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学科活动化教学研究题库

2024-08-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品德学科活动化教学研究题库(通用9篇)

品德学科活动化教学研究题库 篇1

作者:周献英

质量推进年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957

更新时间:2006-12-13

在新课程背景下,审视我们的传统品德教学所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品德课教改实际,我们提出《品德学科活动化教学研究》的课题。本着“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的研究目标,勤奋工作,刻苦钻研,大胆实践,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在品德教学中努力探索并创建能体现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和社会性的学生主体活动性教育新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积极引导他们开展丰富多彩的品德教育活动,在活动中自我体验、自我发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促进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经过课题组全体人员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圆满完成了该课题研究方案所确立的研究目标和内容,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课题的提出

1、研究的背景

《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课程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体性活动为载体,积极地引导儿童的发展。

2、研究的意义

(1)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将道德知识看作为一般学科知识,只进行简单的灌输和传授,忽视了学生的情绪感受和情感品质在道德内化中的作用,使学生能应付考试,却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最终是要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开展活动化教学,就是要变学科中心为儿童生活经验中心,变传授性教学为体验性教学,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2)增强德育实效性的需要

思想品德课开展活动化教学能使课堂与社会现实紧密地结合起来,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更有利于形成学生的良好品德。教学所用的教材是相对静止的,往往滞后与社会的发展,而生活是动态的、复杂多变的,活动化教学使课堂更贴近生活,使学生更能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提高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养成道德行为。

(3)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需要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思想品德是接受外部影响并经过主体内化过程才形成的。”而“内外相互作用的中介即是主体在生活中所参与的各种各样的活动。”所以说,活动总是与人的能动性、积极性相联系的。爱好活动是儿童的天性,碰上有趣的活动,学生就会全身心地投入,思想品德课活动化教学就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概念界定与基本理论

1、概念界定

现代社会要求我们的教育着眼于形成学生的主体意识,能注重形成学生独立的人格,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和创造性,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我们所研究的品德学科活动化教学,是指在品德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的,以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的,以教材和学生及生活社区特点相结合为载体的,以主动探索、变革活动对象为特征的,以实现道德素质不断完善为目的的主体性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2、基本理论

(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新课程的核心

新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2)儿童的生活是新课程的载体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新课程以儿童生活为载体,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新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3)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新课程的追求

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三、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1、研究目标

通过品德学科活动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出高效的品德课课堂教学模式及其操作策略,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意识,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以及健康积极个性的养成,增强品德课的教育实效性。

2、研究内容

(1)活动策略的研究。活动的策略要接受教学原则的指导和制约,我们要探讨如何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具有一定差异性的学生,恰当而又科学地选择活动的时机、环境、内容、确定活动的人员等,从而向教学目标层层逼进。

(2)学习方式的研究。探讨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品德课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主动探究发现,进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3)实效性的研究。探讨如何针对具体的教学需求和条件,对构成教学策略的几种要素(教材结构、师生关系、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技术)进行综合考虑,形成切合实际的最有效的活动方案。

(4)教师作用的研究。活动化教学突出的是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它不同与以往由教师直接向学生灌输道德知识。因此,要加强对活动型品德课中教师作用的研究,进一步增强品德课的教育实效性。

四、研究的原则

教师要改变过去传授者和训导者的角色,充分认识活动在人发展中的作用,努力创设一种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以达到思品学科活动的目标要求。为此,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活动目的性原则

品德学科活动化教学研究的目的是以活动促发展,因此设计活动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要充分考虑到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使进行的活动成为教育中必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活动过程正是学生情感、行为能力发展的过程。因此必须关注思想品德课活动过程本身对于学生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的价值。

2、自主参与性原则

第斯多杰认为:“一个人要不主动学会什么,他就一无所获,不堪造就。”因此,在这一课堂模式中,让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给予学生更多的组织、协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发现榜样人物的真善美和辨别社会上的假恶丑现象,联系自己的实际和社会实际进行自我教育。

3、开放性原则

品德活动教学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时空开放,即活动不局限于课堂室内,根据教育需要可延伸到课外校外;(2)内容开放,即注意及时吸收新信息和新观点,并提供可供选择的活动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3)教师思想开放,即教师应较少干预,使学生的活动过程具有较大的开放度;(4)活动结果开放,即答案应具有多样性,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

3、知情意行相结合原则

遵循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客观规律,做到情理交融,知行统一,把思想教育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进而指导行为。

4、整体优化原则

以系统论为指导,坚持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整体提高和全面发展;坚持小学阶段低、中、高年段思想品德教育的分层要求和相互衔接;坚持小学德育教育主渠道和课内外、校内外的主体化、网络化体系。

5、教师指导性原则

在指导和组织学生的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真正接受道德观念,并体现到行动上。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说心里话。教师应改变“道德判官”的形象,不简单地以课文的“标准答案”对学生的观点作对与错的判断,多一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沟通。

五、实施活动化教学的策略

1、围绕教材内容,确立教育专题

品德课的教材内容,每一课书都有相对的独立性,课与课之间没有严密的逻辑性。因此,教师可每月制定一个系列教育中心,将原有的授课顺序进行调整,形成系列。

例如四年级下册教材,因为二月份刚开学,对学生要进行勤学守纪教育。于是,教师把第5课《自觉遵守纪律》,第6课《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和第8课《虚心好学》这三课调整到二月份开学上,并围绕勤学守纪这个教育中心上来。同时,还组织学生开展了阅读《邱少云的故事》参观东航警卫连等活动,教师教育目标明确,行动指导到位,产生的德育效应也较好。

2、打破教学常规,拓宽教育时空

为了使每一堂品德课收到一定的成效,教师还可打破教学常规,把每周一节的班队课和思想品德课合起来上,这样就增加了教学时间,就可以多搞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去体验生活,去巩固道德认识。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来拓宽活动的空间。

3、活动设计多样化,丰富教育内容

由于思想品德课中的知、情、意、行,既具有独立性,又相互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各种活动形式来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探索,从中得到感悟,以实现品德的不断完善。就活动化教学的形式而言,主要有操作、表演、交流、实践、游戏等类型。

4、整合教育体系,形成教育合力

品德课活动化教学最具有“开放性”特征的。教学中,教师将品德课教学与其它各种教学、班队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体化课堂体系,建立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实效,使思想品德活动化教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

六、研究成果的阐述

通过一年多的课题研究,本课题组的教师对新形势下的品德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教育科研的综合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方案,认真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积极撰写心得体会、实验小结,取得了一些成果。

1、教师教育思想的更新

(1)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素质教育的价值观重在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活动化教学顺应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坚持以“人本主义”理论为指导,强调让学生通过主体性活动,实现学习目标,充分体现了当代教育的人文主义精神。首先是相信学生能够独立学习,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和发展需要,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和情感因素,注重其健康心理品质的培育;其次是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可塑性,是在不断变化、发展与进步的个体,学生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发展的快慢之差,不可忽视任何学生的存在。活动化教学认为,教师的本质任务就是为学生服务,千方百计地帮助学生发挥潜能,发展个性,实现价值,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自己天赋和环境所允许达到的最佳水平。

(2)确立了“在活动中体验”的思想

引导和组织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是活动化教学重要的教育思想。根据课程知识的不同特点,一般将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系统知识,如理论形态的概念、原理、命题、公式、定理及其内在的理论体系;一类是技能操作性、情感体验性、问题解决性知识。道德知识主要属于后一类知识,具有较强的个体性和活动性,其教学应以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活动、操作、实践、体验为主。体验正是引导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活动获得真实感受的过程,这种伴随着丰富的情感活动的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为行为的基础。同时,也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实现体验。因此重视学生的自主活动,以及在活动过程中获得真实感受,对学生思想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另外,体验不能仅停留在活动的过程中,它也应伴随活动的结果,但过程和结果又是不可分割的,这使得思品学科活动化教学能把过程和目标更好地统一起来,更注重教育的实效。因此,强调并突出体验教育思想,能够将活动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3)确立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思想

“以活动促发展”是活动化教学的又一基本指导思想。早在十九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就指出:“发展与培养不能给予人或传播给人。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活动化教学同样认为,学生主体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发展的基础,无论学生思维、智慧的发展,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是通过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实现的,而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正是学生参与的各种活动。教育要改变学生,就必须首先让学生作为主体者活动,在活动中完成学习对象与自我的双向建构,实现主动发展。也就是说,“活动”是实现“发展”的必由之路。由此看来,教育教学的关键或直接任务是要创造出学生的活动,给学生提供适宜的活动目标和活动对象,以及为达到目标所需要的活动方法和活动条件。

2、教师角色的转变

(1)教师成为了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长期以来,教师对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不够。在思品课中,教师仅仅把学生作为教育的客体,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挥。教师仅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把书本上的道德知识一味地灌输给学生,一定程度上学生成为了接受道德知识的“容器”,从而造成了学生知行脱节,以至出现“学归学,做归做”的现象。通过本次课题研究活动,首先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转变道德灌输者的角色的形象,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因此关注学生主体、提升学生的主体性是体现本次课研努力的方向之一。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再也不能固守原有的“道德灌输者”的形象,必须站在学生中间,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而组织活动并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要面向全体学生,了解和研究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及其发展的可能性,尤其是要注重个别指导,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2)教师成为了学生主动参与的引导者

这次课题研究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是针对传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的弊端而提出来的。本次课题研究要求改变学生像羔羊、像鸭子一样无趣、无奈地接受说教式的教育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活动、勤于实践的活动体验方式,并在课程形态上提供了转变学习方式的课程载体,如活动体验性学习等。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由以讲授为主导的教学转变为提倡自主探究、参与活动、体验内化的教学。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必然发生转变,由单纯的道德灌输者改变为学生活动的引导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教育活动,不但要让学生参与所设计的活动,还要让学生参与活动内容、方式方法的选择和设计,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教育的主人,使他们在自觉、自愿的乐学活动中接受教育、认知与明理,形成各种好品德、好习惯。

(3)教师成为了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实践证明,如果教师一味地死守教科书,机械地、单向地向照本宣科,学生只能无奈地成为道德的接受器,德育的实效将等于零。本课题组要求教师认真研读《思品课程标准》,领会新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本地、本校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育内容上,进行大胆、有效的创新与整合,科学地使用教材及其他教育资源、使给定的课程内容不断转化为适合自己的“课程”。例如:教学五年级《父母——我特别的朋友》这一课,由于这里大部分学生的父母都在国外,他们与父母的沟通几乎很少,更别说与父母成为朋友,而且在家里又是祖父母的小心肝,要什么有什么,根本不能体谅家人,也不懂得家庭的亲情与温馨。如何让学生体会祖辈与父辈对他们的爱。在这里我们对本课进行大胆的整合,设计了两个活动专题:①“与远在国外的父母两地书”书信活动;②“我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朋友”的活动。通过两个活动的开展,学生体验了父母在国外的艰辛,祖辈对自己深深的爱。

3、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传统课堂中学生受到诸多的限制、支配、束缚、控制、压郁,因而变得唯唯诺诺,亦步亦趋。而在开展活动化教学中,学生拥有了更大的活动空间,被赋予了更多的自由的权利。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

(1)自主探究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存疑、探究、创造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条件和机会,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用讨论、辨析等活动方式去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逻辑思维。例如,教学四年级《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一课,对于要求端坐在教室里的学生研究公共秩序问题,兴趣并不是很浓。于是,教师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先让学生看课题提问题,学生问:“什么是公共秩序?公共场所为什么要守秩序?”接着,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不同的公共场所有哪些不同的秩序和规则要求。然后,又让学生在教室里模拟一个场景进行表演,从而让学生明白,人人都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因学生列举、表演的都是亲身的经历,真实可信,贴近了他们的生活实际,因而学生学习起来主动性、积极性较高。

(2)合作学习

在自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对学生没有提出而本课又必须解决的问题,教师可再一次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的认识产生不平衡,从而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在此基础上,让他们展开充分的讨论,给他们充足的交流时间和空间,合作机制,把教学过程创设成个性发展、合作交流的过程。例如教学六年级《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一课时,当学生明白了毒品的危害后,教师又抛出了一问:“既然大家知道毒品的危害,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要去吸毒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了讨论,但还是不能让大家信服。于是,教师就布置学生课外通过多种渠道,学生间合作学习去解决问题。通过上网查询、寻找身边人的事例,观看录像带片断等多种形式,用铁的事实证明了毒品的危害,上瘾后让人难以解脱,从而告诉每一个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从整个活动教学中,不但提高了学生的道德认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了交往,学会了做人。

(3)角色体验

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由学生充当特别角色,模仿练习,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教学三年级《节约水电》一课,当学生了解水电的重要作用,懂得我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离不开它们后,教师就让学生人人争当“水厂检查员”,别好标志,去校园内检查自来水有否漏水?哪些同学没有节约用水?如碰到问题就要求自行解决。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获得了真实的体验,也培养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建立了几种常用的活动型教学模式

一年多的课题研究,课题组教师充分体会到必须把课堂看成是儿童学习的过程,牢固树立了开放的、综合的课程观。我们潜心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努力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精心组织学生最感兴趣的主体活动,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勇于创新、大胆尝试,摸索出以下几种常用的活动型思品课堂教学模式:

(1)游戏表演型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学习者要将书本上的知识与自己日常的直觉经验联系起来。小学生天真活泼,好玩好动,因此,思品课教学常采用表演、游戏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领悟道德观点,激发道德情感,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摸索出“创设情景,激趣设疑→分工合作,共商角色→小品表演,集体评价”的游戏表演活动模式。

①创设情景,激趣设疑——教师可通过录像、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将课文内容改编成生动形象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课堂上放完一段后定格,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生活实际,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给课文故事情节进行再加工、再创造。

②分工合作,共商角色——先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每个角色的特点,然后分角色尝试表演。分组准备时,学生可以离开座位尽情投入到角色表演中去,由于每个小组人数较少,学生可以人人参与。

③小品表演,集体评价——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上台把本小组排好的节目表演给全班同学看,而其他同学则要求边观看、边思考,然后集体评价。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评价小演员表演得如何,更重要的是评价表演者对题目的理解是否到位,认识是否全面、准确。通过引导学生评价,展示学生的真实想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

如教学《不上当受骗》一课时,教师一开始就播放由课文内容改编的录像片,当播放到年轻人骗王涛说爸爸要给他买学习机,让他赶快跟着走时让画面暂停,让学生想象故事发展的结局,并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分角色表演,续编故事结尾,同时教师巡回指导。然后,教师按了解到的情况,有目的地安排2-3组同学到台前表演,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学生独特的想法,教师再相机因势利导,使学生进一步明辨是非,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在导行的环节上,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有人让带路”,“爸爸住院,要其回家取钱”两个情境,让学生联系实际,同桌自编自演,并提供给学生电话等道具。小学生如临其境,精心编排,上演一幕幕精彩的小品。结合表演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教师巧妙点拨,使学生进一步明白:问路人不一定都是坏人,遇到真正问路的人,应礼貌回答别人的问题;确实遇到坏人时,应机智地想办法脱身,跑到人多的地方想办法拨打110报警等。

教学中,我们发现《品德与生活》教材中许多课文都可以使用这种活动方式。例如一年级的《美丽的校园》、《我爸爸和妈妈》、《亲亲热热一家人》、《欢天喜地过大年》、《和小树一起长大》、《上超市》、《你帮我,我帮你》;二年级的《我就是我》、《我们都是集体的一员》、《远方的朋友,请你留下来》等等。采用这种形式教学,学生能够自由发挥,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角色体验型

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是带有主观经验和感情色彩的认识,与个人的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思品课活动化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导行”,而要“行动”必先“心动”,体验是促使“心动”的催化剂,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体验、思考、感悟,进而明白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提高自己的道德认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学过程中,我们积极探索,针对教材中出现的那些学生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社会角色及社会问题,构建了“浏览课文,初步感知→创设情境,模拟体验→交流感受,强化认知→课后延伸,形成习惯”的活动模式,通过创设特定的生活情境,引导孩子角色扮演,亲身体验他人的处境和内心感受,从而加深对自己行为方式的道德价值的判断,形成健康的道德情感。

如在教学《他们需要关爱》一课时,我们先组织学生观看残疾人运动会的录像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残疾人的特殊与艰辛,对残疾人产生同情。再通过创设情境,开展“走进聋哑人(用手势传悄悄话)”、“走进盲人”(蒙上眼睛从书包里拿出语文书)和“走进残臂人”(单手穿衣服)的角色体验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亲身体验残疾人生活的酸与苦,对残疾人的关爱之情油然而生,溢于言表。再如《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中《过去的故事》,二年级下册中的《我会打电话,看电视》;《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中《父母的疼爱》,三年级下册中《有多少人为了我》、《不给邻居添麻烦》,四年级上册中的《面对欺负和威胁》、《擦亮眼睛》,四年级下册中《想想他们的难处》等课文都可以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模拟体验,增强学生的道德感悟。模拟体验活动的开展,缩短了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缩短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缩短了学校与社会以及家庭的距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合作意识。

(3)明理思辨型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勿庸置疑,学生有自行讨论的强烈内驱力,让这种内驱力爆发并加速,则是教师的职责。

小学生具有具体的道德概念水平,对道德概念的认识总是与具体的道德行为、道德形象结合在一起的。在生活中,学生往往知道与之水平相适应的道德规范,比如应该爱护公共设施,讲文明礼貌等,但为什么要这样?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什么样的行为才叫做有礼貌?不讲文明礼貌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等等,才是学生需要通过课堂加以理解和掌握的。所以,在道德认识中,最为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而不是机械地背诵一些道德规范条文。

课堂中,我们根据课文内容,从孩子们的世界出发,选择与现实生活或学校生活有关的道德两难问题,选择有针对性的事例,运用多媒体向学生提供含有道德主题的问题情境(图画、图像、文字材料、表演等等),让学生充分参与社会道德问题的讨论或辩论,阐明自己的观点,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而不是将单一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强加给学生。通过“提供情境,激发兴趣→提出问题,激活思维→小组讨论,阐述观点(分组辩论,阐述观点)→全班交流,明确观点”的活动模式,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展示自己的成果,在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感悟社会的活动中,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领悟道德知识,并在活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进行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如为了让学生正确理解勤俭节约的含义,我们在教学中设计这样一个讨论内容:“近几年来,小华爸爸公司经营情况越来越好,不仅安排了一批下岗工人重新旧业,还向国家交纳了足额的税金。自家的条件也变了,添置了整套家电,还买了手机、电脑,连小华也有了好几件名牌服装。”问:小华一家是不是太浪费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全班同学迅速分成两派,一派认为不浪费,一派认为浪费,说不浪费的理由是:辛勤劳动的目的就是要改善生活,这是一种正当享受、合理消费,正说明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认为浪费的同学说:小学生不一定要穿名牌,整洁美观就行,手机、电脑是高消费,小华爸爸应该多投资办好公司……最终老师评点,阐明自己也认为这不是浪费,但同时也肯定持“浪费”观点的同学善于思考,不无道理。这种思辨式学习完全从道德现象出发,从学生的认识出发,不带任何灌输的色彩,不要求有完全统一的答案。

可以使用明理思辨型活动模式的课文非常多,例如《盼盼迟到了》、《学习真有趣》、《在餐桌上》、《我不胆小》、《我不耍赖皮》、《他为什么学得这么好》、《我想要我能要》、《有多少人为了我》、《真正的友谊》、《抄袭害了谁》、《我们和诚信在一起》、《我们赢了》等。

(4)成果展示型

苏霍姆林斯基还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尝试成功对于正在成长的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呀。成功的机会既要自己去把握,而更多的,是要靠老师去创设。

实验中,我们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实际生活,在教学《秋游回味》、《巧手剪秋天》、《送给新年的礼物》、《过好暑假》、《走进聪明屋》、《生活中的小创造》、《让校园更美好》、《我心中的春天》,《我最爱读的书》,《做事不拖拉》、《我会安排一天的生活》、《成长记录袋》、《更上一层楼》、《办一张自己的报纸》等课文时,构建了“课前布置,准备用具→明确目标,分工协作→展示成果,分享快乐→集体评比,总结延伸”的成果展示型活动模式。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动脑,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会了合作,学会了欣赏,学会了选择,学会了创造,学会了安排生活,学会了热爱自然……

(5)探究实践型

意大利教育蒙台梭利早在19世纪就提出:“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她形象地解释说:一件事,我听到了,随后就忘了;看到了,也就记得了;做了,很自然就理解了。是的,对于孩子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到的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新教材密切联系孩子的生活,把大量的生活资料编入教材,作为孩子的学习资源。为此,教师则要引导孩子以教材为蓝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最大限度地拓展教材空间,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综合实践活动。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绿色小卫士》、《我们的民风民俗》、《家乡的变化》、《媒体连着我和你》、《从一滴说起》、《我和春天一起玩》、《我与小动物》、《逛商场》、《衣食的来源》、《塑料与我们的生活》等课文的教学仅靠课堂说说、议议、演演是不能达到预设的道德教育目标的,于是我们将课堂搬出教室、搬上社会、搬进图书馆、搬进商场,广泛开展调查、访问、参观等多种实践活动构建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方案→解决问题,形成成果”的探究实践活动模式。如我们曾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动物的生存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开展“濒临灭绝的动物调查”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相关资料,通过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最后做出一份内容完整、论据充分的调查报告。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在该阶段,由教师创设一个恰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探究的主题。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濒临灭绝的动物种类”,学生根据自己对各种生活媒体的接触,说出并写下他们自己认为将要灭绝的动物的种类名称,然后在小组内讨论这些动物的生存现状及其灭绝原因。

(2)分析问题,提出方案——该阶段涉及三个方面内容:①把握问题,一旦学生产生了问题意识,教师就要引导他们将问题变成一种可解决的形式。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所列出的所有动物名称进行分类、归纳和整理,再通过小组讨论,列出具有代表性的动物的种类名称,从中选出本小组最感兴趣的一种作为进一步探究的主题。②收集资料。学生明确要探究的主题之后,下一步就需要收集相关的资料信息来论证主题中所选定的动物所面临的生存危机及其灭绝原因。各小组围绕选定的课题展开探究,使用各种信息工具收集有关该动物灭绝的资料。③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所收集的资料,选择、组合并排列相关资料信息,确定出验证课题所需要的信息呈现方式,如文字、图片、动画或声音、视频等形式,最后拟订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3)解决问题,形成成果——在这个阶段,各小组需要做成一份关于“濒临绝灭的动物”的调查报告,以展示探究成果。教师要鼓励学生使用各种形式展示与交流探究成果,比如将研究成果打印出来形成小论文,做成多媒体文稿或发表在网上,还可以写一些体验日记等。再经过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后,形成最终的学习体会或研究成果。

5、增强了思品课的教育实效性

(1)调查表及调查结果

实验前后调查结果对比表明:由于开展了活动化教学,学生对思品课的兴趣明显增强,有效培养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与能力,现将后期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86%的学生喜欢上思品课,在思品课中97%的学生喜欢做游戏,62%的学生喜欢小品表演,45%的学生喜欢小竞赛,33%的学生喜欢听故事,30%的学生喜欢辩论,对老师提出问题,84%的学生乐意回答,81%的学生喜欢采用四人小组讨论或同桌交流的方式。思品课上,经常举手发言的学生占到了65%。

(2)学生日记调查情况

课题实验过程中,我们十分重视学生对开展活动化教学的情感态度和操作反应,抽样调查实验班学生日记的结果表明,100%的学生课前兴趣浓,愉悦感强,78%的学生喜欢小组合作学习,特别是自由组合式讨论学习,92%的学生乐意小品表演、课堂辩证、现场实践等形式,89%的学生青睐老师的评价方式,特别是注重闪光点及面向全体学生的评价,85%的学生课后会有意或无意识地去进行道德实践,享受道德自我调适的快乐。

(3)四年级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自我评价抽样调查

活动化教学的实施,在某种程度上,正体现《课程标准》的三个基本理念:即①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②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③教育的基础性和实效性是课程的要求。活动化教学模式的建构,也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新教材所蕴含的换位观、生态观、共赢观、对话观、分享观、多元观等品德教育观,活动的内容取材于儿童“真实”的生活事件,普通的生活事件、日常生活事件、今天的生活事件以及首属群体的生活。

斯宾塞指出:“教育应从具体开始而以抽象结束。”通过教学研究,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现实生活是道德养成的摇篮,真实体验胜过读万卷书、听万句话。孩子们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长见识,增才干,练素质。酸甜苦辣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收获着热情,收获着希望,也收获着人生。

六、课题的后续研究方向

1、将“德育活动”和“学生生活”紧密挂钩,使活动“走进”生活,使生活“走近”活动,用丰富多彩的生活勾画美丽的德育图案。

2、牢固树立“教材只不过是个例子”的思想,大胆取舍,合理规划,充分筛选可以利用的德育资源,增强德育课程教学的效果。

3、注意发挥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学校实践活动等的整合功能,在肯定区别的前提下,加强目标、内容及形式的联系。

4、课堂教学中的“活动”要力求简明、简单简短、简便、简易,特别是设计、安排、准备、规则宣布等尽量不要占用或过多占用课上的宝贵时间。

七、参考资料:

1、《思品课活动化的教学过程》——《小学教学研究》2001.4

2、《小学学科活动化教学理论与实践》——邓水荣主编

品德学科活动化教学研究题库 篇2

我们立足本地实际, 针对品德课程的特点及蕴含深厚的道德教育素材,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实施了“品德活动化教学的评价研究”实验课题。通过积极的探索, 在具有超前意识的品德课活动化教学实验过程中, 我们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因素及先进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 确立了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中心来展开评价的活动化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受到具体的多层次的评价, 获得道德认识, 明白做人的道理, 不断地强化和巩固学生正确的行为方式, 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

一制定活动化教学的评价指标

在活动中, 由于品德课是小学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 要充分发挥其德育效能, 进一步强化其实效性和针对性, 就必须在开展活动化教学之前, 制定相应课堂活动的标准和要求, 对师生的教学行为起指导作用。对于两个方面的评价中的总体评价及形成性评价的两个层次, 都应制定一套评价指标。而其中尤其要把形成性评价作为重点, 进一步突出评价的指标作用, 这样做既可以使个体评价成为活动化教学评价的主体, 又可以侧面反映总体性工作的成效。

如在《团结合作》一课中, 所制定的评价指标是: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为母项;同时又细化为 (1) 自信心与独立性; (2) 自尊心与自我认识; (3) 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主动性和能力; (4) 关心他人和集体、主动负责的态度; (5) 创新精神和兴趣爱好等。这样通过评价指标的确立, 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到明显的导向、调控作用。

二做好评价信息的整理

全面科学地搜集和处理评价信息, 是活动化教学的评价得出准确结论的基础, 在实验研究中, 我们主要采用的方法为谈话法、行为观察法、活动资料 (作品) 分析法等, 主要采取两种手段, 一是去伪存真, 二是归类。

如在《团结合作》一课中, 教师主要采用活动资料分析法, 从各小组合作绘画的准备材料、完成作品的优劣来接受评价信息, 然后归类进行状态分析, 反映出学生的合作态度及趋向水平。又如《相信科学, 不迷信》一课中, 教师所采取的是行为观察法, 在学生的自主探究、互相交流的活动中, 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活动表现来掌握他们的学习能力、个性与情感等方面信息, 然后在师生评价活动中予以鼓励或矫正。在这一课中, 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在偏僻黑暗的地方会有‘鬼墙’存在?这难道不是证明世上真的有鬼吗?”问题一提出, 很多同学都站起来反对, 但谁都说不清是怎么回事。这时教师面授机宜, 让一个小组集体完成了“鬼墙”挡人的实验 (蒙上眼睛, 原地打转, 走不出去) 。在评价的收集和整理中, 教师没有把该生在认知上的错误当作评价信息, 而是把他善于发现、勇于坦白的品质当作评价的主要内容, 从而通过“去伪存真”的手段达到针对个体发展性评价的目的。

三评价信息的反馈

总体来说, 评价的反馈应遵循评价的原则进行, 要做到客观、公正、全面。

第一, 在活动化教学中, 教师把评价的结论传递给被评价者, 特别要重视过程性的评价, 建立发展性的评价观。其反馈的依据是:看教师的过程指导作用发挥如何?看学生的过程主体作用发挥如何?

第二, 在活动化教学中, 教师要改变以前的评价主体地位, 担负起引导责任, 及时有效地把评价信息反馈给学生。其最快捷有效的方法是采用多元化激励评语方式。如《团结合作》一课教学中, 教师针对作品有创意的学生评价语言是:“老师看到这幅‘吹画’虽然没得高分, 但这幅画很有创意, 也是大家团结合作的结晶, 值得我们学习。”语言不多, 但肯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保护了学生的自信心, 引起了共鸣。

品德课活动化教学是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的课程, 其评价必须要体现“学生自我评价为主的原则”。在活动的过程中, 其操作表现为学生的个体评价和集体评价两种方式, 并互相结合贯彻始终。如教《客人到我家》一课中, 教师使学生在分组活动中, 通过亲身体验、感悟, 自主地说出了别人的优点与不足, 也说出了自己的不足。这样,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地开展自评和互评, 逐步地培养了其自我认识, 自我教育的自觉性, 也体会到了合作交流给自己带来的好处。所以从这节课来看, 教师给学生创造了自主评价、集体评价的时间和机会, 活动的效果就非常好。另外, 学生作为评价主体, 不仅要评价个人和集体在活动中的表现, 还应对活动的组织工作 (主要指教师的教) 参与评价, 这不仅有利于活动化教学的改进, 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精神。

四结束语

品德学科活动化教学研究题库 篇3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儿童与生活;活动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5-0044-02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由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基本框架。因此,在课程实施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科学运用“活动”策略,让学生在一种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会分辨是非,引发情感体验,提高道德认知,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那么,如何改变枯燥说教,提高教学效果呢?我认为应将品德教学融入生活,让品德课堂“动”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接受“活”的教育,闪烁“活”的思维,在“动”中深入感受体验,获得真知,努力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巧设活动主题

生活本身就是一本生动的“活”教材,只有让孩子走出课堂,更多地到生活中去开展活动,去学习,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在课堂上,教师要力图通过再现丰富的、生动的、形象的生活事例或生活问题,精心设计活动主题,促使学生产生探索的需要。学生有了这个需要,才能萌发内心的冲动,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愿望,从而逐渐形成勇于探究、勇于创新的素质。

例如,教学“认识大自然”这一课,可重点设计一个“收获的季节”、“粮食是个宝”、“大自然的奥秘”、“春天的活动”、“夏天的动植物”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都是根据儿童生理、心理特点,从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周围环境展开的。

二、 巧用活动形式

活动主题确定后,就要根据品德课的生活性、活动性、儿童主体性、开放性的特点,指导、帮助学生实施活动内容我们常用的活动化教学形式主要有四种。

(一)搜集资料

品德课堂中的很多知识不应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需要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图书、报纸、电视、网络等途径去搜集而得。搜集资料是儿童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但要想让这种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作用,还得将收集到的资料按要求加以分类整理,才能供课上利用、交流。如在上《我们的家乡》这课时,就可以让学生利用多种办法收集我省名胜古迹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从而了解河北省的一些名胜古迹,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秀美。课下让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对我省的名胜古迹资料进行收集,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后制成形式各样的小报。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对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内容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如他收集到的是哪里的名胜古迹,有什么特色,以什么出名等。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参观已做好的资料小报的展示与交流,分享感受,获得对家乡的自豪感和美好体验。

(二)小组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在现在的品德课堂上已经很常见了,小组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学会分工、合作,共同承担责任,分享、倾听。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少些排他性竞争。在小组合作学习时,首先,教师要明确什么样的问题适合这种教学方式,一般来说应该是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或者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需要形成相对全面的结论。其次,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指导学生学会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中有分工,交流和讨论,会倾听,使合作学习成为小组全体成员智慧的结晶,不是交换苹果,而是交流思想。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完成自己不能完成的工作,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应是小组成员集体智慧的结晶,它要高于合作学习之前每个个人的独自成果,也就是在原来每个人的基础上有提升。具体形式有讨论资料、制定方案等,能让每一个儿童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发表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各自的经验和愿望,锻炼表达能力。

(三)实践性活动

实践活动有利于发展儿童的探索情趣,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引发儿童学习的需要,有利于儿童对他们所接触到的生活内容、周围的环境、眼中的世界,去认真观察、发现、探究感悟,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认识,达到在做中悟、做中学的目的。

品德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比如上《春天的活动》一课时,可以设计“我们播种春天”的主题活动,要求每个学生都动手实践,积极地参加小种植活动。 第二周上《品德与生活》课时,孩子们汇报展示自己种的蒜苗、茉莉花小苗的观察记录……此外,还可以让孩子动手做些小实验、小制作,来培养孩子的劳动和操作技能。例如教学《欢欢喜喜过春节》一课时,有意识地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剪窗花和拉花、吹气球、做灯笼,准备节目等,要求用自己的双手来装扮环境,喜迎新年。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孩子们不仅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还养成了勤于动手的好习惯。

实践性的活动中还包括一些社会调查形式的内容,在《收获的季节》主题活动中,让儿童在秋收后,到超市、菜市场等地儿去了解当地的农产品及与收获物有关的知识,在社会实践中初步培养儿童的社会调查能力。

(四)调查

如教学《家庭的亲情》一课时,课前设计给每位学生发一张调查表。

调查者: 调查时间: 调查内容:

1.爸爸妈妈累了,你是怎样做的?

2.妈妈生病了,你又是怎样做的?

3.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学习、生活的?

4.在家里,你除了学习,还做了哪些家务活?

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家庭采访、调查之后,再回到课堂。上课时,结合教学交流采访调查的情况。学生在交流时大都认识到了:父母无微不至地关心、疼爱我们,我们应了解父母的辛劳,要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爱和感激,在家中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不让父母操心,要积极主动做父母的小帮手,以实际行动给家庭亲人带来欢乐。

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教”的主导作用是通过间接的指导实现的,在课堂上汇报调查内容的过程中,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说出调查的方法、过程,把儿童亲自做的事总结一下,初步培养儿童的社会调查能力。

三、巧借活动评价

新课程对学生的评价关注的是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它注重的是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全面评价,要求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所以,评价应灵活运用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社会评价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以观察记录、作业、书面或口头测验、竞赛活动、成果展示等多种手段进行评价。

(一)重视过程评价

品德课程目标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态度和能力,而非知识和技能。所以评价时,应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因此,要重视对过程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

例如:在进行《多样的风俗》这个活动时,设计一环节让孩子们自由参观,相互看看调查表内容,并相互交流,让他们在自由活动中自主学习,同时,在活动之前,向他们提出了明确而又详细的要求:

1.看看别人调查的内容与你的有什么不同,你从中学到了什么?2.看了别人的调查表,你碰到了什么问题,问一问。3.把你手背上的小星星贴在你认为满意的调查表上。儿童在这个环节中通过评价,自主地获得到更多的知识。他们要将手上的星星送出去,就得完成老师提出的前两个要求,认真看,相互询问,在看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自己没有调查到的知识。

(二)学生自评为主

评价可采用多种方式,如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的评价与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等。其中,应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由于是让学生自我评价,其压力较小,学生可以充分地畅谈自己参与活动的体验、经验和教训,自由地交换意见。同时,这种集体和个人的自我评价也可以使学生享受到健康的民主风气的熏陶和教育。

(三)开放性的评价

评价还应该具有开放性,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应尽可能采用集体讨论和交流的形式,将个人和小组的经验及成果展示出来,并鼓励相互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评论。

在品德教学中,还可融入到少先队的“雏鹰争章”具体行动中,“雏鹰争章”活动融学校、社区、家庭评价为一体,注意幼儿园、小学、中学的相互衔接,方法多样,重在激励,是符合低、中、高年级不同年龄学生需要的新型评价模式。如教学《团结友爱欢乐多》时,争“礼貌章”、“友爱章”,要按照争章计划开展自我训练,请家长当教练给予辅导,督促学生执行训练计划,还可请家长、同学、其他科任老师当评委,经常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这样的评价不仅可以使学生吸收他人的有益经验,而且还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并发表个人见解的优良品质。

品德与社会学科教研活动总结 篇4

2009年11月25日,全区所有任教《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师相聚在于洪师校的二楼培训教室。在那里,我们进行了一次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深入研讨。

沙岭小学的李学生老师是位很有经验的教师,他任教品德学科已经十多年了。一位老教师能够把新课改的理念运用的如此灵活得体、深入人心,确实让人豁然开朗。多年的教学经验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再与“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对照,两者有很大相似之处。李老师针对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南极洲》一课举了例子。首先用复习导入的形式请同学们说说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当学生回答到南极洲时,问问同学们想知道什么,这是设疑自探的过程。通过阅读教材,大部分同学得到了自己问题的答案,个别同学的问题没有找到答案,拿出来进行解疑合探。在解疑合探过程中,有些问题如果需要进一步探讨,可以进行质疑再探。这样,“三疑三探”的过程就在课堂上进行的游刃有余、如鱼得水了。

同样,大兴小学的刘宇生也是一位很有经验的老师,他就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奇异而美丽的地球风光》一课说出了自己是如何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学的。刘老师在上课伊始出示了一张凹凸不平的地图,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然后请同学们谈感受,再读课文,说说读到了什么。在学生们一问一答阅读收获时,教师随时补充。这样,“三疑三探”的整个环节在课堂上融会贯通,学生也受益匪浅。于洪小学的张丽倩老师,针对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火灾发生时》谈了自己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过程及体会。

小学品德学科教学论文 篇5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研究

任何一门学科知识都来源于生活,最终又要回归于生活,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也是如此,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意识到这是一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科目,要学会将所学知识付诸于实践。那么,该如何进行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的生活化教学呢?

一、精心设计生活化的课堂导入

常言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如果足够精彩,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就会集中在课堂上,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课堂导入的设计上,教师要格外花费一番功夫,一味的“把书翻到XX页”,时间久了,只能引起学生的厌烦。

小学生毕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教师要从学生的这一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在课堂伊始就牢牢地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由于小学生生活阅历浅,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的无非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将生活融入到教学之中,使二者完美融合。第一,在教学之余,教师要对学生的生活做到一定的了解,心中有数;第二,设计生活化的课堂导入,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距离。

例如,在讲授《欢欢喜喜过春节》这一课时,我设计了如下的课堂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为什么?能说一说你的理由吗?因为问题的设计与学生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从记事起,已经经历了几个春节,因此他们有话可说:有的说喜欢,因为过春节爸爸妈妈会给自己买新衣服穿;有的说会有很多好吃的;有的说过春节一大家人会聚在一起,特别热闹。

就在学生十分积极踊跃地发言的时候,我将精心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红红火火的大红灯笼;一家人围坐在美味的菜肴周围欢聚一堂,举起酒杯,辞旧迎新;孩子给长辈拜年,长辈笑盈盈地递过了红包等等,无一不唤起孩子们的春节情结,有的孩子甚至已经开始憧憬:什么时候才能过年呢?这样一来,在课堂伊始便將学生置于我所创设的生活化情境之中,无形之中拉近了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距离。

二、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实施生活化的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标准提出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即树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意义上的主人。学生本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课堂的主体。然而,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往往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无法参与其中,更谈不上是生活化的教学。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科目少,课业负担相对来说也比较轻松,特别是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这一门课,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应用和实践,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因此,教师要进行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首先,教师要从自身开始紧跟课改的脚步,转变观念,认识到自己所起到的`只是引导的作用;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让每一名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比如小组合作、课堂讨论、小型辩论赛等等;最后,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氛围。小学生年龄小,教师不妨为他们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效而又积极地思考和学习。

例如,在讲授《我的一家人》这一课之前,我布置学生上交一张全家福的照片,并作为本节课课件的素材,上课时进行展示和分享。这样一来,学生会看到自己家的全家福展现在大屏幕上,会享受到一种小小的成就感和喜悦,觉得自己也拥有做“小老师”的潜质。

三、使用生活化的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很多教师容易忽略的一个环节。想要让学生认识到这门学科并不局限于课堂之上,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妨从点滴做起,从使用生活化的教学语言开始。语言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给学生的身心施加重要影响。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温暖的抚摸,都能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例如,在讲授《我们班里故事多》这一课时,班级里的一个女生若有所思地望着窗外,我并没有直接批评她,而是委婉地说:“窗外的风景很好,可是老师觉得,课堂里的风景也不错。”说完,这位女生就意识到老师说的是自己,涨红了脸,转过身来,投入到课堂中去。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的课程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启蒙课程,特别是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更是承担着塑造人格的重要作用,教师要充分重视起来,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学习方法和手段,实施生活化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奠定扎实而又良好的基础,也让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的教学落到实处,而不再流于形式,成为一门可有可无的科目。

参考文献:

[1]许小辉,浅谈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J],《学周刊》,(26).

品德学科活动化教学研究题库 篇6

一、目标明确化, 有的放矢

在课堂教学中, 教学目标是教与学的指向标, 是教学顺利而成功开展的关键所在。因此, 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 教师需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来制订具体而明确的教学目标, 以有效调控课堂, 为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指明方向。如教学《我随爸爸去做客》时, 对小学生而言, 他们会跟随家长到亲朋好友家做客。然而, 当前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父母对其较为宠爱甚至溺爱, 这使得孩子形成了一些不良习惯———以自我为中心、霸道、不尊重他人感受。所以, 在本课教学中, 教师需要由知识、行为习惯、情感态度等方面来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交际品质, 学会做文明小客人。

1. 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懂得做客的基本礼节, 如道别、问候、谈话时, 应礼貌周到, 做文明小客人。 (2) 过程方法:经过讨论、表演、辨析等活动, 获得体验, 提高学生观察与表达能力。 (3) 行为习惯:通过多种活动, 懂得做客礼仪, 形成礼貌而文明的行为, 树立正确人际交往观。 (4) 情感态度:通过情境模拟表演等活动, 唤起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会尊重他人, 乐于交往。 (5) 重难点:将教学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 组织“学做小主人”的实践活动, 或者和家长联系, 构建反馈卡, 以便考察孩子们的变化。

2. 课前准备。

把教学内容精心制作为多媒体课件;要求学生课前自主动手 (或在家中帮助下) 制作熊大婶、鹿大叔、乐乐猴的头饰;设置几个“文明小客人”奖、“诚实奖”等。

3. 教法与学法。

(1) 教法: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 适应力不强, 缺乏稳定性。因此, 在选择教学方法时, 教师应注意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出发点, 采取情境模拟、谈话、动手操作、角色扮演等活动教学模式, 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与感悟, 自主构建知识, 形成人际交往能力、积极乐观的态度与正确的行为习惯。 (2) 学法:好动、好玩是小学生的特点。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以学生主动融入活动为主, 创设和谐轻松、富有趣味的学习情境, 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 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

二、教学活动化, 体验知识

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 倘若教师只是单一讲解, 整个学习过程会显得沉闷呆板, 这又怎能唤起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让他们愿意积极融入教学活动之中呢?因此,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出发点, 以学生认知水平为基础, 紧扣教学内容, 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 开展活动化教学, 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感知与学习思想品德知识, 触摸世界, 获得情感体验, 从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般而言, 课内活动包括课前、课中与课后活动。其中, 课前活动旨在引导学生自主收集与把握有关素材, 做好学习准备;激活与唤醒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课中活动, 主要是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发挥学生主体性, 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真正“动”起来, 激活课堂。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 教师应巧妙地将所学内容融入到各种活动中, 让学生在“玩”中轻松学习知识。 (1) 游戏娱乐活动。如引导学生在猜谜、搭积木、表演等游戏娱乐类活动中快乐体验与学习。 (2) 受体验活动。这主要是巧设情境, 诱导学生入境入情, 感知与体验。 (3) 行为操练活动。如训练学生在人际交往时, 引导学生根据特定情境来学习说“对不起”、“请”、“谢谢”等礼貌用语, 规范学生行为。 (4) 动手制作活动。如围绕教学内容, 指导学生进行摆一摆、做一做等活动。这样, 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 让学生快乐地学习知识, 提高道德认识,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如教学《家里来了客》第一课时, 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特定精心设计多种学习活动, 实现寓教于乐。

1. 说一说, 体会接待礼仪。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欣赏几段视频, 思考:小朋友们, 视频中外宾都是客人, 那么怎样接待这些客人呢?为何要如此做呢?当客人们受到热情接待, 他们会如何想呢?引导学生回忆: (1) 你们去过别人家当过客人吗?主人是怎么接待你的?你当时有怎样的心情? (2) 你家是否经常有客人来?怎样接待的?通过这一活动, 可激活学生已有经验, 自然导入课题。

2. 看一看, 学习待客方式。

展示图片, 创设情境: (1) 盼盼将小朋友请进了自己房间, 与小朋友一同搭积木。 (2) 盼盼跟着爸妈送客, 向客人说再见。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小朋友们, 你们知道家里来了客, 盼盼是怎样做的吗?当客人离开时, 他又是怎样做的呢?请评价下盼盼的表现。你们还知道其他的待客方法吗?

3. 待客情境模拟。

(1) 倘若今天是某位小朋友的生日, 同学与好友到他家祝贺, 他应该如何接待这些客人呢? (2) 在日常生活中, 还有哪些特殊客人?又该如何接待呢?

4. 玩一玩, 感受待客乐趣。组织学生玩过城堡游戏, 相互交流游戏感受。

5. 议一议, 陌生人来我家。

思想品德教学活动化的探索与实践 篇7

关键词:思想品德;活动化;教学模式

现实生活是具体多样的,而书本知识是抽象的,并非所有的现实问题都能在书本上对号入座,找到现成的答案,因此必须建構活动化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更多的时候是让课堂走向活动,让活动再现课堂,取得很好效果。具体形式有:唇枪舌剑的辩论比赛,合作探究的小组讨论,别开生面的模拟法庭,以实际应用为目标的实践活动。

一、唇枪舌剑的辩论比赛

辩论的设置主要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它可以表现为一个片段,也可以表现为一整节课两种形式。常规方法是先帮助学生理解好辩论题目,在尊重学生意愿的情况下提炼出非此即彼的两个观点,并将认同不同观点的学生分为正方、反方两组,分头收集论据、材料,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后选择一段辩论视频让学生观看,从中了解辩论程序、规则和立论驳论的方法。最后辩论真正开始时,双方参辩代表唇枪舌剑,教师和其他学生参与旁听,并要参加辩后总结,表达自己的看法,让学生明确是非曲直,懂得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合作探究的小组讨论

讨论目的在于创设平等民主的氛围。讨论的论题要精心设计,尊重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在对比、综合、归纳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踊跃发言,自由争论,必要时要抛砖引玉、献身说法,要成为平等交流中的首席,成为学生学生思维敏捷性、逻辑性不断增强的促进者、引领者。

三、别开生面的模拟法庭

目的是让学生把课堂上无法理解消化的法律知识迁移到现实的情境之中,按知识内容的要求,进行某种行为,体验某种生活,从而提高学生观察社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以实际应用为目标的实践活动

即走出课堂,亲历其境,走向社会,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生活积累和文化积累,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如,针对本地的环境问题,组织公益劳动,筹建环保志愿队,设计环保倡议书,给政府部门提合理化建议,为校园绿化设计并粘贴宣传标语等活动。结合“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课,设计模拟选举,让学生在亲历选举过程中深入理解选举的程序和原则,同时增加人民当家做主的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培养,将学生分成小组去调查加油站的历史变迁,通过第一手的材料感受改革以来祖国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的情感。派出小记者,采访镇长、书记,去了解他们怎样深入群众,为人民办事,怎样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总之,这些活动化的课堂就是结合教材,设计种种机会,让课堂走向社会,将活动再现课堂。学生可以在多种活动形式下,通过动手、动口,培养实践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接触社会,进行调查、访问,增强社会交际能力;通过理论联系实际,锻炼自己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知、情、意、行统一。

品德学科活动化教学研究题库 篇8

本文从德育理论创新和新课程改革的角度分析了实行活动化教学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总结了活动化教学的基本程式,并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了应如何更好地开展活动化教学。

关键词:

思想品德活动化教学基本程式

活动化教学,是指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活动为主线,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操作为特征,以活动促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开展好课堂教学活动,使人人参与了活动,把学习的乐趣还给了学生,在活动中促进了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一、活动化教学模式是适应新课改的客观要求

1、实行活动化教学是适应德育理念创新的需要

思想品德教育主要不在于对道德知识的死记硬背,而在于体验和实践,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内化。离开了学生真实的体验,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和课堂上的道德律令无异于纸上谈兵。当代德育的重点逐渐由“道德教育”转向“道德学习”,即由“培养论”转向“学习论”,强调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自主的德育学习,引导学生自己认识、自己体验、自己践行。学生是道德学习者,德性的成长发展靠自己学习。这是事物的发展必须通过“自己运动”(黑格尔语)的原理。基于这一原理和道德学习论的德育观,思想品德课必须运用活动化教学,通过开展讨论、辩论、角色扮演、创设情境等形式把理解的空间、选择的权利、锻炼的机会留给学生,通过他们的直接体验,升华为新知识、情感和能力;在活动中,学生有了实践道德知识的机会。

2、实行活动化教学是适应教材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理念的创新推动了教材改革。根据课程标准,新教材不再以学科知识为系统,而是按学生生活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矛盾,把心理、道德、法律、国情四方面的学习内容有机整合为统一的整体。新教材中处处有活动,时时有活动,这些活动不是远离学生生活的“空中楼阁”,而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各种情景,学生能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真正体现了“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选取的典型事例,最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课堂的活动不等于具体事例的简单罗列,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引发学生思考,从具体事例中引出道理,从个别中得出一般,在体验中升华感情;它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而是帮助学生走向生活的平台,激发学生问题意识、探究意识的关键,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合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学中,我们不能把这些活动当做一种“点缀品”,当做活跃气氛的一种手段;而应该“吃透”、领悟这些活动并充分利用这些活动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得到体验,在体验中明理,通过明理达到践行。

二、思想品德课活动化教学的基本程式

1、创设情境──导入。导入新课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主要是为学生即将进行的新课学习做好心理准备,为新课的学习选准切入点。导入新课中,我们可以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的情景或来一段充满激情的讲演,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共鸣;也可以提出学生感兴趣而又一下子难以解决的问题,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引发思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还可以从新旧课的联系入手,从复习旧课中,过渡到新课,为学生学习新课奠定基础。无论哪种形式,都应把学生的情绪调到“优势兴奋中心区”,为新课的学习做好积极的准备。

2、合作探究──体验。这是活动化教学的中心环节。在这一环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参考教材内容精心组织学生活动,即以实现教学内容为目标,以活动为载体,将内容的呈现与展开活动融为一体,也就是真正实现“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因而在此环节可采用讨论、辩论、角色扮演、创设情境等形式,使课堂成为学生体验生活的实践场、探究知识的实验室,让学生在“问题情境”、“角色扮演”中,开展积极思考和讨论,使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碰撞中,在愉快的合作沟通中,在切身的体验探究中,掌握知识、陶冶情感、发展能力、提高觉悟。

3、小结梳理──明理。这是对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活动中产生的知识进行梳理,对教材的回归。“明理”环节紧承“体验”环节,在教学中相互融合、互相推进。新教材没有枯燥的理论,知识体系也不甚明显,但每个活动后面都以情景交融的对话,用人性化的语言,阐述了一定的观念。这些观念来自于学生的体验,但又高于学生的体验。文本的观点与学生的体验相结合,可以提升学生的体验,帮学生建构知识、形成观念、提高行为动机。小结梳理的形式,同样要注意师生互动,变化多样。

4、迁移拓展──践行。新课程增强了德育功能,重视促进正确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的道德知识,最终要落实到实践中,接受实践的检验。在以上环节的基础上,“践行”环节要进一步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可创设问题情景,抑或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进行;给予学生再次体验的机会,使学生学习的道德知识、情感真正内化,上升为道德行为。

品德学科活动化教学研究题库 篇9

一、评价内容综合化

教材资源本身的丰富内容为教学的成功实施和有序开展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平台。我们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好配套的活动作业,还要在教科书的基础上,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自主设计更有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的活动作业。教师要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人人操心社区事》一课时,我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一张调查表,让学生利用双休日的小队活动走进社区,采访社区工作人员,并进行记录和资料的收集、整理,然后在课堂上汇报学习成果。课堂上,有的小队利用制作的小报进行介绍,有的利用PPT进行讲解。汇报后,教师再根据各小队的汇报情况进行评价。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我主要从三个维度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作出形成性评价(见下页表)。

从教学效果来看,因为学生真正深入了社区,获得了直接的经历体验,真正明白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句话的意义,学科的育人价值由此得到提升。

二、评价原则激励化

教师评价作业时要多给予鼓励,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诱发内在的智力潜能,切实让学生通过作业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如一年级第一学期《交个好朋友》一课,教学目标之一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交到新朋友的快乐和生活在新集体中的温暖。与教材配套的活动作业是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好朋友,让对方在花瓣上按下自己的指印,比一比谁的花盆里盛开的鲜花最多。可是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交际,花盆中一朵美丽的鲜花都没绽开;还有的学生对“朋友”的定义模糊,为了让自己的花盆中开满鲜花,甚至不知道对方的名字,就让别人按指印。这也就使我在评价学生的活动作业时产生了疑惑,这项活动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受交到新朋友的快乐,可对于不同个性的学生来说,鲜花数量的多少是否能成为其交往能力的衡量标准呢?因此,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设计了活动作业——建立“我的朋友档案”,给学生一个月的时间熟悉环境和班里的同伴,记录下一个月里自己认识了哪些同学,和谁成为了好朋友,并为他/她做一个小档案。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记录学生的活动表现,关注学生参与的过程。对于胆小、慢热的学生来说,这种活动作业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方式帮助他们认识陌生人,而每认识班中一个同学就可以得到一个笑脸的评价方法,能有效激励学生较好地完成实践活动。这样的评价能帮助学生准确了解自己的发展状况,并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和自我反思。

三、评价方法人文化

我校对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的活动作业及评价标准进行了调整,作业内容主要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个人体验,作业更注重游戏、画画、观察与交流信息等。以往期末评价主要以完成问卷的方式为主,我们发现低年级学生的社会知识和经验较少,能力较弱,依赖性较强,往往在答题中会写错别字或答非所问。因此,我们改原先的问卷考核方式为形式多样的综合评价方式。

如实践体验“我有一双勤劳的手”活动作业,学生通过理书包、包课本、系鞋带等活动大比拼,学会一些劳动技能,懂得自己的事自己做,不会做的事学着做,激发学生热爱家庭生活的积极情感。又如一年级期末,让学生设计《成长记录册》,通过照片、小故事等形式回顾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回忆父母帮助自己成长的感人事例。同时,请家长参与评价,真正让学生感受到这一年来自己长大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让学生们感受到父母那无私、温暖的爱,这样的活动作业以及评价倾注了温馨的人文关怀。

本课程倡导采用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对于学习结果的评价方法不是固定的,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或综合运用评价方式。在活动作业评价中,教师要不断探索创新,完善评价方法,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达成水平评价、作品评价等评价方法,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等形式,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情感态度、方法能力等给出综合评定。评价要真实、可信、公正、客观,注意积累能真实反映学生发展变化的资料,如学生成长日记、学生调查报告等,将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育人价值落到实处。

上一篇:伊索寓言的读后感400字下一篇: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总结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