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众不同的麻雀》教学设计

2024-07-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与众不同的麻雀》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与众不同的麻雀》教学设计 篇1

一、创设情境

引导发现

课件1 1练习说话(板书:麻雀)

这是一只麻雀。这是两只麻雀。这是一群麻雀。这是一群群麻雀。(三五成群)

2引出课题(板书:与众不同的)

师:仔细观察这幅图,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有一只麻雀和其他的麻雀站的方向相反。师: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眼前的麻雀吗?

生: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独树一帜,别出心裁 鹤立鸡群 一枝独秀)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与众不同的麻雀》请大家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过渡:想知道在这只与众不同的麻雀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从文中找到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师范读课文。(配乐)

2、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那么这只与众不同的麻雀做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3师:与众不同的小麻雀做了一件什么事?谁来读一读? 生:这只与众不同的小麻雀救了这些麻雀们一命。

师:概括的真简练,才二年级你能说得这么好,真了不起!过渡:这只与众不同的小麻雀与众不同在哪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的1—3自然段。

三、以疑入文,随文识字

学习1—3自然段。

师:自由读。动笔用横线画出一群麻雀的话。用波浪线画出小

麻雀的话。生:读画句子。师:谁能说说与众不同在哪儿?

生:麻雀们是迎风站立,而这只小麻雀站在相反的方向。(板书)迎风

相反

师:你是从第几自然段知道的? 生:从第一自然段知道的。

课件2

1、麻雀们七嘴八舌地说些什么?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你认为面对小麻雀的做法,麻雀们会感到怎样?(看大屏幕)师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师引读:麻雀们生气地说:

麻雀们奇怪地说:

麻雀们不满地说:

2、麻雀们感到很生气,那只小麻雀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课件3

学习“妨、碍”

A音:拼读 B形:妨是形声字。碍可以用换一换的办法记C义:妨碍是什么意思?你认为做什么事会妨碍别人? 3(看大屏幕)师指导朗读。读出生气 委屈 不以为然。(指名读)

过渡:麻雀们听了小麻雀的话更生气了,它遭到了大家的一致批评。大家是怎样批评它的呢?自由读一读第三自然段。

课件4

4、大家都在批评它,文中哪个词是批评的意思? 学习“谴责”。

A音:拼读 B谴是形声字。责是平舌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义:谴责换个词怎么说。

你认为什么样的事应该受到大家的谴责。

5、(看大屏幕)指导朗读。读出生气到了极点 愤怒 不满 读出

不礼貌 分组比赛读。

6、面对大家的指责,小麻雀改变了吗?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学习“毫”

A音:拼读B形:你在哪个地方见到过“毫”这个字。C组词。

生:(谢谢你救了我们)

师:是啊,刚才我们还一致谴责他,但小麻雀不计前嫌,危险面前没有自己先逃,而是想着救大家。我们应该感谢他。

四、巩固识字 学习“继续” A拼读 B练习说话

7、男女生分角色朗读对话,师读旁白。

过渡:正在这时,一件可怕的事情发生了,指读第五自然段。

课件5

8、为什么麻雀们没有发觉?(因为当时风呼呼吹着,而且猫还是悄悄地来,还有站在相反的方向,所以没有察觉。)

课件6 学习“刮”

A音:三拼音 B形:字理识字: C义: 看图组词

9、那只与众不同的麻雀发现后是怎样做的?假如此时你就是那只小麻雀,你的心情怎样?(师引读)所以小麻雀着急大叫到:_猫来了!_猫来了!____(大声 快速)

10、结果怎样?齐读最后一段。

课件7 师:假如此时,你是那群麻雀中的一只,你还会批评、谴责这只与众不同的麻雀吗?你会对这只与众不同的麻雀说些什么? 生:我要想你学习,你非常勇敢,你的精神值得我学习。生:那么多麻雀迎风站立,只有你站在相反的方向,是你的与众不同救了大家,我要向你学习。生:(对不起,我不该谴责你)

师:是啊,知错就该就是好孩子。当我们的身边有人与众不同时,我们不应该盲目的谴责他,只要他喜欢而且没有错,我们就应该理解和尊重他。

1、读词语

七嘴八舌

谴责

依然

察觉

与众不同

妨碍

丝毫

继续

一跃而起

悄悄

2、礼

见到老师要敬礼,见到同学要问好。与人相处要和睦,做错事情先道歉。妨碍别人最无礼,尊老爱幼人人赞。

谴责他人要有法,毫不谦让是恶习。学习要有持久心,刮风下雨勇向前。继续努力不放松,争做文明好少年。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的收获可真大,不仅交了许多生字朋友,而且还知道因为这只小麻雀的与众不同救了大家一命。做任何一件事,大家也许都用同一种方法,而你的方法却不同,并且是正确的。只要不影响他人,我们就可以不强求一致,就可以坚持自己的观点,六、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板书设计

迎风

谴责

与众不同的麻雀

强求一致

相反

《与众不同的麻雀》教学设计 篇2

一、课前活动,建立故事之间的联系

(师生互相问好后,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看图猜故事”。第一组是课外的哪吒闹海、孙悟空大闹天宫、葫芦兄弟故事,第二组是课内的司马光砸缸、乌鸦喝水、聪明的小白兔故事。之后,引导学生总结各组中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略。)

师:你们真了不起,都猜对了!还想不想猜?请看———(出示图片)

生:毛毛虫的故事。

师:这个人是谁?

生:法布尔。

师:这个故事的题目,我们一起读一读。

生:(读)毛毛虫的故事。

师:很好,在这个故事中,还有一句话。(出示)你为大家读。

生:(读)在那么多毛毛虫当中,只要有一只稍与众不同,或许它们就会避免死亡的命运。

师:真不错。《毛毛虫的故事》是“与众不同”这一板块的第一篇课文。今天,我们来学习这一板块的第二篇课文。这两篇课文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呢?接下来我们就去看一看。你们准备好上课了吗?

生:准备好了!

二、朗读课题,听读课文

师:上课。跟老师一起读课题。预备———读。

生:(读)与众不同的麻雀。

师:跟老师读:与众不同的麻雀。

生(读):与众不同的麻雀。

师:真好,下面请大家把书打开。看课文,认真听老师读课文。听准字音,注意停顿。

(师朗读课文,生认真听读。)

师:这个故事有趣吗?

生:有趣。

三、学习第 1 自然段,理解并运用“七嘴八舌”

师:接下来,我们先来读一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大家继续认真倾听,看他能不能把课文读得正确。谁先来试试?

(一生读第1自然段)

师:读得很认真!你再读一读“七嘴八舌”这个词。

(生跟读两遍)

师:这次读对了。谁还能读?一边听他读一边看课文第一幅插图。指一指,哪些是一群迎风站立的小麻雀,哪一只是和大家站得相反的小麻雀。开始读吧。

(一生读第1自然段)

师:请坐,读得真好!小麻雀们(指图片)都在这里,谁到前面把它们摆放在相应的位置上?其他同学注意,一边看他摆,一边想一想他摆得对不对。

(一生摆小麻雀图片,其他学生看。)

师:你给大家指一指,哪些是一群迎风站立的小麻雀?

生:(指图片)这三只是迎风站立的小麻雀,这只是反着站的小麻雀。

师:很好。我们看这里。这个故事讲的就是一群迎风站立的小麻雀和一只与众不同的小麻雀之间的事。我们接着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得更好。谁来试一试?

(一生读第1自然段)

师:读得真好!看一看,如果你就是这群麻雀中的一员,你怎么读这句话呢?(出示:我们全都是迎风站立,为什么只有你跟我们站得相反?)它的标点是———

生:问号。

师:带问号的句子就是疑问句。要读出什么语气?

生:疑问的语气。

师:听听老师怎么读。

(师范读)

师:听清了吗?谁来试试?看模仿得像不像。

(一生模仿教师读)

师:掌声鼓励。听老师读。

(师再范读,该生再次模仿教师读。)

师:谁还想读?

(一生模仿教师读)

师:这一回谁还能读?跟老师读得不一样,带着你自己的体会去读。就这句话,自己大声地练一练。开始。

(生练读)

师:好,看一看,这么多只小麻雀,他说,他也说,他也说……他们都来说这一只站得相反的小麻雀,用第一句话中的一个词,是什么?

生:七嘴八舌。

师:读。

(生跟读两遍)

四、学习第 2 自然段,理解并运用“没有妨碍”

师:面对大家七嘴八舌的指责,小麻雀说什么了呢?谁为大家读一读第2自然段?(一生读)

师:非常好!这一段中有两个生字,你们说,我来写。看一看是哪两个字。

生:妨碍。

师:第一个字,是———

生:妨。

师:举起小手,跟老师书空。

(师写,生书空。)

师:读。

生:妨。

师:第二个字是———

生:碍。

师:对了。

(师写,生书空。)

师:读。

生:碍。

师:我们看看这个字 (指“妨”),谁能用最简单的办法记住它?

生:“妨”就是“消防车”的“妨”。

师:“消防车”的“防”不是这个“妨”,你再想一想。用最简单的办法来记一记这个字。

生:就是女字旁加一个“方”。

师:对,女字旁加一个“方”,就念“妨”。“加一加”是我们识记生字的好方法。读。

(生跟读两遍)

师:我们看看这个字,读。

生:碍。

师:“碍”和我们学过的一个字很像。

生:“得”字。

师:对。请仔细观察,这两字有什么不同呢?

生:偏旁不同。“碍”是石字旁,“得”是双人旁。

师:很好,你很善于发现。我们看看这个“碍”字。一个人在路上行走,突然遇到了一块大石头挡住了去路。大石头多碍事呀!所以这个“碍”字就用石字旁。读。

(生跟读两遍)

师 :它们两个 放在一起还可以组成一个词,一起读,妨碍。

(生跟读两遍)

师:再来读一读句子,争取读得更好。请刚才朗读的同学再朗读一次,争取比刚才读得更有感情。

(生再读)

师:有进步,给他掌声鼓励鼓励。(生鼓掌)看一看,这一句是不是带了感叹号?所以要读出感叹的语气。跟老师读。(生跟读)谁来试试?(一生读)我们齐读。(生齐读)

师:面对大家七嘴八舌的指责,小麻雀说自己没有妨碍大家。读,没有妨碍。

生:(读)没有妨碍。

师:我们看这里(指插图),这只小麻雀为什么说它没有妨碍大家呢?仔细观察。

生:因为它只不过是跟它们站反了方向。

师:对呀,站得很远,也没有阻挡或阻拦着它们呀。没有阻挡,没有挡住,这就叫———

生:(读)没有妨碍。

师:对了,再读。

生:没有妨碍。

师:我们一起把这句话再读一读。预备———读。

(生齐读)

五、学习第 3 自然段,理解“与众不同”“一致谴责”

师:我们继续读课文第3自然段。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一生读)

师:你读得很认真。我们来看一看,这一自然段中有三个生字,你们说,我来写。第一个字是———

生:谴。

师:举起小手。(师写,生书空。)注意看,这个字笔画比较多。读。

(生跟读两遍)

师:第二个字是———

生:责。

(师写,生书空。)

师:读。

(生跟读两遍)

师:还有一个字是———

生:毫。

师:读。

生:(读)毫。

师:我们看一看这个字,(指“谴”)它是什么偏旁?

生:言字旁。

师:请你猜一猜,“谴”跟什么有关?

生:“谴”字跟说话有关。

师:对。“谴”这个字就表示用语言去责备别人,所以它用言字旁。读。

(生跟读两遍)

师:责,谁能给它组个词?

生:责,谴责;责,负责;责,责怪。

师:它们两个也能组成一个词,就像他说的那样。我们一起读:谴责。

(生跟读两遍)

师:(指“毫”) 看看这个字。读。

生:(读)毫。

师:同学们经常用的直尺上最小的一格是多少,知道吗?

生:1毫米。

师:对了。“毫米”的“毫”就是这个“毫”。我们把它放到句子中读。

(生齐读句子)

师:“丝毫”,就表示像一毫米那样,只有一点点,极少,极小。学习了生字,我们再来读读第3自然段。这次争取比刚才读得更好。谁来试试?

(一生读)

师:读得真好,很正确。我们看一看课文中的这一句话,(出示)读。

生(读):和我们大家不一样。

师:再读。

生:(读)和我们大家不一样。

师:这是课题中的一个词,读。

生:(读)与众不同。

师:再读。

生:(读)与众不同。

师:请你上下对照,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都是指不一样。

师 : 就是它们 的意思是———

生:相同的。

师:他很善于发现。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词语中的这个“与”就 是上面的 ———(生 :“和”。)“众”的意思就是上面的———(生:“大家”。)对。“不同”的意思就是———(生:“不一样”。)“与众不同”,在文中的意思就是指———(生:“和我们大家不一样”。)

师:它还是一个成语。跟老师再读。

(生跟读两遍)

师:它就是指跟多数的不一样。再读,与众不同。

(生再跟读两遍)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把它读得更有感情。谁来?

(生读句子)

师:读得真好!我听出来了,他呀,是在指责这只小麻雀,但是他读的语气不太够。我们看看这里 (指图片中的一只麻雀),如果你就是这一群麻雀中的一员,你观察一下它的表情。它的眼睛怎么样?

生:它斜着眼看那只小麻雀。

师:多好呀!它的眉毛呢?

生:扬上去了。

师:看看它的翅膀。

生:也是指着那只小麻雀的。

师:我们能不能带上表情和动作再来读一读这句话?你就是这只小麻雀,老师给你戴上好不好?(给学生戴上小麻雀头饰)用带有动作和表情的朗读来表达你的感受。大家看看他能不能读好。

(学生带着动作和表情读句子,师评价。再指名读,师评价。略。)

师:都起立,咱们合作读。我来演这只与众不同的小麻雀,你们就是这一群小麻雀。

(师生合作读)

师:挺厉害的,眉毛都竖起来了,还指着我。咱们再来试试。

(师生再次合作读)

师:你们都来谴责,就是文中的哪个词?你们都来谴责我。

生:一致。

师:对了。齐读。

生:(读)一致谴责。

师:再读。

生:(读)一致谴责。

师:跟老师读,一致谴责。

(生跟读两遍)

师:那只小麻雀是怎么做的呢?齐读最后一句话。

(生读句子)

师:没有丝毫改变,也可以说成是———

生:丝毫未变。

师:再读。

(生跟读三遍)

六、学习第 4 自然段,发现汉字书写规律,练习写字

师:我们接着读课文的下一个自然段。谁给大家读一读?

(一生读第4自然段)

师:读得真好,很正确!这一自然段中有三个生字,你们说。

生:继。

师:看老师把它写在这里。(范写“继”)读。

(生跟读两遍)

师:第二个字是什么?

生:续。

师:看老师写,举起小手。(范写“续”,生书空。)读。

生:(读)续。

师:再读。

生:(读)续。

师:最后一个字是———

生:刮。

师:读。

生:(读)刮。

师:我们看看前两个字,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它们可以组成一个词。

师:对了,读。

生:(读)继续。

师:再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它们都是绞丝旁。

师:非常好!带有绞丝旁的字,都跟丝线有关。“继续”就表示像丝线一样连下去,延长下去。读。

(生跟读两遍)

师:再看看这个字,谁来给它组个词?

生:刮胡子。

师:就是这个“刮”。一起读。

(生跟读两遍)

师:我们把它放在句子中,读这句话。

(生读句子)

师:同学们看看屏幕,“刮”这个字是要求我们会写的。它是什么结构?

生:左右结构。

师:左边是一个———(生:“舌”。)右边是一个———(生:立刀旁。)

师:还有两个字也是左右结构的,也要求我们会写,第一个字是———

生:悄。

师:“悄”是什么偏旁?

生:竖心旁。

师:还有一个字读———

生:救。

师:请你仔细观察,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但是在书写时却不一样。看看屏幕,谁能说一说哪里不一样?

生:“刮”字左大右小。

师:是左宽右窄。他很善于发现!快给他掌声鼓励鼓励。(生鼓掌)接着说,“悄”字是———

生:“悄”字左窄右宽。

师:很好!“救”呢?

生:两边都是一样的。

师:这就叫———

生:左右等宽。

师:真善于观察。下面大家看屏幕(出示:刮),跟老师书空。我们汉字的书写要讲究一招一式,请你们认真观察,特别注意老师写这个字时每一笔的笔画走势:左宽右窄,横写得稍长。请大家拿出学习单,拿出铅笔,将这三个字每个字写一个,注意它们在结构上要有所不同。开始。

(生书写,师巡视指导并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头正,肩平,背直,足安。)

师:写好了你就坐直。好,先写到这里。看看这位同学写的。(投影出示学生作品,教师评价。略。)

七、学习第 5、6、7 自然段,感知课文内容

师:故事后来又发生了什么?看第5、6、7三个自然段,谁来给大家读一读?(指名三位学生分别读第5、6、7自然段)其他同学注意一边听一边思考: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开始。

(生读)

师:谁来说一说,后来发生什么了?

生:后来,有一只猫悄悄地来到树丛后面,想抓那几只小麻雀,可是那几只小麻雀迎风站立没有看到。那只站得和它们相反的小麻雀及时看见了,大叫:“猫来啦!猫来啦!快逃!”小麻雀们都飞走了。是那只与众不同的小麻雀救了大家。

师:对啦,就是它救了大家。说得真好!一起读。

生(读):救了大家。

师:再读。

生:(读)救了大家。

师:跟老师读一读这些词语。(出示)

与众不同七嘴八舌没有妨碍一致谴责丝毫未变救了大家

(生齐读)

师:这个故事讲的就是一只与众不同的小麻雀,因为和大家站得相反,所以遭到一群小麻雀七嘴八舌的一致谴责,可是它认为自己并没有妨碍到大家,所以它丝毫未变。最后,就是这只小麻雀救了大家。

八、整体回顾,建立联系

师:我们看一看题目。“与众不同”这一板块,一共有三篇课文。第一篇《毛毛虫的故事》让我们知道了:在那么多的毛毛虫当中,只要有一只稍与众不同,或许它们就会避免死亡的命运。今天,我们又读了第二篇课文《与众不同的麻雀》,把表格里的句子给大家读一读(出示),预备———读。

生(读):是那只与众不同的小麻雀救了大家一命。

师:读了这篇课文之后,你有哪些想法呢?分享给大家。

生:我的想法是,如果有一只与众不同的毛毛虫找到食物了,就可以避免死亡的命运。

师:这是你的理解,挺好,尤其对第一个故事有想法。我们一起看看这两句话,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它们都有“与众不同”这四个字。

师:对,我们一起把这个词再读一遍。

生:(读)与众不同。

师:但是在第一个故事中,有一只这样与众不同的毛毛虫吗?

生:没有。

师:所以它们都———

生:死了。

师 : 可是第二 个故事中———

生:第二个故事中有一只与众不同 的小麻雀 ,它救了大家。

师:说得真好!我们把这两句话再来读一读。

(生读表格中的两句话)

师:这一板块,还有一篇课文是———

生:小老鼠去旅行。

师:读。

生(读):小老鼠去旅行。

师:其实在生活当中,只要我们没有妨碍大家,没有影响大家,我们就可以稍与众不同,就可以稍有创新,这样,我们或许就会有更多的收获。相信,我们读了《小老鼠去旅行》这个故事以后,还会有更多想法和感受。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教后反思

一、把握年段重点,牢记“教什么”

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学词”,这句话已明确回答了低段语文教学“教什么”的问题。陆游曾这样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直以来,在教学实践中我始终牢记并着力践行。

在本节课的识字教学过程中,我力求遵循汉字的构字规律,特别注意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授课时教什么、不教什么,尺度把握非常重要。正所谓“过犹不及”,教师讲得过多,学生不一定能完全理解消化,徒然浪费时间;教师放得太多,学生又很难对汉字形成科学系统的认识。例如:“妨”是形声字,但如果教师想要讲清其为什么是形声字,这就很难,同时,教师也没有必要让学生天马行空地发挥想象来识记,因此像这样的字,只要引导学生用“加一加”或“换偏旁”的方法记住就可以了。再如:“谴”字是形声字,可是这个学段的学生并不认识声旁“遣”,那教师就应该把识记重点放在形旁上,引导学生发现言字旁的字与人说话或口语表达有关就可以了。如此,则化繁为简。

在写字教学这一环节中,我主要选择两个方面的内容来组织教学。首先,我将左右结构的字进行归类对比,引导学生发现汉字书写的规律。如像“刮”这样带有立刀旁的字,书写时要 注意左宽 右窄 ;像“悄”这样带有竖心旁的字,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而“救”字在书写时要注意左右等宽。第二,在重点指导书写“刮”字时,我进行了适当夸张的动作示范,要求学生细心观察每一笔的笔画走势,使学生明白书写汉字要讲求“招式”,注重“气韵”, 深入体会 起笔、运笔、收笔的感觉。“归类对比”实为内化,“动作示范”犹如外显,让内化与外显有机结合,教学则会显得章法齐备,有的放矢。

本篇课文是一则饶有趣味的童话故事。本节课中,朗读贯穿学习始终,教师要在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的基础上,着重对课文中人物对话里的感叹句和疑问句进行指导,做到佳句不厌百回读,使学生在具体的故事情境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另外,词语教学也丝毫不容忽视。本节课中,笔者指导学生重点学习了这些词语:“七嘴八舌”“没有妨碍”“与众不同”“一致谴责”“丝毫未变”。这些词语中,有的是由本课生字带出的,有的是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而这些词语又构成了一条线索,能够贯穿故事情节,并起到“一引其纲,万目皆张”的作用。

二、基于学生发展,明确“怎么教”

评价一节课是否有实效的核心标准,应该是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得到了语言的发展。为此,本节课在教学方法上力求突显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激情对话

教师的情感能够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喜爱。因此,我努力争取在课前活动、范读、提问、讲解、小结等各个环节中富有激情地讲授,并且尽力做到张弛有度,营造出师生之间兴致盎然的对话氛围,让教师与学生在“是课非课”的聊天方式中进行教学活动。

(二)引导发现

本节课中,我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你有什么发现?”这种提问方式,旨在让学生感受到不断发现的喜悦,感受到发现后的成功体验,切身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与收获。

(三)关注语用

在词语教学时,我都是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体会其具体含义,并在师生对话中将其恰当运用。这样的方式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当堂运用文中的词语和文本与教师对话,这是本节课让我最感欣慰的。

教学评析

《与众不同的麻雀》是长春版二年级下册第十一板块的第二篇课文,其板块主题是“与众不同”,意在引导学生学习多角度看问题,感受“与众不同”的创新意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这篇课文是一则童话故事,以“一群麻雀”和“一只小麻雀”的对话为主要情节,简单而富有趣味。

钟老师执教这节课的最大亮点,在于将识字、理解词语、读懂句子和段落,融合在“读课文”这样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之中。在朗读的过程中,分散识字难点,简化理解程序,使学生逐步明白:读懂课文,要以识字、理解词语为前提。钟老师将“识字、理解词语”的意义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使教学更有目标。识字、理解词语是理解课文的手段,在识字与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既能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又有助于对课文所表达感情的理解,二者相辅相成。钟老师将二者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巧妙融合,值得称道。

一、随文识字,分散识字难点,强化识字效果

识字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多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于集中识字这种模式化的教学方式。但是,怎样识字效果会更好?钟老师的课堂给我们带来另一种思考:随文识字,分散难点,方法更多样,学生学习更轻松。

1.板书代替板贴,识字有温度

这篇课文要求认识的生字一共有8个:“妨”“碍”“谴”“责”“毫”“继”“续”“刮”。课堂上钟老师随着课文的学习逐步呈现并相机板书,既分散了识字难点,又以自己漂亮的板书代替了冰冷的板贴,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学生进行了汉字美的熏陶。我们还看到钟老师将识字与理解词语完美结合,在板书的同时强化了理解,真正做到了一举多得。

2. 回忆已知,识字有技巧

随文识字时,钟老师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来不断强化识字方法———“加一加”来记忆“妨”,“比一比”来记忆“碍”,“想一想”来记忆“谴”……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不断唤醒已有的识字经验,并且在分享中寻找最佳识字方法,使识字成为一种技能。且这种识字建立在一年级学习基础之上,又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真正体现了教学的有序性。

二、词语理解,方法多样,强化词语积累

“学习用结合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了解‘与众不同、七嘴八舌、一致谴责、没有妨碍’等词语的意思”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也是最大的亮点。课堂上,钟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将复杂的词语理解巧妙转化,使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轻松完成了对词语的理解,为学习运用做好了铺垫。

1.借助工具,使理解更直观

“丝毫”与“没有妨碍”两个词语的理解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于是,钟老师选择了“直尺”与“插图”这些直观形象的工具来化解学习难点。学生在直尺上找到毫米,认识毫米的过程也是感知“丝毫”的学习过程,这种建立在直观感受基础上的理解,既易于学生接受,又巧妙地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理解“没有妨碍”时,钟老师在学生上黑板板贴小麻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通过体会麻雀之间的位置关系来直观感受“没有妨碍”的具体含义。这些学习工具的介入,巧妙化解了学习难点,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2.借助文本,使理解更具体

“与众不同”这个词语对于学生来说是学习难点,钟老师没有在上课之初让学生去理解,而是放在了课文学习过程中,将课文中的“和我们大家不一样”与课题中的“与众不同”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去发现。学生在对比中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个词语的意思,从而向学生渗透了一种词语理解的方法,为中年级理解词语做好了铺垫。这样处理核心词语,既有时机的选择,又有方法的渗透,还有思维能力的训练,可谓一举多得。

3.借助表演,使理解更形象

理解“一致谴责”时,钟老师选用了更适合低年级学生的词语理解方法———表演。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进行朗读体验,在朗读中通过表情与声音的变化逐步使学生感受“谴责”的意思,再通过大家的“集体谴责”感受“一致”的含义。这个环节将朗读与理解、朗读与积累、朗读与感受巧妙结合,真正实现了以理解语言为前提的积累与运用。

三、单元整合,对比思考,突出主题思想

主题思想应该渗透在日常教学之中,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归类意识,提高其思辨能力。这篇课文的教学中,钟老师始终强化一种归类意识。上课之前的游戏环节———看 图猜故事,钟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建立故事之间的联系:司马光砸缸、乌鸦喝水、聪明的小白兔故事来自课内,他们遇到问题都能想办法解决;哪吒闹海、孙悟空大闹天宫、葫芦兄弟故事出自课外,主人公个个本领高强,都是勇敢和正义的化身。这种发现与总结为学生学习本课做好了铺垫。因此,在课堂上,我们会看到《与众不同的麻雀》与《毛毛虫的故事》《小老鼠去旅行》的比较,会看到“与众不同”这个主题的升华。这种比较水到渠成,这种渗透润物无声,学生在比较中逐步培养了一种思辨能力,逐步形成了一种“比较”的思维习惯。

此外,钟老师的课堂情意浓浓,始终在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在一次次发现中不断丰富了学生语言的积累,不断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这种“发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如果说这堂课有值得思考与改进的地方,我个人认为是写字的讲评环节还可以更高效。钟老师在写字教学这一环节中,主要选择两个方面内容来教学。首先,将左右结构的字进行归类对比,引导学生发现汉字书写的规律。第二,在指导写“刮”字时,进行了适当夸张的动作示范,引导学生发现汉字书写要讲究一招一式,体会起笔、运笔、收笔的感觉。钟老师的设计意图非常明确,但是在课堂的讲评环节上还可以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应该让学生根据指导重点从“结构”与“笔画”两方面进行自我评价,以学生的评价代替教师的评价会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帮助学生把教师的指导重点变成自己的学习重点;其次,在评价结束后应该留给学生修改的时间,有指导,有评价,有修改,“教什么”与“评什么”有机结合,学生才会在评价中进一步规范书写,真正将写字落到实处。

《麻雀》的教学设计及评析 篇3

一、教材简介

《麻雀》是人教版第八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出自19世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之手。他以新颖的构思,精炼的语言文字,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文中通过对不同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不仅刻画出小麻雀弱小可怜,猎狗庞大凶猛的形象,而且塑造出老麻雀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为救幼儿奋不顾身的勇敢的献身精神,热情地歌颂了“爱”的强大的力量。

二、教学目标

1、教学总目标 :

(1)引导学生读议课文,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故事中,懂得母爱的伟大。

(2)抓住重点语句,练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3)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的描写,来表现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

1、教学重点

(1)找出描写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神态、动作的句子,体会三者的特点,进一步感受爱的强大力量。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难点

体会第四、五自然段中描写老麻雀神态、动作的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即“一种强大的力量”就是爱的力量。

三、教学设计及过程

1、谈话导入,情感激趣

(1)教师出示麻雀的图片,设问:认识这只鸟吗?(学生说认识),对,麻雀对于同学们来说并不陌生,它是一种常见的、普遍的动物,它没有孔雀那样漂亮的`外表,没有黄莺那样动听的歌喉,可在一只麻雀身上却发生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体现了麻雀的一种伟大的令人敬佩的精神,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板书课题:麻雀)

(2)生齐读课题。

[这个环节通过出示形象直观的图片,引出谈话话题,并通过与孔雀、黄莺的对比,为下面进一步感受麻雀的伟大张本蓄势。]

2、整体感知课文

根据要求快速阅读课文。

(1)看看文中有哪些角色。(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我”、猎狗、小麻雀、老麻雀)

(2)这些动物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这一环节提出快速阅读课文的要求,旨在紧扣教学目标,首先找出各种发生在文中的小动物,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这些小动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理清文脉。]

3、品味描写小麻雀的句子

(1)师:整个故事都是围绕一只小麻雀而写,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1-3自然段,找出描写小麻雀的句子,并用横线画下来。从这个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用笔在句子旁作批注。

[读、品句子,写体会,并要求学生做批注,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指导学生朗读并谈感受。

4、品味描写猎狗的句子

师:当猎狗嗅到了这只野味,发现了小麻雀时是怎么做的?请从文中第四自然段中找出来。

(1)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2)用自己的话概括这句话的意思。(猎狗想吃小麻雀。)(教师同步板书——吃)

(3)指导学生朗读这句话:师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猎狗想吃小麻雀的画面,学生一边闭着眼睛想象,感受此时紧张的气氛。

[这个环节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通过想象来体会文中意境的能力。教师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学生就像看电视时听到的画外音一样,既能加深理解,又能创造性地进行推理。]

5、感受老麻雀的勇敢

(1)①师:设身处地地想想,如果你是老麻雀,发现了这一危机情况,面对着力量比自己强大百倍,甚至千倍的凶恶的猎狗,你会怎样做?

②学生自由发言。

[此环节让学生换位思考进行发言,既能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又能为进一步理解老麻雀的伟大行为做铺垫,同时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①文中的老麻雀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的四、五自然段,找出描写老麻雀的表现的句子。

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扑下来,像一块石头似地落在猎狗面前。(同步板书——救)

③师:请找出老麻雀的动作(扑、落)。按常理说,老麻雀从树上下来应该是飞下来,作者却用了一个“扑”字和一个“落”字,那么可不可以换成“飞”字呢?

[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体会文中用词的精妙(生动地描绘出了老麻雀在情急之中奋不顾身的行为),对学生平时的习作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正如叶圣陶先生所强调的那样: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

(3)师:①老麻雀地勇敢多么令人敬佩啊!老麻雀还有哪些令人敬佩的举动?(生找出句子)谈谈你的理解。(同步板书——斗)

②你能读出这种语气吗?(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4)师:①一只麻雀斗得过猎狗吗?(斗不过)老麻雀知道吗?(知道)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生找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②你能读出这种语气吗?(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3)、(4)两个环节目的有二:一是,通过品句子来理解内容,体会感情,使学生的语感能力得到提高;二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师:①此时此刻的老麻雀虽然害怕,也分明知道自己很弱小,不是猎狗的对手,可他却拼命坚定地与强大的猎狗搏斗,这说明什么?(老麻雀非常勇敢)它的勇气源于什么?

②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他飞了下来。

③师:“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力量?(板书——爱的力量,是亲子之情。)

④再次感受老麻雀的爱,齐读第四、五自然段。

6、感受老麻雀爱的惊喜

(1)师:麻雀斗猎狗无疑是以卵击石,可是正因为老麻雀那震撼人心的爱产生出的巨大的力量使得那令人惊恐不安的险情出现了意外的结果,那么是怎样的一个结果?(生答)

(2)师:面对着毫不犹豫、奋不顾身的老麻雀,猎狗退缩了。而亲眼目睹了这场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狗鸟之战的“我”又是怎样做的呢?(同步板书——唤回)

[整个环节既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又使学生明白要想真正体会出老麻雀那种爱的力量源于何处,不仅要关注人物的语言、动作,还应该关注人物的心理活动。]

7、爱的熏陶

(1)①师:因为爱,小麻雀得救了,我相信,这只小麻雀将沐浴着老麻雀那种浓浓的爱而健康成长。同样,同学们也是沐浴着父母之爱在一天天长大,在你们的成长道路上,也会有着许许多多感人至深的爱的故事。用你们灵动的笔把故事写下来吧。(生写,师巡视)

②谁来说说你的爱的故事,让大家一起分享?(生自由畅谈)

(2)可怜天下父母心,此时此刻的你们肯定有千言万语相对你们的父母说,就让我们怀着一颗恩的心用行动来表达你们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情吧。

[这一环节的设计,既使文中的爱得到了升华,同时又将这种爱迁移到现实生活中来,勾起学生回想父母对他们的点点滴滴的爱,同时使他们明白要对父母的爱怀着感恩之心。]

《麻雀》教学设计 篇4

第二课时

执教:任永行

教学目的:

1.找出课文中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特点,通过朗读体会小麻雀的可爱、可怜,猎狗的凶猛,老麻雀的勇敢、爱子情深。

2、能够针对问题展开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体会“„„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麻雀的爱子之情。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老麻雀的爱子之情。教学难点:

能够针对问题展开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体会“„„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教法和学法:

运用现代教学多媒体,引导学生进行边读边想边思,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互动。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孩子们都喜欢看书,来给老师介绍介绍,读了那么多书一定积累了大量的成语,老师来一个游戏考考大家---《看图猜成语》,里应外合、千奇百怪、乐在其中、以卵击石。以卵击石:拿鸡蛋去碰石头,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谁能用以卵击石说句话,可以引导自然界中的动物。

2、师说:弱小的麻雀和庞大的猎狗搏斗,真是以卵击石啊!可是有一条强大的猎狗却被一只小小的麻雀吓得慢慢向后退,是什么力量让小小的麻雀奋不顾身地站在猎狗的面前呢?让我们走进课文《麻雀》看看麻雀是怎样与猎狗较量的吧!

3、板书课题。指点麻和雀的写法,麻的横要稍稍上扬,竖撇要写得立得住,还要撇出去,注意林要写得要紧凑。雀字要注意竖要短些,别带钩,长撇要舒展到位,四横要紧凑、均匀。

二、初读.默读课文 1.初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概括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相及板书出: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猎狗.2.默读课文,屠格涅夫的这篇课文构思新颖/文字优美,仅仅朗读一遍是远远不够的,以批注的形式默读课文,写出你的体会,或难理解的地方,总结课文中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特点.三、找特点,指导朗读

1、小麻雀:可爱、可怜

(1)通过“嫩黄”“绒毛”体会可爱。

(2)从课文中找出表现小麻雀可爱的句子,仔细的读读,品读词语“呆呆”“无可奈何”体会小麻雀的可怜,孤单无助。这里我采用了对比朗读的方法:一只小麻雀站在地上,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2、猎狗:凶猛

1.通过锋利体会猎狗的什么?体会到小麻雀的? 3.老麻雀:勇敢

(1)对比朗读: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团棉花似的飞到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尖叫着。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飞到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体会老麻雀的勇敢、奋不顾身及爱子之情。

(2)“扎煞起全身的羽毛”是怎样的情景?“绝望的”老麻雀为什么还不停的尖叫?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3)“你们猜猜老麻雀可能会尖叫什么?”带着这种感觉读进去。

4、任老师认为仅仅是有感情的朗读还不够,谁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带上自己的动作朗读,那才有真本事呢?你们知道最有本事的是怎么读?就是脱离课本,做着边思考边做动作去读.四、体会母爱的伟大

1、课文中还有一处使对老麻雀的神态描写请大家找出来: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斗,发出撕哑的声音。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博斗。(这孩子太厉害了,不仅仅会读书,还能找出错别字。)老师深埋的三颗定时炸弹,现在全被挖了出来。现在我们用眼看,用脑想,用心记着这些字,在读课文。

2、读课文一定要有自己的体会: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老麻雀飞下来很有可能会丢掉性命,那么它可不可以不飞下来?那它为什么还要飞下来?

3、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这力量指什么?(伟大的爱)

五、学习第三段

1、这伟大的爱震撼了猎狗。出示句子: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2、这伟大的爱感动了作者。出示句子: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3、这伟大的爱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任老师想和孩子们配合朗读这篇课文,以表示对老麻雀的崇敬。配乐朗读课文。

4、让我们重温那惊心动魄的时刻、体会伟大的爱吧!播放动画相及让孩子们用书上的语言表达。(自己总结的更好)

七、小练笔:

猎狗走后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孩子们,展开你丰富的想象写一写吧 老师点评孩子的写作,生读作品。

今天任老师和大家欣赏了这篇美文,我们应该特别感谢一个人: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同时老师推荐两本他的代表作。《父与子》、《猎人日记》希望孩子们阅读这两本书。《麻雀》这篇课文选自《猎人日记》

八、拓展。

1、出示“爱的瞬间”(): 板书设计

吃 救

猎狗 —— 小麻雀 —— 老麻雀

一种强大的力量

教学反思: 《麻雀》这篇精读课文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歌颂伟大的母爱。内容看似简单,但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容易,尤其是感受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的那种伟大的精神,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困难。反思自己的教学,有以几点体会:

1、侧重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我的想法是让学生多读,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读中悟情。特别是在讲“老麻雀像一块石头似的飞了下来”这句话时,我让学生用多种形式来读这句话,在读的过程中去体会老麻雀那急切的心情,从而更深刻地领悟老麻雀那爱子之心。

2、注重用故事和生活实际渲染情感,使学生借住故事和生活实际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麻雀》教学设计 篇5

乐清实验小学 李海燕

教材分析:

《麻雀》这篇课文,出自19世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之手。他以新颖的构思,精练、优美的语言文字,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

文中通过对不同的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真实地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例如,课文第四自然段中,作者准确地运用动词,真实而形象地描写了猎狗与老麻雀的不同动作以及老麻雀的神态,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突出老麻雀在凶猛的庞然大物面前的果敢、勇气和胆量。第五自然段中,作者对老麻雀的神态和动作进行了深入的描写,成功地塑造出老麻雀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为拯救幼儿准备进行殊死决斗的勇敢形象。热情地歌颂了“亲子”、“母爱”这一种“强大的力量!”这就是无与伦比的伟大的爱的力量!

教学目标:

1、结合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以问激思,互动合作,辨词明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母爱的伟大.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第四、五自然段中的关键词,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现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教学难点:

体会第4、5自然段中描写老麻雀神态、动作的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母爱的力量)教法和学法:

以情景教学为主,运用现代教学多媒体,引导学生进行边读边想边思,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互动,大胆创新。一. 揭示课题,导入课文 1. 齐读课题<<麻雀>> 2. 简介课文作者

<<麻雀>>这篇课文节选自<<猎人笔记>>,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所著.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想想课文中都写了谁,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 反馈

板书

猎人

猎狗

小麻雀

老麻雀

3. 指名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力图引导学生简单完整地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 再用心地读读课文,找找让你特别感动的地方用横线划出认真地读一读并写写批注。三.细读课文 体味母爱

1、通过刚才的朗读,老师发现所有的这些感动都与老麻雀有关,读着读着,老麻雀最震撼你心灵的举动是什么? 2、反馈

出示: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a.指名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b.读着读着,哪些词让你深有感触呢? 反馈

抓"突然"."一块石头似的"感受老麻雀速度之快,心情之焦急,带着感受读. 抓"落"字教学

"落"字是什么意思?("降"."飞"."掉")通过比较,感受老麻雀的速度之块,救子心切,指名读,读出这种感觉. c、"扎煞"是什么意思?(预设 羽毛竖起来)

出示"斗鸡图",感知"扎煞",通过观察说话,感知老麻雀此时的羽毛一定十分坚硬,充满了力量.

d、"绝望"是什么意思?(毫无希望),老麻雀为什么会觉得一点儿希望也没有?从对比中感受猎狗与麻雀力量的悬殊.

e、出示:“在他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齐读)

引:孩子们,凭借老麻雀的力量要与庞大的猎狗进行搏斗,可能吗?简直是(以卵击石、痴心妄想、白日做梦、不自量力)

引:让我们设身处地地为老麻雀想一想,此时此刻, 它紧张,他恐惧吗?因为紧张,他--

出示:“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它呆立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1)、读着读着,那些词让你体会到老麻雀的恐惧?(“浑身发抖”、“嘶哑”)是呀,老麻雀是如此恐惧!那既然如此,老麻雀,我要采访你:

*你没有庞大的身躯,也没有锋利的牙齿,快点逃命吧(老麻雀,你会怎么做?)

*在庞大的猎狗面前,你是如此不堪一击,速速逃命吧(老麻雀,你会怎么做?)

*猎狗正张开血盆大口向你逼近,你会成为它的腹中之物,速速逃离呀(老麻雀,你会怎么做?)

(2)老麻雀,你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是为何呢? 从学生的多元感悟中,感受老麻雀为了拯救孩子可以不惜一切,乃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引:此时此刻,那嘶哑的声音在反反复复地喊着同一句话:我要和猎狗——(拼一拼),我要——(救我的孩子)

(3)此时,一种强大的力量使他飞了下来,是什么力量?(母爱)(4)引读 :爱让它这样毫不犹豫,义无反顾。。。

爱让它无所畏惧,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爱让老麻雀拥有了神奇的勇气,神奇的力量。。。(5)带着这股神奇的勇气,神奇的力量,捧起书本,齐读课文4、5自然段。

四、升华情感

抒发感受

1、在母爱的感召下,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 出示课件:齐读课文6、7自然段

1.这伟大的母爱,拯救了小麻雀,这伟大的母爱,吓住了猎狗,这伟大的母爱,感动了猎人,此时此刻,如果让你来颁奖,你会颁什么奖给老麻雀,写上什么颁奖词? 2.学生写话,反馈交流.

3、对于老麻雀的所作所为,我们除了敬佩还是敬佩,孩子们,你觉得文中的猎人又是怎样的猎人,文中的猎狗又是怎样的猎狗,你不觉得它没有完成使命吗?(对于比自己弱小的动物应怀同情之心,关心爱护小生命是我们共同的期望!)

4、(背景简介)屠格涅夫生活在俄国一个农奴主的家庭,亲眼目睹农奴们任意遭受鞭打,被当作牲口买卖,屠格涅夫非常同情农奴。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对农奴的同情。《猎人笔记》中的麻雀就是其中一篇,希望弱小者能像课文中的老麻雀一样勇敢地站起来,做自己命运的主人。(有机会可以整本拜读。)

5、动物和人是一样的,为了孩子,她们可以将自己的生命舍去。麻雀虽没有伟岸的身躯,却有着伟岸的爱!

2、同学们,作者屠格涅夫是一位充满爱心的人,当他看到这一幕,同样为之感动。

(出示课件)请看,在原文的结尾,其实还有这样一段话。。全体起立!让我们怀着对这只老麻雀的无比崇敬,无比钦佩之情一起朗读。

3、小结 :让我们怀着一颗虔诚之心,感谢天下所有的母亲!

板书

麻雀

母爱

猎人

猎狗

小麻雀

老麻雀

《麻雀》教学反思:

《麻雀》是语文四年级上第四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其免受伤害的故事,赞扬了父母爱的无私伟大。

我这节课的亮点是:

1、引导学生“从读悟写、读写结合”,2、鼓励学生 “抓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3、巧借学生的失误,加深课文内容的理解,4、领悟写法进行仿写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与众不同的麻雀》教学设计 篇6

突然, 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 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 绝望地尖叫着。

【A教师教学片段】

师:读一读这段话, 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扑”字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因为这个字写出了老麻雀落地速度很快。

生“:扎煞”这个词语用得很好, 写出了老麻雀十分害怕。

师:“扎煞”是什么意思?

生:麻雀的羽毛竖起来了。

师:羽毛竖起来说明什么?

生:说明老麻雀面对凶恶的猎狗很害怕。

师:还有哪些词?

生“:绝望地尖叫”用得好, 写出了老麻雀对自己没有把握, 认为自己没有一点希望了。

师:读了这些描写老麻雀的词语, 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老麻雀为了救孩子虽然很害怕, 但还是不顾一切。

生:我体会到老麻雀再怎么害怕, 也没退缩, 很伟大!

师:同学们注意到文中的比喻句了吗?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麻雀比喻成石头。

师:一齐来读一读这段话。

【B教师教学片段】

(B教师也抓住几个动词进行教学。但是在教学比喻句时, 让人眼前一亮。)

师:同学们, 段中有一句比喻句, 请大家用横线画出来。

师: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生:把麻雀比喻成石头。

师:老师很不解。麻雀软乎乎的, 石头硬邦邦的。麻雀是有生命的, 石头是无生命的。把这两样事物放在一起, 有可比性吗?

生:我觉得可以这样比喻。石头是硬的, 可是老麻雀救小麻雀的心也是硬的。

师:你觉得这是一颗怎样的心?

生:这是一颗坚决的心。

师:是啊 ! 老麻雀救小麻雀的决心犹如石头一样坚硬。

生:石头落下来的速度很快, 课文把麻雀比作石头, 说明老麻雀下落的速度也很快。从这里可以看出老麻雀救小麻雀的毫不犹豫。

师:说得真好!麻雀下落的速度与石头下落的速度有一比。

师:老麻雀为了救小麻雀, 面对凶恶的猎狗, 不害怕, 不退缩, 像石头一样落在地上。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老麻雀?

生:我看到了一只勇敢的老麻雀。

生:我看到了一只为了孩子不顾自己生命的老麻雀。

生:我从这只老麻雀身上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

师:带着这种感受, 我们来读一读这段话。

【点评】

这段话是课文《麻雀》中的重点段落。不少教师在教学此段时, 都会抓住“扑”“落”“扎煞”“尖叫”几个动词进行重点讲解。的确, 这些词语很重要, 它们体现出了老麻雀身上的可贵精神。可笔者认为, 段中更为精彩之处, 乃是“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这句比喻句。因为, 这几个动词, 如果没有这句比喻句作衬托, 就会失去一半的精彩, 所以教学时万万不能被忽略。

可是, A教师蜻蜓点水般的教学, 纯粹是为了教比喻句而教比喻句, 让学生知道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而已, 这样显然是不够的。B教师就不一样了。他不仅仅让学生知道文中把“麻雀比作了石头”, 还指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为什么可以这样比、这样比有什么好处。表面上看似矛盾的比喻, 在B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悟出了“比”的精彩、“喻”的生动。与A教师相比, 高低立现。

麻雀教学设计 篇7

1、能够针对问题展开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体会“……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麻雀的爱子之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老麻雀的爱子之情。

教学难点:

能够针对问题展开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体会“……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教法和学法:

引导学生进行边读边想边思,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互动。

教学准备:

贴画:猎狗、老麻雀、小麻雀。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1、引言 : 同学们,常言说:一回生两回熟,三回见面是朋友。咱们虽然是第一次见面,可我能不能把朋友二字提前呢?从同学们的眼睛里我看到了对朋友的笑意。既然是朋友了,我就先给大家讲述一个故事。

2、配乐讲故事——《地震中的母子》

3、师:故事是感人的,听完故事,你想对这位母亲说些什么?

4、导入:人类的母爱是伟大的,让人感动的,那么在动物之间是否是也存在着这样强烈的母爱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麻雀》。

5、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默读课文、思考:

1、故事发生在哪些动物之间?

2、这三种动物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3、根据课后62页第二题的提示,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三、讲解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一)、学习第一部分

1、故事的起因是什么呢?

2、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小麻雀?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画出来并读一读。(出示小麻雀图片)

这是一只十分可怜的小麻雀,我们要怎样读,才能表示小麻雀的孤单和无助。(指导多种形式读出可爱又可怜的感情,并配上小麻雀图片。)

3、齐读第一部分。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出示猎狗图片)看到这样一只可怜的无助的小麻雀,猎狗是怎样做的?

2、猎狗想干什么?结果呢?(板书:吃)

3、老麻雀是怎样保护它的孩子(小麻雀)的,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4、5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描写老麻雀动作的语句。

(出示老麻雀图片)作者是怎样形容老麻雀的动作快的?从哪些字也可以看出老麻雀的速度之快?

这是一句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老麻雀飞下来时像石头落地,那说明老麻雀飞下来时份量重,(速度十分快,果断,毫不犹豫)这是一个怎样的动作,谁来演示一下。

(我们体会一下老麻雀此刻的心情(十分焦急)因此,读时应该稍快,语气加重。找一生读这句话,再全班齐读这句话,要求读出老麻雀的急切之情)

引导理解:“扎煞“是什么意思?

4、老麻雀落在了凶猛的猎狗面前,它害怕吗?

5、麻雀既然这么害怕,又是那么的弱小,可它还是飞了下来,为什么?(板书:救)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在文中找到相关句子读出来。

6、老麻雀紧张得发抖,它真的不害怕吗?此刻它在想些什么呢?

7、假如这场搏斗进行下去?结果怎样?老麻雀没想到吗?

8、是什么力量驱使它这样做的呢?

9、这种强大的力量是什么?

10、爱的力量是巨大的,结果怎么样呢?齐读第六自然段,思考:猎狗为什么愣住了,又慢慢地往后退?老麻雀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勇气?(母爱的力量)

(三)、学习第三部分

1、我见到了这动人的一幕,又是怎么做的?

四、小结:

是啊,正是由于这种强大的力量,吓走了猎狗;正是由于这种强大的力量,拯救了小麻雀;也正是由于这种强大的力量,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永恒的。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育满着爱,因为有爱,你我彼此相识,爱让我们的心彼此贴近,同时也温暖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在我们身边,比如在教室里,在学校里,在家里,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你发现了吗?

五、拓展。

同学们,的春节的冰灾,20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发生了许许多多有爱的令人感动的事。我们都难以忘怀,人们都说“大雪无情,人有情”、“有了全国上下十几亿兄弟姐妹的齐心协力,没有我们闯不过去的沟坎儿,没有我们克服不了的困难。因为我们心中都有‘爱’。”

六、送你一句话:

1、母爱是无私的,母爱的力量是强大的,那么就让我们用无私的心去回报母爱,回报所有爱我们的人们吧!

2、跟着老师一起读。

麻雀 教案教学设计 篇8

1、使学生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故事中,懂得爱的伟大。

2、学习先找出重点段再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四、五、六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继续学习先找出重点段再给课文分段的方法。理解老麻雀保护小麻雀的句子。

教学准备:重点句子的投影片。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检查预习情况,读熟课文,提炼主要问题。

教学重难点:通过质疑提炼主要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这是什么歌吧。对,这首歌就是《世上只有妈妈好》。我们的爸爸妈妈都非常疼爱我们,在危险的时刻,他们会不顾一切地保护我们。人类是这样,在动物中也是这样。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麻雀》。

二、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检查预习情况。

1、音

庞蓬锋愣拯猎桦呆嘶

2、形义

你们认为哪个字最难记,你给大家说说该怎样记。

在记字的过程中理解词义。

锋利拯救庞大

再说说在预习过程中,有哪些词是经过查字典理解的,讲给大家听。

四、读熟课文。

1、自由读生字新词所在的句子

如果有时间,指名读检查。

2、自由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3、同桌互读互查。(每人一个自然段)

五、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六、再读课文,想想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七、小组讨论互相解答问题,归纳出解答不出的问题。

八、小组代表发言,提出不懂的问题,其他同学帮助解答。

九、老师与同学一起,归纳出2-3个重点问题。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解决了很多问题,还有2个问题没有解决。(如果没有问题,老师可以提出)

二、深入理解课文,并有语气地朗读。

老麻雀是怎样保护小麻雀的?

1、默读课文有关段落,看看老麻雀是怎样保护小麻雀的?用笔画出来。

2、读读你所找的句子,并谈谈你体会到了什么。

⑴第四自然段第二句:老麻雀速度之快,力量之大,反映老麻雀心情非常着急、紧张,也可以看出老麻雀为了孩子不顾一切,非常勇敢。

⑵第四自然段第三句话:理解“绝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绝望地尖叫着”?――老麻雀使尽全身的力气,准备跟猎狗拼命。老麻雀对自己是否能挡住猎狗对小麻雀的进攻没有把握,但它仍然尽力尖叫,拼命保护幼儿。

⑶第五自然段第一句:老麻雀一心为小麻雀,奋不顾身,要用自己的身体来换取小麻雀的生命安全。

⑷第二句:老麻雀太紧张了,没有把握,但仍然勇敢地面对猎狗。

⑸、第三句、第四句:虽然老麻雀从体形、力量上看,都无法与猎狗相比,(理解“庞大”一词)但它仍然要准备进行一场激烈的几乎是必死无疑生死搏斗。可见老麻雀爱子之心。

⑹、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是一种爱,一种对孩子无私忘我的爱。正是这种爱才使得老麻雀从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飞下来。

3、在学生谈体会的同时,指导他们有语气地朗读。

三、阐述异议。

我们通过一起深入地理解课文,已经弄清了这个问题,同学们对课文或插图还有什么看法或问题吗?

四、给课文分段。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2、哪几自然段是讲老麻雀拯救小麻雀的?这是重点段,要合为一段。

3、给课文分段。

4、小组讨论。

5、代表发言,全班讨论。

第三课时

一、指导背诵。

1、你认为哪一自然段写得最好,自己读一读,再指名读。

2、自己试着背一背这一自然段。

3、同桌检查。

二、照样子写句子。

1、出示例句。让学生读读。

2、体会谁像谁似的?也就是把麻雀比喻成石头,为什么能这样比?(体会到这两种事物有共同之处)

3、老师出示范句。学生读读。

4、仿照样子自己造句。

三、把句子写具体。

1、出示第一句。

2、把句子写具体。

3、体会有这个词与没有这个词有什么区别。

4、总结如何把句子写具体。

5、自己填写

6、小组交流。

7、全班讨论。

四、布置作业。

《麻雀》__教学设计 篇9

《麻雀》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葫芦岛市连山区东青卜小学

马德林 2010年11月18日

《麻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抓单元重点(真实、具体),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以问激思,互动合作,辨词明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懂得母爱的伟大,认识和感受爱的力量的无与伦比。

3、掌握具体叙述和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并在作文中能有意识地加以运用。

4、培养自己提出问题和自己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思路

一、“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在课堂上打动学生的是情,感染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依然是情!没有情的教学是平淡乏味的教学,没有情的教学是游离文本的教学。那么,情缘自何处?缘自学生入情入境,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本课主线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在讲述猎狗的感受的同时也是在表达自己的感动。希望学生在走进猎狗内心的过程,也是走进自己心灵的过程。从而让课堂上充满情感的流淌,弥漫心灵的交融和碰撞。

二、现实与奇迹,奇迹往往有童话般的虚幻的色彩,让学生领悟,会给学生一种“假”的感觉,从而降低了文本的某方面的价值。所以,我特意在第二课时改变结局,解构文本,让学生更现实地领悟母爱的伟大。

三、其实让学生投入并有效地走进文本语境的重要途径是质疑问难。通过质疑问难,学生的生发点一目了然,可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通过质疑问难,将学生的疑惑作为教学的起点,更好地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本。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第四、五自然段中的关键词,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现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第4、5自然段中描写老麻雀神态、动作的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母爱的力量)

教法和学法:

以情景教学为主,运用现代教学多媒体,引导学生进行边读边想边思,指导学

生自主学习,合作互动,大胆创新。

教学资源:

1、录音机:①配乐; ②鸟绝望地尖叫声; ③鸟发出嘶哑的声音。

2、课件:①猎狗(头、嘴、腿能动); ②老麻雀、小麻雀(翅膀能动)。

3、贴画:猎狗、老麻雀、小麻雀、梧桐树。

4、实物标本: 麻雀一只。

课时安排: 两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教养目标1、2;)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文,激发学习兴趣。

1、出示实物标本。

2、谈话导入:同学们,麻雀是十分弱小的动物,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笔下的那只麻雀它不仅战胜了庞大的猎狗,更是深深地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麻雀》这篇课文,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一只老麻雀为拯救小麻雀,而与想吃小麻雀的猎狗,准备搏斗一事。)

3、板书课题。

4、听老师配乐范读课文。

思考:课文有几个角色,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板书:我

贴图:猎狗、小麻雀、老麻雀、梧桐树

(设计意图:直观的实物标本能比较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气氛,调动情感,激发兴趣,引发思考)

二、自主读书,提出问题。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全文。

2、学生汇报学会的内容,并提出问题。

3、教师筛选出三个问题:(课件出示)(1)小麻雀是什么样子的?(2)猎狗是什么样子的?

(3)老麻雀是怎样保护小麻雀的?

三、再读课文、合作学习

(一)自读课文、自主思考。

(二)小组研讨、交流感受。

(三)汇报学习、朗读指导。

1、汇报小麻雀是什么样子的。

(1)猎狗到底发现了一只怎样的麻雀呢?学生汇报并读出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

(2)理解重点语句

①释词:“分明”(换词理解)

②闭目想象:“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刚出生不久”

③该怎样读这一句子,引导学生谈看法,并以多种形式表情朗读。(稍轻、稍慢)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观察,文本的阅读,以及想象和感情朗读,深刻的理解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更能使学生体会到小麻雀的弱小。)

(3)课件出示句子:“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 ①释词:“无可奈何”(引导学生联系小麻雀的处境体会词意)。②用“无可奈何”造句。

③理解句子意思:可怜的(为什么会无可奈何?呆呆地,为什么会发呆?害怕陌生的环境)

(4)这是一只十分可怜的小麻雀,我们要怎样读,才能表示小麻雀的孤单和无助?(闭目听读具体描写小麻雀的句子,体会其真实感。指导多种形式读出可爱又可怜的感情,并配上抽动的小麻雀图片。)

2、汇报猎狗是什么样子的。方法同汇报小麻雀是什么样子。

3、汇报老麻雀是怎样保护小麻雀的

(1)多么孤单力薄而又无可奈何的小麻雀呀!一起看课件,而此时此刻,一个巨大的危险正在向它逼近,当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老麻雀出现了。

(2)老麻雀又是怎样保护它的孩子(小麻雀)的,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4、5小节,用波浪线划出描写老麻雀动作的语句。

(3)你找到了哪一句?(出示课件)根据学生回答出示5句。

(4)齐读第一句,这一句把什么比作什么?老麻雀飞下来时像石头落地,那说明老麻雀飞下来时(份量重、速度十分快,果断,毫不犹豫)这是一个怎样的动作,谁来演示一下。我们体会一下老麻雀此刻的心情(十分焦急)因此,读时应该稍快,语气加重。

(5)老麻雀飞下来后,又是怎样做的?(全体男生读)

引导理解:“扎煞“是什么意思?(是一般的竖起吗?我们知道鸟雀一般在梳理自己的羽毛时也会篷起自己的羽毛,那时的毛一定是十分的坚硬,像钢针一样,根根直立!充满了力量。它扎煞起羽毛说明了什么?(做好了准备搏斗的姿势)

(6)我们不仅看到它扎煞起了全身的羽毛,而且还能听到他绝望的尖叫。(放绝望的叫声的录音。)绝望是(毫无希望)老麻雀为什么会觉得没有希望?(力量过于悬殊)但是,老麻雀退缩了吗?逃避了吗?(所以,这尖叫是老麻雀竭尽全力发出的,它明知自己不是猎狗的对手,但它仍然决定与猎狗进行搏斗。)

(7)感情朗读、评读这句话。

(8)老麻雀为救小麻雀,它不顾一切地从树上飞下来,而且扎煞起了(全身的羽毛);竭尽全力地发出了(绝望的尖叫)它还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一心想把自己的幼儿从危难之中(拯救)出来。

(9)可是,为什么它又会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出示卡片、放老麻雀嘶哑的叫声)从呆立着不动,你又会体会到了什么?

请你带着这两个问题,自己读课文,学习句子4、5两句。(10)浑身发抖是因为紧张?为什么紧张?(力量悬殊)

(11)既然老麻雀那么紧张,以至于全身颤动,连噪子都喊哑了,但是没有放弃。你从它呆立着不动,你又体会到了什么?(老麻雀信念坚定不动摇,宁可牺牲,也要与猎狗展开生死搏斗。)

引读:谁能把老麻雀虽然紧张,但又十分坚定的这种复杂的心情读出来。(有勇气,读好的同学的起来读)

(12)老麻雀为救自己的幼儿,尽管它知道搏斗就意味着死亡,但是它仍然扎煞起全身的羽毛,准备着一场博斗。

师:是啊!在老麻雀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地,没有危险的树枝上。)因为它孩子的生命正在受到威胁。它要(拯救自己的孩子),所以会产生了(一种强大的力量)(板书)那种强大的力量使老麻

雀毫不犹豫地从树上飞下来,哪怕是牺牲自己,哪怕是只能延续小麻雀一分钟的生命也好,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力量啊!(板书)(母爱)

这一段是课文的高潮部分,出示卡片,、这一部分中哪些是写得十分生动具体的,让我们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体会。

(13)再读,整体感知当时的场景。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是全文的重点部分,所以在处理上,我采用了抓关键词引导体会的方法,有引读关键词,画关键词,图片展示关键词,表演关键词等一系列的方法,使学生入情入境的体会老麻雀奋不顾身的壮举。)

四、总结课文,升华认识。

1、奇迹终于发生了,老麻雀的幼儿得救了。

2、齐读最后的小节。

猎狗为什么会后退?

老麻雀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勇气?(母爱的力量)

3、我见到了这动人的一幕,又是怎么做的?(板书:我唤回猎狗,怜爱,感动)

(1)对小麻雀的怜爱;(2)被老麻雀的勇气所感动

4、学完课文,你觉得最受感动的是什么?

小组讨论。(作者要赞颂的正是这种高尚又伟大的母爱)

5、教师总结:同学们,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拯救了小麻雀;正是这种强大的爱,吓住了猎狗;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感动了“我”。这种爱就是世是最伟大的母爱。

6、同学们,我相信今天,你们对母爱一定有新的体会。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呢?用一两句话写在书上,写好后站起来大声读出来。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提升学生的认识,激发感恩的情感,推动践行。)

五、作业:

以“母爱”为题,学习本课的写作方法写一篇感想。(设计意图:写好读后感,让阅读更有意义。)板书设计:

麻雀

扎煞 掩护

绝望 紧张 老麻雀

强大猎狗 想吃 保护 爱

小麻雀

教学反思:

麻雀教学反思 篇10

先说课,再上课,然后教后反思。说实在话,中小组织的这次青年教学比武活动搞得真是实实在在,教者没有哗众取宠,组织者也没有留于形式。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通过活动对我帮助也很大。在这儿,对自己的课堂教学作简要的回顾与反思。

首先,对学生的了解。因为是借班上课,学生完全陌生,一堂课下来,觉得要上好一堂课,在上课之前应该对所教学生作必要的交流了解。今天,在这个方面,自己感觉做得欠缺。教学过程的顺利展开,执教老师必须要考虑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等。课前“闲聊”,我本想让学生背诵古诗,然后教师小结,以这样的形式进行。后来临时改成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理话:你最喜欢上什么课?尽管是课前谈话,我觉得这个话题较好,学生有话可说。这样在说话过程中师生关系就能渐渐融洽,为课堂教学的正式进行提供了比较的氛围,也为课堂教学作了一些铺垫。

其次,关于谈话揭题。在说课的时候,我也提到,一开始,我想以学生秋游动物园,见到自己哪些喜欢的而有趣的动物作为话题导入:有一只并不起眼的麻雀;后来,又考虑以韩红的歌曲凄凉的《天亮了》引入,担心歌曲会“喧宾夺主”,因此,最后根据《麻雀》一文作者写于1870年左右,距今约130多年的时间,结合本文揭示的人文内涵给人的启迪等方面考虑,决定用谈话导入:有一只麻雀它已经活了130多年了,你相信吗?作为话题导入。课堂实践下来,我觉得还是达到了我的预设要求,这一话题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同时也为后面的主题揭示作了一个铺垫吧。在这里同时也暴露了自己在备课过程中一个疏忽的地方,那就是既然提到了麻雀活了130多年,那我应该事先准备一些有关动物寿命方面的信息。特别是麻雀,一般情况下能活多长,以此来显示本文麻雀的不一般。

第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一环节中,我觉得初读课文时,对学生初读课文的要求不能太多。因此,我在一般预习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这一次在读的要求上,我稍作调整,提醒学生读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感受及心情变化,这是为下一教学环节(品读第4、5自然段)作准备。对于这一要求的调整,在课堂实践中,我觉得应该是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在学生初读课文时,我有意识地抓住一名叫陆玲玲的学生,这位学生的读的过程中,在遇到读不准的字词时,能自觉地查阅字典。我结合本文中“摇撼、嗅、扎煞”等词语的教学,教育学生,预习课文要养成认真朗读的习惯,在读不准的情况下,要不怕麻烦,能运用工具书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想,这样一个教学临时处理,对陆玲玲,对其他的学生都是有益的。当然,在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我也发现自己缺乏必要的点评及朗读指导,这在后面的理解阅读过程中同样体现出来,这应该是自己的不足之处,今后应努力之。对课文内容的整体了解,我着重通过简要的板书来体现:

从而让学生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说到板书,上完课才知道,在板书设计上,还有一个大大的,红红的“爱”字没有及时进行板书。这大概是紧张的缘故吧。同样是这个原因,在学生对全文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后,为了渲染气氛,结果在课堂上,我把准备好的几句铺垫的导语给遗漏了,这些导语是这样设计的:为了可怜的小麻雀,尽管猎狗虎视眈眈,可敬的老麻雀还是毫不犹豫地飞了下来,落在了猎狗的面前;为了可爱的小麻雀,尽管猎狗凶残成性,勇敢的老麻雀还是无所畏惧地飞了下来,落在了猎狗面前;为了自己的可怜又可爱的孩子,尽管猎狗如怪物一般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可伟大的老麻雀还是不计后果地飞了下来,落在了猎狗面前

第四,关于抓住重点段中的重点词句,细读感悟。课堂教学下来,总体感觉比较凌乱。教学设计本想抓住:“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等句子展开,教师点拨并进行有感情的朗读,然后教师总结:老麻雀后悔吗?老麻雀有拯救自己孩子的能力吗?没有。因为谁都知道,面对它的是一只庞大的如怪物般的猎狗,跟猎狗斗,这无疑是以卵击石。虽然这样,为了小麻雀,老麻雀准备着一场搏斗,准备着一场力量悬殊的搏斗,准备着一场没有悬念的搏斗。多么可敬的老麻雀,多么伟大的老麻雀,为了自己的孩子,老麻雀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包括自己的生命结果教学中,这一重要环节,没有把握好。品读文章,给人的感觉大概是蜻蜓点水;同时也没有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我想这应该是我今后课堂上努力改进的重要方面。

最后,关于说话片段的设计。“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没料到,没料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冷场”,我当时挺纳闷:为什么学生会说不上来呢?后来我发现,在出现说话内容时,应考虑学生的能力,降低难度,让说话内容逐个出现为好。这改动虽然是较小的,恰恰说明我在备课时还没有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

上好一堂课,真的不容易。通过这一次教学实践活动,我觉得平时应克服“眼高手低”的习惯,踏踏实实,虚心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麻雀教学反思范文2

读了屠格涅夫的《麻雀》,我确实被老麻雀那种伟大的母爱精神所感动。我反复地思索着:小小的生灵竟然有人性之爱?!我选择了本课上研究课,就是因为感动。课堂伊始,从“课文动画,激情导入”到“初读课文,初步感知”到“细读感悟,合作探究”再到“精读课文,感悟思想”的每一个环节,无一不是为了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而设置的。在教学的同时,我注意体现以下两点:

一、充分读与学会评价读。

过去在阅读教学中,长期存在烦琐的内容分析和千篇一律的教学程式。使语文教学的情趣淡漠了,形象破碎了,美感削弱了,特有的魅力坠失了《新课标》中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学生经过充分的朗读,获得了感知印象,并和已有的感知经验碰撞、接通,于是心有所悟,豁然开朗。由于语言文字隐喻性很强,许多词汇可意会不可言传,可体验而无法表达,有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有的.是“尽在不言中”。正是由于语言的模糊性,增强了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使符号化的文字被重新贯注了生命的血肉,抽象化了的概念重新赋予了生活的感性力量。

为了提高学生评议朗读的质量,教师应相机教给学生一些评议方法。比如:评议别人的朗读时,先评优点,再论不足;先看是否做到正确流利,再看感情处理;从整体效果到局部语句;先自己读一读,与他人比较后再作评议;根据语句的意义,评议朗读时轻重缓急、语气语调是否恰当;推敲重点语句,从而确定朗读时重音、停顿等是否合适,等等。掌握了评议的方法,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才会进一步得到提高。

二、自主实践,给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是语文实践,“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教师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自由、愉悦、和谐的实践氛围,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多读、多动、多思、多说、多听,尽情舒展生命活力。

在教学《麻雀》一课中,从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到精读课文,理解课文,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情”,我都引导学生自已读,自已学,自己汇报,自己评价,亲自参与学习实践活动。从找老麻雀、小麻雀、猎狗的特点,到发现老麻雀救小麻雀时的矛盾的表现,再到体会“一种强大的力量”。整个过程,老师仅仅起到点拨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麻雀教学反思范文3

刚拿到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就被文章新颖的构思和优美的文字所吸引,之后就被老麻雀的精神感动着,因此毅然决定上这篇课文。

在设计教学流程时,想了好几个方案,但是在实施起来总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最后选择了从找老麻雀保护小麻雀这种伟大的母爱精神的句子着手,让学生自己感悟和体会为主。学生门的感悟和体会都很深,而且非常完整,尤其让我惊讶的是,学生的朗读超乎了我的想象。可以说,从他们的朗读中,我真正找到了语文的魅力。

再重点感悟和朗读老麻雀的母爱精神后,我总觉得课文还不够完整,怎样才能把对麻雀和猎狗的描写也引入到课堂中,在前面做铺垫,显得比较死板,穿插在中间又显得比较乱,最后决定放在后面,以“小麻雀为什么不飞,不逃走”这个问题切入,自然不牵强,又可以让学生重新到课文中去自主探索,这样对学生来说又是一个学习思维的过程。学生通过自己寻找朗读比较后,发现对于小麻雀和猎狗的描写原来是一种对比,自然而然的体会到老麻雀的勇敢精神。最后通过小练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但是在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

1、教师的讲和感悟还是占了很大的部分,虽然我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自己去感悟和体会,但是不知不觉中扶着学生走的成分还是占了一大部分的,特别是理解“象一块石头似的”我急着让学生说出速度快,居然自己把它比喻成一把箭,掩盖了学生的想法,代替了学生的思维。

2、没能巧妙的抓住课文中的意外生成,产生的情感共鸣。在课文的最后,学生都能体会到老麻雀对小麻雀的母爱精神。但是对于人间的母爱,人间的各种真爱,没能体会出来。我想,是否可以把我在课上写的最后一段话的其中一句“我想,爱比死或比死的恐惧更强大――只有它,只有爱,才维系着生命,并使它充满活力。”直接展现出来,其实整篇课文要达到的情感高度就是这样一种精神――爱比死或死的恐惧更强大。只是遗憾,在课堂上没有抓住这个点,错过课堂上本该可以拥有的精彩。这也反映了一个问题,说明我在设计教案时,对教材内容没能够吃透,对教材外的意外生成,也没能够去好好的把握。

这些足一说明在教学中我存在很大的问题,还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让自己语文的课堂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麻雀教学反思范文4

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才能在劳动中呈现光辉与人性的魅力。——苏霍姆林斯基

课堂上学生的精彩发言,撞击着我的心灵,我透视了孩子们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体验到他们旺盛的生命活力。这节课,课前我要求学生自学,通过自学,课堂上把自己的所思所悟所疑讲出来,结合课堂教学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语句进行朗读,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和表现的机会,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并发挥他们潜在的智能。

1、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这堂课适应了学生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因此课堂上学生热情高涨,思维活跃,每张小脸都洋溢着光彩。他们因自己的想法而激动,引别人的不同看法而争论,在思维碰撞中获得知识,提高了能力。

2、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调动了学习积极性。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老麻雀伟大、无私的母爱。我请学生仔细看课件演示,老麻雀在看到猎狗要吃小麻雀的时候是怎样做的,这个问题起到了良好的提纲挈领作用。学生看着生动有趣的画面,思维被激活了,积极举手说想法,对课文语句的理解深刻到位。之后,我引导学生抓住最能体现老麻雀对小麻雀无私关爱的句子深入感悟。第一句是写老麻雀从树枝上飞落下来拼死保护小麻雀的,教学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抓住“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来体会麻雀飞行速度极快,因为它担心孩子的安危。第二句是“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样子很难看,绝望的尖叫着。”“扎煞”一词能帮助我们感受到当时老麻雀似乎已经准备和猎狗决一死战了。而“绝望地尖叫”这个词语让学生体会出老麻雀当时虽然知道毫无希望,但仍然竭尽全力的尖叫,这种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决不放弃的精神。第三句是“老麻雀用自己的身体掩护着小麻雀”让学生用动作来表演什么是“掩护”,这样学生就知道了老麻雀现在是挡 在了猎狗的面前,自己就更危险了。 第四句我引导学生讨论:对于猎狗,老麻雀到底害怕吗?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害怕得很却用身躯牢牢掩护着孩子,这是何等伟大呀!它此时发出了嘶哑的声音。这时让学生换位思考:如果你是老麻雀你会冲着猎狗喊什么?从中体会到老麻雀当时不顾一切的心情。第五句我引导学生从猎狗和麻雀的对比中感受老麻雀的勇气。

3、运用激励性评价语导引学生。老师不能做学生的操控着,而要做学生的欣赏者、指导者。恰当合适的评价语,不仅能带哦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引导学生正确进行学习,不会在课堂上漫无目的,无所适从。那一句句不起眼的话,也许会带给孩子们不一样的感受。让他们在肯定和激励中变得思维活跃,智慧闪现。

麻雀教学反思范文5

《麻雀》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选读课文,讲述了一只刚出生的小麻雀被一阵大风刮在地上,被猎狗发现,正当要被猎狗吃了的时候,老麻雀从高高的树上飞下来,不顾一切地保护自己的幼儿。本课主要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老麻雀的爱子之情,感受母爱的无私伟大。

我是通过五个环节来落实自己的教学: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以清新悦耳的鸟叫声拉开帷幕,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且以“你认识哪些鸟儿”这个浅显的问题,打开孩子们的话匣子。畅所欲言,然后安排静静地书写课题,让孩子们慢慢地走进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里让孩子整理整个文章的脉络,把住文章的基调。

三、蕴育情感,用情设伏

通过对小麻雀的怜与爱,牵动孩子对麻雀命运的担忧,让这份情感渐渐地潜藏在心中,推动学生去关注,并且以情促读,达到语文先“语”后“文”的积淀。

四、品读课文,体会“母爱”

这是文章的重点,也是难点,要让学生通过品词酌句去了解老麻雀的救子心切,体会它的大义凌然,剖析它的奋不顾身。在这里我做了几个不同方式的处理—————感觉老麻雀的焦急时,是提出重点词“突然”短句“石头似的”让学生感受,并且用句式训练学以致用,达到工具性的情感训练化;在剖析老麻雀的大义凌然时,通过主要的句子来对比既害怕又无畏的心理,从而引出强大的力量就是“母爱”。并且通过将文本改成诗歌的格式,要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去回顾,总结,最后让孩子们对麻雀妈妈的赞颂呼之欲出。

五、移情升华,用心品味。

人文性的教育贯穿在整个大语文中。通过故事的迁移,让学生从书中麻雀妈妈的爱联系到我们身边的母爱。特意选了《母亲》这首歌做背景,一是扣题,二也是想通过歌词做个隐性的文字材料,让学生听了能马上想到母亲为自己做的一切。自己该如何回报这份爱。

这堂课上下来,学生能够体会到这强大的力量是母爱,重难点已经突破,并且能在我的引导下,感受到伟大的母爱,甚至感受到妈妈爱的无痕与无私。在知道朗读中,也基本能够以情促悟,以悟促读。每个环节也基本能准确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

可是细细回忆,感觉缺失太多。

1、会文本的时间少,一瞬而过,感觉走过场。在体会老麻雀与猎狗对决时,不仅仅是要抓住情境对话,更要从学生的反馈中捕捉信息,强调力量的悬殊对比。在这最好出现对比的词及语句,比如庞大———弱小,张开大嘴———扎煞羽毛,锋利的牙齿—绝望的尖叫等等,对比中方能张显力量。要让学生从句子中概括出这些,才是实在的对话!

2、在过渡的时候,要围绕母爱来做文章,以母爱来做载体,主宰方向,扣题会更扎实!

3、设计用词欠考虑,比如:这是一个什么时刻?学生回答“迫在眉睫,插翅难飞”等词语,联系“时刻”就不行,搭配不当。在教学中自己没意识到,更别说更正引导。

上一篇:渔家傲李清照简短赏析下一篇:大学英语三级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