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精选9篇)
在本次历史培训中观看余桂元教授关于《初中历史“资本主义的兴起”教学问题解决与课例观摩》的一系列视频,受益匪浅。在视频中余教授提到教学情境是指知识在其中得以存在和应用的环境背景或活动,其功能是能够激发和推动学习者的认知活动、实践活动以及情感活动等,能够提供学习的素材。她提出了创设教学情境的四种方式:一,借助实物和图像创设情境;二,借助动作(活动)创设情境;三,借助“背景”创设情境;四,借助熟悉的情感体验创设情境。
在现在的教学中明确提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而历史学科是最能体现这一要求的学科。因此,如何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更好的上好历史课就是老师们面临的一个新问题,恰好,教学情境的创设非常适合。
一、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相比, 更强调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注重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以大量的概念、公式、公理和定理为基础, 显得枯燥, 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情境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刺激学习的最大动力, 它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能动和最积极的因素。在数学学习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 提高教学效率。
2. 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在数学中有大量的概
的兴趣。
三、以历史短剧表演再现情境
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以历史短剧表演体会情境, 重现历史情境, 让每一个学生去思考、去准备、去亲身体验, 这样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 增加他们的学习信心。如在讲西周分封制时, 因初一学生年龄较小, 理解起来较难, 通过短剧表演, 可化解这一重难点。表演时, 让六名同学分别扮演周天子、嫡长子、其余众子、贵族、异姓诸侯和前代贵族, 扮演周天子的同学将土地和臣民 (道具) 分封给受封者, 而受封者接受分封时对周天子表达了感激之情, 阐述了对周天子应尽的义务。通过这样的短剧表演, 无论是观剧的同学还是表演的同学, 都表现出对所学内容的极大兴趣, 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 也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了分封制这一重点内容。
四、以现代教学手段营造历史情境
历史学科具有时空的特定场景, 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入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形象具体的历史场景, 让学生有切身的体验与感悟, 通过现代教学手段, 把学生带人历史氛围中, 体验历史情感、认识历史本质。
第一, 利用多媒体展示影视片断, 进入历史情境。如在讲“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时, 利用《大汉天子》念, 概念学习是学习其他公式、定理的基础, 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概念, 有助于对数学中复杂公式、定理的学习。在概念教学中, 通过情境创设, 让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比较、分析, 可以使学生理解概念, 学会在把握和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按照教无定法、学无定法的教学理念, 在数学教学中也要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通过学生的探索, 可以发现问题,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通过情境创设, 在教师的引导下,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探索精神。在数学的探索中, 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数学探索意识。
4. 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 如果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才能实现数学教学的最高境界, 促使学生主动学
的影视片断导入新课, 学生直观地领略了汉武帝的雄才大略, 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进入历史情境, 感受历史事件的经过, 当学生通过影视情节融入到历史氛围时, 对进一步探究学习这一节历史就较容易。
第二, 通过音乐渲染历史情境音乐是作曲家心灵的倾诉, 情感的流淌, 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出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的, 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所以音乐最能调动人的情感, 抚慰人的心灵, 渲染情境, 创造氛围。如在讲日本制造的“九一八”事变这节内容时, 先给学生播放了《松花江上》这首歌曲, 让学生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感情, 通过听歌, 学生深深感受到了当时东北人民对故乡的眷恋和被迫背井离乡的悲痛之情, 学生完全陷入到这样的情境之中。再学习本节内容, 学生就易进入状态。
总之, 教育是充满感情、充满爱的事业, 没有感情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单纯的知识传授不能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侓的新一代公民。“情境教学”的优势是教材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体现了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因此, “情境教学”是对素质教育的有效探索, 它的运用将会给历史教学注入持久活力,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仍需不断地加以完善, 实践创新。
习, 并探索、尝试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通过情境的创始, 会使学生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促进学生将其他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初中数学情境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虽然情境创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情境教学还必须遵循一下原则。
(一) 新旧知识联系原则
在情境创设中, 必须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创设的情境应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而又要带有启发性, 能引出新知识的学习, 这样可以使学生快速进入情境, 在情境中有思考的空间和基础。切忌直接引入新知识的情境, 这样会使学生对情境没有兴趣, 反而使情境成了多余, 不利于新知识的学习。
(二) 贴近学生生活原则
数学本身就有很强的应用性, 所创设的情境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必须是学生可以理解的情境, 而且情境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遇到或能亲身接触的情境。这样才可以使学生进入情境, 达到情境教学的目的。同时, 情境的设置不能超越生活和学生实际。
(三) 难易适中原则
该原则是情境教学中的较高要求, 所设置的情境与数学知识学习和学生实际要相符合, 情境中问题设置必须难易程度适中, 问题数量不能过多, 不能有太多的推理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参与和进行思考与学习, 通过情境的探索发现新知识。
(四) 趣味性原则
该原则是由学生的认知特点而必须遵循的要求。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 形象思维还占有很大的比例, 因此在创设情境时应带有趣味性, 让学生参与进入到情境中去, 增加情境的趣味性, 这样会活跃教学过程, 增强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情境教学的效果。
三、初中数学情境教学的方法
针对初中数学学科和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情境教学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 概念情境法
概念情境法是为了让学生理解概念以及和概念有关的数学关系, 利用动画直观演示来设置情境, 以便学生能形象理解概念而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如:为了使学生理解“正负数”的概念和关系, 在讲“正负数”一节时设计了这样的情境:一艘潜艇在海平面下40米处, 一条鱼在潜艇上方35米处, 一只海鸟在鱼的上方20米处 (课件展示位置示意图) , 请用正负数表示出他们的高度, 相互的高度差为多少米, 学生看到后开始了热烈的讨论, 纷纷动笔开始计算。学生完成后, 教师进行了分析总结, 并继续进行了课件的变换演示, 由学生完成计算过程, 这样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了正负数的概念, 并为下一步的正负数计算打下了基础。同样, 初中数学中数轴、不等式、全等、相似、函数等概念问题都可以采用这种情境教学法来完成, 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
(二) 生活情境法
生活情境法是根据生活中的问题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引发学生思考, 并和数学知识联系起来解决问题, 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如在讲授“相似三角形性质”一节时, 可以设计这样的情境:“我们学校以前有一个毕业的同学在一个晴天的日子里, 拿着老师的教鞭和卷尺, 到操场测出了旗杆的高度, 你能测量出来吗?” (课件演示教鞭、卷尺和旗杆) 这时有的同学发出了惊讶, 有的开始了沉思。教师适当提示:“晴天的日子会在旗杆下看到什么?”学生都能回答出影子, 教师继续问:“那教鞭要是立在操场上是不是也有影子?那么那个同学是怎么测量的呢?” (课件演示教鞭、旗杆及投影示意图) 这时有的同学想出了方法, 教师又演示了教鞭、旗杆、投影形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示意图, 引出了“相似三角形性质”一节的问题。生活情境法还可以以木工施工、沟渠土方量、寻找宝物的情境方式解决直角三角形性质、等腰三角形性质、梯形性质、一次和二次函数的数学教学问题。
(三) 问题情境法
问题情境法是在学生原有知识基础上创设情境, 学生通过情境直接获取新知识的情境教学方法。如在“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学习中, 教师以课件展示长方形, 让学生归纳长方形的性质, 然后在长方形中添加线形, 让学生继续进行总结, 再利用动画课件将添加线形的长方形变成不同的平行四边形, 让学生归纳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随着平行四边形的不断变化, 所得出的性质不变, 就使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学到了新的知识, 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新知识。问题情境法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初中数学所有内容的教学中。
(四) 动手情境法
动手情境法是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情境,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获取数学知识的情境教学方法。如在讲“三角形性质”时, 让学生事先准备的不同长度的小棒进行三角形拼接, 让学生在拼接中总结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以及不同三角形的角度问题。为讲述不等式的概念和解方程中的等式变换, 可以让学生进行天平操作, 进行归纳总结。在运用动手情境法时, 教师要注意课堂的组织教学, 并适时地进行引导提示, 避免学生盲目的动手操作, 忽视了知识的获取和总结。同时,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 在初中数学情境教学中也应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 运用多媒体的强大演示功能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兴趣, 突出数学实用性, 在一定原则的指导下, 一般可采用概念情境法、生活情境法、问题情境法和动手情境法来增强教学的生动性,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借助多媒体技术来优化教学情境。
关键词:初中数学,情境教学,多媒体技术
参考文献
[1]王静, 李兵.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情景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 2011, (7) :93.
[2]伍志文.浅析初中数学教育的教学情景创设[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1, (6) :11.
关键词:初中数学;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195-02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下面就利用课程资源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谈自己实践体会。
一、活用文本资源,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资源有这样的表述:“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等等。”对于农村中学,文本是他们语文学习最主要资源。利用好文本资源,开展综合性语文学习,是农村中学的重要途径。如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马的世界》,教师提前一周布置,给学习提供研究方案,按活动小组确定每个小组研究专题:(1)预习:通览内容,提出问题,作好阅读笔记:与马有关的俗语、我国古代的车马、我国历史上传说中的名马、与马有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艺术作品中的马、文学作品中的马等。(2)根据课题研究方案和教师的活动建议,设计制定自己的活动方案;(3)办一份综合性学习小报(除教材中的资源外,还可利用图书室、工具书、网络等可用资源收集有关资料,资源共享)。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写作、口语交际得到了很好的展现。所以,“教材,不过是个例子”,只有充分用好这个例子,才能拓宽语文学习空间。
二、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配合。”语文学科不再是其他学科工具性学科,而是能复合其他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得,学习能力的提高,语文素养的养成,不仅仅是通过语文课本,而是通过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与学生生活体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因此,教师要有意识的突破学科界限,加强与各学科的联系。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比如,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则可通过与地理、历史等学科的结合,开发其综合性学习资源:通过地理学科了解黄河起源、流经哪些省区、有多长,为什么有“跳进黄河洗不清”之说等;通过历史学科了解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了解黄河流域发现的人类文化遗址,大禹治水,以及昔日的缺口与断流给中华民族带的灾害与苦难;通过政治学科了解人们呼吁保护黄河的声音及当代人民对黄河的治理;还可通过与音乐学科的结合来激励学生们的爱国热情。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确语文学习不只是掌握课本知识,还需要利用各种有效资源提高语文能力。在让学生获取资料的同时,不仅要学会获取资料的方法,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整理资料,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利用当地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开发综合性学习资源
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的空间有多大,语文学习的空间就有多大”,一切“自然风光、人物古迹、风俗民情”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题的资源”,我们地处灵岩山脚下,有石柱林遗址、有金牛山风光、瓜埠水利枢纽工程、花卉和蔬菜基地等自然风光;而且我县是革命老区有许多英雄人物。这些自然、社会、人文等地方资源,是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源泉。例如,在开展《探索家乡名山“灵岩山”奥秘》《六合十大特产和十大美景》《家乡的雨花石》等我们可以引领学生去探究我们家乡的发展变化和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探究家乡变化中的人们思想道德和观念的变化、对家乡的建设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等,这样,可以增强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四、因地制宜,积极寻求语文综合性学习新途径。
在课题研究中,我根据课题研究特点学习抓细节,以小促大,广泛在自己班级开展 “六个一”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实现积极有效的学习。即:每天一次演讲,每周一次小练笔,每两周一份班报,每期一本作文集锦,每年一本阅读摘记。
每天语文课上给出一次演讲,时间控制在5分钟之内,一般2到3个学生,学生可就生活中的人和事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涉及自然、社会、历史等各方面,只要言之有据,表达清晰即可。其目的一是让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二是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三是让学生有心灵诉说的地方和机会。
小练笔是以作文接力形式进行,四人或六人一组,第一个写后,第二个首先要对第一篇作文进行改评,即首先对错别字词和语句进行查改,然后写一篇读后感,在此基础上写自己的作文,依次类推,把学生写作、欣赏融为一体,教师主要进行浏览和课堂讲评。
每两周一份班报,以《灵秀》为题,学生更是愉快参与,自己供稿写作,通过图片,参与编辑、绘画、书写等能力都得到了培养,语文水平更是提高甚快。初一是手绘,初二和初三要求电子出好,然后我在学校打印出来,粘贴在班级里,培养他们合作精神。
每期一本作文集锦,是要求学生把一学期的优美作文进行眷写或打印,装订命名后进行保存,定期开展交流和展示,学生的荣誉感和成功感倍增。
每年一本阅读摘记,是鼓励督促学生广泛阅读,厚实积累。
每天一张字,在初一年级练毛笔字,初二初三有钢笔字和毛笔字,这样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个一”语文综合性学习,贯穿学生学习的全程中,让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训练落到实处,真正做到了广种博收。其“语文”素养目标、“综合性”特点体现、“学习”实践体验均得到了落实和生成。
五、整合信息技术资源,走进网络。
让学生学习语文平台更广阔。网络是一个巨大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共享、学习交流平台。让学生在前卫的、全新的学习方式中学习,并乐此不疲!例如:在《说不尽的桥》的综合性学习中,同学们上网收集了大量的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归类:桥之旅、桥与对联 、桥与诗歌、桥的传说。然后把它们分别作成演示文稿,进行交流与分享。学生在活动中表现了空前的热情,参与度大大提高。
北山小学
黄华
说明文大多内容平实,语言朴素,因此教这类课文更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促其自主自愿学习。下面以《鲸》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在说明文教学中尝试采用情境教学,让学生喜学、乐学说明文。
一、创设情境,引导积极探索
在教《鲸》这一课时,老师首先用语言描绘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在辽阔无边的太平洋地区曾经举行过一次规模盛大的鱼类运动会,各色各样的鱼都游到指定的地点,顺利地通过虾兵虾将把守的赛场大门,鲸得到这个消息后,也急忙赶来参加。当他正准备搬进赛场大门时,被虾将军挡在门外说:“你不属于鱼类,不能入内参加。”鲸振振有辞地说:“我就是鱼,不然大家怎么都叫我鲸鱼呢?”正在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的时候,老师设问:“鲸和虾到底谁说的对?请大家认真读课文,从书中寻找答案。”创设这样的情境,顿时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产生一种积极探究的心理,从而带着问题认真读文、积极思考。
在学生通过自己读书弄懂鲸是哺乳动物,不是鱼这一问题后,鼓励学生再读课文了解更多有关鲸的知识。学生经过多次诵读,便可依据不同的阅读水平,在各自头脑中形成文章内容的雏形;然后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把自己读懂的内容进行交流。在这种小组学习中,学生既能对一些简单的内容达到共识,又能互为补充,缩短了学生彼此之间的认识差距。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各抒己见,把在学习小组内读懂的内容向全班汇报,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掌握,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这样不用老师讲学生也能基本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真正做到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老师坚决不教,充分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二、凭借情境,鼓励质疑问难
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可以把握住学生活跃的思维,再创情境。首先多媒体展示背景:在一座海洋博物馆里鲸正在活动的画面。然后问:通过自学,同学对鲸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关于鲸,你还有哪些不了解,还有哪些弄不懂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到海洋博物馆,亲自面对鲸来提问。这种质疑方式学生感到新奇,思维很活跃,纷纷提:你们的食量那么大,有找不到食物吃的情况吗?鲸,你的寿命有多长?鲸,你到底有多大?鲸,你那么凶猛,天敌是谁呢?鲸,你的同类为什么会出现在海滩上集体自杀的现象?此时的学生已经把鲸当作很熟悉的人,学习动机在不知不觉中激发,关注鲸的情感从心底油然而生。
三、拓展教学空间,教给学习方法
在学生质疑问难之后,师生共同对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行整理合并。对于能在书中找到答案的,请同学之间当堂予以解决;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比如文章的说明方法,作者抓住了鲸的哪些特点等,则鼓励各学习小组依据小组的实力来主动承担,并允许学生对于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跨组建学习小组;对于学生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或涉及课文以外的内容,则要抓住机会,适当引导。一是教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如翻阅《少儿百科全书》查找有关知识,观看《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电视专栏节目,还可以告诉学生如何在电脑上浏览有关鲸的网页。
这个环节,打破了教学中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打破了传统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封闭的信息传递状态,打通了学生已知信息和社会生活现有的信息通道,学生学习的范围更宽,学习情绪更高涨。在学生广征博引打开眼界的同时,他们运用工具书的能力,收集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相应的提高。
四、角色扮演,发展创造力
在情境中,凭借生动的形象可以给学生带来学习的愉快,使学生的联想、想象活动积极展开,他们会在思维过程中进发出智慧的火花。因此可以给学生设计扮演某一角色,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使教材中的语言内化为学生的语言。比如,在学生了解鲸的大小、鲸的种类、鲸的生活习性以及本文的说明方法等内容后,老师请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海洋博物馆里的讲解员,用自己的语言为小朋友详细介绍有关鲸的知识,或者把自己想象成一头虎鲸或须鲸,用第一人称的形式向小朋友介绍鲸的特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选择扮演的角色。角色扮演的过程实际上是创造性复述课文,巧妙设计语言训练的过程。在介绍时,学生不仅有条理地叙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用上了说明方法,使自己的语言更形象、更富有个性。这一设计由于让学生自己扮演,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五、设计超市作业,面向全体学生
在超市里,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挑选适合自己的物品。给学生设计作业也可以像超市一样,提供不同类型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选择适合自己完成的作业。学完《鲸》这篇课文,可以设计以下作业供学生挑选:
1.想象鲸与虾将军的对话,重点想象虾将军是如何说服鲸的。
这一练习属于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的读写结合片断,既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有关鲸进化的知识,又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丰富了学生想象力,进而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动笔画出鲸睡觉的样子。
这一练习属于变语言文字为绘画的阅读作业,这任务看似简单,可学生要把它画出来,就必须仔细读懂课文。这样利用学生对绘画的兴趣,把课文内容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不但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培养了他们的阅读及绘画能力。
3.运用本课的说明方法,抓住某动物的特点写一个片断。
这项作业设计落实了本单元“抓住事物特点写”这一读写训练项目,突出了单元训练重点。
情境教学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是新课标改革的必要措施。但是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教学形式枯燥,难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导致数学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本文介绍了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情境教学,以期高中数学教师能够科学地运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目前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求知欲
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缺乏对情境教学的深层次理解,在数学教学中仍然只局限于课本的知识,并且讲课模式还和以前相同,难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望,学生只是盲目地听从教师的讲解。学生缺乏求知欲望是数学教学中严重的问题,影响着学生的知识水平,同时影响着数学教学的质量。
2.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通常是枯燥乏味的,给人的感觉是抽象难懂,这不仅有数学本身原因,还有教师缺乏对数学知识的利用,没有创立出生动的教学情境,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学习数学只是为了提高成绩,从而失去了教学以学生为主的真谛,难以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3.教学枯燥,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
在课堂上,教师的讲课水平和趣味性往往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上,由于教师的观念没有转变,教学形式依然枯燥,导致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难以集中注意力,这是目前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大问题,需要教师改变教育观念,以科学的手段来解决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4.难以综合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数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可以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保障,但是在目前的数学教学中,难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难以吸引学生学习数学的注意力,继而导致学生难以理解数学知识,不利于学生综合知识水平的提高。
二、情境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设置问题情境
提问是数学教学中必要的交流方式,也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情况的必要手段。因此,创造科学的设问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由于数学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情境的时候,要抓住重点,不要过于宽广,要源自生活,这样的设问情境能让学生较快理解,并且能抓住重点。
例如,教师在讲图形平移时,可以让学生做开窗的活动,然后设置问题情境,问学生刚才开窗时窗户的移动属于什么变化。这样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会在潜意识里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由此可见,设置问题情境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不断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不断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
2.设置游戏情境
游戏是学生都喜欢的活动,无疑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进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引进游戏来增强学生的兴趣,以便让他们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来。另外,安排课堂游戏还可以活跃课堂,让学生带着积极愉快的心情学习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在讲“数学概率问题”的时候,可以带一些形状相同、颜色不同的小球,让学生蒙住眼睛随机抓取,然后让学生分析抓球的概率。通过数次的实验,可以加强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有用的数学知识,并且愉快的氛围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牢记程度,进而有效提升数学成绩。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适当引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3.设置故事情境
高中数学教学中,往往教师的教学形式单一,加上数学本身的枯燥,导致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在课堂上很难集中注意力听教师讲课,这就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从根本出发,设置能够吸引学生的讲课情境,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针对此类问题,教师可以收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系的扩展性故事,在数学课堂上向学生讲述这些故事,让学生被故事吸引,从而渴望了解到故事背后的数学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性提升了,教学课堂上的注意力自然就会集中。学生在此情况下可以将数学知识和故事背景衔接起来,增强对数学的掌握程度,同时可以加强学生对数学家的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提高了,自然数学教学质量就提升了。
4.设置人文知识情境
数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讲讲数学在社会中的重要应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数学涉及的人文知识等。教师利用生动的语言可以加强学生对课外知识的掌握,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费马大定理等知识的起源和发展,增强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讲述概率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提前几天看天气预报,确定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概率,在课堂讲解时,就可以结合天气预报的情况,给学生进行生动的演讲,既可以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又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气象学科的知识。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上,设立人文知识情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增加对人文知识的认知,有效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同时有助于学生综合知识水平的提高。
情境教学是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但是在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本文对目前教学中出现的教学枯燥、难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生缺乏求知欲和兴趣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设置问题、游戏、故事和人文知识情境。希望数学教师能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运用科学的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从而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声乐教学;情景教学;应用分析
新课程改革标准提出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因此如何启发并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成为现阶段声乐教师的重要任务。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使用情境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通过情感表达提升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从而提升自身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对音乐情感的领悟能力及表达能力。
一、情境教学的概念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所要讲述的课文内容,将所要传达的文字内容转化成以图片、视频等为载体的投影或动画内容,加上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感悟(以语言传达出来)或借助适宜的音乐作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能够激发学生自身情感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课文内容传达的信息。通过情境教学,能够让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让教师处于课堂引导者与启发者的地位,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让教师更有效地掌握课堂教学的节奏,通过接收学生传达出的学习效果分析下一阶段教学方向及教学进程,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新课程改革标准提出教师培养积极学生情感价值观的要求,为有效地相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目前很多教师已经将情境教学法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应用在教学中。事实证明,这种以案例或情景为载体的,引导学生自觉的深入到课堂学习中来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思维方式,将学生被动学习的态度转化为主动学习,达到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主人的积极教学效果。
二、声乐教学的主要内容
声乐教学是音乐教学内容的一个分支教学,声乐练习也是音乐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以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将严格的教学课程转化为提升学生歌唱能力的推动力。学生学习声乐教学主要是提升音乐表达情感,让学生能够通过演唱将涵盖在歌曲中的情感及学生自身针对歌曲内容产生的情感表达出来,使学生的发声器官在演唱过程中更具有协调性和耐力,改善学生自身嗓音的不足,锻炼学生用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
三、在声乐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的重要性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能够带动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提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有意注意和持久注意,让学生对课堂内容产生积极的、向上的学习意愿。如何采取有效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程内容的兴趣是现阶段音乐教师教学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声乐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情境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情趣,起到以音乐教学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情感共鸣的效果。在多媒体教学盛兴的新时代,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将教学内容转化为有声的、动态的教学内容,引发学生一探究竟的好奇心,让学生主动投入到音乐课程研究中去。
2.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运用情境教学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而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通过情境教学,声乐教师可以将枯燥的声乐知识转化为以图片、动画、视频等为载体的教学内容,提升了教学内容的层次感,使教师的板书更加清晰,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同时,教师在运用情境教学法时,也可以激发教师自身对音乐情感的体会,让教师进一步接近学生的内心,更好地掌握教学方向,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3.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
传统的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以板书等形式进行教学,板书的时间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同时枯燥的板书教学方式非但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反而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反感,不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将教学重难点更好的传递给学生。现阶段,教师掌握情境教学方法后,能够使用多媒体制作教学内容的演示文稿,在文稿中使用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字体及不同的字号让学生对重点教学内容一目了然,教学形式新颖多样,增加了学生对重点教学内容的感悟,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便于学生对教学重难点内容反复体验、反复理解,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地感悟。
四、在声乐教学中使用情境教学的基本原则
在声乐教学课堂中使用情境教学法,应该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工具等外在的教学材料,本着推动学生智力发展和情感体验提升的原则将课程的内在内容积极的展示给学生。在教学中注重对问题情境结构、数学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进行有效地融合和统一处理,将与当前教学内容相关的重难点问题有效地传递给学生,促进学生以情感体验解决问题。总体来说,使用情境教学要遵守以下原则:
1.注重教学的情境性
情境教学方法使用的根本原则是注重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情”是指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对学习的需要,端正学生学习的态度,增加学生的情感投入等;“境”是指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身生活产生认知,同样地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产生对教学内容的领悟,提升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及情感体会,利用情感认知提升学习效率。
2.注重教学的问题性
学生积极学习课程内容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学习中的疑惑,解决不同的学习问题,提升自身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情境教学将教学中的主要问题传递给学生,学生在问题研究的过程中总结有效学习声乐的方法,提升对同类问题的解决能力,通过情境教学提升学生的注意力,进而主动提取教学中的重点信息内容。
3.注重教学的启发性
教师要利用情境教学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所感悟,有所思考,起到启发学生的作用。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进入相关学习内容的情境中去,让学生在情感中激发发音练习的学习意愿,在发音过程中得到对发音方法的启发。学生经过自主探究得出的发音方法比通过向教师学习的发音方法更具有感召力,起到长久启发学生的作用,让学生对学习过程更加深刻。
4.注重教学的针对性
教师在利用情境教学方法时要有针对性,选用的教学材料所创设出的教学情境要与教学重点内容相符合,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将有效地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进行结合。注重教学过程中的针对性,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切忌盲目使用教学手段,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
5.注重教学的趣味性
要想有效地运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教师就要使用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材料及教学设备,以迎合学生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要根据具体的音乐内容和音乐情境选择适宜的教学材料,让学生在具有趣味性的教学环境中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五、应如何有效应用情境教学
1.提高学生音乐的表现力
音乐艺术主要是通过学生的情感表演展现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成果,声乐学习作为音乐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学生嗓音的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抒发自身的情感。如果将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锻炼学生的嗓音结合起来,能够让学生极具有过硬的演唱技巧,同时也能够通过自身的演唱打动听众。教师通过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是开展情境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引起自身对音乐内容的感悟,以自身的情感投入带动学生积极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教师要有效的应用情境教学,让学生在声乐学习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声乐唱法与情感体验相结合的有效学习方式。
2.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
开设情境教学,教师就要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创设与声乐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在感受音乐、演唱练习中自觉地投入到情境中去,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画面”中,让学生在真实的自身情感体验中提高音乐情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对声乐的学习是具备情感体验的。通过创设有效的情境内容,能够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语言、眼神、表情及动作等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带动下发自内心的抒发情感。声乐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的唱法、嗓音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以情感带动演唱的升华,以情感将自身融入到对艺术的感悟中。
3.运用移情提高学生音乐修养
提升学生音乐修养,让学生在情境教学影响下,展开对声乐学习的积极探索,在探索中掌握有效练习发声的方法。教师可以利用影像资料、录音资料等教学内容载体,让学生在对音乐艺术的感悟中领会优秀的演唱家对歌曲情感的投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对艺术家演唱过程的揣摩,结合自身对歌曲的理解及情感抒发,提升学生对音乐的鉴赏及审美能力,让学生对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有深刻的体会。学生在这种移情的学习方式下,能够开拓视野,掌握音乐鉴赏的方法,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有利于学生在声乐学习中,以情感带动音乐的表达,从而掌握不同歌曲的唱法。
4.运用范唱培养学生情感
教师可以以范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近距离接触教师的情况下,观察教师情感表达时的动作、眼神及面部表情变化,通过面对面地感受教师在演唱时声乐的发音,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情感表达的节奏,培养学生积极地音乐表达能力。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引用音乐作品作为教学案例,运用声情并茂的语言表达方式,让学生主动投入到作品欣赏中去,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利用情感教学培养学生情感的效果。
结语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情境教学,创设
吕叔湘曾云:“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 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所谓“活”, 活在学生的情绪、兴趣、更活在学生的思维、思想。“活”是形式, 是过程, 也是状态。那么,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怎样才能“活”起来呢?我认为, 要素很多, 但情境是激活课堂的内在促变之酶。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 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境, 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可以打破时空的界限, 为学生再现历史画面, 缩小学生与时代的距离, 让历史事件和现象鲜活起来,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 并可利用情感等非智力因素来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从而提高课堂的质量和实效性。
那么, 如何营造生动活泼的互动氛围, 激发学生乐学、好学、善学的积极心态?怎样才能切实创设本校新颖、生动开放的历史情境课堂?这里, 我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践探索, 浅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
所谓问题情境, 就是疑问建立的逻辑背景。朱熹说过:“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历史学科是一门以史论结合为特点的思维学科, 课堂教学实际上是以创设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要目的的师生双边活动。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 使学生面临一个又一个问题, 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 活跃学生的思维。例如, 在学习《美国1787年宪法》一课时, 我先放了一段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的就职演讲视频, 然后提出了一系列问题:1.奥巴马是如何当上总统的?需要经过哪些程序?2.奥巴马当上总统后, 会拥有哪些权力?奥巴马在国家权力机构中处于什么地位?3.为什么奥巴马当上总统会引起国际上这么广泛的轰动?如果将时间退回到两百多年前, 奥巴马有没有可能当上美国总统呢?为什么?……
高中生对时政热点非常感兴趣, 也非常关注。通过结合时事热点, 巧妙地创设历史问题情境, 这样, 给学生一片空间, 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索, 在思考过程中去体味发现的喜悦和点燃思想的火花。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营造角色情境
所谓角色情境, 是指决定历史人物必然性心理活动的特定情境。而角色情境的营造, 是指在课堂上, 学生通过扮演相关的历史人物或者演绎相关历史事件, 充当历史的“当事人”, 让他们去导演历史。如在《外交关系的突破》一课中, 在分析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角色情境:“如果你是中国的周恩来, 你会如何说服中央政治局, 来同意改善跟美国的外交关系?如果你是美国的尼克松总统, 你会如何说服国会, 同意改善与中国的外交关系?”学生通过扮演角色, 亲身体验历史人物当时特定的心理活动, 从而去分析中美当时面临的国内外形势, 进而总结出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具体原因。又如在学习“中体西用”这一知识点时, 我挑选了两组同学演绎了洋务派和顽固派关于“要不要向西方学习”这一争论。通过表演, 学生可以回到历史现场, 充分感受争论的激烈, 了解双方争论的焦点, 从而明白“体用之争”的内容和实质。
通过角色情境的营造, 学生借助角色的转换, 情境模拟, 让历史“复活”, 既能真切感受历史人物的心理动态, 又能“身临其境”地去观察分析历史, 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这样,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能大大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更能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且在这个过程中, 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 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建立竞争教学情境
列宁曾说过:“竞争在相当广阔的范围内培植进取心、毅力和大胆精神。”高中生具有自尊心、自我表现欲、荣誉感强, 好胜不服输这样的心理特点, 利用这一特点, 在课堂上创设竞争情境, 可以有效防止学生疲劳和产生厌烦情绪, 有效地激活他们的思维, 激发兴趣。而且大量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适当开展一些合理的学习竞赛活动, 是必要的, 也是有益的。在《美国1787年宪法》这一课里, 我安排学生分成三组, 分别代表总统、国会议长、联邦法院大法官, 来比一比, 谁的官最大;在学习《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一课时, 就网络带来的影响, 是利大还是弊大这个问题, 让学生进行小组辩论。在这些比赛中, 虽然我还没宣布比赛规则和要求, 但是全班同学就已经摩拳擦掌, 斗志昂扬地进入了教师所设置的情境之中。
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 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 慢半拍, 多鼓励”, 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 从而促进学生的比、学、赶、超。
以上几种做法, 是我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尝试与体会。情境教学, 的确是历史课堂学生情感与思维促变的重要因素, 然而, 深层地看, 蕴藏在其背后的根本活力之源, 恰恰是学生自己的思考与参与。教师激活课堂、有效实施教学的根本办法, 就是如何保护、鼓励、利用和强化这种思考与参与。
参考文献
[1]聂幼犁主编.《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
[2]徐新华.《创设情境激活中学历史课堂》.教育教学论坛, 2010年第8期
教师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如指导学生写《花草树木的变化》作文时,先带领学生在校园四周走一遍,边走边仔细观察花草树木的特点、形状、颜色、变化等与夏天有什么不同。
二、图文再现情境
课文插图、特意创造的挂图、课件,都引以用来再现课文情境,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学生未去过桂林,桂林山水怎样美,脑子里没有鲜明的印象。教师在进行这一课教学时,组织学生观看电视纪录片《桂林山水》,学生边看边听播音员声音情景的图文并茂解说,对漓江水的静、清、绿;桂林山的奇、秀、险,就有了切身的感受。使学生产生“人在此处看,处于此境中”的感觉,这就对理解课文有很大的帮助。
三、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在语文中是微妙的、细腻的、也是强烈的、深沉的。如教《快乐的节日》一课,在课上插叙配有音乐的朗读录音,使学生置身于热烈、欢快的节日气氛中,这种气氛激起学生表达出快乐的心情,展现了孩子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的热爱。再利用录音结合课件,可使声像结合,产生真实感,再加上课文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诗歌生动形象,不仅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而且感情的表达也更加真切。
四、表演体会情境
情境教学中的表演有两种,一种是进入角色,进入角色即“假如是课文的xxx”;另一种是扮演角色,扮演角色则是担当课文中的某一角色进行表演。如教《狼和小羊》一课,引导学生扮演角色,学生两人一组分角色扮演,这样课文中的角色就落实到学生身上,表演的都是本班的同学,让学生走进课文,让课文接进学生,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的体会。
五、体态、语言描述情境
体态语言具有表达思想,并伴随补充润色语言,表露感情、动作或行为进行查验的功能,如一位教师问学生,你认为用什么标题呢?一边说一边举起图片,并用询问的目光看着大家。这些体态的作用简直是无以替代的。在授课的某一时刻,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暂停和保持某一姿势,使学生获得强烈的印象。
【摘要】我国初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小学数学占主导地位,同时也是整个教育领域的最基础部分。它对初等教育的发展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是初等教育中最基础打好根基的重要学科。因此,不断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造有效的问题情境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有效途径,值得重视推崇。教师可以从体验性、情境性、启发性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数学思维逻辑能力和数学实践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研究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下,越来越多的小学数学教师注重数学问题情境的创造。由于问题情境在促进学生数学学习中的突出作用,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将在课堂上设计问题情境。在关注问题情境的重要优秀价值的同时我们认为需要更加关注问题情境的有效性以及实施性。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并不是随随便便创造出来的,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创造出一个符合学生的教学模式。教师还应研究有效问题情境的特点,结合多方面各种因素,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问题情境。
一、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数学教学中,最传统的方法是在老师课堂上不断地循环讲授最新的知识点,然后为学生布置作业对错误习题纠正和继续在讲授新的知识点。这种教学方法最大的弊端就是教学的单一性、死循环、枯燥。学生在课堂上只能对教师讲授的知识点强制被迫接受,教师讲解最新的知识点,通过家庭作业巩固课堂上所讲授新的知识点,然后对课堂上的学生进行灌输教育。一个学期一直都是这种枯燥无味死循环的学习过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也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枯燥的传统教学方法会严重降低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产生厌学讨厌数学等思想。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不能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创新,也不利于自身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意义
(一)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对于小学生来讲是一个全新的求学阶段,小学生年纪较小,贪玩本质还是存在身心发展相对不成熟,教师在创造问题上,这就更具困难性,合适的问题设置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食物分割方法,然后等分。然后让学习可以计算出每一块西瓜占整个西瓜的份量,计算完毕可让学生进行品尝西瓜环节,同时教师还可以增加多媒体显示,向学生展示动态情况,积极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适应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
教师想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应该使用问题情境,通过创造有效的教学问题情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知识。教师在课堂上抓住学生的思想状态,创造出适当的情景,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通过小学生的内心心理活动不断创造一些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消除学习数学障碍,对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是处于引导者。所以对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观察能力尤为重要。只有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思维方式,才能使用正确的问题情境模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性合作能力可以运用问题情境模式。基本教育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数学作为一门逻辑严密的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探究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数学是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问题情境大部分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学生更愿意在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中进行创新,提高小组讨论中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策略
(一)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情境意识
第一,教师自身主动学习:小学数学教师在手机多媒体阅读小学数学教育书籍,查询有关问题情境信息,全方位深入地了解创造问题情境的含义、特征和意义,不断完善加强教师的情境意识。第二,学校数学教师探讨:每一个数学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绝大部分数学教师思想是略微古板,每节课都是按照课时讲授新的知识点或者错题,然而大家聚在一起谈论集思广益,共同讨论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将问题情境教学深化到每一个数学教师的课堂中,使小学数学教师树立“每一个班级都要完成全心全意”,不是仅仅在公开课上使用有效情景方式而是每一节课。
(二)选择与生活合适的情景
创造问题情境不是漫天想象的,也不并是说所有的数学课堂上所教的教学内容都需要创造情境。在选择创造问题情境的方式时,应考虑许多因素。根据每节课所讲的不同的教学内容,创造适当的问题情境。数学科目所具备的特点就是高度抽象性以及理解困难,在讲课过程中如果教师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那么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自己参与,学生可以获得直接的经验和了解每节课所学习的重点知识。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实际联系。在小学学习生涯中学生的思维特点主要是形象思维然后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实际操作的过程就是双手和大脑同时使用的过程。问题情境就是促进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重要手段。数学源于生活,最终为生活服务。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只注重将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一口气灌输给学生,忽略了数学知识中蕴含的生命内涵,将课堂的氛围尴尬死气沉沉,有的教师努力尽可能的营造情境,课堂气氛活跃,但是教学内容偏离主题,每节课堂大家在嘻嘻哈哈欢笑中度过,没有掌握重点知识,课堂效率低。为了避免以上情况发生,数学教师在知识传递过程中需要将情境创造与生活现实紧密联系起来,将生活与问题结合一起,使学生从自己实际的生活实践中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做好情境生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中的问题。
(三)有效利用活动调动学习兴趣
在小学教学情境的创造中,互动环节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环节可以丰富学生学习内容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更容易将学生带入课堂。在课堂传授知识过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掌握能力也能得到更好的加强,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更积极的情感,能够有效地掌握学习方法。依据情境创造的问题案例研究,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应当采取教师作为引导者,与学生的学习问题情境相符合,进一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协调,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情绪,使数学课堂氛围不再枯燥,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小学数学情境教学需要更多的关注研究,有效提高学生数学的学习效率,在问题创造情境上必须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结束语
【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推荐阅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07-15
试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11-1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有效性策略06-20
情境教学法数学10-02
初中数学课堂情境教学10-21
小学数学教学创设情境07-04
初中教学中情境创设探索论文06-09
小学数学的情境教学的研究06-06
情境教学法在英语教学课堂中的应用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