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随想散文
关于四十岁的评论,孔夫子有两句名言:一是对人生各个阶段的定位,“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提到“四十不惑”,意思就是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还可以理解为四十岁不感到困惑。另一句话是“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后半句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到了四十岁,五十岁还默默无闻,那也就不值得敬服了。孔夫子的论断向来经典,对于人生的`规划和评价可谓是不刊之论。
人生短短几春秋,不能不有个阶段规划,无规划就会浑浑噩噩碌碌无为消磨过去,到临老面对着苦酒残灯,古道夕阳只能徒发感叹情何以堪。一位著名的诗人说过“时间是一把剪刀,生命是一匹锦绮;一节一节地剪去,等到剪完的时候,把一堆破布付之一炬!时间是一根铁鞭,生命是一树繁花;一朵一朵地击落,等到击完的时候,把满地残红踏入泥沙!岁月无情,日月如梭,孔夫子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曹孟德叹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在时间的面前,每一个人可能都会发出心中的感叹;哲人如此,伟人如此,英雄如此,没有一个人能逃过时间的惩罚,“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想想自己小时候栽下的树苗,都已经枝叶枯萎,树干老化,你能不引起心中震动吗?
四十岁,不再是“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於鸟、兽、草、木之名。”的懵懂之年;四十岁不再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狂妄少年之年;四十岁不再是“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率性之年;四十岁应当是南宋词人蒋捷的“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的意境。四十岁应当是北宋词人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随想
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的贡献,主要是他在继承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上和“五四”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下,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他的散文对中国散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继他之后,中国散文开启了一片繁花似锦的新局面。
一、构思精巧,剪裁得当
朱自清的散文,扣住中心内容提炼素材,精密构思,从而详略得当、疏密相间、虚实融合、紧凑而尽情地在极经济的篇幅里表现丰富的内容。如《荷塘月色》的结构艺术可谓参差繁密而错落有致。全篇集中在“荷塘月色”的描摹上。他以观赏的视线为线索,先写荷塘水面的田田相挨的荷叶、零星点辍的荷花,以及投在荷叶上面的疏影和笼罩在荷花上的薄雾; 再写荷塘四面的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柳树; 最后写从远处射来的一两点灯光和树梢上隐隐约约的远山。这种构图布局上的精美,使得画面层次分明, 各种景物,错落有致,呈现出立体的美,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此外,他还把动静、虚实、浓淡、疏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整个画面色彩均匀悦目, 富有浓郁的诗意。
同时,他的散文还选择了最新的构思方式,如《背影》这篇文章就有明显的特点。一般来说,写人物忌讳写背影的,“画眼睛”成为人们认定的使人物传神的好方法,如不能画眼睛,至少要在人物的面部表情上做文章,但朱自清在《背影》中偏不写眼睛、不画面部,而只写背影,这是用诗的方法来构思的。作者善于抓住人物的一瞬间的形象加以诗化。父亲是他十分熟悉的人物,对于太熟悉的人物,往往可以从任何一处微小动作、角度的观察发现其全部性格特点。
二、写景抒情,紧密结合
朱先生散文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就是最纯的抒情散文,写到了风花雪月,也要点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来, 以抒怀抱。
《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把作者当时所“极感到诱惑底力量,颓废底滋味与现代的懊恼”,想通过自然之景超脱而又不能忘情于社会的矛盾心绪, 十分微妙地流露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里,使自然风光反被抹上了作者浓郁的感情色彩。故而散文一开始是作者“疯狂似的不能自主地”沉醉在灯月辉映、桨声悠扬中,神往六朝金粉、笙歌彻夜的繁华与艳迹,最终却由于现实的丑恶黑暗,“清艳的夜景为之减色”,“那不安的心愈显活跃了,”“船里便满载着怅惆了。”
三、语言凝练,精雕细刻
朱自清的描写自然风景的散文中也不乏饱含优美、浓郁情致的篇章。他前期散文《绿》就是典范,读其文可以看到,他用清新朴素的笔调赋予天外流云、枕石亭阁、凌空瀑布、凝碧深潭以鲜明的形象和色彩,形成了色调柔和、神形毕肖的画面。又紧扣“绿”字对梅雨潭那令人“惊诧”、令人留连和陶醉的绿的描写。在作者的笔下,读者看到了“闪闪的绿”“奇异的绿”“似荷叶铺着的绿”“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皱缬着”“滑滑明亮”的绿,且有了质感———“那样软,那样嫩”。更甚者,“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与其比,“似乎太淡了”; 杭州跑马寺近旁的“绿壁”与其比,“又太浓了”; 同西湖的碧波比,“太明了”; 和秦淮河凝香溢脂的波涛比,“又太暗了”,因而作者说“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以至于把这“神妙”的绿虚幻成温柔而恬静的姑娘,情不自禁地向“绿姑娘”扑去,使自己激荡的心魄栖息在清澈、碧绿的潭水里。
四、追求口语,雅俗共赏
叶绍均在《朱佩弦先生》一书说: “现在大学里如果开现代文学课程,或者有人编现代本国文学史,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学的会写口语,朱先生应该是首先被提及的。”朱自清“可观”的成就,突出地体现在“谈话风”语言艺术方面的建树,这是朱自清散文创作的一种新的审美追求,也是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散文美学的一大贡献。
朱自清创作伊始,便注重北平的方言,以北平话做底子,从口语中提取有效的表现部分,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文学语言的口语化迈进,并逐步形成一种堪称典范独具个性的白话文学语言──“谈话风”的艺术语言。这种语言“念起来上口,有现代口语的韵味,叫人觉得那是现代人口里的话, 不是不尴不尬的‘白话文’”( 叶圣陶《朱佩弦先生》) 。虽说仍属知识分子化的口语,却亲切自然,鲜活上口,幽默风趣,雅俗共赏,这就使得他的散文比起当时的作品来,拥有更多的读者,缩小了新文学与人民大众之间的距离,而这正是朱自清高于一般作家的地方,也是他为现代文学尤其是为现代散文语言的建设所作的开拓性贡献。
五、手法多样,技能精湛
作者擅长于对自然景物作细致观察,对声音、色彩有独特的敏锐感受, 并尽力地展开想象的翅膀,运用多种手法,描绘了一幅幅幽远宁静、声色俱全、可感可触的艺术画卷。
以《荷塘月色》为例,出水的荷叶象“亭亭的舞女的裙”,打着朵儿的白花象“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这里的喻体都是秀丽雅致的。“不仅如此,作者的比喻手法又常与通感、拟人等交融到一起。如写清香: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作者把花( 嗅觉) 比喻成歌声( 听觉) ,立体化了花香给人的感受性,借歌声的特点写出了清香的幽幽渺渺,增强了空寂辽远的情味。此外,作者选择的所有喻体都依附于清幽宁静、悠远美丽的基本情调,可见笔致之精细。
年轻时从未想过自己会老,就仿佛没有经历过一场大病,或没有经历过变故的人从未想过自己会离开这个世界一样。当青春已然一去不回,腾然回首,竟发现从前的大部分时光大多是在浑浑噩噩,随波逐流中渡过。
还没有抓住什么,还没有认认真真思考过,很多想做的事还没有做,有些没有实现的愿望也许永远也不会实现。时间就在匆忙中,在琐碎中悄然划过。虽然人前总是自嘲地说“老了,老了”,其实内心也未必真的这样认为。这大概是人性中格外疼爱自己缘故。
在人们的感觉中,四十岁的人多了份成熟,添了份从容,多了份冷静,添了份理性,从前看不惯的事,如今可以淡然地接受,老实说这样的感觉我倒仿佛从未有过。当记性慢慢减退,忘性倒愈来愈与我交好,当焦灼油然而生,倦怠时时来袭,理智要做的事,身体常常要唱反调。当道德观价值观不断被时下的新思维所冲击,所颠覆,仿佛要在迷雾中寻找到一条折中的道路,一条回归依然坚守精神家园的道路。
总是想起孔夫子的话“四十不惑”,真的可能无惑吗?世界在一个四十岁的人眼里是逐渐清晰,亦或更加迷茫呢?大众常常受媒体的操纵与导向,有多少人能分得清成熟与圆滑,虚伪的分别呢?从容有时也不过是种掩盖和冷默。
按照世人的观点和习俗去生活很容易,可是人类自从学会思考,便不肯安份守己。总要不停地追问,不停的探求,想要挣脱自己,飞腾出去,寻找更完善的自己或更完善的世界。
四十岁的徐霞客,有一天行走在山川与河流之间,突然觉得自己非常渺小。为什么我在这里?我到底要行去何处?哪是我的终点?最后他说“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行走在天地之间。”
人生仿佛一个椭圆,从我们一出生,时间便开始计算,开始绘制,当生命结束,这个椭圆,从起点到终点,时间便成功地将它连结为一点。没有比时间更忠实,更克尽职守的,谁也打动不了他,他更不屑贿赂。他是如此地公正,无论你行走还是在原地沉思,无论是伟人还是凡夫俗子,是快乐还是痛苦,他死终如一的绘制,尽管缓慢却从不停下片刻。
不重要了,真的不重要了,生活的不易与残酷,人性中的险恶,正像蒙田在谈人性时说的“我们在通过仇恨,残酷,野心,贪婪,,反叛的斜坡上劲头十足。若反过来,除非出现奇迹生来就是好脾性,没有人会朝着善意,宽容和节制的道路直奔而去。”
有人为一点点的收获沾沾自喜,有人为财富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没有看不惯的事,没有过不去的坎,无非是从惊诧到愤怒,从愤怒到麻木,由麻木到去淡然承受的过程。重要的是我们行走在天地之间,我们依然在行走,只要太阳每天照常升起,只要我们的呼吸还未停止,生命就有他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不重要了,真的不重要了,这个世界我来过,我深深地爱过,而且今后还将依然爱他,虽然烦恼经常来纠缠我,打击不知何时会突然来临,痛苦有时似乎要将人逼疯,但我依然热泪拥抱他,依然要说我爱你。因为你也给了我快乐,最重要的给了我爱和希望,这更加打动人心,正是有了爱和希望的力量,我们才会有抵风雨的勇气。
造化的伟大与智慧无与伦比,他赐于女人博爱的心胸,让我们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和温暖,赋于男人信念和意志,让他们在拼搏中体会成功的喜悦,这是我们如此眷恋他的巨大动力和源泉。
四十岁,人生的道路我们已经走了将近一半,回头凝望,很多时候我们不过是重踏着父辈的足迹在行走。我们越来越能理解父母,我们的思维和做事的风格很多都能找到他们的影子。虽然我们曾经是如此地想挣脱他们的束缚,想推倒他们的观点去证明自己。
四十岁,逐渐在心里筑起一座围墙,既遮风挡雨,又避免试探诱惑,它代表一种理性,一种秩序,于是不再轻易相信,不再轻易感动。年纪越大这座城墙愈厚,也愈坚固。
但时代需要进步,人类永远需要有新鲜的思维和活力。一种秩序不管多么完善,但时间久了,会僵化,会死气沉沉,会让人产生厌倦和冷默,变成一种束缚。这时便需要有年轻人将原来的秩序击破,推翻,重新建立一个新的秩序。
总是警醒自己要与时俱进,但常常难免要回首往昔,对往昔投下留恋的一取T谧芬渲校体会到人一生中童年是最快乐的时光。孩童的天性处在一种无拘无束,倾听内心声音的自然健康状态,即便发生了不快乐的事情,一觉醒来,立刻忘记所有的不快,遵循着天性去寻找着快乐。重最要的孩子的快乐是与金钱,与其它各种利益的欲望无关的,在非洲贫瘠的土地上,孩子们在没有草坪的尘土飞扬的旷地,在赤黄狭窄的穷巷,赤脚光臂,只穿着一条短裤,踢着一个破败不堪的足球,汗水混合着泥土,让他们显得那么肮脏,那么贫困,但依然是充满了快乐。
那种快乐是极是一种简单,单纯的快乐,对孩子是平等的,不论富有还是贫穷。正是因为极简单,不带任何条件,才是真正的快乐,那种快乐在成人的世界里是找不到的。
无论什么人,高贵或卑微,成功或平凡,对童年的追忆都充满了温馨,乐趣与魔力,是我们人生中极其珍贵的一件宝贝。在恋爱时节,我们和所爱的人坦诚的分享童年的快乐和感受,这有助于彼此加深了解我为什么会成长成这样一个人,这和我们的童年经历有很大关系。和年龄相仿的人一起回味童年也是件愉快的事情,年代相同,经历仿佛,总有共同的感受交流,卸下了沉重的担子,抛开了烦人的事务,仿佛又回到那个纯真的年代。
叶子枯了,黄了,来年春天还会长出更绿的新叶,花儿调了,谢了,第二年夏季还会开出更妖艳的花朵,可是白发生了,只会一年比一年多,皱纹添了,容颜只能一年比一年衰老。我们无法留住时光,我们无法保持青春永驻,但爱依然在我们心中流淌,对这个世界的真和善的追求从未停止。快乐的时候我们常常忽略很多,因为我们太快乐了,无暇顾及。痛苦反倒让人独处,让人反省。
四十岁,背负着重任前行,父母老了,常常需要我们的陪伴。孩子还未成年,还需要继续付出巨大的耐心,陪伴他们成长。激情虽然渐渐隐退,但生活给了我们坚韧,四十岁,加油!
四十岁随感散文:四十岁,永远的情怀
如果把女人比做四季,那么四十岁的女人,该是沉甸甸的秋季了。因为,她们走过了羞涩的春天,越过了激情似火的夏日,正以秋韵那独特的美,展示与众不同的魅力!
四季轮回,斗转星移,把岁月串在一起,装订成一本平凡的日历,慢慢流逝的光阴,将生命的高度垫起。一句生日快乐,上帝就把你送进了另一个年龄的房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人生的版图上雕刻着七彩的梦。平凡的日子,就这样一页页被翻过,而翻过的每一页都有风雨,翻过的每一页都有歌声。浮生若梦,青春易逝,翻不尽酸甜苦辣的日子在轮回!在不眠的夜里,叩开一扇扇圣洁的窗口,点燃生命的蜡烛,让那奋斗的血汗,凝聚成累累硕果,给不惑的人生,图上了一抹浓浓的色彩。
四十岁,在世人的眼里,已经远离了爱情,远离了浪漫。其实相反,中年人更渴望浪漫,而不是平淡的生活。特别是四十岁的女人,它们是有梦的女人,是有故事的女人。然而,重新体味爱情又何尝不是一种心态的折磨?让你渴盼重新体验“初恋”的情怀,却有着不平凡的经历。当你回望身后的路上,印迹着或深或浅的步履时,你可记得,那些都是你每个日子留下风景。今天你是否坐在桌前灯下沉吟,或是在月下流连漫步?日子被一页页的撕去,在心河之畔徘徊的少年,何时能将堆积的情感,谱写成心灵的乐曲?不是吗?过去的已经过去,无论是平庸还是畅然,亦或是悔或是憾,却已是东流逝水不复返。
四十岁,是一个经历过风风雨雨,且富有内涵又多姿多彩的年龄。可四十岁以后,有多少人又开始抱怨激情的淡漠;有多少人轻笑海誓山盟的诺言?又有多少人背离了自己的爱巢,去寻觅婚外的刺激?
四十岁的外表是鲜亮的。可谁能知道,四十岁的女人在夕阳西下时的无奈?“夕阳已西下,残景无光华。秋季黄昏里,怎看落日花?”有谁能体会到:“四十岁的女人高处不胜寒的孤独”?又有谁能知道,四十岁女人回眸时失去的容颜?四十岁以后,也是人们逐渐成熟的阶段。尽管你明白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特别是在这个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时代,人生带给你更多的是无奈和辛酸。为了家你要不惜一切地去奋斗,因为你是爬坡的车轮,酸甜苦辣只有自己尝。让你面对沉甸甸的阳光,面对负重的枝头,风雨一肩挑、沟壑独自跨、绮梦不能言、愁绪胸中藏、眼泪肚里咽。可在身心疲惫的时候,你也会觉得人生的无奈。
四十岁的人生,感受更多的是一种沉重,还有一番说不出的辛酸和心累。于是,你也一样向往天边飘幻的.彩云,憧憬那一方宁静而又清澈的港湾,那里藏着你不想在人前暴露的脆弱与心事。风平浪静的时候,你也想踏进五彩缤纷的世界,去享受一下你让心灵放飞的沉醉。
四十岁,华光满面却隐藏不住岁月的侵蚀,英气勃发无法掩饰时光流逝的痕迹。面对镜中消去的红颜,心中不免有些伤感。四十岁的人生,风风雨雨几十年;没有如花的美丽,没有如蜜的甘甜;没有浪漫的抒情,没有童话的梦境,有的只是彼此真诚地相知、相守。岁月的沧桑,将所有少年时的棱角都以磨平,但他的情怀却象一株山茶,味道隽永!
不惑的年龄,默默地履行着人生的使命。痛苦和快乐让我们学会了思索,学会了当今社会最时尚的休闲――上网!在游砺中,让思绪流露于笔端,凝结成点点丝路花语。四十岁啊已无浮华,有的只是谓然长叹――四十岁,永远的情怀!
人生万物在流逝的生命中,都有不同的风景。一片叶子的生命能压弯一树的春天,一声鸟鸣,却能让一树的血液沸腾。四十岁,不是狂涛,不是激流,而是恬淡的山泉。四十岁,不是终结钟声的敲响,更不是接近人生尾音的休止符。四十岁,无论从什么角度去欣赏,她都是最美妙的旋律,最浓香的老酒,质朴而芳醇。如果把女人比做四季,那么四十岁的女人,该是沉甸甸的秋季了;因为,她们走过了羞涩的春天,越过了激情似火的夏日,正以秋韵那独特的美,展示与众不同的魅力!
四十岁随感散文:四十岁的风景
古人云,四十而不惑。可我,也稀里糊涂地虚度了四十多年,愣是什么都不知道。不谙世道,不懂世事,不会应酬,心直口快,那些喜怒哀乐都像摆设一样,不遮不掩地摆在脸上,恐怕有谁不知道似的。纵然是情商青涩愚钝,但也毕竟蹒跚跚地闯进了这个“不惑”的季节,也感受到了和从前不一样的平静和美丽。
有句话叫做“宁静而致远”,可我觉得这并不全面。在我看来,宁静不仅能致远,而且更易察觉生活的美。原来身边那些寻常不入目的小景致,现在才体会到了它们的可爱。绿油油的麦苗,黄澄澄的玉米;娇艳艳的桃花,红火火的石榴;这些难道不是大自然的美丽杰作吗?圆溜溜的苹果,毛茸茸的甜杏;蓝盈盈的天,清凌凌的水;会唱歌的燕雀,善飞舞的蝴蝶。这些都是鬼斧神工,天造灵秀。小米粥捧在手里,喝进肚里暖融融的;大米饭盛在碗里,吃进嘴里香喷喷的。还有母亲的贴心的唠叨,还有父亲疼爱的眼神;还有爱人坚实的臂膀,还有小儿女甜甜的呼唤和亲昵。烟火红尘,小桥流水人家。面对此情此景有谁能说不美!
春天来的时候,梦刚刚萌芽,故事探着头,还没有起步。秋天了,一切都已盛放,爱已成熟,由浮躁变得深沉而宁静。爱上那些花花草草,好像已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小时候,每天看着爷爷一年四季摆弄着他的那些花儿,搬着花盆进进出出,冷了进客厅,热了去阳台。我很是不解,那些大盆小盆,花花草草在我看来很是杂乱无章,谈不上什么美感。再后来,又看到从前忙忙碌碌的父亲,退休以后除了看他的宝贝孙子,闲暇时光也开始侍弄那些四季各异的花儿,每日里搬来搬去的忙得不亦乐乎。今天这盆花开始打苞了,明天的那盆花又要开了,总有欢乐和希望等着他去欣赏,品味。我一直不能理解,何必自己这么辛苦,想看风景,望一望窗外,转一转花园,什么样的花没有呢?比自己家里的品种都多。熟料潜移默化中,步入中年的自己也挤进了岁月的花巷,阳台,客厅一盆花接一盆花地住了进来。我开始像父亲一样地忙碌起来,为了这些花儿,今儿个浇水,明儿个施肥。天气好了,就赶紧把它们抱出来晒晒太阳。每天这么静静地看着它们,发芽了是希望,开花了是收获。亲身经历了,我才恍然明白,原来他们种植的那些花儿,并不只是花儿,他们种的是欢乐,是希望,是美丽,是成就,那是他们心中的风景,美丽的生活以及对生活深深地热爱。
爱上养花,是我过了四十岁,才有的情致。心淡下来,好像所有美丽的爱都蜂拥而来。就连看秋天的落叶,也是一种诗意的享受。一树落叶有多美?那要看它如蝶纷飞的梦,娇艳了多少动人的故事。欣赏它,我能想象出它春天燕语莺声里的萌萌新绿和夏天鸣蝉中枝叶繁茂的葱茏。“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待到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是啊,时光匆匆任谁也无计留得住,青春就像这些飘零的落叶,随风逐尘而去,再也不能复返。轮回中,有几人能记起旧时的烟云风月呢?其实,逝去的无需留恋,把握当下才是世间最明智的抉择。四十岁,是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个忙碌的季节。四十岁,总要把父母的安康挂在心头,把儿女的梦想捧在掌心,辛劳奔波里却忘了自己;四十岁的酒杯里,盛满的是欲说还休的寂寞;四十岁的秋天里,到处都飘满了果香;四十岁的历程里写满了精彩和沧桑;四十岁的生命里梦想正开花;四十岁的梦想里山清水秀,天蓝云白,晴空万里任飞翔。四十岁,是把风景都看透,野渡无人的悠然横舟;四十岁的风景里没有败笔,就像这个秋天一样地丰蕴深沉。不说湖水把所有的杂质都已沉淀,只留下一片澄澈和一群欢乐的游鱼;不说那些战胜所有风雨,最终昂首在枝头的硕果,飘香了这个季节;也不说那些不畏严霜的东篱菊花,傲然风中;就只说那片火红的枫叶,风霜越打越娇艳。它迎寒而上,不退却,不褪色,反增彩,它用自己的顽强的力量诠释了生命最美的色彩。
四十岁,就像一块上好的老玉,被岁月打磨的温润而柔和。水头儿晶莹儿不刺眼,色泽艳丽而不灼目,让人瞅着就这么舒服;四十岁也是一坛陈年的老酒,表面看一身尘土旧貌,拆开封,却散发着扑鼻的醇厚清香。品一品,令人醉了又醉。四十岁是一卷素雅悠远的水墨画,无需过多地渲染,寥寥几笔,却耐人寻味;四十岁是一部情感充沛的小说,正翻阅到故事精彩的高潮,那样引人入胜。四十岁的风景,你若走进去,看到的是那种“风起之时,笑看落花”的坦然,举杯邀月的淡泊。还有那些人生的酸甜苦辣,浮沉坎坷锤炼出来的襟怀。
某天,在电视里看了一档生活频道的节目,上下两个部分,节目有点长,分两天播出。
第一天的故事是一个母亲和三个儿女,因没有尽到赡养义务来到电视台,希望专家们帮助梳理和解决,
第二天播的是四个孩子因老人遗留的财产分歧太大而闹上法庭。我眼里盯着电视,心里的温度在直线下降。
几个儿女面对着八十岁的母亲和电视台邀请的专家,他们争吵着:谁的钱出的更多,谁去的次数最少,还有的说他即便去的次数少,但每次都会给她做顿饭吃,等等等等。注意,在这里,八十岁的老母亲变成了几个人讨价还价中的“她”,此时,我心里的温度已降到了冰点。
记得我小的时候有个邻居,三十多岁,妻子因病永远的离开了,他独自一人抚养着三个女儿,不久,他的工作一个集体企业的饭碗也丢了,我不知道他有多高,反正特别高,瘦瘦的,背有点驼,他自己找到了一个谋生的手段“捡废品”。起早赶晚,东北的冬天太冷了。下着冒烟雪,刮着剑似地风,他很少与人说话,变得越来越沉默。似乎多说一句能耽误他少赚几分钱,也许他捡废品是因为时间他能自己做主,更好的照顾三个女儿,也可能是不用本钱的谋生能让他驼着的背挺直一点吧。
三个女儿出落得很漂亮,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先后嫁了自己钟情的人家,我一直不明白,三个孩子,上学。工作。结婚,父亲是怎样和家里人。外面的人沟通的。
女儿们走后,剩下他一个人,按说他不用那么辛苦了,可他还是和从前一样,天刚亮就起了,很晚才回来,记忆中,我一直都觉得每个冬天他穿的黑色棉袄都没换过,补丁摞着补丁,都有点发白了,但是从来没有露出过一丝棉花。那时他已越来越老了,女儿们后来也几乎不来看他了,他走路很轻,总是默默的。他是不是不会说话了,还是因为早些年过重的担子压得他忘记了说话。
几年后,冬天里的一个早晨,邻居们议论着:尹老头怎么很多天没见着了,因为是三九天,窗户外面蒙着塑料,里面也粘着报纸看不清,等居委会和派出所的人来了把门打开后,人早已经冻得硬硬的了。
通知了三个女儿,当给老人换新棉袄时,在他的贴身口袋里找到了三张存折,每个上面存了三万块钱,每张存折上面写着不同女儿的名字。
心酸哪,九万块钱,那是怎样的年代啊。这就是一个捡废品的父亲,让女儿们流着自责泪水的父亲,这也是千万之中一个平凡父亲的形象。
此时电视中,几个儿女高叫着的反驳声,一浪高过一浪,吵闹不休,瘦瘦的老妈妈坐在那儿,她长的那麽小,手和脸都干干的.,是不是她年轻时操劳的太多了,而耗尽了维持他生命的体能。我不知道,此刻,老妈妈的心可能是很疼吧,我的心也很痛,发生的故事似乎是我而不是她。
十二岁那年,我父亲去世了,不到二十岁,母亲也走了,那时的我特别怕寂寞,怕脆弱,怕无助,怕人会老了,怕我的心里会。先是在姐姐家生活,后来到了叔叔家,现在,我生活在北京,有着幸福的家庭。
哭着想着,那以往的点点滴滴,有个双亲多好啊。可怜的老人,辛苦了一辈子的老人。
我们的父母一贯省吃俭用,把自己一点微薄的财产留给我们的后人,哪怕是有些人检塑料瓶,卖纸壳。为什么在老年时把我们本可以过得丰赢的生活的物质财产,全部都留给我们所谓的“年轻”的“弱者”,就因为在你眼里他永远都是孩子吗,当你老矣,儿女们岂不是强者吗。
不知在哪儿听到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个故事。
一个中**亲和一个西方母亲,在地下相遇了(当然她们都过逝了),两个人聊起了在世时的生活,中**亲说:我省吃俭用一辈子攒钱买了一套房,还没等住进去,就到这里来了。外**亲笑笑说:
我年轻时靠贷款买了房和车,虽然很久才还清,但是我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我也并没觉得有多辛苦,既享受了好的生活,也因此更努力而有目标。孩子们也靠自己的努力,生活的快乐而幸福。我退休后,虽然没有多少积蓄,但是我有房子,我把它抵押给银行,自己住进了一家服务质量很高的养老院,银行每月提供所需的费用,我生活的很清闲,无忧无虑。
而今,四十岁,我有了自己的想法,我要和爱人认认真真的谈一次:我们的养老问题,我们财产分配的问题。
吃过晚饭,爱人疑惑的看着我,沉浸其中的我说:“出去遛弯儿吧”,康复中的我坐在了爱人推着的轮椅上。
走了十几分钟,来到马路对面的公园,晚上十点闭园,我想,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体味想说给对方的话。
我开门见山,问了一个他从未想过的问题:我们老了以后怎么办,财产怎样分配。他没多考虑说:老了当然是和孩子一块住,财产两个儿女一人一半。
噢,不,孩子们长大了,他们有权利规划自己的人生,他们应该有自己独立的生活和空间。那么明事理,紧跟时代脚步的爱人,竟也会落入俗套,细想过往年代的这种陈旧还真是延续了下来,根很深。
是啊,现在我们还年轻,有事业有家庭,有深爱的人,但是当我们变得又老,又丑,又可怜时,怎么办,是不是该趁着年轻,为我们的风烛残年理清思路,做好准备。
一无所有的清贫的老人难道光靠揣着幸福的往事回忆过活吗。在争论和沉思中,爱人和我达成了一致。
是的,老年人就该有自己快乐的生活。请别再为了已经长大成熟的孩子们,而失去了年老的自我。
我欣赏捡废品的父亲,同情买了新房却没来得及住的中**亲,但是,我更愿意喜爱西方母亲的那种非常现代的生活理念,担负起对生命的责任。
执念、心魔?我分不清楚。我知道我的内心并不像外表那般洒脱、轻松。我的犹豫、困顿、徘徊和徒然的挣扎,只是一次又一次把自己放逐在感情和理智的边缘。我崇尚和渴望简单平静,却一次次的自相矛盾着。我总是容易想得太多、想得太远,其实我并不知道这样是好还是坏。
推窗。空气清冽,淡淡的桂子香。深呼吸,沉醉。风拂过脸颊,思绪又开始蜿蜒扩散,触到某个隐忍的伤口,猛地收回,疼痛不已。过往、将来,其实任何事情都有着它的不可预知,而我只是一厢情愿的把它想得太美,以至于最后手足无措。
在这样的夜里,怀念。那些曾经的美好,恰如清风徐徐而来,又如花朵次第开放,尽管这花上有刺,并在不经意间依旧刺痛着自己。人生、理想,还有那些瞬间的恍惚、混沌、迷茫,以及那些曾经的得到和失去。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回忆、揣摩,到最后的释怀。我知道,很多的想法,都不是我这个年龄的人应该拥有的。我用自己的任性、固执和天真,去兑换了一个仓促和潦草的结局。
我小的时候瘦得像猴,几根青筋连着头。同伴们都叫我是‘干干鸡’,‘露筋狗’。身上不是生疮,便是长疖,黄水疮,疱疹,外伤……这里刚结疤,那里又鼓脓,是个名副其实的‘十不全’。
爸爸参军打鬼子,我五岁没了娘。祖父母上了关东。
是年迈的曾祖父母把我看成他们生活的动力和希望,不断给我寻医问药,搜集偏方,到关帝庙磕头烧香……
我经常生病,一发烧,头涨得老大,像炸开似的。耳朵嗡嗡响,身子悬挂在半空中,越来越高,飘荡不定。吓得我叫喊“老奶奶”。老奶奶紧紧地搂着我,顺手操起条帚疙瘩,用力槌打炕沿,口里骂着:“你个死鬼,再来吓唬孩子,我用桃木棒敲你!还不快滚!”说也怪,曾祖母发了脾气,我心里踏实。恐惧没了,偎依在老人怀里慢慢睡着,高烧也逐渐退去。
曾祖母和蔼仁慈,心底善良,尽管自己不富裕,见到乞讨的,常领进家中又吃又送;邻居孩子袖子抹鼻涕抹得发亮,她便给他们洗干净,再加个袜套;邻居家青黄不接,她宁可自己不吃,也要帮忙;出门坐席,将肉片肉丸偷偷用手巾包回来,留给我;别人送她那管是一粒糖,一块饼,自己舍不得吃,总要分发给孩子……在村中口碑极佳。
那时除了过年,最盼望过生日。生日我最大,任我所为,还有好吃的。不管战火多么激烈,生活多艰苦,两老人从没忘记过。
生日还有许多天,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便摇着我的小手开始念叨:“小孩子过生日,驴屎蛋子挂门东里!”我不知驴屎蛋与过生日有什么关系,也不管挂门东或门西,但我深知老人爱我,他们盼我快快长大!
生日那天,老奶奶一早便开始和面,给我擀出又长又硬的面条。捞碗里,还给我加个鸡蛋……有时,实在没空做,便揉一块面团,用纸包好,蘸上水,放锅底烘。这土制面包,老家称‘姑坠’。老奶奶做‘姑坠’满屋喷香,馋涎欲滴。
‘姑坠’掏出来乌黑一团。揭出纸,呈奶黄色,像涂层油。外硬里酥,一咬嘎嘣脆,满嘴香甜。老人怕我急嘴烫着,插根竹筷,让我拿着慢慢享用。
‘姑坠’揉进老奶奶的深情厚爱,对我最具诱惑力,任何食物无法比拟,我最喜欢。
老奶奶见我爱吃,‘姑坠’成了哄我的首选。
老奶奶做的‘姑坠’,让我永远回忆!‘姑坠’享不够,吃不厌。是我的最爱!
当我真正懂得品味和珍惜时,老人家却去了另一个世界。虽然半个世纪过去,我仍记着‘姑坠’诱人的味道,感到它的`可口香甜,却再也吃不到了!
后来我离家上学,再没人给我过生日。
年青时,苦于生计,要养家糊口。别说是生日,连春节都革命化了,要抓革命,促生产。生日成了小资产阶级情调,要狠斗私字一闪念,谁还过?
改革开放返城工作后,随着生活的改善。生日又成了生活的一个重要项目。开始只是在家意思一下,下点面条,炒几个菜。以后越过越隆重,兴师动众,轰轰烈烈,花样百出,越来越奢侈。这几年我没少进饭店,办家宴,搞寿庆。寿诞有别人的,也有自己的。丰盛的美酒佳肴老辈闻所未闻,吃得多了,见识广了,又担心营养过剩,甚至有些厌倦了。
前年我在故乡山上为敬爱的老人建坟竖碑,逢年过节,也捧出老人的照片,洒泪缅怀:没有老人疼爱,我早就随母亲去了,就不会有今天!遗憾的是竟没有感恩图报的机会。
曾祖母做的‘姑坠’,一生受用,回味无穷,永远甜蜜!
作罢!雨未停,天会亮,怀念依然在持续……
豆大年夜大年夜的雨点撞击窗台,溅出的水花直击脸上,有时溅入眼睛,便又涌出来,于是满脸的水花在湿淋淋的窗前变得湿淋淋。爱好雨给夜带来的安静,至少雨声隔离掉落落那些漫溢在空气中的错觉噪音,还有吵杂的嚷嚷声;喜好看着雨静静地漂落,静静地流淌。一小我牵着旧事,那些不经意间就漂浮在脑际的旧事,总在这时就欲望雨下得更大年夜大年夜更持久些,好让泪水有持续的情由。
路灯不测的没有亮起来,在黑色里摸索前行,永远不会担心会走错偏向,因为太过熟悉。行人很少,有时碰着却老是陌生的人,因为世界太大年夜大年夜,因为本身太渺小。怀念在漫无目地的漫步,似乎在等待雨捎来一丁点关于过往岁月的消息。一小我,心坎的孤单与寂寞被雨水无奈的加剧着,怀念愈显得落寞,像在风雨中扭捏着等待的枯树却找不到依附的港湾。
总觉得今年夏天特别的短,虽也有过几天十分炎热的气温,可也是短促的就过去了,可能是我错觉的想法吧!一场雨过后,院子里丝瓜的黄花落了一地,炽热的气温被冲淡了;毕竟是秋天了,于是生活中又多了一些凉意。
秋天使我变得安静,似乎还带着些许伤感。走在离家不远处的一条相当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周围很少有人经过,只有路两旁的一列列的杨树,但此时也并不是那么郁郁葱葱,还不时有泛黄的.一儿子凋零飘落。看着堆积的枯叶,我想感叹,为这个秋天,也为自己。可往往会有太多的伤感让人无法言说,只能在心底沉淀,茫然若有所失。
我试着用心去与这个季节接轨。黄昏时刻,我躺在草丛中央,和这些不知名的草亲密接触;我想起还在夏天的时候,我也像现在这样,席地而坐,便会有许多白色、黄色的野花簇拥在我身边,散发着迷人的清香。我便颇有兴致的撷几朵野花编制一个漂亮的花环,拿在手中欣赏自己的杰作。但现在是秋天,环绕我的是望不尽的野草,显然少了几分繁茂。但转念一想,有青草作伴,秋虫陪衬,也是别有一番韵味咧!
在这个季节里,有时会渴望读一本书。我在看书的时候是对着窗子的,因而时常会被窗外的鸟声给吸引住神思,开始向外面眺望,寻找它在哪个枝上,望着它的背影,赏着它的歌喉,在心里为它鼓掌。待它消失不见后,我才又投入书中忘记了一切。
时常在晨露未稀之时去看湖,这时湖面上还浮着淡淡的白雾,平静至极。稍有凉意扑面而来,我却没有丝毫离去之意。处在这种幽静的环境中,心中没有一丝杂念,似乎连灵魂都与这一片宁静融为一体了。太阳不觉中升起来了,大地又多了些活力。岸上那几颗石榴树被照得熠熠生辉,树上的石榴现在已涨得通红。这些也好似生命的一个过程,即使是飘零的秋天,大自然的一切都在透着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坚信终有一天,会冲破冬日的阴霾,迎接下一个春天。
我躺在大地上。
回到大地,便是回归自然。
听到了,隐隐约约的叮咚声。难道是谁在弹《高山流水》,抑或是《秋江夜泊》? 难道汩汩的流水是大地的脉搏?
大地无言,只有不变的脉搏。这声音充满活力,像是在自豪地宣告:“我是大地,我还年轻。”
我想起了,古人磨石成斧,烧泥化瓷,铸铜为鼎,炼矿打造三尺青锋,伐木兴建八里豪宅。今人从石油中提炼出化学纤维,在煤炭中提取化工原料,把树皮制成纤维,凝沙粒而成光纤。从古至今,大地都在给予。大地没有老,他还年轻。
触到了,清凉湿润的肌肤。大地的皮肤,不经粉饰,浑然天成。
大地的衣服,恢宏大气,不拘一格。春天绿意盎然,夏天树林阴翳,秋天黄叶层铺,冬天千里冰封。
大地只有四件衣服, 但这已经足以令无数墨客骚人为之销魂。有人看到风花雪月,有人品出离合聚散,有人感慨世态炎凉,有人绘出恩怨情仇。大地不会老,因为人类的文艺在发展。
我似乎与大地融为一体了。风起云涌,斗转星移,大地能看到的,我也看得到。我的眼如同平静的碧湖,同是大地的眼。
看到了,明暗交替的历史的`长河。时间和空间的坐标延伸开来,大地年轻的心变得暴躁。一幕幕痛心的情景映入眼帘:“巴比伦之囚”,犹太人被赶出家园,成吉思汗的铁骑踏遍欧亚,巴黎公社社员被血腥地镇压,南京大屠杀……自古以来,有多少土地被人争来夺去,兵戎相见,留下血腥。土地成了玩物,被随意践踏、掠夺——无论是寸厘之地,还是沃野千里。
岩浆在大地心中翻腾。我轻声劝他:“西方人说亚当是用泥土做的,中国的传说女娲以泥塑人,大多数的人民向往和平,继承了你的思想。”
大地一定听得到。我能听得到的,他也能听到。
大地不再愤怒了。他与我一起,看着天上的流星。
我们这一代人,对于少林寺的了解与向往,源出于电影《少林寺》的成功,和六七十年代盛行于港澳地区的武侠小说。两三年之前,我有幸游历了一番那闻名天下的嵩山和少林寺。
我不是一名文化学者,因此对那位并不漂亮的女导游的所讲,多半不大感兴趣,什么大门的匾牌是乾隆皇帝亲笔题写,什么石碑上是唐代哪位画家的刻画,什么藏经阁匾故意写错别字的缘由等。我的感觉,著名的少林寺也就是一普通的佛家寺庙,和我所到过其他寺院,大同而小异,一样的大雄宝殿,一样的名佛塑像,一样的盆钵与香火,一样的灶台与禅房。稍有印象深刻的,当属那地有深坑的练功禅房,和那埋有高僧的千年塔林了,却也没有那想象中的那么古朴与神秘。
然而,游历完这座闻名天下的名山与古寺之后,心中多少有些莫名的失落。究其缘由,一是嵩山的险峻或自然风景并无多少特色,二是这少林寺无论规模还是景致,与我们电影中所看或想象中所绘的画面,确乎有不小的让我们失望的差距。事后我们得知,电影的拍摄是用蒙太奇的手法,在别处取景,才有那潺潺的流水与艳丽的桃花;而众多的庙宇中的场景,却是取景于那离它不很远的登封市区内的中岳庙,因为众僧打斗的场景在少林寺内是铺排不开的,除了少林门前那块铺有青砖栽有柏树的空地外,少林寺内却没有其他足够大的一个地方。因而简单从规模上讲,我们久仰的少林寺却连许多人并不知名的中岳庙都不如!
呵,我的以上言辞或许会招来少林高僧们的斥责,或是众多少林粉丝们的不以为然,并由此而不屑于我的浅薄。因为很多人都知道,嵩山与少林寺本来就不是以其规模或景致而成全其天下美名的。这便也是我要承认和加以论析的。
嵩山的成名,当然有其险峻的景色,而更主要的是它在中华大地上的.地理位置,中原腹地,五岳之中心。而作为嵩山山体之一的少室山,那丛林中的少林寺,它的成名则是由于其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少林寺位于登封境内,离古都洛阳西安距离不远,自古以来,便有诸多帝王及名士来次游览,成就其古朴深厚的少林文化。
而我们这代人对于少林寺的痴迷,原因有二:一是少林寺内部确有由来已久的武学传统及其绵传久远的武学组织或团体;二则是现代影视媒体宣传的放大作用或青年人对文学中的丰富想象。简而言之的话,少林寺所以在现代社会中继续闻名于世界,除其自身魅力与时代契机之外,更是当地政府及全体少林人运用现代理念成功经营成功运作的结果。
初入登封,走近少林,你便能感受到当地对于景区的良好经营和运作,这里的道路交通,餐饮住宿,商贸导游,停车场,环保电瓶车乃至洗手间等诸多旅游景点所必须具备的元素,一应俱全,且不显堵塞或拥挤。这里已建成一整套设施完备,态度良好的服务体系。这或许是我初游少林寺时,它带给我的一种更深刻的印象吧。
前些时候,我去庐山站接站,由于时间还很充裕,我们顺道去了趟庐山脚下的东林寺。这里我在十多年前的大学时代曾经来过,因而当我再次踏上这条山间小道时,我却惊异于它这么多年来的并无变化。一条并不宽敞的水泥道路,路面更显破败与陈旧;门前依旧是那古老苍劲的参天大树,和那铺得并不整齐且凹凸不平的大理石条;走进寺门,院中有那养着各色金鱼的水池,还有那后山上高耸的云塔等,东林寺容颜依旧,魅力也依旧。
我便又浅薄地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东林寺并不逊色于少林寺啊。它也有悠久的历史,同始于魏晋时期;它也有那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虽不比少林深厚,却另有所长。它可以依托景色远超中岳的庐山,去招揽众多的游客啊。
然而,这里就是缺少了那种现代的经营理念,缺少了那一整套完备的服务体系。
东林寺对面的不远处,便是苏东坡写“不识庐山真面目”的诗句的西林寺。“种豆南山下”,陶渊明当年就应该生活在庐山的北麓了,也就是这两座寺庙的附近。然而,你来到这里,却找不到这两座寺庙的联系和任何有关于陶氏纪念的地方了。两处寺庙,两处景点,本可以多点联合经营;甚至再可修建一些有关陶氏纪念的建筑,多年以后,自然又一个游客朝拜的好去处。而不至于再过十年,这片土地依然是如此地沉默。
如此那等,肉食者谋之,我辈无须赘言。
就只差了三两秒,我与迎面而来的521擦肩而过。就是因为这迟到的几秒,在站台多等了十多分钟,甚至更长。
一辆辆的公交车,或双层或单层,或新的,或旧的,从我身边一一驶过,一辆辆的逐一辨认着上面的数字,都不是我所期待的车子。
公交站等车的人并不太多,至少没有下雨天时人多。为什么越是天公不作美的时候,人越发的显得无助,那多的人在凄风苦雨里等待,而相对晴好的日子,一切看起来似乎都比较完美。并没有很焦急,相反却有些闲逸的心绪。看斜前方驶来一辆辆公交,看对面闪烁的霓虹,各样的`广告光怪陆离,身边等车的人,我并没有太关注。侧身站着,我的身后应该有适合走过的空隙,为什么那人走着走着,就擦在我胳膊上了呢?并不喜欢别人打扰,一点点也不行,我只是静静的等车,静静的去到另一个住地而已。
而如果早那么两三秒,或许我已经在前一辆521了。并没有使离站台太远,甚至还在站台范围内,小跑着走进,挥舞着手里的公交卡,但,车并没有停。
出门早一点点,与他话语稍微少那么一点点,出门时即刻下楼,而不回头与他说最后一句话;更有可能的是,如果远远看见前方驶来的车就是521的时候,不急着从包里拿卡,而是迅速的小跑,肯定不会错过了。出门前,检查了两边钥匙带好没有,又找到了放在包中间的公交卡,放在包的侧面小袋里,袋里杂乱的装着很多的东西,乱七八糟不知数目的零钞,纸片,及其他的一些什么东西,太多太多,以至一边小跑着一边拿卡时费了很多的时间。
或者找到卡后直接拿在手里或衣服荷包里更好了。
就那迟到的短短的三两秒,我付出了几倍的时间翘首盼望我搭乘的公交。其实说这么多,内心一点都没有为此事焦躁,安静的等着,我知道,它总会来的,而我总会顺利又平安的抵达目的地的。
到了,给他打电话报平安,他问今天怎么到得迟些。告诉他刚到时正好走了一辆521,没搭上,后来又等了好半天才有521来,路上也有点堵。他未必全听进去了,但我喜欢告诉他,我喜欢对着他絮叨。
车上很暖和,人也很多,各自占据一方小小地盘,或坐或站,各自为阵,相安无事。突然喜欢这样的感觉。在这拥挤的车厢里,我并没有丢失什么,相反格外的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自信,内敛,甚至有些傲然的气质,但心还有脸颊依然是蔼然和平和。
是的,我简单平凡的生活依然简单的快乐与幸福着,没有太多的奢求,不存在遥远不及的梦想,真实的把握着现在,把握着当下,时刻充实与快乐着,时刻的感受爱的温暖与温馨,时刻关照知晓着自心的旋律。安静,安然,自如,安好,一如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