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分析对策(推荐12篇)
城市大气污染生态效应分析与防治对策
摘要:大气污染的问题愈来愈受到众多国家的高度重视.笔者对大气污染引起的酸雨问题、温室效应、臭氧黑洞和颗粒物等现象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结合一些城市的大气环境状况,提出了缓解大气污染的控制措施和防治对策.作 者:胡春林 谌文 HU Chun-lin SHEN Wen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土术工程与建筑学院,湖北,武汉,430070期 刊:岩土力学 ISTICEIPKU Journal:ROCK AND SOIL MECHANICS年,卷(期):,23(z1)分类号:X131关键词:大气污染 生态效应 防治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逐渐加快。据统计, 全国GDP一直保持在8%左右的增长率, 2011年末全国城市人口为6.9亿人, 首次超过农村人口;经济的快速增长使我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 2011年全国新增能源消费量达2.3亿吨标煤。城市人口的增加、机动车保有量的节节攀升以及能源的高消耗对城市空气造成了较大污染, 直接影响到了居民的身体健康。减少城市空气污染, 降低资源消耗日益受到人们重视, 重点城市空气污染监测结果也成为每年环保部编制环境公报的一项重要内容。从2013年1月1日起, 在全国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环境模范城市将会开展对PM2.5、臭氧等进行适时监测, 到2016年将会在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开展监测。
2 重点城市大气质量状况
我国从1996年开始颁布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 , 明确列出SO2、TSP、PM2.5、NO、CO等主要空气污染物限值标准, 2012年又对某些污染物的限值进行了调整 (见表1) , 按照标准要求, 城市空气质量应该达到二级, 二级标准是被认为安全、可接受的。
从图2来看, 近年来尽管全国重点城市废气主要污染物排放呈现出逐年递减态势, 但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仍然居高不下。2011年, 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劣于三级标准的城市仍占到被监测城市的1.2%, 113个重点城市中有15.9%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未达标, 其中氮氧化物的总排放量为2404.3万吨, 较上一年上升了5.73个百分点, 重点城市的大气环境污染状况形势依然严峻。
3 重点城市大气污染原因分析
大气具有一定的自净作用, 但并不是一个无限的储存库,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 大气中的废物不断增加, 超出大气的自净力后, 就造成了大气污染。简言之, 大气成分的质或量的改变, 即大气污染[1]。根据对主要大气污染的分类统计分析, 其主要来源可概括为三大方面: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交通运输等。此外, 市政建设、城市工业布局、绿化等都是城市大气环境的主要影响元素[2]。此外, 从2011年环境公报公布的监测结果来看我国重点城市大气污染整体呈现出总悬浮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含量高、含菌量大、煤烟污染比重大、污染源多等特点。地域特征主要表现为北部、西北部污染较南部、东南部污染严重, 并且呈现出一定的季节性差异, 即夏秋由于污染物排放少、降雨多等原因, 空气污染物特别是颗粒物浓度轻于春冬两季。以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变化情况为例 (见表3) , 近年来,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国主要大城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 机动车辆尾气无序排放给城市大气带来了严重污染, 2007年, 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只有1.59亿辆, 到了2011达到了2.25亿辆, 增长了41.5%, 年均增长率达到了5.3%。但我国机动车污染控制水平较低, 相当于国外的20世纪70年代中期水平, 单车污染排放水平是日本的10-20倍, 美国的1-8倍[3]。此外, 大量机动车的运营产生的大量扬尘也会加重城市上空的大气污染。
4 对策
解决重点城市大气污染问题必须要走科学发展之路, 严格做到控制污染源、提高技术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和城市工业布局, 加大监督力度和严格依法、依规办事。
4.1 严格控制交通污染源
如上述原因分析, 城市机动车辆的快速增加和排放管理的落后给大气环境带来了较大影响。作为重点城市来说首先是要合理的调控重点区域的人口、车辆的数量和布局, 积极推广无铅汽油和车用燃油低硫化技术, 出台新的排放标准加以引导。如2011年我国新出台了轻型汽油车国四标准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标准等, 发布了《中国机动车排放控制措施评估报告》, 及时掌握国内重点城市的大气污染情况。
4.2 城市工业合理布局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或者在旧城改造时, 要全面考虑当地的地理和自然环境, 在工业选址布局上要注重科学化、可持续性和发展性。具体选址布局时要将该城市的主导风向、季节性季风特点、人口居住区等作为重点参考因子, 选择下风口、空气流畅、远离居住区的地域作为工业发展布局的重点区域。
4.3 大力发展城市绿化[4]
搞好城市绿化, 防治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生物措施:利用植物杀菌、滞尘、吸收有毒气体、调节二氧化硫和氧气比例等特性, 减少城市大气污染, 提高城市大气质量。就如何发展城市绿化具体来讲应做好城市绿地规划、合理选择树种、做好植物后期的管护以及保证绿地比例等措施。
4.4 做好教育宣传
城市居民虽然文化知识水平层次较高, 也具有很强的法制理念, 但很多人却不知道法律、不了解法律。大气污染防治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让居民、企业等知法、懂法、守法, 做好广泛的宣传工作, 如可以采取每年在固定时间里开展相关的环境保护宣传, 加强群众的环保意识, 帮助他们了解更多环保方面的法律知识。而且, 要严格依法办事, 对各工业企业要坚持依法管理环境, 对破坏环境的人和事要进行教育, 构成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参考文献
[1]姜罡丞.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对策【J】许昌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99, 18 (2) :27-28
[2]于慧.大气污染的成因及治理措施【J】辽宁化工, 2008, 37 (2) :142-144
[3]魏文静.中国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及综合防治措施探析【J】天津科技, 2009 (6) :23-25
关键词:大气污染;治理对策;分析
大气污染源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两方面。天然污染主要是包括火山喷发、森林火灾、自然尘森林植物释放以及海浪飞沫颗粒物在内的污染源,是人为不可抗力的污染问题。所以本文主要分析人为污染源。通常所说的人为污染源是指由人类活动向大气输送污染物的发生源。人为污染源主要包括工业废气,生活燃烧和尾气排放这三方面内容。本文讨论了我国城市主要的大气污染,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我国城市大气污染问题的对策。
一、城市大气污染现状
大气污染的特点与其他环境体系的污染特点的不同之处决定了大气污染的治理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大气污染是对人类生存影响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尤其是自2010年以来,我国大气污染日益严峻,例如,冬季北方雾霾严重,增加车祸发生的概率,人们的呼吸道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等。这些现象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了很大影响,从而使得大气污染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二、大气污染成因
(一)工业废气导致颗粒物排放增加
大气污染伴随着工业的发展而逐渐产生和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大气污染问题是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必然结果。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经济也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我国的大气环境收到了严重污染,而且主要是以城市为中心的大气污染现象更为明显。城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的大气污染一般都有悬浮物含量高、冬季比夏季严重、新兴的中小城市污染日益严重等特点。重工业的发展给大气造成的污染后果主要是酸雨的形成,在没有大气污染的情况下,降水酸度主要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组成PH值大约在5.0~6.0之间,小于5.6的PH值降水称为酸雨。根据2014年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在全国开展空气质量标准检测的161个城市中,只有16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年均值达标,145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全国有470个城市(区、县)开战了降水检测,酸雨城市比例为29.8%,酸雨平均频率为17.4%。
(二)生活燃烧导致有害气体产生
生活燃烧会导致有害气体的产生。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意识无意识的燃烧物质也会对大气造成一定的污染。例如,秸秆燃烧造成的重大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秸秆燃烧不仅增加了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还提高了交通事故发生率。而且,在燃烧秸秆的过程由中,大部分含有氮、硫等元素的易挥发性的物质颗粒进入大气,只有钾元素等部分物质得以保留,营养元素流失的同时严重增加了大气污染程度,危害人体健康。
(三)汽车尾气造成雾霾现象加剧
虽则会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2014年私家车的数量已经达到12339.70万辆,越来越多的私家车出行除了造成一定的交通拥堵还会带来越来越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尤其体现在北京,到了冬天污染更是严重,汽车尾气是雾霾形成的主要因素。因为柴油车的排放物质主要有CO、NOX、HC以及PM;汽油车的主要排放物有CO、NOX、HC和铅;除此之外,很多道路的设计结构都是以“凹”型为主,所以沉积在道路中央的沉积物就很难被风吹走,久而久之,这些灰尘就成了导致雾霾和扬尘现象的主要原因。
三、大气污染的解决对策
(一)调整产业结构,减少颗粒物排放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工业大国,以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素,但是坚决不能实行“先污染,后治理”的政策。我们要大力推进科学技术的创新,做到综合治理大气污染,通过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来开发新材料和燃料来减少污染源,同时还要通过科学技术的创新治理已经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坚决不能像近年来的一些中小型城市的领导,为了大力追求经济效益,提高总产值水平,降低招商引资条件,不惜以牺牲环境条件为代价,将一些重污染企业引进来,在企业废气处理等方面重视度有不够,从而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要做到严格考察企业的各项排放物是否对环境有危害,是否有全面的净化处理措施,有没有正确投入使用等问题,要调整产业结构,减少颗粒物排放,要做到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保证当地人民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二)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空气质量监控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政府要做到定期开展环保知识教育活动,首先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从而减少人们日常生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这主要需要我国环保部门及其气候检测部门将环境保护作为主要职责,公布各城市的空气质量标准以及造成污染的主要污染物,让群众从自身出发,互相监督参与到环境保护和治理中来,为人们对大气的污染防治提供科学有效的办法。
(三)加强绿化工作,减少尾气排放
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城市大气污染不容小觑。首先,我们可以从根本入手,改进汽车发动机,提高燃料利用率。其次,提高车用燃料技术,或者开发新型的替代性燃料,减少污染。最后,开发更为先进的尾气处理装置。另外,也可以加强绿化工作,城市绿地对于吸收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具有显著作用,是有效治理大气污染和提高空气质量的有效措施。对此,我们可以实施城市生态绿化工程,在道路两旁或者居民小区选择合适的树种进行种植,尤其是在居民区和工业区种植防护林来隔离和净化空气。对预留绿地不足或者被侵占的情况进行严格地管制,保证绿化资金投入和绿化植物种植维护需要的专项资金及时到位支持,保证绿化工程的顺利开展。
四、结束语
近年来的城市污染日益严重,大气污染给人们的健康状况带来了最直接的影响。为了给市民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我们要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绿化工作。做到环境同防同治,从整体上解决我国大气污染问题,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成祥,陈永金,刘加珍,徐梦辰,王丹,刘亚琦.聊城市大气污染现状与治理对策研究[J].环境工程,2016,06:114-118.
[2]乔晶晶.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6,02:40+43
摘要:基于贵州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对珠江流域贵州境内污染源现状及其水污染物的排放情况进行了分析,初步确定了现阶段珠江流域各类污染源的排污特点及生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并对开展水污染防治提出了一些建议.作 者:何能勇 姜平作者单位:何能勇(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姜平(贵州省环境保护厅,贵州,贵阳550002)
中国环境污染实证分析与治理对策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根据有关数据资料,借助于统计软件,文章对“三废”污染程度相近的省份分别作聚类分析,针对污染原因和治理重点,提出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相应解决对策.作 者:尚红云 Shang Hongyun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统计系期 刊:理论前沿 PKUCSSCI Journal:THEORY FRONT年,卷(期):,(11)分类号:X5关键词:“三废”污染 聚类分析 治理措施
苏州河一期污水截流工程完成并运行以后,非点源污染对苏州河的污染贡献日益增大,研究苏州河非点源污染的类型、特点、过程并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已逐渐成为解决苏州河污染问题的一个主要方面.苏州河非点源污染类型主要包括农业非点源污染、畜禽粪尿污染、城镇及乡村地表径流、底泥二次污染、船舶航运污染以及沿岸码头作业等.在此基础上,指出苏州河市郊段非点源污染严重、支流非点源污染负荷大是目前苏州河非点源污染的两个主要特征,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调控对策.
作 者:毕春娟 陈振楼 许世远 郑祥民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上海,200062 刊 名: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ISTIC PKU CSSCI英文刊名: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 年,卷(期):2002 11(6) 分类号:X5 关键词:苏州河 非点源污染 调控对策
1 大气环境污染原因分析
1.1 交通运输
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经济收入的提高, 私人轿车的数量在急剧上升。这些公路上车辆的增加, 带来了严重的大气环境问题, 汽车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CO, 对人体的危害极大[1], 城市中肺癌的发病率数字逐渐增多, 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另外, 对于一些柴油大货车和冒烟车辆, 这些车辆尾气中夹杂着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 更加加剧了大气环境的污染。据不完全统计, 一辆大货车排放的尾气中的颗粒物是100辆汽油车夹杂量的总和, 有的城市竟然允许柴油车进入市区, 如石家庄市。同时市政建设、道路建设问题, 有的公路两侧高于公路中间, 致使公路上的灰尘难以吹走, 这也是引进扬尘天气的原因之一。工业企业、工矿企业的分散使城区的大气环境始终处于污染状态。
1.2 燃料燃烧
据不完全资料统计, 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燃料燃烧的大气污染所占比例为70%、20%、10%。直接燃烧的污染占燃料燃烧所产生的污染的96%, 燃料燃烧产生了大量的有害气体, 其中燃煤排放最为严重产生了CO、SO2、氮氧化物和烟尘比例为97%、81%、93%和99%。工业生产产生的污染点比较集中, 对工业矿区的矿区和局部的大气污染较为严重, 工业企业所产生的污染排放量只占大气污染总排放量的1/5。由于燃料燃烧排放排放点比较分散, 又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影响, 一些地区还没有普及天然气, 烧煤仍然是人们的首先燃料。人们由于受经济的原因, 人们仍然购买高硫煤, 而不会购买低硫煤, 这就造成了SO2的大量排放。煤炭工业、化工工业、工业生产过程这些是污染最为严重的企业, 也是成为大气污染的主力军。
1.3 绿化
绿化是许多工业城市的短板, 对于绿化, 只有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内部绿化基本符合标准。现在各个城市的开发区, 绿化远远跟不上工业发展的步伐, 有的甚至根本没有绿化, 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 有的城市没有一个成规模的休闲公园。
2 大气环境污染对策措施
2.1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 城市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 仅2009年中国机动车就增加了2万辆, 道路设施改善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机动车增加的速度。据有关资料反映, 2010年空气中氮氧化物明显比2009年有所增加, 因此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势在必行。
加强对经常拥堵主干道进行重新规划, 限制摩托车和货车在主干道通行, 让它们在新规划的绕城公路通过, 不让它们直接穿过城市市区公路。
机动车尾气排放和道路扬尘对城市大气污染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加强对机动车辆进行管理, 目前来说对我国是一个空白[2]。车辆带尘进城和冒烟问题随处可见, 北方城市较多些, 南方城市主要汽车尾气问题, 因此政府要协调各部门加大对进城车辆的监管力度, 从而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同时加大对汽车尾气的治理, 特别是对摩托车尾气的治理, 逐步控制机动车尾气日趋加重的态势。
2.2 优化传统生产模式.
首先关闭或整顿一些排污量大、资源利用率低, 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企业, 同时支持扶持先进制造业、高科技术企业和第三产业, 扶持高效率、科技含量高、低排放、低消耗的企业。严格执行国家的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标准, 从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积极推行清洁生产, 推进节能、节水和循环利用[3]。积极推行使用轻洁能源如电、天然气, 尽量减少使用高硫煤等。
2.3 加强对城市大气环境的管理.
2.3.1 搞好城市绿化.
在城市大兴绿化之风, 通过植树造林, 种草栽花, 扩大城市绿化覆盖面[4], 提高植物对城市有害气体的吸收、滞尘作用, 降低城市有害气体对人们健康的影响。同时加强城区基础设施建设, 当然包括城市公园、人造森林、道路两侧的绿化带, 特别是各类经济开发区, 提高开发区的绿化率, 带动整个城市建设。
2.3.2 加快城市市容机械化步伐。
在城市主干道实行机械吸尘式清扫, 增加城市主干道洒水次数, 减少扬尘对城市污染。同时运送城市垃圾要进行封闭。
2.3.3 加强对建筑施工、市政施工的管理, 避免二次扬尘污染。
对于正在施工的建筑工地, 要采取一系列防尘降尘措施, 减少黄土裸露在外, 施工车辆进城时必须清洗轮胎, 建筑垃圾要封闭运送。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 工业生产产生效益的同时, 带来了工业污染, 如何减少工业污染成为大气体污染研究的重点, 笔者分析了大气污染的原因, 提出了几条治理措施。
关键词:城市大气环境,污染原因,分析,对策
参考文献
[1]陈嘉.浅谈大气环境污染原因及治理.资源与环境, 2012 (1) :83.
[2]柴蕊, 杨斌.浅谈大气环境污染原因及治理, 科技资讯, 2008 (30) :130-131.
[3]王磊.锅炉燃煤对大气环境污染的治理, 牙膏工业, 2007 (3) :24-27.
关键词: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排放;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X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7-0138-1
0 前言
长期以来,人们比较关注工业环境污染问题,对农业污染问题相对忽视。然而,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农业污染物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大,其中畜禽养殖业污染问题比较突出。以安徽省马鞍山市为例,其畜禽养殖业产值在全市总产值中比例很小,但畜禽养殖业的污染排放并不可忽视。
1 马鞍山市畜禽养殖污染排放基本情况
马鞍山市畜禽养殖业污水排放量为27.9万吨/年,其中化学需氧量排放1408.27吨/年、氨氮排放57.47吨/年。畜禽养殖污水排放量约为全市工业污水排放量的0.2%,但排放的化学需氧量占到工业污水的15%,氨氮占到工业的21%。
全市畜禽养殖业粪便一年粪便产生量为17.01万吨,折合成猪粪单位为18.25万吨,全市耕地的负荷量约为0.24吨/年/亩。
2 存在问题
2.1 粪便处理工艺有待改进
清粪方式对畜禽养殖场污染排放较大的影响,由于水冲粪方式使得粪便随水流直接排放,废水排放量与污染浓度较大,通过计算可知:如果全部使用干清粪方式,每年污水排放量将减少8%,化学需氧量排放将减少56.7%、氨氮将减少32.6%。
粪便在堆放过程中也会造成污染,绝大多数的粪便处理设施属于简易堆肥场,粪便都在露天堆放下自然发酵,没有防渗、防淋措施,在降雨时部分粪便会造成对地表水、地下水与土壤污染。
2.2 污水没有有效处理
大部分养殖单位仅有简易的污水池,高浓度污水不处理直接排放,成为马鞍山市内河不可忽视的污染来源。部分污水直接排入周围农田,造成农田板结无法耕种,并影响地下水水质。
2.3 畜禽尸体无害化处理不符合规范要求
通过实际调查,某些畜禽养殖单位的畜禽尸体无害化处理不符合规范要求,直接土埋,没有防渗的安全填埋井。
2.4 对畜禽养殖业的环境管理力度不够
全市缺乏一个对畜禽养殖业的环保规划,不能做到根据环境容量合理规划畜禽养殖业总体规模和布局。
畜禽养殖业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的单位数量较少,全市畜禽养殖单位环评执行率较低,针对畜禽养殖污染的日常监测相对较少安排。
3 對策分析
3.1 对实施畜禽养殖环境管理的主要对策
3.1.1 制定规划、控制畜禽养殖规模 建议组织力量编制《畜禽养殖业环保规划》。针对地域的自然状况、环境容量、田地分布等,合理划定禁养区、限养区、适度养殖区。
发展畜禽养殖业规模必须与当地种植业规模、土地对畜禽粪便的消纳能力与河流的污染物容量结合起来考虑,应大力发展以地定畜,种养结合的养殖方式。不易过分追求畜禽养殖场的规模效益,要根据当地水环境状况、土地规模合理确定畜禽养殖业规模。
3.1.2 加强畜禽养殖业环境管理 加强实施环境影响评价与“三同时”制度,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对现有未办理环保审批手续或无污染防治设施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责令限期整改,限期补办手续。对畜禽废弃物污染的管理要依法纳入总量控制目标中,实施畜禽污染物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强畜禽养殖业的监测力度,选择一些典型畜禽养殖场或养殖小区进行环境监测。
3.1.3 政策引导,加强宣传 推动种养结合生态农业与污染治理 通过政策导向,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提高有机、绿色食品市场份额,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对有机肥的生产和施用制定贴补政策,大力推广有机肥料。
对于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给予一定的资金与技术支持,重点扶持一些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环保设施示范工程,以点带面扩大影响,带动畜禽养殖废弃物治理的积极性。
加强宣传,通过开设环境保护专题讲座,举办畜禽养殖户环境知识培训班等手段把环境保护法规、知识直接传达到基层管理人员与畜禽养殖单位,切实提高养殖户的环保法规、知识水平。
3.2 畜禽养殖单位污染控制的主要对策
禁止在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城市和城镇居民区等人口集中地区建设畜禽养殖单位,在禁建区域附近建设的,应设在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场界与禁建区域边界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500m.。
强制推行干清粪的清粪方式,不仅节约用水,并能大幅减少污染物排放。
畜禽养殖污水不可直接排放,可通过采用生产沼气等手段无害化处理。
畜禽养殖场产生的畜禽粪便应设置专门的贮存设施,贮存设施的位置必须远离地表水体。贮存设施应采取有效的防渗处理工艺,建立渗滤液收集池并应采取设置顶盖等防止降雨(水)进入的措施。
病死畜禽尸体要及时处理,严禁随意丢弃。
4 结语
迫切需要强化管理与政策引导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本文指出存在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希望能为实现马鞍山市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
[1] 程波,张从.农业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手册[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2]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全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情况调查及防治对策[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水环境污染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本文针对我国农村水环境状况,分析农村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提出解决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的对策,使农村的水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以达到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目的.
作 者:代亚丽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建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刊 名:农业环境与发展 英文刊名:AGRO-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年,卷(期): 25(3) 分类号:X5 关键词:农村水环境 污染 环保意识
摘 要:城市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是现代化城市的基础设施之一,经其对生活垃圾进行压缩后,可以缩小垃圾体积,减少运输次数,具有积极的经济、环境正效益。但生活垃圾中转站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恶臭问题也屡被提及,新建垃圾转运站更是因为公众对恶臭的顾虑,在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本文以西部某中型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为例,分析了垃圾转运站恶臭的来源及主要污染物,阐述了恶臭的工程治理措施,供相关企业参考。
关键词:垃圾转运站;恶臭;环境影响前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活垃圾中有机垃圾的比例不断提高,垃圾转运站的臭气浓度和强度也有增大的趋势[3],这使得转运站恶臭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引人关注。做好垃圾压缩转运站的恶臭污染防治,减轻对周边环境影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生活垃圾转运站恶臭来源及主要污染物
2.1 恶臭来源
生活垃圾主要包括食品、纸类、塑料、织物、草木等有机成分和渣石、玻璃、金属等无机成分。垃圾转运站内恶臭污染物主要是由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的。在垃圾卸料倾倒及压缩过程,恶臭将集中释放,进入卸料压缩车间,这是压缩转运站恶臭的主要来源。
2.2 恶臭主要污染物
目前我国已确定控制的恶臭污染物有8 种,其中2种属无机化合物,6种属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郑曼英等人[2]的研究结果表明,垃圾转运站内检出率在50%以上的受控有机恶臭污染物主要为甲硫醚、二硫化碳、二甲二硫、苯乙烯。而郭晓琪等人[4]对垃圾转运站的臭气样品分析指出,实验中很少检出有机硫化合物和苯乙烯,二甲二硫的检出率为27.8%,苯乙烯的检出率为5.6%,且检出的有机硫类成分在垃圾臭气中的含量也很少。这可能和垃圾来源不同有关。作为代表性的无机恶臭污染物,硫化氢和氨在不同来源的垃圾中均被频繁检出。生活垃圾转运站恶臭工程防治措施
3.1概述
用于垃圾中转站除臭的方法包括掩盖法、稀释法、固体物质吸附法、臭氧氧化法、微生物法、植物提取液催化氧化法等[5]。掩盖法、稀释法不能从根本上去除恶臭分子。吸附法通过吸附作用降低恶臭影响,其除臭效果影响因素较多,包括吸附物种类、臭气种类和含量、吸附剂使用时间等。臭氧氧化法是利用强氧化性的臭氧分子与恶臭分子发生还原反应而除去臭味,但臭氧本身具有臭味,影响了该法的使用。微生物法利用微生物菌群抑制垃圾中致臭微生物的生化活动,并利用某些臭味物作为自身的?I养,从而降低垃圾腐烂速度及其所散发臭气的恶臭程度,此方法是针对恶臭源,而不是针对恶臭分子本身,对已形成的恶臭物和在空中的臭气,无法起作用,是这一方法的缺陷。植物提取液催化氧化法是利用某些天然植物提取液中的有效分子与臭气分子反应,将臭气分子分解为无臭、无毒的产物,是目前利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处理方法。
3.2恶臭防治措施
3.2.1 除臭工艺流程
该垃圾转运站临近集中居住区,外环境较为敏感,垃圾压缩转运采用日产日清模式,垃圾不在转运站内过夜。在恶臭防治上,主要考虑对已产生的恶臭进行治理,并确保恶臭污染物长期稳定达标排放。
3.2.2工艺简述
垃圾收集车经称重后进入卸料压缩车间,在交通指挥灯的指引下,卸料间卷帘门受电子感应系统感应后快速随之升起,收集车进入卸料间,靠近指定的卸车位,待车身完全进入卸料间,卷帘门自动降下,将卸料间隔离成独立的密闭的空间。
(1)除尘
在卷帘门关闭的同时,卸料槽侧上部的喷雾装置自动开启,水雾从喷头呈实心锥状喷出洒下,抑制并沉降卸料扬尘,同时风机抽吸卸料间废气,使卸料间形成负压,风机抽吸的废气经风管进入除尘除臭系统。除尘除臭系统风管前端设有格网,可将较大的纸屑、塑料袋拦截下来,通过的废气进入除尘沉降室,在重力旋流离心的作用下,大部分扬尘在沉降室内沉降去除,再经双层过滤器进一步去除其中的扬尘,随后废气被高压风机鼓入净化塔内进行除臭处理。
(2)除臭
除尘后的废气首先进入净化塔,净化塔包括喷淋反应区和接触反应区两级。喷淋反应区内,采用天然植物萃取剂作为除臭剂,天然植物提取液中含有反应活性很高的功能化合物和萜类化合物,经雾化喷头喷出,与恶臭分子发生碰撞,并在碰撞中产生化学位移,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恶臭分子转化为无毒无臭的物质。
3.2.3 车间无组织排放恶臭的治理
对车间内无组织排放的恶臭气体采用与净化塔内相同的天然植物提取液进行治理。在压缩车间内安装喷头,通过专用控制设备及雾化装置将植物提取液喷洒到压缩车间内,雾化后的分子均匀地分散在空气中,吸附空气中的NH3、H2S等恶臭分子,与之发生化学反应,转化为无害的分子,从而达到除恶臭的目的。
4、其他恶臭影响减缓措施
4.1合理选址
按城市总体规划及环卫专项规划要求进行选址。尽量避免选址在大型商场、影剧院出入口等繁华地段以及邻近学校、商场、餐饮店等群众日常生活聚集场所和其它人流密集区域。确需选址于这些路段时,应强化二次污染控制措施,优化转运站建设形式及转运站外部交通组织[6]。
4.2优化总平面布置
对转运站总平面进行优化布置,卸料压缩车间尽量布置在场内远离周边邻近的建筑物一侧,并在转运站周边设置一定宽度的绿化隔离带。
4.3加强管理
良好的管理可大大减少恶臭的影响。控制措施可从如下方面考虑:(1)在进行卸料压缩操作时,卸料压缩区密闭,形成良好的负压环境,减少车间内恶臭的无组织排放。(2)尽量将收集车中的垃圾卸载尽,减少收集车离开过程垃圾散落地面产生的恶臭无组织排放。(3)压缩机与集装箱密闭对接,并加强压缩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避免设备密封性下降导致的恶臭外泄。(4)加强对恶臭治理系统的维护,避免故障和低效运行引起的恶臭超标排放。(5)垃圾日转日清,不在转运站过夜,减少恶臭源在场内的时间。(6)垃圾转运区、转运车辆和容器每日进行清洗,避免残余垃圾、渗滤液等所产恶臭对站内环境的影响。(7)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废气经处理装置处理后排放。
4.4强化绿化建设
绿化对于垃圾转运站缓解恶臭影响和美化环境都有较好的作用,应尽可能提高转运站内绿化率。转运站应结合周边敏感目标分布情况,按规范设置一定宽度的绿化隔离带。绿化树种应尽量采用冠枝叶茂盛的树木,为净化臭气,建议种植珊瑚树、樟树、棕榈、朴树、女贞、梧桐和泡桐等树木[7]。结语
(1)垃圾卸料压缩作业区是站内恶臭的主要产生区域。通过采取密闭、除尘、天然植物提取液化学降解、微生物降解、吸附剂催化氧化等措施,可实现卸料压缩过程的恶臭达标排放,减轻恶臭对外环境的影响。
(2)良好的管理对降低垃圾压缩转运站的恶臭影响有着积极的作用,应在转运站运行中给予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石磊.日本恶臭公害研究概况[ J].国外环境科学技术,1987,4: 46-49
[2]郑曼英,罗海醌.垃圾转运站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4,(17)4:13-14
作者简介:
一、沿海地区蔬菜常见面源污染主要来源和危害
1. 养殖排污
养殖排污主要指大中型生猪、奶牛、肉蛋鸡养殖排污,以东台沿海一镇五场为例,2013年年排污量380多万吨。其危害主要有:一是占地和污染农田生态环境。粪尿中大量的氮、磷渗入地下,使地下水中硝态氮、硬度和细菌总数超标。二是造成地表水富营养化。东辽河源头区径流小区实验基地范围内畜禽粪尿未经处理随意排放,通过雨水径流进入河道,影响东辽河源头区水质,造成水体污染。三是恶臭。刚排泄的畜禽粪便含有NH3、H2S、胺等有害气体,在未能及时清除或清除后不能及时处理时,其臭味将成倍增加,不仅危及周围居民的健康,而且也会影响场内畜禽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2. 沼气治污工程的二次污染
主要是沼液的收集渗漏和乱排乱放对水源、空气和农田的人为污染,其中现有二十多座沼气工程及1千多座户用沼气,每年消解养殖粪污三百多万吨,产生沼液沼渣100万吨,其中的40%左右还不能得到有效处理,而只是临时储存状态,而且大型沼气工程多采用露天氧化池暂储,即使沼液施入农田,也因沼液未经充分发酵和过滤处理,灌溉后土壤pH值、TN(总氮含量)、TP(总磷含量)均会有所增加,使用过量也会对土壤产生次生盐渍化等二次污染(部分使用沼液的大棚西瓜后茬种麦出现长势不良等盐渍症状)。目前,除认识不到位外,沼液资源难以得到利用的最主要原因是沼液过滤技术不过关,由于沼气发酵残留物还含有部分黏稠状的沼渣,渣、液往往混在一起,常规过滤器很容易堵塞而且不易清洗,给大规模的使用带来较大困难,另外沼液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代肥施用还缺乏试验及可靠的配套技术,影响了沼液大面积的应用普及。得不到及时消化的沼液长期露天集聚,或造成下渗污染地下水源,或滋生病虫害,若遭连阴雨发生漫池,则直接污染周边环境。
3. 种植污染
主要是通过土地流转,大面积种植大棚西瓜及伴随大棚西瓜种植超剂量施肥造成的土壤次生盐渍化和连作障碍对土壤环境的破坏。东台沿海一镇五场年污染面积达10万亩以上。①农药在各环境要素中循环,并重新分布,污染范围极大扩散,导致全球大气、水体(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土壤及生物体内都含有农药及其残留。被土壤吸收的农药一部分渗入植物体内被人或动物摄取;另一部分除挥发和径流损失外,也可被农作物直接吸收并残留于体内,造成残留化学农药污染。②大量的化肥和农药是引起水污染的又一重要原因。偏施化肥的同时加剧了土壤板结和水体污染,造成连作障碍。③农膜。农膜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学聚合物,在土壤中很难降解,残留于土壤中会破坏耕层结构,影响土壤通气和水肥传导,对农作物生长发育不利,即使缓慢降解也会释放有害物质,逐年在土壤中积累,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农膜中所含的联苯酚、邻苯二甲酸酯等还会给农产品带来污染,危害人类健康。
4. 生活垃圾污染
以东台沿海一镇五场为例,现有常驻居民及外来人员7万多人,年排污量在15万吨左右;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均不进行处理,随意丢弃或倾倒到村头、地头或河道两侧。不仅造成蚊蝇满天飞,而且还易于病毒的传播,造成空气环境严重污染,人体健康受到严重危害。广大农村地区垃圾、污水随意倾倒现象尤其严重,特别是河道两旁,垃圾入河污染现象十分严重。
5. 由城郊转移至沿海地区的小微企业“三废”污染
主要有小造纸厂、小五金厂、小皮革厂、小砖窑等。
二、沿海地区面源污染特点
与点源污染相比,农村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隐蔽性、随机性、不易监测和难以量化等特征,同时又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人们对农村面源污染认识不足,特别是农业生产者没有防治意识,没有成为面源污染防治的主力军,致使面源污染持续发展。
1. 分散性和隐蔽性
与点源污染的集中性相反,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的特征,它随流域内土地利用状况、地形地貌、水文特征、气候和天气等的不同而具有空间异质性和时间上的不均匀性。排放的分散性导致其地理边界和空间位置的不易识别。
2. 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大多数面源污染问题,包括农业面源污染,涉及随机变量和随机影响。例如,农作物的生产会受到自然的影响(天气等),因为降雨量的大小和密度、温度、湿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化学制品(农药、化肥等)对水体的污染情况。
3. 广泛性和不易监测性
由于面源污染涉及多个污染者,它们在给定区域内的排放是相互交叉的,加之不同的地理、气象、水文条件对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影响很大,因此很难具体监测到单个污染者的排放量。另外,农村面源污染还具有量大、面广,难以防控和持续升高等特点,其危害性目前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三、沿海地区蔬菜面源污染的主要治理对策与措施
解决沿海地区农村面源污染属国际性难题,而我国由于农业生产压力每年剧增,所以控制农村面源污染的工作就更加困难。要想解决好流域农村面源污染,根本问题是必须全面开展流域源头的农村污染治理工作,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
1. 完善环境法规,加强政策引导,提高管理水平
综合统筹城乡发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形成整体和系统的农村污染防治和控制的法律法规体系,使农村污染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农业污染是农村面源污染的重要源头,防治农村面源污染要突出抓好农业污染这个重点。在农村面源污染控制和治理过程中,由当地政府设立专门机构,管理农村居住区的环境,控制与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地表径流。逐步加大对农村环保的投入,解决落后的基础设施,减轻日益加大的污染负荷,缓解因农村径流和水土流失对水体造成的危害。
nlc202309020110
2. 优化生产布局,合理安排沿海大开发
科学合理安排养殖小区布局,在中长期规划与投资管理上,力求相对集中,探索农业项目报批建设前实现环境评估,对已建成大中型养殖项目可编制和探索养殖污染集中收集、集中化污处理;对已建成的大中型沼气工程,应出台有效措施督促指导业主完善其沼液沼渣等废弃物的处理,力求田外消化,杜绝二次污染。
3. 指导合理利用农药、化肥
目前,广大农村的耕用方式有诸多不科学、不合理之处,很少考虑到土壤水分和化肥的保持,很多地方仍保留着顺坡耕种的方式和田地灌溉用水过量,很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结合面源污染和水土保持工作的特点,建立流域面源污染类型、等级、程度等指标体系,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农药、化肥。其主要治理措施:①削减农药使用量,实施达标防治,避免盲目用药和乱用药,有效提高农药利用率。②大力推广应用有机肥,削减化肥使用量。主要做法为:加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力度,制定新的化肥和农药管理法律、法规,鼓励能够减少面源污染的化肥和有机肥的生产和使用。针对作物确定化肥、农药和有机肥的施用量、施用时间和施用方法,并积极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以及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同时积极研究和普及沼液代肥应用技术,做到科学合理运筹。
4. 指导改变耕种方式,不断完善农田林网
试验表明,不同阻控措施条件下雨后径流量是不同的。从径流量变化趋势看,顺坡垄>裸地>肥料减量化>地埂植物带>农药减量化>水平梯田,说明顺坡垄种植方式最不利于水土流失防治,地埂植物带和水平梯田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地表径流量,进而降低水土流失。由此可见,改变顺坡耕种方式或采取适当的耕种阻控措施有利于减少径流量和水土流失量,减轻农村面源污染扩散程度和范围。
据观测,林带可降低风速25%~50%,有效防风距离为林带树高的30倍(其中林带迎风面为5倍,背风面为25倍),风速愈大,这种防护作用愈显著。由于风速的降低,在风沙地区,可以防止风蚀表土、沙埋粮田和幼苗等现象,有明显的护土作用,土壤中水分的蒸发量也相对减少15%~25%。同时,由于林带阻碍了气流的垂直交换,使近地面的空气湿度保持在70%以上,延长作物生长期十天以上,增产幅度可达10%~20%;农田林网还具有明显的生物排水作用,可有效降低地下水位,对改良砂姜黑土易渍易涝特性尤为重要。
5. 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树立科学发展观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提高全社会环境意识。由于农业面源污染涉及面广,治理难度大,只有实行多学科、全方位的综合治理,才能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因此,要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在村民中广泛宣传面源污染的危害和环境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提高村民环保意识。在加强先进农业技术推广的同时,还要提高广大农民对科学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认识,及时更新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只有广大农民群众的认识提高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和治理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农村环境问题从根源上可认为是环境意识薄弱的问题,因此,提高村民环保意识,是防治污染的有效措施。加强知识培训和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以提高农民的思想观念和农业科技水平,使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变为农民的自觉行为。
江苏省富民强县项目苏北专项(SBN201210032)蔬菜连作障碍治理新技术及高效立体种植新模式示范
江苏省三新工程项目(SXGC[2012]254)瓜菜利用沼液滴灌与水肥一体化新技术集成示范推广
第一作者简介:顾桂华,高级农艺师。联系地址:江苏省东台市蔬菜栽培技术指导站 邮编:224200。苏生平 唐敏 东台市蔬菜研究所 邮编:224200;周桂官 东台市蔬菜栽培技术指导站 邮编:224200。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对策
1 农村的主要环境问题
1.1 水体污染严重
首先, 水体污染主要表现为垃圾对水体的污染。农村由于在环保力量薄弱, 资金不足, 对于环保的投入不足, 难以对垃圾进行整体的处理。各家各户的垃圾随处堆放, 在下雨天往往随雨水进入到河流之中, 对水质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其次, 水体污染主要表现为禽畜粪便以及其尸体的污染。农村每家每户中都有养家禽和家畜的习惯, 而禽畜的粪便气味很大, 而且很难处理。加上农村的环境设施差, 对于这些粪便垃圾的处理缺少规范, 农民只能自行处理。而农民对于环保的意识不强, 对粪便的处理随意性较强, 往往选择将他们丢弃到河流之中, 所谓“眼不见为净”。禽畜的非正常死亡, 也往往被扔到河流之中。最近闹得轰轰烈烈的黄浦江死猪事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正愈演愈烈。
最后, 水体污染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过程中而产生的水体污染。农业生产过程中, 由于农药、化肥等的大量使用, 造成化学物质过剩现象, 这些物质随着雨水的冲涮和流动, 大量被携带到河流之中, 水体中的氮、磷含量大幅度上升, 水中的藻类植物大量生殖, 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污染对于人类身体健康的影响是致命性的, 很多饮用水的水源地或是直接设立在农村地区或是经过河流最终到达水库, 而后经过自来水厂的处理进入城市的各家各户。这些饮用水如果造成污染, 将会直接或间接的引发人类的身体疾病。
1.2 土壤污染日趋严重
农村地区以地谋生, 然而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对土地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其中主要表现为用水方式不当、有机肥投入不足、化肥使用不平衡, 造成耕地土壤退化、耕作层变浅, 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下降。据有关资料显示, 这些不合理耕种方式造成的土壤污染约占土壤污染总量的90%。而氮肥、磷肥等肥料的过量施用都会造成土壤内源污染, 带来土壤物理性质恶化, 如土壤沙化、板结、土壤自我修复能力变差等, 还会引发病虫害增加, 抑制农作物对有益营养元素的吸收。
另外, 农膜及各种塑料废弃物的白色污染对土壤也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这些塑料制品在土壤中很难分解, 自然界停留的时间也很长, 一般可达100-200年, 造成长期的、深层次的土壤问题, 而且废旧塑料物混在土壤中, 将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 从而导致农作物减产。
农村土壤退化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是土壤环境恶化的综合表征, 其中人为原因是造成土壤退化的主要因素。受眼前利益的驱使, 人类盲目的开发利用土、水、气、生物等农业资源 (如砍伐森林、过渡放牧、不合理农业耕作等) , 造成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
2 治理农村环境问题的措施
2.1 加强环保的宣传力度
农民受传统思想的影响, 环保意识十分淡薄, 归根结底来说, 最基础的措施便是加强环保的宣传力度, 培养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在这方面, 村委会可以举行环保讲座, 在宣传栏上对环保的基础知识进行讲解, 或者可以在村子里拉上有关于环保的横幅。有条件的还可以借助媒体这一舆论性强、见效快的手段对人们进行环保教育。总而言之, 村委会要动用一切力量来革除陋习, 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帮助农民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2 增设环保岗位,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从以上的分析中, 我们不难发现, 农村缺少一个环保的有效措施, 很多的垃圾无安家之地, 只能四处流浪, 正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因此, 村委会要增设环保岗位,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让垃圾有家可以安身, 从而能够对垃圾进行分门别类的处理。在这过程中, 村委会要将环保问题落实到实处, 出台相关的环保制度, 对于违反的要进行一定的惩罚, 并能够指定环保人员, 以保证垃圾有专门的人员进行集中的处理。
在这些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细节, 在机制的设置上必须要体现严谨性的特点, 充分考虑到垃圾从产生到处理等各个过程, 以保证垃圾在处理过程中的无害性。不同的垃圾要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尽可能的实行再回收, 实现绿色化处理。对于垃圾焚烧厂的厂址选择必须要考虑到对村里人可能产生的影响。
2.3 加大对农村环境的综合管理和整治力度
对于农村环境的综合整理中要坚持以“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指导方针, 实现及时治理、有效预防的目的。在综合整治的过程中要注意对症下药, 即要针对问题出现的原因, 出台相应的措施。
对于水体污染, 村委会在加强对水资源的监管的基础上, 要增加对环保资金的投入, 并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尽可能的防止人为的污染。减少和消除污染源排放的废水量, 全面规划, 合理布局, 进行区域性综合治理, 加强监测管理, 制定法律和控制标准, 并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着力破除水资源紧缺的瓶颈制约, 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保证充足的饮用水。
对于土壤污染, 村委会首先要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 走农业的绿色发展之路。比如积极推广先进的耕作制度和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等, 以避免土壤不必要的污染。在操作上, 应以土、肥、水为基础, 对土壤进行包括有机物、有益微生物、营养元素等在内的全营养施肥, 优化土壤结构。这既能为土壤提供保健技术和保健物质, 优化土壤系统结构, 也能提高土壤系统功能, 为农作物的高产创造良好的条件。
3 结论
随着新农村的不断建设, 除经济增长外, 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其建设的一个重要工作。总而言之, 只有清楚认识到农村环境污染源, 制定相应防治措施并落实到位, 才能确保农村环境, 才能促进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张祖庆.转型时期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与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2]路忻, 钟崇林, 赵丽莉, 张飞, 祖晓宇.我国畜禽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J].河南科学, 2010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