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启蒙教学计划

2024-07-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国学经典启蒙教学计划(精选8篇)

国学经典启蒙教学计划 篇1

以一九七九年到今天的二十四年里,本人经历了自己读经、教大学生读经、教儿童读经三个阶段,有几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自得其乐,方可长久。本人青少年时期接触过几位私塾出身的饱学之士,他们聊天时经、史、诗、文随口而出,潇洒自得,其乐陶陶,我就暗地里模仿,发现一篇文章背熟后,的确很快乐;一直背下去,一直很快乐,欲罢不能。后来发现大学生背熟了文章也很快乐,小朋友背熟了文章也很快乐,而且越熟越快乐。毕业后,又把背熟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佳境尽出,又跑出很多新的快乐来。所以谁也没有劝我读经,只是偶然尝到了一点点读经的快乐,就持续了二十多年,可见快乐是最大的动力。

二、以身作则,不令而行。我自己爱读经,也能背一点经,所以劝学生读经的时侯,学生能听得进去;劝女儿读经的时侯,女儿也肯服从。我女儿刚刚休学时,有一对夫妇也把女儿送来了,我问他们:「你们放心吗?」他们说:「正因为是你们自己的女儿休学,我们才放心;经典听读机:四零零零零零九六三一。我们相信你们总不会害自己的女儿的。」这也是许多家长的共同想法。后来,我舅子、姨子都让孩子休了学。不少其它老师的小班,好像也都是这样形成的。

三、在权力范围内做事,畅行己意,尽职尽责。我孩子在学校时,我曾努力说服学校董事长、校长、班主任、任课老师推行读经教育,尤其是劝他们辨专修班;辨周末读经时,努力说服家长们平时督促孩子复习,以免周末上课时一句也背不出;在娄底师专未开读经课之前,我搞了不少义务讲座鼓励大学生读经。以上种种努力,结果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追究原因,是他们都不归我管;如果他们不听我的话,一点风险也没有,所以一个都不听。这也是人之常情,所以一个领导当天下了台,他当天说话就不灵了。可是我自己读经,系里授权我教学生读经,以及在家里全权负责教几个孩子读经,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要达到什么效果就达到什么效果,只要不超出我的能力范围;因为我有权管理自己、管理学生、管理孩子。我让孩子休学,就是要把她从校长、班主任、任课老师的权力范围内转移到自己的权力范围内。没有这一步,我对孩子的读经计划根本无法实行。

四、对有兴趣的人宣传,听与不听,任其自然。宣传与教学大不一样,教学

是要对家长和孩子承担责任的,所以必须配备相应的权和利,才能进行;宣传是只要有人想听就可以开始;宣传完了别人执不执行,可以一概不管,也管不着。一个人有兴趣,就向一个人宣传;一群人有兴趣,就向一群人宣传;一个班主任有兴趣,就乘便向一个班级宣传;一个校长有兴趣,就乘便向一个学校宣传,随缘而行,随缘而止。在宣传过程中,也许一万个听众只有一两个真正行动起来的,这就没有白费力气了。

国学经典启蒙教学计划 篇2

一保证诵读时间, 让诵读成为习惯

学校经典诵读的主阵地是早上的20分钟诵读时间。由于低年级学生在识字方面存在较多的困难, 学期初期让学生每天早上利用20分钟的时间熟悉诵读内容:先把前一天的内容复习一遍, 再把当天的诵读内容领读一遍。接着, 调动学生积极性, 借助拼音自己尝试读后面的内容。让识字量多的孩子成为“小老师”领着学生读。低年级学生争当“小老师”的积极性很高, 在争当“小老师”的过程中, 大部分学生已经熟悉了整本经典诵读书的内容。如此往复, 学生就会养成一到学校就开始诵读的良好习惯。学期后期, 教师重点指导诵读的语气、语感, 对某些咬字不清、发音有误的学生重点指导。

二指导方法多样, 让启蒙诵读快乐自信

1. 示范法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 许多国学经典的内容需要反复示范。示范要素有:读音示范、朗诵示范、仪表示范。读音示范主要要求学生咬字清晰、字正腔圆地讲普通话。朗诵示范主要是通过学生听教师的语感语气, 模仿教师朗诵的轻重缓急、停顿虚实, 慢慢体悟。仪表示范主要是让学生在坐着或者站立时, 挺胸收腹, 姿态美、发音响亮、表情自然。让学生看到老师一丝不苟地美美地吟诵时, 学生自己就会产生美的体验, 愿意跟着老师学习国学经典。

2. 标记法

在诵读指导初期, 适用标记的方法。用重点号标记读得比较重的字词, 用左斜线划分停顿, 用波浪线标记读得轻的词语。教师示范, 学生标记, 尝试朗诵。标记一部分之后, 大部分学生还会发现国学经典诵读的一些小规律, 自己也会标记了。例如五言和七言的古诗, 吟诵特征比较明显, 学生比较容易掌握。诵读指导在相应的标记完成后, 不能死板教条地诵读, 容易形成唱读唱诵, 要结合内容、大意指导学生吟诵, 形成结合文意诵读的习惯。例如《晨读对韵》, 三字的短句诵读速度稍快, 其他的内容和诵读古诗的节奏大致相当。《弟子规》一般前半句稍速度快, 后半句语气稍重, 遇到感叹号和问号的句子, 诵读出相应的语气。例如“财物轻, 怨何生?”理解之后再诵读出反问的语气即可。

3. 聆听法

在指导学生诵读过程中, 可以“偷懒”, 让学生专心聆听别人的诵读, 一遍遍之后, 熟读成诵、熟听成诵。

4. 情境法

国学经典诵读的过程是母语教学, 很多内容虽然看起来不容易理解, 但呈现的情境是学生可以感受到的。例如《弟子规》中“晨必盥, 兼漱口。便溺回, 辄净手。”就是讲早晨起床后, 必须先洗脸、刷牙、漱口使精神清爽。大小便后, 一定要洗手,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才能确保健康。

课堂上, 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 还原生活, 讲故事, 看风景, 学道理, 让学生在情境中了解诵读内容;师生指手画脚地比画, 或者老师说大意, 学生猜词句, 或者老师描述场景, 让学生感受, 就可以激发兴趣, 加深印象。

5. 激励法

赏识和激励很重要。让孩子多表现, 让孩子有一点进步就感到快乐。教师要及时评价:瞧, 你又进步了!声音真好听!孩子, 你理解了这首诗, 从表情上就看出来了……这样, 既保护了学生诵读的兴趣, 又激发了对经典诗文的热爱, 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6. 合力法

低年级学生巩固背诵有一定难度。诵读时对情感基调的把握很难, 不易诵读出轻重缓急, 诵读时只有一个调子。教师还可以教给家长方法, 形成教育合力, 学生就会进步很快, 有成就感, 自信快乐。

三开展活动, 教学相长

活动促进成长, 如学生结对子互帮互助、评比诵读小明星、国学经典诵读展示、诵读检测等。这些活动, 涤荡心灵, 丰富生活, 教学相长。

四形成措施, 稳步推进

整体上, 教师这样来推进:一个原则:熟读成诵;两个参与:家长参与、教师联手;三个把关:教师把关、家长把关、学校把关。

教师结合自身的风格特长和学生的年龄特点, 可以灵活机动地创新诵读途径和方法, 围绕一个目标——用国学经典的内容进行启蒙性诵读, 采取有特色的诵读方式。如语文课开始前结合课例诵读;课间学生结对子互相检查做游戏;课堂引申拓展, 日积月累, 触类旁通。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 学生会在教师的带领下对国学经典的各类文章、诗词特有的意境、情韵有更多的了解和体悟, 也会慢慢做到在写作文的时候, 厚积薄发、学以致用。同时, 《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笠翁对韵》中蕴含着大量做人、为学等方面的道理, 是对儿童心灵最好的启蒙教育。

摘要:为让《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国学经典走进儿童心灵, 结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特点, 教师从保证诵读时间、指导方法多样、开展多种活动几方面, 用国学经典的内容进行启蒙性诵读, 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 提高其国学素养, 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髓。

国学经典启蒙教学计划 篇3

《三字经》、《弟子规》等传统启蒙读物和《论语》等国学经典,作为文化符号和传统文化价值系统,在当今时代的认识和取舍,笔者认为至少应该从几方面加以思考。

一、 对于经典文本的阅读和诠释是否需要完整性

《道德经·二章》有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1]这说明“美”和“善”是一种规定,按照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恶”和“不善”是反规定的,因此它作为“美”和“善”的对立面而向其普遍规定性发出挑战。人们知道“美”、“善”与“恶”、“不善”都不具备完整性,都处于相对之中。这样的省思会告诉我们:只知道“美”与“善”的人性其实并没了解到真正完整的人性。“恶”和“不善”站在另一面,令人时时感到是生命“美”和“善”真正的镜鉴。这至少有两方面蕴涵:一则“美”、“善”与“恶”、“不善”皆因对方的存在而存在,所谓相辅相成;二则通过对“恶”、“不善”的探询和致思,考察“美”、“善”的习惯性审美判断的落空,进而开拓人们更加广泛的认知空间和审美视野。回到传统文化的经典文本世界,“精华”和“糟粕”对应了《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文本中的“美”、“善”和“恶”、“不善”,我们应该给出的方法是:为学生提供有美丑和善恶的完整世界,并且通过教师的批评性阐释引导学生理解,最终经由学生自己的人生经验进行解读和给出评断,而且这才是学生真正的自主性学习和创造性理解。因为,对于任何事物的认识理解均须经理性的探寻而得到,而不是人云亦云,毫无己见。从这一角度看,删节经典文本的做法确实不妥,不仅是对历史和传统经典文本的不尊重,更是忽略了教师对学生辨识能力的充分训练。

二、 传统经典文本在当下语境如何实现“现代转换”

传统经典文本是历史产物,已经先于我们的时代而存在,我们只有继承权而无变更权。如台湾著名文化学者李亦园先生所言:“传统文化系统的精致美妙,并不能说是完美无缺的,何况环境的变迁、不同文化价值的互相冲击,固有文化的缺点终于是要暴露出来的。”[2]有学者担心,目前风行的《三字经》、《弟子规》、《神童诗》等等童蒙读物深含着儒家思想观念,长期念诵浸润其中,必受其害。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如何来合理继承这些“历史产物”?无疑,时代脚步始终前行,谈对历史的继承,首先要深刻理解,再则结合时代发展,作出符合当代价值的“转换”,这既是选择,更是一种优化组合。例如,过去人们谈到儒家思想中的“孝”,由于历史的原因,对其真正的意涵缺乏积极认识,对孝之“道”和孝之“行”常常混为一谈,更有与“忠”紧紧联系在一起,从而导致长期以来不能正确深入地了解“孝”之精义。何为“孝”?清人李毓秀在《弟子规》中以《论语·学而》的“弟子入则孝”为核心具体讲述在家应该恪守的规范行为。确切地讲这是孝行而非孝道之论。《论语·为政》:“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3]孔子将真正的孝道归结为“无违”。“无违”非无违于父母,而是无违于“礼”(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又孔子回答孟武伯问孝言“父母唯其无忧”,说孝是使父母无忧;回答子由问孝时说不仅“能养”还加之以“敬”。在《论语·里仁》中,孔子说:“事父母,几谏。”[3]意即可以用委婉的方式对父母提出自己的意见,这个意思在《弟子规》中也进行了描述和阐发。因此,我们可以推知,孔子认为的孝道是事父母以礼,使他们无忧虑,并且奉养尊敬他们。至于后来衍生出的诸如“父母之命”的理解、屈从父母的行为,其实也并非原义。孔子所言的孝道不仅不是单向的顺从或命令,恰恰很重视双方的融洽关系,而且根据实际的生活情况在动态的调整中(如“几谏”)达到融洽。如果双方不能融洽相处,子女过度顺从父母,陷入虚假的屈服状态,超出“事父母以礼”的“礼”范畴,就是不孝了。孔子所论孝之道的真义,也是能够很好地适合现代社会的伦理规范。[2]这种孝道的“现代转换”,对于今天的家庭生活来说绝对是大有裨益的。推诸社会,孔子的孝道因为注重人伦双方关系的相互规范和明辨是非准则可得到绝对认可,那么,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现代意义的民主和科学精神。在现代社会的语境下,我们要的是民主状态的孝亲,而非绝对的威严和服从;要的是富有科学精神的孝道,执守于明辨是非,懂得自我的角色地位和自觉的责任担当,艺术性地解决问题而不固守成规。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应当向学生诠释经典,并且是面向当下的生活环境为学生作出更加积极的解读和“现代转换”。回归到如何对待小学生启蒙教育中的国学经典读物的话题,其实更应从上述角度去鼓励教师融合当下语境对经典文本进行现代转换,塑造学生崭新的道德理念和思想价值,让古老的历史读物在今天可以重焕青春。所以,我们与其去使用经过简单节减过的文本,倒不如深刻钻研国学经典文本的深刻内涵。

三、 传统经典文本在世界文化语境中的自我审视

近代以来,我国传统的文化观念屡经西学洗礼,伦理型的儒家文化传统在文学文艺和社会思潮中成了被批判和清算的对象。儒家文化传统不分精华和糟粕,一时间统统被当作阻碍社会前进、思想发展的绊脚石。因此,在今天的语境中,我们真正的文化省思和文化重建提上日程。中华文化的复兴以及与世界文化的融合,理应成为我们着力开展的任务。与西方民族的优秀思想经验相比较,我们的传统文化资源中有许多是伟大而具备普世价值的。这些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思想和观念价值是能够推己及人进而影响到世界其他民族的,也最有可能代表中华民族的优秀经验进入到世界民族融合的潮流中。所以,我们当前最重要的使命是寻找、审视具有普世价值的传统文化资源,并且作出符合世界发展潮流的现代阐释和有效转换。置于世界文化的语境中,我们的文化传统应该发出积极的建设之音,这种实现就是在对比审视中提取普世价值,而非对传统文化文本和经典读物进行简单粗暴的否定和节减。所以,对于传统经典读物和文化文本的节减和加强传统文化资源的阐释转化是南辕北辙的。

四、 从当下的文化境遇和生存处境审视国学经典

当下传统文化观念表面风行,实际则是日渐消亡,而指向将来的文化世界还未成形,我们正存在于文化嬗变的“断层”中,这决定了我们的任务是给文化断层作出修复。节减童蒙经典读物中的所谓“糟粕”,意欲呈现给学生的是不完整的破碎式文化文本,是一种当代文化断层的状态下充满隔断、裂痕的绝妙隐喻。它暗示了当前文化传统的支离破碎,所以必然形成不完整的呈现。这种无可奈何的遭遇不仅映现了教育教学资源内部失调的尴尬,也象征着现实境遇中传统文化的衰落和破碎。

综上所述,不管是从经典读物的文本解读需要完整性的立场,还是传统经典文本在当下语境要实现“现代转换”的分析,再到传统经典通过世界文化语境的自我审视和提取进而参与到世界文化潮流的融会过程来看,都同时说明了缺乏学理探讨和理据支撑的简单否定和节减童蒙教育中的国学经典读物之举是不正确的,而这种文化和教育现象的背后,也隐喻了我们当下的文化境遇和生存遭际的支离化、碎片化。因此,我们应该指出,任何简单的否定与处于主观想象状态下的曲解童蒙经典读物之举,都要让位于批判性地继承和发展一切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

参考文献

[1] 朱谦之.老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4.

[2] 李亦园.文化与修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国学经典启蒙教学计划 篇4

敏于事而慎于言

教学内容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教学目标

①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

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

③积累文言词汇。教学重点

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检查上节课的作业

①背诵《不重则不威》。

②考查句子的翻译及其重点词语的解释。

二、朗读课文。

1.指导学生读通顺,读准确。2.齐读、指名读、分组赛读。

三、学习体验 1.理解文意:

君子不求吃得饱足,不求住得安逸,勤于做事而言谈谨慎,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修正自己的道德行为,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2.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哪些内容使你收获最大?谈谈感想。

国学启蒙叙事作文 篇5

进入雄村,里面的风景美不胜收,绿树参天,竹林摇曳,碧绿的江水环绕着村庄。雄村最有名的竹山书院就在这如画的风景中。

竹山书院是清代乾隆年间户部尚书曹文植的先祖曹翰屏所建。竹山书院建成后人才辈出。民间流传着“一门八进士,两朝十举人”、“同科五进士”、“父子宰相”等佳话。跨入竹山书院大门,里面的石柱上悬挂着一副对联:“竹解心虚学然后知不足;山由篑进为则必要其成”正面是的曹家祖先的画像,上面写着“理学正宗”。

国学启蒙在书院的左边偏厅,里面仿古的桌椅板凳摆放得整整齐齐,一尘不染。墙上挂着孔子的画像,两边写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还有忠孝廉节四个大字。“以前的孩子们学习方式和我们现在是不一样的,上课时,学生要把书放在桌上,站着听先生讲课,然后要把所讲的内容再给老师重新说一遍,最后还要把所讲的课文背出。若是有调皮淘气的学生,先生就会用戒尺狠狠地打学生的手心。”老师严肃地给我们介绍着。穿上期盼已久的汉服,坐在这几百年前的书院里,望着老师严肃的面容,我们开始了国学启蒙课。“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从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但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环境不一样,所以也有就了好与坏的差别。“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如果只是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那就是是父亲的过错。教育不严格要求,就是老师的懒惰了。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如果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这跟“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的意思是差不多的。老师表情凝重,眼睛紧盯着我们。老师很努力很认真很严肃地用不标准的普通话给我们讲着《三字经》。我们听得非常认真,唯恐漏下点什么……。时间像飞鸟,新鲜感过去了。渐渐地,竖着的耳朵垂了下来,我们懒洋洋地趴在了桌子上……

书院的后面是桂花厅,是原来讲学的地方,因厅前的院子中种有桂花树而得名。曹家的族人如果考中了进士就可以在院子里种一棵桂花树。

在桂花厅和竹山书院的走廊中有一块大青石板,上面写着“山中天”三个大字,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真迹。石板上的字迹虽然已经有些斑驳不清了,但字“入木三分”是那样的完美。

桂花厅的西边的一座八角亭,叫“文昌阁”。雕梁画栋,飞檐翘角。角下挂着风铃,微风吹过耳边传来清脆的铃声。阁里有朱熹的铜像,他盘腿而坐,手摸着胡子,脸色温和,微笑着注视着前方,好像在说:“天知,地知,你知,我也知。”

国学启蒙《秦风_黄鸟》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习《黄鸟》,体会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把握《黄鸟》中,复唱的特点。

2、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及诗中所隐含的寓意。

4、熟读并背诵。教学难点:

1、品味诗歌的语言,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诗中所隐含的寓意。

2、熟读并背诵。教学过程:

一、复习:《诗经》有关内容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回忆《诗经》有关的内容?

3、上一节课,我们学过《硕鼠》,我们一起背诵一遍。

二、导入:

师板书课题《黄鸟》齐读,思考: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

三、新授: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黄鸟》,看看这首诗歌写什么内容?运用生什么样的手法来写的?

1、老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注音注释读通句子,读出诗的韵律来。

3、指读,生生互评。

4、默读思考:这首诗在结构上和《硕鼠》有何相同之处?

师总结:正是因为它是重章、叠句。所以读起来更有节奏感。

5、学生自己读,体会其节奏感,再全班齐读。

6、学习第一段:

这篇诗经在讲什么?让我们一起先来学习第一部分。(1)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

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1、指名读。

2、逐句理解。

A、这里哪个词难以理解,指出来。B、将第一句连起来,试着讲一讲。

黄雀叽叽,酸枣树上息。谁跟穆公去了?子车家的奄息。说起这位奄息,一人能把百人敌。走近了他的坟墓,忍不住浑身哆嗦。苍天啊苍天!我们的好人一个不留!如果准我们赎他的命,拿我们一百换他一个。

(2)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

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A、这里哪个词难以理解,指出来。B、将第二句连起来,试着讲一讲。

黄雀叽叽,飞来桑树上。谁跟穆公去了?子车家的仲行。说起这位仲行,一个抵得五十双。走近了他的坟墓,忍不住浑身哆嗦。苍天啊苍天!我们的好人一个不留。如果准我们赎他的命,拿我们一百换他一个。

(3)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针虎。

维此针虎,百夫之御。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A、这里哪个词难以理解,指出来。B、将第三句连起来,试着讲一讲。

黄雀叽叽,息在牡荆树。谁跟穆公去了?子车家的针虎。说起这位针虎,一人当百不含糊。走近了他的坟墓,忍住浑身哆嗦。苍天啊苍天!我们好人一个留。如果准我们买他的命,拿我们一百个换他一个。

7、全班齐读全文,背诵。

8、讨论:从这首诗中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

9、古今对比,珍惜美好生活。

国学经典启蒙教学计划 篇7

一、概述

(一) 国学

国学, 即中国学术之简称。是指环绕于人生诸问题, 以探讨其原理、原则, 并寻求解决方术所成就之理论系统, 这一中国特有的学术系统简称“国学”。国学首先是一个思想体系, 是驱动中华文明延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其次, 它是一种文化观念, 是一种精神追求, 是融合在中华文明之中的理想、追求和文化期待;最后, 是一种方法、方式, 包括思维方式、研究范式、分析方法等。

总的来说, 国学包括经史子集、十家九流, 它以先秦经典及诸子之学为根基, 涵盖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二) 国学启蒙教育

国学启蒙教育中的国学, 是指符合幼儿年龄特征, 适合幼儿学习的国学。国学启蒙教育是指为了使幼儿得到基本的入门的国学知识而进行的教育活动, 是选取国学中与时俱进的精华部分对幼儿进行国学的浸透与熏陶, 它旨在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深化和体现。国学启蒙教育中有许多优秀的文化思想, 在处于蒙昧时期的幼年时期, 对幼儿加以启蒙教育并让他们努力学习, 可以使他们为未来顺利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社会性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 呈现以下阶段性的特点:2~3岁幼儿对社会规则和社会行为规范有了最初步的认识, 能做出最直接、简单的道德判断;喜欢与人交往, 特别是开始喜欢与同伴交往, 对父母及家庭外的接触者都能形成亲近的情感。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出现, 能区分“你”“我”“他”, 但不能区分自己与他人的需求。同时, 他们的情感、行为的冲动性强, 自制力差, 还需要依靠成人的指导。4~5岁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明显提高, 懂得更多的社会规则、行为规范;具有初步的道德感, 出现了初步的关心、同情心, 友好、合作、助人行为明显增多。在自我意识方面, 开始能体验到自己的内在心理活动、情绪和行为, 能依赖成人的要求调控自己的行为, 开始发展自制力。5~6岁幼儿能较好地建立起社会规则与自己行为的联系, 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实践交往方式, 能掌握社会所许可的行为, 开始自觉而有意识地调控自己的行为, 能进一步理解他人的情感。

二、国学启蒙教育有利于幼儿社会性认知的发展

(一) 有助于幼儿对社会基本情况的认识

社会是共同生活的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社会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 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是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幼儿对社会基本情况的认识也会从这几方面发展, 即了解环境、人和文化。我们知道, 幼儿从出生到六七岁就不断适应社会、了解社会, 在这一阶段, 幼儿会形成社会生活习惯, 如认识社会环境, 幼儿先从认识家开始, 再认识幼儿园, 然后认识所在城市、地区, 最后是国家。

国学启蒙教育内容涉及到许多关于社会方面的知识, 如《三字经》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民间传说, 所以熟读《三字经》可知天下事;《千字文》音韵谐美, 有条不紊地介绍了天文、地理、自然、修身、处世、农艺、饮食、起居等方面的丰富知识;《名贤集》是一种通俗读物, 此文大部分取材于民间, 较多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与民众的人生经验和心理愿望, 其中也含有不少关于修身、治家、人际等方面的观念与规范等等;这些国学启蒙读物都讲到天文地理、名物常识、风俗人情等知识, 而这些知识则是处于懵懂状态的幼儿认识世界的窗口和有效方式。因此, 通过国学启蒙教育, 能使幼儿形成对中国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基本认识。

(二) 有利于幼儿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

幼儿正确的认知是对人、社会角色、社会规范和社会生活事件等的正确认识, 即要知道什么可以做, 什么不可以做, 幼儿应该“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要意识到“社会”要求。

《弟子规》是一种关于人们生活规范的幼儿读物, 根据孔子的言论编写而成, 它教导人们为人处世的规范, 具体列述了弟子在家、出门、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与规范, 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千字文》中也涉及到了许多有关教育、伦理等多方面的知识;还有其它国学启蒙读物也讲到培养幼儿习惯礼仪, 如坐立行走的姿势、见面礼、问候语、传统节日礼仪等。而国学中这些关于道德伦理、基本礼仪的知识都是经过长期积累而得来的, 体现的都是优秀的社会文化, 这些优秀的、丰富的内容即伦理规范是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 对于我们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因此, 国学启蒙教育能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和初步的价值观。

(三) 有助于幼儿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

国学是以儒学为主的传统文化与学术, 在思想上以儒家为主, 辅及诸子百家为从属, 典籍分为经、史、子、集四类, 内容涉及史学、文学、天文地理、书画、术数、医学等方面。经即经典, 是核心和根本, 凝聚着人类文化的精华, 如《三字经》等;史即历史, 重在文化修养, 如中国有影响的历史人物:司马光、屈原等;子, 即对在历史上学有所成的人的敬称, 如孔子、老子、孟子等;集, 即文集、作品等, 如唐诗全集等。通过国学启蒙教育, 可以使幼儿形成对国学的基本认识, 逐渐产生国学的认知结构, 从而促进幼儿认知结构的形成。

除国学本身结构严谨外, 对于具体的国学启蒙读物也是如此。具体来说, 《三字经》主要讲述了教和学对人的重要性;四时、四季、五行、五常、六谷等自然与社会的常识和教学的必读书目;中国历史人物和各朝代的更迭;中国历史上十位发愤苦读成才人物的故事等, 这些内容排列有序, 结构严谨。可见, 国学教育内容体系清晰明了, 这对于幼儿的认知体系的良好形成起了很大促进作用。而国学广博的教育内容则为幼儿的认知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同时也奠定了一个深厚基础。

三、国学启蒙教育有利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

亲社会行为作为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 是指一切符合社会行为规范且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 主要包括合作、分享、助人、关爱、安慰、谦让等。它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城市科技化的加快, 家庭生活环境的日益优裕, 孩子与家人、伙伴的交流也越来越少, 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 孩子备受关爱导致孩子凡事“以自我为中心”, 使得利他、利社会行为更是减少, 具体表现为:不愿与他人分享、缺乏关心他人、服务他人的意识等等。

所以,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就显得特别重要, 而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主要是后天影响的结果, 主要有社会认知能力、社会学习等方面的因素。国学启蒙教育的目的虽是传承传统优秀文化, 但却隐含着对人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的培养和熏陶, 即对良好社会行为的培养。所以, 国学启蒙教育能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

(一) 有利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

关爱, 顾名思义是指“关心、爱护”, 是在他人需要帮助时, 能够给予其关心和帮助。3~6岁幼儿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 其关爱行为有所发展, 但幼儿普遍缺少关爱意识, 且只是口头表示愿意帮助、关心他人。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幼儿缺少对关爱及关爱行为的认识与理解;二是幼儿的关爱情感发展不健全;三是幼儿普遍缺乏基本的关爱技能与技巧。同时, 幼儿的关爱行为发展与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也有很大关系。

国学启蒙教育能遵循幼儿的发展特点, 给幼儿以认识上的指导, 帮助幼儿理解关爱, 在学习国学的同时, 提高关爱技能技巧。例如, 《三字经》中“香九龄, 能温席。孝于亲, 所当执。融四岁, 能让梨。弟于长, 宜先知。”就讲到了两个关爱行为:一是“黄香温席”的故事。三伏盛夏天, 他怕父亲热, 就用扇子把父亲伺候睡着后, 才去睡觉;三寒地冻日, 他先用自己的体温去暖热被子再让父亲睡。第二个就是“孔融让梨”的故事。从《三字经》中所引发的两个故事, 都告诉幼儿要尊敬、孝敬老人, 兄弟姐妹之间要尊敬友爱, 要关爱谦让。在此过程中, 首先应给予幼儿正确的、具体的认识, 帮助幼儿理解关爱;其次, 帮助幼儿产生关爱的良好情感;同时, 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如家人、老师对幼儿表达的关爱, 通过亲身传授教给幼儿如何表达对他人的关爱, 从而帮助幼儿逐步养成关爱他人、关爱生命的良好行为。

(二) 有利于幼儿感恩亲社会行为的养成。

感恩, 感恩教育是让幼儿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生活。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 能培养幼儿与人为善、与人为乐、助人为乐的品德, 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 而且对其今后人际关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但目前, 很多幼儿都是独生子女, 且很少进行感恩教育, 导致幼儿只知索取不知回报。

通过对幼儿进行国学启蒙教育, 能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 抓住生活点滴, 对幼儿潜移默化地实施感恩教育。例如, 《弟子规》中时时体现感恩精神, 良好的行为准则和日常生活规范如要孝敬长辈、衣冠要整洁等都是幼儿表现对家人、对生活的感恩的良好反映;其中的“恩欲报, 怨欲忘。报怨短, 报恩长。”还专门讲述了感恩, 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感恩。另外, 通过给幼儿讲一些《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等经典故事, 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让幼儿从尊重老人、关心父母、为家庭分忧等小事做起, 在着重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的同时, 强化幼儿的感恩行为。

四、国学启蒙教育有利于幼儿道德的良好发展

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 必须以幼儿的道德形成和发展特点、规律为前提, 进而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育。幼儿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有以下特点:道德认识发展水平低, 道德认识肤浅, 是非观念不稳定, 道德评价有很大的情绪性和受暗示性;道德情感最初和自然情感分不开且不稳定;道德意志自制力弱, 易冲动, 坚持性差;道德行为常言行不一致, 道德行为动机与目的不稳定。

国学启蒙中选择的浅显易懂的国学经典能够针对幼儿的道德发展特点, 晓之以情, 动之以理, 而且强调知情意行的结合, 有利于全面提高幼儿的道德水平。

(一) 有利于幼儿形成正确的基本的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形成的重要标志是初步道德概念的掌握和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幼儿的道德认识往往是教育的结果。要促进幼儿道德认识的发展, 就要给幼儿提供相应的道德知识, 选择符合幼儿心理特点的、能感染人的、生动的道理及内容。

国学启蒙教育注意选择符合幼儿的、生动的内容, 能将道理渗透到作品中, 通过具体的形象帮助幼儿弄清是非, 明白道理, 影响、塑造幼儿的心灵。其一, 通过反复地讲解需要他们掌握的行为准则, 由浅入深地讲清行为的要求及其实质含义, 使幼儿形成和掌握初步的道德概念。而不是用枯燥的形式, 空洞的说教, 甚至用训斥等方法对幼儿进行强制性的灌输, 因为这些都无益于道德认识的形成与培养。其二, 国学以其简单明了、具体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 给人以感性的感受和情感上的陶冶。它寓情于理, 易于幼儿接受, 并将思想很自然地流露出来, 感染幼儿, 使之受到教育。

(二) 有助于幼儿道德情感的培养。

幼儿的道德情感是在耳濡目染中逐渐形成的。道德情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细致的过程, 必须从幼儿自身对自己和别人行为所产生的体验, 以及受到教育者对幼儿行为和事物美丑的种种情感、态度的感染, 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

国学启蒙教育通过创设一个能激发幼儿道德情感的良好环境与气氛, 其乐融融, 使幼儿在一个充满爱、信任、同情和民主的交往环境, 使幼儿乐于接受成人的建议, 这个教育过程会给幼儿带来愉快, 并培养了健康、积极的道德情感。而恫吓、威胁等情绪气氛与痛苦的体验, 只能使幼儿产生消极的、不良的道德情感。此外, 国学作品中生动的具体道德形象和实例, 丰富了幼儿道德情感的内容。这些内容不仅直观, 而且能为孩子所理解, 激发情感, 对幼儿有着很大的感染作用, 促使幼儿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良好的行为表现。

(三) 有利于幼儿自制力的形成。

道德意志的培养是道德形成的重要任务之一。教育者要逐步教会孩子控制自己的行为, 并通过反复练习, 帮助他们初步自觉地控制行为。而国学启蒙教育中所传达的道德精神, 如坚持性、目的性、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等都能使幼儿真实感受到。国学中涉及到的关于生活制度的内容, 使幼儿明确一日生活是有秩序的, 帮助幼儿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 逐步培养幼儿控制自己的行为, 培养初步的坚持性、目的性等品质。首先, 幼儿从头至尾将文学作品学习一遍, 是幼儿做事有始有终, 从而学会了自制, 习惯成自然, “坚持”也不难了。其次, 文学作品中的伟大人物的坚毅品质给幼儿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如程门立雪的故事等。再次, 幼儿在学习国学的过程中会逐渐对其产生兴趣, 而兴趣则是毅力的门槛, 对国学的兴趣能渐渐培养起来, 反过来又能进一步激发幼儿坚持学国学的毅力, 因而培养毅力也就成为一件十分自然的事情。

对校园文化国学启蒙教育的认识 篇8

关键词:国学;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7-0320-089

近年来,随着国学文化地位的不断提升和人们对国学精髓的深入思考,经典诵读活动已在中小学校掀起阵阵热潮,成为学校校本教育的特色内容。国学文化博大精深,学校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让经典诵读真正成为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营养大餐。

一、国学诵读经典为人格塑造奠基

经典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延续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国学中的思想以及人物的一言一行都会给人们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直接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是塑造健康人格的必备教材。经常诵读经典的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养成孝敬长辈、懂礼貌、讲礼仪的品德,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经典中有“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的为人之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的人格塑造;“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感恩图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高尚品德……由此可见,经典诵读的功效与影响是不可替代的。经典中的儒家人文思想对于学生的影响体现为儒家的仁爱、宽容、孝悌、诚信与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这将伴随学生的吟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谈举止与精神风貌。

二、国学诵读经典为审美情趣奠基

中华古诗词,内容博大精深,思想源远流长,意义深刻隽永。春秋儒学、秦汉文章、唐诗宋词,无一不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髓,传承着中华儿女正能量的优秀基因,其中许多经典国学语言之丰富、文字之精炼、思想之博大、意境之深远、感情之豪放、韵律之优美,至今仍放射着璀璨夺目的光辉。

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施政理念;“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德情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博大胸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文明智慧;“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思念情怀……诵读这些经典,如同在与最优秀的哲学大师和智者对话,如同耳濡目染这些文化、思想、艺术大师的谆谆教诲,从而能不断提高诵读者的思想境界和审美情趣。

学生暂时虽没有能力理解这些国学经典的意义和精髓,但是若能直面经典、不求甚解,但求熟背、终生受益的话,会对他们一生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和启迪。目前,我认为由教师和家长选择适合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名篇佳作来朗读和背诵是有必要的,可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他们获得文学的审美熏陶。

三、国学诵读经典为写作水平奠基

渊远流长的中国古诗词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结晶。从语文教学需要来看,古诗选入课本作为启蒙教育是不可多得的素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无形中教会了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经典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教师除了要求学生朗读、背诵教材所节选的优秀诗词文章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民谣、古诗词、古文等,以诗会、朗诵会等学生喜爱和感兴趣的形式,有意识地让他们多背好诗词、好文章,让美和高尚在学生纯洁的心灵中生根发芽。只有广读、博采众家之长,才能在文章创作中下笔如有神。

四、强化校园精神文化的策略

(一)国学经典诵读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

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方面的要求,是对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和传承。这些优良的传统往往渗透在国学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各种形式呈现出来,以提升学生的自律能力和道德修养。

(二)同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

应该说,理想包含着道德理想,信念也包含着做人的信念。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个大课题,要使其“知”不难,要使其“信”并“行”,那就不容易了。我国古代道德教育中强调先做好人,再做贤人,最后做圣人的观点,值得借鉴: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从做人的基础道德做起的传统修身经验,应该继承。

总之,在诵读中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迅速吸收国学中最有价值的知识,把学生的思想引向经典诗文的广袤田野,让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深扎在民族文化的沃土里。对学生来说,诵读活动中学生可以感受中华经典的魅力,积累丰富的语言,陶冶审美情趣,促进个性发展,提高道德修养,使学生具有更佳的学习、生活状态。通过诵读活动的开展,我校已初步探索出了符合本校实际的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特色活动,营造出了特色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 周庆元,于源溟.诵读法的历时演化与现时解读[J].中国教育学刊,2004(10).

[2] 季羡林.国学应该是“大国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06-22.

上一篇:MySelf英语作文下一篇:送员工的中秋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