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英语6月月考试题

2024-09-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二英语6月月考试题(共4篇)

高二英语6月月考试题 篇1

一、单项选择:(30题,2分/题,共60分)

1、“笔墨随时代”,绘画艺术要有时代精神,就要有创新。然而不继承优秀的传统遗产,创新很难有稳固的根基。这表明绘画艺术的发展要()

A.正本清源,独树一帜 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C.薪火相传,推陈出新 D.各美其美,和而不同 2、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年,.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在组织纪念活动中,要广泛进行近现代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斗争史的宣传教育,歌颂中国人民前赴后继、不屈不挠反抗侵略的英雄事迹。这主要是为了()A.教育人民认清日本军国主义的本质 B.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C.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D.促进中日关系健康发展

3、我国有许多抒发爱国情怀的诗词格言,下列不能直接体现这一风格的是()A.“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B.“头颅肯使闲中老,祖国宁甘劫后灰”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D.“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4、宋锦历史悠久,有中国“锦绣之冠”之称,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APEC领导人把宋锦这一“非物质遗产”穿在身上,是宋锦历史的第一次。由此引发苏州“宋锦热”,订单纷至沓来。这体现了()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 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5、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尘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A.继承中华民族的一切传统与作风

B.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C.屏弃一切外来文化的侵蚀和干扰 D.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6、“元芳,你怎么看?”这原本是影视剧中的一句台词,但经过网络的传播,成为2012年最流行的网络用语,与此同时,更多的网络语言也正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使用。这说明()1 ①网络文化正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生活 ②网络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被动的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我国定期举办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电视、文学“骏马奖”评选。这有利于

()

①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 ②加强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③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④彰显民族文化的核心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2014年2月,“大型礼乐展演——千人诵国学”活动在扬州市体育中心举行。1000名儿童在活动现场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扬州市之所以举办这样的活动,是因为()A.必须用传统文化约束现代中小学生 B.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根基 C.中华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D.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 9、2014年是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5周年。这个15年,西部地区腾飞的一个重要秘诀在于文化支持社会经济发展。这体现了()A.文化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B.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完全同步的关系 C.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D.文化对人终身发展产生持久影响

10、中央电视台新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标志(见右图)由含义偏旁部首组合而成,彰显汉字的文化魅力。汉字()A.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 B.书写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C.是字体始终如一的“方块字”D.是形美大于意美的文化符号

11、《失去的独桅帆船: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现》文物展先后在多地展出,展览通过数百件来自约1200年前沉没的一艘阿拉伯商船上的中国唐 朝“货”,为人们讲述了“隐没”已久的海上丝绸之路的一段故事。此次展览()

①集中展示和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 ②印证了中华文化有源远流长的特征 ③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有重要意义 ④有利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什么是文化?著名作家龙应台说:“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这告诉我们()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着人 ②文化是可以通过人的行为体现出来的 ③文化是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 ④文化是在个人成长中自发形成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3、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①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②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③社会实践的需要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④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台湾的不少路名,关键字都出自“四书”“五经”,如“仁爱路”、“忠孝路”、“信义路”等。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两岸同胞共有的名片。路就是一面镜子,“礼”在路上。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③海峡两岸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④传统思想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健康引领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奋斗的一面旗帜。在当代中国()①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②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

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④弘扬爱国主义必须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消除外来文化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6、2015年7月1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两岸万名青年大交流主题联欢活动,堪称今年最高规格、也最具青春活力的两岸民间交流活动。成千上万的两岸青年身穿印有“两岸同心我们同行”的T恤衫,共同欣赏中华传统文化,共同高唱《龙的传人》,共同为两岸的艺术家鼓掌欢呼,现场气氛十分融洽和热烈。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两岸同心我们同行”两岸万名青年交流活动的举办()①有利于两岸共同传承中华文化,加强两岸同胞的精神交流 ②有利于增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活力 ③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④有利于增强两岸青年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7、曾经在全国热播的电影《山楂树之恋》,记录了1975年前后那段贫穷而饱含理想的时光,以及两位青春男女质朴唯美的情路历程。由于剧情贴近时代,让人身临其境,无数观众感动得潸然泪下。上述事实说明()

A.注入时尚元素的文化作品更具有生命力 B.大众传媒为人们享用文化提供了必要条件 C.立足社会实践,才能创造出有价值的文化作品 D.文化市场的发展满足了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18、源自山东的儒家文化对当今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是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区域,鲁中平原以农耕文化为特色,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胶东沿海渔家风情浓郁,粗犷奔放;鲁西地区是孔孟之乡,传统厚重。这表明()①传统文化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②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③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9、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人们有重要影响。我们中学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A.社会科学知识 B.自然科学知识 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D.语言和文字水平20、2014年3月15日,央视大型文化纪录片《舌尖上的诱惑之重庆火锅》在朝天门举行开机仪式。具有标签意义的火锅文化和码头文化深深植根于巴渝土壤,又对当地社会生产和人们的人文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上述事实主要表明()A.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B.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D.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21、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各种文化活动目不暇接,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A.2013年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美国 B.中俄“海上协作-2013”联合军事演习自7月5日至12日在日本海举行。C.2013年江苏省财政厅拨款2.6亿元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D.2013年7月7日,“黄鹤楼”杯2013年江苏省业余羽毛球联赛在宿迁落幕

2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我国人民悼念逝者,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关于民族节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B.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D.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C.能消除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 23、100年来,中华书局以出版古籍和经典为特色。如今他们把自身的定位从“传承者”扩展为“传播者”,既出版古籍学术著作,又出版面向大众的解读经典式图书,丰富了文化市场,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由此可见()

A.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B.文化发展要兼收并蓄 C.文化融合离不开博采众长 D.文化繁荣要锐意创新

24、“公期”是海南的传统民俗节目。以前每逢“公期”,人们都要拜祭“公祖”,举行“过火山”、“上刀梯”、“贯铁杖”等仪式。今天,人们移风易俗,利用这一民俗节日“赛红 歌”、“赛书法”、“赛技能”,建设和谐文化,倡导文明新风。这表明民俗节日()①体现了民族心理和情感,富有民族文化韵味 ②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集中展示了本区域文化,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④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D.③④

25、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体现了()①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③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④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

D.③④

C.②④

26、近年来,流行歌曲、小品等大受欢迎,交响乐、歌剧、民族戏曲则有些受冷落,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现象。一些有识之士呼吁“文化艺术领域也需要生态平衡”,因为()

①不同文化艺术形式共同发展,可以满足不同层面大众的需求

②在文化艺术领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样重要③扶持高雅文化艺术、适当限制通俗文化艺术是当务之急

④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才能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7.听着原汁原味的潮剧经典唱段,看到的却是卡通人物在说唱逗乐。文化古城广东潮州的.七个年轻人运用Flash动画技术,以传统潮剧题材为蓝本,创作出一种新型的“卡通潮剧”,一问世便在国内数十间网站广为传播。这表明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

①只有不断地借助现代生产和传播手段才能创造新文化

②要为人民群众提供传统和时尚相结合的文化产品

③只要通过市场运作和大众传媒就能提升文化产品的商业性

④必须努力贴近群众的生活实际创新文化形式和手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时下,某些电视节目为博取收视率编造情节,制造噱头,成为“炫富”、“拜金”等思想和言论传播的渠道。根据材料完成28~29题。

28、之所以出现此类文化现象,是因为:()

A.文化市场具有盲目性

B.大众传媒具有公开性

C.文化市场具有自发性

D.古今中外文化相互激荡

29、当前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必须:()

A.包容中华传统文化

B.海纳欧美外来文化

C.加强文化市场监管

D.抵制通俗文化发展

30、腐朽文化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对待腐朽文化的正确态度是:()A.用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教育 B.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C.改造腐朽文化 D.提高辨别腐朽文化的能力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材料一: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

材料二:2012年9月26日,第25届世界运河大会在扬州举行。大会邀请了10个国际组织和23个国家的93名专家参会,共同推动中国大运河联合申遗,扩大世界运河城市之间合作交流。扬州是一座与大运河同生共长的历史文化名城,理应为中国大运河申遗作最好的努力,目前重中之重就是要充分利用好运河文化遗产资源,这是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贡献,更是扬州 建设世界名城的应有之义。

(1)阅读材料一,从文化功能的角度,说明“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道理。(12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说我们如何“为中国大运河申遗作最好的努力”。(12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谈到“中国梦”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我们要团结全体中华儿女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再次强调,“我们必须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材料二: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舍生取义”“自强不息”“以和为贵”等精神特质,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滋养。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1)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梦”的讲话是如何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的?(6分)(2)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中学生应如何弘扬中国精神。(10分)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6-2017学上学期阶段性测试 高二年级 政治答案

CCACB BCBCB DADBD DCBCB DADAA DDCCB

31、(1)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对经济政治有重要的影响。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分)

②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文化软实力。(2分)

③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2分)

(2)①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和吸收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2分)

②要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2分)

③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吸取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加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2分)

32、(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体现了爱国主义这一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涵;(2分)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进体现了团结统一的精神;(2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努力,再接再厉、一往无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体现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2分)

(2)弘扬中国精神,就要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分)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2分)

正确对待外文化,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2分)

高二英语6月月考试题 篇2

一、选择题

1.“红包”是华人春节的一种习俗,已流传千年。原本是长者向幼者表达爱护祝福之意的红包,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演变成了一项全民级的互动娱乐活动——“抢红包”。这说明 ①传统习俗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②社会实践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传统文化在继承中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这是一个尴尬的事实:当经济领域的中石化、中移动向世界五百强挺进时,我们的文化企业却拿不出一个名扬世界的品牌代表,当美国利用中国的花木兰故事拍成电影成功占领中国市场时,中国的创意产业几乎为零。全国500多家出版社的收入总和,不及德国贝塔斯曼集团一家的年收入。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文化产业在现代经济总格局中作用越来越突出 B.文化企业要不断扩大规模提高收入水平

C.必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其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D.文化的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标志

3.2015年10月,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使南京大屠杀从南京记忆、中国记忆上升为世界记忆。《南京大屠杀档案》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 ①有助于发挥这些文献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共创未来、捍卫人类尊严的积极作用 ②有助于保护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③使这份国家文件列入到国际文件库,能更好地发挥它的历史价值 ④有助于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仇恨,集中表达中华民族情感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4.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中科院院士、政协委员姚檀栋当着总书记的面背诵几句被大家调侃的《沁园春·霾》,“北国风光,千里雾霾,万里尘飘„„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戴口罩”,现场一片笑声。形象地描绘了北京的空气状况,这说明()①意识是大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意识是社会实践长期发展的产物 ④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当前,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商业生态系统,对传统商业生态系统正在进行着一次革命性的颠覆。业界评论说:“就像狮子吃掉森林里的羊,这是生态的规律„„新经济模式已经有点狮子的味道。”“狮羊论”的哲学依据是

①人类社会和自然界都遵循固有的同样的规律 ②矛盾对立双方在斗争中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③一个新事物,对另一个旧事物的辩证的否定 ④社会发展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天宫”是中华民族对未知太空的传统叫法,以“天宫”命名目标飞行器,引起了国人和海外华人的共鸣。这表明()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②中华儿女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烈认同感 ③传统文化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特质 ④中国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7.“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形象地说明了 A.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B.世界必须要统一文化 C.要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D.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8.有两位画家以《安静》为题各画了一张画,一位画了一个湖,湖面平静,倒映着远山和湖边的花草,好像一面镜子。另一位则画了一个激湍直泻的瀑布,旁边一棵小树,树上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小鸟,小鸟在睡觉。后一位画家才真正理解安静的含义,因为他懂得 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任何物质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④ 9.下列看法中,属于世界观的有()①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 ③水往低处流 ④存在即被感知

⑤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①③⑤ D.①④⑤

10.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的重要作用是

①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保证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 ③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④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各国各地文明形态千差万别,文明交流互鉴不应以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者贬损某一种文明为前提。这对文化交流与发展的启示是: ①理解个性,呈现多元共生的局面 ②求同存异,避免不同文化的分歧

③平等交流,维护人类文化的生态平衡 ④相互借鉴,辩证分析不同文化的优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2.2015年3月12日,中国游客在泰国景区洗手台洗脚,此不文明行为引发争议。网友观点不尽相同。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游客行为折射国家形象,应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 ②文化具有多样性,产生不同行为是正常的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出游地所在国的文化习俗 ④不同民族的文明行为有差异,但也有共同的文明行为要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016年3月4日,两会特别访谈栏目《企业家说》访问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时,谈到自己从一个绍兴茶厂的调度员到今天成为享誉全国的“饮料大王”的奋斗历程,宗庆后说:“从87年创办娃哈哈集团,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企业在发展中走了不少弯路错路。我坚信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熬过一次次难关,如今这些错路和弯路都和成功的经验一起,成为娃哈哈未来发展中宝贵的历史教材。”这启示我们 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水平不能超越当时的历史条件 B.在一定条件下,过去上的失误、错误能对后世有积极作用

C.过去的失误、错误和成功经验,都对当时的实践发展进步起推动作用 D.真理与谬误总是相伴而行,曾经的谬误到后世就会转化为新的真理

毛泽东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4.这句话表明()

A.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不止一个 B.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C.参加实践是获得真理的唯一途径 D.认识具有主观随意性,对同一事物的认识都是不同的 15.下列关于认识和真理的说法,错误的是()①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而真理是不变的 ②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认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③两者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④真理是认识,认识不一定是真理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6.南昌海昏侯墓出土了近200万枚的五铢钱、数以千计的竹简和木牍,还有编钟、铁编磬和车马坑,其考古价值超过长沙马王堆汉墓,对于复原西汉列侯葬制和园寝制度价值巨大。通过考古能够追溯过去,这说明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④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和主观能动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10月13日在京召开。习近平指出,道德模范是道德实践的榜样,要深入开展宣传学习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道德模范是道德实践的榜样,是因为 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能在全社会形成巨大的正能量 ②发挥道德模范的引领作用,就能提高全民道德素质

③道德模范的事迹是“崇德向善”的指南,是品德修养的“明镜” ④道德模范的形成离不开道德实践,受道德实践决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阿尔法围棋(AlphaGo)作为谷歌开发的一款围棋人工智能程序日前以4:1总比分击败韩国棋手李世石,引发热议。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认为,电脑战胜人类只是时间问题。法国围棋队主教练樊麾说,我们面对新生事物要放宽眼界,毕竟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是机器学不会的。材料表明: ①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 ②人工智能将遵循优胜劣汰的规律最终取代人类 ③人工智能的发展否认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④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能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万有引力规律使得物体在脱离支撑以后会普遍下落,但人可以造出各种飞行器向上运动。这说明

A.人能自觉地创造条件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方式 B.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或创造已有的规律 C.改造规律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一个重要体现 D.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20.真正的哲学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因而哲学家都是真理的发现者。这一观点 A.正确地反映了哲学和哲学家在认识社会中的不同作用 B.准确而深刻地把握了真正的哲学的本质,是正确的 C.对哲学的认识是正确的,对哲学家的认识具有片面性 D.肯定了哲学认识世界的作用,否认了哲学改造世界的作用

21.2015年11月12日,国立澳大利亚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的天文学家宣布,借助天文望远镜发现已知最古老的恒星不在上百亿光年外的宇宙深处,就在我们“身边”——银河系的中心。这直接印证了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2.女排夺冠,举国沸腾,“女排精神”又一次响彻中国。郎平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下列诗句中与女排精神蕴含哲理有一致性的是

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②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3.央视热播的纪录片《传家》紧扣中国人关心的生活话题,讲述中国人的情趣品味以及代代相传的习俗伦常、生活观念和处世哲学,宣扬中国人的家庭价值:抚养赡养、教化培育、规范行为、传承家道等,让人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引发人们的心灵共鸣。《传家》引发人们的共鸣是因为 ①它蕴含的传家智慧成为了人们安身立命的生活基础 ②它蕴含的价值导向契合了人们内心深处的精神需求 ③它传递的生活观念增强了人们对于家庭价值的认同 ④它讲述的习俗伦常点燃了人们回归传统生活的热情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24.几年前,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可见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上要更加谨慎,由此引发了人们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这说明 A.哲学源于人们对灾难的思考 B.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C.真正的哲学就是生活本身

D.哲学源于生活,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

25.“等到有一天你慢慢长大,也许我的枝干早已干枯”。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是索取了什么。结合漫画,我们得到的启示有()

①在人生中追求价值与奉献的平衡统一 ②不以恶小而不为,注重价值的积累 ③秉承价值观因人而异的度量方法 ④人生的长度更多的在于奉献而非索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6.从公园跳到广场,从国内跳到国外,广场健身操已成为我国最为普及的健身活动之一。国家体育总局宣布,将在全国推出由专家创编、适合不同人群、编排科学合理、群众简单易学的“新国标”,并按照引导、扶持、规范的方针,推动广场健身操健康有序发展,这表明 ①中华传统文化形式多样、异彩纷呈 ②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内在动力

③国家对文化活动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④我国大力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7.下列诗句与右边漫画体现的哲学寓意相一致的是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C.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D.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28.占宇宙95%以上的暗物质和暗能量已由万有引力定律证实存在,但却从未被直接观测到。2015年12月17日,我国将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发射升空,它的“火眼金睛”能够收集高能宇宙线粒子和伽马射线光子,通过能谱、空间分布分析来寻找暗物质粒子存在的证据。这体现了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取得重大科学发现的前提 ②科学发现要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下才能实现 ③科学发现要把握和利用事物联系的各种条件 ④尊重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激发人的创新意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9.自然科学作为知识体系,总要求助于一定的理论思维形式,并存自己的理论结构中包含某种世界观因素;哲学又总是不断地从自然科学中吸取营养。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并反过来给科学以影响。这说明

①自然科学是哲学的附属物和衍生品 ②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③哲学是科学世界与方法论的统一 ④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0.幼儿时,爱是母亲轻轻摇动的睡篮;少年时,爱是父亲严厉的轻声呵责;长大后,爱是父母慈爱目光里的团圆饭„„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关于家的味道、家的记忆,南北不一,味道各异,但都蕴涵着深深的爱。从中我们获得的哲学感悟是 ①家的记忆源于每个人对家的心理感受 ②不同的家的味道寓于相同的家庭之爱中 ③家的味道在不同阶段传递着不同的情感 ④每个人对家的情感源于长期的生活体验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二、综合题

31.“供给侧改革”概念一提出,注定将成为中国经济领域最火热的词汇。可以预见,中国经济改革将迎来一次不小的变化。

材料一: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剧,企业投资荽缩,块乏活力,国民消费品供需正面临着严重的结构性失衡:一方面,衣服鞋帽玩具等传统的中低端消费品供给严重过剩,价格持续下滑;另一方面,高品质消费品供给不足,中国居民在海外疯狂扫货。

材料二:“十二五”期间,针对需求不足矛盾,很多政策重点在需求侧发力,对于当时经济稳增长确实发挥了效果。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亟需供给体系跟进调整,这时候就轮到“供给侧改革”发挥功效。未来我国推进新一轮经济改革,要防止需求侧过度依赖,采 用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相结合的综合疗法,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强供给侧改革,这不仅是对眼下中国宏观经济的一剂对症良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也意味着未来更多的实惠和便利。(1)结合材料一和二,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我国“供给侧改革”的科学性。(2)运用矛盾同一性原理,说明“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强供给侧改革”的合理性.材料三:“供给侧改革”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戗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当下供给侧存在如下问题:面向低收入群体为主的供给体系,没有及时跟上国内中等收入群体迅速扩大而变化了的消费结抅;供给体系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消费的能力相对比较差;有些产业的发展已经到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峰值;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过快,削弱了企业特别是实体经济企业的盈利能力等等。

(3)结合材料,针对供给侧存在的问题,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为供给侧改革提出方法论建议。32.材料一:现代法治社会就是一个需要靠良好的规则系统来维系的社会。法治社会既有经济活动的规则,也有政治活动的规则,更有道德规则及其他种种规则。法律规则是社会生活中最基本、最强有力的规则。一旦离开对规则的遵循,就没有社会的秩序可言。要建设一个成熟的法治社会,必须从树立规则意识开始。规则意识的核心是使人对规则产生敬畏,尊重规则。当规则意识深深地植根于社会,植根于每一个人的心中,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必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材料二:2015年11月20日,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印发通知,正式启动开展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通知要求各地区各行业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精心组织有特色的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学习宣传宪法、推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的热潮。阅读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知识,说明建设现代法治社会引导公民树立规则意识的重要性。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影响的角度,说明通知要求各地各行业要组织有特色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的理论依据。

(3)联系上述材料,请你就法制宣传教育写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

参考答案

DCACC AAADC CBBBD BBBAC DCADB DBCDD 31.①物质决定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亟需供给体系跟进调整,这时候轮到“供给侧改革”发挥功效。

②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要求尊重客观规律。针对我国存在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③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未来我国推进新一轮经济改革,要防止对需求侧过度依赖;采用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相结合的综合疗法。

④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重视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供给侧改革”不仅是对眼下中国宏观经济的一剂对症良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也意味着更多的实惠和便利。

(2)①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滲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立统一规律要求我们一分为二看待中国经济发展的拉动方式。

②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活动相互依存,互相关联,互为动力的两个方面;扩大内需能够引领和推动供给,加强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推动消费升级;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剧的请况下,由原来着重扩大内需转向加强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3)①要用发展的观点着问题,供给要适应变化发展的消费结构。②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供给应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③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处理好生产与资源环境之间的联系。

④要树立创新意识,通过科技与管理创新,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32.(1)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在经济活动中树立规则意识,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在政治生活中树立规则意识,有利于引导公民平等享有权利和自觉履行义务,依法律己、依法行事,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6分)(2)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人们的法律素养是通过接受法律知识教育、参与法制教育体验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5分)

高二英语6月月考试题 篇3

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3个小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中华文化史》一书写道:“这一时期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人)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社会关系(君—民)方面,强调民的作用。”这一时期()A.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B.儒学正统地位确立 C.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D.儒学思想趋向新启蒙

2.中国古代的一位思想家认为:“故明主之治国也,明赏,则民劝功;严刑,则民亲法”,“故治民无常,唯法为治。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据此判断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 B.老子C.墨子 D.韩非子

3.董仲舒说:“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故曰: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他的这一思想主张()A.糅合了法家的法治思想 B.强调维护等级秩序的重要 C.宣扬天理为万物的本原 D.意在约束君主的政治行为

4.中国古代儒学历经孔子儒学、董仲舒的新儒学和宋明理学三个主要阶段。这三个时期的儒学思想最大的共同特点是()A.都被当时统治者所极力尊崇B.都要求建立有序的社会秩序 C.都宣扬了“君权神授”思想D.都体现了儒道佛思想的融合

5.大多数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全面反思和批判的同时,积极倡导一种新的思想,试图为社会提供一种新的价值导向。这种“新的价值导向”最有可能是()A.民主科学,人文启蒙 B.考据训诂,追求本真 C.经世致用,实事求是 D.精神修养,理想人格

6.《庄子·天下篇》记载:“惠施(人名)有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其中“书”的材质应为()A.龟甲兽骨 B.丝帛C.竹木简 D.植物纤维纸

7.“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时代,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的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足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的高度繁荣。”(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火药在军事战争上广泛使用B.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 C.戏曲艺术此时已被推向成熟D.小说创作数量繁多、蓬勃发展

8.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写道:“中国和它的西方邻国以及南方邻国之间的交往和反应,要比一向所认为的多得多,尽管如此,中国思想和文化模式的基本格调,却保持 1 着明显的、从未间断的自发性。这是中国‘与世隔绝’的真正涵义。”李约瑟认为,中国古代科技()A.辉煌灿烂,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B.具有明显的独创性 C.未受到外来科技的影响D.卓越非凡,鹤立鸡群

9.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苏轼的书法主张从侧面反映了当时()A.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族矛盾尖锐B.理学思想的影响 C.书法艺术已进入自觉阶段D.反封建意识的出现

10.中国古典文学领域群星灿烂,成就辉煌,不同时期的文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表述正确的是()①《离骚》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②西汉的赋反映了当时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 ③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④明清小说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文化心理需求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②③ D.③

11.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认为清代学术思潮是“以复古为解放”。下列可以佐证该观点的是()A.李鸿章主张“中体西用”B.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 C.袁世凯倡导“尊孔复古”D.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12.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用在“中体”中偷运西学的“移花接木”方法,给皇帝讲必当变法的道理。顽固派指责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A.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的政治学说B.为变法披上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 C.将西方的理论和实践中国化D.用儒家的经典解释西方的政治学说

13.“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导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对中国过去引入了一种全面否定的新态度。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文中的“这场思想变革”()A.促使了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开始传播B.为结束封建帝制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C.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营造了必要空间D.推动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4.有人把中国前期近代化的各种方案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治疗”“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其中“开颅洗脑”的意义是()A.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B.是移风易俗的社会革新运动 C.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15.人们说的三千年来一大变局,不是在鸦片战争的当初就感觉到了的,而是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才开始认识的。符合这一观点的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B.“中体西用”观念的逐步形成 C.“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D.民主科学思想的高涨

16.孙中山说:“一般普通人民负担的杂捐太重,总是要纳税,所以便很穷,所以中国的穷人便很多。这种穷人负担太重的原故,就是由于政府抽税不公道,地权不平均,土地问题没有解决。”可见()A.孙中山认识到节制资本的重要性B.孙中山主张申民权进而限制地主 C.近代中国贫困的根源是土地不均D.土地问题是民生主义的重要内容

17.“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从“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到邓小平南方讲话,我国出现了两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这两次思想解放()A.结束了“左”倾错误,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B.破除了对领袖个人和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崇拜 C.提高了人民的民主法制意识 D.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18.“今革命虽告成功,然亦只可指种族主义而言,而政治革命之目的尚未达到也。推翻专制政体,为政治革命着手之第一步,而尤要在建设共和政体。”根据材料判断,当时主要实现了()A.驱除鞑虏 B.创立民国C.平均地权 D.三民主义

19.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为此,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表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毛泽东的意见体现了()A.“百家争鸣”的方针 B.“百花齐放”的主张 C.“文化革命”的观点 D.“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0.1961年,有中央领导人在文艺工作会议上说:“文化部一位副部长到四川说:川剧落后。得罪了四川人。当时一位同志回答:落后不落后要由四川七千万人去回答、去决定。我看这位同志很勇敢,回答得好!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这表明()A.文艺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针B.中国共产党实行“科教兴国”政策 C.文学创作受到“大跃进”的干扰D.新中国文艺反映了现实生活

21.据统计,1978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仅有860人,1980年达到2124人,1985年达到4 888人。下列事件中对这一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是()A.“三个面向”成为教育指导方针B.“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实施 C.社会主义新型教育制度的确立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提出

2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以下教育思想或措施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①有教无类 ②颁布《九年义务教育法》 ③“三个面向”思想 ④发展希望工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3.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对“人”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主要体现在()A.人是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B.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来自感觉

C.美德即知识,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D.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标准判断是非 24.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把苏格拉底视为先驱和战友,主要是因为苏格拉底()A.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B.发现了人类知识的有限性 C.发现了人类理性的力量和价值D.是“哲学的创始者”“智慧”的化身

25.“当我说文艺复兴是一个表现的时代时,我的意思是说: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此话的作者认为文艺复兴的意义主要在于()A.彻底否定了神学的权威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D.猛烈抨击了封建制度

26.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为马丁·路德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炮弹。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了人文主义自由、平等的思想。可见,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共同之处是()A.都坚持国家权力高于神权B.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C.都从根本上否定上帝的权威D.传播人文主义手段相同

27.关于某一运动的历史影响,恩格斯评论道:“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被)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这一运动()A.使得人成为衡量万物的尺度B.标志着欧洲人文精神的复苏 C.沉重打击了罗马教廷的权威D.为资本主义社会构建了蓝图

28.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被称为西方思想史上三大思想解放运动,三者的共同点有()①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②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 ③反对封建束缚 ④促进人性的解放

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①④

29.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C.三种主张都受到当时统治集团的重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的巨变

30.北宋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二者的相同点是()A.强调社会责任感 C.构建新儒学体系

B.提倡知行合一 D.重建伦理秩序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普罗塔戈拉

材料二: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体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

材料三: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政治)制度。——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表明普罗塔戈拉对神持何态度?概述这一思想产生的经济、政治条件。(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4分)

(3)材料三描述的是近代西方哪一思想解放运动?“传统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4分)

(4)纵观西方人文主义发展历程,谈谈你对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认识(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魏源在《海国图志·叙》中指出:“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1898年,张之洞发表《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 5 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以上材料摘自《中国近代史》上册

(1)归纳材料一和材料二主张的共同点。在认识近代中国面临的形势问题上,两者有何不同。(6分)(2)材料一、二的局限性在哪里?材料三较之材料一、二,其内容进步在哪里?(6分)

(3)材料三内容中存在什么不足之处?(2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孔子说:“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树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会产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大概就是仁德根本吧!”

材料二:汉武帝即位后,他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这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从此,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廷选官的考查标准,从而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材料三:在一批心志高远的学者促进下,理学于宋代兴起。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2分)

(2)据材料二,回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意义如何?(4分)

高二英语6月月考试题 篇4

(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梁启超说:“夫国也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有主权,有服从,人人皆主权者,人人皆服从者。夫如是,斯谓之完全成立之国。”这一观点()

①揭示了国家的本质②指出了国家的基本构成要素③忽视了国家的阶级性④点明了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这主要是指()A.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产生的 B.只有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才能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 C.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D.国家权力机关的完善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

3、“在美国,满足顶部百分之一的人的需求成为经济学告诉我们的必须要做的事。”“美国民主的空间急剧缩小,多为狭小的意见改良箱。”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①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②剥削阶级国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制国家③美国政府制定政策在根本上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④任何国家的民主在本质上都是虚伪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国务院提出在全国基本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实施。这体现的国家职能是()

A.政治统治职能 B.全民属性 C.主权属性 D.社会管理职能

5、日本之所以向英国学习而采用了议会制,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保留天皇的元首地位;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巴基斯坦实行议会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在酝酿独立、设计制度时都还是英国的殖民地,因而深受英国政治传统的影响。这说明()A.政体是独立于国体之外的 B.国体决定政体

C.政体受历史条件、传统习惯、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D.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6、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可分为议会制共和制和总统制共和制两类,这个划分是根据()A.立法与行政部门关系的不同划分的 B.国家元首的称呼不同划分的 C.资产阶级革命的程度不同划分的 D.设立还是不设立议会机构划分的

7、议会制共和制和总统制共和制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两种主要政体,其区别是()①前者不设总统,后者设立总统 ②前者政府对议会负责,后者政府对总统负责 ③前者的国家元首没有实权,后者的国家元首拥有实权 ④前者的议会拥有立法权,后者的立法权在总统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②④

8、“没有适当形式的政权机关,就不能代表国家”。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

B.适当的、健全的政体,对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有重要作用

C.在相同阶级掌握政权的条件下可以采用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以便更好地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

D.政权组织不同,但它的阶级本质是相同的

9、“一般地说,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管理形式,是由这个国家的性质决定的,但它也会受到这个国家的历史特点、阶级力量对比、传统习惯和国际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段话()A.认为国体相同的国家政体也应该相同 B.否定了国体对政体的决定作用

C.表明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 D.说明了政体相同的国家,其国体不一定相同

10、下列国家中采用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且实行共和制政体的是()A.美国 C.德国

B.法国 D.日本

11、社会主义民主不同于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主要表现在()①民主和专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②多数人享有民主代替了少数人享有民主 ③宪法规定了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④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12、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总离不开专政,其原因是()①统治阶级的民主就是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②国家制度是国体与政体的统一 ③民主与专政是对立统一的 ④民主是由法制保障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3、法国和英国都是当今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资本主义大国,但两国政体却截然不同:法国实行半总统半议会制,英国则是君主立宪制,这说明()A.国体决定政体,但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外来势力都可以影响政体 B.政体决定国体,国体反映政体

C.法国和英国的政体是由各国的历史状况和风俗决定的 D.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可以不反映国体

14、现代国家大都实行代议制,这是因为代议制()A.通过民主的方式选举代表民意的机关行使国家权力,能更好地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B.是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 C.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D.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管理形式

15、美国、俄罗斯是总统共和制国家,法国是半总统制国家,加拿大、意大利和德国是议会共和制国家,英国和日本则是君主立宪制国家。这表明()①同一国体可以采取不同的政体 ②一国采取什么政体与国家的性质无关 ③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有其相对独立性 ④国体确定后采取什么政体并不重要 A.①② C.②③

B.①③ D.②④

16、美、俄为总统共和制,而德、法、意均为议会共和制。区分这两种政体,主要看()①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 ②国家元首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③是否实行三权分立制度 ④国家元首、议会、政府之间的关系 A.②③ C.②④

B.①③ D.①②

17、统治阶级为实现其阶级利益,必定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来进行管理,国家形式包括()A.国家政权管理形式和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B.国家结构形式和国家管理形式 C.资本主义形式和社会主义形式 D.剥削阶级国家形式和社会主义国家形式

18、当今世界各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可以分为()A.单一制和联邦制 B.单一制和复合制 C.单一制和邦联制 D.代议制和君主立宪制

19、不同的国家,国家结构形式各异,其划分的依据是()A.国家权力集中程度不同 B.国家的特点和各民族的状况 C.国家阶级力量的对比 D.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

20、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能体现这种特色的是()①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②民族区域自治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④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 A.②③ C.②④

B.①③ D.①④ 21、2016年7月13日。英国伦敦,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白金汉宫接见特蕾莎.梅,并任命其为新首相。下列选项中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①英国政府由议会选举产生②女王在英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多是礼仪性的③英国是君主立宪制的国家④女王作为国家元首掌握国家实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英国王室是当今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王室之一。从1066年威廉一世入主英国,迄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经历10个朝代、40位国王,现任国王伊丽莎白二世在位60多年。英国国王()

A.是由议会和王室共同推选产生 B.依法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 C.在英国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 D.是英国世代承袭的国家元首

23.同样是西方国家,英国没有像美国、法国那样实行民主共和制,而是保留了国王,实行了君主立宪制政体。这说明()A.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务于国体 B.英国与美国、法国的国家性质不同 C.君主立宪制是最好的政体

D.一个国家采用什么样的政体除受国体决定外,还受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影响 24.号称代表中下层人民利益的工党,20世纪90年代中期取消了党章中有关公有制的条款,主张削减社会福利;在党内从组织上整肃“左翼分子”,并向大资产阶级“敞开大门”。可见()A.工党也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工具 B.英国政党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C.工党与保守党的关系是政治竞争关系 D.工党与保守党代表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25.英国政府实行顾问制度,在政府行政的各个领域设首席顾问,为政府提供独立的专业咨询。在一定程度上,英国的这一顾问制度()A.能够提高政府对议会的监督权 B.可以提升内阁向议会提案的水平C.对首相的权力进行了有效制约 D.能够确保内阁制定政策的正确性

26.某国总理向总统提交书面提议,要求解散议会并提前举行大选,据悉,总理所在进步党目前国内支持率明显领先于社会党和激进党,在大选中确保议会第一大党位置并赢得执政权可能性极大。据此判断,该国()

①政府对国家元首负责②实行议会制民主共和制③总统拥有最高行政权力④是实行多党制的国家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7.据新华社纽约电 2016年9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纽约会见法国总统奥朗德。在法国,总统()

A.既是国家元首,又是三军统帅 B.拥有内政外交实权,施政要对议会负责 C.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 D.具体行使行政大权,直接对选民负责 28、2016年5月26日,法国议会投票通过《反恐怖主义法》。为打击恐怖主义,未来法国安全机构将被赋予更大的执法权力,包括放宽搜查权、拘留权和开枪射击权等。在行使立法权方面()

A.参议院的地位要高于国民议会 B.参议院只起辅助性作用 C.参议院和国民议会有同等权力 D.国民议会拥有主要权力 29、2016年8月25日,法国总理瓦尔斯表明:经济部长马克龙没有理由退出政府内阁。对瓦尔斯总理,认识正确的是()

①由总统直接任命②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政策③有权解散议会④任免政府各部部长和国务秘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0、一国采取何种政体形式与该国的政治传统、历史背景等密切关系。当代法国选择并仍在实行的政体形式的显著特点是()

A.中央集权 B.多党合作 C.三权分立 D.行政双头

31、根据美国宪法,联邦政府只能行使宪法明确列举的权力,以及最高法院解释可以从“列举的权力”中引申出的权力,州政府拥有“保留的权力”。下列属于联邦政府权力的是()①决定对输入美国的中国纺织品实行配额限制 ②对利比亚的卡扎菲政权宣战 ③管理纽约州公民结婚和离婚④判决马里兰州对联邦银行征税的法案无效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美国第四任总统詹姆斯·麦迪逊1792年写道:“一个国家倘若希望寻求一种最能促进自由的政府形式,那么,联邦制提供了一个值得考虑的榜样。”据此回答32~33题。

32、“联邦制提供了一个值得考虑的榜样”,是因为它()A.保持联邦是一个强大、统一国家的同时,确保州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B.真正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C.解决了联邦与各州之间互相扯皮、各自为政的问题 D.彻底解决了资产阶级内部各利益集团的矛盾

33.联邦制也有其无法克服的局限性,最大的麻烦就是造成联邦制效率低下,主要原因是()A.联邦政府面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B.联邦政府的权威不强

C.资产阶级利益集团之间矛盾重重 D.联邦政府与州政府职责不清

34、明尼苏达州与科罗拉多州在1964年联邦通过《民权法案》之前,就通过了保护少数民族民权的法案;怀俄明州允许妇女投票,比联邦宪法确认妇女选举权早30多年。上述事实主要说明()A.州的法律与联邦法律即使有抵触,也是有效的 B.联邦政府不能任命州政府的官员 C.联邦制保持了国家的强大、统一 D.联邦制有利于保持州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35、美国的联邦制一方面保证了美国的强大与统一;另一方面,经过两百年的实践,种种弊端也日益明显。主要表现在()①保持联邦是一个强大、统一的国家 ②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相互扯皮、推诿,各州政府各自为政 ③政府必须应付经济衰退、社会动荡和外部军事威胁等问题 ④当资产阶级利益集团之间矛盾重重时,联邦制就处于低效运转之中 A.①② C.①③

B.②③ D.②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

36.(15分)2015年台湾和大陆的两岸关系在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基础上稳中有进,并且取得历史性重大突破,与台湾岛内政治纷争不断、经济停滞、社会躁动形成鲜明对比。今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鲜明,向基层不断延伸扩展的同时,在高层得以突破,尤其“习马会”实现了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高频率的样态。(1)简要说明我国的国家结构。(6分)

(2)结合我国国家结构的知识,谈谈你对“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的认识。(9分)

37.(15分)进入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战之后,英国保守党和工党轮流执政,渐成固定模式。在2010年5月举行的英国议会选举中,没有一个政党在议会赢得半数以上议席。经过艰难磋商,保守党与自民党最终达成联合执政协议,保守党领袖卡梅伦随后前往白金汉宫,接受女王任命,出任英国新首相,英国出现了战后首个“联合政府”。

上一篇:《安全教育》班会感想下一篇:申请执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