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完美为话题的作文

2024-07-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以完美为话题的作文(精选8篇)

以完美为话题的作文 篇1

完美,虽然几乎不可能做到。但是,追求完美就有了目标,有了目标,人生就不在迷茫,那么,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以完美为话题的作文例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上帝赋于了这个世界,但是却没有把它赋于完美,所以才使这个世界上事事没有完美,不管人们怎么去努力都不会做到尽善尽美,总是有缺悍。

但是这个世界大概就是因为有了残缺才使这个世界变得接于近完美,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了残缺,人们也就无法知道这件事完美是怎样的,人们也就

不会再有进步,不会有希望与追求,更不会有发展而言,因此残缺是完美的奠基石。

就像做人一样,没有哪一个人可以说自己做的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没有一点的错与后悔。

生活中总是不尽完美的,它只给我们美的一半,而把另一半隐藏起来,总赋于我们热情,引诱我们去寻觅,却往往给我们留下的是怅然。人们往往在得到的时候同时也会失去某些东西,就像人们常说的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就像有时候我想到奶奶家吃饭,但书却在家里,就只能回家而不能到奶奶家。以完美为话题的作文生活中是没有完美的,或许生活正是有了残缺才使你的生活跌宕荡起伏。

人生是一条悠远的长河,如果没有樵石,没有落差,没有高低不平曲曲折折的河床,那么也就没有美丽的浪花和响彻云霄的涛声。如果生命没有残缺,那么就像徘徊在一潭沉寂的死水中,也

以完美为话题的作文 篇2

阅读下面这首诗, 根据要求作文。

繁星 (三四) 冰心

创造新陆地的, 不是那滚滚的波浪, 却是它低下细小的泥沙。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全面理解材料, 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 确定文体, 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 不少于800字。

二、技法导航

(一) 读懂材料, 把握主旨

写作中依托立意的材料都是短小的现代诗歌, 所以当审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现代诗歌的特点和一些理解鉴赏的方法。这些材料一般都是形式短小、思想深刻的几行现代小诗, 虽没有太浓烈的情感抒发却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它往往托物言志, 借助一两个事物体现作者的思想。因此, 理解诗歌首先要抓住关键的词语, 主要的事物 (作者依托的对象) 的特征, 然后思考分析诗中事物间的关系, 借助想象联想得出诗歌的内涵主旨。诗中如果只有一个事物, 就分析该事物的特点, 然后结合平时积累, 利用联想渗透主旨;如果诗中的事物是两个或多个, 就要分析其中的关系, 是并列、对比还是包含或其他。并列的类型就从事物共同点得出主旨;对比类型主要从相异之处得到主旨;包含关系的看范围大的事物的特点, 代表着一般、典型, 从中理解主旨。

如阅读冰心的《繁星 (三四) 》, 这是一首典型的微型哲理诗。找关键词“新陆地”“波浪”“泥沙”, 是诗中借以表情达意的事物。看事物特点和关系, “滚滚”和“细小”, 事物间是对比的关系, 表明诗中情感倾向的词语“不是却是”很容易得出诗歌的主旨:“创造新陆地的”, 或者说, 创造伟大事业的, 究竟是什么呢?诗人在“波浪”和“泥沙”的鲜明对比间, 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创造新事业的, 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 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

(二) 全面理解, 最佳切入

材料作文忌貌合神离, 偏离材料主旨。不能把枝叶当成主干同时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造成审题失误, 导致行文脱离题意。因此, 全面理解诗歌材料, 不仅要抓住关键还要看到细微。还要看清“要求语”, 有的要求中明确了话题, 指明了写作的方向, 而有的则要依据诗歌的内蕴含义, 自己确定话题, 确定恰当的写作方向。

这首微型诗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对比, 其一, 波浪滚滚惊天动地, 泥沙细小不屑一顾;其二, 波浪滚滚而来风光无限, 泥沙深埋地下默默无闻;其三, 波浪常在动态中喧嚣, 泥沙似在静态中沉积;其四, 波浪借风乘势奔涌, 泥沙靠内力凝聚;其五, 波浪滚涌激情阵阵, 泥沙淤积历经沧桑。总之, 波浪是外在的现象, 泥沙是内蕴的力量。“创造新陆地的”, 不是那种看似有着滚滚气势的波浪, 而是这种微细但却坚韧的、在悄无声息中奋斗的泥沙。

全面理解了材料之后, 就要选择合适自己写作的角度, 进入到构思环节。要善于化大为小, 使用以小见大的手法, 从小处入手会使文章更充实而深刻。从本诗的主旨出发写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 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 这固然是最为稳妥正面切入, 也可以从浮躁、喧嚣造成失败的反面例子入手, 然后正面写那些默默积聚获得成功的例子。也可以写景切入, 如写浮云、写雾气、写沙滩上的足迹……切入最好简短、有新意, 但不要离材料太远。

(三) 善于缝合, 消化使用

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引子, 全文的中心、观点、论证都是由此材料生发出来的, 写议论文不能“过河拆桥”, 抛弃试题材料, 其他文体也不能整篇脱离所给材料。写议论文时开头应概述材料, 结尾还应回扣材料。可把材料变成作文内容的一部分, 也可在原材料基础上加以挖掘和提炼, 使文章高人一筹。这样还可以避免作文信马由缰、脱离话题的弊病。本则材料可以用在开头或结尾, 以此诗的句子为主干, 写几个排比的句子, 这样既彰显了你的文采又扣住话题, 同时还增加了作文的思想内涵。此外, 材料中的“陆地”“波浪”“泥沙”, 也可以在自己的文章中出现, 深入准确地赋予其比喻含义就可以。

(四) 准确为文, 开拓创新

现代作文鼓励个性张扬, 激励创新思维, 要缝制新的形式外衣, 力求结构形式超乎常规, 别具一格。文章有好的内容, 还需要好的形式来“包装”。可以摆脱一般的结构形式的束缚, 写成日记、书信、演讲稿、寓言、童话、网络论坛等等, 使文章生动活泼, 摇曳多姿。如果把这个试题写成寓言应该是很容易出彩的, 通过正反方面的叙述达到吻合中心话题的目的。同样写成议论文可以找到很多成功在于默默积淀、点滴积累的事例论据, 如课本内外、古今中外、社会各个行业的例子。写记叙文可以用小小说的体裁, 欲扬先抑, 注意安排情节, 使之波澜起伏。写书信的体裁可以从反面写, 如一个失败的人物思考回忆自己的往昔故事。写成演讲稿, 则要角度换位, 以一个成功者的身份追述自己奋斗的历程, 叙述中注意详略和线索。

总之, 以现代新诗为材料的话题作文, 写作中除了遵循材料作文写作的原则外要注意:主旨是关键, 理解要全面, 缝合与消化, 创新务为念。

三、模拟练习

阅读欣赏下面这首诗歌, 根据要求作文。

《故乡》杨孟芳

李白的霜, 染白, 一条小路。沿着小路, 我, 走回去, 走到母亲床前才知道, 我是她的故乡。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思路点拨

这首诗的“诗意”和“哲理”在最后的三句, “故乡”的含义在这里又有了新的诠释。平时, 我们常常会这样问自己:我的故乡在哪里?出生地?父亲的出生地?祖父的出生地?是, 又似乎不是。然而当我吟诵着“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的时候, 我们似乎都在心灵的深处呼唤着“我的故乡”。对母亲来说, “故乡”就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游子来说, “故乡”就是梦牵萦绕的故土。这时, 我们才知道“故乡”只是每一个人的心灵寄托。

摘要:以现代新诗为材料的话题作文, 写作中除了遵循材料作文写作的原则外要注意:主旨是关键, 理解要全面, 缝合与消化, 创新务为念。

以细节为入口,走近完美课堂 篇3

【关键词】细节;追求;完美;创新;新境界;深层次

“细节”从字面上理解。细者,小也;节者,单位或要点也。教学细节形成和产生于特定的教学实际(情境)中,并推动和促进着教学实际(情境)的进一步发展;它可能是教师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也可能是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互动。

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常常会有这样的现象:教师上课匆匆夹着一本书走进课堂,课前不准备,寄望于临场发挥,“随机应变”,结果当然只能与“精彩”擦肩而过;有的教师忽略了对细节的把握,提出的问题指向不明,“误导”了学生,课堂的“美丽”因此而打了“折”;有的教师认为“拖堂”是无足轻重的小事,殊不知学生刚刚享受到的美好体验被拖堂消耗殆尽……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细节无法成就完美。“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这句话形象而富有哲理,高度概括了细节的重要性,昭示了细节不容忽视。教师应该关注这些细节对教学产生的影响,认真把握细节,从微小处入手,真正把学生引领到积极参与,探讨的课堂中来。

一、善于预设细节,追求教学新理念

不善于关注细节的教育是缺乏技巧的教育。一个闪光的细节,往往能体现一堂课的精彩。而充满魅力的教学细节,需要教师精心预设、用心打造。要对教材、学生、环境深刻理解和把握后作自然而巧妙的“创设”。预设教学细节,是教师备课环节中的主要一环。我们不但要考虑上课前学生不同的认知基础、能力水平、情感趋向,也要预测学生在课堂上面临问题时的学习和心理反应。

教师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先出示一个完整的月饼,提问把它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占它的几分之一?学生很快就答出了二分之一。此时,在师生互动间生成了一个教学细节。教师又出示了半个的月饼,提问把它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占它的几分之一?学生稍停顿了下,回答:二分之一。再接着教师又出示了半个的半个月饼,提问把它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占它的几分之一?学生回答:二分之一。正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教学细节,无形中向学生渗透了单位“1”的教学。尽管单位“1”的教学要在五年级时出现,这里教师没有引出单位“1”,但学生已隐约感受到了单位“1”。同时也为分数的大小比较作好了铺垫。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一点一滴的“细微事”,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多关注一些“细微事”,可以使学生时时感受到教师有形和无形的关爱,这将成为师生间情感互融的催化剂。有了这一情感基础,师生之间“教给”与“学得”必定是相辅相成,互通互解的。

【我的思考】

有些细节表面上看是信手拈来,即兴所得,而实质上是匠心独运,蓄意安排。它的背后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思想。虽然我们无法预料课堂会生成些什么,但至少我们可以预设一些细节,预约一些精彩。我们常说 “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好比是一个“前期规划”,有了一个优秀的全面的新授教学预案,因此,教师要找准知识的生长点,选定教学的重、难点,把握学生思维的发散点,根据以往教学经验中的注意点来预设各种问题情境和练习,甚至是教具和学具的准备。长此以往,我们就一定能培养出有个性、有思想、有思维的学生。

二、善于捕捉细节,追求课堂新境界

教学细节稍纵即逝,要靠教师去捕捉。它犹如课堂的精灵,倏忽而至,稍纵即逝,让人始料不及。这就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及时捕捉,小心把握。睁大发现的眼睛,捕捉每一个有价值的细节,深入发掘细节中蕴藏的教育资源,我们的教学就会因之而充满生命的律动,课堂就会因之而精彩纷呈。

如有一位教师教学计算23-7时,不直接暗示算法,而是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说一说,看哪个小组方法多,让学生在开放的时空中主动去探索多种个性化的算法。结果,学生提出的计算方法让这位教师惊叹不已。有的摆小棒,有的借助计算器,有的列竖式,有的用各种口算:10-7=3,13+3=16,13-7=6,

10+6=16;还有的学生用减数加差等于被减数的方法来口算:16+7=23,所以23-7=16,更有一种奇特的算法让这位教师当时愣住了,一个学生说先算7-3=4,然后20-4=16,虽然得数相等,但按常规思维难以理解,教师当时没有发表意见,而是让学生说算理,没想到学生竟说得有理有据:23减7,个位3个1减7个1,差4个1不够减,就从20里减去4就是16,说得多好呀!

【我的思考】

以完美为话题的作文 篇4

可是那天是阴天,不过我提议可以边吃着桂花糕,边去后院赏桂。我们拿着几块洁白的,上面粘满桂花的桂花糕来到后院赏桂。后院的桂花已经开了,那朵朵可爱的小黄花,如同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花蕊中散发出的香气,让人陶醉。再看手里的桂花糕,那上面星星点点的桂花,也散发出芳香。轻轻咬一口,糯糯地感觉也和桂花的香融合在一起,那味道让人久久不能忘记。

趁嘴里的桂花香还未消失,我们回到家中拿起中,拿起月饼品尝起来。月饼旁边一圈的“花瓣”如小巧的桂花,咬一口,里面的馅立马跳进嘴中,吃起来甜而不腻,美味无比。再咬一口,不用喝水,月饼居然直接滑进了胃里。

吃着月饼,没有月亮,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于是我在IPAD上搜出一张月亮图片,和爸爸妈妈一起边吃边“赏月”。但这样我还是觉得心里有些空荡。为什么?虽然我们一家人团圆在一起,可是团圆的标志――月亮没有出现,出现的“月亮”只是一张照片罢了。漂荡在外的游子在中秋以月亮抒情,但可惜的是我在家乡还无法看到月亮,我是多么的希望能看到它啊!

以完美为话题的作文 篇5

以前,父母在一起的时候,家里天天都不得安宁。妈妈总抱怨爸爸不做正事,在家里闲着。爸爸也嫌妈妈笨手笨脚,啰嗦烦人。两个人隔几天就要吵架,互相埋怨。他们一直保持这样的僵局,谁都过得不快乐。我也经常被他们打扰,特别是在他们争吵时,我度日如年,家中仿佛只有仇恨。

他们就像这样保持了一年,谁也没有因此改变。妈妈总与朋友待在一起,放纵我胡闹、惹事。爸爸还是不认真工作,再加上与朋友合开的玩具店关闭了,每天很难看到他人。我的性格与成绩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不知从哪天起,两人提出分手,开始各自的新生活,我跟爸爸过。

自从他们分离之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爸爸又结了婚,跟阿姨一起买了房子,他整个人如同脱胎换骨一样,很少喝酒,也不抽烟了,他开始热情工作,就连节假日也很忙碌,他再也不乱花钱,每一点支出都要精打细算。从那以后,不仅生活变得安宁而快乐,而且对我特别关心,控制我玩的时间,为我在学校与公司之间奔波。

妈妈的变化有点慢,也许是她很难忘记过去,在爸爸结婚半年后,她才与一个叔叔结婚,他们两人都很勤劳,生活平淡而有滋味,生活条件不比爸爸差,每隔一两个星期,她会来学校看看我,给我买些东西,或带我出去吃一顿饭。她常说,自从不跟我爸爸在一起生活,日子过得踏实多了,她恨我爸爸久了,也就不再恨了,只要爸爸对我好,她就心满意足了。

他们分离后,各自的生活有所改善,脾气也好了许多,仇恨也因时间的变化而褪去,他们都有了自己的新方向,现在的生活觉得很幸福快乐。我虽然还不懂爱情,对男女之间的感情也不很了解,但我知道像他们当初捆在一起,经常吵架并不算完美,而现在虽然分离,但双方都感到过的有滋有味幸福无比,这难道不是另一种的完美吗?也许有人会觉得我不该有这种想法,经历痛苦和争吵的人更珍惜宁静和关爱,对于爸爸妈妈来说现在的分离是人生的遗憾,可对于我来说,他们现在彼此都很幸福,又都很关心我,能有心情关注我的学习和生活,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完美?

以完美为话题的高中议论文作文 篇6

过分追求完美的人,别人不会以为你是完美的。由于人的思维不同,所以辨证的观点也是不同的。以下有两种看法:第一种认为你很自信 ;第二种认为你是白痴!看看吧!自信不是吗?要达到完美,不就等于过分的自信吗!过分的自信就意味着骄傲,难道骄傲呀是完美的吗?第二种就现而意见了!所以说他不能叫完美!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性格完全相同的人。所以也不存在完美!

一个伟人,他是成功的,他的成功只能说明 他的事业是成功的,但其它方面不是也有不足的一面吗?

现在我 们可以给完美下一个相对的范围,它只有狭义只论,没有广意之论!

以完美为话题的作文 篇7

有幸作为重庆晨报“君从何处来”报道组的一员, 我参加了这次长途拉练式的大型实地采访活动。其间艰辛已不容赘述, 但成功让一个三四百年前的古老历史话题变成当下市民生活的一个热门谈资, 我认为这与我们坚持全媒体时代下的立体新闻传播功不可没。

总结过去, 才能让未来更好。现就此次采访过程中重庆晨报前方记者如何与后方实时联动, 实现互联网时代下的立体传播的实践和效果作浅要分析, 以期抛砖引玉。

一、采访前的周密筹划与准备

去年5月下旬, 我和《重庆晨报》的另外4名同事就接到了单位通知, 准备参加这个跨地域的大型实地连续采访行动, 中间预留了一周多时间进行资料搜集和知识准备。为此, 我们从图书馆借阅了大量的相关著作进行研读, 并走访市内的移民专家恶补相关移民知识, 提前做好知识储备。

“湖广填四川”是一个古老的话题, 祖辈们口口相传, 但年岁久远, 许多已经无从考证。如何让一个古老的历史传说变成一个生动鲜活的时代新闻, 并受人关注, 我们开始普遍有着担忧。为此, 在采访组出发前, 重庆晨报编委会多次召开多部门参加的选题策划会, 集思广益, 最后确定报道思路为, 报道必须有大量来自现场的走访调查, 内容必须要走向大众, 必须利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全媒体平台, 实现前方报道和后方联动的立体式传播, 因为追问“我从哪里来”是一个根本的哲学追问, 每个人都有故乡情结, 都会关注自己永恒的出生地。

此时, 重庆晨报已经拥有全媒体平台的巨大优势, 拥有百万粉丝的官方微博、日均浏览量超过50万人次的官方网站, 以及订阅数超过数十万人的微信公众号。但作为一次大型的跨地域连续实地采访活动, 采访时空跨度大, 不但每天要满足一个整版报纸版面的正常出版, 还要保证每天全媒体的微博、视频内容, 工作量巨大, 在此之前报社还从来没有尝试过。

重庆晨报编委会经过研究后慎重决定, 特别给前方报道组配备了2名从事深度报道的资深文字记者和由摄影部主任带队的3名摄影记者团队, 并带着2架高空无人航拍机和两部工作用的苹果手机随行, 装备精良。在后方, 报社特意安排了专人与前方采访组每天对接采访内容, 组织了强大的新媒体编辑阵容, 迅速将及时传回后方的文字、图片、视频进行全媒体处理, 然后在各个平台迅速推送, 形成话题, 与读者互动。

二、航拍麻城在网络上引发轰动

去年6月初, 当普通市民还沉浸在端午节假期的喜庆中时, 重庆晨报和重庆日报两个采访组已经告别家人, 奔赴1500公里外的湖北麻城市, 提前介入采访, 准备发稿。

虽然时值假期, 采访难度很大, 但有了前期精心的准备, 6月4日, 《君从何处来》系列报道的第一篇稿子《现代重庆人, 乡关何处》以近两个整版的量在重庆晨报刊发, 并在头版设置了主图和导读, 详细报道了“湖广填四川”的移民由来, 同时报道了采访组的采访线路, 计划沿着长江而上, 沿途踏访当年祖先移民的踪迹走进重庆。随后, 报道组一鼓作气, 连续推出15期报道, 先后解密“麻城孝感乡到底在哪里”, 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考证孝感乡的过去与现在, 围绕学术界的争议和最新研究成果, 解开了围绕世人多年的谜团。还通过实地察看当地知名的祠堂建筑、了解建筑风格和当地的人文风俗习惯、找寻麻城这个移民之都与重庆人的相近话语和习俗。采访报道组同时通过走访当年移民码头、水路途经地点以及陆路起点和经过的著名地点, 进一步追寻移民祖先的寻根之路。

报道同时在晨报各大新媒体平台刊发, 而摄影记者们携带的高空无人航拍机首次在麻城市上空完成了高空拍摄, 回传给后方的大量图片和视频, 终于让数百年来祖辈相传皆来自麻城孝感乡的重庆人第一次真切地看清了现代麻城的模样。也让平面媒体成功借助高科技装备占领了网络传播的制高点。

这一创举顿时在网络上掀起轰动, 因为麻城此前从未有过高空航拍。视频放上网络后, 腾讯网、优酷等视频点播平台更是达到上万次的点播率, 让《君从何处来》的采访话题骤热, 传播更广。

麻城市电视台更是将本报的航拍视频作为重要资料保存, 列入麻城市城市形象宣传片主要内容之一。

从此之后, 本报前方报道组也将拍摄高空视频作为日常采访活动的重要内容来进行, 不但航拍了鄂东第一祠吴氏祠堂, 展现了鄂东民居的风情, 还航拍了五脑山帝主宫, 讲述了麻城地方神帝主的由来, 更是来到湖北团风的长江口, 航拍了当年四川移民从高岸河码头出发的古码头现状, 让读者身临其境地看到了古时代先辈们出发和路经之处的现状, 对历史和现实有了直观的感受。

三、立体传播展现宏大的影响力

联合采访报道组历时近20天, 辗转近4000公里, 先从重庆直奔湖北麻城, 而后沿着先辈的足迹逆江而上, 途经湖北团风县、孝感市、安陆市, 然后进入重庆巫山县、奉节县、云阳县、涪陵区、巴南区、綦江区、荣昌县等。

联合报道小组以大量的现场走访和调查研究, 横跨300多年的时空距离, 真实可信地为3000万重庆人探寻了祖先们的移民历史, 为重庆人寻了一次文化的根。

特别报道从6月4日开篇, 两家媒体以每天一个整版的图文, 连续刊登了半个月。尤其在6月18日重庆直辖十七周年当天, 将系列报道推向了巅峰。其中, 日报推出了4个版《留住乡愁》特刊, 晨报推出了8个版的《君从何处来》特刊。

据统计, 两报以不同定位进行报道, 日报连续推出了14组27篇报道, 晨报推出了26组63篇报道, 刊发文字近10万字, 拍摄图片上万张, 视频20多条。同时, 系列报道还通过微博、微信、客户端、网站设专题进行滚动报道, 成了互联网的热点新闻。

立体式, 接地气, 有深度, 唤起了读者的认同感, 日报和晨报的系列报道, 阅读总人次超过2000万人次。这组系列报道不仅在研究移民史的学界引起高度关注, 得到专家学者的高度赞扬, 更是引发大量普通市民的追捧, 引发全城轰动, 成为普通市民茶余饭后的一个时髦谈资, 不少市民更是多次致电报道组, 希望帮自己的家族寻根。影响所及, 这组报道更是扩大到四川、贵州、湖北等西南地区, 引发海内外游子的关注。据统计, 在新浪微博上, 关于“君从何处来”的话题浏览量超过百万人次, 而重庆晨报持续报道的阅读总量超过千万人次。

四、受到中宣部新闻阅评点评肯定

对两家媒体的联手报道, 重庆记协主席周勇给予了高度评价:6月以来, 重庆日报、重庆晨报组织了“君从何处来——重走‘湖广填四川移民路’大型采访活动”, 在重庆和湖北屡掀热潮, 影响全国。这是今年以来, 两报最接地气、最受平民百姓认可的新闻策划和采访报道之一, 是重庆新闻工作者文化自觉与自信的新作, 是献给3200万父老乡亲和重庆直辖17周年的大礼。

“每家报社的主报和子报基本都是独立运作。前不久, 重庆日报和所属重庆晨报推出‘君从何处来——湖广填四川迁徙路’大型寻根特别报道, 为主报带子报、整合内部资源进行重点报道作了新的尝试”。2014年7月10日, 中宣部新闻阅评专门对《君从何处来》系列报道做法和内容予以了肯定。

此期新闻阅评, 除了报送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中宣部领导外, 还加送给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宣传部部长燕平。在这期标题为《重庆日报与所属子报开展联合报道一举多得》的新闻阅评中特别指出, 在7月7日召开的“君从何处来”报道总结会上, 提到一个重要观点, 即共同的政治标准, 共同的价值观念, 共同的文化理念, 应成为链接一份主报与一份子报的魂。

马可 以无用成就完美 篇8

以上的镜头来自于贾樟柯拍摄的纪录片《无用》,片中的女子名叫马可,是一位服装设计师。2013年春天,“第一夫人”彭丽媛首次随夫出访,身上穿的就是马可亲手设计的服饰。此次出访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名为“丽媛stytle”的时尚风潮,引发了各国对中国本土服装的关注,也为马可带来了累累的光环。但这些都未能搅乱马可平静的生活,她依然躲在光芒背后静等人们的热情退却,将一切声名财富都视为镜花水月。

让穿衣者成为最美的自己

从很久之前,马可就已经学会了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因此她一直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中国时尚尚未苏醒的二十世纪末,几乎人人都在追逐雷同的港台风,她却下定决心要成为一个例外;而当“有用”成为人们做事的唯一标准后,她又开始追逐“无用”,努力为“无用”注入全新的价值。

对于喜欢的事,马可总能倾心投入进去。1994年,为了准备一组叫做《秦俑》的作品,马可跟随当时的男友毛继鸿一起来到他的家乡——湖南平江一个偏远的小村子,并在那儿度过了40多个日日夜夜,每天蹲在水边磨木片、腌皮和染色,直到双手都染上了颜色,绽开了触目惊心的裂纹,就连当地那些惯于吃苦的老乡们也忍不住感叹:“从来没见过这么能吃苦的妹子!”

作为设计师,马可身上有一种天然的责任感,她坚信自己身上背负着生态、道德和文化传承三重责任。她曾说过:“中国作为世界上服装出口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却没有自己的品牌,也没有因为自己的创造性得到世界的认可,我觉得很可悲,也觉得这件事一定和我有关。如果不能通过服装去传递一种更为本质的内涵,那我做设计毫无意义。”

马可设计的衣服,总是散发着一种不迎合的气质,也从来只是为原本自信的女人准备的。她的设计理念只是帮助穿衣者展示出她们原本就拥有的东西,让她们成为最美的自己,而非赋予对方她们所没有的特质。这种笃定而自由的风格,很快吸引了一部分不盲目追风的穿衣者。2011年,著名网球选手李娜在法网夺冠之后,就穿着马可亲手设计的“茶气”系列衬衫拍摄了全套的冠军图集,当时圈内人士纷纷议论:“‘例外’给了娜姐多少钱?才请到她帮忙做广告的?”而事实上,马可的作品是从来都不做广告的,因为她相信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不需要夸大其词的商业宣传,而缺乏灵魂的事物,就算宣传阵容再大也徒劳无益。

同样被“例外”所吸引的,还有著名歌唱家彭丽媛。彭丽媛素爱简淡,不喜欢过于华贵的东西,在她看来,好的衣服并不是让人变漂亮的,而是应当帮穿衣者展示出真实的自我。这与马可的设计理念不谋而合。因此初见“例外”时,彭丽媛就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很自然地就成为了“例外”的忠实客户。后来去广州演出时,彭丽媛又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见到了马可,对服饰的一致见解令二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彭丽媛的独立自信给马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彭丽媛也很欣赏马可的低调与自然,而这种默契,也为日后“丽媛stytle”的诞生埋下了伏笔。

清贫才是最大的奢侈

随着经济的进步,国人对LV、PRADA等国际奢侈品牌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但马可却对此感到困惑。随着“例外”的壮大,财富和名望都接踵而至,但马可却忍不住想要逃离。她时常追问自己:“什么是奢侈?高价的东西就一定奢侈吗?”后来她终于想明白了:物质不奢侈,精神才奢侈,尤其是那些关乎时间与人心的东西更为宝贵。所以,清贫才是最大的奢侈。她决定守住内心最宝贵的清贫。

于是马可远离了销售额与时装发布会,开始背上行囊到处旅行,享受一个人的寂静时光。她喜欢在偏远的村落里游荡,看那些古老的手工艺人如何操作,看针与线如何以最原始的方式紧密结合。这些拙朴的片段深深地触动了马可,她突然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一种将古老的手工文化传承下去的使命感。这让她产生了成立公益组织的念头。就这样,一个名叫“无用”的工作室成立了。

在疾速发展的工业生产面前,手工业显得非常无用。而在此时放弃一个日益成熟、且不断产生经济效益的品牌,去成立一个非盈利机构,在许多人看来都无法理解。但马可却做得十分坚定,因为她相信物品是有记忆的,经过一针一线的积累制作出来的手工衣物中所传递的情感与故事,是流水线上大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所不能比拟的,就像工匠精心烧制的青花瓷杯之于一次性纸杯,后者的经历显然太过苍白。虽然在多数人看来,马可是在做一件无用的事,但她却坚信无用不是一件坏事,能为无用的事物注入价值,使其变得有用起来,近而撼动人们固有的价值观,也是一件相当有趣的事情。

马可崇尚庄子,深信“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只有大自然才是最伟大的设计师,因此她一直渴望与大自然合作。“无用”工作室成立后,她便开始实现这个构想。她与匠人们一起缝制了一批棉麻衣物,然后通过烘烤、晕染等方式对其进行了处理,再将其埋到了地下,让时光和泥土来完成后续的创作。在这个过程中,马可只是想法的来源者,而非效果的控制者,她只是听之任之,让衣服自己去记录下一切物质留下来的印象。

那批服饰出土后,马可就带着他们远赴巴黎,参加了一场时装发布会。那场时装秀惊艳了四座,一位来自黎巴嫩的观众在看秀之后感慨道:“当现场的巨大帘幕轰然坠地,你顷刻之间打碎了全场所有观众的面具,在帘后,是你敞开的心。”

导演贾樟柯如实记录了这个过程,拍摄了一部叫做《无用》的纪录片,影片中的马可白衣素颜,娓娓地讲述着自己的服饰观,脸上始终带着沉静而执著的表情,她抚摸小狗的样子、半跪着从泥土中往外取衣服的动作,都给观众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这部片子后来获得了2007年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的最佳影片奖,媒体们开始试图联系马可,但她依然和外界保持着距离,藏在自己的工作室——一个有着百年历史、被绿树遮蔽的城郊小院里,听着午后的蝉鸣继续做自己的“无用功”。

诠释独特中国风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范儿风靡世界,国内的设计师们开始在设计中加入京剧脸谱、中国结和青花瓷等中国元素,以此来展现他们所理解的中国风。而马可却不甚认同这种做法,在她看来,单纯地在服装里加入中国特色元素不能代表纯正的中国风范,真正的中国服装应该是那种使人穿上之后更像一个中国人的衣服。而这些服装从纺织、裁剪到缝制都要经过严格的把关,应当体现出一种古典文化的传承感,而这些特质都是那些用机器生产、印有民族图案却经历苍白的服装所不能具备的。

2013年初,彭丽媛首次以“第一夫人”的身份随夫出访。在出访之前,她特地邀请马可为自己设计服装。从未尝试过高端定制的马可决定接下这个任务,并借此机会诠释了自己心目中的中国风。

考虑到出访的特殊性质,马可结合彭丽媛的独特气质选定了端庄大方的主风格,此后她又熬了许多个通宵,终于拿出了让双方都满意的设计图,于是服装开始转入生产环节。考虑到离出访的日子越来越近,“无用”工作室的部分成员建议马可使用机器对服装进行缝纫,但马可却坚持认为,只有原汁原味手工缝纫才能展现出衣服最本真的气质,这种制作工艺上的差别虽然难以一下子用肉眼辨识出来,但却能融汇成穿衣人本身的气场。因此马可带着数名手工匠人一针一线地赶制了一个多月,最后终于赶在约定日期之前将衣服准备妥当。

2013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偕夫人彭丽媛赴俄罗斯、坦桑尼亚等国进行国事访问。“第一夫人”彭丽媛以优雅大方的形象受到了各界的关注,其着装也成为了一大亮点,受到了国内外人士的一致好评。至此,马可终于成功向世界展示了她所理解的中国风:不事张扬,沉着大气,优雅得体却又充满亲和力,走到哪里都能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但却只有自信的人能穿出其中的味道。

上一篇:好校长先进事迹下一篇:四年级少先队中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