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

2024-08-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24年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精选13篇)

2024年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 篇1

大赛分两个场地进行,分别展示了16堂代表各地区最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课。

本场评委之一,杭州市广技小学校长,特级教师王雷英在赛后点评时说到本次大赛异彩纷呈:

1、课堂空间广阔。第一次全国公开课向小学语文的所有领域开放。课型多样,流派纷呈。有纯粹的精读课、略读课、作文指导课、作文讲评课,也有混合型的读写结合课、以写促读课、口语交际和作文一体化的课。课的内容的开放引发了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有情境型,悬念型,任务型,实践型等等,同时也在课堂上呈现了各地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些较为特色的成果。

2、教学设计更关注学生多元能力的发展。趋向儿童化、生活化,体现趣味性、语用性。重视语文基本功训练,注重在语境中开展理解和表达训练。关注语文能力形成的过程,教学环节丰富,学生参与度广。

3、教师的素养全面。板书漂亮,普通话标准流利,语感好,教师个人教学风格彰显,激情感染型、循循善诱型、扎实训练型、理性指导型等。

4、教学方法因课而异。我们看到有一些学习方式变革的影子,比如,课内学习单的使用,富有创意的情境创设,ipad进课堂,四人组、六人组的学习,学生参与讨论、板书、评价等。

5、每一堂课都可圈可点。例如;(1)《古诗两首》:叙事类古诗,借助化诗为文的方法,让三年级的孩子熟读成诵,很朴实很扎实。(2)《情境体验作文》:真实,现场感强,强调体验,课堂预设有弹性。(3)《第一次抱母亲》:课前谈话设计佳,课风和文风的基调比较一致,扣词揉读“没想到”“瘦”等,融理解与表达为一体。(4)《学写读后感》:有阅读活动参与的阅读体验作文课,方法指导意识强。(5)《人物描写一组》:单元组块方式大胆,阅读思维跳跃。(6)《伯牙绝弦》:知音文化,打动人心;补文拓展和信息阅读,夺人眼球。(7)《小足球赛》:教师的指导意识强,注重师生对话。(8)《活见鬼》:学法指导清晰,文言文的特点把握得很好。(9)《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写结合,注重指导,小组互评点赞。(10)《我》:目标集中、明确、一贯,环环紧扣,师生对话融合,教学效果好!(11)《寓言两则》:课前十分钟设计巧妙。教学环节设计有创新,关注到语言现象,教学语言贴近儿童,语感好。(12)《有趣的动物植物》:教学手段新颖,交际情境有趣,注重交际礼仪,注重交际的语言表达,注重小组合作,教师的引领非常注意细节。

最后在本会场的16堂课中选出了5堂特等奖的课。他们分别是来自北京的阅读课《伯牙绝弦》、来自广西的阅读课《活见鬼》、甘肃的读写结合课《卖火柴的小女孩》、上海习作课《我》、黑龙江阅读课《寓言两则》。湖南习作课《情境体验作文》以及习作课《小足球赛》分获得最佳创意奖最佳创新奖。江西熊丽乔《有趣的动物、植物》获得最佳多媒体运用奖。

我为老师们在网上搜索到本次活动的现场录音,不知道老师们对哪一堂课更感兴趣呢?

2024年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 篇2

一、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重新进行了界定:“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是对我国语文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任务的重大调整,指明了今后我国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将主要目标定位为学习课文思想内容,语文课耗费大量时间理解感悟课文思想情感。教学《月光曲》就在讨论月光曲是怎么谱成的,这是怎样一首曲子;教学《中彩那天》就引导学生讨论“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怎样解决是道德的,怎样解决是不道德的”;教学《詹天佑》,就在研究“人字形”铁路是怎么回事,“中间掘井法”为什么可以提高效率……语文课大量时间不是花费在学习语言文字如何运用上,而是花费在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关系不大的课文内容讨论上,这是造成语文课教学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现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这是总结了60多年来语文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后,对语文课程性质、任务的新认识,语文课程性质的重新定位将对语文课程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当下语文课程正面临转型期。转型的第一个特点是从原来以学习课文思想内容转变为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语文教师必须明确“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课程的主要目标,语文课要围绕这一目标来组织教学过程。转型的第二个特点是从以“教师讲读课文”为主的课堂教学形态,转变为以“学生语文实践”为主的课堂教学形态。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以往我们对语文课程“综合性”特点比较关注,而对“实践性”这一特点关注不够,很少进行研究。其实,语文课“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这种现象,早在1956年教育部做的调查报告中就已经进行了严厉的批评:1.字、词教学重视不够。丰富学生语汇是发展学生语言,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基础工作,很多教师对此认识不足;2.对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和熟练技巧的培养注意不够;3.分析讲读课文有脱离语言的现象,单纯讲故事情节或抽象地讲述思想内容;4.不顾学生接受能力,不恰当地讲些文学上的抽象概念;5.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语言教学与文学教学的关系问题。经历了60多年的教学改革,这些问题现在不但没能消除,有些甚至更加严重。上世纪60年代语文课就强调要“精讲多练”,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又强调“加强语言文字训练”,2000年以后又强调“以学生为本”,要“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矛头直指语文课教师过度讲解的现象,但是这种现象一直没有改变。究竟是何原因?其实根子不在语文教师,而是在“讲读课文”这种教学形态上。这些问题是伴随着“讲读课文”这种教学形态产生的,是“讲读课文”这种教学形态与生俱来的。其实“讲读课文”这种教学形态更适用于“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这一目标,而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目标很不适应。如果不改变“讲读课文”这种教学形态,那么“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目标就很难从根本上得到落实。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解放思想,按照“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目标重新确定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寻找我国语文课程改革的正确路径。

二、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语文教学

从本次研讨课阅读系列和表达系列两大系列的观摩课现状分析,我认为问题最大的还是阅读课。我们一直在研究语文阅读教学如何才能高效,但是我们发现本次观摩活动的不少阅读课效率仍然不高,问题仍然很多:教学目标不明,教学内容不清,和上一届观摩活动相比较,阅读教学模式没有突破性的改变。大部分教师还是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为主要目标,围绕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组织教学过程。把理解“教材内容”当成了语文“教学内容”,造成本体教学内容与非本体教学内容错位。陈先云老师在大会开幕式上说“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就涉及到语文教学内容正确选择这一核心问题。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课程,除了语文知识、方法和技能等教学内容,还承担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审美、文化常识等教育任务。我曾经把语文教学内容分为“本体性”教学内容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两大类。所谓本体性教学内容,是指反映语文课程本质特征的这门课程承担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指语文知识、语文学习方法和语文技能等等;所谓非本体性教学内容,是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科共同承担的教学内容。这样分类的最大好处是能够让我们清晰地厘清语文课程的本职工作是什么。语文课理所当然地应该以本体性教学内容为目标组织教学。

这次观摩活动获得特等奖的二年级《与众不同的麻雀》这堂课,就是抓住低年级语文教学目标,紧紧扣住“识字、写字、朗读”这些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把大量时间放在识字写字教学、词语理解、课文朗读等低年级本体性教学内容上,而不是将理解这只麻雀如何“与众不同”作为这堂课的教学重点,因此这堂课字词教学扎实,朗读训练充分,教学效率很高。四年级《鱼游到了纸上》这堂课,尽管可以研究讨论的问题不少,但是教师很清楚这堂课要“教什么”。教师不是围绕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组织教学,而是着力想教会学生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在描写人物动作神态时可以加上“作者的联想”,这样能够将人物的思想情感描写得更加具体。教师首先通过课文实例的比较让学生了解这种表达方式;再通过其他例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这种表达方式的效果;最后还引导学生动手实践,通过亲手练笔,让学生能够将这种表达方式运用到自己的表达实践之中。

当下我们的语文课为什么会有上成思品课、历史课、科学课之嫌,就是因为语文教师在语文课上过多地将时间放在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上,将非本体性教学内容误作为语文课的主要目标。比如《理想的风筝》重点体会“老师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圆明园的毁灭》重点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仇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番茄太阳》重点体会“明明美好的童心”;《月光曲》重点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过程,体会贝多芬思想感情的变化等等。将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作为语文课的教学重点,语文知识、方法、技能等本体性教学内容就会沦为点缀,变成碎片化的添加。语文教师都认同,阅读教学不能离开课文内容的理解,阅读教学必须让学生接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语文课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应该是渗透在语言文字学习过程之中,否则必然会造成本体性教学内容与非本体性教学内容的错位,异化语文课程性质。因为思想认识的提高并不能代替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能力的提高。

三、重视语言积累

语文课本中每篇课文的学习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文化价值,比如让学生认识贝多芬,知道圆明园是怎样毁灭的等等;二是语文知识、方法学习和技能训练,通过课文实例让学生认识如何遣词造句,学习阅读、写作方法;三是语言材料积累,包括生字、词语、句子的积累,通过大量规范的书面语言材料的输入,丰富学生的词语搭配、词与句组织等语感经验。这三个方面的学习价值或任务在阅读教学中的位置应该如何排列?当下阅读课的排列顺序通常是将语言材料积累放在末位。其实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儿童“记性好,悟性差”,因此将语言材料的积累放在首位可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就是多读多背,强调在儿童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最大限度地积累语言材料。这一经验之所以能持续两千多年,就因为它是符合儿童学习语文规律的。现代语文教学的重心一直偏重于语言的“理解”,严重忽视了小学阶段儿童语言的积累,小学阶段在语文教学任务的选择上犯了战略性的错误,其直接后果是造成几代国民语文素养下降。从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看,大量积累语言材料,毫无疑问应该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低中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对小学生而言,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可以为他一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语言材料的积累与其语文能力的发展是成正比的,是“过了这个村没了这个店”的。

小学生积累语言材料,除了识字、学词之外,还应该包括各种句型的积累。目前汉字积累教师都很重视,因为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们不敢懈怠;词语积累重视不够,特别是中年级以后重视程度有所下降,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有些教师甚至不教学词语;问题最严重的是句型积累。其实积累大量规范的句型与识字、学词一样,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因为词语是最小的意义单位,而句子是语言运用的最小单位。语文能力高低不仅取决于人的词汇积累量,还包括句型积累的数量。

语文课积累语言的基本方法就是朗读和背诵。现在阅读课朗读指导花在感情朗读指导上的时间过度。本次观摩活动几乎所有的阅读课都有感情朗读的指导,而对学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不加追求。我认为小学生朗读应该以追求“正确、流利”为重,应该强调熟读课文,让学生熟读成诵,烂熟于心,能够脱口而出。正如朱熹所说“凡读书,须要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朗读的主要功能不仅在读懂,更在有利于学生记忆和积累。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要把课文读熟了,课文内容学生自然就理解了。无论哪个年级,都应重视朗读背诵,把语言材料的积累放在第一位,这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经验。

四、关于习作课和口语交际课的改进

本次观摩活动中的习作课和口语交际课都很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选择的习作和口语交际内容都很接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

习作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给学生书面写作的时间太短。我统计了4堂习作课学生写的时间,用时最多的是20分钟,最少的仅6分钟,平均15分钟左右。我国语文课程设置的习作课时比例本身就偏少,学生严重缺乏动笔写作的练习。现在习作课还不给学生动笔写的机会,而是将非常宝贵的时间大量用于教师的习作指导,使得学生原来就少得可怜的动笔写作时间变得更加少了。教师必须认识到,书面表达能力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书面表达实践才能提高,习作课必须保证学生动笔写作的时间。每次习作的方法指导严格说应该放在阅读课上,而不是放在习作课上。习作课应该是复习和迁移运用阅读课上学过的方法,方法指导的时间要尽可能控制在10分钟左右,留着时间用于学生的动笔写作,用于学生习作后的评讲和修改。

口语交际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想教的方法过多,针对这些方法设计了很多教学环节。比如《我是小小推销员》的教学,教师的设计是很有特点的,先让学生推销自己带来的“商品”,再引导学生推销“矿泉水”,然后让学生针对不同的对象推销矿泉水,让学生明白应该针对不同的对象用打比方、列数字等不同的方法来推销商品,最后再让学生写一段广告词。整个课堂设计层次很清楚,说写结合,但问题是各环节介绍的商品关联不密切,忽视了对学生表达以后的点评、反思和修改,因此学生在口语交际训练中长进不明显。其实教学环节的设计不应过分追求形式变化,教师更应在乎的是学生口语交际言语质量的提高。比如,一位学生介绍了自己的毽子,接下来可以让其他学生分小组研究这一商品还可以如何介绍,请各小组分享介绍;然后让学生比较哪一小组的介绍更有利于商品的推销;再让学生根据交流中获得的体会,修改自己的介绍,或者再让学生介绍一种其他的商品。这样的教学设计,是否可以让学生对如何推销一种商品有更加深入的体会?在语言表达上会有更大的提高?

2024年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 篇3

在才艺展示中,我发现老师们的才艺各具特色,真的很棒。有一位老师把朗诵,唱歌,跳舞融合在一块,很具特色。还有一位老师的毛笔字写得非常漂亮,他还和全班学生创作出版了第一部属于他们自己的书体法作品集。我相信这一个班的学生将来的字肯定都能写得非常的漂亮。从小让学生们把字练好,写一手方方正正的中国字,非常重要。我的字小时候没有注意写,现在还得每天花很多时间去练习写字,毕业之后要去教学生们学语文,如果老师字都写不好,怎么去教学生们写好字呢,一个好的示范真的很重要。

最精彩的还是课堂教学展示,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着自己的教学风格。在学习他们上课的过程中,难免也会发现一些小小的问题:

(1)上课关注学生写字的老师不多。小学期间抓好写字很重要,规范学生的写字很重要,但是这场比赛中,大概只有五位老师注意了这个问题。有一位老师在写字时,让学生们伸出小手一块跟着写,这样,就能减少他们笔顺写错的几率。还有的老师画田字格边写边分析字的结构和特点,这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有一位老师做了生字小卡片贴在黑板上,让学生给他们排位置,找关系,加深了学生对生字的理解,又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2)老师范读课文的太少。我觉得语文课,应该有所示范,在学生去感情朗读课文时,老师应该适当地给他们示范朗读,这样学生容易更好地把握感情。一味地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感情,自己去读,这样时间长了不利于他们朗读水平的提高。老师应在适当的时候多给一些指导,多做示范,学生才能把握好感情,读准语气,对课文中所表达的内容才会有更深的理解。

(3)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关注文章写法的不多。一篇课文有必要带若学生去关注写法,这样,学生才能从整体上去更好地感知,也有助于以后自己的写作。有一位老师在上《北京的春天》一课时,在黑板上列了一个表格,这张表格贯穿了整个文章,把一些事情都概括总结了,这样,学生们一目了然,就知道这篇文章的结构,思路更加清晰。

举办这样的大赛,真的很有意义,参赛的选手在比赛中学习着,我们也在观摩中不断地学习着。当一名语文教师就要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素质教育要靠一大批有思想的优秀语文教师去实现。大赛正好给我们提供了学习的平台、自我提升的平台。立足自身,苦练内功,丰富向我。愿我们每位教师都在学生心中去做一个德高身正、学识广博、身心健康、热爱生活、品位高尚,对学生有爱心的人。

声情并茂地朗读,端正规范地书写,扎实高效的课堂教学,思路敏捷的教学点评,这些我想也正是大赛给我们的启示和思考。我们要自省,要日积月累,在教学中不断地锤炼自己,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2024年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 篇4

全国第九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已经落下帷幕.活动中赵飞执教的五年级下册略读课文《刷子李》,得到了与会老师的热议.“来自贵阳的赵飞老师执教《刷子李》一课,他先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导读,明确学习要求;再自主阅读勾画出重点词句体会刷子李的技艺高超;接着引导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感受侧面烘托、细节刻画的精妙之处,抓住曹小三的态度变化‘半信半疑——相信——不信——完全相信’,体会文章‘一波三折’的表达方式;最后借势补充《泥人张》片段阅读以及推荐阅读冯骥才的《俗世奇人》.引导学生体会文本‘写了什么’和‘怎么写的’做到了巧妙地融合,言意兼得.”“赵飞执教的《刷子李》这堂课中及时有效地评价尤为突出.他在上课的时候我也跟着在想,这个学生这么说了之后我该怎么来评价.结果,我发现他的评价总是在引领学生思维方面.也就是注重的是‘形而上’的东西.很少听见‘很好’、‘真棒’或是老师重复学生的话.”“贵阳赵飞老师执教了《刷子李》,课堂上,赵老师充分展示个人的魅力,轻松幽默的语言,不时引发会场听课老师的热烈掌声.”……

2024年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 篇5

草坡小学

王静

2012年5月8日——5月11日,由四川省教科所主办,绵阳市教科所承办,绵阳东辰国际学校协办的,“四川省第九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观摩活动”在东辰国际学校拉开帷幕,来自四川省各市州的22位语文教师在三天半的时间里为我们献上一堂堂精彩的课堂教学,而同样来自各州市的五百多名听课老师也齐聚一堂,我们“因语文而聚,为语文而来”。我们有幸也参加了这次观摩活动,领略到了他们独特的教学风采与个人魅力。与此同时,我们的收获也颇丰。

一、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是出自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这是六十年来,大家对语文最富有见识的一句话。浓缩起来就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和学习运用语言文字。换句话说,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在教内容,而不是通过内容为学习语言,学习语用服务。如果只是教内容,我们的学习是形不成良好的习惯的,我们通过教语言文字来理解内容,而不是通过内容来理解语言文字。这两种流程所导致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让学生学会通过语言文字感受形象。其实就是两个方面的内容: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和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贯穿整个课堂的语言之美,并从中体会文字之味,感受语文中的文化之醇。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要学有所得:得意、得言、得法、得神,因文而异,因需而设。

二、阅读教学的对象是在教授语文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更要注重听、说、读、写。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仅只限于教授语文知识,还应该思考我们是不是培养了他们学习的习惯和学习的方法,其中学习的习惯包括:评鉴能力、概括能力、理解能力、认读能力。学习习惯包括:规整梳理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质疑的能力;博闻强记的能力。而在其中的听、说、读、写既是能力,也是知识,也是方法,更是习惯。

三、从知到不知再到心知才是一堂真正的语文课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重要的是抓字、词、句、段、篇,但更重要的是培养优美的思想,以读为本,读中悟,悟形象,悟方法,悟中表达,悟情感,从知到不知再到心知才是一堂真正的语文课,以童心童趣让语文课回归本质,回归生活。

时代在进步,我们要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我们该仔细的想想我们是在教课文还是在教语文?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区分,尽量地把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还给孩子们,让整个课堂感性一点,轻松一点,浅近一点,传承经典,提纯情趣,以语为翼,以文为魂,激扬文字,激活创新,捍卫童心童真童趣,呵护七色流年,伴护孩子茁壮成长,让语文教学真正的回归生活,回归本质,让“川派语文”大旗招展,朝气蓬勃。

2024年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 篇6

2010年11月16日—19日,湖北省各市、州、县千余名高中语文教师前往“桂树之乡”——咸宁市观摩2010年湖北省高中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我有幸前往咸宁学习,感慨很多,收获颇丰。

这次竞赛课上所讲授的课文全部是高中课标新教材中的一些新增篇目,有的思想较为深刻,有的内容比较陌生,有的篇幅较长。在有限的课堂上,选择什么内容来教最有效,是一个难点问题。这次竞赛集全省高中语文教师的智慧,在课堂教学的平台上探索新课程实施中实实在在的问题。那么,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呢?我总结如下:

一、遵循逻辑,重点突破

随着高中课改如火如荼的进行,科目的增多,语文学科所占时间就相应的减少,而语文课本上的篇目却并未减少,相反却增多了,这就需要我们建立高效课堂。一节课40分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上完一篇篇幅较长的课文,这就需要遵循课文的内在逻辑,大胆取舍,重点突破。

如这次由孝感市安陆一中游盼老师主讲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一课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游老师首先让学生找出父爱和母爱的特点。再让学生讨论父爱(有条件的)和母爱(无条件的)的积极面和消极面。从而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努力在心中拥有这二个世界,才能成为一个成熟的人。

这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旨在指出父爱和母爱的不同,他们对孩子成长的积极面和消极面,作为一个成熟的人就是要在心中同时构建父爱和母爱两个世界。课文首先在1—6自然段指出母爱的特点,6—7自然段指出父爱的特点,然后清楚地讲述了有条件的父爱和无条件的母爱各有其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正因为如此,所以一个成熟的人应该在心中建立二个世界,这就是文章的内在逻辑。游老师就很好的遵循了文章内在的逻辑,舍弃了前面几个自然段爱的能力的发展的分析和归纳,把重点放在了后面部分,强调了一个成熟的人应该同时在心中拥有父爱和母爱。从而做到了详略得当,重难点突破。把长文章讲短,讲精炼,化繁为简。在有限的时间内,不求贪大求全,面面俱到,但求一节课以一个问题为中心,遵循它内在的逻辑,讲深讲透,一节课解决一个中心问题。不同的课文遵循它们各自的内在逻辑,有所取舍,有所侧重的组织教学,从而实现高效课堂。

二、解读句子,深挖内涵

一篇课文是有若干个句子构成的,课文的思想内涵就蕴藏在这一个个的字里行间。特别是篇幅短小的课文,不用说一个句子,有可能一个词都包含了丰富的含义,深刻的哲理,需要我们深挖。

黄石二中的潭清才老师主讲的《短文三篇》这堂课就是这个方面的典范。《短文三篇》由《热爱生命》《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信条》三篇短文组成,每一篇的篇幅都不长,但它们都包含了深刻的道理。潭老师就从让学生们找出自己喜欢或是不理解的句子着手,如《热爱生命》中学生们就找出“生之本质在于死,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关心的程度而定的”。评析了这二个句子,就可以挖掘出文章的内涵,生是死之开始,而死是生的极限,生命的价值是在具体的生活中实现的,生活中我们做的有意义的事情越多,我们的生命越有价值,所以我们要热爱生命,珍惜时间。

在上《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一文时,潭老师抓住了题目进行分析,苇草有什么特

征?思想对于人又有什么意义呢?一下子就扣住了文章的中心,人在生理上是脆弱的,但人因思想而伟大,人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品味一个词语,解读一个句子,从字、词、句中揣摩作者的情感,分析它丰厚的含义,挖出文章的精髓,从而做到了把短文章讲长,讲丰厚,深挖出作者所要表达的丰富的内涵,化简为繁。长期这样品味重要的关键的句子,不仅有助于学生阅读分析文章,而且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三、大胆创设,激发情感

语文课堂是一个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课堂,它需要学生的参与,不仅在于动手,更在于学生动脑,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真正进入课堂,参与课堂。

仙桃市八中的李方玉老师主讲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就体现了这一点。首先李老师让学生找出能反映北大现状和社会现状的词语或者句子。从而提出假如你是当时的北大校长,针对这种现状找出你喜欢的段落,你怎么读?读出什么情感?然后再假设如果你是当时的北大学子,你的心中会激起怎样的情感波澜?学生们纷纷说出自责、内疚、沉重,要发愤图强,要学。

李老师根据演讲词的特点,创设了大情景和小情景,调动了学生们的情感。首先她把学生由读者这个第三人称转换成第一人称“我”——北大校长,“我”会是怎么想,怎么读,怎样的心情。接着李老师让学生又进行了角色的转换,由台上的校长转换成台下的学生听到这些语重心长的演讲,心中又该作何感想,相信每一个进入角色的学生心中都会波澜起伏。也许有的学生甚至联想到现实中的自己,对过去那些浪费掉的光阴深感惋惜,从而要奋发图强。这无疑是一次灵魂的洗礼。

语文课是一门以语言交流为特点的课,它需要老师用自己的语言去激发学生的想像,去开启学生的思维,去启迪学生的思想情感。用一颗灵魂去撞击另一颗灵魂,从而撞出思维的火花,智慧的树,思想的果。

体验着新的教学理念,心中满是激动。

享受着新的教学模式,心中满是欣喜。

2024年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 篇7

为了全面推进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有效实施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研究》杂志社、全国基础教育新课改联盟联合武汉市硚口区教育局定于二O一二年金秋十月在华中地区特大城市——武汉举办“新课改十年回顾与展望”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学生情智开发与培养研讨”活动。

《新课程研究》杂志是中国教育学会教育与实验学会的会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率在教育类期刊中一直名列前茅。是教育行政管理者、教育研究机构、校长、教师的教学指导性期刊。

此次在武汉举办的新课改名师观摩活动, 会议主讲专家是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 他是我国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流专家之一, 其观点独到而深刻, 对于教师的新课改探索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意义。另特聘全国著名小语特级教师于永正、李卫东亲临武汉做优质课展示。这次活动对于广大一线语文教师来说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2024年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 篇8

由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举办的“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于2004年10月9日至12日在重庆举行。全国3000多名小学语文教师、教研员参加了活动。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赵闾先和重庆市领导到会祝贺并致词勉励与会代表在新课改道路上不断奋进!

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崔峦理事长在观摩活动开幕式的书面发言中希望与会代表在观摩和研讨时要特别关注几个问题:第一,要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改革应是在继承我国优秀教育传统的基础上展开,改革本身就包括继承。改革弊端需要勇气,继承好的传统同样需要勇气。第二,要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是不一样的。学生是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育者,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就是服务。在课改中,教师对角色错位的教学、突出教师“自我”、追求形式翻新的教学,甚至以作秀来吸引眼球、用噱头来博得掌声的教学要有分辨能力,不要盲目效仿,要敢于说“不”。语文教师的职责就是要点燃学生心头的智慧之火,使之爱语文;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导读、导思、导练,使之爱学语文。他希望教师要着力关注和培植起每个学生的语文学习自信心,还要不断地加强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和指导。

来自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34名教师在活动中展示了各具特色的观摩课,体现了他们对新课程理念和新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其中获一等奖的课有(以姓氏笔划为序):山东于 艳的《秋天的雨》、浙江 王自文的《古诗两首》、重庆 刘 燕的《放弃射门》、福建 吕云萍的《从现在开始》、广东 刘晓伟的《两小儿辩日》、辽宁 李 文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安徽张 娟的《窗前的气球》、山西 李秀英的《古诗两首》、吉林 张 霜的《应该听谁的》、广西 李肖莉的《白鹅》、河北 李永梅的《戈壁滩上古长城》、黑龙江 李晓密的《花钟》、上海周云燕的《家乡的桥》、香港 舒 伟的《毕加索与和平鸽》、陕西 温 侠的《军神》、湖北 董 琼的《草原》、江苏 强红权的《船长》。获二等奖的课有(以姓氏笔划为序):宁夏马玉梅的《掌声》、海南 冉茂娟的《送给盲婆婆的蝈蝈》、天津 张 媛的《秋天的雨》、云南 吴克伟的《蟋蟀的住宅》、河南 张贵民的《军神》、青海 李季凌的《假如》、甘肃林 强的《五彩池》、香港 陈碧祺的《论反省》、西藏 陈萨荣的《十里长街送总理》、江西 胡 节的《看雪》、贵州 徐 珏的《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北京 耿春龙的《购买文具》、新疆梁 莉的《蜜蜂》、湖南 黄 鹂的《美丽的丹顶鹤》、四川 童 敏的《小柳树和小枣树》、内蒙 韩 崴的《第一场雪》、重庆 潘德良的《激动人心的时刻》。这次活动还特别设立了单项奖:重庆、江西的课获最佳媒体运用奖; 天津、河南的课获优秀教学设计奖; 贵州、北京、新疆、四川的做课教师获最具教学潜质奖。

2024年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 篇9

求真·务实

──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总结

全国小语会秘书长 陈先云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阅读观摩活动取得了预期的成效,今天圆满结束了。首先我代表全国小语会,向全体做课老师以及默默奉献的他们的指导老师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感谢!向全国参与此次活动的各级领导、老师、教研人员表示诚挚的谢意!向承办此次活动、提供优质服务的重庆市教科院、重庆市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的领导和老师们,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的官兵们,重庆市九龙坡区教研室和高新区歇台子小学的师生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此次教学观摩活动是继2002年10月广西南宁观摩活动之后又一次规模宏大的观摩活动,是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召开的,大家表现出来的前所未有的参会热情,是对全国小语会工作的支持与信任;二天半的生动活泼的现场教学观摩活动,是各地不同教学风格的展示,是不同教学方法的促进与交流;从观摩课上,我们欣喜地看到,当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有了新的较大的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检阅了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四年来,我国语文教学改革的成果。同时也进一步表明,我国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正在不断深化,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正在走向繁荣。综观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各地语文教研人员和广大语文老师的积极思考和努力探索,离不开大家的辛勤耕耘。

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自1995年在辽宁沈阳举办以来,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每一届教学观摩活动,各地语文研员、语文老师给了全国小语会很大的支持和帮助,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地进行改革,努力办出特色,办出实效,办出品牌。此次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与以往的观摩活动相比,在继承了以往四届教学观摩活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活动的形式上又有了一些新的突破,呈现出新的特点。表现在以下方面:

⒈加强教学观摩后的评课。除加强做课老师课后自我反思教学得失以外,学会还聘请小语界的专家,分年段、按照不同的课型进行讲评。

⒉教材的版本多样化,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⒊上课前两天抽取教学内容,课型上也增加了口语交际。虽然此次我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做了一些改革,但改革的力度还不够大,一是做课老师仍然有自选3篇课文的范围;二是课型上尚不够丰富。虽然学会鼓励做课老师能够在课型上多样些,但此次观摩活动34节课,口语交际课只有2节,习作课1节课也没有。所以,全国小语会希望下一届的教学观摩活动,在活动的形式上,改革的力度再加大一些。

⒋做课老师的年龄也呈现出越来越年青的趋势,香港老师第一次以参赛教师的身份做课。上一届观摩活动香港的黄锦燕老师没有参加评奖,在8月份召开的第四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我征求过香港老师的意见,他们毫不犹豫地要求与大陆的老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并表示无论是获一等奖,还是二等奖,重在参与,贵在有一个学习交流的机会。在这里我衷心地希望大陆的做课老师,无论获得什么奖项,都要以一颗平常的心态去对待此次观摩活动。

下面具体谈谈对此次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的主要收获和体会。1.教学思想、教学观念得到了进一步转变。

自2001年语文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在课程改革中迸发出极大的热情,正在实验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得到普遍认可,课程改革带来了令人鼓舞的变化。从此次观摩课可以看出,教师的课堂角色开始发生变化,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为开始比较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出现了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

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一些教师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小组学习等方式,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

2.注重引导学生潜心钻研文本。

这次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部分,明确提出了“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的挥。”全国小语会在今年4月份和8份召开的语文教学研讨会上,多次强调教科书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教学资源,语文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大家在思想上统一了认识。所以,此次观摩活动,做课老师普遍注重用好教科书,注重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注重凭借教材培养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进行综合性学习的能力。

3.努力体现实与活的结合。所谓“实”,表现在课堂上花架子少了(当然还没有完全杜绝),语文教学的目标渐渐明确了,训练的意识加强了,更加求真务实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家越来越认识到,语文学科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不能谈化语言训练。

所谓“活”,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努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突出表现在做课教师心中有了学生,注重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和以往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有很大不同的是,这次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设计考虑到了学生怎样学,课堂上做到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合作学习更加注重实效,滥用合作学习的现象不多见了。

此外,课堂教学结构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教师能够从教材实际、学生实际出发,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努力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

4.教学媒体运用更加注重经济、注重实效。

这次观摩活动取得的成绩是可喜的,但有些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思考,使语文教学改革更加求真务实。

一、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

1.明确目标,为学生打好文化和精神的底子。首先,要充分认识语文学科的首要功能。语文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根本的不同是它的基础工具性,是交流的工具,是思维的工具。

其次,要赋予“语文双基”以时代内涵。所谓双基,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指语文知识:字、词、句、篇;语文能力:听、说、读、写。

当然,时代发展了,我们的对语文学科双基的认识也应该赋予新的内涵。根据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语文学科应着重从两大方面打好基础:一是打好文化的底子,如,获取语文字、词、句、篇基础知识,有初步的中国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积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听、说、读、写能力等;二是打好精神的底子,如,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品位;学会与人合作、与人相处;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2.正确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在课程改革中如何把握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各地关注的一个热点,在教改实验中也不断地尝试着两者的统一。但是,语文教育常常受大形势所左右,往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以前过于偏重知识技能的掌握,忽视对学习过程、方法的研究;但改革中,又出现了跳到另一个极端的倾向:不够重视知识技能的掌握!一些老师在一节课中又是搞合作学习,又是用多媒体,又是让学生表演,又是做游戏,语文学习的目标不明确,最终却连本节课应该传授的知识都没说清楚。因为他

们在备课时把主要精力都花在设计这些形式上了,而对语文学习的目标却忽略了。

谈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它的内含究竟是什么呢?我认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人文性的根本点就是: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来源于汉语汉字。让学生了解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和文化,体验汉语汉字表达出来的作者的独特感受和凝聚的民族感情;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健康的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应该体现在:要在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正确地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落实人文教育,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工具性、人文性不能强调一方面排斥另一方面,不能是语文教育的“两张皮”各走各的道。

3.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1)正确把握好教与学的关系。

教学论认为,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是说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调动学生参与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要防止由过去的老师牵着学生走、串讲串问、一问到底、费时低效的教学状况,发展到放任自流、或老师被学生牵着走的、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无所适从的局面。我们可以把教师的活动压缩到最低限度,但教学过程中不能忽略发挥教师的作用。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要树立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教学中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正如有的老师所说,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语文教学改革要向着这个方向努力,要有这个意识,只要大家努力了,意识加强了,我想学生的学习方式会得到改变的。

(2)正确处理好接受性学习与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提出,是对传统语文教学重接受轻探究、重认识轻体验的接受性学习方式的扬弃。这一理念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确认和尊重,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给语文课堂面貌带来了生机。但是,老师们在贯彻课程标准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方式的理念时,也存在一些误区,值得大家思考。

首先,既要重视探究性学习,也要打好语文基础。

其次,接受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都是有益的学习方式,二者应该彼此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不可偏废。

第三,探究性学习不能只重形式,更要关注实效。(3)注重教学过程的优化,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近几年的阅读教学观摩研讨,大家普遍感到,要想彻底改变阅读教学的少、慢、差、费现象,提高教学效率,关键要优化教学过程,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历届观摩活动大家都在朝着优化教学过程、改革课堂教学结构的方向努力。

优化阅读教学课堂结构的关键是要明确指导思想,以省时高效、减轻负担为标准。要用最佳的形式,用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和手段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通过教师少教而学生多学,读懂课文,最终达到会读课文。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提高教学效率,向40分钟要质量。教师要加强对文本的理解、把握,吃透文本,重视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抓住重点、难点部分,继续防止将课文内容讲得支离破碎。

4.学语文用语文相结合,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主动参与性”是21世纪世界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

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又强调“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语文教学要注重语文活动环境的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地动脑、动口、动手去实践。

同时,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注意加强课内语文学习和课外语文学习的紧密联系,和学生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语文能力。

二、继承传统的优秀语文教育经验,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众所周知,现代社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语文教育现代化。但是,强调语文教育的现代化,不能割裂传统。传统不光存在于过去,传统也存在现实之中。语文教育只有在继承和发扬优秀语文传统经验的基础上,才会健康地发展。完整、正确地认识传统,可以使我们更清楚改革的起点和目标,减少盲目性和重复劳动,也可以减少改革中遇到的困难与阻力。

改革是要抛弃以往一切不合理的东西,决不是全盘地“自我否定”。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不是截然对立的;旧的并不都是落后的,新的并不都是好的。比如,我们今天提高了口语交际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古人早就提出了“不学诗,无以言”,把它列为语文学科基本功能之一;再如,电脑速度快了,有些方面却退化了,如人类的思维、阅读的兴趣、阅读的习惯、汉字书写的质量等。

对于传统教学中的好经验,要给予继承,有些要根据现在出现的新情况,加以改造,融入新的思想与方法,不断地丰富,推陈出新,促进其发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例如,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一条基本经验是“多读多写”。提高学生的读和写的能力,离不开读、写实践,但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改进读写训练、提高教学效率,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取得尽可能大的效果,是当前语文教学追求的目标。又如,“背诵”,背诵是积累语言材料的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在小学阶段背诵积累一定数量的好文章,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但“背诵”也要得法,我们不能回到私塾时代不给学生任何指点、让他们摇头晃脑、一味地死记硬背,这样做是与当今教育目标相违背的。

另外,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要立足于本民族、立足于我国国情,要突出地体现汉语文教育的特点,符合汉语教育规律。失去民族化,谈不上国际化。

小学语文教学要不断改革,要不断创新,但是改革需要循序渐进,不要轻易否定过去的一些经验,要总结过去的做法,哪些是好经验,哪些已不符合当代要求,要改哪些不符合当代要求的思想、方法,对于一些问题的处理要有辩证观点。

现在的年青教师,是广大语文教师队伍中的主流,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例,40岁以下的老师已经占到85%。年青的老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热情高,善于接受新的信息,但是教学经验相对不足。小语界的老教师,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年青的老师要多向老同志学习,学习他们的敬业精神,学习他们宝贵的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求真务实,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三、要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语文课程资源主要分为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两个方面。一般包括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一般图书、报刊、影视、网络、图书馆、展览馆、各种标牌广告等,也包括名胜古迹、自然风光、国内外重大事件、家庭生活和日常生活等。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用好教科书的基础上,在现有的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地引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阅读相关的文章,课后推荐阅读相关读物,以增加对作品的背景、主人公的了解,拓展学习内容,提高阅读能力,这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精神。但有的课却游离了文本的学习,成了自然课或社会课;课堂成了“资料展示厅”,内容庞杂,形式令人眼花缭乱,忽略了如何引导学生将收集到资料进行选择、整理。

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注意三个方面:

一是要充分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脑的普及、网络的发展对语文教育产生的影响。

传统的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和教科书(或教学内容)这三个要素构成的,在现代化教学环境下还要多增加一个要素,这就是现代教学媒体。语文老师要利用好现代教学媒体,创造性地开展各项语文活动,促进语文教学面貌的改变,努力使语文教学新鲜、活泼、丰富起来。

二是要加强现代教学媒体运用的实效性。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首先要清楚为什么要用,目的是什么,不要只注重形式。为什么这一次观摩活动设立“教学手段运用奖而不是多媒体运用奖”呢,就是提倡教学手段的运用也要讲经济成本与效率。传统的小黑板、教学挂图、卡片等成本低、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近年来在语文课堂上好像不多见了,指导学生读课文不用书而是读屏幕,教材中精美的插图非得做成多媒体,甚至有的地方上观摩课如果老师没有用多媒体反而评不上奖。这种现象使得大家思考。

三是要根据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在我国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情况下,我们主张一切从教学实际出发,从方便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出发,根据各个地方的特点和现有的办学条件,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色。

各位老师、各位代表,通过全国小语会举办的几届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和教学研讨会,特别是通过本届观摩活动,无论是观念的转变,还是方法、手段的更新,到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验,我们都欣喜地看到,语文教学在进步,在前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语文教育理论工作者、教研人员和广大老师们等共同思索、共同努力下,“博采众长,熔于一炉”、“结合实际,为我所用”,一定会迎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黄金岁月。

我们从做课老师他们身上散发出蓬勃向上的朝气,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驾御课堂的能力和自信心,让我们看到了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后继有人,我们对小语界的未来充满信心。

2004年10月21日

陈先云:

男,硕士学位,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取得成就:

担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并任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秘书长兼青年教师教学研究中心主任。

2024年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 篇10

观摩心得体会

昌吉市第一小学

甘学霞

5月6日,我观摩了昌吉市小学数学第二片区“成长杯” 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的六位小学数学教师的课,此次听课收获很大,受益匪浅,不仅让我领略到了青年数学教师的教学风采,也让我看到了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的生机勃勃的课堂,更让我从中发觉到了自己在课堂教学方面的浅薄与不足。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第一、精彩的导课非常重要。

这六位教师几乎都精心设计了课堂导入,有的以小游戏的形式导入新课,有的用视频的形式导入,有的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如孙慧老师用了学生们喜欢的小游戏“抢凳子”带着同学们一起走进了《抽屉原理》,常恒老师用了一段视频将学生带入《克和千克》的学习,陈文强老师用了《曹冲称象》的故事导入了《等量代换》„他们都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到自己组织的教学活动中,拉近了师生距离,使学生的向师性更强,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来,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

第二、教师善于创设情境。

在这六节课里,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克和千克》时,常恒老师就创设了“逛超市”的情境,让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老师是教学的引路人,不断地揭示知识的新矛盾,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在质疑中思考,在思考中学到知识。

第三、教师所创设的师生互动环节引人入胜,氛围融洽。教师们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枯燥、呆板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尤其是在听孙慧老师的《抽屉原理》的教学过程中,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孙老师教学方法的与众不同,《抽屉原理》知识本身难度就大,又用了五年级的学生,可以说是难上加难,但孙老师设计的一个个活动使学生很容易理解了新知,学生能有条理的表述自己的意见,老师和学生之间配合默契„看到每个老师精心的设计每一堂课,从语言、板书、图片、内容,那种工作态度与热情都值得我去学习,在他们的课堂上很少见到不学习的孩子,因为他们都深深地被老师的课所吸引着。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学习他们的优秀经验,让自己的课堂也活跃起来,真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从而切实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也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2024年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 篇11

上传: 朱曼璟

更新时间:2012-5-25 14:40:44 我想借这个机会谈谈我对作文教学改革的一点点想法,都是这两天做的一点点思考,不一定对,欢迎大家来批评

一、我们要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习作的性质

小学生习作就是练习,低年级写句子、写话;中高年级习作;也就是说低年级自由表达,中年级乐于表达,高年级有一点顺序地表达。按叶老的话说,作文就是用笔写话。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作文就应该是生活的需要,需要我们写的时候就写。它和衣食一样,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要充分地发挥学生习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我们在习作上千万不要给学生一种印象——我们在这里正襟危坐做作文,如果这样就把孩子吓回去了。要充分地发挥学生习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无论是低年级写话还是中高年级的习作,首要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我们的每一次习作或是写话,都要使孩子有一种很强烈的表达的欲望,有一种习作的冲动,有一种不吐不快,跃跃欲试的心态。如果我们的指导做到了这一步,写话、习作就成功了一半。

三、作文有种种的要求,有真意是最重要的要求。

要让我们的孩子诚实地说自己的话。要立诚求诚。只有诚于中,才能行于外。而要想做到文诚,必须要做到人诚。为人真诚才能说真话,吐真情。所以立诚的问题,是作文的问题,更是做人的问题。

作文的源头是充实的、鲜活的生活。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习作的源头就是生活。习作不能胡编乱造,特别是记实的作文,更不能胡编乱造。我们还要有生活,投入到现实生活中,学会开源活流。要在作文教学当中使我们学生学做有心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不断地有所发现。这样,他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

四、作文是技能不是知识,空讲作法对提高学生的能力是无济于事的。

作法讲得越多,孩子越不会做作文,越怕做作文,越怵做作文。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写中悟法,写中用法。我们主张用归纳的方法,不要用演绎的方法。在指导孩子们具体怎样写当中慢慢地懂得这次作文应怎样写,写什么。作文不仅是技能,还是习惯。是习惯就要经常地利练。养成种种习惯,才算有了比较强的能力。所以,作文一定要勤于动笔。如果你想靠每个学期的几次习作就能形成比较强的作文能力,那是不可能的。

五、习作能力的根在阅读,在阅读能力。

平时我们说,写作基于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就是这个道理。习作能力的根是阅读能力,一是告诉我们怎样写,大多是从阅读中领悟到的。因为好的文章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写。只有厚积才能博发,因此,我们要加强和改进阅读教学。要重视在阅读教学当中引导学生读中悟写,读中学写,更好地体验语文教学的读写结合。

六、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论是写文章,无论是编写教材,甚至包括我们孩子的习作,都是这样的。叶老当年在人教社主持语文教材编写的时候,他就是教我们改文章。一天的时间,狗尾巴长的文章改不了一两篇,那真叫字斟句酌。所以,认真地修改,是一种好的习惯,也是一种做事认真的人生态度。所以,我们作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孩子修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

七、谈改进作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1、从一年级写话开始,就让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使写话成为一种乐事,而不是负担。各年段的老师都要用之激发习作的兴趣,并且在我们的作文指导讲评中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兴趣得以长久地保持。这是我们老师在作文教学中要花费很大心思经常做的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让孩子乐于作文有表达的欲望。

2、从低年级写话开始,就要求学生说真话,说自己的话。既教学生学作文,又教学生学做人。要求真、求诚,反对说假话,说成人的话。要把求真求诚贯穿在小学习作训练的始终。特别是记实作文,一定要说真话,不胡编乱造。但是,在具体的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提倡孩子说真话,可能有的孩子说的是错话,这我们要对他其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比如,有的孩子就幻想自己哪一天中了大彩,怎么花这些钱。这虽然说的是真话,但说的是错话,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引导。但你不能不允许他说,不让他说他心里还是有。因此,要正确处理好个性表达和价值导向的关系。

3、习作指导要从内容入手。不宜一上来就大讲写法。习作指导最重要的工作是打开学生的思路,使每个同学都能找到自己想写、要写的内容。一般一上来就用例文或老师范文来开路,容易束缚学生。我们不提倡这样的指导方法。就是指导课先拿一篇例文或老师的范文来让学生欣赏,来通过例文或范文的评议,搞出几条写法来,我们一般不提倡这样做,这样做容易束缚学生。习作开始宜放,使学生感到这次作文不是没有内容可写,而是有好多内容可写,好多内容想写,好多内容要从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有意义的,最熟悉的内容来写。一是要放,二是要从中选择。习作指导,正像扶小孩子走路,虽小心扶持,但时时不忘放手。这是叶老当年指导他的孩子写作文的经验。我们提倡教师写下水文,叶老也非常提倡老师写下水文,他说只有这样老师才能深知甘苦,指导学生作文才能更有针对性,但是,下水文用不用?怎么用?值得研究。

4、习作指导还要教会学生想心思。这也是叶老的话。打开思路了,有内容了,我们还要进一步教会他想心思。那么想些什么呢?(1)这次作文我为什么写?我写这篇文章要想说明些什么?要想告诉别人些什么?为什么写?(2)写哪些?不写哪些?(这实际上涉及到内容的取舍问题。)(3)哪些内容要先写?哪些要后写?(这实际上涉及次序的问题。)要把这三点想明白:我为什么写?我写些什么?我按怎样的顺序写?实际上这想的过程就是把思想、语言、写法结合在一起的思考过程,俗称“打腹稿”。在这个能力形成之前,老师可以有个办法帮助他,就是列提纲。开始不会打腹稿,可以帮助他先列提纲,有这样一个过程之后,慢慢就学会打腹稿了。

5、习作讲评重在激励。讲评的时候,既要比较概括地充分地肯定全班同学作文的优点和进步,又要充分地肯定一些同学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要使尽可能多的同学通过老师的总评,心里感到热乎乎的。还要通过优秀的习作,进步的习作,当然这里更多的是一段话、几句话,通过充分展示这些优秀的习作,使尽可能多的学生享受到习作成功的快乐。表扬要面向全体,要把赞美的语言给更多的学生,甚至要偏爱差生。通过讲评使学生看到成绩和进步,更深切地体会到应该怎样写。同时,能够激起他们对下次习作的一种渴望。

6、指导修改要循序渐进。修改的指导,可操作性要比较强。作文讲评除了激励以外,还要指出这次习作的不足和可以改进的地方。要一分为二,并且老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修改。作文的修改是有层次的。低年级侧重修改句子;中年级侧重修改一段话;高年级开始练习修改整篇作文。要有层次,不要要求过高或过低。每一次修改也要有一些重点,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从一年级写话开始,文句的修改、段落的修改乃至一篇文章的修改都要从内容和语言两个方面指导修改。不能只偏重到语言这个方面,要从内容和语言两个方面结合着指导学生修改。而且在很多时候改内容和改语言是不可分的。我这里想起一个例子。郭沫若先生写过一个历史剧《屈原》,当时在重庆上演的时候,他去现场去听台词,总觉得这句话不够味儿,什么话呢?禅娟骂宋玉的这句话“宋玉,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育,你是没有骨气的人。”后来,在化妆室里,他听到演员一边下妆一边叼念:“你是不如改成„你这‟”,也就是改成:“宋玉,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育,你这没有骨气的人。”“是”改成“这”的确是精妙的修改。为此,郭沫若拜这个演员为一字之师。再有,我们要教育孩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下功夫来写,下功夫来改。我这里想讲一个美术的例子。德国有个画家叫门采尔,有一次,一个画家问他:“为什么我费了一天的功夫画的画,结果一年都卖不出去?”门采尔说:“那就请你倒过来试试吧,你花一年的功夫来画一幅画,准能一天的功夫就能卖出去。”这意思就是说你得下苦功夫,所以我们修改作文不能泛泛地改,一定要以具体的文字为例,一个字也好,一句话也好,一个短文也好,以具体的文字为例,建立师生共改,而且是投到大屏幕上,怎么改的让全班同学都看见,看得清清楚楚,在这个基础上,然后再让学生互相修改或自己来修改,学生修改之后,教师要通过展示、评议,让学生一一感受到、体会到修改以后的效果——改了就比不改强。

7、要重视结合阅读教学在课上进行练笔。作文不是只在作文课上才做的,因为我说了,一学期只写几次作文是不行的,要重视结合阅读教学,在课上进行小的练习。这里面,机会、形式都是很多的。老师们在这方面都有很多经验,我就不具体地说了。要改变阅读课上不动笔的这种现状。我看到目前我们的阅读课多数动口不动手。另外,我们还要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和交流,还要鼓励学生课外练笔,比如写读书笔记等等。语文学习,绝对是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成才于课外,仅靠很少的语文课,仅靠几本薄薄的教科书,是不能够培养出很高、很强的语文素养的。在语文方面,将来的成功者必定是勤于读书、乐于动笔的学生。

2024年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 篇12

一、扎实高效的语言文字训练。

我们参加过许多公开课,研讨课的观摩活动,我们一直在苦苦寻觅有用、高效的语文课堂。这次,听了孙老师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我眼前不仅为之一亮:这不正是我们需要的课堂吗?什么是真正的阅读教学,阅读教学的任务究竟是什么?孙老师为我们做了很好的诠释:在理解语言的过程中,升华情感,提高语言的理解力;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加深对语言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首先,孙老师关注了语文最基本的字、词、句的训练,上课一开始,孙老师就让学生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写,并相机指导了“那”“绿”两字的书写。在检查学生初读情况时候,对多音字“曲”的处理则是采用了出示字典的几种解释,再引导学生根据解释确定读音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方法,再者对“删”字的处理更是巧妙绝伦,令人佩服:

师:你们注意到了吗?这句话上面有两个红色的修改符号,一个是“删除”(板书:删除符号),一个是“删改”(板书:删改符号)。这“删除”和“删改”都有一个“删”字,那这“删”字是怎么来的呢?(师边用课件演示边讲解)古时候,在纸还没有发明之前,人们就在兽骨和龟甲上写字,后来还在竹片上写字,写完以后用一根绳,把这些竹片串起来,就成了一“册”书,我们来看看“册”字的演变过程。(继续通过课件演示)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也就是现在写的“册”字。同学们,古人要是写错了字怎么办呢?就要用小刀把它挖去,这种方法就叫做“删”。所以你看,这“删”字就是什么?

生:一个“册”字加一个立刀。

孙老师利用汉字的演变,向学生展示了中国汉字的渊源,使学生将“删”字的形与义紧密联系起来,生动形象,此举堪称一绝。

由浅及深的朗读训练。

关注文本 就是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权。作为阅读教学,教师应该遵循“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阅读原理,让学生有充足的读书时间。这一点,孙老师做得很好,孙莹老师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指导朗读时,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不断给学生加以引导:““我”跟叶老师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修改前和修改后有什么不一样?”、“从修改中,看出叶老师是个怎么样的人”这样在读中理解内容,体会情感。更重要的是,孙老师的引导是有层次的,学生自读做到读懂、读通顺,教师引导读使学生读得有感情,在一次次地朗读中和学生经历了一场心与心的交流。比如在 “我虽然未见叶老的面。。犹如春风拂面。”这一重点语句的学习上,孙莹老师对文中语句间所蕴含的人物情感上处理得相当成功。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叶老对下一代的关心,孙老师通过资料的补充,创设了以下情境:

师:叶老先生给我修改的这篇作文一共一千五百多字,可叶老正是把这一千五百多字的文章修改了一百多处呢,所以我——(引读)

生:(读这句话)

师:(课件出示叶老为“我”修改的文章原稿)孩子们,你们看看,这就是叶老先生为我修改的文章,你们知道吗?叶老先生当时是杂志社的总编,每天要批阅大量的稿件。可是他在百忙之中为我这个小学生修改作文,所以我——(引读)

生:(再次读这句话。)

师:当时,叶老先生已是年近七十岁了,夜深了,老人仍不肯停笔,牵挂着我们这些孩子的成长,所以——

生:(又一次深情地读这句话。)

师:此时叶老先生在你的心里还只是个认真的老人吗? 每一次读,学生的认识都有了新的提升,孙老师通过这三次的引领,使学生的认识一步步提升,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叶老的温暖、慈祥和对孩子的关心,达到了情感的共鸣。

三.最后拓展延伸,加深巩固。课文最后,孙老师提出了“怎样写出好作文”并出示病句让学生修改,这样让学生把学习到的写作方法进内化,并加以巩固,成功地完成了教学重难点。课上,孙老师还出示了下面的内容:

2024年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 篇13

评选活动

为引导和鼓励广大美术学科中青年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大胆探索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有效促进广大美术教师教学专业能力与水平的不断提升和本县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根据市教委、市教研室的有关精神和要求,为我县参加 “2014年上海市中小学美术学科中青年教师教学评选活动”做准备,经研究决定举办我县中小学美术学科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现将2014年实施评选活动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主题

美术学科:《关注教学设计 激发创意表现》

二、组织工作

按教师自愿参加,经校、片初选,并由校、片向县推荐的办法进行。

1.校、片的初选办法分别由校、片自定。

2.学校向县推荐表格见附件。推荐报名工作由各校教导处具体负责,统一通过指定邮箱上报县教研室(美术学科组)。推荐报名完成后,参评教师人选原则上不得更换。

3.县级评选由县教研室(美术学科组)负责实施。由教研室(美术学科组)遴选并组建县级学科评委小组,组织评选活动。美术学科将分别评出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不符合评奖条件的不得奖。对一等奖获得者将发给获奖证书,记入业务档案,推荐参加市级评选;对二、三等奖获得者将发给获奖证书,记入业务档案。

三、参评条件

推荐参加县级评选活动的教师应符合下列基本条件:

1.年龄在45周岁以下(含45周岁)(1969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有关评选学科的中小学美术教师。

2.教龄须满3年。

3.热爱教育工作,讲师德,爱学生。

4.教学认真,治学态度严谨,勤于钻研。

5.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并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加以体现。

6.课堂教学改革中有创新,有成效。

四、评选学段

小学:1-2年级、3-5年级;

中学:初中6-7年级。

五、评选内容

1.教材选用:以“上教版”(小学)教材、“书画版”(中小学)教材和“少儿版”(初中)教材作为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和授课进度设计课堂教学。

2.评选形式: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课堂教学)、答辩(教学反思和现场抽签说课)。

3.评比内容:主要针对参评教师的教学设计(含教案)、教学基本素养以及专业技能进行。

六、评选要求与方法

符合上述基本条件的教师参加县级评选活动时,要完成“四个一”:即教师本人选好教学内容后要写一份教案;写一份简要的教学说明;上一堂课;参加一次体现教师专业能力的测试。具体要求是:

1.写教案(20分):参加评选的教师按正常的教学进度,在县评选小组规定的到校评选日期内任选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写出教案。教案可以是简案,但必须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教学过程”、“作业与评价”等方面。

2.写说明:主要说明:⑴设计这堂课时,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对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设计的指导思想;⑵对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设想及做法;⑶期望体现的教学特点和达到的目标等。

(以上两项的材料,请于2014年5月30日之前发送至教研室美术学科组。邮箱是:songyuyan20080818@163.com)

3.上课(60分):由参加评选的教师对本人所教的教学班全体学生,按上述选定的教学内容在本校上课,学科评委小组前来听课。

4.体现教师专业能力的测试(答辩)(20分):安排在上课后进行,主要包括教学反思性小结(5分)和现场抽签说课(15分)。其中:

(1)教学反思:执叫教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自我评价。内容主要是教学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或者认为有待推敲之处,参评者可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

(2)现场说课:参评教师现场抽取所执教的本年级、本学期教材中的一课作为说课内容,10分钟准备之后进行现场说课。现场说课中要说教材分析、说学情分析(介绍学生对本学习内容的学习基础、已有经验以及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在此基础上,参评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说教学实施(说教学实施要有现场教学示范、板书与板绘,以“边说、边写、边绘”的形式介绍如何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学科评选委员会将组织评委深入参评教师所在学校,根据教案、教学说明、上课实况和考核情况,围绕评选主题,对参评教师进行教学综合评估。

七、时间安排

2014年5月30日前各校完成向县教研室(美术学科组)的推荐报名,县级评选活动在6月中上旬进行。前往各校评选的具体时间另行通知。2014年6月底公布评选结果。

八、评选流程

呈现教学设计等文本资料→课堂教学(35或40分钟)→教学反思(5分钟)→抽签→准备(10分钟)→说课(15分钟)→与评委互动(5分钟)。

九、注意事项

1.本次教学评优活动,“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内容应选自于参评者本学期所执教年级的教材内容,可进行适当拓展,但要符合本年段的学习要求。

2.“教学设计”,包括“教学设计文本”、“教学课件”和“相关教材、教学资源的选用说明”等,参评教师应将相关资料文字稿打印5份,相关教学资料刻录两份电子光盘在上课当日交给评委组。

3.在本次评选活动的教学实施(课堂教学)环节,所在学校领导和教师可旁听本校教师授课,但不参与“答辩活动”,本县参评课进行录像。

4.参评教师可以将本学期所使用的教材、教参带入抽签现场。

5.参评教师应事先准备本学期参评年级教学所需的美术工具与材料。抽签后,参评教师可根据内容,选择示范用的工具、材料。

6.现场说课时,评委不直接评价参评教师的说课表述,但可以就一些具体问题作简要的探讨。

附件一:《中小学美术学科教师各校推荐教师统计表》

附件二:《201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小学美术学科中青年教师教学评选活动推荐报名表》(供采集信息用)

上一篇:一起迎冬奥作文下一篇:开业贺词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