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教案(教科版)上册(精选8篇)
目录
生物与环境
1、种子发芽实验
(一)2、种子发芽实验
(二)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4、蚯蚓的选择
5、食物链和食物网
6、做一个生态瓶
7、改变生态瓶
8、维护生态平衡
光
1、光和影
2、阳光下的影子
3、光是怎样传播的运动和力
1、我们的小缆车
2、用橡皮筋作动力
3、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4、测量力的大小
5、运动与摩擦力
6、滑动与滚动
7、运动与设计
8、设计制作小赛车
4、光的反射
5、光与热
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8、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1、地球表面的地形
2、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3、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4、土壤中有什么
5、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6、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
7、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8、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第课时 种子发芽实验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2.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对比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教学难点
能根据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教学过程
一、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
1、谈话导入: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那么,你觉得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
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摘要板书。(预设:要种到土里获得养料,需要浇水,需要合适的温度,需要阳光,需要空气等。这时候教师不要给予取舍,保留学生的各种观点)
3、进一步引导(拿起一颗绿豆种子):这是一颗完好的绿豆种子,如果要让它发芽,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条件是不是都需要呢?哪些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呢?(说明:从种子发芽过渡到具体的绿豆种子发芽,这样的讨论更有针对性,而且更合理,因为不同种子需要的条件是有些区别的。)
二、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1、师:该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呢?大家说说要注意什么?(预设:制订周密的实验计划,只能改变一个条件等。)
2、师点拨:为了把实验做好,建议大家选择自己最想研究的一个条件进行研究,而且在研究之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
三、布置实践作业和下节课内容提示:
1、鼓励学生回家认真完成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
2、下节课将对我们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请大家准备好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将对认真完成实验的同学加星评价。
3、有能力、有条件的同学还拍摄绿豆种子发芽各个变化的照片,尝试撰写研究报告。
第课时
种子发芽实验
(二)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2.过程与方法: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教学难点:
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教学过程
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我们种下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吗?其他小组的绿豆种子呢?
二、整理分析实验信息:
1、教师分发实验信息统计表,由组长负责收集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
2、分析实验信息:
(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2)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吗?(3)实验结论和我们实验前的猜测一致吗?
三、交流实验信息:
1、认真听取其他不同实验小组介绍他们的实验方法和获取的信息。
2、和其他的小组交流,了解他们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听听他们怎样用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的。
3、汇集全班同学的实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对大家有异议的内容进行辨析。
4、小结: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温度、水分和空气。
四、种植绿豆芽:
1、引导: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怎么处理?
2、确定任务: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
3、预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4、建议对绿豆芽的生长做观察日记或者记录。参考资料: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是:
一是温度。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6-7℃,12-14℃能正常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为35℃。
二是水分。一般需吸收相当于种子自身风干重的120-140%的水分才能萌发。
三是充足的氧气。
第课时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教学重点
设计对比实验。教学难点
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教学过程
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说说自己种下的绿豆芽生长的怎样了。
2、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一样呢,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的更好呢?
3、讨论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教师随机板书。
二、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
2、该怎样来设计对比实验呢? 重点指导:
(1)我们只能改变哪些条件?不改变哪些条件?(2)两组的绿豆芽需要一样多吗?
(3)改变了条件是不是对绿豆芽生长产生了影响,我们怎样才能知道?
三、实验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1、拿出事前做的绿豆芽对水需求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教师介绍实验: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终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讨论:这5粒绿豆种子的生存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环境对绿豆种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我们这样推测?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
3、概括: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第 4 课时
蚯蚓的选择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2.过程与方法: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教学重点
设计对比实验。教学难点
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见过蚯蚓吗?一般在什么地方见到它们?你们觉得蚯蚓喜欢怎样的环境?
2、学生自由发表。
二、实验一: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
1、我们先来研究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该怎样设计实验呢?
2、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进行对比实验,并注意控制条件。
3、出示实验器材,讨论实验步骤:
(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5)再做2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三、实验二: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
1、过渡:那么,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呢,让我们也来设计一个对比实验。
2、学生设计实验,自由发表。
三、动物对环境的需要和适应:
1、让学生归纳:蚯蚓适合怎样的生活环境?
2、过渡:跟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3、学生看书11面的图片,说说这些动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4、拓展:当环境不适应动物生存的时候,它们会重新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否则它们将难以生存。谁能说说相关的例子吗?
第5 课时
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交换关系。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教学重点
研究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认识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难点
建立起初步的生态系统的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的认识。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提问:生物的生存需要些什么?(水、阳光、空气等)。
2、引导: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这段时间我们重点研究这方面的知识。
二、谁吃谁:
1、教师出示校园常见动植物样本(也可以借鉴书本的图片),说:这是在一簇花丛中发现的生物,有蔷薇、小草、树叶、蚜虫、瓢虫、蚯蚓、毛毛虫、小鸟等。
2、问:为什么在同一个区域会出现这些动物和植物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三、水田的食物网:
1、竹林村的同学在稻田上发现了许多生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书13面图,生物有:水稻、稻螟虫、蝗虫、蜘蛛、螳螂、蜻蜓、小鸟、蛇、老鹰、青蛙、白鹭、鱼、虾、田鼠、黄鼠狼、猫头鹰等。)
2、找一找,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怎样的食物关系,用箭头表示出相关的食物链。
3、学生交流补充,不断完善自己的食物链,数一数有多少条。特别注意一下水稻和蛇,看看它们被吃了几次或者吃多少种食物。
4、概括: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
5、拓展:观察身边的生态群落,画一个食物网。
第 6 课时
做一个生态瓶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生物在一定区域 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
2.过程与方法: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教学重点
能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教学难点
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观察。教学过程
一、认识真正的池塘里的生物环境:
1、看书14面的池塘图,讨论池塘中的生物关系:
(1)池塘有哪些水生生物?(有水生植物如水藻水草,鱼类,虾,软条类如田螺河蚌,水鸟类如鸭,水生昆虫,青蛙等)
(2)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3)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
2、概括: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群落。
二、设计生态瓶:
1、说明:我们现在要模拟池塘群落建造一个生态瓶,研究其中的关系。
2、学生讨论:该怎样设计这个生态瓶呢?
3、为了让这些生物在生态瓶里生活的更好一些,我们还应该考虑些什么?(生物品种搭配和数量多少问题)
4、给每个小组发设计纸,用图文结合法记录下设计方案,注意标出生物和非生物的种类、数量等。
三、制作生态瓶:
1、说明制作步骤:
2、根据讨论的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完成制作生态瓶。
第 7课时
改变生态瓶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发生态群落的变化。2.过程与方法: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教学重点
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教学难点
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教学过程
一、交流生态瓶,确定实验方案:
1、交流:生态瓶里的生物生活得还好吗?
2、展示,比一比哪些生态瓶里的动植物生活的比较好。
3、思考:如果改变生态瓶中的一些条件会怎样呢?
二、实验一:减少生态瓶里的水:
1、实验方法:选择2个生态瓶,尽量一样的,一个生态瓶的水减少一半,另一个水量不变,两个生态瓶的生物数量都不变。
2、引导:要观察生物有什么变化,我们可以采用记录小鱼在改变前面一分钟浮出水面上来的次数。
三、实验二: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
1、实验方法:选择2个生态瓶,尽量一样的,一个生态瓶的水草增加一倍,另一个的小鱼数量增加一倍,其他条件不变。
2、预测生态瓶里会发生什么变化。
3、同样采用记录小鱼在改变前面一分钟浮出水面上来的次数。
四、总结拓展:
1、讨论:要让生态瓶里的生物生存的更好,我们要注意什么?
2、回家继续观察生态瓶,尝试写科学观察报告。
第 8 课时
维护生态平衡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必须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即生态系统。
2.过程与方法: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教学过程
一、回顾知识,引入新课:
1、学生自己的话举例说明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群落的含义。
2、说明: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3、提问:如果生态系统中的某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会怎样呢?
二、草原的生态平衡:
1、现在让我们以草原为例来研究有关生态系统的平衡问题。草原上常见的生物有鹰、兔和草,那么,这三种生物之间的食物链是怎样呢?(学生画出)
2、设想一下:
(1)如果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2)如果兔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3)如果草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每个设想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然后再发表意见。
3、人类的哪些行为会造成鹰、兔或者草减少呢?在书19面表示出来。(可启发;为了经济发展,人们会采取哪些手段。)
三、是什么引起了沙尘暴:
1、阅读书20面有关沙尘暴的资料。教师可进行适当的补充。
2、小结:生态系统配合发展是不十分不易的,人类的许多行为都在破坏着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第 9 课时 光和影
教学目标
1、学生要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和屏,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2、明白判断光源的标准: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教学过程
1、引入 引导语:对于光,我们都很熟悉,那么对于光,我们都已经知道些什么 还想知道些什么?我们这个单元的学习是要探索光的秘密。
2、关于影子产生的条件
1)谁玩过影子的游戏?我们怎样才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2)想一想:影子是怎么产生的,亲自做一做,看看需要有什么条件? 3)在实际操作、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学生知道影子的产生不仅需要阳光、挡光物体,还需要屏(墙面、地面等)
3、关于“光源”的教学
1)影子的产生需要光,那么,哪些物体能发光呢?学生列举 2)引导学生进行分类,自己发光和反射其他物体的光 3)得出光源的描述: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关系……
5、回顾和总结
1)引导学生回顾:我们今天学了光的哪些知识,发现了什么规律? 2)再做一做影子游戏,验证一下我们发现的这些规律。
六、板书设计
第10课时
阳光下的影子
教学目标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也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
3)看书上第26页,根据我们上节课的研究,推测一下大树的影子在一天中发生的变化情况,并让学生说说理由。
2、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2)学生认真阅读科学书上的说明,明白观察的目的和观察记录的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但每个人都要记录小组的观测结果
3、整理我们的记录
1)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观测数据
2)教师讲解如何把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整理成柱状图:纵轴表示影长,横轴表示时间
3)每个学生自己将数据整理成柱状图
4)分析柱状图: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我们还有什么发现?
5)关于祖国西部地区,影子最短时不是12时的说明
第11 课时 光是怎样传播的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
2、知道推测要有依据
3、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 教学重、难点
会用多种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径 教学过程
1、引入
1)清晨,太阳出来,房间撒满了阳光;黑夜,打开手电筒,灯光照亮了前面的路。当光照亮周围的物体时,我们是否想过它从哪里来,又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
2、光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
1)让学生推测光的传播路径,重在说出推测的依据 书上已有:舞台上的灯光,从云层中透过的阳光
但应该启发更多: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光能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影子形象和被照物体的侧面一致
3、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1)学生仔细阅读书上第28-29页,明白实验的方法和步骤(最好请个别学生描述一遍实验的操作)
2)2人一组自行操作 3)解释汇报两次实验的现象
4、其它的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1)提示注意用眼 2)书上资料的介绍
第 12 课时
光的反射
教学目标
1、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现象
2、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教学重、难点
认识光的反射及应用 教学过程
1、导入
1)请同学们观察实验室的日光灯管,上面为什么要装灯罩呢?
2、照亮目标
1)书上有三个照亮活动,请仔细阅读操作要求,并在书上画出光的路线 2)学生反馈实验发现
3)什么叫光的反射(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
3、运用光的反射 1)汽车反光镜(凸镜)2)医生带的额镜(凹镜)3)试着画出光的路线图 4)不锈钢勺的内外两面
5、做一个潜望镜 1)自学书上的制作要求 2)每个人利用现有材料进行制作
6、反光带给我们的不便 1)玻璃幕墙光的污染 2)瞳孔能控制入射光线的强弱
第13 课时 光与热
教学目标
1、认识到自然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 教学重、难点
认识阳光的强弱和温度的关系,以及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教学过程
1、导入
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带给我们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光的多少与强弱和温度的高低有什么关系呢?
2)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看法
3)师补充:光源的两大类,热光源与冷光源
2、光的强弱与温度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师启发:怎么样才能得到强弱不同的光呢?怎么知道光强与光弱时温度有什么不同呢?
2)师生共同归纳出实验的两大步骤
观察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反射的光强弱有什么不同
用温度计分别测出它们的温度
将小组数据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 3)各个小组汇报数据,绘制柱状图 4)结合图表,分析一开始的假设
3、凹面镜和凸面镜的介绍
1)学生阅读书上的资料,并相互说说 放大镜、铜镜、奥运圣火的取得、普里斯特列 2)条件许可教师最好演示 用温度计分别测出它们的温度 记录我们的数据:
第 14 课时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教学目标
1、在实验中能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实验
2、认识到自然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的 教学重、难点
对比实验: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关系 教学过程
1、导入
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人类只利用了太阳能量的很少一部分,还有大部分的光和热没有充分利用。除了利用凹面镜和凸透镜汇聚阳光外,我们还有什么办法能得到太阳更多的光和热?
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
1)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有关吗?请学生自学书上的要求 2)师生讨论这个对比实验的注意事项
3、物体吸热与受阳光直射、斜射的关系 1)学生阅读书上的实验方案 2)学生分析对比实验的注意事项 作业设计
查找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灶的设计、构造及工作原理 板书设计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对比实验一:物体的颜色与吸热
对比实验二: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 第15 课时 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教学目标
1、乐于合作、交流、反思和改进
2、体会到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设计太阳能热水器 教学过程
1、太阳能热水器怎样工作
1)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它的构造怎样?它是如何工作的?
2)学生汇报收集到的资料 3)教师介绍
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集热器、保温箱、控制系统 工作过程 设计的细节
2、设计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1)学生阅读书上的提示与要求
思考:为了使热水器尽快地升温,需要考虑哪些问题?采取哪些措施? 主要应该包括哪两部分? 选用什么材料做?
2)阅读书上的设计方案后,学生分组自行设计 3)小组之间交流各自的设计金点子
3、完善我们的设计方案
六、作业设计
制作太阳能热水器,准备下节课展示第16 课时 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教学目标
1、体会到设计、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的乐趣。
2、认识到科技创造中运用科学知识的重要性。科技产品融合了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重、难点
检验学生设计制作的太阳能热水器的实际效果 教学过程
1、展示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1)让学生到各组参观
2、检验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1)讨论检验标准 装水200毫升
在15分钟内,使水温上升
2)学生按要求检验,填写书上的效能评价表 3)小组之间交流各组的自我评价 4)教师评价此次评比活动
3、完善、改进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作业设计
继续改进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第17 课时 地球表面的地形
教学目标
培养对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典型地形地貌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教师用课件展示自己到外地旅游的照片,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从照片上,你可以感受到那里的地形吗?你能说说它的地形特点吗?学生回答,教师适当纠正并补充介绍地形特点。
2、你去过什么地方呢?能不能拿出照片来介绍一下呢?你可以说说那里的地名,有什么特点,地形是怎样的。
二、我们看到过的地形 教师补充介绍。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补充介绍,结合学生照片上的地形,出示相关图片和课件,介绍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
平原: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高原:面积很大,地形开阔,周围以明显的陡坡为界; 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 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3、小组交流,统计地形。
学生自己带来的照片在组内交流,说出地形地貌的类型,简单描述其特点,整理并做好地形统计记录,完成上面表格。
4、汇报、小结。
第18 课时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教学目标
认识到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着的,地表的地形地貌是不断变化着的。教学重难点
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它们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地球表面的地形会不会发生变化呢?是什么力量在作用它发生变化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好好研究一下吧!
二、了解火山和地震
1、知道火山和地震吗?能把知道的和大家交流交流吗?
2、师生共同交流收集来的关于火山和地震的资料。教师着重引导学生阅读分析书本上的三个相关事例。
三、探究地球内部的运动
1、教师介绍。
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我们知道,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可是你知道吗?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就越来越高,压力也越来越大。地球的深部物质就像一锅煮热的粥,在不断的运动,驱动地球的表层运动,造成地球表层的变化。
2、学生阅读资料。
许多科学家认为,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地球内部运动的力量使它分裂成几块,形成了现在的大陆板块。
实验一:几块不同颜色的毛巾折叠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层,用手从毛巾的两端向中间挤压。模拟板块的挤压会形成褶皱。
实验二:几块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叠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层,用手从两端往外拉,橡皮泥断裂。模拟岩层断裂和错位。
实验三:一块长方形泡沫塑料块,侧面染出不同的层次表示地层,在上面画出一条河,然后从中间斜着切开。模拟两块岩层的上下错动、水平错动等不同的错位方式。
3、小结。
四、总结延伸
第19 课时 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教学目标
体验过程与方法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
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冷热变化、流水、植物等对岩石的影响。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岩石都很坚硬,除非我们用锤子敲,否则它们不会轻易破碎、断裂。可是在野外,山上的岩石都布满了裂缝,山脚下往往堆着不少的碎石和沙,河道和海滩上的岩石都是圆圆的很光滑。我们看到过这样的情景吗?能解释这是怎么回事吗?
2、学生猜测引起岩石模样发生变化的原因。
二、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 根据学生的猜测来选择实验。
1、冷和热的作用。
⑴ 猜测用酒精灯加热岩石,然后放入冷水中(模仿自然界一年四季温度的变化对岩石的作用),岩石会发生什么变化。
⑵ 学生分小组实验活动:冷热对岩石的影响。⑶ 有什么现象产生?
⑷说一说从实验中知道了什么。
2、流水的作用。
⑴ 猜测将几块岩石放入有水的塑料瓶中剧烈晃动,岩石会有什么变化。⑵ 学生分小组实验活动:水的冲刷对岩石的影响。
3、植物的作用。
⑴ 演示实验:向杯内倒入石膏糊,撒上几粒豌豆,再倒入一些石膏糊,将结成块的石膏糊放入盛水的盘子。
⑵ 出示豌豆发芽后的石膏(提早准备的)。么。
4、总结,延伸。
第20 课时
土壤中有什么
教学目标
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教学重难点
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整块的岩石风化成碎石,碎石继续变化就会变成越来越小的颗粒,这些颗粒又是怎样变成土壤的呢?
2、学生猜测土壤是怎样形成的。
二、寻找土壤的成分 土壤中有哪些成分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一下吧!
1、观察新鲜湿润的土壤。(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把土倒在纸上进行观察。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观察?我们观察到了什么?
小组观察后交流,并做好记录。全班交流、汇报、小结。
2、观察干燥的土壤。(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把干燥的土壤捻碎,用牙签把土壤颗粒分开,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的颗粒大小一样吗?我们能描述它们的大小吗?
小组观察后交流,并做好记录。全班交流、汇报、小结。
第 21 课时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教学目标
关注自然界的侵蚀现象。教学重难点
认识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下雨是一种经常发生的天气现象。下雨时,雨水降落到土地上。雨水会不会对土地产生影响?土地会发生什么变化?雨水会发生什么变化?
2、学生讨论交流。
3、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些问题。
二、雨如何影响土地
1、我们先来看两幅图。(出示雨水侵蚀土地的图片)你能说说你看到的景象吗? 你平时看到过类似的景象吗?
你认为出现这样的景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2、模拟实验:下雨。
学生观察实验装置,明白实验器材所代表的含义。
三、影响侵蚀的因素
1、如果我们刚才实验中的土地不是斜坡而是平地,如果斜坡上长满树木,如果降雨量很大,结果又会怎样呢?为什么?
2、学生回答。
3、接下去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影响侵蚀的因素”吧。我们能设计实验进行研究吗?
四、课外拓展活动
还有什么影响侵蚀的因素呢?希望你们课后能继续观察与研究。
第22 课时
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
教学目标
1.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关注有关洪水带来的灾害,及人们采取什么措施预防等相关信息。教学重难点
交流实验设计方案和按计划进行实验操作。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各小组已经制定了雨水对土壤的侵蚀程度和什么因素有关的研究计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吧。看看,我们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
二、交流、讨论实验方案
1、小组交流展示实验方案。
2、全班讨论,评价、修改或完善实验方案。
3、思考:在实验中我们还要注意什么问题?
4、小结。
三、探索侵蚀的实验
1、实验前的准备:明确实验方案和注意事项,教师特别要提醒注意实验中的公平性、操作的规范性;准备实验装置。
2、学生小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用容器接住“径流”,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中的现象。
3、小组交流:实验中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4、全班交流汇报。
5、小结: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四、课后作业
事物都有双面性,侵蚀在给我们带来灾害的同时,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课后去思考一下,并找找有关资料。
第23 课时
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教学目标
做河流实验,探究河流对土地的作用。教学重难点
观察河流实验中的现象,用文字和不同的符号记录和表示河流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我们国家有哪些大的河流?家乡有哪些河流?这些河流和我们的生活生产有什么关系?你知道长江和黄河的形成原因吗?
2、河流的形成也是流水对土地的侵蚀结果。那么河流对土地又会有什么影响呢?
学生讨论交流。
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二、探索河流对土地的影响
1、河流会侵蚀两岸的土地吗?
2、如果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山地流到地势平缓的地方,河水携带的泥沙会怎样呢?
3、学生实验。
准备实验装置:注意空出盒的1/3不要装土。
观察无河水流过的“河道”,在记录纸上画出河道的形状,并把它的宽度、深度标记在图上。
4、小组交流、讨论。
5、全班交流、汇报。
6、小结。
三、课外拓展活动
除了流水,还有什么自然的力量能引起土地的侵蚀和沉积?请课后阅读单元资料库,了解其他自然力如风、冰川、海浪等对土地的侵蚀和沉积作用。
第24 课时 减少对土壤的侵蚀
教学目标
认识到各种力量在重塑和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时,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教学重难点
通过模拟实验,检验自己的家园能否经住暴雨的侵袭。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侵蚀使某些地方的土壤流失,改变了地形地貌,同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人们想办法尽可能地减少侵蚀。
2、今天我们就运用我们在这个单元所学的知识,在一个大水槽里建造一个有山地有平原的地形,然后选择地形中的一个地方建造房屋。如果暴雨即将来临,我们的家园能经得住风雨的袭击而不被破坏吗?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比一比吧。
二、设计和建造我们的家园
1、我们建造什么样的地形,用什么材料?选择什么位置建筑房屋?小组讨论并画出设计图。
2、全班交流展示设计图,并描述为什么这样建造地形,解释为什么这样选择家园的位置,以及选择建造地形及房屋所需要的材料的理由。
3、评价、小结。
4、预测暴雨过后,我们的家园会怎样?
三、暴雨对我们的家园有什么影响
1、思考:在比赛实验中,每组的什么条件应该保持相同,为什么?
2、学生进行比赛实验:用喷水器装水模拟暴雨降临,观察自己的家园能否经得住暴雨的袭击。
四、总结、拓展延伸
1、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力量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
2、地球的各种力量包括人类自身在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时,会对我们造成哪些灾害?
第25 课时 我们的小缆车
教学目标
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来证明观点。教学重难点
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小车,提问:你有哪些方法让这辆小车动起来?
(推、用绳子拉······)
2、揭题:那我们今天就来研究研究用绳子拉的小车,板书:我们的小缆车
二、安装小缆车
1、提问:要把这辆小车改装成小缆车,能改装吗? 说说看怎么改?
2、学生动手操作:将粗线绑在小车上。
3、提问:这样的小缆车需要什么力量才能把它拉动?
4、提问:请你仔细想一想,可以用其它力量代替人的力量吗?说说为什么。
5、学生交流讨论:在绳子上挂重物,让重物拉动小车。
6、出示挂铁垫片的钩子和垫片,让学生安装小车。
7、学生实验
8、交流汇报
三、小结
1、拉力越大小车运动的速度越快,拉力越小小车运动的速度越慢
2、要获得准确的数据需要多次重复实验。
第26 课时 用橡皮筋作动力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
做橡皮筋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小车,提问:在前面的课中,我们是用哪种力使小车运动起来的?
2、除了用拉力,我们还能用什么力能使小车动起来呢?
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研究用橡皮筋做动力的小车 板书:用橡皮筋作动力
二、给小车安装橡皮筋
1、提问:那我们如何把橡皮筋作为小车的动力呢? 学生讨论
2、出示小车安装的示意图,学生根据示意图安装
3、调试橡筋动力小车
三、橡皮经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1、发现问题。
引导:每个小组的橡筋动力小车都装好了吗?下面就用你们的小车来一个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小车跑的最远。
学生比赛
2、交流讨论,发现问题(1)、起点、终点不固定(2)、橡皮筋绕断了(3)、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多的跑的远 四.小结
第 27 课时 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教学目标
体验合作的重要性和形成不怕苦难的积极态度。教学重难点
对小车反冲运动的解释。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玩气球,教师把吹足气的气球放开,气球会飞走,引导语:玩过吗?请你也来这样玩一玩,想一想气球为什么会飞出去。
2、学生实验、解释。
你在哪些地方也看到这样的现象?
3、揭题:能不能把这种力来驱动小车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二、安装小车
1、交流讨论安装方法。
2、出示小车安装示意图
3、学生动手操作。
三、用气球驱动小车
1、调试小车。
2、测量小车能行驶多远。(1)讨论测量方法(2)测量
3、提问:如何让小车行驶得更远?说说为什么?
4、实验。
5、出示反冲力的概念。
6、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地方用到了反冲力?(1)学生汇报
(2)出示喷气式飞机、火箭的图片
四、小结
1、提问:怎样才能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
2、提问:怎样才能让小车运动得更快?
第 28 课时 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目标
树立细致、有步骤工作的态度。教学重难点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件非常重要的测量工具,我们要比一比谁最会提出问题,发现问题。
2、出示《我们的小缆车》的记录表,提问:在这个表格中,我们是用什么表示拉力大小的?
3、提问:那么2个、3个、5个垫圈的力到底有多大,我们能不能测量出来?
4、揭题:测量力的大小
二、认识弹簧测力计
1、学生交流汇报:用弹簧测力计
2、提问:弹簧测力计你见过吗?让我们一起来见见它。
三、使用弹簧测力计
1、教师出示弹簧测力计
引导语:刚才我们通过观察认识了弹簧测力计,那你用过弹簧测力计吗?你会用它来物体的重力大小吗?
2、学生尝试使用测量一个砝码的重力大小。
3、汇报测量数据,发现问题,引出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出示: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因注意:
(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因此要先估计重力大小。
四、小结
第29 课时
运动与摩擦力
教学目标
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教学重难点
用实验检验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了解学生原有水平
1、出示轮胎纹路图,提问:看了这两幅图,你想到了什么?(防滑、摩擦)
2、引导:你所知道,什么叫摩擦?
3、感受摩擦力,用手在空中滑动,再用手在桌面拖动,说说你的感受。
4、引导:这种阻碍手运动的力就是摩擦力 揭题:运动与摩擦力
5、提问:关于摩擦力,你认为可以研究它的哪些内容?
二、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1、提问:一个物体摩擦力的大小可以怎么测量呢?
2、学生交流、讨论
3、测量钩码、笔袋等物体的摩擦力。
4、推测: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三、摩擦力大小和接触面状况的关系
1、提问:请你推测,物体的接触面状况会对它摩擦力大小有什么影响? 学生推测: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2、你能用实验证明吗?提供正反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
四、小结
1、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
2、提问: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除了和物体的接触面和重量有关系外,它的大小还可能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第30课时 滑动和滚动
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人类改进搬运重物的方法,感受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教学重难点】用对比实验证明同一物体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分别出示滚动和滑动的卡通图片,提问:这两幅图中他们在干什么?
2、一个箱子在地上滑动,一个箱子在木头上滚动,板书:滑动和滚动
3、提问:你想到了什么?(为什么要在箱子底下垫几根木头)(因为让木头滚动比滑动省力)
二、对比实验:滑动和滚动摩擦力的大小比较
1、提问:你根据什么来说,滚动和滑动比省力?
2、学生会根据生活中的经验举例说明滚动比滑动省力。
3、教师引导:生活中了解滚动比滑动更省力,那我们能不能用更科学的数据来证明呢?
4、学生提出测量的方法。
5、设计实验如何测量。(1)轮子的接触面积相同(2)小车的载重相同(3)在相同的路面上行驶上
6、记录。指导学生看83页的表格。
7、学生实验,把数据记录在书本表格上。
8、分析整理数据,提出结论。
9、提问:为什么滚动比滑动省力呢?(滚动可以减少摩擦力)
四、小结
1、讨论:在哪些机械中也用到了滚动摩擦?
2、讨论:哪些地方用到了滑动摩擦呢? 第 31 课时
与设计
教学目标
意识到从不同方面分析一个问题时必要的;形成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事物,勤思考、大胆解释的态度。教学重难点
找出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增加或减少摩擦力得设计并作出解释。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引导语:看来有些时候还需要摩擦力的帮忙,那么摩擦力社么时候是对我们有利的,什么时候又是有害的呢?
2、揭题:那么哪些地方的设计是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的设计是需要减少摩擦力呢?板书:运动与设计
二、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什么?
1、学生举例: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减少摩擦力。
2、请学生解释为什么要这样的设计。
3、追问:他们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来增大摩擦力或者减小摩擦力的?
(1)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把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
4、学生讨论交流。
三、寻找自行车上的好设计
1、引导:这些设计在很多交通工具上得到运用,例如我们经常使用的自行车上就有很好的体现。
2、出示小自行车。请你找一找,我们的自行车上那些地方是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哪些地方是需要减少摩擦力的?
3、学生探究。
4、提问:这些地方分别是用什么方法增大摩擦力或减小摩擦力的?
(1)刹车:增加压力
(2)链条、轮胎: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
(3)车轴、方向轴、脚踏轴:滚珠轴承
四、小结
第32课时 小赛车
教学目标
关系科技新产品、新事物,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发展对技术设计和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教学重难点
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各种车的图片,提问:请你说一说这些车的设计有什么特点?
2、学生介绍。
3、揭题:我们也来当当小工程师,设计制作一辆赛车。
二、工程师怎样设计赛车
1、提问:真正的赛车是怎样的呢?
2、提问:这辆车的哪些设计特点符合上面的要求?
3、学生观察、讨论。
4、交流汇报。
(1)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2)设计力量大的发动机。
(3)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行使稳定。(4)车身流线型,阻力减到最低。
三、设计我们的小赛车
1、过渡提问:由此可见,工程师是如何设计赛车的?
2、我们设计小赛车要考虑哪些问题呢?
3、学生讨论设计方案。
四、制作、展示我们的赛车
1、学生根据设计制作小赛车。
2、测试、比赛。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一种良好的组织形式, 这样的形式满足了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 发挥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在实践中, 小组合作探究的效果不尽人意。对于小学生合作讨论或操作时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 有些观察讨论不得要领等, 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导学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导学关键问题的实践研究, 希望寻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的导学方法, 使小组成员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学会倾听、表达、讨论, 增强成员的集体责任感, 建立起小组成员之间信任、协作的团队探究能力。
2 研究模式:“两实践-两反思”模式
3 教学内容:教科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时“各种各样的岩石”
4 教学目标
1) 科学概念
(1) 建立岩石的初步概念;岩石是各种各样的, 在颜色、花纹、软硬、轻重、颗粒大小、手感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
(2) 岩石可以按照不同的特点分成不同的类别。
(3) 不同的分类标准其分类的结果也可能不同。
2) 过程与方法
(1) 在课堂中以小组合作形式, 运用感官对岩石进行直接的观察, 获得观察岩石的基本方法及技能。并能描述自己观察的岩石。
(2) 能以岩石的某种特点为分类标准给岩石分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
(2) 让孩子获得丰富的研究岩石的愉悦情感。
5 研究过程
1) 第一次教学。
环节一:石头展览会。
你们的的岩石都带来了吗?把它放入盘中。看看这些石头都是岩石吗?与同学分享一下“你的岩石是从什么地方收集到的?它有什么特点?”
先在小组内说说再在全班交流。
环节二:观察岩石。
老师也带了6种岩石, 分别编上了1-6号, 请每个小组选择4颗岩石进行观察, 并填写两张“观察记录单”和两张“气泡图”。小组内可以分工。
环节三:给岩石分类。
各种各样的岩石虽然各不相同, 但是它们也有一些相似之处, 你发现了吗?如果让我们给它们分分类, 你准备怎么分类? (按颜色、按形状、按透光性……)
把你们的分类结果填在“岩石分类记录表”上。
【课堂发现】
可取之处:教师能按照教材的要求设计教学活动, 提出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的达到的目标。
问题发现:
(1) “石头展览会”一开, 学生就兴奋地看自己和同学的石头, 有的忘记了老师提出的三点分享要求, 有的或者分享前两点, 而重点“说说它有什么特征”说得很简单。
(2) 观察岩石小组合作没有开展起来, 学生一人拿一块岩石自己观察, 怎样填写记录单也感到困难。
(3) 给岩石分类小组有讨论, 但是分类结果的表述记录不规范。有的学生对分类不太了解, 一个也分成一类。
自我反思:
(1) 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比较喜欢玩, 对于老师的口头要求记得不很牢。
(2) 观察4颗岩石填写四张记录 (其中两张气泡图) 任务比较重, 学生不知具体该怎样合作。
(3) 孩子的认知水平为小学四年级上期, 对于完全空白分类记录表, 自己组织语言表达分类情况, 有一定难度。
教研组讨论后改进办法:
(1) 将小组岩石分享的三点内容出示一张幻灯片, 对于重点的第3点改变颜色, 增大字号。
(2) 将观察4颗岩石改为着重观察2颗岩石, 合作的方法建议组内再分成两组, 3人观察一颗, 填写记录单, 然后再交换观察, 补充记录。
(3) 分类记录表改为填空式, 语言部分老师写出来, 学生主要填分类的关键字如:颜色, 和分类结果岩石的序号。
2) 第二次教学改进。
主要展示环节:
环节一:石头展览会。
那么这些天然的石头都有哪些特点?我们来开一个石头展览会, 老师让你们带的岩石都带来了吗? (屏显)
看看我们所带来的都是岩石吗?
你是从什么哪里得到的?
和同学说说它有什么特点?
环节二:观察岩石。
下面就请同学们把你的岩石收好, 我们来观察老师给大家带的6种岩石 (屏显:建议合作学习方法) 。
–小组先选择2颗岩石。
–3名同学观察一颗, 完成记录表, 另外3名或2名同学观察另一颗, 填写气泡图。
–记录完成后, 组内关键交换岩石和记录单, 进行补充和讨论。
环节三:给岩石分类
虽然每块岩石都有各自独特的特征, 但是不同的岩石之间还是有些相似之处, 如果把这六块岩石分分类, 你们准备怎么分? (按什么标准分, 分成哪几类)
主要观察点:
【课堂发现】
可取之处:
(1) 小组内学生分享自己带的岩石知道该说的要点了。
(2) 小组观察岩石有了合作的气氛。
(3) 分类记录表填得也比较快了。
问题发现:
小组观察岩石活动时小组合作是有了, 但是探究性比较少, 就是按照老师板书的颜色、花纹、透光性等观察方面去观察, 再记录。主动发现的意识不明显, 不强烈。
自我反思:
老师包办得比较多, 怕学生没有想到一些观察方法 (如刻划) 和观察方面 (如岩石是颗粒状还是层状) , 因此在介绍观察方法时就尽可能地告诉了具体的观察方法, 和每种观察方法下应观察到哪方面的特征。
教研组讨论后改进办法:
引导观察方法时不将观察的方面写出来, 只是引导一下, 让学生自己去探究, 看哪些组观察得多, 记录得多。然后小组汇报时再全班补充, 老师写出观察的方面。并进行表扬评价。
6 总体小结与反思
经过两次实践两次反思和对“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导学关键问题”的初略研究, 我对科学课的小组学习教师导学方法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第一, 小组合作学习是由教师设计教学、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进程的活动, 是以学生活动为主的一种教学活动,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对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不甚了解, 因此教师不仅要思考整节课的教学设计, 还要根据教学要求设计出相应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这样在小组热热闹闹的背后才有实质的活动过程, 学生才有合作的体验和收获。第二, 科学课小组合作还要体现探究的特点, 因此在思考小组合作的内容方面要设计探究的内容, 活动既有老师要求的程序, 又有过程中的探究。这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更有兴趣。第三, 为了激励学生的探究能力, 还可以适当引入竞争机制, 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换为小组之间的竞争, 这样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修订稿)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关键词: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2单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8-0020-03
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了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由卢江、杨刚任主编,王永春、陶雪鹤任副主编,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的同志们,在大量调研、实验和广泛征求全国城乡第一线的教师、教研员、教育工作者的意见下,在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基础上,编写了《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经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正式发行。现将《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做一介绍。
一、教学内容介绍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教学内容的变动
这册教材的内容安排,以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注重内容的丰富性和开放性,扩展知识的范围,体现鲜明的时代感。与现行实验教科书相比,其主要变化有:
(一)加强了准备性,为进一步学习做了很好的准备
1.把实验教材的第一、二单元合并为一个单元为“准备课”。学生入学前已接受了学前教育,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老师要心中有数,因此安排了“准备课”。
“准备课”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数一数”,保留了“开学图”和“数一数”、“认数”、“读数”的内容,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读数的情况。第二部分“比多少”,保留了“同样多”“多”“少”,充实了内容,增加了练习一。
2.将一年级下册的“位置”提到一年级上册,做为第二单元。讲了“上下”“前后”“左右”。
(二)降低了有关知识的难度,更适合儿童的认知特点
1.在第二单元“位置”中,原实验教科书中‘左’‘右’的相对性和位置删掉不讲。
2.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只讲立体图形,原实验教科书中认识平面图形删掉不讲。
3.第七单元“认识钟表”,只认识整时,原实验教科书中认识半时删掉不讲。
4.删去了“求未知数”的教学内容,只是在练习中渗透了这样的练习题目。
三、新教材的编排特点
这册教材是以课程标准的基本观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了现行实验教科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写。力求使新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和环境。
新教材在编排上更加体现:
(一)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如数和计算的知识,认数是计算的前提,计算又有助于加深对数的认识。对初入学的儿童来说,采取逐步扩大数的范围,同时结合数的认识学习一些基本的计算。仍然按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的原则编排,把“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分为: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又把“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分为两段进行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三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五单元)。在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中,分为6、7的认识和加减法、解决问题,8、9的认识和加减法、解决问题,以及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三段教学。
如几何图形,先认识“上” “下”“前”“后”“左”“右”(第二单元),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和练习经常用到这些知识。再直观认识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本册只初步认识立体图形(第四单元)。
(二)加强了知识的整理
整理是对学过的知识重新回顾,它更多的是加深理解、扩大联系,进一步提高掌握水平。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查缺补漏,更好地全面落实知识、技能掌握的教学目标。
整理知识的过程,就是形成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教材给出了整理的线索,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后边知识的整理,又是前边知识的完善。
大单元都安排了整理和复习,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增加了整理和复习。如P32页3题,P69页第5题的整理和复习。2题是10以内加法整理,3题是10以内减法的整理。再如P101页第8单元的整理和复习,1题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整理。
(三)增设了教学的背景知识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了解数学知识的历史,教材安排了符合儿童认知特点和兴趣需要的数学背景知识。
如:P60页以“你知道吗?”向学生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算筹。P72页以“你知道吗?”向学生介绍了象形数字及计算。P85页以“你知道吗?”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古代的计时工具。
(四)体现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
学习数学是为了能用它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因此,在2011版课程标准中指出:发展“运算能力,树立模型思想”。作为数学的核心概念,从现实生活或者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是建立模型的出发点;用符号表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是建立模型的过程;求出模型的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是求解模型的过程。
教材在第五单元中,认识了6、7和加减法后,在p46页~p47页编排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习解决问题,逐步获得数学的思想方法,形成初步的应用数学的意识。
第一步:图里有什么?要求学生读懂题(看懂图);知道题(图)中什么是数学信息(已知条件),有几个数学信息(已知条件);什么是问题,怎样表示。也就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第二步:怎样解答?要求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用什么方法解答,把分析过程用数字和符号表示出来。也就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步:解答正确吗?要求学生反思、检验,并学习填写答语。
这一过程就是学生初步学习树立数学模型的过程。
(五)练习注意了前后知识的联系
1.p68页6题。6+□=10,是在学完10以内的加减法后安排的练习,不但复习了前边学过的加法,也为20以内进位加法中“凑十”做了铺垫。
2.“11~20各数的认识”中,p80页3题,如:7+3+5=_____,不但复习了10以内的加法,十加几,还为20以内进位加法的思路做了铺垫。
3.练习是按课时划分的。
(六)注重有关知识的渗透
1.第一单元渗透了集合、对应的思想,第6单元主题图渗透了分类的思想,有的练习中还渗透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的思想。
2.渗透了填未知数,要求学生想组成。如p56页11题、p63页7题、p68页6题、p81页7题、p94页9题、p103页9题、p108页9题、p110页17题。
(七)为数学教学评价提供了平台
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通过评价得到的信息,可以了解学生数学学习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进行总结与反思,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因此,每个单元安排了“本单元结束了,你想说些什么?”由于学生识字比较少,每个单元后的评价,主要以小组合作交流为主,评价内容有知识性的,有情感性的,让学生有话可说。
如:p13页2颗星;p33页3颗星;p38页4颗星;p72页5颗星;P81页6颗星;p87页7颗星;p103页8颗星;p113页自我评价,画笑脸。使学生自己感觉到自己在进步。
四、各单元内容介绍
第一单元 准备课
整体感知
本单元将实验教科书的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合并为一个单元为“准备课”。因为学生在入学前对10以内的数有所了解,本单元“数一数”通过美丽的校园校内外数量用到10以内各数的物体,学生指物数数(点数),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认数、读数情况,初步学会数数(点数)的方法。通过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
“比多少”主要是通过操作、探索来进行,体验“多”“少”的含义,通过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数一数”分为两部分
1.美丽的校园 (了解学生已有的数数情况)
2.认数、读数。一面红旗、两幅单杠、3个石凳、4个垃圾桶、5、6个背书包的同学、7只鸽子、8棵大树、9个女同学、10个男同学。
通过认数、读数,渗透同一类物体画在一个圈内(集合圈),1~10个数与相应的画面呈现,表示一一对应让学生数一数图中有几个物体,认一认,读一读旁边的数,初步说一句完整的话,了解学生认数、读数的情况,不是正式教学认和读这些数。
(二)比多少
儿童在入学前,通过各种物体的感知,已经积累了有关比多少的感性经验,教材从生活经验出发,体验“同样多”“多”“少”的含义,通过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学习乐趣。
“比多少”主要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通过小兔帮小猪盖房子的故事,学生操作学具进行比较,充分感知“同样多”“多”“少”。
本单元后安排了练习一。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经历数数活动的过程,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认数、读数的情况,初步感知数数的方法,初步学会数数。
2.通过学生操作,经历比较的过程,直觉感知“同样多”“多”“少”,初步理解其含义,会用一一对应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3.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1.注意培养学生观察兴趣。观察图画或实物,可以从无序逐步到有序,按数目从小到大,从近到远等。教给学生数数的方法。
2.指导学生操作学具,渗透对应思想,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摆一摆,说一说,说一句完整的话,通过交流感受数学的乐趣,建立数学意识,发展学生的语言。
本单元教学时间:建议为2课时。
第二单元 位置
整体感知
本单元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位置”提前到一年级上册教材中,但“左、右”降低了难度,不讲相对性了。
本单元要求学生会辨认上、下、前、后、左、右,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材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创设了适合儿童的情境,亲身体验生活与学习环境中的方位,体会到空间方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儿童认识空间方位的顺序是“上下”、再是“前后”、最后是“左右”,上下、前后,通过一幅大桥的画面,桥上的铁道上正奔驰着一列高速列车,铁路上方的公路上正行驶着一辆辆形态各异的汽车,桥下一艘轮船正穿梭而过。在位置不变时,对于两个物体,上下位置、前后位置是绝对的,引导学生认识方位上下、前后。前后的标准一般是面对的方向是前,背后的方向是后。如果参照物改变了,前后也可以转换。
左右,主要是建立左、右的标准,将左、右与自己的左、右对应起来,从此建立左、右的标准。
本单元的学习,主要通过操作、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通过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上下、前后
汽车在火车的上面,轮船在火车的下面。
小汽车在大货车的前面,客车在大货车的后面。客车的前面是 。
“做一做”进一步体会上下、前后。
(二)左右
左手、右手。
做一做。①左右的练习,②上下的练习。练习二和本单元的练习。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初步感受其含义。
2.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3.使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感受生活处处有数学。
本单元教学注意的问题:
1.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充分地说。
2.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再加工。
3.在互助合作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单元教学时间:建议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摩擦力是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会做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2、通过自主实验探究得知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状况(光滑、粗糙程度),运动状况(滚动还是滑动),物体的重量(对地面的压力)有关,与接触面积无关。
3、培养学生乐于交流、乐于合作的态度。
二、教学准备:小车、线、长方形木板、砂皮、垫圈、记录纸、钩码、铁夹
三、教学重点难点:设计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并能从实验结果中得出初步结论。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冬天,天冷,搓手,产生了热量。引入摩擦的知识。
二、授课:
(一)、感知体验,引入摩擦力概念
1、用手在桌面上轻轻向前推一下,有什么感觉?
2、预设摩擦力,并结合刚刚活动讲解摩擦力。
3、屏幕出示摩擦力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教师板书“运动与摩擦力)
4、摩擦力的大小可以测量吗?用什么工具测量,怎么测量? 屏幕出示测量方法。
提出测一本科学书和一个笔袋在桌子上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教师演示测量方法,并说明注意事项。
(二)、研究摩擦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我们先来猜测一下,你认为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选择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表面光滑程度,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轻重两个因素进行研究。
(一)、请你推测,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表面光滑程度有怎样的关系呢?
学生推测: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你们的猜测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这些都只是我们的猜测,我们还需要用实验来验证我们的想法。老师今天给你们提供了1个测力计、塑料盒子(里面1个50g的钩码)、一张砂纸和我们的桌面。你们能用这些材料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吗?
请你们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交流实验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实验。提示:实验中要改变的是什么?准备怎么改变?不要改变的是什么?怎样保持它们不变?做这个实验要注意些什么?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进行实验并汇报实验结果。
我们的发现: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
(二)摩擦力大小和物体重量大小之间的关系
推测: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重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你这样推测的理由是什么?学生在上一个实验的基础上自主进行实验。交流实验方法和结果。
我们的发现: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运动时的摩擦力小。课堂小结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系?
三、拓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小小设计师。
四、作业布置:写一篇小论文。板书设计 运动与摩擦力
接触面光滑程度有关 光滑 小
粗糙 大
运动物体的轻重有关 轻 小
光
1、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的物体称为光源。太阳、电灯、萤火虫等都是光源,月亮不是光源。
2、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3、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4、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
5、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
6、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7、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日晷)计时。
8、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9、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
10、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与镜面反射相同,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只不过是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情况有所不同。我们能够看到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11、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潜望镜。
12、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发生的变化,叫作光的折射现象。当白光进入三棱镜时,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就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的光。
13、人眼睛中的瞳孔可以控制入射光线。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
14、许多光源在发光时也在发热。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15、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用凹面镜、凸透镜。
16、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板。
17、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温度高达2千万多摄氏度。
18、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表面粗糙的比光滑的吸热快。
19、物体和太阳光垂直时升温快。
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
1、地形及地形的特点:
地形
特点
山地
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
丘陵
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高原
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
平原
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盆地
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2、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3、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①内力作用主要是地壳运动,以构造运动为主,还会有地震、火山等比较剧烈的运动.会让地形变得高低不平.②外力作用主要是太阳、水、风等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使得地形削高填低趋向平坦.”
4、我们现在看到的地球表面与地球的构造有关。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组成地壳的岩石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岩浆岩
玄武岩、浮石、花岗岩
沉积岩
砾岩、砂岩、页岩
变质岩
大理岩、板岩
5、地壳在不断地运动,地球内部的岩浆在不停地涌动,有时会通过地震和火山喷发让我们感受到。地壳的运动常常会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6、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
7、地震震级较大时会使地表形态重塑,由于地震成因不同,形成的新的地形也不同。地震有很多类型,有的使地壳断裂,就形成了断崖,还有的使地壳隆起,形成了新的山丘,还有就是地壳断裂,形成峡谷,如著名的东非大裂谷,还有可能地壳下陷,使山丘变成平原。
8、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气温、重力、动植物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
9、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叙尔特塞火山岛、长白山天池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
10、火山喷发对环境的影响: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比如烧毁森林、房屋,掩埋农田和城市,污染空气,导致滑坡、山崩、泥石流、地震等。但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使森林和庄稼生长得更好;火山地热是一种清洁能源,加热后的水能作为热源被人们利用;火山灰和火山岩还是筑路的好材料。
11、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
12、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13、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砾石,这便形成了戈壁滩。备带走的沙子在风或流水速度减小时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就形成了沙漠。
14、风对地球表面的影响,如敦煌地区的雅丹地貌是由于风的作用形成的。
15、水的作用,降雨和河流会对地表产生影响,如黄土高原的沟壑是由于水(降雨)的作用形成的,黄河入海口的沙洲、长江三角洲是由于水的作用(河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沉积)形成的。
16、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矿物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17、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18、地面的岩石、沙土在水、风、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作侵蚀。
19、影响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
20、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沉积。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21、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22、流水、风、冰川、海浪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
23、房屋应该建在坡度比较平缓的地方,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应该植树和种草,来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24、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第三单元
计量时间
第四单元
健康生活
1、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
2、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与道德健康四方面内容。
3、从出生到死亡,人体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地时期,对我们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非常重要。
4、影响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遗传、饮食习惯、营养、生长环境、运动锻炼等。
5、青少年时期,快速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会促使肌肉、骨骼发生变化。这时,我们要注意保持脊柱和身体部位均衡负重,还要注意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6、骨、关节和肌肉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它们相互配合,使身体进行各种运动。人体内共有200多块骨头,它们相互连接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3个大部分。骨骼可以使我们身体进行各种各样的运动,同时还具有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骨骼不能独立运动。
7、骨与骨之间可以活动的连接叫关节。不同地方的关节,活动方式不同。如肘关节和肩关节。
8、人体共有600多块肌肉。肌肉附着在骨骼上,肌肉收缩带动骨骼运动。
9、青少年时期,人体的骨骼和肌肉是发育得最快的,发育和运动又紧密关联着。经常参加活动,身体可以变得更加强壮,柔韧性更好,并且免疫力也会增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
10、食物中的营养和我们吸入的氧气,进入我们的血液后都将通过心脏、血管等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分,维持身体的生命活动。
11、在身体休息状态下,特别是睡眠的时候,氧气的需要量减少,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也会
减少,心脏会得到较多的休息。所以合理的休息与良好的睡眠,会让心脏更好地工作,有利于我们的健康。
12、英国科学家威廉·哈维研究发现,人的心脏可容纳约0.5升的血液。虽然心脏收缩时挤出来的血液不是所有的血,但也有一定的量。假设挤出的量是0.2升,按心脏每分钟跳动75次计算,钟从心脏送出的血量就约有15升,乘60,就可以知道一小时输出的血量约有
900升。
13、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它昼夜不停地收缩和舒张,推动着血液在心血管内循环流动。
14、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等部分。脑与脊髓相连。脑和脊髓联系着的神经分布到身体的各个部分。脑是身体的“总指挥”,是人体的控制中心,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脑的不同区域控制着我们身体的各个部分。
15、我们的脑是柔软而又脆弱的,它需要颅骨来保护,我们平时在生活中,也要注意不要让脑受到剧烈撞击。
16、脑需要适当的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是大脑保持活力的前提,此外,学习一门功课时间过长,也会让大脑感到疲倦,这时适当地活动身体或是听听音乐,都可以让脑得到休息。
17、脑是人体的控制中心,它总是在不断地发送和接收信息。这些信息的传递和处理需要通过身体的联络员——神经系统来完成。
18、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以及与其相连并遍布全身的周围神经系统所组成。全身各系统、器官和细胞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相互配合,完成各自的功能。
19、人体能够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当人体受到刺激时,都会由传入神经将信号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做出相应的指令并通过传出神经使身体做出反应。
20、长期的精神压力和不良情绪会损害身心健康。
21、人的情绪、意志、行为是可以控制的。
22、勇于面对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不良情绪表现,并愿意管理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第一单元天气单元
本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定位:
“天气”单元的重点是引起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并能像气象学家那样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分析。
教材基本上是围绕如何观察天气现象、如何记录展开的,“天气日历”是观察记录天气现象的文本工具。对记录的统计和分析能使学生了解科学的处理数据方法,并建立对天气新的认识,这也是解释天气如何变化的依据。
期待学生经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对天气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研究的好奇和热情。学生还会发现科学工具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延伸,并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二、单元设计特点及教学说明:
《天气》单元一共设计了7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第1课和第2课,学生认识到人们通常从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天气;开始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如一个月)里收集天气信息,并把他们观察到的信息记录在“天气日历”上;在每天跟踪观察和记录天气的过程中,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天气是在不断地改变着的,激发学生研究天气的兴趣。
第二阶段,第3-6课。学生将分别观察、讨论、测量和记录四种(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天气特征的数据。
最后,进入第7课的时候,学生已经做了近一个月的观察和记录,收集了大量的关于天气的数据。在这一课,他们将分析和总结已经收集到的数据,形成《天气》单元学习以来的对当地天气的概括性的认识
三、教学建议:
1.要让学生真正走近天气现象,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获取天气特征的相关信息和记录数据。本单元学到的新的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对天气的理解和应对天气对他们的影响。
2.由于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有时需要在特定的天气环境下进行,如第4课《风向和风速》、第6课《云的观测》。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天气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
3.本单元学生将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的过程,教师要对每天的观测和记录活动给以及时的指导、督促,更重要的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将是决定本单元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
4.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方的天气情况千差万别。教师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使用教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学校的观测气象站,为学生的观察活动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四、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
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
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气象学家是研究、观察和记录关于天气信息以及应用这些信息预报天气的科学家; 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2.过程与方法:
用感官观察天气;
讨论和记录关于天气特征的信息;
能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能用简单工具估计风速、风向;能用自制的简易雨量器测量降雨量;
观察各种云的不同,并能给它们分类;
能对天气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增强天气意识,提高观察和研究天气的兴趣;
意识到天气如何影响每天的生活的;
意识到测量和长期的记录有助于我们学习更多的关于天气的知识
1-1 我们关心天气
探究活动分析: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来帮助学生明确常见的天气现象。图上用各种天气符号和表示温度的数字,反映这一天全国各个地区的天气情况。学生通过对这张图的观察,可以对常见的天气现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图上的表示天气现象的符号可采用粘贴的形式,在符号下面应写上符号的名称,便于学生认识这些天气现象。
3.提问学生还知道那些天气现象,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天气现象。
4.为每一组准备一套天气符号,让学生尝试着给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观察、描述今天的天气现象--引导学生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
6.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回到教室后,将学生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交流。
7.引导学生思考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或提问学生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使学生意识到天气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8.在学生的科学记录本上,描述今天的天气时,可能只是一些毫无联系的几个简单的词语或句子。提示部分对学生描述天气的方法的指导--将天气特征与生活建立联系,提高学生对天气的认识水平。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提示,并应用提示的方法对自己的记录进行改进,并把改进后的描述和同学交流。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过程与方法:
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心天气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教学准备:
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
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
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
4.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各一本。
教学活动过程:
一、认识天气现象
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
现象?
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
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汇报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
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安全教育,并落实小组长进行管理。
3.带上科学记录本和笔排队到操场上分组进行观察,教师巡视。(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
4.回到教室进行交流: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观察到天气现象。
5.学生汇报,教师展示学生的记录。
6.提问: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
7.认识“网状图”的使用:刚才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想到一点说一点,有没有办法把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更直观地表示出来的方法呢?打开书本第45页,看看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怎样的一个好方法?
8.带读提示语。
9.看明白了吗?有不明白的请提问。
10.请你学着书本上的方法,在科学记录本上为今天的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作一张“网状图”。
三、总结
刚才我们观察的是今天的天气,那么明天又会天气怎样呢?后天呢?一个月内我们杭州的天气又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请大家每天都能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这里的天气变化是这样的。
揣摩一个中心句
“我很快乐, 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 句中概括了“我”窃读时的百般感受, 也是“我”情感的集中体现, 可谓意味深远, 寓意涵咏。
勾勒了文本脉络:这句话位于课文的第四小节, 这一小节在全文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前三小节写“我”渴望读书, 而又无力购买, 因此只好“窃读”。后六小节具体写了“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智慧与快乐, 却时刻害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从“没钱买书而偷偷找书看”到“找到书后偷偷看书”, 这就是课文极其清晰的思路, 而这句话就像是一条线串起了整个文本。
体现了文本主题:读着这一句话, 我们似乎也跟着小女孩一起体会着读书时腿酸腰麻、饥肠辘辘的劳苦, 一起经历着担忧、恐慌和惧怕的痛苦, 一起体验着惊喜、快乐与满足的幸福。这种精神上和身体上的复杂感受, 正是窃读的百般滋味。而“我”心甘情愿地品尝这复杂的滋味, 一切都源于“我”对读书的热爱, 对知识的渴望。
品析两个场景
细读课文不难发现, 作者用她那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两个场景:一个是“我”匆匆赶到书店, 找寻那本书的场景;另一个是找到书后, “我”如何“窃读”的场景。无论是哪一个场景, 我们都能真切地感受到“我”那由于“窃读”而生的百般滋味。
急切:“放学后急匆匆地从学校赶到这里, 目的地可不是饭店, 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踮起脚尖, 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 把短发弄乱了, 没关系, 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 却找不到那本书。”……读着这些词句, 分明让我们看到了“我”急切地想找到书的画面, 甚至让我们产生了替“我”找书的冲动。
担忧、惧怕:在去书店的路上, “我”为书店里会不会没多少顾客而担忧;没找到书时, “我”为书会不会被卖光而担忧;找到书了, “我”又为会不会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而担忧、惧怕……一个小女孩饱受着担忧、惧怕, 只是为了能够多看一会儿书, 多读一本书。因此, 当那双充满对知识的渴望的眼睛出现在我们眼前时, 一个酷爱读书的小女孩形象鲜活地站在我们面前时, 我心痛了, 我多想递上一本书!
快乐:“走到门口, 便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 我可以安心了。”——这一刻, “我”为书店的环境适宜我进去“窃读”而“快乐”;“我跨进店门, 暗喜没人注意。”——这一刻, “我”为不被人注意, 能去找书而快乐;“啊!它在这里, 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这一刻, “我”为终于找到了自己想看的书而“快乐”;“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 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 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这一刻, “我”为能利用“下雨天, 留客天”这种理所当然的借口继续留在书店里“窃读”而快乐;“我低着头走出书店, 脚站得有些麻木, 我却浑身轻松。”——这一刻, “我”为在两个多钟头的饱读之后有一种满足感、充实感而“快乐”……这是多么牵动人心的“快乐”, 这是多么让人心酸的“快乐”!
在教师对文本进行了深度触摸, 对文字进行了反复咀嚼后, 在具体的教学中, 教师如何紧紧围绕中心句, 引导学生品读语言, 揣摩词句, 想象画面, 体验情景, 感受“我”对读书的热爱, 对知识的渴望, 从而受到热爱读书的感染呢?
注重学生的真实感受
在教学预设时, 教师应该眼中审视文本的教学内容, 心中换位思考学生:哪些内容是学生通过预习能自己了解和掌握的;哪些内容是重点、难点, 需要教师重点引导和讲解的;哪些内容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成为课堂的兴奋点等等。
《窃读记》一文描述的是台湾作家林海音小时候读书的经历。故事中所讲的那个年代距离现在有八十来年。那时候, 书店不欢迎只读不买的人。作者买不起书, 所以只能在书店窃读, 辛酸中包含着乐趣。而现在的孩子的生活经验中只有开放式的可以自由阅读的书店。这种认识上的落差, 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补充, 使学生能真正了解“我”为何窃读的原因。对于“窃读”之“惧怕”滋味的体会,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文中找到相关句子来交流, 当学生感受到“惧怕”的是遭到店员和老板的驱赶时, 教师可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展开想象:“我”曾经有过怎样的被驱赶的遭遇?学生自由表达之后, 教师立足于学生的已有思考和认识, 适时用深情的语言为学生朗读《窃读记》原文中的有关章节 (见文后“附”) , 此时, 学生完全能体验到“我”因无钱买书而“窃读”, 因“窃读”而遭店员和老板的驱赶的尴尬、惧怕的心理。在此基础上, 教师引导学生再次深入品读课文, 二度关注描写“我”这种“快乐而又惧怕”的“窃读的滋味”的句子, 在旁边写下自己的体会。这样, 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表达自己的感受, 使学生的认识从笼统走向具体, 从肤浅走向深入, 由模糊变得清晰, 既深刻地感受到“我”那酷爱读书, 渴望知识的立体形象, 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
关注文本的表达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第三学段“阅读”的目标设置清晰明确, 其中第五条是这样的: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 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 作出自己的判断。《窃读记》是第三学段的开篇课文, 教师在深入领会教材意图和注重学生真实感受的基础上, 还应带领学生关注文本的表达方法, 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 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学习的是:体会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自语式的心理活动描写, 将“窃读”滋味具体化的写法。如:“我跨进店门, 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 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这其中一系列的动作描写, 写出了书店的顾客之多, 更表现了“我”为环境如此适宜“窃读”而开心的心情和“我”对读书的渴望;“就像在屋檐下躲雨, 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这是“我”在自我安慰, 趣味盎然地写出“我”为雨天能够有个充足的理由读书而高兴无比, 言语中, 有几分童稚, 还有几分诡异, 非常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我”的心情变化, 表现出了“我”对读书的喜爱, 使人如临其境。
教材在思考练习中, 安排了这样两个问题:1.课文中有很多地方写了“我”如饥似渴地读书, 抄写这样的句子, 并说说自己的体会;2.“我很快乐, 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课文中有一些语句描写了“我”的这种心理活动, 找出来多读几遍, 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教学时, 教师可紧紧围绕这两个问题,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从具体语句中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窃读”的滋味的, 体会作者动作和心理描写的细腻传神, 做到主动积累, 模仿运用。
附:
《窃读记》相关章节
我庆幸它居然没有被卖出去, 仍四平八稳地躺在书架上, 专候我的光临。我多么高兴, 又多么渴望地伸手去拿, 但和我的手同时抵达的, 还有一双巨掌, 10个手指大大地分开来, 压住了整本书:“你到底买不买?”
声音不算小, 惊动了其他顾客, 全部回过头来, 面向着我。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 羞愧而尴尬, 涨红了脸。我抬起头, 难堪地望着他——那书店的老板, 他威风凛凛地俯视着我。店是他的, 他有全部的理由用这种声气对待我。我用几乎要哭出来的声音, 悲愤地反抗了一句:“看看都不行吗?”其实我的声音是多么软弱无力!
一、教材分析
“小数乘法和除法”在五年级上册共分成两个单元,先教学小数乘整数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再教学小数乘小数和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在这两个单元中间插入“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教学。这样安排有两个原因:一是小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内容多。例如用竖式计算以及四则混合运算、简便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等;在用竖式计算中又有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除数是整数、除数是小数等各种情况,其中小数除法还涉及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等知识;为了教学小数乘法和除法,还要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的知识,等等。如果把全部内容集中在一个单元教学,大约需要二十几个课时。在这样的大单元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情绪不容易稳定持久。分成两个单元后,有利于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公顷和平方千米都是较大的面积单位,在进行土地面积计算时经常要进行平方千米与平方米、公顷与平方米的单位换算。这时,就可以应用第七单元里教学的移动小数点位置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这一规律是探索小数乘小数、小数除以小数计算方法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具体目标,这两个单元精简了有关循环小数知识的教学。在第七单元里不出现除不尽的除法,在第九单元里只结合小数除法中除不尽的实例,指出循环小数的特点,讲述循环小数的概念。在“你知道吗”里介绍有限小数与无限小数、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等内容,让学生通过阅读有所了解,不作为必须掌握的知识。进行小数乘、除法计算的教学是以整数乘、除法的计算作为知识基础。只是计算时多了小数点的处理这一“新问题”。因此,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教师应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尝试、探究、归纳、总结,去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二、学情分析
进行小数乘整数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数乘、除法的计算在日常生活以及进一步学习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小数乘整数以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既是小数乘、除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一步学习和探索小数乘小数、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基础:学生有了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积、商的变化规律,以及小数乘整数、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等基础,就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相关运算规律的理解,提高应用四则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分析
1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及本单元的知识特点,可以预定如下几个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在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中探索并理解小数乘整数以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计算,并会根据具体的数量关系列出相应的乘、除法算式,并通过主动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以及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口算和笔算。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近似值的含义,能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小数乘、除法计算中积或商的近似值;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习用“去尾”或“进一”的方法求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
(3)使学生探索并掌握由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初步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有关的运算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能主动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推广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中,并能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在观察、探究、实践应用等活动中,体会小数乘、除法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小数乘、除法的实际应用价值,并形成继续学习小数乘、除法的积极意向。并能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教学重、难点。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掌握小数乘整数、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借助计算器探索,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积、商的变化规律分别进行相应的转化,逐步掌握合乎逻辑的思考方法和计算方法;在帮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和除法的基本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逐步突破小数乘、除法计算中的难点,学会正确计算,并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引导学生采用已经掌握了的“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小数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
典型课例分析
(注:南师大附小贲友林执教)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68、69页“小数和整数相乘”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借助已有生活经验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整数。
2在观察、探究、应用的过程中,体会小数乘法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小数乘法的实际应用价值。
教学准备:学生带计算器。
教学过程:
师:大家买过东西吗?看屏幕(出示购物场景图),你知道了什么?
生:铅笔,每支0.3元;橡皮筋,每根0.06元;羽毛球,每只0.8元。
出示问题:买2支铅笔要多少元?买9根橡皮筋需要多少元?买3只羽毛球要多少元?
师:你会算吗?
师:请大家观察这3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师:是的,3道算式中,一个因数是小数,一个因数是整数,都是小数和整数相乘。(板书课题:小数和整数相乘)
评析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并为下面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整数提供条件。
师:为什么这3题都用乘法算?
师:3个问题中,如买3只羽毛球要多少元,就是求3个0.8是多少。请看屏幕,我们在正方形中涂色表示3个0.8。
师:通过涂色,我们进一步知道:求3个0.8,用乘法算。从图中我们也能看出:0.8×3=2.4。刚才我们同学在口答算式时,也说出了这几道算式的结果,你能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吗?
师:大家的算法差不多。这样算,其实凭借的是感觉。但从同学们刚才交流算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在计算小数乘整数的时候,都是把它先看做——整数乘整数。
评析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知识潜能及合作能力,并自主获取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教师作为一名点拨者、合作者在重点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举例说明计算方法,给学生
提供思维发展的空间,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师:我们再看一个问题。(屏幕出示)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生:妈妈买了一个西瓜,正好3千克,每千克2.35元。
出示:5元,够吗?10元呢?
师:你能口算这一题,不简单!如果估算,把2.35元看做3元——
师:也就是说,买3千克西瓜的钱数,比6元多,比9元——少。
师:要用多少元,能不能用竖式计算?请大家试着在作业本上用竖式计算2.35×3。
学生试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试做情况。学生出现了两种写法,视频展示。
师:请大家比较,两种写法的计算结果相同,都是7.05,但两个竖式有什么不同?
师:说说你们在写竖式时是怎样想的?
写法1的学生:写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要相同数位对齐,小数乘法的竖式也要相同数位对齐。
写法2的学生:我在课前预习时,看到书上的竖式是末尾对齐。
师:你认为小数和整数相乘的竖式应怎样写呢?
学生争执不下,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
师:我们一起对照竖式,口述回顾刚才的计算过程。(学生说至“三五十五,写五进一,三三得九,加一得十,写零进一,二三得六,加一得七”,教师示意学生“暂停”)这一段计算过程,我们特别熟悉——
师:对!刚才口述的这一段内容,是按照整数乘法的算法在进行计算。所以在写竖式时,末位对齐。当成整数乘法计算之后,还要在积中点上小数点。
师:这一题的积中的小数点点在什么位置?
师:联系这之前我们的估算,7.05元,比6元多,比9元少。积是两位小数,小数点点在7的右下角。关于在积中点小数点,你有什么想法?
师:大家的想法也就是说,积有几位小数,要看——因数。积的小数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相同。这是大家现在的猜想。我们来看先前所算的3道题……我们发现与猜想一致。
评析在实际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地进行估算、笔算,在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计算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懂得估算也是检验笔算的一种方法。在探究计算方法时,教师为学生搭建了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平台。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又了解了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竖式笔算。
师:再看几题(屏幕出示)。
师:这几题,算完了吗?
师:对!按照大家刚才的猜想,这几题在积中如何点上小数点呢?
学生口答,教师追问:为什么这样点小数点?
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闪烁显示所点的小数点,因数和积中小数部分的数字添加底色。
生:我觉得这几题还没有做完,乘的过程中要点上小数点。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例如第11题,4.76乘2时,积是9.52;4.76乘10时,积是47.6。952、476,都要点小数点。
师:计算过程中点不点小数点,大家的想法呢?
学生陷入思考中。少顷,一位学生起立发言:我认为,计算过程中不点小数点,只要在积里点小数点。计算4.76×12,先算476×12。用竖式计算时,我们是先把小数乘法看作整数乘法进行计算。
评析本课以图示让学生直观感受算之道理:凭感觉“先看做——整数乘整数”,让学生道出算之情理;在教与学的进程中,学生自然获得切身体验,即“小数和整数相乘”与“整数和整数相乘”尽管存在差别,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师:我也赞同他的想法。谢谢刚才两位同学,一位同学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另一位同学通过思考,很圆满地解决了问题,而且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了小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生:第三题,103×0.025,积比103小,这和我们以前学习的整数乘法不同。以前,积比因数大;这道题,积比因数小。这就像商场卖东西打折,打折后的价钱比原来少。
师:你学数学的感觉真好!商场打折,计算时可以转化成小数乘法计算的问题,还有你谈到的因数和积的大小之间的关系,这些在今后的学习中都将要探讨。继续看这3道题,积是不是这样点小数点?我们大家所猜想的积的小数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相同,对不对呢?请大家用计算器计算这3道题,看看计算结果是多少?
师:通过验证,我们初步确认: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相同。我们在后面学习小数乘法时,还要探讨“为什么相同”这个问题。现在,请大家同桌之间说一说:小数和整数相乘,应该怎样计算?
学生同桌互说后全班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后
(学生独立完成。屏幕出示这几题的完整计算过程,学生核对,全对的学生为自己鼓掌祝贺。反馈学生做错的题目,其余学生分析错因。)
评析这里的设计,跳出了教材,又深化了教材,是在教学目标的导向下灵活处理教材的体现。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小数与整数相乘的积,再研究积与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最终得出了小数乘整数的笔算法则。
典型习题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让学生在数学的理解层面上总结出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
综合运用整数乘法法则、乘法中积的变化和由于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3项知识,从计算小数乘法的过程中,归纳小数乘法法则。教学时应根据教材给予学生3点提示,引导学生领会教材中的
(3)判断积扩大了多少倍,再缩小相同的倍数。
由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积5694扩大了100×10=1000倍。为了使积等于4.38×1.3,根据积的变化,把整数积5694÷1000=5.694。所以4.38×1.3=5.694。
按照教材引导学生领会“试一试”的3个步骤,再计算小数乘小数(积的小数部分需要补0),如0.038×0.25;计算整数乘以小数(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位数相同),如106×1.25;计算小数乘以整数(积的小数位数与被乘数相同),如0.024×35。
从而得出,做小数乘法,先把小数转化为整数,再做整数乘法,最后在整数积上点上小数点。当小数乘小数时,积的小数点位数等于因数小数点位数之和;当整数乘以小数时,积的小数点位数等于乘数小数位数;当小数乘以整数时,积的小数点位数等于被乘数小数位数。
最后,按照乘法的法则结构归纳小数乘法法则。小数乘法法则结构与整数乘法法则结构相同:乘法法则分为计算范围(数的范围和运算范围)和计算过程(计算顺序和结果表示的方法)。
【五年级科学教案(教科版)上册】推荐阅读: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反思 全册10-21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0007-11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11-28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期末10-18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复习12-30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11-06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教案06-22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10-09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实验报告07-07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