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郭先生是什么意思(精选8篇)
【解释】:不分善恶,滥施慈悲。泛指对坏人讲仁慈的糊涂人。
【出自】:明·马中锡《中山狼传》中的人物。因其救助被人追逐的中山狼,反而几乎被狼所害。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比喻不分善恶的人
【褒贬】:贬义词
【英语】: Master Dongguo, a naive person who gets into trouble through being softhearted to evil people ;Master Dongguo
东郭先生造句
我们不能毫无原则,做一个滥好人东郭先生。
他的心坏透了,你有必要做这个东郭先生吗?
那么, 为什么尊称对方用“足下”这个词呢?据刘敬叔《异苑 (yuàn) 》卷十记载:春秋时期, 晋国的晋献公因为宠爱骊姬, 导致儿子重耳逃亡他国。在逃亡中, 重耳因为长期营养不良生了病, 他喃喃呓 (yì) 语着想喝一碗肉汤。随行的忠心耿耿的介之推就割下了自己大腿上的肉, 给重耳充饥。
后来, 重耳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而对他有过大恩的介之推却带着母亲退隐山林, 淡泊名利, 无论如何都不肯下山受赏。晋文公便放火烧山逼他下山, 没料到, 介之推与母亲抱着一棵树被活活烧死。于是, 悔恨不已又伤心欲绝的晋文公, 除了命人厚葬介之推母子之外, 还将这棵树砍下来, 制成一双木屐。每当他穿着这双鞋, 就会想起那段患难与共的往事, 不由得慨叹:“足下, 悲乎!”
因此, “足下”一词虽然和脚有关系, 但词意并不是将朋友踩在脚底下, 而是取其睹物思人, 感怀昔日之情, 而衍 (yǎn) 生出对朋友敬称之意。
我奶奶得了关节炎,再也不能弯下来涂脚指甲,于是我爷爷总是给她涂,甚至当他自己的手得了关节炎也是这样。这就是爱。——丽贝卡(8岁)
当有人爱上你,他说你名字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你就知道你的名字从他嘴里说出来感觉棒极了。——比利(4岁)
爱就是女孩抹香水,男孩涂古龙水,然后他们出去,互相闻着。——卡尔(5岁)
爱就是当你出去吃饭时,你把自己大部分薯条给某个人,却并不在意他是不是也给你。——克里希(6岁)
爱就是当我妈咪给爹地泡咖啡,在给他之前先尝一口,看看味道是不是还可以。——丹尼(7岁)
爱就是你们一直接吻的时候,然后你们厌烦了接吻,但你们仍然想待在一起,而且你们聊得更多。——艾蜜莉(8岁)
爱就是圣诞节当你在房间里拆开礼物时,让你停下来去听的东西。——鲍比(7岁)
爱就是当你告诉一个男孩你喜欢他的衬衫,他就每天都穿着它。——诺艾尔(7岁)
在钢琴独奏会上,我在台上,很紧张。望着台下,所有人都在看我。我看到爹地冲我挥手微笑,只有他一个人这么做。我就不再感到紧张了。——辛迪(8岁)
爱就是在妈咪把最好的鸡块给爹地的时候。——伊莱恩(5岁)
爱就是妈咪看到爹地一身臭汗的样子却仍然说他比劳勃·瑞福还帅。——克莉丝(7岁)
爱就是你一整天扔下你的小狗狗不管,而它却仍然舔你的脸。——玛丽·安(4岁)
我知道我姐姐爱我,因为她把她所有的旧衣服都给了我,而她却不得不出去买新的。——劳伦(4岁)
当你爱上某个人,你的睫毛忽上忽下的,小星星从里面出来。——卡伦(7岁)
爱就是当妈咪进卫生间看到爹地在里面,而她却并不觉得恶心的时候。——马克(6岁)
你真的不能说出“我爱你”,除非你是来真的。但是一旦你是来真的,你就应该经常说。人们总是忘记。——杰西卡(8岁)
最后一个——作家里欧·布斯加利亚曾经谈到一次比赛,那次比赛是要评出最有爱心的小孩。获胜者是一个4岁的孩子,他的邻居是一位新近丧妻的老者。这个小男孩看到那个老人哭泣,便走进他的院子,爬到他的膝上,然后就坐在那儿。后来他妈妈问他对那个邻居说了什么,小男孩说“什么也没说,我只是帮着他哭。”
正太的基本概念
广义被认定的“正太特质”即是年纪小、没有胡子和很可爱、很萌的男孩子。狭义上的“正太”是针对动漫形象的说法,严格说除了西方男孩子之外,真人也不能称为“正太”。只是现在的正太及正太控概念已经广泛化,对年龄和种族、是否动漫都已经无明显要求(所以有兽人形象的兽太及真人正太);人型外形符合正太的“萌”,都划分为正太行列!
正太的名称来源
据说最初是引自日本某杂志制作的“Lolicon”女性版企画,至于为何用“正太”来形容,日本ACG(Animation、Comic、Game)界普遍认为最有力的说法,是源于漫画大师横山光辉的名作《铁人28号》的主角“金田正太郎”,其形象是一个穿着西装加短裤的小男生。
正太的几大特征
正太有几大特征:天真、可爱、羞涩、皮肤好、笑容灿烂(但不一定常笑)会发出闪亮亮的眼神、声音かわいい……还有冷酷型、霸道型、腹黑型、可爱型,等等……如果都是这几大特征,那很多都会被排除。
正太的用法:形容年纪很小的可爱弟弟。
正太的造句:经过几次的挫折,乱马出现“正太”情结,竟然爱上念小学5年级的弟弟。
正太控的意思
至于有喜欢这类小男生的倾向者,则可说成带有“正太情结”即Shota Complex,现在中国大陆简化称呼为shotacon,一般是专指女性居多,用于现实行为就是对其喜爱,不涉及感情方面。对男孩子特别爱护关心的成年人有时也会被称为正太控。正太的英文写法为“shota” ,日文写法为“正太(しょうた)”。
正太控的延伸意思
正太情结”或“正太癖”现在一般称为“正太控”。所谓正太控是指对8~14岁左右之未成年男孩、少年哥哥弟弟本身及以这两者为对象的绘画、漫画、小说抱有强烈爱情、感情的人或关爱这个年龄群体的人们。
现实意义上的正太控
正太控实际上是属于网络用语,用于现实行为时,一般指对男孩或少年的喜爱,但绝不涉及情色方面。对男孩子特别爱护关怀的成年人有时也会被称为正太控。
就是大气热循环。空气中二氧化炭增多所造成的温度升高现象。
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产生的和大量排放的汽车尾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温室效应原理
世界上,宇宙中任何物体都辐射电磁波。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波长越短。太阳表面温度约6000K,它发射的电磁波长很短,称为太阳短波辐射(其中包括从紫到红的可见光)。地面在接受太阳短波辐射而增温的同时,也时时刻刻向外辐射电磁波而冷却。地球发射的电磁波长因为温度较低而较长,称为地面长波辐射。
惊蛰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它预示着春耕时节的来临,勤劳的农民伯伯又要出来耕种了。但是对于现代很多人,都不太了解惊蛰的意思,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惊蛰的含义有哪些吧。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卯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农历每年二月初一前后(公历3月5-6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34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惊蛰时间在公历3月5-6日之间这是正确的。以前有人说“时间点在农历每年二月初一前后”,这是不对的,农历与公历日期是较大的出入。
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节气别称
该节气在历史上也曾被称为“启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在现今的汉字文化圈中,日本仍然使用“启蛰”这个名称。
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同时,孟春正月的惊蛰与仲春二月节的“雨水”的顺序也被置换。同样的,“谷雨”与“清明”的顺次也被置换。
汉初以前立春—启蛰—雨水—春分—谷雨—清明
汉景帝代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进入唐代以后,“启”字的避讳已无必要,“启蛰”的名称又重新被使用。但由于也有不用惯的原因,大衍历再次使用了“惊蛰”一词,并沿用至今。日本与中国一样,在历代的具注历中使用“惊蛰”。此后,日本也采用了大衍历与宣明历。“启蛰”的名称在日本的使用始于贞享改历的时候。
气候特点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沿江江南地区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
“春雷惊百虫”,温暖的气候条件利于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田间杂草也相继萌发,应及时搞好病虫害防治和中耕除草。“桃花开,猪瘟来”,家禽家畜的防疫也要引起重视了。
这时,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常年雨水、惊蛰亦可闻春雷初鸣;而华北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为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雷暴开始最晚的地区。
惊蛰升温春捂坚持“一不三要”
春捂要怎么捂
要坚持“一不三要”原则
“一不”就是所有的“捂”都以不会出汗为宜,
“三要”则是:首先,要注意“上薄下厚”的原则,减衣先减上衣,再减下装。
其次,昼夜温差大于8℃时就要继续捂,以免着凉。再次,日平均气温达到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用捂了。
惊蛰期间“春捂”尤为重要
惊蛰饮食少酸增甜
春季与肝相应,如养生不当,则可伤肝。现代流行病学调查,春天属肝病高发季节,应注意养肝、保肝,防止春季传染病的流行。
饮食调养要根据节气变化和每个人的体质情况而定。主要以“春夏养阳”为原则,可适当多吃能升发阳气的食物,如韭菜、菠菜、荠菜等。春天肝气旺易伤脾,故惊蛰季节要少吃酸,多吃大枣、山药等甜食以养脾,可做成大枣粥、山药粥。
此时节还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鸭血性平,营养丰富,养肝血、治贫血,是保肝的最佳食品之一;菠菜具有滋阴润燥、舒肝养血的作用。鸭血菠菜汤可养护肝脏、疏理肝气。新鲜水果蔬菜中,芦荟、水萝卜、苦瓜、木耳菜、芹菜、油菜等,可以清热泻火;山药、莲子、银耳等,可以扶正祛邪、滋阴补肾、健脾和胃。
农忙季节
农谚“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到了惊蛰,中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真是:季节不等人,一刻值千金。大部分地区惊蛰节气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4℃,较雨水节气升高3℃以上,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
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华南东南部长江河谷地区,多数年份惊蛰期间气温稳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种,其余地区则常有连续3 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12℃以下的低温天气出现,不可盲目早播。
惊蛰虽然气温升高迅速,但是雨量增多却有限。华南中部和西北部惊蛰期间降雨总量仅10毫米左右,继常年冬干之后,春旱常常开始露头。这时小麦孕穗、油菜开花都处于需水较多的时期,对水分要求敏感,春旱往往成为影响小春产量的重要因素。植树造林也应该考虑这个气候特点,栽后要勤于浇灌,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重要意义
这个节气在农忙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农谚也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
华北冬小麦开始返青生长,土壤仍冻融交替,及时耙地是减少水分蒸发的重要措施。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这是当地人民防旱保墒的宝贵经验。沿江江南小麦已经拔节,油菜也开始见花,对水、肥的要求均很高,应适时追肥,干旱少雨的地方应适当浇水灌溉。
南方雨水一般可满足菜、麦及绿肥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防止湿害则是最重要的。俗话说:“麦沟理三交,赛如大粪浇”、“要得菜籽收,就要勤理沟”。必须继续搞好清沟沥水工作。
《藤野先生》是中学语文的一篇传统课文, 我在五十年代初读中学时, 就读过。因此, 再要讲出新意, 恐怕并不容易。
我想从人教版教材的“研讨和练习”所出的一个题目说起———
“关于课文, 有下面几种不同的理解, 讨论一下, 究竟应该怎样理解———
1.标题是‘藤野先生’, 课文主要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
2.课文大半内容写作者的经历和思想, 主要表现作者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课文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 因此既写了藤野先生, 又写了自己的思想历程”。
在我看来, 《藤野先生》就是写自己的恩师的, 是《朝花夕拾》里“人物系列” (《范爱农》《阿长与〈山海经〉》等) 中的一篇, 这一点不应有什么怀疑。之所以产生岐义, 是因为文章开头五段写的是自己从东京到仙台读书的经历, 当中又插入幻灯事件的叙述。且不说这些叙述都是和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别必有的交代, 更重要的是, 这正是鲁迅行文的特点:总是有许多的所谓“闲文”, 他的文笔有时荡得很开, 又能适时的收拢, 达到“收放自如”的境界。还有一点, 则涉及本文的写法, 本文是通过自己和藤野先生的交往, 来写老师的;因此, 文章中显然有两个关注点, 一是“藤野先生”, 二是“我”, 更准确地说, 是在“我”和“藤野先生”的关系中来写他的这位老师的。
开头五段写“我”与中国留学生的格格不入, 写我在仙台生活的不适应, 都揭示了我生存状态的困境。而藤野先生正是在“我”无法摆脱困境的绝望的情况下出现的, 他对“我”的毫不经意中的关怀, 对我孤寂的心灵无疑是巨大的慰藉。
而围绕所谓“漏题”事件, 以及“幻灯”事件所引起的风波, 则揭示了“我”的另一个困境:作为一个“弱国”的知识分子在日俄战争以后日本的民族主义的狂潮中, 所受到的屈辱, 所感到的巨大压力, 所激发起的反省。藤野先生又再一次地用他“为中国”、“为学术”的大心, 超越了狭隘的民族主义, 让“我”看到了另一类型的日本人, 另一类型的知识分子, 这对再次处于绝望的黑洞里的“我”, 无疑是一线光明的曙光。
我们读者只有在充分理解了“我”的这样的生存的、精神的困境以后, 才能理解藤野先生对于“我”的意义。有意思的是, 所有“我”的这些困境, 藤野先生都不知道, 他也无法了然, 他仅仅是凭借着一个教师的职业责任感, 以及一个医学研究者对学术的热情、忠诚, 做他应该做的事, 他也并没有特别看上这位中国的留学生。但越是平常, 越是不经意, 就越是珍贵。这也是藤野先生绝对没有想到的:他的这些自然表现, 却在“我”的心灵中引起巨大波澜, 并且引发出崇高的敬意———
“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 他是最使我感激, 给我鼓励的一个”;
“他的性格, 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每当夜间疲倦, 正想偷懒时, 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 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 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 而且增加勇气了”。
如果熟读鲁迅的文字, 就会注意到, 这样的严正的文字, 这样的崇高的评价, 在鲁迅文章中是并不多见的。鲁迅多次说过, 黑暗的现实, 常常“增长了我的坏脾气, ———老实说, 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 因此, 他总要努力地去挖掘、寻找“理想的人性”, “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 “教我惭愧, 催我自新, 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一件小事》) 。在某种程度上, 鲁迅在“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时, 要写这篇《藤野先生》, 其实是要从自己青年时代老师的记忆中, 发掘出“理想的人性”来和现实对抗, 也和自己内心的“坏脾气”对抗。
但有些读者仍会隐隐地感到, 这样的评价似乎有些“小题大做”:我们已经说过, 藤野不过是做了他的本分的工作。但如果放在“藤野先生”和“我”的关系, 在“我”的精神成长史中的作用来看, 就会懂得这些严正和崇高的评价的深意:“我”在日本留学期间的精神困境, 是折射了一个时代的觉醒的知识分子的困境的。
这样, 我们也终于懂得, 鲁迅的那些似乎与文章主题无关的“闲文”, 其实是并非无关紧要的。
而且我们还因此而发现了这篇《藤野先生》的两种叙述语调:在写自己的生存境遇时, 用的是调侃的语调;而在写到藤野先生时, 如上文所说, 用笔就严正起来。我在上中学第一次读《藤野先生》时, 就记住而且至今不忘的, 除了前文所引述的对藤野先生的那几句评价 (老实说, 我当时并不理解) , 就是这样的调侃味十足的句子:“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我当时觉得很奇怪:文章怎么这样没头没脑的开头;“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 形成一座富士山”——顺手牵来的奇特的比喻, 在我的感觉中, 真是神来之笔;“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这实在是妙极了, 让我这个中学生好生羡慕!
应该说, 这样的两种叙述语调的交替使用, 就形成了文章审美趣味上的丰富性。———我们甚至可以感到鲁迅先生笔端流泻出这些妙语时, 他自己也是得意极了的。
这里也还提供了一个写作经验:一篇文章, 总是要有几处让读者一读就记住的“亮点”。鲁迅的《藤野先生》, 除了上文引述的几句外, 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 还有对藤野先生“黑瘦”的外貌, “抑扬顿挫”的声调的描写和强调 (在文章中前后两次出现) 。这是表现了小说家的鲁迅的才华的:他总是能够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 用最简括的笔触, 三言两语就勾勒出一个人物的形象, 这种笔法, 有些近似于画家的“速写”。
(二)
在人教版的“研讨与练习”里, 还出了一道题———
“对于自己的老师, 鲁迅只写过三个人, 一个是三味书屋的寿镜吾, 一个是《关于太炎先生的二三事》中的章太炎, 再就是这篇课文所写的藤野先生。把他们放在一起比较一下, 看看鲁迅笔下的这三位老师各有什么特点”。
应该说, 这是很好的一道题, 这样的“扩展式的比较阅读”, 是值得提倡的。不过, 提示要求学生通过比较, 认识三位老师的不同特点, 着重点显然在作者“写什么”:这或许还有可斟酌之处。在我看来, 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心, 应放在“怎么写”上, 更准确地说, 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琢磨作者“怎么写”来把握作者要“写什么”。
如上文所分析的, 我们是从琢磨《藤野先生》的特殊写法入手来读这篇文章的:当我们把握了鲁迅“怎么写”———在“我”的生存、精神困境与“藤野先生”对“我”的态度的对照中来展开他的描写的用心时, 我们也就同时理解了鲁迅要“写什么”———他要通过藤野先生在自己精神成长中的作用来表示他对这位老师的永远的敬意。
我们也应以这样的方法来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对他的启蒙老师寿镜吾的描写。因为我已另写有专文, 这里只作简要说明。总体来说, 用的还是对比的写法, 具体运用则完全不同。首先是全篇结构上的对比:将寿老师任塾师的“三味书屋”和“百草园”相对照:“百草园”是“我”儿童时代的“乐园”, 而“三味书屋”却是一个“只要读书”的地方, “我”是怀着恐惧、不安的心情来到三味书屋, 并且和寿老先生见面的。因此, 描述一开始用的就是调侃的语调:“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 第二次算是拜先生。”而首先进入记忆的, 却是因为“怪哉”一问, 而引得寿先生“很不高兴”:第一印象中的面带“怒色”的这位三味书屋里的老师, 是可畏的。但到了文章快结束时, 却突然出现了一个大概可以称得上语文教育史上最后的师塾教育的经典场面:“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 “人声鼎沸”以后, “我们的声音低下去, 静下去”的时候, 老师却还在独自“大声朗读”———
“铁如意, 指挥倜傥, 一座皆惊呢;金叵罗, 颠倒淋漓噫, 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 因为读到这里, 他总是微笑起来, 而且将头仰起, 摇着, 向后面拗过去, 拗过去。
有研究者查对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原稿发现, 这里所使用的几个拟声词, 最初用的是“呢”、“呢”和“嗳嗳”, 后来改为“呢”、“噫”、“嗬”, 又加上了表示声音颤动的波纹线, 这就更加传神地还原了老先生读书的声韵。而对其朗读时的神态的描述里, 最初只有“仰起”, 修改时, 又加上了“摇着”的动作, 那就更把先生读书时的陶醉之态写尽了。 (参看朱正:《跟鲁迅学改文章》)
而且我们发现了叙述语调的变化:由无情的调侃变为有情的幽默。更重要的是, 通过这精心书写的一笔, 寿老先生的形象, 在“我”, 也在我们读者的心目中, 发生了一个逆转:由“可畏”变成“可爱”, 而且还有些“可笑”, 而可爱与可笑正是一块钱币的两面。
我们再来读《关于太炎先生的二三事》。此文写于1936年10月9日, 写完以后, 鲁迅仍觉意犹未尽, 又于八天以后, 即1936年10月17日, 着手写《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 但文章未写完, 就突然病倒, 二日之后, 1936年10月19日, 鲁迅遽然离世。因此, 我们可以说, 鲁迅一生的写作, 是结束在对老师的追怀上的。这一点, 我们大家都要永远记住。
鲁迅如此追怀章太炎先生绝不是偶然的。这些年随着鲁迅研究的深入, 章太炎对鲁迅人生道路和思想的深刻影响, 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人们当然也同时注意到, 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以来, 鲁迅和他的老师之间的分歧, 即文章所说, 太炎先生“退居于宁静的学者, 用自己手造的和别人所帮造的墙, 和时代隔绝了”, 并且不免被一些封建复古势力所利用, 这就自然和坚持五四传统的鲁迅、周作人这些老学生发生冲突。但值得注意的, 却是周氏兄弟的不同反应方式。周作人写了《谢本师》一文, 指责章太炎“好作不大高明的政治活动”, “先生现在似乎已将四十余年所主张的光复大义抛诸脑后了”, “这样的也就不是我的师”。这其实也是模仿章太炎的, 当年他因参加革命而被自己的老师俞樾逐出时, 也是写了一篇《谢本师》。而鲁迅却以沉默对之, 多年以后, 他在给朋友的信中, 如此谈到自己的“师弟之道”:“古之师道, 实在也太尊, 我对此颇有反感。我以为师如荒谬, 不妨叛之, 但师如非罪而遭冤, 却不可乘机下石, 以图快敌人之意而自救。太炎先生曾教我小学, 后来因为我主张白话, 不敢再去见他了。后来他主张投壶, 心窃非之, 但当国民党要没收他几间破屋, 我实不能向当局作媚笑。以后若相见, 仍当执礼甚恭 (而太炎先生对于弟子, 向来也绝无傲态, 和蔼若朋友然) , 自以为师弟之道, 如此已可以矣” (1933年6月18日《致曹聚仁书》) 。而在写此信时, 周作人因自己也“退居于宁静的学者”, 而与老师重新接近, 章太炎也重新接纳了他, 因此, 鲁迅在本文中提到的, 太炎先生“粹然成为儒宗, 执贽愿为弟子者綦众, 至于仓皇制《同门录》成册”时, 《同门录》中周作人“大名赫然在焉, 但并无鲁迅……诸人” (见钱玄同致周作人书, 收录于《知堂回忆录》) 。这或许说明, 章太炎仍不忘鲁迅的反叛, 并未接纳他。
弄清以上复杂的关系, 我们就会懂得, 鲁迅写这篇《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必然具有某种诘难辩驳的性质, 从题目看, 似乎应是一篇叙事文, 但他的实际写法却更近于一篇杂文。这是和我们前面讨论的, 关于藤野先生和寿老先生的回忆完全不同的写法。
而鲁迅首先要面对的, 是章太炎这位他最尊敬的老师的追悼会“在寂寞中闭幕”的现实。他的杂文式的悼念文也就由此而发。他敏锐地注意到, 太炎先生的追悼会是由“上海的官绅”主持的, 他们其实并不, 也不可能懂得太炎先生的真价值;而先生后来和时代的“隔绝”, 也注定了他“将为大多数所忘却”。这样, 鲁迅在文章一开始, 就写出了他所最敬爱的老师“寂寞”的, 可悲的命运。
作为一个深知老师的真价值的学生, 鲁迅必须为章太炎先生辩诬, 正名。他首先要和社会舆论论战。因而一论“先生的业绩, 留在革命史上的, 实在比在学术史上还要大”, 二辩先生后来“既离民众, 渐入颓唐”, “不过白圭之玷, 并非晚节不终”。由此而引出对其师的崇高评价:“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 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 后生的楷模”, 一切奚落, 攻击, 不过是“蚍蜉撼大树, 可笑不自量”。
但鲁迅的真正困难之处, 还在他的这一认识与评价并不为章太炎先生自己所认同, 因此, 他还需要和老师论战。太炎先生整理《章氏丛书》, 让学生选辑《章氏丛书续编》, 均“自藏其锋芒”, 不收“战斗的文章”。这是鲁迅最感痛心而又无可奈何的, 文章以“呜呼”一语戛然而止, 其中自有无限的感慨和悲凉。和自己最尊敬的老师之间的这种既相通又相隔的心灵的, 情感的纠缠, 正是鲁迅一生中最后一个老师的记忆, 所具有的震撼力所在。
鲁迅也就此完成了他的教师记忆和书写———
他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寿老先生, 是可畏, 又可爱、可笑的。
他的第一个外国老师藤野先生, 是可敬的。———其实, 他也有可爱、可笑的一面, 包括他的“抑扬顿挫”的声调, 他的在学生中广为流传的许多逸闻趣事, 以及总想知道中国缠脚女人“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的执拗———
真正影响他、纠缠他一生的老师章太炎先生, 则是最可敬, 也最可悲的。
这样的可敬, 可畏, 可爱, 可笑与可悲, 几乎是概括了“教师”的全部精神特质和他们给学生留下的印象的。
而在鲁迅的笔下, 这一个个教师, 又是具体的, 活生生的;既有主导性的方面 (如寿老先生的可爱, 藤野先生的可敬, 太炎先生的可悲) , 因而形象鲜明, 又和其他精神特质相纠缠, 因而显得丰厚。
而且我们终于发现, 自己生活中就有这样的可敬、可畏、可爱、可笑、可悲的老师。因此, 鲁迅的师弟观, 他的教师观察、记忆, 以及他书写教师所用的笔法, 都值得我们琢磨与借鉴, 并激发起我们“写写自己的老师”的冲动。
最后, 还有一点“闲笔”。除了这些回忆教师的实写的文章外, 鲁迅在他的文学创作中也写了几个虚构的教师形象。比如, 他的第一篇小说《怀旧》里的“秃先生”, 就有这样的神来之笔:“先生又近视, 故唇几触书, 作欲啮状”;“字为鼻影所遮, 余也不之见, 但见《论语》之上, 载先生秃头, 灿然有光, 可照我面目”。“秃先生”可能有寿老先生的某些影子, 但鲁迅笔下已毫无敬意, 而有更多的嘲讽, 以至嘲弄的成分。
《野草》里的《立论》, 鲁迅也是用一个细节勾勒出一个教师的形象:“老师从眼镜圈外斜射出眼光来, 看着我, 说”, 但这位老师的“阿唷!哈哈!”, 就道出了他的圆滑, 世故, 这样的“人之师”是鲁迅所厌恶, 并要嘲讽、鞭挞的。
后来,秦并六国后,芈的读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至宋仁宗时期,在丁度等人编纂的韵书典籍《集韵》中,终于确定了这个字的读音:
芈姓,诸楚所出。芈,羊声也。母婢切,音弭。
“芈”这个字的读音暂时解决了,这里还有一个问题,这个女人,她为什么叫作“芈八子”呢?
根据现在的权威解释,秦国后宫分为八级: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这个“芈小姐”的官职是八子,所以就叫她“芈八子”了。
也有的文献记载,这个“芈小姐”在家排行老八,所以她叫“芈八子”,跟官职没有一丁点关系。
在现在的影视作品中,这个“芈小姐”也不叫“芈八子”,我们统称她为“芈月”。
实际上,我们不知道这个女子的真实姓名,主要有两点原因。
第一个原因:年代久远,史料漏洞百出。
大家都知道司马迁撰写的《史记》。这本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被鲁迅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文学名著,其实就是一本前后矛盾、漏洞百出的书。
其实,中国历史的混乱记载,也正源于此书。因为这本书写得“太棒”了,所以后代的史学家们,对上面每一句话,每一个故事,都视若神明、从无异议。
东汉班固撰写的《汉书》、宋代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就是全搬这本书的内容,可见当时的人对这本书的信奉程度。
拜这本书所赐,那些帝王将相、历史名人,都能有好几个籍贯、好几种结局(比如苏秦),何况是一个小小的太后。
因此,找不到芈太后的资料,这也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情。
第二个原因,古代思想重男轻女,历史记载也是如此。
咱们都知道中国唯一的女皇“武则天”。实际上,在武则天死后一千多年里,人们只要一提到这段历史,都称这个女子为“武后”。到了民国时期,随着近代思想的崛起、女权运动的兴盛,人们才发现——对这位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为什么用一个泛滥成灾的“后”字呢?这么一个稀松平常的字,又怎么能彰显这个女人特殊的身份呢?
于是,人们根据约定俗成的原则,就用她的尊号起名,从此叫她“武则天”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武则天的名字都尚且如此,一个最近才被关注的芈八子,又怎么可能查到她的真名。
当然了,不管史料如何匮乏,芈太后依旧是魏冉的亲姐姐,哪怕他们不同姓。
原来,根据史料记载,芈太后的父母离过婚,这个魏冉,是她母亲跟继父生的孩子,魏冉是芈太后同母异父的弟弟。
虽然魏冉跟芈太后是两姓人,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们之间的姐弟关系,所以在拥立秦国新的王子时,魏冉才能那样卖力,不惜血染咸阳殿,也要拥立嬴稷这个亲外甥。
最后,在魏冉的帮助下,嬴稷成功登基,他成为大秦帝国新一代的掌门人,而由于他年龄尚小,根本无法处理朝政,因此所有的军国大事,只能交给自己的母亲和舅舅代理。
【东郭先生是什么意思】推荐阅读:
东郭先生和狼阅读答案10-17
先生60寿辰庆典07-13
差不多先生09-06
《藤野先生》教案11-07
1、藤野先生(教案)09-12
《五柳先生传》 教案09-18
读胡适先生文字有感10-09
《书湖阴先生壁》10-30
《藤野先生》名家教案12-08
眼镜先生找朋友作文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