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业余篮球运动员

2024-09-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青少年业余篮球运动员(精选9篇)

青少年业余篮球运动员 篇1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2-000-01

摘 要 体育文化作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内容之一,社会受众程度越来越高。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体育的价值观有了巨大变化。而青少年篮球训练营也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资料法、分析法、归纳法等方法,了解青少年篮球培训机构的运行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对策,以求为青少年篮球培训机构的发展提供参考,推动篮球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青少年篮球训练营 现状 对策

在当今社会经济转型期的背景下,一方面要通过创新驱动,使中国的经济实现由大到强,另一方面要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与此同时,体育活动作为人们精神上追求的首选项目。鉴于此,以传授技能为主的体育培训业在全国兴起,各种形式的体育培训机构相继出现,体育培训业正在成为我国体育产业新的增长点。青少年篮球训练营作为体育培训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能使广大青少年和儿童身体得到发展,而且对我国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体育训练营的内涵

体育训练营是以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为目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培养团结协作和拼搏奋斗的优良品质,传授运动技术技能,发现和培养人才。体育训练营是一种基础体育组织形式,在我国起步较晚,数量较少,对培养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或是对培养竞技体育人才都是不利的。

二、青少年篮球训练营的基本状况

(一)依托学校为载体

青少年篮球训练营大多是以学校为载体,依托学校的场地资源,由本校教师兼职教练员,对学员进行训练,由于依托学校氛围浓厚,学生非常愿意参加篮球训练,所以训练营开展效果很好。

(二)男女比例失调

从年龄上看,训练营的学员大多都是小学和初中生,正是生长发育和发展技能的黄金时间,直接影响到以后的竞技水平。而训练营的队员中,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很多家长认为篮球不适合女孩,更想让自己女儿学习艺术方面的特长,这样的观念阻碍了女孩进行篮球培训。

(三)选择篮球训练营的动机与目的

篮球训练营的招生情况和对篮球的热爱是分不开的,青少年投身训练营的动机与目的主要有这样几种:1.升学:初高中生为了提高专项成绩来参加篮球训练和考试项目的辅导,以便参加体育院校的考试。2.健身: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身体素质不好,想通过体育锻炼来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3.发展:少数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身体条件好,希望通过训练,也能培养出像姚明一样的篮球巨星。4.娱乐:由于孩子课外活动较少,通过接触篮球运动使孩子快乐成长。

(四)篮球教练员的职业化程度不高

一个好的教练员,能在训练学员时传授正确动作,从而提高训练质量。篮球训练营教练员兼职教练很多,对兼职教练来说,篮球训练营的工作只是他们的副业,很难保证对训练工作的高度负责。

三、青少年篮球训练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青少年篮球训练营管理不规范:相关部门不够重视篮球训练营,由于训练营的管理涉及到工商、体育、教育等部门,各部门之间沟通不够,造成了训练营市场混乱,严重影响训练营的健康发展。

(二)训练手段单一

青少年篮球训练营经营手段单一:除了单一的举办冬令营夏令营活动外,很少有其他的宣传推广,缺乏主动性。

(三)场地设施缺乏针对性

训练营场馆器材不适合青少年发展:青少年篮球训练营的场地、器材都是成人的标准,不符合青少年身体发展需要。

(四)教练员队伍整体素质较低

教练员流动性大,整体素质不高:青少年篮球训练营的教练队伍结构单一,这主要和教练员的来源有关,一般都是退役的运动员和在职的体育教师担任,非常不稳定。

四、青少年篮球训练营的发展对策

(一)加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对训练营进行宣传和推广,吸引更多青少年学员加入。可以聘请篮球明星对学员进行定期指导,从而提高训练营的专业性和知名度。

(二)为了促进训练营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应该建立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参与督导、审查、考核等统一的管理工作。支持和鼓励社会各界力量来对训练营进行投资,给这些创办者提供优惠条件。同时要控制训练营开设标准,达不到标准的不予批准招生。

(三)加大对硬件设施的投入,保证训练顺利进行。训练营应结合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年龄的学员购置适宜青少年的栏架和篮球,不仅可以让他们更好的掌握技术动作,还能促进身体发育,为以后的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政府应出台与训练营相关的一些政策,贯彻市场准入制度,使篮球培训规范化,杜绝乱收费现象,从而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五)增加教练员的学习培训机会,提高执教能力。教练员应阶段性的去大学或职业队参加进修和培训,提高自身的执教能力,充实新战术和新模式,学习专业知识。训练营之间可以共同交流方法和经验,从而带动青少年篮球训练营共同提高。

(六)坚持技术训练和理论学习相结合。训练内容必须结合青少年的成长规律,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法,技术训练与理论训练相结合,为我国培养出优秀的篮球运动员。

青少年篮球训练营有着很好的群众基础,篮球爱好者众多,希望通过对青少年篮球训练营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的分析,总结出青少年篮球训练营在经营和管理方面的不足,从而提供参考依据,让更多青少年投入篮球运动中,享受篮球运动,享受快乐人生。

参考文献:

青少年业余篮球运动员 篇2

青少年一般是指13—17岁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的训练中, 要考虑青少年的特点, 顾全大局研究他们的成长规律和特点。身体素质在高强度、高速度、强对抗的比赛中, 对于发挥个人技术水平, 以及全队的战术指导思想起着决定性因素, 尤其随着运动员身高的不断增长, 更要与灵活、协调的身体素质结合。所以, 青少年时期的身体素质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青少年业余篮球队员。

2.2 研究方法

观察总结法、文献资料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青少年身体训练的必要性及与技、战术的相互关系。

3.1.1 身体训练的必要性

在当前世界篮球发达国家的比赛中, 攻防中的各种脚步移动, 曲线跑、后退跑、侧身跑、转身跑、滑步跑及边跑边抢断球, 都需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作为基础, 在激烈的对抗中, 攻守转换的频率大大提高, 这样要求作为培养篮球后备人才的青少年篮球训练, 就绝不能急功近利, 而应扎扎实实打好身体素质基础, 为整个篮球事业, 为高水平运动队培养合格有用人才。

3.1.2 个人技术与身体素质

近几年来, 加强和发展个人攻击能力已势在必行, 在一支队伍中单靠锋线队员得分已经显得远远不够了, 而是需要整支队伍普遍得分。我们不能在青少年时期过早确定场上的位置, 你是组织者, 就专打组织;我是传球配合的, 就专门配合;他是投篮的, 即使已经被对方卡死了也要盲目地投篮, 这样其他人员即使有了很好的进攻机会也将白白地失掉, 应该是无论谁处在任何位置上, 都能担当起这一位置的角色, 这就要求队员个人技术更加全面, 身体素质更高、更全。只有这样, 才能培养出既能打里又能打外、能左能右的合格人才。

3.1.3 全队战术与身体素质

现代篮球比赛更加讲究全队整体作战, 场上内线、外围全面开花, 高大队员与小个队员齐攻篮下, 防守中更多地采用全场紧逼、区域紧逼, 甚至在一些级别的比赛中规定防守必须打紧逼防守, 不许打联防, 这些都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样看来, 身体素质的好坏势必影响着全队技、战术水平的高低。

3.2 青少年的生理特点与身体训练。

3.2.1 神经系统的特点

青少年时期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不均衡, 往往兴奋大于抑制, 易冲动, 也易扩散, 因此注意力不易集中, 活泼好动, 做练习时易出现一些多余动作或动作不准确、不协调, 但建立条件反射快, 消退得也快, 重新再恢复也快。根据上述神经系统的特点, 我们在训练中应多示范, 多练习, 少讲解, 多安排短暂的休息, 注意调节兴奋性, 训练内容尽量多样化。这样既可发展全面身体素质, 又符合青少年的生理特点, 显得生动活泼。

3.2.2 运动系统的特点

青少年时期正是骨骼生长发育时期, 水分和有机物较多, 无机盐较少, 故青少年骨骼富有弹性, 但坚固性较差, 由于骨的硬度小, 韧性大, 因此不易骨折, 但容易弯曲变形, 造成畸形。

青少年的关节, 软骨较厚, 关节囊韧带的伸展性大, 所以关节的运动范围也大于成人, 但牢固性差, 在训练中应加强弹性和伸展性的练习, 这样就可使关节的活动既柔又韧, 既灵活又牢固。

青少年的肌肉含水分较多, 蛋白质和无机盐较少, 所以富有弹性, 但肌力较弱, 耐力差, 易疲劳, 所以做练习和学动作时不够精确, 下肢的灵活性与协调性较差, 训练中宜选择柔韧性和弹跳力的练习, 负荷较轻而动作较快的练习或中等负荷量的力量练习。

3.2.3 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特点

青少年的心肌纤维较细, 弹力纤维分布较少, 运动时主要靠增加心率来增大心输出量, 在训练中要注意心脏的负担不能过重;运动时主要靠加快呼吸频率来增大肺的通气量, 运动时不宜过多进行长时间大强度的耐力练习, 并难以完成长时间大强度的肌肉活动。

3.3 身体训练的方法与手段。

在选择和运用训练的方法和手段时, 首先要解决好青少年时期身体训练中的一般身体训练与专项身体训练之间的关系, 绝不能“急功近利”, 经运动实践证明, 只有奠定青少年全面身体素质训练这一基础, 才能提高和获得理想的运动成绩。

青少年时期应以发展速度、灵敏、柔韧、弹跳力为主, 其它为辅;而成年人则以速度、耐力、力量、弹跳力等全面素质为主, 其它为辅。

3.3.1 发展速度素质的训练

速度是篮球运动中最重要的素质, 是比赛中争取时间优势的重要条件。在篮球运动中所需要的速度, 是短距离内快速的起动, 它体现在快攻快守的攻守转化, 进攻与防守的速率, 变换方向和各种曲线跑上, 不断提高速度素质, 对提高各种动作技术的速度、快攻、紧逼防守等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3.2 发展灵敏素质的训练

篮球运动要求运动员在极其快速和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具备反应敏捷、应变快速和动作准确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训练中, 运用各种信号手段来提高运动员神经系统迅速集中和扩散的能力, 使运动员随机应变, 迅速做出不同的反应。

提高篮球运动员的柔韧素质, 不仅能拉长韧带, 加强韧带的弹性和关节的活动范围, 而且对个人技术的发挥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青少年因其本身关节囊、韧带的伸展性大, 所以训练起来不困难, 只要重视在每天早操、每次训练课的准备活动中, 组织一些专门的针对性训练, 坚持经常性的训练, 就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3.3.4 发展弹跳素质的训练

在篮球比赛中, 争抢篮板球、抢断球、跳投、盖帽、补篮时既要跳得高, 起跳速度快, 又要跳得及时, 有连续弹跳能力, 这是争取空间优势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发展弹跳力的训练, 要力量训练与速度训练相结合, 还要准确掌握起跳的时机和判断能力, 能够在不同情况下起跳并在空中交换动作。

参考文献

[1]邓树勋等.运动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2]杨锡让.实用运动生理学.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88.

[3]寇振声.篮球教学与训练法.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1.

[4]姜立嘉.论现代篮球实战系统训练.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青少年业余篮球运动员 篇3

关键词:河南省业余体校青少年篮球运动

前言:目前河南省业余体校篮球运动员共有2105人,占河南省全部业余体校的运动员18773人中11.21%,居所有项目中第二。但是在开展中由于各方面状况限制青少年篮球运动的开展,根据以上情况提出青少年篮球运动开展对策。

一、完善领导体系,健全管理、协调制度

“体教结合”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体育和教育部门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需要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因此应在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的条件下,建立“体教结合”领导协调小组,具体指导“体教结合”的工作。

二、建立健全青少年业余体校训练体系,鼓励多种办学方式

目前,我国业余训练体系大致可分为教育和体育两个系列,即教育部门办的体育系列和体育部门办的教育系列。现有办学模式是以下几个方面。

1.公助民办训练中心

公助指体育局、教育局等单位出部分资金和提供一些训练场地,民办是通过个人或个人渠道来的各种捐资和赞助,教练员来自基层学校或体校有一定专长和事业心强的教师共同参与的训练中心。

2.城市社区联队

在城市中的区教育局和区体育局指导下,发挥街道社区的作用,由其协调周边事业单位与学校的关系,根据学校的传统或特长,确立运动项目并组队进行训练。

3.有偿业余训练

由参加业余训练的学生运动员,根据参加训练的情况,交纳部分培训费等。

4.以体育夏令营、冬令营形式进行阶段培训

利用青少年假期,由体育局、教育局等单位提供一些训练场地、教练员和设施,由学生交纳一定的费用,确定其喜好的运动项目,组织训练和比赛。

5.社会集资赞助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试点单位利用自己所拥有体育场馆、人才等社会体育资源,建立起来的具有社会主义公益性的新型社会化青少年体育组织。一般是在企业赞助下成立的课后集中定期训练的俱乐部。

6.青少年篮球传统学校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各地青少年篮球传统学校也都蕴藏着丰富的篮球资源。

三、建立选材一体化,科学育才一条龙的运行机制

体育和教育部门应广泛、科学选材,形成一体化的选材机制。根据个人身体形态、素质、机能、心理、遗传、血型气质、地区差异性进行选材。同时,在育才上逐步建立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的相互衔接比较认同、相互配套的一条龙培养体系。

四、完善竞赛制度,发挥杠杆作用,促进篮球运动的可持续性发展

我国篮球竞赛制度的弊端:篮球后备人才参加比赛的机会太少,训无所用,学生训练后参与实践的机会少,通过调查河南省球类管理中心每年组织的青少年比赛仅有1~2次,学生每年正式参加比赛场数最多9场,导致训练积极性不高。

五、建立健全教练员、运动员激励机制

体育部门必须从组织机构、基础设施、科学选材、输送和参赛成绩等多方面来评估业余训练工作,表彰奖励先进。教育部门应该制定、完善业余篮球运动员升学的优惠政策,各级政府要设立“体教结合”优秀组织奖,对实行“体教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体育和教育部门给予表彰奖励,同时建立完善监督机制,不定期地对教练员进行跟踪管理、培训,促使教练员建立长期、短期、科学的训练计划。

六、改革篮球运动员学生学制管理

运动员学生因为训练比赛,势必影响正常的文化教育,因此,采用学分制形式,对其所取得的运动成绩按一定比例换算成学分,达到一定学分的就可领取毕业证,应该建立“优秀篮球运动员不仅具有高水平的身体素质、篮球技巧,也应该具有睿智的大脑”这种理论。

七、多种渠道融资,合理收取一定业余体校篮球运动员学生的培养费,增加训练竞赛经费

随着体育市场的逐步完善,运动人才作为一种特殊人力资源,在转让或分配时可酌情收取一定的培养费,以弥补目前训练经费的短缺,同时也利于调动各余业体校多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积极性。在调查中,有20.26%的学生认为应“酌情收取培养费”,有50.33%的人认为“不应该收费”,29.41%的学生“无所谓”这一结果反映了有偿转让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目前,我国学生培养费问题具有四种收费方法。

1.有偿训练:就是训练单位对篮球运动员的训练的时间和内容收取一定限额的费用。

2.有偿输送:就是指训练单位将所培养的运动员输送到上一级训练单位。原训练单位向上一级训练单位收取输送费用。

3.有偿转让:是指运动员转让到同级培训单位,原培训单位向接受单位收取转让费用。

青少年业余篮球运动员 篇4

摘 要:本文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和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心理训练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了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认为在训练中心理素质训练是一个重要环节。提高队员心理素质,可以促进和提高青少年篮球运动的水平。

关键词:青少年运动员 篮球运动 心理训练 运动水平

1.前 言

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其目的是培养运动员适应篮球项目要求的各种心理品质,克服运动员和运动队在训练和比赛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障碍,同时,通过心理训练进一步磨练运动员的意志、陶冶性格、提高战斗力、改进运动队内部的相互关系,以保证训练取得良好效果,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2.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2.1 情绪稳定

青少年心理训练是一个完全出自内心的自我动员过程,因此教练员应帮助青少年建立对心理训练的高度自觉性、坚定性和良好的训练信念。同时,教练员的情绪状态对青少年进行心理调节的效果也有密切关系。2.2 参与动机

青少年训练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是推动队员积极学习、刻苦训练以及创造优异成绩、为集体争取荣誉的重要条件。这阶段的青少年动机不统一,又不稳定,教练员应使队员端正动机,明确目的,使队员动机与集体目标有机统一,这样才能使球队齐心协力战无不胜。2.3 运动员个性

运动员个性、气质在训练和比赛中都能充分体现出来。如运动员兴奋快慢,有的表现欲强,有的面临强手敢于拼搏等等,作为教练员要善于观察,了解队员的性格,发挥运动员个性长处。

3.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

由于青少年篮球运动技术的获得,比赛的发挥,都是在心理调节下实现的身心结合活动,所以,对心理的训练也就和对技术、战术、身体训练一样重要。3.1 诱导训练法

3.1.1诱导训练法的概念

诱导训练法是指在训练中采用有效的刺激物把运动员的心里状态引导到某一个事物或方向上去的训练方法,可以顺利完成训练与比赛任务建立良好的心里状态。诱导的途径是多样的。诱导者常常发出语言信号,由运动员的听觉器官接受信息,并按预定要求去实施。鼓励与批评、服与疏导、发与幽默都是诱导的常用手段。

3.1.2 使用诱导训练法应注意:

(1)是所采用的诱导手段应是运动员感兴趣的,能引起运动员注意力转移的;(2)是诱导者是教练员、心理学家,也可是同伴,但均应是运动员愿意接受的;(3)是应从诱导的目的、手段、信息传递方式及结果等多方面计划安排某一次诱导训练,切不可随意滥用,以防产生负作用。3.2 模拟训练法

3.2.1 模拟训练法的概念

模拟训练法是指模拟设置未来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条件进行的训练。在模拟未来比赛的条件下进行心理训练,即模拟心理训练。模拟训练内包括很多,如对竞赛组成因素的模拟训练;对包括比赛环境在内的环境条件适应性的模拟训练;等。

3.2.2 模拟训练时应注意:

(1)是动员参加比赛做好适应性训练的模拟训练,要对比赛的对手、环境、条件等各个方面进行详细的了解与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研究的结果进行针对性训练,使训练尽可能地与面临比赛实际相似;(2)是由于各运动项目不同,训练的“模拟点”亦不同;(3)是模拟训练是提高运动员适应能力的训练,在于能使运动员中枢神经系统形成优势现象并建立合理的定型结构。3.3 培养自信心的意志训练

意志是必胜的信念(自信心)和内在的稳定(克服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其中必胜的信念是起主导作用的,否则其它内容无从谈起,并会导致消极因素的产生。在训练中,采用竞赛性质的手段,以激发争胜的心理特征。3.4 克服困难的意志训练 克服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是顽强性的外在表现。在训练中可由以制造多种困难的复杂局面,设置各种障碍,增加各种精神压力,加大各种难度的练习等等,培养运动员勇敢、顽强、战胜困难的精神。3.5 教练员的运用方法

赛前进行情绪体验的模拟训练。运动员过分紧张的情绪来源于比赛中新异刺激的数量。赛前模拟比赛的训练,让运动员反复体验类似比赛的情景,就能大大降低正式比赛的刺激强度,从而使运动员容易在赛前出现良好的心理状态。

4.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1 不同性格的青少年对各种技术的兴趣和接受能力不同,对教练员的动作示范和战术意图理解不同,教练员在教学中应有耐心,对个别运动员还要开“小灶”。4.2 在进行训练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强调群体内的心理相容性和内聚力,群体成员之间心理相容,关系融洽,才会有共同语言,参加比赛时才能同心协力,遇到困难才能同舟共济,取得胜利才能共同欢乐。

4.3 不同的训练阶段,性格气质不同的队员有不同表现。在训练的初级、中级阶段,一般以基本技术、战术为主。多血质的运动员就可能表现出不积极,喜欢比赛和表现,这时应多强调基础训练;而粘液气质的运动员,兴奋与抑制的转换比较慢,缺乏生气,应多做快速反应与灵活性的球类游戏,调动训练的积极性。4.4 运动员受到外界影响,影响运动员的外界因素有父母、家庭其他成员、异性朋友、队友、同学和老师等。外界影响多数是有益的,也有不利因素,有益的可因势利导使之对运动员起积极的作用,并在较大程度上去创造良好氛围,有害的设法加以清除。

5.建议

5.1 心理训练计划的制定 在组队初,教练员必须对每一个队员的个性和气质进行初步了解,并制定一套既要合符集体利益又要区别对待个别运动员的训练计划。5.2 不同时期的训练方法应有所区别 5.2.1 建队初期

动机的培养应放在首位。在技术训练中,应注重对球感的练习和身体素质的练习;在心理训练方法上要注意运动员性格和气质的差异。5.2.2 训练中期

运动员在技术和战术方面均有一定提高,应该将心理训练的重点放在培养运动员能力上,在提高技术基础上强化意识培养。5.2.3 训练后期

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掌握技术动作的能力提高,基本技术、战术也较为熟练。这一阶段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比重要加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技术各战术方面,强化运动员球感、时间感、距离感、视野和意识的训练;二是在面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的训练;三是进一步明确和统一运动员动机和责任感,提高自信心,有强烈的比赛欲望。

青少年业余篮球运动员 篇5

一、主办单位

连云港市教育局 连云港市体育局

二、承办单位 连云港市中学生体协 三、比赛日期及地点

日期:2018年7月6日起每周五、周六、周日下午 地点:各参赛学校体育馆 四、参加单位

高中男子甲组:三星级以上高中均可报名参加

五、竞赛项目 高中男子篮球

六、参赛办法

1.每单位限报领队1人,教练员2人,运动员12人。2.运动员年龄规定:高中组2000年1月1日以后出生。3.运动员必须是有正式学籍的在籍在校学生。4.运动员不得以小打大,更不能以大打小,不得冒名顶替,弄虚作假,各代表队不得随意弃权或罢赛 更换队员,否则按大会纪律规定处理。

5.运动员必须经医生(县级以上医院证明)检查,证明身体健康者,并在报名表上加盖医务部门印章,方可参加比赛。参赛队须在当地办理运动员保险,报到时带保险单原件交大会竞赛组审核,否则不得参加比赛。

为了加强本次比赛的管理,防止运动竞赛中的不文明行为,促进运动队伍的精神文明建设,保证比赛顺利进行,制订如下纪律规定:

一 比赛期间,所有人员(包括领队 教练员 运动员 裁判员 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执行竞赛规程 竞赛规则 《运动员守则》和《教练员守则》及运动员资格的有关规定,否则,将按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二 比赛队要加强对队伍的管理 教育,做到人人遵纪守法,讲文明,讲礼貌,尊重裁判 尊重对方 尊重观众,如有谩骂或殴打裁判员 对方运动员及本方运动员的,或者故意伤人和互打 互骂的,领队 教练员必须立即制止,并令有关人员立即退出赛场,情节严重者给予纪律处分,临场裁判员对上述恶劣行为,有权取消其当场比赛资格;场下发生上述行为的,将按《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理。相互打架斗殴的,对首先挑起事端者,应加重处分;全队有三分之一或以上人员参与事端的,立即取消全队比赛资格,并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参与事端的人员纪律处分,并通报全市各学校及区(县)教育和体育行政部门。

三 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必须服从裁判员的判决(如运动队一方或双方对裁定有争议时,可按规则 规程的有关规定及程序进行处理)。在比赛中,如不服从裁判员的判决,进行纠缠,致使比赛中断超过5分钟的,即按罢赛处理,临场裁判员有权判对方获胜。

四 凡有罢赛或变相罢赛者,组委会或竞赛部门的负责人有权责令其领队或教练员立即恢复比赛,如不服从或故意拖延者及无故弃权者,取消其全队比赛资格,视情节轻重追究相关责任,并通报全市各学校及区(县)教育和体育行政部门。

五 凡有串通作弊,弄虚作假,对裁判员进行贿赂 威胁或授意偏袒自己者,经查实后,立即取消其全部比赛成绩和资格,对有关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六 在比赛中,球队席上的人员,其身份必须符合规则的要求,其行为必须在裁判员管辖下,其它人员一律不得坐在球队席上,球队席上的运动员一律不得进入比赛场地(包括领队 教练员)。

七 在主客场的比赛中,要求主场观众要文明观赏比赛,不许翻越栏杆进入场内,往场内投掷物品干扰裁判员的正常工作,如果发生有谩骂、威胁裁判和对方者等不民行为,导致比赛中断,有关人员视情节给予相应的处罚,造成不良后果者,要追究其主场参赛队伍的责任。

八 凡违反大会纪律规定而被取消比赛资格者,其参赛保证金3000元全部予以扣罚。

九 裁判员应严格遵守《裁判员守则》,加强业务学习,在任何情况下要坚持原则,对多次错判 漏判,有意偏袒一方,执法不公,违反公正竞赛,利用职权营私舞弊 弄虚作假 收受贿赂者,一经查实,组委会有权令其停止裁判工作,并根据情节轻重追究其责任。

环县四中青少年业余训练汇报材料 篇6

我校自建校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教体局的亲切关怀指导下,以科学谋划体育工作发展为思路,依托我县现有的体育事业为基础,紧密结合创建特色学校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体教结合优势,积极探索业余训练和竞技体育发展之路,曾被县教体局评为青少年业余训练先进集体,并计划在未来3年内将环县四中打造成为市级青少年业余训练名校。

(一)坚持不懈的狠抓训练工作,争创竞技体育强校。

从建校起就成立了体育专业训练队,目前已有5个专业训练队,分别是高

一、高

二、高三专业考生训练队和武术、排球训练队,他们长期坚持训练,以每天早晚集中训练为重点,并做好了假期集训工作,我们的教练员,每天训练时间达3个小时以上,没有节假日和休息日,为环县青少年体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充分调动业训积极性,不断提高业训质量。

为了提高我校的业余训练工作水平,我校专门成立了业余训练工作领导小组,由一名副校长专抓体育训练工作并配备专职教练员,千方百计满足业余训练的需要;为了调动广大师生的训练热情,在校财政比较紧缺的情况下,仍出台重奖措施,对取得县级以上优异成绩的教练员、运动员给予奖励;为更好的适应新时期阳光体育工作的开展,更好的服务于训练,我校对小操场进行了重建,新盖18间平房作为体艺训练专用房,此工程在下学期方可投入使用。全面提升了环县四中训练基地的硬件需求,满足了 1

特色办学的发展要求。

(三)运用灵活多样的业训模式,不断提高业训水平。

我校采用了“派出去、引进来”的教师培训模式,不断更新培训理念、吸取外校宝贵经验,提升教练专业水平;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训练模式,不断与周围其它学校进行交流和学习,以赛代练、以练强赛,全面提高我校的业训水平。我校还根据学生的特点,建立了校内以传统项目为主的多样竞赛制度,安排了各种系列体育竞赛活动,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全校学生运动会,并根据季节特点定期举行各种校内体育比赛,如登山越野赛、篮球赛、排球赛、拔河、踢毽子、跳绳等赛事。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强化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以及集体荣誉感,通过各项比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主动发展和展示自己的机会,从而推动了学校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

(四)通过教练的不懈努力、运动员的刻苦训练,我校的业训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

近两年来,我校在省、市竞赛中均取得了较优异的成绩,如省中学生运动会女子排球我校荣获三等奖,市全运会上我校田惠玲(跳远)、陆海波(跳远)、刘义军(铅球)都获得了很好的奖励,同时,我校在近两年高考中已有17人被本科体育院校录取,且今年有8人有望被本科体育院校录取。

总之,经过五年的摸索和学习,在基础训练设施落后、建设投入不足、训练专项资金缺乏的情况下,我校正逐步形成一套独有的训练经验,以培 2

养各项目尖子队员为入手,以训练专业考生为抓手,不断提高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扩大特色办学规模,夯实基础,优化条件,争创佳绩,为打造一流标准的、宜训、宜养、宜赛的庆阳训练名校而奋斗,为老区体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青少年业余篮球运动员 篇7

1、创新高校业余篮球运动员有球训练模式的必要性

高校业余篮球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有球训练, 第二部分是脚步训练。和脚步训练相比, 有球训练的内容更加丰富, 要求更加严格, 训练的难度也更大。所以, 不断对高校业余篮球运动员有球训练模式进行创新, 就是积极提升高校业余篮球训练水平的一种表现。正因如此, 需要对高校业余篮球运动员的有球训练模式进行大刀阔斧地创新。

1.1、提升高校篮球训练质量的必由之路

高校业余篮球运动员, 是一群非常特别的运动员, 高校学生的身份性质注定了这些运动员的非职业运动员属性, 而且这些业余篮球运动员中的绝大多数人在毕业之后并没有办法进入职业篮球队成为一名职业篮球运动员。所以, 对于这些运动员来说, 篮球, 不仅仅是一个梦想, 更是一种情怀。正是基于此, 很多高校业余篮球运动员并不重视在校期间的训练成效, 这样的个性行为会在整个篮球队里产生不良的影响, 从而降低正常训练的总体质量。创新高校业余篮球运动员有球训练模式, 就是打破传统的训练模式, 让高校业余篮球运动员在有球训练中感受到篮球运动的乐趣, 让他们享受训练, 积极参与训练, 从而通过转变他们的训练态度的方式来提升他们的训练成果。因此, 想要提升高校业余篮球运动员的日常训练质量, 就必须提升高校业余篮球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 要不断创新高校业余篮球运动员有球训练模式。

1.2、顺应篮球运动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

篮球运动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 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的亮相第一次彻底改变了篮球运动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标准。近些年来, 欧洲国家的篮球竞技水平不断提升, 我国的篮球竞技水平却随着姚明的退役而急转直下, 如逆水行舟, 难有突破。究其原因, 与我国篮球运动的后备人才数量不多有直接的关系。尽管我国男篮在2015年长沙亚锦赛上重新夺回来亚洲冠军, 但是却依然没有改变我国大学生球员难以进入职业联盟成为职业球员的现状, 而这一现状无法改变就难以在根本上提升我国篮球运动储备人才的总体数量和质量。创新高校业余篮球运动员有球训练模式, 就是顺应当前阶段国际篮球运动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对我国高校篮球运动员对篮球运动的认识和理解进行深化和创新, 就是为了拉近高校篮球运动员与职业篮球运动员之间在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上的差距。

1.3、强化高校篮球教学水平的必定之选

高校业余篮球运动员的成长轨迹是比较特殊的, 这些运动员中的很多人虽然顶着“体育特长生”的光环, 但事实上却根本没有办法进入职业篮球队伍当中。究其原因, 与我国高校篮球训练水平的总体落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高水平的日常训练, 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运动员, 才能有更多的曾令旭和韩德君从校园中脱颖而出, 成为一名成功的职业篮球运动员。因此, 强化高校篮球教学水平, 就必须要提升高校篮球日常训练水平, 有球训练的创新, 就是强化高校篮球教学水平的必定之选。

2、创新高校业余篮球运动员有球训练模式的框架思路

创新高校业余篮球运动员有球训练模式, 不仅仅是对原有高校业余篮球运动员的有球训练模式进行升级和完善, 更重要的是对传统训练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纠正, 是对传统训练中的缺失进行补充。从更好地调动高校业余篮球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的角度出发, 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入手对高校业余篮球运动员有球训练模式进行创新:

2.1、增强训练的趣味性

有球训练的最大魅力在于可以增强人球结合, 提升运动员的控球能力。对于高校业余篮球运动员来说, 对于篮球的热爱并不完全体现在可以上场比赛上, 能够通过充满趣味的训练, 感受到篮球运动的独特魅力, 培养起一般人更强的球性和运动能力, 这也是很多高校业余篮球运动员非常渴望的。因此, 增强训练的趣味性和展现篮球运动的魅力完全是可以相互融合在一起的一种诉求。有球状态下的防守训练, 就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事实上, 一名优秀的篮球运动员的控球能力不仅仅展现在运球进攻的时候, 也展现在防止对手进攻的时候。比如声名显赫的迈克尔·乔丹和科比·布莱恩特就都是非常著名的防守专家。在篮球场上, 攻防转换的节奏非常快, 故而通过有球训练增强高校业余篮球运动员在防守中对于篮球的掌控也是非常重要的。从篮球运动中的防守内容来看, 对球的运动轨迹进行跟踪, 适时抢断, 是防守的最终目的。所以, 通过组织充满趣味性的有球防守训练, 就是对高校业余篮球运动员有球训练模式的一种创新。

2.2、增强训练的系统性

高校业余篮球运动员的学生属性决定了, 他们只是在业余时间才能接受篮球专项技术训练。而正是这种业余的状态, 也似乎就注定了他们所接受的训练只能是间歇性比较长、训练强度有限、训练内容有限的半专业化训练。日常训练的不够系统, 严重地制约了高校业余篮球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很多好苗子最终没有在校园里脱颖而出成为曾令旭和韩德君这种成功的球员也与此有关。因此, 创新高校业余篮球运动员有球训练模式, 就要有目的、有计划地丰富有球训练的内容, 增强日常训练的系统性。简单说, 就是要将很多必须在高强度的集中状态下完成的职业化的专项训练转化为可以利用业余或者课间的“碎片时间”进行训练的日常简单训练。这样一来, 日常的训练就可以在日常的环境中完成, 篮球训练的系统性也就得到了保障。

2.3、增强训练的实效性

高校业余篮球运动员的日常训练强度不大, 但是高校篮球的对抗强度却非常大。高校时期, 运动员出于运动的黄金年龄, 他们的弹跳能力、滞空能力、体力都是最佳的状态。对于高校业余篮球运动员来说, 他们的日常训练中并没有很多关于如何在高强度的对抗下完成技术动作的指导训练, 他们接受的力量训练的强度也是非常有限的。因此, 创新高校业余篮球运动员有球训练模式, 就要增强训练的实效性, 就要在现有的训练模式下增强大学生的对抗能力以及在高强度的对抗下高质量地完成技术动作的技术能力。

3、创新高校业余篮球运动员有球训练模式的具体建议

结合创新高校业余篮球运动员的有球训练模式的基本思路来看, 对高校业余篮球运动员有球训练模式进行创新, 就是在现有训练模式的基础上丰富训练的内容, 拓展训练的方式, 提升训练对于大学生球员的吸引力。由此出发, 可以通过以下两种具体方法对高校业余篮球运动员有球训练模式进行创新:

3.1、穿越障碍的传球训练

传球训练是有球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快速准确地进行传球, 是提升球队的运转速度、降低得分难度、增加得分机会的重要手段。但是在比赛中, 传球的路线往往是非常狭窄的, 对于很多高校业余篮球运动员来说很难把握住这些稍纵即逝的传球机会。究其原因, 并不是运动员看不到这样的机会, 而是他们没有办法将手中的球传出去、没有信心将手中的球传到位。针对这一问题, 可以组织高校业余篮球运动员进行穿越障碍为主的传球训练。这一训练模式的基本思路是从NBA全明星赛上举办的后卫技巧大赛中的障碍传球项目演变而来的。在训练的过程中, 教练可以在篮球场上的任意地点划定圆圈, 在圆圈周围用交叉线表明球员的位置, 然后规定每一名球员都必须要通过将球砸在地面上划定的圆圈里进行击地反弹的方式进行连续十次不失误的传球练习才能开始接下来的有球训练。这样的训练方式简单, 要求简单, 完成训练的唯一难度是业余运动员的球性和传球技巧。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球员就能掌握击地传球的基本技术动作。然后在这个基础上, 将多个圆圈用虚线连接起来, 要求每人在不同的圆圈位置采取不同手法的传球方式进行包括提前击地传球、体侧击地传球、背后击地传球等技术动作的训练。这样一来, 高校业余篮球运动员就能在日常训练中掌握多种击地传球的技巧, 而且这种训练方式对与场地的要求不高, 在日常课余时间球员们也可以自行组织完成。

3.2、穿越障碍的突破投篮训练

持球突破技术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篮球技术。在进行教学的时候, 教练可以要求每一名球员都完成在“三威胁”基本持球姿势下的举球、持球、左侧虚晃、右侧虚晃等四个基本动作的衔接练习, 并且在四个虚晃动作完成后完成后撤步跳投将球出手的基本动作组合。这样的五个动作, 是一连串的虚晃加后撤步的跳投动作的组合动作。这样的动作组合可以增强高校业余篮球运动员在面对防守时的攻击经验, 让他们在面对不同的防守时本能地选择一些有利的持球方式来帮助自己完成突破。为了将所有队员组织起来, 教练可以要求所有队员踩着三分线进行防守站位, 一人持球进攻, 在一名防守队员面前虚晃, 在每两名防守队员之间的位置后撤步跳投, 当这名运动员连续完成五组动作之后, 他就自动到队尾排队, 原本站在三分线起始端线的队员就开始接替他进行五组的动作训练。这种训练的难度同样不大, 但是却能培养运动员良好的持球习惯, 提升运动员在比赛中穿越防守持球进攻的能力。

从我国目前高校篮球运动的开展情况来看, 高校篮球运动员的总体素质和质量还不高, 就在2015年举办的第一届CBA和WCBA选秀大会上, 两个联盟的球队最终只选择了一名在校大学生 (男生, 女篮选秀为台湾选手) 。这一点说明, 高校业余篮球运动员的综合运动水平距离职业球员的要求差距还非常明显。创新高校业余篮球运动员的有球训练模式, 既是对训练方式的创新升级, 也是对训练思路的改造调整, 在提升我国高校篮球运动教学和训练水平方面责任重大, 意义深远。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现如今我国高校的篮球训练水平已经得到很大提升。对高校业余篮球运动员有球训练的训练模式进行创新, 既可以深化教育改革的积极成果, 也可以顺应篮球运动的发展规律, 提高高校业余篮球运动员的运动能力, 促进高校篮球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同时也对高校业余篮球运动员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的帮助。本文从通过探讨创新高校业余篮球运动员有球训练模式的必要性出发, 在提出了创新高校业余篮球运动员有球训练模式的框架思路的基础上, 提出了两个高校业余篮球运动员有球训练的创新训练模式建议。

初中生业余篮球运动训练策略 篇8

关键词 初中生;篮球;技术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1-0113-02

1 前言

篮球运动是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的一项重要活动,特别是篮球比赛,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灵活性及其协调能力,磨练学生的意志,促进学生树立必胜的信念。在篮球的教学和训练过程中,要注重结合教学实际,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训练,不断反思和总结,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2 明确教学任务,制订训练计划

初中生业余篮球运动的训练,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篮球知识,提高篮球运动技能和身心素质。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光靠体育课是不行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完成各学科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在课余时间进行训练。因此,教师要根据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制订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逐步提高学生的篮球运动水平:一是要培养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战术;二是要加强战术训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三是要注重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意志;四是要采用多种训练方法,激发学生兴趣;五是要注重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力争达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

3 加强基础知识学习,提高技能

技术训练 技术训练是一项基础任务,一般包括基本功和常用技术两个方面。篮球的基本功包括手功、脚功、眼功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各种基本功的训练,使学生形成熟练的技巧。常用技术训练包括移动、传接球、运球、突破、防守及投篮等内容。在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时,要让学生确立以基本功为基础、以快速为关键、以投篮为重点的思想。

一是运球。运球在篮球运动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带球进攻、带球防守及带球投篮等环节具有关键作用,是篮球进攻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可首先从运球的手法方面进行教学。在实践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是,学生往往使用手腕力量按拍球,而不是用小臂的力量按拍球;运球时用眼睛看球,而不是用手感来控制球。为此,在训练中可安排大量的运球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正确的手法。在学生基本掌握这些技术后,再把运球练习运用于比赛中进行实践,在实践中加强。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能逐步提高运球的速度。

二是传、接球。传、接球也是篮球运动中的基本技术,是进攻队员在场上相互配合的纽带,是实现战术配合的具体手段。如果传、接球技术掌握不非常熟练,就容易造成失误和被动。因此,在训练中重点要求学生在球的落点和接球的手法上加强练习。传球的手法主要有双手传球、单手胸前传球和单手肩上传球,传球时要用手指发力。接球也是如此,易犯的错误是全手掌触球,手心没有空出,导致手指不灵便,无法用力,造成接不住球。在训练时可先从原地传、接球开始,再进行移动传、接球的练习,逐步使传球、接球与脚步动作结合起来,不断优化学生传、接球的效果。

三是防守。防守技术是队员为了阻挠和破坏对方的进攻,以达到夺球反攻的目的所采取的各种动作。由于初中生篮球运动水平较低,因而在比赛中往往只注重进攻而忽视了防守。因此,教师在训练中要强调防守的重要性。在防守时,关键要注重人盯人防守、协作防守和站位等几个内容。在进行防守练习时,一方面可先学习防守无球队员,把防守中的位置选择和移动作为重点;另一方面,可先在消极对抗的情况下进行,以免学生之间发生碰撞等意外伤害事故,同时纠正错误的动作。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积极对抗的练习,巩固防守步法,让学生随时都能保持正确的防守位置,把自己的防守对象负责防好。还可进行一防二、二防一的攻防练习,以拓宽学生的眼界,帮助学生在赛场上树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做到随机应变,保证在赛场上的灵活性。

四是投篮。在进行投篮训练时,要重点掌握两个方面,即投篮时的身体姿势和持球手法。原地投篮时,两脚要前后站立,两膝微屈,上体稍微前倾,以便于投篮时集中用力。如果是在移动中接球跳投,或运球急停跳投篮,要注重跨步接球与起跳等动作连贯衔接,以保证身体重心与投篮出手的方向一致,保持身体平衡。投篮时,五指应自然张开,让掌心空出,用手指触球,以保持球的稳定性,控制球的出手方向。进行这项训练,关键是提高双臂的力量,锻炼双臂的灵活性。可以让学生用杠铃锻炼,尽量把杠铃举到极限;也可以在双手上吊上沙袋进行投篮训练,以增加双手的臂力,提高命中率。

战术训练 战术包括个人攻守战术、全队配合战术以及快攻战术等。由于在比赛时双方互相制约,配合性较强,因此在训练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在比赛中领会篮球运动的对抗规律,在体验中加深对篮球规则的运用。

身体训练 篮球运动是一项高强度的体育活动,体力消耗很大,这就需要加强身体训练,增强学生体质。根据初中生的生理发育特点,身体训练应以提高速度和灵活性为主,注意把身体训练与技术训练有机结合。每次训练前可进行跑步、双腿蹦、单脚跳和沙坑跳等练习,以促进学生提高速度和敏捷性。

心理素质训练 进行心理素质训练,重点要培养学生的优良作风,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行为文明,能在赛场中经受考验。

4 合理使用教具,丰富教学方法

录音机的应用 初中生正处在发育成长时期,情绪不很稳定,如果每次训练开始都是跑步或做热身操,没有新意,时间久了,学生容易失去兴趣。如果能根据学生喜欢唱歌的特点,在训练时用录音机播放一些与篮球运动有关的歌曲,则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精力充沛地投入训练。而在比赛训练时,用录音机播放一些活泼欢快的音乐,则有利于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放松情绪,激发训练热情。

小黑板的应用 篮球训练一般是在室外进行,因此,小黑板的应用比较突出。如在进行攻守训练时,可利用小黑板辅助教学,通过简笔画进行讲解,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攻守概念,然后再进行示范。

教学挂图的应用 教学挂图也是一种辅助工具,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便于在室外练习时应用。如在进行投篮训练时,可对照教学挂图进行讲解,使学生对该项动作的分解动作产生记忆,在记忆中领悟,然后在实践中模仿,以改变不正确的动作技术,效果较好。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对于一些技术比较复杂的动作,如传、接球技术,在训练前可利用多媒体课件,用慢镜头来展示正确的传、接球方法,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在学习投篮动作时,让学生观看有关录像,通过观察和模仿,达到准确掌握投篮技巧的目的。也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重大比赛的录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合作精神的理解,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竞争精神。

5 进行比赛,增加经验

业余长跑运动员训练方法分析论文 篇9

一、长跑运动员绝对速度的训练

在运动训练中,绝对速度一般指运动员100米跑的最快速度。是所有径赛项目运动员极为重要的素质之一,也是影响长跑成绩的关键因素。训练时应增加训练中速度训练的内容和比重,来提高运动员的绝对速度。速度是长跑运动员的基本素质之一,然而,很多人往往不重视速度训练对耐力项目的作用,认为在训练中绝对速度所占比重很小。结果由于绝对速度差,导致长跑运动员在比赛中成绩难以提高。在当今高水平长跑竞技中,绝对速度已成为决定比赛胜负的风向标。因此,在训练中,应注重培养运动员的速度能力,为运动员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长跑运动员的绝对速度训练,一般采用短时间、短距离的大负荷训练方法。绝对速度训练安排要与速度耐力、一般耐力训练区分开来,才能有效地促进绝对速度训练的效果。主要训练方法有:

1. 短距离起跑如30米、60米、80米起跑、行进间跑。

2. 30~80米加速跑、接力跑。

3. 60~100米行进间跑。

4. 100~300米重复跑、等短距离跑。

爆发力的训练对于提高绝对速度有很大的作用,如行进间单脚跳、后蹬跑、跨步跳等,对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效果明显。

二、长跑运动员专项速度耐力的训练

长跑运动员的专项速度耐力,是长跑运动员的核心能力,决定着该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水平,是运动员在比赛中速度持续能力的体现,训练中应结合长跑项目相应的特点来进行训练。因此,乳酸耐受力就成为长跑运动员的专项速度耐力训练的关键。

乳酸是由于运动过程中,体内葡萄糖的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由于运动相对过度,超过了有氧运动的强度,氧气供应不足而形成无氧代谢,从而导致大量的过度产物乳酸在体内形成堆积。因此,训练中一般采用400米间歇跑的方式,并重复多次。

在每次运动时运动员要达到或接近极量负荷,每次间歇休息时又未获得完全的恢复。主要训练方法有:

1. 等距离、等时间、等间歇时间的重复练习。

如女子400米间歇跑,规定必须在1分20秒~1分25秒的时间内完成,间歇时间30~60秒,连续完成15~20次。

2. 等距离、不等时间、等间歇时间的重复练习。如女子600米重复跑,规定第一组必须在2分05秒~2分10秒的时间内完成,然后在后续练习中,每组完成时间延长2~3秒,间歇时间1分30秒~2分钟,连续完成4~5组。

3. 等距离、不等时间、不等间歇时间的重复练习。如男子1000米重复跑,规定第一组必须在3分钟~3分05秒的时间内完成,然后在后续练习中,每组完成时间延长3~5秒,间歇时间从5分钟开始,向后依次增加30秒,连续完成3~4组。

4. 等时间、不同距离、等间歇时间的重复练习。如男子800米计时跑,在接近本人最大强度的练习后,组间休息2~3分钟,后续练习采用“±5米”的方式,完成2~3组。

三、长跑运动员有氧耐力的训练

有氧耐力是长跑运动员最基本的能力。通过有氧耐力的训练,不仅能提高有氧能力本身,而且对无氧能力也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良好的有氧能力可以推迟和延缓乳酸的出现和升高,从而支持无氧代谢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训练中主要采用长距离、适宜强度的重复跑练习,重复跑的距离,间歇时间应合理,不超越运动员的实际水平,让运动员适应训练。要求重复跑的距离与自己的主项跑的距离相符。例如10000米跑的运动员,重复跑的距离是8000~1米。5000米跑的运动员,重复跑的距离是4000~6000米。也可利用阶梯跑的方法进行,如跑5000米休息5分钟,再跑3000米休息3分种,再跑2000米休息2分钟,最后跑1000米。休息时间不能过长,一般以心率恢复到自身的平时水平时,进行下一组的重复跑。

四、长跑运动员速度节奏的训练

速度节奏是运动员在比赛中跑的节奏感,是运动过程中,机体调节代谢能量的供应,使身体或运动器械质心的位移速度产生快与慢的周期性、阶段性变化特征。速度节奏能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较好地发挥出自己的训练水平。训练中,要重视技术训练以及全身的`协调发力。由于速度节奏是运动员对整个长跑过程中的主体感受,因此,必须通过大量的专项距离跑和比赛时间才能够逐步形成。速度节奏的训练方法主要采用专项距离的重复跑练习,如10000米跑的运动员,重复跑的距离是10000米,5000米跑的运动员,重复跑的距离是5000米,重复次数可依据训练阶段合理安排。

五、长跑训练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发展绝对速度时,应注意运动员的青少年时期,重点进行速度训练,且这种训练应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进行。进行绝对速度训练时,应使运动员在一次练习结束后,得到充分休息,然后再进行下一次练习。

2. 在有氧训练中,应重视有氧训练的质量,不能没有要求。同时,应融合技术和力量的内容及要求,强调“耐力”与“技术”、“耐力”与“力量”的结合。

3. 当有氧能力这一决定运动员耐力水平的基础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时,影响的就不仅是有氧能力本身,同时,也制约了运动员无氧能力水平的提高。

上一篇:小学读书节闭幕词下一篇:品牌童装宣传广告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