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

2024-06-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共8篇)

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 篇1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讲话提纲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座谈会,共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共话教育、共谋未来。首先,我代表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政协向在座的各位,并通过你们向辛勤工作在教育战线上的工作者、向离退休老教师致以崇高的敬意!

长期以来,全县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胸怀祖国,热爱人民,学为人师,忠于职守,行为示范,无私奉献,为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

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及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县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教育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教育投入不断增加,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义务教育成果得到巩固,高中教育扩容提质,学前教育蓬勃发展;教学设施日趋完善,中小学远程教育进展顺利,教育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竞争机制不断完善,师资力量明显增强,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教育行风建设成效显著,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大大提升。特别是去年,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成效显著,顺利通过了国家级验收。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全县人民重视、关心、支持教育的结果,是全县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顽强拼搏、锐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四个班子向教育战线上的全体教师、教育工作者和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刚才,XX同志作了工作报告,总结了我县的教育工作,分析了当前教育面临的形势,对全县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教师代表分别作了表态发言,对我县教育的发展和未来进行了深入阐述和期许,我完全赞同。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教育是塑造未来、孕育希望的事业,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大事。抓教育就是抓未来、抓发展、抓振兴,要完成县委、县政府描绘的建设现代化新城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教育必须先行。下面,就进一步学习贯彻好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我县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我再讲四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加快教育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一个地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支撑。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我县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保证人民享有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当前,我县已经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现阶段XX教育发展水平与中央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新期待相比、与其它兄弟县市县教育发展水平相比、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迫切需求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突出表现在:全县教育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校际之间还存在明显差距;教育资源总量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入园难”问题还依然存在;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农村偏远地县教师、部分学科教师紧缺;教育改革创新的力度还不够,解决新问题、新矛盾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教育规划布局与城市建设发展还不协调;教育资金投入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尊重教育、理解教育、包容教育、关心支持教育的社会氛围还不浓厚,等等。

我们深切感到,为XX的教育加油助力、让XX的教育爬坡跃升,县委、县政府义不容辞,社会各界责无旁贷,广大教育工作者更要一马当先。

首先,要牢固树立“发展教育就是发展经济”的思想。欲兴经济,先兴教育。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当前,我县要实现全面建设经济强县的目标,关键靠人才,前提是教育。我们必须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投入、更实的举措,优先发展教育,大力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充分发挥教育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基础作用,为XX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其次,要牢固树立“重视教育就是重视民生”的思想。教育是民生之首,是最大的公益事业,关系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教育凝结着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承载着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期待,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未来的期盼。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公民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全社会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度、敏感度、期望值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平和多样化、个性化教育的需求日益成为主导性的教育需求。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解决好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满足好人民群众“上好学”“读好书”的强烈愿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三,要牢固树立“发展社会事业要优先发展教育”的思想。发展教育,不像招商引资那样立竿见影,可能要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见成效,我们优先发展教育,没有更大的决心、耐心是不行的。教育是个战略问题,各级政府、全县有关部门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更多的精力支持教育事业,力戒空谈,不虚细节,脚踏实地,把人民最关心的焦点问题解决好,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只要我们上下同心、和衷共济,只要我们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只要我们奋发有为、拼搏争先,XX的教育一定会再创辉煌!

二、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全面提升教育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教育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事业。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牢固树立“质量立校”的理念,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管理方式,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一要抓好教育资源整合工作。要突出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相对集中、扩大规模、保证入学、提高效益”的原则,加大对基础教育的统筹规划,调整优化学校布局,进一步推进集中办学;要优化教师资源配置,积极探索人员流动机制,建立健全激励办法,鼓励县直学校教师到农村支教,从而改变农村教育落后的现状,改善农村教育教学环境,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切实解决好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努力促进教育公平。二要抓好素质教育和课改工作。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教育模式,不断推进教研、教改步伐,全力提高教学质量。要大力发展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夯实教育基础;大力发展高中教育,为上一级学校输送更多的人才,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更多的实用技术人才,为XX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三要抓好管理考评工作。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育教学管理机制,规范教学管理,提高管理实效,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要积极探索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加强对学校、对教师的经常性管理和绩效考核,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三、以人为本,完善机制,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办好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神圣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加快我县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大计。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要牢固树立“队伍为本”的观念,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教学业务素质,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一要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教师从事的是创造性的工作,教师只有强化学习,才能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要深入实施优秀教师培养工程,坚持不懈地抓好教师培训,制定好培训计划,督促教师加强学习,支持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并为教师参加培训学习提供机会、创造条件。广大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要用现代的、科学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使自己具有宽广厚实的业务基础,掌握娴熟的现代教育技能,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二要加强师德建设。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要切实抓好有针对性的师德教育工作,建立健全激励、考核、监督机制,把师德建设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考核的主要内容,进一步规范师德行为。广大教师要坚持“以身立教”原则,自觉加强道德修养,淡泊名利,志存高远,严格自律,为人师表,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以独特的人格魅力教育和引导学生,以良好的思想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影响和感染学生,努力做学生尊敬、家长认可、社会满意的优秀人民教师。三要创新选人用人机制。要重视教育人才的选拔和使用,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实现教育人才的有序流动。要严格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健全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合理配置教师资源。要进一步深化教师聘任制度改革,继续推行中小学校长公推公选制、教师竞争上岗制,努力形成奋发向上、勇争一流的竞争态势,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把那些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选拔到学校领导班子当中来。

四、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努力营造良好的尊师重教社会环境

振兴教育,全民有责。全县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努力形成“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师以执教为乐”的良好局面,全力推进我县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要切实保障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要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教师待遇,依法保障教育收入水平,完善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机制。要满腔热情地关心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县委、县政府每年要为教师和教育事业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使广大教师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支持教育事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要优先考虑教育需求,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育发展的保障机制。教育、人事、编制等部门要研究制定解决我县教师结构性矛盾的途径和办法。公安、综合执法、卫生、文化等部门要切实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努力营造宁静、舒适、安全的校园周边环境。要加强学校安全管理,重点加强食品卫生安全、学生日常行为安全管理以及学校危房、运送学生车辆、消防等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及时消除隐患,确保师生安全。各企业、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教育事业,每年为教育事业办几件真事、好事、实事。宣传部门要大张旗鼓地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各部门、各单位及社会各界要不断提高思想觉悟,为教育的发展多尽一份心,多出一份力,使尊师重教在XX蔚然成风。

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 篇2

现在学校体育面临的环境非常严峻, 为了改变这个现状,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提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 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 如何实现这样一个目标, 教育部正在落实《决定》的一些文件政策制度。中央领导、国务院领导也非常重视学校体育的改革, 有可能把我们曾经提出的学校体育某些改革思路和做法推翻, 这个问题现在已经成为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里一个必不可少的问题。

《决定》一共落实了336项改革, 其中教育部牵头9项, “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 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就是其中一项, 也就是说在教育部算是九分之一, 在全国算是三百三十六分之一, 而且在教育部牵头的九分之一里, 这一项受到了最多关注。究竟如何去落实规定, 如何破解学校困惑, 需要各方 (特别是体育界的专家、一线教研员) 共同面对。为了使体育教育联盟在体育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体育教育专业需要以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为突破口, 为整个学校体育教育联盟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我们要集思广益, 根据现实工作中的研究和调研, 以及一线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提出建议。

一、如何破解学校体育难题

我们经常讲的一句话是“学校体育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 这个状况为什么持续存在, 一个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学校体育抓和不抓是一样的, 做得好与不好是一样的。首先, 学校体育做得好不好, 对学生没有任何意义, 目前来看, 除了中考体育加分以外, 其他的都无关;其次, 学校体育对办学没有任何用处, 因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如何对教师的评价、对学校的评价、对学校所在地的党政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的评价等都没有任何影响, 谁还会重视!教育是民族进步社会发展的基石, 体育是教育的基石, 因为没有体育, 就没有健康, 从理论和历史发展看, 人们都清楚它的重要性, 但是在考核的时候, 却不去考虑, 自然一临近高考, 学校就不让上体育课了。所以要改变学校体育的困境, 就要改变“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的现状, 我们要想办法让每个人都不得不重视体育, 要做到这一点, 学校体育的成果首先要体现在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上, 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是整个教育要达到的目标。

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健康第一”, 那么在对学生的评价里, 健康就应该成为对学生评价的第一要素, 至少应该是重要的要素, 应该是不能忽视的要素。所以学校体育改革第一步, 就是要把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即《决定》中提到的“身心健康、体魄强健”) 作为对学生体育评价的重要部分, 如何在对学生的评价里, 体现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这样一个评价要素是下一步改革学生评价的重点。

要推进改革, 就应该有非常明确的目标, 不可能马上就把学生的身体健康作为学生升学就业的一个要素, 虽然大方向对, 但社会的接受程度和可操作度都比较困难。2014年5月, 教育部召开了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推进教学改革) 新闻发布会, 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中考体育的分值在现有基础上要逐年增加, 而且要增加到跟语数外同等的分数。这就是一个明确的信息。另外, 在2014年高考改革方案里, 有13个省市的改革方案里把见义勇为作为加分的项目, 见义勇为是德育首位, 我们的教育强调“德育首位”, 同时还强调“健康第一”, 这两个是并列的, 既然见义勇为有加分项目, 按照逻辑分析来讲, 下一步体育也一定会成为加分项目。这是一些信号, 也是一个发展趋势。现在的选拔只是历史发展阶段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但这并不是最好的, 最好的应该是把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都作为选拔的依据。

(一) 与学生体质健康相关的各个方面都应该在对学生的考核和评价中体现

要让校长、教育局长、分管的县长、市长、省长说起学校体育的时候不再是“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 就要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他们绩效考核评价中的一个重要依据。

为什么学生长跑出现了问题就取消长跑, 为什么害怕学生上体育课受伤就可以不上体育课, 为什么怕学生在操场上打架受伤就把学生全都关在教室里……因为这样做的后果, 校长、局长、县长、市长、省长都不需要负责任。如果在对校长的考核里, 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上不去, 就扣校长的工资, 就不能让校长评奖评优, 校长们还会取消长跑、体育课吗?所以这是一个最简单的问题, 之所以“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 就是因为“重要、次要和不要”对校长等领导没有影响。

所以在目标方面, 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对学校教育水平、地方教育发展水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考核依据。当然这个政策的出台, 光靠教育部门不行, 但教育部门可以做大量的工作, 比如说对校长的评价、对学校教育发展水平的评价、对教育现代化水平的考核评估都可以把学生体质健康放在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而对地方官员的考核, 就要通过中央组织部, 通过人事部来实现这样的目标。如果在对学生的评价和对学生体质健康相关的第三方的评价, 都能够纳入到评价体系里, 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 那么相信做好了这方面的工作, 学校体育的困局就会取得突破;甚至还可能不用增加体育教师的编制, 不用扩大学校的运动场地, 不用添置新的运动器材, 就可以完全解决学生体质健康问题。

北京市有一个区在2012年北京市16个区县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名列倒数第二名, 这个区的领导回去就开会, 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校长要对学校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负责, 每次校长开会, 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最差的学校的校长必须坐到一个高椅上, 他一坐上, 所有人都能看见;还对校长的绩效工资进行了调整, 规定了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排名第一绩效工资是多少, 倒数第一绩效工资是多少。校长回去就把责任分配到班主任和体育教师, 用了一年的时间, 这个区成为2013年北京市16个区县的正数第二名。这一年该区没有增加体育教师和改善场地, 只是把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跟校长以及教育部门、地方政府的发展挂钩, 且有更突出的位置。这样,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改善就不是一句空话。所以我们现在研究“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 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 落实《决定》精神, 要采取的第一项改革措施, 就是在目标方面加大力度。

(二) 环境、法律、制度等的改革

如果一个校长真正负责任, 真正把学生体质健康作为办学的第一要素, 能够真正贯彻“健康第一”的理念, 他一定会想方设法让学生动起来。但是学生只要动起来, 意外的伤害和各种风险就必然会出现, 因此在目标牵引的同时, 还要做好后期保障, 也就是在法律制度方面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既要修订学校体育工作的规定, 修订学校卫生工作的规定, 同时还要出台校园安全法, 真正消除校长的后顾之忧, 消除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后顾之忧。

当然, 这并不是说反正受了伤有国家兜着, 就可以随意去玩、去运动、去训练, 而是要双管齐下。首先要加强校园安全风险管控, 学生上体育课出现了伤害, 有各种各样的原因, 有些没有办法避免, 但绝大多数可以避免, 体育课之前热热身, 上体育课之前认真检查体育运动器械, 学生在做危险动作时有良好的保护, 按照科学的体育锻炼方式进行锻炼, 这些都是校园安全风险要管控的方面;其次, 如果严格管控后还出现了意外伤害, 就要建立完整完善的安全保险保障制度, 从而打消教师和校长的后顾之忧。所以这两个问题相辅相成, 一方面是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逼着学生们去锻炼, 同时又要保障锻炼的安全, 以及一旦出现意外伤害、意外事故, 我们能有一套成熟有效的应对机制, 这对学校体育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也是重要的改革层面。

(三) 教学改革

如果真的把前两项工作做好了, 当我们的改革措施到位之后, 省长、市长、县长就会找到校长, 说你们怎么样才能够尽快地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需要什么条件我就能给什么样的保障。但是, 我们准备好了没有?我们的体育教育是否培养了足够数量的合格的体育教师?我们体育课的组织方式、体育课的教学方式能不能立竿见影, 以及能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所以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效措施, 前面两个方面只是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只是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保驾护航, 真正能够达到使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目标的还得靠体育课和课外锻炼。

体育课怎么上、课外活动如何组织、训练才更有效, 是体育教育联盟主要关注的问题, 也是我们能不能实现党中央提出来的到2020年《决定》所规定的336项综合改革的任务要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这个实质性的进展至少是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应该止跌回升, 应该出现一个拐点;目前, 我们不能说要达到什么水平, 但是不能再下降了, 而且应该开始上升。前面两项改革一旦到位, 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能不能用一年时间就可以回升, 要让它可持续发展, 最终还是要靠体育教育。

这三方面的改革措施, 前两个是短期的, 只要我们的思想观念改变了, 只要领导下定决心, 这几项改革都可以到位。从现在学校体育改革的总体思路来看, 体育教育是最核心的层面, 前两项改革需要自上而下的改革, 在这两项改革里, 我们能做的就是反复调研、反复论证、反复建议, 而这第三项改革是自下而上的, 所有学校体育的从业人员, 我们每一个人, 都可以有所作为, 无论是在高校从事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工作, 还是教研员在一线从事体育教育研究, 以及一线的体育教师, 当然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校长, 都应该有所作为, 我们都可以去探索能有效实现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路子。当然, 我更希望有一个综合性的平台, 能够把专家、教研员、校长、体育教师等人的智慧集中起来, 能够把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一些核心问题集中起来, 能够分门别类地解决我们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能够促进我们整个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

即使那两个自上而下的改革在短期内不能够落实, 我们的教学改革也可以随时开始, 而且这项改革的规定也会帮助我们去实现第一项和第二项改革。所以, 我们成立了体育教育联盟, 这是非常重要的, 也是值得纪念的事情。这也说明我们国家的教育正朝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向, 在真正落实健康第一的发展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这是下一步学校体育综合改革能够迈出更重要的一步的阶段和基础。

二、实现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的使命有多种说法,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讲话中明确提出, 高等学校的使命就是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文化文明的传承。这四项使命应该也是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因为作为高等教育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体育教育专业如何做好科学研究, 如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如何去开拓我们的社会服务, 以及如何体现我们文化和文明的传承, 是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所需要实现的四个方面的目标。

(一) 科学研究

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讲, 我们特别需要坚定信念, 学生的培养目标要和现实需要相结合。体育教育既是基础研究, 也是应用研究, 所以从体育教育专业的科学研究来看, 应该关注学校体育教育的现实问题。而学校体育教育的现实问题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

1.学生的内生动力。有些人认为现在的学生是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 那么喜欢体育如何把它放大, 不喜欢体育课如何让其变得喜欢, 这就涉及到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内生动力。要解决这个问题有很多途径, 首先是制度, 也就是对学生的评价, 如果把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对他综合评价里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 他一定能做好;其次, 我们同时还要考虑体育课怎么组织, 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教学, 用什么样的结构和什么样的强度去训练学生, 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体育和运动带给他们的乐趣, 能够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 这是现在我们在实施体育教育方面最需要研究的一个科学问题。现在, 孩子和成年人多是处在静止不动的生活方式中, 越努力工作, 就意味坐着工作的时间越长;越刻苦学习, 就说明坐在固定地方学习的时间越长, 这如何能让孩子们发自内心地想运动。

北京市延庆县有一个康庄中心小学, 连续六年对所有学生进行足球训练, 这所学校的校长曾经自豪地说:“我们的学生中, 小眼镜少了, 小胖墩少了, 学习成绩连年提高, 更重要的是这些学生连玩手机游戏的时间都没有, 他们静下来的时候, 顾不上玩游戏”。这个内生动力的转变靠什么, 靠我们体育课如何能够吸引学生, 如何能够让学生在提高自己运动技能的过程中, 能够不断去寻求突破、寻求提高。

腾讯的微信有一个打飞机的游戏, 有排名和分值, 许多人的内生动力因此就上来了。康庄中心小学的学生, 为什么连打手机游戏的时间都没有, 因为也有排名, 他们班班有球队, 踢得不好, 就自然被踢出去了, 那么这个学生只能在下面当啦啦队;只要踢得好, 还可以进校队, 这里依然有竞争, 因为在校队踢得不好就会被退回;这个学校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内生动力就这样被激发出来了。因此, 我们的体育教育专业在科学研究方面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要研究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内生动力, 要把让学生运动转变为学生自己要运动。当然这需要很多相应的保障措施, 但是作为我们的一个基础性科学研究, 影响学生内生动力的因素肯定会涉及到制度、评价等层面。

2.体育教育的规律。在美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里, 有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就是教学法, 分类别 (如乒乓球、羽毛球属于球拍类, 篮球、排球、足球属于场地类) , 分次序, 按照不同方法, 进行教学, 这是教育的规律、学习的规律, 也是运动技能习得的规律。这些不是坐在那儿写教材就能写出来的, 得靠科学研究, 孩子几岁开始打篮球是合适的, 几岁开始先学什么是合适的, 这其实就是一个运动习得的过程, 是一个学习过程的规律。体育教育需要教师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想法, 要教会学生身体运动的规律和方式, 就要思考什么时候教, 怎么教效果更好。如, 怎么挥拍击打空中的乒乓球, 这种挥拍的优点是什么, 缺点是什么, 是否适合孩子, 多大臂力的孩子可以掌握好;先教他扣球、接球, 还是发球, 才会使他的技术提高得更快, 这些都是科学问题, 也是教育或者学习的规律。而且这种规律针对不同项目, 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是不一样的。所以小学的体育教育 (小学低年级和小学高年级的体育教育) , 初中的体育教育, 高中的体育教育, 都应该是不一样的。体育教育专业关于科研的第二个方面, 就是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如何提高教学效率。

3.学习效果的评价。体育教育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 有没有什么标准;体育教育办得好还是不好, 有什么样的评价标准, 这些都是属于体育教育专业本身的问题。体育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给学生上体育课, 上完体育课后, 教学效果怎么评价, 我认为在这个教学效果评价里一定得有学生的内生动力, 即通过教师在体育课中组织学生运动后, 学生对运动、对体育课是否更有兴趣了, 如果学生们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 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就是失败的。同时, 体育课的教学效果还应看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是否有提高, 还应看通过体育课的教学和体育训练后, 学生的综合素质或健全人格有没有发展, 这里每一个指标都需要认真地细化分析。怎么去评价学生的内生动力、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学生的运动技能, 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等都是对体育课、体育教师的评价, 也是让体育恢复它在整个教育中的重要位置, 或者是应有位置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为什么家长、校长、学生不重视体育课, 因为他们不知道体育课、体育锻炼原来会有更好的效果, 甚至还可以扩大。体育课和体育锻炼不但能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还能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而且对他们文化课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如果我们的体育课和课外锻炼能够有这样的效果, 它在教育中的地位又怎能不提高!所以体育教育科学研究第三个方面的核心问题, 就是学习效果问题。应该怎么评价, 有哪些既科学又简便的指标?而且这项工作做得好, 体育进入高考就没有了技术上的障碍, 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4.理论问题。首先, 要面向社会宣传, 理论如果不能够回应社会的需要, 不能回答老百姓最关切的问题, 那理论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体育教育的理论问题应该能科学地回答体育课、体育锻炼对一个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作用是什么, 理论报告不能只在体育圈子中进行, 而应该能真正地面向全社会, 教育公众, 让人们能够深刻认识到体育教育在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中、在他的综合素质里是必不可少的, 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理论问题。其次, 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讲, 体育教育应该如何发展?教育离不开技术的发展, 更离不开社会的发展, 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 会让我们的教育也跟随着发展;那么在发展过程中, 有哪些深层次的问题, 又有哪些是技术的问题, 还有哪些是由于技术的进步、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规律, 这些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这就需要每一位专家都来做这方面的研究。最后, 还要关注教学改革, 现在一方面是我们的教育教学理论太容易提出来了, 另一方面是我们的教育教学理论又太难提出来了, 之所以太难提出来是因为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我们的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现实情况, 即使那些提出来的各种各样的理论, 也因为不了解而各自为政, 各自根据自己坚守的那一片天就去构建一个未来世界的蓝图。所以, 我们真正需要的体育教育理论, 是能够扎根于现实, 并能够回应现实需要的, 这是我所理解的体育教育的科学研究。

在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的过程中, 以上四方面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这是阻碍我们学校体育健康发展最核心的四个问题。当然, 这四个问题的科学研究不仅仅限于体育教育专业, 也不仅仅限于体育专业, 它是整个社会、整个教育、整个科学研究都应该去关注的问题, 但首当其冲的应该是我们的体育教育课, 这是第一个目标。

(二) 人才培养

我们要针对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及时地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的规律, 这是体育教育专业的目标所决定的。我们要培养的绝大部分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都要去教体育课, 那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规格、达到什么样的标准, 就要看我们教学改革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除了按照课标的要求, 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还要根据我们的现实实践情况。

课标是一个理想的设定, 我们要上体育课, 要按课标上, 第一要有体育教师, 第二要有合适的场地, 这样才能按照课标上课。我们按照课标培养出人才, 可是到了学校后, 只按照课标来做, 而不去考虑现在整个学校体育的基本格局, 那也是有问题的。所以人才培养应该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结合, 最终的一个结合点就是我们要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工作, 体育教学改革总体的思路是在体育课, 在培养学生基本运动技能的基础上, 推进专项化的教学。专项化这个名字可能容易引起误解, 但这里所说的专项化不是培养运动员的专项化, 而是在体育课上, 一定要教会学生一到两项专门的运动技能, 而且在教会学生一到两项专门的运动技能之前, 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 这两项教授分别是基本运动技能的教授和专项化的教授, 这都应该符合科学的规律, 符合人体科学发展的规律。这两个规律结合起来, 就是我们下一步教学改革的重点、突破点, 就目前各个方面的试点情况来看, 这个应该有它的科学依据。如, 康庄中心小学一到六年级学生, 每周一节足球课, 再加上其他的体育课内容, 这样该校所有的学生都会踢足球, 而且身体素质发展都非常好。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加上基本运动技能的训练, 并且带着专项化的教学, 这样的体育课就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运动技能, 而且还会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 通过反复地训练比赛, 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体育教育的人才培养应该是培养出适合做这种体育教学的人才, 人才的培养规律应该是多元化的, 有不同的模式, 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育联盟来认真地研究这个问题, 不只是根据学科本身的特点, 而且要结合40万所中小学的体育教育实际, 还要有国际比较, 要非常关注我们的现实问题。

我们现在要培养体育教育的人才, 要培养体育教师, 我们就一定要懂中国历史, 即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 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就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而有教无类正是学校体育的一个最重要原则, 是面向人人的, 每一个人都要学习;因材施教就是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天赋秉性、兴趣爱好、体形身高为他们设计合适的体育项目及训练方式。我们还要懂中国的现实, 就是我们现在还有15%的学校没有体育教师, 60%的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不达标。我们也要懂马列, 即科学的规律。所以我们的人才培养应该如何去设计, 需要集思广益。

现在教指委正在牵头制定体育学所有专业的国家教学质量标准, 前期的工作做得非常扎实,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人才培养的问题, 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 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我们要把人才培养扎扎实实地做好。要实现这个目标, 我们需要经过不同的路径实现, 而且核心环节就是人才问题。

(三) 社会服务

体育教育专业最重要的社会服务就是指导中小学以及大学体育课的教学和训练。现在从事体育教育的一些教授没有教过体育课, 可能他们就不了解现实的体育课怎么教, 这是一个大问题, 而今天成立的体育教育联盟有高校的专家、中小学校长和体育教研员, 能把所有体育教育资源汇集在一起, 可以为这些没有教过中小学体育课也没有见过中小学体育课怎么上的教授提供一个平台, 这就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 教授们要走到中小学中去, 一方面了解学习, 另一方面教授的理论、科研也可以在现实中指导一线教师的实践, 这应该是体育教育联盟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的一个方面, 就是让专家的聪明才智能够有发挥的舞台, 同时也让我们的专家能够有机会去最前沿、最基础、最一线的体育教育实践中汲取营养。如果体育教育专业的教授能够每年有一个月的时间到对口联系的中小学去走一走、看一看、评一评, 他们的理论方向、科学研究的选题很可能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体育教育联盟在这个方面其实可以做很多工作, 我国有三百多所高校有体育教育的专业, 每一个体育教育专业能够对口十到二十所中小学, 就近训练, 既是科学研究的原点, 也是我们人才培养的榜样, 同时也是我们社会服务的一个点。所以, 这方面大有可为, 这才是真正把体育教育的资源从高校到中小学打通, 能够形成一个良性机制, 这个机制打通以后, 将繁荣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 也一定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成果。

(四) 文化传承

体育教育究竟该如何去体现文化传承的功能。近段时间, 习近平同志曾在北京大学对青年学子发表了讲话, 在上海对党政干部发表了讲话, 在海淀民族小学对少年儿童发表了讲话, 讲的是同一个主题——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习总书记讲到的核心价值观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 也就是要弘扬我们的文化传统, 那么体育教育如何在实践或者在培养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也是体育教育的题中之意。习总书记希望对青年人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能勤学、修德、明辩、笃实;对少年儿童的要求:第一, 记住要求;第二, 心有榜样;第三, 从小做起;第四, 接受帮助。

我们体育教育培养人才, 面对的正好是青年、大学生和小学生, 如何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如何帮助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体育领域大有作为, 体育教育完全可以在这样的一项任务里发挥其独特的优势。首先从文化文明的传承来讲, 民族体育在我们的体育教育中, 应该占据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 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其次, 在体育教育里如何去体现我们的核心价值观, 我们可以通过体育竞赛、体育锻炼的一些仪式化程序去实现, 更要通过体育课和体育训练去实现;有体育竞赛的基本规则, 有教师做榜样, 让学生们照着去学, 完全可以起到德育作用, 这也是我们下一步整个学校体育工作如何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面, 那就是以下两个方面:一个是我们的民族文化, 另一个是通过体育能够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提升全面素质。

民族体育怎么实现, 体育课怎么去体现, 怎么包装成孩子喜欢和热爱的运动项目, 这不仅仅是体育的问题, 也是文化和软实力的问题。在整个体育教育专业里, 我们需要理论的创新, 需要编排方式的创新, 需要让我们的民族体育首先深入中国孩子的心里。现在中央领导提出武术要走向世界, 走向世界没有问题, 现在全世界已经有很多地方有人在练中国武术, 同时我们要让武术走进学校。曾有人说:“我们的武术到了日本就变成了柔道, 到了韩国就变成了剑道, 后来又变成了跆拳道”, 人家都属于“道”了, 我们还是“套路”, 这是因为现在的我们还没有把民族体育提升到一个重要位置, 因为它还需要被认真地研究和包装。我们怎么把武术变成道, 首先要让孩子们练起来, 但练习的时候不要一上来就让他们踢腿、压腿, 压两小时腿的话, 孩子就都跑了, 就导致了学生喜欢武术但不愿意上武术课;要让学生既喜欢武术又喜欢上武术课, 就要让他们感兴趣, 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谁去认真研究过少林拳怎么才能够让孩子们喜欢, 怎么才能够让全世界人民接受, 怎么教, 怎么表现……包括开始的仪式、最后的敬礼, 这些东西都需要专业人士去研究, 需要我们体育教育专业去拓展。

以上四个方面就是高等学校的使命和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三、体育教育联盟的核心任务

我们目前计划成立九个联盟, 包括教学改革联盟和今天成立的体育教育联盟, 以及七个项目联盟 (篮球、排球、足球、田径、游泳、体操和武术) 。其中, 项目联盟是第一批要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首先推出的七个项目, 这七个项目的联盟由体育院校牵头。我们的项目联盟今后可能还会继续扩大, 可能还会有一些分项目, 如乒乓球、羽毛球等。

(一) 为学校体育的教学改革做好理论和人才的储备

理论准备和人才储备是体育教育联盟首先要做好的事情。我们下一步的体育教育改革涉及到的牵引力问题、保障问题、教学改革问题, 都需要理论知识, 也都需要人才储备。

(二) 成为每一个人内心真正想做的事情

要成为每一个人内心真正想做的事情, 要成为原发性的推动力, 就需要实践, 就需要我们的体育教育联盟、教学改革联盟和七个项目联盟形成互动, 这也是我们要重点推进的层面。

(三) 解决教学改革中的核心问题

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科学性, 也就是我们要研究教育和学习的规律, 每一个运动项目如何循序渐进地教学。这就要打通大学、高中、初中、小学, 从小学开始确立一个项目的发展应该如何去教学, 有了教学大纲和专项化的教学后, 还要有学生运动技能的等级评价标准与专项化教学的效果评价, 也就是学生掌握教师所教项目的程度。我们还要进行每个项目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开发等一系列工作, 为整个教学改革提供原发性的材料。所有这些, 除了项目联盟, 也离不开体育教育联盟和教学改革联盟全方位的改革。体育院校牵头的项目联盟, 要制定具体项目的教学大纲、等级评定标准, 要根据联盟的构成进行推广。所以联盟的作用就是把集体的智慧和资源集中起来进行最优化的组合, 然后试图达到最佳的效果, 并经过全体加盟的高校、科研院所、大学与中小学的积极参与, 都来关注学校体育, 都来关注如何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 篇3

新华网总裁田舒斌发表主题演讲。他表示,移动互联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网课、学习软件、MOOC(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微课、文库等等一系列新的学习方式,为互联网教育的个性化和定制化创造了条件,学习形式也正在从课堂内的师传身教的单一模式迈向“时时可学习、处处可学习”的全媒体教育模式。

当前在线教育的学习方式、路径、习惯等均和传统教育不同,线下内容搬至线上的网校模式已经被证明不能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由于長期以来在线教育的内容开发能力薄弱,兼具互联网技术和教育素质的人才匮乏,加上教育资源的分散性明显,内容开发已经成了制约在线教育发展的瓶颈,在线教育平台的模式探索成为关键。随着新华网等更多相关方的加入,国内在线教育的格局将迎来新变化。会上,新华网在线教育与合作伙伴举行了签约仪式。

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 篇4

第一,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才为德之资,德为才之帅。广州大学已经进入高水平大学的关键时期,不忘初心,育人为本,树德为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机会,努力求知问学,培养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专业人才;又要教育引导学生提升综合能力、分析能力和协调能力,培养实用人才。

第二,培养学生爱党爱国情怀。育才造士,为国之本。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四个自信”,肩负时代重任,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用心学习,真心爱党。爱国主义是指在知祖国、爱祖国的基础上,立报国之志、学报国之才、践报国之行。一个真正的人才,不仅要拥有才能,更要拥有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首要一点就是热爱祖国。所以,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民族责任感也是教师的重任。

第三,做优秀的人民教师。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培养优秀人才,必须有优秀教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也对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进入新时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

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 篇5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主要是对全市教育系统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复牌、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动员全市教育系统上下统一思想,明确任务,以“决战决胜、志在必得”的精神,扎实做好各项迎查准备工作,确保以优异成绩助力我市顺利通过复牌、复审。

刚才,庄健同志传达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方案,对两项工作作了具体部署和安排。今年以来,全市教育系统立足教育实际,充分发挥系统优势,五区联动,全员参与,推进教育系统各项创建工作扎实开展,学校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市教育局党委多次研究部署全市教育系统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及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要求全市教育系统上下齐心,坚决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任务,确保教育系统不失分,为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及及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增光添彩。各区、各学校要按照两个方案要求,一定要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提高认识站位,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4月21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xx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暨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动员大会,王书记、孟市长出席会议并讲话。王书记在会上指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座城市综合实力、内在魅力和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国家卫生城市是衡量一座城市基础设施和卫生管理水平的“金字招牌”,二者都是反映城市现代化水平的“国字号”荣誉,是许多城市梦寐以求的荣誉之冠。从

2011

年成功创建至今,xx一直保持着这两块招牌,但由于去年我市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全国文明城市资格被暂停一年,今年进行复牌;国家卫生城市是每隔三年进行一次复审,今年是复审之年。无论是全国文明城市复牌,还是国家卫生城市复审,二者目标是一致的,都必须顺利通过验收,两块牌子哪个也不能丢!如果丢了,按现在的竞争态势,未来几年内很难再创上!如果丢了,我们就对不起诞生伟大沂蒙精神的革命老区!如果丢了,我们在座的各位就是xx发展的历史罪人!当然,我们冲击复牌、复审,不是为了创建而创建、不是为了牌子而创建,而是通过创建这个载体,自我加压、自抬标杆,着力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着力提升群众生活质量。2018年是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评选周期的第一年,根据惯例,测评体系将会进行较大调整,内容会再增加、范围会再扩大、标准会再提升。今年的复牌测评是由中央文明办直接率队检查,测评的针对性、专业性更强。同时,为体现常态长效要求,在原有材料审核、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基础上,测评难度升级加码。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也是由国家爱卫办直接到各地市暗访,发现问题,随时记录扣分。教育系统是全市文明城市创建和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的重要组成,我们要清醒认识教育系统在创城中的重要摆位,作为创城工作的重要责任部门,我们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市教育局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局长尹传斌同志任组长,局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局各科室负责人任成员的创城工作领导小组。尹局长多次调度部署创城工作。尹局长提出,要发挥教育系统行业优势,将创城工作与日常工作相结合,逐一落实创城各项测评指标,提出“创城工作教育系统不失一分”的底线要求,实现全员参与、多点发力。各区、各学校一定要用好创城这个载体,用好《测评体系》这个评价标准,不断完善学校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水平,努力把学校建得更好、管得更好。

二、明确工作任务,坚决打赢创城工作硬仗

全国文明城市复牌、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涉及面广、任务量大,我们的学校虽然有一定的基础,但与测评标准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必须任务再明确、重点再突出、措施再抓实,迅速进入战时状态,扎扎实实做好各项迎查准备工作。

(一)要迅速行动,立即投入到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迎查中去。

从时间上看,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先于全国文明城市复牌。现在已经是5月,根据掌握的情况,近期省里要进行复审,省爱卫办已经开始行动了,随时会来xx暗访,7至9月国家就要进行复审。可以说,大考临近、大战在即,留给我们的时间非常紧张,必须迅速行动、全力以赴。一要对照指标“查”。这次复审主要有11个方面、40类项目、164项指标,其中涉及教育系统4个方面、4类项目、18项指标,涵盖健康教育、重点场所卫生、食品安全、病媒生物防制等,各项指标均须达到规定标准,需要做的工作非常多。同时,复审的要求越来越高,暗访的针对性越来越强,抽查的面越来越宽,而且专门找最差的地方看,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各区、各学校要以《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和《暗访考评细则》为标尺,进行一次全面梳理,一条一条列出清单,明确责任时限,提升质量水平,确保全部达标。二要突出重点“整”。要把环境卫生、健康教育、食品卫生安全、传染病防控、病媒生物防制这5项作为重中之重,标准更高一些、要求更严一分,集中力量、全力攻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私自降低标准,确保万无一失。三要聚焦问题“改”。从掌握的情况看,除了校园环境、校园建筑工地监管等常规问题外,我市还有一个新的问题,就是今年复审的范围将达到300平方公里,较2015年新增50平方公里,这些新增区域都是由过去的农村变成了现在的城乡结合部,范围内的中小学校、幼儿园均属于复审暗访的对象,要重点加大整改力度。一定要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施策、倒排工期,整改一项、销号一项,确保问题全部整改到位。

(二)要夺回荣誉,让全国文明城市的牌子更响更亮。

这次全国文明城市复牌,与以往复审相比,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压力更大。据了解,我市将于今年10月份接受中央测评,之前省文明办还要先行检查,这次测评不仅看你干了没有,还看你干到什么程度、效果如何,测评难度升级加码。比如测评交通秩序,除了现场察看,还要随机调取测评前若干月份的监控视频,进行考察赋分。面对这样近乎苛刻的要求,即使条件较好的区和学校,也很难保证不出问题,必须细之又细、严之又严,全力打好复牌之战。一要围绕测评体系抓提升。《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是测评的根

本依据、考试大纲。其中,《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共有90项测评内容,涉及教育系统13项;《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共有27项测评内容,涉及教育系统21项。围绕这些要求,市教育局梳理了教育系统的任务,细化了责任清单和标准清单,各区、各学校要制定方案,深入查找不足,抓紧时间整改,务必在短时间内实现全面提升。需要指出的是,校园内外各类公益广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校园周边环境等指标,是历年测评的重点,也是失分较多的地方,要坚持“解决一个问题、建立一个机制、跟上一个制度”,坚决避免陷入“整治、反弹、再整治”的怪圈。二要围绕师生素质抓提升。教育系统文明城市创建的根本是师生素质,有文明的师生才有文明的学校。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点,贯穿于校园教育全过程和各方面,在中小学校、幼儿园内外营造浓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氛围,切实提升中小学校、幼儿园的“精气神”;要坚持典型引路,组织开展美德少年选树活动,发挥美德少年的榜样作用,实现评选、学习活动常态化,凝聚正能量、弘扬新风尚;要加强未成年人教育,以“文明校园”建设为载体,在清明、六一、七一和十一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未成年人带动,影响家庭、文明社会;要结合读书系列活动组织开展以孝敬、友善、节俭和诚信为主要内容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加强未成年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严格落实中小学校体育课、德育课、少先队活动,确保落实好、效果好;要大力普及志愿服务,围绕文明创建,设计与创建有关的项目,进一步营造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三要围绕学校管理抓提升。学校基础差一点、硬件弱一点,可以通过精细化管理来弥补,但是管理跟不上,就只能是金玉其外、徒有其表。角落里的一堆垃圾就可能影响整个校园的整洁。学校管理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把更多精力放在小事小节上,一件一件抓,一个一个管,在细微之处见功力。所以,我们要把精细管理贯穿始终,坚持源头治理,把问题解决在根本,把工作做得更好。同时要注意方式方法,把功夫下在平时,不能寄希望于测评前的临时突击,真正把创建这项日常工作做好做实。

(三)要以创促建,保证全体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是文明城、卫生城创建的重要内容,前期,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开展学校安全六个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临教办字〔2018〕19

号),其中将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治理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各区、各学校、幼儿园要按照通知要求,构建长效机制,确保食品卫生安全不出问题。具体要突出“三个抓”:一要抓进货入口。严格执行食堂食品

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采购索证索票及进货查验制度;

严禁采购、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

或地沟油、不合格调味品、工业用盐、过期变质食品等。二要抓主体责任。明确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是校园“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严格落实学校食堂《餐饮服务许可证》、《健康证》上墙制度,建立完善学校食堂突发安全事故和卫

生事故应急反应机制,要深入推进量化分级管理、“文明餐桌”等活动,完善软硬件设施,保证全体师生“舌尖上的安全”。三要抓过程监管。要严格落实食品留样制度;加强库房管理,定期检查有无储存和使用过期、霉变、腐败变质的食品及原料;定期对电器、燃气设施进行安全检测;定期对水质进行监测。

三、强化责任担当,凝聚形成工作合力

顺利实现创建目标,是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作出的承诺,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全市教育系统上下要有打大仗、打硬仗的思想准备,不怕苦、不怕累,团结协作、狠抓落实,确保以优异

成绩通过复牌、复审。

(一)要加强领导。

复牌、复审测评考核,不是一般的走一走、看一看、听听汇报的考核方式,而是聘请专门调查机构,组织专

业队伍随机暗访,考核覆盖面广、难度大。要严格落实各区、各学校、幼儿园工作责任,确保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市教育局将按照督导分工,分片督导,解决突出问题;各区、各学校、幼儿园负责同志要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及时掌握迎查工作情况,抓住薄弱环节,现场办公,切实解决。

(二)要夯实责任。

各区要履行好属地管理责任,刚性管理、敢于碰硬,做好各项工作;各学校、幼儿园要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各区、各学校、幼儿园要把创建各项任务融入常态工作,将创建工作与学校常规教育教学管理相结合,细化到处室、到岗、到人、到天,确保每一件事都有人抓、每一项任务都有人管,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

(三)要用好奖惩。

各区要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对重点工作和薄弱环节,坚持“一天一督查、一天一调度、一天一反馈”,及时通报进展情况,加快工作推进,确保各项创建指标全部达标。市教育局也将成立督导小组,不定期到各区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进行通报。对措施不力、行动迟缓、工作失职、推诿扯皮,影响全市创建整体效果和进度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四)要敢于担当。

担当是一种境界、一种素质、一种能力。担当不是口头上的担当,而是行动上的担当,具体要做到“五到”。一是“心到”,就是要用心、用脑,境界要高、标准要高、要求

要高,决不能自降标准、自我放松;二是“眼到”,每一个参与创城的同志,一定要眼中有物、目中有活,敢于、善于发现创城中存在的问题,不能走马观花;三是“口到”,不能光讲成绩,更重要的是善于讲问题、讲任务、讲责任,同时向广大师生、家长讲清道理,做好宣传;四是“脚到”,就是沉下身子、迈开步子,走出办公室,到一线站点,到各学校、幼儿园去,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五是“手到”,就是亲自动手,亲自到现场督促环境卫生、纠正不文明现象,言必行、行必果。

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 篇6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篇 1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这次动员大会,目的就是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来一次大发动、大鼓劲、大部署。刚才,清香部长通报了省调查总队检查测评的有关情况和市督查组的督查情况,几个单位的负责同志作了表态发言,省委宣传部罗志丹副部长作了重要讲话,渐伟市长作了一个很好的动员报告,总结了工作成绩,部署了创建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借此机会,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认识,增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信心

根据中央文明委的文件精神,常德已经取得申报全国文明城市的资格。这是展示常德魅力、提升常德品位、凝聚常德精神、推进常德发展的重大机遇。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常委进行了认真研究,常委一班人思想高度统一,信心决心十足。从现在开始,全市上下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一鼓作气,全力以赴,奋力冲刺,争取成功。

“全国文明城市”是一块“金字招牌”。它是一个城市管理能力、综合竞争实力和持续发展潜力的综合体现,是我国目前综合评价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在城市竞争的新形势下,城市文明程度越来越成为一种发展的丰富内涵,一种无形的竞争要素,一种累积的重要资本。城市发展的历史不仅是创造和集聚物质财富的历史,而且是创造和积累文明成果的历史。城市文明的升华,是城市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既是促进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

打造城市形象的良好载体;既是提升市民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社会管理的有力抓手。不仅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美誉度,增强吸引力;也有利于提高市民的满意度,形成凝聚力。通过文明城市创建,城市可以树形象,企业可以增商机,百姓可以得实惠。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常德具备了良好的基础。一是有扎实的工作基础。1996 年以来,我们先后开展了两轮“四个城市一起创”,获得了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交通管理模范城市、中国魅力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等系列荣誉称号。在第一轮创建中,我们就获得了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的称号。通过这些年的创建,不仅建设完善了大批硬件设施,更重要的是积累了宝贵的创建经验,为今后的创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工作基础。二是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创建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把推动文明创建和解决民生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把宝贵的资源更多地用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从而赢得了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在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中,广大网民纷纷发帖留言,为文明城市创建出谋划策,提出很多建设性意见,充分体现了群众的参与热情。三是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这些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增长加快、效益提升、后劲增强、社会进步的良好态势。今年上半年,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势头。这就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们任重道远。全国文明城市被誉为“最有价值的城市品牌”,创建中竞争激烈、各项标准很高,不可能轻轻松松就能得到。当前,创建的时间非常紧迫,任务非常繁重,跻身全国文明城市,我们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巩固、完善和提高,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总之,我们要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孜孜以求的目标,激发全市人民的创建热情,迅速行动起来,兴起新的一轮创建高潮。

二、注重内涵,明确创建工作的目标任务

全国文明城市的内涵非常丰富,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是四位一体建设的一个总揽,任务非常明确,要求非常具体。我们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是为了应付一时的检查,更不仅仅是为了拿一块牌子、争取一项荣誉,而是要通过开展这项活动,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常德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真正把创建作为促进常德科学发展的重要契机。我们要高标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就必须始终坚持和突出发展这一主题,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更加自觉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牢固树立协调发展、理性发展、文明发展的理念,注重经济质量的提升和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真正把创建作为打造响亮城市品牌的重要契机。加快推进文化名城建设,推进城市科学管理,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城市环境美化,把常德建设成为“宜居住、宜创业、宜旅游”的生态型现代化城市。

真正把创建作为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的重要契机。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全民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践,不断提高市民的文明素养。大力营造良好的政风、民风、行风,让文明新风吹遍城市的每个角落。

真正把创建作为大力弘扬常德精神的重要契机。一座城市是需要精神支撑的。一个文化贫瘠、精神缺失的城市,即使拥有发达的经济,较好的硬件设施,也不能成为完全意义的现代化城市。我们要通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凝聚全市人民的思想意志,凝聚全市人民的力量智慧,大力弘扬“德行天下、和谐奋进”的常德

精神,大力倡导“创新创业”的风尚,让常德人民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让常德人民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三、加强领导,健全创建工作的运行机制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落实责任,齐抓共管,是创建工作全面顺利开展的有效方法和重要保证。没有这一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要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各级各部门要把文明创建作为推进全面工作的总抓手,摆上突出位置。市里已经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各区也要成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领导机构,全面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几套班子合力抓、条块结合共同抓的工作格局,及时有效地抓好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督促,确保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主要领导要树立大局意识,强化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带头履行职责,带头搞好协调,带头推进落实,确保政令畅通、高效运作,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市、区、街道、社区的各责任单位一定要尽快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明确工作标准、时限要求、具体措施和有关责任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要建立健全共创共建机制。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需要所有单位团体的积极参与,离不开全市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各单位都要站在全市“一盘棋”的高度,按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把本职工作与创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把行业创建与社区创建有机结合起来,把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主动协调配合,加强统筹推进。特别是对难度大、交叉扯皮多的问题,容易产生漏洞的环节,更要注重沟通联系,互相理解支持,积极主动,承担责任,多做工作,促进矛盾问题的有效解决。另外,要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广大群众的支持参与,是文明创建的成事之基、力量之源。要精心组织策划声势浩大的集中宣传活动,迅速展开强大的宣传舆论攻势,使文明创建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同时,对于群众的意见建议,要高度重视,及时做好引导,能够解决的及时予以解决。

要健全督导考核机制。市创建领导小组要加强全面督查和专项督查,查进度、找差距、明责任、抓落实。人大、政协、纪检、组织、人事部门要加强对责任单位的效能监察,做到责任全覆盖、管理无漏洞、创建无死角,并将督查情况作为考核部门和部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对工作不力、延误整体创建工作进程的部门和单位,要通过媒体进行曝光,并且追究领导责任。各区、各创建责任单位,要对本辖区、本系统开展自查和督查,确保创建各项任务的落实。

同志们,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只要我们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科学的态度和实干的精神去推动创建工作,我们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篇 2

同志们:

刚才,树森同志总结了创建成绩,分析了当前形势,对下一步创建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希望大家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全面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认识要继续提高

全国文明城市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是含金量很高的城市品牌,是反映我国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1999 年以来,濮阳市已连续四次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河南省独此一家,成为濮阳市十分重要的无形资产和战略资源。21 世纪是城市发展和城市竞争的时代,以城市文明为主要标志的新一轮竞争,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我们必须拓展

思路,借助创建文明城市这个载体,打造城市品牌,提高城市知名度,优化发展整体环境,对内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增强发展软实力,形成濮阳区域竞争新优势。全国文明城市指标体系,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目前,濮阳市正处于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濮阳的关键时期,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迫切需要进一步做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做到十个指头弹钢琴,四个文明一起抓,促进濮阳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越是欠发达地区,越要注重城市先行,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用高品位彰显新活力。创建文明城市之路就是发展之路、强市之路,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二、信心要切实增强

20**年和 20**年,中央文明委分别命名了第一批和第二批全国文明城市(区),全国已有***个城市(区)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区)”称号,其中内陆城市有内蒙古包头市、满洲里市,四川成都市,黑龙江大庆市,新疆库尔勒市等。20**年,中央文明委要命名第三批全国文明城市,命名范围将不断扩大,为内陆中小型城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造了条件。濮阳市经过多年来的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综合实力达到了新水平,竞争优势明显提升,具备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基本条件。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进而增强创建成功的信心。

一是濮阳市具有“七城二奖”的城市品牌,在全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濮阳市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品牌战略,濮阳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不断提升,相继获得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等“七城二奖”荣

誉称号。城市的建设管理、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生态旅游、居住环境、文化内涵得到了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全面优化。濮阳市的创建工作在河南省处于先进水平,在全国也有较高的知名度,濮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具有明显优势。

二是濮阳市通过实施“以工兴市”战略,综合实力得到显著提升。20**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实施“以工兴市,以工富市,以工强市”发展主战略,团结拼搏,奋力攻坚,全市综合实力显著提升。20**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元,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同时,注重大力发展卫生、科技、教育、文化、环保等各项社会事业,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矗

三是濮阳市通过抓思想作风建设,广大干部群众形成了强烈的干事创业精神。近年来,濮阳市扎实开展了“****”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三新”大讨论活动和科学发展观教育实践活动,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加强了思想作风建设。强力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大力实施治庸计划,自 20**年起,对 7 个县(区)、***个市直单位县级领导班子进行了综合考评,依据考评结果,严格兑现奖惩,激发了各级各部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的成效。全市人民在推进濮阳又好又快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务实、创新、和谐、致远”的“濮阳精神”,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勇攀高峰。

这些都是我们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有利条件。只要我们切实增强信心,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新的起点,在荣誉面前不停步,在困难面前不气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工作作风,继续保持持之以恒、与时俱进的创建热情,继续保持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继续保持创建依靠人民、创建为了人民、创建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执着追求,巩固创建成果,拓展创建内涵,就一定能够把濮阳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推向新阶段,实现历史性新突破,到 20**年率先在全省创建成全国文明城市。

三、关键内容要抓好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定要抓住关键、抓好重点。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让群众得益、使群众满意为落脚点,着力解决关乎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打破制约濮阳市创建工作的瓶颈问题,夯实创建工作的基础,努力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向更高、更深、更广的层次持续开展。

首先,要集中精力加快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经济发展上不去,综合实力不强,文明城市就失去了基础,创建工作就没有保障。当前情况下,要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与抵御金融危机、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在全市大力弘扬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精神。通过创建工作,凝聚更大的精神力量,动员全市人民打赢“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攻坚战。要坚持“发展抓项目、经济抓总量”不动摇,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以工兴市”战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加快城市经济转型,努力使濮阳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强劲活力,充满盎然生机。特别是当前要以市委五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为指导,切实抓好今年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工作,特别是要着眼于推动科学发展,着眼于化解金融危机,坚持以项目谋划和建设为抓手,突出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集聚区、招商引资、企业服务年、民生等工作重点,加快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促进濮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其次,要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城市形象作为一个城市的“名片”,是一种

“无形资产”,也是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必须把软环境和硬环境建设统一起来,着眼于改善人居环境和提高民生质量,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感,增强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对外吸引力、竞争力,也可以提高市民对城市的满意度,激发全市人民维护城市形象的热情。要树立“精品城市”理念,与建设休闲城市、旅游城市相结合,在求新、求精、求实上下功夫,努力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展现现代都市的新魅力。要坚持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坚决杜绝违规审批、违章建设现象的发生,对现有违规违章建筑要坚决予以强制拆除,提高规划执行的刚性,实现城市建设有序进行。要进一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厕、垃圾中转站、排水、路灯、交通等设施,全面整修城市道路,从细处着手,提高城市服务功能。要加快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充分挖掘濮阳市龙文化、杂技文化等传统文化的内涵,打造新时期具有独特魅力的濮阳文化,营造城市浓厚文化氛围。要加大濮水河、马颊河等市内河道治理力度,使河水变活、变清,两岸变绿、变宽、变亮、变美,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场所、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线。继续搞好城市绿化,增加街头游园,千方百计扩大绿化面积,做大做强濮阳市“绿”这个品牌,全力打造“生态、人文、精致、宜居”的新濮阳。

其三,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文明进步的必然趋势。创建文明城市,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培育人、教育人、塑造人,提高市民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要着力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市民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知荣辱、讲礼仪、守道德、有爱心,不断提高文明素养,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另一方面,要着力提高市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把建设学习型城市与创建全国文明

城市结合起来,广泛开展读书活动,鼓励市民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科技文化、法律法规等知识,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

其四,要真心做到务实为民。要切实把群众的呼声作为创建工作的第一信号,在创建过程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使创建活动成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和发展工程,充分激发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提高群众对创建工作支持率和满意度。紧紧围绕影响发展稳定的主要问题、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使创建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切实让群众通过创建得到实惠。要深化“平安濮阳”建设,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健全社会舆情沟通和分析机制,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健全基层组织,建立和完善群防群治体系和城市社区治安防范体系,切实维护社会的安宁和稳定,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要从涉及群众利益的一点一滴做起,高度关注困难群体的生活问题,既要在保障层面上做文章,又要建立健全以养老、教育、住房救助和法律援助等为主的城镇困难群体社会救助体系,广泛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大力弘扬团结互助、关爱他人的社会风尚,形成困有所帮、残有所助、孤有所托、老有所依的和谐局面,使全市处处体现现代人文关怀,让人人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四、工作机制要创新

体制机制建设是一项根本性建设。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成效的创建体制机制,是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

一要健全组织领导机制。进一步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各种资源整合起来,把各方面力量动员起来,形成深入推进创建活动的强大合力。

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创建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创建工作。各级文明委要充分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充分调动各成员单位的积极性,促使他们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多管齐下、多措并举的工作格局。

二要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对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考核,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三年规划中的目标任务分解到部门、单位和责任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做到目标、任务、责任三落实。市委要把创建任务完成情况列入督查内容,市政府要把创建任务列入政府工作目标管理,以责任推进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三要进一步完善投入保障机制。根据工作需要和财力状况,进一步加大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强对创建工作的财力支持。要灵活经营城市,吸引外资和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建设,形成多元投入机制。

四要建立健全督查考评机制。加强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社会监督,通过专业机构测评、民主评议、行风测评、网络舆情、服务热线和市民义务监督等方式,广泛听取市民群众的对创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创建办每月检查一次,指挥部每季度检查一次,指挥部政委、指挥长半年听一次汇报,检查一次工作。要采取文明委领导、文明委成员单位领导巡视督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调研视察,组织人员明查暗访等多种方式,加大督查力度,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督导基层单位抓好工作落实。要改进考评办法,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纳入市委对市管领导班子的综合考核,把明查与暗访结合起来,把专业考评与群众评议结合起来,把集中考评与日常工作评价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公开、公正、公平,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走上规范化、常态化轨道。

同志们,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既是时代的要求,更是群众的期望;既是创建的承继,更是全新的开始。全市上下要迅速行动起来,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努力使濮阳这片热土真正成为宜居宜业、民富民安、共建共享的文明之城、和谐之城、活力之城和幸福之城。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篇 3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目的就是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坚定信心、再接再厉、顽强拼搏,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举措,奋力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各项工作,力争明年我市顺利通过评选,进入第三批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全国文明城市是全国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是城市形象和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最有价值的城市品牌。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这个光荣称号,对于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扎实推进“三个同步”、全面实施“二次创业”、努力实现“经济升级,城市转型”、建设美好柳州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当前,全国许多城市都在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市要实现“全国文明城市”这个目标,竞争非常激烈,任务非常艰巨,所以我们叫“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一个“争”字,说明了竞争的激烈,也说明了我们拼夺的决心,我们对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充满信心!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和提高市民素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市经济长期保持了强劲的增长态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深入开展,广大市民的文明素质日益提高。我市作为两届“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和全国首届、全区唯一获“创建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称号的城市,已经具备了向“全国文明城市”发起冲刺的基础和条件。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始终保持顽强斗志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咬定目标,志在必得,一鼓作气,务求成效。下面,我就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讲两点意见:

一、明确任务,突出重点,扎实推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各项工作

从现在到明年“全国文明城市”验收只剩下一年多的时间,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要求,我们的一些指标还有很大的差距,还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时间确实很紧、任务十分繁重。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必须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明确要求,抓住关键,强力推进,重点突破,打好争创工作的攻坚战。根据争创目标,我们必须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夯实基础,进一步加强硬件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硬指标、硬任务,也是我市创建过程中难度较大的一项工作。要把与文明城市创建关系最大、能够迅速改善城市形象和老百姓得实惠的项目作为重点,加大建设力度,以实实在在的创建成效争取群众的支持和信任。一要完善公共服务设施。要全面落实“公交优先”方针,科学规划公交线路,加快公交专用道路建设,合理设置公交站点,加大公交车投放和车况改善力度,完善公交网络,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保障公交车的道路优先使用权。要全面更新“城市家具”,对街头的电话亭、邮政亭、配电箱等要统一管理、统一标识、专人维护,确保市容市貌的整洁。要合理规划配置公园、农贸市场、银行、幼儿园等居民生活相关设施,为市民提供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要加快城市危旧房、“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工作,增加廉租房、经适房供应,加大限价商品住房建设力度,充分发挥保障和调控功能,满足社会各阶层住房需求;二要完善市政设施。继续完善城市路网,推进城区路网工程项目和外环路交通项目建设,实现外环贯通,提高城市道路交通通达度。

继续推进支路巷道疏通工程,改善巷道通行条件,方便市民出行。要加紧对全市排水设施进行检查,确保污水管网畅通,不发生污水外溢现象。要加强道路公共设施的巡查力度,确保各项市政设施功能完好;三要完善公共文化设施。要加快推进柳州体育馆、柳州游泳馆建设和功能完善,大力推进水上大舞台、刘三姐文化娱乐中心、文化主题公园、柳州工业博物馆、文庙重建工程、白莲洞古人类遗址博物馆、军事博物园等重点文化建设工程,提高全市人均文化、体育设施面积。要通过环境整治和改造,体现创建惠民、创建利民、创建便民的创建宗旨,使广大市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带来的新变化。

第二,攻克难点,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城市环境是城市文明程度最直观、最直接的表现。在新的形势和环境下,要巩固和扩大我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成果,就必须着力优化城市环境,增加城市内涵,提高城市品味,营造和谐的城市秩序。一要彰显生态宜居特色。要坚持打造生态宜居柳州的发展理念,加大生态文明的影响力、约束力和执行力。要结合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深入开展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全民行动,以全民动员、全员覆盖、全社会参与为主要途径,大力倡导环保理念,积极弘扬生态文明,保持绿地和公共设施完好、整洁、美观,不断增强市民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推动形成绿色健康、文明节约的低碳生活方式;二要整治市容市貌。要重点解决部分地区脏、乱、差的问题,清理卫生死角和管理盲区。要集中优势兵力,采取有力措施,着力清除城市主(次)干道两侧、沿街店面周边、施工拆迁等工地周边、城郊结合部、背街小巷、居民小区的暴露垃圾,力争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成效。对城市商业设计、垃圾处置、市容保洁、街景改造、灯光亮化、户外广告设置、公共设施及摊点定位等多个环节实行全方位精细管理和长效管理,美化市容市貌,提升城市品位;三要维护社会秩序。要扎实推进“诚信柳州”建设,营造规范守信的发展环境。深入开展为纳税人办实事、创建文明机关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打造诚信政府,建设文明高效机关,以良好的政风引导社会风气。要继续实施平安建设工程,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快推进“天网工程”,建设平安街道、平安社区、平安校园。要教育和引导市民遵守法律法规,合力营造安全有序、诚信守法的社会环境。

第三,抓住根本,进一步提升市民素质。市民是城市的主人,是争创文明城市的实践者和受益者。市民的文明程度决定着城市的精神气度和风貌,决定着创建文明城市的成败得失。只有全面提高市民素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最终目标才能实现。一要抓宣传教育。柳州是历史文化名城,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升,柳州人更应该成为社会文明的典范。要引导市民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非观,学会“知荣辱、明是非、辨善恶、分美丑、识真假”,规范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礼仪教育,充分利用学校、企事业单位职校、社区讲堂等平台,对广大市民进行礼仪知识普及教育,把社交礼仪、工作礼仪、生活礼仪、家庭礼仪等渗透到千家万户;二要抓规范养成。通过开展“争创文明城市,争当文明市民”、“告别陋习树新风、走向文明见行动”、“交通文明工程”和“文明进社区”等活动,组织广大市民学习现代城市居民必备的文明、卫生、交通、环保等知识,融教育于管理之中,引导广大市民树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觉纠正不文明行为;三要抓文化熏陶。按照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在努力提升城市文化品味的同时,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乡村文化、企业文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等,不断提高群众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努力营造欢乐祥和、健康向上的城市氛围。四要抓示范引导。深入开展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示范街等创建活动,不断扩大创建的覆盖面。认真抓好“五好文明家庭”、“十星

文明户”等文明创建工程,广泛吸引群众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宣传体现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风尚,形成关爱他人、帮贫济困、团结友爱的风尚,形成遵纪守法、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的风尚,形成自强不息、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的风尚,真正使创建活动成为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的过程。

第四,突出创新,进一步打造创建特色。全国文明城市的指标非常全面、具体、严格,创建城市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只有立足实际,打造自己的特色,打响自己的品牌,才能在这场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中取得优势。当前,我们既要抓好测评体系中涉及的各项“规定动作”,更要结合实际积极创造柳州的“自选动作”,努力做到补弱项、建强项,扬优势、创特色。一是要结合发展抓争创。按照市委提出“三年四千亿,工业再翻番”的战略目标,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切实推进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制度创新、人才创新,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优势,进一步夯实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物质基础;二是要结合特色抓争创。要围绕“工业生态柳州,宜居创业城市”的特点,认真总结、着力创新,推出一批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创建活动,展示一批有影响、有亮点的创建品牌。要以“城在山水园林中,山水园林在城中”的自然地理优势为依托,通过显山露水,充分利用、发掘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优势,丰富绿化内涵,体现历史文化名城和山水园林特色。要继续实施城市绿地景观质量提升工程、石山河岸绿化工程,加快推进环江滨水大道、柳江沿岸、城市进出口道路的景观工程建设。要着力推动“城乡共建沿 209 国道柳州市工业文明辐射长廊”建设,通过区域性连片创建,促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三是要结合社区抓争创。近几年,我市社区建设工作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市、县区两级政府对社区建设高度重视、积极支持,广大社区工作者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带领

广大群众在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城市形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中,要进一步调动社区力量、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以创建文明社区、文明家庭为抓手,创新工作的载体和形式,促进全社会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争创工作的全面展开。

第五,注重导向,进一步营造争创氛围。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要依靠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要全市动员、全民争创。从现在起,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宣传工作要全面升温,要充分运用各种有效方式和载体,通过全方位、广覆盖的宣传活动,多形式、常态化的宣传教育,高密度、多视角的宣传报道,使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成为全市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的自觉行动,为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一要强化舆论宣传。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要通过专题、专栏、专访等多种宣传形式,大力宣传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目的、意义和《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基本内容;宣传市委、市政府关于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部署和重大举措,宣传全市各部门、各单位以及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创建取得的突出效果和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同时适度曝光创建过程中“不作为”现象和现实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提高争创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支持度;二要开展社会宣传。各社区、街道、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要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各种宣传阵地,大力宣传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应知应会、文明礼仪知识问答、窗口服务单位行业规范、市民守则和行为规范,结合阶段性的工作重点,推动争创工作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努力使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标准、要求和文明规范人人皆知;三要举办特色主题活动。要围绕争创工作,精心策划、组织开展“争创文明城市,争当文明市民”、“文明优雅好市民”等主题活动,围绕社会公德、环境卫生、行为规范、交通秩序等重点,组织开展各种宣传教育实践活动,让市民了解争创全国文明城

市为柳州带来的深刻变化,激发广大市民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热情,掀起争创活动的热潮。

二、加强领导,形成合力,确保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取得成功

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覆盖面广、牵涉范围大、关联度高的社会综合系统工程。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狠抓落实,确保创建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领导,市委将调整创建工作指挥部成员,具体领导和指导全市的创建工作。市委文明办(创建办)具体负责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将此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认真研究制定创建工作落实方案。主要负责人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对本县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创建任务亲自安排部署,亲自督促落实,定期总结经验,把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纳入单位目标考核内容,推动工作落实。要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市创建领导小组下达的目标,抓好责任范围内各项任务的落实,不推诿扯皮,决不能因工作不力而影响创建进程。

二是充分依靠群众。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必须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全市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力把市民对幸福家园和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转化为创建活动的巨大动力。要善于把动员群众和服务群众融为一体,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优势和作用,兴起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热潮,让广大市民在实际参与中真正得到实惠、受到教育、提高素质。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整合社会资源,实现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良性互动,把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全部工作建立在最广泛、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之上,形成人人争做城市主人翁,个个都为创建文

明城市作贡献的氛围。

三是形成工作合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系统性强、关联度高,必须加强协调配合。全市上下一定要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要按照创建方案和职能分工,明确目标任务,逐级落实责任,做到定人、定责、定进度,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对主动完成工作任务的要给予表扬;对影响创建整体进度的,要通报批评并进行责任追究。为了确保创建工作的正常开展,市财政要有必要的经费保障。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也要确保必要的经费投入,保证各项创建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

四是狠抓工作落实。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硬任务,硬任务就要有硬指标,更要有硬措施抓好落实。要切实加强督查。建立健全督查工作制度,对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履行职责、推进工作、完成任务的情况要进行高密度、多轮次的督查考核,定期通报进展情况。要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切实落实创建责任,提高创建成效。

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 篇7

大会围绕如何实现翻转课堂及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这一话题进行研讨, 专家学者、校长及一线教师纷纷谏言献策, 在理论与实践上给与会人员带来了一场信息化的教育盛宴。大会还通过“手印墙活动”成立了全国翻转课堂名师研究院。在全国县域教育均衡联盟圆桌论坛上, 各专家学者就县域教育均衡等问题展开激烈讨论, 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千名教师进课堂”活动是本次大会的又一亮点。与会专家、教师走进肥城市蒋庄小学和桃花源小学, 现场观摩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社会和校本课程等12个学科的课程, 亲身感受翻转课堂的别样风采。

全国徒步大会百色站落幕 篇8

本次比赛由中国登山协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百色市人民政府主办。乐业县人民政府、凌云县人民政府、百色市体育局、广西社会体育运动发展中心承办。

23日的线路全长18公里,线路经过著名景区大石围天坑群,随后要接连穿越几个难度很大的溶洞,其中,离终点最近的红玫瑰大厅是亚洲第二地下大厅,为了不破坏溶洞本来的地质结构,线路全部是按照洞体自然结构设计。24日的线路和23日相比,虽然没有了难度较大的溶洞,但是17公里的路程中只有4公里的硬化路面行走起来比较容易,其他13公里全部为山路。近期正值广西的雨季,湿滑而泥泞的道路给队员们增加了不少难度。凌云的风景和乐业的险峻形成鲜明对比,层层叠叠的梯田,晶莹剔透的浩坤湖充满了细腻而玲珑的情调。

上一篇:星期八小镇春游感想下一篇:交行白金信用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