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物质的检测,练习题(共9篇)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 mol氢的质量是 2 g
B.含0.5 mol硫酸的溶液中,H2SO4分子的数目是3.01×1023个
C.28 g CO与32 g O2所含质子数相等
D.6.02×1023个氧原子的质量是16 g
【解析】 A项“1 mol 氢”指的不是具体物质,硫酸溶于水以H+、SO2-4形式存在于溶液中,不存在H2SO4分子,A、B项错误。28 g CO与32 g O2物质的量相同,但每个CO和O2中所含的质子数分别是14和16,所以二者虽然分子数相同但所含质子数不同,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 D
2.若m g H2含n个H2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可以表示为( )
A.nm B. 2nm
C.n D.2n
【解析】 m g H2的物质的量为:n(H2)=m2mol,则NA=nnH2=2nm。
【答案】 Bxkb1.com
3.某气体物质的质量为6.4 g,含有6.02×1022个分子,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64 B.32
C.96 D.124
【解析】 由n=NNA得,n=6.02×10226.02×1023mol-1,即:n=0.1 mol,又由n=mM得,M=mn=6.4 g0.1 mol=64 gmol-1。
【答案】 A
4.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6.02 ×1023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
B.12 g碳12含有的碳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C.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的物质是1摩尔
D.1摩尔氯含有6.02×1023个氯分子
【解析】 摩尔的基准是0.012 kg 12 C所含碳原子数,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2×1023mol-1,而不是6.02×1023。用摩尔来表示粒子时应指明具体微粒。如1 mol Fe、1 mol H+、1 mol e-等,不 能说1摩尔氯。
【答案】 BC
5.将4 g NaOH溶于水中,若要使每100个H2O分子中含有1个Na+,则需要水的物质的量是( )
A.0.1 mol B.1 mol
C.10 mol D.100 mol
【解析】 n(NaOH)=4 g40 gmol-1=0.1 mol,由于n=NNA,所以要使每100个H2O分子中含有1个Na+,则100 mol H2O中含1 mol Na+,有n(H2O)∶n(NaOH)=100 mol∶1 mol, n(H2O)=nNaOH×100 mol1 mol=0.1 mol×100 mol1 mol=10 mol。
【答案】 C
6.对于1.204×1024个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可与1 mol O2完全反应(点燃)
B.它是4 mol H
C.它与16 g CH4所含的H的数目相同
D.它与2NA个H2SO4所含的H的数目相同
【解析】 1.204×1024个H2的物质的量为2 mo l,2 m ol H2含4 mol H,但2 mol H2不是4 mol H。由2H2+O2=====点燃2H2O可知,2个H2与1个O2完全反应,则2 mol H2与1 mol O2完全反应。CH4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摩尔质量是16 g/mol, 16 g CH4是1 mol,它含有4 mol H。2NA个H2SO4是2 mol,2 mol H2与2 mol H2SO4含有相同数目的H。
【答案】 B
7.1 mol H2O(l)、H2O(g)、H2O(s)中,所含分子数( )
A.相等 B.H2O(l)最多
C.H2O(g)最多 D.H2O(s)最多
【答案】 A
8.下列关于摩尔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的摩尔质量是18 g
B.2 mol水的摩尔质 量是1 mol水的摩尔质量的2倍
C.任何物质的摩尔质量都等于它的相对原子(或分子)质量
D.水的摩尔质量是氢气的摩尔质量的9倍
【解析】 A项错,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B项错,一种物质的摩尔质量是固定不变的,C项错,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可以与相对原子(或分子)质量相等,但二者单位不同。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9.有以下四种物质:①22 g二氧化碳 ②8 g氢气 ③1.204×1024个氮气分子 ④4 ℃时18 mL水 它们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______,所含原子数最多的是______,质量最大的是______,所含电子数最多的`是______(填序号)。
【解析】 各种分子的物质的量是:
①n (CO2)=22 g44 gmol-1=0.5 mol
②n(H2)=8 g2 gmol-1=4 mol ③n(N2)=2 mol
④n(H2O)=18 g18 gmol-1=1 mol
【答案】 ② ② ③ ③
10.(1)6.02×1023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mol。
(2)2 mol H2O中含________mol H和________mol O,含有________个水分子。
(3)________mol CO2中含有氧原子数跟1.80 6×1024个H2O分子含有的氧原子数相同。
(4)0.3 mol NH3分子中所含质子数为____g H2O分子中所含质子数相等。
【答案】 (1)1 (2)4 2 1.204×1024 (3)1.5
(4)5.4
11.12.4 g Na2R含Na+0.4 mol,则Na2R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R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含R的质量为1.6 g的Na2R,其物质的量为________。
【解析】 1 mol Na2R中含有Na+ 2 mol,R2- 1 mol,故含有0.4 mol Na+的Na2R的物质的量应为0.2 mol。那么M(Na2R)=mn=12.4 g0.2 mol=62 gmol-1
M(R)=62 gmol-1-2×23 gmol-1=16 gmol-1
故1.6 g R的物质的量为n(R)=1.6 g16 gmol-1=0.1 mol
所以n(Na2R)=n(R)=0.1 mol
【答案】 62 gmol-1 16 0.1 mol
12.(能力提高)有一种氯化钠与氯化钾的混合物,它所含钾与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求:
(1)混合物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
(2)含1 mol Cl-的混合物的质量。
【解析】 由题意知混合物中NaCl和K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假设含有1 mol NaCl,则有3 mol KCl,则混合物的总质量为:58.5 g/mol×1 mol+74.5 g/mol×3 mol=282 g。
(1)w(KCl)=74.5 g/mol×3 mol282 g×1 00%≈79.3%。
(2)含1 mol Cl-即NaCl、KCl共1 mol,所以其质量为2824g=70.5 g。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和试剂
Aglient 1200/6430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仪;菲罗门Luna-C18色谱柱 (150×2.00mm, 3.0μm) ;北京时代北利GTR16-2高速冷冻离心机;上海泉岛HFC-12氮吹仪;WatersMCX固相萃取柱;SUPELCO SPE固相萃取装置;梅特勒pH酸度计;MILLI-Q超纯水仪;SIGMAβ-葡萄糖醛酸酶/芳基硫酸酯酶;乙腈、甲醇、正已烷、乙酸乙酯均为色谱纯。
1.2 仪器条件
液相色谱条件:流动相:乙腈—0.1%甲酸水, 梯度洗脱;流速:0.3ml/min;柱温:40℃;进样量:10µl;质谱条件:电喷雾离子源;雾化气压力:45psi;干燥气温度:350℃;干燥气流速:11L/min;正离子扫描;多重反应监测 (MRM) 。
1.3 标准溶液的配制
分别称取适量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标准品甲醇溶解甲醇制成标准储备液 (100µg/ml) ;分别称取适量D9-克仑特罗、D3-沙丁胺醇、D3-莱克多巴胺用甲醇制成标准内标储备液 (100µg/ml) ;
1.4 样品的提取与净化
称取约10.0g试样, 放入100ml离心管中, 添加混合同位素内标物, 加入乙酸铵缓冲液 (0.2mol/L) 20ml, 均质1min, 然后加入β-葡萄糖醛酸酶/芳基硫酸酯酶50µl, 充分振荡混匀, 在恒温振荡水浴中37℃酶解16h。以10000r/min离心10min, 收集上清液于另一50ml离心管中, 加入10ml正己烷, 充分混匀, 然后以10000r/min离心10min, 弃去正己烷层, 用滤纸过滤下层溶液于另一50ml离心管中。依次用5ml甲醇、5ml水对MCX柱进行预处理, 然后将提取液加载在MCX柱上, 再依次用5ml水、5ml50%甲醇和5ml正己烷洗柱, 弃去淋洗液;真空抽干5min, 用6ml洗脱液 (50%乙酸乙酯:45%甲醇:5%氨水) 进行洗脱, 收集洗脱液。洗脱液在45℃下氮气流吹干, 加入1ml乙腈:0.1%甲酸水 (1+9) 溶液溶解残渣, 过0.22µm滤膜, 进行HPLC-MS/MS测定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色谱条件的优化
为使组分获得好的分离效果, 及在分析样品时减少杂质的干扰, 本试验进行了梯度优化选择。对比试验结果确定为流动相:A:乙腈、B:0.1%甲酸水。
(min, %)
分离效果如图1。
2.2 质谱条件的优化
为得到响应高且稳定的信号, 避免干扰和提高目标物的灵敏度, 进行了质谱条优化。所选择的离子对与标准基本一致, 发现莱克多巴胺定性离子对302.2/284.3样品基质干扰严重, 试验对比定性离子对302.2/107.1效果较好。
2.3 提取与净化的优化
参照行业标准及文献报道, 对3种浓度的乙酸铵缓冲液提取液 (0.02、0.2、2mol/L) 和2种固相萃取柱 (MCX及SCX) 做了对比实验, 结果表明回收率随提取液浓度升高而升高, 但高浓度提取液较难通过固相萃取柱。选用0.2mol/LpH5.2的乙酸铵缓冲液提取, WatersMCX固相萃取柱萃取。净化效果好回收率高。
2.4 线性范围与检测限
0.2、0.5、1、2、5、10ng/ml的标准工作曲线线性关系良好, 莱克多巴胺回归方程为y=1.7063×x-0.0526, 相关指数R2=0.9999;克仑特罗回归方程为y=1.8461×x-0.0202, 相关指数R2=0.9999;沙丁胺醇定回归方程为y=1.6901×x-0.0572, 相关指数R2=0.9999;本试验的方法定量检出限均为:克伦特罗0.05µg/kg;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0.2µg/kg。
2.5 准确度和精密度
以猪肉做添加回收试验, 样品中添加浓度为0.2µg/kg、0.5µg/kg、1µg/kg.每个浓度做了6次平行试验。
(%)
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 重现性好, 方法简单, 可快速检测猪肉中克伦特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的残留量。
摘要:本试验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HPLC-MS/MS) 检测猪肉中克伦特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残留的方法。样品中的药物残留采用0.2mol/L pH5.2的乙酸铵缓冲液提取, 加入β-葡萄糖醛酸酶/芳基硫酸酯酶进行酶解, 提取液经混合型阳离子交换柱进行净化,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 内标法定量。克伦特罗0.05μg/kg;莱可多巴胺、沙丁胺醇0.2μg/kg。回收率均大于88%。
关键词:猪肉,克伦特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残留
参考文献
[1]进出口动物源性食品中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特布他林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SN/T 1924-2007
[2]翟淑平, 周德刚, 孙志文等.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猪肉中莱克多巴胺残留[J]中国兽药杂志, 2007, 41 (12) :24-26.
[3]吉彩霓, 岳振峰, 欧阳妍.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猪肉中克伦特罗、沙丁胺醇的残留[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6, 40 (2) :123-125.
【摘 要】全球范围内贸易争端的日益加剧是纺织品行业“绿色壁垒”不断加强的主要原因,发达国家均对其出入境纺织品中的有害物质含量都有着严格的规定。本文针对我国当前出口纺织品中常见的几种有害物质,探讨有效的有害化学成分检测方法,并针对当前使用的检测手段提出部分改进意见。
【关键词】纺织品;有害化学品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2009年外贸出口情况,纺织品在我国外贸出口商品总额中仍然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近年以来,我国陆续颁布了有关纺织品检测的相关技术标准,明确规定了纺织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方式与标准。但由于缺乏快速、有效的检测方式 ,标准的实施成效仍有待考究。本文系统介绍了我国出口纺织品中常见的几种有害物质,并针对当前纺织品检测中所遇到的问题,探讨有效的有害物质检测方式 ,希望对纺织品安全检测的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1.纺织品中主要有害物质及其含量标准
1.1甲醛含量
由于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欧盟、北美包括日本在内,均对其含量有相当严格的规定。其中,日本规定在其进口的成人外衣中,甲醛含量必须低于300mg/kg;成人内衣、睡衣以及袜子中的甲醛含量必须低于75mg/kg的标准;而婴儿用品的含量更加严格,其标准为20mg/kg。
1.2有害重金属含量
纺织品中常见的有害重金属包括铅、镍、镉、铜、砷、汞、钴和铬。有关纺织品中重金属的含量,欧盟早在上个世纪末就对其进口纺织品进行了严格规定,任何重金属含量在0.5mg/cm2以上的纺织品,包括饰物、拉链以及纽扣在内,都不得在市场上流通。
1.3有机物含量
2003年,我国颁布了BG18401《国家纺织品安全技术规范》,将23 种芳香胺列入纺织品禁用化学品目录,并于2006年对其进行了修订,将禁用芳香胺的种类由23种增加到24种。《规范》还特别指明了当前并没有有效的针对4-氨基偶氮苯的检测方法。
在欧盟国家中,德国是最早对其纺织品中有害化学品进行限制的国家。德国针对纺织品中有毒有机化学品的禁令于1994年颁布,并明确将20种致癌芳香胺及可能产生这些芳香胺的偶氮染料列入禁止使用目录。德国法律还禁止了五氯苯酚的生产和使用,并规定纺织品及服装中的五氯苯酚含量必须低于5mg/kg。
后来,欧盟在德国标准的基础上,于1997年颁布了关于纺织品中有害化学品禁止使用法令,并将含有毒金属化合物的杀虫剂列入棉花种植的禁止使用目录。
2.当前国际防织品市场与纺织品安全检测
随着全球范围内贸易争端的日益加剧,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岌岌可危的纺织品行业,不断通过所谓的“绿色壁垒”对产自发展中国家的纺织品设置进入障碍。
当前竞争环境下,传统的纺织品质量管理标准,已经不再满足当前国际贸易市场对纺织品质量的要求。
为了维持我国纺织品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市场地位,必须摈弃传统以印染质量、织物质量以及牢度质量为标准的质量控制体系,并将质量控制的内容与范围向产品生态性能延伸。
无论是针对高端市场的奢侈品牌,还是低端大众品牌纺织品,其在生态指标的要求是统一的、不可或缺的。随着当今国际纺织品竞争的不断激化,相信未来关于纺织品生态、健康标准的限制会成为未来衡量纺织品质量的主要指标,对纺织品安全检测的要求也会逐渐趋于严格。
3.常用的化学品检测方法及改进建议
3.1甲醛的检测
甲醛在纺织品的生产工艺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尤其经甲醛作为反应剂的纺织助剂,具备更强的耐久性;而使用甲醛处理过的织物,具备更好的抗皱性和防缩性能。但是由于甲醛对人类健康的不利影响,对纺织品中甲醛含量的检测成为其安全检测的重要内容。一般来讲,对纺织品中甲醛含量进行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3.1.1气象色谱测定法
气象色谱测定方法通过对纺织品痕量释放的甲醛极性测定最终确定其甲醛含量。传统的甲醛痕量是通过乙酰丙酮比色法进行测定的,由于存在测定的现行范围小、测量程序较为繁琐等问题,因而难以适应对外贸易中纺织品多批次、多品种以及甲醛含量波动范围大等特点。经过对甲醛化学特性的分析,结合长期检测的实践经验,我们发现选取2,4-二硝基苯肼(2,4-DNPH)作为衍生剂 ,选取环乙烷作为萃取剂,对纺织品中的甲醛残留量进行检测,不仅大大简化了检测步骤,扩大了含量的线性检测范围,而且由于环乙烷的低毒性,检测过程的危险性也有所降低,从而能够大幅度提高纺织品中甲醛痕量检测范围及效率。
3.1.2水萃取法
水萃取方法是目前实践操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根据GB/T2912.1-1998标准进行操作,其检测的过程较为简单,易于掌握。
实践表明,如果选取碘量法和PH滴定仪,在对纺织品中甲醛进行检测的前期对其加以处理,不仅能够提高甲醛检测的精度,检测效率也得到大幅度提升。
3.2重金属的检测
3.2.1原子分光光度法
目前,针对纺织品中的重金属残留量,应用最为广泛的测定方法是火焰原子吸收方法。通过火焰原子吸收法,能够有效、快速的对60 余种可能残留于纺织品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行检测。
由于该方法检测步骤简单、检测的范围相对较广,对于纺织品中所含的重金属残留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
与之相比,虽然石墨炉原子吸收原子法进行测定的效率比较高,但其检测的范围相对较小,且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对于几种常见重金属元素,如砷、汞等,该方法的检测效果并不理想,建议采用原子荧光法进行检测。
3.2.2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
就目前纺织品中重金属含量检测的实践来讲,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简称ICP-AES方法,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但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缺陷,如对纺织品中汞含量的检测灵敏度稍显不足,而一般纺织品中汞含量又相对偏低,因而在对其进行测量时,单纯使用 ICP-AES恐难满足检测需要。但是若将其与氰化物发生器结合使用,并将待测元素以汞蒸气的形式送入ICP中并将其分离出来,则能起到减少基体干扰,增强富集作用,从而能够降低分析的检出限,达到纺织品中可萃取痕量汞的标准。
4.总结
从当前国际纺织品贸易竞争的格局来看,未来以保护人类和环境健康为主题的贸易保护措施会愈演愈烈。而纺织行业中,新的有害纺织染料及有害纺织助剂会不断涌现,这必然对我国纺织行业造成一定影响。
我国纺织品行业需要站在整个纺织产业的高度来看待这一问题,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将绿色生产、精细管理的观念引入纺织品的生产工艺中,促进我国纺织产品的绿色化、健康化。为了使我国纺织品及纺织品中有害化学品的检测技术能够满足我国纺织品贸易的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需要不断加快新技术开发速度,及时收集并消化吸收国际纺织品安全检测的新技术,为我国纺织品行业继续保持在国际贸易中的领先地位服务。 [科]
【参考文献】
[1]章杰.纺织品后整理的生态要求[C].见:2006全国纺织高新面料开发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全国染整新技术应用推广协作网,2006.
[2]赵嵩,张菁.出口纺织品中禁用4-氨基偶氮苯检测方法探讨[J].上海丝绸,2007,(4):2-13.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物质属于金属氧化物的是()
A.CO2 B.H2O C.Na2O D.SO3
2.以下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A.矿泉水 B.硫酸钠溶液 C.植物油 D.氢氧化铝胶体
3.由AgNO3溶液和稍过量的KI溶液可制得AgI胶体,当它跟Fe(OH)3胶体相混合时,能析出AgI和Fe(OH)3的混合沉淀,由此可知〔
〕
A.该AgI胶粒能通过半透膜
B.该AgI胶体带负电荷
C.该AgI胶体进行电泳时,胶粒向阳极移动
D.该AgI胶体是电解质
4.以下各组物质,按混合物、酸、碱、盐、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
A.食盐、硝酸、熟石灰、纯碱、四氧化三铁
B.盐酸、硫酸、纯碱、胆矾、一氧化氮
C.氨水、氯化氢、苛性钠、生石灰、干冰
D.碘酒、食用醋、烧碱、绿矾、石灰石
5.我国古代用炉甘石炼锌,主要反响为C+ZnO=Zn+CO↑,该反响属于〔
〕
A.置换反响 B.化合反响 C.分解反响 D.复分解反响
6.不能与氯化钡反响的盐是〔
〕
A.硫酸钠 B.硝酸镁 C.碳酸钠 D.硝酸银
7.以下各组物质的溶液,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响的是〔
〕
A.HCl和Ca(OH)2 B.Na2CO3和H2SO4 C.AgNO3和BaCl2 D.KCl和CuSO4
8.以下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
〕
A.臭氧可用于水的消毒净化
B.可以用可达尔效应鉴别溶液和胶体
C.由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D.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9.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约翰·B·古迪纳、斯坦利·惠廷汉和吉野彰,以表彰他们在开发锂离子电池方面做出的卓越奉献。锂电池正极材料用到的钴酸锂(LiCoO2)属于〔
〕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10.以下为酸性氧化物的是〔
〕
A.Mn2O7 B.CO C.NO2 D.Fe2O3
11.以下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0-
9~10-7
m的分散系是〔
〕
A.稀盐酸 B.AgNO3溶液 C.酒精溶液 D.淀粉溶液
12.化合反响、分解反响、置换反响和复分解反响是四种根本化学反响类型。以下变化属于氧化复原反响,但是不属于四种根本反响类型的是〔
〕
A.CO+CuO
△__
Cu+CO2
B.2Al+Fe2O3
高温__
Al2O3+2Fe
C.CaCO3
高温__
CaO+CO2↑ D.Cl2+2FeCl2=2FeCl3
13.以下属于置换反响的是〔
〕
A.4NH2+5O2
=△催化剂
4NO+6H2O
B.2Na2SO3+O2=2Na2SO4
C.2Na2O2+2CO2=2Na2CO3+O2
D.2KI+Cl2=2KCl+I2
14.胶体区别于溶液等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
A.胶粒可以导电 B.胶体是混合物 C.胶体粒子大小在1~100nm之间 D.胶体的分散剂为气体
15.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分类合理的是〔
〕
A.烧碱和纯碱都属于碱 B.硫酸和盐酸都属于含氧酸
C.Na2SiO3和Na2SO4都属于钠盐 D.Fe2O3和Al2O3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二、综合题
16.〔1〕以下五种物质中:①碘酒;②SO2;③H2SO4;④Al;⑤C6H6。其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______;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________。
〔2〕1mol氢气在标准
状况下占有的体积约为________L。
〔3〕写出氯气溶于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7.某同学用硫铁矿焙烧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它杂质)制取绿矾(FeSO4·
7H2O),设计了如下流程(局部物质巳略去)。
答复以下问题:
〔1〕硫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S2,其中铁元素化合价为________,焙烧产物之一的Fe2O3,俗称________。
〔2〕固体A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固体X为________。
〔3〕写出①中Al2O3发生反响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4〕从溶液C到绿矾的过程中,须控制反响条件防止变质,检验其变质所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步骤③所得Al(OH)3沉淀含有杂质,应如何洗涤?________。
18.现有以下十种物质:①液态氯化氢;②小苏打;③固体纯碱:④二氧化碳;⑤葡萄糖:⑥氢氧化钾;⑦氢氧化铁胶体;⑧氨水;⑨空气;⑩硫酸铁溶液
〔1〕上述十种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_(填序号),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_______(填序号)
〔2〕除去③中少量②的操作是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现有100mL溶液中含Fe3+5.6g,那么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
〔4〕假设在⑦中缓慢参加①的水溶液,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
19.海洋是人类巨大的资源宝库,如图为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简易流程图。
〔1〕海洋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________。
〔2〕实验室中进行操作1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3〕生石灰转化为石灰乳的过程是________反响(选填“吸热〞或“放热〞)。
〔4〕上述流程中未涉及到的根本反响类型是________反响。
参考答案
1.【答案】
C
【解析】A.二氧化碳为非金属氧化物,A不符合题意;
B.水为非金属氧化物,B不符合题意;
C.氧化钠为金属氧化物,C符合题意;
D.三氧化硫为非金属氧化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答案】
D
【解析】A.矿泉水为溶液,不具有丁达尔效应,故A不符合题意;
B.硫酸钠溶液,不具有丁达尔效应,故B不符合题意;
C.植物油是多种油脂相互混溶的液体混合物,属溶液,不具有丁达尔效应,故C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铝胶体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答案】
C
【解析】A.胶粒直径在1到100nm之间,不能通过半透膜,A不符合题意;
B.该AgI胶体不带电,B不符合题意;
C.AgI胶粒带负电,那么该AgI胶体进行电泳时,胶粒向阳极移动,C符合题意;
D.该AgI胶体是一种分散系,不是电解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答案】
A
【解析】A.食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是混合物;硝酸是酸、熟石灰是碱、纯碱是盐、四氧化三铁是氧化物,A符合题意;
B.纯碱是碳酸钠,是盐,不是碱,B不符合题意;
C.生石灰是CaO,是氧化物,不是盐,C不符合题意;
D.食用醋是醋酸溶液,不是酸,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不是氧化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答案】
A
【解析】反响C+ZnO=Zn+CO↑,为非金属单质(C)与金属氧化物(化合物ZnO)反响,生成另一种单质(Zn)和另一种化合物(CO),反响类型符合置换反响的定义,属于置换反响,故答案为:A。
6.【答案】
B
【解析】A.硫酸钠与氯化钡能发生复分解反响,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A不合题意;
B.硝酸镁与氯化钡混合后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或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响,B符合题意;
C.碳酸钠与氯化钡能发生复分解反响,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C不合题意;
D.硝酸银与氯化钡发生复分解反响,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钡,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7.【答案】
D
【解析】A.HCl和Ca(OH)2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响:Ca(OH)2+2HCl=
CaCl2
+2H2O,A不符合题意;
B.Na2CO3和H2SO4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响:Na2CO3+
H2SO4=
Na2SO4+
CO2↑+
H2O,B不符合题意;
C.AgNO3和BaCl2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响:2AgNO3+
BaCl2=Ba(NO3)2+2AgCl↓,C不符合题意;
D.KCl和CuSO4不反响,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8.【答案】
A
【解析】A.臭氧由于具有强氧化性而用于水的消毒净化,与胶体的性质无关,A符合题意;
B.胶体能够发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故可以用可达尔效应鉴别溶液和胶体,B不符合题意;
C.血细胞不能通过半透膜,而血液中的毒素能够通过半透膜,这种性质叫渗析,利用该性质可进行血液透析进行治疗,与胶体的性质有关,C不符合题意;
D.水泥厂和冶金厂空气中含有大量的固体粉尘,形成了气溶胶,可根据胶体能够发生电泳的性质,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与胶体性质有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9.【答案】
D
【解析】A、氧化物是指只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钴酸锂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
B、酸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钴酸锂中没有氢元素,不属于酸;
C、碱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钴酸锂中没有氢氧根,不属于碱;
D、盐是指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钴酸锂由金属离子锂离子和酸根离子钴酸根离子组成,属于盐;
故答案为:D。
10.【答案】
A
【解析】酸性氧化物是与碱反响只生成盐和水,且反响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发生变化,是非氧化复原反响。
A.七氧化二锰可与氢氧化钾反响生成高锰酸钾和水,故A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属于不成盐氧化物,不能与碱反响生成相应价态的盐和水,故B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氮不管和水反响还是和碱反响都会发生变价,属于氧化复原反响,所以不是酸性氧化物,故C不符合题意;
D.三氧化二铁可与酸反响只生成相应价态的盐和水,属于碱性氧化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1.【答案】
D
【解析】A.稀盐酸稀盐酸属于溶液分散系,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0-9m,故A不符合题意;
B.AgNO3溶液属于溶液分散系,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0-9m,故B不符合题意;
C.酒精溶液属于溶液分散系,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0-9m,故C不符合题意;
D.淀粉溶液属于胶体分散系,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0-9~10-7m之间,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2.【答案】
A
【解析】A.该反响中有电子转移,属于氧化复原反响,但不符合四种根本反响类型,A符合题意;
B.该反响中有电子转移,属于氧化复原反响,同时又是置换反响,B不符合题意;
C.该反响没有电子转移,不属于氧化复原反响,C不符合题意;
D.该反响有电子转移,属于氧化复原反响,同时又是化合反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3.【答案】
D
【解析】A.该反响中生成物都是化合物,因此不属于置换反响,A不符合题意;
B.该反响中生成物只有一种,为化合反响,B不符合题意;
C.该反响中反响物都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响,C不符合题意;
D.该反响中反响物为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物也是单质和化合物,为置换反响,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4.【答案】
C
【解析】分散系的分类是依据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进行划分的,因此胶体区别于溶液等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直径为1~100nm,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5.【答案】
C
【解析】A.烧碱是NaOH,是碱,而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属于盐类,故A不符合题意;
B.硫酸是含氧酸,而盐酸是无氧酸,故B不符合题意;
C.Na2SiO3和Na2SO4电离时,均生成金属钠离子和酸根离子,属于钠盐,故C符合题意;
D.Al2O3能和酸反响,也能和碱反响,属于两性氧化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6.【答案】
〔1〕④;②;⑤
〔2〕22.4
〔3〕Cl2+H2O=HCl+HClO
【解析】〔1〕碘酒是混合物,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硫酸是酸,铝是单质,C6H6是有机化合物
〔2〕V=nVm=1*22.4=22.4L
〔3〕
Cl2+H2O=HCl+HClO
17.【答案】
〔1〕+2;铁红
〔2〕SiO2;Fe
〔3〕Al2O3+6H+=2Al3++3H2O
〔4〕KSCN溶液;向过滤器(或漏斗)中加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流出后重复操作2-3次
【解析】(1)硫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S2,名称为二硫化亚铁,铁元素化合价为+2价,焙烧产物之一的Fe2O3,俗称铁红;(2)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参加过量稀硫酸的到固体A,SiO2不反响,过滤后得到的固体A为SiO2;参加固体X将铁离子转化成Fe2+,过滤后得到滤液B,为实现目的,且不引入新杂质,固体x为过量的铁粉;(3)①中Al2O3与稀硫酸反响生成硫酸铝和水,发生反响的离子方程式:Al2O3+6H+=2Al3++3H2O;(4)滤液C主要含有FeSO4,从溶液C到绿矾的过程中,须控制反响条件防止变质,FeSO4易被氧化,亚铁离子易被氧化成铁离子,检验铁离子所用的化学试剂是KSCN溶液;溶液B中参加NaOH溶液调节溶液pH,A13+将转化成氢氧化铝沉淀,过滤得到氢氧化铝沉淀和滤液C,步骤③所得Al(OH)3沉淀含有杂质,向过滤器(或漏斗)中加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流出后重复操作2-3次。
18.【答案】
〔1〕①②③⑥;④⑤
〔2〕加热;2NaHCO3=ΔNa2CO3+H2O+CO2↑
〔3〕1.5mol/L
〔4〕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溶液变黄色
【解析】〔1〕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因此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的为①②③⑥;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的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因此上述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为④⑤;
〔2〕纯碱为Na2CO3,小苏打为NaHCO3,NaHCO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为Na2CO3、H2O和CO2,因此可采用加热的方法,除去Na2CO3中混有的NaHCO3,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
〔3〕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n=mM=5.6g56g/mol=0.1mol,那么Fe2(SO4)3溶液中所含SO42-的物质的量n(SO42-)=0.1mol×32=0.15mol,因此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c=nV=0.15mol0.1L=1.5mol/L;
〔4〕往Fe(OH)3胶体中参加液态HCl,由于HCl溶于水后,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Fe(OH)3胶体发生聚沉,产生红褐色沉淀;Fe(OH)3沉淀能与HCl发生反响Fe(OH)3+3HCl=FeCl3+3H2O,因此可观察到沉淀逐渐溶解,溶液变为黄色;
19.【答案】
〔1〕水
〔2〕引流
〔3〕放热
〔4〕置换
【解析】(1)海洋中最主要是溶剂水,那么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故答案为:水;
(2)由实验的过程可知,操作I能将固液分开,操作是过滤,实验室中进行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答案为:引流;
(3)生石灰转化为石灰乳的过程是放热反响,故答案为:放热;
(4)由题意可知,上述流程中煅烧石灰石、通电氯化镁得到了镁均发生了分解反响;生石灰转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每组中的两种物质之间的关系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是〔
〕
A.氧气和液氧 B.和
C.C60和金刚石 D.HClO和HClO3
2.R2+离子核外有a个电子,b个中子。表示R原子符号正确的选项是()
A.abR
B.a-2a+b-2R C.a+2a+b+2R D.a-2a+bR
3.“嫦娥四号〞使用了
94238Pu
核电池,核素
94238Pu的中子数为〔
〕
A.144 B.94 C.238 D.332
4.提出元素周期律并绘制了第一个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戴维 B.阿伏加德罗 C.门捷列夫 D.道尔顿
5.碘131是碘元素的一种放射性核素。以下关于
53131I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质量数为131 B.质子数为78 C.核外电子数为78 D.中子数为53
6.在科学史上每一次重大的发现都极大地推进了科学的开展。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对化学的突出奉献在于〔
〕
A.提出了元素周期律 B.开发了合成氨的生产工艺
C.揭示了燃烧的本质 D.提取了治疟药物青蒿素
7.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的原子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
11H
原子组成HmX分子.在a克HmX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A.aA+m
(A-N+m)mol B.aA
(A-N)mol C.aA+m
(A-N)mol D.aA
(A-N+m)mol
8.X、Y、Z和R分别代表四种元素。假设aXm+、bYn+、cZn-、dRm-四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m>n,那么以下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
A.a-c=m-n
B.b-d=m+n
C.a>b>d>c
D.a
9.美国劳伦斯国家实验室曾在1999年宣布用86Rb离子轰击208Pb靶得到118号元素的一种原子,其质量数为293。其后,反复实验均未能重现118号元素的信号,因此该实验室在2001年8月宣布收回该论文;但是科学家们相信,完整的第7周期包含的元素数目与第6周期相同。假设118号元素将来被确认,那么以下预测合理的是()
A.它的中子数是118 B.它是活泼的金属元素 C.它是第8周期元素 D.它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
10.以下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石墨和金刚石 B.H2O和H2O2 C.1H和2H D.乙醇和二甲醚
11.以下各组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
A.氧气与臭氧 B.甲烷与丙烷 C.乙醇与二甲醚 D.11
H与
H
12.以下各组粒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均相同的是〔
〕
A.CH4、H2O、Na+ B.F2、Ar、HCl C.H3O+、NH4+、Na D.O2﹣、Mg2+、Ne
13.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最近开发出被称为第五形态的固体碳,这种新的碳结构称作“纳米泡沫〞,他外形类似海绵,比重极小,并具有磁性。纳米泡沫碳与金刚石的关系是〔
〕
A.同系物 B.同分异构体 C.同位素 D.同素异形体
14.战国所著?周礼?中记载沿海古人“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并把这种灰称为“蜃〞。蔡伦改良的造纸术,第一步沤浸树皮脱胶的碱液可用“蜃〞溶于水制得。“蜃〞的主要成分是〔
〕
A.CaO B.SiO2 C.Al2O3 D.Ca(OH)2
15.与Na+具有相同电子总数和质子总数的微粒是〔
〕
A.CH4 B.H3O+ C.NH2-D.Cl–
二、综合题
16.①Na2O2
②O2
③HClO
④H2O2
⑤Cl2
⑥NaClO
⑦O3
七种物质都具有强氧化性。请答复以下问题:
〔1〕上述物质中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
(填序号,下同)。
〔2〕含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是________。
〔3〕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有________种。
〔4〕Na2O2、HClO、H2O2均能用于制备O2。
①HClO在光照条件下分解生成O2和HCl,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________。
②写出Na2O2与H2O反响的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__。
③H2O2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可以制备O2。假设6.8
g
H2O2参加反响,那么转移电子数目为________,生成标准状况下O2体积为________L。
17.〔1〕Ⅰ.以下物质中: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________
〔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有________
〔3〕属于同位素的有________
〔4〕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有________。(填序号)
①液氯和氯气
②白磷和红磷
③
和
④3717Cl和3517Cl
⑤(CH3)2CHCH3和CH3(CH2)2CH3
⑥
CH4和CH3CH2CH3
〔5〕Ⅱ.现有6种物质:①MgCl2
②HCl
③SO2
④K2CO3
⑤CaO
⑥NaOH。请根据以下标准,对上述物质进行分类(填序号):
属于共价化合物是________。
〔6〕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________。
18.有A,B,C,D,E,F
六种短周期元素,相邻的A、B、C、D四种元素原子核外共有56个电子,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E的单质可与酸反响,1molE单质与足量酸作用,在标准状况下能产生33.6
L
H2,E的阳离子与A的阴离子核外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F原子半径在短周期元素中最大,答复以下问题:
〔1〕元素的名称:B________;
〔2〕画出C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
〔3〕写出D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D元素的单质可用于制漂白液和漂白粉,写出制漂白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
〔4〕B的同族上一周期元素的氢化物为________(化学式),实验室制取该物质的方程式为________,制取该气体时用________做枯燥剂。
19.观察以下A,B,C,D,E五种粒子(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用化学用语答复以下有关问题。
〔1〕其中属于阴离子的是________;
〔2〕其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________;
〔3〕A元素的某种核素的中子数为18,该核素的符号是________;
〔4〕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比次外层少2个电子,该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C
3.A
4.C
5.A
6.A
7.A
8.B
9.D
10.D
11.A
12.B
13.D
14.A
15.B
16.〔1〕②⑦
〔2〕④
〔3〕2
〔4〕;;1.204x1023或0.2NA
;2.24
17.〔1〕③⑤
〔2〕②
〔3〕④
〔4〕①
〔5〕②③
〔6〕④⑥
18.〔1〕磷
〔2〕
〔3〕第三周期第ⅦA族;Cl2+2OH-=Cl-+ClO-+H2O;Ca(ClO)2
〔4〕NH3;Ca(OH)2+2NH4Cl
△__
CaCl2+2NH3
↑+2H2O;碱石灰
19.〔1〕O2-
〔2〕Ne
〔3〕35Cl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下列物品中质量最接近1kg的物体是 ( )
A.一只乒乓球 B,一只钢笔 C. 一升自来水 D.一辆自行车
2,-米材料的出现肘信患技术,材料技术的提高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纳米”实际上是一个长度单位,lnm=10-9”m,那么0.3nm可能是下列哪个物体的长度, ( )
A.某原于的半径 B. —枚硬币的厚度
C一根铅笔芯的直径 D.地球的半径
3.下列四个选项中表币四个不同的量筒,选项中的前一个数据是量筒的最大刻度值,后一个数据是量筒的分度直,现要一次尽可能准确地量出质量约为200g,密度为
0.8×l03kg/m3的酒精的体积,应选用 ( )
A、500ml,20ml。 B.150mL。,2mL C.300mL、5mL。 D.400mL、l0rnL。
4、一个小药瓶质量为5g,装满药液时总质量为21g,装满水的总质量为25g,则药液的密度为 ( )
A. 1.2×lo3kg/m3 B .0. 92×103kg/m3
C. 0.84×l03kg/m3 D.0.8×103kg/m3
5、使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称量某物体质量时,若指针偏右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在盘中加砝码或换小砝码 B. 减珐码或换用小砝码
C将平衡螺母往左调 D向右移动游码
6、物体a的体积是物体b体积的1/2,将物体a放在已调好的天平的左盘,b物体防在天平的右盘中时,天平恰好平衡,则物体a的密度ρa与物体b的密度ρb的比值ρa: ρb是( )
A. B, C. D.
7、现有四个正方体,已知它们均由同一物质组成,它们的体积和质量如图10—6所示,其中一个是空心的,它是( )
8.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强同学打算用天平(含砝码)、水和量筒完成下列实验课题:(1)测量牛奶的密度;(2)鉴别看上去像是纯金的戒指;(3)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4)鉴别铁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5)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个数。你认为能够完成的实验是 ( )
A.(1)(2) B.(1)(2)(4) C.(1)(2)(4)(5) D.(1)(2)(3)(4)(5)
9.冰的密度为0.9X103kg/m3,它的物理意义是 ( )
A.1m3冰的质量是0.9×103kg B.1m3冰的密度为0.9×103kg/m3
C、质量为lkg的冰的体积为0.9×103m3 D.1m3冰的质量为0.9×103kg/m3
10.三种均匀物体的质量之比为1:2:3,体积之比为3:2:1,则这三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
A.1:2:3 B.2:3:6 C.1:3:9 D.3:2:1
11.古人称黄河是“一石水,六斗泥”,经测定黄河水每立方米的平均含沙量约为35kg,合每立方厘米含沙量约为 ( )
A.35g B.3.5g C.3.5×10-1g D.3.5×10-2g
12.用铁和铜各做一个实心球(ρ铁<ρ铜),则下列情况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
A、铁球的体积比铜球大,铁球的质量比铜球小
B.铁球的体积比铜球小,铁球的质量比铜球大
C. 铁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小 D.铁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大
13.把边长为3dm的正方体铁块,在恒定的温度下压成长2m、宽0.2m的均匀铁皮,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铁块的形状、质量和体积都变了 B.铁块的形状、体积变化了,质量不变
C.铁块的形状变化了,体积和质量不变 D.铁块的质量变化了,体积和形状不变
14.一个体积为30cm3的空心铜球,质量为178g(铜的密度为8.9X103kg/m3),那么空心部分的体积是( )
A.10cm3 B.14cm3 巴17cm3 D.20cm3
15.如图10—7所示是某液体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曲线图,根据图形可看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该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为一定值
B.该液体的密度是0.8×103kg/m3
C. 50g该液体的密度是40g/cm3
D. 若取40g该液体,可量出它的体积为50cm3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6、原子核是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组成的。若一个原子的直径是10-10m,我国科学家制造的纳米碳纤维管的直径是33nm,相当于___________原子一个一个排列起来的长度。(1nm=10-9m)
17、质量1.8kg的冰块,它的密度是0.9X103kg/m3,它的体积是___________m3,当这块冰完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_,水的体积是___________。
18,质量相等的酒精、硫酸和水,分别倒入三个相同的玻璃杯中,如图10—8所示,玻璃杯甲中装的是 ___________,玻璃杯乙中装的`是___________。(ρ酒=0.8×l03kg/m3,ρ硫酸=1.8×103kg/m3)
19、为制作高度为2m的英雄塑像,先用同样的材料制作一个品,高度为20cm,质量为3kg,那么这个塑像的质量是___________t。
20、已知A、B两种金属密度为ρ1、ρ2,取质量相等的A、B两种金属制成合金,这种合金的密度为 ;取体积相同的这两种金属制成合金,这种合金的密度为___________。(假定这两种金属混合变成合金的总体积为A、B体积之和)
21,(1)甲、乙均为实心铁球,甲、乙的体积之比为3:2,则甲、乙两球质量比为___________;
(2)体积相同的甲、乙实心球,若密度之比为2:3,则甲、乙两球质量比为___________;(3)甲,乙两实心球,若质量比为2:3,密度比为1:3,则甲、乙两物体的体积比是___________。
22,如图10—9所示为测量某一物体的密度时的情形,则该物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_cm3,质量为___________g,密度为___________g/cm3。
23,小明同学想探究不同密度的物体放入水中的状态,身边有铜块、铝块、塑料块、木块、水、烧杯(用于装水)。在探究过程中发现___________沉入水底,___________漂浮在水面上,通过查表和调查知道了这几种物块的密度,得出了以下结论:当物块在水中漂浮……
三、实验题(24、25题各6分,26题8分,共20分)
24.在“测不规则形状固体的密度”的实验中:
(1)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___、砝码、___________、石块、水、细线。
(2)在实验中直接测出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用公式___________计算出石块的密度。
(3)这种借助___________和水测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方法叫排水法。
25.今有一种未知液体和一小块未知固体,将液体倒入水中,发现液体沉入水底,将固体放入水中,也沉入水底。请你设计一个比较这种液体和小块固体密度大小的方案,器材不限,简要说明方法即可。
26、如图10—10所示的一个薄纯净水瓶,内装一定量的水,现给你一把刻度尺,一根细线,试测出这个纯水瓶中所装水的质量,要求:(1)简述主要操作步骤;(2)写出用测出的物理量表示的水质量的数学表达式。
四、计算题(27题7分,28题8分,共15分)
27、一个铜球,体积10cm3,质量为62.3g,通过计算说明这个铜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多大?若把此球的空心部分罐满水,则此球的总质量是多少?
28、用量筒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体积V和液体与量筒共同质量m的关系如图10—1l所示。
请观察图象,并根据图象求:
(1)量筒的质量m筒 (2)液体的密度;ρ液 (3)请你再添加一个条件,根据图象,写出你所得到的物理量。要求:①只允许添加一个条件;②写出必要的过程及结果。
答案:
一、1.C 2.A 3.C 4.D 5.B 6.A 7.C 8.C 9.A 10.C 11.D 12.B 13.C 14.A 15.C
笔者从某石英闹钟生产企业的成品仓库中随机抽取6只石英闹钟, 对其进行编号, 用机械方法将之拆分, 对可直接接触人体皮肤的零部件的铅、汞、镉、铬有害物质含量分别进行测定。
1 实验
测量对象:石英闹钟 (直接接触人体皮肤的零部件) ;
测量方法:依据GB/Z 21277-2007[3];
环境条件:常温、常压;
检测仪器:INNOV-X a6500R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
测量过程:见图1。
2 石英闹钟 (直接接触人体皮肤的零部件) 中铅、汞、镉、铬检测结果
注:Pb检出限:10;Hg检出限:10;Cd检出限:25;Cr检出限:10。
注:Pb检出限:10;Hg检出限:10;Cd检出限:25;Cr检出限:10。
3 有害物质限量值
注: (1) “√”表示相应材料中的被限制物质应符合规定的限量值; (2) 其他相关化学品的有害物质限量可参考欧盟Ro HS指令2011/65/EU和欧盟1907/2006号的REACH法规, 也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a:此项检测的样品若为有覆盖层的样品时, 应与基材一起检测。
参照ISO8124-3[4]中的规定, 指针式石英闹钟的直接接触人体皮肤的零部件中有害物质 (铅、汞、镉、铬) 限量值应符合表3要求。
4 结果分析
由表1得知, 直接接触人体皮肤的塑料部件铅含量6只样品全部超标, 最高超标32倍 (玩具中铅最大限量:90 mg/kg) 。表2显示直接接触人体皮肤的金属部件中铅、镉含量全部超标, 其中铅含量最高超标31倍, 镉含量最高超标2倍 (玩具中镉最大限量:75 mg/kg) 。国际公认铅、汞、镉、铬具有很大的毒性, 如果人体长期接触它们, 可引起人体多种器官及功能的损害, 如过量摄入人的机体内, 可引起中毒、导致癌症。这些劣质的闹钟如何能在市场中鱼目混珠?笔者认为标准的缺失是主因。国内用再生塑料作为制作产品的原料非常多, 这些原料来源复杂, 有的是医疗垃圾, 有的则含有农药成分。另外, 产品表层的涂料, 都有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如企业使用这些“有毒”原料制成了产品, 而目前国内缺乏此类产品相关的安全标准, 市场监管非常困难, 这些劣质的产品就会混入市场。这尤其令我们担心儿童身体健康, 儿童长期接触此类小闹钟, 可能会危害到儿童的身心健康。2003年1月27日欧盟国家正式公布了《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 (WEEE-2002/96/EC) 和《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 (Ro HS-2002/95/EC) , 其主要目的是减少电气及电子设备的废弃物并建立回收及再利用系统, 从而降低这些物质在废弃、掩埋及焚烧时对人体及环境所可能造成的危害及冲击。
5 结语
由于此类小闹钟产品安全标准的缺失, 不仅导致企业执行产品标准存在漏洞, 还造成政府监管缺乏依据, 产品质量安全无法保障, 行业无标可依。在此环境下, 某些混入市场的劣质产品, 会危害儿童身体健康, 损害整个行业利益。今年有关“直接接触人体皮肤的手表零部件”国家标准《直接接触人体皮肤的手表零部件量中有害物质限量的规定》已报批, 本人认为石英闹钟直接接触人体皮肤的零部件中有害物质含量迫切需要规定限量值。笔者呼吁有关部门加紧制定相关标准, 建议参照ISO8124-3中的有关要求, 对直接接触人体皮肤的闹钟零部件有害元素限量加以规定, 消除此类产品的安全隐患。
摘要:石英闹钟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的产品, 其与人体皮肤接触的零部件中的有害物质, 可能会损害人体器官及功能、引起人体中毒、导致癌症等严重后果。为了保障消费者的身心健康, 尤其是保护儿童健康成长, 有必要对直接接触人体皮肤的闹钟中的零部件有害物质限量做出规定, 促进钟表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石英闹钟,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闹钟的零部件中的有害物质限量
参考文献
目前,普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软包装中壬基酚等物质进行检测,该方法利用液体浓度与对特定光的吸收度之间的关系对物质进行定量检测,利用色谱柱和流动相的调节纯化各种物质,定性更准确,灵敏度更高,且成本更低。本文研究了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食品软包装中壬基酚、辛基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对苯二酚单乙醚4种物质的方法,对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和荧光检测器(FLD)在其中的应用进行了比较。
检测条件与检测方法
1.材料与试剂
(1)试剂:甲醇,色谱纯(天津江天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 2 )标准溶液:壬基酚,标准品以2500μg/mL的浓度溶于乙腈/甲醇(1:1)(ACCUstandard,美国);辛基酚,标准品以2500μg/mL的浓度溶于乙腈/甲醇(9:1)(ACCUstandard,美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标准品0.25g,(ACCUstandard,美国);对苯二酚单乙醚,标准品以1000μg/ mL的浓度溶于甲醇(ACCUstandard,美国)。
检测样品:含壬基酚、辛基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共0.4mg/kg以及对苯二酚单乙醚0.32mg/kg的醇溶性酚醛树酯薄膜。
2.仪器与设备
电热鼓风干燥箱,型号为GZX-9246MBE,生产厂家为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超声波提取仪,型号为AS720,生产厂家为天津奥特赛恩斯仪器有限公司;高效液相色谱仪(DAD及FLD检测器),型号为1260,生产厂家为美国安捷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3.检测方法
(1)标准溶液的配制
使用甲醇将4种物质的标准溶液逐级稀释为壬基酚50mg/L、辛基酚50mg/L、壬基酚聚氧乙烯醚50mg/L和对苯二酚单乙醚20mg/L的标准储备液,将标准储备液加入甲醇中,分别配制成含壬基酚、辛基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共10mg/L以及对苯二酚单乙醚8mg/L的混合标准使用液。再取相应量的混合标准使用液至甲醇中配制成5种工作曲线标准溶液,即含壬基酚、辛基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共0.20mg/L、0.40mg/L、0.60mg/L、0.80mg/L、1.0mg/L以及对苯二酚单乙醚为0.16mg/L、0.32mg/L、0.48mg/L、0.64mg/L、0.80mg/L。
(2)样品处理
将含壬基酚、辛基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对苯二酚单乙醚的醇溶性酚醛树酯薄膜剪碎,取1.0g置于具塞锥形瓶,加10mL甲醇,在60℃下超声提取30min,得到的溶液即为待测液。
(3)液相色谱条件
经前期调研和试验,确定液相色谱条件为,色谱柱:C18柱; 流动相:甲醇+水=85+15;流速:0.85mL/min;进样量:10μL;柱温箱温度:40℃;DAD检测器检测波长:220nm;FLD检测器激发波长:232nm,发射波长:312nm 。
(4)检测方法
采用HPLC-DAD检测法和HPLCFLD检测法分别对工作曲线标准液和待测液进行检测。
结果与分析
1.HPLC-DAD检测壬基酚等4种物质
采用HPLC-DAD检测壬基酚等4种物质的标准曲线如图1所示,保留时间及标准曲线如表1所示,对待测液进行十组重复检测获得的检测浓度值如表2所示,通过重复性试验获得方法的重复性、被测物回收率和检出限等相关统计数据如表3所示。
从结果可以看出,HPLC-DAD检测法对壬基酚等4种物质的检出限为0.09~0.23mg/kg,此检出限低于SN/ T1850.1-2006《纺织品中烷基苯酚类及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类的测定 第1部分 高效液相色谱法》规定的0.5mg/ kg的检出限。查询临界极差系数表,当样本数n=10时,f(10)=4.5,故4种物质的可接受极差CrR0.95=f(10)σr依次为对苯二酚单乙醚为0.140mg/ kg、辛基酚为0.212mg/kg、壬基酚为0.342mg/kg、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为0.198mg/kg。可见该方法下4种物质检测数值的极差均小于临界极差,该方法的重复性可以接受。但使用该方法进行检测时,被测物的回收率最小为73.1%,最大为131.7%,跨距稍大,这说明该方法的重复性还待提高。
2.HPLC-FLD检测壬基酚等4种物质
采用HPLC-FLD检测壬基酚等4种物质的标准曲线如图2所示,保留时间及标准曲线如表4所示,对待测液进行十组重复检测后获得的浓度值如表5所示,通过重复性试验获得方法的重复性、被测物回收率和检出限等相关统计数据如表6所示。
nlc202309011747
从数据可以看出,HPLC-FLD检测法对壬基酚等4种物质的检出限为0.02mg/kg,是HPLC-DAD检测法的1/10。查询临界极差系数表,当样本数n=10时,f(10)=4.5,故4种物质的临界极差CrR0.95=f(10)σr依次为对苯二酚单乙醚为0.027mg/kg、辛基酚为0.027mg/kg、壬基酚为0.036mg/kg、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为0.027mg/kg。可见,该方法下4种物质检测数值的极差均小于临界极差,该方法的重复性可以接受。而且,使用该方法检测获得的被测物回收率为93.6%~100.8%,在通常色谱要求的90.0%~110.0%回收率的范围内,重复性更好。
3.HPLC-DAD和HPLC-FLD两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通过分析上述两种检测方法下4种目标物的保留时间可以发现,目标物保留时间相对分散,从3min至10min不等,两色谱峰之间的间隔至少为1min,这说明C18色谱柱与甲醇/水的流动相的配合可以将4种目标物分离开来,在色谱图上可以呈现明显而互无交集的峰形图。通过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标准曲线发现,其线性均可以达到0.999以上,说明两种方法的标准曲线对0.2~1.0mg/kg浓度的样品均能呈现良好线性,这也说明在纯溶液的状态下,两种方法对目标物的分辨和相应响应都很好。在对样品的检测中,HPLC-DAD检测法的检出限、重复性和被测物回收率都差于HPLC-FLD检测法。主要是因为单光束的DAD受到杂质和样品基体的干扰更大,当样品中杂质过多或有对相同波长光有强吸收的物质时会干扰检测器,造成检测数据重复性差,回收率偏差大。而使用FLD时,和目标物有相同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的杂质或干扰物的几率更小,所以HPLC-FLD检测法的抗干扰能力更强,能够减少杂质和样品基体对目标物检测的影响,可以获得更低的检出限和更好的重复性。
实验结果表明:使用HPLC-DAD检测法和HPLC-FLD检测法均可以对壬基酚、辛基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和对苯二酚单乙醚进行检测。HPLCFLD检测法抗干扰能力更强,实验显示的检出限值为0.02mg/kg,被测物回收率为93.6%~100.8%,标准偏差为0.006~0.008,检测精度更符合检测要求。而HPLC-FLD检测法更适合对食品软包装中壬基酚、辛基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和对苯二酚单乙醚进行检测。
1.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
A.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
B.我们把含有6.02×10个粒子的任何粒子的集体计量为1摩尔
C.摩尔是物质粒子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
D.1 mol氧含6.02×1023个O2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质量就等于物质的式量
B.摩尔质量就是物质式量的6.02×1023倍
C.HNO3的摩尔质量是63 g
D.硫酸和磷酸的摩尔质量相等,都是98 g/mol
3.某原子的摩尔质量是M g•mol-1,则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是()
A.MgB.1/M g
C.M/(6.02×1023)gD.6.02×1023/M g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氢为2 gB.H2O的摩尔质量为18 g
C.44 g CO2的体积为22.4 LD.9.8 g H2SO4含0.1NA个H2SO4分子 5.0.5molNa2SO4中()
A.含3.01×1023个SO42-B.含0.5个Na2SO4分子
C.含0.5molNa+D.含1mol氧原子
6.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说法错误的是()
A.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B.0.5 mol 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 NA
C.1 mol 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A
D.05 NA个氧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 mol
7.下列物质中氧原子数目与4.8 g O2中氧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6.72 L COB.6.6 g CO2C.16 g SO3D.9.6 g H2SO4
—8.已知2Na+2H2O=2NaOH+H2↑,2.3 g金属钠与足量的水反应,所得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23
答案: 1. B. 2.D. 3.C. 4. D. 5.A.6. A.7. B
【高中化学物质的检测,练习题】推荐阅读:
高中化学金属物质总结09-17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检测12-12
高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09-18
学习高中化学的高效方法10-01
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09-13
高中化学的正确学习方法12-15
高中化学《铝金属材料》的教案07-24
高中化学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07-27
高中理科物理和化学的学习方法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