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诗意

2024-08-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忆江南诗意(精选9篇)

忆江南诗意 篇1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作者简介]

白居易(公元772-846),字乐天,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居下邦(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含为事而作”,是新乐府户外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相传老妪也能听懂。常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也常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谕、闲适、感伤、杂律。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谕诗。他的讽谕诗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资料:一、广泛地反映人民的苦难。这其中有同情农民的作品,如《杜陵叟》,也有哀叹妇女命运的悲歌,如《上阳白发人》、《后宫词》等。二、深刻地揭露统治者的罪恶,如《卖炭翁》、《红绒毯》等。有《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注释]

忆江南:据《乐府杂录》,此词又名《谢秋娘》,系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作。又名《望江南》、《梦江南》等。分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七字,双凋五十四字,皆平韵。《忆江南》共3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曾:以前。

谙:熟悉。

江花:江边的花。胜,一作“似”。

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此指蓼蓝。《旬子·劝学》:“青出于蓝而青于蓝”。

[译诗、诗意]

江南美啊,对我来说江南的美景以前是那么的熟悉。灿烂的阳光把江畔的野花照耀得比火还要红,春天的江水如蓝草一样碧绿清澈。这样的景色让我怎能不常常回忆呢?

忆江南诗意 篇2

风景旧曾谙 (1) 。

日出江花红胜火 (2) ,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作者

白居易 (772-846) ,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他是除李白、杜甫之外名气最大的唐代诗人。他写诗敢为百姓诉苦, 敢批评皇帝官僚, 内容丰富多彩, 语言通俗易懂, 在当时, 妇女和儿童都能欣赏。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广泛流传, 而且很快传到朝鲜、日本等国。白居易是最早写词的诗人之一, 《忆江南》就是一首词。

注释

(1) 谙 (ān) :熟悉。

(2) 胜:胜过。

译文

江南的风光多么美好, 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还要红, 春天来临时碧绿的江水呈现出美丽的蓝色, 这怎能不叫人想念江南?

赏析

白居易曾担任多年的杭州、苏州刺史, 对江南的秀美景色十分熟悉。晚年时他回到洛阳, 作了《忆江南》三首, 这是第一首。

首句“江南好”, 直抒胸臆, 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怀念之情。“风景旧曾谙”紧承上句, 写出了留在印象中的风景, 使前面的议论有了切实的根据。

下面两句紧扣一个“好”字, 具体描绘江南的风景:太阳升起时, 江边的鲜花红光四溢, 比火还红;春天来临时, 澄 (chénɡ) 澈的江水碧波荡漾, 像被蓝草染过一样。这两句对仗工整, 色彩鲜明, 成为描写江南春景的千古名句。景色如此秀美, 怎不令人魂牵梦绕?因此诗人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能不忆江南”的感慨。这既与首句相呼应, 又反映了诗人对江南秀美风景的怀念之情。

全词语言清新活泼, 感情真挚, 宛如一首生动的民歌, 极富感染力。

烟花三月 忆江南 篇3

昨日,身处三而环海的大连,感受到祖国北方之海的辽阔、壮美,让我想起了我的南国、深圳的海湾,必也是“默默的春潮已开始鼓动起夏的浪花,强大的暖流正铺天盖地地砸向礁石,涌入海滩,春叶的幼稚也转入夏的成熟……。”

而在这烟花三月,在这迷人的季节,我童年的故乡,杭州,又该是怎样的胜景啊!白居易的千古名词日:“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我生命中最美好的记忆都是在出生地杭州。她就像如今深圳家中躺在角落里那个时间的储物柜,天天在身边,那里锁着我的过去,存放着我的回忆。每每回来,会打开那把只有我能打开的锁,河坊街有多宽,苏堤、白堤有多长,杭州的历史就有多重。在这里,我闻着那些杭州的味道,想那烟花三月的鸟语花香,让我想家。

我想念,杭州苏堤春天的柳绿桃红,白娘子许仙的传说,带给少女的我最纯真的爱的憧憬;我想念在灵峰,和小伙伴们拿着手电筒去无名深洞探险的经历;我想念西湖上的泛舟,在大学读书时,周末与好友租一小船,在船板上看书聊天,或任小船儿飘荡,或摇船于六吊桥桥洞下遮阴、小憩;我想念保傲山,那是记载下了我的初恋,在保俶塔旁的山顶上,我和他骑坐在石凳上晃着脚儿,远眺春烟雨雾中的西湖,怀着那份朦朦胧胧的幸福;我还忘不了在黄龙洞上的葛岭山,小时候初春三月,毛昭晰叔叔带我上山识辨、摘采草药,如今荒芜的老家花园里,还留有当年移栽的白芨和益母草…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是啊,何日再重游,我真想再重游儿时杭州家中的花园。记得当时院子里种满了从各地移植来的花木,小时数过有四五十个品种之多。两百多平米的院子里,春夏秋冬四季,花事不断,甚是醉人。难忘的是那株有两人高的黄、红双色双瓣腊梅树,每年都是她带雪催春,率领群花迎接春天的到来。现在,又是三月天了,梅树的枝头该已是满眼嫩绿了吧。喜花的我,在外这么多年从未找见这么雅贵的腊梅品种。那时最欢乐的时光,是绵绵春雨过后的初夏,每天从里屋浴室接上根长长的塑料管给满园的花树浇水,姐妹们边浇水边嬉戏打闹……

我更想念在岳坟的岳飞墓前,父亲为我们讲述岳母刺字、岳家精忠报国的故事,如今,父亲长逝已整二十年,但岳庙依旧。我也无法想象,杭州,若是没有公元1126年的那场靖康之乱,这座城市的命运将会怎样地延续,可现在她的的确确已成为可以和西安、南京相提并论的古都,可这不应该是她的角色,她承担了太多的历史误会。建炎元年,建康失陷,逃难的赵构第一次来到了杭州,一来,他就不想走了,因为他被这“三秋桂子,十里荷香”迷住了,只是形势所迫,在短暂停留后,又不得不继续南逃,但他已经忘不掉杭州的倩影。所以,自建炎二年,这座城市实际上成为了南宋半壁江山的心脏,但在名义上,她还是只能被称作“行在”。这一叫,就叫了将近半个世纪,到了宋孝宗手里,1175年前后,也许真是“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君君臣臣的北伐之心,早已被风花雪月销蚀得干干净净,杭州作为南宋都城的名分,也终于被扶正。南宋定都杭州后,皇城外围,天街两侧,那些皇亲国戚们买地修房,将一条街道妆点得如花似锦,这就是河坊街。河坊街的前世,就叫做“御街”、“皇城根儿”。

杭州,这个做过王朝的都城,却不见兵戈之气,北方大漠胡沙,到此也化为如水温柔。马可·波罗称她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这个从意大利来的冒险家,被这个城市所惊呆了,他留下的游记里,极尽对这个繁华天城的描画,引动整个西方对东方的渴望。杭州之美,主要在西湖边。杭州城内西湖边,五步一个古人,十步一个故事,好挤也。好在有西湖一池水,这一池水容下了千年恩怨,容下了佛道儒隐,容下了儿女情爱,容下了兴亡悲欢。美人书生、才子佳人的故事,为杭州平添了几分妩媚、宽容。

去年初春三月去杭州,重游保俶山,遥望孤山东北面“放鹤亭”旁的梅山上,黄、绿、金本应分时节轮流斗艳的腊梅,因去年春早天暖,竞同时开放,美不胜收,那暗香铺满了整个西湖。想那隐士林和靖悠然持杯,吟着“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乐得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当真是隐逸了吗?书生十年寒窗,真的是为着放弃、逃离?既有今日,当日何必苦苦执着追求?又想那千古传唱的钱塘苏小小歌“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即今西泠)松柏下。”最后是“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临终遗言说:我生于西泠,死于西泠,今愿埋骨于西泠,庶不负我苏小小山水之瘾也!

想起前日在大连与带我们出行司机的一番闲谈,禁不住莞尔。这位开旅游公司的司机一听说我是杭州人,就打开了话匣子。说他刚从杭州回来,女儿和太太都迷上了杭州,女儿在北京大学毕业竟到杭州找工作,并住了下来。在中国北方人眼里大连是最美的是最适宜居住的地方,而他家有临海靠山的大套房,就这样的条件,妻儿竟还跑到杭州不回大连,他前天刚从杭州探亲回来。问起他的感受,他朗朗地说:去了二十天,竟然下了整整十八天绵绵的细雨,真是受不住。我笑着说:“你真好运气,那可是杭州最有诗意和情调的时节。”

当晚回深,难以入梦,躺在身边记忆的储物柜又打开了。杭州三月的烟雨如雾如梦般笼罩了整个房间。在我的梦忆中,春天里的杭州,时有蒙蒙烟雨,给周围景物罩上淡淡的光晕,那雨丝柔化了杭州的景致,一切宛如少女披上了薄薄的面纱。在湖边苏堤,伴着隐现的桃红及如烟柳丝,更增添了江南独有的意境和韵味,那北方大汉所说的十八天绵绵细雨正是我追梦已久的西湖印象。我想,杭州的烟雨神韵还未销蚀这个粗犷的北方男人,大约是他认识杭州时间不长吧。杭州是诗,杭州是画。她的美,是经过岁月的沉淀,慢慢浸润到骨子里去的,需要慢慢去发现,细细去体会。杭州,是座了解了就不想走的城。

烟雨柳絮,梦醉江南。让我们相约吧,烟雨三月下江南,去感受江南那份甜美迷人的春的气息,去领略杭州苏州的都城柔情、徽州歙县的菜花清香、乌镇周庄的水乡写意,这一切,也许都会令我们如醉如痴,留连而忘返………

能不忆江南? 篇4

本期嘉宾:江南大学

属性头衔: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

出生年份:1902

现居住地:江苏无锡

精神内涵:笃学尚行,止于至善

擅长学科: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英语等

昨晚的梦境又浮现出来——我到了一个处处是湖泊的地方,那些湖泊是那么美,湖面上飘散着氤氲的湿气,如薄雾轻笼一般……从湖北来到江南以后,我对江南的湖泊印象极深,以至于在梦境中也难以忘怀。

在江南大学,我常独自徘徊在回宿舍的路上,欣赏沿途的一个个湖泊和一座座小桥。江南是多桥的,且每座桥会有属于自己的名字,如合欢桥、东林桥、百合桥,名字很美,也隐含着些许深意。学子们匆忙经过湖边,无暇顾及这美丽的风景,我却极喜欢陶醉于这些景致。湖面绿而稠,没有半点波澜,只是偶尔有一两只野鸭自由地游过,让人想起朱自清笔下《梅雨潭的绿》中那舞女浓重的绿色绸裙,湖边修剪得极整齐的一丛丛芦苇也似乎苍翠得要滴下重墨来。这和湖北江城的湖泊不一样,江城的湖泊大而蓝,水面清澈光亮,连湖面吹来的清风也是干净凉爽的,而这里的风是温暖袭人的,有“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意味。

江南是多竹的,让人想起王禹偁《黄州新建小竹楼记》中那虽被贬却依然忧心国事的儒家士人精神,也让人想起苏东坡所说的“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翠绿的竹代表着文人耿介绝俗的品格,营造了具有传统氛围的文化空间。茂密的竹林里,空气中似乎弥漫着竹子散发的香气,我喜欢穿着我偏爱的一袭白色长裙穿梭于此,因为长裙的优雅迷离和裙摆处那被风吹起的古典情韵与这竹林相搭配再合适不过了。

宿舍楼外的那丛竹林也长得极其茂密,竹身长而伸展,竹枝竟延伸到我三楼的窗台外,打开窗户就可触摸到细长而柔软的竹尖。风吹过的竹林哗哗作响,令我想起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里白流苏和范柳原复杂而又单纯的爱情——在香港浅水湾饭店里,他俩住在不同的房间,柳原打电话问:“流苏,你的窗子里看得见月亮么?”流苏不知为什么,忽然哽咽起来,柳原道:“我这边,窗子上面吊下一枝藤花,挡住了一半。也许是玫瑰,也许不是。”柳原不再说话,可是电话始终没有挂上……尽管我窗台外伸展的不是那充满爱情的藤花,但这极富生命力的竹尖也让我感受到那倔强而柔韧的情绪。我将手臂伸出窗外,用手指轻弹着纤细的竹叶,似乎感受到在每一幅类似的图景下曾跳动着的真实的灵魂。

有人因为一座城市而选择一所大学,也有人因为一所大学而爱上一座城市,而我两者皆是。前不久与朋友去市中心的耶稣教堂里听虔诚的信徒们唱诗,那高亢之音竟让人强烈感受到一种崇高之美,并被耶稣的救世主精神所打动,有种要掉泪的感觉。真没想到在车水马龙的喧闹大街上会有这样一处安静所在,西方文明与传统现代文明在这里得到统一。

这里名人故居比较多,虽然房子已被拆了一部分,但建筑还保留着当时的精巧别致。在房屋的各个角落仿佛还会闪现出那些过去时光里儿童嬉戏玩耍的种种情景。那房屋外的小花园着实可爱,小小的院落里放着一口大水缸,那天正好下着雨,雨水滴滴答答地落在水缸里。遥想从前的岁月里,是否会有一位红颜女子对着这濛濛细雨出神呢?假山下小水池里的几条金鱼自由自在地游动着,鱼儿怎知多情人的心思,它们不过沉溺于短暂的快乐罢了,百年前的鱼儿和今日的鱼儿并没有什么差别,只是观察它们的人不同而已。

道不尽的江南风物,或许在我的人生抑或是梦里已深深扎根,教我怎能不忆江南?

江南好,最是忆美食 篇5

短短两年时间,滨江大道边上的上海浦东文华东方酒店的58°扒房就已经积攒起了强大的人气。扒房的领军人物Richard Ekkebus 是一位屡获国际殊荣的顶级名师,才华横溢,58°这个名字就是因为他根据自己多年烹饪牛排的经验而得出的私房结论:58°是烹饪牛排最好的温度。而除了牛排,这里的其他很多菜品,甚至桌边的小食都充满个性,比如辣味的黄油。这些以用心来创造的小心机正是给食客不停带来惊喜的地方。

谷饲牛排

谷饲牛排,顾名思义,其牛排是从纯稻谷饲养长大的牛身上取得的。谷物喂养的牛肉纹路清晰,更香更嫩,并采用低温排酸和手工分割以确保质量。这种牛排带一点点脂肪,在高温的作用下,散发出迷人的香气。需要注意的是谷饲牛排千万不能煎熟,以五分熟到七分熟最能表现其的美味。大厨煎好之后撒上新鲜的迷迭香就会马上呈给食客,牛排切开之后肉的切面是富有光泽的玫瑰红,颇有几分撩人之姿,确实是一道口感和气韵兼修的肉食主菜。配菜是煎的刚刚好的小洋葱,和牛排是多少年的经典搭配,也更衬其香气。

最后再说明一下草饲和谷饲的差别,除了草饲牛通常脂肪含量更少,谷饲牛更肥美柔嫩,在营养成分上也有些差异,两者的单一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以及omega-6脂肪酸几乎相同,但草饲牛的omega-3脂肪酸是谷饲牛的5倍,另外共轭亚油酸(CLA)含量是谷饲牛的2倍,它能促进脂肪燃烧,保护心脏等一些其他的正面作用。澳洲牛多是草饲为主,美国牛则以谷饲为主。

腌三文鱼

腌制和烟熏三文鱼最早是由爱斯基摩人发明的。他们发现三文鱼的肉经盐腌和烟熏之后,能更持久地保存,味道不失鲜美,后来这种吃法就在全世界流行了开来。切得薄薄的鱼片看上去诱人极了,直接吃,伴以新鲜蔬菜,或吃时再淋上一点柠檬汁都是推荐的食法。鱼肉入口不似刺身三文鱼的软糯,而是一种硬啫喱的口感,外观是几近通透的肉红色凝胶状,鱼肉表面干爽硬朗。由于腌料使用量大,成品口味融合了鱼肉的鲜美和香料的香辛,使一些本来从不吃生鱼的朋友尝了后都很喜欢,是绝好的前菜。

香煎羊排

这道意态撩人的肉食主菜香煎羊排的登场昭告了午宴的正式开始。下刀的时候可以感受到羊排的韧性,入口是肉自然的鲜香,仔细咀嚼,也没用太多调料的味道凸显,单纯肉类的香气直逼喉头。大厨介绍,这道羊排是用坑纹锅煎的,选它来煎羊排最大的好处就是它的坑纹设计,其最大程度的接近了BBQ的铁栏,使高温后析出的油份与水份被隔绝在坑纹里,不会形成平底锅那种被油水煮着的状态。口感会比平底锅煎的更好。

大厨同时也介绍道其实这道香煎羊排做法其实也不难,在家也可轻松完成。先将羊排洗净,放入红酒,盐,黑胡椒,新鲜迷迭香腌制两至三小时。大厨在这里特地提醒说羊排的腌制时间不可太长,因为腌料里有盐的原故,若腌的时间过长,羊排的水份会逐渐流失而影响最终的口感。配菜土豆放锅内煮熟,洋葱和红椒切块,放锅内煸炒出香味。将所有配料都放入烤盘中,撒上盐,黑胡椒,200度上下火烤20分钟翻面,再烤10分钟。值得注意的是,推荐选用带骨羊鞍,质地细嫩没有膻味。土豆尽量放在羊排正下方,这样烧烤时羊油会滴上土豆上,会让土豆更有别样滋味。

章鱼色拉

章鱼色拉是典型的地中海美食,在西班牙或意大利的很多馆子里你都可以看到这道清爽的前菜,海味十足还经济实惠,颇受当地人的喜爱。这道菜因为颜色看上去清爽诱人,从色泽上就能激起食欲,让挑剔的食客也不禁频频下箸,吃个畅快。入口的口感极其有韧性,在咀嚼之后,橄榄油的香气会浓浓的泛上来,更添香气,同样也是下酒的好小菜。章鱼色拉的食材的取得和做法都不难,首先洗净章鱼,整只冷水下锅,煮开后撇净白色杂质漂浮物,然后加入意大利醋和提前切好的蒜片,转中小火煮大约40到50分钟。筷子可插入章鱼,代表已煮好可关火。有个小tip是煮章鱼水开之后还可以挤三分之一个柠檬汁进去,可以达到去腥的作用。煮熟之后的章鱼放进冰水里冰起来,然后章鱼切成一片一片的片状,把刚才挤剩下的柠檬汁都挤在上面,用橄榄油拌匀即可啦,因为章鱼本身就有咸味,口味清淡的就不需要再加盐了,其余可以按各人喜好加盐加胡椒来调味。

手工冰淇淋

甜点吃冰淇淋怕是没有人会反对的吧,文华东方用心在这道甜点上可见一般,完全是纯手工制作的冰淇淋看上去诱人极了,而且还有多种口味可选,每一种口味分量的不大,解馋的同时还能满足好奇心,轻松尝遍七种口味。做手工冰淇淋的原料天然,包括冰冻各式水果块 500g, 有机希腊式优格500g和流质蜂蜜或龙舌兰糖浆4 汤匙。先把希腊式优格,流质蜂蜜或龙舌兰糖浆和你喜欢的任意一种水果一起放进搅拌器内, 搅拌至完全软滑, 期间要把机器停下数次,用大匙把四周的果碎拨下来埋进底部,才再继续搅拌。重覆至完全搅拌光滑。倒进一个宽底的大容器内。把优格放进冰格( - 18C ) 冰冻 8 小时以上,吃之前20分钟取出稍为软化再食用口味更爽滑。

忆江南古诗内容 篇6

定格

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双调

欧阳修《望江南·江南蝶》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

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

天赋与轻狂。

微雨后,薄翅腻烟光。

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词牌介绍

《忆江南》,本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望江梅》《春去也》《梦游仙》《安阳好》《步虚声》《壶山好》《望蓬莱》《江南柳》等。《金奁集》入“南吕宫”。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至宋人多将其叠为双调。

晚唐段安节《乐府杂录》中记载:“《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李德裕(787—849)为晚唐人,然盛唐玄宗(685—762)时教坊已有此调名,玄宗末年崔令钦所著《教坊记》“曲名”下录有《望江南》。王国维曾据此以辩此调不始于李德裕,《乐府杂录》所言不确。任二北《敦煌曲初探·后记》则说明盛唐时已有《望江南》调作“三、五、七、七、五”者,并举天宝十三载崔怀宝赠薛琼琼一首为例,崔怀宝《忆江南》词云:“平生愿,愿作乐中筝。得近玉人纤手子,砑罗裙上放娇声。便死也为荣。”其平仄、叶韵、句法均与中唐白居易所作的三首《忆江南》词同。明·杨慎《词品》卷一云:“《望江南》,即唐法曲《献仙音》也。但法曲凡三叠,《望江南》止两叠尔。白乐天改法曲为《忆江南》。”陈旸《乐书》云:“法曲兴于唐,其声始出清商部,比正律差四律,有铙、钹、钟、磬之音。”据以上诸说,《望江南》之名始自盛唐开元天宝年间,且既关法曲,又关教坊曲。后白居易依此调作《忆江南》三首,因第一首首句云“江南好”,故又名《江南好》。此外,因刘禹锡词有“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句,故又名《春去也》。温庭筠词有“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句,故又名《望江楼》,皇甫松词有“闲梦江南梅熟日”句,故又名《梦江南》《望江梅》。

宋代常有将两首《忆江南》分作上下阙,成为一双调者。如王安石词九首,每首第一句均为“安阳好”,见《全宋词》卷九十八,故此调亦名《安阳好》。张鎡则以此调作《梦游仙》多首,见《全宋词》卷二百八十一。其《纪梦》一首有“飞梦去,闲到玉京游”之句,故此调又名《梦游仙》《步虚声》等。

古诗品读

《忆江南》全首五句,最要注意的是末了一句。这里举皇甫松的两首作比较。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画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

开头“兰烬”指灯花。灯残了,屏风上画的红蕉颜色也黯淡了,是说已是夜深时候。下三句写梦境:在梅雨时节听画船的笛声,十四字概括地写出了江南水乡的光景,真象一幅名画。但是不无缺憾的是,这十四字若作为一首七绝的后半首,是韵味无穷的好诗;但作为《梦江南》,后面着一句“人语驿边桥”,便嫌全首情景不集中,难免“蛇足”之讥。这个调子的结构同《浣溪沙》一样,最忌末了拖一个孤另另的尾巴。

皇甫松另一首却写的恰好:

楼上寝,残月下帘旌。梦见秣陵惆怅事,桃花柳絮满江城,双髻坐吹笙。

这词开头写夜景,后三句写梦境,和前首作法全同。其所以胜过前首的,是末句紧接上两句,构成一个美好意境。“双髻”以局部见全体,写出整个美人的形象。“桃花柳絮”和笙声似无必然的联系,不同前首的笛声和雨声密切相关,但它的意境是相通的。唐人郎士元有一首《听邻家吹笙》七绝说:

风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无数花。

不见吹笙之人,而想象笙声出于无数碧桃之下,这是以碧桃之艳形容笙声之美,以色写声,是艺术意境之所谓“通感”。这词以“桃花柳絮满江城”作背景,写吹笙的人,也有同样艺术效果。并且它用一个旖旎风光的回忆场景,反点第三句的“惆怅”,手法意象更曲折幽美了。

《忆江南》又名《梦江南》《望江南》,皇甫松这两首是写“梦”,温庭筠有一首是写“望”,也是晚唐词里的名作: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这是写一个女子盼望她的情人而终于失望的心情。她希望眼前过去的船只,必有一只是载她的情人归来的,然而望到黄昏,依然落空。于“过尽千帆”句之下,用“斜晖脉脉”七字作烘托,得情景相生之妙。“过尽千帆”是写眼前事物,也兼写情感,含有古乐府“天下人无限,慊慊独为汝”的意思。清代谭献词:“红杏枝头侬与汝,千花百草从渠许。”也同此意。

“斜晖脉脉水悠悠”不仅仅是景语,也用它来点时间,联系开头的“梳洗罢”句,说明她从早到晚,已是整整望了一天了。也兼用它来表情(王国维《人间词话》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斜晖脉脉”可以比喻她对情人的脉脉含情,依依不舍。“水悠悠”是指无情的他,象悠悠江水,一去不返。“悠悠”在这里是形容无情,如“悠悠行路心”,是说象过路的人对我全不关心。这样两面对比,才逼出下文“肠断白苹洲”的“肠断”来。若仅作泛泛景语看,“肠断”二字便没有来路,并且使全首结构松懈,显不出这末句“点睛”的作用。我以为,就这一词看,应如此体会,就温庭筠这一作家的人事部作品风格看,也应如此体会(温词手法都很精深细密,与韦庄清疏之作不同)。

这词字字精炼,陪衬的字句都有用意:如开头的“梳洗罢”,也不是虚设之辞,含有“女为悦己者容”的意思。古时人采苹花寄相思,末句的“白苹洲”,也关合全首情意。这好象电影中每一场景每一道具,都起特写的作用。末了五字必不是泛泛填凑。但是若不体会上句“斜晖脉脉水悠悠”七字情景交融之妙,则末句也会成为孤零零的尾巴,这样就辜负作者的匠心了。

前人对这个调的末句,大概有承上、总结、转折、伸明等几种作法。“双髻坐吹笙”是承上,“肠断白苹洲”是总结,至于作转折的,如杨慎《咏雪》:

晴雪好,万瓦玉鳞浮。照夜不随青女去,羞明应为素娥留。只欠剡溪舟。

末句忽作怅望不满之辞,却有不尽之意。他另有一首《咏月》,也同此作法:

明月好,流影浸楼台。金界三千随望远,雕阑十二逐人来。只是欠传杯。

末句伸明本意的,比如王世贞的一首:

歌起处,斜日半江红。柔绿篙添梅子雨,淡黄衫耐藕丝风。家在五湖东。

萦绕不去的江南诗意 篇7

在全球化趋势的今天,江南仿佛一种音乐的流派,其影响,独特人文的造诣,已经到达世界各地,正如它的刺绣、丝绸、茶叶或昆曲。一个南美人,很有可能端坐在一张明代的太师椅上,而她背面的窗景是逶迤雄峙的安第斯山脉。

“仿佛在一部老电影里旅行,或者/正在撰写新的传奇……”(韩东《山东行》)

这块土地上的诗人们,也许在自然山川方面习惯了过多的丘陵和水,大平原,湖泊和四季丰饶,容易浇灌的乡土田野,在秉承家乡的人文习性方面,在主要的放眼世界的诗性眺望方面,对中国其他省份的诗人们而言,眼眶里似乎有着更多湿润,而生活观念上,也相应地更多淡泊、从容和隐忍。举诗人杨键的创作恐怕是极好的例子。他的家乡虽然是工业城市,但是在他过去二十年流布广泛的诗句中,他给读者们勾勒出了怎样一幅传统江南的乡村和山水逐日衰微的画卷!这画卷又是何等地忠实于今天水乡的现实场景!从过去时在田埂上吐血的平民一直到仅仅几分钟前刚被烧成了骨灰的亡灵;摆放在油菜花田里的蜂箱一直到河上的挖泥船,到被驱赶过江的牛群……他的兄长,诗人杨子也不例外,他们身上似乎都秉承了某种对现实生活环境异常敏感的惊惧本能。诗人的眼睛像高清晰的摄像机镜头一样记录下来我们周遭被败坏了的发馊的日常生活:“喊着口号的人,从左边转到右边/脸上没有忠诚,没有赴死的决心。”一种超现实的街景,对今日江南之生理层面的剖析,是为古代“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现代版。

即将百年的中国现代新诗。何其芳的《预言》是其溯江而上,在上海求学时写就的。戴望舒的《雨巷》《望舒草》,李金发的《微雨》,丰子恺的《缘缘堂》,卞之琳、李广田的《汉园集》以及其他更多如朱湘、艾青的作品……都跟烟雨江南结下过不解之缘。江南,汉语的不系之舟,汉语的饮恨吞声,象征了某种程度的中国文化的旁逸斜出,独特的细腻、淡定、淡墨、精美,一种更高层次的全神贯注。同时亦有胡兰成《今生今世》式的不世出的逸乐和清旷。

“吴声清婉,如长江广流,绵延徐逝,有国土之风;蜀声躁急,如急浪奔雷,亦一时之俊。”(宋·朱长文《琴史》卷四)

海德格尔说:“倘我们要寻找树的本质,我们必须确信,贯穿并支配每一棵之为树的那个东西本身并不是一棵树,不是一棵在平常的树木中间可发现的树。”

“人生若梦”。一般中国式样的梦境,都要做到江南人家的枕水而居,桃红柳绿、烟雨岸堤……汉语的水的灵性,在另一名江南诗人邹瑞锋笔下,有了一个诗性端庄的文本。《望虞河》一诗中,诗人一生中的童年、少年、中年时光交替走过。一样的河堤,贮满了几乎一样的春色和阳光,但诗的结尾,几乎以一个迷惘老年的背影孑孓独行着,拐进一条江南人家寻常的弄堂;詩人之手,几乎搀扶起的,是读者内心深处一条河流的精魂,这河萦绕不去,波光潋滟,有时化身为田埂上高低追逐的快乐的小麻雀;有时又回荡起似乎肉眼可以看见的河上涟漪形成的“金色的笑容”,最后,化身为身带病痛,去弄堂深处“寻找一帖灵丹妙药”的年老的母亲,诗意的衍化在此戛然而止,一扇江南弄堂人家的大门,从此关闭。这首诗极其精到、耐人寻味的结构,有一种直击人心的质朴,为当今诗界所罕见;而诗作者在结尾处的笔锋一转,令人想起鲁迅在评价唐传奇《南柯太守传》中的说法:“假实纪幻,余韵悠然。”

同样的故事和风景早在二十年前,曾经出现在诗人小海的一首名诗《北凌河》中,这里《北陵河》到《望虞河》,不同时期的两名江南诗人,仿佛不约而同,通过大河之镜,同时目睹了我们时代的江南乡土的命运,尽管这自传或半自传式的命运,告诉别人的好像是他们个人一己的经历和体验,然而世界文学中的《四首重奏曲》中的艾略特和他的“东库克”“小吉丁”,或者沃尔科特在《远离非洲》中重复多次的第一人称,难道不足以代表他们各自时代的诗歌良知和美学?

一首诗,正是通过一个作者个人到达全体,有时是通过个人之坎坷落魄,而到达人类自身的最终的体面。通过缺陷,通过作者灵魂的镜花水月或无动于衷。

“对于人生我动心的不过是他们的表现。”——何其芳言

编辑/林青雨

《忆江南》教学反思 篇8

我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主要以层次性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活化古诗词的形成过程,重新焕发了古诗词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具体会如下:

我在教学中改变了单纯的师生交往形式,通过小组合作、生生交流等环节,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这样让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感悟,又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机会和场所。在《忆江南》的教学中,正因为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在组内自读自悟,才使学生思维的火花得以绽放,体会得如此有滋有味。

教给学生多样的感悟方法。

1、多层次的诵读。“好诗不厌百回读”。朗读和背诵在古诗词教学中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古诗节奏鲜明,音律和谐,教师必须做好学生的朗读和背诵的训练指导,给学生以美的享受。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加深学生对词的理解和记忆,达到“熟读成诵”之目的。

2、要求学生质疑。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现代心理学也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是探究的动力。在古诗词教学中鼓励学生将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运用启发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师生间交流和沟通,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我在放手让学生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得很自信,把主动权还给学生,不怕学生出错,也不担心学生“乱”,这是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所必需的。它同时也说明开放的课程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具备高度的专业素质,包括知识储备、调控能力,教学机智、心理素质等。

忆江南作文 篇9

轻轻倚在西湖畔的凉亭,望绿柳下一条被游人踏出的小道,忽而弯,忽而直。陌上花开,那条路似乎也成了一道风景。坐在古香古色的小船上,听船桨划过水的声音,望着雨滴在水中弹起的涟漪,听一串水珠从船檐上滑落到水中发出的清脆的声响,像落入玉盘的珠子形成悦耳的音符。岸边的风景一闪而过,宽广的湖面托起一眼即见的雷峰塔。捧起手中的香茗,用心品尝江南的味道,别有一番情致。

闭上双眸,满足地微笑。靠在椅子上,听着雨滴拍打水面。这时候的江南是静谧的,安静到除了雨声,水声,划船声,没有任何的杂音,更没有世俗的嘈杂,纯净而美好!

雨中的江南是朴素的。白色的墙,黑色的屋檐,一座座棕褐色的小桥,蜿蜒的青石板路,还有冒雨奔跑的小花猫……透露着古老的乡土气息。而土地与青草的香,总能让人感受到一股清爽与舒畅。

江南不但景美,人更美。这里的人们质朴,当你途中问路的时候,他们会礼貌地向你点头并热心地为你引路。“江南自古出美女”,这儿的女子个个肤白貌美,大眼睛水灵灵,闪着纯洁与善良。江南的人儿就是这样如莲花般娴静又一尘不染。

江南天晴的时候,雾气像幕布一样拉开了,缕缕阳光汇聚在一起普照大地,金色的阳光倾泻下来,注进万顷碧波,单调而平静的湖面瞬间有了色彩。这里虽阳光高照,但是丝毫不会感觉到一丝闷热,更感受不到太阳的毒辣。经过雨地冲刷,在阳光的照射下,连叶子、花瓣都泛着金灿灿的光。微风轻起,绿柳随风摇曳,吹动着我的长发,也拨动着我的心弦,时光竟如此这般静好,此时此景,只想时间慢些,再慢些。

夕阳西下,天边的火烧云通红,左边是那种淡淡的紫,右边明亮鲜红,比晨光多了一抹神秘的色彩,仿佛更加有青春的活力。那一片曼妙的颜色,挤过细密的树叶,剪下一地细碎的夕阳。云愈加红了,炙热且激情澎湃。

气温逐渐降了下来,天缓缓地黑了。此时,江南似乎才真正的繁华热闹起来。江南的夜更别具风情。路边闪烁起了霓虹灯。在这里总能看到美丽的星空,星星与灯光交融,犹如把天地合为一体,如梦如幻。

走累了,在凉亭中的茶桌旁坐下,来一杯本地特色香茗,随手拍几张照片,不论在哪个角度,拍出的江南都是美的。晚上徐徐的凉风吹过耳旁,清爽惬意,思绪随着路旁蒲公英的摇曳纷飞,浑身的疲倦一扫而光。

夜晚,湖水倒映着星星和灯光的色彩,是那般迷人。沿着湖边走着,旁边的野花就像满天繁星,眨着灵动的眼眸。张开双臂,似与世间万物牵手漫步。微风梳理着我的头发,倾听绿叶与枝条的起舞碰撞,仿佛我也是一朵淡雅的小花,与自然交际融汇。

夜深了,但此刻的江南依旧人来人往。仰望繁星,聆听着若有若无的吆喝声,依稀闻到一缕缕清幽的花香……

上一篇:一数下册第二单元教案下一篇:初一期中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