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法治的心得体会

2024-08-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有关法治的心得体会(精选11篇)

有关法治的心得体会 篇1

荷叶坪学校 姚慧

2017年3月16日,我有幸参加了学校小学思品教研组组织的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制》网络教材培训研讨会。会议的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介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修订情况和教材内容解读。任何一次学习都是一次很好的提升自我的机会,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也留给了我满满的收获和深深的思考,现将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道德与法治》的前世今生

从最初的《政治常识》到今天的《道德与法制》,可以看出教材的编写将政治内容淡化,强调道德,社会的核心理念就是让道德回归生活。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让儿童在经历幼儿园到小学过程中,认同自己,尊重他人(重点强调在家庭和个人领域)。

二、《道德与法制》的教材特点

老师们都分析了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特点,让我们对课程标准及教材把握更准确。新教材的突出特点:

1、体现了学生喜欢,图文并茂,抽象问题直观形象表达的卡通版面。

2、更加贴近学生生活。

3、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

三、《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上专家给出了学生观、教师观、教材观三观并存的建议,学生观重点突出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差异,允许多样。教师观中强调了教师的三个角色扮演即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学目标的制定可因地制宜,课堂不再局限于教室,它还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他生活空间,而且体现课前、课中、课后、校内外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教学材料的主要源泉来自儿童的现实生活。因而取舍材料均要以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与儿童生活紧密相关、切实需要的内容,以确保内容生活化,绝不再是以本为本。

在这次学习中,据徐老师介绍新教材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更进一步强调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两大内容。更加注重与孩子的沟通能力,同时也赋予老师跟孩子之间更多的互动。在今后的教学实施中,我将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的新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基底,使教学更加精彩。

有关法治的心得体会 篇2

一、制定班级管理条例

管理一个班级, 就如同管理一个国家, 必须要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所以, 管好一个班级, 先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从学习、纪律、卫生、品德、仪表等各个方面严格规范学生的一言一行。具体来说, 制定规章制度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 制度要全面细化

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应涉及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要使学生在校期间的所有言行都受到制度的规范和约束。比如, 在课堂上应该如何表现, 在课间应该如何表现, 在宿舍应该如何表现, 在集会时应该如何表现, 在穿着打扮方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这些看起来比较琐碎的问题, 恰恰是学生最爱出错的地方, 而有了相关的制度, 学生就有了一个参照的标准, 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 什么是不应该做的, 就不容易做出过于离谱的事情。

(二) 制度要切实可行

班级管理制度要符合本班学生实际, 不能定得过高, 给学生造成太大的压力, 否则适得其反。比如, 我在制定有关学习方面的制度时更注重对学困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的规范与要求, 而对于学习成绩则没有固定的指标。因为我校学生普遍学习基础差, 对知识的领悟能力不高, 若给他们定下过高的学习目标, 他们就会因为目标的难以实现而厌学, 反而不利于他们的健康发展。再说, 针对中职学生, 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生活技能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不能只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

(三) 制度要有奖有惩

班级管理制度的内容既要有惩罚的条款, 又要有奖励的条款。如果只惩罚不奖励, 就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如果只奖励不惩罚, 也不能起到对个别调皮学生的约束作用。比如, 我在课堂纪律方面有这样的规定:凡在课堂上睡觉、闲谈、吃东西、玩手机等的学生, 每次扣除品德积分3分, 而一周之内没有违反过一次课堂纪律, 上课能做到认真听讲、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的学生, 本周的品德积分在正常加分的基础上再加3分。因为我校学生的品德积分与他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所以对于品德积分的加减, 学生还是比较重视的。

二、发挥好班委会的职能作用

一个班级的管理不能只靠班主任一个人, 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好班委会的职能作用。班委会的职能发挥得好, 学生的主动性就调动得好, 班级管理工作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班委会的组建

班主任接管一个班级以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组建得力的班委会。班委会的组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进行:一是毛遂自荐, 二是同学们的举荐, 三是班主任的考察。大多数学生还是比较希望加入到班委会的阵营中来的, 有些自信开朗的学生经常会毛遂自荐, 也有一些有责任心也有能力但行事谨慎、低调的学生不愿毛遂自荐, 却会被其他同学极力举荐出来, 班主任要通过平时的观察、侧面的调查、当面交谈等方法, 对这些学生进行慎重的筛选, 重点应考虑责任心和能力这两方面的因素。

(二) 班委会的分工

班委会一般都由以下岗位组成:班长、学习委员、卫生委员、文体委员等。班主任要按照学生的性格特点、能力和特长等, 让他们对号入座。担任班长的学生, 首先要有全局意识, 任何事情要能以全班的利益为出发点, 其次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和管理能力, 再次就是要在全班同学中有一定的威信, 这样的班长才能得到大家的拥护。而学习委员应该选学习踏实、成绩较优异的学生;卫生委员应该选责任心强而又能吃苦耐劳的学生;文体委员则应该选活泼开朗且有特长的学生。

(三) 班委会的团结

班委会成员虽然都有明确的分工, 但他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需要相互协调配合, 不能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消极态度。班主任要教育好班委会全体成员, 要求他们有大局意识, 在干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 协助其他成员搞好班里的各项工作。某个班干部缺勤的时候, 其他的班干部要积极接替缺勤班干部的工作。比如, 学习委员不在的时候, 其他班干部要及时替其收发作业, 不能出现因某个班干部的缺勤而导致一些工作没人去做、班级秩序陷入混乱的局面。

三、关爱是最强大的武器

在班级管理中, 很多教师只强调对学生要严格, 却很少提到对学生要关爱。殊不知, 在班级管理中, 关爱比严厉更有效。如果学生感觉到了教师对自己的关爱, 他就会心存感激, 愿意和教师接近, 愿意听教师的话, 也愿意用同样的爱心来回报教师。如果一个教师不懂得关爱学生, 只对学生提出种种苛刻的要求, 这反而会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 久而久之便会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 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 关爱要面向全体学生

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教师面对全班学生, 一定要公平对待, 不能有半点私心。即无论学习优劣、品德好坏、家境贫富, 都要一视同仁。很多教师总是喜欢学习认真、遵守纪律的学生, 对这些学生的关心和照顾总是多于其他学生, 这虽说是人之常情, 却恰恰是引起一些差生叛逆的因素之一。那些各方面表现差的学生, 你越忽视他, 他越想用各种方法引起你的注意, 激起你的愤怒, 以此来获取你的关注。另外, 一个偏心的教师, 也很难得到全班学生的尊敬。这就对我们的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 教师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做到一视同仁。

(二) 关爱要做到无微不至

关爱学生, 就要从细微处着手, 就要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去关心、关注。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 要从学习方法等方面多加指导。如果学生生病了, 要及时去看望, 病中的人是渴望关爱的, 也是最容易被感动的, 如果教师在学生生病期间去探望他, 他一定会心存感激, 在以后的日子里, 也会更听教师的话, 服从教师的管理。对于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 教师也可以适当给予一些物质上的帮助, 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教师和父母一样关心、疼爱自己, 从而也就会更愿意听教师的话。

总之, 班级管理工作虽然纷繁复杂, 但只要用心去做, 我们就一定能带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摘要:提起班级管理, 每个班主任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了有关班级管理的一点经验:制定班级管理条例, 发挥好班委会的职能作用, 关爱是最强大的武器。

有关法治的心得体会 篇3

【关键词】班主任 工作 体会 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70-01

从大学出来,就来到了一所城乡结合的初级中学担任一个普通班的班主任,在这所学校里,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进城农民工子女以及县小考排名最后的学生。生源决定了学生的质量,这里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双差生,而且面积有点广泛。这一路探索下来,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在的工作也变得稍微得心应手些,也在德育方面总结了几点心得。

一、分析学生的心理,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需求

我们班上初一进校有五十四人,小升初的最高分二百六十几分,且只有一个人;一百四十分以下的占全班的百分之四十,来自偏远农村的家庭占百分之七十。其中单亲家庭的占百分之十(包括离婚家庭),留守儿童大约占百分之三。面对这样一个班级,我不知道将要面对多少未知的风险和挑战。但我这这七年来,都是与双差生接触,不管他们的品行和成绩有多差,在他们的心理,还是渴望得到老师和其他人的认可,都有向善的心理,都渴望能有一个好老师,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即使自己的所作所为错得很离谱。这些双差生由于在小学六年已经养成这些习惯。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社会和自己的认知越来越多时,在他们的心底,是非常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和尊重。于是,我抓住这一点,一个一个的分析我们班上同学的特点以及家庭教育环境。针对他们的特点来实施不同的教育方式。

刚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大多数人总是带着一个试探的心理。我抓住初来学生的这个心理,同时我又站在他们的角度,理解加鼓励。一方面理解他们所面临的处境,他们的成绩不好,我不会以成绩来看待一个人的好坏,而是行为习惯和品德素养。让学生明白我教育的立场和原则:是看人的品行。目的一个:给他们信心,让他们在学校里知道自己还可以学什么,还可以明白自己可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一个奋斗的目标。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品行是我们做人最基础的东西,只有做好了一个人基本的素养,他们才有明白知识是可以一点点积累,道理是越来越懂得多的,那么班级的风貌会越来越好。

二、树立威信,制定详细而又可实施的班级制度

“无规矩无以成方圆” 首先根据学生的一些行为现象和学校总的要求,制定详细而操作性强的班级制度:卫生、纪律、着装仪表、发型、安全、作业等做了一系列详细的规划和处理办法。当出现新的现象时,我们会想出新的办法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过两到三个星期,我会访问班上比较热心的学生和班干部,总结班级的情况。然后根据他们的建议和现象的特点有制定新的办法。总之,要把学习的一切不良的行为控制在萌芽状态,采取相应的措施让他改变。对于那些想试探老师威信的学生,一定要让他们心服口服的为他们的行为承担相应的后果,并起到以儆效尤的效果。

三、站在学生和家长的角度,对特备突出的学生进行教育

一个人的习惯不是短时间就能改变的,需要家长老师的积极配合。同时又需要老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他们。他们都是十三四岁的青少年,冲动,讲义气,需被尊重,是他们内心的渴望。作为班主任老师,处理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让他们心服口服,从心底里尊重你,害怕你,让他真正的知道,老师对他的教育是对他好,对他负责人,从心认可老师对他的关怀。对于家长来说,不管自己的孩子多么差,也总希望自己的孩子会很优秀,如果一点点事就给家长打电话,会给家长和学生造成反感的情绪,对于后面的教育那就很难了。

我一般要给学生讲清楚我的原则: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我一般会给你三次机会,如果我给你指出了三次相同的错误,那么你就得为你的行为承担相应的后果。一般来说,我不会随便把学生的一些小问题给家长说,一方面:我维护学生在家长面前的形象,另一方面,不让学生产生反感的情绪。如果这个学生还会继续犯同样的错误,那么我处理他的时候一般会很服气,让他无话可说,请来的家长也会很理解,也就积极的配合对学生的教育,学生也会乖乖的承担相应的责任。

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树立班级荣誉感

不论是个别学生还是全班学生,都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经过努力,班级的风貌越来越好,科任老师也很顺利的上课,得到了大家的好评,我也就放松了对他们的监督。过了一段时间,我们班上那些习惯较差的学生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班上出现了过道上随意打闹,随意叫同学父母的名字,上课铃响了才跑去上厕所,晚自习随便调换位置,甚至上晚自习的时候下五子棋等等一些不好的现象,科任老师和班干部向我反映,当我听到这些后,先是各个击破,单独把这些学生进行教育,他们知道我是说到做到。然后我在班上对大家说:我们为了自己做了很多的努力,为了给你们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也做了很多的努力,如果你们想得到别人的赞美和尊重,就要维护我们自身的荣誉。当我们走出我们班级时,是听到这样的语言“某班的学生很乖”,而不是这样的情景:“某班啊,那个班好差哦”,两种语言,你们更爱听哪种?”学生不约而同地回答前者。我又继续说道:“在老师面前可以选择这样:第一,他每天来上完课,就走了,该强调的纪律强调了,该教育的教育了,其他的可以不管;第二,每天都费时间费精力要求你们,来教育你们,她为了什么?是自己吗?前者老师可以过得很轻松,后者老师很累。那么你愿意选那样的老师? 我们经历了那么多,我为什么还要管你们,严格要求你们,那是因为我要等你们今后懂事了,想想这段经历:不埋怨我就行了,或许你们现在埋怨我,说我管多了。我宁愿用你们现在的埋怨来换取今后不怪罪我,说:‘那个老师管都不管”,当听完我这段话后,他们觉得我说得很在理,我也看到他们一个个的表情,我知道,他们是听进去了,我讲的这段话起了一些效果了。

所以,有时候坦诚的面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和他们相处,刚柔相济,恩威并重,再调皮的学生也都会收敛。因为,在他们的心底,都渴望做个好人,都渴望老师和社会的认可和他人的尊重,当他们尝到被人尊重和与自己有关的荣誉后,他们的心理是非常喜悦的,也非常乐意去约束自己的行为,这就是荣誉的力量。

最后,作为班主任,要想建立一个良好的班级,那么需要在细心、耐心、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从心底为学生的成长考虑出发,恩威并重、刚柔相济,才会让一个双差的班级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风班貌。

参考文献:

[1]杨碧霞.班主任工作感悟[J].卫生职业教育,2004(17)

[2]彭德昭著.中小学素质教育新探[M].海天出版社,1998

名人名言与法治有关 篇4

2) 法律又是什么?法律就是取得胜利、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的表现。——列宁

3) 法律提供保护以对抗专断,它给人们以一种安全感和可靠感,并使人们不致在未来处于不祥的黑暗之中。——布鲁纳

4) 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种预测,即对公共权力通过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动产生影响的预测。——霍姆斯《普通法》

5) 水者火之备,法者止奸之禁也。――桓宽(汉)《盐铁论·申韩》

6) 要使事物合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亚里士多德

7) 凡法始立必有病。――韩愈(唐)《钱重物轻状》

8) 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班固

9) 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愉悦的话,那么法律作为一件无用之物自我就会消灭。——洛克

10) 国因法律而昌,法律因人而贵。――日莲(日)《立正安国论》

11) 法律规定得愈明确,其条文就愈容易切实地施行。――黑格尔(德)《法哲学原理》

12) 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管子(战国)《管子·禁藏》

13) 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管子(战国)《管子·七臣七主》

14) 法律所传达的是一种超越暴力,超越权利的声音,它所划定的权利边界虽然无形,却深深地刻画在人们的心灵之中。——著名的法律学者

15) 在一个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铭是什么?那就是“严格地服从,自由地批判”。——边沁

16) 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马克罗维乌斯

17) 对于犯罪最强有力的约束力量不是刑罚的严酷性,而是刑罚的必定性……,因为,即便是最小的恶果,一旦成了确定的,就总令人心悸。——(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

18) 宪法是一个无穷尽的一个国家的世代人都参与对话的流动的话语。——劳伦·却伯

19) 所谓人的法律,我是指生活的一种方策,使生命与国家皆得安全。——(荷)斯宾诺莎

法治心得体会 篇5

据报道:去年7月至9月,安徽当涂县城几十家居民及企业单位被盗,每起盗窃案数额不大,但作案手段高明,案发现场几乎不留痕迹,搞得当地人心惶惶。办案人员奔波数月破案后发现,作案者竟是14个8至13岁的小女孩。其中的“大姐大”13岁,组织“团伙”入室盗窃,是其“心血来潮”的招数。每次作案由她安排,一个暑假,她一人就获取赃款近万元,还制定了开学后每周末偷一次的计划。令人瞠目的是,一些孩子的父母对孩子偷盗来的金银首饰等赃物竟坦然“笑纳”,不加追问。那些犯罪孩子的父母有的只是一昧的责怪孩子,却没有想过自己所犯下的一点点错,就有可能造成孩子的犯罪原因。还有的竟是对孩子所给的赃物不加追问,就坦然“笑纳”。促使孩子的犯罪数额越来越大。我们小学生现在最缺乏的就是法律知识,如果知道了法律知识也就有可能不会犯罪,可就是因为缺乏法律知识,孩子所犯下的可能就是弥天大罪。就如同给自己色彩斑斓的生命,增添了一笔污黑的颜色。

法律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可能有些学生认为“只是违反一下学校纪律而已,没问题的,以后我就不违法了。”请你快点打消这个念头。因为现在一次小小的放松就很有可能驻成一次大错。我们作为学生,总是要离开校园,来到这个社会打拼。才真正的成为一名知法、懂法和守法的好公民。所以就要从小培养我们的法律知识,预防犯罪。

法治中国心得体会 篇6

在当前社会,改革工作进入攻坚时期,内部问题、外部环境都存在对我国我党的考验和挑战,树立全民法制观念、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奠定我国更好发展之基础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在反腐工作中,以法治推进反腐,建立健全反腐败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并使其刚性运行,才能实现国家治理腐败体系和治理腐败能力的现代化,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才能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

建构法治反腐机制要做到促进官员“不愿腐”。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依法治国必然要求依法治官。只有依法治官,促进官员自觉树立法治理念,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行使权力,模范遵守党纪党规和国家法律,提高依法办事能力,才能保证官员廉洁自律。依法治官必须从严管理好党员、干部队伍。只有从严管理好党员、干部,才能使党员、干部成为全社会的表率。

建构法治反腐机制要做到促进官员“不能腐”。依法治国必然要求依法治权。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深化腐败问题多发领域和环节的改革,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能腐的防范机制。要行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由此推进实现党规党纪与国家法律的有机衔接。

有关法治的心得体会 篇7

关键词:PPT,课件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运用多媒体上课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制作课件也已成为每位老师的一项必备基本功,PPT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然而课件毕竟只是起辅助教学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教师。那么,课件的设计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1 课件的必要性

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要有利于学生的学。所以,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课件的教学价值,即这堂课是否有使用课件的必要。所以一般,在确定制作课件的内容时,要注意选取那些没有演示实验或不容易做演示实验的较抽象的教学内容。例如,数学概念、定义等知识都比较抽象,这给学生理解、掌握它们带来一定的困难。若用计算机的动画来演示,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而且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理解、掌握它们的本质属性。

2 课件的易用性

一堂课的时间有限,不能使教师和学生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课件的调试和控制上。因此,课件要易用,要有友好的操作界面,运行稳定,并有及时的交互应答。不能把课件变成电影,一放到底,要注重学生的学,让学生的学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

3 课件的艺术性

一个课件的演示既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更应使人赏心悦目,让人获得美的享受,应有较高的艺术性。那么一个好的优秀的PPT课件需要有以下几点:

1)PPT课件的首页:首页是一个PPT课件等待正式上课前使用的一个页面,内容要简明,但可以稍华丽一点,一幅符合主题的画面加上一段动起来的简洁的欢迎词,再配上一段轻音乐或符合主题的其它音乐。但要设置完整,让音乐能一直播放,并且在开始上课时能自动停止。

2)PPT课件的目录:PPT课件的目录要简洁。完整的目录应该具备:标题、导航条和退出按钮。

这个页面的特点是内容丰富,风格简洁、统一,整体色调要较平和,让人看上去一目了然。在目录里应该还有一个退出按钮,使整个PPT课件随时可以通过目录退出到结束界面,而不是一路播放到最后一张退出。

3)对文字的处理应合理:一般在PPT课件中少不了文字这块内容,有时只有少数的几个作为注解,有时需要很多文字,在处理文字时要注意:文字较少时可采用相对较大的字号,可在空的地方插入一些不太容易引人注意的图片或gif小动画。文字较多时注意不要让文字布满整个了屏幕,没有给边缘留下足够的空间,会给人以一种压迫感。

4)对图片的处理要注意效果:在处理图片时,要注意结构、布局要合理。一个页面里有较多的图片同时出现时,图片和图片之间不要有重叠,并且尽量对齐,或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松紧要得当;图文混排时要注意重点突出,不要让陪衬的其它配件喧宾夺主,文字尽量不覆盖在图案上;自定义动画设置要完整。

5)按钮的设置要统一:在PPT课件中按钮相当于日常生活中的交通工具,它可以采用文字、图片或图标来设置。

一般来说在主目录里除“退出”按钮以外都采用文字来作为按钮(即导航条),而在具体的内容里,一般采用图标作按钮。在设置时要注意:按钮的大小、位置要适当。尽量放在底部角落里,不要覆盖在要表达的主要内容上。按钮尽量不要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但在需要时能让操作人很容易的找到,而且效果相同的按钮尽量使用统一图标。

6)整体色调、风格要协调:一个优秀的PPT课件其整体的色调、风格应该是相统一的,主要体现在对背景色的处理上,切忌花哨、凌乱。没有特别的需要一般不要更改背景设置的色调或风格。可以通过设置“背景—填充—效果双色渐变”里的各种渐变来设置你的PPT课件背景风格,设置时要尽量不要改变基本色彩,但可以采用不同的渐变,来达到和谐但不单调的目的。

7)设置超链接、动作要完整:一个完整的PPT课件中存在着大量的超链接和动作,在设置完这些链接和动画以后一定要通过播放来检查一下链接和动作的正确性,以防出现死链或不应有的动作,这是保证一个PPT课件质量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4 结束语

在制作PPT课件前必须要进行精心的准备,要认真钻研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切不可将书本简单地电子化。而且对PPT课件的使用一定注意要适度,适当地使用PPT课件能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和新的气象,能增大课堂的容量、活跃教学气氛、使教学内容更直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但是,如果过度使用PPT,也会带来了新教学问题,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养成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的不好的学习习惯。因此,精心制作优秀的PPT课件,适度地恰当地使用课件,即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可以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有关法治的心得体会 篇8

【关键词】新课标  教学体会  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70-01

对课标的结构进行改革,是为了可以更好实现高中教育中的培养目标。可以将课程中设计的内容的时效性以及选择性还有基础性都能有一定的体现。同时也是对课程管理以及实施还有评价多方面的变革。这是对学校以及老师在教学改革上的考验,下面就针对新课标改革后进行教学的体会以及反思。

一、通过对高中生物新课标体系分析,总结其对教学的影响

(一)生物课程结构变化,提高生物教学的地位

通过整体的课程结构方面的设计分析,高中的生物课程是同所有的自然学科的课程一样归属于在科学的领域内,在必修的部分相应的要求是同数理化同等的分配的。這有利于改善我国在长期的教育中,存在的偏重对理化方面的教育,轻视生物的教育的畸形现象。使得生物的教育与理化同等的重要,恢复了生物科学的教育地位以及尊严。这同时也提醒着生物教师身上肩负着,科学课程教师的使命。因此要依照科学的教育规律进行教学。

(二)新课标生物课程内容的加深,对生物教学使命的加重

目前新课标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由六个模块组成,其中包括三个必修的以及三个选修的部分组成。对在教学内容中的深度以及广度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比如说,在以往的教学中从来没有将36个学时都用来对分子以及细胞,还有以传统进化,稳态以及调控这些方面进行学习。现在随着学时的增加,课程中的内容相对变的更加的集中,教学的广度也有所扩充。

在选修课程中,也分了很多的大型的生物工程,但是对生物技术方面的实践以及生物科学,还有社会这些元素都没有专门的设立相应内容。新的课标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了相应的扩充。这样可以将高中生物教学的地位在学校的教育体系中有所提高。虽然高中时针对大众的一项基本教学内容,但是如果人为的将一门学科的难度以及宽度降低,是很难达到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的目标的。同时也会使得这一学科的地位有所下降。同时对教师来说,如何对学生进行具有深度以及广度的课程教学,如何吊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教师绝对不应该单单只是为了迎合学生的兴趣,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这样是不利于在学生对人生的选择,以及规划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的,这就需要教师精心的对授课的内容进行规划,以及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授课。

(三)对课程的设计要合理

根据国家相关明确的规定指出,对课程要进行合理的有序的安排。在高一年级应该主要进行必修课程的设置,按照一定规律的进行对选修课程的增设,学生可以通过跨班级的方式进行选修。也就是说学生要在高一时将三个必修的知识学完,与过度传统的教学不同,新的课标将学生的学习年级降低了,在学生对于数理化方面的储备基础相对还不足的情况下,使得教学的难度又大大的提高了。同时对于选修以及必修课程的设立,教师直接面对的问题就是,如果没有很好的将必修的内容较好,势必也会大大影响学生对选修部分的选择。教师的教学质量,直接的对学生的兴趣以及专业还有职业方面的选择有所影响。这就考验了教师在各个学科间的竞争,也是对教师的岗位职责的挑战。

(四)教师对教学实践的研究

在国家的方针中明确的提出:鼓励教师对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展开教学方面的研究,让教师的专业随着课程的实施有所成长。对于新课标的制定以及实施,其实相应的是对教学内容的一项改革。这不只需要专家的出面调控,更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通过广大教师共同努力,将新课标的教学实践进行不断的改进以及创新。

(五)对课程资源的要求

如果没有足够的课程资源作为支撑,将很难实现新的课程。对于像生物这样的属于科学领域的学科,就更需要通过进行科学的试验的方式,将课堂同生活相互联系,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信息现代化的要求相应的就比较高。要求要因地制宜的进行教学内容的实施,而不是生搬硬套。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加强对课程的资源方面的开发,以及建设还有创造性方面的利用。

二、有关高中生物新课标教学体会和反思

通过对高中生物新课标内容改革的分析,总结出对教学体系的影响。随着新课标的改革,教学在深度以及广度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过去的教学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标的内容了。在对新课标的教学过程中,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方面的布局规划更加的缜密。在新课标的改革中将初级教育的年限降到了一年级,学生在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的储备不足,大大的加大了生物教师的教学难度。在新的教学体系中对学生综合生物方面的知识有所加深,对新课标的教学更多的强调了教师的作用,也更尊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师绝对不应该单单只是为了迎合学生的兴趣,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这样是不利于在学生对人生的选择,以及规划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的,这就需要教师精心的对授课的内容进行规划,以及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授课。

总的来说对新课标的改革时具有历史性的,有时代创新的举措。在新课标中的教学内容方面,还是存在着很多值得深入解决的问题的,总体的新课标的改革还是具有时代性比较成功的。

在对新课标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后,总结出新的教学目标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就新课标的教学内容的反思以及分析,得出当前教师在新课标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主导地位。新课标的改革是对教师传统教学内容的挑战,如何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是当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对高中生物新课标的改革是成功的,但是在对新课标的教学过程中,对内容的改革也是需要一定时间以及过程的,对新课标的制定以及实施,其实质是对教学内容的一项改革。这不只需要专家的出面调控,更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通过广大教师共同努力,将新课标的教学实践进行不断的改进以及创新。

参考文献:

[1]赵娟.江苏省普通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调查及成因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2.

[2]孙锡英.高中生物课程中对生物科学史料进行探究性教学的思考与实践[D].苏州大学,2012.

[3]陈秀娟.广东省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D].重庆师范大学,2013.

法治兵团心得体会 篇9

下午,二十五团党委中心组成员集中学习,该次学习由团党委书记、政委**主持,团场其他领导和中心组科室领导参加了学习,团党委常委、副政委、武装部长**领学了《兵团法治建设纲要》。

据了解,《法治兵团建设纲要》的制定出台后,是兵团法治化建设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是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兵团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方针和纲领。25团把学习宣传贯彻《法治兵团建设纲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来抓,为团场全面深化改革,努力成为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全团领导干部要紧密联系实际,采取灵活多样、注重实效的学习形式,重点围绕《兵团法治建设》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准确把握纲要的精神实质,将学习贯彻精神与“三严三实”和“四强”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与从严治党的八项要求精神结合起来,持续推动干部作风转变,进一步增强法治观念,为创建平安和谐团场营造良好氛围,积极推动团场法治建设的发展。

教师法治读本心得体会 篇10

工农中心小学

张瑞华

通过学习教师法,我不仅更新了自己对法律的认识,更是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以前的我认为教师就是为社会为学生服务的,吃点亏是可以吞下去,那现在我不会再怎么认为了,因为,每个人都享有一定的权利,“平等”的口号不应是嘴上说说而已,落实到实处才拥有意义,否则有法也等于无法了。同时我也认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前线的教师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教师法》不仅帮助教师得到她们的所得,也让教师有了行为上的准则,只有学习好它才能保证教师享有自己的权利。

在教学工作中,我意识到: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老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学养。有句话说的好:“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用心教、创新教与重复教的效果有天渊之别。

很多时候,我们开展的民间主题活动都牵涉到延庆地区过去的一些风俗习惯、文化背景,包括一些内容诙谐、节奏明快、便于念唱的儿歌、游戏,这些民俗也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没有经历过的。于是,准备、收集主题资料的过程,就是我们学习的过程。

以前的教育活动,总是低估孩子的能力,把活动要求降得很低,担心孩子达不到老师的要求。自从和孩子们一起开展了各种有趣的主

题活动后,我发现,孩子们的能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在开展“好吃的杏”的主题活动中,我在活动区为孩子们投放了不同颜色的杏核,让孩子随意玩。孩子们在摆弄和思考中,出现了多种游戏玩法,如杏核排队(接龙)、杏核找家(分类)、点数、猜猜看、弹杏核„„,有些游戏是我都没有想到的。主题活动的过程,让老师看清了孩子,愿意放手,相信孩子,给孩子留下充分的发展空间。永远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要相信他们是最棒的。

有关法治的心得体会 篇11

一、现实困惑引发深思法治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总和,是指导和调整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方针和原则。从近年来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实际看,法治理念实践上还存在一些困惑和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深思。

(一)片面理解管理与服务的实质。管理与服务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实践中少数人往往将二者割裂开来,没有把握好管理与服务的实质,片面地将“管理”理解为“管住、管制”。市场巡查,以管理者自居,对待市场主体“冷、硬、横、推”。登记注册,以严格把关为名,机械套用法律条规,不敢突破,不愿承担风险。执法监管,以管制为目的,执衷于“封杀式”、“铁面式”、“扫荡式”执法方式,习惯使用查封、扣押等行政强制措施:或片面地将“服务”理解为“服从、迁就”。市场准入,低层次理解发展需求,简单迎合“招商引资”要求,对外资企业、大型企业和外来创业者违法违规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少数地方出现了“零登记门槛准入”以及“先发照后补证”等违法违规做法。执法办案,主动放松执法监管职能,将“宽松环境”等同于“少办案、不办案”或“只办案、不处罚”。

(二)简单把握职权法定原则。职权法定原则,要求我们全面的理解把握立法本意、工商职能,既不能乱作为,也不能不作为。少数工商机关和工商干部教条主义、本位主义严重,履行职责仅从字面、表面和形式上出发,而未从内容、实质和效果上进行思考、谋划。在登记注册上,坐等上门审批、被动“准入把关”的多,主动提前介入、提供引导帮办的少;就事论事的多,主动调查研究的少:轻视信息资源利用的多,忽视高质量建言献策、高层次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少。在执法办案上,“机械办案”,只关注案件本身,不注重案前预警、案中规范和案后帮扶等方面工作;“就案办案”,只关注办案效果,不注重社会效果,使得一些案件不能及时做到“案结事了”;少数干部“被动办案”,线索靠群众举报、行动听上级部署,遇到棘手问题一味上推,不愿办案、也不善于办案。在消费维权上,仅仅注重单个消费纠纷的“止纷定争”,缺少系统的消费研究、消费宣传、消费预警和消费引导。

(三)混淆合法与合理的辩证关系。合法行政与合理行政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合理是合法之下的合理,合法是合理的前提,合理则是合法高层次的判断标准。实践中少数人混淆“合法”与“合理”的辩证关系。简单理解行政执法为“一种手段”,没有按照法律设定履行好执法监管职能,没有把维护良好市场秩序作为工商部门更为重要的价值追求。如对小餐饮、小摊点、小食品店等行业整治中,过多注重了行政相对人的发展权,而忽视了广大群众的安全消费权,致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难以彻底到位。混淆“自由裁量权”,没有根据合理和公正的原则行使自由裁量权。而是根据个人意愿行使自由裁量权。如对同一违法事实、相近或相同的违法情节,行政处罚在同一行政区域、同一执法单位内出现了畸重畸轻现象,严重影响了法律的公平和正义。实施行政处罚时,面对多种行政手段和措施,没有按照必要性、适当性的要求进行合理性选择。

(四)忽视执法目的与效果的统一。少数工商机关和工商干部,重当前目的,轻长远效果。喜欢“运动式”、“突击式”热热闹闹的执法行动,忽视日常监管和长效机制建设。重罚没目的。轻社会效果。少数工商部门把罚没款数、办理案件数作为考核标准,迫使基层干部围绕“罚没任务”,实施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围绕“多办案、多罚没”,不惜“守株待兔”、“不教而诛”。重个人目的,轻法律效果。受市场利益法则影响。极少数工商干部“认人不认法,讲情不讲法”,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办人情案,发关系照。近年来极个别工商干部受到党纪政纪甚至刑事处罚。绝大多数都是因为执法思想不正确,行政执法不作为、乱作为造成的。

二、客观需要呼唤增强法治理念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增强法治理念。对推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增强法治理念,是做到“四个统一、服务科学发展”的需要。做到“四个统一”,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法治理念的最新价值取向。服务科学发展,是工商部门增强法治理念的最终实践目的。近年来。我们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统一”,大力实施“四项工程”(以吸引客商、留住项目为重点,实施效能提速工程;以服务创业、培育品牌为重点。实施富民助企工程;以打假治劣、放心消费为重点,实施诚信创建工程;以争先创优、和谐奋进为重点,实施形象优化工程),推动了全市系统执法思想、行为方式和目的效果的有效转变。取得了双赢效果。2008年。全市系统打击传销、食品安全监管、服务开放型经济等10多项工作受到了省局党组和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同时,全市系统行风评议取得了进位45名的显著成绩,被市委、市政府评为“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和“软环境建设”优胜单位。

(二)增强法治理念,是加强“四化建设”、推进依法行政的需要。加强“四化建设”,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增强法治理念的具体形式,是实现依法行政的重要方式。近年来,我们认真落实“四化建设”要求,全力推进执法办案规范化建设。通过对现行工商法律法规的研读。对新的办案程序、办案制度和自由裁量权的细化硬化,制订出台了《案件管理规范》,使执法监管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法治化。截至去年底,全市系统已连续5年实现行政诉讼无败诉、申请复议无撤销、信访检查无错案“三无”目标。连续5年被市政府授予“依法行政”先进集体。

(三)增强法治理念,是推进“四个转变”、提高执法能力的需要。推进“四个转变”,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是工商干部增强法治理念面临的新挑战。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网络交易、反不正当竞争等领域执法办案力度,积极推动监管领域由低端向高端转变。大力推广“经济片警”监管模式和企业、个体工商户信用分类监管制度,积极推动监管方式由粗放向精细转变。建立健全12315行政执法体系和经济户口管理制度,加大日常巡查力度,规范专项检查行为。积极推动监管方法由突击性、专项性治理向日常监管转变。加快执法办案装备更新力度,积极推动监管手段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有效促进了依法监管、科学监管。去年,我们在应对处置“三鹿奶粉事件”中,精心部署、精抓严管、精细维权,共清理下架和退市问题奶粉215吨,金额达613.4万元。受到了省局党组和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肯定。

(四)增强法治理念,是实现“四高目标”、加强队伍

建设的需要。实现“四高目标”,是工商行政管理队伍做到“三个过硬”的重要保证。增强法治理念。是实现“四高目标”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们坚持把法治理念贯穿到教育培训、考核评比、选拔使用等队伍建设各个环节。坚持季季有讲座、月月有培训,邀请名师学者作法治专题讲座,增强干部职工法律素养,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能力。坚持“五比五论”,即:比项目论成效、比实绩论英雄、比贡献论高低、比发展论岗位、比规范论清廉,有效推动了全市系统文明执法、公正执法、科学执法。

三、着眼实际科学践行法治理念

联系工商行政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增强法治理念应重点突出“五个坚持、五个增强”。

(一)坚持改进管理、优化服务,切实增强服务大局理念。工商部门作为国家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职能部门,要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步持续发展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要牢固确定服务大局的理念,尽快从“收费时代”所形成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中转变过来。一要从单纯登记向注重帮扶引导转变。积极引导各类投资者、创业者从事本地区、本区域鼓励发展、优先发展的先进产业。从事高技术、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的先进产业,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积极引导投资者、创业者向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集中,向优势企业、大型企业集中,推动资源集约、产业集聚。积极引导投资者、创业者提档升级,推动致富能人向个体大户、个体大户向私营企业、私营企业向有限公司跨越发展。二要从单纯监管向强化行政指导转变。在行政许可上,努力做到“信息公开、及时提醒、引导帮办”;在监管执法上,努力做到“预防为主、重在疏导、轻违告诫”;在维权服务上,努力做到“加强调解、完善自律、推动和解”。三要从单纯执法向提高社会效果转变。从有利于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维护企业职工合法利益、促进经济社会秩序稳定出发,进一步规范执法、文明办案。依法妥善处理涉及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案件,及时提供法律支持和工商服务,推动中小企业健康成长,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坚持规范办案、公正执法,切实增强依法行政理念。依法行政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生命线”。增强依法行政理念,首先要做到合法行政。要遵循职权法定原则,使工商机关的监管执法行为始终限定在法律赋予的行政职权范围之内,不能越权行使。要准确地适用法律,在实体上不办错案。要牢固树立程序意识,严格按程序办事。既不能为提高工作效率人为简化程序,也不能为严格把关人为增加程序,要在法定程序内勤勉行政,提高行政效率。其次要合理行政。合理行政也是依法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的要求。合理行政不仅要求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条件、种类、幅度下实施行政行为。而且要求行政行为要体现立法的宗旨、目的、内在精神,准确地适用法律。合理行政不仅要求我们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而且要求实施行政行为的手段和措施要适当。实施行政处罚时,面对多种行政手段和措施,应按照必要性、适当性的要求,进行合理选择。

(三)坚持心系百姓、以人为本。切实增强执法为民理念。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工商部门的各项职能都关系民本、民生,关联公平、公正。是百姓生活中的“经济卫士”。执法为民,就是要始终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执法为民理念,就是要以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为己任,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坚持监管与维权的统一,保障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四)坚持和谐执法、科学监管,切实增强公平正义理念。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和市场经济进程的推进,人们的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个性意识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现代平等意识开始形成,相应地以往所极为看重的“阶级尊严”逐渐过渡到了“个体尊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要任务就是要建立公平的社会。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是各种政治和经济利益在全体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很多事实表明。严重的社会不公。明显的两极分化,势必导致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和社会阶级之间激烈的利益矛盾,社会和谐就随之失去了制度的保障。因此,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公平要求权利平等,分配合理,机会均等和司法公正。工商部门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以执法的公正维护社会正义;要和谐执法,科学监管。做到监管与执法的统一;要使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地进入和退出市场,平等竞争,制止垄断和不争当竞争行为,维护公平的交易秩序:要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保障相对人行使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要秉公执法,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五)坚持加强引导、强化教育,切实增强坚持党的领导理念。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政治性的具体体现。增强坚持党的领导理念,就是要做到“三个确保”。一是要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工商工作最新动态及时传达到每一个工商干部:二是要确保党的各项要求在工商部门得到最有效的实施:三是要确保党的领导始终贯穿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始终,使每一名工商干部都能自觉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四、常抓不懈牢固树立法治理念

增强法治理念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一项长期任务,贯穿于法治化建设的始终。我们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紧扣主要环节,循序渐进,使广大工商干部牢固树立法治理念。

(一)基层是重点。基层是我们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沿阵地。长期以来,一方面由于收费成了基层的主要任务,不少基层一线人员为了完成收费任务,形成了“收费等于监管,收费代替监管和只收费不监管”的错误观念,法治观念淡薄;另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基层工商干部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工作经历单一,年龄较大,对法治理念难以真正理解,实践中难以把握,因此要增强法治理念必须从基层抓起,并作为重点进行突破。要引导基层人员尽快从收费时代形成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工作习惯中解脱出来,把增强法治理念作为基层工作转型的重要任务,将法治理念的基本精神和原则要求贯彻落实到基层工作的全过程,使法治理念尽快在基层扎根。

(二)领导是关键。增强法治理念是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最基本的素质要求,也是领导干部党性和原则性的具体体现。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在一个单位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人治还是法治主要体现在领导干部身上。建设法治型工商,决不允许一部分人受到法律的约束,而另一部分人或少部分人成为法外之民的现象存在,那种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法律只管民,不管官;只管别人,不管自己,将自己视为“法律之外”的“特殊公民”的思想观念,必须彻底拆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率先垂范。带头增强法治理念。科学践行法治观念。

(三)创新是源泉。实践没有止境,法治理念创新永不停步。法治理念是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封闭的、固定的。一定阶段所称“法治理念”只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尤其是我国整个国家还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处于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的不断推进。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自身也处在改革、转型的时期,法治理念也要不断创新。只有创新。法治理念才有不竭的源泉。我们要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和工商行政管理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赋予法治理念不同的内容。提出不同的要求。用符合时代要求的法治理念。引领法治实践。

上一篇:高三期中考试后家长会学生发言稿下一篇:八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