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的概念(精选8篇)
感恩的教育就是爱的教育,人若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培养其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美德,且能够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对其成人后走向社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让孩子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学会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引起的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感恩心理培养的重要性
当宝贝长大成人了,如果不懂得对父母及家人感激,那么这种养育一定是失败的。其实,感恩的教育就是爱的教育,人若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培养其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美德,且能够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对其成人后走向社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感恩教育中应避讳的话语
“爸爸妈妈给你买了这么贵的衣物、玩具,你看看别的小朋友有吗?”父母总认为自己所付出的,是宝贝愿意接受的,其实并不是这样。有时候,父母所付出的不一定是宝贝需要的,甚至是宝贝厌恶的。一旦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回应,父母就会表现出失望:“我们为他付出了那么多,宝贝却不领情!”值得思考的是,父母在为宝贝付出的过程中是否征求了宝贝的意见?“我要给他什么,怎么给”,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宝贝才会体会到父母是在用心为他考虑。父母要知道他的需要,并尊重他的需要,从这一点上看,宝贝与父母应该是朋友关系。
“爸爸妈妈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啊!”
除了明白宝贝的需要外,还要让他了解,父母并没有想要在将来向宝贝索取回报。父母常常会在宝贝面前说:“爸爸妈妈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啊!”
表面上是希望通过这种方法强化父母付出得多,其实恰恰相反,这给宝贝造成了心理负担,它暗示了“我付出给你,你要偿还”,这样,宝贝就算回报也不是出于自愿,而是一种偿还负债的心态。
“宝贝你累了吗?渴了吗?饿了吗?”
生活中,经常看到父母给宝贝无微不至的关怀,而按照常理,现在接受关心的一方应该懂得珍惜。但有时候,父母在宝贝还没有提出要求前,就为他考虑得十分周全,宝贝从来没有缺少过什么,也就不知道“有”与“没有”的区别。殊不知得到太容易,往往不会珍惜。
因此,父母可以做的是,在必要的时候让宝贝受一些“苦”,这个苦就是别总是太急着满足宝贝。只有当他有需要的时候才给,这样宝贝才知道需求的满足来之不宜,才懂得珍惜。
教孩子学会感恩的10个办法
1、让孩子从感恩父母做起
父母应该让孩子理解父母的艰辛。如今不少孩子聚在一起往往吹嘘自己的父母地位怎样显赫,怎样日进斗金,却不愿讲父母真实的工作状况。事实上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父母工作的辛苦,更不知道父母的钱是何等的来之不易。
据资料调查显示70%的小学生认为父母的付出是天经地义,没什么过意不去的。在这种情况下,有意识地把孩子带到父母的工作现场,让孩子一起参与劳动,让其亲身感受父母工作的艰辛,挣钱的不易。父母对孩子付出的一切是不求回报 1的,但是在他成长过程中,让他学会接受爱心,懂得感恩,知恩图报是不可缺少的一课。
2、父母要起表率作用
孩子好动、好模仿、可塑性强,容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父母的一言一行,在有意无意中孩子都会看在眼里,慢慢地记到心里,并逐渐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因此,作为父母,在对孩子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应秉持“以身作则”的原则,做好感恩的表率。
不仅使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常怀感恩之心,用感恩的眼睛看待周围一切,还要用自己的爱引导孩子、感染孩子。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关爱或帮助父母时,父母应敏锐体察,适当感谢和鼓励孩子。父母的这种感恩方式,不仅言传身教,使孩子切身体会到父母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也使孩子体会到了施恩的快乐。因此,父母的表率行为,对引导孩子感恩、施恩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3、父母要在孩子面前学会“示弱“
如果父母总能把每件事做得又快又好,那么孩子就没有机会插手帮忙。久而久之,孩子便习惯了接受,他所有的需要都被父母无条件地满足了,理所当然地认为什么事情都应该先满足他,认为别人的给予都是应该的。
父母学着在孩子面前“示弱”,孩子能够做的事情就让孩子去做,让孩子去吃苦就是让他懂得父母和别人的给予与帮助是一种“恩惠”,而不是理所当然或者欠他的。
4、父母要充分利用各种节日作为教育的载体
利用各种节日的机会教会孩子学会感恩,如春节时要教孩子热情接受爷爷、奶奶及其他亲属送给他的礼物,并表示感谢,不管价钱多少,回到家里都要求孩子妥善保管,学会珍惜别人的情意。
教师节,让孩子亲手制作贺卡送给老师,表达对老师的美好祝愿;父亲节和母亲节,给爸爸妈妈说几句感谢的话语,不一定感谢爸爸妈妈给他们帮了多大的忙,而只需表达生活中感觉很幸福的一点一滴。
5、在日常生活中教会孩子学会感恩
家庭是孩子的主要活动场所,孩子经历着、感受着家庭的一日生活所带给他们的一切体验。如果父母能很好地利用这一契机,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识恩、知恩,培养他们的识恩、知恩的能力和心向,必将取得很好的效果。
首先,孩子总认为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有思想、有感觉的,因此,家长可以借此采用移情的方法,让孩子学会识别和感受他人的情感、控制消极行为,从而引导孩子做出互助、分享和谦让等积极行为。其次,作为家长,应尽可能在家中创设感恩的氛围,并且为孩子提供多种实践机会,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有意识的抓住时机,启发、诱导孩子对别人的利他行为进行识别和感受。
另外,家长还可以给孩子讲短小精悍和富有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童话故事或名人名家的6、让孩子知道父母并没有想要孩子回报
父母们常常会在孩子面前说:“爸爸妈妈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表面上是希望通过这种方法强化父母付出的多,其实恰恰相反,这给孩子造成了心理负担,它暗示了“我付出给你,你要偿还“,这样孩子就算回报也不是出于真心的,孩子会以“形式对形式”来感恩。
7、教育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父母可以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鼓励孩子关心集体,培养孩子对集体、家庭的责任,进而在孩子心目中才有对社会、国家的责任。总之,让孩子懂得奉献,懂得关心别人,他才能学会感恩。
8、让孩子从点滴小事做起
父母要知道,孩子的好品质、好行为是不断培养出来的。父母要让孩子从细微处人手,从小事做起。为了让孩子懂得主动尊敬他人,感恩大家,父母可以从“谢谢、晚安"开始培养孩子讲礼貌的习惯。
通过生活中的小事,让孩子知道人与人之间要友好相待。若自己有能力,要懂得付出和服务,而当别人有恩于自己时,要懂得感恩。也只有懂得感恩的孩子,才能学会感激亲人给予他的一切,懂得感激在他成长过程中支持和帮助过他的每个人。
9、让孩子在对比中学会感恩
父母可以带孩子到孤儿院或伤残医院参观,可以鼓励、组织孩子与贫困地区的孩子结对交友等,让孩子在对比中体会过去不懂、不在意因而也不会珍惜的东西,改变孩子的冷漠,从而引发其慈悲心、惜福心、感恩心。
10、教会孩子掌握好沟通与交流的方法
父母可以通过良好的沟通,开启孩子的心灵之门,并善于营造温馨、充满关爱的家庭氛围,让孩子爱父母、爱家庭,并通过父母的“榜样”,促发其感恩之心。
1.利用数学史增强对概念的理解
新课标强调要讲清楚数学概念的来龙去脉,介绍数学概念的起源及发展过程能激发学习兴趣.适当介绍一些数学概念的起源与发展的数学史知识对学生深入理解概念能起到练习所起不到的作用.
例如,“极限”概念,学生因受日常经验的影响,以为“极限”就是“达不到”,很多学生在做了大量无穷递缩的等比数列求和的题目之后仍不清楚求得的S值是准确值还是近似值.如果直接告诉学生这样(利用极限思想)求出的S值就是准确值,学生只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师不妨介绍一点关于极限的数学史知识:极限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只有极限思想才使数学真正成为数学.早在公元3世纪中国数学家刘徽首创“割圆术”正是利用极限的思想,求出了P,即“徽率”,后来人们在极限思想的指导下,建立起了严格的微积分理论、函数论和各种几何学.这样一讲学生明白了数学中的“极限”和日常生活中“极限”是两回事,深化了对概念的理解,为后继学习打下了基础.
2.从引入目的开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要使学生真正理解某个数学概念,必须引导学生明确引入概念的原因,没有这个概念行不行?这个概念是用来解决什么问题的?只有让学生明确了这个概念引入的目的,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为引入对数的概念,我们可以设置这样的教学过程,教师首先提问学生:“一张纸的厚度为0.08 mm,如果将这一张纸对折30次,其厚度是多少?”学生不以为然,个个跃跃欲试,算得起劲.等到教师告诉学生所得结果为0.08×230mm,相当于好几个珠穆朗玛峰高度时,这才吃惊起来,从而产生一种要知道如何具体计算的要求.
3.从感性认识入手,强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概念教学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采取“归纳式”,让学生经历从典型、丰富的具体事例中概括概念的本质的活动,而不是给出概念的定义,举例说明,练习巩固.
例如,设计实例以获得概念,也就是以具体的形象的方式使学生从实例中接触到新概念.如讲椭圆时,教师可拿出一条没有弹性的绳子,并用粉笔在黑板上点出两个点其间距离小于绳长,请两名学生各执绳子一端放在这两个点上,其中一名学生持粉笔把绳子拉紧,然后移动粉笔绳子一直是拉紧的,这样就画出了一个椭圆,从而引出其定义.由于具体形象地引入了概念,重视了对概念产生过程的教学,对此过程中蕴涵的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进行了必要的挖掘,加上学生亲自参与到概念的形成过程,有利于激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主观上降低教学的难度.
4.从概念结构同化中,强化概念体系
在概念的系统学习中学习概念,使学生有机会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概念,建立“概念的多元联系表示”,这不仅便于发挥知识的结构功能,使概念具有“生长活力”,有益于知识的获取、保持和应用,而且对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有特殊的意义.
如学习了数列的概念以后,可以与函数的概念作一比较.
5.通过合理练习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不可否认学生要想深入理解数学概念离不开练习.许多数学概念本身具有二重性,既表现为一种过程操作,又表现为对象结构.作为一种操作实践的练习是达到理解数学概念的必要步骤.
假如,从正面讲授基本概念,充分揭示知识的系统过程,这是极需要的.但仅此还不够,学生在接受新概念时,受理解和认识能力的限制,总有个从片面到全面、从肤浅到深刻的过程.有些概念甚至是“非错而不能树正,非错而难求真”.
例如,函数的概念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利用反例可加深学生对函数的理解.举例如下:下列图形中,不可能是函数y=f(x)图像的是( ).
通过观察、比较,同学们认识到:对于x在某个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按照某种对应法则,变量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这才是构成函数关系的本质.所以只能选A.
搞好数学概念的教学,使学生透彻地牢固地掌握数学概念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作为一个数学教师首先应该认识到数学概念教学同加强数学基础知识教学,发展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以及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关系,在思想上重视它,这样使我们在教学时会目的明确,方法对头,既不会造成为概念而教学,也不会在数学教学时顾此失彼.当然,要依据概念的难度、形式等恰当的选择概念教学的过程.
摘要:概念教学是中学数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清晰、准确理解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基础,是正确思维的前提,学好概念是学好数学最重要的一环.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逐步实施的背景下,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理念及其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有必要更新观念,打破常规,根据教学实际,结合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进行概念教学,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亲身参与到获得概念的智力体验过程尤为重要.
关键词:职业教育;技术教育
职业教育究竟是什么?20世纪90年代曾经讨论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后,因职业教育以立法的形式予以确定,大家就不再过多地讨论了。客观地说,职业教育法颁布后,其所指称的事物有了长足的发展,仅高职教育就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河山,功不可没。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绝不会受到概念的束缚,于是诸多的矛盾暴露出来了:为何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一样管理,却在经费投资等待遇上明显两样?为何社会上急需大量人才而职业院校却有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为何不少职业院校的教师抱怨课难上,学生难管?为何教师指责学生基础差,学校推托教育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社会埋怨学校专业无特色,专业性不强,学生认为专业不对口,学了也无用?如此等等。现在各高职院校都在进行或即将进行办学水平评估,挖空心思创特色,为什么高职院校创特色这么难?这些问题促使我们思考:职业教育到底怎么了?
“职业教育”是一个模糊概念
还是从源头开始,检视人们心中的“职业教育”。一般而言,可以从法律条文和社会意识两个方面探索对“职业教育”的认识。
“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各级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以及企业事业组织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并保障公民接受职业学校教育或者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使公民接受适当形式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业务教育和终身教育。”教育法第二章对“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也做出了规定:与其他五种基本教育制度一样,处于平等的地位。
“职业教育”是就业的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三条规定:“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进步需要的职业教育制度。”其目的是“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职业教育”是一种就业教育。近年来,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观点常常见诸媒体报端以及领导人的讲话中,是比较常见的说法。
当我们重视教育对象的就业时,可以称之为“就业教育”。由此类推,当我们重视教育对象的个人素质时,可以认为是“素质教育”;当我们重视教育对象的能力培养时,可以认为是“能力教育”;当我们重视培养对象的道德、发展、成长、创新意识的培养时,也可以认为是“道德教育”、“发展教育”、“成长教育”、“创新教育”;当我们强调规范、加强管理、严格制度时,也可以认为是“规范教育”、“制度教育”。总之,认识可以是五花八门的,都有其理由,大都是一些摹状之词。
一般认为,职业教育是“给予学生或在职人员从事某种生产、工作所需知识和技能的教育”。稍加分析,会发现其外延太大,以至于所有的教育都涵盖了进去,无法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区别开来,有定义过宽之嫌。
从属加种差的定义的要求来分析,以上的几种说法显然都不是定义。从逻辑学的视角看,“职业教育”与教育制度、与就业途径是不同的概念,没有属种关系,二者不能等量齐观。从内涵上讲,就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属概念下的种概念;从外延上讲,就业教育完全包含在“职业教育”概念之中,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不相等。就业教育虽然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但“职业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就业,促进就业只是“职业教育”的功能之一。除了就业功能外,“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还具有育人功能、经济功能、先进文化的传播功能等。
我国的教育一般分为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三类,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定义了“职业教育”。但这种划分是有疑问的。这有可能意味着只有“职业教育”才是与职业有关的教育,不要说普通教育,就是成人教育也与职业没有关系。事实显然不是这样。难道普通高等教育就没有对就业的要求,培养的学生日后不从事某种职业?多少年来,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哪年不对本科高校进行就业率的统计?从小学到博士后教育,哪一项教育内容不关涉到受教育者的生涯发展,不与职业息息相关?我们的意识形态一直主张,在我们国家,无论职位高低、能力大小,都是平等的劳动者,怎么会有人在成长过程中接受过非职业性的教育?这种逻辑不可思议,对普通教育是如此,对成人教育更是如此。
把我国的教育分成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分类标准是什么?这样的分类对于管理与教育的发展是否科学?用成人、普通、职业去命名不同的教育现象是否科学?按照分类的法则,既然把教育分成了三块,其界限就应是相对清楚的,各项之间应是互相排斥的,只要站在“职业教育”的角度,成人教育、普通教育就是非职业教育。然而什么是非职业教育?区别职业教育与非职业教育的标准在此只能是“职业”了。问题的追问就要顺着什么是职业前进,也就由不得说这些概念是特指的概念了,只能沿着这个迷宫往前走。这就给人造成一种错觉:成人教育与职业无关,普通教育也与职业无关。这样一种认识会泛化,区别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标志是职业,而不是其他,就会忽略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就会把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的一些根本不适合职业教育的做法迁移到职业教育上来。事实难道不是这样吗?
我们探讨“职业教育”是什么,是想给它一个确切的定义,如果这个名称与事物的本质不符,则希望能够为它找到一个名实相符的名称,通过名称就能够体现一事物与它事物之区别。“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对于一个缺乏科学定义的事物,无论是对它的管理还是它自身的运作都是极为困难的,因为对它的认识还没有达到科学的程度,所以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和运作也是不可能的。
模糊概念给管理与发展带来混乱
界限模糊的两个概念有时候是可以互相通用的,有时候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下面这段文字选自一份权威文件,并且是文件的第一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取得显著成绩,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但是,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一些地方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投入不足,基础薄弱,办学条件较差;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教育教学质量不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就业准入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影响了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特作如下决定:……”
如果把其中的“职业教育”改为“普通教育”,依然是一段宏论,并且还会有新意,而如果去掉“职业”两字,其指导性或许会更好。
如果可以用三种教育具有共性来为上面这一段文字加以辩护,那么下面这一段文字应是针对性比较强的:“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能力。职业学校要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紧密结合起来,把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道德培养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实践教学时间,严格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作风。改善教学条件,加强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建设。职业学校要加强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共建和合作,利用其设施、设备等条件开展实践教学。职业学校相对集中的地区应建设一批可共享的实验和训练基地。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积极发展现代远程职业教育,一切职业教育资源库和多媒体教育软件,为职业学校和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只要我们模糊职业教育与非职业教育的界限,或者干脆把“职业”两个字去掉,这段话对普通学校特别是对普通高校就同样是有针对性的。
经过几年的发展,针对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界限模糊的问题,权威部门强调职业教育应进行有别于普通教育的、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但在具体措施上依然采用的是普通教育的办法。请看下面这段选自近期的同样具有权威性的文字:“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大力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加快建立弹性学习制度,逐步推行学分制和选修制。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率作为考核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逐步建立有别于普通教育的,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选拔与评价的标准和制度。”
只要把“职业教育”换成“普通高校”,把“普通”换成“其他”,能说这不是普通高校目前一般的做法吗?
这一类的指导,并非指导者刻意为之。以高职院校为例,有一种带普遍性的认识认为,从性质上来看,高职院校除了姓“职”之外,也姓“高”,具有普通高等学校的身份。在实际工作中,各地在管理上都是将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一起管理,客观上已将二者等同起来,二者的差别从认识到实践都被忽视了,如果再加上认识上的偏差,把对普通教育的管理模式迁移(或者生搬硬套)到职业教育的管理上来就是很自然的了。
宏观指导上是如此,微观运行上也是如此。只要随便找两份专业基本相同,层次不同的本科与高职的教学计划稍作比较,就会发现两份计划不仅形式相同,相同或相近的课程也有许多(笔者比较了两个专业的教学计划,相同的课程均在18门以上),且课堂讲授学时也基本相当。从课堂形式来看,两者基本没有区别,高职教学计划是普通高校的临摹本。再看高职所使用的教材,虽然已经出现了一些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材,如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模块式技能实训系列教材》,但只是凤毛麟角,且难以被各高职院校所接受。目前大量使用的,要么是大学普通教材的翻版或简缩版,要么是中专教材的理论拔高版,这些教材的共同特点,一是重科学知识轻技术知识,二是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三是重本学科的系统性轻课程间的协同性,课程目标偏移。讲了很多“为什么”,对“怎么做”则讲得不多,动手练的内容更少。
如此管理,如此发展,职业教育或高职教育只会成为普通本科院校的巨大的尾巴,成为失败学子的收容站。如果说目前进入职业院校的是那些在普通教育中失败了的学生,他们理应在这样的学校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走出低谷,找回自信。但事实已经无情地告诉他们,他们还将面对那些让他们失败的课程,等待他们的还将是失败,他们与成功者的差距将再一次从心理上被加大。因此,说目前的“职业教育”是失败教育并不是耸人听闻,说“职业教育”是歧视性教育也不仅仅是偏激,说“职业教育”难以担当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职业教育应改称技术教育
正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中,职业院校在各显神通中艰难地前进。其中有办得好的,有办得一般的,有办得很差的。在这些学校中,确实可以发现让我们眼前一亮的地区和学校,使我们感受深刻的是这些学校的办学思路非常清晰,尤其是对职业教育技术本质的把握相当准确。可以这么说,只要这些学校坚持以技术教育为核心,以技术价值为取向,组织教学,规划发展,进行管理,坚持自觉的技术精神、永恒的道德精神和敏锐的发展精神,一定会走向兴旺。
引人思考的是,从事“职业教育”的学校当初何以命名为技术学校?到了20世纪90年代,当“职业教育”的概念以立法的形式得到确认后,为何许多新办的、升格的高职院校以某某职业技术学院冠名?无独有偶,同样的事物,在美国叫社区学院或技术学院,在澳大利亚称之为TAFE——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在前苏联称为综合技术教育。查阅文献,在我国从事职业教育事业的人士所撰写的文章中,大多在“职业教育”中加上“技术”二字,似乎不加“技术”二字,不足以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对于“职业教育”这一事物,我们太容易受“职业”这一概念的诱惑,而忽略这一事物的本质。理论和实践都已经揭示出“职业教育”的本质是“技术”而不是“职业”,这对于准确地确定指称对象的名称具有重要意义。美国著名哲学家和逻辑学家索尔·克里普克在《命名与必然性》一书中特别强调本质属性在确定指称中的作用。他认为,专名是“严格的指示词”,而摹状词是“非严格的指示词”,“如果一个指示词在每一个可能的世界中都只是同一个对象,我们称之为严格的指示词,否则就称之为非严格的或偶然的指示词。”专名可以直接指称一个对象,而不把任何特性归属于这个对象,因此,当其指称一个对象时,并不以世界上发生的任何偶然事件或过程为转移。只要一个对象的本质属性不变,无论这个对象的非本质属性发生多大变化,这个指称的对象就不会变,这个专名就是严格的指示词。相反,如果对象的属性发生了变化,确定摹状词的指称也发生了变化,这就是非严格的指示词。“职业教育”这一概念显然只是注意到了“职业教育”这一事物与教育对象的求职就业有关这一特征,是一个摹状词,一个非严格的指示词。“技术”则是“职业教育”这一事物的本质属性。“技术教育”无疑是一个专名,是一个严格的指示词。只要“职业教育”这一事物的技术本质属性没有变化,无论国家与社会是否重视“职业教育”、其作为就业的重要途径等等非本质属性发生多么大的变化,“职业教育”这一事物的本质规定性都不会产生变化。“技术教育”有别于科学教育,具有自己独特的范式,不需要人们人为地为其加上所谓特色。如果此类问题没有解决,妄谈类中的所谓特点就没有丝毫意义,归类不清的特色只能叫不伦不类。据此看来,以“技术教育”的概念替代“职业教育”当属势所必然。
参考文献:
[1](美)索尔·克里普克.命名与必然性[M].梅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向其森(1953—),男,湖北京山人,讲师,长期从事党务工作和教育教学管理,近期主要关注职业教育和技术哲学等问题。
教育突出的问题是:长期受应试教育模式束缚,求同划一,偏重知识、死记硬背、缺乏个性。素质教育的出现是教育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素质教育是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我国迎接21世纪挑战、适应时代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江泽民说: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要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在基础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基础教育升级换代,就是基础教育可持续性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素质教育在我国80年代就开始出现在各类文件、法规中。1995年我国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国策。
教育改革的几次大的历史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价值观经历了三个阶段:1977-1983回归传统的学而优则仕;1984-1992新的读书无用论;1992-1997,教育价值多元化。即教育要满足受教育者的多种需求,应试-升学只是其中的一种。新技术革命对教育提出的挑战.
1、教育界开展了教育本质大讨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研究教育规律、尊重教育规律,是二十年来中国教育改革的总趋向。90年代,教育世纪转换时期教育的宏观价值取向是:教育全民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民主化、教育主体化、教育国际化、教育社会化。教育主体化就是要把受教育者作为教育的主体,教育者要启发、展现、引导、促进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人的本质力量在于人的主体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所以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主体性的教育。
3、教育改革服从于政治到服务于经济,再到服从于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也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规律。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特点:
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结构中占第一位,起决定作用/现代科学技术是新的先进生产力的生长点;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是第一生产过程,并且正在成为未来社会的主导产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呈加速趋势:科学知识的总量呈指数增长,科学技术的新创造层出不穷/科技成果商品化的周期缩短。
现代教育成为联结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的主要纽带;科学技术只有被劳动者掌握,才能成为推动生产发展的动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人的劳动技能逐渐转向以智力为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变化,劳动的技术性质改变,对劳动力的要求提高,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提高,脑力劳动的比重上升。
1、70年代以来西方兴起认知学习理论,主张通过传授结构化、理论性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性,尤其强调培养学生的分析、表达、理解和动手能力。现代教育的目的在于提供学生未来所需要的观念、能力、精神、品德、习惯等品质,也就是培养学生能毕生教育自己的品质。
2、美国科学院院长英克尔斯认为现代人的12个品质:/准备和乐于接受未经历过的新的生活经验、新的思想观念、新的行为方式/准备接受社会的改革和变化/思路开阔、头脑开放、尊重并愿意考虑各方面的不同意见与看法/注重现在与未来,守时惜时/强烈的个人效能感,对人和社会的能力充满信心,办事讲求效率/强调计划的意义/突出知识的重要性/可依赖性和信任感/重视专门技术/对教育内容和传统智慧敢于挑战/相互了解,尊重和自尊/了解生产及其过程/
3、中国研究:超前竞争意识/改革创新与批判精神/高度负责的态度/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能力/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环境/
3、改进课程结构和知识结构:
从以往知识零散、教给学生具体的感性经验、结构支离破碎、强调教材的稳定性向体现教材内容的理论性、内在结构性和智能性的方向发展;重视更新教材内容,把最新的科技成果教给学生。
4、革新教学方法:引入合作教育、现代技术、教育观念转变,加强终身教育。
5、经济转型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一流的教育支撑一流的经济,谁赢得今天的教育谁就赢得明天的经济
6、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奠基工程,必须优先发展;教育要从根本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要求,当前必须尽快从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实现教育自身的现代化;现代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教育的功能,只有教育的充分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我国教育转型的实质:
就是要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全面专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现代文明的市场经济;现代市场经济的文明程度直接取决于市场主体的文化素质;市场主体的文化素质主要表现为技术水平和道德水准的提高。
1、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根源于现代化的客观进程,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内在要求。
2、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作为一对范畴,具有特定的内涵:作为完整的概念,是指两种不同的教育体系,是包括教育指导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行为、教育质量评估等一系列内容和环节、要素构成的系统。
4、应试教育:以选拔考试、提高升学率为目标,以考试要求为教育内容并设计课程,相应确立起一套适应考试要求的、比较稳定的教育教学方法,并由此确立以考试成绩、升学率高低为主要质量评估标准的教育体系。
5、素质教育:是以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整体素质优化的人才为目标,以促进个性发展、塑造健全人格,使各方面知识和能力平衡协调发展为教育宗旨,并以此确立教育内容,设计教育课程,选择相应的教育方法,以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为主要质量评估标准的教育体系。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区别:
1、从方法论角度看,应试教育以教育系统内运行的阶段性目标为根本依据,素质教育则是社会经济发展对人的整体素质要求为根本依据;
2、从功能的角度看,应试教育的内容是片面的,行为是短期的,素质教育的内容是全面的,行为是长期的;
3、从质量角度看,应试教育的人才质量是畸形的,不完整的,主要局限于为应付考试的要求而掌握的知识,素质教育的人才质量是完整的、系统的,使受教育者在不同的阶段就具有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知识和能力,适应受教育着终身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过度的进程中对于人才的不同要求:
社会经济化:――追求经济增长高于一切,强调标准化人才、通用型人才;
经济数量化:――实现经济的增长方式主要依靠数量上的扩张,强调技术性人才,忽视对人才的社会性要求;
工业技术化:――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过程中,主要偏重于对技术的应用,而不强调知识的物化、科学的力量,故强调应用性人才,忽视人才应具有的整体素质。
传统人才观的教育体系存在如下缺点:
1、划一性:统一要求、统一内容、统一考试,忽视个性和创造性发展;
2、片面性:片面强调技术性、应用性知识的掌握,忽视广泛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知识教育;
3、功利性:教育行为短期化,片面强调应试阶段的培养目标,而忽视经济社会发展长期目标的要求。从工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过度对于人才的要求:
4、经济社会化,不仅要求经济增长,更重视社会的全面进步,旨在提高整体文明程度,推崇文化建设―――人才的综合性,适应信息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不仅应掌握丰富的应用型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必须掌握更多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知识、思维方式,具有适应整个社会文明进步所要求的知识和能力体系;
5、经济质量化,经济增方式由偏重纯数量的扩张转向质量和效益同步增长的内涵型发展:人才的创造性,具有独立的不断获取新的知识、信息的能力,具有科学思维方式及能力,能够创造性的劳动;
6、工业科学化、信息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不仅仅是依据技术和工艺的运用,而是主要依靠知识的积累、科学的力量、信息的获取与使用:人才的多样性,及强调人才的个性发展,充分挖掘各种人才的潜能,在动态中适应经济社会的快节奏发展。
新的历史时期我国人才素质的变革的社会根源:
1、由过去单纯强调经济增长到强调社会的全面进步,由社会经济化向经济社会化转变;
2、由单纯强调经济数量增长到质量效益的集约型、内含型的转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注意强调技术应用向强调知识的经济含量、科技含量,由技术支撑向科教兴国转变;
4、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实现经济体制的转变;
4、国际教育出现了大趋势,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
人本化教育思潮对教育的影响:
1、教育目的:有个性的人,独立思考,充实人性,建设的人、创造的人、和平的人、完善的人
2、教育内容的选择上,重视传统的人文学科,也重视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科技教育,道德、情感、意志的培养不可缺少。
3、教育方法上,强调灵感、直觉、意志等非理性因素,也不绝对反对逻辑方法;自我教育法,是人本主义强调的方法;注重道德实践、道德经验、道德情感的结合;赞成苏格拉底教学法。
素质的含义:
狭义的概念:是指人生来具有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指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解剖生理特点和感觉、运动器官的解剖生理特点。狭义的素质主要是由遗传或其他先天的因素决定的。
广义的素质:人在从事活动前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的品质,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科学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
素质的特征:
潜在性;稳固性;整体性;发展性;内化性;全民性;社会历史性;层次性。
素质与知识的区别
知识是人类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的总结和概括;素质则是主体身上所存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特征及其结构,是决定主体活动功能、状况及其质量的基本因素。素质可以看作是一定的社会文化对人的行为的要求与规范在个体身上的内化,也可以看作是个体生理及心理结构与潜能向着一定社会文化对人的行为要求与规范的方向定向发展的结果。
从存在方式来看,知识可以脱离活的人体存在任何一种物化的形式,素质同人的生命与活动联系在一起
从测验与评价方式来看,知识可以用考试的方式评价,素质只有通过观察人的实际活动表现来评价。除了智力、心智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测验外,品德、能力、意志无法简单用书面测评。
素质特征的辨证关系:遗传性与习得性;稳固性与发展性;个体性与群体性;稳定性与变动性(时代性);自然性与社会性;功能能潜在性与效应整体性;分类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素质的结构模式。
三层次结构模式:
1、自然素质:
生理解剖特征:性别、身高、体重、骨骼、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运动器官
生理机能特征:体质、反应速度、负荷限度、适应能力、抵抗能力
2、心理素质:
认知素质与才能素质:智商、认知能力(注意力、感知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才能(知识、技能、熟练、创造力)
需要层次与动机品质:本能、欲望、意愿、兴趣、爱好、志向、理想、信念
气质与性格:气质、情绪、情感品质、态度、行为方式、性格和意志
自我意识与个性心理品质
3、社会文化素质:
科学素质:经验、知识、技能、科学理论、科学信念、世界观、信息处理能力、劳动生产技术、职业素养、创造才能
政治素质:政治方向、民主意识、社会责任感、政治与法律知识、历史知识、社会理想
道德素质:伦理知识、道德价值、道德感、自律精神、道德理想、人生观
审美素质:审美知识、审美情趣、艺术鉴赏力、审美观、美的创造能力
劳动素质:劳动知识、技能和能力、劳动态度、社会适应能力、交往能力、竞争能力、应变能力
五要素结构模式:
政治品德素质;文化知识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技素质。
素质教育的实质:
素质教育归根结底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是主体教育观的体现科学化、理论化过程中的概念;素质是一个整体结构;是一个非均衡发展的结构;素质的本质是人的主体性,提高素质就是培养主体性;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分野在于教育价值观的对立素质教育的意义;实施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的需要,素质教育是构件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是向历史挑战也是向未来的挑战。
素质教育的特征:
全体性,又叫全员性、大众性;全面性,又叫整体性;主动性,又叫主体性;内在性;基础性;差异性;实效性;综合性;时代性;民族性;长期性。
素质教育的含义:
素质教育是充分发挥个人潜能的教育。人的身心发展在类型和发展水平方面都有差异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具有全面发展的教育特征,但又不等同于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他的根本特征是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既适应和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又适应和促进现代经济、科技发展的普及教育、大众教育,体现了教育的公平与民主。素质教育是在承认教育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实践的前提下,进而主张教育是提高人类自身的生产实践过程,它把提高和完善人的素质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职能。素质教育就是运用文化手段促进人的自然素质的社会化,使人的自然素质得到改造,融进社会的新质。素质教育是以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为出发点的教育。素质教育就是要将群体素质转化为个体的素质,并通过个体素质的完善达到提高群体素质的目的。素质教育是社会需要与个体价值的统一。素质教育是潜能开发、心理品质培养和社会文化素养训练的整体性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导向,以心理素质教育为中介,以身体素质教育为载体,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发展个性为共同目标。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目标:
1、总体目标:
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和社会的长远发展需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注重培养他们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正确态度。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
2、操作目标:
从培养“四有”公民出发,从“六个学会”入手,允许多种不同分类体系并存。
素质教育的内容
(一)、几种观点
素质教育内容要与素质的内在质地相联系
人格素质:健康的自尊心、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正义感、积极的美感。
自我调节的素质:较强的适应力、较高的耐受力、高层次的控制力进取发展的素质教育:高层次的进取心、主动的敏锐感适应群体的素质:高度的协作性、全局观的气度。
思想道德素质:政治观念的教育、思想观点的教育、道德教育、情感和道德意志、行为习惯的教育和养成、道德评价和自我教育的培养。
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文化知识的掌握、技能技巧的训练和智力、能力的培养、发展;
身体素质教育:体育知识、技能的教育,体质、体能的培养和提高,坚毅、勇敢、组织性、纪律性等优良品质的培养。
审美素质教育:审美观、审美能力、艺术知识、艺术才能和美的创造力及高尚的情操培养等。
劳动技能教育:劳动观念、劳动习惯、生产知识、基本技术、生产方法、生产组织、管理一般原理和方法的教育。
品德素质教育:政治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个性心理素质教育;
才智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智力素质教育、能力素质教育;
身体素质教育:运动机能的素质教育、抗御疾患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内容应从素质结构的整体性着眼,分为:
自然素质(先天遗传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先天和后天的结合)、社会性素质。
身体素质教育:在先天身体素质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身体各部分、各生理系统得到发展,一要健康,二要健全。
政治素质教育:主要解决立场、观点、信仰问题。
思想素质教育:主要解决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问题。
道德素质教育:要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
专业素质教育:专门的知识技能和一般的文化修养。
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心理品质(智力与非智力),具备心理系统的知识,讲究心理卫生,保持心理健康,具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知识与技能。
具备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的思想品质,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行为习惯。
要有阅读、写作、计算的基本技能,具有自学能力或继续学习的能力;具有一般的自然科学常识。
掌握一两门劳动技术,有一定的劳动本领,健康的身体,具有现代的社会意识:质量意识、效益意识、创造意识、服务意识、忠于职守的意识。
成材所需要的素质 素质教育的内容
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学科兴趣 知识、兴趣、特长教育
较强的能力与特殊才能 才能教育、创造教育
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个性教育
远大抱负与思想 理想教育
道德素质 道德教育
健康体魄 生理教育
劳动技能素质 劳动教育
美的修养 美的教育
能力教育:创造性教育、动手能力、交往能力、管理能力
一般素质(绝对素质)、专业素质(相对素质)
素质教育基本内容:
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技能素质教育;社会交往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原则:
主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动态性原则;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比较
1、应试教育产生的原因
小生产与教育的片面性是应试教育产生的现实基础,学校与科举的传统影响,家庭的价值取向教育机会不平等,择业与竞争,某些政府行为,缺乏科学的评价学校办学质量的标准和方法。
2、应试教育的主要弊端:
使学生单一发展,严重违背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智育目标狭隘化;重人力素质轻人文素质;阻碍教育方法的改革;浪费教育资源;阻碍个性发展,扼杀创造力负担过重,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加重教师负担,加剧教师队伍的不合理竞争,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师生关系紧张,强化考试弊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3、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对立
教育的性质与目的不同;教育的作用不同;课程体系不同;教学方法不同;教育教学的动力不同;评价标准不同;教育的结果不同;人际关系不同;
4、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不排除考试制度和必要的选拔;应试教育也能提高人的知识水平和某些方面的素质;各自与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相适应,统一于政治经济的具体要求之中;没有应试教育的长期发展,就无所谓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是历史的必然;相互贯通、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转化。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主要思想障碍
影响升学论;立杆见影论;条件不足论;改革无用论;改革求全论
四、克服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主要思想障碍的策略
逐步改善办学的外部环境;尽快帮助薄弱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教育者的素质亟待提高;教育者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科研要先行。
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
1、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邓小平“三个面向理论:1983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面向现代化:主要解决教育与现代化的关系
面向世界:主要解决教育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面向未来:主要解决教育与21世纪的关系,更涉及到培养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问题
3、现代系统理论:整体原理
4、心理学基础:
罗杰斯的潜能说;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说;弗拉维尔的元认知;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的教育实验;巴班斯基关于儿童学习可能性的最优化实验;情商理论
5、教育现代化理论
素质教育观念转变:
从教育的全民性到教育的个性化;教育要求的全面化(从片面的教育到完善的教育);传统教育观念必须更新;从注重学生的外在变化向注重学生的内在变化;从强调学习的结果转向强调学习的过程;从单纯的教师的方法向转向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从封闭的教学组织形式向开放的教学组织形式转化;转变教育观念才能改变教育上的形式主义;树立教育素质观;树立全面的质量观;树立多元的人才观;树立立体的教学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中小学教师要树立素质教育观:
从双基观向智能观转变;从智能观向素质观转变;新的学生观:
1、人的潜能是无限的
2、人的潜能基本上是无限的
3、人的潜能是通过磨炼来变为现实的
4、人的潜能的差异主要来自后天
5、教育方法的变革是人的能力得到发展的必要条件
教学技能:
计划技能、阐述技能,导入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引导技能、举例技能、板书技能、把握技能、节奏技能、表达技能、讨论技能、讨论技能、演示技能、练习技能、反馈技能、对比技能、评价技能、总结技能
人际技能:
了解技能、管理技能、期望技能、说服技能、表扬技能、说服技能、关系技能、沟通技能、示范技能、暗示技能、控制技能、感化技能、惩罚技能、家访技能
发展技能:
积累技能、自我完善技能、钻研技能、自我控制技能、改进更新技能、自我陶冶技能
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
1、影响教师素质提高的因素
教师原有学历和专业训练情况对教师素质提高有较大的影响;学校的设备与经济状况也直接影响教师水平的提高;教师生活条件也影响自身素质的提高;教师必须全面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教育能力;
2、师范教育改革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根本途径
摆正师范教育的地位;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办学;理顺师范教育的管理体制;端正思想,更新观念。
3、其他途径:强化在职进修;提高教师待遇;优化学校管理;课堂改革: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素质教育的最大潜力在课堂;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策略: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组织:1、综合贯通,促进教材知识的横向联系;2、教学内容的呈现出的知识结构与学生心理结构统一;交往形式的优化;教学形式的选择;教学评价的完善。
日本教学三态说:
第一教学:最旧式的、教师为中心的、灌输教科书知识的教学。
三大要素:教师、学生、教材
教材扭曲:过深或过浅,造成教学的强制性或松散性
教师扭曲:良莠不齐,造成教学实践混乱
学生扭曲:能力有高有低,造成教学充实、生动或阻滞或崩溃
特征:
教师吃透教材
教师使学生掌握自己所授的教学内容
学生掌握的方法是教师阐述教材、学生听讲、学生死记硬背
通过测验评定记忆的结果,根据考分评定学生的优劣
问题:
忽视儿童学习主动性
把知识学习作为唯一的目的
认为教师的讲授是最佳的方法
结果:
削弱了人格培养
专注于形成应试学力,忽视发展性学力
成功与否都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
第二教学:在第一教学之上加以修正。
面向学生,重视学生,着力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学习活动
针对不同学科探讨合理的教学方法,以次为依据展开教学
特征:
教师钻研教材、设定教学目标
设定达成教学目标的步骤
讲究诱发学生展开学习活动的步骤方法
设想学生对各个教学步骤会有何种反应,探讨相应的对策
从引发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开展教学
问题:
以第二课堂为点缀,掩盖封闭式教学的陈规陋习
急功近利地招收某种特长的学生,在追求特长的旗号下,不顾学生的实际与愿望,实施划一的教学。
沿袭第一教学的评价观,崇尚考分,专注于知识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醉心于名牌学生
第三教学:是培养未来世纪新人的生存能力的教学培养能应付环境挑战并构筑更有意义的生存方式的探索精神、创造精神、开拓精神、建设精神及其力量。第三教学是真正实现教育的中心转移,旨在人人成功的教育。
特征:
教师钻研教材但不是向学生灌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注重自我教育力
教师着眼点在于学生人格的形成
创造性教学模式的探索
学校教育的全面质量管理:
英国在为学校申请ISO国际标准体系资格认证指南中说:教育领域的产品指每一个学生的能力、知识、理解力和个人发展不断地得到提高。
自我教育法:唤醒、强化学生自我意识;掌握自我教育方法:激发自我教育的愿望、保持适度的抱负水平、正确对待自己、借助榜样的力量、养成良好的自我教育的习惯;培养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的能力
(摘引自南京师范大学校友周峰《素质教育》)
摘 要: 90后的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识恩、知恩、感恩的教育,使学生知恩于心,报恩于行。
关键词:感恩意识;感恩教育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感恩思想一直占着主流的地位。儒家讲求的“忠、孝、节、义”等思想引发出来感恩意识,并以此作为“人性”的本根、秩序的来源和社会的基础。古人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即是说一个人只有知本、固本、不忘本才能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建树完整的人格。古语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诸葛亮感刘备三顾茅庐知遇之恩而“鞠躬尽瘁”;在西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感恩节,这一天,大家都要赶回家与父母团聚,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可见,无论古代还是现代,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感恩教育始终存在。
一、“感恩”意识的缺失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起码的修养,基本道德素质。现实是这个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正在日渐被部分学生所遗忘。一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形成了自私冷漠、狂妄自大的人格特征,很多学生淡漠感情,精神空虚,“感恩”意识缺失。
感恩意识的缺失使部分学生在面对父母的哺养之恩,孝心和赡养观念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已大打折扣,甚至很淡漠,只知受惠,不知感恩;享受着别人带给自己的快乐,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在处理人际关系中以“我”为中心,人情味淡薄,不能与人为善,只知被爱,不知回报;只知接受,不知责任„„感恩意识在逐渐淡化;不知道感谢自然的滋养之恩,不知道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不知道感谢老师的教导之恩;不知道感谢祖国、社会对自己培育之恩。到底是什么使我们失去了感恩之心呢?
当今社会一些学生追求西方的所谓“个性”和“自由”,认为人的自由就是单纯的个体化,将“张扬个性”扩大化,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金钱和利益的权衡代替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相助,在蚕食了他们的良知,感恩意识在现代发展观中势必被削弱。当前的社会环境缺乏产生感恩意识的土壤。加上社会处于转轨换型时期,一些基本的人之常情在道德缺失下遇受挑战。“感恩意识”的缺失有家庭教育、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西方的所谓“个性”和“自由”的影响、学校德育教育的原因,从根本上讲就是优秀传统文化被遗弃的结果。
二、感恩教育的内容:
感恩教育必须通过和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
感恩意识是需要培养的,教育者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感恩成为自觉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作为个人个性品质的组成部分而恒久地存在,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
感恩包蕴着孝亲敬长、关爱他人、热爱故土、精忠报国、敬畏自然、珍爱生命等传统伦理价值,感恩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首先要感恩父母:
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以富有感情的语言,表达了一位慈母对即将离开自己的儿子的深深的爱。读来令人感动。这首诗后来简缩为成语“寸草春晖”,比喻父母恩情深重,难于报答。正是父母对我们有似海的恩情,我们才要想方设法回报他们。“百善孝为先”,父母给了我们宝贵的生命,又费尽心血哺育我们,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给予我们最多的便是父母。孝的源泉是爱,是父母与子 1
女之间的爱,是人类最朴素、最自然的感情。从爱惜自己的身体发肤到保全生命,从理解服从到努力认同,从立身行道到扬名后世,从生前侍奉丧葬祭祀到慎终追远都是感恩父母。感恩父母的支持,感恩父母的鼓励,感恩父母的无私的爱,感恩父母是做人之本。
(二)、感恩师长与朋友:
感恩师长、朋友是立德之本,师长传授我们知识,教我们做人,给予我们具体的指导和教育,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论语·学而》),这是说:在家里要孝顺父母,在社会上,要尊敬师长。邻里朋友给我们帮助与关怀,我们要报答众人的恩情和付出,感恩朋友的信任和情谊。
手术费=一杯牛奶
一个生活贫困的男孩为了积攒学费,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傍晚时,他感到疲惫万分,饥饿难挨,而他推销的却很不顺利,以至他有些绝望。这时,他敲开一扇门,希望主人能给他一杯水。开门的是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子,她却给了他一杯浓浓的热牛奶,令男孩感激万分。
许多年后,男孩成了一位著名的外科大夫。一位患病的妇女,因为病情严重,当地的大夫都束手无策,便被转到了那位著名的外科大夫所在的医院。外科大夫为妇女做完手术后,惊喜地发现那位妇女正是多年前,在他饥寒交迫时,热情地给过他帮助的年轻女子,当年正是那杯热奶使他又鼓足了信心。
结果,当那位妇女正在为昂贵的手术费发愁时,却在她的手术费单上看到一行字:手术费=一杯牛奶。
(三)、感恩社会与祖国: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和祖国给予我们和谐安定的良好环境,我们自然要回报于社会,感恩于祖国。古往今来忠心报国的事例不胜枚举,范仲淹曾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也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个对国家、社会有责任心的人,才会用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一切,他的人生也因此而精彩。从某种程度上说,感恩是构建和谐社会之基。
(四)、感恩自然:
追求普遍的“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之一,大自然赐予我们澄澈的蓝天、明媚的阳光、新鲜的空气,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资源和空间。从人类所走过的历程来看,人类先民依赖着大自然慷慨的馈赠,始终与大自然和谐共存,随顺自然。只有懂得感恩自然,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珍惜资源爱护家园,才能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可以说,感恩自然是生存之基。
你看出了一条狗的寒冷,给它垫上了温暖的棉絮,它躺在棉絮里以后会久久地看着你,它不能说话,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它的感激。你看到一只鸟受伤了,将它从猫嘴里夺下来,用药水治疗它的伤口,给它食物,然后将它放飞林中。它飞到树梢上也会回头来看你。它同样不能说话,只能用这种方式铭记你的救助。低智能动物尚且会感激别人的救助,人类难道不也应该有颗感恩的心吗?狗和鸟会长久地凝视你离开表达感激之情,可是这一刻很快就会过去;他们可能很快忘却你。但有了这一刻,世界就不再是原来的世界,感激的目光消失了,但感激之情弥散在天地见,世界也就因此有了温暖,有了亲切。因而我们应当培养人与人之间的这份情感。
意大利有个女探险家独自穿越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当她走出沙漠之后,她面对沙漠跪下来,静默良久。有记者问为什么时,他极为真诚的说说:“我不认为我征服了沙漠,我是在感谢塔克拉玛干允许我通过。”的确,人类的一切都是大自然所赐予的。对于这个世界,人类不可能有征服它的能力。相反,人类需要的是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样人类才有可能生生不息的传乘下去。
三、感恩教育是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
改革开放导致一些未成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道德的缺失与信仰的危机给当职校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腐朽落后的思潮和不良信息的传播,渐渐腐蚀着学生的心灵,使其精神空虚,感情苍白,行为失范。早已忘却“粒粒皆辛苦”,他们把父母的付出看得理所当然,把老师的教诲当作耳旁风。他们记得住自己崇拜的明星、偶像的个人档案,记不住父母的生日;没有了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竞争意识,逃课、泡网吧成了习惯,他们丧失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公民应有的道德素质,丧失了青年人该有的朝气蓬勃和崇高理想,精神颓废空虚。感恩教育不仅是道德教育,也是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也是理想教育。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感恩教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我们要如“滴水穿石”般一点一滴的,持之以恒的渗透到孩子的心灵,使孩子们从感受最深的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开始,学会感激父母、感激老师,进而感激他人、感激社会。只有人人怀有感恩之心,处处心生感激之情,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才会拉近,世界才会因此多一屡阳光,少一点冷漠。
学会感激
感激生育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体验生命;
感激抚养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不断成长。
感激帮助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度过难关。
感激关怀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你温暖。
感激鼓励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你力量。
感激教育你的人,因为他们开化你的蒙昧。
感激钟爱你的人,因为他们让你体会爱情的宝贵。
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
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
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
感激藐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
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该独立。
凡事感激。学会感激。感激一切使你成长的人!
四、感恩教育的实施
感恩并非生而知之、与生俱来的,需要教育的导引和环境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质和责任,进而外显为感恩的行为。心理过程决定着人的行为,这一过程可以分解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进而外化为人的实践行为。通过这三个层面来分析感恩教育的实施。
1、从认知层面点拨学生识恩、知恩。道德认知是对外部规则的建构,感恩意识前提是要让学生了解“恩”,体会“恩”,要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大而言之,大自然的赐予、社会的氛围、祖国的培养;小而言之,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大众朋友的帮助和付出,点点滴滴都是好无功利的给予。教育者可以通过品德与社会、教材等,发挥主题班会的主渠道作用;通过情境再现、故事讲述、踏访遗迹、查阅资料、唤醒记忆、换位思考等途径,点拨学生知恩,引导学生去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恩惠。
2、从情感层面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情感使人的道德认识处于动力状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活动,实施感恩教育要做到以情动情,以情感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感受他人恩惠和欲求报恩是一个人道德行为发生的重要情感基础”,可以通过开展发表感恩演讲、写感恩家书、感恩征文等一系列活动,引发学生的认同共鸣,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培养学生树立感恩意识,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进整个社会的文明和谐。
3、从实践层面引导学生感恩于行。“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具有道
德意义并能进行道德评价的利他行为或亲社会行为。”实施感恩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感恩的道德意识,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能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回报师长,报效祖国,回馈社会。要引导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报恩,不能越过社会道德和法律许可的范围。要知恩图报,又要施恩不图报。教育者要注意言传身教,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影响学生;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将感恩意识化为行动,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使学生懂得感恩是做人之本,是快乐生活之源,使感恩之行成为自然之举。
社会转型对职业学校德育教育提出了机遇和挑战,西方的价值观和“自我”思想冲击着优良的传统意识,感恩教育既要继承优良的传统文化,又要超越传统,要反对儒家感恩意识的扩大化,又要重视中西文化的优化融和。感恩教育是一个社会工程,家庭、学校、社会要全力构建德育环境,让感恩教育走进生活,愿感恩之花常开,感恩之树常青。
不管别人用什么方式来对待你,只要你的眼里充满感恩的目光,只要你的心里永怀感恩的热忱,你都会把来自别人对你的伤害、欺骗、鞭打、遗弃、绊倒和斥责,看作是一束阳光,一滴泉水,一丝微风,温暖你冷漠的心,滋润你失望的心,飘散你仇恨的心。不去责备任何一个人,而是心存感激,人生达到了如此的超然境界,遇事如此的豁然通达,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能让你痛苦和愤恨的呢?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孝敬父母。当父母给自己碗里夹菜时才会感觉到应该说声“谢谢”。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尊敬师长。才会将切开的蛋糕第一块留给父母,第二块留给老师,最后一块才留给自己。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关心,帮助他人。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勤奋学习,真爱自己。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能学会包容,赢得真爱,赢得友谊。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我们就会
明白事理更快的长大,我们就能够拥有一个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吴春明---《关于“感恩”与“孝亲”的思考》----中国德育;
[2]、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1.辅修专业 在考入大学时确定的专业是学生的主修专业,在此基础上再修读一个专业便称作辅修专业。申请辅修专业是个人行为,首先学生要学有余力,得保证完成主修专业。辅修专业通常是学生非常喜欢想学的专业,或是今后职业发展的需要,或是选定考研时要转的专业。学校会有专门的辅修专业教学计划(培养方案),通常是一组或两组课程外加毕业论文。如主修专业与辅修专业是同一大学科类,因专业基础课基本相同,辅修课程门数少一些,而跨学科的课就多。例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辅修会计专业,计算机是工学类的专业,会计是管理学类的专业,如果该生毕业后到财会部门应聘,因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既懂计算机又懂会计),就比单纯的计算机专业或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有优势。如该生辅修自动化专业,因工科基础课相同,加学的课程就会少一些。辅修的全部环节完成后,由学校颁发辅修专业证。有人关心辅修专业证国家是否承认,因为辅修证是依附于主修专业即本科毕业证的,都是本科毕业,不存在国家是否承认的问题。优势体现在你比别人多一个专业,如果以此求职,只要招聘岗位需要,招聘单位认可就可以了。辅修专业通常只对本校学生,也有几个学校联合的,如武汉七所211、985学校可以互选辅修专业。事实上完成辅修专业是有较大难度的,主要是时间,多数要在周末上课,有的还要按学分另交学费。
2.双学位 有时也被称为二学位,准确地讲是双学位,即本科期间完成了主、辅修两个专业,且两个专业分属两个学科,如符合学校授予学士学位的相关规定,便可获得两个学士学位。如上面举例的主修计算机辅修会计,可被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和管理学学士学位,学位证是国家认可的。找工作是双向选择,看用人单位的需要。
3.第二学士学位 这是国家承认学历学位的,是在本科毕业取得第一学士学位后报考另一专业,经考试录取再读2年(全日制),取得第二个本科毕业证和第二个学士学位证。招第二学士学位的学校和专业都不多,热度也比较低,因为人们更愿用两年到三年的时间读研究生,拿硕士学位,提高一个层次。第二学士学位是横向扩展,硕士研究生是纵向深入。
4.本硕连读(本硕博连读) 顾名思义,就是本科和研究生连着读下来,省去了中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最早的本硕或本硕博连读是医学生,因为医学的培养周期长,要求高难度大,又有长时间的医院实习,于是临床医学有了五年、七年、八年三种学制,分别对应学士、硕士、博士。近几年一些高水平大学也出现了一些本硕连读的培养模式,大多是六年获硕士文凭,往往是一些培养尖子生的实验班。对于有明确读研目标的学生,本硕连读省去了研究生入学统考,又节约了一年时间(研究生大多学制三年),是件好事。多数本硕连读都会安排本科出口,如确实读不下来或不想再读下去可以转四年本科毕业。极少数学校在非医学专业开始本硕博连读班。
5.基地班 基地班是教育部为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对人才的需求,在高等院校中,选择、评审出一些基础厚、师资力量强、教学条件好的学科和专业(称为国家文(理)科某专业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而开设的特色班,简称基地班。基地班担负着进行教学研究和改革、加强科研实力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科优秀人才的任务。基地班涉及文科理科,以理科基地班居多,一般在高考志愿中列出。基地班侧重基础科学和研究能力,对学生培养要求严格,优秀学生获保研的机会大,出国留学深造的也较多。
6.卓越计划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在我国高等教育的12个学科中,工科是设置专业最多招生人数最多的。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高校实施卓越计划的措施是在工科学生中办卓越班(也有叫工程实践班等),相当于工科生的特色班,一般不出现在高考志愿内,而是入学后一年内报名选拔,这也是一个调整专业的机会。各校卓越班的教学安排不一定相同,但一定有相应的重点培养措施和激励政策。
7.各类实验班 在985、211类大学中有各种类型的实验班,举办实验班是高校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的举措。新浪高老师博客中《怎样报考高校实验班》一文有详细的讲解分析,建议阅读。有的学校实验班在填志愿时报,往往是按大类招生,也有的在入学后二次选拔。入学后二次选拔给了考生新的选择机会,也使得各省的考生在同一标准下比较选拔。每个学校实验班的都有自己的特色,培养本科生中的最优秀学生。就读各类实验班要求中学基础扎实,学习努力,有探索精神,综合素质好。换个角度讲,实验班学习压力大,竞争激烈,并非适合多数人,学生得有好的心理素质。
8.中外合作办学近几年有不少大学有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联合培养本科生的项目,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举措,越来越受考生和家长青睐。这些项目通常的学习年限有2+2,3+1,4+0,即国内几年+国外几年。经高考录取进入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毕业后可获两个学校的文凭。一般在国内学习的年限里学校会强化外语学习,使学生能通过雅思等考试,并及时为学生办理相应的申请手续,保证按时顺利出国。这种形式的好处有几点,一是拿中外两个学校的文凭,就业时有优势;二是前两年国内打基础,适应大学生活,后两年再到国外,学生学习生活能力强了,家长也放心;三是省了两年的留学费用和中介费用,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四是以国外本科毕业文凭申请国外一流大学研究生比在国内申请更容易成功。近两年有的高校还推出了3+3的项目,国内3年,国外对口学校3年,获得国内学校的本科文凭和国外学校的硕士学位,省去了申请硕士的环节。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的招生有的是在填志愿时按一个专业报,也有的单列分数线,还有的是在被录取后再重新报名,后者往往在高校录取通知书中说明,请考生家长关注。
9.国际交流项目 这是近几年高校较普遍开展的项目,学生在本科期间交流到与本校有合作协议的国外高校学习半年到一年,也有的利用暑假去6~8周(国外的小学期),跟班上课,成绩和学分转回本校,费用多少不等或免费,不涉及国外高校的文凭。好处有:开阔了眼界,有了国外学习的经历,提高外语水平;亲身体会了解了国外学校的情况,有助于决策是否留学深造;如大四交流一年,可直接联系申请留学,成功率很高。
10.转专业 通常情况下大学是不可以转专业的,但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一些特殊类型学生的专业需求,部分学校在一年级前后有条件地允许部分学生转专业,具体实施办法会在该校的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中列出,教育部无统一规定。转专业政策好的通常是985211高校,针对的往往是下列学生:好学生,在班级或年级考到前几名,奖励其申请的机会;学生专业特长十分突出,但高考录取时没录到这个专业;学生转专业的愿望十分突出,学校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愿意给学生机会的。无论哪所学校,无论政策如何,转专业这件事都有下面几个特点:首先不是大面积的,多了就乱了,教委也不会批准;第二是教学条件允许,得有足够的教师和实验室;第三得保护重点专业,有些重要的专业也许不热门但国家需要,不可能任由学生转出;第四最热门的专业被限制转入,这些专业高考时的录取分很高,低分转入不够公平,也容易被怀疑走后门。无论如何,转专业给了学生入学后二次改变的机会,想改变的可以主动抓住机会。
11.保研保研 是指学生在大学四年级获得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可以免去研究生入学考试,省去大量的复习时间和精力,不用和许多人竞争,当然是一件好事。被保研是有条件的,各校的具体条件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学习成绩好,综合表现优秀。
(一) 公益
顾名词义, 公益就是大家受益, 社会受益。“公益”一词是一个外来词, 在我们传统的汉语言体系中并没有“公益”这样的固定用法。19世纪末, 首先是日本人用来译西语中Public Welfare (公共福利) 一语的, 后来它又为汉语所沿用, “五四”运动后才出现, 国内最早“公益”一词见于鲁迅的《准风月谈·外国也有》:“只有外国人说我们不问公益, 只知自利, 爱金钱, 却还是没法辩解。”其意思是“公共利益”。“公益”是缩写, 侧重于“公共”这一维度。具体来讲, “公益”是指社会个体走出私人空间进入公共空间, 通过参与、合作等途径在改善社区和社会建设中发挥个体力量, 创造公共利益的过程, 进而促进个体和社会的整体发展。
(二) 教育
“教育”一词, 我国古已有之, 通常可以追溯到孟子所谓“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其原意是“教之、育之”, 并不是一个词。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教, 上所施, 下所效也”, “育, 养子使作善也”。教育就是通过长者施加影响, 做出榜样示范, 让学生学习、仿效和觉悟, 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西方的“教育”一词, 源于拉丁文, 本义为“引出”或“导出”, 即教育者引导儿童的固有本性使之完善和谐发展。虽然中西方在教育上的含义侧重不同, 但都把教育看作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具体来讲,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 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 主要是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
(三) 公益教育的概念
通过“公益”和“教育”的解读, 不难理解什么是公益教育。广义上, 公益教育就是一切有利于个人和社会公众利益和福祉的人的完善和发展过程。狭义上, 公益教育是通过公益
生活的教育。这里所说的公益教育是指狭义上的公益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公益教育研究所是这样定义的:“公益教育就是通过课内和课外、校内和校外、正规和非正规等教育途径, 从小提高孩子的公益意识, 培养孩子的公益行为与能力, 让他们从自我做起, 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 用自己的力量参与到改善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公共事务中来, 从而树立起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其核心是, 通过公益生活的参与, 使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关心社会, 并积极负责任地参与到社会事务中, 培养学生积极正确的公民价值观和良好的公民素养。
二、公益教育的内涵
公益教育是将书本知识与社会服务实践整合, 通过多元化、体验式的学习经历, 采用学习和发展的开放性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高素养公民意识。公益教育既注重社会实践服务过程, 又注重知识学习过程, 既满足社区的实际服务需要, 又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既关注社会基本价值, 又关注社会发展问题, 既促进学生的积极社区参与, 又促进家庭、学校、社区的互动协作教育。可以说, 公益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一) 参与——公益教育的必经途径
参与是学生认识社会的重要途径, 也是公民资格教育的核心概念。公益教育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它为学生参与社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有目的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机会和条件参与社区服务与管理, 在参与中享受到体验学习、快乐学习、服务学习的乐趣和快感, 更好地完成和享受社会化过程。在公益教育中学生的参与经过这么几个阶段:学生由不理解意义的不完全参与到成人指导下的参与, 再到依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独立发起、执行参与社区事务服务计划, 从而实现真正的参与, 明白参与的内容、目的、理由和自己在社区的作用, 促进学生对某些价值的认同和对社区的归属感, 最终使学生成为具有民主技能、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的公民。没有参与经验的学生对社会事务认识浅薄, 对社会承担感不足;反之, 有参与经验的学生对社区事务, 甚至政治发展都有一定的认识, 愿意参与社区, 愿意做出承担。可以说, 公益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终身公民参与的重要途径, 是为学生创造发展技能, 培养多视角思考的体验行动,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履行作为公民的个人权利和责任, 而且也使其深深感受到他们的社区参与是与地方的、国家的发展命运紧密相连的。
公益教育不仅是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 而且是通过家庭、学校、社区的有机协调参与机制实现的, 但参与不是无限制的自由发挥, 而是一种有责任的参与。公益教育正是通过青少年有效的参与社区事务服务与管理, 增强其服务社会的感性认识, 体验社会服务的乐趣, 提高社会服务意识, 增强社会服务行为。公益教育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水平, 增强学生的民主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二) 合作——公益教育的保障基础
公益教育不仅是需要家庭、学校、社区的多方合作互动教育, 更是公益教育小组成员彼此尊重、发挥优势的合作学习。在公益教育活动中, 活动小组成员为了共同的一个目标,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实行不同而明确的责任分工, 将发挥个人知识技能和集体目标的达成有机结合起来, 融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中, 鼓励学生为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一起学习, 在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任务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目标。《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 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可以说, 公益教育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学习提供了一个契机与平台, 学生通过公益教育活动学会掌握与人合作和解决冲突的技巧, 公益教育小组成员之间的通力合作, 保障了公益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保证了公益教育活动质量。
从另一个方面看, 公益教育活动离不开学校、家庭、社区、政府等的支持, 更是一种社会范围内的合作教育活动, 拓展了学校教育的功能, 将学校教育延伸到家庭和社区, 形成一种全社会重视孩子的教育氛围, 进而形成一个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合作学习、合作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 服务——公益教育的核心价值
公益教育是一种适应社区真实需求, 融学校知识教育、家庭生活教育和社区实践教育于一身的服务教育, 是一种将服务与课程紧密结合, 通过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 组织社区切实需要的服务活动, 促使学生将自己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应用于社会服务,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服务他人、贡献社会的责任感, 同时并在服务中发现问题、获得知识和技能, 提高公民效能感, 让学生自己能够真切体会到自己参与和解决社区现实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有责任帮助社区的。在这种服务体验和学习过程中, 学生参与社区事务的意愿得到加强, 能量感和自信心得到提升。
公益教育实际是上给学生提供一个公民体验的机会, 让学生能够深切认识到除了学校教育之外, 还有更为丰富多彩的家庭生活服务教育和社区生活服务教育等, 让学生能够从以服务为核心的公益教育中更真实、更直接地体验到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公益教育在实践过程中特别强调学生的服务体验, 通过对家庭、学校和社区的服务体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并享受学习的乐趣和成长的快乐。
(四) 反思——公益教育的关键环节
反思即反思自我价值、去伪存真、重构自我、推陈出新的创造过程, 是公益教育的关键所在, 并贯穿公益教育过程的始终。反思不仅仅包括公益教育活动后的反思, 公益教育活动前和过程中的反思也极为重要, 学生可以将自己以前的经验和公益教育活动中的经验对比反思;还从同伴那里学习、不断提出问题、获得反馈, 并最终解决问题, 通过回顾自己参与公益教育的全过程, 对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估等等。有效的反思活动是将体验服务与知识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 建立学生在服务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和书本知识之间的联系, 持续不断有规律地反复反思, 不断扩展自己对获得的经验进行再思考, 可从中学到更多的东西。总之, 通过反思, 学生可以进一步掌握未来生活所需要的知识, 有效培养他们的公益意识, 促其公民责任感的形成。
(五) 责任——公益教育的目标取向
公益教育是一种面向生活世界, 重视学生体验,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其核心是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关心社会、积极而负责任地参与社会事务, 以发展社会为己任。公民责任意识是现代社会所强调的一种基本公民意识, 是由公民资格所赋予的、并与此相适应的从事某些活动、完成某些任务以及承担相应后果的法律及道德的自觉认识活动。加强青少年的公民责任意识不仅是青少年自身发展的需要, 也是新世纪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呼吁。青少年公民责任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需要学校、家庭、社区的密切配合。公益教育就是培养青少年责任意识、责任行为的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 其最终目标是培养人, 培养具有主人翁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合格公民。
三、公益教育的特点
公益教育是融理论学习与实践服务、家庭——学校——社区教育于一体, 参与各方互惠的教育学习过程, 具有其自身特点。
(一)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的统一
公益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 家庭、学校、社区共同参与、合作互惠的教育活动。在公益教育的过程中, 家庭、学校和社区为了孩子的培养, 都担负起了教育的任务, 将学校教育拓展到家庭、社区和社会, 这不仅有助于全社会教育意识的提升, 而且有助于学生开阔思维, 拓展视野。在公益教育过程中, 学生通过不断地体验学习, 学会发现社会问题, 关注和分析社会问题, 并最终学会解决社会问题, 从而培养其主人翁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在学生、家庭、学校、社区共同参与的过程中, 参与各方相互协调、合作互惠。学生在公益教育活动中, 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和提高, 实践技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并对社区 (社会) 问题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家庭在协助孩子参与公益教育的过程中, 有了相互交流的平台和机会, 加强了亲子沟通, 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掌握孩子的成长变化, 及时发现和解决孩子成长中的障碍与困难, 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学校在参与公益教育的过程中, 提升了教学效果, 加强了学校和社区之间的密切联系, 拓展了学校教育资源。社区在为学生提供服务机会的同时, 获得了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 满足了社区需求, 促进了社区发展。公益教育活动将家庭、学校、社区整合为有机的教育体系, 发挥了校外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优势, 培养了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 并为他们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 知识教育与服务教育的统一
公益教育是将学校知识教育与社区服务教育有机结合的一个重要载体。公益教育是结合社区需求, 针对学校教学目标要求, 考虑学生认知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在这种教育活动中, 学生通过社区服务, 发现问题, 运用学校学到的书本知识分析问题, 发挥学生集体智慧, 沟通交流、协作互惠, 激发灵感, 不断创新和提高能力, 最终达到社区问题的有效解决, 满足社区需求, 增强社区认同感。另一方面, 学生在社区服务过程中, 可以发现自己知识的欠缺与不足, 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由此可以看到, 在公益教育活动中, 知识学习和社区服务的辩证关系:知识学习以社区服务为基础, 社区服务提升知识学习。社区服务始终以知识学习为目标, 注重社区服务对知识学习的意义, 而不是单纯的社区服务体验。公益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既能培养学生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精神, 又能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
(三) 自律教育与他律教育的统一
公益教育是将公民资格的内在品性修养与外在制度安排的融合教育, 是培养人的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根本路径, 是联系自律教育和他律教育的桥梁和纽带, 有机地将自律教育和他律教育统一起来。在参与公益教育活动的过程中, 每个学生个体在与同伴的交流、协作和互动中。首先, 要受到来自同伴之间的信息刺激和反馈, 相互影响, 相互提高, 得到来自外界的他律教育;其次, 每个学生个体在公益教育的过程中又有着自己的空间平台, 通过自己的体验服务, 不断反思自己的经验获得, 不断提升自身的内在品质, 即所谓的自律教育, 但这种自律与他律教育的统一, 是需要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教育环境共同熏陶和塑造的。公益教育不仅可以把学生的内在自省与外在约束有机结合起来, 而且可以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有机整合起来, 互动协调地培养和促进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四) 价值教育与反思教育的统一
公益教育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实践活动, 亲身体验并解决真实生活中的社区需求问题, 切身体验不同人群和个人的现实需要, 增进对社会结构和发展进程的认识及一系列价值观的发展, 可以培养其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 学生在参加公益教育活动的过程中, 通过与同伴之间的沟通协作, 增进对尊重、团队协作等价值的认识, 可以培养其参与意识、集体责任和对纪律规则的自觉服从, 促进学生形成一种有意义且富有责任感的价值态度结构。
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和有责任感的价值态度的形成, 有赖于贯穿公益教育活动过程始终的反思教育。公益教育在尊重学生主体性, 强调社区服务体验实践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小组交流反思和老师、家长及社区人员指导下的反思。一方面,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服务经历进行总结思考, 分析其成功之处和需要改进的方面;另一方面, 通过分享每个小组成员的心得体会, 进行集体反思。除此之外, 老师、家长和社区工作人员指导学生反思, 帮助其找出存在的问题、解决疑惑, 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重新诠释和定位自己, 明确自己追求的方向, 进而完善人格、充盈人生意义。
公益教育是一种蕴含价值教育与反思教育、通过社区服务实践渗透价值教育、通过不断反思提升自我价值认识的“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教育活动, 是价值教育与反思教育的统一体。
摘要:公益教育就是通过日常的公益生活参与, 提高学生的公益意识, 培养学生的公益行为和能力, 参与改善公共事务, 树立其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公益教育具有丰富的内涵, 是融参与、合作、服务、反思和责任于一体的社会服务和知识学习于一体的教育, 更是具有将多种教育形式有机结合统一的家庭、学校、社会联动教育的特点。
关键词:公益教育,家庭生活服务教育,社区生活服务教育
参考文献
[1]留冈幸助.慈善问题.东京警醒书社, 1898.12.
[2]许瑞芳.比较与启示:服务学习与社会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 (上半月综合版) , 2009, (6) :83-87.
[4]Lynette R.Goldberg C M R A.Active Learning Through Service-Learning[J].Communication Disorders Quarterly, 2006, (1) .
[5]Lori V, Alexander A.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Community Service and Service-Learning[J].Michigan Journal of Community Service Learning, 2000, (1) :25-34.
[6]Kappan S B D.Research on K-12School-Based Service-Learning[J].denverzoo.org, 2000.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校长不仅是管理者,也是经营者,校长的教育经营力属于校长核心领导力。校长教育经营力是指校长为了达到学校既定教育目标,将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与方法部分运用到学校领导与管理中,按照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借用企业管理的理念和运行机制,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各种校内外资源,获得教育上优质的有形和无形资产的较快增长的一种能力。校长教育经营力由校长的品牌经营力、校长的营销力、校长的资本(产)经营力、校长的人力资本配置与开发力组成。
关键词:校长教育经营力 概念 结构
教育是产业,不同于行政管理部门,教育是一个特殊的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即文化产业。既然教育是一个产业,那就应当对之进行经营,而不仅仅是加以管理[1]。校长能否具有较强的教育经营力,已成为中小学校核心竞争力具有持久优势的一个重要表征。中小学的生存状态、竞争地位、管理绩效与发展潜力,越来越取决于其获取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因此,校长需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经营力,优化配置和使用各种教育资源,注重中小学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效应,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平衡。
一、校长教育经营力的概念
从宏观角度上来说,教育经营是指通过产业经营的方式盘活整个社会的教育存量,扩大教育增量,促进教育资源有效配置和科学利用。从微观角度上来说,教育经营是指某一教育单位为了实现教育目标,科学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以实现效益最大化[2]。校长教育经营力就是指校长为了达到学校的既定教育目标,将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与方法部分运用到学校领导与管理中,按照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借用企业管理的理念和运行机制,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各种校内外资源,获得教育上优质的有形和无形资产的较快增长的一种能力。当然,校长经营学校须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与学校本质属性。中小学校本质上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其公益性、知识性、服务性与产业的属性特质决定了中小学校的经营以育人为主要旨归,校长经营学校并不是把中小学校简单推向市场,也不是完全商业化的开放办学,校长经营学校时必须保持学校与社会、市场适当的距离,必须高度关注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行成本核算和讲求经济效益,保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适度的张力,追求两者的动态平衡。
二、校长教育经营力的结构
中小学的资源主要分为财力、物力与人力资源,与之相适应,校长教育经营力可以细分为校长的品牌经营力、校长的营销力、校长的资本(产)经营力及校长的人力资本配置与开发力。
1.校长的品牌经营力
什么是品牌?历来见仁见智。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将其定义为:品牌是一种名称、名词、标记、符号或服务,使之与其他竞争者的产品和服务相区别,而某些人就将品牌定义成广大消费者对产品精神上以及物质上的体验,品牌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3]。学校品牌是经过精心培育和市场选择形成的,中小学校品牌是学校的金字招牌和无形资产,能维护学校形象、降低招生成本、吸纳优质生源、吸引优秀教师、增强融资信用、拓展生存空间、抵御各种偶发风险。校长品牌经营力是指校长将中小学校品牌视为独立的资源和资本,并以此为主导,组合、带动与运用学校各种资源和资本,从而取得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经营活动和经营行为的能力。校长品牌经营力包括校长品牌定位能力、品牌设计能力和品牌营销能力。
校长品牌定位能力是校长在SWOT分析和教育市场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找出自己学校的比较优势,对学校特定的品牌在文化取向及个性差异上进行科学决策的能力。校长对学校科学的品牌定位是学校品牌经营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它为中小学校进占和拓展教育市场,集聚人、财、物等各种资源要素正确导航。如果校长不能对自己的学校品牌进行科学定位,就很难树立自身独特的被社会与家长所认可的品牌个性和学校形象,进而难以积聚各种要素资源,延缓了优质学校建设的进程。
校长品牌设计能力是校长在对学校品牌正确定位的基础上,基于正确品牌定义下的视觉沟通,便于学校正确把握品牌方向,并能够使教育服务消费者准确快捷地对学校品牌形象进行深刻有效的记忆的能力。校长要成立专门组织机构,制订中小学品牌战略发展规划;运用UIS设计,创建学校视觉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和理念识别系统,塑造中小学校文化形象,增强中小学校品牌的文化品味。同时提高学校教育服务质量,增强中小学生与家长作为教育服务消费者的满意度、增强教育服务生产者——中小学教师的满意度、增强中小学教育服务的消费者——更高一级学校的满意度,确保中小学品牌的卓越文化品质。
校长品牌营销能力就是校长把中小学的教育产品形象通过一些特定手段与媒介深刻地映入教育消费者心中的能力。校长要有效运用口碑传播、网络营销和新闻媒体营销等多种营销策略,提升学校的美誉度、知名度和忠诚度,积累学校的品牌资本,扩充学校的社会资本,充分彰显学校的品牌价值。
2.校长的营销力
营销一词最早来自经济学,主要是针对营利性公司的市场竞争的理念和策略[4]。“营销”是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来确定并满足顾客和社会需求的管理过程。“营销”不同于“营利”,营销是以满足顾客需求为核心[5]。“营销”不是“做广告”,它是包含产品、价格、分销、促销等一系列因素的整体战略[6]。校长的营销力是指校长从市场的需求出发,计划出能满足教育服务消费者需求的教育产品,并通过一定的营销策略宣传自己学校且进一步与教育服务消费者达成交易,以实现自身想要达到的目标而采取某种策略的能力。一个优质的中小学校如果没有一个有营销头脑的校长就很难将自己推销出去,在市场经济时代,人们已很难从同等水平、层次学校的外在表现去辨别它们的优劣,从而做出理想选择。与此同时,现今是一个处处充斥着“营销”词汇的时代,营销也早已不再只是商业的独有代表。但是多数校长并没有一个有效推广学校的方式,以至于教育服务消费者心中并没有对该学校产生一个深刻的印象,也因此在众多中小学校的激烈竞争下黯然失色,教育服务消费者没有产生对这些中小学校的兴趣也就不会有选择的倾向。营销可以分为内部营销和外部营销,外部营销简单地说就是向教育服务消费者推销自己所生产的产品,而内部营销是指与教育服务生产者教师之间不断分享信息,并且认可他们所做贡献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构建了一个健康的企业文化,只有持续不断的内部营销才能创建出一流的企业[6]。校长能成功地进行营销是中小学校效益来源的枢纽之一。校长营销力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产品具有无形性
校长营销是将生产和消费结合在一起的,且产品是无形的,因此与一般的商品不一样。其产品受到各个因素影响会变得不稳定,而校长要做到的首先就是将教师的教学质量放在教育服务消费者面前,变得透明化,得到他们的认同,否则产品有可能因难以保留而影响校长进行学校营销的效率。
(2)教育具有公开性
学生在中小学校接受教育,不只是单个机构或者个人的行为,这是国家规定的,不可更改的,学生的成长一直倍受社会关注,教育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基石,中小学也如同其他阶段的学校一样倍受大众的瞩目,校长要做到将中小学校的一切教育让大众知晓。
(3)群众多样性
一所学校面对的不只是学生和教师,应大致包括四类:学校教师(教育服务生产者)、学生(教育服务消费者)、家长与社区(教育服务消费者)、当地教育局。如同学生在中小学校所受教育具有公开性一样,这四类人员对中小学校提供的教育都具有评判的权利,影响着中小学校在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校长就要具备能够向各方介绍自己学校的能力。
(4)教育目标多重性
中小学这种教育机构与一般的营利机构是不一样的,它所追求的目标是多样的,最主要的是培育人。一所学校不仅要提供满足学生与家长等教育服务消费者对教学及师资的需求,还要与国家教育机关所推出的政策相配合,为满足其提出的目标而努力,校长在此就要提供多重目标来适应教育服务消费者的需要。
3.校长的资本(产)经营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与市场的关联度越来越高,学校特别是民办中小学校的地位越来越窘迫,办学经费捉襟见肘、难以为继,校产陈旧破损,办学物质匮乏,这就要求校长必须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在合理配置学校物力财力资源,提高资本、资产使用效率的同时,还要从社会和个人获得更多的资本、资产。资本经营,就是指买卖资产与经济组织的行为。资本经营是与生产经营相对应的范畴,生产经营是指生产与买卖产品的经营行为,而资本经营则是以资产及经济组织的交易为中心的[7]。从微观角度阐述校长的资本(产)经营力,就是指校长在遵守教育规律和国家有关法规的前提下,以提高效率和节约成本为基本原则,对学校财力和物力进行筹谋、运营与管理,以实现学校财力和物力不断保值与增值,实现学校效益最大化的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办学优势的学校特别是民办学校,不能单纯凭借自身的财力和物力优势来进行规模的扩张,而应该凭借自身的财力物力优势,以经济利益和产权关系为杠杆,吸纳、整合社会资产、资本或者其他薄弱中小学校的资产、资本,扩大办学规模,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其主要方式既可以是承包租赁、参股控股,也可以是兼并和托管。校长资本(产)经营力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解决中小学校的生存问题
中小学校特别是民办中小学校的开办既是为了取得社会效益也是为了获取应得的经济效益,让自身有所壮大发展。一些薄弱中小学校,就是指办学效益差,甚至难以继续下去的学校,这些学校的主要特征就是靠校长的努力改革或者调整已经难以摆脱现有的问题,而他们面临的是两种结果:一是办不下去,学校倒闭,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另一种就是校长通过对现有资产重组来解决问题,也就是现在企业之间会常出现的方式——收购,这样不仅能解决中小学校的生存问题,并且能够解决中小学校倒闭之后教职工失业的重大问题。
(2)解决中小学资源配置效率问题
中小学校各有优势,但是都比较分散,无法形成中小学教育的完整优势,因而中小学教育在教育上虽属于基础地位,并且受到大众关注,但是其真正的地位却没有像高等教育一般受到普遍关注,从而导致有限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效益低下。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加大力度推进中小学校的资本(产)经营,通过不同学校之间的资产重组来解决以往不能将优势结合的问题。
(3)解决中小学校组织形式问题
我国现在大多中小学校是以中小型规模为主的组织形式,而这种形式会让我们的学校难有发展活力。校长需在教育市场中取得三样办好校所必备的东西:规范合理的中小学校教育服务价格;中小学校本身有一个健全的经营方式;在校长科学有效地进行资本(产)经营下能够解决现有的组织形式问题。
(4)解决中小学校结构调整问题
如今的中小学校结构不合理不等同于过去结构不合理,这个不合理存在结构老化需更新的问题。这也就意味着要对中小学校进行全面的调整,使其向高层次发展过渡。调整的方法有多种,而解决中小学结构问题主要靠资本(产)经营。本文所指的中小学校结构不合理不只是中小学校管理上的不合理,还包括投资等方面的不合理。校长有效合理的资本(产)经营是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学校结构问题的方法。
4.校长的人力资本配置与开发力
校长的人力资本配置与开发力是指校长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对学校教师团体中的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合理及充分的配置与开发的能力。学校人力资本经营什么,关键在于弄清楚人力资本产权归属问题,从而理解学校人力资本为什么可以经营和怎样经营[8]。校长的人力资本配置与开发力应包括校长对教师的招聘、教师的培训、定期的工作分析、薪酬福利管理及基本的劳动关系管理等方面所体现的能力。
(1)校长在人力资源配置与开发中的特征
①在配置与开发形式上侧重整体效应
俗话说,人多力量大,这句话放在任何一个需要集体出力的事情上毫无疑问地贴切,与此同时也不能够忽略个人的影响贡献,校长也不例外。中小学校追求的发展是一个全面、和谐的发展,就像“木桶效应”中水桶想要装满水要求每块木板都是一样大小并且没有损坏的,如果有一块不齐或者有破损的话,木桶就不能装满水,因而校长也要做到关注学校发展的整体性。
②在配置和开发内容上关注文化底蕴
一般中小学校的创建管理者都会侧重于他们所要展现的一个特色,有的中小学校是以艺术为特色,有的就是语言。他们这样的办学理念成为该学校稳步发展的基础,因此,校长在人力资本配置与开发上都比较关注文化底蕴的建设,用他们特有的办学理念来吸收人才以成就学校的发展壮大,同时也能提高家长对学校的接受度。
③在配置和开发方式上呈现人性化
中小学校不似大型企业,整个学校里工作人员不会有很多,所以中小学教师或其他工作人员更方便直接沟通,人际交往和情感状态更易得到维系。就个人而言,在学校里面情感因素要大于理性因素对人的影响,因为这是一个小型的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社会”,不管是生生、师生还是师师之间都要用感情去联系。因而,校长在人力资本配置与开发方式上要注重以人为中心,以人性化的方式来调动教师的主动性,民主地接受教师合理建议,能在决策时更多地以人为本,更多地考虑到教师,以达到集体人员一起努力建设学校。
(2)校长人力资本配置与开发力的主要内容
①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是指校长通过对学校工作任务的分解,根据不同的职务工作内容所需设置不同的岗位,并规定每个岗位应承担的职责、工作条件等。工作分析的目的是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确保人与工作之间的最佳匹配[9]。校长的工作分析首先应是对中小学校发展前景的整体规划,进而对每一个工作岗位进行分配,如有需要,在一般岗位下增添具有该校特色的职位,并对其职位进行具体和明确的规定,避免出现权责交叉导致互不管理的情况。
②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内容涉及范围广,而校长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是为了保证人力资本管理的活动与中小学校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能一致,保证管理的各个环节能够协调进行,其主要作用就是满足中小学校总体发展方向的要求,促进中小学校人力资本的开展,提高中小学校人力资本的利用率。
③校长的招聘与选拔
招聘与选拔是指校长为了学校发展的需要而采取迅速、有效的方式为中小学校找到所需要的、合适的求职者,并将其安排到相应的工作岗位上让他们发挥能力。其主要作用是促进对中小学校发展和人力资本的充分利用,以此提高工作效率。
④校长的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指校长运用科学的考核标准和方式,对学校教师的工作成绩进行定期的评判,从各个方面来了解教师完成工作的情况,以便于及时发现他们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对此要奖罚分明,才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为人事决策和人事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⑤教师激励
教师激励是指校长为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师工作效率所采取的有激励作用的手段。激励能够分为两方面,一是物质性的激励,二是精神性的激励,这两方面都不能够忽略。选用激励的方式要因人而异,有效、合理的激励是需要建立在对人的工作动力与满足感的分析之上,因此,校长对教师是否深入了解成为能否成功激励的关键性一步,教师激励的主要作用是激发和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将教师的个人目标与学校的整体目标实现统一,增强中小学校团体的凝聚力及团体内部的协调统一。
参考文献
[1] 厉以宁.关于教育产品的性质和对教育经营的若干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1999(3).
[2] 孙伟,王涛,叶玮光.对教育经营的理性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7).
[3] 雷勇.公办幼儿园品牌战略内涵剖析及模式研究[J].才智,2012(23).
[5] 邓恢祯.构建学校营销理念,提升学校竞争力[J].全球教育展望,2007(36).
[6] 周玲.试论学校营销的理念与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5(16).
[7] 方心.PXSF幼儿园服务营销管理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1.
[8] 张万鹏,王千红.论高等学校的资本经营[J].江苏高教,2004(5).
[9] 栗玉香.试论学校人力资本经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6).
[10]真金,赵阳,李赞祥.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袁小平(1965-),男,湖南常德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图书馆,教授,研究员;伍雨莹(1993-),女,湖南长沙人,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职业中专,助教。]
【感恩教育的概念】推荐阅读:
留守儿童的感恩教育10-14
关于感恩的教育案例10-19
《弟子规》的感恩教育思想07-16
爱的教育感恩读书笔记07-22
感恩节主题教育的教案10-17
关于学生感恩教育的经典演讲稿06-17
感恩教育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07-14
感恩节作文400字感恩教育06-05
进行感恩教育07-08
感恩教育征文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