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选择为话题的作文

2024-09-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生选择为话题的作文(精选8篇)

人生选择为话题的作文 篇1

每个人的人生都充满着不一样的选择,小时候我们从玩具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学毕业,我们要选择初中,这种选择持续到大学;到了大学毕业,我们又要选择自己合适的行业,进入岗位......每一段时期的选择都将决定我们的人生方向。

有句话说:“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选择。”学会选择,是我们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名人之所以会成功,因为他们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中国人都喜欢喝茶,一本《茶经》我们便可了解中国的饮茶文化,而作者陆羽正是因为年少的时候作出选择,才能编著出这一部伟大的著作。陆羽是个孤儿,小时候被智积禅师收养。禅师希望陆羽可以跟随自己诵读经书,然而陆羽却喜欢看诗文著作,执意下山求学。禅师没办法,只好让陆羽学习茶艺。在学习的过程中,陆羽受到一位茶艺精湛的老婆婆的指导,从此他的茶艺突飞猛进。当陆羽学成之后拿着一泡茶见禅师的时候,禅师终于妥协让他下山求学。这就是陆羽的选择,他在佛经和诗书中作出了选择,还因学习茶艺,最后才为我们编著了《茶经》。

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总要学会选择,作出选择。如果我们贪心想两全其美,最后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当我们面对人生的发岔路时,如何选择一定会是我们的人生的难题。但是我们始终要鼓起勇气,作出自己认为最正确的选择。即使失败了,我们也要勇敢面对,因为那是我们的选择。

人生选择为话题的作文 篇2

一、辩论型节目的选题分析

辩论型节目通常是具有很高的互动性, 以现场辩论和观众发言为主体的节目形态, 泰州电视台《唇枪舌剑》节目每期邀请数名嘉宾围绕某个话题进行针锋相对的探讨争辩, 节目以嘉宾点评的方式结束, 对辩论话题进行剖析, 给出切合实际的结论或方向。

《唇枪舌剑》选题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为议题型, 如“学生玩电脑游戏的利与弊”、“剩男剩女是否该降低择偶标准”、“六一儿童节家长是否要放假”等;一为新闻事件型, 针对最近发生的热点事件, 就新闻中所蕴含的争议焦点进行辩论, 如“烟花爆竹该限放还是禁放”、“公考之门该不该对应届生关闭”等。这些话题的选取具有以下特点: (一) 新闻时效性, 作为子栏目的《唇枪舌剑》对《直播生活》的民生类新闻进行了有效的补充和进一步的深挖; (二) 受众参与性, 是对新闻事件的思辨, 而不是对学术以及逻辑的思辨; (三) 通过辩论, 新闻事件再次被解构, 新闻争议点被逐步放大, 从而使受众从新的层面接近新闻真实; (四) 力求选题多样, 吸引不同层次受众观看、参与。

二、辩论型节目的话题选择

1. 贴近民众日常生活

民生新闻的“三贴近”原则, 对辩论型电视节目同样适用。民众关注的, 喜爱的, 生活中的大事小事, 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关注。

2009年6月, 泰州交警部门为了治理自行车、电动自行车闯红灯、逆向行驶等问题, 开始在市区几个主要路口采取拉绳子措施。此举一出, 立刻引起泰州市民的热议, 《唇枪舌剑》随即录制了一档节目“治理交通问题, 交通拉绳是否合理”, 邀请市民代表及交警代表进行辩论、讨论。现场嘉宾对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说出自己所代表群体的想法, 在现场参与的社区群众及大学生也积极参与讨论。节目给了交警和市民一个沟通的平台, 之后, 交警部门取消了拉绳子的做法, 改变了执法方式。

此类辩题还有“东城河游泳是堵还是疏”、“无物管小区的保洁工作长效管理能否执行到位, 难在哪儿”、“流动摊贩是否应该存在”, 这些话题都是民众所关注的, 通过辩论使大家达到一定的共识。

2. 不能过于琐碎

民生类节目摒弃了传统新闻的那种“高高在上、冰冷生硬”的报道方式, 采用平等的视角来报道新闻, 以此赢得老百姓的关注。不过, 很多民生节目选题狭隘, 把大量精力放在关注邻里争端、夫妻矛盾等琐碎问题上, 而忽略了大民生。

《唇枪舌剑》节目把民生放在第一位, 尽量做受众感兴趣又不太琐碎的话题。但有时还是难免小众化, 比如“西班牙PK荷兰, 谁能夺冠”这样一个话题, 只限于爱好欧洲足球的群体, 容易造成主流收视群体的流失。

3. 国家大政策的地方性解读

地方台与中央级、省级媒体相比, 资源少, 起点低, 只能从本土出发, 结合本土实际做节目, 避免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做法。例如2011年5月22日《唇枪舌剑》的“楼市拐点是否出现”这个话题, 从国家发布房价控制措施以及“北上广”等大城市房价下跌说起, 在嘉宾的辩论以及专家的分析下, 观众对泰州房价的总体状况以及今后走势, 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和认识。

这是大选题地方性解读的例子, 回避了地方台对解读类似政策的不足, 将国家级政策与地方实际相结合。

三、创造性地选取辩论话题

信息时代, 新闻信息呈几何形态增长, 但真正受民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并不多。热点新闻容易“撞车”, 这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在辩论型电视节目的选题当中。辩论型电视节目时长往往在30分钟以上, 容易引起观众的收视疲劳。要想抓住观众, 每一期节目的选题至关重要。好的话题应当具有以下特性:

1. 公共性

电视是大众媒介, 其所关注的一定是大众所关注的, 辩题的选择同样也应该具有大众性。上到国家大事, 如“中国该不该废除死刑”, 下到居民关心的事, 如“是否赞同送老年人进养老院”, 都应该涉及。

2. 争议性

辩论型电视节目最忌辩题不温不火, 或者观点一边倒, 辩题的选择要具有可辩性。要达到这些, 选题的时候必须要注意话题争议是否大。否则, 容易使辩论观点变得牵强附会, 产生歧义, 偏离引导社会舆论、疏导和缓解群众情绪的目的, 适得其反。

3. 前瞻性和预见性

比如“六一节家长是否应该放假”、“打麻将该不该有所限制”等选题, 由于其所具有的前瞻性, 对观众来说具有新鲜性以及现实意义, 容易引起观众的思考。

4. 多样性

从《未选择的路》看人生选择 篇3

关键词:选择;路;人生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5-0181-03

一、引言

《未选择的路》一诗中叙述者在清晨时候独自散步,他漫步来到了林间的一个分岔路口,面前是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其中一条小路显得十分僻静,应该鲜有人至,而另一条路则有纷杂的脚印,显然是行人平时多行走的道路。然而那天早晨,两条路上的小草挂着的露水都还未被行人破坏,这两条路都还未有人途经。面对着两条不一样的道路,叙述者踌躇片刻,经过思量,他选择了人迹稀少的一条路。当他踏上自己选择的道路的时候,他好奇和怀疑,如果他当初选择了另外的一条路,现在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结尾他话锋一转,领悟到一念之差的选择往往会给我们带来截然不同的生活经历,但正是这些独一无二的选择让我们的人生如此不同。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借助叙述者之口,看似叙述者在倾诉个人经历,实际上则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从而表达人们心中共同的感受。本诗中,罗伯特借用树林中一个岔路口这一具体意象,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来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烘托出人生岔路这样具有哲理寓意的象征。该诗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在写实实在在摆在我们眼前的道路,实质却是在暗示我们的人生之路。短短的一首诗折射出深刻的人生哲理:人生的道路有千千万万,但我们不可能都去驻足,我们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去探索、去前进。所以当我们面对人生的选择时必须慎重思考,不可随波逐流,要勇于运用自己的智慧,追随本心,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

二、选择——人生中必答之题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诗中第一节诗人就向读者抛出了人生中一个无法逃避的现实问题——选择。

本首诗的开头诗人就给我们设置了一个场景:清晨,诗中的叙述者一个人漫游到林子里的一个分叉路口,在这里,他久久伫立着,眼前是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他显得无奈又无助,因为他不可能同时都去涉足,因此在这里他必须做出一个选择,选择其一舍弃另一条。他久久的凝望着其中一条渐渐模糊消失在林子中的小路,独自陷入了沉思。在这静默的沉思中,他心里已经暗暗地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丛林深处的路很自然就使读者想到我们的人生之路,我们可以走的路有很多,但我们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时光不会倒流,当你的脚步踏上自己选择的道路时就如同那离弦之箭,无法收回。但我们有选择的机会,在所有人的生命中,除了自己出生的家庭无从选择,其他的一切,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我们拥有并且无可避免地需要选择。对待选择,泰戈尔也是这么认为的:人就是那小小的岛屿,危险和怀疑就像是广袤的海洋,它重重围绕着小小的岛屿。当人们面对着那无法逃避的波涛汹涌的大海,面对着挥之不去的乌云密布的天空,我们只能做一件事情——做出自己的选择。我们可以选择勇敢,化作一只矫健的海鸥,在大海上欢快地高歌,此时此刻,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是多么的美丽;如果你畏惧了,选择了退缩、逃避!那么上天便会对你嗤之以鼻,嘲笑戏弄会,给你披上野鸡的外衣。那刺破长空的耀眼电光,会毫不留情地燃气你的外衣;当你打算逃之夭夭时,刺耳的雷声会吓破那膽小如鼠的你。因此有人是这么描绘人生的:综其所有,人的一生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这句短短的话囊括了人生里最朴素也是最深刻的哲理。无独有偶,对此有深刻感悟的,除了罗伯特·弗罗斯特,还有许许多多的名人志士。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鲁迅则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古今中外,诗人学者往往把人的一生比成路,而对道路的选择也象征了人生不同的选择。只有选择,人生才有主题;只有选择,人生的坎坷才会被踏平;只有选择,人生才能冲破世俗的藩篱;只有选择,人生才能演奏出生命的华彩乐章[1]。

三、选择——要勇于追随本心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叙述者自己经过一会的思考和犹豫,最终决定选择向那条人迹稀少、幽深僻静道路的道路前进。而不是像大多数人一样,选择那每天都有很多人走过并留下很多足迹的路。他选择这样的一条路走的人少,更鲜有人知,在他看来这样的道路更有挑战性也更具有探索的价值。人总是习惯于走自己熟悉的道路,人迹繁至的道路也许会更加平坦和安全,但也许更陌生的道路上,沿途的风景会更美丽。

奥巴马在《我父亲的梦想》说过,“外祖父总是不断在寻找新的开始,不断从熟悉的环境中逃开。”如果人们总是不敢挑战新鲜的事物,思维就会变得大众化。尝试少有人涉猎的地带会让我们看到很多不一样的新奇事物,也会为我们在生活中处理事物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国难当前,鲁迅先生选择弃医从文,他认为医治伤病除了他还有很多人可以做,但是用文字唤醒国人却很少人做,虽然这更危险,但是其意义却远远大于仅仅医治中国人的躯体。如果马云在他的网络帝国兴起之时听了朋友们的“规劝”,放弃当时在中国还鲜为人知的电子商务,今天我们的生活还会有如此翻天覆地的网络变化吗?比尔·盖茨每当在被问及成功的秘籍时,他总会说,“我的成功在于我的选择。如果说有什么秘籍的话,那么还是两个字——选择。”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强者与弱者并存,成功者与失败者并存,大人物与小人物同在,人们会好奇,会感叹,为何同样的条件下,总是会铸就不一样的人生?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他们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就体现在他们对人生之路的不同选择。前者愿意选择了荆棘遍布,充满挑战与风险的道路,但也承载了机遇,它能使人生绽放异彩异彩。而后者往往屈服于现实,他们不敢去涉险,也不愿意去付出,面对艰难险阻,他们更愿意通往则一条更加平坦,但同时也是更为平庸之路。如果你不想碌碌无为,而是期待在芸芸众生之中脱颖而出,那你就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前方也许会有你想象不到的挑战,但当你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这种种挑战之后,你收获的肯定那些得过且过的人收获的不一样。如同杨澜所说,“当你为了你独特的理想去奋斗,而且经历过挫折的时候,我认为你对整个世界的理解,会更深一步。”

四、选择——迷茫挣扎中成长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此节诗中,诗人描述叙述者自己独自踏上了自己选择的幽静、人烟罕至的小路,开始了属于自己的艰难跋涉。一方面,虽然他已经做出自己独特的选择,但此时此刻,正在行走的他在内心里也悄悄对另一条路向往着,对另外那条自己没有选择的路也心怀好奇,他的心里仍在悄悄地嘀咕和想象着,假如当时自己不是选了如今这条幽静的小路,而是迈向另外的那条路,那么现在的他又会遇见什么不一样的风景呢?从这几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叙述者虽然已经做出了他心中的选择,但他也不能预知前方,他的心中也充满着怀疑和困惑还有踌躇,这里诗人也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主人公,他不是勾勒出一个完美的英雄,没有顾虑,没有困惑,只有满满的梦想。力克?胡哲如此坚强的人都表示,“艰苦难熬的时光和困境会引发自我怀疑和绝望。”这样一个真真切切的主人公更加能够引起广大读者的强烈共鸣,而这也是我们凡人都有的一种心理。

但是在他心中,他并没有打算要返回重新涉足另外一条路。他知道自己已经选择了一条路,已经不可能再回返。另外一条路他会憧憬和好奇,也是因为他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遇见了障碍和困难,但是他理智地意识到我们生命的时光有限,我们需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全责。即使目前犹豫和怀疑,但是不可放弃,任何道路都是需要克服艰难险阻的,世界上没有一帆风顺的路。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讨论人生问题时,跟他的弟子说,“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其意思是,孔子十五岁的时候就立志做学问,此后经过十五年的人生磨练,他才有了丰富的经历,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如何为人处事的道理也通了,并由此认定了自己的人生非走这个路子不可。但是在探索的过程中也仍然有怀疑和动摇。因为人要到了四十岁的时候才不怀疑,但是这些都仅仅只是针对为人处世而言。人还要等自己的岁月到了五十岁,才能对宇宙人生有自己较全面的体认。到了六十岁,人的为人处世以及学问修养才能有定性,可以接受自己任人评论,即使自己听到了也可以毫不动心,毫不动气。而人活到了七十岁,才能真正做到人生自由但又不逾矩。从这里,我们看到,伟大如孔子也不是从不怀疑,从不迷茫,但是他在挣扎和徘徊中并没有放弃,没有因为前进道路上的困难而退却或返回,而是不断在挣扎和摸索中前进。这一切,既是帮助他自己实现了伟大的人生目标,也塑造了中华民族独一无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五、选择——塑造独特的人生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在诗歌的最后一节,诗人把思维放到了未来,他遥想着未来的某一天,他静静地回首往事:在一片幽静的小树林里出现了两条路,一条是大家经常途经的,而另外一条芳草萋萋,显得更加神秘,他驻足片刻,选择了其中那条幽寂的路,从此决定了自己一生的道路。写到这里,我们并不知道叙述者沿着他选择的那条路走下去结果如何。也许这根本就不是三言两语能够交代清楚的,诗人这样写反而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我们可以自己去体会去想象各种情境。但是我们都知道,无论他选择的是哪一条路,都会有艰难险阻和沿途美景,我们播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

当吴若增先生讲述起从事的文学事业时,他是这么说的,“我们都知道,文学是很讲究灵感的,我知道身边许多作家选择从事文学事业,乃是因为他们内心深处对于文学那股深沉的热爱和痴迷。坦率地说,我跟他们并不一样,我之所以从事了文学这份事业,乃是我当时一个理性的选择。而关于这个理性的选择,我付出也克服了很多困难挑战,现在我可以对大家说,这是我对于自己人生的一次最最重要的选择。”吴若增先生对文学的选择决定了他自那以后三十几年的生活,他更加知道这样的一个选择将决定今后一生的成败。这样的选择就如同站在林间分岔路口的叙述者,树林很大,人生苦短,你选定了走下去也许就不能回头了。我们每个人的时光和能量都是有限的,人倾注一生之力能干好一件事情就很了不起了。在他的人生当中,也同样出现过让他犹豫的交叉口,他曾经在律师、作家和理论家这三者之中徘徊,经过反复的思考,他最终选择成为一个作家。如果说成为一个作家是很多人的个人愿望和理想,实现它并不容易。但吴若增先生对此的理解却有所不同,他不仅仅把写作当作实现个人价值的途径,更把它当作是启蒙中国人的方法。而他不辞辛劳,无怨无悔,认为自己能够参与其中甚是荣幸。现在,三十几年过去了,他站在当下,回首过去自己的选择,他也感慨良多,他在这条道路上已经走得很久,走得很远。他不知道自己当初如果选择了另外的道路,现在又会怎样,但他说他觉得自己算不上失败,也算不上成功。只是他并不后悔,因为他一直行走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虽然路途中布满荆棘,但是自己认为自己一直做得事情是有意义的。衡量成功至少有两个标准,除了公认的社会的标准,更重要的一个是自设的标准,我们应该在意的不是别人的评价和眼光,而是自设的标准。他说只要他还活着,就能继续思考,他的思想给了他写作的动力,这就是他永远的未来。是他曾经的选择,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他可以感慨,可以回首,但他不后悔,不放弃,他将在这条改变他人生的轨迹上一如既往地走下去。

我们的选择最终会改变我们的人生轨迹。世界上的每个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当你回首时,你会蓦然发现,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许多人,而他们人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我们,我们每一次的选择都会转变我们的人生轨迹。人的一生,长路漫漫,每一个踏上征程的人脚下都有自己那一条宽广的道路,这一条路会衍生出许许多多蜿蜒狭窄的小路,沿着这些小路走去,它们都延伸到独自承载的风景里,而每一种景色似乎都在昭示着涉足者的命运。

六、总结

《未选择的路》一诗用了“未选择”来命题,实则描写了叙述者选择了其中一条人迹较稀少的道路,在这里,未选择其实就是一种选择,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选择其一的同时你就放弃了另一种事物。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欧阳永叔),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辛幼安),此第三境界也。而这恰好呼应了《未选择的路》,第一节诗主人公独自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前是两条他都想去涉足的道路,心中犹豫不决,充满了孤独迷惘。接下来两节诗则是描绘他最终选择了人烟稀少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沿途既有芳草,也充满了艰险挑战。他想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来走,但路程很长很长,他心中很明白自己再也不可能回来了。他要做的就是沿着自己选择的道路积极坚定地走下去,不留遗憾地倾尽全力去描绘好自己的人生。最后描写他想象多年后回首往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感叹起“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我们的人生充满着选择,我们无法逃避并且需要这些选择,当我们面临种种选择的难题时,应该拿出心底的勇气,结合自身的实际,智慧地做出独立的选择。选择过后,我们会遇到许多纷繁复杂的艰险与挑战,我们会犹豫徘徊和迷茫,但是我们不可能每次都后退,很多时候,我们选择了就要勇往直前,在历经磨难的洗礼之后,会绽放出不一样的美丽,而当一切都成为往事,我们也可以无憾地说,曾经的选择给了造就了不一样的美丽人生!

参考文献:

〔1〕何國松.选择决定人生[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306.

〔2〕奥巴马.我父亲的梦想[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15.

〔3〕杨澜,朱冰.一问一世界[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92.

〔4〕力克·胡哲.人生不设限[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1.

〔5〕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97.

人生为话题的作文 篇4

当我们逐渐踏入社会,才能真正地体会人生百态,情感错综的世态。你会感到累,感到倦,感到舒心和快乐,以及各种你难以想象的事情充斥着你的内心,有时你甚至你无法听从于你的内心,你会感到彷徨和不安。怎样才能保持一颗恬淡的心在这纷繁的世界与世无争呢?

其实人生,就是苦乐参半。我们要学会看开,看淡纷争与喧嚣,看轻名誉与权威,不让污浊的事物融进我们的内心。但总有些事情令我们伤心难过,总有些感觉,令人感动。总有些离别,令人失落。总有些语言,令人伤感。总有些心境,令人清澈。既然有些事,我们无法选择,就让它顺其自然。有些人,我们无法遗忘,就让它淡然于怀。有些情,我们无法释怀,就让它静静地温藏于岁月深处。

因岁月,会沉淀过往。流年,会斑驳记忆。淡然,会拥抱快乐。看远方,一份美好,温润着岁月;一抹嫣然,灵韵着流年;一朵微雨,清澈着世界;一季花凉,轮回着四季。尘世烟云,自有定数,只要微笑向暖,心自豁然。

人生,因岁月而明媚。岁月,因淡然而静美。时光匆匆,有些惆怅,要放逐,有些得失,要看开。岁月的诗行,谱写如莲的心境。人生的画卷,雕琢水墨的淡花,雕出时光的唯美,雕出岁月的永恒。让生活淡一缕浮华,让世界留一半清新,让心境,明如水,淡如茶,静如禅。在喧嚣里,安定一颗纷杂的`心,盈盈浮世,弹去尘埃,淡然生活。

历经沧桑,才知生活的美丽。淡然于心,方懂世界之宽广。人生,有起有落,生活,有悲有喜。独坐红尘,聆听光阴漫过的脚步,观青山远黛,赏日落西沉,淡看风起云卷,闲捻风花雪月。浅浅岁月,悠然人生,于一杯茶里渐渐释然,清浅简约,是幸福的源泉。淡然平凡,是人生的真谛。

相信,眸里芬芳,蝴蝶自来;心若淡然,岁月清浅;你若向暖,人生无恙。

以人生为话题的作文 篇5

路,相信我们大家都很熟悉,只是大家没有注意自己走的是什么路。人生中,都有自己要走的路。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成功之路、蜿蜒坎坷的路,在这些路中,我们应该怎样走好下一步呢?也许是一个未知数,等着我们去迎刃而解。

在以前的生活,我总是过着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日子。不懂得怎样去看透世间的万物。只懂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就得了。自己无所事事,从未考虑过人生之路。

我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小女孩。然而,到了外面的世界,一切都变得无边无际,宽阔无比,五彩缤纷。这时的我看到外面的世界,真的让我大开眼界。这奇迹般的美丽,让我无比的冥思遐想.

十四的我,来到这里来学习,我将感到无比地高兴,我相信,我能够走更好的路。如果我不好好学习,我将会攀那陡峭的山坡。

人生就像下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但不同的是人生不如下棋,因为任何人都没有再来一局的机会。人生短暂,慎重脚下,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古人说得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相信大家都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吧。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累累的创伤,便是生命给予我们最好的东西,因为在每个创伤上面都标志着前进的每一步。”

天下是没有平坦的路,只要我们肯用力去攀登就一定会有平坦的路让我们踏上去。人生之路亦是如此。在这看似漫长其实短暂的人生道路上,充满了太多的风风雨雨。我们不能够停下脚步,而是迎难而上,跌倒了,不应该爬下去。而是站起来,准备东山再起,重整雄风,去迎接更大的挑战。

告诫大家,如果我们有机会读书,大家应珍惜好好的利用每一分每一秒,不然以后后悔是无用的,一定要知道自己长大后,将要走怎样的路,你们一定要为自己以后做做打算了。

我坚信,只要我们努力地去把握,一定会有宽阔平坦的路。

人生的必经之路,也许和玩纸牌的过程有很大的相似之处。然而,纸牌错了,我们可以重洗,再来一回,可是人生不能够重新来过。纸牌可以用来玩,但是人生绝对是玩不起的。

2人生的路

人生,总是充满着乐趣,但同时也有许多挫折是必须要面对的,人生的路不会一直平坦,途中会有很多绊脚石,就看你能否勇敢站起来。

从我出生那天起,我就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这个大千世界让我认识到了许多。

童年总是倍受呵护的,因此也是最幸福的。我跌倒时,背后总有一个人扶起我,我生病时,总有一个人在默默照顾着我,我哭时,总有人安慰我。当然,我也并非没遇过风雨。上幼儿园时,我一直都是挺守规矩的,因此也受到老师们的赞扬。可是,有一天,我做完练习,交给老师。“真乖,去玩吧!“老师说。我便兴奋地去玩了。突然同学们那边传来了大叫声,两个同学在争玩具,我一脚上去解了围,却踢伤了一位同学,老师赶忙冲上来,说我平时这么乖,却学会打人了,这让我很难受,吃午饭时,我还听到阿姨说我可能加入黑暗的社会了。这让我更难受。

上小学后,随着一点一点长大,我也渐渐懂事了,性格也变得比较内向了。在一年级时,因为我不爱惹事,平时成绩不错,老师对我是万般宠爱,除了给我当上班长之外,她还不断地称赞我学习认真,成绩好,同学们也因此把我看成一位很优秀的领导,都很敬佩我,每次都是以绝对优势当选班长,也为我后来作为六朝元老打下了基础。到了三四年级,我依然是老师的左右手,是她最得意的徒弟之一,我也拿过几个一百分,人气一路飙升,这使我有点骄傲了,以致期中考试以八十多分大败,那是我最羞辱的一段时间,因为我在自己最擅长的一科落败了,我被百人所笑,我发誓卷土重来,总算在学期末得以实现,我也度过了一段相对风平浪静的日子。新老更替,我迎来了较多风雨的五年级,班主任变成了男的,男的老师也相对比较严。原来他是很瞧不起我的,因为我刚开始的状态很差,过于死板,数学的成绩并不算太好,还经常因为做事的效率低,速度慢,遭到班主任批评,其实我并非不努力去做,相反我还很努力,因为我平时很守纪律,老师还是没有找我太多麻烦,但还是时有批评我某些事做得不好,不过,这反而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我做每一件事都要考虑周到,而我的数学成绩也是青云直上,还有过一段辉煌的五连冠,也让老师改变了对我的看法,重新开始重用我了,这让我总算度过了小学最难的一关。

要升中学了,但人生还有更长的路要走,我会继续努力的,因为,接下来的路也许会更曲折,更难走,有更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会挑战我的一意志力,但我仍要坚持走下去。

3人生路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相同,有好有坏,那要看你怎么样来面对这些成功和失败,有些人能使失败变成成功,而有些人能使成功变为失败。无论未来的路怎样,我们都是要走下去的,每个人对人生的看法都不同,也就是说:你对人生的态度就将决定着你今后要走的路。所以必须先树立好你对人生的目标,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女孩在学习上、生活上都很不如意,她对人生已经心灰意冷了,一天,她漫无目的地在公园里游走,突然听到“扑通”一声,她转过头一看,一个拄着一双拐杖的小女孩摔倒了。她急忙跑过去扶她,可谁知那个小女孩却咬紧牙关对她说:“姐姐谢谢你,我不用你扶,我要自己站起来。“小女孩的手臂在地上撑了一次又一次始终不行,手臂上已渗出了血,她在旁边看得心如刀绞,一次又一次想上去帮她,都被小女孩的坚定眼神拒绝了。终于,小女孩用她颤抖的双手支起了上身,扶起了拐杖,小女孩“站”起来了。小女孩临走时对她说:“姐姐你看我自己努力也能‘站’起来。”

是啊,这个故事让我感触很深,自己努力不是站起来吗?多少人的失败并不是因为他不能,而是因为他不敢,他没有足够的勇气对自己说我能行。切莫被困难下倒!最困难之时,往往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

其实,成功也好,失败也好,但愿它留在你我心中的不是句号。有了信念才可以成功,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在成功的道路上,挫折是必经的一站,没有挫折的成功那不算真正的成功,不经挫折,就不会有伟大的成功。古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而我认为“努力才是真正的成功之母!”

人生有许多的十字路口,就要看你怎么选择,有时候走回头味尝不是一种补救的办法,而且人生的道路要靠自己走,期盼别人的搀扶则永远无勇气独自走到路的尽头。我觉得:在人生中,童年是一场梦少年是一幅画,青年是一首诗,壮年是一部小说,中年是一篇散文,老年则是一套哲学。人生像大海,寻寻觅觅,大浪淘沙,自有无数个贝壳,就看你有没有兴趣弯腰去捡,我认为人生应该像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千万不能让它灭去。

人生是什么?是历史大厦的一块砖,是与风浪搏斗的一双橹,是万绿之源的一朵花``````人生能有几回搏,不过匆匆数十年,愿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最美好的人生。

4人生之路

路无限宽广,未知而无法预测。路是沉默的,是功成不居的,总是默默的付出,任凭人车辗压着;路是神圣的,是充满希望的,它引领人们步上人生的康庄大道,更带领人们踏上寻求梦想的旅途。

安徒生童话中曾说道:“人不仅仅要活着,要有阳光,要有自由,还要有一朵小花。”我想,这朵小花便象征了“梦想”。路,不仅是有形的道路,构成便捷的交通网,使人类的思想无远弗届;路,更是无形的大道,通往远处的理想,这条筑梦之路,或许崎岖,或许平坦,可能充满考验,也可能畅行无阻,不论如何,唯有脚踏实地,循着道路一步步迈进,秉持坚毅不移的信念及不轻言放弃的心态,在梦想的道路上,勇敢的追求理想,走出一条以坚持、勇气和毅力筑成的康庄大道。

伫立在街道旁,熙攘的人群,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方向,坚定的前进;人生的道路亦是如此,自己的人生若只是循着既定的路线前进,岂不失去了这宝贵生命的意义,终究沦为平庸的泛泛之辈?年轻,就是一本无可取代的秘笈,年轻的生命道路,就该开创一条独特、崭新的路途,走自己的路,也许艰辛,或许困苦,但唯有挥洒汗水及心力付出打造的,才是属于自己的人生大道。发挥古代侠客般豪气,士人般的傲骨,以及无限的活力与热情,开创无与伦比的道路,年轻的生命,就该尽情挥洒,追求个人的特色,创造自我的价值,披荆斩棘创立自己的路,谁说当今年轻人都是禁不起考验的“草莓族”?我们的梦想和热力,宛若闪烁的银河,伸手就能抓到满盈的闪耀,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发出慑人的光芒!

爱因斯坦曾说:“敢,是为求成就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任何卓越的成功,都是大胆的成果。”在无形的人生路上,多一些勇气,多一些坚持,勇于面对生命路途上的种.种考验,谁能预测下个转弯又是怎样的际遇?培养杰出的应变能力和坚忍的毅力,我,背着装满一住信心、勇气、毅力和谦逊的行囊,踏上未知而充满希望的路途,准备好面对各种挑战,向我自己的人生道路,昂首,迈进。

5人生的道路

夏天的傍晚,鸣蝉在树叶里长吟。时不时传来蟋蟀的几声叫唤。我似乎听见动物们在田野里开音乐会。各种声音成为了美丽的交响乐。

这也许就是我度过的13个夏天中影响最深刻的一个傍晚吧!这是一个美丽的回忆:

那是去年一个夏天的傍晚,吃过饭后,闲来无事。我便一个人走出去散步,不知不觉,被田野里美妙的音乐所陶醉。脚似乎一点也不听我使唤,情不自禁地走进了我小时侯与伙伴们玩耍的竹林。

此时的竹林,显得十分寂静。没有儿时的欢笑。这时的竹林似乎与以前截然不同,但是唯一一样的只有几条蜿蜒的小路。它们似乎一点也没有变,它们是我们友谊的见证。

这时的我,不知该选择哪条路。而来时的路,我已经不记得了。我不知道那时的我为什么会不记得了。我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但当我正在苦恼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一句话“条条道路通罗马”。是啊!这么多条路,没一条都可以走回到家。也许,这只是对自己的一个安慰吧!但我相信,地球是圆的,总能走回到家的。但我似乎没有踏上其中任何一条路的勇气。

鲁迅曾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人走的多了,路也就形成了。这些路人都走过,只不过是到达目的地的快慢而已。

这也许就和《未选择的路》一样,许多条路都通向家。但是我只能选择一条,或许选错了,我就必须回头,重新选择。但如果时间不允许我回头。那是,一步该是多么重要。或许就是因为那一步,我的一生就会改变。

我的心犹豫不决。我怕一但踏上某一条小路,说不定前面就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等着我。或许有蛇、虫、老鼠、野猫……或许还有更多恐怖的事。

此刻的我,忽然想到老师曾经告诉过我们:人生就像在走路,难免会遇到十字路口。你一选择了就无法回头。

以人生为话题的作文 篇6

海伦·凯勒的生命是辉煌的,她的一生难道没有苦难吗?贝多芬的音乐是震撼人心的,他的一生难道没有苦难吗?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是洞彻人心的,他的一生难道没有苦难吗?

不!我认为是苦难造就了他们,苦难给了他们许多——一苦难让海伦·凯勒变得坚强,有着一般人都没有的毅力;苦难让贝多芬谱成乐曲,成为了“音乐巨人”;苦难让托尔斯泰坚定了信念,追求自己的理想。而我呢?虽然没有如此大的成就,但苦难也给了我很多:苦难,让我变得从容,能够冷静地面对一切;苦难,让我变得自信,相信自己能行;苦难,让我变得坚强,能够勇敢地面对一切。

同时,它也让我懂得了许多,让我懂得了“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内涵,让我懂得了“阳光总在风雨后”的信念,让我懂得了“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呼喊。这一切,让我的人生更加绚烂,也让我能微笑着、快乐地面对苦难。

人生选择为话题的作文 篇7

阅读下面这首诗, 根据要求作文。

繁星 (三四) 冰心

创造新陆地的, 不是那滚滚的波浪, 却是它低下细小的泥沙。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全面理解材料, 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 确定文体, 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 不少于800字。

二、技法导航

(一) 读懂材料, 把握主旨

写作中依托立意的材料都是短小的现代诗歌, 所以当审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现代诗歌的特点和一些理解鉴赏的方法。这些材料一般都是形式短小、思想深刻的几行现代小诗, 虽没有太浓烈的情感抒发却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它往往托物言志, 借助一两个事物体现作者的思想。因此, 理解诗歌首先要抓住关键的词语, 主要的事物 (作者依托的对象) 的特征, 然后思考分析诗中事物间的关系, 借助想象联想得出诗歌的内涵主旨。诗中如果只有一个事物, 就分析该事物的特点, 然后结合平时积累, 利用联想渗透主旨;如果诗中的事物是两个或多个, 就要分析其中的关系, 是并列、对比还是包含或其他。并列的类型就从事物共同点得出主旨;对比类型主要从相异之处得到主旨;包含关系的看范围大的事物的特点, 代表着一般、典型, 从中理解主旨。

如阅读冰心的《繁星 (三四) 》, 这是一首典型的微型哲理诗。找关键词“新陆地”“波浪”“泥沙”, 是诗中借以表情达意的事物。看事物特点和关系, “滚滚”和“细小”, 事物间是对比的关系, 表明诗中情感倾向的词语“不是却是”很容易得出诗歌的主旨:“创造新陆地的”, 或者说, 创造伟大事业的, 究竟是什么呢?诗人在“波浪”和“泥沙”的鲜明对比间, 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创造新事业的, 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 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

(二) 全面理解, 最佳切入

材料作文忌貌合神离, 偏离材料主旨。不能把枝叶当成主干同时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造成审题失误, 导致行文脱离题意。因此, 全面理解诗歌材料, 不仅要抓住关键还要看到细微。还要看清“要求语”, 有的要求中明确了话题, 指明了写作的方向, 而有的则要依据诗歌的内蕴含义, 自己确定话题, 确定恰当的写作方向。

这首微型诗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对比, 其一, 波浪滚滚惊天动地, 泥沙细小不屑一顾;其二, 波浪滚滚而来风光无限, 泥沙深埋地下默默无闻;其三, 波浪常在动态中喧嚣, 泥沙似在静态中沉积;其四, 波浪借风乘势奔涌, 泥沙靠内力凝聚;其五, 波浪滚涌激情阵阵, 泥沙淤积历经沧桑。总之, 波浪是外在的现象, 泥沙是内蕴的力量。“创造新陆地的”, 不是那种看似有着滚滚气势的波浪, 而是这种微细但却坚韧的、在悄无声息中奋斗的泥沙。

全面理解了材料之后, 就要选择合适自己写作的角度, 进入到构思环节。要善于化大为小, 使用以小见大的手法, 从小处入手会使文章更充实而深刻。从本诗的主旨出发写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 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 这固然是最为稳妥正面切入, 也可以从浮躁、喧嚣造成失败的反面例子入手, 然后正面写那些默默积聚获得成功的例子。也可以写景切入, 如写浮云、写雾气、写沙滩上的足迹……切入最好简短、有新意, 但不要离材料太远。

(三) 善于缝合, 消化使用

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引子, 全文的中心、观点、论证都是由此材料生发出来的, 写议论文不能“过河拆桥”, 抛弃试题材料, 其他文体也不能整篇脱离所给材料。写议论文时开头应概述材料, 结尾还应回扣材料。可把材料变成作文内容的一部分, 也可在原材料基础上加以挖掘和提炼, 使文章高人一筹。这样还可以避免作文信马由缰、脱离话题的弊病。本则材料可以用在开头或结尾, 以此诗的句子为主干, 写几个排比的句子, 这样既彰显了你的文采又扣住话题, 同时还增加了作文的思想内涵。此外, 材料中的“陆地”“波浪”“泥沙”, 也可以在自己的文章中出现, 深入准确地赋予其比喻含义就可以。

(四) 准确为文, 开拓创新

现代作文鼓励个性张扬, 激励创新思维, 要缝制新的形式外衣, 力求结构形式超乎常规, 别具一格。文章有好的内容, 还需要好的形式来“包装”。可以摆脱一般的结构形式的束缚, 写成日记、书信、演讲稿、寓言、童话、网络论坛等等, 使文章生动活泼, 摇曳多姿。如果把这个试题写成寓言应该是很容易出彩的, 通过正反方面的叙述达到吻合中心话题的目的。同样写成议论文可以找到很多成功在于默默积淀、点滴积累的事例论据, 如课本内外、古今中外、社会各个行业的例子。写记叙文可以用小小说的体裁, 欲扬先抑, 注意安排情节, 使之波澜起伏。写书信的体裁可以从反面写, 如一个失败的人物思考回忆自己的往昔故事。写成演讲稿, 则要角度换位, 以一个成功者的身份追述自己奋斗的历程, 叙述中注意详略和线索。

总之, 以现代新诗为材料的话题作文, 写作中除了遵循材料作文写作的原则外要注意:主旨是关键, 理解要全面, 缝合与消化, 创新务为念。

三、模拟练习

阅读欣赏下面这首诗歌, 根据要求作文。

《故乡》杨孟芳

李白的霜, 染白, 一条小路。沿着小路, 我, 走回去, 走到母亲床前才知道, 我是她的故乡。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思路点拨

这首诗的“诗意”和“哲理”在最后的三句, “故乡”的含义在这里又有了新的诠释。平时, 我们常常会这样问自己:我的故乡在哪里?出生地?父亲的出生地?祖父的出生地?是, 又似乎不是。然而当我吟诵着“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的时候, 我们似乎都在心灵的深处呼唤着“我的故乡”。对母亲来说, “故乡”就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游子来说, “故乡”就是梦牵萦绕的故土。这时, 我们才知道“故乡”只是每一个人的心灵寄托。

摘要:以现代新诗为材料的话题作文, 写作中除了遵循材料作文写作的原则外要注意:主旨是关键, 理解要全面, 缝合与消化, 创新务为念。

选择自己的人生风景 篇8

高中时我就读的是重点高中,竞争异常激烈。老师每天耳提面命,告诫我们要把分秒都用到学习上,否则别想考上理想的大学。可到了高一下学期,随着学习强度的增加,我逐渐出现了偏科现象。文科成绩较为突出,理科的学习则显得力不从心。高二文理分科,我毫不犹豫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文科。可当我把这个选择告诉爸爸时,爸爸坚决反对。他觉得我应该读理科。理由是我们学校理科升学率高,而且学理科出来找工作相对容易得多。爸爸认为我理科成绩不理想只是暂时的。只要努力一定是可以提高的。就这样,我选择了理科。

本以为只要端正好学习态度、调整好学习方法奋勇直追,我的理科成绩就可以很轻松赶上去。可事与愿违,数学里面的正比函数、反比函数弄得我晕头转向,无论我费多大的劲,我始终搞不懂物理里面的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区别。一个问题没弄懂,下一个问题接踵而至,于是我的学习成绩开始下滑。随之,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最终出现了恶性循环的现象。意料之中,我的高考成绩很不理想,只考取了一所一般学校。

填报志愿时,颇费了一番周折,眼花缭乱的专业,众说纷纭的评论,还有亲朋好友七嘴八舌的劝告,叫人难以决断。当时社会流传比较广泛的口号: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于是,在爸爸的指点下,我选择了生物工程专业。

大学,在专业与爱好间挣扎

走进大学,脱离了高中沉闷的学习气氛,我像一只出笼的小鸟,尽情地呼吸着大学校园里新鲜的空气。虽说我并不太喜欢自己的专业,可大学里各种社团众多,让人应接不暇。针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我加入了校学生记者团,每天利用课外的时间采访、写稿,忙得不亦乐乎。犹记得第 次,当我熬了几个通宵把采写的人物通讯稿刊发在当地晚报时,我激动得眼泪直流,忙打电话把这一喜讯告诉爸爸。爸爸也鼓励我再接再厉,争取发表更多优秀的文章。

我像一个热情高涨的士兵,发誓要在新闻这块热土上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大一学期由于学习压力不大,我在专业与爱好之间游刃有余。

大二之后,学校增加了专业课,课程难度明显增大,我们需要做大量的实验来强化理论的学习。每天面对着试管、仪器,但我的脑子里只有采访和新闻。为了能顺利通过学校的各项考试,我只得硬着头皮去学习枯燥的专业知识,而只能利用零散的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因为专业课的学习不能怠慢,我只得珍惜每一个课外的空档时间。当别的同学悠闲地享受周末时,我却奔波在采访的路上;当室友已经进入梦乡时,我还在挑灯夜战写采访稿。即便是专业学得有些不尽人意,可让人宽心的是,凭借对文字的执着,我在校内外媒体上累计发表文章百余篇,被学校宣传部评为优秀学生记者,还获得院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

在专业课的学习上,我无疑是一个“差生”,而我的业余新闻撰写水平,告诉老师和同学,我是最有成就的学生。

就业,在爱好中找到人生理想

大四下学期是实习找工作的时期,各高校的毕业生浩浩荡荡的涌向了招聘会。我也不例外,奔波在各个人才招聘的摊位前。有时,一个与生物相关的工作岗位,竞争者多达百人。对我来说,专业本身就学得马马虎虎,在强大的竞争对手面前,更是显得底气不足。

经过一个月的寻觅,一家生物制药公司终于录用我去做办公室文员。即使是份不起眼的文员工作,但由于是自己好不容易争取的,所以我还是愿意试试。本以为在制药公司,工作会与专业相关一点。可我每天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整理文件,负责公司文件的收发,渐渐我的锐气被消磨,激情被殆尽。看着镜中自己日渐憔悴的面容,思前想后,我还是辞掉了文员的工作。

没有了工作,未来一片迷茫。这时,我不得不调整战略决策,主攻文字。于是,我重新设计简历,突出自己在文字方面的功底,简历后面还附带自己的新闻文学作品。很快,我被家杂志社相中,出任记者编辑。

终于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我像一只快乐的小鱼,畅游在文字王国里。工作上,我用自己的勤奋垒起一座座文字宫殿,工作之外的时间,我刻苦钻研新闻业务知识,得到了领导的一致认可。很快,我成为了杂志社的骨干记者。

上一篇:主题班会法制教育下一篇:世界文化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