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读书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治未病的思想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张仲景十分重视《黄帝内经》中的治未病思想,在《金匮要略》中运用中医的整体观和五行学说,结合实践,发展和丰富了治未病思想,主要包括未病防病、有病早治、已病防传、未盛防盛、病盛防危、病愈防复等6个方面。
1未病防病
未病防病是指在疾病未形成之前采取各种积极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张仲景在《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中指出:“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杵经络,„„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强调调摄正气,抵御邪气,防止疾病的发生又如《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篇谓:“妇人妊娠,宜常服当归散主之”这是为了使生产顺利,并预防妊娠病,防止产后疾病的发生。未病先防,这一养生防病思想在现代生活中十分重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预防疾病的发生可以有效地保障人类的健康,使人的寿命和生存质量明显提高。2有病早治
“见微知著”,即言对于疾病应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时把疾病消灭在萌芽阶段。《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中说:“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即在经络开始受邪,尚未深入脏腑之时,应及早治疗;四肢才觉重滞,就采用导引、吐纳等方法治疗,杜绝疾病进一步发展。
3已病防传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中说:“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是已病防传的典型例子,其精神实质在于治未病时必须照顾整体,治其未病之脏,以防止疾炳的传变。一般来说,疾病发生之后,是否会传变,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人体正气盛衰,一是受邪深浅,二是治疗是否及时得当,四是脏腑间的生克关系。一名“上工”,应该善于把握疾病的传变规律,及时防止或阻止疾病的蔓延、传变和恶化。
4未盛防盛
未盛防盛是为了防止病情更加严重而采取的防治措施。如《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篇之“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动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其中小便反少,气上动胸,口噤不得语的症状,是风寒湿邪与卫气相搏,既不能向外透达,又不能向下通行,逆而上冲而致,为了防止进一步发展为风寒表实的刚痉,用葛根汤治疗,使病情不致更加严重。
5病盛防危
对于病势己盛的疾炳,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病情进一步危重,这是“治未病”思想更深层次的体现,如《百合狐或阴阳毒病脉证并治》中关于阴阳毒之为病“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就是指早期治疗的重要意义,若日久毒盛正衰,较难治疗。又如《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中指出:“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指在肠痈后期,脉洪数,为热毒己聚,脓已形成,气血已伤,不可攻下,以防脓毒溃散,致病情危重。病症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若能在关键时刻及时把握救治人法,则可转危为安。
6病愈防复
一、单项选择题(1分*20=20分)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治疗杂病的专书是()
A、《伤寒论》B、《金匮要略方论》C、《诸病源候论》D、《千金要方》
2、“脉得诸沉,当责有水”,是用脉象来()
A、指导辨证B、指出某一病证主脉C、言病因病机D、言病位
3、摄精神饮食,注意身体锻炼,属于()
A、未病先防B、既病防传C、一般治疗D、以上都不是
4、《金匮要略》中论述杂病总的病因病机是()
A、五脏元真通畅B、厥阳独行C、客气邪风D、五邪
5、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此为()
A、风痹B、湿痹C、血痹D、历节
6、防己黄芪汤治疗湿病的证型是()
A、风湿在表B、寒湿在表C、风湿兼气虚D、风湿兼阳虚
7、百合病的病机是()
A、心脾两虚B、心肾不交C、肝肾亏虚D、心肺阴虚内热
8、狐惑病酿脓,可选何方治疗()
A、甘草泻心汤B、赤小豆当归散C、苦参汤D、雄黄散
9、中风病的典型症状是()
A、但臂不遂B、肢体麻木C、昏不识人D、半身不遂
10、张某,风湿病四年。现患者身体消瘦,右膝、踝关节肿大明显,无明显疼痛,胃纳欠佳,口干欲饮,舌红少苔,脉细略数。治疗宜选用()
A、黄芪桂枝五物汤B、桂枝附子汤C、桂枝芍药知母汤D、乌头汤
11、血痹的主要症状是()
A、肢体疼痛B、肢体困重C、肢体麻木D、肢体萎软
12、虚劳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以何脏证候表现较为明显()
A、心脾B、肺脾C、脾肾D、心肾
13、虚劳腰痛,治宜()
A、麦味地黄丸B、六味地黄丸C、七味都气丸D、八味肾气丸
14、虚寒肺痿治疗方选()
A、小半夏汤B、麦门冬汤C、甘草干姜汤D、半夏泻心汤
15、下列哪项药物不属于越婢加半夏汤的组成()
A、麻黄、石膏B、生姜、半夏C、甘草、大枣D、桂枝、甘草
16、胸痹心痛的病机是()
A、百脉一宗B、胃强脾弱C、阳微阴弦D、正气引邪
17、患者腹满,喜温喜按,辨证当属()
A、实热B、寒实C、虚寒D、虚热
18、患者阿某,腹满拒按,按之则痛,心烦口苦,寒热往来,大便干结,舌苔黄,脉弦有力。治宜()
A、大承气汤B、小承气汤C、厚朴三物汤D、大柴胡汤
19、肝着的病机是()
A、肝经感受寒邪,痛引少腹B、肝经湿热C、肝阳上亢
D、肝经气血郁滞,着而不行
20、水饮停留在胃肠,谓之()
A、悬饮B、痰饮C、溢饮D、支饮
二、多项选择题(2分*5=10分。有1~5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苓桂术甘汤证除胸胁支满,头晕目眩外,还可见()
A、呕恶B、小便不利C、舌苔白滑D、心悸E、脉弦而滑
2、《金匮要略》中关于水气病的治法包括()
A、发汗B、开鬼门C、结净腑D、利小便E、攻下逐水
3、患者黄疸辨证为寒湿发黄,可选下列何方治疗()
A、茵陈理中汤B、茵陈术附汤C、茵陈四逆汤D、茵陈蒿汤E、栀子大黄汤
4、柏叶汤的组成中除含有柏叶外,还有()
A、艾叶B、干姜C、赤石脂D、马通汁E、附子
5、用桃花汤治疗下利脓血,患者脾肾阳虚甚者,可加()
A、肉桂B、白芍C、附子D、肉豆蔻E、黄芪
三、填空题(1分*20=20分)
1、夫肝之病,补用------,助用------------,益用----------------调之。
2、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
3、邪在于络,----------------;邪在于经,----------------;邪入于腑,----------------;邪入于脏,----------------,-----------。
4、夫男子平人,脉大为----,极虚亦为----。
5、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主之。
6、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当与--------。
7、积者,------------,------------;聚者,------------,发作有时,----------------,为可治。
8、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名曰--------,------------主之。
四、判断题(1分*10=10分)
1、抵挡汤的组成是:大黄、桃仁、水蛭、虻虫。()
2、妇人脏燥,喜悲伤欲哭,可用百合地黄汤。()
3、以手掩肿上,热者为无脓,不热者为有脓。()
4、大半夏汤的组成是:半夏、人参、甘草、白蜜。()
5、通利二便是治疗呃逆的一个原则。()
6、“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说明治呕可因势利导。()
7、“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中“心气不足”应理解为心气不足,失于固摄。()
8、《黄疸病》中论述的以女劳发黄为主。()
9、防己茯苓汤的组成是:防己、茯苓、白术、黄芪、桂枝。()
10、寒疝属于疝气中的一种。()
五、简答题(5分*4=20分)
1、湿病的基本治法及其机理是什么?
2、风湿历节与寒湿历节如何鉴别?
3、肺痿如何辨证治疗?
4、如何理解治疗饮病“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原则?
六、病案分析题(10分*2=20分。中医诊断1分,证型1分,辨证分析2分,治法1分,方名1分,药物及剂量
4分。)
1、患者李某某,男,30岁。症见:发热已有五六日,胸脘胀闷,食欲不佳,神疲乏力,小便赤。T:37.6℃,双
侧巩膜呈现中度黄染,腹部柔软,无压痛,脾脏未扪到,肝脾约一横指。舌红苔白腻,脉濡数。
《金匮要略》在疾病的预防中强调脾胃的作用,指出“四季脾旺不受邪”,认为脾气健旺是人体抗病的基础。其一,未病须防损伤。脾主运化水谷,其损伤多由饮食不当所致,如食之过多,停于胃肠,宿食停滞,导致脾转输无权;五味应当调和,“服食节其生冷苦酸辛甘”,偏食则伐胃;有毒之物则更易操作脾胃,故专设“禽兽鱼虫禁忌”、“果实菜谷禁忌”等篇以警之。惟食饮调摄,善于“养慎”,“不令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反之,食味“不闲调摄,疾疹竟起”,说明食饮的调摄是保持脾旺的重要措施。其二,既病宜防传变。“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就是已病防变的预防措施,强调在疾病可能传变的途径中调补脾胃的重要性,指出肝虚在“补用酸,助用焦苦”之时,须“益以甘味之药以调之”。甘味益脾,土旺能御木侮,肝病便不能传之于脾。又因脾旺则气血渐充,正气来复,有利于肝病的向愈,一举而兼收两功。后世张从正“养生当论食补”,李东垣“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论,都是强调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脾胃功能的正常与否密切相关,与其一脉相承。
补益健脾法
《金匮要略》体现了在虚证中强调补脾胃的观点,无论因脾胃虚弱而致生他病,或病后脾胃功能不复使病程缠绵不愈,总以脾胃功能不足为主。补益脾胃,因证型不同,又有建中、温脾及脾与他脏并调等法。
建中
若脾气虚弱,气血化源不足,便会变生各种证候,如虚劳、虚黄等,即以建中为法治之。如虚劳,因阴阳不相维系,或见“里急、腹中痛、四肢酸痛”之阳虚阴寒独盛证,或见“悸衄、手足烦热、咽干口燥、梦失精”之阴虚虚阳上亢证,系阴阳俱不足之候。但非阴阳自虚,是由于气血不足,而致阴阳乘戾,非直补阴阳所能奏效,故以甘温建中、补益脾气法以调和营卫,复建中阳,使中气立,脾胃传输有权,气血渐生,则阴阳可期平复,方处小建中汤或黄芪建中汤类,尤在泾“欲求阴阳之和者,必求之于中气。求中气之立者,必以建中”之论,可谓深得仲景之旨。虚黄为气血不荣于外,脾色外现而发黄,非湿热内蕴所致,故不宜以清利退黄,而须从气血的化生图治,亦用建中之法治之。《金匮要略》以建立中气为治的观点,对后世医学影响颇大,著名的脾胃专家李东垣的脾胃论中补中益气汤、升阳散火汤、升阳举陷汤莫不是建中法的推广运用。温脾
水谷的转输,气血的化生,全赖脾阳主之,脾阳虚则水谷消化、气血化生即发生障碍,呈现中寒之象,见症多有脘腹胀满、腹痛喜按、肢冷便溏,纳谷不佳等,常以温中之法治之。如温中止痛、温中除满、温中消痞、温脾生血、温脾摄血、温胃止呕等,于寒疝、腹满、胸痹、下血、呕血及产后诸疾常用之。
寒疝腹痛出现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或腹痛出现有头足不可触近。属脾阳衰微、中焦寒盛之证,此时寒凝中焦,非温不去,故用附子粳米汤、大建中汤等温中散寒止痛。脾阳不足,阴寒内生,“脏寒生满病”,可见“腹满时减,复如故”,仲景虽未出方,但明言“当与温药”,《医宗金鉴》认为应予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亦属方证切合,临床验之,其温中除满实有确效。中阳不足,寒邪上乘阳位而致之胸痹,用人参汤温运脾阳、开发中气。产后血虚,或血虚寒疝,见虚羸少气,腹中
痛,为血虚有寒,经脉不荣,用当归生姜羊肉汤或内补归建中汤以温脾生血。中焦虚寒,脾不统血,见“下血、先便后血”之远血,用黄土汤温脾摄血。脾胃虚寒,气机升降失司,胃气上逆而呕吐,轻者“干呕、吐逆、吐涎沫”以半夏干姜散温胃止呕;重者“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用大半夏汤温中补虚止呕。
脾与他脏并调
五脏之间,生理上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病理上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他脏有病鲜有不累及脾
脏者,而脾胃有病更常患及他脏。故《金匮要略》强调补益脾胃常与他脏协调并治。
肝脾之间,木有疏土之用,土有培木之德而相互协调,一旦失常,则肝病每常累及于脾,形成“木横乘土”之候,如“妇人怀妊,腹中
痛”,用当归芍药散肝脾并调,使木达土疏;“干呕,吐涎沫,头痛者”,以吴茱萸汤温散肝经寒邪、健脾益气兼施。脾肺共同完成水谷精微的输布,若胃虚土燥,脾不能输津上布于肺,肺津不瞳,便可形成肺痿之候,宜培土以生金;胃阳虚乏,见“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以甘草干姜汤振奋胃阳,以复肺气;若属虚热、“火逆上气,咽喉不利”,便用麦门冬汤养肺胃之阴。肾为先天之本,赖脾胃以养之,脾为后天之本,需肾阳以温煦,脾阳虚衰可影响及肾,肾阳亏损每有脾阳不足,故常温脾暖肾并治。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治寒湿着肾的肾着证,“燠土以胜水”,便是温脾以暖肾;温经汤温经暖宫,疗冲任虚寒夹瘀的崩漏证。肾气丸治脾肾阳虚之虚劳腰痛及水饮证,四逆汤治阳衰阴盛的虚寒下利证,又可见温肾暖脾之一斑。脾生血,血养心,脾虚血少,心失所养则心神不安,又宜心脾同治。“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之证,乃血不养心,如《五脏风寒积聚篇》所云:“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故以甘麦大枣汤甘温益脾之品,系补脾生血养心之法。现多用本方合归脾汤治疗癔病等,即广此方之意而加强健脾养心之功。
祛邪理脾法
脾胃气机被病邪阻滞之际,若徒以健脾,则不惟脾运不复,反有助邪之虑,当以祛邪为主,使邪去正安。《金匮要略》中祛邪理脾法可见祛湿、化饮、清热、攻下诸途,常用于痹证、湿病、痰饮、呕吐、下利、腹满、水气、黄疸等证。
祛湿 脾喜燥而恶湿,又主运化水湿,故水湿停聚极易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脾虚因于湿阻者,《金匮要略》以祛湿为主,少佐健脾,以收攻邪安脾之功。如“小便不利,大便反快”,治疗“但当利其小便”以祛湿,如防已黄芪汤的利湿健脾;湿为阴邪,非温不化,又常温化水湿以健脾,如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等皆是;湿邪为患,多内外合邪,如尤在泾云:“中湿者,必先有内湿而后感外湿,故其人平时土德不及而湿动于中,由于气化不速而湿侵于外”,故又宜兼行表里这湿,如麻黄加术汤、麻杏苡甘汤、越婢加术汤等方。
化饮 饮为阴邪,易遏阳气,非温不化,《金匮要略》以“温药和之”为***,以苓桂术甘汤为温脾化饮之代表方。若饮停于胃,见“呕吐心下痞,眩悸者”,用小半夏或小半夏加茯苓和胃化饮;饮留胸膈,“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等胸膈窒闷无可名状者,用生姜半夏散辛散水气;水饮迫肺,喘咳身肿,用泽漆汤逐饮通阳,培土制水;若饮停下焦,脐下悸动,欲发为奔豚者,又宜苓桂甘枣汤温胃化饮。如是,饮蠲阳回,清升浊降,脾胃气机不被阻滞,便无复水饮停聚之患。
清热 邪热内干,或消灼津液,或影响升降,或与湿相合,或与寒错杂,致使胃肠功能紊乱,《金匮要略》用清热法为主以恢复脾胃功能。如胃热消渴见“渴欲饮水,口干舌燥”,用白虎加人参汤清热生津,胃热呕吐见“食已即吐”,用大黄甘草汤清泄胃热;挟热下利者,用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清热止利;少阳邪热迫胃,呕与发热并见,用小柴胡汤和解泻热;寒热错杂于胃,见呕而肠鸣,或干呕而利,用三泻心汤辛开苦降以和胃;湿热蕴蒸,见“心中懊 或热痛”者用栀子柏皮汤清热利湿。热退里和、胃肠得安,则脾胃功能鲜有不复者。
攻下 里有结实,阻滞肠道,势必影响脾胃气机,或热实内结、或宿食停滞、或寒实结聚,非攻逐不去者,《金匮要略》又立攻下逐邪诸法以安脾。如腑有热结,见“腹满不减,减不足言”,用大承气汤攻下通便;饮食不化,宿食滞积于胃肠,见“下利不欲食”,尤在泾谓“谷多不能益脾,而反伤脾,宜速去其停谷”,亦宜大承气汤涤腑导滞;里实气滞;见“痛而闭者”用厚朴三物汤理气导滞;寒实内结之“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者,用大黄附子汤温下逐寒;胃强脾弱,肠燥津亏,津液偏渗膀胱,见“大便坚而小便数”,用麻子仁丸润肠通便。其他如大柴胡汤之和解攻下
兼施,厚朴七物汤之解肌泻下合用,大黄硫石汤泻热退黄并行,虽各具特色,但无不是导滞以复升降,通腑以畅胃肠,以攻下的途径来恢复脾胃功能。
顾护胃气法
脾胃之气的盛衰存亡,对于疾病的预后转归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故《金匮要略》在各种不同的治法中,都极注意保存胃气。或饮糜粥以鼓舞胃气,或于祛邪剂中参以和胃之品,或干峻烈剂或有毒方中伍以护胃之药,种种不一,意在刻刻注意顾护脾胃之气,使病退而脾胃不伤。
鼓舞胃气 脾胃为气血之源,正气之本,在疾病过程中,若正气不足以驱邪,则需鼓舞之,《金匮要略》常施以饮糜粥之法。如桂枝汤本为辛温解表,其以和营解肌见长,发汗之力较逊,故于服药后须“啜热稀粥一升”,以鼓舞胃气,宣行药力,开发腠理,方能微微汗出,而驱邪外达;枳实芍药散主产后气滞血瘀腹痛证,因产妇胃气多虚,故以“麦粥以下”,既可防行气之品耗伤胃气,又可鼓舞胃气以行药力。
一般祛邪剂应用中护胃法 致病邪气非祛不除,然祛邪不当,多有伤胃之弊,故祛邪之际常宜兼扶胃气。《金匮要略》常处理得恰到好处,如白虎汤中知母、石膏系寒凉之品,用于里热自然无过,而于胃气则有碍,故方中佐粳米、甘草以防石膏等寒凉伤胃;大黄甘草汤专泻胃热,以甘草防大黄之苦寒碍胃;麻黄附子汤、甘草麻黄汤均疗水气,恐麻黄附子辛燥损胃,故以甘草护之。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第一
1.《金匮》所论病证分类,阴病、阳病各指什么?
2.“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的病机为何?
3.“卒厥者,唇口青,身冷”其病机与预后
4.“治未病”的含义
5.五邪中人的特点。
6.《金匮》论脉有几种意义?
7.“未至而至,至而不去,至而不至,至而太过”的含义。
8.表里同病如何处理?
9.“五脏各有所得者愈”中“所得”指什么?
10.“当随其所得而攻之”中“攻”的意义,“所得”意义。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1. 请叙述痉湿暍的基本概念(主症、病机)。
2. 刚痉、柔痉的鉴别要点及代表方。
3. 防己黄芪汤的主症、功效。
4. 三附子汤证的病机各为何?
5. 暍病禁用何法?
6. 暍病汗出恶寒的机理。
7. 痉病汗出、脉沉细的预后如何?
8. 痉病本有津亏,为何用大承气汤?
9. 何为湿痹?治疗大法为何?
10. 请比较麻黄加术汤证与麻杏苡甘汤证的异同。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
1. 百合病、狐惑、阴阳毒的概念
2. 百合病汗、吐、下后各用什么方法治疗?
3. 治百合病的代表方为何?功用是什么?
4. 试述狐惑病的证治。(内、外治)
5. 升麻鳖甲汤的功效。
6. 阴毒和阳毒的共同症状有哪些?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1. 试述《金匮》疟病的分类、证治。
2. 试述疟病的常用治法。
3. 何为疟母,如何治疗?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1. 中风入经络、脏腑的表现。
2. 中风和痹证有何不同?
3. 历节病的病因病机有哪些?
4. 使用乌头时的注意事项。
5. 桂枝芍药知母汤证与乌头汤证的异同。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1.《金匮》论治虚劳的特点。
2.血痹的概念(病因病机、主症),治法、方药。
3.虚劳病主脉为何?其意义?
4.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的共同病机为何?
5.小建中汤为何能治疗阴阳两虚的虚劳?
6.肾气丸及酸枣仁汤的适应症、病机?
7.薯蓣丸的作用特点。
8.大黄蛰虫丸主治何证?“缓中补虚”的意义。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
1. 虚寒肺痿遗尿和虚劳八味肾气丸证的遗尿在病机和证治上有何不同?
2. 什么是肺痿和肺胀?
3. 肺痈分哪几个期?其各自代表症状为何?
4. 肺痈“振寒脉数”的机理。
5. 肺痿如何辨治?
6. 射干麻黄汤的适应症是哪些?其证治特点。
7. 如何区别应用厚朴麻黄汤和泽漆汤?
8. 越婢加半夏汤与小青龙加石膏汤所治肺胀有何区别?
9. 桔梗汤、千金苇茎汤用治肺痈的哪个阶段?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1. 何为奔豚气病?其特点为何?
2. 奔豚汤的主药是什么?
3. 桂枝加桂汤加桂的意义。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1. 试述胸痹的主症、主脉、主方。
2. 请解释胸痹病“阳微阴弦”的含义。
3. 试述胸痹总的治疗原则。
4. 为何胸痹痞满逆者可用枳实薤白桂枝汤和人参汤二方主治?
5. 薏苡附子散主治何证?
6. 如何辨治心痛病?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1.《金匮》腹满虚实辨证要点。
2.厚朴七物汤证的主症、病机。
3.厚朴三物汤的作用,主治何证?与小承气汤有何不同?
4.厚朴七物汤与大柴胡汤均治腹满,有何区别?
5.试比较实热腹满四方证治的异同。
6.比较附子粳米汤证与大建中汤证的异同。
7.试述大黄附子汤证发热的机理。
8.寒实内积腹满用何方治疗,其组成、功效。
9.大乌头煎主治何证,其组成。
10.当归生姜羊肉汤主治何种寒疝?
11.寒疝兼表的临床表现如何?如何治疗?
12.宿食病在何种情况下用吐、下法。
13.赤丸证的病机。
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1. 何为肝着?如何治疗?
2. 脾约的主症,病机及治疗
3. 何为肾着,用何方治疗,其功效。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1. 试述痰饮的分类及病机
2. 哪些方既能治支饮,又能治溢饮?
3. 痰饮病的总治则如何理解?代表方有哪些?
4.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中芒硝的作用
5. 何谓留饮、伏饮?
6. 为什么短气有微饮可以用苓桂术甘汤、肾气丸二方治疗?
7. 苓桂术甘汤的适应症、病机。
8. 己椒苈黄丸的适应症。
9. 十枣汤使用的注意点。
10. 比较大小青龙汤证的异同
11. 厚朴大黄汤主治何证?
12. 泽泻汤主治何证?
13. 五苓散主治何证?
14. 痰饮呕吐可用何方治疗?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1. 消渴的含义
2. 五苓散与猪苓汤证的异同
3. 栝蒌瞿麦丸的适应证及病机。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1. 试述水气病分类、主症、病机。
2. 风水、皮水的鉴别点,二者各如何辨治?
3. 正水、石水的主症和病机,二者区别。
4. 黄汗的辨治
5. 气分病的辨治
6. 水气病的治疗大法为何?
7. 什么叫气分、血分、水分?
8. 防己黄芪汤可用治疗哪些病证?为什么?
9. 防己黄芪汤与防己茯苓汤证的异同。
10. 越婢汤证与越婢加术汤证的异同。
11. 越婢加术汤证与甘草麻黄汤证的异同。
12. 蒲灰散证的病机。此方可用于治疗哪些病证?
13. 水气病、痰饮病、湿病在病机治法上的异同有哪些?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1.《金匮》对黄疸的分类,各自的病因病机和主症。
2.如何理解“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及“瘀热以行”的病机。
3.比较治疗湿热黄疸的四方证治异同。
4.湿热黄疸和虚黄的区别。
5.酒疸在何种情况下用吐法和下法?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1. 试比较血证四方主症、病机、治法、方药
2. 何谓近血、远血?
3. 试述瘀血的脉证。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1. 何谓胃反?如何治疗?
2. 《金匮》提出“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为什么“食已即吐”却用大黄甘草汤治疗?
3. 比较小半夏汤、半夏干姜散、生姜半夏汤的异同
4. 茯苓泽泻汤的适应症、病机。
5. 哕逆证治如何?
6. 比较猪苓汤和猪苓散的区别。
7. 比较半夏泻心汤证与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二证的异同。
8. 桃花汤与白头翁汤证的异同
9. 何谓气利?与下利气的异同。
10. 试述大承气汤在《金匮》中的应用。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1. 试述肠痈脓已成和脓未成的证治。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
1. 何谓阴狐疝?与寒疝的区别。
2. 蛔厥的治疗。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1. 桂枝茯苓丸的适应症、功效、病机。
2. 何谓胞阻?如何治疗?
3. 当归芍药散的适应症?
4. 妊娠小便难,小便不利的证治。
5. 当归散、白术散的异同。
6. 妊娠恶阻的机理,如何治疗、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1. 何谓产后三大证?它们是如何形成的?
2. 产后腹痛四方证治比较有何异同?
3. 试述产后中风的证治。
4. 竹皮大丸与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各主治何病?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1. 试述妇人杂病的三因学说。
2. 试述妇人杂病腹痛的证治。
3. 半夏厚朴汤证的病因病机和证治
4. 温经汤主治何种病证,与桂枝茯苓丸、胶艾汤主治的下血有何不同?
5. 何谓转胞,如何治疗?
6. 何谓藏躁,如何治疗?
7. 肾气丸可主治哪些病证?为什么?
《金匮要略》对辨证施护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尤其是在服药方法护理的探讨上。整篇著作中在辨证施治施治的基础上、对服药方法辨证施护随处可见。在临床护理上不仅熟练运用方药,也要熟练掌握服药方法。所谓但只知其方药而不知其服法者亦非善治也。所以服药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其疗效。《医学源流论》说:“病人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法,则非特无功,反而有害,此不可不知也。”《金匮要略》对服药方法十分讲究,因病证不同,则用药亦异,故而服药的温度亦有不同,在《金匮要略》中,服药温度大致可分为温服、小冷服、和适寒温服三种情况,温服最常见,又称为常规服用方法。一般在病情稳定,无急、甚、特的情况下,多采用温服的方法。《金匮要略》中明文记载温服的方剂总计118方。如栝蒌桂枝汤、甘草泻心汤、栝蒌薤白白酒汤等。记载小冷服者一处,为生姜半夏汤。生姜半夏汤治疗寒饮结于胸中,阻碍气机,恐寒饮固结于胸中,格拒热药而不纳反致呕逆,是从治之法。适寒温服为药性平和、无特殊偏颇者适用,太凉服对内有虚寒者不利,故须适寒温服。如桂枝汤为辛温解表,调和营卫,使外邪解。桂枝汤适寒温服为治疗表里俱病,内有脾胃虚寒,外有风寒固束之,以先温其里而后攻其表,以防风寒与内寒呼应。《金匮要略》在服药时间与次数上分为顿服﹑昼日服﹑昼夜服﹑二次服(未定时)﹑三次服(未定时)﹑再服﹑先食服(饭后服)﹑食前﹑常服等。如《金匮要略》中顿服者可见15处,并有顿服、顿服之、顿服尽、顿服一半之不同,但顿服之义明确。病势急者多次顿服,如升麻鳖甲汤、麻黄醇酒汤、红蓝花酒方。其中升麻鳖甲汤治疗阳毒,因疫疠之毒邪较重,有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之急骤,变化迅速,故当顿服。对现在中医护理上服用汤剂治病多为一剂分为二次,或三次服,多为温服。病情紧急者,一次顿服,有时可一日数服,有的可煎汤代茶饮,有的可一日连服两剂。治疗热病可寒药冷服,治疗寒症可以热药热服。这样才可以辅助药力。病情严重,相互格拒,可出现服药后呕吐,则需要寒药热服,热药冷服。服药呕吐者,可采用冷服,少量频服的方法,毒性药物,注意剂量,先小量,逐渐增加,慎勿过量。
此外,《金匮要略》十分重视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贯穿到中医护理在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昼夜黄昏对人体的影响的两个方面。在一年四季气候变化中,有春温、夏热、秋凉和冬寒的气候变化规律。万物在这种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就会有春生、夏长、秋收和冬藏等相应的变化。人体也不例外,必须与之相适应才能保持身体健康。在昼夜黄昏的阴阳变化过程中,虽在幅度上不象四季气候变化那样明显,但人体也必须与之相适应。昼夜晨昏的变化,同时也影响着疾病。一般疾病,大多白天病情较轻,夜半加重,是因为早晨、中午、黄昏、夜半人体的阳气存在生、长、收、藏的变化规律,因而疾病也随之出现慧、安、加、甚的变化。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第一》云:“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病则无由入其腠理。”仲景指出“养慎”就是内养正气,外慎风寒。人要善于保养调摄,若不慎感受病邪,必须早期治疗,防微杜渐,以防病邪深入。该篇还指出:“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与自然界息息相关,自然界正常的气候能生长万物,异常的气候则伤害万物,对人体亦不例外。所以仲景提示人们在日常的护理中应该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调养精神形体,适应生活起居环境,便可防止疾病的发生。这也是仲景治整体性思想的体现。了解人与自然统一性后,在护理上应做好气象护理,加强夜间的病情观察及行为情志护理。根据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则,做好四时的生活起居护理。只有按照自然变化的特点,做好护理,才能防止六淫之邪的侵袭,确保疾病早日康复和预防病症的发生。同时,根据昼夜变化对疾病的影响,夜间应加强病情观察,以防邪气独居于身,导致病情的突变。
1 服药温度《金匮要略》对服药方法十分讲究,因病证不同,则用药亦异,故而服药的温度亦有不同,在《金匮要略》中,服药温度大致可分为温服、小冷服、和适寒温服三种情况。
①温服: 《金匮要略》中明文记载温服的方剂总计118 方。如栝楼桂枝汤、甘草泻心汤、栝楼薤白白酒汤。
②小冷服:记载小冷服者一处,为生姜半夏汤。
③适寒温服:如桂枝汤。
2 服药时间与次数
①顿服: 《金匮要略》中顿服者可见15 处。虽有顿服,顿服之,顿服尽,顿服一半之不同,但顿服之义明确。如升麻鳖甲汤、麻黄醇酒汤、红蓝花酒方。
②昼日服:昼日服者分为平旦温服、日一服、不可一日再服、日二服、日三服、日再服等。记载一日三服者共计36 方,如白虎加人参汤温服一升,日三服。黄芪桂枝汤温服三合,日三服。五苓散日饮服方寸匕,多饮暖水,寒出愈等等。日一服者或不可一日再服者有三,如候氏黑散、排脓散为日一服;大乌头煎不可一日再服。平旦服之者一处,为十枣汤。日二服者有一,为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根汤。
③昼夜服:昼夜服分为日三夜一服、日再夜一服、日三夜二服、至夜尽等。日三夜一服者有六,如皂荚丸、麦门冬汤、奔豚汤、生姜半夏汤,白术散,半夏厚朴汤;日再夜一服者有二处,为赤丸、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日三夜二服者有竹皮大丸;至夜尽者有泽漆汤。
④二次服(未定时) :分温二服者黄土汤、小承气汤。
⑤三次服(未定时) :记载的分温三服者,计32 方,如枳实薤白桂枝汤、大黄附子汤等。
⑥再服:记载再服、更服、二次服或重服一次者共31方,如大建中汤、桂枝加黄芪汤。
⑦先食服(饭后服) :先食服者有五,如乌头赤石脂丸、赤丸、己椒苈黄丸、茵陈五苓散、乌梅丸。
⑧食前服:食前服有三,鳖甲煎丸、薯蓣丸、桂枝茯苓丸。
从《金匮要略》方看张仲景治未病的预防思想
《内经》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这一预防思想在《金匮要略》中不但体现在防止疾病的发生方面,而且体现在已病后进行预防性治疗用药方面。从其方剂的药物组成即可看出,在治疗已病时,根据疾病的发展变化规律或趋向,采取预防性措施以防止变生新病;根据不同药物的功能可能产生的副作用,进行预防性用药或配伍以防止出现不良后果,这些均体现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1 既病防变方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任何一种疾病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当某一疾病发生时,可依其发展变化规律或趋向而变生他病。因此不仅要治疗已发之病,而且要杜绝新病的发生。
防肝病传脾:奔豚汤、当归芍药散。《奔豚气病》第二条:“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情志不遂、肝气郁结化热,随冲气上逆而发奔豚,故以奔豚汤主之。方中甘李根白皮性味苦寒,清肝热而平降冲气;黄芩清热平肝泻火;当归、白芍、川芎养血柔肝解郁;为防肝木乘脾土,肝邪传脾而致脾胃升降失常,出现呕逆之症,故于泻肝之时调理脾胃,伍甘草和中益脾,半夏、生姜和胃降逆;葛根既可清肝热,又能升脾阳而助胃降。诸药共奏泻肝实脾(胃)之功。《妇人杂病》第十七条:“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此论当归芍药散专为肝郁气滞腹痛而设。方中重用白芍柔肝缓急止痛,重用川芎理气活血解郁,当归养肝和血:为防肝病犯脾而致脾虚生湿,出现便溏带下、面浮肢肿、小便不利等症,故配茯苓、白术、泽泻健脾利湿,肝脾同调。
防冲气犯胃:温经汤。《妇人杂病》第九条:“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本条论冲任虚寒挟瘀所致崩漏之证治。以温经汤主之,方中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阿胶、当归、川芎、芍药、麦冬、丹皮滋阴养血,活血散瘀;因冲脉隶于阳明,冲脉虚寒则冲气易上逆犯胃而出现呕逆之症,故于呕吐尚未发生之前配人参、甘草补中益气,生姜、半夏和胃降逆,以调理脾胃,防止发生呕吐。
防阳虚痰阻: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第十二条:“火邪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该条论误用薰、熨、烧针等法,使心阳被伤,神气浮越所致惊悸的治疗。方用桂枝汤去白芍之阴柔以补益心阳,宣通血脉;加牡蛎、龙骨镇惊安神;因心阳虚易使痰浊内阻,故配涤痰逐邪之蜀漆以防痰浊阻遏心阳,蒙蔽心窍。
防瘀致水停:鳖甲煎丸、桂枝茯苓丸。《疟病》第二条:“病疟以月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云何?师曰:此结为癥瘕,名曰疟母,急治之,宜鳖甲煎丸。”该条论疟病迁延日久,反复发作,正气渐衰,疟邪假血依痰,结成痞块,居于胁下而成疟母的治疗。方用鳖甲煎丸,以桃仁、丹皮、紫葳、赤硝、大黄、庶虫虫等活血破瘀为主;辅以人参、阿胶补益气血,柴胡、黄芩、半夏、桂枝、厚朴、干姜调寒热,理气机;因瘀血可阻滞水道而致水停,故配葶苈、石苇、瞿麦泻肺气、利水道,血水同治,以防瘀阻水停。《妇人妊娠病》第二条论妇人癥病的治疗,方用桂枝茯苓丸,以桂枝、芍药、丹皮、桃仁通调血脉、活血化瘀以消癥;配茯苓健脾利水,其意亦在防止瘀致水停。2 防攻邪伤正方
攻邪之法每易伤人正气。攻邪若忽视兼顾正气,不但影响疗效,而且会引发新的变证,甚至导致严重后果,故于攻邪之时,务必防止伤及正气。
防峻猛伤脾:皂荚丸、十枣汤。《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条:“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痰浊壅肺,气道不利,故频吐稠痰而不得卧。以利窍涤痰之皂荚主治,旨在速除痰浊,以防痰塞气闭之危。然其药力峻猛,恐伤脾胃,故将皂荚酥炙,以蜜为丸,枣膏调服,顾护脾胃,使祛邪而不伤正。《痰饮咳嗽病》第二十二条:“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水饮悬积胸胁,非攻不除,故方以芫花、甘遂、大戟破积逐水。以其药性峻猛,易伤正气,故佐大枣十枚,缓和药性,安中益脾,使下不伤正。
防发散伤阳:麻黄加术汤、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痉湿暍病》第二十条:“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风寒湿邪痹阻肌表,表实无汗,恶寒、发热、身烦疼,故以麻黄加术汤微汗除邪。方以辛温发散之麻黄配益气固表、健脾利湿之白术,且白术量大于麻黄,意在并行表里之湿,使发汗而不致过汗,以免大汗伤阳。《痰饮咳嗽病》第三十九条:“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遂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该条所谓形肿,乃支饮反复咳喘,表气未宣,肺失通调,水溢皮肤所致。其证本可以前方加麻黄宣肺发表散水为宜。然因患者本有阳虚气血痹阻之证,若用麻黄,势必汗泄伤阳,变生厥逆,故不用之。今以前方加杏仁,既能宣利肺气,又不致散泄阳气。
防温燥伤阴:黄土汤。《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第十五条:“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文言远血,即先大便后便血,乃脾气虚寒,不能摄血所致,故治以黄土汤温脾摄血。方中灶心土、附子、白术温阳健脾,固涩止血;甘草和中益脾,调和诸药;由于术、附温燥,易伤阴动血,故佐干地黄、阿胶滋阴养血,黄芩苦寒坚阴,以防温燥伤阴之患。
防破瘀伤气:大黄庶《血痹虚劳病》第十八条:“五劳虚极虫虫丸。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庶虫虫丸主之。”各种病因长期伤害,使五脏虚损,因虚致瘀。瘀血不去,新
金匮著作。曹家达注。刊于1936年。作者注解《金匮要略》,结合个人临床心得,注文力求提要钩玄,分析精义,并部分地校订了原文,纠正了前人一些错误或不当的注解。本书与《伤寒发微》于1956年由上海千顷堂书局出版合刊本,题名《曹氏伤寒金匮发微合刊》。
《金匮方歌括》
医方著作。六卷。清·陈元犀撰于1811年。本书将《金匮要略》一书之方剂、主治、药用剂量和煮服法等、用诗歌的形式加以概括,言简意赅,便于记诵。并附方解。现存二十余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金匮方论衍义》
金匮著作。三卷。元·赵以德撰。撰年不详。清·周扬俊评介赵氏注本“理明学博,意周虑审”(见《金匮玉函经二注序》)。后世注释《金匮要略》的医家,颇多引录赵氏的见解。原编删去林忆整理本25篇中最后三篇,是现存《金匮要略》较早的全注本。但刊本甚少流传。现存清抄本。
《金匮钩玄》
综合性医书,三卷。元·朱震亨撰。明·戴元礼校补。卷一-二以内科杂病为主,兼述喉症及外科一些病证;卷三为妇人、小儿病证。分证论治,条理赅括,词旨简明。朱氏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治法以补阴为宗,复长于治郁,书中较充分地反映了朱氏这方面的学术经验。戴氏所补订的内容,亦颇精当可取。因避康熙讳,将“钩玄”改为“钩元”。又《薛氏医案》收入本书,改名《平治荟萃》。现存明清多种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金匮教学参考资料》
金匮著作。南京中医学院金匮教研组编着。全书分22篇,每篇按因、症、脉、治等,将《金匮要略》原文重新编排使其条理化。为了便于讲解原文,故用提示、讨论以及附列参考资料等形式进行分析、综合和对比。选用历代医家注释亦较有一定的代表性。其编写体裁除每篇篇首有概说,末附结语外,论述各病均有小结。本书主要用于教学参考,1961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金匮悬解》
金匮著作。二十二卷。清·黄元御编撰。刊于1754年。作者学验俱半,能发《内经》《难经》之理,兼采诸家学说逐篇诠释《金匮要略》原文,并详述四诊九候之法。黄氏认为《金匮要略》治内伤杂病,大旨以扶阳气、运化脏腑气血功能为主,而后世又有滋阴之说,遂推阐“阳自阴升,阴由阳降”之理,颇有见地;但在论治方面多从温燥立法,有其片面性。现有多种清刻本《黄氏医书八种》本等。
《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方论》,简称《金匮要略》,系讨论内伤杂病的专着。全书3卷,25篇。系统论述了急性热病之外的各科、各类疾病、病症的理、法、方、药等。第一篇为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是全书立论基础,主要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阐明各类证候的发生变化及其与脏腑经络的关系。第二至第二十二篇分别论述痉湿暍病、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疟病、中风历节病、以及妊娠病、产后病、妇人杂病等20余种、类病症。所述病症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科妇科病症各有专篇。在病因方面,《金匮要略》明确地划分为三娄,认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对后世病因学说有直接启示。
《金匮要略》现存最早版本为元刻,注本颇多,以元代赵以德的《金匮方论衍义》较早,而以清·尤怡的《金匮要略心典》最为著名。据统计,历代注释、发挥、方论及歌括也有百余家之多。
《伤寒论》、《金匮要略》不但在国内历代注家、研究著作有数百家之多,为历代研究、治疗急性热病的医学家所遵循,成为他们发展、发挥医学理论和医疗技术的基础、依据和教育后学的课本。在国外也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例如日本,不但收藏和刻刊许多《伤寒论》之珍本,并由日本再传中国而发挥了巨在的影响,而且日本学者研究、注释《伤寒论》的著作,仅就先后传到中国而现存者也有60多家。再如《金匮要略》较好版本也有收藏于日本者,日刻本也不少,日本医学家之研究《金匮要略》而有专著流传至中国者,有10余种之多。关于将《伤寒论》《金匮要略》并作重编、方论者,日本名家之专著流传中国者有近20种,由此可见张仲景《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在日本的影响之广泛和深远。在日本现代医学昌盛的今天,日本学者仍给予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研究以特殊的重视,许多医学家在临床医疗中,仍然十分重视该书原方之应用,并取得很好效果,运用该书中成方制造的成药,也为日本医界所依赖。
《金匮要略编注》
金匮著作。二十四卷。清·沈明宗编注。刊于1692年。初名《张仲景金匮要略》,1693年重刊时改题本名。沈氏以世传的《金匮要略》刊本“编次失序”,已非原貌,并认为“从来着书立言,必先纲领,次及条目”,因将《金匮要略》重予编排,以序例冠于首,将以下的方论部分略串整理,使之趋于条理。其所加释文却无太多新意。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曹炳章将其改名为《沈注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方论》
金匮著作简称《金匮要略》。三卷。东汉·张机撰。约成书于三世纪初。作者原撰《伤寒杂病论》十六卷,魏晋时经王叔和整理后,其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1065年北宋校正医书局根据当时所存的蠹简文字重予整理编校,取其中以杂病为主的内容,略去伤寒部分,仍厘定为三卷,改名《金匮要略方论》。全书共25篇,方剂262首。所述病证包括内伤杂病方面有:痉湿暍、百合、狐惑、阴阳毒、疟病、中风历节、血痹、虚劳等40多种病证;外科方面有痈肿、肠痈、刀斧伤、浸淫疮等病证;女科方面有经、带、杂病、妊娠及产后等病证。此外还记述了急救卒死、脏腑经络病脉及饮食禁忌等。书中总结了汉代以前的丰富临床经验,提供了辨证论治及方药配伍的一些基本原则。本书提供很多实用有效的方剂,直到现在仍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书中也有个别封建迷信或不切合实际的内容。自北宋刊行本书以后,历代注释及研究《金匮要略》的著作颇多,故有多种刊本和注本。现存元、明、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
金匮著作。二十二卷。清·魏荔彤释义。成书于1720年。魏氏注解《金匮要略》,在广泛汲取前人精义的同时,能结合临床实际并学习心得进行推敲,颇多个人发挥。尤其对所论病证的病机和治法,分析较详。但在释义中,间或杂有附会之论。现存清刻本。
《金匮要略方论集注》
金匮著作。黄竹斋撰于1925年。编者选辑前人有关《金匮要略》的注文,整理归纳为集注本,并逐条加以论述。故本书具有资料汇编性质。编者对前人一些论点不当的注文亦不加批判地予以录引,缺乏个人见解。1949年后有排印本。
《金匮要略简释》
金匮著作。秦伯末编着。作者认为:“钻研仲景著作。主要是学习他的辨证和治法”(见本书虚劳病),遂打乱旧制,按病分为痉病、湿病、暍病、疟疾、虚劳病、消渴病、黄疸病、妇科病等37类、分列《金匮要略》原文,列举证治予以简释。原系《中医杂志》连载稿,1957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单行本。
《金匮要略今释》
金匮著作。八卷。陆渊雷撰于1934年。陆氏综合《金匮要略》的历代注疏,参考日人学说,对《金匮要略》原文予以分析归纳和诠注,并试图融会中西医学说。1949年后有排印本。
《金匮要略论注》
金匮著作。二十五卷。清·徐彬撰于1671年。作者根据徐镕本《金匮要略》的条文次序予以诠释,注文浅显易晓,简捷明快。注后或补以论述,旨在进一步阐发原书蕴奥,书中发表个人见解较多,颇为后世医家所重。现存多种清刻本、《四库全书》本等。
《金匮要略浅注》
金匮著作。十卷。清·陈念祖撰。刊于1803年。本书的体例和编法特点,与《伤寒论浅注》略同。作者选集前人《金匮要略》注本中的精采注文,结合个人见解予以阐发,以求辨明要旨,书中删去林忆整理本(共25篇)的最后三篇,并于第22篇(妇人杂病脉症)中增补妇人阴挺论等内容。现存二十余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金匮要略浅注补正》
金匮著作。九卷。《中医汇通医书五种》之一。清·唐宗海撰。唐氏推崇陈念祖《金匮要略浅注》,但对陈氏注解尚有缺误深以为憾,遂对陈书予以补缺正误,并加以发挥。作者试图用中西汇通的观点诠释补正,其中不免有附会的见解。现有多种清刻本。《金匮要略释义》 金匮著作。
①湖北中医学院主编。此书以词解、释义的形式诠释《金匮要略》原文,每篇以概说敷陈该篇大意,用结语总结该篇之要点。为切于临床实用,删去原本最后三篇。本书1963年初版,1973年复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刊印,并将其列为《中医临床参考丛书》之一。
②黄树曾撰。作者认为《金匮要略》文字深奥,初学者不易理解,历代诸家之注释又未能尽善,遂着重以中医传统理论结合个人学术经验予以诠解,并能联系所论的因、证、治疗等加以阐论和分析。在编次方面删去原本中最后三篇,并将《金匮要略》诸篇方剂附列于后。1956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金匮要略述义》
金匮著作。三卷。又名《金匮玉函要略述义》简称《金匮述义》,《聿修堂医学丛书》之一。日本·丹波元坚撰于1842年。作者鉴于其父丹波元简所撰《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在采辑各家学说及阐述精义方面犹有缺漏,或有一定的局限性,遂将《金匮要略》原文,逐段进行注释。补充了赵以德、周杨俊、朱光被等诸家学说,结合个人的心得体会予以发挥。现有《皇汉医学丛书》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金匮要略五十家注》
金匮著作。二十四卷。吴考盘编。刊于1931年。吴氏集古今《金匮要略》注本53种,择其精要对《金匮要略》一书逐篇逐条加以诠释。间附编者个人见解。末附《素灵药义》一卷。
《金匮要略心典》
金匮著作。三卷。简称《金匮心典》,清·尤怡纂注。书成于1729年。尤氏研究仲景学说多年,颇有心得,纂注时力求得《金匮》之妙谛,发仲景之心声,故名“心典”。作者删去原书的最后三篇,阐述仲景原文的精义。文笔简炼,条理清晰、注释能与临床相契合,对原文中难以解释的深奥文义,宁可缺略,不强予衍释。并改正原文传写之误,删略后人增添的内容,可称《金匮要略》注本中较好的一种。本书有多种刊本,上海中医学院基础理论教研组曾对此书进行校注,现存十余种清刻本,1975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排印本。
《金匮要略学习参考资料》
金匮著作。南京中医学院编。本书参考历代《金匮要略》注本等多种资料,结合临床对《金匮要略》原文各篇作了比较深入的阐析。卷首列概论,简要介绍各篇内容要点。各篇则载原文、原文分析、参考资料、按语等项,着重讲解各种病证的病机、证候和方治;并附按语,提出编者对有关问题的一些见解。1965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金匮要略译释》
金匮著作。南京中医学院金匮教研组编选。本书综合历代注本之精要,对《金匮要略》原文阐论与分析均较为详备。每篇前有概说,后有结语。对篇内条文,一般有校勘、提要、词解、语译、浅释、选注、按语等部分。方药部分多能结合古今医家的实际经验予以介绍。1959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金匮要略直解》
金匮著作。三卷。清·程林编注。刊于1673年。本书主要征引《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脉经》、《甲乙经》等古典医籍,并参考六朝、唐、宋有关著作,对《金匮要略》加以诠解。所谓直解,即“以经证经,要在直截简明,义理详明,期于取用”(见凡例)。这种以经解经的注释方法虽避免了以往某些注家囿于主观臆测,但却反映出程氏学术思想趋于保守而很少发挥出个人创见。现存清刻本。
《金匮翼》
内科专着。八卷。清·尤在泾撰。刊于1768年。作者曾注释《金匮要略》,书名《金匮心典》。为了补充该书之不足,又撰集本书以为辅翼。书中参考历代方书并内科著作,参以个人心得和经验,阐述内科杂病48门。每门首列统论,概括该门病证的大致规律和治则。其次分述各种疾病的病证、治疗和方药。后附作者按语。尤氏对内科杂病的分类较细,论述简要清楚,选方也切于实用。现存几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金匮玉函经》
金匮著作。八卷。系东汉·张仲景所撰《伤寒杂病论》的古传本之一。1066年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定,与宋本《伤寒论》同时刊行。共内容与宋本基本相同,但体例编次不同。其中卷一为证治总例;卷二-四为痓、湿、暍、辨脉、六经病、厥利、呕哕、霍乱、阴阳易、差后劳复等病证;卷五-六为汗、吐、下、灸刺、水等治法的“可”与“不可”及热病阴阳交并生死证;卷七-八共收载方剂115首。作为一种较早的古传本,在校勘和研究《伤寒杂病论》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存清刻本。1949年后有影印本。
《金匮玉函经二注》
金匮著作。二十二卷。清·周扬俊撰于1687年。周氏于《金匮要略》历代注家中推崇赵以德《金匮方论衍义》,遂以此书为蓝本而为之补注,故曰“二注”。补注部分多采喻嘉言学说加以融会,并有所发挥。但周氏认为“事不师古,其法不立;师古而不师圣人,其理不精”。反映了一定的尊古崇圣思想。现存多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金匮要略读书】推荐阅读:
读书笔记,读书心得06-24
南京读书月读书节09-22
全民读书月学校读书活动总结07-26
关于读书名言名句--经典读书名言10-14
读书心得体会读书心得体会07-02
《家》读书笔记 - 外国名著读书笔记10-12
我爱读书主持词,“我爱读书”主题班队会06-19
迎世界读书日创书香校园读书活动方案07-25
读书心得是什么(乔布斯传读书心得)09-30
4.23世界读书日征文:读书的乐趣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