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综合实践课程考核实施方案

2024-11-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前教育专业综合实践课程考核实施方案(精选11篇)

学前教育专业综合实践课程考核实施方案 篇1

一、实践课程的性质

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是专业教育必需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前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和进行科学研究训练的重要教学环节。

二、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

1.增进对学前儿童的了解和理解,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2.熟悉幼儿园及其他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特点及工作职责和要求,获得初步的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能力,尤其是设计、组织开展学前教育活动的能力。

3.形成稳定的职业认同感。

三、与相关课程的衔接和配合

学前教育专业设有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幼儿园课程论、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幼儿园管理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都为学生进行教育实践和完成毕业论文的设计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四、考核内容与要求

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包含专业综合实训、课件制作、假期专业实践、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岗位技能实训、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几部分,实践课程从第二学期开始进行,其中专业综合实训2学分60学时,课件制作1学分30学时,教育见习1学分30学时,教育实习2学分60学时,岗位技能实训15学分510学时,顶岗实习15学分450学时,毕业作业6学分,假期专业实践8学分利用寒暑假完成。

为规范实践课程的教学和考核工作,特制定本考核方案。

(一)教育见习、教育实习、顶岗实习与假期专业实践

实践课程是对教育过程的真实体验,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全面熟悉幼儿园和其他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使其能在毕业后独立从事学前教育机构的日常管理和保育、教育等工作。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在幼儿园或其他学前教育机构进行教育实践。1.内容

学生应对幼儿园或其他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进行全面实习。

保育工作内容包括:观察与尝试幼儿保健与生活护理,学习组织安排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协助幼儿园保教人员做好卫生、安全工作,协助教师对幼儿进行体能锻炼等。

教育工作内容包括:了解幼儿、钻研教材、设计主题活动、编写活动方案、制作有关教具、实际教学活动等教育环节。重点是学习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

班级管理工作内容包括:学习制定教育工作计划(包括周计划和日计划等),尝试进行班务管理,协助记载幼儿成长档案等,参与负责本班保育、教育以及家长工作等各项工作。

家长与社区工作

内容包括:了解本班幼儿的家庭情况和幼儿园所在社区的情况,听取家长和社区对幼儿教育的意见,学习与家长沟通并组织家园联系活动,尝试根据幼儿的特点对家庭教育提出建议以及进行幼儿园与社区合作工作等。

2.要求

凡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到幼儿园或其他各类学前教育机构进行专业实践。实践前要做好计划,实践过程中要做好的各项活动记录,实践结束后,提交实践记录和实践总结。评定合格后可得学分。

(二)专业综合实训、课件制作、岗位技能实训

实训是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是对学生在“真实场景”下模拟从事未来职业情景的重要途径。学生需运用学前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并结合自己直观的实践感受,有效地为幼儿设计和组织指导各种教育活动、教学技能训练,并进行说课训练,并学会评价教学效果。例如:写一份教案(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进行一次模拟教学;儿童故事演讲;写一份幼儿园活动安排表;命题简笔画、即兴创编舞蹈、即兴伴奏等。

根据实训项目的性质、要求、演示、技能指导、设问、讨论、答疑等多种教学方法,指导教师要加强巡回指导,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

(三)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本专业学生完成所有课程学习后的总结性作业。是综合检验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及分析和解决问题实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应认真对待,独立完成,若发现抄袭或请人代写或写成心得体会者,论文成绩都将被视作不合格。

1.论文写作基本要求

写作过程一般包括选题、搜集及整理研究资料、拟定提纲、写作、修改、定稿等阶段。论文选题限于学前教育专业范围内,题目自拟。

论文要求观点正确,结构合理,层次清楚,论据充分,语句通顺,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字数不少于2000字。

2.论文格式标准

板式要求:A4纸、纵向打印;页边距2.5cm;标准字间距;行间距固定值22磅;页码从正文第1页开始,在页面底端居中。

论文题目:三号黑体,居中;姓名:宋体小四,加黑居中;摘要与关键词:论文正文前需写150字左右的论文摘要及3-5个关键词,小四号宋体;正文:文中小标题为小四号宋体加粗,正文为小四号宋体;左侧装订。

毕业论文(设计)终审合格,给予6个学分。不合格者无学分。

五、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建议

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指导教师应提供必要的综合面授辅导,使学生明确综合实践课程的内容和要求。

注重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在整个教育实践与毕业设计的过程中随时保持与学生的联系,进行必要的指导。

教育实践的教学环节建议:综合辅导——制定实习(见习)计划——开展教育实习(见习)——接受指导教师指导——小组讨论与交流——独立完成教育实习(见习)总结报告。

综合实训的教学环节建议:讲解《学前教育学》基本理论——讲解幼儿园活动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运用多种方法模仿设计各种幼儿园活动——讨论交流——模拟实践操作——评价、反馈信息——修正——模拟实践操作——完成 实训报告或反思。

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建议:综合辅导——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拟订作业题目——接受个别指导——收集资料——小组研讨与交流——独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初稿——在指导教师指导下修改、定稿——成绩评定。

六、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1.考核对象

学前教育专业所有学生,均必须参加本专业综合实践课程的考核。2.考核依据

制定本考核说明的依据是学前教育专业综合实践课程教学实施方案。本考核说明是综合实践课程成绩评定的依据。

3.考核方式

本课程具有实践性、活动性、开放性特点,其教学活动形式、实践成果形式及成绩评定方式均不同于一般的专业课程。教育见习、教育实习、顶岗实习和假期实践的考核由实习单位对学生的实践表现进行成绩考核和学院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考勤及上交的各项材料进行成绩评定两部分组成;岗位技能实训、专业综合实训、课件制作是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考勤、课堂表现和上交的作业进行评定;毕业设计的考核是根据学生最终提交的毕业作业进行成绩评定,学院指导老师负责评价实施。考核成绩合格以上者获得相应学分,未参加实践或成绩不合格者,不计学分。

4.成绩评定

考核成绩由系部负责评定、审核。具体操作分为三个步骤:初评—终评—抽评。即:由指导教师根据评定标准给出初评成绩,由学前教育专业小组进行终评并登记,学院在必要时进行抽检审定。

七、考核要求与成绩评定标准

(一)教育实习(见习)1.考核内容

(1)实习(见习)完成情况材料

实习计划1份、实习成绩评定表1份、参与保育工作、教育工作、班级管理 4 工作以及家长和社区工作这四项工作的详细记录。

(2)教育实习(见习)总结

包含实习(见习)的目的与意义、实习(见习)的内容与过程、实习(见习)收获及不足等,字数不少于2000字。

2.考核标准

教育实习(见习)的成绩评定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具体评定标准如下:

优秀:确实进行了与学前教育相关的工作实习;实习计划周密、实习态度认真、实习效果明显;实习过程记录详尽,实习总结条理清楚、语言通顺,字数符合要求,能很好地运用所学专业理论总结教育实习,有自己独到的思路。

良好:确实进行了与学前教育相关的工作实习;实习计划较周密、实习态度较认真、实习效果较好;实习过程记录较详尽,实习总结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数符合要求,能尝试运用所学理论对教育实习工作进行总结。

合格:确实进行了与学前教育相关的工作实习;有实习计划、实习态度基本端正,实习效果一般;有完整的实习过程记录,实习总结语言基本通顺,字数符合要求。

不合格:凡不符合合格的标准中所提到的任何一条要求,均视为不合格。3.成绩评定办法

系部负责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的具体成绩评定工作(包括制定成绩评定办法、指导和组织评定小组、开展评定、审定评定结果等)。

(二)专业综合实训、课件制作、岗位技能实训

实训技能考核内容:实训原理、实训基本技能、实训设计、实训结果分析等;每次实训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考勤、实训表现、实训操作技能、实训报告进行成绩评定)并按规定登录成绩。成绩评定可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具体标准如下:

优秀(90分以上):实训期间考勤记录为全勤,无迟到早退现象;全面完成各项实训任务,实训效果好,教学技能强,基本技能考核优;在实训中表现优秀,受到指导老师、同学好评;实训报告内容真实、具体,论述正确,主题突出,收 获大,体会深刻,在专业知识领域方面有一定的见解或独创性。

良好(80——89分):实训期间考勤记录为全勤,无迟到早退现象。较好的完成实训的各项任务,操作能力强,实训效果较好,技能考核为良;实训中表现良好,受到实训老师的好评;实训报告内容真实,基本概念正确,论述清楚,收获较大,对专业知识有独到的见解,评分等级为良。

中(70——79分):在实训期间无旷课现象,无迟到早退现象;完成实训任务,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实训认真,技能考核为中;在实训中心表现较好,实训老师反映较好;实训报告内容真实,基本概念正确,有一定的收获、体会和见解,对专业知识有一定的见解,对评定等级为中。

及格(60——69分):在实训期间请假不超过三次,迟到早退现象不超过3次;基本完成实训任务,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实训比较认真,技能考核为合格;在实训中心表现一般,实训老师反映较好;实训报告内容真实,有一定的数据做支撑,有一定的收获、体会和见解,文中基本概念正确,文理通顺,评定等级为合格。

不及格(60分以下):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及格,病事假3天以上者,迟到、早退三次以上,旷课两节以上者;因为个人原因造成设备损坏,拒绝赔偿者;不能完成实训任务,动手能力差,技能考核为不及格者;在实训过程中不遵守实训中心纪律和实习规程,由于自己过失引起实训事故,擅自离职者;

以上三个方面的成绩评定为:技能考核指导教师进行打分评定,《实训报告》成绩由专业及实训指导老师评定。

(三)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成绩分为四个等级:优秀(90-100分)、良好(75-89分)、合格(60-74分)、不合格(60分以下)。具体评定标准如下:

优秀:观点正确;论据充足;论述深刻,论证严谨;有一定的独创性,科学性较强;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语言流畅,格式规范;字数符合要求,提交的材料完整。

良好:观点正确;论据充足;论述比较深刻,论证比较严谨;有一定的新意和一定科学性;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语言流畅,格式规范;字数符合要求,提 交的材料完整。

合格:观点明确;有论据;进行了一定的论述和论证;有一定研究意义;结构比较完整,层次比较清晰,语言基本通顺,格式基本规范;字数符合要求,提交的材料完整。

不合格:观点不明确或明显错谬;没有论据或材料虚假;未开展论述和论证;结构不完整或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格式不规范;字数不符合要求或提交的材料不完整;抄袭他人成果。

八、考核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综合实践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的资格以及所指导的人数、成绩初评与终评等方面的具体操作必须按照《学前教育专业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的相关规定进行。

2.应提醒学生充分重视综合实践课程的考核,强调独立自主地完成教育实习(见习)、实训和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要性。

3.各指导老师应特别重视对教育实践过程的指导、监控和评价,在成绩评定时注意对过程的考核,对考核成绩一定要参照教育实习(见习)和毕业论文(设计)所要求的相关资料综合评定。

学前教育专业综合实践课程考核实施方案 篇2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科学教育专业是为了适应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 与国际科学教育接轨而新建起来的专业, 在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设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既能满足当前中小学的迫切需要, 又能使高师自身的课程体系更具针对性和现实性, 体现了高师“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方针。高等师范院校的综合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早已进行, 由于没有现成的教科书及相关经验可供参考, 课程体系建构的步伐较为缓慢。如果不对课程的实施进行有效的理论引导, 将会使课程的实施效能低下, 缺乏针对性, 甚至出现课程浪费现象。

一、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分析

虽然各个学校的课程分布不同, 各部分课程模块的比例也因校而异。从总体上看, 高等师范院校把课程结构分成通识性课程 (公共必修课程) 、专业性课程、教师教育类课程、实践性课程四个模块。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

综合实践活动, 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 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 以研究性学习为指导的学习方式,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组织方式有三种:横向统整、纵向递进、概念拓展。

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比较。

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二者既有其相对独立性, 又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内容综合, 提倡学科整合。学科课程旨在发挥学科知识对人的发展价值, 主要解决人的心理经验与学科逻辑的关系, 以逻辑性、系统性、简约性为主要特征。二者都崇尚探究, 都强调学习, 它们的区别如表1所示。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在教学实施中的整合

尽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有较大差异, 但不能将二者分割开来。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是依据实践活动主题的需要, 对各学科的内容进行选择重组, 沟通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 最终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如果实施得好, 综合实践活动将成为整个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涵盖最为广袤的学科, 成为各学科领域知识的综合载体, 也将成为各学科领域知识重组和拓展的沃土 (1) 。在高师科学教育专业开设的专业性课程“环境科学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课程中, 由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跨学科特征, 适合采用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方式在学校里传授。以“环境与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一主题活动 (如表2) 为例, 分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在教学实施中的整合。

1. 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理念渗透于学科教学。

课程目标直接制约着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责任感”。在“环境与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一主题活动, 通过创设当前环境现状的情境,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交流, 使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会环境现象对地球与人类影响的一系列问题, 认识到采取有效行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讨论使师范生受到启示, 养成社会责任意识。

另外, 通过“环境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学科教学使师范生形成实践的课程观, 即“一切从学生需要出发, 从学生实际出发, 从学生发展出发”, 使师范生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能根据学生主体发展的要求, 选择课程内容, 处理课程内容, 变革学习方式,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 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课程资源, 从生活中生成主题, 在活动发展。

2.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与学科知识的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设计中, 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人自身的知识很少或几乎没有纳入学生生活的情境加以叙述, 使学生对“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只有被告知的确定性知识, 没有或缺乏对其意义的理解。因此, 在课程内容上开展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 通过各类课程内容的整合, 来满足学生生活的需要。

这一活动不仅运用了地理、生物等理科知识, 还用到社会学、经济学、政治等人文学科的知识。教师在活动实施的各个环节中, 以各学科领域的知识技能为工具, 加强各学科的知识的横向联系, 通过现时活动将已经形成的学科知识转化为现时性知识, 使学生从学科中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综合与延伸, 促进有关学科教学的目标在实践活动中达成。因而在教学中突破传统教学的桎梏, 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实现了知识的自主建构, 加强了学生对知识意义的理解。

3.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中的活动整合。

对“环境与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活动的分析可知综合实践活动实施遵循严格的顺序, 从活动准备到开展, 再到总结, 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一主题可以划分到“环境科学和可持续发展教育”这门学科课程中, 作为学科活动来实施;也可以划分到“综合实践活动”这门实践课程, 作为实践活动来开展。按照学校实际情况进行统筹规划, 学科教师在相应领域指导学生开展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在实践领域对学生进行相关指导, 避免活动的重复交叉, 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统整的实施建议

1. 理念的渗透应注重“知识”和“经验”。

“学科课程”的课程理念是注重“知识中心”, 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理念是强调“经验中心”, 但实际上二者都是在学习中组织“知识”和“经验”的课程。离开了“经验”的“知识”不过是单纯的“信息”, 而离开了“知识”的“经验”不过是单纯的“体验”。因此,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统整中, 理念的渗透尤其需要注意“知识”和“经验”的并重。

2. 内容的整合使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手段。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组织方式有三种:横向统整、纵向递进、概念拓展。建议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采用不同组织模式相结合。“环境与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一活动利用了横向统整的组织方式。在随后的教学中, 可以围绕环境与发展的某个具体方面运用纵向递进的组织方式进行教学, 或者抓住教学中出现的某个概念, 采用概念拓展的组织方式进行延伸。

四、高等师范院校科学教育专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统整的意义

在高等师范院校科学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中, 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进行统整对于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师范生的专业化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 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 有助于完善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进行统整, 使教学资源、教学要素和教学环境整体化产生聚集效应, 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 探索出具有专业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整合创新教学的途径, 促进了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进一步建设。

2. 培养学生的能力, 促进师范生专业化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进行的统整不仅整合了一系列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研究方法以及当代社会的综合性问题, 而且指导师范生如何摆脱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束缚, 采用“做中学, 学中改”的思想来组织以后的实践教学课程, 培养了师范生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来解决综合性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离不开专题活动, 但只有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才能更有生命力。因而, 在高校科学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中, 有必要对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进行统整。

参考文献

[1]李臣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郭元祥, 伍香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汤潇林.中小学综合课程的设置与高师院校之应对[J].高教探索, 2003, (4) .

[4]吴建明.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高师课程改革[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 (2) .

[5]张俊.高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的构建[J].峰教育评论, 2008, (5) .

[6]李莎, 李芒.对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的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 2003 (9) .

学前教育专业综合实践课程考核实施方案 篇3

摘要:本文针对高分子专业基本技能综合考核的现状和不足,强调专业技能考核内容与实际联系的重要性,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重新设计,从而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课程教学过程更具有目的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实践教学;高分子;专业技能

1.引言

自从斯陶丁格在论文《论聚合》中首次阐述了高分子概念以来,高分子在全世界得到了迅猛发展。由于其优越的物理性能和结构可设计等优点,且能满足极端条件对材料特殊性能的要求,因而在工业、农业、国防、医药等领域得到广泛发展。我国高分子产业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目前已完全建立了高分子产业体系,大中专院校及科研院所都已经开展了相关研究 [1]。

2014年教育部开始启动高校转型改革,计划将国家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的600所地方本科高校将实行转型,鼓励这些高校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的高校[2]。签于此,作为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高分子学科,已经在很多高校开展了应用基础研究。各个高校通过一系列政策及资金支持,鼓励教师和学生与企业接触,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增强与企业合作能力,力争在改革中打造一个具有带头作用的示范专业。注塑、挤出、吹塑和模压成型等方式是高分子材料制备的主要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对材料性能要求,这些传统的成型方式也逐渐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以适应科技发展。作为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大中专等高校承担了知识的传输和学生技能的培养。

《专业基本技能综合考核》是为《高分子化学》、《高分子材料的成型与加工》、《复合材料学》等课程开设的一门配套实践教学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熟悉材料生产工艺控制、生产操作和主要生产设备等方面的内容,加深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和生产技术知识的理解,获得解决生产中出现问题的初步训练,培养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2. 《专业基本技能综合考核》的不足与改进方法

《专业基本技能综合考核》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对高分子材料实验的目的意义有清楚的了解,能理解实验原理,确定实验方案;了解实验设备(密炼机、破碎机、注塑机、材料试验机)结构、用途和操作方法,分析材料性能与结构的关系、材料性能与成型工艺参数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该实践课程既注重理论,又与实践密切相关。虽然国内许多大中专院校对实践教学越来越重视,但是仍然存在着教学体制、过程繁琐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实践教学内容

尽管实践教学已实行多年,但是教学内容往往跟不上时代的进步和科技发展[3,4]。实践内容往往仅局限在传统的生产工艺上,缺乏创新,导致学生学完后不知道能做什么,也无法和实际生产相联系,学习效果很差。以高分子加工为例,许多高校往往还集中在传统的注塑、挤出等工艺。对新设备、新技术根本不知道或者不熟悉:如反应挤出成型工艺,3D打印技术等新技术,造成与实践脱节。一些新加工方法也不清楚:如在制备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时,出现的新技术使得高分子材料的模压温度在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熔点以下就可以进行,这种工艺比传统方法更能获得低电阻率的复合材料。鉴于目前形势,一方面,高校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不忽视科学研究,平时查阅最近文献资料,熟悉行业发展概况和趋势。并根据本学科的实践教学要求,及时将新技术,新方法等融入到实践中。另一方面,教师不应满足于高校研究,鼓励走出去,多多接触企业,了解企业的生产状况及产品的种类,性能特点,并将企业搬进课堂,让学生了解企业,了解行业,了解产品。通过以上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2.2 教学方法

《专业基本技能综合考核》作为实践课程,主要以学生动手参与为主。然而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目前国内一些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不合理,导致一些先学的课程还没讲或者未讲完情况下,就开始上专业技能考核课程。导致学生最终不知所云,无法理解其中原理等。建议在学完相应的专业基础课后再开展该课程。同时在课程开始前,教师最好安排1-2次课,以多媒体教学向学生讲授《专业技能综合考核》课程的实验内容等,做到有的放矢。

2.3 考核方式

与课堂讲授的课程不同,《专业技能综合考核》课程往往采用最终递交报告等形式作为学生的最终成绩,有些高校也会将平时出勤率等作为最终成绩一部分。这种考核方式最终结果导致所有的报告都千篇一律,报告中只是简单罗列实验原理、仪器,实验步骤以及实验数据等,缺少相应的分析或者分析不全面。这给教师评判带来很大难度。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也无法判定。这样导致学生好坏无法区分,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因此在今后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当严格规范实践教学的考核标准,突出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以及报告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拉开档次,全面正确评价学生水平。

2.4 教学条件

对于985,211高校来讲,每年国家和省里会拨出大量教学和科研经费给他们,使得这些高校的教学科研设备在种类和数量上远远超过省属地方院校,这在无形中加大了普通高校的实践教学难度。另外在大多数高校的实验教学中,实验设计内容比较老旧,实验数量不多,且单一,缺乏综合性实验,理论联系实际不突出,学生无法了解企业的实际生产状况,对新技术和新方法接触也较少。此外实验教学在时间上也较少,有些高校往往安排在期末。由于学生有考试压力,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实践教学中去,难以发挥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得不到应有的培养,大大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因此,一方面需要出台相关政策以确保省属高校的教学设备数量充足,并提供足够的教学场地。同时也要增加实验人员数量,提高其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的时间和内容,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4].

3. 结论

《专业基本技能综合考核》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不能忽视,它是联系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的桥梁。通过课程设计和优化,改变实验教学内容滞后现象,加强该课程教学的基础性、系统性和创新性,使教学符合材料的发展趋势,紧盯科学发展前沿,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去生产企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期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专业工程技术人才。

致谢:本文得到基金资助:福建农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111415164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生专业基本技能综合考核创新机制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宋剑斌,杨文斌. 关于《高分子材料学》教学改革的建议.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5:136.

[2]万俊. 应用技术型改革下的高分子材料专业教学发展. 广东化工,2015,42(18):193-194.

[3]谢富春,张华,郭富全. 高分子材料专业实验教学的探讨. 广州化工,2010,38(12):278-279.

综合实践五上考核方案 篇4

2018年元月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为宗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发现,勇于探究,乐于体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各项能力,激发学生对学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考核目标

1、学会与他人积极合作,形成独特的活动体验。

2、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增进对社会、自然、自我的认识。

3、具有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乐于展示个人成果。

三、考核项目

1、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

2、平时收集的活动资料;

3、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展示;

4、小组活动反思总结。

四、考核对象

五年级1——5班

五、考核措施:

1、各小组评议活动情况(完成自评与互评)

2、小组各项成果等级评定(师评)

3、本学期活动情况答卷(师评)

4、完成网络学科评价(师评)

六、考核时间:

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考核方案 篇5

一、考核目的与要求:

学期教育专业的学生专业技能达标考核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措施。为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使学生逐步具备合格幼儿教师所必备的专业技能,学生每一学期的专业技能测试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制定如下考核方案。

二、考试时间:

每一学期的19周进行专业技能考核

三、考试方式:

学前专业所有的班级在期末任课教师先自行的在本班进行专业考核,再由学前专业部进行随机的抽查,被抽查到的班级由学前专业部专业教师进行一次集体考核。考核评分标准分为优、良、及格和不及格四等,班级及格率要达到百分之八十。

四、考核的项目:琴法、幼儿舞蹈、美术、手工、声乐、讲故事

1、琴法:

一年级新生,自己选一首钢琴曲演奏,演奏的作品有基本技巧的展示,能完整的表达作品。

二年级学生,必须弹奏两首,一首教师指定钢琴曲,一首自弹自唱幼儿歌曲,能基本表达作品的感情,节奏基本正确。

2、幼儿舞蹈:

一年级新生:以小组的形式自行准备一个幼儿舞蹈,掌握幼儿舞蹈的基本知识。

二年级学生:创编一个幼儿舞蹈,(由任课老师选定幼儿基本舞步及音乐)掌握幼儿舞蹈创编的基本技法。

3、美术:

综合性绘画:能熟练的使用(彩铅、水彩、蜡笔)进行绘画创作,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4、手工

一年级:现场剪纸:能根据幼儿教学特点,能进行剪、撕,贴、刻手工技术展示,以个人创作作品为主要考核方式进行。

二年级:运用彩泥完成造型,5、声乐

一年级:自行准备一首初级的声乐作品,节奏准确,能掌握一定的发声技巧;

二年级:自行准备中级作品的演唱,掌握正确的呼吸、咬字,能把握歌曲的感情,恰当的处理歌曲。

6、讲故事:

一年级:自己选一首儿歌进行朗诵,普通话标准、语调抑扬顿挫,语速与幼儿年龄特征相适应。

学前教育专业综合实践课程考核实施方案 篇6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是指某一学龄的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而在素质或特征方面所应呈现的状态,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目标在每一学龄段的具体体现。A.课程目标 B.总体目标 C.学段目标 D.活动目标

-----------------选择:C

2.影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主要因素中的教师因素不包括()A.教师旧有的观念、习惯 B.教师的知识结构

C.教师活动规划与设计能力 D.学校所处地区的自然资源-----------------选择:D

3.校内教师相互配合,并取得校外人员的协作,形成共同指导的局面。这体现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原则。A.因地制宜 B.多方参与 C.多因素协调

D.预设和生成相统一

-----------------选择:B

4.()是学校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全部条件的总和。A.课程资源 B.课程内容 C.教材信息 D.课程目标

-----------------选择:A

5.下列不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教师发展的基本策略的是()A.教师以校为本的发展策略 B.教师的课程行动研究 C.教师的自主发展 D.教师的职前培养

-----------------选择:D

6.学校围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所涉及的相关因素,分析其优势与劣势,机会点与威胁点,全面把握课程资源现实性特性,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规划,这属于总体规划的()。

A.情境分析法 B.系统分析法 C.综合法 D.基于“多元智能”进行总体规划法-----------------选择:A

7.()是教师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A.课程大纲 B.课程标准 C.课程目标 D.课程计划

-----------------选择:C

8.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注重建立促进学生()的评价体系。A.个性发展 B.动手能力 C.创新能力 D.全面发展

-----------------选择:D

9.影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设计的学生因素不包括()A.学生的已有经验 B.学生的兴趣爱好 C.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D.教师的教学风格

-----------------选择:D

10.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过程要突出三个方面,下列不属于这三个方面的是()A.识记 B.参与 C.探究 D.体验

-----------------选择:A

1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方法不包括()A.现有资源的直接开发 B.现有资源的加工改造 C.新资源的培育 D.原有资源的利用

-----------------选择:D

12.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撰写中活动过程的撰写一般分为三个阶段,下列不属于这三个阶段的是()A.准备阶段 B.反思阶段 C.活动阶段 D.总结阶段

-----------------选择:B

1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需要教师结合社区资源特点,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有针对性地选择活动主题,进行设计、指导和评价。这体现了对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的哪种具体能力()A.课程开发能力 B.教学设计能力 C.教学预测能力 D.研究与创新能力

-----------------选择:D

1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师生关系改变了传统班级授课制中的“严谨性”,呈现出课程之间的()A.合作性 B.共生性 C.灵活性 D.开放性

-----------------选择:C

1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应该明确被评价者在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反映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原则为()A.过程性原则 B.主体性原则 C.激励性原则 D.多元性原则

-----------------选择:B

16.通过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些综合性的、真实的任务来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是()A.协商研讨式评价 B.表现性评价 C.结果性评价 D.档案袋评价

-----------------选择:B

17.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活动组织的指导策略不包括()A.学生自愿 B.限制规模

C.鼓励打破班级界限 D.以班级为单位来组织-----------------选择:D

18.由学生和教师平等讨论,以协商的方式共同选择和确定主题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联想生成法中的()A.头脑风暴法 B.画问题树法 C.对话法 D.演绎法

-----------------选择:A

19.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中不包括()A.认知领域 B.记忆目标 C.情感领域

D.动作技能领域

-----------------选择:B

20.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形成特色,体现创新,下列不属于其具体表现的是()A.内容特色 B.目标特色

C.活动方式的特色 D.评价方式特色

-----------------选择:D

华师15年9月课程考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作业考核试题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1.加涅将学生的学习结果划分为()结果。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认知策略 D.动作技能 E.态度

-----------------选择:ABCDE

2.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包括()。A.研究性学习B.劳动技术教育 C.社区服务 D.社会实践

-----------------选择:ABCD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国小学的开展面临的问题有()A.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管理问题 B.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培训问题 C.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问题

D.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选择:ABCD

4.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中,进行学生评价时,可从()三个方面来设计评价项目。A.满意度 B.参与度 C.感受度 D.提高度

-----------------选择:BCD

5.当今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以下方面的能力要求()A.交往能力 B.管理能力 C.知识传递能力 D.教育研究能力

-----------------选择:ABD

6.如何将课程目标具体化()A.明确目标的所属维度 B.区分目标的不同水平C.选取合适的行为动词 D.采取适当的表述方式

-----------------选择:ABCD

7.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教育的价值体现在()A.重建课程观 B.重建教学观 C.重建学习观 D.重建教育观

-----------------选择:ABC

8.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准备中教师自身的准备包括()A.心理辅导能力的准备 B.有关资源的准备 C.有关条件的准备

D.方案设计的示范准备

-----------------选择:ABCD

9.下列属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一般原则的是()A.多因素协调

B.预设和生成相统一 C.多方参与 D.因地制宜

-----------------选择:ABCD

10.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为:()三个目标领域。A.认知 B.情感 C.动作技能 D.思维运动

-----------------选择:ABC

11.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撰写中包含的内容有()A.活动主题及意义的撰写 B.活动目标的撰写 C.活动条件的撰写 D.活动过程的撰写

-----------------选择:ABCD

12.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一般过程包括()A.确立活动主题 B.制定活动方案 C.实施活动方案 D.评价活动方案

-----------------选择:ABD

1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原有“活动课”的新发展,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A.课程目标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B.独立而独特的课程形态 C.注重课程内容的综合性 D.注重活动方式的多元性

-----------------选择:ABCD

14.舒伯特把课程目标分为()A.普遍性目标 B.行为目标 C.生成目标 D.表现性目标

-----------------选择:ABCD

15.杜威认为,儿童的兴趣(本能、冲动)包括()。A.社会本能 B.制作本能 C.探究本能 D.艺术性本能

-----------------选择:ABCD

华师15年9月课程考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作业考核试题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一般包括三个步骤,即确定活动主题、制定活动方案、评价活动方案。A.错误 B.正确

-----------------选择:B

2.综合实践活动以某个主题为独立单位展开活动,其活动的主题称为单一主题。A.错误 B.正确

-----------------选择:B

3.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虽然有很多预设的成分,但它更多的是充满生成的、动态的设计。A.错误 B.正确

-----------------选择:B

4.新的课程观强调儿童是课程的主体,教师是课程的创生者。A.错误 B.正确

-----------------选择:A

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再是控制教学行为和学习活动的工具和手段,而成为师生追求意义和坐标、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A.错误 B.正确

-----------------选择:B

6.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目的,而人的主体性则是人的本质属性。A.错误 B.正确

-----------------选择:B

7.未来教师的专业素养在知识结构上主要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模式。A.错误 B.正确

-----------------选择:A

8.人的身心发展主要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A.错误 B.正确

-----------------选择:B

9.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不仅是一个既定课程计划、活动方案的落实过程、而且更是一个探究、发现、创新的过程。A.错误 B.正确

-----------------选择:B

10.综合性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是由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所面对的完整的生活世界决定的。A.错误 B.正确

-----------------选择:B

11.教学是游离于生活世界之外的社会存在。A.错误 B.正确

-----------------选择:A

12.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研究性学习是解决问题的学习。A.错误 B.正确

-----------------选择:B

13.教育过程不仅要从外部解放成长者,而且要解放成长者内部的力量。A.错误 B.正确

-----------------选择:B

14.具有教育智慧,是未来教师的专业素养达到成熟水平的标志。A.错误 B.正确

-----------------选择:B

15.生成性目标本身就是课程指导者预设的,也是教师和学生在活动设计之初和活动实施过程中创生的。A.错误 B.正确

学前教育专业综合实践课程考核实施方案 篇7

关键词:人文通识教育,综合英语,课程改革与建设

引言

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一直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英语基础阶段教学的第一主干课程。但外语专业教学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 英语专业被视为没有专业的专业, 英语专业该如何办下去, 英语专业该怎么办, 已经成为一个十分严肃的话题, 进行深入的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也已是刻不容缓。

鉴于此, 我们近年来一直着手进行综合英语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以人文通识教育理念深化外语教育改革, 将英语专业课程教学同人文通识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我们针对理工科大学中人文学科的发展特点, 提出了以人文通识教育为主线, 培养具有创新素质英语人才为目的的全新教育理念, 坚持将课程教学与人文通识教育相结合, 针对英语专业在教学中存在的诸多不适应, 对英语专业学生知识体系的应对性和完整性进行构建, 进一步明确了综合英语课不仅仅是一门语言技能课, 而是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英语人才的课堂。课程教学不仅保证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 真正做到了将人文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体现在课程教学中, 并使之成为课程教学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期望经过几年的建设, 能够培养出思维科学、心理健康、知识面广博、综合能力强、并能熟练运用英语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教学目标。

人文通识教育理念下的综合英语课程改革与建设

人文通识教育的目的从根本上说是培养完全的人, 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的情操、道德标准和对社会的责任感的人。通识教育应该是非职业性的, 其教学方法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朱光潜先生提出的“博雅教育”和现在的通识教育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博雅教育不仅在训练一技之长, 而尤在养成宏正通达之士;不仅在传授知识技能, 而尤在陶冶品学才识具备之完人与培养健全之士风。理想的大学生英退可为专才, 进可为通才。”外语教育本质上是人文主义的教育。外文学院所要培养的正是所谓“博雅之士“。作为教师, 我们在讲授综合英语的时候, 绝不应该以教会学生几句英语或教会一种本事为目标, 而是教会怎样做人。英语教育应该是用英语来学习文化, 认识世界, 培养心智, 而不是英语教学。因此, 一方面, 外语教学承载着人文知识教育, 另一方面, 人文知识教育丰富着外语教育内涵。正是秉承着这样的理念, 我们进行了综合英语课程的改革与建设。

1.综合英语课教学以话语教学法为主线, 任务型教学法为根本, 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在教学实践中, 努力对传统的精读课的教学思路进行改革, 摒弃传统教学中“重语言能力轻素质培养;重课堂理论教学轻社会实践训练”的作法。 (2) 教学中, 采用“主题”及“板块”的分布为结构特色, 每一专题有一篇细读文章和一篇补充阅读, 对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深度来进行讨论。并尽量让每个主题之间互相指涉, 触类旁通。 (3) 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导入文化因素, 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在涉及教学法的问题上, 我们采取兼容并蓄的方法, 谨慎处理英语教学中的各种关系, 吸取历史教训, 克服片面性, 避免走极端。 (4) 改进语言技能的训练方式, 将综合英语课从传统的“训练型”向“课题型”转变, 以课题研究为中心, 以课题研究推动语言训练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完成对英语专业学生知识体系的应对性和完整性进行的构建, 以人文通识教育为框架, 将素质教育体现在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中。由于改革了传统的以语言为目的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学生可以在有目的的学习过程中提高语言能力, 这样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锻炼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型思维能力。 (5) 加强和完善第二课堂的作用。第二课堂的活动寓教于乐, 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 它们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还锻炼了他们的组织能力, 交际能力, 和创新能力, 同时培养了他们之间的合作与宽容精神。学生可以在语言学习、训练和研究的过程中锻炼和培养自己的与人沟通、与人合作的能力, 组织、决策和协调等能力;学生还可以在学习中培养创新人格。

2.课程改革与师资建设并重, 在创造新型的师生关系的过程中, 充分践行“教书育人”的理念, 突出学生主体, 尊重个体差异, 倡导学生研究型学习。在教学中, 我们力求通过综合英语课程的学习, 不仅使学生学到语言知识和技能, 同时激发他们的心智、开阔他们的视野, 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精神、分析批判的能力、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理性思维的习惯。同时, 我们也注意在教授语言的过程中, 利用新鲜实际的人文材料将正确的人生观、生活观、治学观等等“展示”给他们, 从而使他们具有积极的生活态度, 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

结论

当前高等院校必须彻底转变传统教育模式, 抛弃陈旧的外语教育的思维定势。也就是说, 必须把以往的注重语言技能培养的教育方式, 转变为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的教育, 即转变为科学教育与人文通识教育并重的综合素质教育。单一掌握英语技能, 但知识面狭窄, 批判性思维能力缺失, 人格不健全的毕业生是没有出路的。社会对语言功底扎实, 人文知识和素养丰厚的外语人才的需求正是综合英语课程需要进行改革和建设的原因和动力。

参考文献

[1]陆培敏, 金利民.北外英语专业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M].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7.

[2]井升华.外语教育改革的出路—江苏高校外国语教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专集[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任职教育专业考核实践与探讨 篇8

关键词:任职教育专业考核研讨与实践

一、任职教育专业考核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军事院校任职教育的转型建设与深化发展,任职教育的考核模式产生了较大变化,但实质上还没有跳出学历教育考核的圈子,依然制约着学员岗位业务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考核重结果轻过程。任职教育重点培养学员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岗位业务能力,平时的教学过程显得尤为重要,而传统专业考核仍然注重结果,轻视过程,造成学员“平时松、考前紧、考后忘”的现象,不利于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更不利于教学过程中岗位业务能力的培养[1]。

(二)考核内容重理论轻实践。现行考核内容仍然局限在教材和教案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记忆性内容多,基本理论多,“上课记笔记,课终背笔记”现象普遍,对分析判断能力、谋划统筹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岗位业务能力考核少,不利于学员能力的培养。

(三)命题重客观,轻主管,缺乏科学性。在试题(试卷)库中,客观性试题较多,主观性思考题、综合论述题、案例分析题较少,即便有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等侧重能力的试题,也是按照教员上课时的观点作为评分标准,在答案上基本上“千篇一律”,根本不利于学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四)考核方式单一。尽管实现教考分离,目前,各专业考核主要以课终闭卷笔试为主,学习过程的考核以平时作业为主,作業形式比较简单,多为平时教材或本节授课内容的问答题和思考题。出勤考核、课堂表现、口试、实作、讨论答辩、演讲演示等开放式考核较少。不利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岗位业务能力的培养。

(五)考核结果过分精确量化。在专业考核中仍然沿袭了百分制来记录考核结果,甚至把成绩作为学员评优评先的唯一依据,很少采用等级评分制、模糊评分制、激励评分制等评分方式。结果导致学员只注重分数成绩,不注重思维拓展和能力提高。

二、任职教育专业考核改革的目标

(一)建立以专业技能和岗位业务能力素质为基础的考核体系。根据目前任职教育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和提高学员岗位业务能力是任职教育的宗旨,所以,建立以专业技能和岗位业务能力素质为基础的考核体系是牵引教员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改进环境条件建设的主要依据,是促进学员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提升能力的有效手段。

(二)健全适应任职教育需要的多样化考核方法。打破以笔试为主的单一考核方式,突出专业技能和岗位业务能力的考核,针对专业技能和业务能力开展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如:出勤与课堂表现、闭卷与开卷考试、论文撰写与答辩、设计制作、比武竞赛、操作演示、讲座论坛、拟制(方案、报告、计划、总结等)军用文书、组织协调装备保障活动及会议、组织实施实车作业训练等。

(三)科学评价学员考核成绩。应打破以课终考核作为评价学员能力标准的传统观念,要把课终考核与过程考核关联在一起。一方面应该把学员平时出勤表现、作业质量、学习态度等过程性考核计入考核成绩,便于激励和评价学员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另一方面要针对考核形式采取相应的评价方式,如闭卷笔试通常采用精确评分百分制,口试、论文、设计竞赛、讲座论坛、拟制军用文书等考核可以采用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印象评分五级制,出勤考核、课堂表现、操作演示、组织活动、实施作业等达标性考核可以采用合格、不合格模糊评价两级制。

(四)转变观念,建立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改变“课终考”的传统观念,建立全程考核的有效机制。根据专业考核实施办法,教研室成立专业督导和考核小组,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制定考核计划。在课前动员时传达到每名学员,让学员对专业考核做到心中有数,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便于有的放矢地开展自主学习。自行开展资料查阅、部队调研、自主实验、自发研讨等信息收集活动,并进行归纳、分析和整理以便达到考核要求,最大限度的激发学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内在潜能[2]。

(五)全面创新考核制度。“谁来考”对准确客观评价学员成绩至关重要,这就要进一步优化考核组织的人员结构,要尽快走开培养单位和用人单位联合考评的路子,不断扩大部队用人单位评价比重,由于任职教育的考核的灵活多样性,院校和专业系应制定有关专业考核办法的实施细则,教研室要制定具体的考核实施方案,以确保专业考核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序进行。

考核是教育训练中的重要环节。根据任职教育特点规律,系统开展任职教育专业考核改革与实践既是任职教育改革目标实现的保证,也是激发学员内在潜能和全面提升发展的有效途径。只要创新思维,大胆改革,勇于探索,科学实践,就能摸索出一条适应任职教育需要的新型专业考核途径。

参考文献:

[1] 许洲基层设备管理中的专业考核问题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0,(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篇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教育学区辅导中心、各中小学:

现将《××市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义务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 实施方案

抄送:温州市教育局,××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

××市教育局办公室 2009年11月25日印发

××市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为全面贯彻落实课程计划,大力推进我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规范化、常态化,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意见》、《浙江省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指导纲要(试行)》、《浙江省义务教育段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建议(试行)》及《温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意见》(温教中〔2009〕33号)等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以建设具有鲜明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及良好个性品质为目标,以形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资源充足、学段衔接的课程体系和培养专、兼职相结合的具有专业素养的课程教师队伍为重点,规范课程实施与管理,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项要求的全面落实。

二、 实施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设置、地方管理、学校开发的课程领域,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重大改革,是促进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有利于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密切教育教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改善学校教育的课程结构;有利于鼓励教师创造性地实施课程,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有利于扩展德育的空间和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利于学校开展特色办学,深化课程文化的内涵。

三、 课程目标

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习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体验并初步学会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具有问题意识,发展良好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课时安排

根据浙教基〔2009〕120号精神调整后的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规定:3—6年级每周3课时,7—8年级每周2课时,9年级每周1课时。上述课时均不含信息技术课程,其中各年级的劳动与技术每周均为1课时。所有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科教学均不得挤占综合实践活动课时。

各校在安排课时时,在确保落实综合实践活动学期总课时并不超过周总课时数、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可以随活动需要采取灵活的弹性课时,可集中几天或一周时间搞一项主题活动。全市各类学校每年级每学期至少要设计和指导3个以上的主题活动,每个主题活动不少于3课时。建议周四或周五安排2节,以充分利用双休日开展活动,周一或周二安排1课时,用于交流、小结或提出下一阶段的活动要求等。

五、活动内容

在我省课程设置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领域是研究性学习活动、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也包括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游戏节等)、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科技教育、“绿色证书教育”等活动内容。

各校可按照亲近与探索自然(人与自然)、体验与融入社会(人与社会)、认识与完善自我(人与自我)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和组织,以主题活动形式开展,具体如:

(一)文化艺术类主题:如各地的传统文化、家乡风情、家乡名人、运动会标志设计、板报设计、我心中的居室、剪纸艺术、插花艺术欣赏等。

(二)社会生活类主题:如饮食与健康、乐清方言、本地特产、零花钱压岁钱的去向、学做小记者(节目主持人等)、我心中的明星偶像、贫困学生失学问题、关注外来人口等。

(三)科学技术类主题:如环境污染及其保护、校园环境调查、垃圾问题、城市与绿化、身边的科学等。

(四)科技制作发明类主题:如模型制作、发明创作、插花艺术设计、雕刻工艺、电脑设计、纸工、泥工等加工工艺等。

(五)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如敬老服务、法制宣传、环保卫生、领养绿地、科普活动、军训、社会生产劳动、郊游、参观等。

各校组织的校班(班团、班队)活动课符合主题的,可视作综合实践活动课时。

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可整合学校课程与地方课程进行(3-8年级地方课程《人·自然·社会》和《话说温州》2本教材,每周1节,各校可根据实际每学期单独教授一种,也可以交错隔周教授一种,但不能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替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六、组织实施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认真落实课程计划,保证国家课程计划的严肃性,是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基本要求。校长作为课程实施的第一责任人,必须提高认识,率先学习,努力实践,使自己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行家。

(二)建立队伍,完善网络

1.学校要鼓励教师任教或转岗任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队伍。省、市示范学校力争从本学期起,至少配备1名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其他规模较大的学校(18个教学班以上)从下学期起至少要配备一名专职指导教师,规模不大的学校(18个教学班以下)要配备多名兼职指导教师;要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年级负责人、班级负责人,建立“班级固定、年级协作、学校协调”的教师使用机制,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各个环节都落到实处。

2.在市教研室教研员指导下,各学区要建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有条件的学校要设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选择组织能力、责任心、综合素质强的专兼职教师担任组长,配合教导(务)处制定全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组织、指导、参与实施及开展教研活动,从而初步形成市、学区、学校三级教研网络。各级教研机构要定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讨活动,并使之常态化。

3.市教研室和教师进修学校要分层次、分批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师资队伍培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修班,促进教师观念转变,提高教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力。

(三)整合资源,积极开发

全市各校要优化组合学校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研究和分析地方、社区的背景和条件,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课程资源,体现课程资源的地方性特色。同时,要关注教师、学生和社会相关人员的人力资源,重视与现代信息技术相伴随的信息资源。要注重整合班团队活动、学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学生心理健康活动、环境教育、禁毒教育等内容,同时充分利用当地博物馆、科技馆、德育基地、科技示范基地等校外活动场所,形成良性互动机制。

(四)周密组织,认真实施

1.各校要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校长必须亲自担任组长,同时指定一位校级领导分管、负责课程的规划、组织和落实工作,做好相关部门的协调。要从社区学校资源、师资条件、场地设备和经费等实际情况出发,开齐、开足、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

2.教导(务)处和教研室要制定全校“综合实践活动总体方案”、“学期课程实施计划”和教师个人工作业绩考核细则,指导和审核各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及时做好全校总结,做好每个活动主题资料的收集、整理、存档等相关工作,为以后的教学教研积累素材。

3.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教师责任制。根据学校学期课程实施计划,确定每位教师每学期应承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任务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要制定活动周历表,以“周”为单位落实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及时监督、检查课程实施与计划执行情况,做到专时专用。

4.各校在日常公用经费中要确定一定比例用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开发、师资培训、活动开展等。

5.加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力度,市教育局争取在2010年至少建成2个具有一定规模、能满足当地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综合实践基地。

七、过程管理

科学地组织和有效地管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的保证。

(一)组织形式力求灵活多样。

小组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组织形式,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小组活动与个人活动、集体活动有机结合的办法,灵活运用,相互配合。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要求做好活动日记,及时记录活动基本情况。

(二)教师指导必须细致到位。

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指导教师必须制定学生活动主题的具体指导方案,编写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包括背景分析、活动目标、活动准备、课时安排、活动过程、场所要求、人员分工、安全措施、活动评价等环节),预设活动展开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困难及其解决方案,并认真指导学生制订计划、实施计划,通过参观访问、实地考察、资料查阅、实验观察、设计制作、志愿者服务等方式进行实践与探究,获取丰富的信息和资料。

(三)实施过程务必安全合理

各校必须逐步加强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数量、活动小组、活动结果、教师工作、课程资源与教学资料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和过程管理,科学合理地计算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工作量。要增强安全防患意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各校要制定综合实践活动安全制度和预案,加强与学生家庭、社会相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保证师生开展各项外出活动的安全。

八、评价奖励

学校要根据整体性、多元化、过程性等原则,运用成长记录袋、活动过程的观察、学生自我反思、师生协商式民主评议、成果展示等多种评价方法,对每一位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作出相应的阶段性评价。在学生评价活动中,教师应注重收集和分析学生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和数据;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提出改进计划;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过程与结果、个人与小组、评价周期与时空、多元主体评价的必要性与实效性的关系。

学校要建立专兼职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评价制度,并将其纳入教师的考核。对教师的评价,应侧重于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组织、规划、设计、指导、管理、工作态度等方面的能力、实效的评价。根据温教中〔2009〕33号精神,常年担任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并取得一定成效的专职教师,其任职时间可按二分之一计入班主任工作年限。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应纳入教师课时总量。任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满三年且成绩优秀的教师,申报高级职称时予以优先推荐。教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质量,应作为教师教学业务考核、晋级、职称评定、评选先进的依据之一。

市教育局要建立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体系,把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作为教学常规管理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从组织领导、课时安排、师资安排、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校本教研实施、管理制度、具体保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考核结果将与学校评先评优及校长绩效工资等直接挂钩。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不符合要求且整改不力的,予以全市通报批评;申报创建各类市级先进学校的,其参评资格予以一票否决;属于省、市示范学校的,警告且整改不力达两次及以上者报请上级有关部门取消示范学校称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 篇10

一、指导思想

“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江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课题。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研究、面向全体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追求的新型课程教学范式。它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了空间,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新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机会。根据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南》的有关要求,各年级、各班要按照综合实践实施方案,以认真的态度、务实的措施、规划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大胆实践,积极探索,积累经验,从而更好地推进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水平。

二、学校环境与资源分析

南汶西联小现有教师19人,学生334人,学校面积1240平方米,虽然活动面积很小,但学校各种设施齐全,电教室有45台微机;美术室、音乐室设备齐全,可供学生进行各种研究性学习。把天宝作为学生的实践基地,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资源非常丰富。

自实施综合实践课程以来,全校师生积极投身其中,学生对于综合实践活动很感兴趣,热情较高,教师要作“有心人”,善于利用这些丰富的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活动空间。

三、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使学生关注自然、体验生活、走向社会,重点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地球、关心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爱自然、爱生活、爱家乡,进而爱社会、爱祖国等方面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努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态度,培养合作精神和自我发展意识。

(一)学生层面

1、初步学会如何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知道怎样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并且组织实施。

2、学会对自然、社会、生活及自我问题进行深度探究。

3、尝试进行生产劳动,体验劳动和技术实践过程;

4、学会自主地与活动相关的社会部门和个人联系,进行表达与交流,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和各种形式的表达能力。

5、在学习的群体间建立起相互真诚、平等、信任的合作关系。

(二)教师层面

1.通过对活动的参与、组织、指导和管理,转变教学观、课程观和教学方式。使教师从传统学科课堂上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主题活动中的策划者、合作者和指导者。

2.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习得与发展,而且要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态度的养成和价值观的确立,引导

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世界出发,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使他们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得到不断提升。

3.改善教师结构,培养一支“一专多能”的新型教师队伍,促进教师的自身专业化成长,形成与学生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学校层面

探索一条符合本校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综合实践活动路子,建立并完善一套较为合理的具可操作性的综合实践课程的操作模式和管理模式,改进教学观念,提升学校的办学理念,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增强学校的知名度。

四、课时分配

全面开足综合实践课和地方、学校开的课,根据学校具体情况,综合实践活动课3-6年级每周安排2-3节,内容包括:

1、信息技术教育;

2、研究性学习;

3、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4、劳动与技术教育。

五、课程实施计划

(一)从三年级开始,以人与自然为主题,适当加入有关社会、生活的内容,全面启动综合实践活动。从中探索以下问题:(子课题)

1.如何充分开发本校课程资源?

2.如何对综合实践活动指定领域内的四块内容进行整合,体现综合化特点?

3.如何在学科教材中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的素材,并以此为切入点开展活动?

4.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5.综合实践活动与德育教育的关系。

6.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管理和评价。

7.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8.综合实践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

(二)课程内容及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以上四块指定领域内容既可以相对独立地设计和实施,也可以通过综合性的活动主题或项目,以其中某一领域为切入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将四块内容融合在一起;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学生的交往活动等;丰富的学科知识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可以充分挖掘学科内容中的素材,使之延伸、提升、综合、重组为综合实践活动。并将参考《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指导用书。

(三)活动内容

学前教育专业综合实践课程考核实施方案 篇11

【关键词】课程考核方式;TBE;房地产市场营销

一、概述

TBE课程考核方式,即Task Based Evaluation,是美国大学课堂较普遍的一种课程考核方式,授课教师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在开展课程教学前依据课程任务布置一份大作业---即课程任务Task,整个学期,学生学习该课程既是为了完成这个课程任务,同时也能将所学知识及时掌握和运用,并最终以此作为考核结果。这样,避免学生学一个专题,逃一个专题,旷课逃课,也极大地刺激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具体来讲,主要有五大实施步骤:Task→Place→Analysis→Communication→Evaluation。

《房地产市场营销》作为本校一门重要的物业管理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作为一门新增课程,开课时间并不长,这对教师、教学等都是考验,如何使其成熟化、体系化、成果化,是物业管理专业一直思考的问题。2012年本校新的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2013年本专业三年规划,对物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纲领性制度的改革如何落到实处,加以实施,才是根本问题。结合本校改革后最新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有效推进物业管理专业教学国际化,需要对《房地产市场营销》课程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对课程体系从章节式、呆板化体系转变为专题式、模块式体系,结合学生特点和专业课程特色更好地实施开展课程教学。

二、实施与运用

为实现课程改革目标,本人以TBE课程考核方式理念,变革学生被动式听课的习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前期的充分准备,对课程内容和结构体系分析整合,结合本市房地产楼盘营销特点及特色,学生实际情况,设置好Task,在学期初进行任务布置,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结合Task,并适时检查监督学生各环节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指导、督促。具体实施与运用环节如下:

第一环节:Task

即确定任务选题,学生需根据教师布置的课程任务,按照自身实际情况以及对社会、对房地产行业、对课程的了解情况制定课程任务实施方案和方案可行性报告,其中包括选题的意义和目的,如何实施,可能会有哪些方面的问题,如何解决问题等内容。《房地产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操作性较强,对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尤其营销环境分析、购买行为分析、市场调查预测、产品定位与策略等几个模块。因此,在设置该课程任务时,必须考虑到该课程的全部内容,形成体系,为后续内容打下基础。

第二环节:Place

在美国课堂TBE课程考核方式的实施中,Place是一个非常关键性的环节,也是老师确定的硬性要求,即每位同学必须确定一个真实的工作地点,并由工作地点的老板或负责人对其实施方案和可行性报告进行评价,由老板决定其方案是否可行,并出具意见书提交给老师,老板认为可行,学生的任务才得以开展,否则,还需不断改正和改进以获取老板的認可和同意。本人在《房地产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运用中,针对学生特点和行业特色稍作调整,对此环节的设定主要为符合Task要求的特定楼盘,每组从任务开始之初确定的楼盘将一直持续到任务最终的完成,这就要求各组充分考虑时间、人员、资金等多种因素,“可行”这一因素非常关键。在此环节中,组与组之间、男生和女生之间的表现差异非常大,各组的学习积极性导致获取的素材的多少,直接影响后续环节;男生注重实地调查结果,女生往往能收获很好的现场采访素材,整理分析环节更细致。

第三环节:Analysis

通过任务的分析和地点的确定,同学们将根据各自所制定方案开展调查和分析,当然,为了完成调查和分析,必须认真聆听老师每堂课的授课内容,因为很有可能将对其分析起到重要的关键性作用。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发现该环节是最难操作的环节。同学们通过确定目标,实地调查,收集材料,问卷发下去,实地去采访,电话咨询等各种方法,获取的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却无从下手,毫无头绪,难以抓住关键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去解决。其次,理清思绪后缺乏分析能力,过多地使用定性分析方法而忽略定量分析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市场预测模块中的专业性教学内容较难掌握和运用,缺少实际操作,也导致运用能力不强。

第四环节:Communication

此环节要求每位学生对各自前期的准备工作、进展情况和下一步的打算进行展示和交流,目的是为了听取大家的意见,给其他同学提供自己的看法,也可以针对较困难的部分征求大家的观点或帮助。通过这样的交流,既激发各自观点撞击,也更好地促进任务的完成。因为是首次尝试该课程考核方式,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必须不断的跟进,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完善和解决。此环节最大的特点莫过于通过组与组之间的交流,提高大家完成Task的积极性,促进任务的有效开展,同时,把各组存在的问题拿到台面上来,通过交流和讨论解决存在的问题,使任务得以有序进行。

第五环节:Evaluation

以往我们的考核方式过多地依赖试卷和客观题,认为考试就是试卷上的100分,而这100分大部分都是客观题,都是死答案,死要点,年复一年如此的考核方式把同学们的思维全都圈死在了正确答案上,这样的困境迫切需要打除。在TBE课程考核方式中,抛开了正确答案,死记硬背,突击式复习,考核变得更加开放、多元,同时也更加公开、公平、公正。因此,要求老师在这一环节非常认真、细致,对每位同学的最后课程任务报告会详细查阅,核对,并和同学们调查工作地点进行联系,综合多方面予以公平考核。作为一名教师,要认识到一点:考核是考查学生对你教授的课程内容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而不是背诵能力。

三、实施效果

(一)考核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作为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课程设置必须与行业、岗位高度接轨,物业管理专业学生为文理兼招,不过过半数仍为文科生,在招生之初,我们比较注重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在挖掘个人潜力、职业规划、综合素质等方面很看重,因此,大部分学生的沟通能力、交际能力、组织能力都还不错,这为本人的项目实施打下很好的基础。本人选择11级作为考察对象,作为大二的学生,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和学习能力,不受实习就业等的干扰,学习积极性较高,同时,对班级、学校、周边环境已经慢慢熟悉,具备调查的基础。本校物业管理专业11级有三个班,为区别效果,仅在物管1133班加以适用。通过一个学期的试行,发现该班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提高,经常有学生课后给老师留言,电话咨询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最初每组的积极性有所差别,有成绩好的,也有不好的,但在调查中和成绩是没有关系的,做了就是做了,在每次交流中大家都能看得到,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促进过程。

(二)考核更加公平公正

TBE考核方式的最终评价并不是“一考定生死”,而是一个多次的积累过程,由每次的小任务最终完成该课程该学期的总任务,因此,每组每次都要用心才能好好完成,而教师在每个小任务中必须密切关注各组的进展并帮助督促促进解决各种问题,同时,对每位组员也需及时进行沟通,组员分工及完成情况予以记录评定,为后续考核提供基础。

(三)考核能更好地体现学习效果

通过每次小任务完成情况和每位同学的表现情况记录表,结合最终的总任务加以考核,虽然没有试卷,没有名词解释、选择题、填空题,同学们对概念的理解、对预测工具的运用、对产品的定位分析、对营销技巧的掌握却能一一道来,不再是照背书本死概念,而是通过对楼盘特点的调查分析,得出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这样的学习效果才是老师希望看到的。

四、后续思考

上一篇:材料与方法下一篇:第八章第二节淀粉与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