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精选8篇)
一是集成电路等微电子技术正在孕育新的突破。
二是计算机技术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三是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相互融合,构成了以无线保真技术为基础的无线联网。它可以通过便携式电脑或其他运算器件随时随地高速联网而无需电缆,从而使个人拥有网络通信能力。
二、生物技术是否正在酝酿新的主导产业?
在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方面,利用转基因技术,转基因谷物、大豆、杂交水稻等抗逆、抗病高产作物以及转基因动物等不断培育成功,是对传统农业的重大技术革命。在医药生物技术方面,基因克隆、细胞克隆、个体水平克隆等无性繁殖技术发展迅速;基于器官修复和移植的干细胞克隆研究取得积极进展,为人类实现从治疗疾病到预防疾病的历史性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生物芯片方面,DNA芯片成为生物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应用将大大提高疾病的检测准确度和效率,为更快地发现一些疑难疾病带来希望。被称为“生命天书”的人类基因结构图绘制计划已经完成。没有人怀疑,在各国大量投资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之后,在生命科学中的疑惑被一个个破译和解答之后,将会形成一个巨大而充满活力的生物产业,并对环境、农业等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三、能源技术为什么重新升温?
进入新世纪,能源问题研究又在全球范围升温。有学者认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各种科学问题大多与能源有关。能源技术的发展有四个重点方向:
一是化石能源,其核心之一是洁净煤问题;
二是太阳能与风能、生物质能,它们被称为三大可再生洁净能源;
三是电动汽车,着力开发污染很少、发展潜力巨大的燃料电池;四是核聚变,从长远来看,核能将是继石油、煤和天然气之后的主要能源,核聚变将是核能利用的一个重要方向。能源问题的研究将更加注重环境问题。
四、纳米技术何时取得革命性突破?
纳米本是一个尺寸的概念,但纳米科学的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尺度上的深化,而是当材料尺寸减小到纳米量级后,它所表现出的一些新奇的物理效应。发现、掌握、利用这些效应,可能会在信息、生物、能源领域带来深刻的技术革命。目前,纳米技术的发展有一些新的特点。
一是发展微加工手段,对原子、分子进行加工,从而塑造全新的微观世界。
二是纳米技术可能引发相关领域的产业革命。比如,在材料方面,纳米技术可能使材料性质发生根本转化,如硬的变软,导电的变成不导电,无磁性变成有磁性等;在微电子学与器件方面,纳米技术可以制造更节能、更便宜的微处理器,使计算机效率提高百万倍;在生物和农业方面,纳米技术可制造新的化学药品,可对动植物基因进行改良。目前由于纳米科学和技术的概念突破还很少,其相应的产业革命还远未到来。但可以预料,纳米科学具有巨大潜力和美好远景,将给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新特点
当今世界的科技发展既遵循过去的一些规律,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当代新科技革命表现为群体突破的态势,新的技术群和新的产业群蓬勃发展,这标志着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密集时代。除了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纳米科技、航空航天科技、环保科技等也正在孕育一系列重大突破。许多高新技术产业群迅速崛起壮大,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各种先进实验仪器设备的发展,为科研活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大大提高了人类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力,也使科学技术正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尺度上向着最复杂、最基本的方向发展。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上的复杂系统研究已经列入科学研究的议程,如对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大脑和生命系统、生态系统、网络系统的研究,将对经济、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对微观系统的深入探索,如对基本粒子和受控核聚变、基因、微机械、微加工和纳米材料等的研究,完全突破了人类的传统认识,可能引发全新的技术革命。
重大创新更多地出现在学科交叉领域。文艺复兴以后的几个世纪里,科学技术领域不断细分。但最近几十年,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向我们展示了自然组织更深层次的根本统一。在这个新的境界上,许多学科之间的边界将变得更加模糊。第一,科学和技术之间的高度融合,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科学和技术的结合和相互作用、相互转化更加迅速,逐步形成统一的科学技术体系。
在这个统一体系中,一方面,基础科学的作用日益增强,不断为技术进步开辟新的方向,并且以更快的速度向应用开发和产业化转移;另一方面,技术发展又为科学发展提供了有效手段,许多大科学工程越来越依赖于技术装备的突破。第二,数学和定量化方法的广泛应用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又一个基本特征,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已从定性阶段全面进入到定量阶段。量子力学的突破使量子化学、量子生物学应运而生,深化了人类对于化学、生物学基本原理的认识。数学和统计力学的发展,结合大规模计算和仿真技术的应用,深化了人类对于复杂系统的认识,促进了地学、环境科学等学科向定量化的演进。第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今天,科技不仅在物质生活层面上支持和促进人和文化的发展,而且在精神生活层面上关注和推动人和文化的发展,从而给人的生存和发展注入更加完整和深刻的内涵。人类的前途虽然取决于诸多因素的交互作用,但是科技与人文的结合无疑是其中一个决定性因素,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必将建立在科技与人文两个车轮之上。科技创新、转化和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原始性创新的地位日益突出。目前,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技术更新速度也日益加快。
在19世纪,电从发明到应用时隔近300年,电磁波通信时隔近30年;到了20世纪,集成电路仅用了7年的时间就得到应用,而激光器仅仅用了一年多。今天,人类基因组、超导、纳米材料等本属于基础研究的成果,在中间成果阶段就申请了专利,有些甚至迅速转化为产品走进人们的生活。在计算机技术方面,每5到7年速度就增加10倍,体积减小到原来的1/10,价格下降到原来的1/10。这充分说明,当前科学与技术的界限日益模糊,技术和产品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经济竞争已前移到原始性创新阶段。原始性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间科技竞争成败的分水岭,成为决定国际产业分工地位的一个基础条件。
科技与经济、教育、文化、社会等的联系日益紧密。
一、世界政党政治的新变化
当代世界政党政治的新变化,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各国政党数量急剧增加, 以及在此背景下政党政治的日益区域化、国际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 代表着各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政党也随之建立起来。尤其是在冷战结束之后, 新增的政党多种多样, 诸如民族主义政党、绿党等。有的国家出现了极端民族主义或带有很强宗教色彩的政党。据不完全统计, 当今世界的5000多个政党约有35%是冷战结束以后建立的。在前苏东地区, 冷战后曾一度出现了上千个政党;在非洲, 20世纪80年代末时总共只有130个政党, 而到了90年代中期, 政党数量便急剧增长到了1800多个。这些政党的产生和发展, 打破了世界政党政治原有的格局, 使世界政党政治变得丰富多彩。[2]
2、在世界政党数量急剧增加的同时, 政党政治还日益呈现出区域化和国际化的特点。虽然各国政党主要仍立足于本国国内, 但任何一个有抱负的政党都想把自己的影响力扩大。因此, 一些意识形态相近的政党, 组成了区域性或国际性的跨国政党组织。从地区来看, 政党的区域化趋势在各大洲都有表现, 其中又以欧洲最为典型。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化, 西欧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决策权正逐步向欧盟各机构转移, 西欧各类政党日益感到加强内部协调、统一参与欧盟决策过程的必要性。欧洲各类政党为加强合作, 先后成立了“欧共体自由党和民主党联盟”、“欧洲社会党”、“欧洲人民党”等跨国党际合作组织。在拉美、亚洲等地区, 政党的地区性和国际性组织的活动也日趋活跃。目前, 拉美有4个地区性政党组织和1个由相对固定的政党参加的政治性“论坛”, 绝大部分政党根据自身政治倾向分别加入了不同的组织。在亚洲, 各国政党也不断加强合作, 进入新世纪以后召开的亚洲国家政党国际会议就是很好的证明。从整个国际范围看, 目前世界性的政党组织有社会党国际、基民党国际、自由党国际、保守党国际等四大政党国际, 国际化趋势十分明显。[3]
3、世界政党政治的格局正由原来的相对单一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一方面有利于全球范围内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世界经济的增长, 另一方面也引发了许多传统政治发展中未曾遇到的问题, 如全球经济安全问题、主权让渡问题等。同时, 除了原先的政党, 又涌现出大量新兴的思潮、运动或政党。它们虽然规模较小, 但都在试图解决这些新问题, 其活动能量和影响力都相当可观。反观另外一些传统的大党、老党, 在执政期间由于没有把本国经济搞好或是由于自身腐化堕落, 党内纷争不断, 使人们对其治国安邦的能力失去了信心, 从而对社会主流势力和传统政党政治构成了直接的冲击和挑战。其中, 有些国家的传统政党被冲垮;有些则为了适应新的形势而改变了原有的宗旨和组织结构;还有相当一部分国家的政党体制由原来的一党制或一党独大制, 逐渐演变成多党制或多党合作制。这种趋势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得最为明显。
4、单一问题党、反复无常的抗议党、平民党层出不穷, 极端派政党兴风作浪。在英美这样的典型的两党制国家, 特别是美国, 从来就不缺少单一问题党、抗议党。美国社会有史以来的众多小党 (第三党) 大多可以归入单一问题党和/或经济社会政策方面的抗议党──更确切地说是两党制的反对党。二十世纪后期最有影响力的单一问题党非绿党 (绿色和平组织) 莫属, 其触角遍及欧美。在欧洲一些国家, 绿党已经或者将要成为第三大党。
极端派政党可以说是源远流长。挑起二战的德意日法西斯党, 至今阴魂不散。传统的左翼极端派政党, 如意大利的红色旅、日本的赤军组织等, 近年来趋于沉寂或已经解散。与此相反, 右翼极端派政党却相当活跃, 先后在欧洲和澳大利亚攻城掠地。法国的极右政党国民阵线在80、90年代议会选举中屡有斩获 (1997年议会选举中25%的蓝领工人投它的票) , 不但法国政坛左右翼政党和民众为之震惊, 整个欧洲也为之不安。德国的共和党, 意大利的北方联盟, 等极右政党或民族主义政党在各自国家的势力也常常令人不安。欧洲有的国家甚至有法西斯政党死灰复燃。日本的军国主义势力也在发展。当今世界政党政治中的这种逆流, 值得世人警惕。
5, 近年来, 西方国家出现许多非政府组织。这些组织一般不提出执政、参政的政治主张, 而主要关注诸如人权、环境保护、地方权利、公民权益等具体事务, 也有的积极参与反战、反核、反全球化、反集团化等社会运动。虽然形形色色的非政府组织比较松散, 但由于活动能力强, 社会影响面广, 其作用已逐渐渗透到传统上属于政党的活动领域。此外, 由于跨国公司、跨国集团对国际和地区性重大事务的影响急剧上升, 以民族国家为基础的传统政党的政治影响力也受到严重冲击。再加上现代传媒技术的普及和发展, 政党领袖和少数精英借助媒体突出个人成为时尚, 有些党组织上日趋松散, 基层组织和党员的作用不断弱化, 不少党正在演变成选举机器。许多发展中国家、转型国家的政党也面临类似问题。?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 西方国家的政党都在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新形势, 大力拓展本党的社会基础, 奋力寻找发挥作用的新途径。为此, 许多政党的关注点已从过去单纯的政治目标逐渐转移到经济社会领域。眼睛向内, 政策务实, 政治与经济并重, 已成为冷战结束以来西方国家政党政治的新特点。
二、世界政党政治的发展趋势
当代世界政党政治的发展趋势,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新世纪的世界政党政治将更趋活跃。各国政党在社会阶级基础、思想理论纲领、内外政策主张以及组织结构、政治功能、运行机制等诸多方面都面临新的情况和问题。特别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媒体的影响日益增大、经济和社会问题成为民众关注重心的新形势下, 各国政党都在强化自身的适应能力与应变能力, 都在根据新形势、新任务, 利用新的组织、宣传手段来扩大自己的社会基础, 提升自己的政治作用与影响, 以便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4]
其次, 当前的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特点十分突出。人类文明的多元性与发展模式的多样性更加彰显。随着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两大进程不断向纵深发展, 各国之间的联系、交往与合作将会更加频繁和密切。作为国家关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党际关系, 已经并且仍在继续发挥一般的政府交往无法代替的独特作用。利用政党交往为国家的外交和经济建设服务, 已为许多国家的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所认同。[5]
再次, 政党作为国际关系行为主体之一的作用还将进一步上升。政党形势的发展变化, 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不同地区国家的合作。面对全球化、区域化进程的日益加快, 亚洲国家执政党对本地区的联合步伐明显落后于欧洲、北美甚至拉美的现状普遍感到不安, 谋求合作的共识增多, 意愿增强。东亚峰会的召开客观上为本地区国家推进联合发出了积极信号, 但由于亚洲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发展程度不同, 执政党均带有深刻的民族烙印, 加上日本自民党肆意恶化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及在东亚峰会上对美态度暧昧, 都将给亚洲地区一体化带来影响。拉美左翼政党主张拉美国家联合自强, 积极推动建立南美国家共同体, 南美共同市场四国和委内瑞拉等左翼党执政的国家在2005年举行的美洲峰会上坚决抵制“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谈判, 暂时迟滞了美国主导的贸易自由化进程。
结束语
由此, 我们可以得知, 当代政党的多样化发展, 使得政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毫无疑问, 无论任何类型的政党要争取多数民众的支持, 获取和巩固执政地位, 都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的要求, 强化自身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随时进行调整和改革。否则, 就会在竞争中被淘汰。可以说, 在政党发展的新形势下, 善于利用新的手段扩大自身的影响和社会基础, 依法实现本党的政策主张, 以突出的政绩证明和维护自身的合法地位, 已成为对谋求发展中的各类政党的共同要求。面对当代政党政治变革的大潮, 面对当代中国的深刻变化, 中国共产党人也只有不断顺应时代的要求, 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 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组织形态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 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 把握规律性, 富于创造性, 不断开拓党的建设的新境界, 才能永远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本色, 使党始终具有蓬勃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周淑真:“全球化背景下政党政治的变革发展趋势”,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2]、邓晓丹:“当代世界政党政治的新变化”, 《当代世界》, 2006年第三期
[3]、王虹:“当代政党多样化发展态势概观”, 《当代政党体制与政党建设研究》
[4]、王小明:“当代西方政党政治发展的新趋势”, 《国际政治》第三期。
[5]、魏伟:“世界政党形势的新变化及对国际形势的影响”, 《当代世界》2006年第3期。
[6]、申文杰、王凤鸣:《政治学概论新编》,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1年11月出版。
下面我想介绍几个关于世界人才发展的最新发展动态。了解这些内容,可以引发我们的一些思考,有助于从人才制度建设层面深入一步进行探索。
一、“工作战”与人才带动就业
当前世界上最令人关注的与人才有关的事情是什么?答案是就业。因为一个人如果没有或者丧失了工作,绝对是一件痛苦的事。而一个人衡量自己是否幸福,又总是把“有没有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的砝码。
2010年12月,突尼斯警察没收了一位名叫穆罕默德·波瓦兹兹的26岁青年的水果车,这意味着他一家8口人的生活将没有着落。这位青年来到市政大厅,向地方官员投诉却遭到拒绝。结果波瓦兹兹以自焚表示抗议,后来突尼斯人民接过抗议大旗,不到一个月就把政府赶下台。几个星期后,埃及人也开始抗议政府,在硅谷高管的帮助下,整个中东开始动荡。
所有这一切都是由一个突尼斯警察没收一辆水果车引起的,导火索是因为一个青年没有了工作。
自古以来,“安居乐业”就是中国人的美好愿望,确保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拥有一份满意的工作对于发挥人才价值、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政府职能中的题中应有之义。
美国盖洛普公司主席吉姆·克利夫顿刚刚出版了一本关于就业的书,书名叫做《写给中国官员的书》,主题是:世界即将爆发的并不是什么金融大战、石油大战,而是工作大战。他指出:全世界有70亿人口,15岁以上人口约50亿,其中30亿想有一份全日制正式工作。但实际上,只有12亿人有这样的岗位,18亿人缺少好的工作岗位。这18亿人口——全世界四分之一的人,正处在社会压力与不稳定之中,这是一个全球性的大问题。
目前美国人口总数已超过3亿,1.5亿人想找到一份家庭以外的工作,1500万人失业,1500万人就业严重不充分,也就是说在美国也有近十分之一的人找不到一份好工作。他们中的很多人表示,自己无力偿还贷款、抚养孩子、加油汽车、接受面试,他们好像在打一场争夺工作的战争。美国的国民幸福指数正因此而下滑。
200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社会蓝皮书》,称中国的失业率已达到9.4%,超过了国际上7%的警戒线;2009年3月,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已达到4.2%;民间学者认为2009年中国的失业率实际上已达到了33%以上;最近,西南财经大学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失业率为8.05%。这些高高低低的数据虽不一致,但确实反映的是中国严峻的就业现实。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就业难、就业不充分问题?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乔治·斯蒂格勒认为,这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寻找工作的成本过大造成的。社会要想办法让求职者能够及时全面地获得就业信息,由此他开创了信息经济学和工作搜寻理论。2010年人力市场学者彼得·戴蒙德(美)、克里斯托夫·皮萨里迪斯(英)、戴尔·莫滕森(美)认为,市场上的大部分交易会出现摩擦,买者很难买到想买的产品,卖者同样很难找到消费者。劳动力市场上也是一样,很多公司掌握许多工作岗位空缺,而失业者却找不到工作。戴蒙德解释这种冲突的原因是:缺乏合理的社会机制。由此,他又获得一次诺贝尔奖。通过研究就业连续获得诺贝尔奖,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全世界失业问题的严重性。
一个社会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解决严重的失业问题?我认为,改善信息传播中的不对称、不全面、不通畅,仅仅是缓解举措,从根本上来看,还是需要大力鼓励人才创业。因为,就业,说到底就是要端“饭碗”;创业,说到底是要造“饭碗”。没有人才创业,哪来众人就业?政府应该通过改革,大力优化社会创业环境,降低创业门槛,鼓励、引导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乐于创业,易于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才能最终解决就业问题。这也是十八大报告指出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国际化”与人才安全问题
人才国际化,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来,各大洲人力资源开始相互交往、不断迁徙之后的事。21世纪以来,人才的全球流动更加频繁。目前,全球60多亿人口当中,有2亿人离开所在国到其他国家寻求发展。近年来,我国年轻人出国留学数量也呈现出猛增的态势。据国家教育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有142万人出国留学,仅去年一年就达到了30万人,近几年的年增长率平均达到了23%。虽然近年来同时出现了中国留学生的回国热潮,但总体上,出国人数仍大于归国人数。
表1 中国留学生历年回国统计表
与人才国际化相对的是国内的城镇化。根据国家农业部的统计,1982年到2000年这18年间,我国农村人口流动到城镇的总数共计2.0675亿,相当于城市新增人口的84.6%。同一时期,劳动力流动到城镇的数量为1.096亿,相当于城镇劳动力的45.8%,流动规模随时间逐步扩大。上世纪90年代后半段,人口与劳动力从农村流动到城镇的流动量分别达到了2030万与1146万。有学者估计,从1978年到1999年,总共有1.74亿农村人口迁移到了城镇。
表2 中国城镇化发展状况
美国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说,在整个21世纪,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事情有两件:一个是美国的高科技,另一个就是中国的城镇化。城镇化带来了历史上空前规模的人力人才流动。根据我国留学生出国、回国以及国内城镇化带来的人才流动,可以预测到,未来中国的人才市场将空前活跃,供求两旺。
nlc202309021541
但是,世界范围的人口迁徙并不平衡,从整体上看,是从不发达国家流向发达国家,从东方流向西方。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才流出国,而美国成为世界上人才流动的最大受益国。
有学者认为,作为人才流入收益大国,美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实行的人才引进理论是有所变化的,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冷战阶段(1945—1989),以现实主义为主导,理论认识是“零和竞争”,与各国进行人才争夺;冷战结束阶段(1989—1999),以自由主义主导,理论认识是“合作竞争”,与各国有竞有合;全球化阶段(2000至今),以全球主义主导,理论认识是“全球治理”,与各国竞合治理。西方发达国家的人才战略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发展中国家大量优秀人才流至国外、为他人所用,这就为我国人才流动中的安全问题敲响了警钟。
常言道“人往高处走”。又有言“良禽择木而栖”。发达国家大力推行人才引进政策,给优秀人才提供诱人的社会福利,创造优渥的学术研究条件,下大力气招揽人才,造成东方孔雀纷纷西飞。人力资源是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为了人力资源的安全,我国曾经发布了针对国外人力资源公司的禁令,如不准成立独资公司,合资公司不准占股超过51%。但时至今日,国内几大著名的人力资源公司,如“前程无忧”“中华英才”“智联招聘”等都已被外国公司收购。西方国家猎头公司已经进入我们的领地,而且个个是能干的“鼹鼠”。这是简单的“贸易自由化”问题吗?能够置之不理吗?
当然,我们不仅要考虑如何筑巢引凤、留住国内的人才,还应该考虑如何了解世界各国的人才,让他们了解中国,为中国所用。
三、“大数据”与人才管理升级
计算机、网络、云计算对新世纪的影响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能够区分出一个人的时代敏感性。我的看法是,这些新生事物的出现,将深刻地影响和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最近人们议论纷纷的大数据,就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正向我们奔涌而来的浪潮。
大数据简单说就是很大的数据,大到超越传统意义的尺度。有学者说,对于不同领域来说,应该有不同的定义。其实,这个概念上世纪80年代就有了,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这两年,已经成为全世界创新、竞争和提高社会生产率的前沿。尤其值得重视的是,美国奥巴马政府已于2010年提出了国家“大数据战略”。
学者们认为,大数据的特点有三个:一是数据很大;二是变化很快;三是构成复杂。但是,大数据里面蕴藏着大知识、大智慧、大价值和大发展。大数据作为一种方法论,对于传统的社会科学研究可能带来重大突破。因此,应该引起充分的重视。我认为,对于人才领域来说,则是一个可以大幅度提升管理水平的良好契机。
在美国,由于汽车交通事故而导致死亡的人数能够通过大数据而获取,从而得到很有意义的认知。这在我们国家就比较难。大数据是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特别是挖掘,进而知道很多难以获取的数据。以美国为例,你知道哪个月份死于汽车事故的人最多吗?大数据说天气炎热的月份多,而且越是炎热越多。反过来,天气越冷,就越趋减少。再比如,就天气较热的月份而论,一天之内的什么时间段事故最多?大数据告诉人们晚上6到9点。再比如,汽车事故与刮风下雨下雪的相关性大吗?大数据说,不大。掌握了这样的信息,显然有助于有关部门做好汽车交通管理工作,特别是找到管理的重点和规律。由此及彼,应该能够想到,大数据肯定也能够帮助我们提升对整个社会的管理水平,人才管理无疑也在其内。
人才管理包含不同的内容,首先是人才育成。美国已经利用大数据方法建立了富有个性的“高等教育教学支持系统”。其中有种“学习分析技术”,能够通过对与学生相关的海量数据分析,辨别出每个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模式。这就便于在学习的初始阶段发现哪些学生面临学习困难,或者有辍学的危险,从而采取比较准确的帮扶措施,加以因势利导。掌握了这种技术的教师能够利用“户面版”记录自己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实时的学习情况监控。
众所周知,一般情况下,对于来自教师的“你听懂了吗”的提问,人们极容易跟着大家一起回答“懂了”,其实是碍于面子,不愿意回答“不懂”而敷衍过去。但是,借助大数据方法,教师就能够知道,哪一位学习者习题没有做对,并没有弄懂,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此外,基于云计算的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开放性的自主学习系统,学习者可以不受时间、地点以及经济条件的限制,自主选学课程,获得自我提升。这就为学习潜力较强的学习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能够形成与众不同的知识结构、才能结构。
对于教育管理部门来说,如果发现哪个教授教的学生作业总是有很多人做错,而且错的都在一个地方,那就说明他的教学在某个环节上存在严重缺陷,需要加以改进。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已经利用这种大数据的方法,提升教育质量。可以预见,未来世界的人才育成模式,在大数据平台的支持下,将发生重大变化。
其次,是人才的发现与选拔。在没有大数据的条件下,发现与选拔都很难做到“全信息”搜索。也就是说,很可能是在被选人员不够充分的情况下进行人才选拔的。大数据能够帮助人们解决这个问题。从理论上讲,凡是符合条件的都可以进入选拔主体的视野。这就解决了少数人从少数人中选人的弊端。国外的猎头公司之所以能够帮助国家、企业寻找到合适的人选,就是因为它们掌握了大数据,而我们则没有。因此人家在“猎头”,我们在“猎腰”“猎脚”。这样,在国际人才产业的链条分工上,我们就不得不屈居“低附加值”的下游。
再次,是人才的流动与配置。人才配置的关键是“人岗匹配”。就是要把最符合岗位素质要求的人,配置到他最适宜的岗位上。发达国家的人才管理研究者为了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已经开发出各种各样的精细化的能力模型。这种模型从多种维度来描述到底什么样的人,进入这个岗位才是合适的。有的还绘出了“人才素质模型雷达图”。如果是职工人数众多的企业,一个一个地进行人工对比,无疑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可是,依靠大数据就能够很快实现“人岗匹配”。这种方法,对于各级各类领导班子人才配置的意义就更大。因为领导班子成员配置科学与否,对于组织健康发展的作用更大。
nlc202309021541
当前,遍布全国的人才市场为人才实现科学配置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各地人才市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信息不全面、信息不及时和信息不对称的弊端。这些问题,也可以利用大数据方法来加以改进。例如,国内有家利用大数据的人才交流机构发现,市场上来来往往的寻职人流中,有万分之一的属于在逃犯。如何防止他们危害社会是一个必须引起重视并采取措施的问题。
第四,是对传统的人才研究方法的挑战。大数据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讲因果性,只讲关联性”。如果发现了某种关联性。就可以加以利用。凭借自有的卫星信息系统进行商业经营的世界著名的沃尔玛公司,发现在他们的卖场里,凡是购买婴儿尿布的顾客很多都要再买上几罐啤酒。这是为什么?不知道。但是,掌握了这种关联性的卖场经理,就可以告诉上架员,要把灌装啤酒与婴儿尿布摆放在一起。这么做,果然提升了这两种商品的销售量。在人才管理领域到底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关联性?有待发现。比如,国外已经发现,道路交通拥挤,一般与就业率高相关;反之,则与就业率下降有关。国家发改委的研究人员已经发现,我国东南地区的榨菜销售量之减少幅度,与那里的农民工返乡率的增长幅度高度重合,由此提出“榨菜指数”。我估计,“方便面指数”可能也有此功效。
大数据的出现,必将冲击传统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现在我们常讲的“抽样调查”法,被认为是社会文明得以建立的牢固基石,应用较广。其实,它只是在技术受到限制的特定时期,解决特定问题的一种无奈方法。现在,凭借大数据我们已经可以收集过去无法收集到的信息,这么一来“样本就等于全部”。而且这样做,肯定比使用抽样调查方法得出的结论要准确得多。
最后,是需要形成“大数据思维”。大数据不仅是一种应用性很强的实用工具,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在思维方面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缺少精准性。考虑问题大而化之、重定性轻定量的事情不在少数。故,胡适先生专门写有《差不多先生传》,以警戒国人。可是,就是到了今天,我们也很容易发现对当地、本系统的人才数量、质量、结构都不甚了了的人才工作者。胸中无全局,焉来好决策?所以,从这个角度看,重视大数据,也是一次思维方式的变革。每一个人才工作领导者都应该从对大数据的认识中,掌握工作重点,探索工作规律,提升人才工作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正如任何事情“有其利就有其弊”一样,大数据也有它的弊端。操作不当有可能损害公民的隐私权。国外有人在自己网页上亮出了自己极富个性的搞怪照片,结果被求职单位拒绝聘用,理由是这种打扮的人士是不适宜从事本公司工作的。这种做法到底对不对?可能一时难以做出结论。但是,如何防止大数据有可能带来的负作用,确实是应该注意的。
(未完待续)
(作者系中国人才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客座研究员)
中原工学院 朱烈松
摘要:人类自产生以来,为了调整调整社会关系、规范社会生活和维系社会秩序,探索并尝试了种种治理社会的方法与机制。法律作为治理社会的有效方法和机制之一,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随着网络的发展,法律必然要介入网络这新的领域。法律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法律将会继续地发展特别是私法的自治,并且将会出现法律的全球化日趋于统一、私法自治、成文法与判例相融合使法律更加合理,最终实现法律在相对统一下的多元化法律,并且公法得以限制和私法得以充运用!
指导意义:以法史来把握法律的趋势。
关键词:全球化 融合 多元化 趋势 私法自治 网络
引言
人类经历了由族群到国家、由国家到跨国家的国家团体和超国家的国际社会的过程。与这想适应,法律的发展也经历了由族群之法到国家之法由。从整个人类的历史来看,法律将会出现由国家之法到跨国家之法再到超国家的世界之法的过程。法律自从产生以来就不断发展,当今世界法律的发展趋势将是私法进一步发展,将形成私法自治。最终达到法律的目标顶点法律的民主主义和国际主义,也就是在法律的国际化范围内法律的多元化。
本文主要有:法律的全球化、各法相融合、私法自治、法律对网络的介入。
法律的全球化
一、法律全球的原因
纵观人类法律的发展史,自法律产生以来经历了族群法、城邦法、国家法、国际团体法的发展过程,是法律规范所规范的范围扩大的过程,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法律不断发展,要求法律所规范的范围扩大,这必然会引起法律的全球化。人类的活动范围的扩大及频繁化,并且各国法律之间不断加强的深度协调化,就更需要一个更大的统一的行为规范来指导人们的行为,社会的不断发展、政治与经济交往愈加频繁、愈加深入,法律的全球是难以避免的趋势。
(一)法律的全球化发展趋势概述
法律在全球范围内的统一化,各国的法律逐步趋同,或者是各国法律之间不断加强的深度协调化,或者是几者的多元的综合。1、虽然法律全球化的理论没有完全的界定完善,但是世界的趋势,尤其是法律全球化的发展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2、每个国家的法律体系应呈现出多元化的法律格局。
(二 )、 欧盟法律对法律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影响
谈及法律的全球化的发展,我们不能不提欧盟的法区域化及其法律全球发展趋势的影响。欧盟区域法律的产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它是从各城邦法律到各国法律再到今天的欧盟法律,由于欧洲各国的不断发展、政治与经济交往愈加频繁、愈加深入以及各国需要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他们选择了法律的区域化,统一规范行为方式。在欧盟宪政立法中区域化的发展尤其是显著的,欧盟法律对法律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影响不容我们忽视。
第一、欧盟的诞生极大地推动了欧盟法律由区域化向全球化发展趋势。
在欧盟宪政立法中区域化的发展尤其是显著。欧盟制宪委员会近日发表了规划欧盟未来的欧盟宪法草案。在宪政方面,欧盟未来的欧盟宪法草案预示着新的欧盟时代的来临。它使目前的成员国有效运转。是世界宪政历史上的又一盛事。具体内容包括:基本法,权利宪章,政策与功能,及对有关条约的规定,是对现有的条约重新立法和调整的结果。
第二、欧盟法律的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几个标志性事件
纵观欧盟法制史,每一次历史的运动都在不,欧盟法律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同程度上推动了欧盟法律的全球化发展趋势, 1,1968年的《布鲁塞尔条约》,2,1995年的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3,联合国国际私法委员会自20世纪末举行了5次海牙国际私法委员会讨论海牙国际私法民商事的管辖和承认问题,建立世界性的国际条约统一全球的各国法律冲突,形成统一的世界示范法。
1,1968年的《布鲁塞尔条约》、由于各国管辖权和承认执行问题涉及各国的主权,因此,法律冲突是十分普及的事情。在1968年,欧共体为加强司法合作进一步保护欧共体内国的合法权益而签定了《布鲁塞尔条约》。在第1条的范围中明确说明了条约的适应范围和事项。 该公约是目前为止国际社会在国际民商事管辖和执行方面规定的最为详细、完整的,也是适应范围最广泛的条约。
2,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使得成员国的某些法律趋同,形成统一的世界性法律来解决各国法律冲突。
特别指出的是,欧共同并不是仅仅的成员国的相加,而是由于内部一体化建设大大加强了它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它于其他国家中的力量,尤其是谈判的要价,对世界立法产生影响。如中国的入世谈判就是一例。自1986年的申请开始起,中国和欧盟的谈判十分艰苦,对中国调整对外关系有较大影响,如中国修订公平法。
综上所述,欧盟法律的全球化发展趋势通过参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形式得以体现,而当欧盟法律与全球法律出现矛盾和冲突时,欧盟法律又极力推行其法律制度,这也许是欧盟法律的全球化发展趋势特有机制之一。因此,区域法律对于法律的全球化既有促进又有一定的抗衡。
二、在法律全球化下的法律多元化
依据地方性知识认识法律;将“法律”和“人类学”分解为不同学科,已通过具体的交叉而非混杂的合成将他们勾连起来;从地方性知识出发来探讨事实与法律,就必然导致法律多元化的认识。
在封建社会时期的法律时就涉及到因各地方的具体情况而实行相对而言的“不同”法令,其目的就是要从实际出发来解决问题。,古代所谓的“不同”的法律都必须要在统一的原则之下的,而在统一原则下的各地“不同”的法律也是治理所必不可少的。世界是由多民族、多国家组成的这样的“不同”法律到我们现代社会就是,各国的法律在国际法的统一原则下的多元化法律,多元化法律以各国的实际情况而出发。法律的多元化本无可厚非,由于法律的多元而导致的问题应由国际化法律来解决。
因而,如果能在法律的全球化与多元化平衡才是的最佳状态。
各法相融合
在中外法制史上,法律法律融合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是各国法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在欧洲中世纪时期的法律就出现过日耳曼法和罗马法的融合,两种法律制度的融合产生了封建的普通法的原则还出现了法兰克帝国的法律统一运动。融合的过程,仍可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共同的规律。
从法制史的角度讲,法律全球化的过程需要不同法系各自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共同的规律。对于人类的文化不同法系将相互吸收利用、相互的改造。相互吸收利用、相互改造便是融合的过程。
私法的自治
一、私法自治的基础
私法是调整私人关系的法律规范,自治是其根本特征。私法自治的应有之义在于:在私域的范围内,只要不违反法律,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就在当事人之间发生法律效力,而法律应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不得非法干预。私法之所以能够得以自治,具有其深厚的自治基础。
首先,私法是主体平等的法律。地位平等它排除了性别、财产、籍贯等的差别和身份等的限制,排斥一方利用其不平等的地位对另一方的强制。这样就可以使私法主体在私法关系中实行充分的意思自由,所以私法能够自治。
其次,私人生活的复杂性和私人性。一方面,私人生活内容极其丰富,范围极其广泛,种类极其繁多。面对纷繁复杂的私人生活,民法只需从私人生活的规律中抽象、归纳出一般规则和一般制度来对此加以调整。不能、也不应事无巨细地加以调整,况且,立法者不可能精确设计出私人生活所需要的一切规则。民法制度的设计,“并不是建立某种特定的秩序,而只是创造一些条件,在这些条件下,一个有序的安排得以自生自发的型构起来并不断地重构。”另一方面,私法关系更主要地涉及私人生活领域。在私法关系中,每个人都有不愿为外人所知道的信息或领域,如个人的隐私、商业秘密等。这些隐私性,本质上也就排斥外人介入安排,因而最加之方法,也就是个人依其意愿自作安排。由此私法的自治性也就显得更为必要。
再次,私法从本质上说具有其内在的法律调整机制,这正是私法得以自治的基础。其一,私法具有内在的法律行为的调整机制,如意思表示成立、生效规则等有效地保障了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充分维护私法主体的利益。其二,私法具有内在的价值评价体系,诚实信用原则、意思自由原则、权利不得滥用原则等,且将这些原则确立为强行性规定,当事人违之则不能得到法律保护。保障了私法主体在具体法律关系中的公平、平等。其三,私法具有独有的制度体系,如民事权利能力制度、民事行为能力制度、交易安全制度等制度体系,为私法主体自治提供了坚实的框架,有效地维护着私法主体的自治。其四,私法具有独有的责任体系,确保私法主体能够在私法关系中有效地实行自治,保护私法主体通过自治而取得的权利和利益。也正是因为其具有了内在的法律调整机制,才可以使私法从古罗马法发展至今,其生命历经众多演变,丝毫不减原来之本色。
最后,从根本上来说,自治是反映市场经济的私法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由地追求属于自己的利益。而私法中的每一个人,都被假设为理性的经济人,都是自己最佳利益的判断者,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决定。私法是市场经济生活的法律表现,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所以以自治为特征的私法也就成为了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同时以自治为特征的私法抓住了市场的自由竞争这种社会发展的最基本推动力,并使之法律化,从而也从根本上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私法自治的渊源
1,私法自治的出现和形成
一般认为,私法自治理念滥觞于罗马法。虽然罗马法没有提出完整的私法理念,但当诺成契约在罗马法中产生时,就意味着私法自治的出现。“关于买卖、租赁、合伙、委任等契约,债务以当事人的同意而成立”。这个产生于万民法中的被梅因称为罗马契约法上的“巨大的道德进步”,它孕育了这样一个原理:契约可仅基于双方当事人的合意而成立。而乌尔比安(Domitius Ulpianus)对于公法与私法的区分更是明确了这样一个理念:私法是任意性的,可以经由当事人的意志而设立。这已初步表明了私法自治的本质,但此时的私法自治并未抽象成为民法的基础理念,而实质上的私法自治应该说是产生于16世纪法国法学家查理•杜摩林提出“当事人意思自治说”(Theory of Autonomy of the Parties),他提出应由交易双方当事人自主选择法律来调整他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即即当事人的自由选择应该是适用法律的依据。 此后私法自治得到了进一步抽象,18世纪法典化运动,法国民法典鲜明地通过对于契约自由思想的阐述确立了私法自治作为民法的一个基本理念。当德国民法典中法律行为概念的出现,标志私法自治发展到了顶峰。至此,私法自治终于成了近代民法体系中高度抽象的理念。
2,理性人的出现是私法自治形成的核心
无论是古代罗马还是中世纪的欧洲,法律上的人总是属于一定身份的。如果不拥有一种身份,那么就几乎不可能拥有任何财产。在这种情形下,私法自治就无法作为一种基本理念存在。而在古罗马,这个人仅为具有罗马公民权的家长,在中世纪主要是封建庄园主,只是到了18世纪自然法与理性主义哲学充分发展、在法国民法典中形成私法自治理念时,这个以当时的`资产阶级(包括市民与商人)为基础的“类”的人,才真正支撑起私法自治这座大厦。可以这样认为,私法自治的形成就是建立在理性人的假设之上。
三, 私法自治的本质:自由的保护与促进
私法自治旨在实现人从意思自由进化到行为自由的目标。私法自治与其说是“自治”,不如说是对个人自由的保护和促进。从法律的角度来解释“自治”的内涵,其应有之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民事主体自由设定权利义务的自由;二是法律对民事主体适法行为的尊重和肯定,以上两者都是自由的含义在私法中得到实现所必须的,只有并存于私法自治的理念中,缺一不可,才能实现真正的私法自治。所以,从更为广义的范围来说,私法自治的本质,无疑是指对自由的保护与促进。
私法自治在现代民法中的局部扩张的趋势, 在对私法自治进行限制的同时,私法自治也出现了扩张,即在原来传统民法中不允许或者是限制私法自治的一些领域,私法自治却出现或者得到加强。主要表现在一些具体制度上。
1、在现代物权法领域,私法自治的范围仍然有限,但扩张趋势却在不断加强。(1)、物权法定的缓和。即认为对于当事人之间的约定,只要不违反物权法的立法宗旨,并具备一定的公示条件时,可以将其解释为非新种类的物权而认可其效力;同时,对于社会上出现的与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相适应的物权习惯,只要符合物权立法旨趣,并有一定公示方式时,一般都借解释而认可其效力。这样,法律解释在物权法中实现对行为人意志的尊重上充当了先行者。在法律解释不能完全涵盖这种新型物权的特性时,新型的物权就出现了,如所有权保留、让与担保等。(2)、物权转向以用益为中心。在现代民法中,所有权的行使对行为人双方意志的他物权越来越受重视,尤其是用益物权异军突起,成了物权法中发展最为迅猛的种类。这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对于行为人双方意志尊重的结果。(3)、物权边缘的模糊化。在现代民法中,在物权与债权之间则出现了一定的模糊区域。在债法领域,由于意志行使的受限,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受限债权,而在物权中则由于对于意志的承认,出现了物权的自由化。
2.婚姻家庭法中私法自治的扩张。(1)离婚法从有责主义到无责主义,现代离婚法中大都采用无责主义:当事人只要认为婚姻已出现破绽,且无回复的可能,并具备一定外在表征,即可离婚。这样不仅有责一方意志得到了尊重,而且双方生活隐私也得到了保护。这样,由于对人的尊重,离婚法中的道德性因素被排除了出去,自由意志得到承认。(2)对于离婚协议的认可.现代民法实行完全自由的协议离婚:双方只要就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达成协议,经过登记手续即可离婚。同时,现代民法还在一定程度上承认这种财产分割的对外效力从婚姻家庭法中出现的这种扩张,在注重意志的同时,更多地是对人这种生命体的尊重。
这样,现代民法中的人更为多元,在承认理性的、抽象的人的同时,也承认人的不足;在关注作为类的人的正义时,还重视具体人的正义;在关注个体的同时,更对整个人类命运进行深层的关注。正是这些,使得私法自治这一变化趋势。
法律对网络的介入
在法制史上新的部门法都是产生在介入新的法律领域的基础上的。由于新的领域行为规范不统一、处于一种相对混乱的状态下,要规范人们的行为仅依靠道德是难以实现的,法律作为人类最具代表意义的行为规范规范、作为治理社会的有效方法和机制就应当介入网络世界规范网民的行为。
网络并不是一个纯粹自由的空间,它是现实社会在网络上的延伸,受到现实社会法律的约束,从而防止因权利滥用对国家、组织或者他人造成侵害。网民作为一个具有行为能力的公民要言责自负,不能为了宣泄自己的情绪而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甚至国家利益。权利和义务永远是统一的,而目前网民言论所呈现的状况是权利本位的无限扩张和义务本位的缺失。随着电子网络科技的发展法律应该介入网络的虚拟世界,网络犯罪正是网络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法律既然是人们的行为规范,那么网络行为应该得到规范,法律就应当介入网络世界这一新的领域。
结语:
法律的发展是社会的自觉状态,近代以来法律的发展的趋势包含着人们对生活经验的反思和对直觉情感的超越。纵观世界法制史,人类社会从习惯、礼仪、宗教、德教等无形的行为规范到法律这一有形的行为规范,法律走过了族群法、城邦法、国家法、国际团体法的发展过程。在法律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强调人权、自由、民主使私法得以充分发挥,作用日益扩大,而公法必然要得到限制。总结世界法制发展规律,我们发现各种法律将不断融合而趋向于全球化的统一,在这全球法律下各国的法律形成的是多元化的法律格局,并且法律不会停止对新领域的规范,对网络行为法律应予以规范。
在此笔者认为从法制史的角度来讲,法律的发展趋势还许多值得我们去研究,如法之制约平衡、公法与私法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参见由嵘主编:《外国法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版,第2-19页。
2. [日]穗积陈重:《法律进化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第426-483页。
3. 参见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版,第1-7页。
4. 参见杨正呜:《网络犯罪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月版,第79-130
5. 参见梁慧星:《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7卷,法律出版社版,第244-245页。
6. 参见周天玮:《法治理想国》,商务书馆,10月版。
一、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各国生产、流通、分配等领域紧密联系,向一体化方向发展的历史过程。经济全球化的成因涉及到国家经济体制、企业趋利动机与技术进步等三个因素。(1)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趋同消除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体制障碍。(2)微观经济主体的趋利动机推动了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发展。(3)信息技术的进步降低了远距离控制的成本,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经济全球化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第二,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带来了资本国际化。第三,金融国际化。第四,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第五,全球贸易规则日趋统一和完善,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在其中起到了重大作用。但是,经济全球化在加强各国相互依存,推动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同时,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1)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稳定。(2)各国经济主权的独立性正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3)全球范围内的贫富差距正进一步扩大。
二、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不断加剧: 围绕着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不断加剧,主要表现在:1.各国竞相调整科技战略和政策2.各国把经济安全确定为对外战略的重点3.积极调整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努力扩大世界市场份额4.争夺科技人才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
三、新科技革命产生深远影响,经济信息化加速发展: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一下,各国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化,追求数量和速度的增长方式将让位于追求质量和效益的增长方式。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相对减少,而对科学技术、信息和人的素质的依赖程度大大加强。新科技革命使各国的经济联系和协作关系更加紧密,为国际交往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信息载体,为全球性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技术手段,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与此同时,各国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这一全新概念被广泛接受,在知识经济时代,资源配置以智力资源(包括科学技术及其一切成果和信息)为第一要素,对智力资源的占有比工业经济中对自然资源的占有更为重要。经济信息化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点之一。
四、各国经济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场大规模的市场化浪潮席卷全球,这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又是推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然而,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部分国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的运行,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体制方面的条件。进一步完善不同市场经济模式的运行机制和效能,将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长期任务。
六、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发展不平衡是世界经济的基本规律。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经济”的发展使得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的范围更广,主要表现在: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不平衡发展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不平衡
八、跨国公司的作用
一、世界经济复苏势头放缓,2012年全球经济仍将呈现低速增长态势
(一)当前世界经济复苏态势
全球经济复苏趋缓,下行风险加大。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私人需求疲弱;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增速回落,宏观调控面临的局面更加复杂;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升级,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国际金融市场反复大幅波动;与此同时,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全球通胀压力依然较大。
美国经济复苏显著放缓。今年前两季度,美国经济按年率分别增长0.4%和1.0%,远低于去年各季度增速。经济复苏放缓的主要原因是刺激性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效应减弱,同时私人部门持续疲弱,无法有效接续经济增长动力。一季度美国私人消费按年率仅增长0.4%,拉动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为复苏以来最低水平。前两季度美国投资虽保持正增长,但增速分别仅为3.8%和6.4%,远低于去年同期31.5%和26.4%的水平。二季度出口按年率增长3.1%,拉动经济增长0.41个百分点,也创下自复苏以来最低水平。目前,美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8月失业率仍在9.1%的高位。
欧元区经济增速明显下滑,各国经济走势分化加剧。受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放缓、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和主权债务危机进一步深化等因素影响,二季度欧元区经济环比增长仅为0.2%,明显低于一季度的0.8%。其中,6月工业产出指数环比下降0.7%,降幅为2009年下半年以来最高。
三季度以来,欧元区经济增长依然乏力,7月工业产出指数仅与上半年平均水平持平。同时,欧元区各国经济走势分化更加明显。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三国工业产出指数7月环比进一步下降,降幅分别为0.7%、0.7%和3.0%;德国经济仍保持稳定增长趋势,工业产出指数7月环比增速高达4.1%。欧元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经季节调整后的7月失业率仍高达10%,较去年同期仅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西班牙失业率升至21.2%,为金融危机后的最高位。
日本经济上半年连续负增长,但逐渐呈现好转迹象。地震、海啸及核泄漏造成日本生产设施严重损坏和电力供应短缺,一季度GDP环比下降0.9%,其中3月工业生产环比降幅高达15.5%,出口大幅下降,对外贸易顺差减少。二季度日本经济延续下滑态势,环比负增长0.5%,其中,出口降幅环比高达4.9%,对外贸易转为赤字;私人住宅投资和私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较上季度下滑1.8%和0.9%。
随着地震造成的供给端约束逐渐消除和灾后重建展开,日本经济逐渐呈现好转迹象。工业生产4、5、6月持续环比正增长,7月工业生产排除季节性因素已恢复至震前水平;出口在3、4月环比分别下降8.0%和7.0%后,5月开始恢复环比正增长,7月已接近震前水平。同时,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逐渐恢复,私人消费整体呈上升趋势,公共投资随着灾后重建的展开而增加,二季度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3%,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然而,日本经济仍未走出通货紧缩,8月最新修订数据显示,扣除生鲜食品的消费物价指数一季度和二季度同比下降0.8%和0.3%,7月与去年同比持平。
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增速普遍回落。随着货币政策紧缩力度加大和全球经济增速趋缓,主要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普遍出现回落。巴西二季度GDP同比增长3.2%,环比增长0.8%,分别低于一季度的4.2%和3.2%;印度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7%,低于一季度7.8%的增长率,为18个月以来最低;俄罗斯二季度GDP同比增长由一季度的4.1%下滑至3.4%;墨西哥二季度经济同比增长为3.3%,为2009年四季度以来最低。
(二)世界经济走势展望
当前,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甚至认为世界经济处在新的危险阶段,近期将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速预测分别下调至4.0%。从发展态势看,虽然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仍有可能深化,甚至拖累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复苏,但只要有关国家携手有效应对,世界经济还是能够避免出现二次衰退,明年世界经济仍有望维持低速增长态势。
1.美国经济复苏仍将保持缓慢态势,再次陷入衰退可能性不大
美国经济复苏仍将保持缓慢态势。首先,受失业率居高不下和通胀率上升影响,居民实际收入增速下降。今年前两季度,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按年率分别增长1.2%和1.0%,明显低于去年各季度增速。8月居民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44.5,为2009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其次,受经济整体不景气影响,投资者信心不足,二季度美国CEO信心指数由一季度的67大幅降至55。7月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降至50.9,为2009年9月以来最低水平。目前,国际组织、美国政府、经济学家和大型商业机构都下调了对美国经济今明两年的增长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9月对美国经济2011和2012年的增速预测,从6月的2.5%和2.7%分别下调至1.5%和1.8%;美国白宫预算与管理办公室9月预测从2.7%和3.6%分别下调至1.7%和2.6%;费城联储发布的3季度经济学家调查预测,从2.7%和3.0%分别下调至1.7%和2.6%;花旗银行8月预测则分别从1.7%和2.7%下调至1.6%和2.1%。
美国经济再次陷入衰退可能性不大。首先,去年10月以来,美国消费者信贷按年率一直保持正增长,今年7月已接近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有利于促进消费需求扩张。其次,今年3-7月,美国房价已连续5个月保持上涨态势,房价回升有助于提升消费能力和投资信心,减少银行住房抵押贷款损失。第三,今年4月以来,美国工业生产一直保持扩张态势,7月工业生产指数和产能利用率提升都较为明显。第四,美国银行体系状况逐步改善,今年前两季度,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分别实现3.6%和15.2%的正增长,二季度银行贷款违约率降至1.68%,已接近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第五,美国刺激性财政政策获得新的空间。今年8月2日国会提高联邦政府举债上限,为美国政府继续实施刺激性财政政策创造了条件。9月8日奥巴马总统推出4470亿美元的就业创造计划,拟从减税、扩大基础设施投资等方面为美国经济继续注入动力。第六,美国货币政策继续保持宽松态势,联邦基金利率0-0.25%的超低水平将一直维持至2013年6月底,美联储已宣布延长4000亿美元的国债期限,未来美联储仍有采取其他措施进一步放宽货币环境的可能性。
2.欧元区经济下行风险加大
二季度以来,欧元区经济信心指数持续下滑。8月为98.3,较7月下滑了4.7,今年以来首次低于长期平均水平(100),在17个成员国中,只有德国的经济信心指数高于长期平均水平。预计受全球经济增速趋缓、南欧诸国财政状况持续恶化、欧债危机可能进一步升级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仍旧高企等因素影响,2012年欧元区经济增速较2011年将明显回落,甚至可能出现负增长。高盛已于8月将欧元区2011和2012年经济增长率由2%和1.2%下调至1.7%和0.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9月将欧元区2011年和2012年GDP增长率由6月的2.0%和1.7%下调至1.6%和1.1%。
3.日本经济将缓慢复苏
虽然今年日本经济仍将出现负增长,但在灾后恢复重建的带动下,日本经济有望逐步缓慢复苏。日本央行预测,经济从今年3季度恢复环比正增长,4季度开始进入温和复苏轨道,但日本经济仍面临世界经济复苏放缓、日元升值和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等挑战。日本央行7月的货币政策会议将2011财年(今年2季度-明年1季度)经济增长率从0.6%下调到0.4%,2012财年仍维持在2.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今年日本经济将下降0.5%,但明年有望实现2.3%的增长。
4.新兴经济体增速仍将继续放缓
发达国家经济形势恶化以及国际资本市场大幅震荡给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带来下行压力,9月以来相关国家和国际机构纷纷下调今明两年经济增长率预期。巴西央行将今年GDP增长率预期从3.84%下调到3.79%,2012年从4%下调到3.9%。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将今年GDP增长率预期由原来的4.2%下调至4.1%,同时预计经济恢复快速增长不会早于2014年。墨西哥银行最新估计今年经济增长率将为3.8%-4.8%,比此前的预期分别下降了0.2个百分点。亚洲开发银行在9月报告中,将印度本财年(今年4月1日到明年3月底)经济增长预期从8.2%下调至7.9%,并把下一财年增长预期从8.8%下调至8.3%。
虽然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也在放缓,但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和需求减弱将抑制大宗商品价格的进一步上涨,这将有利于缓解新兴经济体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和经济过热,加之发达国家延长低利率货币政策执行时间,新兴经济体有可能适度放松过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此外,新兴经济体的财政状况普遍显著好于发达国家,刺激内需支持经济增长的政策空间仍然较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今明两年仍将分别增长6.4%和6.1%,其中,俄罗斯分别增长4.3%和4.1%,印度分别增长7.8%和7.5%,巴西分别增长3.8%和3.6%,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分别增长5.2%和5.8%。
二、全球通胀压力仍然较大
(一)大宗商品价格仍将高位剧烈震荡
今年以来,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震荡剧烈。年初,受世界经济复苏较快,全球流动性过剩加剧,以及中东北非地区局势动荡等因素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纽约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价格(WTI原油价格)由年初的91美元/桶增至5月初的110美元/桶左右,增幅达21%;而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BRT原油价格)则由年初的95美元/桶增至5月初的 126美元/桶,增幅达30%。随后,由于诸多宏观经济指标显示未来全球经济增速可能趋缓,市场对未来大宗商品供求关系预期有所缓和,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进入高位小幅震荡状态。
8月以来,市场对未来全球经济减速的担忧进一步加剧,加之受标普下调美债评级、意大利和西班牙主权债务违约风险上升等因素影响,全球金融市场一度大幅震荡,相当一部分资本出于避险考虑撤离大宗商品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曾在短期内出现大幅回落。纽约西德克萨斯原油价格一度由7月底的100美元/桶左右降至8月底的80美元/桶左右。但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状态并未根本改变,2011年9月16日,纽约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价格收于87.05美元/桶,芝加哥证券交易所大豆期货价格收于500美元/吨,仍处较高水平。
2012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仍将受到供求基本面、全球流动性状况、国际金融市场稳定性、美元汇率走势以及突发事件等因素影响,其中供求基本面是根本性因素。2012年全球经济整体保持稳定增长的可能性较大,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势头较为强劲,将为大宗商品需求增长提供稳定支撑,预计2012年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仍将处于高位。但2012年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进一步上升,金融市场的短期波动较2011年将更为剧烈,2012年大宗商品价格的震荡幅度可能会进一步上升。若美国和欧元区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表再次恶化,导致全球经济增速大幅度下滑,大宗商品价格可能会重现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高速回落状态。
(二)发达国家通胀压力明显上升
美国通货膨胀压力上升。今年5-7月,美国总体通胀率一直保持在3.6%,为2008年11月以来的历史高位。能源消费价格上涨是拉升美国总体通胀率的主要因素。5-7月居民能源消费价格指数年增长率分别达21.5%、20.1%和19%。7月美国核心通胀率为1.8%,已接近美联储2%的警戒线。
欧元区通货膨胀率明显上升。4月欧元区通胀率高达2.8%,目前仍维持在2.5%的较高水平,显著超出欧央行2%的警戒线。9月欧洲央行的月度报告预测2011年欧元区通胀率将在2.5%-2.7%之间。2012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处于高位震荡状态的可能性较大,欧洲央行也需要维持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预计欧元区仍面临一定的通胀压力。
(三)新兴市场国家通胀形势依然严峻
8月巴西消费者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37%,高于7月的0.16%。截至8月,巴西消费者价格指数12个月累计涨幅7.23%,再次突破7月6.87%的当年纪录,创下自2005年6月(7.27%)以来的新高。巴西2011年官方通胀预期已由6.28%上调到6.31%,2012年通胀预期为5.20%,与4.5%的通胀控制目标相距甚远。韩国8月CPI同比上升5.3%,创3年来高位;央行调查显示消费者预计未来12个月通货膨胀率将达到4.2%,亦创下近两年半高点。印度衡量通胀的批发价格指数8月同比上涨9.78%,为一年来最高水平,迫使印度央行于9月16日上调关键利率25个基点,这是印度央行自去年3月以来第12次加息。亚行9月报告将本财年印度通胀预期由7.8%上调为8.5%,并将2011年亚洲通货膨胀率预期从此前的5.3%上调至5.8%,同时指出通货膨胀仍将是亚洲决策者面临的一个挑战。
三、主权债务危机不断深化和扩散,引发金融市场剧烈波动
(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进一步扩散的风险不断上升
今年以来,欧债危机进一步升级。一是部分国家已经无力清偿债务。危机前希腊已长期存在巨额财政赤字,危机后实施的刺激性财政政策大幅提高了主权债务规模。2009年12月,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爆发,2010年起希腊政府已无力依靠自身财力清偿到期债务。二是危机已经蔓延到欧元区核心经济体。随着西班牙、意大利主权债务规模的持续上升和经济的持续低迷,市场对两国出现主权债务违约的担忧明显加剧。2011年9月,意大利/德国和西班牙/德国国债收益率差明显上升,意大利/德国国债收益率利差一度达到444个基点的历史最高位。同时,德、法两大欧元区核心经济体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也有所上升,标普已经警告法国长期国债主权评级有可能遭到下调。三是危机已经严重波及欧洲银行业。欧洲银行业存在对“欧猪五国”的巨大风险敞口,如法国巴黎银行、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和法兴银行对“欧猪五国”的风险敞口分别达到1983亿、1356亿和470亿欧元。“欧猪五国”一旦出现主权债务违约,将会严重恶化欧洲各大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欧洲银行融资高度依赖银行间同业拆借,一旦各大银行资产负债表开始恶化,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将明显上升,甚至可能出现流动性危机。
目前,“欧猪五国”削减财政赤字的计划在国内面临重重反对。德、法等欧盟核心成员国国内存在着反对政府用纳税人金钱救助他国的压力,刚刚结束的欧盟财长会议也并未就债务危机达成新的协议。在欧元区经济增长乏力、“欧猪五国”主权债务规模继续扩大的背景下,2012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仍将进一步升级。中银香港内部报告称,2012-2013年仍是“欧猪五国”主权债务到期的高峰期,“欧猪五国”面临债务违约的风险可能将高于2011年。
然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导致欧洲金融体系崩溃和欧元区解体的可能性很小。欧元区一旦解体,整个欧洲将陷入停滞,各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也将明显下降,并将严重危害世界经济的复苏。因此,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虽然立场存在明显差异,但最终均会达成有效的短期救助方案;而从中长期看,随着欧元区在财政、金融等方面进行大幅度的制度调整,主权债务危机将会逐步得以解决。
(二)国际金融市场反复大幅震荡
7月中旬以来,对欧债危机恶化和全球经济陷入“二次衰退”的担忧引发金融市场反复大幅剧烈震荡。8月8日标准普尔下调美国信用评级之后的首个交易日,全球股市出现抛盘,美国标普500指数收盘下跌6.6%,是2008年12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德国DAX股指收盘下跌5%,法国CAC股指下跌4.7%,英国富时100指数则下跌3.4%。8月前两周,全球股市市值缩水约4万亿美元。9月5日,意大利、西班牙两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然升高,最新公布的多国经济数据走弱,引发全球股市再次暴跌。美国标普500指数较4月底触及的年内高位回落了14.5%,德国DAX指数和日本日经指数均创年内新低。截至9月15日,与年初相比,美国标普500指数已下跌4.9%,德国DAX股指下跌21%,法国CAC股指下跌22%,伦敦富时100股指下跌11.2%,日本日经指数下跌17%。
资金纷纷涌入黄金和债券市场寻求避险,9月初金价一度攀升至每盎司1920美元的纪录高点。9月2日,美国国债收益率自1950年以来首次收盘降至2%以下的水平。9月5日,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1.85%,为有史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日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则升至5.58%,为8月8日以来新高。西班牙10年期国债收益率亦升至5.328%的近一个月高点。
避险资金的涌入推动日元和瑞士法郎大幅升值。尽管日本当局今年已经两度入市干预,但日元对美元汇率仍然在8月中旬创下战后新高,达到1美元兑75.95日元的高点。为打压瑞士法郎强劲升值趋势,瑞士央行于9月初采取强硬措施将欧元对瑞士法郎下线设定为1.2瑞士法郎。同时,部分投资者开始逃离新兴市场。9月9日起,新兴市场货币开始对美元贬值,韩国、印尼、巴西等国央行纷纷入市干预阻止本币快速下跌。截至9月23日,与9月8日对美元汇率收盘价相比,短短两周内韩元已下跌8.5%,印尼盾下跌6%,俄罗斯卢布下跌9.3%,巴西雷亚尔和墨西哥比索下跌幅度分别高达15.6%和12.7%。
四、全球宏观政策协调难度加大
发达国家内生动力不足、债务负担沉重导致进一步实施财政刺激的空间不大,只能依赖宽松货币政策。美联储公开承诺将零利率维持至2013年,欧洲央行将基准利率维持在1.5%不变,英国央行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5%的纪录低位,同时将定量宽松计划下的债券购买规模维持在2000亿英镑不变。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放缓,新兴经济体货币紧缩步伐放慢。土耳其央行8月初率先降息;巴西央行也于8月31日突然将利率从12.5%下调至12%,结束了始于年初的最新一轮加息周期;俄罗斯、韩国、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央行均维持政策利率不变,只有印度央行于9月中旬再次加息。
就各国主要的语言类高校数量来看, 目前中国有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近20所语言类高校;日本有东京外国语大学、京都外国语大学、 神户市外国语大学等9所语言类高校;韩国有韩国外国语大学、釜山外国语大学等5所语言类高校;俄罗斯有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皮亚季戈尔斯克国立语言大学等10余所语言类高校;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缅甸、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也有各自的语言类高校。
除这些地区之外, 在西欧和其他区域也有少量的语言类高校分布。 如西欧的法国和德国各有1所, 分别是法国的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 (1795年建立) 和德国的慕尼黑应用语言学院 (1997年建立) 。 但此类语言类高校更多是出于西方国家研究东西方语言文化而建立的, 属于特殊情况, 不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一、世界语言类高校的建立和发展的历史阶段
(一) 20世纪以前:世界语言类高校的萌芽期
19世纪下半叶, 西方国家向外发起了殖民侵略运动。这时的亚洲各国要么完全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 要么不断地被西方国家入侵, 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这些被殖民的国家开始建立了第一批语言学习机构。 如这一时期在江户幕府统治下的日本被资本主义国家强迫开关, 出于与列强“打交道”的需要, 于1856年设立了“蕃书调所”, 这是日本历史上最早学习和研究外国语言的机构, 同时也是政府的翻译中心。 中国清政府自1862年始, 先后设立了京师同文馆 (1862年) 、 上海广方言馆 (1863年) 和广州同文馆 (1864年) , 这些均是早期培养与国外沟通所需翻译人才的机构。 如上海广方言馆的办学目的是培养“既知书明理又精通外语的翻译人才”[1]。 这是中国第一批外国语专科学校。 严格来讲, 这一时期的语言机构还不是语言类高校, 只能算作语言类高校的萌芽。 以后的很多高校和语言类高校正是由这些语言学习机构演化而来。如日本的“蕃书调所”最后演变成为东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的京师同文馆后来并入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又发展成为北京大学。
(二) 20世纪初到二战前:世界语言类高校的起步期
这一时期, 出于革命斗争和国内经济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 很多国家的语言类高校开始真正建立起来。 前苏联国家 (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国)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传统西方国家落后, 又处于东西方沟通交流的桥梁地带, 出于与东西方交流学习的需要, 开始建立了一批语言类高校。 尤其是十月革命胜利后, 在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领导下, 苏俄的语言类高校发展迅速:1917年, 下诺夫哥罗德外国语言与外国文学高级培训班成立, 后发展成为下诺夫哥罗德国立语言大学;1930年, 莫斯科新语言学院成立, 后发展成为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1939年成立皮亚季戈尔斯克国立师范学院, 后发展成为皮亚季戈尔斯克国立语言大学。 而在亚洲, 1921年, 日本大阪的实业家林蝶子女士捐资建立了大阪外国语学校, 目的在于“培育国际型人才”, 该所学校后来演变成为著名的大阪外国语大学1。这一时期成立的高校, 后来大都发展成为各自国内著名的公立语言类高校。
(三) 二战后的15年:世界语言类高校的发展期
这一时期成立的语言类高校数量最多, 这与当时不断急剧变化的世界政治格局有关。 二战后, 日本成为战败国, 出于国内经济复苏、维持国内秩序、学习西方的需要, 日本在随后的几年建立了一批外国语学校:1945年, 关西外国语学校成立, 后发展成为关西外国语大学;同年, 长崎外国语学校成立, 后来成为长崎外国语大学;1946年, 创办了“神户市外事专门学校”, 后发展成为神户市外国语大学;1947年, 京都外国语学校成立, 后发展成为京都外国语大学。 韩国语言类高校的建立起源于朝鲜战争之后, 分别是1954年建立的韩国外国语大学、1959年建立的圣昌学园 (后发展成为釜山外国语大学) 。 前苏联时期, 1948年白俄罗斯明斯克国立外语师范学院成立, 后发展成为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同年, 乌克兰国家外国语师范学院成立, 后来发展成为基辅国立语言大学。 这时的中国也分别于1941年设立了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大队 (后发展成为北京外国语大学) 、1949年设立了上海俄文学校 (后发展成为上海外国语大学) 、 1950年设立了西南军区军政大学俄文训练团 (后发展成为四川外国语大学) 和1952年设立了西北俄文专科学校 (后发展成为西安外国语大学) 。 20世纪50年代, 南亚、东南亚各国的语言类高校也纷纷建立, 并多少带有战争的印记。 1955年, 刚刚取得抗法战争胜利的越南, 建立了越南学社外语学校 (后发展成为河内国家大学所属外语大学) ;1959年又成立了越南河内外语大学 (后发展成为越南河内大学) 。 1958年, 印度建立了英语中心研究所, 后发展成为印度中央外国语大学。
(四) 20世纪60年代至今:世界语言类高校的繁荣期
20世纪60年代以后, 出于国内外经济发展和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的需要, 世界各国语言类高校的建立和发展进入了繁荣期。 中国在这个时候, 集中建立了一批语言类高校:1962年6月, 建立了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 (后发展成为北京语言大学) ; 1964年, 建立了大连日语专科学校 (后发展成为大连外国语大学) 、秦皇岛外语专科学校 (后发展成为天津外国语大学)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1965年7月, 建立了广州外国语学院 (1995年6月, 与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合并组建成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这一时期外语类高校密集成立的现象, 反映了新中国外交事业与国内经济发展对外语人才的迫切需求。 20世纪70年代, 巴基斯坦在1970年创办了国立现代语言学院, 主要为军队、外交部门等国家重要机构培养特殊语言人才, 后来发展成为巴基斯坦国立现代语言大学。 1973年, 前苏联的普希金俄语学院成立, 后来发展成为俄罗斯国立普希金俄语学院。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 1987年, 日本的神田外国语大学建立;1988年, 日本的名古屋外国语大学建立。 1994年, 越南的胡志明市外语与计算机大学建立。 1996年, 俄罗斯的涅瓦语言与文化学院建立。 2000年, 韩国的大邱外国语大学建立;2005年, 韩国的庆北外国语大学建立。 此时的中国, 除了传统语言类高校纷纷升格更名为大学之外, 还新建了一批语言类高校, 如浙江外国语学院 (2010年) 、安徽外国语学院 (2011年) 、广西外国语学院 (2011年) 等。
二、世界语言类高校的发展特征分析
(一) 语言专业数量不断增加, 开设的语种范围不断扩大
经过一百多年的建立和发展, 世界语言类高校的语言专业数量不断增加, 开设的语种范围不断扩大大多数高校已经由刚成立时的几个语言专业, 增加到了现在的几十个语言专业, 涵盖了世界上的大多数主要语种。 如中国的语言类高校中, 北京外国语大学开设了58个语言专业, 上海外国语大学开设25个语言专业, 其他语言类高校开设的语言专业一般在10余个。 日本的语言类高校中, 开设语言专业最多的是东京外国语大学和大阪外国语大学, 均为25个。韩国的韩国外国语大学开设有27个语言专业, 釜山外国语大学开设有16个语言专业。越南河内大学 (原河内外语大学) 有17个语言专业, 河内国家大学所属外语大学有10个语言专业。 巴基斯坦国立现代语言大学有27个语言专业。 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开设了17个欧洲语言和亚洲语言专业, 而且还开设了一些独联体国家语言和波罗的海国家的语言课程。白俄罗斯的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有16个语言专业。 乌克兰的基辅国立语言大学有17个语言专业, 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欧洲语言以及6种东方语言:汉语、日语、韩语、土耳其语、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可以说, 这些主要的语言类大学所开设的语言专业, 基本已经涵盖了世界上的主要语种, 覆盖的范围相当大。而且, 不少语言类高校还建立了各种语言资源库和战略人才储备库, 培养的人才除了满足各自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之外, 大多是为国家培养各类非通用语人才, 属于国家人才战略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除语言专业外语, 非语言专业数量不断增加
语言类高校的学科布局仍以语言文学为传统优势学科, 但顺应世界各国发展战略和国际经济形势需要, 语言类高校在不断增加语言专业数量的同时, 也不断开设了一系列非语言专业。世界范围内的语言类高校所开设的非语言专业主要集中在经济、 法律、外交、国际关系、翻译、新闻等专业。 如中国的北外和上外除了语言专业外, 均开设了法学、外交、新闻、翻译、 经贸、金融等专业;韩国的韩国外国语大学和釜山外国语大学均开设了法学、外交学、经济学等专业;俄罗斯的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和白俄罗斯的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也都开设了经济、法学、国际关系等专业。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国的语言类高校也大抵如此。总的来说, 语言类高校开设的非语言专业大都有如下特征:一是非语言专业是语言专业的有机延伸, 如翻译、 商务英语等专业;二是新建专业与语言专业有密切联系, 如传播学、外交学、国际关系等专业;三是新建专业虽然与语言关系不大, 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会突出语言能力培养特色, 如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 都可以融入语言培养特色。如乌克兰的基辅国立语言大学要求法学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2门外语;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在应用经济学、世界经济、国际关系与国际法领域也远近闻名, 实现了非语言学科与语言学科的良好结合。
(三)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首先, 从学生数量上来看, 中国的语言类高校除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之外, 其他的语言类高校基本上都已经超过了万人规模。韩国的韩国外国语大学在校学生人数是1.8万人, 釜山外国语大学也接近万人。 越南河内大学 (原河内外语大学) 更是达到了2.2万名学生的规模。 俄罗斯的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乌克兰的基辅国立语言大学等高校, 也有数千人的学生规模。 但总的来讲, 外语类高校的学生规模与其他类型的高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相比, 还是偏小的。其次, 从专业类别和数量来看, 语言类高校的专业类别大都早已突破了语言类专业的局限, 语言专业和非语言专业共同发展, 语言类高校开设的专业数量是相当可观的。如北京外国语大学共开设71个本科专业, 上海外国语大学共开设38个本科专业。 韩国外国语大学的首尔校区就有30多个本科专业。 巴基斯坦现代国立语言大学有近40个本科专业。可见, 语言类高校的专业数量都已经相当丰富。最后, 从学校空间规模上看, 语言类高校也在不断扩大空间规模。如国内的语言类高校大都有新校区, 为学校未来扩大办学规模提供了空间。 韩国外国语大学的规模庞大, 拥有首尔和龙仁两个校区, 开始了语言类高校在两个城市办学的实践。 印度中央外国语大学拥有海德拉巴、勒克瑙和西隆三个校区, 而且未来还计划在印度各地建立5个新校区。其他语言类高校的办学规模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大。
(四) 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定位不断提高
纵观历史发展, 世界范围内语言类高校的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定位都在不断提高。 首先, 从办学层次来看, 语言类高校在最开始阶段都是比较基础的办学层次, 大多数都是培养外语沟通和翻译人才的专科性质的学校。后来随着学科数量的增加和学生数量的增多, 逐渐发展成为教学型高校。再往后, 语言类高校就逐渐开始承担部分研究功能, 尤其是外语学科及其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 部分语言类高校发展成为教学研究型大学。 总的来讲, 当前的语言类高校中教学研究型大学居多, 如中国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高校, 都已经建设成为教学研究型大学。 印度的中央外国语大学、俄罗斯的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和皮亚季戈尔斯克国立语言大学等高校, 也已经建设成为教学研究型大学。其次, 从人才培养定位来看, 语言类高校培养的人才, 刚开始时基本是培养工具性的翻译人才, 现在逐渐发展成为致力于培养复合型、复语型的高端国际化人才。 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培养“有国际视野, 通晓国际规则, 能直接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有社会责任感的国际化人才”。 韩国的釜山外国语大学注重培养“德才兼备、兼具探索精神和良好专业素养的国际性人才”等。
三、世界语言类高校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一) 建设多学科大学, 甚至是综合性大学, 是语言类高校的发展方向
多科性大学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语言类高校的一种常态分布。 一般而言, 多科性大学至少覆盖3个以上的学科门类, 并且能在这些覆盖的门类中授予学士学位, 优势学科还可以授予硕士、博士学位。除日本的关西外国语大学、神田外国语大学, 俄罗斯的下诺夫哥罗德国立语言大学等少数高校外, 世界范围内的语言类高校大都已经建设成为多科性大学。值得注意的是, 部分语言类高校的学科门类已经相当齐全, 而且已经覆盖了大多数学科门类, 拥有人文社科类专业和自然科学类专业。这一类高校已经开始建设成为综合性大学。如创立于1954年的韩国外国语大学, 成立之初仅有英、法、德、汉、俄等5个系,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 该校以语言学科为辐射源, 不断增设管理学、 经济学、法学等学科, 1980年, 又强化了理工科专业学科体系。如今, 韩国外国语大学的专业覆盖了人文、 社科、自然、工程各个领域, 是一所名副其实的综合性大学, 被认为是韩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学之一。 东京外国语大学也努力朝着综合性大学的方向发展, “近年来不断拓宽领域, 积极引进文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方面的优秀人才”[2]。 但总体而言, 很多语言类高校还不具备建设成为综合性大学的条件。不可否认, 未来一段时期内, 会有个别语言类高校, 通过新建学科专业, 或者通过院校合并的方式, 发展成为新的综合性大学。
(二) 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 甚至研究型大学, 是语言类高校的办学层次需要
如前所述, 从办学层次而言,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语言类高校大多处在教学研究型大学阶段。多数语言类高校都强调教学与科研并重, 强调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并举, 强调发挥传统学科的优势和新建学科的特色。很多语言类高校开始将研究功能放在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在全世界范围内, 部分语言类高校的科研能力很强, 如中国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 日本的东京外国语大学和大阪外国语大学, 韩国的韩国外国语大学和釜山外国语大学, 印度的中央外国语大学, 俄罗斯的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等高校, 在语言、外国文学、外交学、国际关系等研究领域, 均处在各自国内的领先水平, 培养的研究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研究型大学应以研究为导向, 以培养研究生为主, 建有研究生院, 拥有的博士点不少于20个, 并且一级学科博士点不应少于10个, 每年授予博士学位不应少于100人等[3]。 目前世界上的大多数语言类高校距离这一标准还有差距。虽然大多数语言类高校仍将建设成为教学研究型大学作为自己的办学目标, 但可以肯定的是, 在不久的将来, 语言类高校中的佼佼者有可能建设成为研究型大学。
(三) 坚持办学特色是语言类高校的立校之本
作为特色型大学的一种, 办学特色是语言类高校的立校之本。越是在高等教育和语言类高校蓬勃发展的时代, 强化办学特色就变得愈加重要。 当前高校中有一种同质化的办学趋势, 很多高校都朝着大而全的方向发展,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办学目标整齐划一。在这个过程中, 很容易丧失学校原有的特色。 语言类高校主要依靠语言类学科的语言优势特色, 将拓展的新学科和语言学科紧密联系, 突出新学科人才培养中的外语特色。同时, 除培养传统语言人才外, 继续加大非通用语人才培养, 加大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等对语言类高校而言, 特色化的办学方向只能加强, 要将办学特色作为语言类高校的招牌。纵观世界范围内发展态势较好的语言类高校, 无论是多科性的语言类高校, 还是已经成为综合性大学的语言类高校, 都将特色化办学作为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如在日本的语言类高校中, 东京外国语大学以亚洲语言方面的综合实力突出著称, 而大阪外国语大学则更专注北欧及非洲语言学科。国内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都突出非通用语语种群和非通用语平台建设, 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致力打造国内最强的外语学科与经贸学科融合体系。
(四) 新建语言类高校不断涌现, 是语言类高校不断壮大的新生力量
近年来, 世界范围内新建立的外语类高校不断增加, 尤其是进入到21世纪以来, 这种趋势愈发明显。 如中国很多新的语言类高校都是在进入21世纪之后建立或升格而成的, 主要有以下7所: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 (2003年)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2008年) 、浙江外国语学院 (2010年) 、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2011年) 、 安徽外国语学院 (2011年) 、 广西外国语学院 (2011年) 、河北外国语学院 (2012年) 。国外新建立的语言类高校包括前文中提到的韩国的大邱外国语大学 (2000年) 和庆北外国语大学 (2005年) , 都是近些年建立的, 且发展都比较快。 如庆北外国语大学紧跟韩国经济社会需求, 已经开设了本科、硕士、博士等专业课程。可以说, 语言类高校未来的发展, 主要任务是强化特色、提高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质量。 新建立的语言类高校则要立足学科发展, 创新特色, 不断积累自身发展经验和参与高校竞争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李娅玲.中国外语教育政策发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79.
[2]杨学义.世界语言类高校纵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183.
关键词:废除死刑;限制死刑;死刑改革
当前,有一组数据显示,世界上完全废除死刑的国家,有96个;事实上废除死刑的国家,就是说虽然在法律当中还保留死刑,但在近10年却没有执行过死刑,有34个国家;只对特定的罪犯,比如说战争犯适用死刑的国家,有9个;剩下保留并执行死刑的国家,有包括中国、美国在内的58个国家。所以,从这组数据中,我们得知无论是法律上废除还是事实上废除,废除死刑的国家占了大多数,特别是欧洲大陆,整个欧洲大陆,除了白俄罗斯,白俄罗斯曾在2010年的时候对两名恐怖分子执行了死刑,其他国家都在法律上或事实上废除了死刑。特别是西欧、北欧的一些国家有的18世纪就废除了死刑,因为他们的价值观就是,死刑太残忍、太不人道,是对生命权的极不尊重,所以在一个文明社会、一个文明欧洲就不应当有这样的执行方式存在。就算是一个外国人杀了一个自己国家的人,这个外国人如果是判死刑的话,也会在这些国家引起强烈的抗议。
那这个价值观反映在政治运作上,就形成了一种欧洲价值。首先欧洲这些国家只要想加入欧洲的组织,无论是欧州委员会还是欧盟,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你必须要废除死刑,所以,死刑在欧洲就成了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经贸、外交来往的绊脚石,所以,欧洲的这些国家为了能获得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都相继废除了死刑。不仅如此,欧洲的这些组织还通过一系列的外交政策,不断向欧洲以外的死刑保留国去施加一些压力。希望从“一个没有死刑的大洲”变为“一个没有死刑的世界”。像欧盟就曾经公开表示:“欧盟所坚持的一项政策观点就是要全世界逐渐废止死刑,为此,欧盟将会在与第三国的对话中提出死刑的问题。”所以,在死刑这个领域,很多国家在与欧洲各国的外交活动中面临着巨大的外交压力,比如说“死刑犯不引渡“的原则。这个原则也已经成为我们国家与欧洲这些国家签订引渡条约的一个最大的障碍。因为我们知道,国家之间签署引渡条约的前提必须是双方国家法律对同一种犯罪行为规定的刑罚相近才可引渡。欧洲大多数国家早就取消了死刑,而我们却有死刑,所以,这就意味着,这些犯罪分子只要能跑到这些国家,因为没有引渡条约,那就可能会因为无法引渡而逃过我们国内的法律制裁。在这一方面,我们建国以来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比如赖昌星的案子。为什么赖昌星逃到加拿大12年,没有被引渡回国,最后他是以非法难民的身份被遣返回来的,这当中除了法制、文化的差异以外,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加拿大没有死刑,按照他们国家的法律,他们是不和有死刑的国家签订引渡条约的,所以他们就没有这个义务给我们引渡回来,而赖昌星最后能被成功的遣返回来,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因为我们承诺了不判处他死刑的。所以,我们国家的死刑政策,特别是大量的经济犯罪仍然存在死刑,这对于我无论是们签订双边引渡条约也好,还是要求有关国家及时的遣返犯罪嫌疑人回国,都是一个重要的障碍。
所以,我们为了缉拿外逃的罪犯,06年,我们国家与西班牙签订的引渡条约、07年与法国、葡萄牙、10年与意大利签订的引渡条约,都包括了“死刑犯不引渡”条款,这也是我们国家对这一趋势趋同的一个重大的表现。
从亚洲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国家是保留而且执行死刑的,但是从近几年的执行情况来看呢,总体上也是朝着废除死刑、暂停执行死刑或者是限制死刑的这个趋势来发展的。例如韩国,截至到2011年,已连续14年没有执行过死刑,按照国际上“连续10年没有执行过死刑就归入事实上废除死刑的国家”的标准,韩国现在已经被公认为是事实上废除死刑的国家。再比如印度,印度这个国家的死刑比较特殊,因为司法体制的原因,每年实际上有很多死刑的判决,但却没有死刑的执行,因为他的立法机构和司法机构主张保留死刑,而他的执行机构对死刑保持沉默,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案件,包括前一阵子女大学生在黑公交上被多人强暴的案子,也是被告人判了死刑而一直没有执行的情形。所以,从2004年执行最后一次死刑以后,至今印度实际上也没有再执行过死刑。还有新加坡,众所周知,新加坡的刑罚是非常严厉的。像乱丢垃圾、随地吐痰、公共场所吸烟都要罚几千到几万块钱,有时还要被起诉。而且,到现在他们还保留着古老的鞭刑。所以,在这样一个刑罚严厉的国家,过去他的这个人均死刑执行率是世界上最高的之一。按照每一百万人口来计算的话,他的年度执行率能高达13.3%,这在世界范围也是很少见的。但从2004年开始,新加坡的死刑适用率也是在明显下降。从2004年至2009年,新加坡年均执行死刑数为仅6个。
中国也是死刑保留国,为什么?在这样一种全球废除死刑的背景下,我们仍要坚持死刑的适用?除了我们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重大刑事案件常发生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民意。虽然我们国家从来没有正式的进行过关于废除死刑的全民调查,但是从网上的一些调查和一些网民对一些重大刑事案件的反应来看,绝大多数人是主张保留死刑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我们历史上就是一个“重刑轻民”的国家,老百姓已经习惯了“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以命抵命这是再公正不过的事情;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自己安全的担心。因为如果废除了死刑,那些杀人放火的顶多就判个无期。但是我们国家目前的无期徒刑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终身监禁,所以很多人对这个无期徒刑是有疑虑的,觉得他还是有可能会跑出来危害社会的。所以就是在现在这样一种刑事文化背景下,我们的民众还没有达到那种充分尊重生命权的程度,那我们作为一个民主法治国家,你这种制度的改革就不能完全不考虑民意。脱离了民意,就脱离了中国的现实状况,改革能不能进行下去就会有疑问。那相反,如果我们一味的去顺应民意,我们的改革也会裹足不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我们政府、学者、包括媒体,多方面的、去引导民意理性的发展。
所以,很多人说,在中国,废除死刑是一个百年的梦想。现在的工作重点只是如何来限制死刑的适用。为此,我们这几年也做了很多的改革。
比如说07年最高人民法院收回了死刑的核准权,这个死刑的核准权是1983年严打的时侯,最高法院下放到各个高级法院的。但是因为我们适用死刑没有统一的标准,有些罪,因为各省的法院认定的轻重程度不同,实践当中可能会出现,在这个省会判死刑,在其他的省不判死刑的情况,所以为了避免出现这种不公平的事情,07年的时候,最高院就收回了这个死刑的核准权,由最高人民法院统一来断生死。这在中国死刑改革的历史上,是一个标志性的亮点。因为,正是收回死刑的核准权,我们国家的死刑判决才会大幅度下降。因为死刑的核准权收回最高院了,所以各个中院和高院对于死刑的判决就会严格掌握和严格控制,因为判了还要报到最高院,最高院如果打回来的话,这里面还会有个考核,你办案的质量还要受最高院的监督,所以能不判死刑的就不会再判。这是我们死刑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推荐阅读: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09-30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与趋势07-19
神秘的科技世界作文07-26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教学设计09-12
世界水日发展史10-13
新科技产品推广启事09-25
创新科技新思路现状调研报告06-27
世界水日和世界气象的活动工作简报10-01
译林世界名著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