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毒理学(教学大纲)

2024-05-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环境毒理学(教学大纲)(精选9篇)

环境毒理学(教学大纲) 篇1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课程编码:21422250 学分:2 课程类别: 专业任选课 计划学时:36 其中讲课:36 实验或实践: 上机: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污染控制方向)

推荐教材:孟紫强主编.《环境毒理学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参考书目:1.惠秀娟编.《环境毒理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2.孔志明主编.《环境毒理学》(第三版),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3.李建政主编.《环境毒理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环境毒理学》是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本科生的一门专业任选课。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是了解和掌握环境毒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认识环境问题的实质并懂得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

课程的基本要求

1.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环境化学污染物的生物吸收、体内分布、代谢转化及排泄知识。

2.掌握环境化学污染物的一般毒性、特殊毒性(致癌变、致畸变及致突变作用)的基本理论及其评价方法。

3.掌握环境化学物的安全性和健康危险度的评价理论和技术。

4.熟悉大气环境毒理学、水环境毒理学及土壤环境毒理学的基本内容和研究进展。5.了解环境主要污染因素的毒性作用。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

第一章:绪论 建议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任务及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 环境毒理学的定义及主要研究内容。[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授 课 内 容]

一、概述

二、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内容

三、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环境化学物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 建议学时:3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环境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掌握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了解影响生物转

化的因素。理解毒物动力学。

[教学重点与难点] 环境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毒物动力学。[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生物转运 第二节 毒物动力学 第三节 生物转化

第三章:环境化学物的毒性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毒性作用的基本概念和影响毒性作用的因素。理解环境化学物的联合毒性作用和毒性作用的机制。

[教学重点与难点] 毒性作用的基本概念;影响毒性作用的因素;环境化学物的联合毒性作用;毒性作用的机制。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毒性作用

第二节 影响毒性作用的因素

第四章:环境化学物的一般毒性及其评价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急性、亚慢性、慢性毒性的概念、评价方法。了解皮肤局部作用的评价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 急性、亚慢性、慢性毒性的概念和评价方法。[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化学物毒性评价的实验基础 第二节 急性毒性及其评价方法 第三节 亚慢性、慢性毒性及其评价方法 第四节 皮肤局部毒性作用及其评价方法

第五章:环境化学物的特殊毒性及其评价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环境化学物致突变作用的评价。了解环境化学物致癌作用的评价。了解环境化学物生殖发育毒性的评价。

[教学重点与难点] 环境化学物致突变、致癌和生殖发育毒性的内容及其评价。[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环境化学物的致突变性及其评价 第二节 环境化学物的致癌作用及其评价 第三节 环境化学物的生殖发育毒性及其评价

第六章:环境化学物的安全性和健康危险度评价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安全性评价的内容。了解环境健康危险度评价的基本步骤。[教学重点与难点] 安全性评价的内容;环境健康危险度评价的基本步骤。[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环境化学物的安全性评价 第二节 环境健康危险度评价

第七章:大气环境毒理学 建议学时:1.5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掌握有害气体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了解大气颗粒物的作用及其机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 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有害气体的毒性作用及其机理;大气颗粒物的作用及机理。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大气污染物致病、致癌、致突变作用 第三节 有毒气体的毒性作用及其机理 第四节 大气颗粒物的作用及其机理

第八章:水环境毒理学 建议学时:1.5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水体污染的来源,水体污染物的类型和水体富营养化。掌握解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与生物富集。掌握水环境污染对人体和动物的危害。了解水中有害物质的毒性作用及其机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与生物富集;水环境污染对人体和动物的危害。[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与生物富集 第三节 水环境污染对人体和动植物的危害 第四节 水中有毒物质的毒性作用及其机理

第九章:土壤环境毒理学 建议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土壤环境的一般性状。掌握土壤的污染和自净。掌握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了解土壤污染的生物学效应。

[教学重点与难点] 土壤的污染和自净;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土壤环境的一般性状 第二节 土壤的污染和自净 第三节 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 第四节 土壤污染的生物学效应

第十章:重金属的毒性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各种金属的代谢和各种金属对健康的危害。熟悉各种金属的毒理作用。[教学重点与难点] 各种金属的代谢和对健康的危害;各种金属的毒理作用。[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汞 第二节 铅 第三节 镉 第四节 铬 第五节 砷

第十一章:农药与肥料的毒性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农药污染与残留。掌握农药的毒性作用。熟悉几种重要农药的毒理效应。了解肥料的毒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农药的毒性作用;几种重要农药的毒理效应。[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农药污染与残留 第三节 农药的毒性作用 第四节 几种重要农药的毒理效应 第五节 肥料的毒性

第十二章:环境化学物致癌性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多环芳烃的致癌作用及其机理及影响多环芳烃致癌性的因素。了解其他环境化学和生物致癌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多环芳烃的致癌作用及其机理;影响多环芳烃致癌性的因素。[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多环芳烃

第二节 其他环境有机化学致癌物 第三节 环境无机化学致癌物 第四节 环境生物致癌物

第十三章: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种类和污染水平。掌握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毒性作用。[教学重点与难点]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毒性作用。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种类和污染水平第三节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毒性作用 第四节 二噁英健康危险度评价的现状 第五节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筛查

第十四章:石油的毒性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石油污染对环境的危害。原油、石油馏分和燃烧物的毒性。了解炼油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石油污染对环境的危害;原油及其含硫化合物的毒性。[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石油污染对环境的危害 第二节 原油及其含硫化合物的毒性 第三节 石油馏分及毒性 第四节 石油燃烧产物的毒性

第五节 炼油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第十五章:有机溶剂的毒性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链烷烃、芳香族碳氢化合物、酮和醇的毒性。[教学重点与难点] 链烷烃、芳香族碳氢化合物的毒性。[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链烷烃的毒性

第二节 芳香族碳氢化合物的毒性 第三节 酮的毒性 第四节 醇的毒性

第十六章:环境电离辐射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电离辐射的基本概念。了解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和环境电离辐射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电离辐射的概念和种类;电离辐射强度的表征;电离辐射的作用机制;电离辐射产生生物效应的分子机制。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电离辐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

第三节 环境电离辐射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第十七章:环境电磁辐射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环境电磁辐射的概念和电磁辐射对机体的影响。了解环境电磁辐射源和污染状况,环境电磁辐射的防护和管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 电磁辐射的概念;电磁辐射对机体的影响。[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环境电磁辐射的概念 第二节 环境电磁辐射源和污染状况 第三节 电磁辐射对机体的影响

第四节 环境电磁辐射的防护和管理

第十八章:环境光污染和噪声污染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环境光污染和噪声污染及其危害。

[教学重点与难点] 光污染的类型;光污染的生物学效应;噪声的危害。[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环境光污染 第二节 环境噪声污染

第十九章:环境生物污染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大气、水和土壤环境生物污染物及其危害。

[教学重点与难点] 环境生物污染的特点;大气、水和土壤环境中的主要生物污染物及危害。[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大气环境生物污染 第三节 水环境生物污染 第四节 土壤环境生物污染

环境毒理学(教学大纲) 篇2

《中国教育百科全书》将教学环境定义为影响教学活动的各种条件的总和。李秉德认为,教学环境是学校教学活动所必需的诸客观条件的综合。他指出,学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学校内的一切事物———物质的、社会的、有形的、无形的,几乎都可以说是教学环境的内容。其中,直接作用于教学活动,并对教学活动的效果发生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有空气、温度、光线、声音、颜色、气味,各种教学设施,社会信息,人际关系,校风班风,课堂教学气氛,其他因素。因此,我们可以将教学环境分为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区环境,每一种环境中又可分为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信息环境。

家庭环境对教学成效的影响巨大。学生从出生到成人,受家庭教育的影响时间最长。各种研究表明,家庭教育对受教育者的影响至少有如下五个方面:体现着家庭群体在受教育者社会化过程中的特殊的价值和作用;在教导社会规范,形成道德、情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导生活目标、形成个人理想、志趣方面起重要作用;群体在培养社会角色过程中起独特作用;在形成个人性格特征和个人对社会适应的动力特征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

社区环境是指学生生活并能对学生成长直接构成影响的外部社会条件,也对教学成效产生影响。它在学生的发展中发挥着四个方面的功能,即服务功能、教育功能、宣传功能和经济功能。社区环境涉及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诸多方面,比较复杂,需要分析和利用其中的有利因素。

学校环境对教学成效的影响更为直接、更为有效。学生一天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学校的物质环境如房屋建筑、花坛草地、设备设施、经营规模等,精神环境如管理水平、学校传统、学校风气、班级风气、社会影响等,学校的信息环境如政治信息、经济信息、文化信息、研究成果信息等,无不对学校教学产生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在学校环境中班级环境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学生的活动大多是以班级为单位的活动,如上课、自习、班会、实验等。对学生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班级教学环境因素,概括起来至少有如下几个:

第一,明确的奋斗目标。班级的奋斗目标是包括班主任、课任教师和全体学生在内的班集体的共同努力方向。明确的奋斗目标可以起到导向、激励作用,调动起所有师生的热情和积极性。

第二,健全的组织。一个班级要顺利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必须健全组织,一是师资健全,二是班委会、团支部组织健全,三是教学辅助组织健全。

第三,融洽的关系。在一个班级中有各种关系组合,这些关系可以简化为三对关系,即师与师、师与生、生与生。倡导团结互助、师生友爱的精神是班集体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也是教学取得成效的一个重要条件。

第四,完善的设施。教学设施一要符合教学卫生的要求,二要满足教学的要求。

第五,合理的布局。教室中各种物品的摆放、信息源的处理都应具有教育性,一张桌、一把椅、一个条幅或一盆花儿放的位置应该说都有某种教育含义。

第六,良好的风气。班级教学活动质量的高低与班风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树立良好的风气,要善于树立典型、宣传典型、用好典型,使好的精神发扬光大,使得不良的思想没有立足之地。

环境毒理学(教学大纲) 篇3

关键词: 环境工程    环境学概论    教学方法

1.课程设置与安排

环境学概论是环境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环境工程专业的本科生通过该课程学习除了可以了解环境工程专业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术语等基礎知识外,还可以了解目前我国及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危害,传统环境污染控制方法,以及目前环境工程领域的发展最新动向。通过长期本科教学工作发现,学生进入高校的第一年主要是进行公共基础课程学习,随后是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直到大学三年级才重点涉及专业核心课程,使大部分学生进入高校后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兴趣激发不起来,经常有新生问及我们专业主要学什么的,出去以后能够干什么,是否容易找到工作。甚至到二年级专业基础课的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提出我们到底是生物专业还是化学专业的疑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结合新生特点,在入学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在第一个学期开设环境学概论课程,使学生明确环境工程专业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将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采用什么样的解决方法,毕业后可以从事哪些工作。使学生具有更明确的学习目标,为后续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和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2.明确学习目的

为使学生在大学四年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我们在环境学概论的第一次课就对学生进行引导。首先引入学生最为熟悉的我国当前严重的雾霾现象和水污染问题展开讨论,从环境定义到什么是雾霾,什么是水污染的系列基本概念,为什么会引起这样严重的环境问题,如何评价污染的程度,治理这些污染有什么样的方法,是否可以从预防控制角度避免重污染的产生。结合这些简单问题的讨论,给学生阐述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不同阶段各公共基础课程到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的重要地位,以及课程之间的联系,分别主要解决什么问题,基本可以让学生有个初始了解。针对学生最为关注的就业方向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首先喜欢从事科学研究和探索的同学,以后可以考取环境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进一步深造,并就我国具有环境类硕士和博士学位点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给学生进行简单介绍,重点介绍当前学科排名前二十名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科优势特点和主要专家学者。同时介绍与研究生入学考试相关的需要重点学习的课程。其次,有环境工程设计兴趣的同学,可以考虑进入设计院或者环境工程公司,工作后可以考取与环境工程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如注册环保工程师、注册化工工程师等,通过长期积累可以成为环境工程设计类专家。有从事环境工程项目管理兴趣的同学可以考取国家二级建造师和一级建造师成为项目经理,可从事具体的环境工程项目管理与实施。再次,对环境科学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从事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和环境应急预案编制与咨询等相关工作,同时可以考取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和清洁生产审核工程师等职业资格,经过长期积累将来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此外可以考取国家机关公务员从事环境管理工作及环境监测与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等方面的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就业方向介绍,学生对从事环境工程专业领域的工作有个大概了解,学习目的将更明确。

3.教材选择与教学内容优化

为搞好环境学概论的教与学,首先教材的选择是关键。结合地方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通过综合比较多个出版社的教材,我们选择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吴彩斌教授主编的《环境学概论》教材,该教材共包括十三章内容[1]。由于都是概述性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讲重点章节,总教学课时32个学时可以满足教学要求。该教材具有深入浅出的特点,知识面覆盖广泛,信息量特别大,主要包括环境问题,生态学基础,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水污染及其控制,大气污染及其控制,土壤污染及其防治,固体废物污染及其综合利用,物理污染及其防治和环境与法等内容。本课程遵循环境问题的提出到分析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再到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这一主线。重点介绍了前十章内容,突出环境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与掌握,涉及具体污染控制原理和工艺不做详细介绍,留给后续专业核心课程详细讨论。此外,紧密联系环境学科发展的最近动向,引入与学科前沿技术发展最近进展的专题,不断充实与更新教学内容。如我国与全球环境问题引入目前广泛关注的雾霾专题和太湖富营养化专题进行讨论,水污染控制技术引入最新的正渗透膜分离技术与光催化技术专题,大气污染控制引入有机废气光催化处理专题。通过这些前沿专题的介绍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环境工程专业的学习兴趣。

4.课堂教学方法的探讨

环境学概论课程涉及信息量大,但是从教学内容来看难度不大,内容学生都能够看懂,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则必定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激发。所以必须结合课程特点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为此,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尝试。首先搜集当前热点案例采用案例教学,如吉化公司爆炸造成的松花江水环境污染,京津冀和长三角及长沙等长江中下游高频出现的雾霾现象引入全球环境问题;湖南的“镉”米现象引入大气污染和防治与土壤污染及其防治;广东某地电子废弃物拆解造成的重金属污染引入固体废弃物污染与防治分别与学生展开讨论与分析。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空间,从特定案例的环境问题分析出现的原因,污染物质的来源,可能的迁移方式和可采取的治理与预防的措施。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其次开展专题讨论教学模式,专题讨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使学生有充分的准备时间,通常在理论教学内容前三到四周,由教师提出某一题目如:“抗生素的使用现状与环境关系”,“农村养殖行业是否需要进行控制”,然后引导学生如何查找资料,整理分析资料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制成PPT汇报材料在课堂中和同学相互探讨。其中有学生从抗生素的概念、抗生素的历史、我国使用现状、造成的环境危害,以及从政策层面和末端治理等方面消除其负面影响的可行措施进行深入讨论。

5.可以改进的方向

环境学概论是环境工程本科专业的基础课程,涉及的知识面特别广泛,包括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科学技术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及法律法规和经济学知识,从课程内容讲难度不大,但是从课程特点看要讲好该课程对教师有更高要求。首先要求教师有非常扎实的环境工程专业理论功底,其次要求教师有较广的知识面。同时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方法。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鼓励学生参与搜集环境方面相关的最新素材,包括图片和案例,建立该课程的教学素材库。课程考试可以采取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的组合方式,适当增加平时成绩的比例,把平时考勤、课堂参与、专题讨论及课程论文以适当比例计入平时成绩。总之,环境学概论课程的教师需要不断增加自身知识储备,增强自身教学技能,不断尝试和总结不同教学方法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彩斌,雷恒毅,宁平,等.环境学概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环境毒理学(教学大纲) 篇4

学时数:5周学分数:5学分

一、实习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1.实习性质

本次实习是学生在学完全部基础理论课,部分专业基础课,并且已进行过地学及环境学基础实习的教学实习之后,到野外、经济开发区及环保相关部门如水泥厂、太钢渣场、污水净化厂等进行地理、环境的教学实习。

2.实习目的和任务

(1)巩固和运用已学知识,特别是地理课程(如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和环境类课程(如环境学导论、环境生态学、环境工程学),接触实践,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2)参观实习:①熟悉和了解城市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大气污染除尘设备、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置过程、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等;②了解自然地理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实际表现,经济开发区的布局规划、土地评价与管理的方法和具体应用。

(3)在实践中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融会贯通。培养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加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习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1.通过实地参观考察,了解自然地理环境(主要是植被和土壤)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实际表现;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布局与规划管理等相关内容,经济活动的内容、区位、空间组织以及与环境的关系。

2.结合实践具体深入了解土地评价与管理的方法与内容。

3.通过参观水泥厂、污水处理、垃圾填埋场等了解主要的除尘设备、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及设备、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以及处置过程,增强环保技术的了解和应用。

4.实习期间,应结合实习内容阅读资料、图纸,根据需要,邀请专业技术人员作技术报告或由老师组织现场教学。

5.参观实习、现场调研要腿勤、嘴勤、手勤,多走、多问、多动手记录。

三、实习笔记和实习报告

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必须记实习日记,在实习日记中,记录每天主要的观察内容、学习内容,记下必要的资料。实习结束时,学生每人必须提交一份亲笔写的实习报告。它是学生向学校报告实习完成情况,实习内容以及收获、体会、建议等的书面材料。

要求用统一的实习报告(word编辑,包括图、表);用计算机打印,资料要准确,有单位;图表清晰;语言要简练、通顺、易懂。

要求装订成册,封面注明:报告名称,实习地点,实习日期,学生班级及姓名(签名),指导教师姓名(签名),写完报告日期,第二页是目录,实习目的、任务及实习内容简介,1

正文每一页应编页码,图和表格应有编号和图名、表名。

实习报告内容应有层次,语言流畅,各部分,各节要有规格化的标题。

四、实习成绩考核

实习结束时,由指导教师组织对学生全面考核,按百分制评定,最后按五级分制折算(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成绩,评分的依据是:

1.平时成绩(满分30分)

包括实习态度;安全纪律执行情况,出勤率;实习日记的记录情况等。

2.实习报告成绩(满分70分)

包括报告的正确性、广度、深度、概括性、文字表达能力等。

(1)实习考试成绩(满分70分)

(2)这里指出应注意的是:

(3)实习报告文字草率,发现错别字不改者,不得给“优”、“良”成绩。

(4)照抄有关部门及他人资料而没有消化,平时对生产实际一无所知者,应给“不

及格”成绩。

(5)实习不认真,违反部门和校方规定,无组织纪律者,应给“不及格”成绩。

(4)不论什么原因,凡超过一周时间未进行实习者,一律不给成绩,按“缺教学实习”对待。

(5)对于“实习不及格”及“缺教学实习”者,按学校学籍管理办法规定处理。

五、其它

(一)实习队长与指导教师的职责

1.实习队长职责

(1)全面负责实习工作:实习之前组织指导修订实习大纲,编制实习指导书,落实实习地点,制定实习计划;实习期间指导、检查实习完成情况;实习结束前组织成绩考试,进行实习总结;实习结束后,返校二周内向教研室做出汇报,实习总结上报学院备案。

(2)听取实习地对实习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协调双方关系。

(3)对违反安全、纪律的学生,队长有思想教育、批评、警告、直至停止实习的决定权,对违反纪律,工作不负责任的指导教师,队长有批评,直至停止其指导工作的决定权(停止工作期间,不计算教学工作量)。

(4)队长应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接受实习地、教师、学生的全面监督,发扬民主作风,遇事共同协商,圆满完成实习任务。

2.指导教师职责

(1)执行实习大纲,实习计划,提前认真准备,完成实习队工作任务。

(2)实习前指导学生进行思想、组织和物质准备工作。

(3)实习期间,指导学生实习,引导学生深入向实际学习;检查实习日记;向学生提出问题,了解实习效果,掌握实习进度,进行日常考核;组织专题讨论,进行现场直观教学活动;协助队长组织技术报告、讲座等。

(4)实习结束前协助队长进行成绩考核,搞好实习总结。

(5)实习结束后,审阅实习报告,综合评定实习成绩,写出简要评语。(返校一周内完成)

(6)广泛开展教书育人活动,推动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1] 伍光和主编《自然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李小建主编《经济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何强主编《环境学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4] 蒋展鹏主编《环境工程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室内环境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篇5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室内环境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扩展性课程,属于专业选修课,它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新学科,它与建筑学、社会学、民俗学、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结构工程学、建筑物理学、建筑材料学密切相关,同时,也涉及到家具陈设、装潢材料的质地与性能、工艺美术、绿化、造园等艺术领域。因此,室内环境设计不仅是考虑建筑空间的六个面的问题,而且要运用各个学科的知识,全面地、综合地进行多层次的空间环境营造。

二、学时分配

课程内容

学时

备注

第一章

室内设计概论

第二章

室内环境的色彩设计方法

第三章

室内环境的照明设计方法

第四章

室内环境的界面与材质设计方法

第五章

室内环境的绿化设计方法

第六章

室内空间设计方法

第七章

现代室内环境设计的程序与图解方法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

室内设计概论

1.教学目的了解室内设计的概论,明确室内环境设计的概念、范围等。

2.重点难点

(1)理解并掌握室内设计的概念与基本美学特征。

(2)在设计中灵活搭配运用室内设计的风格。

3.教学方法与内容

教学方法:

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

(1)学生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师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后辅导为辅,课堂教学与课后辅导并重。

(2)案例驱动学习模式,要求学生先分析问题再解决问题。

(3)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协作学习模式。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实验设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师生间通过课堂互动、电子邮件、博客、QQ等实现互动教学。

教学内容:

第一节室内环境设计概念

第二节室内环境设计的基本美学特征

第三节室内环境设计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第四节室内环境设计原则与风格

第五节室内环境设计分类

第六节室内环境设计师的必备修养

4.思考与练习

(1)室内环境设计的基本美学特征有哪些?

(2)室内环境设计主要有哪几种分类?

第二章

室内环境的色彩设计方法

1.教学目的熟悉室内设计的色彩设计的基本内容、分类、方法等,以及室内色彩设计对人产生的心理影响。

2.重点难点

(1)理解并掌握室内色彩设计的内容与分类。

(2)掌握室内色彩设计的方法。

3.教学方法与内容

教学方法:

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

(1)学生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师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后辅导为辅,课堂教学与课后辅导并重。

(2)案例驱动学习模式,要求学生先分析问题再解决问题。

(3)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协作学习模式。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实验设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师生间通过课堂互动、电子邮件、博客、QQ等实现互动教学。

教学内容:

第一节室内色彩设计的内容、分类及本质属性

第二节色彩的生理、心理作用与功能

第三节色彩的基本原则与适度美感

第四节室内色彩设计的运用与方法

4.思考与练习

(1)室内色彩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什么?

(2)室内色彩设计的方法有哪些?

第三章

室内环境的照明设计方法

1.教学目的熟悉室内照明设计的基本分类、方法等,以及照明艺术的分类与审美特征。

2.重点难点

(1)了解室内照明设计的主要照明方式。

(2)掌握照明艺术的分类与审美特征。

3.教学方法与内容

教学方法:

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

(1)学生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师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后辅导为辅,课堂教学与课后辅导并重。

(2)案例驱动学习模式,要求学生先分析问题再解决问题。

(3)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协作学习模式。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实验设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师生间通过课堂互动、电子邮件、博客、QQ等实现互动教学。

教学内容:

第一节光源照明方式与室内主要照明方式

第二节照明的环保与照明器的类型

第三节室内照明的气氛营造与室内装饰照明

第四节室内照明的艺术性与住宅各功能性的灯光照明

第五节照明艺术的分类与审美特征

4.思考与练习

(1)室内照明设计有哪几种主要的照明方式?

(2)照明艺术的分类与审美特征有哪些?

第四章

室内环境的界面与材质设计方法

1.教学目的熟悉室内环境的界面与材质设计的基本内容、分类、方法等。

2.重点难点

(1)理解并掌握室内环境的界面与材质设计的内容与分类。

3.教学方法与内容

教学方法:

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

(1)学生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师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后辅导为辅,课堂教学与课后辅导并重。

(2)案例驱动学习模式,要求学生先分析问题再解决问题。

(3)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协作学习模式。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实验设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师生间通过课堂互动、电子邮件、博客、QQ等实现互动教学。

教学内容:

第一节天、地、墙的设计概况

第二节点、线在空间环境中的作用

第三节点、线、面、体的综合设计方法

第四节室内设计常用材料及应用

4.思考与练习

(1)室内设计常用材料主要有什么?

第五章

室内环境的绿化设计方法

1.教学目的熟悉室内绿化设计的基本内容、分类、基本原则等,以及室内绿化设计常用的材料与布置方式。

2.重点难点

(1)了解室内绿化设计的功能和基本原则

(2)掌握室内绿化设计常用的材料与布置方式

3.教学方法与内容

教学方法:

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

(1)学生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师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后辅导为辅,课堂教学与课后辅导并重。

(2)案例驱动学习模式,要求学生先分析问题再解决问题。

(3)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协作学习模式。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实验设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师生间通过课堂互动、电子邮件、博客、QQ等实现互动教学。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绿化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室内绿化的功能与分类

第三节室内绿化常用的材料与布置方式

4.思考与练习

(1)室内绿化设计的功能是什么?

(2)室内绿化设计常用的材料与布置方式有哪些?

第六章

室内空间设计方法

1.教学目的掌握不同室内空间环境的设计方法的区别。

2.重点难点

(1)掌握不同室内空间环境的设计方法的区别。

3.教学方法与内容

教学方法:

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

(1)学生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师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后辅导为辅,课堂教学与课后辅导并重。

(2)案例驱动学习模式,要求学生先分析问题再解决问题。

(3)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协作学习模式。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实验设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师生间通过课堂互动、电子邮件、博客、QQ等实现互动教学。

教学内容:

第一节住宅室内空间环境设计方法

第二节办公室内环境设计方法

第三节商场室内环境设计方法

第四节展示室内环境设防法

4.思考与练习

(1)不同室内空间环境的设计方法从哪些方面有区别?

第七章

现代室内环境设计的程序与图解方法

1.教学目的了解现代室内环境设计的程序与步骤,以及图解方法。

2.重点难点

(1)了解现代室内环境设计的程序与步骤

(2)了解现代室内环境设计图解方法

3.教学方法与内容

教学方法:

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

(1)学生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师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后辅导为辅,课堂教学与课后辅导并重。

(2)案例驱动学习模式,要求学生先分析问题再解决问题。

(3)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协作学习模式。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实验设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师生间通过课堂互动、电子邮件、博客、QQ等实现互动教学。

教学内容:

第一节现代室内环境设计的程序与步骤

第二节现代室内环境设计方案的表现

第三节现代室内环境设计图解方法

第四节现代室内环境设计的实施

4.思考与练习

(1)现代室内环境设计的程序与步骤主要包括什么?

(2)现代室内环境设计图解方法有哪些?

四、实验部分

1.实验教学性质与任务

《网络广告设计》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根据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对平面广告设计和网络应用的商业属性和发展趋势有更为清晰的认识;本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在不同市场需求下的市场分析能力、平面设计能力、视觉表现能力和广告策划能力;提高学生把广告战略思想具体化、形象化的准确、生动的表现能力;加强学生对受众的视觉心理、欣赏习惯以及传播媒体的深入了解;拓展学生的设计展示和网络设计能力。

2.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

实验项目编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分配

实验类型

必开/选开

080121301

网络广告的状况分析

验证性

必开

080121302

网络广告的语言分析

验证性

必开

080121303

网络广告的创意设计

设计性

必开

080121304

网络广告的制作

综合性

必开

3.实验项目具体内容

实验项目一:

一小型室内空间设计测绘

实验目的:学习掌握室内设计的平面、顶面及各立面的展开图。

实验内容:实地测绘已经做好的一小型室内空间设计,学习掌握室内设计的平面、顶面及各立面的展开图,同时记录各界面的使用材料,最后安排构图,绘制上版,完成第一次测绘方案。

主要仪器:1、测量尺规

2、绘图工具

预习要求:通过互联网等有效手段对小型室内空间设计及测绘方法进行感性认知

注意事项:界面造型、材料的基层制作方法。

实验项目二:

成熟室内空间设计案例分析

实验目的:通过实训,了解并掌握室内空间设计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应用法则,从而更好地进行室内空间设计。

实验内容:设计方案可选择一至二个,根据室内空间设计方法、审美特征、原则等,进行分析文案,图文并茂。总体设计方案要求功能布局合理,色彩搭配设计成熟,风格不限。

主要仪器:1、电脑

2、互联网

预习要求:通过互联网等有效手段对室内空间设计方案进行感性认知

注意事项:增加同学们对大师作品的感性认识,提高自己的审美趣味和作品的品位。

4.实验指导书资料

《室内环境设计原理与案例剖析》机械工业出版社

辛艺峰

2013

《室内设计基本原理》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邹寅、李引

2005

《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刘盛璜

2004

《室内设计•思维与方法》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郑曙旸

2003

《室内设计资料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张绮曼

2000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

《室内环境设计方法》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蒲波

2016

《室内环境设计初步》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刘敬东

2015

《室内环境设计》

科学出版社

周长亮

冼宁

2016

《室内环境设计》

重庆大学出版社

许亮

董万里

2003

《室内环境设计》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王东辉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大纲 篇6

课程教学目的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家装设计师,而美术课占有着很重要的位置。该专业的美术课要着重讲授手绘施工图,效果图,及透视图,为后面学电脑做图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色彩、素描在家装设计中也占有着重要的地位。通过色彩学习培养学生室内设计在色调上协调,色彩搭配合理的能力。学习素描掌握室内设计的造型方法,室内陈设的形式的优化,美化。

第一章 素描部分

教学目的:

增强和培养学生的视觉和触觉的能力,及对物体造型的把握能力,能准确的画出心中所想要的东西,同时为电脑做图打好基础。由于这个专业的性质,素描课上课时应在课时的分配上多上几何形体的课,通过画几何形体培养学生的构图能力,这里的构图,与后面的透视构图是有很大的联系的,为日后上透视课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静物素描 第二节 石膏像素描

教学重点:静物素描。

教学难点:透视关系和构图知识的理解及在画面上明暗关系的把握。

教学要求:熟练掌握对静物素描的构图能力。

参考课时:16

第二章 水粉部分

教学目的: 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色彩语言的三要素,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用色彩语言表现出物体本身的特性。针对于这个专业的性质,在上水粉课的时候将要多摆几组物体,在颜色上下工夫,培养学生的色彩感觉。在这个环节上把好关,应摆冷色,暖色及几个在生活中经常用的色彩的东西给学生画,对有些色彩感觉较差的学生,要给予纠正,为日后画色彩构成及使用平面设计软件打好坚实的基础。也为以后上材料与预算课做好准备。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静物色彩 第二节 石膏像色彩

教学重点:静物色彩

教学难点:色彩整体性的把握能力,要让学生学会适应使用色彩和调色。

教学要求:熟练掌握对水粉的使用方法。

参考课时:16

第三章

平面构成

教学目的: 本章将向学生讲授构成艺术的精华。在学习构成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视觉能力,掌握观赏效果的多种手段,本章教学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和思维方式的开发,培养学生多种的创造观念。对以后学生的室内设计作品的创新思想是紧紧相连的。

教学内容:

第一节平面构成的概况及平面形象的组成元素 第二节 重复构成

第三节 发射构成与渐变构成 第四节 特异构成与对比构成第五节 矛盾空间 第六节 肌理构成

教学重点:平面构成的7种主要的形式

教学难点:本节课上要准备大量的实例进行讲解,使学生融会贯通。

教学要求:熟练掌握平面构成的7种主要的形式。

参考课时:36

第四章 色彩构成

教学目的: 让学生学会运用色彩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出内心的感觉,传达自己的情感,用色彩来解决物体形体结构,质感及三度空间的问题,并侧重讲授物体的固有色,环境色与光源之间的相互关系,让学生学会和掌握通过在各种色调的对比中,表现丰富的色彩变化。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色彩的三大特性

第二节 色彩的对比

第三节 色彩的调和 第四节 色彩的意蕴 第五节 色彩启示

教学重点:色彩的调和,对比和意蕴。

教学难点:知识点之间混淆和对设计色彩的定义。

教学要求:熟练掌握色彩的三大特性及色彩的调和,对比和意蕴。参考课时:40

第五章 立体构成

教学目的: 教授学生分析立体的各个元素及它们之间的构成法则,让学生学会塑造立体,观察立体,把握立体的方法,启发他们对立体创造的创新意识。还要让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了解“抽象”这个词语的真正设计内涵,避免依赖具象形体和材料所带来的束缚,增强对造型元素的敏锐的观察力,体会抽象亲手做,获得第一手的感性的资料。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立体构成的三个条件及范围 第二节 形体要素的构成 教学重点:形体要素的构成

教学难点:学生对材料的认识程度,和前面肌理构成及其它构成的衔接过程。

教学要求:熟练掌握立体构成的三个条件及范围和形体要素的构成。

参考课时:12

第六章 手绘效果图和透视图

教学目的: 教授学生掌握设计师所必需的表现工具,视觉传达的图形学技术:制图,透视效果图等。对专业性强,表现最为确切,对经常采用的正投影图,具有空间表现力极强,艺术的直观性好,在现在的起居设计中占着头角的透视效果图,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它们。同时掌握,透视图及效果图是在3D软件CAD软件手绘的施工图中的运用技巧。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室内透视制图 第二节 室内效果图 第三节 室内施工图

教学重点:手绘施工图,手绘效果图,及透视图。

教学难点:画面的布局和画面的颜色,手绘效果图是所有知识的集合点。

教学要求:熟练掌握手绘施工图,手绘效果图,及透视图,正投影图。

教学课时:40

总课时:160

教学参考文献:

1.《平面构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编)湖北美术出版社 2.《立体构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编)湖北美术出版社 3.《色彩》

环境毒理学(教学大纲) 篇7

一、结合教学目的, 创设质疑情境

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有疑才能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的积极状态, 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而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 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作为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学科的知识特点, 采取恰当的方法创设情境, 引发出求知欲, 从而积极地探索研究新知识。

例如, 在教学“同底数幂乘法”时, 一上课教师就开门见山, 用挑战性的语言说“大家已经学习了幂, 那么相同底数的幂相乘你们会不会呢?老师可以很快说出结果, 不信我们当场验证一下, 你们任出十题, 我当场作答。”教师经过这十道题的作答, 学生开始质疑:“老师怎么算的?怎么这么快呢?”学生急于想知道是什么方法能计算出来, 并且有这么好用?

又如, 在学习三位数除法时, 505/5=?350/5=?214/4=?一些学生分别得出11、7、17, 这时, 教师建议他们自己演算一遍, 学生经验算发现结果不等于被除数, 这是怎么回事呢?于是学生的求知欲被激起, 不再是教师被动地说教, 学生也不再是被动地去学, 而是对新鲜事物的好奇, 自己也愿意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成为主动的参与者。

二、结合教学目的, 创设操作性情境

课标指出: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构建主义认为, 知识不应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 而应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 借助与教师的引导, 经历探索实践而获得的。因此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创设实践操作情境, 使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技能, 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探究, 使学生沉浸与探索中, 把自己看作是知识的驾驭者, 轻松学习。

例如, 在教学“菱形的性质”时, 学生已掌握了菱形的定义, 可以根据定义画出一个菱形, 将画好的菱形剪下来一边折叠, 一边将重合的角边用相同的颜色标出来, 再展开, 找到菱形的一些性质。

又如, 在教学数字编码时, 教师先写出一个学生的考号, 说出编码规则, 然后让每位学生根据这个规则写出自己的考号, 然后试着写出其他学生的考号, 这种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动手操作, 自行探究,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

三、结合生活实际出发, 创设真实情境

课标指出, 数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例如, 选择最佳方案的应用题时, 教师出了这样一道题目:周日我们甲乙两班去公园举行参观活动, 甲班52人, 乙班46人。公园门口的票价牌上显示着:购票人数1—50人, 票价每人10元;51—100人, 票价每人8元;100人以上, 票价每人5元。教师开始提问:如果你去买票, 你怎样购票呢?这时学生开始紧张地积极地讨论, 过了一段时间, 教师开始收集信息, 有的学生说是52×8+46×10=876, 有的学生说是 (52+46) ×8=784, 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学生又开始积极议论, 教师适时引导, 每人10元、8元、5元, 当然是5元更优惠了, 不妨试一下结果会怎样呢?这时有的学生恍然大悟, 购101张票才花505元, 不仅节省许多钱还多了几张票。

不言而喻, 数学与生活有机结合, 学以致用的思想油然而生。教师又说:“妈妈让你到商店买洗衣粉, 同种洗衣粉, 有1千克一袋的售价为7元, 有2.55千克一袋的售价为16.5元, 你会选择哪种规格的洗衣粉?”这样以现实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 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和力, 缩短与数学的心理距离, 从而将生活与数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结合内容特点, 创设说练结合, 生生互动情境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不能靠单纯的教师说教。尤其是数学的教学, 更要求学生掌握熟练的技巧。但不停地算呀, 做呀, 是一件很枯燥乏味的事, 又很累人。这时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 可以让他们相互说说练练。

例如, 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时, 学生已经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的检验方法, 又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已觉得很乏味。这时教师采取了分组练习, 让学生互相说过程方法, 由笔算改为口算, 由师生互动变为生生互动, 你来我往, 像是在做游戏, 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又如, 在教学口算乘法时, 由6/3=2可得到60/3=20、600/3=200等, 对类似这些问题, 让学生分组出题练习既改变课堂气氛, 又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环境毒理学(教学大纲) 篇8

【关键词】语音室 实践教学 隐性环境

随着我国语言教学迅速发展,语音教室已经成为高校外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现代化教学设备。英语教师可以在语音室中进行灵活多样的视听教学,使文字、声音和图像对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产生作用,激发大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然而语音室教学中隐性环境的研究却长期被学者们所忽视,导致隐性环境研究远远落后于实践工作的需要。因此,加强语音室实践教学中隐性环境的研究,是进一步推进高校语音室教育环境理论深层次研究的必然要求。

一、语音室实践教学

语音室是外语教学的重要场所。在语音室教学,可以使用包括文本,图像,视频,音频,动画等多种信息符号;可以采用形式多样的信息呈现形式,既可以用文字展现教学内容,又可以用声像或动画虚拟实景过程表现抽象的概念或原理。语音室教学形式新颖,教学内容丰富,传达清晰,为学生营造了更加逼真,更易于感知的多通道刺激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接触和感受到自然,真实的语言氛围,能更好的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为学生创设了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和学习氛围。

二、语音室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语音室凭借其优势已经成为学校外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现代化教学设备,但在如何更有效的使用语音室和语音室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首先,教师没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只是让学生带着耳机听说英语,久而久之,学生对这种单调的语音课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烦心理。教师应该把单纯的听说课改为融阅读、讨论、试听、表演、游戏、讲座为一体的整体语言综合教学课。其次,教师没能够用音像媒体创设情景,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就是说语音室环境建设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尤其是语音室隐性环境的建设。

三、语音室实践教学中隐性环境概述

教学环境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于课堂教学环境的所需要的条件因素。它是一个由多种不同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是指影响学校教学活动的全部条件,它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也可以说是显性环境和隐性环境。而这两类环境又可作为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存在,并具有各自不同的构成要素。

语音室隐性教学环境是指在语音室教学过程中,对学习形成与发展产生无意识的、隐蔽的和有效的影响的所有一切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和。例如金建生、王嘉毅在《构建生命发展生态课堂》中提出的精神因素,其中包括教学信息、师生情感、人际关系、课堂氛围、课堂组织等。还有温群雄在《重视教师隐性因素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中提出的教师隐性因素,即与教师有关、但不直接构成教学行为,对教学过程有着重要影响的因素。

四、语音室隐性环境的类型划分

语音室隐性环境的内容是较为广泛和十分复杂的,各种各样的隐性环境因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它们通过相互间的牵制和协调共同影响语音室教学过程的各个因子。根据对语音室实践教学隐性环境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对语音室隐性环境进行分类,即:从内容上可以把语音室实践教学隐性环境分为物质隐性环境和精神隐性环境;从形式上可以把语音室实践教学隐性环境分为宏观隐性环境和微观隐性环境。

五、语音室实践教学中隐性环境的特征

1.潜在性。隐性环境的影响常常是人们意识不到的。语音室实践教学中隐性环境主要是学生在无意识的心理倾向以及置身于其中的学习环境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使其在没有设定预期目标情况下、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下,达到教育者教育意向的目的。语音室的原声功能为学生创建了纯正的听觉环境,多种电教手段为学生创设了真实的语言视觉环境,能够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2.隐蔽性。隐性环境的隐蔽性来源于隐性教育中的一部分。隐蔽性的教育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目的和要求,通过潜在性的环境因素,间接性地对学生进行渗透性和潜移默化影响的手段与方法。从当前隐性教育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隐性教育必须借助一定环境因素作为载体或平台才能够对学生产生影响,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使教育者在这种环境中不知不觉的得到提高。语音室教育隐性环境不会使学生产生心理防线,使学生在学习当中不知不觉地予以接受。也就是说语音室教学隐性环境具有非显性的、无意识的、间接感受到的隐蔽性基本特征。

3.多样性。语音室实践教学的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化。语音室配置有投影器,银幕,电视机等设备,可以进行灵活多样的视听教学,例如运用语音实验室的原声功能,创设纯正的听觉环境;组合运用多种电教手段,创设真实的语言视觉环境;音像结合,培养听读能力等。多样性的教学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

4.渗透性。渗透性是指隐性环境对学生影响的方式是具有间接性、潜移默化性。隐性环境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外因影响内因、由于内因的作用并逐步赋予行动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它的表现形式常常是为间接影响。在语音室学习的学生往往受到多种隐性环境因素的刺激和作用,潜移默化,使他们在不知不觉的隐性环境中提高英语水平,由量变产生质变。

参考文献:

保护环境教学反思 篇9

保护环境教学反思1

本课是在前面学习了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口算方法。这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教学中利用教材中的情境,要重点解决学生在列出算式的基础上理解算理,引导学生直观操作,经历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的探索过程,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本课也是后面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和多位数相加的基础,所以让学生正确快速的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延续上节课的情境,本课教学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让学生感到我们的知识是密切相连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情境串,从而把相对独立而又有一定逻辑联系的问题,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问题串,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注重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在设计中为了突破难点,用谈话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自己提问题,通过直观操作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算法多样化,注重把操作与思考相结合,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操作、交流,让学生经历有直观到抽象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细致观察情境图,找到有用的信息,小红:我捡了7个塑料袋。小明:我捡了25个塑料袋。小东:我捡了9节电池,22个易拉罐。小林:我捡了16节电池,8个易拉罐。并根据找到的信息提出问题,:小红和小明一共捡了多少个塑料袋?小林和小东一共捡了多少个易拉罐?小林和小东一共捡了多少节电池?为后面的学习扫清障碍。这样即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又让学生学会如何从相关的信息中提问题。知道一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两个信息,初步构建学生理解数学问题的思路。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生不仅要会自己学习,还应该会合作学习。在教学中多次利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主要是的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口算方法。学生在小组中说出自己算法的同时,加深了印象,从而进一步规范学生对算法的语言描述。即可以 让学生在小组中取长补短,也可以训练学生合作精神,同时也增加了学生说的机会,对于新知的掌握起到促进作用大胆放手,让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机会,能够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遗憾的是最后设计了三道练习题,由于在时间安排上出现问题,课堂前半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浪费时间太多。导致前松后紧,后面的练习没有及时完成,这个环节的设计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保护环境教学反思2

在本课教学中,因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及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总体效果自我感觉良好。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与学生生活,知识背景紧密相关的内容创设教学情景,这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本课的教学设计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从激发学生情感体验切入,教师、学生在积极、和谐的情境中,合作、交流、探究、互动。较好地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融合,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很多人眼中,思想品德课历来是一门枯燥无味的课程,书中都是一些枯燥的概念、原理,生动不起来。然而,教育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学中,我多处巧妙地创设情境,如学生表演小品《超生游击队》,诗画欣赏,把单调、呆板、枯燥的思想品德教育用灵活生动、新颖多变的形式组织起来,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想学、乐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尊重学生体验,注重能力的培养。

本课教学以学生学习、体验为主旨,充分展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学定教。在教学中,以学生活动为主线,把知识训练、技能的培养,与动手操作探究等实践活动贯穿起来,让学生得到大量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如在教学中,开展了四看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现和感受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符合新课程理念,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到的“强调学生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的新思想。

三、以人为本,关注全体学生。

在教学中,通过运用抢答、比赛等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真谛。变过去的精英教育为全面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提高。

保护环境教学反思3

保护环境是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作文的教学内容,可以看漫画写环保故事,也可以写感受或建议书,写作的形式和题材都比较灵活。漫画与作文的结合,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它使学生说话和写作的热情倍增,在饶有兴趣的解读漫画、创作漫画的过程中,学生顿时会沉浸在浓浓的生活气息中,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写作或说话欲望油然而生,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看漫画习作也成了老师和同学都喜闻乐见的方式。在经历三次的磨课之后,在最终的教学过程的设计中,体现了老师的习作教学的特点。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如何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让学生顺利完成习作任务,老师让学生搜集喜欢的漫画,课上让学生互相欣赏,并介绍自己的漫画。利用漫画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更主动更愉快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贴近生活,拓宽思路

《新课标》十分重视引领学生在贴近生活中积累丰富多彩的习作素材,在多样化的习作实践中“学会习作”。在“习作教学建议”中要求“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习作评价建议”中要求“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讨论、阅读、思考等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对于高年段的学生写漫画习作来说,只写出图意是不够的,还要指导学生写出自己对漫画的理解以及感受,而这也正是难点所在。教师利用一组与学生生活并不遥远的图画,即森林被破坏后给人类造成的伤害,来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联系实际谈联想,谈体会。

三、小组交流,引导探究

教师作为一名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教师的行为应该是尊重学生需要、满足学生需要的。教师要努力做到以学促教,所以在指导习作之前,先让学生试写自己看到的漫画,然后集体评议,是否符合习作要求,并组织讨论:对于漫画这样一个特殊的图画,还应该写写什么呢?这样的设计,尊重了学生的需要,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主动探究中明确“要写什么”的问题,既而明确自己的习作内容。

四、悉心指导,循序渐进

无论从学生的说还是学生的写的指导上,教师都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都有提高的机会,使学生经历由不会写到会写,由不知道写什么都明确内容的提升的过程。

五、重点指导建议书,重视格式正确

第四单元是“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主题,安排了两个跟“环保”主题相关的训练项目,其中之一便是“写建议书”。建议书以前已经接触过了,以往有些学生在写建议书方面许多同学容易出现的最大问题是要么空洞无物,格式不正确。习作前老师让学生作了充分的准备,一是查找关于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大气资源、土壤资源等遭受严重破坏或遭受污染的资料,二是开展到校园、社区、公园、街道、学校周边走一走、看一看的活动,了解周围存在哪些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现象。在交流资料时,学生心灵受到震憾。因此,绝大多数同学都定准了自己建议的对象,定好了建议的主题。这些建议指出问题时描述生动,感情真挚,而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建议的内容清晰,准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全面细致,建议的态度委婉,让人容易接受,而且大部分学生重视了建议书的格式,做到格式正确。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保护环境教学反思4

环境问题是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教学重点应放在大气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保护措施上。使学生认识全球变暖、臭氧层的破坏、酸雨等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成因及其危害,了解大气环境保护措施,是本课的教学目标。

本节教材应使学生懂得大气环境问题不是哪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问题,而是全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保护大气环境需要全球合作,从而培养学生全球观念、环保意识和行为规范。

在本课教学中,我力图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学习活动的开展,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引发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向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使学生关心自己赖以生存的空气环境,并能提出净化空气、保护空气的建议。在教学中,我注意学生的参与合作,体验情景,重视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保护环境教学反思5

上课开始,创设“绿色行动”情景,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为新课教学做好情境和情绪的准备。让学生观察画面,收集数学信息,根据数学信息自己提出很多数学问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质疑问难、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摆一摆、拨一拨、说一说各自不同的算法,以体现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发散思维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平台,打破了教学的唯一思路,培养了学生敢于探索的精神和大胆尝试的能力。两位数减一位数,原本应放在第2课时进行教学,但考虑到学生已经有了两位数加一位数计算方法的经验基础,在这里只需将原来的知识经验“迁移”,便能理解掌握。这样调整即突出了未知与已有经验的联系,充实了本节课的知识点,又为第2课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教学创造了时间和空间。本节课共设计了三次比较,通过比较,学生对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计算方法的异同有了明确的认识,进一步巩固了算理,并在脑海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练习题设计始终贯穿“绿色行动”这一大的情境,通过练习强化所学知识,并且注意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创新能力。

谈收获,不仅实现了知识的系统小结,而且强化了环保意识。说表现,更实现了自我评价、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的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始终围绕“绿色行动”这一主线展开,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知识点进行了科学的重组,让学生经历收集数学信息,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在师生互融平等的气氛中,自由快乐的学习数学,感受数学的乐趣,体验成功的愉悦,增强应用数学的信心。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算法的过程中,不仅体现算法多样化,而且注意引导学生对算法进行比较分析加深理解。在教数学的同时,渗透环保意识,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得到可持续发展。

保护环境教学反思6

这一节课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是这样安排的:

1.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观察,认识身边的环境,从而感受身边的环境对自己、对大家生活的影响。

2. 形成初步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能调整自己的行为,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是这样安排教学过程得:

首先是导入新课,我设计了一些动作引发同学们的兴趣,环保拍手游戏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一起来关注一下我们身边的环境。板书《我身边的环境》。带读题目。

接下来我就会引入另一个话题,让同学们关注我们身边生活的家园,发现家园的美。生活中还有不少的美景,老师带你们去欣赏欣赏,(幻灯片出示)注意:一边看,一边想,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问题设计比较简单,学生很容易作答。然后我就很自然地进入这节课的核心话题——我身边的环境。

但是,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总有这样那样的不美好的画面出现在我们的周围。请看——现实的环境污染图片(幻灯片出示),认识破坏环境的危害。

当学生认识破坏环境的危害之后,我又安排了讨论的环节:水脏了,街道脏了,小路脏了,空气脏了我们该怎么办?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想想办法吧。学生明白了这些脏了是不能再洗的,必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环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正如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诱导学生发现:思想品德课就在我们的身边,思想品德课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生不仅学得会还学得轻松,感受到思想品德课的魅力。

3.最后我安排了:争做环境“小卫士”这一环节,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用我们的行动保护环境。时间方面考虑不周,还有一个重要的动手环境没来得及展示出来,如:“光会说还不是环保小卫士,真正的环保小卫士是要靠实际行动来体现的,请给你们的书包、课桌、书本美美容吧”!这样收到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保护环境教学反思7

本次活动,我主要采用了多媒体导入策略,寻找了大量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引发讨论。我选择的图片有三类,非别是浪费用水、乱扔垃圾、砍伐树木。因为我觉得这三种情况是发生于幼儿身边的,与他们息息相关,他们有相关的生活经验。

当我出示图片的时候,孩子们的反应非常激烈,全都争先恐后地说了起来:“他们在乱扔垃圾,应该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他怎么乱吐痰,真恶心。”“他们把树都砍了,小鸟没有家了,在哭了。”“自来水一直开着,真浪费。”……在此,我适时提出:“那你们觉得这些人做得对吗?为什么?”孩子们全都争先恐后地回答,可以说一大堆,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经验得到了提升。

随着孩子们了解了这些行为的不当之处后,我又再次运用多媒体导入策略,出示了一些公益图片,都是有关“不要乱扔垃圾”、“不要乱砍树”、“不要浪费水”之类的,孩子们看图说出自己的理解,环保意识初步形成。

然后我请孩子们欣赏了各种标志图及一些宣传画,让孩子们知道了一些宣传的标志,最后请孩子们用绘画的形式进行宣传,在画面上表现出自己想要告诉别人的话。

孩子们都围绕着这三个主题进行了绘画,虽说画得并不精致,但却清楚地表现出了自己想要表达出的意思,作品效果好。

最后,我将孩子们的作品进行了整合、张贴,进行了展示,请孩子们进行宣传、介绍,使孩子们真正成为环保小卫士。

保护环境教学反思8

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环保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第一环节,谈话引入。通过谈话引起学生对身边环境的注意,让孩子们明白自己有责任有能力让我们的环境更加和谐。

第二个教学环节是,从四个方面讨论,让学生交流自己在平时生活中能做到的和发现一些影响环境的信息,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能更大限度的了解自己怎样做可以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通过学生的汇报,做到全班交流,使学生个人所获取的信息扩大化。这个环节完全是随机性的,教学的内容就是学生汇报的内容,教师仅作为一个引导者。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我也准备了一些图片资料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到环境污染的严重状况,引起学生对环境污染的后果与危害产生恐惧感,从而产生了对环境保护的迫切感。

第三个环节就是指导学生的行为,我通过让学生汇报人们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从而从反面上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不可为的。希望他们能了解到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是随时随地都可为的。

这节课,在设计时,我想到我们学校总在说的节约,如做课间操时,要关教室的灯,洗手时,水开小一点,爱护我们的操坪等等,让同学们注意身边的环保小事,并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做对环境不好的事情。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达到了我的教学目的,提高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保护环境教学反思9

本节课《环境保护》是利用信息课学习的幻灯片知识,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关于环境保护的有关的幻灯片,各小组成员在自己的幻灯片制作完成后,再自由进行组合,并由组内推选一至两名同学到前面对全班同学进行演讲,进行幻灯片的发布。

本课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讲授阶段、实践阶段和作品发布阶段。通过入本节课需要的影像资料的需要,引入的教学重点——影像的插入,并强调影像插入需要注意的地方。然后,教师讲解、演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通过让学生总结归纳操作过程,来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充为利用教材及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

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首先要考虑自己所选择的幻灯片的主题是什么,分别是水资源、森林的保护、动物的保护等,根据各小组选定的主题去查找需要的各种资料,包括影像资料,搜集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同学是在自己家中的百科全书查找的资料;有的同学是上网搜集的资料;有的同学是在光盘上搜集的资料;还有的同学在教师机的文件夹中找到的资料,都加以运用,放在自己的幻灯片中。

在作品发布阶段,各组推选出一名或两名垌学,来介绍本组的作品,在发布成果时,几个小组各有特色,有的同学介绍的自制的宣传画,呼吁大家重视水资源的保护;有的小组在介绍完本组的作品后还介绍了组内的制作花絮;还有的小组联系了当前的校园在存在的事实问题,如校园食堂的浪费、校园水房的浪费等情况。整个作品演示过程气氛活跃,点评热烈,同学们既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又指出了许多制作中的不足,为同学们更好的学习更好的制作幻灯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整堂课的教学活动,强调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灵活运用和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切实使学生发挥了主体作用,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自主学习中去。而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不仅实践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整个制作过程中还涉及了环境保护的知识。总之,这样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素质。

保护环境教学反思10

我们的公共生活离不开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然而在我们的身边却时常会发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遭到破坏的现象。这既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质量,也损坏了上海大都市的形象。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维护折射出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因此,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我们生活的作用,树立爱护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观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仅要让他们从自身做起,更要让他们去影响身边的人,为提高上海的文明程度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课是一堂实践探究课,以大量的学生实践探究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合作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将学生分成各个小组,进行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现状的调查、资料的整理、为保护上海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出谋划策、在班级中交流展示小组的成果及活动的体会,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以及调查的方法,培养了学生调查研究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了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社会交往的能力,提高了学生主人翁的意识,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这一实践与探究内容主要采用了教师引导下的研究性学习和小组合作式的探究性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课外实践和课内整合相结合,完成了教材的活动目标和要求,深化了活动的主题。

保护环境教学反思11

《环境保护》它在全书中既起着概括、总结的作用,同时也注重了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环境保护》一课在本单元中向学生提供了一个当今世界最敏感的问题——环境问题。如何结合素质教育的特点,让学生主动探究我国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及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呢?在教学设计上突出了以下几点:

一、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上一篇:全市基层组织建设调研工作方案下一篇:省XX县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