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健康事故应急预案

2024-07-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危害健康事故应急预案(精选8篇)

危害健康事故应急预案 篇1

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

(一)本单成立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小组。组长: 组员:

(二)应急处理小组工作职责

当发生突发事故后,应急处理小组成员应立即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处理。负责突发事故的简单应急求助,保护事件现场,做出紧急避险措施,控制现场局势及保证客人安全等工作,并及时向卫生监督机构报告突发事件及现场情况。

二、卫生监督机构报告电话:2895186 发生事故后,应急人员应及时了解包括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发病情况、死亡人数、事故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和发展趋势等内容,并做好详细记录,同时协助卫生执法人员和医疗抢救人员做好事故处理和伤员抢救工作。根据情况主要完成下列任务:

1、暂停导致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作业(点)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尽量把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

2、协助医疗卫生机构救治遭受或可能遭受急性危害的人员。

3、协助卫生监督员对事故地点进行现场录相、照相、勘验。提取与事故有关的证据,并陈述当时现场情况,协助卫生监督员尽快查明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作废情况和危害程序。

4、讨论分析事故责任,根据卫生监督机构提出的意见,提出防范事故再次发生应采取的改进措施,对事故责任人追究责任。

5、以书面报告向卫生监督机构汇报该次公场所事故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内部处理情况和整改措施等。

四、保障措施

1、在发生事故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落实卫生管理制度,加强条岗位的协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各岗位负责人必须熟悉本预案要求,上岗前做好每日卫生检查记录,了解员工健康状况。

危害健康事故应急预案 篇2

煤矿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当井下发生紧急情况时, 保证遇险人员尽快脱离危险而提供的一系列设施、设备、措施。既包括硬件, 也应有软件; 既应有帮助遇险人员脱离险境的设施设备, 也应有人员无法脱险时的紧急避险场所。综上分析, 矿井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就是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调用, 其中, 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 所示。

当井下发生灾害时, 要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井下工作人员应立即戴好自救器进行自救, 并且根据避灾路线、避灾标志迅速离开危险区, 尽一切可能逃离井下, 并及时组织救护队伍进行救援。若逃生路线被阻断, 应选择最近的紧急避险场所, 以等待矿山救护队的救援。需要说明的是, 紧急避险设施应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包括提供简单医疗器械, 氧气, 食品和水等[1]。一般逃生避灾流程如图2

2 煤矿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 1 水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 1. 1 应急防范救援体系、程序

当工作地点有透水先兆 ( 如挂红、挂汗、空气变冷、有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等[2]) 出现时, 作业人员应立即停止作业, 组织人员撤离, 并第一时间向调度室及相关部门汇报。

2. 1. 2 发生事故后采取的紧急措施

发生水害事故后, 现场人员必须立即进行自救互救, 尽快向矿调度室汇报井下事故伤害情况, 调度室立即下达撤人升井命令, 同时通知中央泵房开启水泵达到最大排水能力, 关闭泵房密闭门, 并调整好配水闸阀。矿抢险排水指挥部立即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排水抢险等工作, 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 保证抢险工作顺利进行。还要加强通风, 防止硫化氢、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的积聚给人们带来的伤害。灯房、自救器室要做好下井、升井人员的统计工作, 并每半小时如实向调度室汇报一次。当班出勤及工作地点人员分布情况也应由各区队值班人员汇报给调度室。

2. 2 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1) 地面一旦发生火灾事故, 现场人员必须立即迅速利用附近电话或其他方式向矿生产调度室汇报, 并根据火势情况, 确定是否向“119”报警。

( 2) 井下一旦发现火灾事故, 必须尽快了解着火地点、着火范围及灾害程度, 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利用附近电话向矿生产调度室汇报, 现场人员应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应采取一切措施,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工具, 控制火势发展, 避免造成重大事故。矿生产调度室迅速向救灾指挥部所有成员及集团公司调度室、救护大队汇报。

2. 3 瓦斯爆炸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2. 3. 1 瓦斯爆炸事故报警

井下一旦发现瓦斯事故, 幸存人员迅速利用附近电话或其他方式向矿生产调度室汇报, 调度室值班人员必须尽快了解事故地点、范围及灾害程度, 向矿值班领导汇报情况, 立即组织撤退井下所有工作人员。

2. 3. 2 瓦斯爆炸事故避难措施

一旦发生瓦斯爆炸事故, 要立即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受灾区的工作人员首先要保持冷静, 判断自己所处的位置, 如果处于事故地点的进风侧要选择迎风撤退, 如果处于回风侧, 受灾人员要迅速佩戴自救器, 按照就近原则躲避到新鲜风流中。

各工作人员必须按照煤矿作业规程以及本煤矿的规定的避灾路线升井, 调度室还要做好升井人员统计工作。

2. 4 煤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2. 4. 1 报警措施

井下一旦发现煤尘燃烧、爆炸事故, 幸存人员迅速利用附近电话或其他方式向矿生产调度室汇报, 调度室值班人员必须及时向矿值班领导汇报受灾情况 ( 如事故地点、范围及受灾程度等) , 并通知井下所有工作地点及单位立即撤事故地点、范围及受灾程度退其工作人员, 同时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2. 4. 2 避难措施

如果遇险人员处于事故地点的进风侧, 要迎风撤退, 如果处于回风侧, 要立即佩戴好自救器, 按照就近原则躲避到新鲜风流中。

各工作人员必须按照煤矿作业规程以及本煤矿的规定的避灾路线升井, 调度室还要做好升井人员统计工作。

2. 5 避灾路线

安全逃生的原则: 对于火灾、瓦斯或煤尘爆炸等事故, 应向进风方向逃生, 当佩戴的自救器防护时间不足时, 就近选择避险设施进入避险; 对于水灾事故, 应向地势较高处逃生[3]。

掘进工作面或回采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或火灾事故时, 作业人员要立即佩戴好自救器, 并应及时进入进风巷道并迎着新鲜风流方向, 到达井底车场, 或进入设置在采区内的避险设施更换自救器后继续向井口方向逃生, 或选择在避险场所内暂时避险, 等待救援。

井底车场附近发生水、火、瓦斯灾害时, 附近人员应经井筒提升或主井梯子间逃生。

发生灾害的同时可根据灾害的性质不同和井下人员撤离情况及时关闭水泵房通道及变电所通道中的密闭门、防火栅栏两用门等, 从而保证将灾害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矿井反风时, 原回风巷即转化为进风巷, 因此, 反风时水灾避灾路线同正常通风时一样, 火灾、瓦斯与煤尘爆炸时, 作业人员必须首先佩戴好自救器, 并应及时由胶带顺槽进入采区回风大巷, 再经回风大巷到达避险场所。

井下发生冒顶事故时, 要及时加强冒顶区的支护, 确保救护人员的安全, 全力营救被岩石掩埋的人员。

3 结论

煤矿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是煤矿安全工作中可行、有效的新科学方法体系。该预案可以为煤矿重大事故防范、日常安全管理以及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全面的理论及技术支持。

摘要:本文从水灾事故、火灾事故、瓦斯爆炸、煤尘爆炸以及避灾路线五个方面阐述了矿井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该预案涵盖了煤矿重大事故的各种情况, 使应急救援工作更加条理化, 系统化, 增强了应急救援的科学性。

关键词:煤矿,重大事故,应急救援

参考文献

[1]孟磊, 等.井工煤矿紧急避险系统的应用与探讨[J].煤炭工程, 2011, 8:24-26.

[2]邵文岗.兰花沁裕矿采煤方法选择探究[J].技术与市场, 2014, 10:28+30.

咽喉交通事故的应急预案 篇3

易引起窒息的食物

果冻

我国从2006年5月1日起在生产领域开始实施规定杯形凝胶果冻直径不得小于3.5厘米。但生活中不是只有直径3.5厘米以下的小果冻可能导致宝宝窒息,其实对于5岁以下的宝宝来说,直径在3.5厘米以上的果冻同样很危险。宝宝把果冻咬碎以后,碎果冻分散到支气管口的话,就非常危险。因此,不要给5岁以下的宝宝买果冻当零食。

珍珠奶茶

珍珠奶茶对3岁以下的宝宝来讲,的确存在危险。由于要吸上“珍珠”,所以喝珍珠奶茶用的吸管很粗。但很多“珍珠”的大小和吸管并不完全匹配,饮用时要用很大力量才能将“珍珠”吸进嘴里。这种状况对成人来说问题不大,但对发育成长尚未完全的宝宝来说则相当危险。因为宝宝牙齿还没长齐,喉管和气管较细,喉部反射本领也差,当吸入“珍珠”时,很容易因用力过大而被噎住,形成呼吸道异物。

葡萄

葡萄的颗粒正适合宝宝一口吞下,如果家长给剥过皮后,让宝宝吸进嘴里,葡萄柔软而光滑,很可能会因用力过大堵住气管。如果在吃东西时跑跑跳跳,更容易出危险。因此宝宝在吃葡萄、李子、樱桃等食物时,要坐在一处,安静地吃,并提醒宝宝慢慢吃。

QQ糖

QQ糖个体较小、口味甜,且有弹性,在外包装上一般也没有安全提示,如果边吃糖边说话,很可能不巧就卡在气管中,容易引起窒息。如果宝宝未满2岁吃QQ糖的危险较大,最好不要给宝宝吃。

果仁

花生仁、瓜籽仁、杏仁等颗粒小,宝宝牙齿未长全,不能将它们充分嚼碎,如果吃时不小心,很可能吸入气管。因此2岁以下宝宝不要喂吃整粒的果仁食物,可把果仁碾碎放在粥里。异物窒息急救法

一旦出现异物窒息,由于脑部缺氧超过四至六分钟就会造成永久损伤,因此,异物吸入导致窒息的处置,应着重于急救黄金时间。

一般来说,婴幼儿被异物塞住呼吸道的紧急处理方式,依1岁以下和1岁以上有不同的急救方法,父母一定要学会,最好经常拿个布娃娃进行模拟演练。

1岁以下宝宝急救法

妈妈坐在椅子上,将左前臂架在大腿上,然后让宝宝头冲下趴在妈妈的前臂上,并使宝宝的头低于身体(左手要固定宝宝头部和颈部)。

用右手掌根平稳地敲击宝宝的后背中部,5次即可。在重力和冲击力的共同作用下,异物可被排出。

若呼吸仍未恢复,重复上述步骤。必要时送医院急救。

避免宝宝窒息照顾法

生活中细心照看宝宝,才是避免危险发生的上上策,哪些方面妈妈要注意呢?

1. 宝宝衣服的装饰物,比如小扣子,小花等要结实牢固,否则宝宝会不自觉的把它们从衣服上拽下来,放到嘴里吃。或者在清洗衣服后要检查宝宝衣服上的小配件是否牢固,以防它在你不知道的时候掉到宝宝旁边。

2.如果宝宝正在长牙,最好的磨牙食物是婴儿专用的磨牙棒。不要给他一些胡萝卜条、瓜条之类的自制磨牙食物。虽然这些东西可以缓解长牙给宝宝带来的酸痛,一旦宝宝把这些东西咬掉又不会咀嚼,那么就可能出现噎着、窒息的危险。

3.小宝宝很喜欢从别人的碗里抓东西吃,所以最好给宝宝安置专门的餐椅,防止他抓到一些不能给他吃的食

1岁以上宝宝急救法

让宝宝平躺在硬床上,妈妈站在宝宝足侧。

妈妈两手重叠放在一起,十指互扣并翘起,手掌置于宝宝的肚脐处,快速向下并往前推压5下,直至异物排出。

如未排出,施行人工呼吸,并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急救。物。如果有大孩子到你家做客,最好不让宝宝和他一起吃饭,两个不能照顾自己的小家伙,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

4.定时更换宝宝的安抚奶嘴。尤其是看到安抚奶嘴上有裂纹时,一定要马上给宝宝换一个新的,以免宝宝吸入安抚奶嘴上破损的地方。另外,安抚奶嘴上的防护罩一定要比宝宝的嘴大。

5.宝宝经常将物体或玩具放入口中,边咬边啼哭或欢笑,加上跳、跑等游戏,因而口内异物易进入气管。此外,父母或较大儿童喂给宝宝不恰当的食物,如瓜籽、花生、糖,或在喂食时故意逗戏、惊吓、打骂,以至食物呛入气管。因此宝宝吃东西时,不可跑跳游戏,不可说笑。

6.宝宝容易发生异物呛入气管,因为他们虽会吃些东西,但又不能充分嚼烂。因此要叮嘱宝宝专心吃,并耐心教会宝宝咀嚼方法,而不是硬吞。

7.对于爱把一些东西放入嘴中的宝宝,要进行教育。一旦发现这种情况,要迅速哄劝宝宝取出异物。

8.应避免给予宝宝钮扣、豆子、硬币、弹珠等小的玩具零件或生活用品,以免宝宝误食或塞住耳、鼻。

p&p温馨提示

1.当异物吸入喉内时,宝宝可能出现呛咳,父母此时不要阻止宝宝咳嗽,有时通过咳嗽,可将异物咳出。

2.咳嗽时,父母不要拍打宝宝背部,以免异物移位。

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篇4

XXX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编制单位:XXX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日期:2017年6月21日

目 录

一、编制目的................................1

二、编制依据................................1

三、适用范围................................1

四、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1

五、事故分级................................4

六、组织机构及职责..........................4

七、应急预警................................9

八、应急救援................................10

九、事故处置要点............................10

十、应急终止................................11

十一、预案管理..............................11

十二、附则..................................12

一、编制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及时有效地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减轻职业病危害事故造成的损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

二、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职业病防治法》 《突发事件应对法》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三、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与公司内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

四、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1、一氧化碳

危害: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过高,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主要损坏神经系统;轻度急性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晕、心悸、恶心、出现呕吐、四肢无力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长期接触低浓度一氧化碳,可致头痛、头昏、耳鸣、乏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及心电图改变。

应急处理: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服,用毛巾或冰块敷头部、掖窝等处,并及时送医院。

防护措施:加强有限空间排风;做好个人防护,根据需要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定期和实时监测作业场所C0接触值。

2、噪声

危害: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会引起听力减弱、下降,时间长可引起永久性耳聋;并引发消化不良、呕吐、头痛、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病症;听力损失在25dB为耳聋标准,26-40dB为轻度耳聋,41-55dB为中度耳聋,56-70dB为重度耳聋,71dB以上为极度耳聋。

应急处理:使用防声器,如:耳塞、耳罩、防声帽等,并立即离开噪音场所;如发现听力异常,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诊。

防护措施:

⑴控制声源:釆用无声或低声设备代替发出强噪音的机械设备;

⑵控制声音传播:釆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吸收声能; ⑶个体防护:佩戴耳塞、耳罩、帽盔等防护用品; ⑷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适当安排工间休息,休息时离开噪音环境。

3、粉尘

危害:长期接触生产性粉尘的作业人员,吸入的粉尘达到一定数量时即引发尘肺病,还可以引发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皮疹、皮炎、眼结膜损害等。

应急处理:发现身体状况异常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防护措施: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按时、按规定对身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对除尘设施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除尘设施运转正常。

4、氨水 危害:吸入后对鼻、喉和肺有刺激性引起咳嗽、气短和哮喘等;可因喉头水肿而窒息死亡;可发生肺水肿,引起死亡。氨水溅入眼内,可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导致失明;皮肤接触可致灼伤。慢性影响:反复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支气管炎。皮肤反复接触,可至皮炎,表现为皮肤干燥、发痒、发红。

应急处理:皮肤接触应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脸,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吸入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

五、事故分级

①一级危害事故:3人以上中毒和窒息,启动《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出现疑似3人以上职业病患者,公司安委会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安排疑似人员及时诊断治疗,并及时上报政府主管部门。

②二级危害事故:1-3人中毒和窒息,启动公司《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出现疑似1一3人职业病患者,公司生产技术部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协同公司劳资部安排疑似人员及时确诊治疗,并向公司安委会上报。③三级危害事故:1人中毒和窒息,出现疑似1人职业 病患者,所属车间及时向生产技术部汇报,及时采取有 效防控措施,及时确诊治疗。

六、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组 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组由公司管理层主要负责人、部门、车间组成,是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机构。

为应急处理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公司特成立应急 处理事故指挥部。

总 指 挥:XXX 电话:6XX001 副总指挥:XX杰 电话:6XXX002 王XX利 电话:XX2003 值宿:星期一 13XXX66488(67XX99)刘XX科 电话:4319699 值宿:星期二 137XXX56(67X6)X北X 电话:6692007 值宿:星期三 1380369XXX(6XX33)裴XX云 电话:6692005 值宿:星期四 138XXX666(6XX1)李XX东 电话:6692009 值宿:星期五XXXX961(62XXX)何XX 电话:6692101 值宿:星期六 13555XXX17(64XX)蒋XX电话:6692006 值宿:星期日15XXXX89(64XX9)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

主任:何XX龙(1XXX2917)张XX(1XXXX456)指挥部下设七个组:

1、医疗抢救组: 负责人:XX敏(13XXX899)成 员:医疗组全体

2、运输抢救组:

负责人:李XX东(66XX009)刘XX(1XXX9789)成 员:小车班 客车班

3、通讯组: 负责人:XX(6XXX9)成 员: 电气化车间

4、现场保卫组: 负责人:张XX(13XXX456)成 员:保卫部全体

5、事故控制组:

负责人:事故发生单位一把手 成 员:事故发生单位全体

6、生产组织组:

负责人:XX龙(1XXX62917)刘兴科(1XXXX656)成 员:生产技术部、机电部全体

7、信访接待组:

负责人:李XXX(XX)王XXX(138XXX00)张XXX(13XXXX456)成 员:事务部、劳资部、工会

(二)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组的主要工作职责 负责公司组织或参与处置的一级、二级、三级危害事故的应急组织领导和决策指挥工作,下达应急处置指令,必要时,派出现场工作组指导有关工作。

1、医疗抢救组:负责在120急救中心到来之前对事故现场人员的救治。

2、运输抢救组:负责职业危害健康人员的接送,日常配备好值班车辆。

3、通讯组:负责指挥部与各组的通讯联络及有关报警电话的接通。

4、现场保卫组:负责事故现场的人员疏散、维护事故现场秩序,及时对事故知情人进行调查取证工作。

5、事故控制组:负责事故现场的人员疏散,并做一定区域内的警戒,防止非工作人员进入警戒区域,并按预案规定逐级上报事故。

6、生产组织组:负责事故平息后,对不需保留的事故现场立即组织恢复生产。

7、信访接待组:负责事故中伤员家属的接待,解决安排受伤人员家属的临时生活。

8、所属车间职责

每周对作业场所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防护设备、设施进行检查;

加强对车间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提高职业危害防范意识;

如发生中毒事故事故立即向生产技术部报告。现场自救和互救:

⑴判断病人意识、心跳、呼吸是否停止

如病人突然倒地或抽搐后,可用指甲掐鼻唇沟处,如毫无反应为意识丧失,无胸腹部呼吸动作为呼吸停止。在颈动脉摸不到脉跳为心脏停止,颈动脉最易摸到的位置在喉结与胸锁乳突肌之间。

当确定病人意识已完全丧失,无心跳、无呼吸或仅有极微弱缓慢的心跳和呼吸时均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术。可以先用中等力量拳击心前区,若心脏不复跳,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尽快向医院求救。

⑵胸外心脏按压

①病人仰面平卧,最好躺在硬地或硬板床上,以加强按压效果。按压部位:成人在胸骨的上2/3与下1/3的交界处。

②抢救者用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手指翘起,另一手掌置于前手背后,双臂伸直,双肩位于双手掌的正上方;有节律、垂直地施加压力于病人胸前。抢救者跪在病人一侧或站在一侧,按压力量要适中,能使胸骨下降3~5厘米为宜。

③每一次按压与松弛相接,时间各一半,松弛时手掌根部不用力,但不要离开胸部,使胸骨自然回到正常静止位置,按压次数为每分钟80~100次。

④注意事项:按压力量不宜过重或过轻;按压部位一定要准确;要耐心地持续按压,及时在运输途中也不能间断。

⑶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应与胸外心脏按压配合同时进行(二人抢救)或相继进行(一人抢救)。

①通畅气道:病人平卧,肩颈部垫一软垫,使病人头向后仰;抢救者用一只手抱在病人后颈部,另一只手掌放在病人前额部稍用力向后压,使病人头后仰,或者一手拖住病人下颌用力上举,一只手向下压痛人前额;也可直接提捏舌头,牵引舌根离开会咽部;将病人的头偏向一侧,有利于口、鼻、气道内的分泌物排出;病人口腔、鼻孔中可能有痰液,血液或呕吐物等,应及时给予清除。②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病人气道通畅后,一只手的食指捏紧患者鼻孔,抢救者深吸气后将口与患者之口紧贴后用力向病人口内吹气,同时看

病人胸部抬起;吹气完毕,抢救者之口离开病人之口,手指松开病人鼻子,完成一次人工呼吸,吹气和间歇的时间约为1:2,每分钟约为12~16次,每次吹气量为800~1000毫升。

③口对口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的配合

两人抢救时,一人专做人工呼吸,一般每按压心脏5次,吹气一次;吹气时心脏按压暂停,吹气完毕,恢复心脏按压。如一人抢救,则按压心脏15次,吹气2次,交替进行。

④注意事项:一定要保持气道通畅;口对口要严密不漏气;必须能观察到病人胸部随吹气、排气而有起伏。

⑷抢救有效的判定:大脑活动,如瞳孔由大变小,触动眼睫毛时眼皮有闪动;肌肉张力增高;正常呼吸或大呼吸;四肢挣扎等;大动脉能摸到搏动;口唇指甲由紫转红等。如有上述症状,应继续坚持抢救,直至恢复心跳,呼吸基本正常。

七、应急预警

1、事故单位员工在发生事件时应立即佩戴好个人防护器材,检查有无人员中毒,并采取关阀、切断物料、停机等应急措施;同时汇报当班负责人员,及时向相关单位发出预警信息。

2、事故周边单位人员在接到事件预警报告后,立即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按照相关应急预案,统一指挥,协助事故单位实施应急措施,在接到撤离指令时,必须严格做好撤离,疏散等工作。

3、保卫部应保证值班人员上岗到位齐全,确保值班电话24小时通讯联系畅通,及时了解现场及其他方面信息。

4、消防保卫部接到预警信息后,迅速上报本部门领导,同时立即发布战斗指令,全体人员配戴好个人防护装备,随时准备赶赴现场实施救援。

八、应急救援

发现疑似职业病患者应急措施

1、生产技术部、劳资部、所属车间及时向疑似患者书面告 知诊断结果,同时安排疑似患者确诊治疗。

2、公司安委会下发职业病危害防治专项大检查通知:重点检查生产装置跑、冒、滴、漏治理及防腐措施落实情况;各车间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设施维护和检修记录落实情况;职业危害应急救援器材、劳动防护个人用品佩戴使用保养情况;职业病防治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执行落实情况;有毒有害可燃气体报警器运行管理情况。对检查的隐患下发整改通知单并考核责任单位负责人。

3、职工委员会委托有资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出具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对超出接触值得危害因素立即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防止发生次生疑似患者。

九、事故处置要点

1、设定隔离区,封闭事故现场,紧急疏散转移隔离区内部所有无关人员,实行交通管制。

2、生产技术部实时监测空气粉尘的浓度,及时调整隔离区的范围,控制泄漏源,实施堵漏、回收或稀释等措施处理泄漏 介质,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3、事故处置应按照“先人后物、先易后难、先近后远”的原则实施救援。

4、事故相邻单位应及时提供防护器材等救援所需的工具,事后由各单位自行补充处置。

5、应急救援结束后对应急救援人员、抢险器材等进行洗消,严格控制洗消污水排放。

十、应急终止

经应急处置后,消防保卫部确认下列条件同时满足时,向应急救援组汇报,由应急救援组组长或副组长下达应急救援终止指令。

受伤人员已妥善救出;

职业危害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危害因素介质得到有效遏止;

组长下达应急救援终止撤离现场指令。

十一、预案管理

1、预案培训

安全监察部对各类专业应急人员、应急指挥人员、公司员工安排相关的应急培训计划,使其了解并掌握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总体要求和与员工相关内容的详细要求。

2、预案演练

本应急预案演练由生产技术部组织,由公司应急指挥部启动。

3、预案修订

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组织对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进行修订。无特殊原因,每进行一次修订,如有以下原因应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

新的相关法律法规颁布实施或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实施; 通过应急预案演练或经突发事件检验,发现应急预案存在缺陷或漏洞;

应急预案中组织机构发生变化或其它原因。

十二、附则

1、本预案由指挥部办公室负责解释。

矿山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篇5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编制目的

为了提高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能力,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和发展,保护职工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减少职业病危害事故造成的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等法律法规,本着“反应迅速、处置得当”的原则,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职业病危害事故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结合我单位有关资料和技术参数,通过认真分析,认为单位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危险源有:粉尘、夏季高温、噪声。

(一)粉尘危害

粉尘主要指在我矿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岩尘,长期接触生产性粉尘的作业人员,因长期吸入粉尘,使肺内粉尘的积累逐渐增多,当达到一定数量时即可引发尘肺病。

1、采掘工作面在生产过程中,如凿岩、爆破、运输、转载中可产生大量粉尘。

2、在破碎机、挖机、铲车作业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

3、在传送皮带运输、筛分过程中过程可产生大量粉尘。(二)高温危害

由于气象条件的影响,当夏季来临时,工作场所的环境温度会上升,温度可能会超过有关规定,对工作人员身体安全造成一定影响。会有高温中暑等危害事故发生。

(三)噪音危害

噪音主要产生于潜孔钻、铲车、挖机、转运车、破碎机、空压机等设备工作时。噪音超过一定数值后就会造成环境污染,对从业人员听力、情绪及工作效率造成严重影响。

三、防治职业危害事故措施(一)预防尘肺病措施

1、加强防尘工作的领导。各部门明确分工,落实防尘措施。

2、做好教育培训工作,使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到粉尘的危害。

3、作业场所的定点总粉尘及呼尘浓度要每年测定1次。个体呼吸性粉尘采掘面每年测定一次。粉尘分散度和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每年测定一次,变更工作地点时要测定一次。

4、设置完善齐全的防尘供水管路,保证防尘水量充足,水质清洁,各防尘地点水压充足。

5、开采工作面,必须采用湿式打眼,放炮前后必须洒水。

6、破碎区域,必须采取湿式作业,降低破碎、皮带传输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浓度。定期对该工作场所洒水,防止二次扬尘对人体的危害。

7、工作人员坚持佩戴合格的防尘口罩。

8、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装备及新工艺,大力提高防降尘效果。

9、接触粉尘作业人员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二)高温中暑的预防应对措施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及单位职业健康规程中的有关规定,加强降温措施。

2、加强防暑降温的组织领导,合理安排高温环境工作工人的劳动休息制度。确保不违反《职业健康岗位操作规程》及其它有关规定。

3、加强医疗预防工作,组织好作业工人的医疗互救工作,培训保健员进行中暑的初级救护和发放防暑药物等工作。对高温作业工人,要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凡有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性溃疡、活动性肺结核、肺气肿、肝、肾、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患者不能从事高温作业。

(三)噪音预防应对措施

1、保持设备经常性完好,发挥设备本身消音降噪的功能,如果设备发生故障,噪音指标超过国家环保标准时,要立即进行检修,直到符合标准才可使用。

2、工作人员配备切实有效的劳动防护用品。

3、在设备选型时选择低噪音设备。

4、对职工进行定期体检,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5、加强设备维修,减少设备老化带来的噪声。

四、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为确保职业危害突发事故遇险人员的生命、财产少受损失,尽量

将事故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保证抢险救灾工作紧张有序的顺利开展,特组建如下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系统。

(一)应急救援总指挥

单位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后,必须立即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单位主要负责人、矿长、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单位安全员等必须立即赶到指挥部,组织抢救,矿长是负责处理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

1、指挥领导小组

总 指 挥:

副总指挥:

成 员:

职责:

(1)组织制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指挥、协调整体应急反应行动。

(3)与上级主管部门及有关组织机构进行联络。(4)监督应急操作人员的行动。

2、应急救援行动组 总指挥: 成 员: 职责:

(1)一旦发生事故,小组成员必须 化,减少事故损失。

3、应急通讯联络员:

职责:确保领导小组与各应急小组间信息的及时准确传达。

应急行动小组 值班电话: 应急救援医疗单位 值班电话:120 应急救援指挥室 值班电话:

4、应急医疗救护员:

职责:负责营救、转移事故中的受伤人员,清点事故在场人员数,核实人员受伤情况。

5、治安维护员:

6、职责:维护事故发生后的矿区治安,有计划、有步骤地疏散人员,控制事故区域人员车辆的进出。

7、救援运输员:

8、职责:负责事故中伤员的运输,负责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的运输。

三、应急救援程序

事故报告—应急救援现场自救互救—封闭现场—对外联络—联合救护—事故分析责任落实

建立应急救援联络通讯系统:各岗位人员要熟知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联络电话,以便事故发生后及时报告、联系,取得救援。发生事故时除参与救援人员外,疏导无关人员迅速撤离现场,封闭现场,以免造成混乱,不利于急救和事故处理及分析。

(一)粉尘所致矽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现场急救互救:各岗位工作人员均应掌握心肺复苏技术,备有现场急救包。一旦发生事故,便于现场急救互救,并及时对外联系,争取应急救援时间。

2、作业现场短时间内呼吸性粉尘浓度超过接触浓度管理限值2倍以上,会导致尘肺病。应立即向单位调度室汇报,调度室通知有关领导进行分析并处理。

3、按照职业健康查体周期,组织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查体,发现疑似尘肺病人,应及时进行复查确诊并调离粉尘岗位。确诊后应及时上报并进行治疗。

(二)高温中暑应急救援预案

1、轻症中暑的患者,让其迅速离开高温或日照作业环境,到通风良好或阴凉处,适当吹风并给以清凉饮料,稍休息可恢复正常;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明显者可给以消暑药物,亦可很快恢复正常。

2、重症中暑者,应送医院抢救治疗,根据病情分别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为主;昏迷者应积极处理昏迷,并要注意预防休克和脑水肿的发生。

(三)噪声应急救援预案

1、如果设备发生故障,出现异常噪音或噪音指标超过国家最高环保标准时,要立即停止设备运行,开启备用设备并通知矿调度室。

2、定期体检发现职工听力严重下降或出现严重烦躁情绪,应及

时调离原工作岗位。

五、信息报告程序

单位发生有职业病事故时,距离事故现场最近的人员必须立即向单位办公室和矿长汇报;应急救援指挥室要负责记录职业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发生职业病事故人数等详细情况,并立即向矿长、以及应急救援指挥部相关人员汇报。矿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报告后,根据本预案迅速作出处理,并在规定的时限内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汇报。

五、应急救援用品的准备和储备

做好应急救援所需设备、器材及药品的准备和储备。并保证状态良好。并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维修。医院准备和储备担架、供氧器、呼吸器及各种急救医疗器材、常用急救药品等,并配有现场抢救用的急救箱。救护车内配备供氧器、呼吸器、担架、急救所需的药品和医疗器材。

六、外部援助和技术保障

职业危害事故发生后,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通知附近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医疗抢救和现场调查控制等工作。

七、终止预案

根据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进展和危害因素的消除,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适时提出预案实施终止的建议。终止的条件为: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消除,事故得到完全控制。

八、有关规定和要求

1、为了能在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后,做到反应迅速、处置得当,矿内所有有关部门及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本应急救援预案。各井、各科室,要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应急救援知识教育,每年组织一次专业

分工的演练。保证救援物资及器材的完备和充足供应。

2、应急救援小组,在落实好日常值班制度、检查制度、例会制度的同时,要针对发现和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本预案加以不断提高、改进和完善。

危害健康事故应急预案 篇6

1.1目的为了建立健全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综合应急处置工作机制,确保发生职业危害事故后,应急处置工作及时、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证生产经营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编制。

1.3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车间、动力车间及使用危险化学危险品等作业场所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综合应急处置。

1.4工作原则

1.4.1以人为本,减少损失,把保护职工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1.4.2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1.4.3常备不懈、快速反应、处置得当。

2组织机构及职责

2.1组织机构

2.1.1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现场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组长:主管安全工作副总经理

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

2.1.2应急专业组

专业组及人员参照总体应急预案。

2.2职责与分工

2.2.1负责现场事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2.2负责事故(事件)调查、上报和查处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对事故(事件)的调查、取证。

2.2.3组织人员进行自救,对现场突发事故(事件)应急处置知识的培训和演练。

3预警、预测

3.1预警监测

生产部、仓储部、技术中心负责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日常监测工作,安保部负责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定期监测与预警信息工作,并建立职业危害人员健康监护档案,定期对从事、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人员组织进行体检,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职业卫生教育,形成完善的预警工作机制。对可能引发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隐患和苗头进行全面评估和预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解决。

3.2预警行动

根据行业上级应急指挥部(领导小组)和各级政府发布的预警预防通报,结合公司实际,应急领导小组及时通过网络信息、公告栏、显示屏等渠道发布预警信息。吸取行业同类事件的经验和教训,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和减少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发生。

3.3预警支持系统

利用办公自动化信息网络、电话、传真等发布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机构、人员、通讯资料,确保应急指挥信息传递及反馈高效快捷,资源共享,指挥有力。

3.4预警级别

职业健康安全事故一般分为四个级别,IV级(蓝色)、III级(黄色)、II级(橙色)、I级(红色)。—— IV级(蓝色):发生急性职业病1人以上5人以下的(含5人);

—— III级(黄色):发生急性职业病5人以上,10以下的(含10人);

—— II级(橙色):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上50人以下或者死亡5人以下的;

—— I级(红色):发生急性职业病50人以上或者死亡5人以上。

4应急响应

4.1报警与接警

当发生职业健康安全害事故后,当事人和发现人应立即向120和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或部门领导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发病情况、可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和发展趋势等。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或部门核实情况后,应当即报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根据情况向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行业上级主管部门应急指挥部(应急小组)报告。并根据事故状态积极开展先期处置工作。

4.2应急处置

当发生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后,应当根据情况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停止导致职业危害事故的作业,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疏通应急撤离通道,撤离作业人员,组织泄险;

——保护事故现场,保留导致职业危害事故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等;

——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按照规定进行事故报告;

——配合卫生、安监部门进行调查,按照卫生、安监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事故发生情况、有关材料和样品;

—— 落实卫生、安监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

4.3应急预案的启动

4.3.1发生一般(IV级、III级)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向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同时启动本预案,组织开展应急处置。保持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及时报告处置情况。应急工作结束后,按规定上报地方政府有关部门;

4.3.2发生重大(II级)、特大(I级)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向行业上级主管部门应急指挥部(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地方政府报告,由行业上级主管部门应急指挥部(领导小组)发布或经授权启动公司相关应急预案,同时组织开展应急处置。保持与行业上级应急指挥部(领

导小组)办公室的联系,及时报告处置情况;

4.3.3地方政府参与处置时,协助、配合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实施应急处置。

4.4事故的调查分析、监测与评估

4.4.1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发生后,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派出调查组对事故的起因、性质、伤亡人数、财产损失、影响、责任、应急处置等进行调查、总结和评估,于调查工作结束后1日内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提交书面调查和评估报告。公司领导小组于调查工作结束后2日内,向行业上级应急指挥部(领导小组)提交书面调查报告。必要时,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直接参与事故调查评估。

4.4.2由地方政府调查的事故,公司应积极配合。

4.5应急结束

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结束后,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根据事故等级宣布或向行业应急指挥部(领导小组)报告,经批准同意后宣布应急结束。善后处置

事故救援结束后,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应组织安保、生产、技术、企管等部门参加的职业健康安全事故调查小组,调查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职工(家属)的安抚、抚恤、理赔等善后工作,尽快恢复正常生产活动。

6应急保障

6.1通讯保障

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应急通讯录,完善应急通讯系统,确保通讯畅通。

6.2后勤保障

公司应急领导小组为应急提供运输和应急救援物资保障,保障生活必须品的保障、配送、供应,提供应急所需资金。

6.3医疗保障

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与医疗机构的联系,建立公共卫生应急信息系统、医疗救治系统,全面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6.4治安警卫

安保部门负责或配合地方政府对事故现场实行安全警戒和治安管制,加强对重点场所、重点人员的防护。维持秩序,疏散人员。

6.5技术保障

生产部、物流部、技术中心负责抢险设备的技术保障。宣传、培训和演习

7.1宣传

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充分利用公司各种宣传工具对员工进行职业卫生、自防自救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防范意识,提高避险、自救、互救能力。

7.2培训

应急领导小组、相关职能部门每年至少组织1次抢险救援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处置能力。

7.3演练

应急领导小组、相关职能部门每年至少组织1次预案演练。检查预案的适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8附则

8.1预案的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及相关职能部门根据演练情况进行修订、更新并解释。

危害健康事故应急预案 篇7

2010年中石油大连石化“7.16”输油管爆炸致大量原油溢入海中造成大面积海域污染;2011年中海油渤海油田发生漏油事故, 造成840平方公里海域受污染……近年来, 海上漏油事故频繁发生, 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海洋生态破坏。海上漏油事故应急预案是为了应对海上漏油事故而预先制定的一系列行动方案。有效的漏油事故应急预案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漏油事故造成的各种后果, 然而实践证明很多漏油事故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事故发生后如何评价漏油事故应急预案的效果是一个难点。

二、海上漏油事故应急预案的灰色多层次效果评价模型

(一) 确定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海上漏油事故应急预案效果评价的难点。本文借鉴文献资料所列出的应急预案效果影响因素, 并与5名安监局专家及5名港口企业管理人员共10名专家访谈进行整理, 最终得到海上漏油事故应急预案效果评价的最后指标体系。

(二) 制定评价标准。

在本评价模型中将评价指标都设定为定性指标, 从坏到好, 分为“很差”、“差”、“中”、“良”、“优”等五个等级, 分别赋值1~5分。

(三)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本文运用著名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 限于篇幅, 此处略。

(四) 评价样本矩阵的确定。

邀请预案评审专家k, (k=1, 2, 3, …, n) 对在海上漏油事故中启动的第x个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指标Aij打分记为dijn (x) , 并填写评价专家评分表, 据此表得第x个预案的评价样本矩阵D (x) :

(五) 确定评价灰类。

为了真正反映评价专家评分属于某类的程度, 需要确定评价灰类。设评价灰类序号为e (e=1, 2, 3, …, m) 。将海上漏油事故应急预案效果等级取为五级[优良中差很差], 即m=5。为此需要明确每个评价灰类的白化权函数来描述上述灰类。限于篇幅, 此处不再赘述。

(六) 计算灰色评价系数。

第x个预案属于第e个评价灰类的灰色评价系数记为

第x个预案属于不同评价灰类的灰色系数记为

(七) 计算灰色评价权向量。

所有参评的专家就评价指标Aij, 对第x个预案第e个灰类的灰色评价权用rije (x) 表示, 则有:

第x个受评预案评价指标Aij对各灰类的灰色评价权向量, 用rij (x) 来表示, 则:

从而得到第x个受评预案的指标Ai所属指标Aij的灰色评价权矩阵, 用Ri (x) 来表示, 则:

(八) 多层次综合评价。

对于第x个预案的评价指标Aij, 做综合评价, 结果记为Bi (x) , 则有:

由Aij的综合评价结果Bi (x) 得到第x个受评预案Ai灰色评价权系数矩阵R (x) :

因此, 对第x个受评预案的指标Ui做综合评价, 结果记为B (x) , 则有:

各评价灰类等级的值化向量C=[12 3 4 5], 则用Z (x) 表示第x个受评预案的综合评价值:

三、某沿海港口企业海上漏油事故应急预案效果评价算例

为了验证该模型的实用性, 本文以某沿海城市港口企业曾经发生过的一次海上漏油事故为例, 对在事故中启动的《某港口企业海上漏油事故应急预案》的效果进行评价。

为此, 我们邀请了5位参与了这次海上漏油事故应急处置的专家, 请他们对该预案的实施情况进行打分, 评价矩阵如下:

本文用Matlab软件计算得到R的灰色评价权矩阵:

根据AHP方法计算, 得出权重向量为:

(一) 结果分析。

结果表明, 该预案的实施效果等级为中。具体而言, 应急预案在“具体因子”A3方面的得分较低, 说明该企业海上漏油事故应急预案在具体场景设计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没有考虑具体的环境信息对事故的影响, 没有考虑泄漏物质的不同属性采取不同的措施等等。此外, 在“设备充分性”指标A131上的得分也非常低, 这与事实是非常吻合的。据调查, 该企业对海上漏油事故风险估计不足, 没有储备足够的清油物资, 并且种类单一。

(二) 对改进该企业海上漏油事故应急预案的建议。

为了提高此港口企业海上漏油事故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 提高其实用性, 对该企业提出如下改进建议:一是加强企业风险分析, 并根据分析的结果对各种可能的事故场景制定应对程序。要考虑不同的风向和海洋潮流等气象条件对应急处置方案的影响;二是根据企业可能发生的海上泄漏物质的性质和泄漏数量和范围, 储备足够多的清污设备以及专项资金;三是加强对应急人员的日常培训和演练, 制定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的具体方案, 并确保执行。

四、结论

本文构建了海上漏油事故应急预案的灰色多层次效果评价模型, 通过评价可以找到应急预案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为应急预案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有助于不断提高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ABORDAIF F H.The development ofan oil spill contingency planningevaluation model[D].Washington, D.C.:Th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1994.

[2]张英菊.应急预案辅助设计及评价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11.

危害健康事故应急预案 篇8

1.1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农业部门操作手册》、《吉林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农业生产实际,制定本预案。

1.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吉林省行政区域内,外省已经发生的并有可能波及或已经波及我省,在农产品生产环节,由于农业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其它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生物毒素或者农业转基因等因素,导致农产品污染突然发生和严重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群体性健康损害和死亡,产生或可能产生严重社会影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1.3 工作原则

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按照“地方政府负总责,生产经营者负第一责任,相关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机制,落实各自的职责。

分级管理、分级响应。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响应。

科学决策、依法应急。采用先进技术,实行民主决策,依法规范程序,确保事故处置的科学、有效。

加强监测、预防为主。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监测、预警体系,加强日常检测,及时分析、评估和预警。对可能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

及时反应、快速行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要做出快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严格控制事态发展,有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做好善后处理及整改督查。

2.组织体系

2.1领导机构

2.1.1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成立“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由省农业委员会主任任组长,分管副主任任副组长。成员由委办公室、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政策法规处、发展计划处、财务处、科技教育处、农业处、园艺特产处、农业机械化管理处、农垦处、乡镇企业管理处、监察室、省农业环境保护与农村能源管理总站(省农产品质检中心)、省绿色食品办公室(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省农产品包装安全监测中心)等处室(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

2.1.2“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1)贯彻执行省政府和农业部应急指挥部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有关应急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有关工作部署;

(2)领导、组织、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采取措施,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进行调查,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

(4)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开展相关技术鉴定工作;根据需要发布事故的重要信息;

(5)审议批准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应急处理工作报告等;

(6)向省政府、“省应急指挥部”报告事故应急处置情况汇报;

(7)完成“省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它任务。

2.1.3成员单位职责

(1)办公室:负责与省应急办、省新闻办等部门的联系和衔接,组织、协调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信息发布工作;协助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组织协调;协调解决应急处置工作用车等物资。

(2)農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负责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牵头拟定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协调应急处置工作;开展应急信息报送,应急动态分析等工作。

(3)政策法规处:牵头组织、协调相关单位做好农业投入品突发事件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4)发展计划处:负责协调相关处室编制事故应急处置所需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方案,积极争取国家及省发改委追加应急处置所需固定资产投资。

(5)财务处:负责事故应急处置资金保障及管理。

(6)科技教育处:负责产地环境和转基因产品突发事件的调查与处理。

(7)农业处:负责组织与种植业领域农药残留等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依法开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理和相关技术鉴定等工作。

(8)园艺特产处:负责组织与蔬菜及园艺特产领域农药残留等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依法开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理和相关技术鉴定等工作。

(9)农业机械化管理处:负责组织涉及农业机械管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依法开展对农业机械造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理和相关技术鉴定等工作。

(10)农垦处:负责组织垦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依法开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理和相关技术鉴定等工作。

(11)乡镇企业管理处:负责组织乡镇企业与食用农产品、加工食品相关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依法开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理和相关技术鉴定等工作。

(12)省农业环境保护与农村能源管理总站(省农产品质检中心):负责农业品残留监测、相关技术鉴定等;参与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以及有关情况的收集、报告等工作;参与农业环境污染方面突发事件的调查和处理。

(13)省绿色食品办公室(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负责无公害、绿色、有机、地理标识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调查和处理。

(14)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省农产品包装安全监测中心):参与农产品包装材料相关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15)监察室:负责监督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对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以及应急处理工作中有违纪违法行为的单位和工作人员按照管理权限进行调查处理。

2.2工作机构

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成员单位设联络员。办公室负责应急处置的日常管理工作,设在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本预案启动后,负责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并负责组织相关工作小组。

2.2.1吉林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主任由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处长兼任。

2.2.2“吉林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1)贯彻落实应急领导小组的各项部署,组织实施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2)检查督促各市(州)、县(市、区)、委内各处(室)及相关单位做好各项应急处置工作,及时有效控制事故,防治蔓延扩大;

(3)研究协调解决事故应急处理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必要时决定采取有关控制措施;

(4)向省政府、应急领导小组及其成员单位报告、通报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情况;

(5)为新闻机构提供事故有关信息,必要时接受媒体的专访;

(6)完成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

2.2.3应急处置工作小组

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启动后,各工作小组及其成员应当根据预案规定的职责要求,服从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立即按要求履行职责,及时组织实施应急处置措施,并随时将处理情况报告给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当将有关事故以及处理情况及时报告应急领导小组。

(1)事故调查处理组

①组成:应急领导小组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环节,明确省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农业处、园艺特产处、农业机械化管理处、农垦处、乡镇企业管理处等部门负责,或明确其中一个部门牵头负责。监察室视情况参与对重大事故的调查。

②职责:深入调查事故发生原因,做出调查结论,组织协调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实施应急处置工作,监督相应措施的落实,评估事故影响,提出事故防范意见。依法实施行政监督、行政处罚,监督召回有毒有害农产品,及时移送相关案件,依法追究责任人责任。

(2)专家咨询组

①组成:省农业委员会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专家库,专家库由农产品质量安全及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启动后,从专家库中确定相关专业专家,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专家咨询组。

②职责:专家咨询组负责为事故处置提供技术帮助,综合分析和评价检测数据,查找事故原因和评估事故发展趋势,预测事故后果及造成的危害,为制定现场处置方案提供参考。

(3)综合组

①组成:由省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吉林省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的规定,根据事故的类别等情况确定具体成员。

②职责:迅速制定信息发布方案,及时采用适当方式组织信息发布。在发生可能产生国际影响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或涉外事件时,及时组织对外发布,并视情况通过有关部门向我驻外有关使领馆、港澳台地区通报情况。负责受理事故发生地现场的记者采访申请和管理工作。负责互联网有关信息的管理和指导。

2.3地方机构

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成立“事故应急领导小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在“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的指导和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做好事故处置工作。

3. 监测预警和事故分级

3.1监测和预警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组织开展日常监测,重点监测农产品中甲胺磷等禁限用高毒农药易引发急性中毒的违禁药物。发现问题要逐级上报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3.2事故分级

按照《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分级办法,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四级。

3.2.1特别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Ⅰ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Ⅰ级事件:

(1)事故危害特别严重,对2个以上省份造成严重威胁,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的;

(2)超出事发地省级人民政府处置能力水平的;

(3)发生跨境(香港、澳门、台湾)、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造成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的;

(4)需要由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负责处置的。

3.2.2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Ⅱ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Ⅱ级事件:

(1)事故危害严重,影响范围涉及省内2个以上市(地级以上市)行政区域的;

(2)造成伤害人数100人(含1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

(3)造成10人以上死亡病例的;

(4)省级人民政府认定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3.2.3较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Ⅲ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Ⅲ级事件:

(1)事故影响范围涉及市(地)级行政区域内2个以上县级行政区域,给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

(2)造成伤害人数100以上,或者出现死亡病例的;

(3)市(地)级人民政府认定的较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3.2.4一般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Ⅳ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Ⅳ级事件:

(1)事故影响范围涉及县级行政区域2个以上乡镇,给公众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

(2)造成伤害人数10-9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的;

(3)县级人民政府认定的一般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4.应急处置

4.1应急预案启动条件

4.1.1确定事故级别

县级以上“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收到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报告后,应该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调查确认及评估,确定事故级别,并报告上一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同级人民政府,通报同级食品安全行政主管部门。事故级别的确定根据本预案3.2的规定执行。

4.1.2分级启动预案

事故级别确定后,应当立即启动相应应急预案。超出本级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及时报请上一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有关部门,建议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并接受上一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4.2报告

4.2.1责任报告单位和人员

(1)农产品种植、养殖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农产品批发市场;

(2)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科研院所;

(3)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发现)单位;

(4)地方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

(5)消费者;

(6)其他单位和个人。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不得瞒报、迟报、慌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迟报、谎报,不得阻碍他人报告。

4.2.2报告程序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发现)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通过电话等各种渠道向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当地人民政府报告。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按规定向本部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当地人民政府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及时通报同级食品安全行政主管部门。

4.2.3报告要求

(1)初次报告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地“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或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向上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或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做出初次报告。初次报告应尽可能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危害程度、死亡人数、事故报告单位及报告时间、报告单位联系人员及联系方式、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等,如有可能应当报告事故的简要经过。

(2)阶段报告

事故发生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也要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包括事故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故原因等。

(3)总结报告

事故发生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事故处理后10日内做出总结报告。总结报告包括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鉴定结论,对事故的处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事故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今后对类似事故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4.2.4举报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有关部门举报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和隐患,以及相关责任部门、单位、人员不履行或者不按规定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监管职责的行为。

省农委接到举报后,应当及时组织对举报事项的调查处理工作。

4.3应急响应

4.3.1分级响应

(1)特别重大、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响应(Ⅰ级和Ⅱ级)。

特别重大和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立即报告“省应急指挥部”,并按照《吉林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规定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

(2)较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响应(Ⅲ级)

较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事发地市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应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指挥有关人员迅速到岗到位,积极指导、协助县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做好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派出工作组赴事发地指导督办应急处理工作,并将有关情况迅速报告“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有关部门。

(3)一般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响应 (Ⅳ级)

一般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事发地县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立即启动一般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指挥有关人员迅速到岗到位,实施应急处置,并将有关情况迅速报告市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

4.3.2响应的升级和降级

(1)响应的升级:当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随时间发展进一步加重,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危害特别严重,并有蔓延扩大的趋势,情况复杂难以控制时,应当上报省应急指挥部审定,及时提升预警和反应级别。

(2)响应的降级:对事故危害已迅速消除,并不会进一步扩散的,应当上报省应急指挥部审定,相应降低反应级别或撤消预警。

4.4指挥协调

4.4.1设立现场指挥部

市、县“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接到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报告后,应根据事故响应级别,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赶赴现场,并根据现场紧急救援工作需要,设立现场指挥部,统一指挥现场应急处置工作,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全力控制事态发展。对于特别重大和重大的(Ⅰ级和Ⅱ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应派出工作组到达现场并指导有关工作。

现场指挥部具体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并及时向“吉林省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情况,接受工作指导。

4.4.2启动工作小组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启动后,事故调查处理组、专家咨询组、综合组等工作小组要迅速开展应急工作,全力协助事故处置。

4.4.3紧急处置

特别重大和重大(Ⅰ级和Ⅱ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或“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认为需要亲赴现场查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由省派出调查组赴事故现场组织查处;较大和一般(Ⅲ级和Ⅳ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由地级以上市农业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发生事故的单位和当地人民政府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行动,在充分考虑专家和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及时制定紧急处置方案,尽快查明事故发生原因,追查引起事故的农产品来源、去向,对有关产品采取控制措施(包括禁售、销毁、暂停采收等),督促有关措施的落实。

4.5信息发布

4.5.1“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在接到特别重大和重大(Ⅰ级和Ⅱ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报告后1小时内向省政府报告,并向事故有关地区的政府通报,有蔓延趋势的还应向可能波及地区的政府通报,加强预警预防工作。

4.5.2事故查处过程中发现涉及非本省生产的农产品,“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应及时将有关情况通报生产地的省级有关部门;省内可疑农产品流到外省的,应及时将有关情况通报流向地的省级有关部门。

4.5.3Ⅰ~Ⅳ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期间,各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或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实行24小时值班,每日向上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一次情况,重要信息必须立即报告“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

4.5.4涉及港、澳、台地区人员或者外国公民,或者事故可能影响到境外,需要向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有关机构或者有关国家通报时,经省人民政府或省应急指挥部批准,由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及时通报省港澳办、台办或省外办,有关部门按照相关预案实施。

4.5.5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除国家或省政府有规定的外,由“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统一向社会发布有关信息。

4.6应急响应的终结

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分析论证,经现场检测评价确无危害和风险后,提出终止应急响应的建议,报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批准宣布应急响应结束。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汇总之后的应急处理工作情况报告,可向有关部门提出具体处理意见和建议。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单位、责任单位的整改工作进行监督,及时跟踪处理情况,随时通报处理结果。

5.后期处理

5.1善后处理

事故发生地农业行政部门要在当地人民政府指导下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人员安置、补偿,征用物资补偿,污染物收集、清理与处理等事项。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和受影响人员,尽快恢复正常秩序,保证社会稳定。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各级农业行政部门要积极协助保险机构及时开展应急处置人员保险受理和受灾人员保险理陪工作。

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个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受害人给予赔偿。

5.2责任追究

对在農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预防、通报、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依据有关法律规定提出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的建议。

5.3总结报告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善后处置工作结束后,地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急处置指挥机构应当及时总结分析应急处置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应急处置工作的建议,完成应急处置总结报告,报送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并抄送省农委各相关处室。“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根据地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急处置指挥机构提交的应急处置总结报告,组织研究改进应急处置工作的措施。

6.应急保障

6.1 人力资源保障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专业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高素质的应急处置队伍,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有效开展。

6.2技术保障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技术鉴定工作必须由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承担。当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时,受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或者其他单位的委托,承担任务的检测机构应立即采集样本,按有关标准要求实施检测,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定性提供依据。

充分利用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农产品质检队伍及涉农科研院校等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预测、预警、监测和应急工作管理模式等技术的科学研究,不断完善应急技术支持体系。

6.3物资保障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所需设施、设备和物资,保障应急物资储备,提供应急处置资金,所需经费列入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

6.4应急预案演练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统一规划、分类实施、分级负责、突出重点、适应需求”的原则,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形式,组织开展突发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演练。

市(地)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结合应急预案,统一组织突发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演练。

有关企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本单位的应急处置演练。

6.5宣教培训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广大消费者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教育,提高消费者的风险和责任意识,正确引导消费。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培训工作采取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7.附则

7.1 名词术语

本预案所称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特指在农业生产(种植、收获)过程中发生的或由农产品质量安全(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超过标准)造成的社会公众群体性中毒或感染等安全事故,或者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的重大危害并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情况。

7.2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负责解释。

7.3预案生效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上一篇:别克汽车4S店保洁管理制度下一篇:生命科学学院学生会生活部2012年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