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复习课课件(精选8篇)
新 课 导 入 新 课 导 入 新 课 导 入
小 学 是 怎 样 进 行 除 法 运 算 的 ? 讨 论 两 数 相 除 的 例 子 有 哪 些 情 形 ?9÷3 正数除以正数-9÷3 负数除以正数 0÷3 零除以正数 9÷-3 正数除以负数 负数除以负数-9÷-3 0÷-3 零除以负数 0 能 否 做 除 数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与 能 力
1.理 解 有 理 数 除 法 法 则、会 进 行 有 理 数 的 除 法 运 算;2.会 求 有 理 数 的 倒 数.过 程 与 方 法
通 过 有 理 数 除 法 的 学习, 培 养 观 察、归 纳、概 括、运 算 及 逆 向 思 维 能 力.教 学 目 标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目 标
情 感 态 度 与 价 值 观
通 过 思 索、判 断 , 培 养 自 己 对 数 学 能 力 的 自 信 心.教 学 重 难 点 教 学 重 难 点 教 学 重 难 点 重 点
有 理 数 除 法 法 则.难 点.商 的 符 号 的 确 定.2.0 不 能 作 除 数 的 理 解.知 识 回 顾 知 识 回 顾 你能很快地说出下列各数的倒 数吗? 2 9 ?1-5 7 0-1 原数 3 8 1 3 8 1-1倒数5 5 9 71 =3 =3 99÷3 正数除以正数 3 1 =-3 ?9 负数除以正数 =-3-9÷3 3 1 零除以正数 =0 0=0 0÷3 3 因为-3×3=-9, 除 法 是 乘 法 所以-9÷3=-3.的 逆 运 算
除 以 一 个 正 数 等 于 乘 以 这 个 正 数 的 倒 数.1 9÷-3 正数除以负数 9 =-3 =-3 3 1-9÷-3 ?9 =3 =3 负数除以负数 3 1 零除以负数 0÷-3 =0 0 =0 3 因为3×-3 =-9, 因为-3×-39, 所以9÷-3 =-3.所以-9 ÷-33.因为0×-30, 除 以 一 个 正 数 等 于
所以 0÷-30.乘 以 这 个 正 数 的 倒 数.知 识 要 点 知 识 要 点
有 理 数 的 除 法 法 则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 乘以这个数的倒数.1 即: aba b0 b例6:计算: 两数相除,两数符 号相同则结果为正,两 1 ?637;? 11 7数符号不同则结果为负, 2? 24 6并把绝对值相除.解 : 1 ?637? 637?9;12 7 11 6 11? 2? 24 6 24 7 28?9? 0 5? 9 50 0 05 90 除 以 任 何 一 个 不 等 于0 的 数 都 得0.知 识 要 点 知 识 要 点
有 理 数 除 法 法 则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练 一 练 计算: 1 24 ?6;-4 1 2 ?4;-8 2 3 3 0;0 4 7 4 49 4 8 7 32例7:化简下列分数: ?16 1;4 39 分数可以理解 2为分子除以分母.?15 ?16 解 : 1?16?44;?4 39 13 239?15?39 ?1515 5例8:计算:? 5 1 ?135?5;? 乘除法混合运算,? 6? 统一成乘法? 5 1 2 4.5;? 7 9 7133 ? 1 32 4 5 ?有括号的? 5 解 : 1 ?135?5 先算括号6? 里的 5 11356 5 先算乘 1 5 1135 再算加 5 6 5 1276 127651解 : 2 4.5? 7 9? 9 7 1 2 5 9 7.10 无括号,只有 乘除,从左向 右计算? 7 1 3 解 : 3 ? ?1 3 2 4 57 5 332 4 5 7 4 1 3? 2 5 3 5 先把带分 数化为假 14 分数
25知 识 要 点 知 识 要 点
有 理 数 的 加 减 乘 除 混 合 运 算括号则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 序进行。注 意 注 意
1.因为0没有倒数,所以,0不能作除 数;2.在除法运算中,符号的确定与乘法运算一致;3.遇到乘除法混合运算时,应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4.遇到求带分数的倒数时,先将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求其倒数.练 一 练 计算: 1 1 1 11 ?3;26 4 2 4
如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无
2 8 ?0.75;9 12 5 1 1 3 ? 5 6 2 3 例9:为提醒广大市民做好防冻御寒工作, 下列为某地区一周内最低气温预报。具体气 温如下: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4 ℃
-2℃-5℃ 0℃-4℃-3℃-3℃ 气温 求本周的平均最低气温? 解:〔(-2)+(-5)+(-4)+0 +(-4)+(-3)+(-3)〕÷7 =(-21)÷7
=-3 例10:今抽查10袋精盐,每袋精盐的 标准重量是100克,超出部分记为正,统 计成下表: 精盐的 1 3 1 3 2 袋数 每袋超
出标准 +0.8-0.5 0 +1.3-1.2 的克数
问:这种10袋盐一共有多重?解:0.8+3 ×(-0.5)+0 +3 ×1.3+2 ×(-1.2)=0.8-1.5 +3.9-2.4=0.8100 ×10+0.8=1000.8.答:这10 袋盐一共重1000.8 克 我们可以用计算器进行复杂的数的 计算.例:用计算器计算: 0.8+3×(-0.5)+0 +3×1.3+2×(-1.2)解:用带符号键(-)的计算器, ●●
0 8(-)0 5 0 + 3 × + + ● ●(-)2 3 × 1 3 2 + × = 1 0.8练 一 练 用计算器计算:(1)653+(-450)+261+(-123);341 371(2)(-25)×33+(-26)×(-46);64.64(3)18.72÷(-52)-(-1430)÷22;(4)5.6×(-46)÷(-0.25)×3。3091.2课 堂 小 结 课 堂 小 结 课 堂 小 结.有 理 数 除 法 法 则 1 abab0(1)b(2)有理数除法法则:两数相除,同号得
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3)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2.有 理 数 的 加 减 乘 除 混 合 运 算 : 如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无括号则按照
“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随 堂 练习随 堂 练习随 堂 练习1.填空题 3 1(1)当x _____ 时 , 没 有 意 义;1x 1x 1(2)当x _____ 时 , 的 值 为0;3 3 ±1(3)当x _____ 时 , 没 有 意 义.1x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负数没有倒数 B.正数的倒数比自身小 C.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 D.-1的倒数是-1 C 3.下列运算结果不一定为负数的是()A.异号两数相乘 B.异号两数相除
C.异号两数相加 D.奇数个负因数的乘积4.化简下列分数.4 ?28 1 2 1-4 ?20 7 5 5 4 ?56-15 1 7 3 ?8 3a 5.已知: ?a ?5, ?b ?3且0, b ±19 求 2a-3b 的值.6.已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
倒数,m的绝对值是4, abmcd2008 求.m m +4 时 , 原 式2 004 m-4 时 , 原 式2 012习题 答 案习题 答 案习题 答 案
●利用多媒体课件建立知识框架图
回忆并再现知识, 是复习课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 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归纳、总结, 理清知识线索, 分清解题思路, 弄清各种解题方法联系的过程, 并根据学生的回忆, 进行知识点与知识面的总结。特别是要加强知识间横纵向的联系和比较, 引导学生构建知识脉络。在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的同时, 根据复习内容的多少, 分步、分项进行整理。通过这样的疏理、沟通, 学生就能将所学知识前后贯通, 扫清运用时的障碍。
例如, 七年级《三角形》一章学习的内容比较多,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组归纳本章所学知识, 然后每组派代表交流知识点, 教师根据学生的总结用课件展示出本章的知识框架图, 学生对本章知识就会一目了然, 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例题和习题
复习课既要展示知识框架, 又要强调重点和难点, 还要安排必要的例题分析和大量的练习, 教师常常会忙得团团转, 可还是力不从心, 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如果利用多媒体课件复习, 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堂上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 演示所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能使抽象、复杂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形象, 这不仅使学生自始至终在学习过程中有着浓厚的兴趣, 也实现了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并且在有效的时间内能大大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例如, 《整式的运算》一章, 学生对整式的混合运算掌握不是很好, 教师就可以用课件编排一些例题和习题, 让学生进行练习, 关键知识点教师进行点拨, 让学生明确整式运算的算理, 掌握运算的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答疑解惑
复习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解决易错点和疑点, 必须对单元中的重、难点和学生的疑惑作进一步的分析, 使学生能够全面、准确地掌握教材内容, 加深理解。教师可以把学生平时练习过程中经常出错的一些习题和容易混淆的习题进行汇编,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 让学生再一次经历纠错过程, 明晰知识点。
例如, 在《分解因式》一章的复习中, 教师让学生自己搜集平时练习中一些容易出错的因式分解题进行组内讨论, 然后派代表将典型题用实物投影展示给学生们, 让所有学生对这类题目进行思维解析。投影解答学生的疑惑, 容量大, 速度快, 符合复习课的特点。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变式训练
练习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设计的练习内容要注意:应从数学规律或知识技能、知识的纵横联系入手;注重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或一题多变, 进行题的变式, 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通过练习使学生受到启发, 进一步巩固知识结构。这种多样而典型的练习, 有利于学生系统知识, 使学生综合发展,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大量的变式练习无法一一展现,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将一题进行不断变化, 让学生明确一题可以多变, 形成完整的知识链。
1、能够介绍自己会做哪些家务劳动,如:I can clean the bedroom. I can cook the meals.
2、能够询问别人会做什么家务劳动,如:What can you do? I can…Can you set the table? Yes, I can. / No, I can’t.
3、掌握有关家务劳动的短语: sweep the floor, cook the meals, clean the room, water the flowers, empty the trash, wash the clothes, set the table, make the bed, do the dishes, put away the clothes.
4、掌握情态动词can的用法。
5、养成讲究卫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培养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句型What can you do? I can… Can you…? Yes, I can. / No, I can’t.
(2)有关家务劳动的短语: sweep the floor, cook the meals, clean the room, water the flowers, empty the trash, wash the clothes, set the table, make the bed, do the dishes, put away the clothes.
2、教学难点:
(1)在实际情景中运用以上句型。
(2)情态动词can的用法。
三、课前准备:
1、课件
2、单词图片
3、练习
四、教学过程:
Step 1 Warm-up / Preview
1、Free talk
T: How are you, boys and girls?
S: I’m fine. Thank you.
T: Can you sing a song?
S: Yes, I can.
T: Let’s sing a song,.
2、Sing a song: I Can Help(五年级上册Unit 4 P26)
(设计目的:此环节通过歌曲演唱,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集中学生注意力,同时让学生重温了有关家务劳动的短语和句型:I can…)
Step 2 Presentation / Practice
1、“头脑风暴”复习家务短语:
(课件呈现动画片“喜羊羊”的人物形象)
T: New Year is coming. The goats are going to do the cleaning. They’re all very helpful. Guess! What can they do?
一、我有肖像权
(一)、肖像是肖像人的人格标志
1、肖像是以容貌为中心的人体形象的再现。
2、肖像的表现方式有:绘画(自画像)、雕塑、剪纸、照相、摄像等。
3、肖像(的地位)也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
4、肖像权包括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
含义:是自然人以其肖像所体现的人格利益为内容的人格权。肖像权所体现的人格利益包括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
(二)侵害肖像权的行为构成要件:
1凡是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广告、杂志封面、挂历),就须取得肖像权本人的同意,否则就构成侵权。
2,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肖像。
3,以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一百条 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第一百零一条 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第一百二十条 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根据法律规定,以营利为目的的,未经本人同意或以欺诈手段取得本人同意而使用其肖像的行为,是侵犯肖像权的行为。
常见的有:未经本人同意而以其肖像制作商业广告、商品包装、印制挂历、用做期刊封面等等。另外,虽不以营利为目的,但出于侮辱他人人格、打击报复等目的`,恶意损坏、丑化他人肖像的行为,或者出于不正当动机翻印、悬挂他人肖像的行为,也属侵犯肖像权,公民可以依法请求加害人停止侵害,清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由此所受到的损失。
另外在司法实践中,不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肖像,如果有贬损、歪曲,和影响原照片的主要内容的情况,虽然不构成侵犯肖像权,但根据当前法律的规定,可以认定为侵犯名誉权
罗央央
【教学内容】
有理数、数轴和绝对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帮助学生梳理有理数的知识要点及知识间的联系。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掌握整理和复习知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使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学重点】
1.回顾以前学过的关于“数”的知识,进一步理解自然数、分数的产生和发展的实际背景,通过学生身边的例子体验自然数与分数的意义和在它们计数、测量、排序、编码等方面的应用。2.从相反意义的量的表示,理解正数、负数的概念,理解有理数产生的必然性、合理性。
3.有理数的分类:按有理数的整分性可以分为整数和分数;按有理数的正负性可以分为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零。
4.数轴的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
5.理解有理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轴上的点不一定表示有理数。
6.相反数:实数a与-a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仍是零。若a,b互为相反数,则a+b=0。7.倒数:若两个实数的乘积为1,就称这两个实数互为倒数,零没有倒数。8.绝对值的几何意义:表示这个数到原点的距离。
9.比较有理数大小的两种基本方法:利用数轴比较大小;利用法则比较大小。【教学难点】
1.分数都可以化为小数,有些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可以化为分数。
2.相反意义的量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要相反;二是它们都具有数量(必须是同一类量,数量大小可以不相等)。
3.数轴涉及数和形两个方面,是解决许多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4.绝对值具有非负性,去绝对值问题往往会涉及较复杂的符号问题。【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整理法,练习法。【教学用具】 ppt,练习纸 【教学流程】
一、知识点整理
(一)有理数
1.有理数这章,我们首先学习的是什么?对,就是对有理数进行了分类,那么有理数是怎样进行分类的呢?
2.我们知道了分类的标准,那你能对这些数进行分类吗?
..2.我们知道小数都能化成分数,那0.45化成分数怎么化?
(1)循环小数化成分数,分两类,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那么什么是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
纯循环小数: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循环小数。
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混循环小数。(2)那这两种循环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纯循环小数:小数点后有几位数,分母就有几个9,分子为一个循环节。
如:0.345=...345,该化简就化简即可。999 混循环小数:小数点后到第一个循环减去非循环小数部分作为分子,循环节内有几位数,分母就有几个9,然后接着写几个0,0的个数为第一个循环节前面非循环小数的位数。
如:0.0231....0231-02,需要化简再化简。
9900(3)所以0.45化成分数是? 0.45..45 99
(二)数轴 1.什么是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2.数轴的三要素是什么?
3.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吗?
(三)相反数
1.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这两个数为?对,就是相反数。
2.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0除外)位于原点的(),并且到()的距离相等。
3.①通常用a和-a表示一对相反数
②若a与b互为相反数,则a+b=0 ③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即|-a|=|a| ④若|a|=|b|,则a=b,或a=-b(a与b互为相反数)
4.练习
(1)数轴上点A,B的位置如图所示,若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C,则点C表示的数为()。
(2)已知数轴上A,B两点分别为-3,-6,若在数轴上找一点C,使得A和C的距离为4,找一点D,使得B和D的距离为1,则下列不可能为C和D的距离的是()。A.0 B.2 C.4 D.6
(四)倒数 1.什么是倒数?
若两个实数的乘积为1,就称这两个实数互为倒数。2.谁没有倒数? 0没有倒数。
3.一个数a(a≠0)的倒数是? 4.练习
-4 的倒数是?
-3.25的倒数是?
(五)绝对值
1.在数轴上,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对,距离。
2.正数的绝对值是(),负数的绝对值是(),0的绝对值是()。3.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符号表示为()。-a-5-4-3-2-10123a 注意:①|a|≥0即对任意有理数a,它的绝对值是非负数。
②绝对值最小数为0。4.练习
(1)如何化简绝对值符号? 例:a、b、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
化简 |c - b|+|a - c|-|b + c| 解:∵c-b 是负数,∴|c-b|=-(c-b)
∵a-c 是正数,∴|a-c|=a-c ∵b+c 是负数,∴|b+c|=-(b+c)原式 = -(c-b)+(a-c)-[ -(b+c)] = a+2b-c
(六)有理数的比较
1.我们知道了这些,对有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么有理数我们该怎么进大小比较呢?
①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
②两个正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大;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③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
④作差法:a-b>0↔a>b ⑤作商法:a/b>1,b>0↔a>b
二、巩固练习
(一)基础练习1.判断。
(1)带负号的数就是负数。(2)温度0℃就是没有温度。(3)直线就是数轴。
(4)数轴是直线,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5)数轴上到原点距离等于3的点所表示的数是3。
(6)数轴上原点左边表示的数是负数,右边表示的点是正数,原点表示的数是0。(7)正整数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8)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2.填空。
(1)如果一个数的相反数等于它本身,那么这个数是 ;(2)如果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那么这个数是 ;(3)如果一个数的倒数等于它本身,那么这个数是 ;(4)如果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那么这个数是 ;(5)如果一个数的绝对值大于它本身,那么这个数是。
(二)拓展练习1.判断:
(1)前进和后退是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零上6℃的相反意义的量只有零下6℃。
(3)收入50万元和亏损20万元是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4)上涨100元和下降50点是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问:判断是否是相反意义的量时要抓住两个要素:
①它们的意义要相反
②它们都具有数量
必须是同一类量
数量大小可以不相等
2.(1)火车票上的车次有两个意义,一是数字越小表示车速越快,1~98次为特快列车,101~198次为直快列车,301~398次为普快列车,401~498次为普客列车;二是单数与双数表示不同的行驶方向,其中单数表示从北京开出,双数表示开往北京,根据以上规定,龙岩开往北京的普快列车“海西号”的车次号可能是()。
A、96 B、118 C、335 D、336(2)蜗牛爬井,井高12米,蜗牛白天爬3米,晚上掉下2米,蜗牛()天可以爬出去。A、20 B、12 C、10 D、5 3.(1)已知4个矿泉水空瓶可以换矿泉水一瓶,现有15个矿泉水空瓶,若不交钱,最多可以喝()瓶矿泉水;
(2)师生共52人外出春游没,到达后,班主任要给每人买一瓶矿泉水,给了班长买矿泉水的钱。班长到商店后,发现商店正在进行促销活动,规定每5个空瓶可换矿泉水。班长只要买()瓶矿泉水,就可以保证每人一瓶。
4.某路公交车从起点经过A,B,C,D四站到达终点,途中上下乘客如下表所示。(用正数表示上车的人数,负数表示下车的人数)
(1)到终点站下车有多少人?填在表格相应位置;(2)车行驶在哪两站之间车上的乘客最多?
(3)若每人乘坐一站需买票0.5元,问该车出车一次能收入多少钱?要求写出算式。5.已知 |a+3.5|+|b-9|+|c-13.5|=0,求ab+c的值。
6.(1)a的相反数的相反数是什么?
(2)(1-a)的相反数是什么?
(3)(1+a)与什么数是互为相反数?
(4)-(-3)的相反数是什么?
7.已知|a|=5,|b|=3,c²=81,且|a+b|=a+b,(三)综合练习(附页)
四、查漏补缺,错题整理 1.哪里还不是很清楚的? 2.错题再看一遍,有没有疑问? 3.回顾知识点,内化知识。
在本次互联网+远程研修中,我很认真的观看了李姝珩老师《有理数的减法》这节课。本节课教学环节完整,层次清晰,结构严谨,课堂容量适当,练习题选择精准。在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方面做到了点睛和引领作用。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我简单说一下对这堂课的浮浅的想法和认识。
一、注重创设情境,视野决定高度
看完这节课后,我感悟到李老师站在一定的高度设计这节课,她沿着(1)确定单元学习主题(2)确定单元总目标(3)确定单元重难点(4)确定课时重难点设计的问题,学生能主动参与,实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李老师用三亚1月份气温情况为例子,通过问提串的方式引导学生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把教材中的乌鲁木齐温差改为三亚的温差问题,让学生在温差中挖掘有理数减法知识,同时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来自身边,明白为什么学数学。经历推导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过程,明白怎样学数学。应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计算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应用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试一试让知识升华,用有理数减法解决实际问题。体现数学服务于生活,明白学数学干什么,能解决生活问题。整节课围绕“为什么学数学”—— “怎样学数学”——“学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教与学,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培养了用数学的意识。
二、注重新旧结合,高度决定深度
在经历推导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过程中,让孩子各抒己见,一共归纳出4种比较清晰的做法,增加新旧知识的联系,强化数形结合和方程思想的运用,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无新知,接受新知识自然,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轻松推导出有理数减法可以转化为有理数加法,学会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思想。
三、注重合作探究,赏识激发宽度
李老师选择的数据具有代表性,又很典型,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十分强烈,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自主性,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这种丰富的数学体验是对学生最好的奖赏。在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高。教师对学习任务表达清晰,充分考虑了不同学生学习差异,教师的指导十分有效,教学设计十分合理,重视倾听习惯的培养,对学生的学法指导非常到位。
四、对本节课的思考:
1、时间分配感觉前松后紧,引例的时间设计能否在精准把握?
2、提出问题后,孩子展示的形式能否再多样化以及展示的人数能否再广泛化?
3、有理数减法法则推导完成并用字母表示后,能否再给学生点落实的时间,夯实到位?
分析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分析数学大纲的基础上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首先来看一下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有理数的加法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初中阶段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让学生根据一些现实模型,把它转化成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算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初一阶段完成。有理数的加法作为有理数的运算的一种,它是有理数运算的重要基础之一,它是整个初中代数的一个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有理数运算、实数运算、代数式运算、解方程、、研究函数等内容的学习。
2、就第二章而言,有理数的加法是本章的一个重点。有理数这一章分为两大部分一-有理数的意义和有理数的运算,有理数的意义是有理数运算的基础,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是这一章的难点,但混合运算是以各种基本运算为基础的。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加、减法可以统一成为加法,乘法、除法和乘方可以统一成乘法,因此加法和乘法的运算是本章的关键,而加法又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种有理数运算,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合和绝对值),关键是这一节的学习。
从以上两点不难看出它的地位和作用都是很重要的。
接下来,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结合微机显示)
教学大纲是我们确定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的依据。教学大钢规定,在有理数的加法的第一节要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运用法则进行准确运算。因此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是:“(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2)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法则;(3)应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准确运算;(4)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2能力目标是:(1)培养学生准确运算的能力;(2)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3、德育目标是;(1)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2)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与小学学习的在正有理数和零的范围内进行的加法运算的意义相同,让学生理解即可,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理解与运用是本节的重点内容。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与运用。由于本阶段的学生很难把握住事物主要特征:如异号两数、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和互为相反数之间的关系,这就对法则的理解造成困难。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难,是是;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
二、教材处理
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有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很牢固地掌握了正数、负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因此我没有把时间过多地放在复习这些旧知识上,而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生动形象的事例,让学生充当指挥官的角色,亲身参加探索发现,从而获取知识。在法则的得出过程当中,我引进了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微机,让学生在微机演示的一种动态变化中自己发现规律归纳总结,这不但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能力。而且直接地向学生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法则的应用这一环节我又选配了一些变式练习,通过书上的基本练习达到训练双基的目的,通过变式练习达到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目的。这些我将在教学过程的设计帘具体体现。而且在做练习的过程当中让学生互相提问,使课堂在学生的参与下积极有序的进行。
三、教学方法和数学孚段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体现教师的导向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是新课内容的学习。教学过程中尽力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把教师的点拨和学生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不断克服学生学习中的被动情况,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在掌握知识同时、发展智力、受到教育。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1,引入:再课堂的引入上,开始我本打算选择教材上的例子,但是它过于简单。并且不宜于引起学生的注意,所以我选择了学生们感兴趣的军事问题,让学生在充当指挥官的同时,有一种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并且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2,探索规律:法则的得出重要体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我通过了一个小人在坐标轴上来回的移动,使学生在小人的移动过程当中体会两个数相加的变化规律。由于采用了形式活泼的教学手段,学生能够全副身心的投入到思考问题中去,让学生亲身参加了探索发现,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最后由学生对规律进行归纳总结补充,从而得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3,巩固练习:再习题的配备上,我注意了学生的思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习题的配备由难而易,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当中能够逐步的提高能力,得到发展。并且采用男生出题,女生回答;女生出题,男生回答,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一种比较活跃的氛围中,解决各种问题。
4,归纳总结:归纳总结由学生完成,并且做适当的补充。最后教师对本节的课进行说明。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设计。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以达到提高个人教学能力的目的。
要的。初中阶段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让学生根据一些现实模型,把它转化成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算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初一阶段完成。有理数的加法作为有理数的运算的一种,它是有理数运算的重要基础之一,它是整个初中代数的一个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有理数运算、实数运算、代数式运算、解方程、、研究函数等内容的学习。
2、就第一章而言,有理数的加法是本章的一个重点。有理数这一章分为两大部分一-有理数的意义和有理数的运算,有理数的意义是有理数运算的基础,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是这一章的难点,但混合运算是以各种基本运算为基础的。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加、减法可以统一成为加法,乘法、除法和乘方可以统一成乘法,因此加法和乘法的运算是本章的关键,而加法又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种有理数运算,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合和绝对值),关键是这一节的学习。
从以上两点不难看出它的地位和作用都是很重要的。
接下来,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教学大纲是我们确定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的依据。教学大纲规定,在有理数的加法的第一节要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运用法则进行准确运算。因此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是:“(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2)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法则;(3)应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准确运算;(4)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2能力目标是:(1)培养学生准确运算的能力;(2)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3、德育目标是;(1)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2)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与小学学习的在正有理数和零的范围内进行的加法运算的意义相同,让学生理解即可,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理解与运用是本节的重点内容。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与运用。由于本阶段的学生很难把握住事物主要特征:如异号两数、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和互为相反数之间的关系,这就对法则的理解造成困难。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难,是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
乐成镇三中 王铁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教材所处位置,是小学所学算术数之后数的范围的第一次扩充,是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2、教学目标
①理解有理数产生的必然性、合理性及有理数的分类; ②能辨别正、负数,感受规定正、负的相对性; ③体验中国古代在数的发展方面的贡献.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和有理数概念.教学难点:对负数概念的理解和有理数的分类.二、教学分析
鉴于初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概念的理解能力不强,精神不能长时间集中,但思维比较活跃。我决定采取启发式教学法及情感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用大量的实例和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节学习情绪。
本节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理解有理数产生的必然性、合理性,通过合作探索,理解有理数的分类,精心设问,适时、适度采用激励性语言,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较好地完成有理数概念的建构,达到教学目标。
三、学法指导
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活动,主动探索、发现问题;互动合作,解决问题;归纳概括,形成能力。恰如其分的问题设计,真正的让学生进行探究,突出学生教学主体的地位。
四、教学程序
(一)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在家里都见过存折吧,使用存折有什么好处呢?老师也开了个存折,谁知道“880.00元”,“-2,000.00元”这两个量分别表示什么呢?“-”读做负号.存入、支出意义相反,因此称存入880.00元,支出2,000.00元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果去掉存折中的“-”号,会出现什么后果?都表示存入,因此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无法区分量的相反意义.怎么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我们把表示“存入”的量规定为正,用过去学过的数(零除外)来表示,如880.00?,这样的数就叫做正数;把表示“支出”的量规定为负,用过去学过的数(零除外)前面放上“-”来表示,如-2,000.00?,这样的数就叫做负数。正数前面有时也可以放上“+”.强调:①“+”可省略,但“-”绝对不能省;②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由于学生平时接触的都是体温计,对实验室温度计较陌生,因此理解负温度有一定难度。而存折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课前可让学生回家预习,引入新课水到渠成。
(二)运用新知,体验成功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我们还会遇到很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例如月球表面白天气温可高达零上123°c,夜晚可低到零下233°c,我们规定温度零上为正,则零上123°c记做123°c(或+123°c),零下233°c记做-233°c.同学们能举出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你能用正数、负数表示这些量吗? 强调:①正、负数能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注意意义相反,其值任意;②不要混淆“意义相反”与“意义不同”(如上升3度与零下3度).具体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身边熟悉的事物举一反三,列举用正负数表示的量,进一步使学生体会到负数的引入的确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感受到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填空: 1)规定盈利为正,某公司去年亏损了2.5万元,记做__________万元,今年盈利了3.2万元,记做__________万元;
2)规定海平面以上的海拔高度为正,新疆乌鲁木齐市高于海平面918米,记做海拔__________米;吐鲁番盆地最低处低于海平面155米,记做海拔__________米; 3)汽车在一条南北走向的高速公路上行驶,规定向北行驶的路程为正。汽车向北行驶75km,记做________km(或_______km),汽车向南行驶100km,记做________km; 111 4)下降?5米记做?5米,则上升10米记做__________米; 332 5)如果向银行存入50元记为50元,那么-30.50元表示__________; 6)规定增加的百分比为正,增加25%记做__________,-12%表示__________.指出:在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时,把哪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是相对的.例如我们可以把向北记做-75km,那么向南100米记做+100km.但习惯上,人们常把上升、运进、零上、增加、收入等规定为正。
建立了正负数概念后,每当考虑一个数时,都要考虑它的符号,这与小学里学习数有很大的区别.无论是表示正负数,还是读正负数,学生开始时不大习惯,教学中及时巩固正负数的概念、表示法和读法.(三)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合作学习)能把刚才出现的数0,1195,-5500,+123,-233,-2.5,3.2,11 918,+75,-100,-155,?5,10,25%,-12%进行分类吗?要求分得越细越 32 好,并说出依据.既可按整数、分数去分,也可按正数、零、负数去分.让学生充分讨论,学生能进行分类,但未必说出依据.但重要的不是结论的得出,而是得出结论的过程,不要因为可能影响教学进程而教师取而代之.通过讨论激发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和积极参与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学习热情,同时分享成功的喜悦,感受集体的力量.???正整数?正整数 正有理数 整数零??正分数负整数 有理数? 有理数?零负整数正分数??分数??负有理数负分数?负分数??? ① 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相同;②分类的结果应是无遗漏、无重复;③零是整数,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四)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例 下列给出的各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分数?哪些是有理数?-8.4,22,+ 173,0.33,-,-9.56 练习1 判断表中各数属于什么数,在相应的空格内打“√”.探究活动:
练习2 如图,两个圈内分别表示所有正数组成的正数集合和所有整数组成的整数集合.请写出3个分别满足下列条件的数: 1)属于正数集合,但不属于整数集合的数; 2)属于整数集合,但不属于正数集合的数; 3)既属于正数集合,又属于整数集合的数.将它们分别填入图中适当的位置.你能说出这两个圈的重叠部分表示什么数的集合吗?(五)设计题: 数的由来与发展
人类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由于记事和分配物品等方面的需要,逐渐产生了数的概念。我国古代《易经》一书中有“结绳而治”的记载.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自然数、负整数、分数和小数,这些都属于有理数.你了解这些数的由来与发展吗?请到图书馆或上因特网查找有关数的发展史的资料,写一篇数学小论文,介绍数的由来与发展.撰写“数的发展与由来”的小论文,主要是让学生体会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中的作用,这也是一个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机会.应该告诉学生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及搜索网站的方法.如用google搜索,怎样打如关键词,能找到什么资料,怎样下载,对下载的资料怎样进行裁剪等等.可以单独一个人撰写,也可以多人合作.因为他们是首次完成这样的任务,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完成后可采取多种形式在班上交流,交流范围不限于文章内容,也可以交流在自主探索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六)概括梳理,形成系统篇二:有理数说课稿
《有理数》说课稿
乐成镇三中 王铁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教材所处位置,是小学所学算术数之后数的范围的第一次扩充,是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2、教学目标
①理解有理数产生的必然性、合理性及有理数的分类; ②能辨别正、负数,感受规定正、负的相对性; ③体验中国古代在数的发展方面的贡献.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和有理数概念.教学难点:对负数概念的理解和有理数的分类.二、教学分析
鉴于初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概念的理解能力不强,精神不能长时间集中,但思维比较活跃。我决定采取启发式教学法及情感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用大量的实例和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节学习情绪。
本节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理解有理数产生的必然性、合理性,通过合作探索,理解有理数的分类,精心设问,适时、适度采用激励性语言,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较好地完成有理数概念的建构,达到教学目标。
三、学法指导
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活动,主动探索、发现问题;互动合作,解决问题;归纳概括,形成能力。恰如其分的问题设计,真正的让学生进行探究,突出学生教学主体的地位。
四、教学程序
(一)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在家里都见过存折吧,使用存折有什么好处呢?老师也开了个存折,谁知道“880.00元”,“-2,000.00元”这两个量分别表示什么呢?“-”读做负号.存入、支出意义相反,因此称存入880.00元,支出2,000.00元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果去掉存折中的“-”号,会出现什么后果?都表示存入,因此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无法区分量的相反意义.怎么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我们把表示“存入”的量规定为正,用过去学过的数(零除外)来表示,如880.00?,这样的数就叫做正数;把表示“支出”的量规定为负,用过去学过的数(零除外)前面放上“-”来表示,如-2,000.00?,这样的数就叫做负数。正数前面有时也可以放上“+”.强调:①“+”可省略,但“-”绝对不能省;②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由于学生平时接触的都是体温计,对实验室温度计较陌生,因此理解负温度有一定难度。而存折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课前可让学生回家预习,引入新课水到渠成。
(二)运用新知,体验成功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我们还会遇到很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例如月球表面白天气温可高达零上123°c,夜晚可低到零下233°c,我们规定温度零上为正,则零上123°c记做123°c(或+123°c),零下233°c记做-233°c.同学们能举出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你能用正数、负数表示这些量吗? 强调:①正、负数能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注意意义相反,其值任意;②不要混淆“意义相反”与“意义不同”(如上升3度与零下3度).具体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身边熟悉的事物举一反三,列举用正负数表示的量,进一步使学生体会到负数的引入的确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感受到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填空: 1)规定盈利为正,某公司去年亏损了2.5万元,记做__________万元,今年盈利了3.2万元,记做__________万元;
2)规定海平面以上的海拔高度为正,新疆乌鲁木齐市高于海平面918米,记做海拔__________米;吐鲁番盆地最低处低于海平面155米,记做海拔__________米; 3)汽车在一条南北走向的高速公路上行驶,规定向北行驶的路程为正。汽车向北行驶75km,记做________km(或_______km),汽车向南行驶100km,记做________km; 111 4)下降?5米记做?5米,则上升10米记做__________米; 332 5)如果向银行存入50元记为50元,那么-30.50元表示__________; 6)规定增加的百分比为正,增加25%记做__________,-12%表示__________.指出:在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时,把哪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是相对的.例如我们可以把向北记做-75km,那么向南100米记做+100km.但习惯上,人们常把上升、运进、零上、增加、收入等规定为正。
建立了正负数概念后,每当考虑一个数时,都要考虑它的符号,这与小学里学习数有很大的区别.无论是表示正负数,还是读正负数,学生开始时不大习惯,教学中及时巩固正负数的概念、表示法和读法.(三)师生互动,探究新知(合作学习)能把刚才出现的数0,1195,-5500,+123,-233,-2.5,3.2,11 918,+75,-100,-155,?5,10,25%,-12%进行分类吗?要求分得越细越 32 好,并说出依据.既可按整数、分数去分,也可按正数、零、负数去分.让学生充分讨论,学生能进行分类,但未必说出依据.但重要的不是结论的得出,而是得出结论的过程,不要因为可能影响教学进程而教师取而代之.通过讨论激发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和积极参与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学习热情,同时分享成功的喜悦,感受集体的力量.???正整数?正整数 正有理数 整数零??正分数负整数 有理数? 有理数?零负整数正分数??分数??负有理数负分数?负分数??? ① 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相同;②分类的结果应是无遗漏、无重复;③零是整数,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四)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例 下列给出的各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分数?哪些是有理数?-8.4,22,+ 173,0.33,-,-9.56 练习1 判断表中各数属于什么数,在相应的空格内打“√”.探究活动: 练习2 如图,两个圈内分别表示所有正数组成的正数集合和所有整数组成的整数集合.请写出3个分别满足下列条件的数: 1)属于正数集合,但不属于整数集合的数; 2)属于整数集合,但不属于正数集合的数; 3)既属于正数集合,又属于整数集合的数.将它们分别填入图中适当的位置.你能说出这两个圈的重叠部分表示什么数的集合吗?(五)设计题:
数的由来与发展
人类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由于记事和分配物品等方面的需要,逐渐产生了数的概念。我国古代《易经》一书中有“结绳而治”的记载.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自然数、负整数、分数和小数,这些都属于有理数.你了解这些数的由来与发展吗?请到图书馆或上因特网查找有关数的发展史的资料,写一篇数学小论文,介绍数的由来与发展.撰写“数的发展与由来”的小论文,主要是让学生体会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中的作用,这也是一个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机会.应该告诉学生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及搜索网站的方法.如用google搜索,怎样打如关键词,能找到什么资料,怎样下载,对下载的资料怎样进行裁剪等等.可以单独一个人撰写,也可以多人合作.因为他们是首次完成这样的任务,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完成后可采取多种形式在班上交流,交流范围不限于文章内容,也可以交流在自主探索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六)概括梳理,形成系统篇三:有理数加法说课稿
《有理数加法》说课稿
华师大七年级数学上 安溪恒兴中学 刘菲芬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有理数加法》,源于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上学期教材(华师大版)第2章第6节第1课时。
我们知道,有理数是表示运算的工具,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模型。本节课的内容是有理数运算的起始课。下面我将从教学背景、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设计说明四个方面来具体阐述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有理数的加法是小学算术加法运算的拓展,是初中数学的起始部分,也是初中数学运算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学习有理数其它运算的前提,同时,也为后继学习实数、代数式运算、方程、不等式、函数等知识奠定基础。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建构在生产、生活实例上,有较强的生活价值,体现了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就本章而言,有理数的加法是本章的一个重点。有理数这一章分为两大部分一-有理数的意义和有理数的运算,有理数的意义是有理数运算的基础,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是这一章的难点,但混合运算是以各种基本运算为基础的。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加、减法可以统一成为加法,乘法、除法和乘方可以统一成乘法,因此加法和乘法的运算是本章的关键,而加法又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种有理数运算,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合和绝对值),关键在于这一节的学习。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2)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法则;(3)应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准确运算;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准确运算的能力;(2)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经验,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2)体会有理数加法的数形思想。三.教学重点、难点:
整节课都是围绕着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的,因此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课的重点是: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与运用。突破策略:?利用多媒体手段,借助于动画演示,化抽象为具体.?讲清楚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方法和过程。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带有符号的两个数
相加,必须克服小学里长期形成的算术加法的思维定势的影响,特别是异号两数相加的符号和绝对值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难点是:异号两数相加加法法则的理解和应用。突破策略;?精选各种有趣的题型,让学生通过训练,尝试成功.?利用多媒体手段,借助于动画演示,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
教学方法
我在本节课主要采用“引导——发现教学法”,并借助于计算机课件,通过“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教学。
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有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很牢固地掌握了正数、负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因此我没有把时间过多地放在复习这些旧知识上,而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生动形象的事例,让学生充当主角,亲身参加探索发现,从而获取知识。在法则的得出过程中,我引进了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多媒体 ,让学生在多媒体演示的一种动态变化中自己发现规律归纳总结,这不但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能力。而且直接地向学生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法则的应用这一环节我又选配了一些变式练习,通过书上的基本练习达到训练双基的目的,通过变式练习达到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目的。这些我将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具体体现。而且在做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互相提问,使课堂在学生的参与下积极有序的进行。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体现教师的导向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是新课内容的学习,。教学过程中尽力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把教师的点拨和学生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不断克服学生学习中的被动情况,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在掌握知识同时、发展智力、受到教育。
学习方法
七年级学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猛发展。他们生性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我抓住学生的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应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幻灯图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通过小组竞赛和互举例子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本节课学生主要采用“探究学习法”,学生通过多媒体的演示;主动探索,发现规律;并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又让学生充分感受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并且将单调的练习转换成学生互相提问,互相比赛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以调动。
采用这种学习方法的优点是: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在探究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作新热情。掌握这种学习方法后,对学生的终生学习、终生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教学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为能更多地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为以下五个环节:发现新知—再探新知—应用新知—深化拓展—小结巩固。篇四:初中数学说课稿:《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范文 初中数学说课稿:《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范文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有理数的加法,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这一节课是本册书第一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下面我就从以下六个方面——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的设计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在分析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确定了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首先来看一下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有理数的加法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初中阶段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让学生根据一些现实模型,把它转化成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算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初一阶段完成。有理数的加法作为有理数的运算的一种,它是有理数运算的重要基础之一,它是整个初中代数的一个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有理数运算、实数运算、代数式运算、解方程、、研究函数等内容的学习。
2、就第一章而言,有理数的加法是本章的一个重点。有理数这一章分为两大部分——有理数的意义和有理数的运算,有理数的意义是有理数运算的基础,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是这一章的难点,但混合运算是以各种基本运算为基础的。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加、减法可以统一成为加法,乘法、除法和乘方可以统一成乘法,因此加法和乘法的运算是本章的关键,而加法又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种有理数运算,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合和绝对值),关键是这一节的学习。
3、数学思想方法分析: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力图向学生渗透的德育目标是:(1)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2)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上述对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
好学教育:
(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2)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法则;(3)应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准确运算;(4)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2、能力目标是:(1)培养学生准确运算的能力;(2)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3、德育目标是: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4、个性品质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与小学学习的在正有理数和零的范围内进行的加法运算的意义相同,让学生理解即可,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理解与运用是本节的重点内容。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与运用。由于本阶段的学生很难把握住事物主要特征:如异号两数、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和互为相反数之间的关系,这就对法则的理解造成困难。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难点是: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
四、教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体现教师的导向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是新课内容的学习,教学过程中尽力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把教师的点拨和学生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不断克服学生学习中的被动情况,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受到教育。
五、学法
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有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很牢固地掌握了正数、负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因此我没有把时间过多地放在复习这些旧知识上,而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生动形象的事例,让学生充当指挥官的角色,亲身参加探索发现,从而获取知识。在法则的得出过程中,我引进了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微机,让学生在微机演示的一种动态变化中自己发现规律归纳总结,这不但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能力,而且直接地向学生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法则的应用这一环节我又选配了一些变式练习,通过书上的基本练习达到训练双基的目的,通过变式练习达到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目的。这些我都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具体体现。而且在做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互相提问,使课堂在学生的参与下积极有序的进行。
六、教学过程的设计 好学教育:
1、引入:再课堂的引入上,开始我本打算选择教材上的例子,但是它过于简单。并且不宜于引起学生的注意,所以我选择了学生们感兴趣的军事问题,让学生在充当指挥官的同时,有一种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并且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2、探索规律:法则的得出重要体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我通过了一个小人在坐标轴上来回的移动,使学生在小人的移动过程中体会两个数相加的变化规律。由于采用了形式活泼的教学手段,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思考问题中去,让学生亲身参加了探索发现及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最后由学生对规律进行归纳总结补充,从而得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3、巩固练习:再习题的配备上,我注意了学生的思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习题的配备由难而易,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够逐步的提高能力,得到发展。并且采用男生出题,女生回答;女生出题,男生回答,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一种比较活跃的氛围中,解决各种问题。同时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佘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4、归纳总结:归纳总结由学生完成,并且做适当的补充。最后教师对本节的课进行说明。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设计。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以达到提高个人教学能力的目的。说课对我仍是新事物,今后我也将进一步说好课,并希望各位专家领导对本堂说课提出宝贵意见。篇五:北师大版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
课题:有理数的加法
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七年级(上)教案说明:
1、根据初一学生好动以及形象思维较为活跃的特点,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重点突出了情景的设置。一开始就设计了具体的生活情景,把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引发认知冲突,提出需要学习新的知识;在本堂课的难点部分,我再设计了小人在坐标轴上来回行走,产生一种动态效果,使学生在充满好奇心的状态下,亲身参加探索发现,主动的获取知识。
2、在探究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归纳、化归等数学思想,学生在这节课上不仅学懂了法则,而且能感知到研究数学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为学生今后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打下了基础。
3、新颖的作业布置,充分地发挥了家庭教育资源。让学生和父母进行有理数运算比赛,这一活动充分地发挥了家庭教育资源,进而形成家庭学校教育合力。
【有理数复习课课件】推荐阅读: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除法课件07-15
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复习教案12-08
有理数的意义习题05-23
初中数学有理数教案06-15
有理数混合运算教案07-23
有理数混合运算习题09-30
有理数教学设计11-02
有理数运算的教案11-04
有理数加法简便运算练习06-02
有理数除法的练习二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