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与约束

2024-06-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自由与约束

自由与约束 篇1

追求绝对的自由,和谐感就会受到伤害。

人的最大自由存在于为了更大的和谐而牺牲个人自由的能力之中。---泰戈尔

《罗伯特议事规则》开篇即是罗伯特将军的名言:“一旦离开了规则,每个人都自由行事,结果将是每个人都得不到真正的自由。”

举最简单的例子,你过马路,看到红灯就要停,就得约束自己,为什么?这是生命安全的需要

一天,车轮质问方向盘:“你问什么总是要束缚我的自由?”,方向盘回答:“要想随心所欲,必定会走到邪路上去.”谁都想要自由,可是,若车轮自由了,后果将会和火车离开了铁轨一样,虽然享受了短暂的自由,却让自己付出惨痛的代价.这也如白白的斑马线一样,虽然束缚着你,可是,它却能保证你的安全,如果你“自由地”走到车行线上,是没了束缚,可是,这时飞驶过来一辆大卡车怎么办?你虽然得到了自由,但是,你的生命、安全就没了保证.假如,你是一株小草,纯粹为了自己的快乐、自由,让自己歪着长,在生命开始的时候,若没了铁丝束缚你,没有人为的把你端端正正的栽在树坑里,你将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被砍伐(淘汰),到那时,你大喊,你悔过,也无济于事了.人又何尝不是一样? 自由是需要约束。

如果没有法律,这个社会会变得不安定,人类将变得跟野兽一般,为了自己的利益和权利可以为所欲为;老师和家长的约束并不是要扼杀你享有自由的权利,只是为了保证你不误入歧途。

约束虽然在某些方面限制了人的自由,但在另一些领域给予人更多的自由。从事艺术创作的人正因为遵循了艺术法则,所以才能够步入正确的艺术轨道;而那些艺术大师正是因为在遵循法则的基础上出神入化的运用某些法则,才突破了众人的规矩,在某一方面取得突破,树立了新的风尚。自由和约束,是一对孪生兄弟,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两方面的兼顾,才可以获得更好的自由。大自然的动物们生活的多么自由,但是它们之间依然存在的各种各样的规则。自由其实跟一匹野兽有着类似的地方,人的欲望让其无所约束而四处暴虐,但加上适当的笼嚼并加以驯服,野兽才能为人服务,造福于人。自由是需要约束。没有约束的自由会让人觉得可怕,有约束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自由:自由一词就其本意,是没有阻碍的状况。自由是一种免于恐惧、免于奴役、免于伤害和满足自身欲望、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舒适和谐的心理状态。自由既有为所欲为的权利又有不损害他人责任义务。

有人说,自由的天空是辽阔的,因为雄鹰可以振翅;有人说,自由的大海是无边的,有鲸鲨可以穿梭;有人说自由的大地是广裦的,有猎豹可以驰骋。

任性意义的自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放任。

在古拉丁语中,“自由”(Liberta)一词的含义是从束缚中解放出来。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自由”与“解放”同义。英语中的 Liberty 即源自拉丁文,出现于14世纪。而 Freedom 则在12世纪之前就已形成,同样包含着不受任何羁束地自然生活和获得解放等意思。在西方,最初意义上的自由,主要是指自主、自立、摆脱强制,意味着人身依附关系的解除和人格上的独立。

在心理学上,自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就是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自己的行为。这种决定当然是有条件的,是受到自己本身的能力、掌握的信息、外界环境的制约等限制。但是人的意识可以自己按照各种条件的约束,自主的选择如何行为。如果这种选择是发自内心的选择,就可以说是自由了。如果是受到了外界的强制和干涉,就是不自由了。这就是佛法所说的:“你自己求的,你想要的别人不愿干涉。”这个自由的准确称呼是自由意识,这是人的基本权利。自由意识下,无论自由意识会带来什么后果,人都会自愿承担,这就是人的如意选择和尊严。无论基于什么目地,对自由意识的干涉都是违反人的本性的邪恶行为。

绝对的自由,是指:个体能够完全按照本身所具有的意识和能力去做任何事情(不被其他个体或外在事物所强行改变,受到个体内在的约束条件限制)。

相对的自由,是指:人类或其他具有高等行为的个体在外在的约束条件下(法律,道德,生态平衡等)能够去做任何事情(受到外在约束条件限制)。

约束:将丝缠绕成一束的动作称为“约”,缠绕好的丝即为“束”;引申为制约、控制等意 孙悟空头上有紧箍约束他。

自由与约束 篇2

面对洛杉矶的雍容粗犷、拉斯维加斯的富丽奇景、纽约的鳞次栉比,东西部的巨大差异、高度的城市化水平、建筑的琳琅形态……,一路走来,作为设计者还来不及思考就已经有太多的惊喜和疑惑。如果说内部精神是所有物质表象的原动力,那么我们沿着建筑的种种外显,通过追寻何为美国式的自由似乎能够找到一些答案的踪迹。

美国是为自由而生,美国精神深深明白人生来看似自由,其实已然不自由,正是因为约束的存在,自由才有其弥足珍贵之处。漫步在美国街头,原本期冀的是像书中所看到都是形态极致的建筑以彰显自由,实则不然。玻璃幕与楼板交接处的清晰透现、建筑入口与道路的互动秩序、楼与楼之间0.1 m的窄小而又笔直的缝隙……建筑处处显现着“约束”。其实社会是靠约束形成一种共识性的制度,自由不等于随便、随意,是在一定规则内不影响别人自由的一种自由。这种精神深深融汇进了美国的建筑。

有约束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篇3

关键词:游戏;表演游戏;自由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活动。”《指南》从尊重幼儿的权利出发,强调“自由、自主”,呼唤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给予幼儿更多的自由权、选择权和决定权。然而在实践中,是不是越“自由”就越“有效”呢?我认为,自由并不是教师的消极被动,不进行管理,或是不向幼儿提供有效的帮助。华爱华教授曾说过,“只有在教育因素的参与下,通过自我决定这一主体态度去实现自我的过程中(民主指导而不是专制),才能使自主性得以加强。”因此,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在表演游戏的组织与实施中恰当地把握“自由”度,适当地“约束”幼儿,使游戏真正自由。

一、游戏主题的确定应考虑“适宜性”

《指南》提出,“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支持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做事。”让幼儿自主选择和确定游戏主题,无疑是充分发挥幼儿主体性的关键,但幼儿自主生成的内容并不都适合表演,教师有必要对幼儿自主生成的主题进行“二次过滤”或调整,使它成为适合表演的游戏主题。

案例1

中班表演游戏《海绵宝宝》是在一次游戏分享时幼儿自主讨论中生成的,为了顺应幼儿的需求,支持幼儿的想法,我把自由权完全交给幼儿,无论是游戏情节还是材料的准备都让幼儿自己决定。游戏开始了,幼儿戴上事先在美工区自制好的头饰开始玩起来。“海绵宝宝”投入地做汉堡,他把做好的汉堡递给“派大星”:“给,你的汉堡。”“派大星”坐在座位上,接过汉堡说了声“谢谢!”派大星除了吃汉堡就在闲逛。蟹老板、章鱼哥发现客人少,可是自己也没事干,于是也自发地跟着海绵宝宝一起做汉堡。整个游戏过程幼儿玩得不亦乐乎,但他们更乐衷于游戏材料的摆弄,相互之间只有简单的语言对话,如“你好,我要吃汉堡。”“谢谢!”等。

众所周知,幼儿按照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情节、语言,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因此,文学作品的选择尤其重要,只有选择适合幼儿表演的主题内容才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大家可以看到,案例1中幼儿的游戏情节简单,没有丰富的语言,也没有形象的动作,这样的表演游戏,它的教育意义何在?我认为,倡导让幼儿自主选择和确定游戏主题,并不是“不闻不问”,教师需考虑游戏主题内容的适宜性,如该作品的表演性,教师需对其进行“二次过滤”或改造。如具有暴力倾向的动画片《奥特曼》,语言不规范的《蜡笔小新》等,虽然都是幼儿喜爱的素材,但并不适合表演。中班幼儿经过小班一年的学习与生活,积累了一些游戏经验,无论是对游戏主题内容选择以及游戏开展都有了一定的自主性。如中班上学期的表演游戏《海绵宝宝》就是幼儿在一次游戏后的分享活动中自发生成的,这是一部幼儿喜爱的动画片,集数多,每一集的内容都不一样,但由于中班幼儿的游戏水平还有限,和大班幼儿相比,在构建故事框架上就显得力不从心了。作为游戏进展的支持者——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这些作品进行加工和改造,使内容既健康又有益于幼儿表演,形成真正能演的“脚本”。我们可以组织幼儿讨论“你觉得今天蟹堡王里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通过讨论来构建基本故事框架,使游戏情节更丰富,还可以引导幼儿探讨各角色的性格特征,如“海绵宝宝说话时的声音时什么样的?”“蟹老板它是怎样走路的?”通过形象的动作和生动的语言,让游戏中的各角色形象更饱满。这样一来,既尊重了幼儿游戏的意愿,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又融入适当的教育意义与安排,使游戏的目的性增强。

二、游戏场地的选择应考虑“自主性”

以往游戏前老师总是最忙碌的,事先将椅子和桌子移好,以腾出最大的空间供幼儿游戏,还有事先设定好各个游戏主题的地点,比如《三只蝴蝶》在数学区,《三只小猪》在科学区等。幼儿几乎不需要思考环境创设及布局,自主性和主动性无从谈起。《指南》颁布后,我们把更多的自主权还给幼儿,教师尝试着不再事先安排各游戏主题的场地,做到“空间自选”,让幼儿自己选择游戏场地。

案例2

一次游戏中,幼儿自由选择完材料(一个游戏主题的服装我们统一放在一个塑料筐)就开始找场地了。不一会儿,我便听见有争执的声音,寻声望去,原来是《三只小猪》和《蔬菜王国的舞蹈队》的幼儿为了游戏场地争执起来了。幼儿C说:“我们是先到的,这个场地应该给我们《三只小猪》!你们是后面才到的,去语言区玩!”幼儿D不甘示弱地说:“我们也想在这里玩!”紧接着,两组成员附和着说,“对啊,我们也想在这里玩!”“我们是先来的!”看着两队这样相持不下,越吵越凶,我走过去问:“发生什么事了?”幼儿C委屈地说:“老师,我们是先来的,他和我们抢场地。”我转过头问幼儿D:“是这样吗?”幼儿D不服气地说:“是他们先来的,可是我们这组有8个人,语言区太挤了,道具都摆不下!”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我接着问,“那应该怎么办呢?”幼儿C说:“他们可以少摆一点道具呀!”我微笑着对幼儿D说:“你们觉得呢?”幼儿D说:“可是,道具摆少了,游戏就不好玩了!”幼儿D想让游戏玩得更尽兴,坚持要在结构区玩。我又说:“再想一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能让大家都玩得开心?”幼儿C听完我说的话,看看语言区又看看结构区,大方地说:“那我们和他们交换场地吧!下次我们需要大场地的时候,你们也愿意和我们交换吗?”幼儿D高兴地点点头:“当然!”游戏分享时,我把刚才选择游戏场地的事情和幼儿一起讨论,通过讨论,幼儿将场地选择的规则细化了:当出现场地重复选择的时候,可以采取人数多的小组优先选择的权利。

《指南》提出,“幼儿自己的事情尽量放手让他自己做,即使做得不够好,也应鼓励并给予一定的指导,让他在做事中树立自尊和自信。”可以看出,让幼儿自由选择游戏场地并不是“放任不管”,教师应根据幼儿的游戏情况做适时引导。案例2中教师将游戏空间的自主权交给幼儿,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幼儿经常会因为场地的选择而发生矛盾,如果教师对这种情况放任不管,游戏必定会混乱,游戏的规则难以建立,那么这种自由也不是真正的自由,必将阻碍幼儿的发展。案例中,教师作为游戏过程的观察者,及时发现幼儿的需求,提供适时的帮助和引导。教师通过启发性、商讨式的语言激发幼儿尝试用恰当的方式和同伴协商,促进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游戏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开放性”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教师为了让游戏更有序,游戏前已将每个故事需要的背景和辅助材料帮幼儿定好了,如故事《三只小猪》用三幢造型不同的房子,大树留给大灰狼当“家”。游戏开始了,幼儿只需按照老师说的方法去使用材料,幼儿动手、动脑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新的游戏理念提倡“材料自选”,从尊重幼儿支配游戏材料权利出发,让幼儿通过与材料的操作、互动来享受游戏所带来的快乐。然而,自由选择材料不等于让幼儿“为所欲为”,特别是对于一些开放材料的使用,教师需对其进行适当的“约束”。

案例3

游戏开始了,幼儿自主选择不同的材料布置主题所需要的场景,有的用绿色塑料罐围成一个家,有的用小椅子围成一个家,有的用栅栏围成一个家,真是各具特色。《金色的房子》今天选择在活动室的美术区进行游戏,美工区的柜子上陈列着许多透明玻璃瓶、小塑料盒(里面放着各种各样的辅助材料,如:黄豆、纽扣、贝壳等),游戏进行到一半,扮演“小姑娘”的幼儿邀请小伙伴来家里玩了,只见她拿起一个透明玻璃瓶,往里面放了一些豆子,边放边说:“我要做好喝的珍珠奶茶给小狗、小鸟它们喝!”接着又往里面放了一些纽扣,说:“再加一点糖。”扮演小狗的幼儿D、E看了,也加入做美食的行列,幼儿D拿着贝壳,往里面放几颗小松果,又加了一些塑料小球,说:“我要做汉堡。”幼儿E也将塑料盒中的美工辅助材料取出,把它们混在一起。幼儿各自专注于用材料做食物,顿时,美工区的辅助材料被他们玩得乱成一团。音乐声响起,游戏时间结束了,幼儿开始收拾材料,幼儿D在倒豆子的时候不小心把豆子撒了一地,幼儿E随手把装有纽扣、小松果的贝壳材料倒入美工区塑料盒里……

《指南》提出“真诚地接纳、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案例3中,教师对于幼儿对美工区材料的使用没有加以制止,而是顺应幼儿的需求,让他们自娱自乐,使幼儿心理得到了满足,幼儿在与新材料的互动中也确实产生了新的游戏情节“做奶茶”,为游戏增添了不少乐趣。然而我们发现,将游戏材料摆放改为开发式后,虽然可以大大提高幼儿使用材料的频率,自主性得到提高,但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只专注于材料的摆弄,许多材料由于零碎、细小,产生了不便于收拾整理的现象。因此,我认为在表演游戏中,让幼儿自由选择材料的同时,应暗示幼儿材料适用的范围和材料收拾整理的方法,使材料真正地为游戏服务。

总之,在表演游戏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自由度”,帮助幼儿生成恰当的游戏主题,选择适宜的材料,布置合理的场景,让孩子在游戏中真正得到自由。

参考文献:

华爱华.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130-216.

自由与约束为题目的作文 篇4

不知看了这篇故事,你有何感触,但我至少是有点收获的。

每当天刚蒙蒙亮时,我们就起床了,开始了一天的日程。上学,放学,上学,放学,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学习。而在周末,也被父母无情的“侵略”。这个“学习班”,那个“乐器班”的,忙得父母们是不亦乐乎。而我们则成了父母们的“牺牲品”。多少抱怨声都可以组建成一个交响乐队,多少双磨坏了的鞋子都可以当一个卖鞋厂了。也许孩子们并不了解。

作为父母,我们多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与众不同,可以出人头地。可是孩子们却不理解,他们把我们这样的行为称作“浪费时间,浪费金钱”。我们不还是为了他们好嘛!现在的孩子啊。

在抱怨的时候,请你想想:当父母强占你自由的时间是为了什么?父母的腰弯了,背驼了,两鬓花白时,要想想他们是为我们操劳的。约束,也是一种爱,一种胜过关爱、友爱的更伟大的一种爱。约束,是为了我们好,是套把歪了的树苗扶正。

自由和约束 篇5

自由?每天想着自己能象鸟一样在空中飞翔。

但是社会里没有绝对的自由。每个人在拥有自由的同时也要接受相应的束缚。

学过政治的人都知道,义务是享有权利的前提。自由也一样。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必须遵守各种各样的规则,如果不遵守规则,不仅自由随之泡汤,而且人还会受到更多的让人觉得“不自由”的惩罚和淘汰。

有的学生说,给老师和家长管着一点自由都没有。如果没有家长和老师管着,一天的生活会变成怎样?天天在打游戏、看电视,干着自己想干的事情。这样看起来很“自由”,但“自由”的结果是荒废了学习,这样一直“自由”地玩下去,人一到社会就成了什么都不会的废人。

西方的一位教育家说,过度的自由实际上是在提倡野蛮,此言有理。

在人们心里,美国是一个民主而且自由的国家,公民的权利能够得到最大的保护。比如枪支的使用。只要有持枪牌照就能购买枪支和使用枪支,这是比中国自由。但美国因此每年都有大量的枪击案发生,人的生命的自由得不到保障;而在中国,公民不得私自持有枪支,这种限制让一部分人觉得很不“自由”,但结果是我们很少听到社会有什么校园枪击案发生,“不自由”的枪支管理让生命的“自由”存在得到保障。

又比如美国经济。胡佛担任美国总统的时候,实施自由放任经济。在自由放任的政策下,整个市场一下子“繁荣”起来,但发展的结果却是富人更富、穷人更穷,再往后的结果便是美国和资本主义国家承受的长达十年的经济危机。而最近的美国金融海啸,始作俑者就是美国的房贷政策的“自由”,降低贷款买房的门槛,使得穷人也可以“自由”的贷款买房,结果是整个房利贷和房美贷的亏空,多来米骨牌效应产生,美国经济开始雪崩和海啸。

看来,过度的自由不是一件好事,过度的自由可能会带来许多不好的后果。

自由是需要约束。如果没有法律,这个社会会变得不安定,人类将变得跟野兽一般,为了自己的利益和权利可以为所欲为;老师和家长的约束并不是要扼杀你享有自由的权利,只是为了保证你不误入歧途。

约束虽然在某些方面限制了人的自由,但在另一些领域给予人更多的自由。从事艺术创作的人正因为遵循了艺术法则,所以才能够步入正确的艺术轨道;而那些艺术大师正是因为在遵循法则的基础上出神入化的运用某些法则,才突破了众人的规矩,在某一方面取得突破,树立了新的风尚。

自由和约束,是一对孪生兄弟,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两方面的兼顾,才可以获得更好的自由。大自然的动物们生活的多么自由,但是它们之间依然存在的各种各样的规则。

自由其实跟一匹野兽有着类似的地方,人的欲望让其无所约束而四处暴虐,但加上适当的笼嚼并加以驯服,野兽才能为人服务,造福于人。

自由是需要约束。没有约束的自由会让人觉得可怕,有约束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2、适度自由,保持自由

有人说,自由的天空是辽阔的,因为雄鹰可以振翅;有人说,自由的大海是无边的,有鲸鲨可以穿梭;有人说,自由的大地是广袤的,有猎豹可以驰骋。而我说,自由的人们,在过度自由时便会失去自由,最后获得的是监狱牢房一般的生活。

适度自由,保持平衡。

美国亚利桑那的体态优雅白尾鹿长期以来与当地的草原及其天敌美洲狮、狼处于一种平衡状态,鹿群数量维持在4000头左右。1906年,为了“保护”鹿群,当地政府开始执行一项捕杀其天敌的计划。鹿群则以每年20%的速度增殖,到1925年时鹿达到了25万头,是自然状态数量的60倍。这时,意想不到的“自由繁殖”的结果出现了:许多鹿被饿死,另一些鹿长得很小或不健康。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饥饿的鹿越来越靠近人类的居地。它们吃农作物、菜园里的蔬菜、灌木等,直接影响依靠这些植物生存的鸟类和小动物,生物的链条开始紊乱,生物群的平衡被打破。

人们很喜欢这些体形优美、漂亮敏捷的鹿,多数人不希望看到这些鹿遭受饥饿或疾病的折磨。可是人们啊,不是你们给予路的繁殖的过度自由,反而使得鹿群失去了平衡,导致鹿群自身和生物群之间的生存危机吗?

看来,适度的自由建立在平衡的基础上。自由和束缚的相对平衡。适度自由,保持心态。

风筝很自由,可以翱翔与天地之间,它飞得稳稳得,不像燕子,它可以停在空中。风筝身上连着一条线,风筝线使得风筝在线轴的牵引下平稳地飞翔,不至于飞走,可是,当这根线拉得太紧的时候,风筝便会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无目的的左冲一下,右滑一下;完全没有了线的牵引,失去平衡的风筝会很快从天上掉下来。风筝的自由,建立在线的束缚和牵引上。所谓适度的自由是让事情保持在一个平衡点上,不至于太多,或者太少。线放多了,风筝由于风力不够飞不起来,而线少了呢,风筝又无法在风的作用下飞上天。没有线的风筝更不行。以此来比喻我们对生活自由的态度,那就是既不要过度束缚自己,也不能过度的放纵自己,更不能认为束缚是自由的天敌,而彻底舍弃它。在生活中,面对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一颗善于平衡的心,一种健康的心态,这样才能够获得真正自由。

适度自由,获得最大的自由。

生活中的人们,总是累个不停,从这件事累到那件事,累个没完。其实,太累了,就该修整修整,调整状态。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工作,保持休息就保证了健康。也有一些人,碌碌无为,荒废光阴,整天打着哈欠睡觉,他们的螺丝太松了,这时候该紧一紧了,不然,生活的螺丝就报废了。适度自由,这是工作的一大准则,张弛有度,生活才有滋有味。适当的约束自己,才能获得真正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也就是我们渴望的最大的自由。

适度自由,收获美丽人生。

翅膀的两端,是生活的自由和束缚,用心去挥动翅膀,才能在生活中平衡的飞翔。

3、自由的深意

当自由的微风轻柔拂过,我们自然心旷神怡;当自由如狂风恣肆刮过,我们难免深陷灾难。自由,关键在于适度。

适度的自由,显现自由存在的真正意义。

曾经有一所学校在学生们的强烈要求下,让学生们体验一个月“完全自由”的生活,没有作业,没有监督,没有管教,让学生们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于是,有夜不归宿行踪不定的,有打架斗殴住进医院的,也有违法乱纪而被拘留的……这个月的自由体验,让许多人认识到:自由,关键在于适度。可见,只有适度的自由,才能让人们真正拥有,才能显现它存在的真正意义。

适度的自由,让我们的生活愈加美好。

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微风轻柔地拂过,我们感到心旷神怡;当阳光温柔地洒在我们身上,自然无比舒服;当秋叶似蝴蝶翩翩,飞舞于林间,自然无限美丽;当冬雪轻盈飘落,整个世界银装素裹,分外妖娆。但是,我们须知这都是地球的各种因素适度自由的范围的调配,才让我们感受到四季的美丽;现在的地球因人类的活动打破了自然的某些平衡,产生了;了温室效应,气候正在发生某些变化,从而使某些地方的季节的美丽正在消失。所以,我们要明白自由的深意:适度自由,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富有诗意。

过度的自由,会造成失败或酿成灾难。

行星自由地运行在自己的轨道上,则相安无事;而若过度自由地运行,不守规则,则一定会相互碰撞。小草在庄稼地过度自由地生长,就让庄稼颗粒无收。夏天雨水过度自由地降落,堤坝就会因承载不了太多水量而决堤,田地就会因承受不了太多水分而成涝。冬雪过度自由地飘落,冰封世界,那么就会中断交通,影响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总之,过度自由,让我们得不到真正的自由,而只会造成失败或者深陷灾难。

自由,关键在于适度。

因为有适度的自由,风筝才能在线轴的牵引下平稳地飞翔; 因为有适度的自由,溪涧才能在山谷的约束中自在地流尚; 因为有适度的自由,我们才能在法律的保障下幸福地生活。

适度的自由,为我们的生活撑起一方蔚蓝的天空。适度的自由似和煦的微风,似淙淙的溪流,值得我们真正地拥有。审题参考:

1、可以论证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气可鼓,不可泄。

2、可以论证关键时刻巧妙机智地进行鼓舞激励的重要作用。

3、可以论证充满信心,振奋精神,就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

决定胜负的铜钱

这是禅宗里的一个故事。古代有一位智勇双全的将军,一次,他率军对敌,但双方兵力悬殊,他的全部人马只及对方十分之一,因此众将士有点信心不足。这位将军就到一座庙里求神问卜,然后,他取出一枚铜钱,当着众将士说:“胜负在天,就让神灵决定我们的命运吧!如果铜钱落地后正面朝上,神将保佑我们战无不胜;如果正面朝下,是神让我们失败,我们只有听天由命。”说着,将军轻轻向上一抛,铜钱落地,正面朝上,顿时全军欣然。接着将军又抛了一次,还是正面向上。这样,将士们欢腾雀跃,士气大振,终于获得全胜。凯旋归来后,将士们纷纷提出要感谢神灵的保佑。这时,将军才拿出铜钱让大家看,原来,这枚铜钱的两面都是正面。众位将士这才恍然大悟,保佑他们获胜的不是神灵,而是自己。提示:

1、可以论证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气可鼓,不可泄。

2、可以论证关键时刻巧妙机智地进行鼓舞激励的重要作用。

3、可以论证充满信心,振奋精神,就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例子:

1、一位农民朋友曾给我讲述了一段他自己的故事。

那天,我拖着沉甸甸的板车疲惫地来到了山脚下。望着前面那一段长长的上坡路,我不禁畏而却步。心想,今天靠自己一个人绝对拉不上去了,肯定得有人帮一把才行正在为难之际,正巧过来了一个热心的路人。他看出了我的窘境,对我说:“没关系,我来帮你。”说着,便利落地卷起袖子,拉开一副推车的架势。于是,我就咬紧牙使劲地拉车。在热心人“加油,加油”的鼓劲声中,我们终于将车拉到了坡顶。当我感谢热心人的鼎力相助时,没想到他却说:“你用不着感谢我。这两天我的腰扭伤了,根本就不能用劲。我只是喊喊‘加油’而已。能将这趟车拉上去,全靠的是你自己。”

2、多年前的一个傍晚,一个叫亨利的青年移民,站在河边发呆。这天是他30岁生日,可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活下去的必要。因为亨利从小在福利院里长大,身材矮小,长相也不漂亮,讲话又带着浓厚的法国乡下口音,所以他一直很瞧不起自己,连最普通的工作都不敢去应聘,没有工作,也没有家。

就在亨利徘徊于生死之间的时候,他的好朋友约翰兴冲冲地跑过来对他说:“亨利,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我刚刚从收音机里听到一则消息,拿破仑曾经丢失了一个孙子。播音员描述的相貌特征,与你丝毫不差”

“真的吗,我竟然是拿破仑的孙子”亨利一下子精神大振。联想到爷爷曾经以矮小的身材指挥着千军万马,用带着泥土芳香的法语发出威严的命令,他顿感自己矮小的身材同样充满力量,讲话时的法国口音也带着几分高贵和威严。第二天一大早,亨利便满怀自信地来到一家大公司应聘。

严以用权:规范和约束自由裁量权 篇6

文 郑卫东

习近平同志要求各级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三严三实”要求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准则,也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三严三实”是我党作风建设的延续、深化,是领导干部修身做人的基本遵循、用权律己的警世箴言、干事创业的行为准则。

“三严”是内在要求,是前提与基础,是价值观。“三实”是行为取向,是体现与归宿,是方法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是一次活动,而是一门“必修课”,是常规性、常态化的专题教育。

领导干部区别于一般群众,是因为他们有“权”,严以修身、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最后都表现在干部用“权”上。个别领导干部,一朝大权在握,便忘了党纪国法和为官初衷,自以为权大于法,把权力异化为换取私利的筹码。领导干部要畏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保证不出事;领导干部要慎权,让权力在允许范围内充分运作,确保做对事;领导干部要敬权,要求领导干部充分认识手中权力的神圣性,把权力当作为人民服务的平台而非满足一己私欲的工具,让权力始终围绕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去运行,并最终做成事。

学校的党员干部,要坚决服从整体大局,严守政治本色,坚持干部道德,做到能干事,干成事,干好事,好干事,不出事,把自己锻炼成为学校改革发展的推动者、优良校风学风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

要做到“严以用权”,我认为首要的是要规范和约束自由裁量权。

所谓自由裁量权,一般与管理行为结合在一起,是在管理制度规定的幅度、范围内有一定选择余地的处置权力。自由裁量权是在管理中是现实存在的,是一个“中性”的词,是提高行政效率所必需的权限。

那么,大学管理中自由裁量权的有哪些表现?一是,“行政作为”时限上存在自由裁量权,如完成审批的时间。二是,在大学管理中关于评价评判的自由裁量权。如用作充分条件的自由裁量权,如评价中的自己增加程序;主观评定的自由裁量权,如评优、推荐、人员录用、评标投标中等选择中裁量。三是,定量定性上自由裁量权,如学生违纪处理、批阅主观题考卷。

自由裁量权是管理工作中必需的,但是滥用自由裁量权,就会产生利益冲突,出现到权力寻租,导致决策决定执行不公,最后导致违纪违法现象的产生。

在大学管理工作中,如何规范和约束自由裁量权?

一是,完善细化制度。制订自由裁量权的标准、条件、种类、幅度、方式、时限予以合理细化、量化。使自由裁量结果在同样条件下“可复制”。全面梳理各项工作,认真查找各类风险点,进一步细化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和约束自由裁量权,减少权力寻租空间,降低管理风险,切实强化风险控管。

二是,规范程序。健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制定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推进权力流程化管理,利用“制度+科技”,如大力建设网上审批平台。

三是,做到公开,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将“放在抽屉中”的自由裁量权,拿到桌面上来。做到事先公示公布权力清单、依据、流程,事后公示公布(审批、决策、评选)结果。

四是,自觉坦诚接受监督与检验。干部接受越来越严的监督、检查、质询将成为新常态,干部要更自觉接受教职工的监督。检验、衡量一项决策是否科学的标准只有两条,即是经得起历史的考验。经得起极大多数职工的拷问。

作风建设是一项持久战,有他律,更要有自律;有制度导向,更要有价值指向;不仅要落实为制度,更要升华为价值。

当前,我们要将“严”和“实”与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推进学校综合改革和事业发展结合起来,把做好本职工作与提升思想认识结合起来,主动学习了解学校的整体工作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推进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自由与约束 篇7

关键词:约束,自由,规范,中国武术,发展

1“约束”的存在:中国武术的文化真实

中国武术发展中所形成“约束”,表现为在发展过程逐步被确立或树立的种种规范和规则。纵观中国武术的发展,这些规范和约束成就了中国武术的“实质”或者“本源”,构成了中国武术的宗旨,实现着中国武术对技击经验和技击方法的总结,直接的影响着中国武术的形态与内涵。

1.1 道德的“约束”

在中国古老而独特的伦理思想的哺乳与规范下,中国武术形成了一种对于每一个习武者都应当遵循的道德或是规范,这就是中国武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涵———武德。武德作为中国武术伦理观的核心内容,不仅具有对习武者个人的武术伦理规范的主体意义,而且还包含了对习武者在整个武术社会活动中人际关系的内在秩序,以及习武者参与其他社会活动时的秩序规范。因此可以说,武德是武林先辈历经长期的社会实践之后,创造和总结出的光辉灿烂的古代精神文明精髓,积累和凝炼了宏富的武术伦理道德思想,构铸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核心。

“仁”是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而在中国武术大量的文献中都可以寻觅到以“仁义”精神为核心的武德伦理思想。即便是不同的武术流派,武术的“仁义”思想都对习武者有着严格规范,例如:少林宗派《拳经拳法备要》中记有:“道勿乱传。百般砥砺始能成,费尽精神用尽心。卫国保身方可用,操强逆理莫欺人。贤良秘授纡危国,邪妄休传害众生。大道等闲若轻授,须防九族尽遭邪。”《短打十戒》中有:“强横不义者不传,强横则为乱,无义负恩。”[1]苌家拳《初学条目》中规定:“学拳宜以德,行为先,凡事恭敬谦逊,不与人争,方是正人君子学拳以涵养为本,举动间要心平气和,喜气迎人,学拳宦作正大事情,不可持艺为非,以致损行败德,辱身丧命。”[2]可见,“仁”的思想是中国武术文化中的重要内容,自古就成为了对无数习武者德行的约束。

此外,中国文化中的重“礼”之风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中国武术道德规范的内容更加的厚重。孔子在《论语·为政》篇中有一句“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这里把“德”与“礼”联系在一起,指代社会道德规范。自古以来,习武者讲求“武德修养”就是指凡事以礼为先,旨在倡导习武者要有高尚的道德品格,以文明礼貌待人处事,这就在武林中形成了“武以观德”,“尚德不尚力”等武术格言。在古代各家武术门派在开宗明义时都要讲明武德,而几乎各个流派的门清戒律中均有“未习武者先修德”,“短武者不可与之学”,“丧理者不可与之教”的警示录。在中国武术的发展脉络中,这些对习武者的德性礼数的规范不断被强化,最终作为了一种约定俗成的制度而沿袭至今。

1.2 技术的“约束”

关于中国武术技术技法的约束,这是一个具体而宽泛概念,它从技术的角度规范了武术技术的方法与形式,原理与准则。从宏观上来讲,武术技术动作的技击性,是中国武术对技法约束的一个最重要的内容。武术动作来自于具有攻防实效性、实战实用性的武术技击动作,这一不可否认的事实成就了其本质特征必然定位于技击的属性。

回顾中国武术漫长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事实:几乎所有的武学先辈们以及他们所进行的武术修行,都是在践行着对武术技术一招一式如何应用于实战“技击”的探究,都是以提高和实现技术动作进攻和防守的能力为根本的出发点。在传统武术中,“套路的作用也是为了方便于传授、记忆和习练,将实践中的具有技击性的动作进行筛选、加工、改编而成。对技艺的掌握和习练,其目的在于实用,其结果必须要满足于实战的要求。”[3]如少林派武术,其套路结构短少精悍,严密紧凑,巧妙而多变,绝无松、懈、空、散、滞之弊;进则有法,一气呵成。所以,拳理有云:“身亡收纵,步之存尽;手之出入,或进或退,或起或落,皆当一气贯注”。从技击角度出发,少林拳动作的“一招一式、一拳一腿,非攻即守,攻中有守,守中寓攻,并且善于指上打下,声东击西,佯攻而实退,似退而实进,虚实并用,招招式式非打即防”[4]。因此,少林武术的技击风格、特点都是为了适应搏击需要的,“少林拳术的最大特点是注重技击,立足实战”[5]。

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也告诉我们:外因是事物发展根本动力。中国武术的技术动作之所以具备了技击的属性,是为了满足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价值需求的嬗变所导致的需要。邱丕相先生指出:“从实用的角度来看,实用尺度被审美需求所取代是事物发展的异化。但是,如果我们采用黑格尔对异化的观点,这种转变(对实用的异化)可能又是事物发展的必然,它就像胎记一出生就烙在其身、伴随一生一样。”[6]同样,中国武术在发展的转变中,武术的技击本质也发生着这种质变,即由搏杀格斗转变为表现攻防格斗方法和运用攻防格斗方法两个方面。初始时期武术的产生与发展,或者说古代中国武技的产生与发展,是以服务于实战搏杀为宗旨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武术技术动作摆脱了对实战格斗的依附关系,走上了以表现动作的技击性为主旨的发展道路。但是,技击性始终是作为中国武术的本质属性制约着中国武术技术形态的发展。

从在更为细化的武术技术的操作层面来看,对于技术技法的要求更是举不胜数。例如,中国武术技术中有所谓的“意气劲形合一”之说,是指在“在完成任一动作时,都要以意主导,以意控制心思专一练拳,控制气息随意流注,控制劲力随意气运转,控制各部肢体按一定的规格运动。”[7]这就表明了武术的技术是在“意”的“主导”和“控制”下,遵循一定的方向和路线,配以一定的速度和强度,按照一定的变化顺序进行运作而完成。这是一种主体意识作用的结果,即,行拳练功的过程是在人脑的指挥下发生和进行的过程。故拳谚有云:“无意不行拳,行拳则有法,有法须有意。”“意随拳行,力随意发。”[8]此外,我们常常说的“形神兼备”,“内外合一”等技术观,也都是对武术技法提出的基本要求,1.3思维的“约束”

法国学者皮埃尔·布迪厄曾说过:“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品味都是一个人最根本的素质之一,也是他在别人眼中最基本的印象。[9]”对于中国文化而言,“中国古代意识与思维模式的大特点就是模糊,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古代意识和思维模式是直观的,朦胧的,观悟式的,非逻辑的,类推、猜测、经验的成分很重。”[10]这种东方世界所独有而玄妙的意识和思维模式,决定了中国人对于自然万物的认知,总是由心而发,由感而发。于是,注重感悟,注重体悟,成为了习武者认知武术精髓,获得武术真义的实践性的思维方式。

“悟”的认识方式并不是固定的认识方式,而是充满着不断提升、发展、创造的巨大空间,进一步形成多元化的创造性思维。正是因为如此,在中国武术的发展长河之中,古代的武术拳家们十分注重对武术的体悟。习练者在习练过程中,往往都是通过身体力行的修炼,获得对技术动作的目的和意义的感知,并产生顿悟的过程。因此,只有对于各种武术技术动作,套路的习练是一种肢体的历练过程,在经历了身体的体验后,才有可能形成对武术意识的真正理解。

中国武术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得以总结,并在实践进行检验,不断的提高其合理性,完善其实效性。邱丕相先生曾经撰文这样说:“武术套路运动的魅力,正在于它从攻防中提炼而得。它所提炼出的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是对格斗技术进行的再创造、升华、提炼……[11]”也有学者指出:“对武术的感悟,也就是在反复的运动实践与对外界事物的观察模仿中不断地超越自己,不断超越原有的方法与经验而最终获得一种方法性的直觉能力。[12]”由此可以看出,通过反复的运动实践与观察思考,即“体悟”的方式,才能获得方法性的直觉能力,实现对中国武术内在精髓的直觉认知。因此,想要真正的领悟中国武术的真谛和精髓,还是需要归位于实践的。中国武术最为深邃的意境与神韵却不那么容易可以通过师傅或者同行的言语和身教获知。这种更为精微、更为深久的东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通”[13],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就要求习武者需要通过自己的亲身操练,用身体去获得体验,才能够领会得到,感悟得到,这是中国武术独特的实践性思维范式的体现。

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历经千百年的发展,其所形成和具备的文化约束的表现是繁多的,仅从上述的三个主要的表现,我们可以发现,“约束”规范着中国武术的发展形式,引领着中国武术的发展的走向。它本身成为一种文化的传统作用于中国武术,使其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2“约束”与“自由”的论辩

中国武术种种规范式的“约束”,对于中国武术本身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正是由于规范的作用,才使得中国武术在经历了风风雨雨的洗礼之后,依然保持着中国武术的独特风貌,保持着中国武术的深邃韵味,直至今天依然表现出异常辉煌的发展格局。然而,随着多元文化之间的相互比较,一些急功近利的人们对于这种客观存在的“约束”产生了认知上的错觉,认为历经千年所建立的“约束”在现如今成为了一种阻碍的力量,制约着中国武术的“自由”发展,这显然是较为片面的看法。

2.1 对“约束”是制约“自由”发展观点的质疑

谈及中国武术近日之风貌,可谓已是今非昔比,并非往日之景,这一点务须置疑。从今天各类武术的竞赛,各种武术的选秀节目等感受到,所谓的“个性张扬”与“先锋实验”,所谓的“形式独创”、“风格各异”实质上是虚幻的幌子,以“观念”、“时尚”、“刺激”为先导的武术创作倾向充斥着武术领域,打破了人们所崇尚的美的规范和规则,完全把中国武术置身于无边界、无约束的境地,出现了大量违背武术发展规律和人们的审美标准的作品。一些学术观点甚至认为规范和规则制约了武术的发展,阻碍了武术的个性自由,把从漫长的实践中所形成的规范和规则无情的予以否定。

这种认为武术的规范化制约、束缚着武术的自由发展的“激进”武术学者,大肆宣传“笔墨等于零”,高举“实验”、“探索”、“前卫”的旗帜,运用前所未有的手段和形式上演着一个又一个的“奇迹”、突破一个又一个“禁区”,使人们的大脑运转不停,使人们的认知从单纯的“真”、“善”、“美”,“假”、“恶”、“丑”变得复杂化、神秘化。没有人敢果断地说出对某一事物的“美”、“丑”的简单判断,每一个人似乎都成为了一个富有哲理的哲学家,不会轻易对事物的两面性作出大胆的判断。然而,这些摒弃了武术的本源和规律的武术家们心里最清楚,他们内心的精神家园在不断地被吞噬对武术最初的真挚与纯真在慢慢地消失。失去了根基的当代中国武术在摇摇欲坠中被推上重构人类精神家园、召唤纯真年代、找回自我的舞台。

在现代武术创造的过程中,“自由”的存在使武术变得越来越难以界定,越来越宽泛。武术变得无处不在,充斥着世界上的每一个空间。也许是人们对于中国武术的误读,使得他们赋予了中国武术过高的历史使命,也许是为了保住武术这一神圣的领域,使得他们大量用“观念”、“哲理”来掩盖其苍白、平庸和缺陷。

2.2 对“约束”是促进“自由”发展观点的正审

“约束”并非是“自由”的障碍,相反,“约束”所形成的规范与规则,是人类社会中任何事物发展都必不可少的要素,它为有效地实现中国武术发展这一目的提供了最为便捷的路径。

人的历史本身就是不断追求自由,获得自由的历史过程。中国人从来就拥有着这种自由精神,它积淀在博大的文化传统之中。中国文化中“既追求群体的自由,又追求个体的自由;既追求现实的自由,又追求理想的自由;既追求人身的自由,又追求精神的自由。中华民族的自由精神,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历史表现形式,这些不同的形式,却是同一个超越精神或绝对精神的贯彻。”[14]这种自我超越精神,便是中国文化对“自由”理念的解读,所以,在我们的文化中从未缺少自由的传统但是缺少的却是对它的正确认识和传承。

中国武术的发展与“自由”始终是紧密相连的,它在“自由”之中创造的。没有“自由”,就谈不上创造,也就没有武术的发展可言。我们说武术思维是创造性思维,其实思维的创造性是建立在思维的充分自由这一基础上的。没有约束就没有自由,自由要有一定的度,一定的界限,超出了度就会成为脱缰之马,放任自流。武术的发展提倡在一定约束的规范下,发挥自由的空间,但不要自由过度,过度就会变成放纵。但是,创造既不是放纵也不是克制,而是一种自然无我的境界,让大自然神秘的创造力来主宰一切———“虚而不屈、动而愈出”(《道德经》)。真理释放人,使人得到自由;同时,真理也必然约束人,使人受管理,自由与约束二者似乎相反,实际却是相辅相成。

自由生约束,约束产自由。宇宙一切星体都按照自己的轨道运行,才有了日夜轮回,才有了灿烂的星河。自然界万事万物都在约束中拥有自由,都在享受自由的同时也被约束着。花鸟画大师徐渭提出:“悦性弄情,工而人逸。”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一定的约束,何谈自由。没有一定的规范约束,犹如一条大河没有河堤的约束,放任自流,终将会有干涸的一天。若按照河床的指引和约束,必将汇入大海,走向自由。中国武术的发展童言应该遵循这样的定律,武术的自由发展是需要约束的,没有约束的自由,往往会偏离中国武术发展的方向,甚至导致失败和灭亡,自由与约束是不可分割的。

詹建俊先生曾严肃地指出:“如果我们不对现代西方文化是否真正代表先进文化提出质疑,不对西方艺术的发展道路是否具有普遍性提出质疑,不对西方现代艺术的标准与规范提出质疑,同时,我们又不对我们民族文化具有巨大的更新活力具有信心,不对我们深厚的传统文化可以转化成现代文化的巨大资源抱有信心,那么,我们在21世纪的中国文化发展上将无所建树。”[15]因此,保持文化传统的本色,也同样是中国武术当代发展的关键。中国武术中的规范与规则,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保证中国武术持久发展的必要前提,这是历史印证的结果。假使中国武术失去了规范和规则,就如同失去了生存的土壤的大树,失去了其生命之源,武术的界限也就变的模糊不清,武术的评价体系也就会变的失去标尺,武术的面貌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3“约束”的演进:中国武术实现“自由”发展的必要存在

面对当前全球化的发展格局,我们应该清晰地认识到:经济一体化并不意味着文化艺术也随之一体化。文化艺术“不同于经济和科学技术是因为它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艺术,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能动反映的产物。”[17]任何一种文化的魅力在于其个性的存在,但凡是面貌雷同的文化总是给人以乏味的感觉。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审美趣味、自然地貌、风土人情乃至材料使用、方法等综合因素,构成了这个民族美术艺术的独特面貌,假使世界各国的美术均被“同化”,那么,原本多姿多彩的世界美术的百花园必然会变的单调乏味,毫无生机。

当今世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是意识形态的差异,各自有着不同的类型,按照各自的传统这样一个“轨道”而发展,正是文化的这种约束力的存在,使得世界文化的形式依然是丰富多彩的,欲要强行的追求“一体化”,生拉硬套的实现不同文化形式的“接轨”,是何等的荒谬?

软约束与底线思维 篇8

所谓“预算软约束”概念,最早由哈佛大学经济学家雅诺什·科尔奈提出。国家视企业如同自己的子女,如果企业亏损,会得到国家“父爱主义”的支持和帮助。预算软约束对于企业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预算软约束的条件下,企业对价格的敏感性下降;第二,企业领导者关注补贴甚过关注效率;第三,造成过度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当前,部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实质上是典型的软约束市场主体。在流动性总体适度的情况下,对融资利率不敏感的部分软约束市场主体过多占用了信贷资源,需求端对资金的饥渴推高了整体利率。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推进软约束市场主体的改革,是必要的配套工作。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建立透明规范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通过多种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将是接下来的一大看点。在这一过程中,地方政府的预算软约束将逐渐“硬化”。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此指明了方向,即“允许地方政府发债”,以及“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前者将遵循“把地方政府性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的原则,严格政府举债程序:对没有收益的公益性事业发展举借的一般债务,由地方政府发行一般债券融资;对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事业发展举借的专项债务,主要由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券等专项债券融资。后者则符合“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的大方向,积极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发展,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带动作用。

在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对软约束市场主体进行“一步到位”的改革并不切实际,坚持底线思维、“稳中有进”才是合理的路径。短期内,稳增长背景下,软约束市场主体资金需求高企的状况预计将依旧存在:而“11超日债”违约事件也还没有打破各界对软约束市场主体负债的安全偿付预期,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依旧是明确的底线。

在宏观经济层面,坚持底线思维、“明确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的论断,事实上起到了预期管理的功效,通过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和企业行为而产生良好的效应。作为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在货币政策领域,央行也加强了公共沟通,积极进行预期管理,提高货币政策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在微观个体方面,“11超日债”此次付息违约可以视为信用风险的局部、可控释放。在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后续类似的个体信用风险可能会继续暴露,但在底线思维下,个体信用风险并不足以引发系统性和区域性的金融风险。而市场所关心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性质则截然不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把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地方政府负债肩负为城镇化融资的重要职责,多元可持续的城镇化建设资金保障机制有望建立,阳光化、规范化才是大势所趋。

上一篇:宋城旅游演艺发展现状下一篇:祝闺蜜新婚快乐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