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节选课文

2024-12-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报任安书节选课文

报任安书节选课文 篇1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任中书令时写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一封信,见于《汉书·司马 迁传》及《文选》卷四十一。任安,字少卿,西汉荥阳人。年轻时比较贫困,后来做了大将军卫 青的舍人,由于卫青的荐举,当了郎中,后迁为益州刺史。征和二年(前 91 朝中发生巫蛊案,江 充乘机诬陷戾太子(刘据 ,戾太子发兵诛杀江充等,与丞相(刘屈髦 军大战长安,当时任安担任 北军使者护军(监理京城禁卫军北军的官 ,乱中接受戾太子要他发兵的命令,但按兵未动。戾太 子事件平定后,汉武帝认为任安“坐观成败”,“怀诈,有不忠之心”,论罪腰斩。任安生前曾写信 给司马迁,希望他“尽推贤进士之义”。直到任安临刑前,司马迁才写了这封著名的回信。在这封 信中,司马迁以无比愤激的心情,叙述了自己蒙受的耻辱, 倾吐了他内心的痛苦和不满,说明了 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表达了他“就极刑而无愠色”、坚持完成《史记》的决心,同时也反映了 他的文学观和生死观。所以,这封信是一篇研究《史记》和司马迁的生活、思想的重要文章。《报任安书》 原文较长, 选作课文时作了删节。原文开头述对方来信之意和回信迟的原因, 为保持课文的相对完整性, 仅删去说明回信迟的原因这一部分。以下先说自己是“刑余之人”, “已 亏形为扫除之隶,在阘茸之中”,因而不具备“推贤进士”的资格, 婉言谢绝任安的要求, 然后详述 因为替李陵说情而获罪的经过。这部分其实是下文的铺垫, 因为过长, 只好删去。班固在 《汉书·司 马迁传》的“赞”中,对这封信的评价是:“幽而发愤,书亦信矣。”颜师古注:“言其《报任安书》 自陈己志,信不谬。”课文节选信的下半部分,就是为了突出“幽而发愤”“自陈己志”这个主题。全文共分 4段。

第 1段,先说明任安来信的内容,再就答复迟表示歉意。“推贤进士”是任安要求作者“说 情”的婉转说法,“仆非敢如此也”是本段的核心,由此引出自陈己志。

第 2段,主要申述自己遭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可分为三层。

第 1层,从“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至“素所自树立使然也”。先说祖先的职务不为天 子所重,且为世俗所轻,再说自己假如不选择受腐刑,而是“伏法受诛”,在周围人眼里,自己是 罪有应得,并不能显示出自己有什么气节。

第 2层,从“人固有一死”至“殆为此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 趋异也”承上(死得有没有价值 启下(辱与不辱的区别。然后列举不辱、受辱的不同等次,说明自 己受到了极辱。接着用比喻、对比来说明人的志气在困辱的境地中会逐渐衰微的, 再举王侯将相 受辱后不能自杀的例子,用来反复说明“士节”不可以稍加折辱,自己若要死节的话,在受刑之前 就应该自杀。

第 3层,从“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至“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说明自己受辱不死的原因是 为了使“文采表于后世”。司马迁进一步申明,他并不顾念家庭,也不缺少“臧获婢妾,犹能引决” 那样的勇气,但轻轻一死,也就同时断送了为之献身效命的事业。对生命和事业,司马迁坦然自 信地表白了自己的心意,他“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是“恨私心有所不尽, 鄙陋 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他的这种将个人价值置于历史长河中来衡量的宏阔眼光,终于使 他超脱了庸常的“死节”观念的束缚,而选择了一条更为考验人的精神与意志的荆棘路。

第 3段,进一步说明自己受腐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是为了完成《史记》。可分为两层。第 1层,从“古者富贵而名摩灭”至“思垂空文以自见”。列举古代被人称颂的“倜傥非常之人”受辱 后“论书策,以舒其愤”的例子。

第 2层,介绍《史记》的体例和宗旨,说明自己“就极刑而无愠色”是为了完成《史记》。司马迁对生命与事业的崇高信念, 是基于他对历史上杰出人物历经磨难而奋发有为的事迹 的观察和认识;是基于他对古代学者历经苦难, 献身著述的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他发现, 往昔“富 贵而名摩灭”的人, “不可胜记”, 只有“倜傥非常之人”, 即对历史和文化做出贡献的人, 才能不朽。他认为,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人的著述,以及《诗经》,都是古

代“圣贤发愤之所为作”;都是作者“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述往事,思来者”,把苦苦思索得到 的知识,著述成文,留给来者去思辨验察。这些古代“贤圣”历尽磨难,强志不屈,“退论书策,以 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为人类做出了贡献。司马迁正是从这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艰难历程中 找到了自己的榜样和前驱者,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矢志进取的道路。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 “受极刑而无愠色”,坚强地活下来,他的愿

望是“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并 以此“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第 4段是书信的结尾。司马迁再次向任安表述沉痛羞辱的愤懑心情,并陈说他对余生的 看法。司马迁说他不能“自引深藏于岩穴”,只能“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这种痛苦 只有自己深知。“浮沉”“俯仰”“狂惑”等贬语, 其实是作者寓悲愤于自贬。最后与开端相照应, 再次 婉辞解说无从推贤进士的苦衷。

《报任安书》见识深远,辞气沉雄,情怀慷慨,言论剀切,是激切感人的至情之作。其中 叙事、议论、抒情,志气盘桓,交融一体。信中司马迁的崇高的人生信念和为《史记》献身的精 神,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和教育价值。

《报任安书(节选》解题指导 一

此题意在让学生熟悉第 2段和第 3段。作者受极辱而不自杀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完成《史 记》,为说明这个原因,第 2段中分三层逐步说明。第一层说自己和祖先的职务不为天子所重, 且为世俗所轻,死了毫无价值;第二层说应该在受辱之前自杀, 受刑以后再自杀已经迟了;第三 层说不自杀是为了让“文采表于后世”,完成《史记》,第 3段中对此作进一步说明。

此题意在让学生熟悉全文的基础上,学习第 4段。第 4段第一句中的“谤议者”“笑者”都是 俗人,应前段“难为俗人言”;“以污辱先人”应上文“太上不辱先”;“今少卿”一句中“推贤进士”应信 的开头语,“私心”应第 3段中“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和“仆诚以 著此书, 藏之名山, 传之其人, 通邑大都, 则仆偿前辱之责, 虽万被戮, 岂有悔哉”两句。首句“且 负下未易居”极言环境的恶劣;“是以

肠一日而九”至“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写当时的心情;“故且 从俗浮沉”至“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写当时的思想矛盾,也是写心情的。

此题意在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要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必须深入课文, 理解课 文,理解深,才能读出感情。要审视司马迁,谈对司马迁的看法,首先也要理解课文,讨论时才 可抓住几个关键问题深入下去。可以拟几个议题,如“怎样对待生死”“著书立说”等。

教学建议

本课用三课时教读。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 内容的难度也比较大。第一, 文章内容涉及作者家世、古代刑法种类、古代王侯将相受辱事例、圣贤们在逆境中发愤著书事例等, 学生对这些一般都不太熟悉, 难免产 生隔阂。第二,本文在写法上融记叙、抒情、议论为一体,行文反复曲折,跌宕生姿,许多语句 都有深刻的内涵, 而学生由于人生阅历尚浅, 短时间内恐怕难以透彻理解。解决这些困难的关键, 在启发学生自行领悟, 要把基点放在启发学生自行领悟上, 才有可能在规定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

《报任安书(节选 》课文说明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任中书令时写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一封信,见于《汉书·司马迁传》 及《文选》卷四十一。任安,字少卿,西汉荥阳人。年轻时比较贫困,后来做了大将军卫青的舍 人,由于卫青的荐举,当了郎中,后迁为益州刺史。征和二年(前 91 朝中发生巫蛊案,江充乘 机诬陷戾太子(刘据 , 戾太子发兵诛杀江充等, 与丞相(刘屈髦 军大战长安, 当时任安担任北军 使者护军(监理京城禁卫军北军的官 , 乱中接受戾太子要他发兵的命令, 但按兵未动。戾太子事 件平定后,汉武帝认为任安“坐观成败”,“怀诈,有不忠之心”,论罪腰斩。任安生前曾写信 给司马迁,希望他“尽推贤进士之义”。直到任安临刑前, 司马迁才写了这封著名的回信。在这 封信中,司马迁以无比愤激的心情,叙述了自己蒙受的耻辱,倾吐了他内心的痛苦和不满, 说明 了自己“隐

忍苟活”的原因,表达了他“就极刑而无愠色”、坚持完成《史记》的决心,同时也 反映了他的文学观和生死观。所以,这封信是一篇研究《史记》和司马迁的生活、思想的重要文 章。

《报任安书》原文较长,选作课文时作了删节。原文开头述对方来信之意和回信迟的原因, 为保持课文的相对完整性,仅删去说明回信迟的原因这一部分。以下先说自己是“刑余之人”, “已亏形为扫除之隶,在阘茸之中”,因而不具备“推贤进士”的资格,婉言谢绝任安的要求, 然后详述因为替李陵说情而获罪的经过。这部分其实是下文的铺垫,因为过长, 只好删去。班固 在《汉书·司马迁传》的“赞”中,对这封信的评价是:“幽而发愤,书亦信矣。”颜师古注:“言其《报任安书》自陈己志,信不谬。”课文节选信的下半部分,就是为了突出“幽而发愤” “自陈己志”这个主题。

全文共分 4段。

第 1段, 先说明任安来信的内容, 再就答复迟表示歉意。“推贤进士”是任安要求作者“说 情”的婉转说法,“仆非敢如此也”是本段的核心,由此引出自陈己志。

第 2段,主要申述自己遭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可分为三层。

第 1层,从“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至“素所自树立使然也”。先说祖先的职务不 为天子所重,且为世俗所轻,再说自己假如不选择受腐刑,而是“伏法受诛”,在周围人眼里, 自己是罪有应得,并不能显示出自己有什么气节。

第 2层,从“人固有一死”至“殆为此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用之所趋异也”承上(死得有没有价值 启下(辱与不辱的区别。然后列举不辱、受辱的不同等次, 说明自己受到了极辱。接着用比喻、对比来说明人的志气在困辱的境地中会逐渐衰微的, 再举王 侯将相受辱后不能自杀的例子, 用来反复说明“士节”不可以稍加折辱, 自己若要死节的话, 在 受刑之前就应该自杀。

第 3层,从“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至“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说明自己受辱不死的原 因是为了使“文采表于后世”。司马迁进一步申明, 他并不顾念家庭, 也不缺少“臧获婢妾, 犹 能引决”那样的勇气,但轻轻一死,也就同时断送了为之献身效命的事

业。对生命和事业, 司马 迁坦然自信地表白了自己的心意, 他“所以隐忍苟活, 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是“恨私心有 所不尽, 鄙陋没世, 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他的这种将个人价值置于历史长河中来衡量的宏阔 眼光, 终于使他超脱了庸常的“死节”观念的束缚, 而选择了一条更为考验人的精神与意志的荆 棘路。

第 3 段,进一步说明自己受腐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是为了完成《史记》。可分为两层。第 1 层,从“古者富贵而名摩灭”至“思垂空文以自见”。列举古代被人称颂的“倜傥非常之 人”受辱后“论书策,以舒其愤”的例子。第 2 层,介绍《史记》的体例和宗旨,说明自己“就极刑而无愠色”是为了完成《史记》。司马迁对生命与事业的崇高信念,是基于他对历史上杰出人物历经磨难而奋发有为的事迹 的观察和认识; 是基于他对古代学者历经苦难,献身著述的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他发现,“富 往昔 贵而名摩灭”的人,“不可胜记”,只有“倜傥非常之人”,即对历史和文化做出贡献的人,才 能不朽。他认为,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人的著述,以及《诗经》,都是古代“圣贤发愤之所为作”;都是作者“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述往事,思来者”,把苦苦思索得到的知识,著述成文,留给来者去思辨验察。这些古代“贤圣”历尽磨难,强志不 屈,“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为人类做出了贡献。司马迁正是从这历史和文 化发展的艰难历程中找到了自己的榜样和前驱者,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矢志进取的道路。司马迁 为了完成《史记》,“受极刑而无愠色”,坚强地活下来,他的愿望是“著此书,藏之名山,传 之其人,通邑大都”,并以此“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第 4 段是书信的结尾。司马迁再次向任安表述沉痛羞辱的愤懑心情,并陈说他对余生的看 法。司马迁说他不能“自引深藏于岩穴”,只能“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这种痛 苦只有自己深知。“浮沉”“俯仰”“狂惑”等贬语,其实是作者寓悲愤于自贬。最后与开端相 照应,再次婉辞解说无从推贤进士的苦衷。《报任安书》见识深远,辞气沉雄,情怀慷慨,言论剀切,是激切感人的至情之作。其中 叙事、议论、抒情,志气盘桓,交融一体。信中司马迁的崇高的人生信念和为《史记》献身的精 神,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和教育价值。《报任安书(节选)》解题指导 一 此题意在让学生熟悉第 2 段和第 3 段。作者受极辱而不自杀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完成《史 记》,为说明这个原因,第 2 段中分三层逐步

说明。第一层说自己和祖先的职务不为天子所重,且为世俗所轻,死了毫无价值;第二层说应该在受辱之前自杀,受刑以后再自杀已经迟了;第三 层说不自杀是为了让“文采表于后世”,完成《史记》,第 3 段中对此作进一步说明。二 此题意在让学生熟悉全文的基础上,学习第 4 段。4 段第一句中的“谤议者”“笑者” 第 都是俗人,应前段“难为俗人言”;“以污辱先人”应上文“太上不辱先”;“今少卿”一句中

报任安书节选课文 篇2

在这里, 我们把司马迁和屈原的生死抉择作个比较:他们同样是遭受挫折, 但他们却做出了相反的决定, 司马迁选择了生, 屈原选择了死, 虽然两者选择方式不同, 但都在生命的自我选择中实现了生命意义的超越。而司马迁的生命超越则是敢于直面人生的苦难, 通过著述摆脱对生命价值的困惑和疑问, 在对历史的思考与描述中获得生命的尊严与生存的终极意义。

司马迁的“隐忍苟活”, 是为了成就人生的大事业, 垂名不朽, 实现人生价值;屈原的“毅然赴死”是把人格、理想看得比生命更重要, 以死来体现生命的尊严。在生与死的抉择上, 对生死有这样一种状态, 就是人在选择死亡的时候, 这种死是必须的, 比如对刘胡兰、董存瑞、谭嗣同这些人来说, 他们无法选择苟活, 他们的死是必须的, 他们只有赴死才能体现人生价值。

但在人们自身可以选择生死的情况之下, 笔者认为活着比死去更具有意义。每个人都有理想, 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 总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 一旦理想得不到实现, 就选择以死明志, 那么理想永远不会成为现实。也就不会有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 越国也永远不会复国, 也就是说人只有活着才有希望。

就如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明自己受辱不死的原因, 是为了使“文采表于后”, 他“所以隐忍苟活, 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是“恨私心有所不尽, 鄙陋没世”。这种将个人价值置于历史长河之中来衡量的宏阔眼光, 终于使他超脱了庸常的“死节”观念的束缚, 而选择了一条更为考验人的精神与意志的荆棘之路, 从而体现生命的真正价值。

生存之道, 在于人生价值的实现, 在践行理想的过程中, 任何选择死的行为都是毫无意义的, 比如《渔父·楚辞》中屈原说的“宁赴湘流, 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 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这正说明了屈原在“美政”的理想无法实现时, 就用死来捍卫自己的尊严。有人说这一行为表达了屈原宁死不屈, 对自己理想的珍爱、执着, 体现了他的价值取向。

但笔者认为并非如此, 屈原投身汩罗, 以此结束了生命, 那么, 试问一个人都已经失去了生命, 那么如何去执着、珍爱自己的理想, 人死了, 理想便不复存在, 那么, 又如何体现所谓的价值取向呢?我想屈原的死并不是浑浊的世道所致, 而是他自己的性格所决定的, 一个绝对的完美主义者, 在“美政”的理想破灭之后, 除了死, 也没有其他的选择了吧!而这种死毫无意义, 在这里, 笔者并非批判三闾大夫, 只是提出这样的质问罢了。

可能正是屈原的死警示了许许多多的后来之人, 让他们在挫折中隐忍前行。如果赤壁大火烧尽了曹操的意志, 何来三国鼎立;如果流放生活摧残了东坡的意志, 何来大江东去;如果长征艰辛击溃了主席的意志, 何来中国重生……

西楚霸王的鲜血可以染红乌江, 却改变不了国破家亡的结局。三闾大夫的躯体可以让汩罗哭泣, 却改变不了楚国灭亡的命运。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生存之道在于以生践志,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生命是可贵的, 只要人活着, 便会有希望, 正如鲁迅先生所言“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不朽, 但我们都有追求它的权利, 在追求的过程中永不放弃, 那么, 这便是一种永恒。

谈《报任安书》的德育价值 篇3

一、真诚哀婉,坦荡为人

司马迁没有实现任安“推贤进士”的愿望,显得凄婉无奈,“阙然久不抱,幸勿为过”,内疚致歉,但不失朋友的真诚,为人的正直坦荡。司马迁在信中写道:“素非相善也。趣舍异路……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这就是司马迁为李陵辩护的理由,表明司马迁不是见风使舵、落井下石、趋炎附势的小人。他肯定了李陵对长辈的孝心,为人的谦逊守信,更能急国家之急。然而司马迁也因此受到“肠一日而九回”的宫刑。对素不交好的人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对知己者就更应鼎力相助。司马迁对任安的真诚,为李陵的辩护,成为著书立说的为人之本。

教师在分析这些内容的基础上,应为学生创设艺术的美感情景,提出疑问:在经济持续发展的现实中,高中生应如何处理好做人与求知的关系?

通过具体问题激活想像,使学生把欣赏他人故事所获得的满足感、愉快感和幸福感上升到精神上的自由感,使心灵产生相应的震撼,达到认识体验的最高境界:诚实守信。做人力求做到真心诚意,实事求是,无欺无诈,遵守诺言,讲求信用。三国时的刘备就提出做人的准则:“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能,能服于人。”可见,能力是墙壁,做人才是基石,没有坚硬的基石,墙壁依何而立?

二、执著追求,珍惜人生

蒙受耻辱而不轻生的司马迁找到了珍惜生命的精神支柱,——父亲司马谈基于家族荣誉的著书愿望。司马迁认识到生命的惟一,心事重重,痛苦不椹,精神恍惚中也不忘父亲的嘱托,不幸遭遇激发了他生命的责任感:“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及左丘明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政治的失意,使司马迁反而找到了忍受耻辱并活下去的生机与勇气,决心把自己的史学知识、文学才华、政治见解变为不朽的史著,以实现人生的价值。于是“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有力地回答了生的必要。

为了著书,司马迁几乎走遍全国,扩大视野,提高认识,为写《史记》作好素材的准备,表现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精神,不屈不挠,反映出“隐忍苟活”的执著追求,发愤著书的人生目标永不放弃。

司马迁以卓越的文学才华创造了纪传体通史《史记》,用对比衬托的方法,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而又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如知人善任、仁爱保民、具有雄才大略、开国神采,又有其狡诈、阴刻、残忍、无赖一面的刘邦;年轻气盛、好勇斗狠、暴躁耿直又优柔寡断的项羽等。司马迁从不同历史时代、不同的人物命运中看到了人生价值的不同侧面,感悟出人的生命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著书立说才是其真正的终极目标。“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悲愤诺言成为骄傲自豪的客观事实,司马迁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人物。

司马迁著书的成功,为学生创设了另外一种审美境界: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生活中,学会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宽容、体贴和关心,既要掌握丰厚的知识,更要学会做人。

既要关心切身利益,也要关心他人。既要关心身边的小事,更要关心国家大事。只有这样,才能谱写美好的篇章,创造辉煌的人生!通过教学使学生领悟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品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谛。

报任安书节选课文 篇4

1学习本文的行文特点:借水行舟,排解胸中郁结,迂回曲折,但又脉络清晰。

2体会文中表现出的作者身受极辱后忧愁幽思、激愤慷慨的情感。

3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课文内容安排上借水行舟的特点。

2通过具体句段,揣摩体会作者遭受奇耻大辱后的精神苦痛和著书雪耻的顽强意志。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诵读点拨。

2讨论指导。

媒体设计

1课文录音。

2投影:用于课文结构和部分文句的展示。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步骤】方案一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开始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而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已经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不仅如此,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下面,我们就通过《报任安书》来走近司马迁,走入司马迁的内心世界。

(解说:这样设计有两个好处,一是直奔文章主题,为阅读指向;二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解题

1体裁解说:“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 “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

2写作背景:《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复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对此稍作解释),被捕下狱,惨遭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看,这是宫中的机要职务,实际上却是以一个宦者的身份在内廷侍候,为一般士大夫所鄙视。在这期间,任安写信给他,希望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出于以往的沉痛教训和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司马迁觉得实在难以按任安的话去做,所以一直没有复信。后来,任安以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

(解说:突出“信”及“信”的来由和内容,为课文内容指向。)

三、研习课文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学生对照注释,自行诵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扫除字词障碍。

除了课文注释外,每段需要解决的重点词句有:

第1段:再、务、流俗,表谦称和敬称的词语(牛马走、足下、辱等)

第2段:戏弄、特、勉励

第3段:各个典故含义,通其道

第4段:近自托于无能之词、考、综

第5段:上父母之丘墓、无乃......乎、不信

(解说:文章字词难度较大,好在课文作了较为详尽的注释,但其中仍有些词句需要解决,为学生理解文章扫除障碍。)

2.播放录音或教师有表情地朗读课文;然后要求学生有表情地诵读。

(解说:让学生感受文章的抒情基调,进入文章情景。)

3.内容与形式梳理。

学生思考:从课题和背景介绍看,这是一封复信,其回复的内容是什么呢?又是怎样具体展开的呢?

此文线索脉络十分清晰,大意是讲“刑余之人”难以“推贤进士”,唯有隐忍苟活,著书以偿前辱之债。具体梳理如下:

复信目的:对任安“推贤进士”的期望“略陈固陋”。(第1段)

复信内容:①地位低下(主上所戏弄,流俗之所轻),身遭极辱,不能胜任。(第2段)

②效古之贤人忍辱负重,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自见”。(第3、4段)

③再次表现自己无可比拟的忧愤处境,点明自己有负嘱托的原因。(第5段)

(解说:训练概括语段能力,让学生初步把握文章内容和结构,为下一步突破重点作准备。)

四、布置作业

课后诵读课文。

(解说:为下节课深入学习作准备。)

第二课时

一、继续研习课文

1具体研读,突破重难点。

(1)分段研习,理解行文脉络,理清内容逻辑。

①研习第1段:此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此段交待了全文的内容:复信是要为自己无法“推贤进士”“略陈固陋”。

②研习第2段:此段在内容上有几个层次?与无法“推贤进士”有何关系?

明确:两个层次。一是说自己史官地位低微,“为流俗之所轻”,与“蝼蚁”无异;一是说自己身受极辱,如虎陷“槛阱”,“积威约之渐也”。下狱受刑,是作者一生中最惨痛的打击,侧面说明帝王的刻薄寡恩;加之原本就低贱的地位,这就交代了自己不能完成任安期望的“推贤进士”的任务的原因。

③研习第3、4段:两段文字上的联系是什么?内容上似与“推贤进士”无关,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第3段写古代“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处困,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自见”。第4段写仿效古之贤人,“就极刑而无愠色”,著《史记》以“偿前辱之责”。第3段的人物是第4段中自己的榜样和力量,两段共同交代了自己忍辱负重的原因。这似与回复内容无关,实际上有着合理的逻辑关系:一者,上段已经叙述了自己所受的极辱,自然会让人想到他何以能“苟活”,在第4段对此作了回答,是因为《史记》“草创未就”,“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再者,任安是作者的好友,对好友(也只能对好友)倾吐个人情怀是极为正常的,所以作者说“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④研习第5段:此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明确:此段在内容上又回到作者目前的悲惨处境上,描写自己“肠一日而九,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的无限痛苦和寂寞,从而回应第1段,结构十分严密。

小结:全文呈现出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借回答任安“推贤进士”数语,围绕一个“辱”字,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和精神上难以形容的苦痛,表现了自己发愤著书、雪耻传名的顽强意志。

(解说:在初步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课文的内在逻辑结构,实际上也是要学生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从而更透彻地理解课文。可结合板书设计进行。)

(2)体会性阅读。

让学生自选语段来阅读,体会作者的忧愤情感,然后讨论交流。

明确(以第2段为例):

第2段:作者着力表现了自己屈辱的地位和屈辱的遭遇。写自己的地位,先以“固主上所戏弄”几句来表现其低下,进而使用一组假设关系的句子(“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来突出其低贱。写自己遭受的屈辱,列举了“四不辱”和“六受辱”,先把“不辱”和“受辱”对比,更显“受辱”之可悲;又把“六受辱”以程度由浅入深依次排开,耻辱感逐次加强,最后点出自己遭受的是“最下”之辱。这样写来,渲染出作者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悲惨处境和由此产生的巨大的精神苦痛,感人至深。

(解说:努力打破学生与作家、作品的“隔”,让学生真正走入作者的情感世界,去体会、理解作者伟大的痛苦和伟大的精神。要把品味的权利还给学生。)

2欣赏品味。

主要通过品读课文来领会其文辞流畅优美,与思想感情的表达配合无间的特点。比如,作者特别善于运用排比和对偶手法来抒情,课文第2段写“四不辱”和“六受辱”,第3段写古代贤人被辱著书的典故,就采用了排比和对偶手法,表达情感一气贯下,酣畅淋漓。

学生诵读体会。

(解说:重点应该是学生的品读,语言形式对思想感情表达上的作用要由学生通过多读来体会。)

二、课堂训练

完成课后练习一和练习三。

(解说:巩固课文内容的理解,训练学生分析评价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

在文中,司马迁以极为激愤的心情,申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无限痛苦,表现了他为实现可贵的理想而甘受凌辱、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文章感情真挚,语言流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总之,《报任安书》被称为“天下奇文”是当之无愧的,它在思想内容上表现了一个奇人的奇伟情操,它在行文、语言上纵横开阖,笔法雄健,让人千年后仍能想见司马迁的为人,理解他、敬佩他,并为他一洒同情之泪。

(解说:在课堂练习基础上顺势总结课文,能与导语呼应,强化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四、布置作业

课外练笔:中国有句俗话,“士可杀,不可辱。”请课后收集有关材料,通过分析,写一篇短文《“士可杀,不可辱”之我见》。

(解说:这是对课文主题的延伸思考,旨在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方案二(比较阅读。把原文与课文节选进行比较,体会原汁原味的好处。)

第一课时

一、导语(同“方案一”)

二、解题(同“方案一”)

三、学习揣摩课文节选文字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同“方案一”)

2具体研习,突破重难点。(同“方案一”)

四、提供原文被删节的文字,理解疏通

1第1段删节内容:阙然久不报的简要原因。(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忙于侍奉皇上。)

2第2段(课文1、2段之间删节内容):奈何以刀锯之余荐天下豪俊。

3第3、4段(课文1、2段之间删节内容):自己因李陵案获罪的经过。

4第5段(即课文第2段后半部分删节内容):所以隐忍苟活,是私心有所不尽,文采不表于后世。

五、布置作业

思考:把课文(节选)和原文对照阅读,看看两文在内容、形式、抒情等方面有何差异。

第二课时

一、明确任务,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1比较课文(节选)和原文在内容上的差异。

2比较因内容的差异而带来的文意、抒情、结构上的差异。

二、交流发言,成果共享

三、教师归纳、点评

1内容的异同:删去的内容几乎全是作者感到无限的冤屈和悲愤之语,课文也有一些相似内容。

2表达上的影响:原文较之删节后的课文更具以下特点。

(1)内蕴深厚,文气伟壮:蓄积已久的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内心的强烈感受,汹涌流出,不可遏抑,是愤怒的抗争,是灵魂的呐喊。

(2)纵横开阖,笔法雄健:古今人己,正反横竖,任意挥洒,把自己的难言之痛抒写得淋漓尽致。

报任安书教案 篇5

报任安书教案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理解本文的确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3、学习本文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方法。

4、掌握更多大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本文的确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2、掌握更多大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

本文词句难度较大,学生很难弄清句意,需要教师在这方面多作指导。

三教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

第一课时

一、背景介绍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前学习提示1、2节,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把握文章的主题和写作特色。

二、全文把握

未经节选的全文共分六段:

第一段:向任安说明未能及时回信的原因。

第二段:向任安说明不能在武帝面前“推贤进士”的原因。

第三段:叙述因为李陵事件下狱的经过。

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 全部资料免费下载 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 全部资料免费下载

第四段:写自己忍辱受刑。

第五段:写自己完成《史记》的心情。

第六段:表达自己痛定思痛的心情。

课文节选了后三段。

三、课文分析

学习第一段

1、教师范读第一段

2、字音

头抢地(qiāng)伏法受诛(zhū)暴肌肤(pù)

鞭(chuí)圜墙(yuán)占卜(bǔ)囹圄(wǔ)槛(jiàn)

缧绁(léi)

3、主要词句

①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②不能与死节者比 ③其次不辱理色

④及在槛阱之中 ⑤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⑥此人皆意有所郁结 ⑦恨私心有所不尽

⑧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4、思路分析:

这一段司马迁重点写了自己受刑后对生死的看法。

(1)作者先叙述自己卑微的身份。先人只是掌管一些文史星历的记载的小官,“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本来就被人看不起。现在子承父业,更是微不足道。

(2)接着写卑策的地位带来的结果:假如我伏法被诛的话,就好像九牛身上掉下的一根毫毛;好像一只蝼蚁一样渺小,我的死是无足重轻的。命如蝼蚁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 全部资料免费下载 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 全部资料免费下载

草芥,生命有什么价值可言?

(3)引出第二个问题,人的生命价值:“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注意,这是作者议论的核心。生命的价值是轻是重,要靠自己来选择!

然后,摆出士人对待羞辱与生死的态度:士人,一方面洁身自好,不使自己受到羞辱;一方面当羞辱加于已身的时候,决计自杀,以死保持自己纯洁的名声。但是作者笔锋一转,却列举了古代周文王、李期、韩信、彭越、张敖、周勃、窦婴、季布、灌夫等一大批王侯将相受辱的事例,说明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微不足道的草民,都可能受屈辱,“受辱”是人生之常事,不足为奇。那么,对待羞辱就一定要死节,才算保持了高尚纯洁的名声吗?否!作者从这个角度继续深入地论述下去。

(4)作者提出这样的认识:人在受辱时,不一定非要为高尚纯洁名声的这种所谓“节义”而死;为了崇高的事业,他可以去死,但是也可以忍辱负重。

最后表明自己的态度:“我”深知节义的含义,也敢于为节义去死,但是我现在所以忍辱屈生,是为了完成我未竟的事业,实现我最大的理想。这才是生命的真正价值。

第二课时

学习第二段

1、教师范读第二段

2、学生齐读第二段

3、字音

愠色(yùn)

倜傥(tìtǎng)

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 全部资料免费下载 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 全部资料免费下载

4、词句

①稽其成败兴坏之纪(稽:考证:纪:法纪)②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③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④ 惟倜傥非常之人 ⑤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5、思路分析

完成《史记》,实现了我人生的最大价值。

(1)作者进一步列举了文王、孔子、屈原、在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非凡特殊的人才能够忍辱负重,完成流传后世的不朽之作的业绩,说明他们体现了最大的人生价值。

(2)作者说他是学习先贤,当时《史记》草创未成,就遭此灾,他痛惜全书没有完成。因此,受酷刑而无愠色,遭戮笑却能忍耐,最后终于完成了《史记》,偿还了前面受辱的债。

5、熟读并背诵本段 第三课时

一、学习第三段

1、学生齐读本段

2、主要词句

①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②虽累百世,垢弥甚耳!③重为乡党所戮笑

④身为闺之臣,宁得自引深藏岩穴邢?

⑤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无,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2、再读本段,体会作者的情感

3、思路分析

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 全部资料免费下载 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 全部资料免费下载

作者痛定思痛,抒发了更加难以忍受的痛苦心情,“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可见,忍辱负重,苟且屈生,要比一死了之更痛苦。司马迁敢于选择这条路,需要付出多大的勇气!

文章的最后,作者陈述了自己不能为皇帝“推贤进士”的想法。

二、总结全文

总结上述三段文字的思路,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与计多高尚士人一样,能正确对待受辱这件事,他能站在人生价值的高度,敢于正视现实,以非凡的忍耐精神,忍受住眼前的屈辱,并以超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史记》,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表现了他崇高的人生理想,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作者字字血声声泪,也控诉了那个社会的不公和皇权的黑暗。

三、写作技巧分析

提问:怎样理解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理至情切”的表现方法?

[解析]

1、“理至”:叙事议论条理清楚,环环紧扣,层层深入。

作者议论的基本路径是:①受辱——引决(士人应持的态度);②受辱——隐忍——完成伟大的事业(高尚的士人,如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等);③“我”(司马迁)受辱——学习前贤,选择隐忍——为了完成巨著《史记》。

这说明,对待受辱,引决不是唯一的处理方法,那要从生命的价值来认识,从“义”的深层意义去理解。作者一方面说要学习前贤,有忍辱负重的精神;一方面说如果自己受辱就去死的话,则不能完成著述《史记》的任务,一个人死的窝窝囊囊,无所作为,就失去了人生的价值,也就“轻于鸿毛”了。这个道理讲得清楚明白,环环紧扣,层层深入。当然,这并不是说,人不应该为“义”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 全部资料免费下载 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 全部资料免费下载

去死,而是从长远的意义上理解这个“义”的含义。

2、“情切”:情感跌宕起伏,奔放而曲折。

全文情感真切,有时奔放激荡,豪情满怀;有时又回肠荡气,如泣如诉。第一段写受辱的痛苦时,说自己伏法死去,“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这抒发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之情;写自己选择忍受侮辱时说:“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这里表现了他受辱的痛苦,悲切郁闷之情,溢于言表。第二段写出他为了完成伟大的巨著《史记》,“就极刑而无愠色”,“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则又表现他豪迈激荡的情感。第三段再一次回想自己受辱的痛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又好像看到他悲痛欲绝,如泣如诉的表情。

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表达十分流畅自然,文章情感忽而悲切,忽而豪壮,忽而又痛不欲生。这正如后人评价这篇散文时说,它“如山之出云,如水之奔壑,千态万状,变化于自然,由其气之盛也”(清•方苞)。

四、作业

1、背诵第二段

2、完成全文翻译

《报任安书》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的行文特点:借水行舟,排解胸中郁结,迂回曲折,但又脉络清晰。

2体会文中表现出的作者身受极辱后忧愁幽思、激愤慷慨的情感。

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 全部资料免费下载 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 全部资料免费下载

3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课文内容安排上借水行舟的特点。

2通过具体句段,揣摩体会作者遭受奇耻大辱后的精神苦痛和著书雪耻的顽强意志。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诵读点拨。

2讨论指导。

媒体设计

1课文录音。

2投影:用于课文结构和部分文句的展示。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步骤】方案一

第一课时



一、导语设计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开始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而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已经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不仅如此,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下面,我们就通过《报任安书》来走近司马迁,走入司马迁的内心世界。

(解说:这样设计有两个好处,一是直奔文章主题,为阅读指向;二是激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 全部资料免费下载 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 全部资料免费下载

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解题

1体裁解说:“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

2写作背景:《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复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对此稍作解释),被捕下狱,惨遭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看,这是宫中的机要职务,实际上却是以一个宦者的身份在内廷侍候,为一般士大夫所鄙视。在这期间,任安写信给他,希望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出于以往的沉痛教训和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司马迁觉得实在难以按任安的话去做,所以一直没有复信。后来,任安以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

(解说:突出“信”及“信”的来由和内容,为课文内容指向。)



三、研习课文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学生对照注释,自行诵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扫除字词障碍。

除了课文注释外,每段需要解决的重点词句有:

第1段:再、务、流俗,表谦称和敬称的词语(牛马走、足下、辱等)

第2段:戏弄、特、勉励

第3段:各个典故含义,通其道

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 全部资料免费下载 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 全部资料免费下载

第4段:近自托于无能之词、考、综 第5段:上父母之丘墓、无乃„„乎、不信

(解说:文章字词难度较大,好在课文作了较为详尽的注释,但其中仍有些词句需要解决,为学生理解文章扫除障碍。)

2.播放录音或教师有表情地朗读课文;然后要求学生有表情地诵读。

(解说:让学生感受文章的抒情基调,进入文章情景。)

3.内容与形式梳理。

学生思考:从课题和背景介绍看,这是一封复信,其回复的内容是什么呢?又是怎样具体展开的呢?

此文线索脉络十分清晰,大意是讲“刑余之人”难以“推贤进士”,唯有隐忍苟活,著书以偿前辱之债。具体梳理如下:

复信目的:对任安“推贤进士”的期望“略陈固陋”。(第1段)

复信内容:①地位低下(主上所戏弄,流俗之所轻),身遭极辱,不能胜任。(第2段)

②效古之贤人忍辱负重,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自见”。(第3、4段)③再次表现自己无可比拟的忧愤处境,点明自己有负嘱托的原因。(第5段)

(解说:训练概括语段能力,让学生初步把握文章内容和结构,为下一步突破重点作准备。)

四、布置作业 课后诵读课文。

(解说:为下节课深入学习作准备。)

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 全部资料免费下载 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 全部资料免费下载

第二课时



一、继续研习课文

1具体研读,突破重难点。

(1)分段研习,理解行文脉络,理清内容逻辑。

①研习第1段:此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此段交待了全文的内容:复信是要为自己无法“推贤进士”“略陈固陋”。

②研习第2段:此段在内容上有几个层次?与无法“推贤进士”有何关系? 明确:两个层次。一是说自己史官地位低微,“为流俗之所轻”,与“蝼蚁”无异;一是说自己身受极辱,如虎陷“槛阱”,“积威约之渐也”。下狱受刑,是作者一生中最惨痛的打击,侧面说明帝王的刻薄寡恩;加之原本就低贱的地位,这就交代了自己不能完成任安期望的“推贤进士”的任务的原因。

③研习第3、4段:两段文字上的联系是什么?内容上似与“推贤进士”无关,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第3段写古代“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处困,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自见”。第4段写仿效古之贤人,“就极刑而无愠色”,著《史记》以“偿前辱之责”。第3段的人物是第4段中自己的榜样和力量,两段共同交代了自己忍辱负重的原因。这似与回复内容无关,实际上有着合理的逻辑关系:一者,上段已经叙述了自己所受的极辱,自然会让人想到他何以能“苟活”,在第4段对此作了回答,是因为《史记》“草创未就”,“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再者,任安是作者的好友,对好友(也只能对好友)倾吐个人情怀是极为正常的,所以作者说“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 全部资料免费下载 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 全部资料免费下载

④研习第5段:此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明确:此段在内容上又回到作者目前的悲惨处境上,描写自己“肠一日而九,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的无限痛苦和寂寞,从而回应第1段,结构十分严密。

小结:全文呈现出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借回答任安“推贤进士”数语,围绕一个“辱”字,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和精神上难以形容的苦痛,表现了自己发愤著书、雪耻传名的顽强意志。

(解说:在初步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课文的内在逻辑结构,实际上也是要学生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从而更透彻地理解课文。可结合板书设计进行。)

(2)体会性阅读。

让学生自选语段来阅读,体会作者的忧愤情感,然后讨论交流。

明确(以第2段为例):

第2段:作者着力表现了自己屈辱的地位和屈辱的遭遇。写自己的地位,先以“固主上所戏弄”几句来表现其低下,进而使用一组假设关系的句子(“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来突出其低贱。写自己遭受的屈辱,列举了“四不辱”和“六受辱”,先把“不辱”和“受辱”对比,更显“受辱”之可悲;又把“六受辱”以程度由浅入深依次排开,耻辱感逐次加强,最后点出自己遭受的是“最下”之辱。这样写来,渲染出作者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悲惨处境和由此产生的巨大的精神苦痛,感人至深。

(解说:努力打破学生与作家、作品的“隔”,让学生真正走入作者的情感世界,去体会、理解作者伟大的痛苦和伟大的精神。要把品味的权利还给学生。)

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 全部资料免费下载 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 全部资料免费下载

2欣赏品味。

主要通过品读课文来领会其文辞流畅优美,与思想感情的表达配合无间的特点。比如,作者特别善于运用排比和对偶手法来抒情,课文第2段写“四不辱”和“六受辱”,第3段写古代贤人被辱著书的典故,就采用了排比和对偶手法,表达情感一气贯下,酣畅淋漓。

学生诵读体会。

(解说:重点应该是学生的品读,语言形式对思想感情表达上的作用要由学生通过多读来体会。)



二、课堂训练

完成课后练习一和练习三。

(解说:巩固课文内容的理解,训练学生分析评价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

在文中,司马迁以极为激愤的心情,申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无限痛苦,表现了他为实现可贵的理想而甘受凌辱、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文章感情真挚,语言流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总之,《报任安书》被称为“天下奇文”是当之无愧的,它在思想内容上表现了一个奇人的奇伟情操,它在行文、语言上纵横开阖,笔法雄健,让人千年后仍能想见司马迁的为人,理解他、敬佩他,并为他一洒同情之泪。

(解说:在课堂练习基础上顺势总结课文,能与导语呼应,强化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四、布置作业

课外练笔:中国有句俗话,“士可杀,不可辱。”请课后收集有关材料,通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 全部资料免费下载 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 全部资料免费下载

过分析,写一篇短文《“士可杀,不可辱”之我见》。

(解说:这是对课文主题的延伸思考,旨在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方案二(比较阅读。把原文与课文节选进行比较,体会原汁原味的好处。)第一课时



一、导语(同“方案一”)



二、解题(同“方案一”)



三、学习揣摩课文节选文字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同“方案一”)

2具体研习,突破重难点。(同“方案一”)

四、提供原文被删节的文字,理解疏通

1第1段删节内容:阙然久不报的简要原因。(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忙于侍奉皇上。)

2第2段(课文1、2段之间删节内容):奈何以刀锯之余荐天下豪俊。

3第3、4段(课文1、2段之间删节内容):自己因李陵案获罪的经过。4第5段(即课文第2段后半部分删节内容):所以隐忍苟活,是私心有所不尽,文采不表于后世。

五、布置作业

思考:把课文(节选)和原文对照阅读,看看两文在内容、形式、抒情等方面有何差异。

第二课时



一、明确任务,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1比较课文(节选)和原文在内容上的差异。

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 全部资料免费下载 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 全部资料免费下载

2比较因内容的差异而带来的文意、抒情、结构上的差异。



二、交流发言,成果共享



三、教师归纳、点评

1内容的异同:删去的内容几乎全是作者感到无限的冤屈和悲愤之语,课文也有一些相似内容。

2表达上的影响:原文较之删节后的课文更具以下特点。

(1)内蕴深厚,文气伟壮:蓄积已久的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内心的强烈感受,汹涌流出,不可遏抑,是愤怒的抗争,是灵魂的呐喊。

(2)纵横开阖,笔法雄健:古今人己,正反横竖,任意挥洒,把自己的难言之痛抒写得淋漓尽致。

(3)行文迂曲,注意铺垫:“于欲尽力处控勒,于宜伸处故作停留。”(林纡《春觉斋论文》),有回肠荡气的艺术魅力。



四、课堂小结(同“方案一”)

五、布置作业(同“方案一”)

读《报任安书》有感 篇6

鲁迅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想而知,《史记》在史传文学上有多高的地位。而它的作者—司马迁,更是一位有着传奇色彩的人物。

司马迁的著述,除《史记》外,还有著名的《报任安书》一文。《报任安书》让我感受到了司马迁那傲然不羁的风采,他正直不阿、光明磊落、意志坚强且富有感情。

司马迁因为李陵上谏辩护而触怒龙颜,汉武帝勃然大怒,面对自杀和遭宫刑的两难选择,他也曾犹豫,也曾彷徨,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的轻重意义是不同的,如果就这样“伏法而死”,就毫无价值可言,他想到孔子、屈原、左丘明等人,这些人也曾受过屈辱,但都有骄人的成果。而他也有自己的理想要实现、自己的使命要完成,他不甘心,不甘就这么默默死去,带着这种悲愤,他毅然选择了宫刑,忍受着痛苦与屈辱,最终完成了千古名篇《史记》。司马迁用的实践诠释了他在《报任安书》中的生命价值观念:“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告诉我们:人的生命价值决定在我们每个人自己的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活法,但是人生在世,总得留下点值得让人回忆的东西,要想重于泰山,就得尽己所能,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司马迁无疑是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他在挫折面前表现得坚强乐观,在逆境中仍然心怀理想,并为之奋斗。在身心都受到严重摧残时,他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逆境磨练了他的意志,他在与现实的斗争中得到了锻炼,人格在不知不觉中变得伟大,他生命的价值也在奋斗与困境的搏斗时得到了升华。我也一直坚信一句话:底蕴的厚度决定生命的高度,人生就像一杯浓茶,不会苦一辈子,但会苦一阵子。试问,如果没有经历那残酷的宫刑,谁还会知道历史上有这样一个在逆境中勇敢追求理想的伟大灵魂。

纵观历史,有不少伟人,他们不是在一帆风顺的环境下创造出自己的价值的,而是在逆境和挫折中,创造出为世人所熟知的成就的。爱迪生,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一生地发明颇多。可在辉煌的背后,他又何尝不是从一条崎岖之路挺过来的呢?小时候家里买不起书,买不起做实验用的器材,他就到处收集瓶罐。一次,他在火车上做实验,不小心引起了爆炸,车长甩了他一记耳光,他的一只耳朵就这样被打聋了。生活上的困苦,身体上的缺陷,并没有使他灰心,他更加勤奋地学习。一次次的实验,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无眠,一次次的振作,让他冲出了逆境,成就了他辉煌的人生,为世人留下了许许多多发明。

再如伟大的北宋政治家范仲淹,少年时家贫但好学。他两岁的时候就是失去了父亲,家中贫困无依无靠,惟与母亲相依为命。后来母亲也改嫁,自己也改姓。但对于这一切的艰难,他并没有放弃,流着泪下决心刻苦读书,以摆脱寄人篱下的生活。他以粥为食,在一个庙中苦读了3年。后告别母亲远出求学,又在异乡接着过起了食粥苦读的日子,整整5年,睡觉时都没有解开衣服。艰苦的环境没有打倒他,最终他考中进士,入朝为官。向天下呼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佳句。

逆境出人才。孟子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在滚滚历史长河中,逆境造就了无尽的人才,为历史带来阵阵芳香。

现在的我们大都是父母眼中的宝贝,有了父母的保驾护航,成长道路也变得一帆风顺。可是,我们可以在父母的保护伞下生活多久,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总要学会一个人成长,总要学会一个人面对生活给我们的挑战,总要学会一个人面对挫折、逆境。而眼泪,放弃......在困境面前都显得苍白,谁是谁的救世主?只有你自己,如果不想摔成一地绝望的碎末,那么勇敢起来,面对逆境,尽自己所能走出困境,那么最终你将破茧成蝶,拥有一方属于自己的天空。

上一篇:千秋诸葛我评说下一篇:信息化示范校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