组一周使用塑料袋总数:

34+25+100+70+68+74

=59+170+142

=371个

2、小组成员平均每天使用塑料袋个数(得数保留整数):

371÷7≈53个

3、每天丢弃的塑料袋污染土地面积(假设每个塑料袋污染600平方厘米土地,得数保留整数):

600×53=31800平方厘米

=318平方分米

≈3平方米

4、本小组使用的塑料袋污染与学校操场同样大的土地所需时间(操场1.8公顷):1.8公顷=18000平方米18000÷3=6000天合16年零160天

塑料污染高二作文素材 篇2

那是一个天气晴朗的周末,湛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太阳无遮拦地把光芒洒向大地。即使在周末,城里的人也不停歇,街道上人来人往,马路上车水马龙——大家似乎都有急事,夹着公文包或课本,再带上一杯咖啡,匆匆而过。而我就不同了,在这条街上和别人比起来,我显得蛮清闲的,慢悠悠地闲逛。

走着走着,便拐进一家书店。书店里面看书的人并不多,很清静。店里的灯光有些暗,于是我来到了橱窗边,随手拿起了一本书来看。书里面的字密密麻麻,比蚂蚁还小,一个个整齐地排列在上面。“真无聊,看不懂呢……”我在心里想着,又翻了几页,然后把它放下。

抬起头,橱窗外的人行道依旧人来人往,太阳烤着地面,烤得发烫,是夏日独有的温度。突然,一个透明的塑料袋一下子飞过来,紧紧地贴着我面前的玻璃,的把我吓了一跳。几秒钟后,它又重新飞上天去。外面的风能使它飞得很高很自由,于是它便猖狂起来,好像在嘲笑着人们。

飞了一会儿,那塑料袋忽然慢了下来,飘飘悠悠地落在人行道上。

一双高跟鞋踩过了它。小小的塑料袋没有了风的帮助,只能在地上听天由命。我看着它,突然有点高兴。这时,一双皮鞋踩过了它,紧接着是运动鞋、帆布鞋、凉鞋……这时的塑料袋已经又脏又烂。它就那样躺在那里,一动不动。

这时,有一双灰色的布鞋停在它前面。布鞋的主人是一位老年人,个子不高,一身深蓝色的中山装。只见他看了看地上那可怜的塑料袋,随即缓缓蹲下,拾起了它。他的动作与身边的人群显得格格不入,可我始终注意着他的动作。缓缓起身后,向着不远处的垃圾桶走去。

我深深地被感动了。在忙碌的日子里,还会有多少人注意卫生?哪怕是举手之劳,如果身边能够有多一些像这位老人一样的人,那我们的生活空间不至于这样恶劣吧?

工信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总结汇报 篇3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塑料污染治理工作会议精神,规范生产使用塑料制品和回收处置塑料废弃物,建立健全塑料制品长效管理机制,坚决打赢塑料污染治理攻坚战。我局高度重视,结合工作实际,扎实开展塑料污染治理工作。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紧紧围绕生态建设这一主题,坚持以人为本,把“白色污染”治理工作纳入企业管理目标责任制当中,成立了县工信局塑料污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担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工业股、煤炭股工作人员、规上企业负责人为成员,切实加强组织保障,确保工作扎实推进。

(二)把握重点,抓好统筹推进。

一是重点排查全县利用废旧塑料加工企业,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逐步摸清目前生产环保替代品的企业数量、规模、销售情况以及一次性塑料制品货源情况、销售渠道、分布情况,以及主要销售一次性塑料制品的客商等一系列情况;

二是加强中小企业的运行监管,确保各类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生产符合国家有关环保标准的替代品,提高产品质量,扩大产品销售量,降低产品价格;

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企业,建立检查台账,实行清单化管理。

(三)细化措施,明确职责任务。

消除“白色污染”工作是一项非常繁杂的系统工程,针对现阶段市民环保意识普遍不高,“白色污染”制品使用面广泛等特点,我们采取联合执法和常规执法相结合、相关职能部门联合执法与环保部门现场执法相结合、巡查和蹲点检查相结合,对全县中小企业等进行”地毯式”的执法检查,制定印发《X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的倡议书》。

(四)团结协作,扎实工作。

要全面消除“白色污染”,任务重,难点多,针对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我局与工商、质监、环保等部门及时提出、讨论,协调沟通,形成合力,克服困难,以高度的责任感完成各自工作。

(五)联合从严执法,开展宣传教育。

消除“白色污染”,企业和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是重要的一环,我们把宣传和发动群众,提高市民的环境意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向广大市民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违法商贩我们坚持”教育在先,处罚在后”的查处原则,先后向各相关单位及经营业主发送防治白色污染宣传资料X份。目前广大市民已普遍认识到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是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不能生产、经营和使用。

二、下一步打算。

(一)实行属地管理,充分发挥企业、环卫部门及街道办事处、居委会职能,及时清理环境卫生,消除一次性塑料制品的视觉污染;

(二)对所有生产、销售一次性塑料制品的厂商进行申报登记,全面准确把握全县环保制品的使用情况;

(三)组织声开展宣传活动。

指导各企业在悬挂宣传标语横幅,积极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浓厚氛围。

关于塑料袋使用情况的调查问卷 篇4

你好,我是山东农业大学的学生,想要了解一下您对塑料袋使用方面的意见,谢谢合作!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相应的提高,人们对塑料袋的需求也大大增加,请根据你的日常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你是用塑料袋的原因是什么?A.使用方便B.外表美观C.便宜

2.你知道塑料袋会对环境有危害吗?A.知道B.不知道C.没考虑过

3.你认为是否应支持使用塑料袋?A.支持B.不支持C.和我无关

4.你认为应该限制使用塑料袋吗?A.应该限制B.不用限制C.无关紧要

5.你经常如何处理用过的塑料袋?A.再利用B.随手丢弃C.焚烧D.掩埋E.其他

6你认为有东西可以替代塑料袋吗?A.有B.没有

7.您上超市或菜场购物是用商家提供的塑料袋还是自带袋子?

a.用商家提供的塑料袋b.自己带 c.两者皆有

8.平常每天您使用塑料袋的数目是:a.0个b.0-3个c.3-6个d.6个以上

9.您了解塑料袋对环境的危害吗?a.十分了解b.不太了解c.不了解

10.关于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您认为——

a.危言耸听,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

b.知道有危害性,但大家都在使用我也跟着用了

c.对环境的危害性很大,应尽量少使用

11.如果在超市实行对塑料袋的收费制度,您的态度是:

a.如果收费合理,为了促使大家自觉减少塑料袋使用,我支持

上一篇:描写四季唯美的作文下一篇:锅炉房拆除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