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森林公园之旅作文
只要想到那一件事,就让我手舞足蹈、兴高采烈,也让我的心,再一次飞到那山光水色的好地方,那就是──清水公园。
我一但想到那山明水秀的欢乐天堂,就会希望爸爸,找一个春暖花开的好天气,再带我去玩一次。清水公园有举办“童玩节”,那里有许多水上活动,让我看了就好想赶快下水玩!那边的`设施五花八门,有许多是我从未见过的,例如:雾屋、水上喷水坦克、喷水风车……这些游乐设施让我玩得不亦乐乎!这些其实还不算什么,最刺激的是高空吊桥;那座桥有分上下两层,一层高、一层矮,底下全部都是湖水,怕高的人走下面,喜欢冒险犯难的人可以挑战高一点的。妈妈和奶奶胆小如鼠,不敢走上面,只好走下面;而我、弟弟、爸爸和爷爷胆大包天,则走上面。一开始,我就腿软了,全身起鸡皮疙瘩、毛骨悚然,也看到许多人只敢用屁股在地上走,样子好好笑;还有人停在中间不敢动,只能放声大哭,不过我并不觉得害怕,反而兴奋的跑来跑去,而且啊!我还是第一个到达的呢!
晚上,爸爸妈妈带我们到夜市,夜市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我们吃了最道地的小吃,葱饼、卜肉、牛肉面……,让我垂涎三尺、食指大动。吃完时,我牵着爸妈的手,脸上带着幸福的微笑。这一次的快乐之旅,就在无与伦比的快乐中打道回府了!
一路上,我听妈妈介绍西湖的景点,有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花港观鱼等十景,美不胜收。听着听着,我的心早就飞到了湖边……
终于到了!湖边,一棵棵柳树整齐地排列着,微风拂过,柳条随风飘动,就像一个个少女在梳理自己飘逸的长发。一朵朵淡粉色的桃花在枝头微笑,俏丽异常。
漫步走去,醉人的清香扑鼻而来,让人心旷神怡。啊,是荷香!一片片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块块碧绿无瑕的玉盘,托着几颗晶莹剔透的仙丹似的露珠。妈妈随口吟出:“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我不知道是谁的诗,但是觉得写得真是太好、太贴切了!
晴空下的西湖波光粼粼的,在太阳的照耀下金光闪闪。湖面上还有许多游船,有的像一只只小鸭子在嬉戏玩耍、有的像一条条龙张牙舞爪、有的像小狗在追逐打闹……真是形态各异!
雨中的西湖别有一番景致。只见细雨滴落在湖里,像数不清的银线连起了天和水,发出沙沙的声音,像是一位小提琴家正在演奏低沉的乐曲。湖面的上空偶尔会飞来几只鸟。鸟儿轻轻地掠过湖面,水面上立刻泛起层层涟漪,仿佛画家轻轻一点,一幅水墨画便动起来了。
苏堤是游客必去的地方。寒冬已过,苏堤犹如一位翩翩而至的报春使者,杨柳夹岸,桃花灼灼,最动人心的莫过于晨曦初露之时,微风徐徐吹来,如诗如画,沁人心脾。
啊,美丽的西湖,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般惹人喜爱!我爱西湖!
Then, as suddenly as if someone had flipped a switch, the forest turned pitch-black, silent and 4)eerie. I was about to suggest putting the top up when we spotted the lights of a village ahead. According to our map, it was Wolfach—or maybe Schiltach, or perhaps we’d even come as far as Gengenbach. Hard to tell, since the guidebook was 100 years old.
Early in the summer of 1914, my great-great aunt Rose and great-great uncle Henryk, who lived in London, picked up the latest guidebook to motoring in Germany. They packed the family into a brand-new Rolls Royce Silver Ghost and set off for a three-week trip through the Black Forest—a mountainous, thickly forested area that covers about 2,300 square miles in southwestern Germany. Their adventure was cut short by the outbreak of World War I.
I recently inherited the 5)ornate cuckoo clock they bought as a souvenir and their copy of The Motor Routes of Germany. The clothbound book, full of watercolor illustrations and road maps, is 6)copiously 7)annotated in a small, elegant script—almost certainly my great-great aunt’s.
“Listen to this,” said my husband, David, examining her notes with me: “ ‘The roads are generally good and well marked with signposts…but we must keep a sharp lookout for the slow brewers drays and ox-wagons loaded with pine logs.’ ”
“We should go there,” he said.
And so we did. We wanted to see if there was anything left of the Black Forest so enthusiastically described in the old guidebook, 100 years and two world wars later. Aunt Rose’s first entry reads: “An 8)undulating road passing through some villages typical of the happy 9)Grand-Duchy of Baden brings us to the enchanting city of Freiburg im Breisgau.” In a week, we would drive about 100 miles from the same spot, Freiburg, north to the spa town of BadenBaden, trying to recreate as much of Henryk and Rose’s trip as we could.
Freiburg is dominated by its cathedral, a dark-red sandstone 10)edifice that dwarfs the steep-gabled houses in the town’s central square. Inside, the building smelled of 11)frankincense and 12)tallow. “Climbed to the top of Freiburg Cathedral’s stonework spire. 13th century. Magnificent views,” Aunt Rose wrote. Following in her footsteps—and wondering if she’d been wearing a 13)corset or a hobble skirt at the time—we ascended the nearly 300 wedge-shaped stone steps to the steeple’s top, pausing to peer through 14)filigree stonework on the rooftops of the city below.
The old guidebook proclaimed Café Schmidt, which opened in 1520, one of the top spots for Black Forest cake—the local specialty of chocolate cake layered with whipped cream and cherries, often laced with 15)kirsch. Amazingly, Café Schmidt was still open. It looked as though it hadn’t been remodeled since the 1950s, but the cake was boozy and delicious.
It was market day, and stalls piled high with local produce, home-cured meats and artisanal cheeses packed the square. We sat at an outdoor cafe, ordered a locally brewed pilsner (“The beer is straw-colored, bubbly and it looks like pale champagne,” observed Aunt Rose) and settled in to people-watch. Wandering bands and church bells provided the soundtrack.
Next were the towns of Schonach and Triberg in the central Black Forest—what Rose described as two “clockmakers’ towns in a clockmakers’ valley.”In Schonach, we found workshops where clocks have been made by hand for centuries. We dropped in on fifth-generation clockmaker Christoph Herr, whose workshop was filled with the smell of wood shavings, glue and varnish. I had brought pictures of my cuckoo clock, in hopes of discovering its history. Judging from the carving, Mr. Herr said, it was from another shop, sadly now closed.
We overnighted at the 400-year-old Parkhotel Wehrle in Triberg, decorated in a style Aunt Rose called“farmhouse-baroque…all the curlicues and arabesques of the 16)baroque but painted with scenes of rural life.”It still looks pretty much that way. The concierge told us that Napoleon slept here in 1806. If so, he ate well. Black Forest ham and dumplings, we were told, have been a menu favorite since the hotel opened.
The guidebook recommended Freudenstadt(“sherbet-colored houses with steep dormered roofs”), Gengenbach (“a medieval town full with half-timbered houses”) and Gutach (“where, for special occasions, women still wear bollenhüte—the traditional hats piled high with red pompoms like cherries on a Black Forest cake”). But we were running out of time. In some villages, we stopped to stretch our legs; others, we just drove through slowly. Except for the odd satellite dish, most looked as if they had not changed much in the past 100 years.
一进大门,我立刻闻到了花的香味,眼前出现了一片一片,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郁金香,有好多好听的名字,有的叫金皇后、有的叫王子,还有的叫玉美人,还有的叫外国的名字……它们的花和颜色有各种各样的,有的是白黄的,有的是粉红的,有的是蓝红的,有的是紫红的,还有的是红黄的……真是太美了,爸爸不停的给它们照像,它们就像明星一样有很多人给它们拍照。
这里不但有美丽的花,有好多玩的东西,还有水上餐厅……这里有人山人海的人群给节日带来了快乐。
周日,姥姥、姑姥姥、姑姥爷、妈妈和我到澜御湾温泉游玩,经历了一次与众不同的公园之旅。说它与众不同,是因为一般的公园是在陆地上,而这里的主题公园确是建在水上。
在这个美丽的水上公园,拥有的不仅是温泉,更是一种城市健康休闲方式,是深水地带的品质尊享。我被深深地打动了。
一进公园入口,便是哗哗响着、奔腾不息的瀑布,自山头而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不禁吟起李白的这一诗句,一条橡皮大船横亘在瀑布下的潭水中。小朋友们一会儿爬上去了,一会儿又掉下来了,你追我赶,争先恐“下”,好不热闹。
从大船上赶到岸边,我径直去了温泉游泳池。这里的池水碧蓝碧蓝的,好像一片纯净的天空,清可见底。我和妈妈戴着游泳圈,在水池里比赛游泳,我学着青蛙凫水的样子游着,不一会儿,就把气喘吁吁的妈妈甩在了后面。
从泳池中出来,我们一行五人又奔向了温泉汤池。只见这里有形状似荷花的荷花池,有黄黄的菊花池,有白白的牛奶池,有红红的玫瑰池,有紫紫的薰衣草池,还有淡红色的红酒池……形态各异,不一而足,据说都有养生健身功效,怪不得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感受,乐此不疲呢!
户外的冲浪区分为儿童戏水区、高塔冲浪区和模拟海上冲浪区。我勇敢地冲向儿童戏水区带有大漏斗、随时可能被水灌倒的水上大滑梯,水流如注的蘑菇屋、水柱如帘的水帘屋,穿梭自如、有惊无险,大家都夸我是个勇敢的好娃娃;姥姥和妈妈坐着橡皮筏,从约30米的上游顺流而下,一下子冲进水池中,差点翻了船,就像上演了现实版的《鲁滨逊漂流记》,逗得周围人哈哈大笑;海上冲浪区里,妈妈他们身着救生衣,在只有0.5米深的“海水”中,同海浪角逐着,一个大浪打来,立刻没了方寸,而只有旁边手拉着手、肩并着肩站着的几个人才屹立不倒,真是“团结就是力量”啊!
一进门,就看到有许多人挤在一起看着什么东西,我也挤了进去看了看,原来是无脊椎的海星和海葵啊。我听讲解员阿姨说,海葵有毒,海星无毒。
我又到处走来走去,又发现了很多水族箱,有一个水族箱里的鱼好多啊!有一帆风顺、红玫瑰、荧光鱼、黄公子……其他的水族箱里的分别是山龟、鳄鱼、鳄鱼龟、接吻鱼、海龟、小神仙、小海马等海洋生物。最可爱的是海马了。海马是最不像鱼的鱼,叫海马是因为它的头特别像马而得名。它们的全身由骨环所构成的鳞片覆盖着,嘴巴成管状,身上只有一个无刺的背鳍,而没有腹鳍,但是却长着一个细长而灵活的尾巴。有趣的是,它们能在水下直立着游动。
这些水族箱旁边还有许多三角体。这些三角体上面有有趣 的错觉画。让我最看不懂的就是“五子十童图”了。无论我怎样看都看不懂。问妈妈,妈妈也直摇头。
自从我担任七(5)班班主任以来,我用课余时间,走访了班上所有学生的家庭,有的学生家庭我是多次拜访。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到学生刘志东家去家访。
刘志东可是我们班出了名的雷人学生。他不仅成绩差,而且自私、以自我为中心、脾气暴躁、满口粗话,常暴力攻击同学,同学对他敬而远之。我常被他雷得焦头烂额,茫然不知所措。
我记得第一次到他家去家访是晚上六点多钟的时候。当时,他们一家人正为他做作业的事闹得不愉快。不过我的到来让他们停止了争吵,一家人热情地接待了我。孩子的爸爸也是个爽快直率的人,开门见山就谈孩子缺点,孩子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他真有点恨铁不成钢。他坦然承认:跟孩子讲道理孩子不听时会采取粗暴的行为,用威胁性的语言厉声斥责,甚至动手打。而孩子的妈妈刚好与他形成鲜明的对比:对孩子无原则地宠爱甚至到了溺爱的程度,对于孩子的要求她会无条件地满足。所以孩子对她有过分的依恋,但只会对妈妈提要求而把妈妈的叮咛当耳边风。
从他们的谈话中,我听出刘志东的家庭常因为对他的教育问题而发生不愉快。当爸爸批评孩子或者要纠正孩子的某个行为时,妈妈会在旁边责怪爸爸说话没水平,教育方式太严厉太粗暴,最终引发一场家庭纠纷,夫妻俩吵得不可开交。吵完后就是无休止的冷战,爸爸干脆不理孩子,而妈妈更加宠爱孩子了。最让我不可思议的是孩子十二岁了,已经上初中了,至今还是跟妈妈同床睡。“你不陪我睡,我就不睡觉。”这句话就是刘志东时时祭出的法宝。
听了他们的话,我深深地感叹:孩子关系着家庭的幸福和睦。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和品德的熏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孩子长期生活在一个教育不一致、关系不和谐的家庭里,身心能健康吗?同样的道理,一个家庭里的孩子身心不健康,那做父母的能不操碎了心吗?这样的家庭是幸福的家庭吗?我突然有一种自责———平时对他的了解太少了:在学校时,当我拿他无可奈何,认为他“朽木不可雕也”时,从没想到孩子走到这一步是有原因的。
可我只是一个老师,跟家长是合作者,不是裁判员。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是判爸爸妈妈谁对谁错。因为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教育好孩子,都是爱孩子,都想望子成龙。爱孩子、望子成龙本身就没错,只是他们不明白自己对孩子的爱已经对孩子造成伤害。严厉要求、态度粗暴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是一种伤害,而百般溺爱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也不利。他们接受我去家访,面对孩子的问题直言不讳,坦然面对,当然是希望我能帮助他们,与他们一起教育好孩子。
我们谈话的气氛还是比较融洽的。我首先安慰他们:“孩子的行为习惯确实不是很好,经常惹事生非、耍无赖;但也有一些值得肯定的地方,比如他的篮球乒乓打得不错,有时候也听老师讲道理,遵守约定啊……孩子现在还小,可塑性还强,你们千万别对他失去信心。”爷爷附和道:“是啊,是啊,从现在开始,一点一点的注意还来得及。”
我又接着说:“教育孩子确实不容易,一个孩子的成长你们不知付出了多心血和汗水。你们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都爱孩子。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也正需要父母理智的爱相伴。”他们都赞同地点着头。“既然你们都是为了孩子着想的,今后多沟通、多交流。爸爸脾气暴躁,妈妈性格温柔,你们两个刚好互补,在教育孩子时是很好搭配的一对。妈妈看到爸爸教育孩子的态度粗暴,理智一点,可以拉拉爸爸的衣角或者给个眼神提醒,两个互相配合就避免发生家庭矛盾了。如果当着孩子的面指责的话,会引起孩子跟爸爸的敌对,同时把孩子的错误转移到爸爸身上。”他们全神贯注地听着。“爸爸和妈妈双方,不管哪一方不对,都需要冷静,用巧妙的方法阻止。孩子行为习惯的问题多引导,以正面教育为主。恨铁不成钢,可钢铁是炼出来的不是恨出来的,对吧。所以孩子出现问题时首先帮助他找出问题,一种方法不行那就换一种方法,总能找到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不知是我说得有道理还是我诚恳的态度感动了家长,家长连连致谢。
临走时我给他们提了建议:利用孩子对妈妈的感情依赖,妈妈可以引导孩子看课外书,开展亲子共读一本书。如《感动中学生的100个故事》、《小故事大道理》、《爱的教育》等,用书中蕴含的道理来启迪孩子心灵。孩子喜欢篮球、乒乓球、中国象棋,爸爸多陪孩子打打篮球、打打乒乓球,下下象棋,交流感情,那亲子关系不是更和谐了吗?
在刘志东家的第一次家访接近两个半小时,我感觉有点累,可想想家长对我工作的全力支持,在谈话中流露出的信任,给了我莫大的信心和力量。一周后,我接到了刘志东爸爸打来的电话,说他们按照我说的改变了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孩子在家各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变。我在班上细细观察刘志东,也觉察得到了他的进步。于是,我趁热打铁,多次到刘志东家家访,与家长沟通交流。看到刘志东一天天在进步,我和刘志东的父母都感到由衷的高兴。
这是位于云南的一条很少有人走过的边境线路:以云南省思茅市的江城县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为起点,往西南经西双版纳的勐腊,再到勐海。尽管一线不过几百公里,却同时穿越了中、缅、老、越四国的边境线,不仅可以一线饱览四国边疆上的壮丽山河,也可一并领略多个民族的风土人情。
6月底,我们一行7人历时10天,穿越了这条“一线四国”的滇东南边境线。旅途中,多国与多民族风情彼此渗透,雨林奇境与秘境村落相互碰撞,每一处风景都让我们欣喜不已。
昆明→玉溪→江城→十层大山→龙富口岸
登上十层大山的山顶,中老越三国的河山皆收入眼底。扬手一指,这指点的可是三国江山,豪迈之感,顿由心生。
6月29日,我们一早从昆明出发,沿昆玉高速、玉元高速一路向南,前往旅途的第一站江城。路况不算太差,下高速就是省道218、214。昆明到江城的自驾车程大约在5小时左右。
江城迎接我们的是“十层大山”,在这里可以感受到“一眼望三国”的奇景。所谓十层大山,顾名思义就是山有十层,海拔每上升一千米,就有一个界碑提醒到访者。不过,越野车只能抵达第九层,最后的1900米需要依靠双腿。穿行第十层也就是雨林的时候,我们很庆幸没有迷路——之前曾经听说:有人误入这里的蚂蝗谷和毒虫区,遭到残忍的袭击。
刻着三个国家国徽和文字的三菱柱形界碑,安静地矗立在第十层的山顶。一块界碑代表三个国家,这种情况在世界界碑史上是少有的。站在这里,一脚就能踏到中老越三个国家的版土,绕着界碑转一圈,三秒钟就可以走过三个国家。中老越三国不同的风景呈现在眼前:中国一方是原始森林,飞瀑流溪嵌在林中;越南一方山势较低,山间牛羊走动;老挝一方山林草地相杂,十分安静。
同伴扬手一指,原地转完一圈,笑着说:“当年伟人们指点江山,也就一个中国。我这手一扬,指点的可是三国江山!”
返程时我们走了一条路况相对好一些的路。在七层大山处,有一条岔路,从这里下去,还能看到中越3号界碑,山后面就是著名的越南阿帕寨。途中经过的龙富口岸已经初具规模,这里逢“三”的日子会有边民集市。中老越三国的各种特产都会在集市上出现,一个集市上三国语言夹杂,连广告牌都是三国文字,非常有趣。
江城→李仙江→阿卡族村寨
在中老边境的阿卡族村寨,阿卡族的女人们泰然自若地露着双奶,嚼着槟榔将牙齿染黑——这奇异的风俗让我们大开眼界。
我们在江城的第二个目标,是寻访一个奇特的民族——阿卡族。他们的寨子在江城县和老挝丰沙里的交界地带,距离江城县城大概100公里。
江城县属于红河水系,境内曼老江、李仙江、土卡河等30多条江河及200多条溪流将此地环绕。所以,沿途江河纵横,完全是一派江南水乡的风光。越野车一路开到老挝边境,途经跨境奔流的李仙江——这里可以乘船漂流,江两岸大多都是峡谷,奇峰怪石,坡陡险峻,河道婉蜒在祟山峻岭之间,游人可以顺水饱览异国风光。
中午的时候,我们抵达老挝边境的阿卡族村寨。自从被行者发现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涌入这里。我不知道现在我眼前的这座殃或寨,是否还是从前最淳朴的模样,但当地的民族风俗习惯,至今依然被保留得不错。
殃或寨的阿卡族仍然比较落后。他们住在低矮的草房里,双脚乌黑,很少穿鞋,身上是自织的土布衣裳。阿卡族的出名,大多是因为阿卡族的女人。尽管天气炎热,但她们依然穿着长袍,长袍的袖口绣着花边,头上是高顶的黑布帽,帽子上和胸前都挂满银饰物。
让外界惊讶的是,阿卡族女人有一个奇特的习俗——露奶。阿卡族妇女从怀孕之日起就要裸露双奶,一直到孩子两岁。她们爱生小孩,少则四、五个,多则十来个。因为不停地生孩子,所以双奶就长年裸露在外。人们也就将这个哈尼族的分支民族称为“露奶族”。
殃或寨的一位老妇人告诉我,她们认为双奶裸露在外,才能吸收天地的甘露,孩子们吸奶后才会健康成长。阿卡族的妇女们还认为牙齿越黑越美丽,所以她们总是将吉司亚、烟叶、石灰粉用槟榔叶包住,放到口种慢慢咀嚼,把牙染黑……
勐腊→勐腊原始森林
毛骨悚然的雨林传说,满地的大蚂蟥,遮天蔽日的热带植物。望天树原始森林种种,让人觉得恐怖却又神往。
游人很多的望天树景区并不是此行勐腊的目的,我们此行是想探索与发现。早在出发前,我们就联系上原始森林的守林人,很是费了些功夫,他才勉强同意带领我们深入雨林探险。
进入雨林前,听守林人讲过很多关于雨林的传说,听得我们有些背脊发凉。在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一直流传着“狼拍肩”的故事。在雨林里行走,如果遇到有“人”从后面拍你的肩膀,千万不能回头,据说雨林里的狼王有两米多长,双脚站立起来恐怕比姚明还要高。它们不会正面攻击你,而是尾随在你身后,脚踩在雨林厚厚的落叶上,悄无声息地站起来拍你的肩膀。当你以为有人叫你而回过头时,它们会瞬间咬断你的脖子——这让我在进入雨林后,随时都觉得阴风阵阵。
在这个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热带原始森林里,几百年的古树随处可见,行走其间,仿佛漫步在童话森林里。巨大的藤蔓和露出地面的根缠绕在一起,如同大自然织造出的一张张巨大的网,抗拒着我们的进入。
行进半日之后,肥大的蚂蟥遍地都是,再加上“狼拍肩”的传说,两位同行的女性朋友一路上都在尖叫,并希望能放弃前行。守林人原本就不太乐意带我们进入,见此情况,便说要打道回府。行前为雨林探险做过一大堆准备工作的我们,虽然颇为遗憾,但在林木茂盛的森林里没有守林人带路,我们必死无疑。
最后,大家终于还是选择了放弃深入雨林,只在望天树景区开放的部分游览。游览区并不大,一两个小时就可以逛完。好在景区没有太让我们失望,特别是排名世界第一的“树冠走廊”,果然名不虚传。走在上面头有些发晕,腿有些发软。恐高的我眼睛都不敢往下看,毕竟有近50米呢。
nlc202309040140
磨憨口岸→曼旦
宁静安详的曼旦小村,隐藏在雨林峡谷深处,哪吒三太子脚踩风火轮,手拿乾坤圈站在村中,守护着这里的安宁。
次日起了一个大早,前往磨憨,行程一个多小时,过路费9元。磨憨口岸有一个免税店,便宜东西很多。游客到了国门之后就不能再往前走,花30元在出境处买张票,就可以逛到界碑,老挝的国门离这里只有一公里远。
在口岸呆上一小会儿,我们就开车毫无目的地乱逛。下了高速,七拐八拐地驶上一条偏僻的小路。路两边都是雨林,风景非常诱人。午间的时候,发现一个村庄,我们将越野车停在路边,步行前往村里觅食。眼前的美景让我们无比惊喜:耸入云霄的望天树和碧绿的稻田把村子包围在正中央,炊烟在村庄中袅袅升起。没有成功探险雨林,却发现了这宁静的边境小村,我们非常激动。
干栏式的建筑下,一位傣家老人手执篾刀,正在编织篾货。经过艰难的交流之后,才知道此村居然是我们之前就知道的曼旦村。在村里闲逛,惊奇地发现村里的守护神脚踩风火轮、手拿乾坤圈,居然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神话形象——哪吒。而在这个小小的村庄里,寺庙的豪华程度也着实让我们吃惊。
随便找了户人家,询问哪里可以用餐留宿。热情的傣家姑娘,笑意盈盈地就把我们迎进了屋。
我发现村里人身上都有刺青。老人告诉我们,刺青在这里叫做“篌恭”(hou gong,傣语音译),除了是傣族男子壮美的标志之外,也是他们的护身符。男子刺青是一个很正规的仪式,需要烧香、杀鸡祭祀,再由村中寺内的大佛爷完成,在文刺过程中,还要忍受巨大的痛苦,一般要休息3到7天。
主人的亲戚,一位窈窕的老挝女孩来借渔网,她要前往河边捕鱼。她听不懂汉话,却可以和同伴用傣语交流。我们跟随着她,一起去看看这里的村民捕鱼——只见渔船行驶到水中央,下好网后,渔夫用一根很长的竹竿在两侧猛地击打水面,声响很大,同时激起极高的水花,很快鱼儿就应声落网。几个大叔抓了鱼在岸边就开始现烤现吃,看见我们嘴馋地站在一边,居然还送了一条给我们。
勐海→勐景来→打洛→八角亭
晨雾中漫步中缅第一寨“勐景来”,就好像置身在世外桃源中。没有丽江的喧嚣,没有凤凰的人头攒动,它洗尽铅华,却暗自生辉。
在勐腊呆了4天,我们赶往中缅边境的勐海县。在勐海县城休整一夜,次日驱车沿着S320省道,前往勐海县最为著名的“中缅第一寨”勐景来。沿途大雾,还好车辆不多,我们很快就顺利抵达勐景来。
晨雾中漫步村寨,就好像置身在世外桃源。村民们一如平常地身着民族服装,用巨大的树叶扫地,用粗大的木柴烧火,用木制的水桶汲水……手工作坊一个挨着一个,染布、榨糖、制陶、酿酒、打铁、造纸术等都保留着原始的手工技术,处处显示着勐景来的自给自足。游客来与不来,仿佛对他们的生活没有任何影响。
清澈的打洛江从村寨西侧流过,形成一条天然的国境线,江的对岸就是缅甸。该寨居民与缅甸的掸族边民交往频繁,互相通婚,形成了罕见的傣掸混居现象。这个古老的边境村寨,已有1366年的历史。寨中建了近千年的一百零一座佛塔金光灿灿;生长了近二千年的菩提神树亭亭如盖,枝繁叶茂;泰国皇宫传记中明确记载的神泉幽深难测,依旧出水清冽……勐景来的佛教文化的确庄严肃穆,令人折服。
整夜安睡,次日起了个大早,继续沿着省道去往打洛口岸。勐景来到打洛口岸很近,很快就能到达。打洛,傣语,意为多民族聚居的渡口。位于勐海县西南部,与缅甸小勐拉接壤。如今的打洛口岸已经不再开放,游人更显稀少。
打洛“独树成林”的景观,还是值得一看的。这棵大榕树的树龄高达900多岁,树高70多米,树幅面积120平方米,共有31条根立于地面。已然打破了“单丝不成线,独树不成林”的俗语。
它和雨林中其它独树成林的景观相比,最特殊的地方在于距中缅边境某界碑仅500米。如果稍加引导,若干年后,这片大树就可能到达边界,如缅甸不拒绝它入境的话,就会成为一片跨国的“独树成林”。
回程的途中,我们顺道去了勐海县景真寨的八角亭,虽说地方很小,却是西双版纳的重要文物。10元一张的门票,里面几乎没有游人,倒是正合了我们此行的心意。相传,这座八角亭是佛教徙们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而仿照他戴的金丝台帽“卡钟罕”建筑的。在古代,它是个议事亭,在傣历每月15和30两日,景真地区的佛爷都会集中在亭内,听高僧授经和商定宗教重大活动……
今天,我、表哥、爷爷、奶奶、妈妈和爸爸,一起高高兴兴地去鳄鱼公园玩。
我们到了那里,先去看海狮表演。海狮拍手的时候像调皮的小孩子,可爱极了!我们再去看最紧张的“鳄作剧场”。其中有一个环节最刺激,就是泰国表演者把头伸进鳄鱼的嘴里捡人民币。当鳄鱼张开的嘴巴猛地合拢时,他刚好及时完成任务,不然就没命了。这场表演惊心动魄,看得我提心吊胆,真的惊险万分啊!
我们还看了水禽表演、去了钓鳄岛看到了成百上千条鳄鱼,还见到了鳄鱼王呢。最有趣要数看“小猪跳水”了。一头头小猪白白胖胖,都纷纷勇敢地跳水,博得全场热烈的掌声。之后,它们还进行了游泳比赛。小猪选手们有1——5号,主持人刚好叫我猜一猜哪一号选手会获胜,我选择了3号。于是主持人给了3号牌给我。几分钟后,一开闸门,小猪们纷纷沿着自己的`水道向终点游去。我这时站起来拼命地喊:“3号,加油!3号,加油!”只见3号猪一马当先,真的获胜了。主持人马上奖励了一个鳄鱼钥匙扣给我,我乐开了花。
“曾经沧海难为水”。住在小山城,从没见过大海的我,8月8日踏着早晨的一缕阳光,和家人一起来到了北方的香港——大连。
我们走进大连,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一座座高楼大厦。闻到的就是那咸咸的海水味。 内容来自,作文从此更轻松
下午我们来到了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那里的景色非常美丽,那里有珊瑚馆、观赏极地馆、欢乐剧场、海兽馆和鸟语林。我们还看到了海豚,海狮的表演。公园里有沙滩,我和几个小伙伴玩沙子,捡贝壳。总之你要是去了那儿,保证你把伤心的事抛到了九霄云外,剩下的就只有那快乐的笑脸。
游玩了海洋公园后,我们乘坐了快艇观赏美丽的小岛,小岛上面有无数只小鸟在“翩翩起舞”。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海边,我想起了诗人王勃的.一句诗:“秋水共长天一色”。立秋后的海水更加湛蓝。我忍不住换下游泳衣跳到水里。可是我刚下水,就被凉凉的海水给“拍到了沙滩上”,我不服输,又进到了海边。爸爸见我飘不上去,就把我拉到深水区,可是我怎么也飘不起来,脚也摸不着底,吓得我哇哇大叫。爸爸拿我没办法,又把我拉回去了。我看了看别人是怎么游的,我模仿了一下,果然飘了上去。可是却掌握不了方向,海水往哪边吹,我就跑到哪边。
我们玩到四五点钟,要回家了,我恋恋不舍的离开了海边。
一大早,我们一个个带着兴奋劲儿来到学校。可抬头看看,天阴沉沉的,大家担心会下雨,如果下雨的话,就去不成了。好在,大家很快就集合上车了,我们的心情一下子就轻松了。
我们在大巴车上,高兴地你说我笑;车开出去不一会儿,吴老师组织、指导我们唱起了《我们的价值观》等歌曲。我们一边唱一边拍着手打起节拍。激动的心情,车外的人一听就能感到呢。
我们兴高采烈地乘车来到了植物园。植物园里的人真多啊——有不少幼儿园的小朋友,也有不少大人(是老师与家长)。植物园里面植物真多啊——长得高高低低、各种各样的,许多是我没见过的。植物园里五彩缤纷,让人眼花缭乱,有红花、有粉花、有白花……我看看这个、摸摸那个,入了迷。
休息的时候,我们围坐在一起。
我问:“吴语琪,你带了什么好吃的呀?”
“我带了寿司和水果沙拉。” 吴语琪回答。
“王鑫瑶,你带的是什么呢?”我问,“一定很好吃吧?”
王鑫瑶说:“当然好吃——我带的是水果拼盘、牛排和寿司。”
“我带了糖三角,是小小的、迷你的那种,还有一些水果。”我说,“这可是我和爸爸妈妈亲手做的呢。”
我们一边聊天、一边相互分享着爱心便当,用心体味着我们研学的快乐!
【郭老师看法】
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小朋友,能写如此篇幅的作文,已经让我们惊诧了,再看其中对话的描写,不得不对老师卓有成效的教学、辅导啧啧称赞。
文章起笔就扣住题目来写,结尾不忘照应一下开头、照应一下标题,使得结构很紧凑、很完整。不错。
就不足而言,对“研学”交代不足,大家说,是不是?
(指导老师:吴烨)
扬州双博馆是由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和扬州博物馆新馆组成,坐落在扬州新城西区,自然风光迷人的人工湖西侧,与扬州国际展览中心隔河相望。
一进馆,一眼就能看到一个女娲娘娘的雕像,巧夺天工的技师,把女娲娘娘雕刻的美妙绝伦,令人惊叹,这是一位漂亮的讲解员把我们带到了扬州八怪馆里。扬州八怪之说由来已久,扬州八怪不只是八个人,八只是个虚数。目前这八个人分别是罗聘、李鱼军、金农、黄植、李方庸、郑燮、高翔和王士慎,他们不是长得很奇怪,而是他们的书画很独特。像李鱼军的漆书,就有一种另类的美感。
国宝馆里的唐朝竞渡船深深吸引了我。它是1960年出土的,它唯一的特点是用一棵13.63米的杉木大树造出来的。我还看到了国宝馆的镇馆之宝——井身柏龙纹的瓷瓶,它的特点是口小身子大,非常的精致。从这些可想而知,我们的祖先是多么的勤劳智慧……
天空一碧如洗,像洗过的蓝宝石似的,晶莹剔透。我们一家满怀期待的来到了长城脚下,我难掩激动,急切地想登上长城,做一回传说中的英雄。
我站在长城脚下,向上仰望,只见一条“巨龙”蜿蜒起伏地盘在连绵不断的山脉上。我快速爬上城墙,双手抱在墙砖上,迫不及待的与长城来了个亲密接触,大喊了一声:“万里长城,我来了!”
城墙上游人如织,不时看到生命力顽强的小花、小草从石缝里探出小脑袋来,向我微笑。就在此时,一位外国满脸胡子的先生微笑着对我说了一句:“Hello!”我先是愣了一下,随后脱口而出了一句:“Hello!well com to China!”,这时,我想起几天前刚学过的有关长城的英文课文,以我仅知道的一些英文知识,不很流利的向他讲起有关长城的知识,我讲得很尽兴,他听得也很仔细,我俩一会便成为了好朋友,我异常自豪。
跟外国人分别后,我快速向烽火台进发,想一展英雄本色。我站在烽火台上极目远眺,“巨龙”盘踞在崇山峻岭之间,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句名言,我仿佛看到了长城下面人喊马嘶,刀光剑影,侵略者被“巨龙”挡在了脚底下,只能望洋兴叹。在这双方僵持的时刻,城墙上万箭齐发,侵略者人仰马翻,狼狈而逃。
我仿佛又看到了勤劳的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为了抵御外寇,他们历尽千辛万苦,建起了今天雄伟的万里长城,我由衷地感到骄傲与自豪。
在去展馆的路上,我非常高兴,一直在想,里面的巧克力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到了展馆后,我迫不及待地跑了进去。只见各个展窗里的东西全都是用巧克力做的,我不禁感叹:那些巧克力师傅真是能工巧匠啊!
走啊走,惊喜越来越多:有栩栩如生的龙、兵马俑、熊猫、猴子等等。这些都是用巧克力做的?我有些不敢相信,因为它们实在是太逼真了,让人觉得非常不可思议。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展现上海浦东美景的巧克力艺术品:美丽的东方明珠亭亭玉立、世界最高楼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巍峨耸立、尖顶的金茂大厦熠熠闪光、众多的高层建筑物鳞次栉比……最让人叫绝的是那条仿佛流淌着的黄浦江——它全部用巧克力铺成。光看着这条巧克力江,就让人垂涎三尺。
在一间小屋里,摆满了各种卡通形状的巧克力小蛋糕,有加菲猫、菜菜、愤怒的小鸟、史迪仔等,它们颜色鲜艳,活灵活现,可爱极了。
看完展品后,叔叔带着我挑选材料,自己亲手做巧克力。在大家的帮助下,我做了6个公仔样子的巧克力。我拿着装满巧克力糊的笔状工具,一点点地把它们挤到相应的模型里,细心地填满,整个过程真是又艰辛又有趣。原来,要想自己做出好吃的巧克力,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做好后,我把巧克力放进了一个心形的精美盒子里。看着自己做的六个小公仔,一个个面带微笑、惟妙惟肖,我真舍不得吃。之后,我让爷爷在巧克力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上给我签了字,我捧着证书站在毕业牌前留影。大家看着我,都笑了。这开心、难忘的一幕,会一直珍藏在我的记忆中。
多么美妙的世界巧克力梦公园之旅,我在巧克力的世界遨游,体验了世界各地的巧克力风情,品尝了三千年前的辣椒巧克力。最后,我还在巧克力许愿卡上写下美好的愿望——祝愿新的一年里,每个人都能健康快乐、收获梦想,永远做着巧克力般美妙香甜的梦!
点评:
国庆节期间,我和家人去了极地海洋世界,我的快乐之旅开始了。
到了那里,早已是人山人海,买票的队伍都排成一条蜿蜒的长龙。等了好久,我终于买到了票。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进入了极地海洋世界,希望能不虚此行。
刚进门,我抬头一看,上面有几只小企鹅,白色的肚皮,黑色的外衣。他们正在水里玩耍,嬉戏,他们挥了挥鳍,像是在向我问好,我也向他们挥了挥手。
再往前走,进入我眼前的是海豹,他的尾巴就像一把大扇子,在水里扇来扇去。他们可重了,其中南方象型海豹和北方象海豹,最大体长可达6。5米,体重3600公斤,是整个海豹家族中个体最大的,比汽车还要重。
下一个动物是北极熊,别看它身形庞大,在水里可是个游泳健将。你们或许会想,北极熊一定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家伙,那你们就错了,北极熊经常到外面觅食,它最喜欢吃海豹,海豹是海洋哺乳动物,在水下一段时间就要呼吸,海豹们就找一个不结冰的冰冻来使用,以供呼吸。而北极熊很聪明的发现了这一点,他们一找到冰洞,就会守株待兔,等海豹上来,往往每次都能成功。接下来,我看到了很多种小鱼,虽然我不记得他们的名字,但它们五彩斑斓,形状各异,时而成群结队,时而独自行动,在水里自由自在,非常美丽。
过了好久,我们到了欢乐剧场,好不容易我们才找到座位坐下。主持人说:“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欢乐剧场,精彩的表演马上开始。”我焦急的等待着。这时,一位身穿潜水服的人在水里“跑”着,哇,原来他的脚下有一只白色的海豚。只见那个人把手往上一挥,海豚就把他顶到岸上,在空中转了一圈完美落地。下一个出场的是一只黑色的海豚,他的力气很大,能带着主人垂直跳出水面四五米,他还和它的主人在水里翩翩起舞。最后出场的是四只白鳍豚,他们听从主人发号的施令,一齐跳出水面四五米,在空中形成一道弧线,再落入水里溅起很大的浪花,蔚为壮观。他们还可以从水里一跃而起,去顶悬在半空中的小球。还可以伴着音乐欢快的转呼啦圈呢?表演结束了,我高兴地离开了极地海洋世界。
文学家高尔基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如同跟一位高尚的人谈话。”我极力赞同这句。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一位很高尚的人在一起对视,倾心交谈。读完书之后,你会感到无比舒适、畅快、豪迈,会感到受益匪浅。真正读懂一本书,你便会有很多发自内心的感慨。书如同仙池的水滋润了你干枯的心灵,洗净你心中的污浊。书真不愧是人类的良师益友,我爱读书。
从小到大,父母很少在我身边陪伴我,但是我有书陪伴我,书是我唯一的知心朋友,我不再孤独、寂寞。记得小时候,夏天天气很热,一个人闲着没事做,又感到酷热难耐,心情很焦躁。我一时兴起,到书房抱来好多读过的书,我一人蹲在墙角,身子紧贴着凉凉的墙壁,嘴里不禁喃喃自语起来。我一蹲竟然蹲了两三个小时。到中午,奶奶叫我吃饭,我的腿酸得站不起来了,脖子也僵硬了,一双手也麻木了,用手轻轻掐根本没有感觉。但我却又不觉饿也不觉热,只是非常舒适、欢快。奶奶嘴里一个劲打哆哆,笑着说:“我的乖孙女呀,真是个书呆子哟!”我撒娇的一头撞进奶奶的怀里说:“奶奶,我是呆子吗?”奶奶禁不住哈哈大笑。
现在的我,真可谓一天没有书都不行。我宁可好几个星期不用零花钱,也一定要买书。我特喜欢在床上看书。夜,静悄悄。偶听到风吹树叶的声音和虫鸣声。月光静静的撒落在窗上,不时还传来几声犬吠。此时此景,手捧一书细细品味,何不为快?
今年的正月初三,我到四姑家去拜年。一进门,我就奔向四哥的书房。我像得到保票,我喜欢哪本书,可以随意拿。我像一个饥渴的人正在寻找食物。四哥所买的文学作品,我都挺喜欢看。我装了一小袋,但左翻翻右翻翻,都太棒,我拿起就爱不释手了。我简直有一种把所有的书都带走的冲动,但我毕竟脸皮薄。四哥看出我的不舍,说:“这些书四哥都不需要了,你想要就拿走吧!”我太感激了,四哥真是太好了。现在想起来,我也不知书好还是四哥好。我想书的确太好了,四哥也挺好。可是,我的举动却遭到妈妈的批评,妈妈对我说:“今天没过十五,不能在人家乱拿东西。”我辨别说:“什么人家呀!我这是在四姑家。”妈妈也有些生气了,训斥道:“四姑家也不行,这是规矩。”我也恼火了,要我丢下这书,我可怎么也不干。我背着书,冲出门,四姑极力拉我,我也要回去,我就要这书,大家都拧不过我。我背着书,虽然很沉重,也因此跟妈妈吵了一架,但我依然很高兴,只要有书,我就没有烦恼。
我爱读书,书给了我一切快乐,让我忘记一切忧愁。我爱读书,一个人坐在树阴底下,任太阳怎样放肆,只要有书,我便会感到凉爽。我爱读书,在和煦的阳光的照射下,在春风的吹拂下,在鸟儿的欢唱中,在蝴蝶的翩翩起舞中,在清泉的叮咚声中,在芬芳的花香中,一个人在绿茵茵的草坪上,陶醉在书海中去感受春天般勃勃生机“书”的旅途。
要知道,电影谁都看过,可是能和小伙伴们在学校里看电影,那该是多么新奇的体验呀!想到这里,大家都兴奋起来了。
经过各中队的提名,我和队干部们精心筛选了12部影片,并以影片类别命名了播放中队的影厅名称。其中,有动画类影片《冰雪奇缘》《功夫熊猫》《飞屋环游记》,有科幻类影片《阿凡达》《查理与巧克力工厂》,有红色教育类影片《红孩子》《英雄小八路》等。为了让队员们体验到真实影厅的感受,队干部在中队辅导员的帮助下,设计印制了各个中队的电影票。
怎样发放电影票呢?经讨论,我们确定了由队员自主选择影片并到相应的中队领取电影票的方式。
大队部制作了包含影片预告的影展海报张贴在教学楼大厅,整个校园因此而沸腾。队员们选好想要观看的影片后飞奔到相应的中队,通过猜谜、成语接龙、写心愿、送祝福等方式从中队辅导员和中队委那儿赢得电影票。仅仅半天的时间,全校700余张电影票便发放一空。
在全校少先队员的热切期盼下,我们观门街小学首届红领巾校园电影节终于开幕了。队员们拿着通过自己努力得到的电影票,开启了他们的电影之旅。
在《冰雪奇缘》《飞屋环游记》《龙猫》等动画类影片中,队员们看到了主人公的互相帮助和真挚友情;在《功夫熊猫》中,代表中国国宝的可爱大熊猫将中华传统文化武术的精髓在全世界发扬光大;在科幻类影片《夭才眼镜狗》《阿凡达》《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等影片中,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无限的可能激发了队员们的创新意识,提升了队员们的创造力和想象的空间;红色教育类影片《红孩子》《英雄小八路》,则让队员们找到了心中的榜樣,并发自内心地想要学先锋,当先锋。
【快乐的森林公园之旅作文】推荐阅读:
森林里快乐的银行作文02-11
《快乐的大森林》的说课稿07-13
我的快乐之旅作文06-09
快乐的月球之旅作文07-23
快乐的西安之旅作文01-29
快乐寒假冰雪之旅的作文04-07
快乐的烧烤之旅三年级作文09-11
厦门的快乐之旅作文700字10-25
快乐的暑假之旅作文400字11-03
快乐的北京之旅作文800字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