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
众所周知,阅读水平的提高并非靠一日之功,文言文阅读也不例外。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最有效的办法只有两条:一条是积累,一条是转化。
先说积累。不少人学习文言文只满足于扫清文字障碍,认为老师已讲清楚,我也明白,这就够了。老师一篇一篇地讲,学生一篇一篇的学。到了高三下学期总复习的时候,你问他还记得几篇的时候,他就会茫然的摇摇头说,一篇也不记得了,这种学习方法是极不可取的。因此学习文言文的第一要着就是积累。而积累的最好办法就是背诵,把文言文中的若干篇章熟记在心,文言的实词的意义、虚词的运用、各种句式的变化等也都已经包含在其中了。更重要的是,可以学到古代名篇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方面的要义,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那么,需要背诵多少篇章呢?新修订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已有明确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语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一定数量”,在大纲中规定为《蜀道难》《声声慢》《长亭送别》等诗词曲50首,《劝学》《兰亭集序》《赤壁赋》等古文20篇(段)。这些是对每一位高中生的最起码的要求,随着诵读篇目数量的增加,你对文言的语言感知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文言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这就好比盖房子先要打好地基,地基越坚固,房子也就可以盖得越高。背诵就是学习文言文的地基,这是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的根本途径,除此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在这方面不肯花时间,到了考试时再问怎么办,就好像揪着自己的头发要离开地球一样,那真是毫无办法了。
再说转化。这里说的转化是指迁移能力,即在阅读背诵的基础上,能够阅读其他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就是要掌握一些文言的学习规律和方法,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掌握实词的意义。虽然《大纲》中只规定需要掌握150个文言实词,但实词掌握得越多,阅读水平就越高,却是不争的事实。掌握文言实词主要有4个方面:
1.词的古今异义。着重掌握词语古今意义的变化,有的词义扩大了,有的词义缩小了,还有的词义转移了。如1999年高考第11题D项“人灾,绝食者千余家”句中,“绝食”作“断绝粮食”讲,与今天的“绝食”意义完全不同。这是由于词义演变的缘故。2.一词多义。文言中词的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往往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在学习时要随时总结,不断深化。如“发”字,在“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中作“发射”;在“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荆轲刺秦王》)中作“出发”;在“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赤壁之战》)中作“点燃”;在“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中作“打开”;在“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中作“发动”;在“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同上)中作“抒发”;在“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君后援”(《赤壁之战》)中作“派遣”;在“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中作“征发,征调”;在“即道意中事,无毫发爽”(《促织》)中作“极短的长度单位,十毫为一发”;在“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中作“开放”等。这些都是课内所见的,平时不断积累实词在语境中的意义,就会掌握得越来越多了。
3.通假字。通假字是指本应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中,“要”是通假字,而其本字是“邀”。另有一些古今字,在课本中也列入通假字的范围,这是由于在古代有的字义项较多,后来就在原字的基础上另造了一个新字,以分担它的一个意义,原来的字叫古字,后起的字叫今字。如“莫”和“暮”:“莫”是古字,“暮”是今字。从意义上看,通假字与本字是无关的,而古字与今字则是有关的。高中课本中涉及到的通假字和古今字大约不超过100个,识记起来并不困难。
4.词类的活用。古汉语有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这是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动词用作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理解词类活用对掌握实词是大有好处的,但不必死记硬背。在平时学习、诵读过程中,即可把握这种语言现象。
掌握虚词的用法。虚词在文言文中虽然数量较少,但使用的频率高,用法灵活,语法功能突出,因此也是学习难点之一。由于虚词常常分属于几类词性,故学习时首先要注意分清其词性,然后弄清其意义和语法作用。《大纲》规定要掌握18个虚词,2001年《考试说明》规定要掌握20个虚词。我们可以把这些虚词分为若干类来把握:以代词为主的有“之、其”等,以副词为主的有“既、但”等,以介词为主的有“以、于”等,以连词为主的有“而、则”等,以语气词为主的有“也、矣”等,另有兼词“焉”等。只要有了诵读的基础,掌握虚词应该比较容易。
把握文言句式。文言中的句式与现代汉语大体是相同的,我们只需掌握其不同的部分。这不同的部分主要是: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置句式和省略句式。2001年《考试说明》规定此项在2001年高考中不设试题。为了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还可作为复习内容。
判断句式在现代汉语中主要借助于判断词“是”,而文言文中主要借助与“者”和“也”,也可单独使用“者”或单独使用“也”,甚至两者全省略,如“刘备,天下枭雄”,就是个典型的判断句。此外,文言文中还可以用“为”、“乃”、“即”、“固”、“诚”等词来表示判断。当然,文言文中有时也用“是”来表示判断,如“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被动句式在现代汉语中主要借助于被动词“被”,而文言文中表达被动的形式较多,主要有下列几种:(1)借助“见”“于”“见„„于”来表示。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等。(2)借助“为”“为„„所”来表示。如“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羸兵为人马所蹈藉”等。(3)借助于“受”来表示。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等。(4)从语境本身来判断,这是被动句式中最难的一种,必须根据上下文来断定。如“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句中的“举”即表被动,是说“函谷关被攻占了”;又如“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谋攻》)句中的“杀”字表被动,是说“(攻城的)士兵被杀了三分之一,可是城还是攻不下来,这是攻城的灾难啊”。
倒置句式在现代汉语中运用很少,但在文言文中却十分普遍。主要有:(1)主谓倒置,一般为强调谓语,将谓语放到前边,如“小人哉,樊须也!”(《论语》)(2)宾语前置,有三种情况:①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该宾语置于动词的前边,如“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②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该宾语也置于动词的前边,如“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③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到动词的前边,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吞舟是漏。”(《与陈伯之书》)(3)定语后置,现代汉语一般为定语在前,中心词在后,而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中心词在前,定语在后的情况。如“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4)介词结构位置,在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在动词前边的做状语,在动词后边的做补语;而文言文中,介词结构明明在动词的后边,翻译的时候却必须做妆与。如“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必须译成“向孙将军求救”,而不能说成“求救向孙将军”。
省略句式是文言文的难点,文言文中的省略现象十分普遍,必须具有较强的语言感知能力才能确切把握这种语言现象。它可以省略主语、谓语、宾语,还可以省略介词等。
以上诸多现象把握并不困难,难的是要把这些知识在阅读实践中自如地运用。如2000年第11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该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试与学过的课文做比较:A项的“省”,读xǐng,作“探望”,今天仍保留着这个义项,如“省亲”。B项的“审”,课内出现过多次,如《促织》:“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审”为“详细,周详”);又如《察今》:“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审”为“观察,考察”。而《归去来辞》“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句中的“审”字也作“了解,知道”讲。D项的“信”作“信使”在《孔雀东南飞》中也早已见过:“自可断来信。”此处似乎并不难判断。C项的错误比较明显,“取樵”是个动宾结构,“樵”是“取”的宾语,是名词,当“柴禾”讲,不能理解为“打柴”。
文言的词语和句法掌握起来并不困难,只要平时注意,到高三时大约只需花一天的时间,便可总结出来。但是还是有人觉得文言文阅读水平不高,那是因为或时间花得不够,或时间花得不是地方。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文言文课内学习是第一位的,是基础,课内学得好、学得精,脑中装了几十篇文章,知识便可转化为能力,就会举一反三,阅读文言文的水平也就会提高得很快;相反,平时不好好学习课文,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到考试前只是盲目做题,考试时全凭猜测,那么,十个有十个是不会成功的。(原载《中国考试》2000年11月号)测试要点
一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一)词的古今异义 1.按 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2.拜 拜为上卿(《廉蔺列传》()3.比 比至南郡(《赤壁之战》()4.鄙 蜀之鄙有二僧(《为学》)()5.辟 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6.病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7.参 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劝学》)()8.池 池非不深也(《孟子》)()9.次 秦伯素服郊次(《崤之战》)()10.存 而公子亲数存之(《信陵君窃符救赵》)()11.除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12.第 第以今日事势观之(《与妻书》)()13.董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涉江》)()14.都 中有都柱(《张衡传》)()15.伐 此五霸之伐也(《信》)()16.泛 大命将泛(《论积贮疏》)()17.放 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谭嗣同》)()18.顾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19.管 郑人使我掌北门之管(《崤》)()20.害 争宠而心害其能(《屈原列传》)()21.会 会宾客大宴(《口技》)()22.藉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赤壁之战》)()
23.间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24.景 承天景命(《谏太宗十思疏》)()25.戾 鸢飞戾天者(《与朱元思书》)()26.廉 其行廉(《屈原列传》)()
27.令 便言多令才(《孔雀东南飞》)()28.略 秦进兵略地(《荆轲刺秦王》)()29.冒 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活板》)()30.逆 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孔》)()31.迁 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再迁为太史令(《张》)()32.适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石钟山记》)()33.穷 固将愁苦而终穷(《涉江》)()34.渠 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35.如 如扬州,过瓜州扬子桥(《指南录后序》)()36.微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37.速 始速祸焉(《六国论》)()38.特 特示故人耳(《记王忠肃公翱事》)()39.信 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40.向 向吾不为斯役(《捕蛇者说》)()41.谢 多谢后世人(《孔》()42.寻 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43.坐 何坐?坐盗(《宴子使楚》)()
停车坐爱枫林晚(《山行》)()44.严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45.再 日再食(《送东阳马生序》)()46.走 双兔傍地走(《木兰诗》)()47.奏 项如奉璧奏秦王(《廉》)()48.卒 而卒葬之(《游褒禅山记》)()49.正 妙尽璇机之正(《张衡传》)()50.章 黑质而白章(《捕》)()51.卑鄙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52.初一 初一交战(《赤》)()53.地方 地方数千里(《赤》)()54.非常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55.风流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京口北固亭怀古》()56.故事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57.交通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58.具体 亦雁荡具体而微者(《雁荡山》)()59.绝境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60.慷慨 能使人慷慨涕泣矣(《柳敬亭传》)()61.可怜 可怜体无比(《孔》)()62.结束 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冯婉贞》)()63.经纶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与朱元思书》)()64.其次 其次,求脱械居监外板屋(《狱中杂记》)()65.其实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宴子使楚》)()66. 首领 令人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五人墓碑记》)()67.无论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68.牺牲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69.因为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70.中间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二)一词多义 1. 乘
(1)公与之乘(《曹刿论战》)()(2)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涉江》)()(3)兵旱相乘,天下大屈(《论积贮疏》)()(4)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触龙说赵太后》)()(5)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崤之战》)()(6)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2. 除
(1)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信陵君窃符救赵》)()(2)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
(3)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4)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3.从
(1)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3)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廉》)()(4)樊哙从良坐(《鸿》)()(5)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6)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4.辞
(1)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送东阳马生序》)()(2)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3)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公辞焉。(《崤》)()(4)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苏武》)()(5)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赤》)()(6)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鸿》)()5.道
(1)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赤》)()(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说》)()(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4)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解牛》)()(5)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6)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琮已降。(《赤》)()6.发
(1)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荆》)()(2)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君后援。(《赤》)()(3)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4)使人发书至赵王(《廉》)()
(5)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促织》)()(6)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7)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8)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赤》)()7.奉
(1)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荆》)()(2)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鸿》)()(3)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崤》)()(4)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赤》)()(5)何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孟子》)()(6)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7)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触龙说赵太后》)()8.举
(1)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屈》)()(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4)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孟子》)()(5)南取汉中,西举巴蜀(《过秦论》)()(6)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7)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察今》)()(8)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孟子》)9.见
(1)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往纳谏》)()(2)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廉》)()(3)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鸿》)()(4)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5)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6)图穷而匕首见(《荆》)()10.信(1)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过》)()
(2)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3)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邹》)()(4)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5)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孔》)()(6)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孔》)()(7)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三)通假字和古今字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廉》)()2.召有司案图(《廉》)()3.张良处,要项伯(《鸿》)()4.堕军实而长寇仇(《崤之战》)()5.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孟子》)()6.被明月兮珮宝璐(《涉江》)()7.颁白者不负担于道路矣(《孟子》)()8.手裁举,则又超乎而跃(《促织》)()9.技盖至此乎?(《庖》)()
10.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五》)()11.甚矣,女之不惠。(《愚公移山》)()1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13.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1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15.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鸿》)()16.“离骚”者,犹离忧也。(《屈》)()17.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论积贮疏》)()18.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19.文王之辟风雨也(《崤之战》)()20.五万兵难卒合(《赤》)()21.至莫夜月明(《石钟山记》)()2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劝》)()23.将军禽操宜在今日(《赤》)()2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25.图穷而匕首见(《荆》)()26.暴秦之欲无厌(《六国论》)()27.天下云集,赢粮而景丛。(《过秦论》)()28.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促织》)()29.汝识之乎?(《石》)()30.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四)词类活用 1. 名词的活用
(1)深山中则四月花(《采草药》)()(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廉》)()(3)范增数目项王(《鸿》)()(4)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5)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五》)()(6)遂墨以葬文公(《崤》)()(7)序八州而朝同列(《过》)()
(8)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9)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10)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荆》)()(1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石》)()(12)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2. 动词的活用
(1)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2)外连衡而斗诸侯(《过》)()
(3)曹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赤》)()(4)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崤》)()(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6)文嬴请三帅(《崤》)()3. 形容词的活用
(1)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2)瑜等率轻锐继其后(《赤》)()(3)斫其正,养其旁条。(《病梅馆记》)()(4)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五》)()(5)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谋攻》)()(6)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7)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张衡传》)()(8)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荆》)()
文言实词参考答案
(一)词的古今异义 1.按 查究
5.辟 征召
9.次 停驻
13.董 正
17.放 被委任
21.会 适逢
25.戾 到达
29.冒 涂盖
33.穷 不得志
37.速 招致
41.谢 劝告
45.再 两次
49.正 道理
53.地方 土地纵横 57.交通 彼此相连 61.可怜 可爱
65.其实 它的果实 69.因为 于是写了
(二)一词多义 1.乘
(1)驾,坐
(5)“四”的代称
2.除
(1)台阶
3.从
(1)听从,顺从
(5)堂房亲属
4.辞
(1)文辞,词句
(5)口实
5.道
(1)赶路,取道
(5)治国之道之人 6.发
(1)出发
(5)打开
7.奉
(1)捧着
(5)侍奉,侍候
8.举
(1)拿着
(5)攻下,占领
2.拜 授官
3.比 等到
4.鄙 边远之地6.病 困苦不堪 7.参 检查
8.池 护城河10.存 慰问,抚恤
11.除 被任命,授官
12.第 但,只 14.都 大
15.伐 功业
16.泛 覆灭18.顾 拜访,看望 19.管 钥匙
20.害 嫉妒 22.藉 践踏 23.间 参与
24.景 大26.廉 方正 27.令 美好
28.略 夺取30.逆 预料 31.迁 放逐 /调任,提升
32.适34.渠 他 35.如 往,到
36.微 无,没有38.特 只,不过 39.信 实在,确实
40.向 以前42.寻 不久 43.坐 犯„„罪 / 因为
44.严 尊重46.走 跑 47.奏 呈献
48.卒 最终,终于50.章 花纹 51.卑鄙 出身低微
52.初一 刚开始 54.非常 意外事故 55.风流 繁华景象
56.故事 旧事 58.具体 形体齐备 59.绝境 与外界隔绝之地 60.慷慨 感慨叹息,意气昂扬 62.结束 整好装束 63.经纶 策划,治理
64.其次 第二等 66.首领 头颅 67.无论 更不用说
68.牺牲 祭祀用的牲畜 70.中间 其中夹(2)登(3)趁着,凭借
(4)四马一车为一乘(6)趁着,凭借(2)清除,去掉(3)清理,整治
(4)拜官,任职(2)带领,率领(3)跟随
(4)挨着,依傍(6)同“纵”,合纵(2)致辞,说话(3)推辞,辞掉
(4)责备,审讯(6)告别(2)学说,主张(3)治国之道
(4)道理,规律(6)赶路,取道(2)派遣,派出(3)发生,发出
(4)发送(6)发动(7)抒发
(8)点燃(2)进献(3)机遇,送给
(4)遵奉,遵照(6)供给,供养(7)俸禄(2)提出,举出(3)发动
(4)被举用(6)尽,完(7)做
(8)全,都
9.见
(1)拜见,谒见
(2)赵见,接见(3)会见,见面
(4)被(5)第一人称“我”(6)出现10.信
(1)诚实
(2)确实,实在(3)相信
(4)信物,凭证(5)送信的人
(6)任意,随便(7)通“伸”
(三)通假字和古今字 1.不 否
2.案 按 3.要 邀
4.堕 隳5.得 德
6.珮 披 7.颁 斑
8.裁 才9.盖 何
10.曷 何 11.惠 慧
12.生 性13.邪 耶
14.蚤 早 15.郤 隙
16.离 罹17.罢 疲
18.畔 叛 19.辟 避
20.卒 猝21.莫 暮
22.有 又 23.禽 擒
24.受 授25.见 现
26.厌 餍 27.景 影
28.直 值29.识 志
30.知 智
(四)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1)花 开花
(2)事 侍奉(3)目 用眼睛看
(4)族 族灭(5)声 伸张
(6)墨 穿黑衣(7)序 使„„序,统制
(8)利 以„„为利(9)鉴 以„„为借鉴
(10)函 用匣子(11)舟 乘舟
(12)日、月 天天、月月2.动词活用
(1)出、入 出产的、收入的(2)斗 使„„争斗(3)走 使„„逃跑(4)勤 使„„劳苦(5)哀 为„„哀
(6)请 为„„请求3.形容词活用
(1)小、大 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2)轻锐 轻装的队伍、精锐的队伍(3)正 正枝(4)明 表明(5)全 使„„完整
(6)怪 觉得奇怪(7)奇 感到奇怪
一、要尽可能多地诵读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 最要紧的是语感。”语感, 是理解和运用一切语言的法宝。语感的获得, 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朗读。通过朗读, 不断向大脑输入语言文字方面的信息, 掌握了感性语言材料, 语感自然也就获得了。在朗读的基础上背诵, 就可以进一步深化语感。因此, 学生需要熟练背诵数十篇文言文, 以提高对文言文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力。诵读可以“起到由此知彼、‘温故而知新’的作用”[1]。通过诵读, 当随便举出其中的一个词语、短语或句子的时候, 学生就能够立刻想起是哪一篇中的。有了这样的基本功, 就为从容应答文言文阅读题提供了必要条件。那么如何诵读呢?必须做到“四勤”, 即“眼勤”、“脑勤”、“口勤”、“手勤”。在诵读过程中不能把以上四方面有机结合, 而只偏重于其中的一两个方面, 这是诵读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二、要掌握固定结构的用法
文言文中有很多固定结构, 不了解这些固定结构的用法, 它们就会成为阅读的障碍。就固定结构本身来说, 主要有两种。1.含有疑问词或语气词的凝固结构。如“不亦……乎”、“无乃……乎”、“何……之有”、“奈 (若、如) ……何”、“何其”等意思基本上都是固定的, 它们都是文言文中的高频结构, 需要熟记。2.不含有疑问词或语气词的凝固结构。如“有以”、“无以”这一对反义词组也是文言文出现的高频结构, 意思也固定的, “有以”表示“具有某种条件或原因”, 如“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史记·荆轲刺秦王》) ;“无以”表示“不具有某种条件或原因”, 如“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孟子·梁惠王上》) 。又如先秦汉语中的“所以”, 有两种用法:一种用来表示“……的原因”, 如“所以遣将守关者,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史记·项羽本纪》) ;另一种用来表示“用来……的”, 如“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 。究竟是前者还是后者, 要视具体语境而定。要特别注意先秦汉语的“所以”与现代汉语中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所以”之间的区别, 现代汉语中“所以”在先秦汉语中是用“故”、“是故”、“是以”等词语来表示的。掌握了固定结构的用法, 就好比掌握了数学中的因式分解公式, 有了这些公式, 学生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快速扫清阅读障碍, 最大限度地提高阅读速度。
三、要注意古今汉语中同形式的问题
文言文阅读经常会遇到古今汉语同形的问题。同形式问题包括很多内容。形式虽然相同, 但意义却截然不同。下面举例说明。1.前进, 指“向前献上”, 如“于是相如前进缶”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与现代汉语中的“向前行进”不同。2.非常, 指“意外的变故”, 如“故谴将守关者,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史记·项羽本纪》) , 与现代汉语程度副词“非常”不同。3.行李, 指“外交人员, 使者”) 。如“行李之往來, 共其乏困”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 与现代汉语名词“出行所带的东西”不同。4.海运, 指“海动风起”, 如“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庄子·逍遥游》) , 而现代汉语则是“在海洋上运输”之意。5.卑鄙, 指“低微鄙陋”,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 , 与现代汉语形容词“卑鄙”的用法截然不同。6.妻子, 指“妻子和儿女”, 如“俯足以畜妻子” (《孟子·梁惠王上》) , 与现代汉语中“妻子”不同, 现代汉语中的“妻子”语义所指范围已经明显缩小。这些古今同形词语在文言文中特别多见, 如果不加注意, 必将会导致理解失误。因此对古今汉语中的同形式问题进行区分并归纳总结, 很有必要。
四、要重视文言虚词的用法
词汇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专转本《大学语文》要求学生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因此, 学生不仅要掌握常见的实词, 熟悉它们的义项, 如“购 (悬赏征求) ”、“狱 (案件) ”等, 同时也要掌握常见的虚词。两者不可偏废。由于虚词的意义比较抽象, 也比较复杂, 文言学习中往往轻视甚至忽视虚词的学习。这种情况必须改变。文言文常见的虚词有“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矣”、“以”、“因”、“于”、“与”、“则”、“者”、“之”等。同一个虚词, 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用法, 需要加以区别。如虚词“而”既可以用作连词表示并列 (“美而艳”) 、转折 (“威而不猛”) 、承接 (“种稷而得稷”) 、递进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目的 (“虎求百兽而食之”) 、修饰 (“吾尝终日而思矣”) 、假设 (“人而无知, 与木何异”) 、因果 (“玉在山而草木润”) 等关系, 也可以用作介词 (“刭而独鹿弃之江”) 、助词 (“今之从政者殆而”) 等;同一个虚词“之”, 有时
作为定语与中心语之间的媒介, 有时用在主语和谓语中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有时起凑足音节的作用, 有时还可放在古代人的姓和名之间;同一个“于”, 有时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 有时引进动作有关的人或物, 有时则表示比较。对这些虚词进行梳理归纳, 熟悉每个虚词的各种用法, 这就为具体语言环境中判断虚词的具体用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也必将大大提高文言文虚词的理解能力。
五、要全面把握语法现象
古今汉语在语法方面存在异同, 学习时不能视而不见。否则, 连浅显的文言文也不可能读懂。古代汉语语法包括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两个方面。对于词类活用, 要看某个词的前后有哪些词, 这些词与之构成了怎样的语法关系。要重点掌握名词、动动、形容词等活用的判定条件。如“能、可、足、欲”等词后面的名词或数词一定活用为动词。比如“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 (《劝学》) 这句话中, 名词“水”用如动词。把规律性的东西弄清楚了, 在阅读中就能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对于特殊句式, 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省略句等语法现象必须掌握。关于判断句, 主要有两大类型:1) 肯定式:包括“A+者+B也”、“A+者+B”、“A+B+也”、“A+B”四个次类;2) 否定式:“A, 非+B”。此外, 还要注意, 一般情况下先秦汉语中“是”不是判断词, 而是复指代词, 意义相当于“此”。对此, 不能以今律古。关于被动句, 学生要注意被动句的种类:1) “于”为标记;2) “为”为标记;3) “被”为标记;4) “见”为标记。关于宾语前置句, 要明确宾语前置必须具备一定条件, 这条件主要有三:1)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要前置;2)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要前置;3) 借助“是”、“之”等助词而使宾语置于动词之前。至于成分省略, 要明确“某些成分临时不用的现象, 我们才称之为省略”[2]。只有弄清楚省略了什么成分, 语意才能显明。
六、要培养从文章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有了以上五个方面的基础, 学生就能够顺利地对文言文的语句进行翻译了。然而, 这还不是学习文言文的最终目的。专转本《大学语文》要求学生对文言文的内容大意、主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作者的思想观点、感情态度等能进行准确深刻的分析。在阅读时, 要注意三点:先粗读文章, 分析文中人与人、人与事或事与事之间的联系, 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理清脉络层次, 形成整体意识;然后把握文体特点, 根据文体性质概括中心。近几年的“专转本”文言文考题, 有人物传记、寓言、散文 (包括议论文) 、小说等, 涉及面比较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要注意文章的题目和文后的注释, 这对把握文意、理解文章中心会有很大的帮助。更何况, 有些信息很难被轻易发现, 考生必须快速体会、领悟, 才能挖掘出文章中真正有意义的信息, 准确回答问题。考生需要在平时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总之, 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是有方法可依的。其中, 前五项是学好文言文的基本要求, 第六项是最高要求。有志于专转本的同学, 学习时间毕竟有限, 但如果能把握好以上六个方面, 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郭锡良.古代汉语语法讲稿[M].北京:语文出版社, 2007.144.
一、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兴趣
与白话文相比,文言文在表达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样就使得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从而对文言文产生畏惧的心理。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了一些文言文,使得他们认识到学习文言文的难度,在加之高中阶段的文言文相较于之前在难度上又有了一定的提升,这样就使得很多学生在进入高中阶段以后,一提到文言文就心虚,这种心理上的问题就造成了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缺乏必要的兴趣。除了心理上的因素,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也是导致学生对文言文缺乏兴趣的重要原因。很多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的时候往往更加重视对文意的分析,而忽略了对文章整体的把握,使得一篇文章在教师的肢解下失去了整体意义和美感,学生能够感受到的只有零散的枯燥的文言知识,从而让学生感受不到学习文言文的乐趣,进而导致兴趣的丧失。要知道,兴趣是进行学习活动最重要的内驱力,一旦学生丧失了兴趣,会对学习的效果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为此,教师要想搞好文言文教学,首先就要努力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不断改进文言文的教学方法,改变枯燥的教学环境,例如,教师在讲解文言文的时候可以适当地配上一些音乐或者图片,然后图文并茂的给学生讲解文言知识,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立足于教材中的文言文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而被选入高中课本的文言文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在高中语文的教学大纲中就明确指出了,对于教材中的一些命名段名篇,需要背诵的一定要熟练背诵,对于一些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虚词、句式等也要掌握并灵活运用。除此以外,在各种考试中,教材上的知识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因此,我们要想搞好文言文教学工作,就一定要立足于教材中的文言文,把教材中的文言文给吃透搞懂,这样才能够在阅读其它文言文的时候进行适当的正迁移,从而为文言文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注重文言文知识的积累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文言文的学习更是如此。要想具备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绝对不是靠考前的突击准备等方式就能掌握的,它是需要在平日中不断的积累才能够实现的。因此,教师一定要让学生重视平日里文言知识的积累,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之余多读一些中国的古书典籍,并且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对于一些常用的并且不容易记住的知识,学生可以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随时记下来,这样长此以往,就能够积累大量的文言知识,这样在阅读文言文的时候,这些知识就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针对性的练习,例如,可以多做一些文言文翻译的练习,因为据相关调查,学生在做文言文题目的时候,失分最多的地方往往就是文言文翻译这部分,因此,我们一定要在平日的学习中就加强这部分的练习,不但地积累文言文的翻译功力,从而不断地提高翻译的水平。
四、传授给学生必要的文言文阅读技巧
任何学习活动都讲求一定的技巧性,文言文阅读也是如此。为了提高学生对于文言文的理解能力,提高做题的准确率,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一些阅读文言文的技巧。
1.重视文章的标题
一般来说,绝大多数的文章标题都是文章的概括或主旨,很多学生就是因为没有认真琢磨标题的意思,从而对文章标题理解错误,使得他们对于整篇文章意思的理解出现了很大的偏差,为此,搞懂文章的标题对于接下来全文的理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充分利用注释内容
在文言文中,一般都会有一些注释内容,很多学生在阅读文言文的时候往往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了正文上,而忽视了注释部分的内容,这样就有可能使他们错过非常重要的信息。因此,在做文言文题目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利用注释部分的内容,仔细推敲注释的意思,这样会给文章的理解带来很大的帮助。
3.注意从整体上把握全文
很多学生在做文言文题目的时候往往习惯独立地看待文章中的个别词语的意思,而忽略了从整体上去把握文章的大意,这对于文章主旨的理解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学生在阅读文言文的时候一定要重视整体思维,例如,学生可以在做题目之前先通读全文,如果在考试的时候不适合发出声音,学生可以采取默读的方式,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诵读全文,利用自己的语感,学生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总之,文言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作为学生,切忌不能有逃避的心理,要用积极的心态迎难而上,通过不断地学习、积累来提高自己文言文的阅读水平。而作为教师,也要一改往日枯燥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努力改进教学手段,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文言文教学水平,这样才能够使得文言文教学工作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不断前进,进而也使得整个语文教学工作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豫让论
方孝孺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苟遇知己,不能扶危于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眩世炫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盖尝因而论之: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声名烈烈,虽愚夫愚妇,莫不知其为忠臣义士也。呜呼!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何也?观其漆身吞炭,谓其友曰: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谓非忠可乎?及观其斩衣三跃①,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而独死于智伯,让应曰: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即此而论,让有余憾矣。
段规之事韩康,任章之事魏献,未闻以国士待之也;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尝以国士待之也;而疵能察韩、魏之情以谏智伯。虽不用其言以至灭亡,而疵之智谋忠告,已无愧于心也。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士矣;国士,济国之士也。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之时,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曰: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古之制也。今无故而取地于人,人不与,而吾之忿心必生;与之,则吾之骄心以起。忿必争,争必败;骄必傲,傲必亡。谆切恳至,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日。伯虽顽冥不灵,感其至诚,庶几复悟;和韩、魏,释赵围,保全智宗,守其祭祀。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岂不胜于斩衣而死乎?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②。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之报,曾若是乎?智伯既死,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何足道哉!何足道哉!
虽然,以国士而论,豫让固不足以当矣;彼朝为仇敌,暮为君臣,腆然而自得者,又让之罪人也。噫!
【注】①赵襄子出外,豫让暗伏桥下,谋刺赵襄子,没有成功。被捕后,求得赵襄子衣服,拔剑三跃,呼天击之,然后自杀。②越人视秦人之肥瘠:意思是好像毫无关系的人。越在东南,秦在西北,相距遥远,秦国人的胖或瘦,与越国人毫不相关。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俾身全而主安 俾:使得
B. 而速其亡也 速:招致
C. 当伯请地无厌之日 厌:满足
D. 甘自附于刺客之流 附:依附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则当竭尽智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C. 岂不胜于斩衣而死乎?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D. 腆然而自得者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作者心中国士作为的一项是
①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 ②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 ③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 ④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 ⑤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 ⑥感其至诚,庶几复悟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②④⑤ D.①③④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豫让本来是中行氏的.部下,后投身智伯为其臣子。中行氏和智伯以不同的态度对待豫让,豫让也以不同的态度予以回报。
B. 豫让因为舍身为主报仇而被视为忠义之士,为人颂扬;但作者认为豫让不能帮助智伯销患于未形,他的处死之道还有不忠的地方。
C. 作者列举了段规、任章等人的例子,用实例论述了人主既以国士之礼待臣下,臣下就该为人主扶危于未乱之先的道理。
D.作者认为豫让在智伯请地无厌、纵欲荒暴之时,未能直言进谏,开悟主心,却袖手旁观,坐待成败,称不上是国士之报。
参考答案
9.D
10.B (介词,用;A表顺承//表转折;C表比//向;D的人/表原因)
11. D(②是豫让的想法;⑥是智伯的行为,不属于国士阶层)
很多单词都认识,就是不知道它在说什么,怎样才能看懂英语阅读?
最近复习考研英语,很多单词都认识,但是有时一句话要反复看好多次才能明白,甚至经常看了好多次都不理解他在讲什么意思。我的语法基础很薄弱,是不是阅读和语法基础有关系?
【李璐的回答(241票)】: 总结来说,形成英语思维很重要。初级建议阅读一些超词汇量大概30%以内的词汇进行阅读。另外兴趣为辅,我建议阅读的书目是牛津通识读本,有200多本,言简意赅,涉及各个学科各个方面。都是大家小书,知识点都是正确的。另外,我觉得提高阅读速度只是一种片面的高速求成,反而得不偿失。不如先从整体入手,把听说读写全面提高起来,就事半功倍了。如果想要提高整体听说读写,一般持续就是先掌握听,然后能够与情境相关,2楼陈久龄同学的方法就很实际而且也方便寓教于乐。具体细节就是,不翻译直接反应,得到更直接的图像信息而不是汉语信息。在看美剧时,初始先培养对一般语言的反应能力,其次是看学术型的如耶鲁公开课一类,慢慢戒除字幕依赖性。对于句子结构也是如此,重复使用的句式其实很有限,在专业词汇齐备的情况下,不建议花过多时间在语法上。至于说,就是反复练习和一定要苛求自己的发音。推荐《标准美语发音的13个秘诀》,还有american accent的一个软件,在很多地方有下载。在实际对话中反复练习是语音提高最快的。另外一个误区就是背单词,要想高速阅读,单词量一定不会低。本人的亲身经验就是,除非是面对语言考试,否则枯燥的一天背大量单词是无效工。当然,专业术语和词汇需要特别记忆一下,但是这个范围的词汇应该不超过2000个。更应该结合比较适合自己水平的英语书籍来进行提高。把不会的词汇进行猜词和圈划,方便后面回忆的过程。这些词汇不要贪多。最好一天不超过100个,否则的话就证明你的阅读材料已经超出你目前水平太多。高速阅读的词汇在精不在多。凡事求十全十美只会提升阅读的门槛,很难有进步的成就感,不可求全。【樊易的回答(88票)】: 考研的时候曾经试过一种方法。拿本英文原著小说,强行看下去,遇到单词看不懂先猜,实在猜不出再查字典。一段时间下来(不超过半个月),看英文小说就能找到看中文小说的感觉了。再一段时间下来,读英文报刊就跟读中文报刊差不多了。
呵呵,这种方法最大的好处就在于用英文小说流畅的思维脉络使自己强行形成英文思维方式,而忘记中文思维(现在英语教学的通病就在于理解英文之前先要用中文转换一下)。在现行教育方式下一个人刻苦学习十几年学到博士的英文水平,基本还比不上一个美国一个没有怎么接受过教育的卖菜的农民,原因自然就能理解了吧。
简单点来说,学习外语时为何不直接把自己当成是外国人,用外国人的方式去思考(马克思的外语学习方法)。【陈勇的回答(78票)】: 昨天睡前忽然想到了知乎上的这个问题。我想到我之前用过的一种,现在也还在努力锻炼中。
就是,阅读英文的色情小说,增强单词词形和感官之间的直接联系。因为阅读色情小说有个好处就是,在有一段时间里注意力是超级集中的。
推荐一个网站:http://literotica.com/,一个让你触类旁通的碉堡网站!
【warfalcon的回答(45票)】: 从最简单的童话书开始看,目标100万字。日本有种学习方法叫SSS学习法是专门讲通过阅读来学习外语的,是我所知道通过阅读学习外语最好的方法,可以看一下。
实际上同类的方法不少,但这个方法的优势是把各种不同童话进行精确的分级,给出推荐和详细的应用方法,同时还有明确的目标100万左右,目标在6-10月之内完成,唯一问题就是在国内的环境下,它推荐的书基本上找不到,目前国内没有同类网站,只出过二本书,我把这个方法的所有资料分享在Blog上有,有兴趣去看看。SSS式学习法基本原则”:(1)、不要查辞典,不要翻成母语;
(2)、阅读不查辞典也能完全理解的图书,个别不懂的地方就跳过去;
(3)、越读越没趣的书就暂时停下去,先往后放一放。SSS式学习法是日本电报通信大学的洒井邦秀提出来的,而且在2001年成立了一个叫SSS英语学习法研究会的组织,这个组织建立了一个网站 http://http:///176-sss-learning-method.html 【刀刀宁的回答(29票)】: 我觉得就是要硬着头皮读文章,一定要读大量的文章。不大建议读原版小说,生单词太多,时事英文报道比较推荐。也不大建议通过看电影和美剧提高阅读能力,因为你英文水平没到,跟不上它反而纯娱乐了。我最近的感受就是现在通过大量阅读自己领域的英文学术文献大幅的提高了自己的英文阅读能力,我以前看到大篇幅英文会头疼的问题现在没有了,理解问题起来也快多了,没办法,不读论文工作都继续不下去,所以说必须要硬着头皮去做,逼出来的。记得有一种说法(应该是研究成果,不大记得了),说是费力气读超出自己当前水平很多的英文对提高阅读能力是没有效果的,而读自己当前水平相当即相对理解起来较慢但可以读懂的文章,反复读,对提高阅读能力是有很大效果的。同时比较认同@李璐所说的,提高听力整体入手的方法。【吴恒的回答(25票)】: 作为从24岁开始英文书看得比中文书多,目前基本只看英文non-fiction的同学,我的经验就是,最开始不行就硬着头皮读,每读完一本信心就增加一个层次,读到第5本基本就行运流水了。要说方法的话,那就是扔掉你的英中字典,不以中文思考,记笔记写东西都用英文,一切都是习惯。【宋健的回答(26票)】: 我有一个小诀窍:
培养一种和英文有关的兴趣。不要告诉别人哈:)
【jennypiglet的回答(17票)】: 特别推荐杨鹏的GRE&GMAT阅读难句教程,里面包括了所有英语中的长难句并且教了你阅读难句的方法。不过多看多听更加重要,语感这个东西比什么都重要。推荐看TIME这本杂志,你可以上他的官网上看或者去香港购买(每年六月还是七月,香港都有书展,里面有些订国外有名的杂志的摊位,你可以在里面订购,至少订一年,平均人民币每本8元左右,市面上零售价是人民币50多),另外看美剧也是提高很快的,边娱乐边学习,但一定要下载有中英字幕的,推荐你去搜一个叫人人字幕的网站,它的翻译非常专业,边看的时候可以做点笔记,如果你想纯粹的学习,看国外名校的开放式课程,找学科的入门课程比较容易听点,当然中英字幕是必须的,你可以边学英语边学专业知识,但是你需要长时间的专注注意力,挺累的,看你喜欢哪种吧。如果你想边看东西边思考问题的话,我推荐你去看GRE官方作文,主要看他的Issue部分,里面两百多个问题,可能是我们国人一辈子也不会思考的问题,你看的同时,不仅了学到当地人精妙的语言,同时你也会提高你思考问题的逻辑性,一举两得。我是比较喜欢边学英语同时用在学其他的东西,这样没有那么的枯燥。【王捷的回答(18票)】: 首先,你的语法基础薄弱,显然会影响到阅读能力。语法知识的缺失,特别是对从句,各种伴随结构,虚拟语气的不熟悉,会导致理解变成猜测,不知道一句话里究竟是谁干了什么事情,是真干了还是假干了。所以你至少要掌握这些必要的语法知识。
其次,你觉得很多单词认识,但是单词仅仅达到认识的程度,是远远不够理解这些单词组成的文章的。原因是人脑短时记忆中能容纳的内容非常有限,当你正在费劲的翻译把文中一个单词翻译成中文的时候,已经忘记了上一个单词是什么,这句话正在说什么,所以经常需要来来回回看一句话。说到底,怎样提高英语阅读水平,答案是只有阅读才能提高阅读水平,多读,狠读。强烈建议看一下李笑来老师写的“如何迅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http:// 里面建议的练习步骤为:
1.挣扎着搞清楚每一句话的确切含义。2.理解每句话之间、每个段落之间的关系 3.整理词汇 4.反复阅读若干遍 5.复述文章
6.养成相隔若干天后复习的习惯。
按照李笑来的话说,“如此处理50篇左右的文章,就基本上所向披靡了。”
最后,一条无耻但是有用的小广告,请尝试使用扇贝阅读 http:// 【爻木木的回答(8票)】: 拿一本GRE长句解析,看完什么都能懂了 【Kammy Wang的回答(8票)】: 准备一次gre。。【朱松清的回答(6票)】: 我93年时还是英文一窍不通,而且要面对繁重的医学课程,还一面梦想着山沟里飞出金凤凰,可以考GRE出国,结果福至心灵,把自己完全沉浸在英文思维里,甚至还用英文来学中文!我平时不怎么上大课,但是上了大课的而且做笔记的同学却乐意把笔记借给我,条件是要坐在我后面,因为我记得。我把所有的要点都翻译为英文,然后把英文中的重点单词抓出来,再把代表该词字母,玩弄一番,最后形成自己容易背的单词,就完事了。考试时再反过程就好了。比如,什么是爱,PPPKHTT, BRESPREF
后来95年底 GRE 2240 97年毕业时病理科还保送研究生
http://?utm_source=0&utm_medium=0&utm_campaign=0e 【李家靡的回答(0票)】: 好好听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关?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
①朝服衣冠: ②孰视之:
③皆以美于徐公: ④期年之后: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
②能谤讥于市朝。
译文:
【小题3】邹忌见了徐公后,又窥镜而1刍视暮寝而思之的行为反映了邹忌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
答:
【小题4】阅读全文,说说齐国为什么能在朝廷上战胜别国?(4分)
答:
答案
【小题1】①朝服衣冠:穿戴 ②孰视之:通熟。缜密,仔细,周详
③皆以美于徐公:认为 ④期年之后:一年
【小题2】①译文:从这件事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太厉害了
②译文:能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
【小题3】(4分)头脑清醒、善于思考、精明能干、深谋远虑。
【小题4】(4分)是因为邹忌以自己的.实际例子,来告诫威王要虚心纳谏,对臣下友好,要赏罚分明,要亲近向自己提建议的人,远离光奉承自己的人,所以数月来提建议的人,宫中像集市一样。一年之后想提也提不出了。威王的虚心纳谏,是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关键。
★ 日月潭阅读训练含答案
★ 《再别康桥》朗诵及阅读训练含答案
★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训练
★ 《北京时间不到点》记叙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 文言文比较阅读训练附答案
★ 金山寺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 《送杨真序 欧阳修》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训练题含答案
★ 丁奉字承渊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译附译文
★ 谈吃苦现代文阅读训练提高题含答案
一、从教法上着手, 激发学习热情
(一) 以读激发兴趣
初中生初识文言文, 没有文言语感, 将文言文视作是“天书”, 深奥难懂, 使他们望而生畏。要学好文言文, 读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读法很多, 如集体读、分组读、个人读、诵读、默读等, 但在教学中范读、默读、朗读、齐读是必不可少的。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 与现代常见的读法不一样, 这就需教师的范读, 以加深记忆。
例如, 《岳阳楼记》中“衔远山, 吞长江, 浩浩汤汤”一句中“汤汤”不读“tāng tāng”而读“shāng shāng”, 《曹刿论战》中“夫战, 勇气也”中的“夫”应读“fú” (“夫”在这里句首作发语词用) , 这样的例子在文言文中举不胜举。
这些异音字的存在, 使教师的范读更显必要, 通过范读, 能让学生把握好音节停顿, 读起来朗朗上口。这时可再引导学生对照课下注解进行默读, 读懂后教师在教学中再指名朗读、组织齐读。
这样教师既可以验收和评价读的效果, 又可以让学生以十足的兴趣和信心去学习。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二) 古文教学融入现代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可融入现代意识, 在讲解中适时予以点拨, 学生必然感兴趣, 难以忘记。
例如, 我们现在常用到的成语, 学生可能不知它是怎样来的, 它本来的意思是怎样。
成语大多源于古汉语, 它包含着丰富的古汉语知识或历史知识, 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出自《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其古今意义不同, 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作对比分析, 这样学生的兴趣何愁不来?
分析古今异义现象, 可举《出师表》中“临表涕零, 不知所言”的“涕”, 现在“涕”的意思为鼻涕, 如放在原词中就令人费解甚至闹笑话了, 其实这里用的是古义———“眼泪”。
这样学生平时常用的词语经教师略一点拨, 学生自然就会感到新鲜, 有兴趣, 自然也会有学习热情。
(三) 不拘一格, 灵活教学
单一的教法既僵化了教师的思想, 又禁锢了学生的思维, 很容易造成教学上的“死气沉沉”, 教师应根据教材上的不同特点, 采取不同教法:教《出师表》, 可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 感受诸葛亮“忠先帝, 报陛下”“鞠躬尽瘁, 死而后己”的感人精神。教学《陌上桑》可让学生写想象作文, 再现罗敷的美好形象, 体味文章描写人物的艺术手法;教《愚公移山》可采用辩论的形式, 让学生在“愚公该移山还是搬家”的辩论中明白课文深刻的寓意。这样, 教师不拘一格, 灵活教学, 学生也会随之而“活”起来的。
二、培养自学习惯, 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文言文虽较现代文难懂些, 但现行教材所节选的内容通常是比较浅显的, 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 自己解决一些问题。学生的潜能是无可限量的, 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与能力, 发挥其学习的主体作用。
授课前, 教师应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制定教学目标, 凡能让学生通过运用工具书、自看课文注释或相互讨论解决的, 就一概交给学生自己解决, 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能对所学内容作出较恰当的理解时, 教师应充分肯定, 使学生尝到自学的甜头, 从而提高兴趣, 树立学习的信心。
三、培养迁移能力, 提高运用能力
叶圣陶老先生告诫我们:“教是为了不教。”因此, 文言文教学也应“授人以渔”, 教会方法, 让学生终身受益。只有教给学生方法, 培养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 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去灵活分析、推断语言现象, 才能最终受益。
(一) 积累知识, 学以致用
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 学而不用, 那是死学, 谈不上能力, 而知识的运用又必须建立在知识的积累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的积累, 不仅可以极大丰富学生的古汉语知识, 并使之系统化, 而且能转化为能力, 提高阅读水平。
积累知识的方法常见而又简单实用的是做笔记, 学生可以把所学的常见代词、文言通假字、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文言句式、一词多义现象等知识通过分类、比较后将之整理到笔记本上。
如出现频率很高的“之”字, 情况比较复杂, 常见的有:作人称代词用, 可以指代人、事、物,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 (们) 、她 (们) 、它 (们) 、他 (们) 的”等, 作指示代词用, 译作“这样、这、这种”等;其次作助词用, 既可作结构助词“的”, 有时无实在意义, 起舒缓语气、协调音节的作用, 可不译;三是作动词, 这种情况不大多见, 如“已而之细柳军” (《细柳营》) , 这就需特别当心。
复习这些知识时教师须综合讲授, 然后要求学生学会积累, 达到掌握规律、巩固知识的目的, 久而久之, 就能养成习惯, 形成能力。
(二) 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
学习文言文如果只是停留在对所学知识记忆基础上, 那还称不上是一种能力。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必须注意运用综合、比较、归类的方法, 让学生能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联系旧知识, 结合具体语境, 去推断新的语言现象, 这样既巩固了旧知识又学会了新知识。
例如, 在《捕蛇者说》一文中, 有两个句子都出现了“赋”:“岁赋其二”及“更若役, 复若赋”, 这两个“赋”的意义词性各不同, 前者是征收的意思, 属动词, 后者是赋税的意思, 属名词。再联系复习旧知识, 《岳相楼记》中“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的“赋”和前两种意思又不同, 是一种文体, 辛弃疾的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赋”又是“写作”的意思, 这样加以综合, 使学生能一目了然, 做成笔记, 便于复习。
久而久之, 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定会提高, 能力自会增强。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文言文阅读 古代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c)-0061-01
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为了交流。与古人“交流”的意义在于了解历史,学习古代文化,欣赏古代文学,研究古代文明。学习文言文的作用还在于传承中华文化,让一种古老的文明传承下去是每一位中国人的责任。学习文言文有助于提高人遣词造句,炼字的能力和阅读能力,提升文学修养。好的诗词歌赋可以愉悦人的精神,丰富人的认知。有时候也能给于人鼓舞。那么,我们该如何提高高中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
(1)多做。所谓熟能生巧,题目做多了自然有感觉。(2)多记。文科的东西往往很难离开背诵,网上可以查到一百二十个文言虚词(都是高考要求的)你可以印下来每天背一点。(3)注重课堂,老师讲解药认真听,做好笔记(比如文中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这些也许在以后的考试中就能遇到。作题目时往往要耐下性子去看,把不能翻译的划出来。请教老师,这样印象会更深刻!提高文言文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的,这还要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希望我的这点建议能使你有所提高。我记得我那个时候是买了一本类似于文言文字典的书,不是很厚。然后读一些文言文的书,就当杂志什么的读,三国、水浒之类的,如果你觉得太长可以读读聊斋的短篇,就当成小说一样读,最好不要买那种有译文的。
如果怕被同学看到尴尬的话,就回家便便的时候或者睡觉前看看,其实还不错,书最好是要有故事情节的,读的时候你可能已经知道了故事情节,这对你的理解有一定的帮助,但是最好不要把译文背出来了再去读哦。另外那本文言文字典一定要随时看哦,就算不看小说,多看看字典也很好。如果单纯为了考试的话,那就把老师总结的东西都背出来就好了。还有读的时候,一定要和上下文意思联系起来,同样也可以用什么总分总之类的方法去分析研究下。总之,你可以用的方法越多越新鲜,你对它就越有一种征服感哦。
文言文不呆板,比如说很多古代的散文都写得极其潇洒漂亮,言简意赅又回味无穷,但是写好文言文是要下许多工夫的。个人感觉,现在的学生其实已经很难再写出真正好的文言文了,有的学生(基本上每年都有)的确可以写文言文,但也仅仅是会用一些文言句式和词语,乍看起来很有才学,但是许多问题其实是媒体被忽略了的,比如说真正好的文言文,其结构、思想、句式长短甚至音韵,都是非常漂亮的,再看看以前被评为满分的一些高考文言文,基本上没有做到这些的。所以,很多学生为了另辟蹊径获得高分,不惜在考试之前就开始准备一些文言材料,以在考场上快速发挥,我认为这是很不好的。
此外,经过新文化运动之后,文言文已经不被提倡了,我觉得这是一个悲哀,我的观点是,文言文承载了汉语字符文化数千年的生命,包含了许多汉语的精髓,学好文言文,对于写白话文也有很好的帮助,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鲁迅,鲁迅的白话文精彩至极,但仔细研究则可以看出,里面正是由于有文言文的精华神韵,才能简洁却不失内涵,入木三分。如果硬要比喻的话,我认为,文言文的底蕴常常会起到“骨”的作用,而白话文则胜在通俗易懂,丰富多彩,做到“肉”的丰满。
文言文比较容易引起兴趣的是故事和议论文,这些文章读起来相对不是那么痛苦。上面有人说读论语,个人认为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一方面論语的文字是非常古的,后世文言文除了引用,一般很少有论语那种文体的。建议你买一本古文观止,这本书在清朝就是儿童启蒙读物,各朝各代的代表性文章都有,基本上通读一遍就能够应付高中的文言文了。(相比之下,我们现在在文言文上的要求比几百年前的小朋友舒服多了哇)。可以先选择其中一些故事性或你喜欢的议论性的文章来看。如果还不行,你可以买一些成语故事的书看,如果你看得够多,高考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文言文的内容你都看过白话文了。不建议死记硬背,很痛苦。挑你喜欢看的文章看很重要。
学习文言文要将实词、虚词、句势学懂即可。实词一般情况下不会很难,大多数是围绕课本的。虚词一般情况下会出“其、而、于、以”等。句势有,定语后置、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等。再就是注意判断句和被动句。还有要特别注意词类活用,如意动、使动、名作动、名作状、形容词作名、形容词作动等。应该读一读《史记》(读名人的)、《二十四史》,韩愈、王安石、柳宗元、苏询等人也比较喜欢写史,而且出题率也很高。多背古文对你也有帮助。背的多了,自然就会了,而且在作文中使用,还会提高分数。《古文观止》《论语》都很不错。(1)课前要预习,逐句翻译课文,不懂的要做好记号。(2)上课要听讲,落实每个字词。(3)课后要练习,文言文训练中不理解的要查词典。(4)要多背诵课文,背不下来多背句子也可以。记住:诵读和实词是关键!我觉得还是要多练,熟能生巧。但是在做的时候还有有技巧,不要一味的扎入题海,做完后要及时总结。文言文学习其实主要把一句话当中的关键字词理解了,那么整句话就水到渠成了,翻译也就是意思相近就行,不会很苛刻。还有就是平时要注意常见字词和一字多义的总结,就如,然,而,者,或等等,它在不同的语句中意思可能大不相同,以及特殊句式,特殊结构,尤其是通假字,这就要你多积累了。
阅读水平的提高并非靠一人之功,文言文阅读尤其如此。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依靠平时的由一时的积累,并善于在阅读中熟练地运用。不少人学习文言文只满足于扫清文字障碍,认为老师已讲清楚,自己也明白,这就够了。老师一篇一篇地讲,学生一篇一篇地学。等到过了一年半载,就一篇也不记得了。这种学习方法是极不可取的。因此,学习文言文的第一就是要积累。积累离不开背诵。把文言文中的若干重要篇章熟记在心,文言的实词的意义、虚词的运用、各种句式的变化等也就已经包含在其中了。更重要的是,通过背诵可以学到古代名篇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方面的要义,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荣生.评我国近百年来对语文教材问题的思考路向[J].教育研究,2002(3):54-57.
[2] 高文.教学模式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给季弟书
魏 禧
辛卯月日,客粤二旬。每念吾弟介然不苟,颇以远大相期,圣人所谓“刚毅木讷”,庶几近之;但刚为美德,吾弟却于此成一“疏”字,生一“褊”字,又渐流一“傲”字。
往时我之督弟甚严,近五六年,见弟立志操行,颇成片段。每欲长养吾弟一段勃然挺然之气,不忍过为折抑,又我每有优柔姑息之病,吾弟常能直言正色,匡我不逮,隐吾畏友,凡细故偶失,多为姑容,使弟不生疑忌,矢直无讳。坐此两者,故今之督弟甚宽。然我此等即是姑息,欲归为弟畅言。
弟与人执事,亦颇竭忠,每乏周详之虑;临事时患难险阻都所不避,而不能为先事之计,以为大节无损。诸细行杂务,不留心无大害,然因此失事误人,因以失己者多有之。此则所谓疏也。疾恶如仇,辄形辞色;亲友有过,谏而不听,遂薄其人;人轻己者,拂然去之;行有纤毫不遂其志,则抑郁愤闷不能终朝。此诚褊衷,不可不化。其人庸流也,则以庸流轻之;其人下流也,则以下流绝之;岸然之气,不肯稍为人屈。遂因而不屑一世,凌铄侪辈。长此不惩,矜己傲物,驯致大弊。夫疏则败事,褊则邻于刻薄,傲则绝物而终为物绝:三者皆刚德之害。然皆自刚出之,倘能增美去害,则于古今人中当自造一诣矣。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先儒以为“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吾弟之事父兄多恭谨,然婉容愉色抑何少也!岂其无乐爱耶?盖无学问以化其刚,岸然之气,欲下之而不能下也。弟行勉之矣!
(选自《魏叔子文集》)
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每念吾弟介然不苟 介:耿直
B. 坐此两者,故今之督弟甚宽 坐:因为
C. 谏而不听,遂薄其人 薄:接近
D. 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婉:和顺
【答案】C
【考点】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解析】薄:轻视
7. 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颇以远大相期 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
B. 往时我之督弟甚严 句读之不知
C. 欲归为弟畅言 不足为外人道也
D. 岂其无乐爱耶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答案】C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解析】A项介词,用/介词,因为。B项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C项均为介词,向,跟。D项语气副词,难道/语气副词,一定。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吾弟常能直言正色,匡我不逮,隐吾畏友。(4分)
(2) 长此不惩,矜己傲物,驯致大弊。(4分)
【答案】
(1) 我弟弟你总是慷慨直言,神色端正,纠正我的不足,不知不觉间成了我敬重的朋友。
(2) 如果长期这样下去不有所警戒,自视甚高而傲视他人,(就会)逐渐招致大的过错。
【考点】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解析】本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地方有:(1)“匡”,纠正,匡正;“不逮”,不足;“隐”,不知不觉地,暗暗地;“畏”,敬重,敬畏,尊重。(2)“惩”,警戒;“矜己”,夸耀自己;“傲物”,傲视他人;“驯”,逐渐;“弊”,过错。
9. 在给弟弟的这封信中,作者认为与人相处应遵循哪几条准则?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4分)
【答案】①虑事周详;②心胸开阔;③为人亲和;④保持刚正。(意思对即可,每点1分)
【考点】本题重在考察考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分析综合)。
【怎样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推荐阅读:
怎样提高雅思阅读成绩09-30
英语文摘阅读技巧,快速提高英语水平07-12
怎样才能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06-07
巧借词语展开阅读教学提高学生语文水平11-18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10-14
酒店服务水平提高12-06
如何提高创新服务水平05-25
如何提高班组管理水平10-05
药店提高药学服务水平10-21
提高实战化训练水平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