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人力资源管理局(共7篇)
一、信阳市基本概况
信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西周时期,信阳是申伯的封邑地,秦时设义阳乡,北宋改称信阳。信阳有楚汉交融的地域文化,商周、春秋、战国以后,细腻浪漫的楚文化与绵密柔美的中原文化在此交融、发展,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淮河文化。信阳是中华姓氏之根,当今汉姓100个大姓中,有黄、赖、罗、蒋等13个源于信阳或有一支源头在信阳。孔子周游列国的终点、子路问津处都在信阳,司马光砸缸、亡羊补牢的故事也发生在信阳。从这里出土的战国编钟极负盛名。
1、地理方位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最南部,处于东经:114.06,北纬:32.125。东与安徽为邻,南与湖北接壤,左扼两淮,右控江汉(左扼两淮,指南淮北淮,右控江汉,指江中汉中),承东启西。淮河上游源头、桐柏山东麓,大别山北麓。屏蔽中原,素有“三省通衢”之称,从古至今,是江淮河汉之间的战略要地,又是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信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信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信阳地区山水秀丽、气候宜人,素来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豫南小苏州”之美誉。
2、气候条件
信阳地跨淮河,位于中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上,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信阳日照充足,年均1900-2100小时;年平均气温15.1-15.3℃,无霜期长,平均220-230天;降雨丰沛,年均降雨量900-1400毫米,空气湿润,相对湿度年均77%。信阳四季分明,各具特色。春季天气多变,阴雨连绵,季降水日数多于夏季,降雨量达250-38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26-30%,夏季高温高湿气候明显,光照充足,降水量多,暴雨常现,降水量400-600毫米,占全年的42-46%。秋季凉爽,天气多晴,降水顿减,季均降水量170-270毫米,占全年的18-20%。冬季气候干冷,降水量少,约80-110毫米,占全年的10%;冬季在四季中历时最长(130天左右),但寒冷期短,日平均气温低于0℃的日数年平均30天左右。
二、信阳市水资源状况
信阳年降雨量1300毫米左右,年均水资源总量90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1230立方米,是河南省人均的 3.2倍。全市有大型水库5座,中型水库13座,小型水库866座,总库容40.52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占河南省总量的22%。另外,信阳还有温泉水、矿泉水等特殊水资源。
1、地表水资源
地表水资源即天然河川径流量。信阳市河流主要以淮河及其支流为主, 主要河流有淮河干流、史灌河、潢河、白鹭河、竹竿河、小潢河、浉河等。境内年均降水1120mm , 总水量 205亿m3,扣除蒸发、入渗, 尚有径流深411mm,径流量75.25亿m3,山区年降水量75.05亿m3, 其中资源量32.35亿m3 , 占降水量的43.1%,丘岗地区年均降水量 98.93亿m3, 其中资源量3.50亿m3,占降水量的35.34%;沿淮洼地年降水量13.21亿m3,其中资源,3.50亿m3,占降水量,27.25%,淮北平原年降水量17.67亿m3,其中资源量4.42亿m3,占降水量的250% ;多年平均汛期径流深250mm , 资源量45.7亿m3,占多年平均资源量的60.7%。总之, 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78.60亿m32、地下水资源
信阳市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 淮南山丘区表层土壤以粘土为主。而淮北平原区则是亚砂、亚粘土共存。山丘区地下水受降雨补给后, 由于地形坡度缘故, 以侧向排泄为主, 主要以河道基流形成出现, 成为河川径流的一部分。地下水除排向河流外, 亦以河谷潜流、山前侧渗及泉水出露等形式出现。平原区地下水主要以降水补给为主, 降水补给量约占总补给量的84.0%。根据补排关系计算, 信阳市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 山丘区和平原区合计为26.58亿m3。
三、水流水域
信阳河流众多,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其中,淮河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98.2%,属长江水系的流域面积仅占1.8%。信阳地处淮河上游,淮河在河南省境内流长437公里,其中在信阳境内长363.5公里。淮河支流密集,淮干南侧支流占支流总数的2/3,河短流急,水量丰富,流程在百公里以上的有史河、灌河、浉河、白露河、潢河和竹竿河,均按西南-东北方向汇入淮河。淮干北侧支流是坡水河道,湾多水浅,流速缓慢,流程多在百公里以下,由西北向东南汇入淮河。淮河支流流域面积在2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8条,100平方公里以上的48条,其中一级支流15条。属长江流域的主要是源于大别山主脊南侧的十几支源头细流,河道陡浅,蜿蜒南流,境内流程总长83.7公里。全市河流水面面积共计
3.7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1.96%。信阳年降雨量1300毫米左右,年均水资源总量90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1230立方米,是河南省人均的 3.2倍。全市有大型水库5座,中型水库13座,小型水库866座,总库容40.52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占河南省总量的22%。另外,信阳还有温泉水、矿泉水等特殊水资源。
1、淮河流域
(1)淮河中国东部主要河流之一。淮河流域由淮河与泗、沂、沭河两水系组成。西起桐柏山和伏牛山,南以大别山和江淮丘陵与长江流域分界,北以黄河南堤和沂蒙山与黄河流域分界。干流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北麓,流经豫、皖至江苏扬州三江营入长江,全长1000公里。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全流域除西、南和东北部为山地丘陵区,面积约占1/3外,其余为广阔平原。淮河流域地处中原,跨豫、皖、苏、鲁4省,重要城市有郑州、开封、平顶山、许昌、漯河、信阳、淮南、淮北、蚌埠、徐州、淮阴、扬州、连云港、兖州、济宁和枣庄等市、县。经济作物以棉花、花生、油菜、烟叶等为大宗。流域内煤炭资源丰富,是全国重点产煤地区。有津浦、京广、陇海、淮南、阜淮、濉阜、符夹等铁路交织其间;公路网遍及全流域;内河航道以京杭运河和淮河干流为骨干,较大支流和下游水网地区都能通航。
贾鲁河发源于新密市,向东北流经郑州市,至市区北郊折向东流,经中牟,入开封,过尉氏县,后至周口市入沙颍河,最后流入淮河。
(2)淮河污染事件
1、新闻标题:淮河水污染事件震惊中外
1994年7月,淮河上游因突降暴雨而采取开闸泄洪的方式,将积蓄于上游一个冬春的2亿立方米水放下来。水经之处河水泛浊,河面上泡沫密布,顿时鱼虾丧失。下游一些地方的居民饮用了虽经自来水处理但未能达到饮用标准的河水后,出现恶心、腹泻、呕吐等症状。经取样检验证实,上游来水水质恶化,沿河各自来水厂被迫停止供水达54天之久,百万淮河民众饮水告急。在经过10年一共投入600亿人民币治污后,到2004年,淮河水质竟又回到10年前的水平,这两年来,淮河水质又进一步加速恶化,整个淮河六成水体已经完全丧失水功能,有的河段取得连蚊绳都绝迹了。
2、危害影响
1994年水污染事件污水团所到之处河水发黑发臭,沿淮城市生活饮用水纷纷告急,皮肤病、肠道病发病率增高,工业企业出现停产和半停产状态,洪泽湖鱼虾大量死亡,淮阴市特别是盱眙县水产养殖等遭受重大损失,社会影响很大。而2004年在污水团下泄过程中,淮河水质受到污染,主要对淮南市和蚌埠市的城市供水产生了短期影响,对江苏省盱眙县供水影响不大,由于溶解氧低,洪泽湖部分水域出现了死鱼、死螃蟹现象。
3、淮河污染治理
I、建立跨区域跨部门协作机制,疏通应急机制沟通渠道
水污染事件的预防、处置和控制涉及多个部门和机构,仅仅靠一个机构,还远远不能满足应急反应的要求。预防、处置和控制水污染的危害,需要环保、水利等政府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形成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多部门协调应急机制,并制定多部门联动的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综合控制预案。
污染事件发生时,地方政府机构应采取应急控制措施,同时及时将污染事件的有关情况向流域和下游行政辖区通报。有关环保和水利部门应根据各自的职责要求,分别对发生水污染事件污染源和重要敏感河段水环境采取切实有效的控制和保护措施,减缓污染物对河流水质的影响,并对污染水体的传输和演进过程进行实时水质监控。流域机构应在强化行政边界水体监测的同时,对流域上下游省区进行综合协调,形成流域上下游联动的工作协调机制,有效控制污染对下游区域的影响。
II、加强水污染事件监测能力,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目前,流域和地方水质监测机构的仪器设备以完成定点、定时的常规水环境监测任务为主,但要开展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动态和实时水质监测工作,实现水质信息的快速传输与处理,设施还不足、条件还不够。而在有毒有机污染物的监测方面地方实验室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这些与水污染事件监测应急的基本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应进一步强化应急监测和污染信息处理能力建设,提高应急动态监测能力,满足突发水污染事件监测和预警预报工作的要求。
2、南湾湖水域
南湾水库是全信阳市80多万居民唯一一个赖以生存的“大水缸”,位于距信阳市8公里处淮河一级支流的浉河上,水库东西宽约20公里,南北长约50公里,水域面积75平方公里,最大蓄水量16.3亿立方米,年平均径流量4.49亿立方米,是建国初期兴建的一座集防洪、灌溉、城市供水、发电、水产养殖、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治淮水利工程,是河南省一类大型水库。风景优美的信阳南湾水库位于淮河最大的支流浉河上,在河南省信阳市城市规划区内,位于信阳市西南8.5km浉河上游南湾村,大坝距市区中心7公里,是建国后首批兴建的大型治淮骨干工程。水库工程开工于1952年,建成于1955年,1955年1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其功能当初第一考虑的是防洪,其次是灌溉,然后是发电和水产养殖等。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目前水库已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发展成为集城市工业与生活供水、水利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
1、南湾水库地表水质特征(2004年调查)
南湾水库作为信阳市集中式供水水源地,上游无大、中、小的城市,乡镇企业规模不大,无工矿企业 ,多年来水质 良好 ,比较稳定。根据多年来的水质监测成果,南湾水库水质符合国家颁发的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类水体标准 ,对照建设部发布的 《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除混合度达到二级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外,其余项目均达到一级饮用水水源标准。
2、南湾湖水质污染的主要来源
根据调查,南湾湖水质的污染源主要来自于南湾水库上游的周边乡镇:一是紧临库区的城镇居民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二是农药残留和森林植被破坏产生的污染。三是农用船只排放的有害物质。
3、南湾管理区成立后保护南湾湖水质和防止水质污染所做的主要工作。一,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全区广大人民群众保护南湾生态环境意识。二,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南湾境内现有污染源的治理。三,着眼于长远,认真做好南湾湖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4、保护南湾湖水质下一步应采取的对策。
一、加强对水库水资源的经常性管理
二、加强对库区周边集镇和农村的综合整治。
三、加强对库区周边乡镇规划建设管理。
四、加快制定保护南湾湖水质的地方性规章制度。
四、信阳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蓄水工程信阳市现有水库883座, 其中大型水库5座, 中型水库13 座,小型水库865 座。水库总库容为42.46亿m3,其中大型水库总库容为32.74亿m3, 中型水库总库容为3.57亿m3, 小型水库总库容为6.15亿m3.2、灌溉工程信阳市已建成万亩(667hm2)以上灌区36 处, 有效灌溉面积24.32万hm2其中3.33万hm2以上3处, 分别是南湾灌区、梅山灌区、鱼占鱼山灌区。南湾灌区覆盖平桥区、罗山县、息县和正阳3县1区, 有效灌溉面积4.93万 hm2。
3、水利工程供水状况信阳市蓄水工程年供水为15.42亿m3, 引水工程为1.51亿m3。,机电井供水量为1.61亿m3,机电站及水轮泵供水为,2.19亿m3, 共计20.73亿m3。
4、城市供水现状目前, 信阳市市区固、光山、罗山演川、新县已拥有较完善的净水、配水设施, 拥有城市供水管道504km,全市城市供水能力达38万吨t/d, 其中信阳市自来水公司供水能力23.3万吨t/d, 城市自备水源14.7万吨t/d,人均189L/d , 城市供水普及率达 90.2%
五、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1,忧患意识不强
一些部门的领导普遍存在糊涂认识,认为信阳市地处于淮河流域上游 属水资源丰富区 不存在缺水问题 而目前实际情况是全市水资源总量为88.04亿m3,约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21。3%,人均水资源量仅
为1100m3;低于全国2300m3的平均水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不足,使得我市部分县区用水紧张现象时有发生。其次是河川径流年内、年际变化大,丰、枯水年之间相差2-3倍,一些年份曾出现过早情严重的现象。2,用水浪费
信阳市农业是用水大户,农业用水占整个用水量的80%以上,但是由于灌溉工程不配套,技术落后,管理不善,不注意节约用水和合理用水 ,水的利用率很低,渠系利用系数只有50%左右 ,每公顷灌溉用水量在7500m3左右。信阳市工业不发达,技术水平含量低,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较低 ,万元产值用水量较高。3,水污染日趋严重
信阳市所属淮河流域虽经国家治理,实行达标排放,水质有所好转,但形势不容乐观。据水文部门的监测资料表明:信阳市淮河干流、狮河、潢河、史河等13条河段中,可作为饮用水源的仅 占54%,淮河干流现有175km河段属于 v 类水标准。可见,治理淮河水污染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六、采取的主要措施
1、、加大宣传,提高水资源忧患意识。搞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让人人关心水、珍惜水、保护水,是加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提高水资源忧患意识,正确处理开源与节流关系的思想基础。
2、加强组织领导,实施 目标管理。多年来,信阳市根据水资源管理“五统一、一加强”原则,坚持与各县(区)签订水资源管理目标,要求各县区将水资源统一管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通过目标管理,全市累计发放取水许可证1642套,其中工业246套,生活599套 ,农业634套,其它用水14套。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3、强化年审管理,加强全面服务。取水许可证年审制度 ,是实行权属管理 ,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的核心内容。通过取水许可年审工作,促进了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4、实现了全市水资源一体化管理。
主要是按照新《 水法》、《 河南省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 ,进一步加强
水资 统 管 ,作步、方法、措施 落实。
七、结束语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有效保护与管理,是维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水资源良性循环的主要保证,也是维持社会进步,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只有在深入的了解了水资源的形成分布,开发与利用,掌握水资源评价的基本论和方法,才能更好的为未来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做出自己的贡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1995年8月8日国务院令第183号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了加强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保护和改善水质,保障人体健康和人民生活、生产用水,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淮河流域的河流、湖泊、水库、渠道等地表水体的污染防治。
第三条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目标:1997年实现全流域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2000年淮河流域各主要河段、湖泊、水库的水质达到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要求,实现淮河水体变清。
第十一条 淮河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上级人民政府制定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排污总量控制计划,组织制定本行政区域内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排污总量控制计划,并纳入本行政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计划。
第十八条自1998年1月1日起,禁止一切工业企业向淮河流域水体超标排放水污染物。
第二十二条 禁止在淮河流域新建化学制浆造纸企业。禁止在淮河流域新建制革、化工、印染、电镀、酿造等污染严重的小型企业。严格限制在淮河流域新建前款所列大中型项目或者其他污染严重的项目;建设该类项目的,必须事先征得有关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禁止和严格限制的产业、产品名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商国务院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拟订,经领导小组审核同意,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
信阳位于豫南部, 总面积183万hm2, 其中山区丘陵面积占75%以上, 森林覆盖率达34%。信阳处在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 是河南省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复杂多样的生境, 为多种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生物种群呈现南北过渡, 东西承接, 区系复杂, 种类繁多, 多区系成分并存等特点, 是我国生物多样性较丰富的地区之一, 被誉为“过渡地带基因库”。
2 野生动物资源
信阳共有陆生脊椎动物500余种。鸟类350多种, 占河南鸟类385种的90%以上, 兽类50多种, 约占河南兽类种类的67%, 两栖动物17种, 占河南两栖动物种类的89.5%。, 爬行动物30余种, 约占河南爬行动物种类的67%。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由过去的7种增加到现在的14种。原麝、林麝有原来的二级升为一级, 中华秋沙鸭去年在商城鲇鱼山首次发现, 白肩雕今年9月在淮滨淮南湿地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原麝、林麝、金雕、东方白鹳、黑鹳、大鸨、白鹤、白头鹤、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白肩雕、朱鹮 (野化放飞) 共14种。还有人工驯养繁殖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梅花鹿等。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穿山甲、豺、水獭、小灵猫、大灵猫、斑羚、大鲵、虎纹蛙、拉步甲、灰鹤、赤颈鸊鷉、白琵鹭、黄嘴白鹭、[白腿]小隼、阿穆尔隼、黑冠鹃隼、蛇雕、大天鹅、小天鹅、勺鸡、鸳鸯、蜂鹰、凤头蜂鹰、凤头鹰、鸢、黑鸢、黑耳鸢、苍鹰、灰脸狂鹰、赤腹鹰、雀鹰、松雀鹰、日本松雀鹰?、普通鵟、大鵟、白额雁、白腹隼雕、白尾鷂、白腹鷂、鹊鷂、燕隼、猎隼、灰背隼、红脚隼、红隼、白冠长尾雉、斑尾鹃鸠、红角鴞、领角鴞、雕鴞、草鴞、领鸺鶹、斑头鸺鶹、综纹腹小鴞、鹰鴞、长耳鴞、短耳鴞、小苇鳽、小鸦鹃、褐翅鸦鹃、蓝翅八色鸫、仙八色鸫等。
濒危珍惜动物:东方白鹳、白鹤、白冠长尾雉、白头鹤、白琵鹭、苍鹰、长耳鴞、大鸨、大天鹅、雕鴞、蜂鹰、黑鹳、红角鴞、红隼、灰鹤、金雕、蓝翅八色鸫、领角鴞、勺鸡、蛇雕、松雀鹰、小天鹅、燕隼、鹰鴞、鸳鸯、朱鹮 (野化放飞) 、大鲵、虎纹蛙、豺、穿山甲、大灵猫、小灵猫、林麝、水獭、梅花鹿 (人工驯养) (依国家林业局公布中国濒危珍惜动物名录) 。
河南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凤头鸊鷉、苍鹭、草鹭、大白鹭、鸿雁、灰雁、红脚鹬、红翅凤头鹃、鹰鹃、八声杜鹃、三宝鸟、夜鹰、斑姬啄木鸟、黑枕黄鹂、寿带、画眉、青蛙 (黑斑蛙) 、商城肥鲵、黄缘闭壳龟 (断板龟.夹板龟) 、青鼬、豹猫、狍、小麂、豪猪等。
特有物种:商城肥鲵等
3 野生植物资源
信阳市有高等植物2 200余种, 有国家和省重点保护植物70多种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1999年8月4日, 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第一批) 》) :银杏、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引种载培的有水松、珙桐、水杉、苏铁、华南苏铁等。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香果树、连香树、黄檗 (黄菠椤) 、水曲柳、称锤树、球果香榧、水青树、金钱松、厚朴、凹叶厚朴、鹅掌楸、榉树、野大豆、野菱、中华结缕草、虫草 (冬虫夏草) 、润楠、闽楠、浙江楠、楠木、樟树、红豆树、喜树 (旱连木) 、香榧、台湾杉 (秃杉) 、大别山五针松等27种 (包括引种栽培的植物) 。
珍惜濒危植物:狭叶瓶尔小草、银杏、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大别山五针松、金钱松、苏铁、华南苏铁、水松、水杉、秃杉、金钱槭、杈叶槭、连香树、榉树、杜仲、喜树、野生稻、山白树、天竺桂、川桂、天目木姜子、樟树、闽楠、浙江楠、楠木、桢楠、黑壳楠、润楠、大叶楠、竹叶楠、紫楠、山楠、野大豆、野菱、中华结缕草、虫草、红豆树、鹅掌楸、枫香、黄山木兰、厚朴、凹叶厚朴、水青树、珙桐、称锤树、水曲柳、天麻、独花兰、黑节草、白辛树、香果树、黄檗、银鹊树、金花茶、紫茎、青檀、伯乐树、福建柏、崖柏、秦岭冷杉、樟子松、翠柏、八角莲、红椿、延龄草、三尖杉、粗榧、香榧、巴山榧树、石栎、椤木石楠, 青钱柳、珊瑚朴、天女花、望春花、猴樟、豹皮樟、红茴香、野八角、大叶冬青、大果冬青、天师栗、铜钱树、刺楸、绞股蓝、七叶树、七叶一枝花、建兰、石斛、北美香柏、北美红杉等92种 (包括引种栽培的植物) 。
河南省级重点保护植物:青檀, 铜钱树、野八角, 天竺桂, 川桂、天目木姜子, 枫香, 山白树, 杜仲, 椤木石楠, 金钱槭, 杈叶槭、七叶树, 紫茎, 银鹊树, 七叶一枝花, 天麻, 独花兰, 绞股蓝, 黑节草、三尖杉、豹皮樟、紫楠、山楠、黑壳楠、竹叶楠、大叶楠、猴樟、河南山胡椒、石栎、青钱柳、大果冬青、延龄草、粗榧、野八角、枫香、黄山木兰、刺楸、望春花。
特有植物:鸡公柳、大别柳、商城柳鸡公山茶竿竹、鸡公山山梅花等。
近期考察发现的几个河南新种:亚洲络石、山油麻, 南烛正在进一步鉴定中。
4 近年来野生动物保护的几项成果
4.1 实施白冠长尾雉人工驯养繁殖工程
白冠长尾雉是我国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为我国的特有种, 分布于我国中部山地, 目前在河北和山西已经绝迹, 虽然在陕西、甘肃、湖北等省还有分布, 但与历史分布范围相比较, 分布区正在不断缩小, 且成孤岛状。河南分布在信阳市的平桥区、罗山、新县等山区, 为了更好的保护这一物种, 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以保护白冠长尾雉为主的罗山董寨鸟类自然保护区。目前, 该保护区已修建白冠长尾雉人工生境300 m2, 建育雏室60 m2。建立了目前国内人工养殖规模最大的种群, 已累计13个世代近百只, 填补了我国此项研究的空白, 国内外领先。
4.2 朱鹮繁育研究野化放飞
朱鹮又称朱鹭, 是世界上濒危的鸟类之一, 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朱鹮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俄罗斯远东、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区。由于肆意捕杀和环境恶化, 栖息数量急剧减少。20世纪60年代以后, 朱鹮在俄罗斯远东和朝鲜半岛相继灭绝。在日本本土的最后一只朱鹮也于2003年死亡。在中国, 20世纪70年代, 朱鹮曾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但到了1981年, 在陕西省洋县重新发现了7只朱鹮 (2对成鸟, 3只幼鸟) , 由此开始了朱鹮的保护工作。经过30余年的努力, 中国朱鹮的野生种群约1 000余只, 加上中、日、韩14个地方人工饲养种群, 目前朱鹮总数约2 000余只, 且每年以200至300只速度增加, 中国朱鹮虽暂时摆脱了灭绝的厄运, 但是仍然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 在此背景下, 中日合作联合开展了朱鹮项目。
因信阳市生态良好, 经国家林业局组织专家在全国范围内多次考察论证, 最终把国宝朱鹮迁地保护确定在信阳董寨。2006年10月国家林业局正式为董寨调拨朱鹮, 用于开展繁育研究。
几年来, 在专业技术和工作人员辛勤努力下, 朱鹮数量已达到128只。是2007年11月20日从日本乘专机回国“认祖归宗”的13只和北京迎来的5只朱鹮繁育的, 日本这13只朱鹮是1998年和2000年, 国家领导人访问日本时作为“国礼”赠送给日本的3只朱鹮的儿女。按照当时的赠送协议, 这3只朱鹮的后代应归中国所有。
2013年10月10日上午由河南省林业厅和信阳市人民政府主办, 信阳市林业局和罗山县人民政府承办的河南信阳大别山朱鹮放飞活动在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行。省林业厅厅长陈传进, 市委书记郭瑞民出席活动并共同放飞朱鹮, 这次放飞34只朱鹮, 是中国原产地以外的首次放飞, 扩大了朱鹮野外种群分布范围, 也标志着朱鹮拯救保护取得了重大进展。
4.3 野生动物救护放生
结合野生动物行政执法管理, 信阳市坚持对野生动物进行了救护放生。据统计, 近10年来, 全市救护和放生了野生动物30万余只 (头、条) , 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天鹅、鹰、隼、鹤、大鲵、巨蜥等200余只, 青蛙25万余只, 蛇3 000余条、斑鸠5万余只。
“办职业学校没有政府的支持做不大,没有市场机制做不活。我们对职业教育对应的市场有充分的了解,学校想要实现快速发展就要紧贴国家政策,深化校企合作。”在谈及河南省信阳航空服务学校如何实现快速发展时,刘品生校长如是说。
今年已是刘品生来到平桥的第6个年头,他回忆,2009年来信阳考察时这里还是一片村庄。2010年,在平桥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由北京总部创办到信阳。6年来,学校与平桥区政府紧密结合,创新思路,大胆实践,作为全国闻名的企业孵化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走出了校企合作的新路子。
软硬兼顾 实理一体——课堂即职场 上课如上岗
早在建设教学园区时,学校就把校企合作概念融入到了园区规划当中。校园中间是教学楼,周边是车间;车间前半部分是生产区,后半部分是教学区;一个车间对应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对应一个专业,每个专业都能够实现实理一体化教学。
副校长赵明明介绍说:“学校教室里的许多设备都是由学校教师团队自主设计,并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需求量身定制的。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将学校和企业、理论和实践在教室里同时体现出来,实现学习过程和生产过程的有机融合。”
在远程数控“实理一体化标准教室”里,每张特别订制的课桌上都有三块显示屏,上面分别显示着课程内容和仿真模型软件。学生在一间教室里就可以完成理论学习与模拟实践的全过程;同时,学校利用远程设备将企业师傅的工作过程和讲解直播到教室,让学生在教室完成理论学习、模拟操作、师傅指导的全过程,真正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
2011年,河南省信阳航空服务学校在校内建设了“商教互通平台”,实现了学生不出校园就能进企业参加教学实习,掌握企业的专业技术;企业在学校就可以开展生产经营活动,逐步形成了“课堂就是职场,上课如上岗;职场也是课堂,上班即学习”的生产与教学环境。
在航空售票实训室里,学生可对呼叫中心、机票结算、前台接待等诸多环节进行模拟操作,完善的实践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发展空间。毕业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自己想要从事的岗位。
学校于2007年开发了远程面试系统,将面试现场搬到了网络上。在远程面试教室里,招聘单位的考官能够通过远程面试系统与学生进行网上面试,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招聘到符合要求的人才。对学生来说,在熟悉的环境里面试更利于自身水平的发挥。远程面试不仅克服了招聘过程中各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降低了企业和学生的面试成本,更为教学提供了鲜活的案例,帮助学生积累了经验,丰富了教师的教学素材。
资源聚合 引企入校——打造企业与人才孵化基地
学校在平桥区“职业学校+实训基地+企业”的职业教育模式带动下,根据专业需要,将企业的生产任务引进了学校。
华翼航模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飞行模拟器的高科技企业。公司技术总监王晓伟指着一栋三层厂房说:“平桥区政府招商引资看中了我们企业的科技优势,于是把划拨学校的实训基地厂房给公司免费使用两年。公司在信阳产业集聚区建厂的同时,河南省信阳航空服务学校招收机务维修专业的学生在实训中心进行培训式生产,系统培养学生在机械、电子、通信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能从事机务维修,也能进行模拟器的生产组装。”
杨建勇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专业毕业之后,选择回乡创业。针对信阳毛尖网上销售渠道不够通畅的问题,他创办了“何景明项目”。河南省信阳航空服务学校不仅为他的项目提供场地建设,还为他的企业输送人力资源,杨建勇提供技术与资金,双方共同搭建起一个互利共赢的平台。回乡半年后,杨建勇的公司通过在实际业务中培训学生的模式,不仅承接了本地30多家茶商的业务,还培训了200多名专业人才。
通过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学校现已引进了信阳舜宇光学有限公司、信阳模拟机场运营管理公司、创办了信阳呼叫产业园、中韩合作泉美齿加工中心、河南中天航艺有限公司、厦门豪客礼服有限公司等企业。分别对接了光学类、机械、航空服务、电子商务、义齿加工、数控、汽修、服装设计与制作等专业。学校开设的所有专业都能与校内实体企业对接,引领学生有方向、有目标地树立职业理想,学习职业技能,体验企业文化,提升适应能力,为学生学习、就业、创业培训提供全面支持,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发挥优势 资源共享——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职业教育是一项民生工程,汇集的人群大多是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孩子。对于这样的家庭来说,一个劳动力的成功就业,就意味着整个家庭的脱贫。
22岁的赵伟峰是河南省信阳航空服务学校2010级航空服务专业的学生,已在信阳航空服务学校携程网呼叫中心担任客服领班2年。如今他的收入已达到当地中上等水平,他说:“在学校引进的企业就业更有保障,企业为我们提供了五险一金。我对这份工作非常满意,家人对我的工作也很支持。”赵伟峰毕业后还到韩国深造过,职业发展前景广阔。目前,像赵伟峰这样的学生,信阳航空服务学校已向携程网输送500余名。
在抓好职业教育的同时,学校也把积极参与温暖工程等社会公益活动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2012年5月8日,河南省中华职业教育社就业培训中心在河南省信阳航空服务学校揭牌成立。成立培训中心后,学校发挥自身优势,强化服务职能,拓宽服务领域,牵头研究和制订了大中专院校学生、社会人员就业、创业帮扶计划,积极实施温暖工程。学校先后承办了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同心温暖基金会国家级项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培训”,开展了省级项目“省培计划-信阳市优秀班主任培训”、市级项目“平桥区优秀班主任培训”“花生高产栽培技术培训班”“全市退役士兵技能培训”“信阳毛尖集团精英班提高培训”等政策培训、社会培训近百次,每年有万余人次参加培训,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展望未来 积极探索——实现互惠共赢
几年来,信阳航空服务学校在区域、行业和职业教育界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学校多次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等中央、省级新闻媒体报道,办学成就多次受到国家、省市领导与社会的赞誉。
2011年8月2日,时任河南省省长、现任省委书记郭庚茂莅临学校视察,对学校的办学模式和办学效益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这才是真正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就应该这样办下去”。
作为学校的掌舵人,校长刘品生并不满足于眼下取得的成绩,对于下一阶段学校应如何发展、职业教育应如何化解“三不热”问题,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他有着清醒的思考。他认为,职业教育若想实现快速发展,不能只考虑学校利益,必须兼顾政府和企业。
“目前我们正在考虑怎样让职业教育模式升级。完全依托政府搞基础设施建设是有困难的,下一步我们还要进行“众筹”,计划再开设10个专业,分别在社会上引进企业入驻。土地由政府免费提供,车间由企业自己建。企业搭建的车间有两个功能:一个是生产功能,一个是实训功能;企业负责人有两个身份:他们是企业负责人,同时又是学校二级学院的院长;进驻的企业享受两种优惠政策:产业聚集区政策和职业教育的相关优惠政策;企业能够获得两方面利益:生产效益和部分学费。”刘品生说。
除了对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实践,刘品生对学生的教育模式也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要想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学校不仅要重“教”,更要重“育”。学校还要设立传统文化教室,让每个学生在开始专业学习之前要先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刘品生说:“我们的育人目标是:专业+职业+艺术+传统文化。学生在这里不仅要学会技能,还要知道为什么要学技能,要明白自己的社会责任。同时,学校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他对新校区的设计构想无不体现了人才培养的整体性、全面性和系统性。
6年来,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河南省信阳航空服务学校积极服务社会,为当地及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航校人不断进取,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为我省及全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做出了样板。
为了普及应急管理知识,增强应急管理意识,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应对危机和风险的能力,近日,市国资委举办了一场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为主题的专题讲座,机关全体人员参加了讲座。
在讲座中,主讲人机关党总支书记张保生以“应急管理”的定义开篇,从“经验与教训、“风险与挑战”、“实践与思考”三个方面对我国当前的应急管理和危机处理工作的形势和任务做了详细的分析。
讲座强调,能不能有效地应对危机和风险,能不能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能不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已经成为检验政府能否取信于民的重要标志,成为检验政府是否对人民群众负责的试金石。这就需要我们从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应急管理规律性的认识和运用,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应急管理的综合素质。
讲座深入浅出,事例令人震撼,同志们深感受益匪浅,并就国资系统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如何有效应对、化解矛盾,预防群体性、突发事件,维护企业和谐稳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很早以前,信阳又名“柳州”,一条浉河贯穿全城,那时候河道很宽,每逢雨季,河水便泛滥成灾,危害两岸的百姓,老百姓苦不堪言。河里有头神龟,它知道这是河里的大黑龙在兴风作浪。为了拯救百姓,神龟不顾 “必须由玉帝召唤才能上天” 的天条,直接上天面见玉帝,请求把黑龙赶走。玉帝被神龟的精神感动,不仅没有责怪神龟违犯天条,而且还下旨赶走了黑龙,并让神龟在天上安享晚年。可是,神龟惦记柳州的百姓,担心黑龙再次危害百姓,不顾玉帝的挽留,执意和儿子一起下凡回到了柳州。他们从天上下来,就变成了两座山:大龟山和小龟山,日夜守护在浉河北岸。他的妻子因为留恋天上的生活,比神龟晚了一天才下凡,而且迷了路,落在了湖北,就变成现在的武汉市的龟山。
为了纪念神龟,信阳人在龟山上建立了龟山亭。如今,每当冬天雪后天晴,信阳浉河北岸的龟山上白雪皑皑,从远处看,就像一个翘首西望的白色的乌龟,好像在眺望和思念湖北的妻子。成为一道信阳独特的风景——龟山雪晴。
我想,凡是为广大群众谋福利的,老百姓都不会忘记他,世世代代不会消逝。
推荐老师:潘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信阳毛尖”名字的来历。
2、了解信阳是最古老的的茶区之一种茶历史悠久。
3、了解信阳毛尖的炒制工艺的形成。
4、掌握信阳毛尖殊荣连冠,誉满海内外。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信阳毛尖的炒制工艺的形成。
2、掌握信阳毛尖殊荣连冠,誉满海内外。
三、教学准备:信阳毛尖芽叶、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
奖章图片、信阳茶园分布示意图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导入:师介绍茶知识,引出家乡茶。
茶的种类繁多,茶有绿茶、红茶、花茶、白茶等,我们家乡信阳也盛产茶。板书:信阳毛尖(并让学生简要介绍家乡的茶资源情况、茶的种类等。)
二、信阳毛尖茶的发展。
1、唐朝茶叶生产发展开始进入兴盛时期。信阳归淮南茶区。
2、宋代茶叶的制作工艺在唐朝更为精湛,饮茶器具叶更讲究。苏东坡“淮南茶、信阳第一”
3、明朝禁止饼茶生产,茶叶加工开始有了揉条的工序,制茶由蒸青变为炒青,茶的品种也多样化了。
4、清朝茶叶向更高层次发展。
5、解放后,茶产业在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政策上的大力扶持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茶叶已成为信阳市山区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是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之一。
三、观察茶叶,学生感言。
1、教师出示茶叶片(新鲜)。
引导学生从它的形状、色泽等方面谈。
2、教师出示成品茶(一粒),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表达。
3、突出两者之间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不易与艰辛。)
教师总结:是啊,从一片片嫩绿的叶儿到制成品,其中要经历多少艰辛的劳动和复杂的工序。这其间,饱含着多少茶农的汗水呀!
四、引领学生入境,回味“成茶”的过程。
1、指名学生说说茶叶的“成茶”过程。
2、教师小结。(种植、采摘、杀青、揉捻、干燥)
3、按顺序重点讲述采摘、焙茶。
(1)出示采茶图、焙茶图。
(2)谈感受、说体会。(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3)表情感。(你想对家乡的这些茶人说些什么?)
小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正是这些家乡的茶农,用他们的艰苦炮制了茶的醇香。其实,家乡陆郎的绿茶不仅胜在她的色、香、味、形上,她还有许多保健的功效。让我们在这声声古朴的乐声中品茗,让我们了解茶的功效,让我们“饮水思源”,让我们向家乡的这些茶人表示崇高的敬意。板书:我爱家乡茶
五、了解信阳毛尖殊荣连冠,誉满海内外。(播放配乐录音,静静地品茗,深深地思考。)
六、交流学生搜集到的与茶相关的诗句、词句。
七、布置作业。
1、说明“信阳毛尖”名字的来历?
2、说明信阳毛尖茶的发展史?
一、信阳历史文化与红色资源的自身内涵与内在特点
1.信阳历史文化与红色资源具有自身独特的个性
历史文化与红色资源赋予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潜质。信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东临安徽,南接湖北,总面积1.8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80万,辖八县两区。信阳作为中部地区的一个中等城市,除具有中部地区的共性外,还具有自身独特的个性,主要体现在“古、红、绿、要”四个方面。“古”即古的厚重。商周之际,这里建了申、息、黄、蓼、赖等诸侯国,春秋战国时为楚,东汉设义阳县,三国时设义阳郡,盛唐时这里是中央的粮食、兵源基地,北宋改信阳至今,信阳是“陈、黄、蓼、赖、蒋”等13个姓氏的寻根地。“红”即红的鲜艳。信阳是国家明确确定的全国12个红色文化旅游区之一。共和国初期的两大主力,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分别从这里走向全国。这里还是鄂豫皖苏区的首府、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要地、将军的故里。“绿”即绿的诱人。信阳市森林覆盖率达31.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15个百分点。信阳市是八个全国生态示范地级市之一。尤其是信阳的绿茶“毛尖”,绿遍了中国、绿遍了世界。“要”即要的集中。过去,信阳多是南北东西的险隘关口,武胜关、九里关、平靖关等都扼据要点,是往来必经之处。京广、京九、宁西三条国铁,京港澳、大广、沪陕三条高速,106、107、312三条国道和京广高铁在信阳境内形成多个十字交叉,全市铁路、公路、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通车密度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使信阳成为全国45个交通枢纽城市之一。信阳历史文化与红色资源文化,将会成为信阳经济和文化的巨大发展提供潜力。
2.信阳历史文化的理念传承和自然特质
(1)信阳历史文化璀璨。信阳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8000多年前,境内淮河两岸就出现了相当规模的原始农业,保存着裴李岗文化、龙山文化和屈家岭文化遗址20多处。西周时期,信阳分别是弦、黄、蒋、息、蓼、番、申等诸侯国的国都、封地,战国时期曾为楚国的别都。春秋战国时期,楚灭申、息等诸侯国,建申、息、期思等县,属全国建县较早的地方之一。三国及东晋末分别为弋阳郡、义阳郡的郡治所在地,唐代为申州、光州之州治。盛唐时期,义阳是中央王朝重要的粮食、兵源和财源基地,北宋初年改称信阳州,一直延用至今。战国时期,信阳是楚国的疆域中心,并简称为“申”;细腻浪漫的楚文化与绵密柔美的中原文化在这里交汇溶融,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淮上文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
(2)信阳根亲文化繁荣。姓氏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国脉、文脉,形成了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信息学遗产。中华民族一向具有厚德载物、报本返始、依恋本源、尊祖敬宗的传统,这种品性是一种民族认同感和归宿感的体现,根文化正是出于这种民族品性,是中原历史文化的特质。信阳是中华姓氏之根,汉姓100大姓中,黄、赖、罗、蒋等13个姓氏都源于此,地处江淮之间,是历代中原人南迁的始发地和集散地。也是中华众多姓氏的发源地。固始县素有“中原第一侨乡”之称,历史上有四次大规模移民南迁,其后裔又渐次播迁到台港澳地区和菲律宾、马来西亚及欧美等地,形成了“台湾访祖到福建,漳江思源溯固始”的根亲文化现象。符合“和平、和解、和谐”的精神,具有经济价值、文化价值、政治价值和社会价值,并以良好的形象、丰厚的文化积淀,将根亲文化资源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
(3)信阳文化底蕴丰厚多姿。信阳自然山水钟灵毓秀,地灵人杰,这一方土地可谓英雄辈出。楚国一代名相孙叔敖、三国蜀相费袆、唐代“开漳圣王”陈元光、“开闽圣王”王审知、宋代史学泰斗司马光、元代“中原硕儒”马祖常、明代文坛领袖何景明、清末植物学家吴其濬等,像一颗颗星辰在信阳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把历史的天空装点得多彩多姿。孔子周游列国的终点、子路问津处在信阳、司马光砸缸,亡羊补牢的故事也发生在信阳。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播出的《东方红》乐曲,是用信阳长台关出土的战国编钟演奏而成。信阳地处中原,土地富饶,历来是国家的粮仓。唐朝中叶,信阳再次成为中央王朝粮食、兵源和财源的重地。明清时期,信阳的经济、文化已经相当优越,粮食充裕、商业繁荣、名士荟萃,且人文底蕴浓厚,进士、举子辈出。民国时期,信阳辖豫南大部分地区。闽南人把开发福建有重大贡献的陈元光、王审知及其家人被神化,为其建庙祭祀。此外,福建木偶戏、竹马舞等艺术,也都是由信阳移民所创。
3.信阳历史文化与红色资源的内在特点和价值功能
(1)红色资源的内在特点:自然环境独特、人文交相辉映、旅游文化魅力无限。①红色自然资源文化独具特色。在自然地理上,中国自然地理的南北分界线———秦岭一淮河线横贯信阳东西,赋予了独特的自然魅力:过渡带的气象条件和气候类型。四季分明,上游淮河及其支流时刻滋润着大地,中山、低山、丘陵、岗地、平原、山间盆地等多样的地貌和土壤类型使大地生物多样性突出,蕴含多种珍稀物种。②红色历史文化资源颇具名气。信阳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鄂豫边抗日根据地和大别山解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块土地上相继走出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一支支红军主力部队。这里还是将军的故乡,走出了百余名共和国将军,涌现出许世友、李德生、尤太忠等一批名将;这里是华中地区敌后抗战的桥头堡,为鄂豫边抗日根据地和新四军五师的发展壮大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③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发展呈现魅力。信阳境内革命遗址、纪念地有400余处,已被确定立为革命历史文物保护单位178个(处),其中,有一批已被列为省级以上乃至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确立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信阳光辉历史的重要象征。信阳自然风光、历史人文资源和红色资源兼而有之的旅游资源非常难得,能够形成纵横交织,循环贯通的红色旅游线路,可以与山水风光旅游、历史文物游、宗教文化游、风俗民情游、寻根问祖游等紧密融合,使信阳市在开发红色旅游资源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围绕“山、水、林、泉、寺、茶、红”等资源发展“一红一绿”特色旅游,以大手笔、大气魄运筹信阳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以红带绿,以红促绿,积极培育红色文化品牌,把信阳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以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信阳社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2)红色文化的价值功能:历史文化厚重、教育传承深远、影响潜力巨大。①文明传承的价值功能。信阳的历史文化可分为四类,即民俗文化、根亲文化、红色文化和绿色文化。而红色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了解过去,目的是启迪和指导未来。红色文化的文明传承价值功能表现在:一是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环节;二是红色文化提炼和凝聚了革命精神并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得以传承。中国革命的征程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包括大别山精神,都是红色文化的精髓,是激励人们开拓进取、矢志不渝的强大精神支柱,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弘扬这些红色精神。深入发掘红色文化的传承价值功能,是培育新的民族精神的现实需要。②引导教育的价值功能。红色文化倡导的是崇高思想境界和革命道德情操,传播其理念、彰显其精神有利于红色革命精神深入人心。一是红色文化是开展德育的有效载体。红色文化资源内容丰富,每一处革命遗迹、每一件珍贵文物、每一堂传统课都是鲜活的教材,都折射着革命先辈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爱国情操的光芒。一个人对祖国爱得越深,历史的责任感就越强烈,人生目标就越明确,人生信念就越坚定。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无一不是忠诚的爱国者。二是红色文化形式的多样化,使人们在寓教于乐中受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红色资源正是彰显革命历史的新平台、新课堂。③追求人生的价值功能。红色文化关于人生价值,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观点,构成了相互联系的统一的人生观价值。正确对待自己是正确对待他人、民族和国家的基础,而一个人人生价值的圆满实现,又是通过正确处理他人、民族和国家的关系体现出来的,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是统一的,而对于人员健全人格和社会担当,无疑是教育矫治的重点。
(3)信阳文化与产业经济的关联度。在以上所叙的四类文化当中,由民俗文化和由地理山川,以及产业本身组成的绿色文化,也是信阳市地方的传统文化,是其他文化的支撑和基础。从研究文化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当中可以发现,信阳市的民俗文化和绿色文化是基础,对其他文化具有滋养作用。但就对产业发生直接影响,构成产业的外部环境和发展动力方面,以及在今后发展产业当中,如何利用文化资源促进产业发展,主要取决于信阳市的根亲文化和红色资源。对此,就需要详细研究根亲文化和红色文化在全市文化发展当中的功能。通过确立建设“魅力信阳”的发展目标,在探索和发展中寻找着力点和支撑点,从信阳的产业发展方面开拓新的途径。第一产业,大力开发信阳茶,举办茶文化节,绿茶已系列化,红茶开发初具雏形,拓宽市场,扩大影响,茶叶的质和量都上一个新档次,为信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提供良好的商机;第二产业,以羚锐、华英等工业为龙头,不断拓展开发空间,把产品推向农村,与农村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随着第三产业的繁荣,旅游业的兴起已成为信阳市发展的一大亮点。特别是根亲文化和红色旅游地位的确立,进一步带动招商引资,为信阳产业的开发打开一条新通道。因此,信阳产业的发展需要依托于这些年来信阳历史文化的挖掘,特别是历史文化当中的根亲文化,以及历史进程当中在豫南形成的红色资源,红色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历史文化,在实践当中探寻信阳历史文化与红色资源的影响,对信阳产业经济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信阳历史文化与红色资源对其产业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和潜在影响
1.在文化的挖掘上:经济与文化共融
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活动与精神文明活动相因共生的过程和成果。挖掘整理根亲文化,是当前精神追求达到一定历史高度的必然选择。(1)经济与文化发展并重。寻根文化资源的独特性,决定了寻根旅游开发必须抓住历史联系,深度挖掘其文化内涵,将无形的文化有形化,这样旅游者才能获取内心深处的归属感和民族认同感,这是发展根亲文化的灵魂和精髓。同时,在挖掘上,要特别注意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不能开发过度而影响人居环境的生存质量。(2)联合与竞争共荣。在发展根亲文化,开展寻根旅游之时,防止出现开发混乱、单打独斗、互相拆台、恶意竞争等现象,结果导致很多区域的根亲文化旅游开发没有亮点,集体平庸。(3)发展与保护共享。发展根亲文化必有一定的物质载体来承载,也就是文物。在发展寻根旅游的时候必须重视对文物的保护,坚持在保护文物的前提下进行基本建设和生产建设,在基本建设和生产建设的过程中注重文物保护,努力实现文物保护事业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2.开发文化资源的利用上:资源与发展相随
信阳在开发利用根亲文化资源过程中,各县区因资源不一,存在发展不够平衡。一是认识不够,定位不清。有的县区、部门领导对开发根亲文化资源的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没有把寻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放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规划中统筹考虑,导致对寻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在本地全面发展中的定位不清。全市根亲文化的研究开发不够系统,缺少长远的工作规划及目标。二是投入不够、结合不紧。根亲文化资源的研究、宣传、开发和保护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在开发启动阶段,需要政府部门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目前开发资金投入显然不够,而且没有把寻根文化活动的开展与招商引资、对外经贸、科技交流、发展旅游、文化事业紧密地结合起来。三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倾向严重,缺少战略眼光,急于见成效的思想影响了寻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进程。根亲文化是民族文化与精神的重要成份,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协作、奋斗精神,它的作用的发挥是逐渐的、持续的、潜移默化的。四是各自为阵,缺乏配合。目前,市县根亲文化资源研究开发利用相关部门各自为阵,缺乏相互合作与配合,整体效果需要有一个提升的过程。
3.在文化资源的保护上:打造文化产业品牌
(1)确立文化理念的系统化。“根亲文化”资源在当前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有着显著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政治价值和社会价值,以姓氏寻根、客家人寻根、人文初祖拜谒为龙头,对特定的地域文化、语言文化、民俗文化、政治文化、农耕文化都有积极的保护和开发作用,促使寻根华人回乡投资、旅游,推动了合作开发,带动了旅游、商贸、文化活动等相关产业的发展。(2)打造文化品牌的多元化。三皇五帝文化、姓氏根亲文化、历史名人文化、佛道儒家文化、黄河文化、少林武术与太极文化为核心内涵的“根亲文化”品牌项目建设和文化基地建设,拓展中原“根亲文化”对华夏文明历史传承创新区的建设视野。(3)定位文化战略的产业化。“根在河洛”、“寻根的起点是闽南,终点是河南”已成为海内外华人的共识。中华文化标志城就选址山东济宁,中华始祖园落户甘肃天水,中华孝道园建在江苏常州。此外,“根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提供行之有效的系统支持,以中原为平台依托的整体性规划。(4)品位文化资源的形象化。文学作品与文化作品打造还有待于提升,主要原因是对文化的理念缺失。从文学、艺术等基础的角度去创作,使红色资源的开发具有厚度和张力。从文学作品具体内容创作来讲,反映红军时期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戏剧等,需要适应大众文化的需求。
三、信阳历史文化与红色资源对其产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选择
1.以文化为圆点,在中部崛起中寻求发展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文化的着力点在“化”字上,文化的力量也体现在“化”字上,要以文化人、以文化物、以文化事、以文化世。寻根认祖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认同,姓氏寻根是人们以姓氏为纽带所进行的文化寻源,包括多种文化元素。核心是以儒、道、释相结合的追求仁爱、统一、和谐为主的文化,包含姓氏文化、农耕文化、政治文化和民俗文化等丰富的内容,有着地缘特征、情感特征、开放特征与和谐特征等显著特点:切切实实搞好姓氏研究,真正摸清姓氏“家底”;在高等院校开设“中华姓氏学”课程,培养姓氏研究人才;利用各种手段,如图书、影视等广泛宣传信阳的姓氏资源优势;实现中原崛起,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的助推器,吸引更多的海外华人与民营企业家到信阳创业,将文化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培育寻根文化战略与产业。通过建立完善的寻根文化资源开发性的研究体系、系统的寻根文化资源的保护体系、特点鲜明的寻根文化对外宣传体系、全面系统的网络性的海内外华裔联谊体系和紧密配套的寻根文化资源开发的产业体系,打造姓氏文化的品牌与基地。文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承载历史、传承人类文明,提供动力、振奋民族精神,创造价值、推动经济发展,提升素质、塑造良好形象,增进共识、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使“根亲文化”更具活力,拓宽寻根问祖的社会效益。
2.以文化为支点,在中部崛起中寻求超越
(1)发挥区位优势,把优势做强。信阳的优势很多,但最突出的就是信阳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一是强力加快城市化进程。信阳北距郑州313公里,南距武汉200公里,东距合肥360公里。已经形成具有很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区域经济中心。二是强力发展物流经济。将发挥武汉、郑州两个区域物流中心的优势,当好支点。重点发展与物流配套的仓储业和信息技术,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三是强力发展生态经济。立足于信阳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有信阳特色的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提升特色内质,把特色做特。一是特色农业。信阳毛尖茶是最值得信阳人民自豪的特色农产品。信阳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宋时苏轼即有“淮南茶,信阳第一”之誉。一方面建设茶基地,发展茶产业,打造中国茶都。二是举办茶文化节,以茶为媒促发展。吸引美国、法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众多商客前来投资合作。二是特色旅游。一方面是生态旅游。信阳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山、水、林、泉、寺”俱全,鸡公山是我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南湾湖面积70多平方公里,是西湖的12倍,被誉为“豫南明珠”;新建出山店水库总库容12.51亿立方米,被誉为第二个“南湾湖”;灵山寺、汤泉池闻名遐迩,为生态旅游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是红色旅游。信阳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新县是当年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罗山何家冲是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新县是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老将军的故乡,光山县诞生了邓颖超、万海峰、尤太忠等一大批革命名人。红色旅游资源遍布信阳各地,为信阳崛起带来新的希望。三是特色劳务。信阳是劳动力资源大市,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令人瞩目的“信阳现象”。通过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拓展劳务输出空间、提升劳务输出质量,全力打造信阳的劳务品牌。
(3)持续支农强工,把产业做大。不断调整农业结构,继续实施优质农产品产业工程,进一步提高畜牧业及水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和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按照工业立市的观念,重点发展食品加工、非金属矿物采选及制品业、木竹等材料加工、冶金、化工、医药制造等“八大支柱行业”。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优势产业、优势区域集中。以信钢、华豫、华英、羚锐、金鼎、世纪金源、木工机械等重点企业为基础,鼓励引导企业购并、联合、重组,打造名优产品和强势企业,努力形成一批销售收入超10亿、30亿、50亿元,具有核心竞争力、在国内外处于先进地位、行业内具有竞争优势的大型企业集团。
3.以文化为起点,在中部崛起中寻求空间
(1)繁荣寻根经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①统筹规划。把根亲文化放在文化事业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中统筹考虑。把根亲文化资源的开发同生态旅游、红色资源的开发有机地结合,建立起研究、开发、建设、保护、宣传、联谊的有机共同体,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②整合资源。加大研究的力度,整合根亲文化资源。加强与闽粤台地区姓氏文化研究机构和民间宗亲社团的交流与合作,与省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取得联系,实现强强联合,强力开发根亲文化产业。③打造品牌。一是发展根亲文化产业。开发启动资金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进入,鼓励私营企业特别是房地产企业参与根亲文化基地建设。加大对根亲文化相关标志性建筑的建设和保护力度,将固始、潢川、信阳市区作为根亲文化品牌基地,开发建设根亲文化系列景点,形成根亲文化园。根亲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和景观建设要溶于城市化建设、城镇改造之中,溶于文化教育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之中,体现出城市的根亲文化特色。二是注重寻根产业的开发。围绕根亲文化资源,根据市场、社会的需求开发根亲文化产品,提供寻根服务。以吸引寻根资金建设家乡为主,开发促进旅游市场发展为辅,扩展根亲文化产业的发展外延,形成寻根产业体系。三是打造寻根旅游品牌。结合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开发寻根旅游项目,使寻根谒祖和观光旅游、商贸合作有机地融合,叫响寻根文化旅游的特色品牌。
(2)突出文化内涵,形成特色体系。不管是历史文化、还是红色资源,归根结底还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依赖是血缘关系,有道是血浓于水。①突出文化优先的原则。不管是联谊活动还是招商引资,必须以文化认同为核心,发挥和谐长久的效力。②打造文化品牌的厚重。把文化品牌作为战略研究,不管是根亲文化还是红色资源,都应该作为品牌打造。根亲文化形成思想载体,用历史故事和历史传承来认同,形成和谐建设的氛围。红色旅游更应该找准品牌,突出革命历史的文化内涵,营造信阳独特的文化品牌。③搞好文化体系的开发。从文化宣传,文艺作品,到文化产品,形成系列,倾注旅游和招商引资两大领域,用品牌带动信阳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
4.以文化为聚点,在中部崛起中寻求支撑
(1)凭借信阳红色文化资源优势,丰富其产业的文化内涵。建议通过带动旅游、餐饮、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将一批全国知名的红色文化品牌培植成叫得响的经济品牌;建立和完善整个红色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政府牵头,专家献策,群众参与,建立和完善一整套促进红色文化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2)开发利用好强大的红色文化资源,建设一批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建议建立红色文化培训基地,与上级政府部门合作共建,建立红色文化培训学校,作为培养干部、教育干部、当好干部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努力使这些教育基地形成一定的规模,构成一条旅游产业链,产生出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围绕拓展信阳红色文化做文章,拉长红色文化的产业链。建议把信阳的红色文化与茶文化、根亲文化、干校文化、民俗文化、绿色生态文化等有机融合,努力打造出集传统教育、寻根祭祖、休闲度假、娱乐观光等为一体的红色文化产业新格局。(4)成立各种红色文化传播机构,形成较为完备的红色文化传播创新体制。建议与高等院校、各地优秀传播机构和优秀文化人才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把红色文化产业链做大做强,使其具有持续竞争力、富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持续为产业经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和拓展空间。
摘要:信阳历史文化悠久厚重,其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根亲文化等多元文化资源的特质,从不同层面上构成信阳文化资源的重要内涵。开发和利用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根亲文化资源,是支撑信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通过对信阳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根亲文化等多元文化资源的挖掘,分析其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的影响因素,寻找老区发展潜力和原动力,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目标,并提出与之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信阳历史文化,红色资源,价值功能,资源整合,策略选择
参考文献
[1]张新斌.河南寻根文化资源的战略思考[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6,(3).
[2]赵菊敏.中原经济区建设面临的多重转型及其思考[J].特区经济,2012,(2).
[3]曹树武.关于全面构建先进税收文化的理性思考[J].税收研究资料,2010,(5).
[4]闫喜琴.论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中原旅游的区域合作[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信阳人力资源管理局】推荐阅读:
信阳市住房公积金提取管理办法09-28
光山到信阳09-18
信阳毛尖促销策划11-01
信阳私营企业注册登记06-18
信阳团市委权益部201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06-05
人力资源管理周记06-06
科技人力资源管理07-20
人力资源调配管理09-19
人力资源管理资料09-23
人力资源管理经验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