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必修一知识点详细(精选9篇)
1.生产决定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
(2)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生产
(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使生产得以真正地完成。
(2)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节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3)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会带动一个产业甚至几个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4)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3.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1)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3)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4)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4.国有经济的地位
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它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这一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平稳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5.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必然性:
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②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6.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
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收入与分配】
1.为什么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1)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2)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3)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2.怎样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制度保证。
②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④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大力发展生产力)
3.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如何处理?
①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③兼顾效率和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4.财政的作用:
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5.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①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只有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增加社会财富,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②财政收入还受分配政策的制约。国家应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6、为什么在消费时要主动索要发票:
①发票是消费者的购物凭证,是消费者的凭据;
1、当代文化生活色彩斑斓的原因?
(1)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文化产品的大批量,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与流通成为可能。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2、文化生活的“喜”与“忧”的表现
(1)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生活带来的正面影响:①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②传播科学文化知识③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地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④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推动生产的发展。
(2)文化生活中的忧虑现象:(原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3、大众文化
(1)含义--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2)如何发展?一个原则: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
双为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三贴近和三创新: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
四种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让精神文化产品符合人民的利益,促进社会的进步。
二、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1、落后文化
(1)含义: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都是落后文化。
(2)表现: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成表现出来。如看相、算命、测字、看风水等
(3)态度: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
2、腐朽文化
(1)含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_”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都属于腐朽文化。
(2)危害: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
(3)态度: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3、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存在的原因(导致、诱发、滋生)
(1)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封建文化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2)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既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带来文化活力的同时,还导致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也会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滋生唯利是图、权钱交易、损人利己、欺诈勒索等现象。
4、怎样克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影响?(怎样克服文化生活的“忧虑”和“阴影”?)
(1)在个人方面:提高眼力,拒绝污染(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要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要遵守国家的法律,依法办事,树立法制观念;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不但要有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具有人文精神;等等。
(2)在国家方面: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在文化上,要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奏响主旋律。在政治上,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在经济上,要加强监管文化市场,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引导人们进行科学的文化消费。
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原因:当前的文化形势,各种各样的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又融合又有斗争,又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
(2)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3)特点:社会主义文化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并依靠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发挥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4)内容:弘扬主旋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1.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3.规律: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4.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5.认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6.真理:真理具有客观性、具体性和有条件性。
7.认识真理是一个过程。
8.认识你自己。
9.伟大的精神,伟大的民族。
10.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
11.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12.人类历史上民主的实践形式。
13.中国的民主,中国的政治制度。
14.中国的民主符合人民根本利益。
15.我国的民主具有真实性和广泛性。
16.坚持民主执政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
17.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关系。
18.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9.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20.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
21.全面提高执政能力。
22.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
23.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4.全面提高执政能力。
25.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26.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27.人民当家作主。
2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9.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0.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1.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3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33.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3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
35.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
1、企业:
①含义: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经济组织。
②地位:是市场经济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③分类:按所有制标准划分,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
④组织形式: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2、公司:
①含义: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并由股份形式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②形式:特殊形式(国有独资公司)和基本形式(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③组织机构:决策机构(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执行机构(总经理及其助手)——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监督机构(监事会)——进行监督。
④公司制的优点: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管理结构。
3、公司的经营
①含义及目的(略)
②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
第一、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
第二、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第三、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4、公司经营管理不善会导致兼并或破产
①企业兼并是指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兼并相对劣势的企业。其意义是有利于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和实力,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有益于减少失业,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②企业联合——“强强联合”
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人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有了人才有了意识,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人的产生,劳动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没有社会性的劳动,古猿就进化不成人,也就不会有人的意识。因此,意识是社会的直接产物。
我们要明确一点,人的大脑是产生意识的重要前提,但并不是有了人脑就一定会产生意识。因为意识的内容不是来源于人脑,而是来源于人脑反映的客观实在。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客观存在通过人的实践作用于人脑时,人脑才会形成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才有了意识。所以,意识的根源在于客观存在。
2.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
正确的思想意识与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1)社会的存在要以社会生产为基础。在人娄社会的数百万年历史中,不管是漫长的史前时期,还是迄今为止数千年的文明时期,其存在的基础就是人类的社会生产。通过社会生产,自然界的许多物质材料发生了变化,成为适合人类衣、食、住、行所需的各种物质生活资料。如果没有这种生产活动,人类社会本身将不复存在。因此,社会生产是社会存在的基础。
(2)社会发展也要以社会生产为基础。只有当一个社会所提供的产品不仅能满足其成员的衣、食、住、行等经济生活需求,而且还有较多剩余的时候,人们才可能有物质基础和闲暇时间,去从事经济活动以外的其它各种社会活动。无论是文化艺术活动、体育竞技活动,还是参政议政的政治活动,都要以生产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为物质基础。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动以及由此引起的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变动,使整个社会逐渐地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因此,社会生产又是一个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基础。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着两个方面的关系:一个方面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表现为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这就是生产力;另一方面是人与人之间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即在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发生的联系,这就是生产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互相联系,密不可分:(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选择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不是人们随心所欲的结果,而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2)生产关系形成后,它又会反作用于生产力。一种生产关系如果能调动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它就会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起促进作用;当一种生产关系或者其中的有些环节压抑了人们经济活动的积极性时,它就会束缚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时候,它就需要作变革或调整了。
3.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国民经济信息化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是:(1)科技含量高;(2)经济效益好;(3)资源消耗低和环境污染少;(4)人力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在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国民经济信息化与工业化交融在一起。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其本身也成为新型工业化的一个标志。
所谓信息化,就是在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科学技术等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现代化的过程。
5.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密不可分。首先,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物质基础。信息基设施的建设、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信息产业的发展,都以工业化的成果为基础;其次,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为我国高起点加速工业化提供了可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我国完成工业化任务,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新机遇。总之,只有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才能真正加快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信息化与工业化之间的联动和相互促进,是中国最终完成工业化、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拓展阅读:高一政治选择题答题技巧
做题前一定要先读懂题干
读懂题干,是后续一切技巧的基础,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步骤。通常如果没有仔细看题干,在一知半解时,就开始看题肢,一旦发现选项不对头的时候,再回头看题干,等于浪费了更多的时间,并且这种情况容易造成考场惊慌,在慌乱中,就特别容易做错题。
那怎样才算是读懂题干?首先要通过阅读,弄清题干中心思想,并且在读题干时联想学过的原理,概括出题目的中心大意,做到这些,才算是读懂了题干。在读题干时,怎样才能更快的抓住题目的中心大意?
第一,抓住中心词和中心句。这是理解题意的关键。只有养成搜索关键词和关键句的习惯,在做题时思路才能迅速的进入试题中去。
第二,长题干要读短――概括大意;短题干要读长――精析内涵。只有深刻、准确的把握题干,才能在选择题项中不被迷惑。才能在面对大量信息而不迷失方向,面对有限的信息才能从容不迫。
抓住设问中的引导词
所谓“引导词”就是题中决定着答题方向的词语,反映的是将题干和题枝的关系。在题干中,以下这些是最常见的引导词,:“说明”、“由此可见”、“因此”、“根本原因是”、“下列说法不符合题意的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等。
这些词语虽然不属于题干核心意思的体现,但却决定着你最终选项的选择。忽略引导词,会导致你看懂了题干,却无意间答错题。
排除干扰巧检查
对于一些有疑问,但又拿不准的题目,可以采取“代入法”进行。即将题肢和题干用设问中的引导连接为一体,形成一句话。看一看这句话是不是语句通顺。一般来讲,只需要代入一次,就可以使思路清晰起来。
选择题考查的内容也不外乎三部分:识记、理解、运用。近年的.考试中理解、运用的比重增加,很少看到识记的题型,识记已经渗入了理解和运用中。
我们做每一道政治选择题都是运用已用的知识,对题干提供的材料、信息进行分析、甄别、遴选。可见,选择题也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技巧始终是技巧,不能代替基本功。
要想解答好选择题
第一,要紧抓课本中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是选择题主要考查内容,如果对概念原理都不熟悉,那么只要出题老师挖个陷阱,同学们就踩进去了。
1、银行的产生:
(1)资金通融的中介机构,称为金融机构;
(2)银行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银行是依法成立的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
2、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
(1)按照银行的性质和职能划分,我国现阶段的银行分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三类;
(2)中国人民银行可以称为“银行的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领导力量。它有极其重要的职能:第一,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第二,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第三,经营国库;
3、银行的业务和作用:
(1)尽管各商业银行的具体职能有所不同,吸取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是银行的三大业务;
(2)在经济往来的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是转账支票、汇票和信用卡;
(3)在我国,银行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作用:第一,银行为我国经济建设筹集和分配资金,是再生产顺利进行的纽带;第二、银行能够掌握和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为企业和国家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第三、银行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公民的储蓄:
存款储蓄利国利民:
(1)广义的储蓄包括存款储蓄,购买债券和商业保险,以及手持现金等;
1、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最大特点: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人民民主的特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人民民主的特点广泛性和真实性表现: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体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现阶段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指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①人民民主的真实性既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权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②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5、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1)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政治自由(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监督权。
(2)我国公民的政治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6、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7、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这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3)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课公民的政治参与
一、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
在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民主选举
(1)方式: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各种选举方式的特点:
A直接选举
优点:①能更直接的反映民意。实现选民的意志。②更好地调动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③有助于加强选民与当选者的联系。
范围:①县及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②城市的居民委员会选举、③农村的村民委员会选举。
局限性:在选民人数多的情况下,直接选举的组织工作和技术工作难度大。选举成本高。
B间接选举 范围: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各级人大代表。
优点:选举成本低,便于组织。
局限性:选民与当选者之间的联系受到一定阻隔,影响选民意愿的表达。
C差额选举
优点: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选择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竞争。
局限性:可能影响当选者结构合理性;被选举人间的竞争易导致假宣传,金钱交易。范围:人大代表的选举。
D等额选举
优点: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局限性:限制选民自由选择,选民易受误导,积极性受影响.范围:在极少情况下使用。
(2) 我国选举方式的选择:选举的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3) 公民行使好自己选举权利
重要性(为什么?)
①公民只有不断地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态度和能力),行使好民主选举的权利,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②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③公民行使好这一权利,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
如何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①从态度上讲:公民应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不断增强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增强公民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②从能力上讲:要不断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培养公民的政治素养(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议政能力),在周全考虑、理性判断的基础上,郑重地投出自己的一票。
2、民主决策
(1)间接决策(选举人大代表)
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是公民间接参与决策的方式。这是使各项决策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它要求选出的决策者必须代表民意、反映民情、体现人民利益。
(2)直接决策。
公民直接参与决策过程,对科学决策的形成发挥积极作用,是公民直接参与决策的方式。
A直接决策方式(民主协商):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新闻媒体在决策成文前了解民意)、专家咨询制度(论证会、座谈会,征求专家的意见);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公示,是公布一个决策草稿,然后有针对性征求意见);
社会听证制度(听证会,征求各方面代表的意见);
B意义;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实施;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
3、民主管理方式
(1) 村民委员会的性质: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机关);
村委会成员自己选(民主选举)
重大事务村民定(民主协商、民主决策)
日常事务村民管(民主管理)、各项事务工作村民监督(民主监督)
(2) 城市居民委员会的性质:是城市居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居委会干部由民主选举产生(民主选举)
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请居委会讨论决定(民主协商、民主决策)
社区大事居民定(民主管理)、居民监督居委会的各项工作(民主监督)
意义;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能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有效途径,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4、民主监督方式
信访举报制度(通过信函、电话等)、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以议案、质询的方式)、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图书馆等)。
民主监督意义:既有利于改进被监督者的工作,也有助于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要求:一方面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另一方面,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二、有序的政治参与
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公民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要遵循宪法、法律、规则和程序的规定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提示:(1)民主协商即政治协商,是协商民主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对国家和地方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重要的问题在决策前和执行中的协商,是民主科学决策的重要环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重要体现,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
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影响价格的因素是什么?
(1)供求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卖方市场。商品价格上涨。(提倡钱货两清消费)②供过于求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买方市场。商品价格下跌。(提倡贷款消费)
(2)价值决定价格
价格变动虽然受供求关系影响,但价格最终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三、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什么?
1.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四、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是什么?
1.调节生产。(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生产规模减少商品产量减少,供大于求时,则反。)
2.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给自己提供降价空间,在竞争中更具优势。)
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五、影响消费的因素是什么?
消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
①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增长较快时,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增长越快;反则反。【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②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对于未来收入,如果人们又非常乐观的预期,那么预支将来收入可能性就会加大;反则反。③社会总体消费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④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物价上涨人们购买力下降;反则反。⑤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等也影响人们消费。
六、恩格尔系数
含义: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与消费关系: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七、消费心理影响消费是什么?
不健康的消费心理: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
八、怎么样做理智的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求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值内景性消费。过于节俭页是不可取的。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要避免跟风随大流。要尽量避免情绪消费,避免只注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这种精神可以帮助我们克服物质生活上的困难,获取新的成就。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更要戒奢从俭。
九、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是什么?
生产决定消费
①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⑤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消费所形成的新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任何社会都需要生产过程的不断重复和更新,这就是再生产,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十、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是什么?
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都可以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如果国家和集体控股,则具有明显共有性。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扩大共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十一、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是什么?
1:共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既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作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
必须占支配地位。
十二、对待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各种经济所有制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十三、非公有制经济的意义是什么?
1. 活跃市场、方便人们生活。
2. 增加就业。
3. 增加劳动者个人收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4. 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
十四、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是什么?
1. 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 公司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 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十五、公司为什么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使企业特有的,他渗透在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最终通过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形成本企业的竞争优势,公司是否诚信经营,关系到企业成败。
十六、企业兼并联合的意是什么?
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实现以优带劣的调整,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资源利用率,有益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十七、就业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谋生的重要手段,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使社会生产顺利地运转。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合理配置下的劳动就业,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促进经济的发展。
(2)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劳动就业有利于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人的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十八、怎么样树立怎样的择业观?
(1)树立自主择业观
(2)树立竞争择业观
(3)树立职业平等观
(4)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十九、利息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利息收入的20%要作为税收上缴国家)
二十、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是什么?
(1)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高三政治必修一知识点详细】推荐阅读:
高三高考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06-24
高三政治试卷答案05-30
高三政治周末练707-09
高三政治周练题07-09
政治高三一轮复习计划07-13
高三上政治期中试题07-26
高三政治复习教学反思11-11
高三政治教学计划11-12
高三政治10月份月考05-23
2024高三文综政治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