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员国庆60周年优秀征文

2024-08-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广播员国庆60周年优秀征文(通用10篇)

广播员国庆60周年优秀征文 篇1

在我的记忆中第一次看到和听到广播是在我八岁那年。一次放学回家,我眯着广播线飞一般地走到家里新安装的广播喇叭下面,听得很有滋味,感到这玩意儿真是个“百科全书”,从这里可以知道外面的世界啦。从此,听广播成了我特殊的家庭作业。

在一家一户广播喇叭普及后,大队部也装上了大广播喇叭,于是经常听到播放的戏曲、乡村通知、支书大队长讲话等。但是我们更期盼的是从大喇叭中听到放电影的消息。

一次,临近傍晚时,大队广播紧急通知放映电影,没说演什么片子。电影放映前,几个年龄相仿的小伙伴聚到一起,展开讨论:会放打仗的还是破案的?千万不要放咿咿呀呀唱戏的才好!到了大队广场就直奔幕布下,一屁股坐在找来的半截砖头上,目不转睛地盯着幕布,小脑袋仰得老高。那时候,放电影之前大都要加映一部新闻纪录片。乡邻们兴高采烈地直奔放映场,看到的是《红旗渠》。人们以为是“加映”,谁料看完后再无“正片”。那时人们把“加映”传来传去说成“加演”,包括我在内,不少人就说成“姜堰”,还以为都来自姜堰的电影片子呢。

有时还能从邻村广播喇叭中听到有电影放映、戏剧演出的好消息,不过,有时广播喇叭的消息听不准确,往返几十里到外村去看“跑片”,结果人家没放映,硬是高兴而去扫兴而归。影片放完已是深夜,人人脸上带着倦意,都急匆匆往家赶。乡间的小路崎岖不平,走夜路就高一脚低一脚的,有时为了抄近路,又不熟悉路况,就有人摔倒甚至掉进茅缸的。一夜梦中都是电影中的情节。随后几天,课余饭后,咬着舌头学片中人说话,“哒哒哒”学机枪发出的声音,手脚并用学侠客飞檐走壁,你提示一句我补充一段,说着笑着叫着跳着,如此好多天的快乐和回味至今历历在目。

小小的广播不仅给村里男女老少带来热闹和谈资,更重要的是给乡亲们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的窗口,在与外界交流的同时,丰富了村民的精神世界。

伴着姜堰广播成长,我从一名听众变成了广播人。从此,我与同行一起,在保证节目“农味儿”的可听性和新闻性上,深入田间、地头、农家小院采访,用声音、话筒记录农民原生态的经历以及带着农民群众深厚情感的语言和笑声。“当你听到我的时候,我和我的同事在广播里;当你听不到我的时候,我和我的同事在通往新闻的路上。”这是我当选姜堰市十佳记者时的感言。

大学教师国庆60周年优秀征文 篇2

故乡位于**的一个小村落,三十多年前的那里,要想见到小汽车都非常难,偶尔村头的大路上飞驰过一

辆,村民们都觉得特别稀罕,小孩们都冒着灰尘随着车的方向追逐很远,用他们的话来说,小汽车冒出的烟都是香的。全县惟一一条横贯东西的黄土砖渣大马路上,跑的车有的还是敞篷,而且车上的人灰蒙蒙的,头发也如同刚从灰堆里滚过一样。普通百姓的出行全靠两条腿,人们风趣地笑称自己的双腿为“11路汽车”。记得那时我还在镇上的一个初中教书,学校离家大约有七八里路,因为没有车,一般情况下我就留在学校,有一次假期,学校放假的时间相对较长,恰好赶上家里人托人带口信说父亲病了,于是我就想无论如何得回去一趟,岂知,在回家的半路上,天忽然阴沉了起来,不一会就暴风骤雨扑面而来,因为我家所在的村比较偏僻,我路过的村落也偏僻得够呛,想找户躲雨的人家都找不到,我只得拼着命往家跑,边跑边摇着牙想,无论如何得攒钱买辆自行车。

1977年的那个春天,我被调到了**市的一所中学工作。那时刚结婚不久,妻子在另一个单位上班,因为没有车,我们每天都得耗费很多时间在回家的路上,妻子身体不是太好,每天回到家里都气喘吁吁的,这让我很是心疼,无奈我们的家境都不是太好,而且刚参加工作没多久,前些年因为父亲生病,家里欠了不少的钱……直到八几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和妻子的工资都在逐步增长,家里以前欠的债也基本上还得差不多了,然而那个年代,并不是有钱就能买到想要的东西的,供销社里面自行车这类的货物极度缺乏,无奈之下,我们只好托人,几度周折,终于在八五年的那个夏天,一辆崭新的“凤凰”牌自行车“飞”到了我们家门口。看到车的一刹那,我们都高兴得雀跃不已,而更高兴的要数七岁的儿子,别看他年纪小小,没几日的功夫就学会了骑车,当然,肯定是坐不上车座。自行车在那个年代还是稀缺货物,为了保护它,我们规定平时谁也不能随便动用,只有上班或出远门,或者假日出去郊游才可以骑。假期,我骑着“凤凰”带着妻子和孩子去**市的一些景区去玩,感悟着**日新月异地变化的同时,更是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了无限的向往与憧憬。那时为了鼓励儿子好好学子,我总是跟他说,你若每次上课都能认真听讲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在上初中的时候肯定给你买一辆新的自行车。调皮是男孩的天性,可每当我这样说的时候,他倒真的很听话去乖乖学习了。后来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初中,然而,因为他考上的中学就是我教书的那个中学,所以买新自行车的事就暂时搁浅了。后来,我和爱人商量,得多攒些钱,等儿子毕业之后给他买一辆好的自行车,那样他上下班也方便些。为此,我们每月从工资里取出一部分作为“购车专用积蓄”。儿子上大二那年,我调到了省里的一所大学工作,而准备给他买自行车的钱,早已攒够。

然而,我们的“购车计划”明显是多余的,因为与时代变迁的落差实在是太大太大。儿子大学毕业后因成绩优异直接留校任教,随着新中国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指引,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遽速腾飞,儿子的进步和发展是我们未曾预料到的,生活水平也更是日新月异,参加工作没几年就买了小轿车。前些年,儿子因为完成了一项在小麦育种方面的科研成果,与这个项目合作的企业奖励了他一辆小轿车,儿子让我学着开,我说那哪成啊,这把年纪了,也就是骑自行车的命了,儿子笑呵呵地说,爹,不老咧,好生活才刚刚开始呢!

也是啊,时代在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都在提高。现在,那种老样式的自行车也行将退出历史的舞台了,大城市暂且不论,就连我的故乡,**的那个小村,买摩托车、面包车、大汽车、小轿车的都大有人在,现在国家正在实施村村通公路的政策,去年儿子开车带我回到故乡,我家以前的宅基地被外甥盖上了很气派的小洋楼,而且宽阔的柏油路就从门口经过。

村民庆祝国庆60周年优秀征文 篇3

富起来的牛羊村开始争先恐后地买车,一家比一家急,一家比一家新,开车的不仅有年轻伙子,也有青春靓女。才几年时间,二百多户人家的村子,便有了大小货车、中巴出租百多辆,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汽车村。

俗话说:“人活一口气,佛争一柱香。”牛羊村这种超乎寻常的买车举动,其实就是为了“争一口气”,这口气并非全是为了赚钱,为了解脱无车的尴尬,还因为这个村有着让人心酸、心痛的往事。

牛羊村位于滇东南畴阳河畔,几座大山围着一个不大不小的盆地,土地肥沃,形成了特殊的地理和气候,解放初期就通了公路。据说,牛羊村的来历还带有传奇色彩:祖先原本在数百里外的山岩中居住,一次,为追赶一窝特大的散蜂,他们翻山越岭,跑断了无数条马腿,来到这儿,见到清亮蜿蜒的河流,宽广的田畴,苍茫的森林,立即产生了迁栖之意。从此,他们在畴阳河畔放牧牛羊,生息繁衍,获得了村子文化与地理的发展,人们在寂静中享受着天然赐予的乐趣。

人云:“山清水秀出美女”,正是这方山水特有的风景和情调,孕育了一代代美丽而地理的靓女俊男。可是,就在公路通后,到七十年代末期,过惯了农庄闭塞生活的漂亮淑女,竟然全都袅娜地于汽车扬起的烟尘中,嫁到了山外,嫁给了驾驶员,令一大排健壮英俊的本土男青年好不懊丧伤心。

首先嫁出去的是能增添村子景色、最漂亮的二珠。二珠的美丽实在无法描述,是那种站在树下,就会让绿叶也萎蔫,走在路上,青石板也泛起光泽的女孩。成立村文化队,二珠是首批文艺队员,身边不知围绕过多少英俊男孩,可是二珠从未心动。偶一日,一批车队路过并驻扎下来,二珠的美丽一下子被传了出去,来来往往的年轻驾驶员途经牛羊村,便都会想办法让车出点故障,心安理得地住下来,然后去看二珠她们的演出。“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这些人的用意,显然都是冲着“窈窕淑女”。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的牛羊村,已经明显感觉到了车的方便快捷,在驾驶员们强大的攻势下,在车的诱惑与方便中,二珠选择了最英俊诚实的一位驾驶员。从此,二珠家不仅烧柴再不用去山上背,家里还总是拥有最新鲜的洋玩艺,就连二珠的亲戚们外出,也多了一份搭车的便宜,让人好不羡慕。

接着,村里又有几位漂亮姑娘嫁给了年轻驾驶员。那是车最稀罕的年代,通了公路的村子,一天也只有一两张车经过,有美女的人家,日子自然也都比别人家过得好,人际关系也融洽得多。女婿只要把车往肉食店门口一停,必定甩上来一大块肥油油的腰肉,就连当时的公社官员,也要对驾驶员点头攀结,以便在下村路上搭个便车。这一来,牛羊村的男人们,可是真的心疼得掉了牙,心痛不已。

很多时候,小伙子们为了报复这种夺走村庄美女的外地客,常会约上几人,在村口的公路横一排石块,要让那些 “车夫”出几回洋相,解解自己的气。到后来,一见有车停在村里,轮胎气必定会被放干净,甚至到了出手围攻的地步。外地的驾驶员,谁还敢在这儿停栖?就是过路,你也要加一把油门,跑快些,更别用暧昧的眼神,打量来来往往越来越多的牛羊村靓女,否则,男孩们不同意。

“车夫”这个词,便一直被牛羊村藐视地称呼了十多年———因为一种气愤,一种没有车的伤心。但是这种气愤也化而作为一种激励奋时的力量。

一九八0年,村里首先有了第一辆摩托,那是曾经追求二珠数年,又因二珠的出嫁而萎靡一时的男孩,他首先从县邮政局买回一辆旧摩托。通过这辆摩托,他还考到了驾照并被县车队招工,成了村里第一位真正的驾驶员。八十年代中期,张家贷款买回了第一辆货车,二年多时间,他拉货运物,还清了贷款,又买回了一辆大车风,让儿子开,随后,林家买回了出租,至此,买车的人家逐渐多起来,放车胎气的人从此没有了,人们语言中更多的是对车的亲切。

代表现代标志的车辆,真正地驶向了牛羊村。一些人家接着买回了中巴,专门从事客运,整个牛羊村在车轮滚滚的声音里,呈现了全面皆商的气氛,电子电器产品不断更新,车辆更是越来越气派了,只要稳稳地平安运行,多半购车户都能富起来。然而,牛羊村在成为汽车村这一段不简单的`日子里,倒实实在在地从外村娶回了一大批俊俏媳妇,装饰着畴阳河边稻米之乡的风景,也确实把年轻男人们失去的面子挽了回来。

如今,游客经过牛羊村车站,便会发现,在红黄蓝黑的出租车旁边,站立的都是村里俊俏的媳妇和姑娘,假如你要到外村或周围任何一个小城去,这些出租都是青山绿水间奔忙的“甲壳虫”,为你提供最大的方便。一些时候,他们也会乐得开上自己的私家车,到远方游一游。

广播员国庆60周年优秀征文 篇4

曾经被历史的鲜血染红

曾经被岁月的银镰磨砺

那些被鲜血染红的幅面

那些用铁骨铸造的豪气

铸造出一个崭新的中国

你招来了无数英雄儿女

指挥一个强悍的民族

踏过了坎坷岁月的沧桑

你冲破了黎明前的黑暗

横扫九洲上空的阴霾

你升起在东方古国晴空

雪耻了炎黄羞辱悔恨

你点缀了华夏江山多娇

飘扬在联合国的旗杆

你卷起了改革澎湃大潮

跃上了高耸的珠峰之顶

傲视于奥运的领奖台

你伴着六十年的辉煌

迈步在新世纪锦绣的坦道

啊 五星红旗

你迎红日辉映华夏大地

你揽皓月照耀神州山河

国歌奏响

先烈的灵魂震撼着心弦

亿万人正朝同一个方向盼望

在隔岸呼唤中华民族的每一寸土地

为环宇的炎黄子孙留下完整的肌体

走向和平统一的未来

语文教师国庆60周年优秀征文 篇5

2007年,我大学毕业,怀揣着在全国各地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凭借着大学期间的优异表现,我在东莞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即兴连夜写就的《梦圆珠三角》一文在省级大报发表,尽情渲泄我实现一家三代人梦想实现的壮志豪情。理想的实现和现实的美满并不能阻挡我前进的步伐,我决心把东莞的名胜古迹遍寻踏

访,因为自从签下工作合约的那一刻,我已把这里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

生我养我的故乡——高州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策源地,而我的精神家园——东莞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十五年前,嗜书如命的我就从姐姐的初中历史书中读到了“林则徐虎门硝烟”,我被血染而成的中国近代史肇始地的风采所吸引,我憧憬着有一天能够站在珠江口那片曾经惊天动地的土地上,面对自己的故乡设计遥远的未来;我总觉得历史、现实和国、家的关系唇齿相依血肉相连。

那天,到达目的地时已近正午,我们怀着激动兴奋的心境踏入了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禁毒教育基地——鸦片战争博物馆。这就是有着激越历史的胜地、在东莞的历史画卷中最令我激情澎湃的地方——鸦片战争博物馆!我的心在呼喊:历史,我来了!祖国,我想拥抱你!

江泽民同志题写的清代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苍劲有力地雕刻在古城堡的门楼,赫然入目。信步走入,神情威严的林则徐铜像及威武的抗英群众雕像,映入眼帘,他们犹如一片片屏障,保卫在祖国的南方。

在苍松翠柏的簇拥中,历史一幕幕地灌入了我的脑海:虎门,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篇地。中国近代抗击外国侵略者的隆隆战炮在这里陆续打响;震惊世界的硝烟锣鼓在这里隆隆擂响;中国人民近代反侵略斗争的序幕在此郑重拉开。此刻,我正站在当时历史的最前沿,触摸的是历史的脉搏,舒展着少年就滋生的家国情怀!几许愁苦,几多辛酸。那时候,社会不定,生灵涂炭,与往昔比,今日当足矣;与未来比,世人当奋发。

铜像两侧卧着几门弹痕累累的铁炮,镌刻着沧桑岁月痕迹的遗址,浸透着先烈军民英勇的热血。铁炮与两个巨大的销烟池相邻,似乎还诉说着160多年前发生的故事。铁炮就是铁的见证,它凝聚着先辈们高风亮节情怀的精神,还有什么字句比这些历史更有说服力与震撼力?历史曾经举起如椽的大笔,在这块热土上谱写出抗敌御侮的辉煌乐章,书写着许多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天高云淡,山清水秀。城市里车水马龙,田野里一碧千里,各行各业兴旺发达,在经济大潮中生机勃勃,这是我们伟大祖国60寿辰展现出来的壮丽风光,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取回来的大好局面。

伫立良久,思绪绵延。泥沙可以在销烟池中湮没,锈迹能够在炮台上蔓延,沧桑肆意在遗迹中侵蚀,伫立于此凭吊英灵、缅怀先烈的激情又怎能消解?一个半世纪以前的民族风云,让我屈辱于历史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浩劫与动荡坎坷。鸦片战争博物馆(林则徐纪念馆)作为一座收藏、保护、陈列、研究林则徐与鸦片战争文物史料的专题性博物馆,它所发挥的作用,形象意义已大于实际性的内涵,它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甚于物质财富。

绕过纪念碑,穿过林荫道,走到了纪念馆正门,大量的图片、文字材料以及文物,如同磁铁般摄住了我的灵魂。继续在鸦片战争博物馆徘徊,我浑身热血沸腾,仿佛要穿越横跨珠江入海口的虎门大桥,穿越时空的界限,奔向鸦片战争抗击侵略的前线,为保护我国邦民献出鲜血。

是的,寥阔的草原、富饶的三角洲、宏伟的万里长城、美丽的海岸线、肥沃的黑土地、辽阔的边疆……都孕育自中华民族的“两河文明”(长江、黄河)、都需要祖**亲的子民抛头颅洒热血去保家卫国、热情建设。这正是历史的光辉魅力所在,这就是鸦片战争博物馆的力量,让我们共同缅怀那段值得铭记的激越的历史记忆、秉承祖先们为国、为民族、为家奉献一己之力的光荣传统!

气象局庆祝国庆60周年优秀征文 篇6

一、回望篇

1995年6月我从江西南昌气象学校毕业分配到**区气象局,一踏进气象局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孤零零的没经过任何装饰的二层小楼,另一边是低矮破旧的平房。那时候没有集体供暖、没有空调,冬天值班室里只能靠火炉取暖,寒冷的冬夜里值班人员披着黄大衣靠着火炉还冻得两脚发麻,炎热的夏天能

有一台吱吱作响的风扇都让人羡慕不已。局里唯一的交通工具是一辆金杯牌客货两用车。这时的文件传送还要靠邮局的传递,有时几天都收不到,碰到急事恨不得能插上一双翅膀像小鸟一样飞过去。

职工居住在狭窄拥挤的平房里,有的职工子女结婚了没有房子就和父母挤在一起住,大家公用一个厕所。夏天苍蝇蚊子满天飞,冬天屋里潮湿又寒冷,那时职工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有一套独自的楼房,能过上冬暖夏凉的生活。

1995年测报业务上用的仪器是最原始的pc-1500计算机,所有的气象数据都要人工观测,所有的报表都要人工抄录、人工计算,气象电报使用最原始的手摇电话传送,碰上电话坏了,就是半夜里也只能跑到外面找公用电话传报,时效性和准确性很难保证,工作效率低下。

每年春夏,我区都有频繁的冰雹灾害天气发生,以前由于没有有效的防灾手段,农民朋友辛辛苦苦种的庄稼,常常会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等灾害性天气而毁于一旦,我们除了同情别无他法。

二、前进篇

1995年10月,职工盼望已久的楼房终于盖起来了,每个职工都有了一套自己的房子,装上了暖气,安装上了空调,房子宽敞又舒适,蚊子苍蝇再也不见了踪影。近几年又买上了电脑,坐在家里就知天下事,就能和天南海北的朋友谈天说地。有的职工还买上了私家车,假日里和家人朋友自驾车旅游,正如一位老职工所说的—“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啊”。

2004年--2005年我局先后投入60余万元改造扩建办公楼,使用面积由原来的470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1260平方米。昔日的旧平房变成了全新一体的办公大楼,建成了集测报、预报、人影、农气于一体的业务大平台。寒冷的冬天里有了集体供暖,炎炎烈日里有空调送来的凉爽气息。3万元的客货车也发展到总价值36万元的3辆小汽车。现在当你迎着初升的太阳,走进局大院,看到的是成片的绿荫草地、听到的是鸟儿动听的歌声、闻到的是沁人心脾的花香,让人感觉分明是步入了花园中,到处充满着和谐与自然。

现在我们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建成了办公自动化局域网络系统、微机网络中文传输系统;开通了电子邮件系统,与省市局建立了电子公文系统,只要轻轻点一下鼠标文件报告就传送到了上级和兄弟部门,再不用担心收不到或耽误了。

业务仪器更新换代。两三年后,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推广,业务上的仪器也跟着更新换代,当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摆在值班室的办公桌上时,全体业务人员兴奋得不得了。很快这个大家伙就乖乖地听从我们的指挥了,快速地编报,自动编制报表,大大减轻了业务人员的工作负担,这可以说是气象测报工作的一次重大突破。

2003年可以说是气象测报工作的一次历史性飞跃,在这一年里期待已久的自动气象站终于安装成功,大部分气象要素可以自动采集数据并清晰的展现在微机的界面上,任何时候都能看到。从最初的一小时一次上传资料到现在每隔十分钟传输一次,最基层的资料可以随时获取,为天气预报提供了准确及时的第一手资料。而天气预报工作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仅天气图、雷达图、云图都可以看到,还实现了与市局的可视会商,天气预报更加准确及时。现在临近预报系统、灾情直报体系相继建立,农气象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2006年加密区域站的建成是气象工作的又一次飞跃,这是全面落实国家局“三站四网” 的部署,构建地面观测网,切实提高气象服务工作的又一举措。从而大大提高了观测密度和数据应用时效,提升了对中小尺度天气的监测能力。

我们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把公共气象服务作为我们立业、强业的根本,旬月天气预报、24小时天气预报、重大天气预报、雨情快报、农情简报、气象灾害预报等一份份凝聚着气象人辛勤汗水的材料被及时送到了区委、government,从电视机里走进千家万户,通过12121声讯咨询和手机短信传遍四方……。“决策气象服务让领导满意,公益气象服务让群众满意,专业气象服务让用户满意”成为了我们永远的、庄严的承诺。

为了防灾减灾,我们采取了科学手段,狠抓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我局目前共有10门高炮,一门火箭发射系统,为我区粮食、烤烟等农业方面支柱产业的顺利发展保驾护航,使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

优秀音乐家献礼国庆60周年征文 篇7

“论环境流动与人文交流是接近120岁天年的秘诀”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说过:“青春的内涵,是战胜怯懦的勇气,是敢于冒险的精神,而不是好逸恶劳。许多60岁的人反比20岁的人更具上述品质,年岁虽增,但并不催老,衰老的成因,是放弃了对理想的追求”。这一论点使许多老人退休之后在新的领域升起。江苏

常州卜顺娣52岁退休,重新上岗40年,打开她的医疗证,里面只字未写,没吃过一片药。充分说明生命在于运动,不老心态留得青山在。王问贤、卜顺娣、释法缘、章克标、罗明山等抗老明星为我们展示了忘年追求,挑战极限,临死自强不息,报效国家的中华老年魂是科学长寿之道。其中四川绵竹罗明山13岁开始长途跋涉,整整走了一百年,川陕青藏的名山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以采药、背煤,走村串户治病获得路费,完成百年长征的伟大创举,因此他的高寿是走出来的。我所倡议的知识老年上山下乡,学习红军自带行李被褥,避开城市交通要道,徒步走村串户,作客万家传播知识的模式就是受罗明山的启迪而构思的。无独有偶,另据四川省一百多个《县志》统计,从明、清至民国初年,百岁老人居全国之最,有两种人占的比例较大,一是耕作的体力劳动者,一是走村串户,上山采药的民间医生。当时的民间医生稀少,约占农村劳动者万分之几,可见民间医生占有百岁老人的比例才有科学价值,也就是说凡从事走村串户,上山下乡的巡回医生基本都能达到高寿,从而悟出山区的环境流动和千家万户的人文交流是接近120岁“天年”的秘诀。

美国科学家断言2020年人类寿命可达到120岁,其根据是人体基因新发现,令人怀疑。但是人类自然寿命逐渐向120岁靠拢是事实。我认为根本的原因是环境因素的改变。“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自古到今,只解释了一个方面,即生命在于运动,强调劳动与锻炼可长寿。而忽略了“流水不腐”还蕴含环境更新的软实力效应。衣服破旧了,人们知道换新衣服,而居住的环境往往一辈子不变,也等于一潭死水。普通百姓经常搬迁,谈何容易,惟有摆脱了后顾之忧的城市退休人员,才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主动挑战自然,地不转人转,离开空气污染和喧嚣的城市,三天山东,四天山西,三十天河北,四十天河南,让我们自已成为演员角色,置于大自然移动舞台上,不断变换新天地,新住宅,新人物、新空气、新生活、新食谱。每到一户农家,就是一个人与自然凝聚的载体,一个人文交流的景点,千家万户地串联,开辟一条环境流动河,即“人工环流运河”,汇集民间层出不穷的故事片段(软环境),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硬环境)源源不断映入眼帘,输入到大脑记忆库区,编录成千上万的“记忆板块”连锁移动,形成新版记忆脑循环电磁波,达到占位和淘汰不良记忆区域的效应,刺激神经细胞快速新生和增长,强化大脑自我修复,重塑大脑机构年轻态和功能转型,以适应退休老人追求120岁“天年”发挥特异应变机制。退休后几十年间,我们可能走出十几条或几十条“运河”,环境循环(外循环)必然带动机体内循环,此为天人相应的双循环长寿机制。长期坚持跑步,重复在旧环境里,难有奇迹发现。“轻舟已过万重山”,乘飞机或车船走马观花的过眼云烟同样不理想。

我们可以舍弃不适应的环境,选择山青水秀,自然环境较好的地方巡回,同时要关注气候适宜,冬巡南方,夏天北伐。并计算好行程,防止夜行。“千里之行,始于脚下”,应先在故乡、故县、故省巡回,然后走向全国。

目前酝酿中的知识老年上山下乡运动,是适合老年人持久步行又能在农民家中得到休整的软体育运动。党和政府决定加大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引导农民奔小康社会。部分爱国知识老年顺应历史潮流,立志下乡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将毕生积累的经验,作为遗产无偿地奉献给农民晚辈,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赢得了所到农户的尊重和爱戴,享受到嘉宾的待遇。下乡传经,走步抗老,一举两得。我们下乡小住或长住都根据农户双方的感情和满意度而定,最长不宜超过半月。村民聚居的大院可集中讲授,不必家家暂住。伙食费是应该按当地标准付款的,作者在西南农民家暂住时,每天餐费10元。变更新农户时不愁无处去,农村七姑八爷相互推荐,争相邀请,应接不暇。到达新的行政村,必须登记并经村委会首户推介。联系基层党组织是走遍天下的安全线。目前出游仍沿用居民身份证和老年人优待证。

知识老年上山下乡,走村串户运动一旦受到国家认可,纳入《全民健身计划》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同步开展,形成一项基本国策贯彻落实到各级政府,规划几条长征巡回路线,鼓励沿途农民工创办老年上山下乡接待站,提供经济食宿,实现网络跟踪监护,那是后话。

建议政府适宜的时候成立“中华知识老年上山下乡运动会”,简称“老运会”,或注册民间团体组织。已经自发上山下乡的老年朋友们,届时应补办会员证书。定于2020年“老运会”会员登上长城集中亮相。其

中“老运会”会员中达到120岁者获超级寿星奖,上山下乡运动有突出贡献者,可获得“知识传播奖”。

最后申明一点,上山下乡,走村串户运动不是贬低养老院,更不是动员老人下乡。国家宪法赋予老龄公民休息的权利,任何人无权干涉。大部分老人有疾病缠身,行动困难,根本不可能下乡。知识老年上山下乡运动会,是一部分老年精英追求长寿健康的一

种抗老形式。残疾人能创造奇迹,四体完好,足智多谋的知识老年未尝不可攀登人类自然寿命的高峰,并把积累的智慧结晶洒满人间。

张** 中华抗老进行曲并序

(仿唐诗风格作)

谨以此诗献给共和国六十周年华诞

【原诗并序】

浙江海宁地区章克标百岁老人(鲁迅时代的文学作家)登报征婚求偶,公开在上海一家酒店与新娘喝交杯酒,成为我国百岁新郎的特大新闻。感此动情,特作抗老进行曲,以勉励迈入六十岁的老龄朋友们。理想、追求、工作,贡献、化妆、运动、环境流动是增加寿数的一个重要侧面。“抗老进行曲”仅适用于具备健康素质的老人向120岁挺进。

章老百岁做新郎,七十古稀有何妨。

六十大器正蓬勃,四十年后再拜堂;

人老追求莫放弃,不爱土装爱时装。

收拾打扮莫怕羞,包装胜服还少汤;

出门四宝剃须刀,手机假发增白霜。

心理营养老来俏,大方潇洒颇风光;

亲人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人来何方。

告别教堂娱乐院,开发西部大商场;

采购不嫌上海远,夜深走廊当睡床。

一晚春眠不觉晓,环卫扫到脚跟旁;

汉口点菜武昌鱼,盘中粒粒都吃光。

葡萄美酒莫贪杯,免疫遭醉全泡汤;

重庆南京码头港,大包小包自己扛。

夏走四大火炉城,冬征北国雪茫茫;

秦时长城汉时关,西安北京拜帝王。

留恋黄山仙人秀,秋尽江南玩苏杭;

冬泳三亚海水暖,天涯海角一线镶。

远行新疆莫太久,免得月下思故乡;

临行儿女密密缝,意恐迟迟回洛阳。

安徽新安老太太,一百零九怕下岗;

不摆渡船离河远,反生疾病卧倒床。

江苏常州卜顺娣,九十二岁太繁忙;

厂长顾问总经理,还兼财务供销商。

中国女子企业家,高龄排名第一强;

退休上岗四十年,不看医生血气刚。

不坐轿车坐板车,荣誉证书百余张;

问她何时真退休,干到挂号火葬场。

江苏盯眙王问贤,百岁加入共产党;

特殊申请呈省委,喜庆沸腾铁佛乡。

六十一年志不减,宣誓热泪落胸膛;

四川绵竹罗明山,一百零六能打夯。

踏遍川陕青藏路,采药运煤背箩筐;

走村串户治伤病,他说越走越硬梆。

一百一十天天行,上街十里坐茶庄;

再过五年休跋涉,无奈客厅当操场。

江西莲花释法缘,九十六岁老和尚;

断绝佛门三千徒,还俗娶妻当新郎。

带领村民修公路,百岁创业建砖厂;

早出晚归自行车,穿云破雾不迷航。

第一夫人宋美龄,一百零六史无双;

跨越三个大世纪,晚年不胖春如常。

肉蛋甜食疏而远,偏爱生吃玻菜王;

海内海外大变迁,环境流动不萎黄。

克里斯特美教授,自然科研工作狂;

一百零四刚退休,改行报社写文章。

宜将勇气战怯懦,不可懒卧看屋梁;

心态留得青山在,梅花欢喜大雪霜。

养老不如爱山河,抗老长征邀同窗;

万水千山红军路,知老继承再发扬。

家教旅行相结合,免费住宿走四方;

高龄智慧胜国宝,孔明无继蜀国亡。

华佗临死无传人,遗恨烧书寄阎王;

传播民间都是福,作客万家小课堂。

老师临门教电脑,网上喜迎购茶商;

医生示范急救法,家庭保健献秘方。

农业科普及田里,裁缝传艺新时装;

家电维修及时雨,调好电视修冰箱。

无艺也有用武地,扫除庭园晒稻梁;

小住时光象嘉客,食味先请师傅尝。

新荞麦糕桐叶裹,一壶手磨热豆浆;

共此台灯叙旧事,撤去弹簧换板床。

风平林静百虫绝,含笑入梦消惆怅;

鸡鸣丑时送毯来,一夜菊花满地黄。

吃饭付款莫推辞,弟兄明算不违章;

今日应邀赴拿山,引路童子一对双。

千呼万唤接糖果,一声爷爷红脸庞;

瓜禾争路掩半身,提鞋涉水冲泥浆。

飞瀑直下一千米,攀栏过桥不敢望;

梅雨半月不出门,清明扫墓上井冈。

祖国怀抱千万里,几度巡回慨而慷;

不锈拐杖折磨短,走完乡镇接大荒。

西行探险亲朋怨,回头东渡黑龙江;

纵有猝死君莫愁,帮我深埋打个桩。

气断森山峡谷里,留下白骨谢虎狼;

临危最佳归寺庙,扶正驱邪是沧桑。

残月亭阁落秋池,远闻流水青苔上;

生命弥留逍遥际,唯有超度在身旁。

横尸不如坐立死,一梦不醒留他乡;

遗书早存老运办,几万存款在银行。

捐赠另立火葬费,和尚取款分纸洋;

复明机构先签约,快摘角膜去救盲。

人寿天年一百二,集合亮相长城墙;

广播员国庆60周年优秀征文 篇8

一 2007“夏季达沃斯”走入中国

(一)论坛成为连接东西方经济发展的桥梁

温总理在2007年9月6日论坛指出:把“变化中的力量平衡”作为主题,既反映了世界对成长型那一世小说网 http://企业的关注,也表达了国际对建立世界经济新格局的要求。达沃斯年会选择了**和天津是对中国的肯定。30年的快速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行。可谓小论坛大世界,两届达沃斯年会反映出世界经济格局巨大变迁。

(二)论坛成为国际影响力最广的非官方盛会

首届年会汇集了来自全球90余个国家的代表,其中不乏世界经济500强企业领导人。专门举行了探讨中国经济发展的议题,涉及资本市场、软实力、超越制造业的新经济、能源和环保政策环境等八个领域。我们自豪地说,它意味着世界东、西方结合。选择了中国,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了平等对话。

(三)论坛给全世界创造了对话的权利

互联网络为全球成长型企业打造了三个平台。即区域整合、经验交流和知识平台。说到底,为成长型公司赢得了话语权。懂得吸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相对容易些。然而实施自主创新,成为全体人民的思维与行动方式,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我国在许多领域尚缺少自主创新技术。因此,我们要向全球先进国家,学习创新精神、创新机制、创新技术。

二 两届“夏季达沃斯”给中国带来的机遇

从新世界格局中,寻找到自身的定位,从众多的中国议题里找到切入点。

(一)按照量变到质变原则,适应全球化“力量平衡”格局

“夏季达沃斯”在**、天津举办。它是举行的最高规格的国际盛会。世界经济论坛掌门人施瓦布说,“最近30年,中国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增长,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天津和中国,伴随“夏季达沃斯”走向它们,这既是两届年会的呼声,又说明世界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

(二)按照改革创新原则,感悟机遇赋予中国社会责任

当前人类面对着金融危机威胁;世界经济失衡;生态处于恶性循环状态。我国企业按照改革创新原则,认清形势,迎难而上。在不同层次、不同范围,推动全球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实际上,我国改革开放,就是适应发展变化,创新理论、丰富实践、完善制度的过程。

(三)按照循序渐进原则,坚持应对挑战

站在新历史起点,从务虚出发,碰撞中探寻未来世界的前进方向。对中国企业家而言,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寻找自身的定位,选择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的目标。从务实出发,应对包括金融危机等严峻挑战,将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因此,应对当前金融挑战既是一种面对,更是一种坚持。

三 迎接2009“夏季达沃斯”的战略思考

要使创新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力。“2009夏季达沃斯”的议题,给世人带来深度思考。

(一)企业要激发在经济危机下的生命力

温总理在2007年9月7日说,科技是竞争力,创新是竞争力。我们坦言:既要对世界各国国情、法律、商业运作与网络渠道等深入地认识。又要看到应对经济危机挑战方面,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因此,中国成长型企业,要选择差异化,将是实施全球化的路径,使科技含量低的经济结构向高水准转变。

(二)企业要增强在互联网大背景下的竞争力

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2007年说:其一在互联网上传递的信息比现在这个世界上的人还多。第二,2007年有150万千千亿亿兆字节的信息被生成。其三,新技术亮点每两年就翻一番。为此,我们要加深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要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发挥电子商务作用,实施在全球的高效率、低成本的互联。

(三)企业要提高勇于创新的行动力

温总理2007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说:一要目光远大。二要善于捕捉机遇。三要有改革的精神。四要敢于负责。我国企业要遵循温总理这一明确标准前行。它将是面向变动的世界经济格局的明智选择,也是与世界巨人同行的战略举措。作为全球优秀企业,要培养的素质。即全球视野的战略眼光;高效率的核心竞争力;在全球配置资源的运作模式。

(四)企业要提升应对环境变化的内在力

2007年英特尔公司董事长贝瑞特说,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正发生三大变化:业务收入国际化、生产国际化和客户国际化。由此促进我国成长型企业加强与各国交流,开拓国际与国内市场,提升企业应对环境变化的内在力。

(五)企业要挖掘新的潜在力

要铭记我国企业潜在力的挖掘,任重而道远。科技潜力要开发高新技术,包括it、生物、新材料等,还应承担起改造传统工业责任。中国企业要练好内功。第一 要加强建设生态世界合作。第二 推进节能与环保要从制度上建设长效机制。第三 要促进各国人民的交流。

“潮平两岸阔风正好扬帆”。世界“夏季达沃斯”论坛今年9月将第三次**开幕,它是全球化思想碰撞的高地,创新灵感激发的宝地,将铭刻在中国人民心中。走入世界的中国,从今天迈向明天,前景将无限美好!

建国60周年国庆征文 篇9

再忆往昔,1949年10月1日,北京30万群众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1894年平壤战役,黄海战役;1898年戊戌变法政变失败;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1926年英国制造“万县惨案”; 1931年 “九一八事变”……历史相似得让人心碎,虽已成为过去,但不会消逝得无影无踪。沉重而痛苦的记忆,刻写在祖国近代的这段屈辱历史,虽然斑斑点点,但却历历在目。痛定思痛总是民族复兴的开始。

且看今朝,2007年10月24日晚,当“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向人们展示祖国强大的综合国力以及尖端的科技时,我们深深为神州大地而动容;2008年8月8日晚,当刘欢和莎拉·布莱曼唱响北京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时,当国旗在童声《歌唱祖国》中入场时,我们心中无比自豪与骄傲。

我们面对这鲜艳的五星红旗,深深地祝福祖**亲60周岁生日快乐!我们在您博大的胸怀中生息了五千年,骨子里早已铸就不变的“中华魂”,生生息息,代代相传。五十九个春秋,锦绣大地神采飞扬;五十九个春秋,江山如画,诗意酣畅;五十九个春秋,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跨越我们的未来,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勃发出震惊世界的力量,焕发出辉煌光芒。

《义勇军进行曲》被一次次奏响,那雄壮的歌词与旋律在我心中久久萦绕,“起来,起来,起来!……”抬头仰望头顶这方湛蓝如水的晴空,看阳光疯狂地明媚,我感慨万分。

市民献礼国庆60周年征文 篇10

前几日整理旧物,寻到本我小学三年级的作文簿,按时间推算,已然过去18年了。一笔一画,字迹虽显稚嫩,但书写的工工整整。随手翻看,里面有这么些话:“爷爷是最疼爱我的,每天一大早,都跑好远的路,到奶点拿牛奶……这几天我感冒发烧,爷爷很心疼我,特地买来我喜欢的糖水枇杷和麦乳精……”

看着这些有些陈旧的词

语,记忆一下子把我拉回了童年。

“郁郁东郊一牧场,周垣环顾尽牛房。于今玉乳千家送,浅饮深尝总觉香。”这是30年前,**文人吟咏畜牧场的一首竹枝词。那时,畜牧场位于小城东郊,也就是如今**师专对面。诗歌是抒情的,而现实中**牛奶的生产规模不大,居民订奶仍有种种的不便。

80年代订牛奶,虽不要凭票供应,但每月近10元的花费也不算少。当时的县级**市,城区分布有为数不多的几家牛奶点。每天早晨,人们手拿着牛奶卡,拎着特制的用来装牛奶瓶精巧小篮或网兜,到奶点去拿牛奶,似乎成了街头一景。牛奶卡上是从1到31几排数字,表示一个月。每天,发牛奶的会在对应的数字上面盖上个红点的戳记,表明当日的牛奶已经取走。物以稀为贵,奶点的服务好像有点“高高在上”,当天的牛奶若不去拿,隔日是不补的。有次,我自告奋勇的去拿牛奶,结果回来路上把牛奶卡弄丢了,父亲赶紧去取奶点说明情况,但得到的回答却是认卡不认人,即便再花钱,也只好订下个月的,因为本月没有计划了。随着奶业发展,牛奶不像以前那么紧俏了,订份牛奶,甚至可以每天送到门上来,这实在是以前都不敢想的高级待遇。

如今,超市里各个品牌的牛奶种类繁多,什么果味、高钙、低脂……不仅有低温冷藏的鲜奶,也有保存时间较长的利乐枕包装,居民们选择的余地大大增加。

其实,幼年的我是不太喜欢喝牛奶的,不仅因为对取奶点有层灰色的印象,更因为**畜牧场的牛奶味道实在太腥了(现在看来那却是浓度很高的纯鲜奶)。取回来的牛奶放小奶锅里,兑些水烧开,还放很多糖里面,才能喝下去。较之牛奶,我更喜欢的是麦乳精。麦乳精和牛奶是“亲戚关系”,以麦精、炼乳、饴糖等为主要成分制成。那时人们走亲访友,送上两罐麦乳精是最流行的。身体不好的时候,家人会从铁皮罐子中舀出两勺麦乳精,开水一冲,温暖的香味,把全身上下都滋润个透。若问现在的孩子,麦乳精是什么?估计他们大多会认为是当下流行的即冲式营养麦片吧。如今,不单超市里的各类饮品琳琅满目,豆浆机、榨汁机、酸奶机等厨房小家电更是走进了千家万户,人们的饮品更加丰富,更加健康。

饮品的丰富,让我想到饮水。城河虽是世代**儿女赖以生存的水源地,但沿岸却有不少的排污口。老**人戏称喝的自来水是“回龙汤”。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清清长江水顺着管道引入城中,**陆续规划建设了多座污水处理厂,治理了若干条被污染的河道,这是多少代**人所梦寐以求的啊,长江活水更是通过**引江河,将一层一级地输送到首都北京。

而今,东城河改名为凤城河,凤城河风景区已跻身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行列,2009年**国际旅游节,四海宾客纷至沓来,置身祥泰之州,领略文昌水秀的独特魅力。**旅游更是打出了“水天堂,夜游城”的口号,在这里,凤城河的水,已成水城**的文化符号。

上一篇:学钢琴心得体会下一篇:卡夫卡的《诉讼》与司法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