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资源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2024-12-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才资源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精选8篇)

人才资源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篇1

人才资源是推动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是我们的党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提出来的,从建国到现在,我国农村为我们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改革,农村改革不断深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应该跳出“

三农”抓“三农”,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引发了人们对“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更多思考。那么新农村建设是什么样?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精辟地概括了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

那么如何才能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好?这需要很多要素来支撑这项宏大的工程。这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需多方支撑,共同完成,才能得以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要靠党的多予、少取、放活的等惠农政策;要靠城市的支持;要靠帮建单位的献计献策;要靠各级政府及国家金融资金的注入;也要靠科研单位的智力支持;更要靠一批能人、精英来带领。特别是乡村两级的领导干部,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新农村建设工程是一项能人战略工程。如果缺少农村领导人物和高素质的乡村干部,新农村建设将会举步艰难。因此,人才资源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

一、农村教育落后是人才资源流失的原因之一

我国现行教育提倡的是素质教育,而现实教育实际仍然是选拔的应试教育。农村的教育实为令人担忧,农村人才外流已出现恶性循环,而导致这种人才外流根源仍在农村教育。农村教师在八十年代缺乏,只能从农村高中生、初中生招代课教师,部分教师素质问题导致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不高。家庭条件稍好一点的学生转到市里学校,这样农村中小学生在校生整体素质下降,进而教学质量下降。由于农村中小学校教师准入制度极不严格,大部分教师是通过非正式途径进入教师岗位,他(她)们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根本不具备教师的素质,很难承担起这一神圣的工作,只能勉强维持工作,特别近几年师范院校的扩招,有很多自费师范学生通过门路挤进教师队伍。素质高的农村师范生流向城市教书。由于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薄弱,使得农村教育教学质量不高,最后导致优秀学生外流去城市读书,读完大学毕业后无一人愿回到农村,都涌入城市择业。因此农村的留守人员年老、文化素质低再加上部分初中毕业生中有能力外出打工,一旦发财了就留在城里。剩下的老弱病残怎能充当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根本不能承担起新农村建设的先锋军。

二、城乡疏离与乡居精英的流向城市是农村人才资源流失的又一原因

废除科举制度一个影响深远的后果是中国的城乡渐呈分离之势。传统的中国士人以耕读为标榜,多数人在乡间读书,继而到城市为官。旧制或侯缺或丁状或告老,读书人多半要还乡。新制则学生与城市关联越来越密切,而与乡村日益疏远,大学(早期包括中学)毕业,基本在城市求职定居,甚至死后也安葬在城市,不象以前一样要落叶归根。前者不只是人员的流通,它还意味着信息、资金等多渠道的流通,使整个社会处于一种循环的流动之中。后者实际意味着以前的循环流动在很大程度上逐渐衰竭,并走向中止。(这当然有一个过程,且各地情形不一)

农村中优秀的人才及能人大量涌入城市,给城市学校带来教育契机,城市学校积极扩建。生源(好的生源)的扩大,城市教师不足又给农村中小学优秀的教师转入城市任教带来机会,同时也给农村教育教学带来负面影响,中小学教师特别是一线的骨干教师数量减少,教师整体素质不高,老中青,传帮带,强带弱的链条断裂、打破。形成了农村中小学教育处于勉强维持的不景气局面。

前引举人李蔚然观察断言:“君国官无大小所居者城市也,今日大声疾呼权利以兴学者,皆城市之民也。”官吏和层次较高的公立学堂之多在城市,即使“偶有一二富乡,搜集种种捐款,建一二学堂,所教者绅族也,富室也,城市学校林立,官可以报绩绅且据以自豪”,而乡间恐怕除少数绅富家外,大多数学龄童子皆将不识一丁。乡村“读书种子既绝。”而市民,非市民而阶级由此永分;市民之学堂日益增多,非市民之负担日益增重,市民有权利而无义务,非市民有义务而无权利;“相吻合的,当前学校设置偏于城市,学费的征取更足使中等以下的社会人家无力送他子女就学。”教育的城乡差别当然并非有负面的结果,有些人反可能从中获益。

尽管不少读书人喊着“到民间去!到乡间来!”的口号。现实的情况恰恰相反。“年年大批的学生自乡村跑到城市,不见一个返到乡间”,致使乡村颓败。“只剩下少量的具有十八世纪头脑习惯的人过着十八世纪的生活,用中古的技术求得生产来供给自己。”我们想千方设百计,鼓励各方面的人都到乡间去工作,来建设美丽、安适、富饶的乡村,“要让乡村与都市平行的前进。”把好的学校建在农村,配齐配强教师队伍,招引部分城市学生到农村去读书,来亲自

感受大自然,从而激发这些孩子对农村自然风光的热爱,将来好投身农村建设,这样的互动是十分必要的。现在反出现的是农村的优秀子弟厌弃农村生活,原因是环境差,交通差,学校差,医院差┄┄我们现在建设新农村不单单是建成硬件的公共设施齐全、生活富裕;更应把农民思想建设好,让农民及农民子弟热爱自己家乡,我们更希望城市里的青年应回到乡村里边去,作归

农运动,帮助农民改造乡村、建设全村。我认为重要的是乡村读书人心态的转变,乡村教育不但没有造福于平民,且给平民前途以很大的危险,即在教育还没有能造成良好环境时,早早诱导平民脱离他们固有生活;即使事实上一时不得脱离,先养成他们厌弃固有生活的心理”。

三、乡村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领导水平、文化知识、业务能力有待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是我国社会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我们通过调查分析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现状。现在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有相当一定比例的民主选举制度不健全,农村家庭思想严重,农民民主意识薄弱等一系列因素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基层民主选举中,只贿选,靠宗族势力或串联拉票,黑票现象或轻或重都不同程度存在着,一些村中势力大的人,强拉选票,强嫁民意的也不在少数。因而农村基层农民选举基本很难选出真心真意为人民服务,有能力为新农村建设的坚强领导班子。这是制约村级领导班子、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大阻力。近几年,参加竞选的村干部、文化程度不高,多为初中以下水平,文化程度低,直接决定了他们的参政议政能力,对党的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方针难以完全正确理解和贯彻执行。另一方面,在参选村干部中,有相当一部分参加竞选的出发点是不正确的,尽管竞选时,讲要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通过前几届村委的行为和所当选的村委人员实际工作看出,他们参选目的不纯,就想从中捞些东西……最后进了班房,个别判了刑,出现前任发了财,后继者红了眼,拼命也想竞选村委,这样的人,对村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起什么作用?我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投放的资金,又有多少能发挥真正的作用,因此村干部一定要选出有水平,有头脑,具有良好的品德的人担当此任,才能完成重任,因此抓好乡村干部队伍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

四、鼓励农村优秀人才回流,投身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是我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关键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有很大比例,农业,农村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亿万农民,我国农村人才资源是有很大潜力的。“关键是控制外流是十分困难的,农民已根深蒂固的思想,让孩出息后到大城市去工作、生活,离开农村环境是每个农民对自己孩子的企盼,因此我们一定要用好的政策,好的条件来招引农村优秀的青年人才,回到自己家乡建设自己家园,只有这样,新农村建设是大有希望,中国改革的设计师邓小平在1985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一亿人口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无与伦比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有把握达到。”新农村建设更是如此,把农村的教育搞上去了,农村的人才资源才得以开发,这样就农村建设目标就能实现。

总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宏伟工程,其任重路远,这就需要各级做好打长久战的准备,决不能急功近利,摆花架子,投形式主义,我们一定要协调各项工作,不仅在人才资源上多拢络,在各个方面都要选准方向,开好局。只有这样才能够把新农村建设推向深入,让党和国家满意,更要让农民满意!

正如古言道:“欲善于事,必是利其器”,我认为要想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成功,首先要做的是为农村精心配备一支高素质的乡村级干部队伍,让这支队伍亲自领导开展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并建立一套科学性强,操作性强的运行机制,这里包括相应的激励机制,严格的考核机制,责任追究机制。为此,我建议三点:

一、从省、市、县、镇选派工作能力强的行政机关干部,(这些干部尽可能选从农村走出来的,因为他与农民有深厚感情,骨子有那份关心“三农”的心情,一定要德才兼备),直接主持各村的领导建设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开展奠定坚定的基础。(在工资上,生活上给予相应的补助)。

二、积极吸引大中专优秀毕业生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尽可能选派农民子弟),让他们进村领导班子,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这样既可以为农村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农村干部队伍,又可以让他们成为新农村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智力支柱。并使大中专毕业生进村级领导班子制度化。

三、要建立健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考察评估制度,并建立对选派干部和进村委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的奖罚激励机制,实行能者上,劣下者的良性运行机制。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确保新农村建设开花结果。

人才资源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篇2

由于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但是还必须清楚的看到,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就像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所指出的:“必须清醒地看到,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建立,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农村改革和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保持农村发展好势头的任务非常艰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故此,笔者连续三年对杨凌杜家坡自然村(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之一)的布局、在册人口数量、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家庭收入、身体素质情况、文化素质变化情况、农民劳动技能等方面做了仔细的调查。

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又称国家农业经济观察点,是国家在农村进行经济改革的背景下,为满足政策研究需要而建立的固定经济观察点。[2]通过观察,对农村社会经济进行长期的连续调查,掌握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领域的变化,了解不同村庄和农户的动态、要求,从而取得系统周密的资料。因此笔者选择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之一的杨凌杜家坡村进行农民素质调查,研究农村劳动力素质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是具有代表性的。在调查中,笔者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农民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但从整体上来看,农民素质仍然较低。这种较低的状况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瓶颈。以杨凌杜家坡村为例:

1 杨凌杜家坡村农民素质主要现状

杨凌杜家坡自然村是杨凌区李台乡的14个村之一。高速公路从村子中央穿过,村子被分成两个部分,交通便利;2008-2010年间,总户数基本没有变化,为576户,2009年总在册人数为1700人,其中青壮年为384人,中小学生人数145人。

1.1 文化素质偏低

据调查,该村村民的总体文化水平偏低。在1700个村民中,20.2%没有接受过文化教育,37%小学没有毕业已经不再上学了,32.3%接受或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10%的村民接受或正在接受高中阶段的教育,只有极个别的村民接受高等教育,受过高等教育的这部分人据2010年调查都离开了杨凌,在地工作。相当一部分村民认为,当前农村并不是仅仅需要国家的救济款,他们渴望的是文化知识。文化水平低已成为当前农村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因为本身的文化程度不高,所以对自己的孩子的家庭教育就无法开展。学生一出学校就没有人去正确的引导、正确的教育。从而产生了好多“问题少年”,对社会危害留下了隐患。

1.2 身体素质较差

虽然我国农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农村周围的医疗站增多,农民的身体素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该村的所有村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是与其它地方相比,人均占地仅为0.4亩的杨陵区杜家坡村农民收入有限,生活水平条件还是非常有限,比如在食物的数量上、种类搭配上、营养搭配上的不讲究原因都使得象杜家坡村此类地方的农民身体素质较差。村子里留守的人口又几乎是老人和孩子,主动的身体锻炼更是谈不上,身体素质整体状况更是令人担忧。

1.3 科技素质不高

具备科学素质的农民较少,绝大多数农民对农业可见的接受能力不强,不能尽快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运用到实际生产实践中去。以杜家坡村为例,由于土地剧减,村子农民的主要收入来自打工收入。村里绝大多数年龄在18—35岁之间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年龄在45岁以上的村民大都留在家里,或在附近的地方,做一些临时工作,另一方面也顺便照顾照顾家里。所以,在生活水平难以保障的情况下,凭自己的能力对农业可见的接受能力肯定是不强。据调查,杜家坡村,外出和留守打工的人口约占全村劳动力的48.7%,其中从事个体户约占到28.2%,他们主要从事交通运输、销售、餐饮服务、建筑等行业的相关工作。虽然工作技术含量不高,但在外务工照样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所以只要有活儿就有生活来源,这样就更加增大了让青壮劳力回农村利用科技改造家园的难度。

同比,我们还调查了杨凌区其他村的情况,这种情况比比皆是。

1.4 中小学生的家庭教育质量不高

中小学生基本由老人看养,基本属于放养式管理。目前,村子耕地面积极少,人均占地仅为0.4亩,不能使农民有大的收入,所以大部分青年劳力都外出打工谋生。留守劳动力基本上45岁以上,而这些人口的文化程度就更令人忧心。在调查过程中甚至发现,6至12岁和13至15岁阶段都存在失学的孩子。经过调查,这些孩子失学的95%原因是留守儿童,因为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爷爷奶奶管不住,自己学习的自觉性不高造成的。在调研的过程中,广大村民迫切要求相关部门加大周边农村的义务教育力度。

1.5 农民心理素质和观念素质存在一些缺陷

农民的思想观念较落后,安于现状,市场观念淡薄,小农意识较浓。虽然对新兴技术和新兴事物有一些兴趣,但是又抱有保守思想,害怕风险和损失,不敢放手进行变革,因此自觉不自觉地形成排斥新科技、新技术的心理。

以上这些农民素质问题,将会大大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影响了农村的生产发展;农民素质影响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从整体上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2 提高农民素质的基本对策

笔者认为要提高农民素质,加快新农村建设,必须着重改善村容村貌、保证留守孩子教育问题、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乡镇村干部的思想观念、文化技术水平,把在外务工的年轻农民吸引回来,他们才是新农村建设的生生力量。具体应该强调以下方面:

2.1 制定农民素质和村容村貌基本规划及建设

应制定提高农民素质的总体规划。规划应包括相应的组织结构、资金筹措、目标、步骤、法律制度保障等内容。需要组织力量,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借鉴国外经验,分层次制定提高农民素质的长期规划。村容村貌的改善治理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农村是我们生产生活的地方,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对提高农民素质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农民素质规划和村容村貌基本规划建设应该齐步走。

2.2 加大农村教育的力度,还应结合村边企业,学校,实施帮教活动

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除杂费,对家庭困难学生提高减免学费额度或给予相应的贫困补助。同时,加大农村教育的力度,还应结合村边企业,学校,实施帮教活动。一方面,高等农业院校要根据农业和农村结构调整的需要,适当扩大招生规模,拓宽高校毕业生、各类中等专业技术学校通向农村的渠道为农村培养和输送大量的专业人才;一方面应该结合村边企业,学校,实施文化、科技、文艺活动的帮教活动。

2.3 搞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教育问题

目前,农村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外出打工,其中以青壮年、接受过某种程度教育的农民为主。因此剩余农民当中普遍文化素质低下。通过多种技能培训,并且把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结合起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这种素质的快速下降。当然,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的工作,努力提高广大进城务工人员的工作技能水平,有一技之长,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找工作就会多几分胜算。

2.4 创造新型农村文化氛围

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是提高农民现代化素质的必要条件。比如在农村设立广播电视网;建立村镇文化站、农民夜校;设立图书馆、阅报栏等方式,逐步形成覆盖农村各个层面的网络阵地,提高农村信息化程度,为农民掌握新的发展模式、接受新观念、开发新思路创造好的环境。同时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农民自觉摒弃陈旧的思想观念、陈旧习俗,确立正确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

2.5 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政治文化素养,选好致富带头人

农村基层干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起着模范带头的作用,因此基层干部要切实改进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水平。选拔致富带头人,做好乡镇规划布局,吃透政策,做好宣传工作,通过从思想上对他们教育,从政策上对他们进行扶持,使他们认清大局,勇于做广大农民的带头人,乐于向广大农民传授致富秘诀,从而起到带头作用。

2.6 计算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效益

农村人力资本是指通过教育、培训、健康投资和劳动力流动等方面的人力资源费用支出,而形成或凝结在农村劳动力身上的资本量[3],能带来价值增值的智力、知识、技能及体能的总和[4]。这些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旨在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这就是说,农村人力资本具促进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的作用,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大,劳生产率就高,农民收入水平也随之提高,这已经被世界上多经济学家和学者的研究所证实[5,6]。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可以形成一种生产资本储备,它像物资资本一样,能够增进产出并获得收入分配权。因此,政府在提高农民素质投资、增强农村人力资源竞争力方面,应该正确计算人力资本投资收益,明确人力资本投资结果,从而做到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方面有的放矢,真正能提高农民素质。现阶段,在我国农村力资本的积累过程中,教育和培训是构成农村人力资本核心内容,对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具有决定作用。

通过以上调查和分析,笔者认为,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是新农村的重重之道。这样才有可能真正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

摘要:在新农村建设中,培养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农民的文化素质、技能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本文通过分析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之一杨凌杜家坡等村农民素质现状,指出农民素质较低对杨凌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及提高农民素质的对策。

关键词:农民素质,社会主义新农村,杨凌

参考文献

[1]王莉,苏祯.农户粮食种植面积与粮价的相关性研究——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农户调查数据[J].农业技术经济,2010(9):90-91.

[2]Theodore W Schultz.Invests net in human capital:The role of educationand of research[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71.

[3]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4):181-182.

[4]Gary S Becker.Human Capital: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with special reference[M].Chicago:T 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篇3

【关键词】新农村;农民;新型农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大量细致的工作。农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民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新农村建设人才就蕴藏在广大的农民群众中,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中,人才是推进事业发展的關键因素,要努力培养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人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新型农民的培养主要包括提升农民法制观念和实践、深入开展大学生到乡村工作、大力发展农村党员、提高村干部素质。

一、提升农民的法制观念

按照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法制是促进农村生产力的重要保障,能够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同时可以有力的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我国农民缺乏法制观念和实践原因在于绝大多数文盲在农村,农民整体上科学文化水平低。提升农民法律观念和实践适应新农村建设,首要的就是要发展农村教育。

中国有近13亿人口,七亿多在农村,经济不发达,地区差异大,发展好农村教育,可以把农村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成人力资源,使得农村教育结构更加合理,体系更加完善,质量更加提高。农村教育面广量大,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应逐步扩大受教育的年限,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一批批有一定文化的新农民。农村教育要为农村发展服务,农村成人教育必不可少。通过农村成人教育,要培养农民一专多能,让科学技术、先进农技知识进村入户。农民学习和提高了科学文化知识,容易接受法制观念。一方面继续深入开展在农村的普法宣传,使农民明确自己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另一方面,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贯彻法律之上、依法办事的原则,进而培养农民的守法精神。有了法制观念,能够推进执法环境的改善,引导和教育乡镇执法者更好的公正执法,农民可以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提倡科学、破除迷信、倡导文明、建立和健全农村各项法规制度,依法治村,改变那些不文明、落后的、甚至是愚昧的思想和习惯。

二、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工作

大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怎样运用知识,进一步提高思想境界理论水平,达到教育的目的呢?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必须走工农结合的道路,“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这段话无论是对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还是对一直生活在城市的大学生择业方向提供了一个参考,使他们认识到应该到农村去,农村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大学生到乡村工作基本分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是进入乡村学校做教师,另一部分是进入基层做乡村干部。之所以倡导大学生到乡村做教师,原因在于很多的农村地区因为经济落后而教育落后,因为教育的落后更落后。教育条件非常差,导致没有人愿意到农村学校教学;在农村教学的教师有的没有把精力放在教学上,总是想着去好条件的学校任教,有的照本教学,还是过去的老观念,这一系列的反映带给当地的教学水平不高,学生们的知识水平有限,教师队伍短缺。这种状况得不到改变,新农村建设会难上加难。大学生能够到乡村学校做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水平,还能够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热情,顺利完成义务教育,学习更多知识,为新农村提供有知识的农民。之所以把大学生作为新型农民来培养,不仅在于他们能够带来新观念,更直接的与社会同步,更重要的还在于大学生到乡村工作,接受锻炼。这就需要到乡村工作的大学生不仅要热爱农村,更要扎根农村。

三、大力发展农村党员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与其他政党相比根本不同点和进步性就在于自身的先进性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先进性建设一直没有停止过,在组织建设、党风建设、制度建设方面进行经常性的党的先进性教育实践,因此党员的光荣感、责任感、进取精神始终与时代发展的要求紧紧相连。群众总以党员的行动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习惯跟着党员学,跟着党员干,把党员当作消息树,希望和党员学习致富本领,他们是新型农民的核心部分。农村党员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是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为党员,他们又不同于一般的农民,应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

党员是从农民中来的,知道农民的所需所求,了解农民的心声,能够做到立足农村的现状、心系农民、帮助群众、服务群众,为广大农民农群谋福利,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员还是树立新风尚的带头人,他们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做到勤俭持家、尊老爱幼、团结邻里、带头移风易俗。

四、提高村干部的整体素质

新农村建设需要乡村干部的思想观念、知识水平、政治水平和工作能力与之相适应,因为乡村干部是联系党和政府与群众的纽带,是团结和带领广大农民进行新农村建设直接领导者。现阶段乡村干部的整体素质还有待于提高,乡村干部结构还有待于改善。一方面乡村干部要不断接受党的政策方针的教育,学习经济、管理、服务等知识;一方面要多层次,多渠道选拔干部到基层工作。选拔大学生到乡村做干部是提高乡村干部政治素质,改善乡村干部结构的有效途径。当前农村中各种矛盾,利益冲突比较突出,大学生到乡村做干部,可以成为和谐稳定的中坚力量,在学习周围其他干部管理经验,互相交流思想体会的同时,更多的还是带来管理观念的更新,帮助党和政府做好周围农民的工作,消除不稳定因素,为促进农村进步和促进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力量。

参考文献: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0页。

张乃剑,《新农村建设的九大标志》,《瞭望》,2005年第52期。

王太广,《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人民论坛》,2005年第12期。

人才资源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篇4

摘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也是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来看,无论是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无论从当前着眼,还是从长远考虑,都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都需要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素质,把农民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该文论述了我国农民素质的现状以及提高农民素质的战略意义,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素质的思路。

关键词:新农村 农民素质

新农村建设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农民素质在提高收入中的作用日益凸现,已经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提高农民素质成为建设新农村的关键。

农民素质指农民利用体力和智力把投入物转化为产出的能力。人的素质是由各种素质要素耦合而成,主要由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工作技能组成。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如学习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人格(如积极主动性、自信与开拓性)和价值观(如事业心、进取心和意识)等要素,它是决定“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目标实现的重要方面;身体素质包括健康与体力状况两方面;文化素质由一般知识与专业知识构成,是反映农民素质整体水平的基本要素;而工作技能包括工作经验、人际交往能力、科学决策能力等,它在农民建设新农村过程中,直接渗透到生产中,服务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目标。

一、我国农民素质的现状与提高农民素质的战略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中有9.2亿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多。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文盲率6.72%,其中城镇4.04%,农村8.25%,农村文盲率是城镇的2倍多。2004年,农村文盲率为10.7%,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7年,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39.1%,远低于城市人口65.4%的水平。这仅是全国农民的平均比例,但地区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越是贫困的地区越是不重视教育,越是不重视教育,农民的素质越低,从而形成可怕的恶性循环。同时,农民的科技素质也很低,据2010年中国科协对中国公众科学素质调查结果,具备科学素质的农民仅占0.4%,仅及城市居民3.1%的七分之一。“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素质问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下,给他们在接受新观念,索取新信息,提高职业技能,参与市场竞争带来极大的障碍,严重影响了农民增收。没有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新农村就缺乏根本的支撑。迅速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农业新技术革命的根本保证,是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因此,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最为迫切的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最核心的内容。

二、关于提高农民素质的建议

随着市场化的深入推进,农民增收越来越多地依靠知识、技术、信息和资本集约相结合,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要提高农民素质。农民素质特别是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高低,决定着对先进农业技术及工具的采用,决定着对农产品市场信息搜集、分析与判断,也决定着农村两个文明的发展程度。因此,要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首先要紧紧抓住提高农民素质这个关

1键。

(一)政策引导,完善农业经营方式

小规模分散的家庭生产经营限制了农业科研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因此要采取多种形式,如在稳定土地承包权的条件下,活化土地使用权,促进土地集中使用;积极发展家庭式农场以及积极培育土地要素市场等,逐步发展多种层次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农民实行优化组合,进而克服土地经营规模过小对农业科研成果运用的制约。同时,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可以提高农业经营规模的基础上,还可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应用农业科研成果的抗风险能力,从而将科研成果推广与应用有机结合起来,扩大对农业科研成果的有效需求。

(二)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培训人员包括对推广人员和成果应用者的培训。菲律宾国际水稻所坚持终年培训,学员遍布世界,其中许多成了各国著名的水稻专家。国际水稻所因此赢得了“绿色革命摇篮”的赞誉。该所科技成果之所以能迅速扩散,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各种培训计划。国际水稻所重视培训的做法值得我国借鉴。培训计划包括学位培训、非学位培训和在职培训。学位培训:包括培养博士、硕士、学士等不同层次的人才。我国从事农技推广的科技人员也需送到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大专院校,将其培养成以上不同层次的人才。院所、院校的专家和教授可当农技推广部门兼职教授和导师,教学科研相得益彰。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可加速人才培养,也势必加速科研成果的传播与转化。非学位培训:主要通过举办各种短期培训班使农技推广人员了解和掌握各种科研成果的新知识、新技能、新观念。可由院所、院校培训中心组织实施,各专业所及有关方面提供师资,编写教材。在职培训:农技推广人员在院所、院校进行在职培训,可在各有关实验室担任研究助手,并在专人指导下工作。通过参加实际操作,了解科研全过程并能熟练掌握成果的关键技术。综合性是现代科技的一个重要特点,它对生产者和应用者提出了综合素质的要求。要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加强农民职业技能教育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这种教育应体现多样性,要“软硬兼施”,“虚实结合”,注重针对性与实效性。要在强调对农民文化素质教育的同时,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技术教育与培训体系,组织农民学习先进实用技术,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做好农村科普工作。农业从业人员的终身教育应成为各级农技推广部门的主要目标。我国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长期以来,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文化素质较低。要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必须放眼长远,立足现在,建立一套完整的教育和培训机制。

(1)创新农村教育体制。一是要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组织农村青少年接受正规教育,提高农村后备劳动力资源的素质,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整个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优先领域,率先发展。全面推行九年义务教育,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在农村教育发展方面的事权,中央和省级财政要承担起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彻底改变“义务教育不义务”、“农民教育农民办”的情况,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增加农民受教育的机会;加快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城乡教育的合理交流制度,精简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加大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力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力度监管和规范农村学校收费,进一步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另外,要不断加强对农民应该掌握的经营管理知识的教育,使农民也能有机会迈入管理者阶层。二是加大对农民的免费技术培训力度,这是培养有技术的新型农民的关键。农民缺乏相应的技术,无论是搞种植、养殖,还是进城打工,他们的收入都低于有一技之长的人。国家应该建立专项资金用于对农民的技术培训,让他们能掌握一项致富的技术,尤其要加大对青年农民

科技培训的力度;加大对外出打工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开发和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潜力,加快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各级财政要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纳入预算,不断增加投入。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2)创新农村教育模式。目前我国的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虽然有新的发展,但远远不够,由于我国的基础教育,大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这样使广大没有考上高等学府的农村学生,因缺乏基本的生产技能,回乡后不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因此,要转变单一的农村教育模式,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村教育,使农村的学生各有所学,学有所用,各尽其才,各得其所。为此,一是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切实将农村基础教育的指导思想从单纯的应试教育转变到为国家、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服务的素质教育上来。在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上,要用成才率而不是升学率来衡量,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新理念。二是要在实践中努力探索适应新农村建设、培育新型农民要求的农村教育新模式。既要考虑“升学有望”,更要考虑“致富有路”。在保证一部分学生上大学的同时,还要承担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培训任务和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任务。应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在教育时间、教育场所、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管理等方面,克服单一化、集中化等简单化的做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讲求实效和高效,使农民都能有“学”可上,并“学”有所获。

(3)创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一是领导重视,确定农村人才开发战略,各级领导要把开发农村人才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来抓。增强人才意识,树立全新的人才观念,科学制定出培育农村人才的计划,既要全面提高素质,又要重点扶持一批科技带头人,同时要解决好农村人才的实际困难,为他们创造一个充分施展才华的良好环境。二是正确处理自然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位。在新农村建设中,各级政府应当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改变重物质投入轻人力资源开发的传统观念,正确认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极端重要性,增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主动性,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到第一位,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放在第一位;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一项准公共服务,纳入公共财政框架,加大对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民教育的投资力度,以公共财政支持来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着重加强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领导,根据实际研究制定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方针、政策,搞好农村人力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工作,落实具体措施,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努力营造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良好环境,保证农民享有教育培训的各项权利,切实提高整体素质,为新农村建设奠定雄厚的人才基础。

(4)扶持一批农村能人大户,发挥榜样示范效应

农村能人都是农村中素质高的农民,他们挣钱多,生活消费水平高,他们的经济行为周围农民看得见,对周边农民也最有说服力,他们是周围农民学习的榜样。培养一个农村经济能人,往往能够起到带动一片富裕一方的作用。因此,继续加大对农村能人的政策扶持力度,发挥农村能人的带头示范效应,让这些能人带领周边农民共同发家致富,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主要参考文献

1、彭真善.我国农村精神文化消费的现状及改进思路[J].湖南大学学报,2008 ,22(3).2、朱小玲.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培育新型农民[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9,30(2)

3、张丽菁.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之对策[J].公共管理.2009,54、钱同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的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 ,36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的内涵是 篇5

十一五”期间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而且是新形势下解决好“三农”问题,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现实途径。会议代表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坚持的原则、主要建设内容和农业部门的工作着力点等进行了深入讨论。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综合反映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不仅仅是一个村镇建设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村民发展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建设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交通、人民生活、社会治安和社会保障等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有机统一体,是农村社会综合发展程度的标志。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动态概念。从发展阶段上看,我国早在建国初期就曾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再一次引起普遍关注,相比而言,新世纪新阶段的新农村应该有更加丰富的内涵。从不同区域来看,由于现实发展水平和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在新农村建设中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和模式。结合一些地区近年来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代表们认为,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至少应体现“六个新”,即新的生产力和收入水平、新的农村居住环境、新的农村社会保障、新的农村文化教育、新的农村道德规范、新的农村村容村貌,也就是生产发展、经济繁荣、收入增加、生活安康、设施改善、环境整洁、生态良好、社会文明的农村。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坚持的原则

(一)坚持生产力第一的原则。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之源。必须始终将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位,以农民增收为着力点,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繁荣农村经济。只有发展富民产业,农民增收致富才有保障;只有农民富裕了,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

(二)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新农村建设不能一哄而起,盲目推进,必须以规划引导发展,合理高效利用各类资源。当务之急是要搞好村镇建设规划和农村用地规划,加快农村中心村镇建设,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条件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向中心村镇迁移。

(三)坚持尊重农民意愿和依法推进的原则。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各地发展水平不一,发展模式也不应该“一刀切”,应该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考虑各地的社会文化背景,按照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思路,建设体现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的新农村,逐步形成县城—县郊—集镇—中心村—自然村的梯度形式。要坚持依法推进,避免出现房屋推倒重来等行政强迫命令的做法。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建设内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重点围绕新产业、新村镇、新农民、新组织、新福利、新风尚等方面展开。

(一)新产业。就是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的时期。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必须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入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构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

(二)新村镇。就是要改善村容村貌,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应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强村庄环境整治,改善交通、街道、卫生、教育、医疗等公共基础设施,为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奠定物质基础。

(三)新农民。就是要着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新农村必须重视培育新农民。要加强农民的教育和培训,使农民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这不仅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的需要,更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需要。

(四)新组织。就是要探索和发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生产关系。重点围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加强产前、产中、产后的联合,改善生产营销服务,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生产效率,抵御市场风险,增加经济效益。

(五)新福利。就是要逐步改善和提高农民的社会福利水平。重点是建立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完善和落实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使农民逐步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国民待遇。

(六)新风尚。就是要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应继续搞好文明村镇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对农民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在广大农村开展移风易俗活动,使农民树立科学、文明、法治的新型生活观,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新型农民。

四、农业部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工作着力点

代表们认为,农业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做好产业规划,重视和支持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农业部门应充分根据各村镇不同的农业资源情况,帮助其明确农业主导产业,制定“一村一品”、“一县一品”的发展规划,大力开发和培育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业经济。

二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组织开展重大技术攻关,研究推广突破性的品种和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深入做好农业科技入户工作,通过积极宣传、咨询服务、责任帮扶、挂钩指导等方式,推广符合当地实际的适用新技术,为各地农业经济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三是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围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快机耕、机播、机收和产后干燥全程机械化进程,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四是积极开展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积极实施“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加强“农民书屋”等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同时,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五是积极发展农业产业经营,培育壮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发展,鼓励龙头企业到优势产区建立原料基地,密切企业与农户的经济联系,增强企业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大力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特别是要结合当地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积极扶持和发展产业协会等新型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合作经济组织的服务带动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

六是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提高农产品品质。逐步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建立农产品全程质量监控体系,实行农产品分等分级管理,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完善检测和管理手段,提高检测水平,保障农产品安全。

七是加强动植物疫病虫害防治。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等各个环节为广大农民提供有效技术指导、示范和培训,加强动植物疫病虫害防控能力建设,提高农业抵御灾害能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农业 篇6

一、发展林业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

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方面就是改造传统农业,建设现代农业,不断提升农村生产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过程。我国农业基础脆弱,装备及生产方式落后,农村生态环境不尽人意,有待进一步治理改善;农村产业与农民就业渠道不多,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城乡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格局亟待改变。要全面达到和谐的小康社会,进而迈向现代化,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面貌不断改观,新农村建设不断向前推进,使城乡协调发展,必须按照中央提出的发展方向,努力实现奋斗目标。

新时期现代农业不仅包括传统的种植、养殖,还包括产前的生产资料、资源等的合理安排,生物技术运用和产后的产品深加工、营销等生产活动形成的产业链。发展现代农业,首先通过专业化生产,适度规模化经营。采用先进的技术,使劳动力投入相对下降,土地、淡水和能源等资源投入得到集约化利用,从而提高效率,节约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在耕地不增加的情况下,收益得到增加。其次,现代农业要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再次,节约宝贵的土地、淡水、石油等资源。农业生产将进一步从无机化学技术向基因等生物工程技术发展,使使用化肥、农药形成的污染得到控制并减少,农业和农村中的各种资源得到循环利用。[1]要进行生态环境建设,解决过分依赖农药、化肥、激素等造成的土地板结、肥力下降。解决对土地、水源、粮食造成的污染和对环境与其他动植物造成的危害。努力发展绿色农业、高效生态农业、生物工程农业,发展循环农业(即废物利用),以减少污染。上述新农村和现代农业的建设发展都需要现代林业的配合和支持,因而新农村建设呼唤发展现代林业。现代林业由生态林业、可持续林业发展而来。它重视生态环境的主体作用,在和谐的基础上兼顾经济的协调发展。社会与生态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人类活动必须尊重自然,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使这些关系做到和谐,才能逐步解决我们所面临的突出矛盾。林业已经不是传统的木材生产,而是把生态系统功能、生态服务功能和环境的效益放在首位,由注重第一产业的木材及林产品生产向深加工、经营流通、生态旅游、环境友好等二、三产业诸多领域方向发展,使林业发挥在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而独特作用。所以新农村建设中,发展林业是不可或缺的。

二、发展林业有利于新农村全面建设

新农村建设是项综合性事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09 407亿元,人口为131 448万人①,经济总量已跃升为世界第四位,人均15 930元,按现汇人均超过了2 000美元。说明我国经济状况已经达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走城乡协调发展之路的能力。但是,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建设的项目很多,我国人口众多,耕地不足,淡水匮乏,生态脆弱,环境污染严重,在新农村建设的较长过程中,应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抓手,优先发展能够增产增收、改变生态环境、提高农民幸福指数、有利可持续发展的林业。

(一)发展林业,有利于农民增收

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特别是实行市场经济以来,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按人均无论是国民生产总值还是可支配收入,都是比较落后的。而且地区差别、城乡收入差距拉大,不稳定因素增多,农民人均收入成为全面达小康的制约因素。新农村建设要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收入,必须多渠道进行。例如土地流转实行农业专业化、上下游对接发展产业链、工业化生产、城市化进程转移劳动力到城市务工等,都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其中,发展林业和各种林副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是重要途径之一。林木生长周期相对农作物时间较长,但是各种劳动成本相对较低,可利用的各种土地空间较多,只要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各种宜林荒地都可利用。如在江西、浙江、福建等山区,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片区,林权制度改革使得林农的收入不断增加提高。即是在平原地区,发展林业增加农民收入事例也比比皆是。例如在苏北平原,农民主要种植从意大利引进的速生杨树,30年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整个平原被杨树林所覆盖。据统计,仅泗阳县累计种植意杨达一亿多株,直接经济效益180多亿元。采用河渠、道路、湖滩、片林、林带、农田林网、四旁植树、农田套种等多种形式,每年以000万株以上的速度栽种,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2%以上,全县林木蓄积量达550万m3,年采伐50万m3。②并充分利用林间空隙地,实行多种经营,养鸡鸭、食用菌、家畜等,带动农民增收,仅林地综合开发一项,全县年人均增收630元。苏北平原木材蓄积量增多后,又形成产业链木材加工,并逐步由粗放加工向科技含量多、木材利用率高的深加工迈进,创造了多个精加工品牌,开拓了国内外市场,解决农民5万多人就业。林业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发展林业是农民实现生活宽裕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发展林业,有利于保障农业安全

国土安全、农业安全、粮食安全都与林业有直接或间接关联。只有保证生态安全,才能够有国土安全、农业安全和粮食安全,有足够数量和优质的各种农林副产品提供给市场,满足人们高质量的生活需求。目前因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洪涝、干旱等灾害频发。人类的各项活动,使得空气、环境、水质、土壤时有污染。如工业交通等污水废气超标排放,造成大气污染与温室效应,导致干旱和土地荒漠化,部分地区出现酸雨,这些都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与安全。森林、植被的破坏削弱了降水到达地面后的入渗过程,减少了土壤的库容,导致了水土流失。我国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全国669个城市中有400多个缺水,其中有110个严重缺乏淡水资源。这其中缺少森林或森林被毁是主因,保

护森林土壤的蓄水功能,充分发挥土壤水库的潜能尤为重要。另一现象是片面、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忽视了有机肥的利用,导致土壤有机质和其他作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含量降低,影响了土壤肥力和生产力。化肥使用效率低,过量残留氮、磷等造成水域富营养化,加之未经处理的工业及生活废水的排放,致使饮用水、地下水及农作物中污染物含量超标,污染导致质量型缺水,严重影响生态安全。高残留的农药进入农产品,对农产品和食物构成污染,给人类自身生存造成严重危害。所以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应该配合城市、工业“减排”,科学合理有效地使用化肥、农药,提高其使用效率,降低使用量和残留量,逐步向生态农业和现代生物工程农业转型。特别要发展林业,提高森林覆盖率,使其涵养水源,截留降水,涵蓄土壤水分,补充地下水,抑制蒸发,调节河川流量,缓和地表径流,改善水质和调节水温变化等。充分发挥林网和森林的生物特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用生物生态功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森林有固碳释氧,净化空气,维持碳平衡,抑制温室效应的作用。又能降低风速,起到防风固沙及维持土壤自然特性的功能,分解废弃有机物,加速物质循环,促进土壤的发育,维持土壤的功能,稀释土壤富氧化成分,保障国土安全。通过森林、林网、林带对风速、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形成小气候效应,使农作物增产增值。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还可控制沙漠化、荒漠化进程,发挥固土保肥效能,保障农业安全。

(三)发展林业,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是新农村建设中林业的主要功能。长期以来,由于生态价值观念没有形成,对林业的认识不尽一致,有些地方植树造林效果较差。林业整体上处于森林资源缺乏、森林生态功能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脆弱状态。部分农村人畜共居,厕所、圈养畜禽等没有进行有序的规划建设和整治,脏、乱、差等环境问题长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没有适宜的生活小环境,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些地方林业建设、绿化活动没有从适宜的人居环境着想,甚至时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造成人与自然关系极不协调。发展林业可以调节气候,庞大林冠能改变太阳的辐射和大气流通,是地表与大气之间的绿色调节器,对大气候及区域小气候均有直接或间接的调节作用,缓冲极端气候对区域小气候甚至整个区域的不利影响。树冠可以吸附、粘着一部分粉尘,降低大气中含尘量,通过生理生化过程,吸收或分解人们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森林在不同区域能促进或调节物质循环交流,维持生态过程和生态平衡。森林植物释放的挥发性物质能够杀死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增加空气中负离子含量。[2]通过发展林业,发挥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形成适宜人们居住、生活的丰富多彩的小气候小环境。逐步减少环境污染等不良因素对生活的侵扰,良好的生态环境定能使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四)发展林业,有利于国家资源储备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资源、能源等供需矛盾日显突出,今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资源与环境。生物质能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发展林业等可再生资源,可以扩大生物质能源,减少对石油的需求量。发展林业特别是速生林能够有效保障人们对木材及林副产品的需求,并形成国家对天然林保护的有力支持,使天然林森林生态永续利用,还可为子孙后代留下可供利用的资源储备,保持社会可持续地发展。资料显示,日本有森林面积2 526万hm2,占其国土总面积的66.6%,就是这样一个森林覆盖率如此之高的国家,其木材使用量的55.1%依赖进口,是世界上进口木材最多的国家。其森林的年生长

储积量远大于年采伐量,真正成为一个生态系统功能良好、为长远发展实行资源储备的国家。这方面的发展思路值得我们借鉴。

可持续发展是在能动地调控自然社会复合系统,使人类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促进经济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和提高生活质量。[3]事实上,针对我国林业宏观上面临的重大问题,自20世纪陆续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等六大工程”国家战略以来,退耕还林还草等各项工程成效显著,2006年底森林覆盖率达到18.2%,我国林业已经进入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深刻历史性变革中。但是要做到森林资源储备和可持续发展,我国森林覆盖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太大。如果各地都能把林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新农村建设,那么我国林业事业将会出现巨大变化,为当代更为子孙造福将会有更大突破和收益。我国各地地理、气候诸多自然条件差异性很大,因而生物多样性也多种多样。为了可持续发展并调控自然社会复合系统,应该充分挖掘、保护、利用当地树种,这将有利于国家层面对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储备,各种生物质资源的储备和利用将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步入更高层次的轨道。

(五)发展林业,有利于特色农业和精神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等的文化内涵都是以森林生态为基础,与尊重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有联系。发展林业也是一种文明行为和文化现象,是真正意义上的接近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让自然为人类造福。由于自然条件如气候、地理、生境、降雨、土壤等适地适树情况造成了千差万别的生物景象,也由于社会经济的差异性,形成人们生活环境习俗和生活习惯等不尽相同,与大自然的融合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现象,其中生物、林木都充当了重要角色。发展林业就是要促进生态文明,促进文化多样性建设,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习俗。但是,少数地方的个别文化现象、生活习惯和习俗,与现代文明不相协调。个别地方或个人为了眼前利益或个人利益,破坏自己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乱砍滥伐,盲目垦荒围田圈地,破坏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直接影响到生活环境、生态文明和多元文化发展。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到今日,必须认识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才能建设新农村的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传承、丰富和拓展农村文化内涵,提高农民各方面的文明素养。

农村发展特色、休闲和旅游农业都离不开发展林业。因为这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珍贵的文化资源。各种特色、观光农林业的建设,既可发展农村经济、运用高科技的较高平台,使新一代农民在较高科学知识基础上发展,又可为广大城市居民提供休闲、观光的好去处,体验特色、休闲农林业并提高对生物知识和生态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三、新农村建设中发展林业的方法与途径

人才资源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篇7

一、发展农业机械化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十六届五中全会以后, 我国农机化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 群众需求较高、部门信心倍增、发展环境相对优越, 农机化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但是, 虽然我国农业机械化有了迅速的发展, 还是存在很多的不足和问题。

1.农业机械化发展不稳定, 发展步伐不一致。

自从“十五”以后, 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耕、种、收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 令人担忧的是农业机械化发展不稳定, 发展步伐不一致。经济发展较快的地方, 农民生活水平较高, 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交通便利, 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然而我国大部分农业地区处于经济发展较落后的状态, 交通相对闭塞, 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严重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由此可见, 我国的机械化发展水平不平衡, 有快有慢, 这就影响了我国整体的农业机械化水平。

2.农机管理部门对农机发展规律的把握和发展要求的判断存在失误现象。

由于对于农机发展规律的把握和发展要求的判断都是根据地区农业发展环境、机械业发展现状进行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失误的可能。如:一些地区的农机管理部门会提前计划推广耕作机械的台数, 结果农民购买的数量却大大超过了预计的数量。还存在的一种现象就是农机管理部门对于购机补贴资金会提前计划, 并对制造机械的数量加以估算, 然而事实证明, 制造出的数量超出了原有的估计。这让工作人员始料不及, 导致对基层工作的指导上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都不充分, 受到了部分农户的抱怨。同样, 这也会阻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3.制约农机化发展的因素较多。

制约农机化发展的因素较多, 如:农机资金投入少, 与农机化发展的现实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农田基础条件差, 土地不规整, 能排能灌的地块不多, 机耕道路建设滞后等, 这都极大地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4.农机发展体制不健全。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体制不够健全, 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如:农机推广、维修、培训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地区发展农机的理念、经营农机的观念还比较落后, 这同样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二、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需要坚持的原则

1.用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农业机械化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部分, 也应该用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 并且全面贯彻、执行。使用现代工业设备、先进生产资料等现代科技武装农业机械业, 使其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资源的配置方式, 大力普及新机具、新技术, 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 从而实现农业机械化又快又好的发展。

2.使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部分。

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内容和标志, 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所在, 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因此, 要使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部分, 就要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三、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措施

1.加大政府的资金扶持力度。

发展农业机械化, 政府的资金扶持是关键。建立以国家投入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的农业机械化资金保障体系, 加大政府对农业机械化的引导性投入和公益性投入。依法长期稳定地提供购机补贴资金, 调动农民购置机具和设备的积极性。

2.提高农机设备质量。

长期以来, 大部分地区一直使用中、小型农机具, 很少使用大型农机具, 这极大地制约了农机的发展, 因此, 要提高农机设备质量, 在以中、小型农机具为主体的情况下引导少数农民使用大型农机具, 并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加大对大型农机具的使用, 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3.加强农机监督管理。

加强农机监督管理, 积极做好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及农用运输车等农业机械的安全监理、产品质量检验、鉴定和认证管理工作。打击假冒伪劣农机产品, 净化农机市场, 保护农民利益, 增强产品质量, 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人才资源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篇8

近年来,“三农”问题越来越引起各级的重视。农村农民工实用人才是农村实用技术的实践者、示范者,他们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桃源县位于湖南省常德市西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辖40个乡镇、876个村(居)委会,人口100万,其中农业人口84万。加强农村农民工实用人才开发,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基层人才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农村农民工实用人才在农村的作用明显

桃源县现有农村农民工实用人才21740人,占农村人口的2%~6%,他们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一是农民工成为农民致富的先行者。2014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419元,而农村农民工实用人才家庭收入是全县人均纯收入的2倍多。他们中有的有一技之长,有的敢于使用新品种、新技术,有的在营销领域找准了路子,家庭收入普遍较高。

二是农民工成为产业发展的引领者。一位优秀的农村农民工实用人才能引领一个产业的发展。

三是农民工成为文明乡风的传播者。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标志。一大批乡土艺人用自己的知识和文化在农村传播文明新风,抵制陈规陋习。

四是农民工成为农村社会的管理者。一批优秀的农村农民工实用人才由于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在群众中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有的还成为了村官。

二、当前农村农民工实用人才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民工实用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桃源县21740名农村农民工实用人才的构成情况如下:按性别分,男性17099人,占79%,女性4641人,占21%;按年龄分,30岁以下1932人,占9%,30~50岁16286人,占75%,50岁以上3522人,占16%;按文化程度分,大学专科以上841人,占4%,中专及高中8885人,占41%,初中及以下12014人,占55%;按行业分布及专业分,种养业9331人,占43%,农产品加工业1916人,占9%,经营营销人才3312人,占15%,科技推广示范人才2805人,占13%,能工巧匠等4376人,占20%。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全县农村农民工实用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首先是总量不足。全县农村实用人才仅占农村总人口的2.6%,远远不能满足桃源作为农业大县的需要。其次是整体素质不高。全县农村农民工实用人才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比较多,占总量的一半以上,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仅占4%;传统种养业人才相对较多,经营加工人才相对较少;单一技能的人才相对较多,复合型人才相对较少;该县作为劳务输出大县,在务工人员中持有专业技术职称、技术等级的人员并不多,大多只能从事传统手工业及体力劳动。再次是分布不平衡。从地区分布看,经济发展较快的乡镇、交通便利的城区、农业主导产业发达的地区,农村实用人才相对较多,其他地区农村实用人才相对较少;从年龄结构看,30岁以下的只占9%,后备力量不足;从性别结构看,女性实用人才仅占21%,数量太少;从行业分布看,生产型人才相对较多,经营型和技能带动型人才相对较少。

二是农民工实用人才政府扶植力度不够。首先是政策支持不够。目前,桃源虽然先后出台了两个关于农村农民工实用人才开发的实施意见,但对农民工实用人才在创业培训、科技立项、税费优惠、信贷支持、金融服务等方面没有出台明确的优惠扶持政策,他们想干事、想干成事,却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其次是经费投入不足,培训经费不足。同时,受传统小农思想意识的影响,农民工不愿意自己出钱参加实用技术和致富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学习。许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宁愿盲目外出务工,挣点辛苦钱,也不愿意自己拿钱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再次是扶持奖励资金不足。桃源作为中部地区的人口大县、农业大县,一直以来财政比较困难,对农村农民工实用人才进行扶持奖励的能力有限,发展壮大主要靠自身努力,所以起步低、步伐慢、发展不快。

三是农民工实用人才成长环境不优。农村农民工实用人才的开发还处在起步阶段,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可以说还处在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成长环境不优,主要是“三个缺乏”。缺乏一个好的观念。人才观念落后,受传统人才观念影响,认为只有高学历、高职称的才是人才,农村是有人无才,致使在培育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方面还没有形成健全的机制,政府相关部门也未能就农村实用人才更好地发挥作用制定出相关的政策和措施。缺乏一套好的机制:没有建立起一个科学的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和使用机制,致使农村实用人才得不到应有的待遇,人才成长慢,人才流失比较严重。缺乏一个好的平台:受市场经济发展影响,一方面大多数涉农的高校毕业生不愿意回到农村或从事农业,即使是农村出来的也很少愿意再回到农村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中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业基础条件差,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在外创业成功的优秀人才“返巢”回流也不多。

三、加强农村农民工实用人才开发的建议

农村农民工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使之健康发展,形成特色人力资源,为县域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要抓好以下“四授”。

1.授技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农民工实用人才的培训机制。培训是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手段,是促使农村劳动力成长的主要方法。结合桃源实际,目前可以采取以下多种方式和方法:一是举办各种形式的农业科技培训班或农业知识讲座,不断提高农民工的科技素质;二是组织优秀农民工实用人才外出参观学习,解放思想,开阔视野;三是兴办农业科技示范园,让农民工科技带头人引路示范;四是组织农民工科技人员下乡,进行科技推广、农业知识普及;五是选送青年农民工到高校进修深造等。要进一步加强各级农业培训机构和其他职业培训机构的建设,改进培训条件,提高教育培训水平。要因地制宜,按需施教,培养急需实用人才。要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拓宽培训渠道。培训方式上要由过去单一教学式培训向函授、电视教育、网络培训的方向发展;培训渠道上不仅要发挥公办培训机构的作用,还要充分发挥民办培训机构的作用,共同做好农民培训工作。要充分发挥人事部门专家管理职能,利用养猪养鸡协会、果联、花卉种植、茶叶协会等民间协会组织,大力开展送技术下乡活动。

2.授“衔”

自1995年开始,桃源县就开展了乡镇企业专技人员、民办企业专技人员及农民职称评审工作,大力提升县级农村农民工实用人才的层次水平。到目前为止,全县共为乡镇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申报评定高、中、初级职称3000多人次;为民办企业专技人员评定中、初级职称900多人;为1600多名优秀农村农民工实用人才评定了农民职称,其中3人评定了高级职称,30人评定了中级职称。当前,拔尖人才太少也是一个突出出问题,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大农民职称评审力度,侧重实用人才的工作能力和业绩,条件成熟一批就申报评审一批,真正选拔出拔尖人才,使他们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同。

3.授“官”

要把优秀的农村农民工实用人才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吸收到村干部队伍中来,让村官和农村农民工实用人才二者合一。近年来,桃源县在村支两委换届中,有600多名农村实用人才被群众选入村支两委班子,成为名副其实的“村官”,受到农民的普遍拥护和欢迎;吸纳了400多名农村优秀年轻人才加入党组织;优先启用200多名高中以上学历的农村青年担任村副支书、村长助理,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把实用人才的作用延升到更广阔的空间。

4.授惠

要给予农村农民工实用人才更多的优惠,营造一个尊重人才、人才辈出的良好氛围。首先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实用人才的激励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实用人才技术职称和技能等级鉴定制度,对取得技术职称和高技能等级的实用人才应优先提供培训机会,并可作为申报评选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条件之一。要建立并完善定期表彰制度。对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中做出较大贡献的农村实用人才,要给予大力表彰和奖励。同时,要积极适应形势,抓住有利时机,努力创造条件,大力吸收和引进各类人才,要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提高生活待遇,改善工作条件,引导和鼓励各类人才到农村工作,切实壮大农村人才队伍,提高农村人才队伍素质。其次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实用人才的社会化管理和保障机制。要积极围绕农村实用人才的市场配置、职称、医疗和养老保险等,探索和建立农村乡土人才的社会化管理机制。要尽早研究制定出台诸如农村人才流动、农村实用人才的聘用、农村人才争议处理等办法,保护各类农村人才的合法权益,为农村人才发挥聪明才智、推动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上一篇:甲方招标专员述职报告下一篇:初中作业的检查情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