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考试测试题(精选14篇)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轻松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1000-(800÷16+3)应先算()法,再算()法,最后算()法,结果是()。2、45+13=13+(),运用了()用字母表示是()。
3、12×(4+10)=12×4+12×10,这是运用了()
4、0.9的计算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单位。
5、352.01读作()102.98读作()
6、二十五点看零零四写作()五点二一写作()
7、比一比,在○里填上﹥、﹤或=
3.65○3.650﹤
10○9.9999
8、把0.45的小数点去掉以后,它就扩大到它的()倍,这个数是()
9、把1.2不改变它的大小改写成三位小数()
10、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是()
二、细心判断(对的里画√,错的里画×。每小题1分,共5分)
1、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0除以任何数都得0。()
2、把1米的线段分成10份,每份是0.1米。()3、1500÷15-15×4=1500÷0×4()
4、小数都比1小。()
5、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三、谨慎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5分)。
1、下面描述中指的是同一方向的是()
A、南偏西20°与北偏东20°
B、东偏北20°与北偏70°
C、西偏南20°与南偏东70°
D、东偏北20°与北偏东20°
2、小数的性质是:小数的()填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A、后面
B、末尾C、前面
3、计算125×99的最简便的算法是()A、100×99+25×99
B、125×100-125
C、125×90+125×9
D、125×9×11
4、把896缩小100倍是()
A、0.896
B、8.96
C、89.65、0.50600化简是()
A、0.5600
B、0.5060
C、0.506
四、认真计算(第1小题每题1分,第2、3小题每题4分,共
1、直接写出得数。(4分)
125×8=
25×4=
59-19=
185+15=
2、简便计算下面各题。(16分)
720-256-44
243×104-243×4
125×56
158+36+42+264
3、列式计算(8分)1、32与18的和乘40,积是多少?
2、96与16的和除以83与27的差,商是多少?
28分)
五、看图填一填。(每空1分,共6分)
以学校为观测点:
①邮局在学校
偏的方向上,距离是
米。
②书店在学校
偏的方向上,距离是
米。
六、解决问题。(第1小题每题4分,第2小题每题6分,共36分)
1、下列各题只列综合算式不计算。(12分)
①树林里原来有76只鸟,飞走了16只后,又飞回了26只,现在树林里一共有多少只鸟?
②牛奶一箱24瓶,每瓶2元,妈妈买了3箱一共花了多少元?
③小王3小时可以加工零件144个,照这样计算,他15小时可以加工零件多少个?
2、解答下列各题。(24分)
①两支修路队合修一条公路,甲队每天修45米,乙队每天修35米,已经修了8天,一共修了多少米?
②商店买回25箱足球,每箱4个,共用了4800元,每个足球多少元?
③李阿姨去服装城批发了125套衣服,一件衣服65元,一条裤子35元,李阿姨批发这些衣服一共花了多少元?
1. 联系生活, 要注意真实性
让数学走近生活, 使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这是本轮基础教育改革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 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创设有趣的情境, 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门外汉, 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 掌握基础的数学和知识技能,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在数学教学中, 命题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让学生在解题中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但命题时联系生活, 更要注意尊重生活的真实性, 反之会给学生不应有的误导。例如, 某《分数混合运算》的单元测试卷上有这样一道试题:
六 (1) 班有学生100名, 根据下列的条件分别列出算式, 求六 (2) 班有多少名学生?
(1) 六 (1) 班学生是六 (2) 班学生数的, 列式___。
(2) 六 (2) 班学生是六 (1) 班学生的, 列式___。
(3) 六 (1) 班学生比六 (2) 班学生多, 列式___。
(4) 六 (1) 班学生比六 (2) 班学生少, 列式___。
不难看出, 命题者的本意是以班级学生人数为载体, 通过题组对比方式考查学生对用分数乘法、除法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掌握的情况。这道试题, 从纯知识的角度出发, 属于基本知识, 估计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掌握。但是这样的试题显然是命题者为了追求数字计算方便, 而违背现实生活事实而编造出来的。首先, 试题设置的条件“六 (1) 班有学生100名”就不符合教育部门关于“原则上, 普通中学每班学生44~50人, 城市小学40~45人, 农村小学酌减……遏制部分中小学班额数过大的势头”的规定。其次, 列出算式后计算出的答案分别是: (1) 400名; (2) 25名; (3) 80名; (4) 133名。稍有一些常识的人都知道, 在同一所学校内, 同一年级班级人数也就相差3、5个, 不可能相差300个, 也更不可能出现学生数133.33这样的小数。造成这样的结果原因就在于命题者在命题时没有注意生活的客观事实, 只是一味从知识点的角度考虑, 使命题中的生活情境失去了真实性。
新课改倡导数学联系生活, 但绝不是联系那种严重脱离现实的生活。如果将这道题这样改, 既能达到考查知识点的目的, 又不会使现实生活失真:
六 (1) 班有学生45名, 根据下列条件分别列出算式, 求六 (2) 班有多少名学生?
(1) 六 (1) 班学生是六 (2) 班学生的, 列式___。
(2) 六 (2) 班学生是六 (1) 班的, 列式____。
(3) 六 (1) 班学生比六 (2) 班学生多, 列式____。
(4) 六 (1) 班学生比六 (2) 班学生数少, 列式___。
2. 创设情境, 要注意情境素材的选择
新课程提倡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情境, 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同样如果在试题中融入学生喜爱的情境, 不仅能使学生在良好的心情中解答试题, 也能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 命题者在命题时要注意试题素材的选择, 可选择学生身边的、熟悉的情境, 如家乡的美丽景物、特产以及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或者家庭生活的场景等。
例如, 在《生活中的数》单元试卷中, 有这样一道题:下面三幅图是中国魅力城市永安市的标志性建筑, 北塔高32米, 南塔比北塔低一点, 永安市市标比北塔高一点。请回答: (在相应的空格里画√)
问题1:永安市标可能有多高?
问题2:永安市南塔可能有多高?
题中所选取的图片, 对于永安市学生来说非常熟悉, 也非常喜欢, 现在竟然出现在试卷当中, 使学生们倍感亲切, 学生作答也更加认真, 这些数据深深留在学生的脑海里, 久久不能忘怀。
3. 挑战性试题, 要注意挑战的程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在课堂教学时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内容, 同样试卷中也要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试题, 满足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求, 从而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但在命题时要充分考虑挑战的高度, 如果难度过大, 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样的挑战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反而会使这部分学生失去解决难题的信心。
例如, 北师大版《乘法》单元试卷中的最后一道试题为:东门小学李老师买了4个足球和2个篮球, 共付人民币420元, 南门小学张老师买了同样的3个足球和4个篮球, 共付人民币540元。足球和篮球每个多少元?
要解决这道题, 首先将这两位老师所买的篮球或足球变成相同的个数, 然后消去其中一种球, 才能求出其中一种球的单价, 最后再求出另一种球的售价, 算一算共需要经过8个计算步骤, 而且第一步需要将李老师买的“4个足球和2个篮球共付420元”转化成买“8个足球和4个篮球共付840元”, 这个条件隐蔽性强, 这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 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由于挑战的高度太大, 因此没有一个学生能做出来, 这样的挑战性也就相当于摆设了。如果将这道试题改为:“东门小学李老师买了4个足球和2个篮球, 共付人民币420元, 南门小学张老师买了同样的4个足球和5个篮球, 共付人民币690元。每个足球多少元?”这样, 学生很容易从条件中发现张老师之所以比李老师多付690-420=270 (元) , 是因为张老师多买5-2=3 (个) 篮球而引起的, 很明显一个篮球的价钱就是270÷3=90 (元) , 求出了篮球的售价后, 足球的售价也就迎刃而解。
解决这道需要6个步骤, 同样具有挑战性, 虽然步骤多了一些, 但容易看出其中的数量关系, 这样的挑战题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能力解决, 也就能达到设置挑战性试题的预期目的。
4. 设计题型, 要注意题型的创新
在试题的编制中, 除了要有常规题型 (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操作题、应用题等) , 还要有一定的创新题型, 让学生有新鲜感,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年、月、日》的单元测验, 我设计了这样一道试题:
下面是粗心的小虎写的一封信, 请用“”将信中的三处错误画出来, 并在原处改正。
1.两个数分别是15.36和1.035,它们的和是( ),差是( )。
2.一个数由6个百、4个一、5个十分之一和9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数写作(),读作( ),精确到十分位是()。
3.把5.036、5.306、5.603、5.063、5.630这五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是()。
4.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约是2.4,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5.一个等腰三角形,顶角是746.把60-40=20,705=2,20=40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7.把0.3缩小到它的是(),把0.3扩大到它的100倍是()。
8.9800克=()千克( )克=( )吨
9.一根木料长15米,把它锯成3米长一段,每锯一段要5分钟,锯完共用了( )分钟。
10.在边长是12米的正方形花坛四周放花盆,每隔3米放一盆,每边可放( )盆,四周共要放( )盆。
二、我会判断(1分=5分)
1.0.45扩大到它的10倍等于450缩小到它的 。 ( )
2.在一个小数的末尾添上两个0,这个小数就扩大了100倍。( )
3.明明量得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为65€啊?5€啊?5€啊? ( )
4.三角形的任意一边一定小于其它两边的和。 ( )
5.从折线统计图中一定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
三、我会选(1分=5分)
1.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A.大于B.等于 C.小于 D.无法确定
2.一个西瓜重4.25千克,与它大小相等的数是( )。
A.4千克25克 B.425克
C.4250克D.4千克250克
3.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不能拼成( )。
A.长方形B.正方形C.平行四边形D.梯形
4.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长5cm和6cm,另一条边不可能长( )。
A.9cm B.10cmC.11cmD.12cm
5.把1.008米改写成以“分米”作单位的数是( )。
A.0.1008B.1.008C.10.08D.100.8
四、我会计算(32分)
1.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8分)
6.94+1.78 15.13-13.6280636423
2.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3分=24分)
0.485+0.64+3.36 5.76+2.43+0.24+10.57
72.51-9.34-12.6610.75-1.86-2.75-3.16
14.02-4.5+0.989.5+4.85-6.13
429-4293+14.50 182+9982
五、我会画三角形底边上的高。(9分)
六、我会应用(25分)
1.在一条长3千米的公路两旁栽树(两端都要栽),每隔8米栽一棵。一共栽树多少棵?
2.四(1)班学生进行广播操比赛,排了4路纵队,队伍长度22米,前后两排相距2米,四(1)班有学生多少人?
3.小东身高1.43米,小亮比小东高5厘米,小强比小亮矮0.02米,小强身高多少米?
4.修一条长1920米的公路,甲队每天修96米,这条路如果由乙队修可以提前4天完成,乙队每天修多少米?
5.王叔叔要到天宇大厦的十六楼送文件,因停电使电梯停开,王叔叔只能走楼梯。他从一楼走到第五楼用了72秒,照这样计算,他从五楼走到十六楼,还需要多少秒?
七、我会推理(4分)
一、我能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40×3= 30×50= 50×20= 40×(250-200)=
23×4= 18×5= 600×20= (400+200) ÷3=
64÷4= 50÷2= 84÷7= 70×(360÷6)=
34÷2= 250÷50= 140÷7= 210÷30+30=
二、我来仔细填一填。
1、一个数由5个千万,6个万,4个千,8个十组成,这个数是(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后是( )。
2、末中国人口达到一十二亿九千九百八十八万人,这个数写作( )。
3、读一个八位数时,先读( )级上的数,再读( )级上的数。
4。最大的八位数比最小的九位数少( )。
5、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平行就一定( )。
6、在一条直线上画上一点,这条直线就可以看成( )条射线。
7、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2=60O,∠1=( ),∠3=( )。
8、在○里填上>、<或=。
530079○4300097 471÷19○30 540÷6×9○540÷(6×9)
9、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字。
6556073>□556073 672万<□37 23万≈22□807
10、在括号里填上与中间的数最接近的整数。
( )万>436890>( )万 ( )亿>849256000>( )亿
三、我会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在56÷7=8里,要使商变为80,那么( )。
A、被除数缩小10倍 B、除数扩大10倍
C、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10倍
D、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10倍或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10倍
2、近似数65万与准确数65万比较,( )。
A、近似数大 B、准确数大 C、相等 D、不能确定
3、积比8000小的算式是( )。
A、404×21 B、190×39 C、140×500 D、34×300
4、末尾有3个0的算式是( )。
A、25×60 B、30×70 C、800×40 D、57×60
5、一个正方形有( )组互相垂直的线。
A、1 B、2 C、3 D、4
四、我会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528×45= 670×320= 750÷25=
五、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425÷(155―130) (765―230)×45 109+127+73
608―154―146 165―97 258+98
六、我来动动手。
1、测量下面各个角的度数。
测量( ) 测量( ) 测量( )
2、用下面两条线作长方形的两条边,画出一个长方形,再测量。
(1)先估一估,长方形的面积大约是( )cm2。
(2)经测量,长方形的长是( )cm,宽是( )cm,周长是( )cm,面积是( )cm2。
(3)长方形4个角的度数的和等于( )个平角,等于( )个周角。
七、解决问题。
1、迪鸥的爸爸每月工资3000元,每月要缴个人所得税155元,按修改后的税法规定,到每月只需缴纳115元。与原来相比,迪鸥的爸爸20一共少缴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2、请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解决下面问题。
省、市
北京
河北
黑龙江
陕西
贵 州
造林面积(km2) 31777 356071 205658 436572 240692
(1)北京市和河北省的造林面积大约一共有多少万km2
(2)这5个省市平均每地造林多少km2?
3、一条步行街用了860块60 cm×60 cm的花岗石地砖,地砖每块25元,铺地砖人工费和其他材料费一共需要2300元。铺这条步行街一共需要多少钱?
4、20部分城市商品房价格情况如下图。
(1)在重庆买一套160 m2的商品房要多少钱?
(2)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请提出并解决。
5、人民小学举行跳绳比赛,下面是5位同学的成绩表。
姓名 李林 张华 赵赵平黄玲 朱敏
成绩(下) 118 120 94 130 103
(1)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把下面的统计图填完整
跳绳比赛成绩统计图
(2)本次跳绳比赛第1名是( ),第2名是( ),第3名是( )。
一、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85乘23与77的和,积是多少?正确列式是:85×23+77()
2.24×5×76×5=(24+75)×5()
3.25×4÷25×4=100÷100=l()
4.56×17+43×17十17的简便算法是(56+43+l)×17()
5.35×99=35×100+35=3535。()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在学校团体操表演中,男生有400人,女生有340人,每行站20人,女生比男生少站多少行?正确列式是()。
① 340÷20-400÷20②20×(400-340)③(400-340)÷20
2.学校食堂买了8套不锈钢碗,每套里装9只,共花去216元钱,()式子可用于计算每只碗多少元钱?()
①216÷9×8②216÷8×9③216÷(9×8)④2l6×9×8
3.小军在计算60÷(4+2)时,把算式抄成60÷4+2,这样两题的计算结果相差()。①8②7③5
4.用简便方法计算76×96是根据()。
①乘法交换律②乘法结合律③乘法分配律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三、直接写出得数。
650÷50=98+17=103×40=380+320=
546—299=90×70=27×ll=37十68×0=
25×14-25×10=56×78×0=1000÷125=523+497=
四、下列算式漏了括号,请你补上。
160÷20+15×2160÷20—15×2
=(8+15)×2=160÷5×2
=23×2=32×2
=46=64
五、先想好运算顺序,再计算。
4620+(401-438÷73)520×(80-720÷9)
350-(350-350÷70)5580一(120×25-2991)
(300—1456÷26)×32642一(36+132)÷4
六、用简便方法计算。
168-52-48125×881300÷25÷4
37+125+63+17575×56—56×28688—534+112
8×(29×l25)156×l0l-156404×25
七、解决问题。
1.一个图书馆有24个同样的`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每层放240本书。这些书架一共能放多少本书?
2.超市购进12箱儿童牙膏,每箱25盒,每盒卖4元钱。这些儿童牙膏可卖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
3.一本故事书小明要12天看完,前5天每天看18页,后7天每天20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4.菜市场运来25筐黄瓜和32筐茄子,共重1870千克。每筐黄瓜重30千克,每筐茄子重多少千克?
5.小强、小来、小超三个好朋友的家都在公园附近,他们周末经常到公园来游玩。
(l)以公园为观测点,描述他们家的位置与方向。
(2)他们三家距离公园各多少米?
(3)你还能提出并解决哪些数学问题?
★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
★ 四年级英语下册期中试卷
★ 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
★ 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
★ 四年级下册期中语文试卷
★ 牛津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英语期中试卷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
★ 初二期中下册作文
★ 初一下册期中作文
一、仔细思考,认真填写。(每空1分,共32分)
1. 从右边起,第六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第八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改编题)
2.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 ),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 )。
3. 用6、7、4、1、0、9这六个数字组成的六位数中最大的.是( ),读作( ),最小的是( ),读作( )。(创新题)
4.12时整分针和时针都指向( ),顺时针旋转900后分针指向数字( ),时针顺时针旋转900经过( )小时。(创新题)
5.80047620是由( )个万和( )个一组成的;8在( ) 位上,表示8个(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近似数是( )。(改编题)
6.一个数的十亿2、百万位、万位上的数字都是8,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创新题)
7.一个数由250个万和400个一组成,这个数是( )。
8. 比最小的7位数少1的数是( ),比最大的8位数多1的数是( )。(创新题)
9.28053880000是一个( )位数,最高位是( ),数字中的5在( )位,表示( )个( ),把它改成用亿作单位的近似数是( )。
10.一个九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是7,十位上的数字是2,任意相邻的三个数字的和都是15.这个九位数是( )。(改编题)
11.一个数的近似数是30万,这个数最大是( ),最小( )。(创新题)
二、仔细分析,巧思秒断。(每题2分,共10分)
1.数位顺序表中,从左边起第五位是万位,第六位是十万位。( )(创新题)
2.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
3.火车在在铁轨上沿着直线行驶,可以看作平移。 ( )
4.5010读作五千零十二万。 ( )(创新题)
5.读数时,不管中间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 )(改编题)
三、仔细斟酌,精挑细选。(每题2分,共10分)
1.个、十、百、千、万是( )
A.数位 B.计数单位 C.计数法
2.写数时,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置叫( )。(创新题)
A.位数 B.数位 C.计数单位
3.在36后面添上( )个0,这个数是36亿。(改编题)
A.4 B. 9 C. 8 D.7
4.下列四位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是( )。
A.606006 B.600606 C. 600066 D.606600
5. 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这个数与原数比( )。(创新题)
A.变大了 B.变小了 C.不变
四、端正态度,认真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2406= 12030= 245= 360-3606=
9018= 56070= 615= 312-55-45=
2.四则混合运算(每题2分,共12分)
(307-209)1125 276-(178+22)20 25335+186
324+18(537-488) 45+260 184+(48-16)2
五、读读写写。(8分)(改编题)
1.读出下面各数。(4分)
28800600读作: 8010 读作:
906705008读作: 30050007000读作:
2.把下列各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4分)
3850000 ( )万 82600000 ( )万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
2、通过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生游戏互动——《报数游戏》。教师宣布游戏规则:从第一名同学起开始报数,当报到的数是5的倍数的时候,不能直接说出这个数,必须用字母m来表示。学生报数,教师适时询问m所表示的数字是几,并板书。当全部报完时,引导学生观察体会,字母可以表示一个不确定的数,引出课题《字母表示数》并板书。
二、出示儿歌,探索新知
1.儿歌接龙游戏。
出示儿歌:1只青蛙4条腿,2只青蛙8条腿……,让学生进行儿歌接龙。提问:这样说下去能说完吗?改怎样用一句话来表达这首儿歌呢?(学生畅所欲言)
2.如果用字母a表示青蛙的只数,你能用字母表示这首儿歌吗?(学生组内探讨,集体汇报,教师点拨)
3.老师这里有三种不同的想法,你同意吗?并说说理由
出示三种说法:a只青蛙a条腿;
a只青蛙b条腿;
4只青蛙4a条腿.
学生组内讨论,交流想法。教师点拨,指导学生理解第一种说法没有关注数量之间的不同及关系;第二种说法注意到了数量的不同,但是没有将它们的关系表达出来;第三种说法用字母表示出了两个数量间的倍数关系。
指导学生4ⅹ啊可以写作4·a或4a,数字一般写在字母前面(板书)
4.出示儿歌,让学生试着用字母来表示
1只青蛙1张嘴,
2只眼睛4条腿;
2只青蛙2张嘴,
4只眼睛8条腿;
……
请学生自主完成,并全班汇报,教师点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字母表示数的重要性。
5.说一说生活中什么时候还用到字母表示数。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点拨。
三、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1、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
4×b= x×5= ɑ×c=
1×x= ɑ×b= x×x=
2、手势判断对错。
(1)b×2可以写成b2 ( )
(2)b+b=2b ( )
(3) ɑ+5可以寫成5ɑ ( )
(4)6-c=6c ( )
(5)d÷7=7d ( )
3、用线段把左右相等的数连起来。
比ɑ多2的数 ɑ2
比ɑ少2的数 2ɑ
2个ɑ相加的和 ɑ+2
2个ɑ相乘的积 ɑ-2
4、在括号里填写含有字母的式子。
(1)一件上衣ɑ元,一条裤子比上衣便宜12元。一条裤子( )元。
(2)小刚每天看课外书15页,a天共看了( )页。
(3)一辆公共汽车上原有35人,到新站下去x人,上来y人。现在车上有( )人。
四、课堂小结,加深理解
在数学中字母可以表示不同的数,在生活中字母表示数又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方便,大家以后要灵活应用。
五、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63页试一试
板书设计
字母表示数
一、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58名学生参加了此次测试,平均分是76.8分;及格率为79.3%,优秀率为43%。
二、试卷印象:
1、知识覆盖半本书的所有知识点,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教材的编排意图。
2、试卷既关注了双基,又能考查能力的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成功喜悦,充分体现了学生活中的数学
3、试题有一定的弹性和开放性,给学生留有自由选择解决问题的空间。
4、注重试卷的人文性,一些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素材改编成了有新意的试题,在试题的取材上充分注意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加强了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发学生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生卷面分析:
1、填空题的每一个小题都绕一个或几个弯,如果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有一点的含糊,就不能得分。
2、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不牢固。表现在判断、选择,计算问题的正确率不高。
3、画一画,准确率90%以上。
4、今年的应用题难度不大,但准确率不高,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学生审题不认真,不好好审题,凭印象做题。例如,第5题,张
老师要为一面等腰三角形的流动红旗加上一圈花边,共用去24分米。小旗的一条腰长是7分米,它的底边是多少分米?
四、反思及改进措施:
1、加强新课标的学习,更新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知识的获得过程。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进而达到举一反
三、灵活应用的水平。
2、教学中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让学生适当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接触一些开放性问题,改变数学教学过于追求“精确”、“唯一答案”和“最优化”的状况,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情感发展空间,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3、应加强学生的日常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注重培养学生审题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4、坚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数学教师要经常对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进行自我反思,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求改进的措施和对策,总结成功的经验,撰写教学案例和经验论文,以求更快地提高自身课堂教学的素质和水平。
5、加强后进生学生教学,提高及格率。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
数学试卷分析
(四年级)
任课教师:方雪燕
赵仕杰
本次考试的目的是对四年级学生数学水平进行检测,突出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我班四年级数学教学的效果,吸取经验教训,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各项教学研究工作,特将本次考试试卷进行简要分析。
一、试卷说明
1.形式:这份试卷与以往相比,在试题类型和叙述方式上有所变化,增加了发展性题目的权重。
2.难度:试题按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题和较难题,三种试题分数比大致为7:2:1,整体来说比上次试题要稍难一些。计算共计23分,填空题共24分,判断5分;选择题共10分,操作题8分,应用题27分.3.考查知识范围:这份试卷考查的知识涵盖前四章内容。4.试卷特点:题型结构合理,难度适中.二、试卷分析
四一班参加这次四年级数学考试的共20名同学,我对他们的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作了如下统计:平均分分,及格率90%,优秀率55%.从统计的这些指标看,成绩是良好的,达到了我的预期。我对各大题的得失分情况作了统计,从四年级的试卷情况反映出以下五个问题:
1.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失分最严重的就是应用题,由于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所以失分较为严重.好多学生根本没有理解自己求出来的是什么,他们能正确的运用数量关系,但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却不够。我想我们在教学中要在这个方面有所侧重,才能使我们的学生高分高能。
2.对概念的理解不深。部分同学在回答填空题和判断题时对概念理解不深.3.计算能力有待提高。计算的得分率虽然相对最高,但也只有不到86%。这里不光有粗心的习惯问题,在计算中都出现了不少的错误。
4.表述能力欠佳。这是个新的考查内容,是为了体现课标中“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结果”的目标。在这份试卷中暴露出的问题比较多。
三、今后教学工作的措施:
通过前面对试题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除过要把握好知识体系,熟悉知识点覆盖面之外,还要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找到教材中知识与理念的结合点,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嵌入点,凭借教学手段、方法,在教学数学知识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理解、掌握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从而达到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最终目的。鉴于此,教学中我们应当做到以下“几多几少”:
1、多一些数学方法、数学思想,少一些知识转移、搬迁。数学思想是在数学活动中解决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根本想法,是对数学概念、命题、规律、方法和技巧的本质认识,是数学中的智慧和灵魂。所以,领悟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学中要钻研教材,把握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通过传授知识,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数学方法,思考问题的数学思想。学生在学习了数学知识的同时,更能领悟到数学思想和方法,能熟练的对知识进行举一反三式的应用,真正达到活学活用,使教学理念转变,促进学习方式转变,为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学习数学知识探索有效途径。
2、多一些过程探究,少一些知识陈列。数学知识起源于生活,是从实际应用中逐渐抽象、概括、演算、推理而形成的系统的、严密的学科体系,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开放的思路,就要以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为数学知识生长的基础,对知识的生成,讲授多一些过程性探究,通过学生主动性探究来理解知识的形成、发展和最终定义,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而实际教学中公式化、概念化的粗浅、简单、枯燥的诵读、机械式的演练教学不注重数学理性的、深层次的内涵,使数学教学浮于表面,不利于学生面对新理念指导下的检测,不利于今后的教学和学生数学方面的发展。
3、多一些以生为本,少一些教师中心。小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对贴近他们的生活,有一定感性经验的学习素材,更能焕发出极大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但长期的教师中心式的讲授,会挫伤学生学习热情,造成了学习的被动和教学的困境。数学学习中结合知识多创设一些生动活泼、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将学生放置于问题之中,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经验和数学知识,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发现的思维品质,对数学学习有推进作用。以生为本,破除教师中心,要始终成为数学课堂实施教学的首要策略。
300 + 400 =32 =880-800 =
50 =30 + 90 =70 =
80 + 50 =620 - 20 =50 + 500 =
1000- 700 = 41 = 30 =
40 =5 + 38 = 150-90 =
140 -70 = 82-4 =24 =
二、用竖式计算
48 =69 =57 =
35 + 254 = 636-276 = 387 + 378 =
503-196 =297 + 66 + 343 =
三、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408 + 297 =414-87 =
四、填空
1.计数器上表示的数是( ),如果在个位上再拨上 1 粒珠,这时的数是( )。
2.四百零八写作( ),六百六十写作( )。
3.○○○○○○
△△△△△△△△△△△△
△的个数是○的()倍,△的个数是的()倍,○的个数是的()倍。
4.在○ 里填上“>”“<”或“=”。
10 个一百○一千760○706
20 毫米○1 分米
5.给三角尺上的直角标上记号。
三角尺上的另两个角是锐角还是钝角?()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课桌的高度大约是8()。
(2)右边线段的长是35()。
(3)小玲的身高是138()。
7.先把下面的数按不同要求分类,再把表格填写完整。
五、选择正确的答案,在它后面的□里画“√”
1.(1)416 + 388 的和大约是几百?
700 □ 800 □900 □
(2)592-209 的差大约是几百?
400 □300 □200 □
2.小军从家去学校往西北方向走,他从学校回家往什么方向走?
东北 □东南 □ 西南 □
3.从自己家到学校,小红走的路比小芳多得多,比小英多一些。谁家离学校最近?
小红家 □小芳家 □ 小英家 □
六、解决实际问题
1.每支8元,50 元最多能买几支这样的钢笔?还剩多少元?
2.四个小朋友拍皮球,小明说:“我拍了36下。”小军说:“我比小芳多拍2下。”小芳说:“我拍了9下。”小丽说:“我拍的下数是小芳的2倍。”
(1)小军拍了多少下?
(2)小丽拍了多少下?
(3)小明拍的下数是小芳的几倍?
300+400=
430-30=
80+600=
650-600=
200+800=
900-500=
160-100=
700+80=
50+70=
60+80=
70+40=
80+90=
180-90=
130-60=
150-70=
110-80=
45÷9=
1000-300=
8×9=
400+600=
40×4=
60×8=
60×5=
90×3=
33×2=
4×21=
2×13=
13×3=
2×50=
18÷3=
二、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12分
57×6=
41÷9=
*600-532=
*195+207=
三、填空。29分
1.()分米= 10厘米
3厘米=()30毫米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橡皮长35()
课桌宽40()
小红身高10()楼房高15()3.13个十是(),10个一百是()。
4个百和2个十合起来是(),809里有()个一和()个百。4.装配20辆小轿车要用()个轮子。
5.()÷()=()(束)„„()(朵)()÷()=()(朵)„„()(朵)6.个钝角。
图中共有()个角,()个直角,()个锐角,()7.写出3个不同的三位数,百位上都是5,再从小到大排列。
()<()<()8.下面的数中哪些数最接近600,把它们圈起来。
582
498
618
705
9.在○里填上>、<或=。
8毫米○5厘米
1米○10分米
6分米○6厘米
10毫米○8分米
10厘米○1分米
9分米○10厘
10.在结果小于500的算式后面的□里画“√”。
960-398□
751-98□
203+304□
195+207□
11.每盒装6个乒乓球,装39个乒乓球至少用()个盒子。
12.看图填空。
从图中可以看出:
(1)学校的南面是(),公园的东面
是(),广场的西北面有(),学校的东南面是(),邮局的西面是()。
(2)从学校到电影院可以从()到
(),再到()。或者从()到()再到()。
五、选择:(把序号填入括号)5分
1.每条船最多坐5人,33个同学划船,应租()条船。
①5
②6
③7
④3
2.估一估54×5的得数可能是()
①200
②250
③300
3.估一估68×7的得数正确的可能是()。
①356
②476
③516
4.0点整的时候,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是()。
①直角
②锐角
③钝角
5.小华家有250本书,小明家比小华家多得多,小明家可能有(①260
②460
③200
六、判断:(对的打“√”错的打“×”)7分1、15÷2=6„„3
()3、30个十等于3个百。
()
4、量小蚂蚁的身长用毫米作单位。
()
5、估算:206+292=500。
())本。
6、钟面上9时整,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是直角。
()
7、左图中一共有三个角。
()
七、下面是中山小学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参加运动会的人数统计。
1、请你把这份统计表填写完整。6分
(1)中年级参加运动会的人数是低年级的2倍;
(2)高年级参加运动会的人数比低年级的3倍少27人。
2、根据上表中的合计数,再把下表填写完整。
八、解决问题。26分
1.妈妈买了30个梨,如果每7个装一盘,可以装几盘,还剩几个?3分
2.百货公司有彩色电视机245台,售出了168台,又运来146台,现在有彩色电视机多少台?4分
3.一本书,我每天看5页,看了9天,还剩64页,这本书有多少页?4分
4.(1)兰兰分得多少块糖?3分
(2)明明和兰兰一共分得多少块糖?3分
5.(1)买6副羽毛球拍要多少钱?3分
(2)买8副乒乓球拍要多少钱?3分
二、1 E 2 C 3 A 4 B 5 D
三、1 computer 2 English 3 yellow 4 sunny 5 fifteen
四、1.C 2.B 3.A 4.E 5.D
五、1.D 2.B 3.A 4.E 5.C
六、1.B 2.A 3.C 4.E 5.D
七、1.Chinese 2.small 3.dress 4.oranges 5.eleven 6.图书馆 7.袜子 8.下雪的 9.兔子 10.西红柿
八、1.C 2.A 3.B 4.D 5.E
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1、一个小数由4个百,2个十分之一和8个千分之一组成,这个数是,读作()。
2、2597500000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是(),精确到十分位约是()亿。
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55度,它的顶角是()度,如果它的顶角是30度,那么它的.一个底角是()度。
4、小红、小青和小兰同时买了同样的铅笔各一支,3天后小红用去2.03cm,小青用去2.45cm,小兰用去1.9cm,他们三人中,()剩下的铅笔最长。
5、在〇里填上“>”、“<”或“=”。
3.04〇3.402.513〇2.52
5.3千克〇530克680厘米〇6.8米
6、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37o,另一个锐角是()。
7、20.0752精确到十分位是(),保留整数是(),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8、2.5千克=()克307平方米=()公顷
3.08吨=()吨()千克0.75平方米=()平方分米
9、在近似数是9.4的两位小数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10、根据30×20=600,578—558=20,列出一道综合算式是()。
11、左图是由()个正方体搭成的。
12、鸡兔同笼,头有84个,脚有190只,鸡有()只,兔有()只。
二、判断:(8分)
1、用10cm、4cm和3cm的三根小棒头尾相连,一定能摆出一个三角形。()
2、把12.07扩大100倍是120.7()
3、73-73×2=(73-73)×2=0()
4、等腰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
5、整数都比小数大。()
6、小数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7、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45o,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8、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三、选择题(12分)
1、下面可以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算式是()
A、(125+90)×8B、52×25×4
C、7.6十1.25+2.4D、(258十45)十55
2、下列()组的两个算式得数不相等。
A、25×(200+4)和25×200+25×4B、36×201和36×200+36
C、265×105—265×5和265×(105十5)D、25×174×4和25×4×174
3、下面各数中不读出“零”的数是()
A、807.17B、270.05C、400.61D、301009
4、下面各数中把“0”去掉大小不变的是()
A、7055B、7.05C、70.55D、7.550
5、在锐角、直角和钝角中,()的度数是固定不变的
A、锐角B、直角C、钝角
6、下面三组小棒中,能拼成三角形的一组是()。
A、4cm、3cm、5cmB、3cm、5cm、8cmC、4cm、3cm、8cm
四、细心计算:(共30分)
1、直接写得数:(6分)
72×2=120÷6=80×11=2500÷5=
2.3+0.8=6-1.6=1.2-1.0=4+1.7=
5.5-2.4=3.6+1.3=8×5÷2=40-30÷5=
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6分)
7.83+1.67=75.6-14.38=1435÷35=
验算验算验算
3、怎样简便怎样算:(12分)
73+3.4+27+5.67.25-3.42-1.58125×25×32
363×7+237×74300÷25÷4104×25
4、列式计算(6分)
(1)12与16的积,加上728与8的商,和是多少?
(2)26加上24除120的商,所得的和再乘40,积是多少?
五、作图题(共5分)
1、画出下面三角形底边上的高。(1.5分,每小题0.5分)
底底
底
2、下面是某校四年级男女同学参加兴趣小组人数统计表。(共3.5分)
班级401402403404405
男生2730253218
女生2022182026
某校四年级男女同学参加兴趣小组人数统计图
(1)请根据上表数据完成统计图。(2.5分)
(2)()班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最多,()班最少。(1分)
六、解决问题:(共20分)
1、张大伯昨天卖苹果、香蕉和龙眼的收入如下:
名称苹果香蕉龙眼
收入(元)56.613.2538.4
(1)大伯昨天卖苹果的收入比香蕉多多少元?
(2)大伯昨天的总收入是多少元?
2.同学们分组参加兴趣小组,每人只能参加一个小组。科技类每5人一组,艺术类每3人一组,共有37人报名,正好分成9个组。参加科技类和艺术类的学生各有多少人?
3.为改善交通、方便居民,政府出资修一条540米长的路。原计划15天修完,实际提前3天完工,实际每天修多少米?
4.苹果和梨共重2680千克,苹果每50千克装一筐,共装28筐。梨40千克装一筐,梨要装多少筐?
1.小东到新华书店买书,他喜欢的数学书有5种,科幻小说有3种,歌曲集有2种。数学书、科幻小说、歌曲集他各买一本,有()种不同的选法?
2.甲、乙、丙三个小组有图书90本,如果乙组向甲组借3本后,又送给丙组5本,三个组各自所有的图书本数刚好相等。甲、乙、丙三个小组原来各有图书多少本?
3.学校买来一批小足球分给各班。如果每班分4个,则多20个;如果每班分5个,则差5个。这个学校有多少个班级?一共买来多少个小足球?
4.一个长方形,如果长减少5厘米,宽减少2厘米,那么面积就减少66平方厘米,这时剩下的部分刚好是一个正方形。求原来长方形的面积。
5.一本杂志一共30页,请问标注这些页码共需要多少个数码?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考试测试题】推荐阅读: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题答案06-25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计划12-01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06-27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目录01-14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评试题文档12-04
新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题07-26
小学六年级英语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01-08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部教学反思06-01
小学四年级数学老师下册教学工作计划07-26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因数与倍数》测试题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