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解释的种类

2024-08-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法律解释的种类(通用9篇)

法律解释的种类 篇1

法律文书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1)按文书制作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侦查文书、检察文书、裁判文书、公证文书、仲裁文书、律师实务文书等;

(2)按文书具体功能的不同,可分为报告类文书、命令类文书、通知类文书、决定类文书、裁判类文书等;

(3)按制作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文字叙述式文书、填空式文书、笔录式文书和表格式文书;

法律解释的种类 篇2

关键词:法律发展,法律危机,法律解释

一、法律发展的危机

“我感到我们正处在法律价值和法律思想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在这种危机中,我们整个的法律传统都受到挑战。”[1]伯尔曼这一满怀忧患的论断警醒着世人:西方法律价值和法律思想所锻造出的千年传统已经被人淡忘,曾经的法律制度、法律价值和法律概念面临着巨大的威胁。我们发现,政治势力可能在法官选任过程中系统地进行意识形态测试以筛选候选人。[2]

(一)西方法律发展危机的表现

外部因素与内在逻辑的共存与竞争意味着,如果政治等外部因素强势地驱使法律前进,那么法律发展的内在逻辑性将会受到排挤而趋向边缘化,人们便会将对法律本身的注意力转移到外部因素上,放弃对于法律的尊重。伯尔曼的忧虑正在于此。

(二)西方法律发展危机的后果

也许有人会用这样的社会法学观点,为外部因素的干扰而辩护:法律是满足社会需要的重要手段,人类社会在近百年来急剧变化,法律亦随之发生变化,此乃理所当然之事。但是,这一看法未能准确地说明法律的功能,因而也无法意识到法律发展危机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因为,法律的主要功能并不在变革,而在于建立和保持一种可以大致确定的预期,以便利人们的相互交往和行为。[3]

(三)中国的法律发展危机

西方学者对于西方法律发展的忧虑,引发了我们对于中国法律发展的思考。中国究竟有没有遇到与西方相类似的危机呢?通说认为,基于中西方的这些区别,断言西方法律发展所面临的危机会在中国产生,恐怕是不能成立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法律发展就不会面临危机:首先,在法律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其超长时间的了解导致人们对历史上法律表现出的局限性极其熟悉,还导致一种安全感,这促成人们患上对其益处的健忘症。其次,法律体系是静态的,尽管它能对外部因素造成的些许限制,还远远不能凸显出动态的法律发展的内在逻辑性。最后,西方法律文化的冲击对中国法律发展的影响。结合以上三点可以发现,中国法律发展所面临的危机甚至比西方更为深重。

二、化解危机的三种方案

“一个社会每当发现自己处于危机之中,就会本能地转眼回顾它的起源并从那里寻找症结”,[4]西方还可以从自身的历史中寻找化解危机的方法,而中国将如何应对呢?可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而提出三种化解危机的方案。

(一)限制政治权力

政治权力是妨碍法律发展内在逻辑性的主要因素之一。那么,能否采取措施限制政治权力以保护法律发展的内在逻辑性呢?政治权力以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还是侧重于在静态的法律体系下限制自己的权力,而并非意味着在动态的法律发展中就一定会尊重法律发展的内在逻辑性。因此,以限制政治权力为中心,树立法律发展的内在逻辑性,不符合政治权力的特性,不适合作为化解危机的方案。

(二)扩大司法权力

在维护法律发展的内在逻辑性时,司法权力有显著的优势。然而,应当注意到:第一,司法本身即具有被动消极的特征,不利于其如同政治权力一般,主动出击,大包大揽地解决所有社会问题。第二,司法权力的管辖事项是有限的。一旦当事人将其争议提交法院,他们极有可能参加到了一种零和游戏中,必须要分出输赢胜负。[5]另外,盲目扩大司法权力,使其参与到自己无力解决的社会事务,甚至会导致司法权力与政治权力相混同,非但起不到确保法律发展内在逻辑性的作用,反而为政治权力干预司法权力打开了缺口。

(三)依靠法律解释学

法律解释肇始于古罗马。《十二铜表法》见证了法律解释与法律发展的紧密联系。古罗马法学家在解释《十二铜表法》的过程中,引申出大量的多种多样的连编纂者都梦想不到的法律准则。就这样,直到一千年后《国法大全》颁布,《十二铜表法》也未曾更改过一词,但人们总能从中读出新鲜的精神。[6]解释发展了《十二铜表法》,使其与社会的发展保持同步。而在当代,法律发展所遇到的危机,也可以利用法律解释加以解决。中国的法律发展应当以法律解释为中心。

三、法律解释的三重优势

可以预见,法律解释将凭借着这三大优势推动中国法律发展,而法律发展也只有以法律解释为中心才能使外部因素、内在逻辑形成合力,平稳地渡过危机。

(一)解释原则的优势

一般认为,解释原则有合法性与合理性两种。两种解释原则的适用孰先孰后,涉及了政治权力与司法权力的范围。正确理解解释原则,能够修正限制政治权力、扩大司法权力的危机化解方案。

解释的合法性原则是指立法居于司法之上,因此法官的法律解释必须受到法律文本的约束和限制。但是它具有很大的缺陷:第一,崇尚立法至上。第二,不能认识到良法恶法的区别。第三,脱离现实情况。

解释是否超出法律的限制,这一问题往往只有凭借合理性的判断才能回答。法律不可能成为绝对的指南,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应在何时选择这条或那条既有规则解释或指引判决。而法律发展的内在逻辑性之所以重要,也是因为稳定人们的预期,使大家接受一种相对合理的变化。因此,解释的合理性原则应当位于合法性之先,只有依靠合理的解释才能发展法律。

(二)解释主体的优势

虽然法律解释主体非常广泛,可以包括法官、学者、其他法律职业者乃至于普通人。但是法官在法律解释上占据主导优势,这使得法律解释不会成为学者的专利。具体来说,法官之所以在法律解释上占据主导优势,是因为:第一,从思维上看,在进行法律解释时,法官面对的是现实案件,而非像学者一样进行沉溺于大量的虚拟案件之中。第二,由于法律解释活动蕴含主观色彩,因而不同学者可能会在同一解释问题上给出南辕北辙的答案,这会动摇人们对于法律解释的信心。第三,只有法官的解释才能直接影响到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因此,法律解释的适用主体应当是法官。通过法官的法律解释才能真正联结立法、司法和法学三个维度,促使法律有机发展。

(三)解释方法的优势

可以说,法律解释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但是它借助了一套独特的方法将自己的价值判断包裹起来,这就使得法律解释避免了外部因素对法律发展的直接干预。它仍然重视既有法律,同时注重法律对外部因素的适应,真正维护了法律发展的内在逻辑性。

四、结语

法官的法律解释具有独特的优点,能够调和法律发展中内在逻辑性与外部因素的矛盾,稳定人们的预期,化解中国法律发展所面临的危机。中国法律发展,应当抓住法律解释这个中心。因此,法律的发展需要依靠漫长的司法实践、依靠一代又一代法官在具体案件中的法律解释。

参考文献

[1][美]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M].贺卫方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38,39.

[2][美]塔玛纳哈.论法治——历史、政治和理论[M].李桂林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138.

[3][4]朱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7.

[5]王利明.从足球裁判看司法公正[N].人民法院报,2012-09-04.

法律解释的种类 篇3

关键词:渎职职务犯罪;种类;法律特征

一、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一)徇私舞弊不移交形事案件罪的概念及法律特征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行政机关正常的行政执法活动和执法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

相当一段时期以来,一些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以罚代法的现象比较严重。这种行为亵渎了法律的尊严,损害了国家行政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形象,在社会上造成了相当不良的影响。行政机关为牟取本单位利益,对应当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以行政处罚代替刑罚,由上级机关或者有关部门责令纠正;拒不纠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给予行政处分;徇私舞弊,包庇纵容违法行为的,比照《中华人民共和人民共和国刑法》专门增加规定了询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2.犯罪主体是行政执法人员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特殊主体的犯罪,只有行政执法人员成为本罪的主体,其他人员本能构成本罪。所谓“行政执法人员”,是指在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如公安人员、税务人员、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等。

(二)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认定

实践中办理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求刑事责任而不移交案件时,应注意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与工作失误之间的界限。工作失误的情况在实际中经常发生,如今的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欠缺,对此,应予批评教育,并采取相应的改正措施,但对行为人不应技犯罪处理。

二、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罪

(一)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罪的概念及法律特征

1.侵犯的客体是公司、证券的管理制度

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对不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募集股份、股票上市和债券发行的申请予以批准,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公司登记机关对不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登记申请予以登记,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实施了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的行为,即对明知不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公司设立、登记申请或者股票、债券发行、上市申请,予以批准或者登记的行为。关于公司设立、登记和股票、债券的发行、上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有明确的规定。

3.犯罪主体为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罪是特殊子体的犯罪,只有国家有关入管部门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才能构成本罪。根据有关规定,公司设立的登记工作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必须经过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时,必须向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提出申请。

(二)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的认定

1.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行为的罪与非罪界限

根据刑法的规定,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的行为必须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才按犯罪处理。虽然实施了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的行为,但情节较轻,尚未造成实际损失,或者损失未达到重大的程度的,不应按犯罪处理,而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其他有关规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党政纪处分。

2.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罪与滥用职权罪的界限。

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罪与滥用职权罪均属特殊主体的职务犯罪,同是故意犯罪,都是滥用职权行为,并都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了重大损失。二者的主要区别:一是主体不同。前者为负责公司设立、登记或者股票、债券发行、上市审批工作的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后者则包括所有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二是行为方式不同:前者表现为对不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公司设立、登记申请或者股票、债券发行、上市申请,予以批准或者登记,后者的表现形式则很多,总的来说,表现为超越职权、按自决定、处理无权决定和处理的事项或者故意违法处理公务。

三、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

(一)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的概念及法律特征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税收征收管理制度

长期以来,在实践中,也有少数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对工作不认真负责,无视法律和各项规章制度,在工作中出于私情私利,枉法渎职,对明知依法应当征收的税款不予征收或者擅自决定免收;或者不按规定的数额征收税款,故意少征或者擅自减收税款,这些行为造成国家税款大量流失,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所以,刑法规定了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这一新罪名,并规定了相对较重的刑罚。

2.在客观上表现为徇私舞弊,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如数征收应征税款,是税务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定职责和义务。征收税款是一项十分严肃和复杂的工作,它要求税务人员在工作中必须认真、仔细、严格依法办事,对每一个纳税人的纳税资格、应税税额,是否已经纳税、已纳税的数额及纳税的时间等,都应进行严格认真的审查、记载和核实,否则,就会使国家税收遭受损失。

(二)构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的认定

1.要注意分清罪与非罪的界限

根据刑法的规定,询私舞弊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的行为,只有因此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的,才构成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如果行为人的行为致使国家税收遭受的损失尚未达到“重大”程度的,不能按犯罪论处。

2.要注意区分罪与罪的界限

国家有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罪有时也会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这时该罪与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较为相似,二者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两点:①侵犯的直接客体不同。国家机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罪所直接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秩序,而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所直接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税收征收管理制度;②二者的犯罪主体不尽相同。前者犯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后者的主体仅指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不能成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的主体,二者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法律解释与法律漏洞的填补 篇4

中国政法大学2002级法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姬晓红

前 言

法律规则是以高度抽象、概括的规范和概念的形式出现的,而规范和概念又是以文字的形式表达的。因此许多法学家认为自从有了成文法,就有了对法律的理解和解释活动。然对成文法的解释绝非一件易事。欲使成文法能够最大限度的释放其光芒,解释者不仅要解读法律规范和法律体系的各个层面,亦需要以犀利的目光直视和剖析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以及自身的价值体系和理论框架,因此法律解释学以其实用性、技术性和知识性的特点作为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荣登历史的舞台,改变了以往将法律解释仅仅局限在简单的文本解释的情况,而将视野投向以司法适用中的规则和事实的互动关系为内容的深度阐释。本文作者通过阅读数本专家名作,对法律解释、法律漏洞以及法律漏洞的补充有了一个粗浅的认识,遂作此文。

一、法律解释

“法学之目的,实不应仅以研究成文法为己足,而应研究探寻居于指导地位之活生生的法律,据以论断成文法之善恶臧否”。 故法律解释的目的“并不在于单纯地理解既存的法律文本、解释法律规则,而在于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个案事实,由法官得出有说服力的判决”。 也就是说法律解释的目光应驻足于现实中的成文法,同时应该兼顾法律的稳定性和法律的理想即公平、正义,最终使成文法的功能在司法中得到最大的发挥。我认为法律解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一)、狭义的法律解释

传统的法律解释亦即狭义的法律解释,是指当法律规定不明确的时候,以文义、体系、法意、比较、目的.、合宪等解释方法,澄清法律疑义,使法律含义明确化、具体化、正确化。狭义的法律解释重在在文义的限度内探究立法者的意图,分为文义解释、体系解释、法意解释、比较解释、目的解释及合宪解释。文义解释是指依照法律条文的表面意思以及通常的使用方法所作的解释。其依据是法律规范属于社会规范,由于其针对的对象是社会的全体社会成员,因此除了个别的专业用语有其特有意义作解释外,应当以文句所具有的通常意义作解释。文义解释在法律解释上有其不可磨灭的意义,因为无视于法律条文就会使法律有名无实,法律也将失去其安定性。但是拘泥于文义解释,固步自封,奉法律文字为金科玉律,就会导致法律僵化,使法律成为“死法”。体系解释是指以法律条文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即依其编章条款目的前后关联位置或相关法条的意思阐明规范意旨的解释方法。体系解释可以分为扩张解释、限缩解释、反对解释、当然解释四种。体系解释能够维护法律体系之一贯及概念用语的一致,在法律解释上确具价值。但是如果利用解释过于机械,拘泥于形式,就会忽略法律的实质目的。法意解释又称历史解释或沿革解释,是指通过探求立法者制定法律时的价值判断以及其作此价值判断所希望实践的目的来作解释。法意解释要参考立法过程中的一系列记录、文件、备忘录等,对立法者意思的理解不应为立法者当时之意思,而应为立法者处于今日所应有的意思。该解释具有“范畴性功能”,可划定文义解释的活动范围,使文义解释不至于离经叛道。比较解释是指参酌外国立法及判例学说,作为诠释本土法律的参考资料,以实践其规范目的的解释方法。比较解释并非仅比较多国的法律条文,且更多的是比较各国相关的判例学说,从而窥探法律的本意,进而适应时代的潮流。目的解释是以法律规范目的阐释法律疑义的方法。法律规范的目的在于维护整个法律秩序的体系性,个别规定和多数规定都受规范目的的支配。通过目的解释,各个法律条文间的不完整性、不完全性均能完整顺畅而且没有冲突。目的解释与法意解释的不同在于,前者从法律目的着眼,重在阐释法律的整体意旨,法意解释则从历史沿革的角度出发,重在探求个别规范的法律意旨。合宪解释是指以较高级别或宪法的意旨对位阶较低的法律规范意义解释的方法。这种解释方法意图通过实践位阶较高的法律规范的目的,使法律秩序井然有秩。

此外还有论理解释。“典型的法律解释是先依文义解释,而后再继以论理解释。非如此解释,为非典型的解释方法”。 论理解释又称社会学的解释,与体系解释相同,是以文义解释为基础的,当文义解释有多种结果时,为使法律条文明确化而使用的一种操作方法。论理解释与体系解释的区别在于“乃体系解释在确定文义的涵义时,需考虑法律条文间的各种关联关系,使

法律关系主体的名词解释 篇5

1.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按照法律关系产生的依据、执行的职能和实现规范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调整性法律关系是基于人们的合法行为而产生的、执行法的调整职能的法律关系,它所实现的是法律规范(规则)的行为规则(指示)的内容。调整性法律关系不需要适用法律制裁,法律主体之间即能够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如各种依法建立的民事法律关系、行政合同关系等等。保护性法律关系是由于违法行为而产生的、旨在恢复被破坏的权利和秩序的法律关系,它执行着法的保护职能,所实现的是法律规范(规则)的保护规则(否定性法律后果)的内容,是法的实现的非正常形式。它的典型特征是一方主体(国家)适用法律制裁,另一方主体(通常是违法者)必须接受这种制裁,如刑事法律关系。

关系二

2.纵向(隶属)的法律关系和横向(平权)的法律关系。按照法律主体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不同,可以分为纵向(隶属)的法律关系和横向(平权)的法律关系。纵向(隶属)的法律关系是指在不平等的法律主体之间所建立的权力服从关系(旧法学称“特别权力关系”)。其特点为:(1)法律主体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如亲权关系中的家长与子女,行政管理关系中的上级机关与下级机关,在法律地位上有管理与被管理、命令与服从、监督与被监督诸方面的差别。(2)法律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具有强制性,既不能随意转让,也不能任意放弃。与此不同,横向法律关系是指平权法律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其特点在于,法律主体的地位是平等的,权利和义务的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任意性,如民事财产关系,民事诉讼之原、被告关系等。

关系三

3.单向(单务)法律关系、双向(双边)法律关系和多向(多边)法律关系。按照法律主体的多少及其权利义务是否一致为根据,可以将法律关系分为单向法律关系、双向法律关系和多向法律关系。所谓单向(单务)法律关系,是指权利人仅享有权利,义务人仅履行义务,两者之间不存在相反的联系(如不附条件的赠与关系)。单向法律关系是法律关系体系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其实,一切法律关系均可分解为单向的权利义务关系。双向(双边)法律关系,是指在特定的双方法律主体之间,存在着两个密不可分的单向权利义务关系,其中一方主体的权利对应另一方的义务,反之亦然。例如,买卖法律关系就包含着这样两个相互联系的单向法律关系。所谓多向(多边)法律关系,又称“复合法律关系”或“复杂的法律关系”,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相关法律关系的复合体,其中既包括单向法律关系,也包括双方法律关系,例如,行政法中的人事调动关系,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法律关系,即调出单位与调入单位之间的关系,调出单位与被调动者之间的关系,调入单位与被调动者之间的关系。这三种关系相互关联,互为条件,缺一不可。

关系四

法律解释问题论文 篇6

它是法律实践的核心环节,是连接立法与司法的桥梁。

围绕着法律解释,萨维尼、德沃金等西方法学家们都有非常精辟的论述和激烈的争论,我国理论界对此进行广泛地了介绍和研究。

第一部分是法律解释的法理释义,分析了法律解释的涵义,从法理角度肯定法律解释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是分析司法过程中法律解释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一部分提出解决办法:利益衡量本身作为解释方法之运用。

[关键词]法律解释;法理释义;利益衡量

一、法律解释的法理释义

1.大陆法系法律解释的涵义

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为法律解释的出发点,以注重法律的原意为基础。

梅利曼对此也做了描述:“大陆法系审判过程所呈现出来的画面是一种典型的机械式活动的操作图。法官酷似一种专业书记官,他的作用也仅仅在于找到这个正确的法律条款,把条款与事实联系起来,从法律条款与事实的结合中会自动产生解决办法,法官赋予其法律意义。于是,整个审判过程被框于学究式的形式逻辑的三段论式之中。”

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基本工具,社会应该尽可能地置于法律的控制之下,因此,法律推理的出发点与基础是成文法,法律解释活动应以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为前提。

法官为了表示对法律的尊重与立法机关的尊重,在一般情况下通常运用语法解释、逻辑解释等手段来确立并把握法律的意义,如果当法律规范中某些词语或条款出现歧义或疑问时,法官们通常借助于历史解释方式同以前的情况来说明并分析手头的情况。

大陆法系禁止法官解释的一切努力都无济于事是因为立法机关事实上无力应对这些极其琐碎的解释活动,而法官对于复杂的案件又不得不进行法律解释。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立法机关被迫考虑承认法官的法律解释权,并对其进行了限制。

2.我国法律解释的涵义

我国的法律解释体制从苏联的模式而来,还有着自身的特点。

从陈金钊先生的《法律解释的哲理》和张志铭先生的《法律解释操作分析》的归纳来看,就有十余种之多。

我们对这十余种关于法律解释的定义进行分析,概括起来它们可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l)解释主体包括立法者、司法者、法学家、公民、社团等;(2)解释对象,包括法律文本、制定法、法律条文.法律规范、法律、法规、习惯法等;(3)解释的功能,包括说明法律,完善和补充法律,揭示法律的意义,说明法律适用等;(4)解释的场景,包括法律适用、法律实施、具体解释、抽象解释、事后解释、事前解释等。

每种定义都有对于以上某个方面的侧重。

对于各学说法律解释定义的不同认识,究其原因关键在于解释的主体不同,正是由于主体不同,从而导致了解释对象、功能、目的的差异。

比较分析上述法律解释的涵义,笔者认为我国的法律解释应该分为广义和狭义的法律解释,广义的法律解释包括任何主体对法律的理解,其形式也是不固定的,即有权机关所作的解释才是法律解释,司法实践中的当事人并不是法律解释的主体,不能进行随意解释。

二、法律解释存在的问题

1.解释方法排序的合理性质疑

司法是一门实现正义的艺术,司法方法就是有关实现司法正义的技术。

司法理念需要我们重视司法方法。

解释方法是解释者为了达到一定的解释目的而进行的划分。

关于法律解释方法的排序问题,学界比较认可的观点是:文义解释优于其他解释方法最先适用;当文义解释的结果出现质疑,才考虑逻辑解释和体系解释;当这些解释结果尚存在怀疑时,再考虑历史解释和目的解释;用尽这些解释方法仍不能得出确定结论时,方考虑社会学解释和比较法解释。

我们不得不承认学界的这种排序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为法官提供了可行性的选择方案。

但是解释方法的排序规则并不能从根本上为法官的决定提供方法论指导。

2.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冲突

实质合理性和形式合理性的冲突是法理学的轴心问题。

两种对立的司法理念之所以能够长期对峙, 就是因为两种司法理念各有千秋,这与司法追求形式合理性和追求实质合理性各有利弊是分不开的。

追求形式合理性是司法区别于其他行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如果司法过程被掺杂进太多法律之外的因素, 法官的判决乃至法律自身就会变得相当不确定。

与此同时, 伴随着法律不确定而导致的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泛滥, 恣意擅断和徇si舞弊也极有可能乘虚而入。

无论追求形式合理性还是追求实质合理性, 对于司法而言都是有利有弊的。

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之间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的矛盾关系。

因此, 司法必须在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之间谋求最大的交换值, 必须在稳定与变动、保守与创新、原则与具体、整体与部分这些彼此矛盾的因素之间寻找一个恰当的均衡点。

这就是司法的终极智慧。

三、利益衡量本身作为解释方法之运用

利益衡量方法主要运用于疑难案件的处理当中,它是法律解释的一种重要方法。

由于“法院的最后判决依据的不是法律条文,而是利益衡量初步结论加找到的经过解释的法律条文。”为了使利益衡量方法更好地服务于疑难案件的法律适用,结合司法实践,可以将法官在法律解释中进行利益衡量的过程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

1.利益的调查与分析

首先确定案件争议及所涉及的各种利益,包括当事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两个方面。

通过对案件进行利益分析,明晰和厘定案件事实中所包含的利益关系,可以确定利益的权利基础和价值基础。

2.利益的权衡与取舍

对此争议问题看法律是否有明确规定,如果在没有法律明确规定或者适用该法律规定将明显导致个案不公的前提下,依据普遍认同的利益等级标准及特定情境下的独立判断,对争议各方当事人的利益进行权衡。

一方面对各方利益进行实质合理性判断,从法的精神、法的目的价值、法的规范意旨、法的社会实效、执政党的政策、社会普遍的道德准则以及正义观念等出发进行价值判断。

从根本上讲,对利益的权衡与取舍是为了保持实质合理性与形式合法性之间的平衡。

3.寻找结论的法律依据

利益衡量作为“方法”的最后一步,是对该确定性法律结论加上法律依据。

“为了做出一个正义的判决,法官必须确定立法者通过某条特定的法律规则所旨在保护的利益。在相互冲突的利益中,法律所倾向保护的利益应当被认为是优先的利益。”当作出实质判断哪一方利益应当受保护之后,相当于通过利益衡量已经得出案件的实质判断,那么寻找法律依据就成为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如果找到了法律依据,再通过法律推理的方法,很快便得出法律结论。

但有一种情况例外,就是作出实质判断之后,无论如何也找不到法律依据,这种情况表明了该实质判断结果尚未达到合法化的形式要求,应当进一步检讨实质判断的正确与否,考察该结果是否导致对不利一方利益的根本侵害或不合理侵害,考察该结果是否侵犯了一定的社会公共利益,考察该结果是否违背法律的体系化解释,考虑该结果是否违背法律所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最后重新进行实质判断。

也就是说,实质判断与法律依据之间是一种相互校正的关系,有必要时应当对法律解释结论加以修正。

参考文献:

[1]陈金钊. 法律方法论. 中国政法大学出 版社,,第250页.

[2]桑本谦. 法律解释的困境. 法学研究, 第5期.

[3]梁慧星.裁判的方法.法律出版社 年版,第186页.

[4]孙日华. 法律解释主观性的解读.学术 交流,第6期.

[5][美]理查德.波斯纳. 法官如何思考. 苏 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

[6]陈金钊. 法律解释的正确性何在. 山东 大学学报(哲社版),年第5期.

论环境刑事法律解释的目标 篇7

1 环境刑事法律解释目标的概念

关于环境刑事法律解释目标的概念, 可以界定为:由有权的组织或个人在受理环境犯罪个案时, 通过适用环境刑事法律解释进行发现、确定环境刑法涵义及探究其原文含义所要达到的符合环境刑法所规定的应然状态, 进而积极预防和打击环境犯罪, 保护环境法益。这种目标状态是与适用法律解释解决案件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当然, 这也是适用环境刑事法律解释所必需完成的任务。具体来讲, 该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有可适用的法律规范情况下, 确定法律规范内容的作业, 即狭义的法律解释;二是在没有可适用的法律规范情况下的漏洞补充;三是在法律规定因过于抽象一般而不确定情况下的价值补充。 (1)

2 环境刑事法律解释目标的缺失现状

第一, 我国环境立法理论尚不完善。由于我国的环境刑事立法最早散见于新中国成立后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刑法典中, 而在国际社会上环境法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已经迅速发展起来, 再加上我国对环境和生态价值的保护意识由淡漠转为积极, 以及由迫切要求发展经济转为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 经济基础和国家政策使得我国的环境刑事法律体系的逐渐完善也经历了比较长的一段时期。这造成了该部分的法律解释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树立的目标并不明确。

第二, 法官在处理案件时的指导思想不符合时代精神。实践中, 不少法官在处理环境刑事案件时, 都不自觉的以传统的法治理论为指导, 仅仅对法律条文做出单纯的注解, 在个案中释放出法律文本的原意或是立法者在立法时的意思。诚然, 对法条做出注解这一司法活动本身并无错误, 这是司法者和执法者进行执法、司法活动的前提, 也符合依法治国的原则。但是, 如果过于刻板的依照几十年前制定出的法律来对今天的案件进行解释, 就会不可避免的造成对发生在当下的行为的正义价值以及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严重损害。众所周知, 许多在立法时被认为是环境犯罪的行为, 比如类似“投机倒把”行为, 在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 根本就不能认为是犯罪行为。因此, 这种以恢复环境法立法时期的法律涵义和过多的注重环境法本身的含义作为环境刑事法律解释的目标的做法, 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种解释学上的主观说。

第三, 解释的来源太过狭窄。法官对环境刑事立法的狭义解释很可能会只把制定法作为唯一的解释来源, 而忽略了实践对环境法益和对公民环境权应有的保护。如果长期以解析法律文本的固有涵义或恢复立法者的原意作为环境刑事法律解释的目标, 那么我国的环境刑事法律, 乃至整个法律体系都将难以发展, 停滞不前。

3 环境刑事法律解释目标缺失的原因

首先, 法律文本总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瑕疵。环境刑事立法中的用语也会出现哈特所指的"核心范围"、"边缘地带"。此时, 对于法律所不能明确说明和在法律涵摄之外的事实, 如果以恢复立法者的原意为当时的环境刑事法律解释的目标, 尚且可以理解。但是几十年后的今天, 我们难以知晓当初的立法意图。而且, 法律是概括的、抽象的, 是针对一般的状况和一般的人、事、物而设定的。当时环境刑事立法的立法者所制定的法律规范是针对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法律实施状况而设定的。如果以恢复立法者的意图为环境刑事法律解释的目标, 那么重塑当时的社会风貌及法律氛围也是上述假设的先决条件之一。这当然不可能。法律应该且必须与时俱进。

其次, 法律文本字里行间的原意有较大的说服力, 正是这种说服力导致了法律文本被过分的适用。被称为法律的大部分形式都是用文字来表述的, 文字本身带有很大程度的概括性, 这种概扩由于其界定了一类事物, 从而使其具有内容的相对确定性, 而这些确定性又促成了人类思维的规范性。正是人们看到了语言文字对思维的规范性作用, 人们才使用文字来表述法律。但是, 我们清楚的看到, 由文字含义的概括性所带来的确定性只是相对地确定。这种确定性并不能排除概念边缘的不确定性, 也不能排除类范围内的确定性。所以, 我们承认, 在法律的字里行间存在着原意, 其中主要的是文字本身的含义, 但这种原意只是概括性的原意。 (2)

基于这种理解, 环境刑事立法中存在的概括性原意, 法官在司法时不妨反过来将其作为当前某类个案运用该法律进行解释时是否符合客观逻辑与主观经验的判断标准之一, 也就是将其作为司法活动的思维先见, 而不是将其作为判断罪与罚的唯一标准。

4 环境刑事法律解释目标缺失的解决措施

首先, 针对个案的解释将成为环境刑事个案的最终归宿。因为环境刑事法律解释针对的是案件形式复杂、危害后果巨大、潜伏期长、取证困难的此类环境刑事案件, 因此, 无论刑法条文制定得多么细密或在制定出来之后得到了多么详尽的解释, 无论这些解释考虑得多么周到, 在适用于具体案件之前, 都仍然是抽象的, 到了具体案件中, 仍然会发现需要解释的疑难之处。 (3) 再加上我国环境刑事法律解释理论的发展本来就相对滞后, 实践中也遇到了这样或那样的障碍, 因此对于这些具体问题的解决就是要明确树立起针对个案的裁判规范。具体而言, 环境刑事法律解释的目标在于建构而非解析。所谓建构是指以环境刑事法律解释为手段和方法, 在环境立法和行为事实之间搭建一座实现公平、正义、价值的桥梁, 即建构针对个案的裁判规范。而解析是指以恢复立法者的原意为意图, 仅把解释内容和对象停留在法环境刑事立法的字里行间。这也是传统法制理论的观点。

其次, 环境刑事法律解释目标的制定要与时具进。任何制定法都是对以往事实和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没有任何人能够从制定法中演绎式的把所有待解决的法律问题与法律规范进行完全的重合。在现实生活中, 环境犯罪案件是不会按照环境刑事立法所规定的事实模式出现的, 总会有各种在法律预测范围之外的事实以各种姿态在不同的时期出现。因此, 环境刑事法律的立法者也不可能为所有环境犯罪问题提前准备好最佳答案。也就是说, 在环境刑法、事实与价值之间, 永远存在着一种矛盾或冲突。这是一种常态。也是我们通过环境刑事法律解释所致力于要达成的一种平衡状态。

最后, 扩大解释的参考途径。环境刑事立法不能直接应用在环境犯罪案件中, 它只是执法者和司法者建构针对个案的判决理由的依据之一而已, 也是法官发现法律真相的最主要途径, 但并不是唯一途径。它虽然具有绝对的权威性, 但当将环境刑事立法向判决理由进行转换的时候, 法官依靠的不是前者, 而是环境刑事法律解释。因为任何法律的应用过程在本质上都是法律的解释过程。因而法官运用环境刑事法律解释的目标在于建构判决理由, 既不仅仅是直接依照环境刑法的具体条款, 又不仅仅是直观地对法条进行简单的说明与注释, 而是为环境犯罪个案找到既合理又合法, 且同时适用于个案的裁判规范。因此, 探求当今现行环境刑法所包含的准则, 根据复杂的个案做出含有恰当裁判规范的个案解释才是环境刑事法律解释的唯一目标。

综上所述, 明确环境刑事法律解释目标的概念是分析环境刑事法律解释问题的前提, 理清环境刑事法律解释目标的缺失现状和分析环境刑事法律解释目标缺失的原因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针对个案、与时俱进、扩大解释参考途径是完善环境刑事法律解释目标的根本措施。

摘要:阐释了环境刑事法律解释的概念, 概括了环境刑事法律解释目标缺失的现状, 分析了环境刑事法律解释目标缺失的原因, 提出了环境刑事法律解释目标缺失的解决措施。得出了环境刑事法律解释目标的确立是完善环境刑事法律理论和强化环境刑事法律适用必然选择的结论。

关键词:环境,刑法,法律解释,目标

参考文献

①杨春洗.危害环境罪的理论与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105.

②陈金钊, 焦宝乾, 桑本谦等.法律解释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6:5.

浅析法律解释的基本特征与困境 篇8

关键词:解释法律;法律解释;法哲学;法理学

无论法律制定得多么周详,它毕竟只是一套形诸于文字并由概念和规则交织复合而成的逻辑系统(或准逻辑系统),繁复庞杂的社会事实不可能与之天然吻合,在立法过程中被立法者浑然不觉的法律自身的漏洞、歧义、模棱两可、含糊不清,无论其潜伏期有多长,迟早会在司法过程——这个规则与事实的摩擦地带——暴露出来,法官于是必须面对那些由此而生的“疑难案件”,必须借助于某种技术(包括类比推理、“空隙立法”、剪裁事实、法律发现、重新界定概念术语乃至“造法”来弥合规则与事实之间已经暴露出来的裂痕,由于这种技术通常会涉及对法律条文含义的重新界定,因而可以被笼统地称之为“法律解释”。如果把规则与事实之间的抵牾看作是司法审判中的一种病理现象那么司法中的法律解释技术就可以类比为医学上的治疗技术,对某条法律规则的解释就像是针对某一病症开出的药方。在那些与法律规则天然吻合的常规案件中,法律解释似乎没有什么用武之地,“解释”只用于规则遇到障碍的地方。

一、法律解释的基本特征

关于法律解释的基本特征,有许多学者进行过论述。一般认为法律解释具有与具体案件的关联性特征,具有解释主体的价值趋向性特征以及循环性、实用性、合宪性和专门性特征等。下面我们就选择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法律解释的合法性特征

法律解释的合法性原本就属于法律解释的原则,这一原则强调法律解释是一种在立法之后的活动,从解释主体、程序到解释的结论都应符合法律的要求,最起码不能违背法律。法律在这里包括各种法律规范、法律原理、法律价值和精神。在这里,我们把法律解释的合法性当成法律解释的特征,主要是基于我们前面对法律解释与解释法律的区分。我们认为,法律解释应当是一种体现法律的规范意旨和法律价值的活动,为保证这一活动的严肃性,法律解释应首先解决其有效性问题。而解释要想有效,就必须是一种从主体到内容的合法性解释,否则就谈不上解释结果的有效性问题。

法律解释的合法性要求排除解释的任意武断性,从而保证解释是一种正确的解释。当然这种正确解释的获得也没有摆脱理解的历史性原则。伽达默尔曾说:“应用乃是理解本身的一个要素”,“法官的那种对‘生活审判有实践影响’的判决应是对法律的一种正确的而决不是任意武断的应用,因而这种判断也必须基于‘正确的’解释,这也就必然地在理解本身中包含着历史和现实的沟通。”当然,这里的历史在我个人看来与历史学家所探讨的历史稍有区别,它更多的指的是解释者的关于合法性和其它知识在内的前见。法律制定出来就是要求大家遵守的,所以它的设计体现着立法者的许多要求,这些要求在法官解释法律前就已经作为知识原理等由法学研究者和教育者等所掌握。这些因素在法官担任法官以前,或者在参与解释以前,在其脑子中已经作为“历史”因素而存在。法官要解释法律,他就不能摆脱这些历史性前见的影响。并且在这些前见中,法律因素越多,比如法官所掌握的法律概念、原理、技术和价值等越丰富,他就越可能作出正确的解释。相反,对法律知识和价值体系掌握的越少,就难以作出“正确”的解释。所以,合法性在这里无非是指解释者所掌握的早已存在于世间的关于什么是合法的前见。可以说,谁掌握着合法性的前见,谁就能作出正确的法律解释。但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因为理解和解释不只是历史的,同时又是现代的,是历史与现代的汇合或沟通。解释不仅以前见为基础,并且还应对当前的可能性作出筹划。由于法律解释是以法官为主体的活动,他所涉及的对象主要是法规、法学等文本,这些文本都是作者历史视域的产物,所以当法官对其进行解释的时候,必定会与自己的历史对立,这样就出现了两种历史视域的对立,解释者只有把二者融合起来,才能出现具有意义的新的理解。但法律解释与一般的文学解释不同的地方在于,法律解释是一种受规范性约束的解释,法官自身的历史从原则要求上看是被压制的。法律解释所要宏扬的是早已作为知识和价值存在于世间的关于合法性的前见,而不是任意的解释。当然,这决不是说法官只要掌握关于合法性的前见,就一定能作出正确的法律解释。法官自身的历史如果不能被合法性知识和价值等所同化,也完全可能作出不正确的法律解释。这种现象不仅是合法性要求所能完成的,它还须由法律解释的客观性加以辅助。

(二)法律解释因把一般的法律个别化而具有创造性特征

一般法律的个别化主要有如下几种方式:第一,法律者公布法律,通过一般公众了解法律的具体规定,依法而行为。第二,法官直接通过法律推理,用明确的法律规范衡量当事人的行为,从而使法律个别化的方式。第三,面对复杂的案件,一般法律很容易出现空缺结构,对此法学的研究者常称其为法律漏洞。为使法律个别化,又不侵犯立法权,法官应对法律漏洞进行价值补充,从而使法律个别化。第四,在审案过程中,法官常常见到,虽然对某一案件有相应的法律规定,但这种规定与具体案件相比较,常显得模糊不清,很难直接进行推理,这就需要法律解释使法律个别化。法律的个别化的这四个途径,从广义解释的概念看,我们都可以称之为法律解释。但从狭义的解释概念看,解释是为了使不明确的法律得以清晰,从而避免误解,像价值补充、法律推理和公众个体对法律的理解而转变为个体行为,对这几种个别化方式则不能称为法律解释。其中法律推理所遵从的完全是法律文本的字面含义,价值补充实际上在法律空缺结构内“造法”,而且公众遵从法律则是基于他对法律的直观理解。我们都知道,理解不是一种复制行为,而始终是一种创造性行为,但如果我们在一般意义上有所理解,那么我们总是以不同方式在理解。奠基于这种理解基础所释放的行为,并不完全都是法律解释,因为法律解释强调解释的有效性、合法性、客观性等原则,并且由于一般公众缺乏对法律的系统掌握,因而不具备进行法律解释的合法前见。法律解释所关心的是对法律和事实作出正确的说明。法律推理虽然也少不了法官对事实和法律的理解,但由于对事实的法律意义,对成文法本质所及的范围都有明确的认识,因而我们也不把其纳入法律解释的视域。至于法律漏洞的补充则更不存在把不清楚的东西说清楚的问题。

二、法律解释的困境

迄今为止,法律解释学最重要的学术贡献,是为司法实践提供了一份包含各种解释方法的清单,罗列在这份清单上的解释方法大致包括文义解释、上下文解释、体系解释、法意解释、目的解释、比较法解释和社会学解释等等。然而,正如许多学者已经看到的,仅仅依靠这些解释方法却无力实现法律解释学的既定目标:当不同解释方法出现不同解释结果时,法官以什么标准来决定取舍?如果这个问题悬而未决,各种解释方法的选择和适用就是随机性的,疑难案件的判决就仍然充满变数,由法律不确定而引起的整个司法过程杂乱无章的局面也不会有彻底改观。波斯纳指出,尽管法律解释方法集合了成文法解释的大众智慧,列举了法律解释的有关考虑因素,但“它们回答解释的疑难问题的能力并不比日常生活格言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更大”。在拉德布鲁赫看来,只有发展出一套关于在何种情况下选择何种解释方法的元规则,法律解释学才能功德圆满,并真正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2]陈金钊.法律解释的哲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3]梁治平编.法律解释问题〔C〕.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4]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教程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5]殷鼎.理解的命运〔M〕.北京:三联书店,1998.

常见法律名词解释1 篇9

不成文宪法 成文宪法 绑架罪 辩护权 拘役 逮捕 减刑

人格权 缓刑 假释 放火罪

国体 量刑权 取保候审 犯罪中止 报复陷害罪概 串通投标罪 单位犯罪

单位受贿罪 犯罪 非法经营罪 非法搜查罪 按份共有 从权利 代理权 法定代理 发行权 劳动法 休息权 二审判决 简易程序 夫权 继承 事实婚姻 涉外票据

国体

妨害作证罪 过失杀人罪 保障安全权 承诺 承揽合同 担保 恶意占有 复代理 播放权 改编权

电影权 公平竞争权 不可抗力 处置权 动产质押 表演权 发明权 劳动争议 退休权 法院调解 开庭审理 代位继承 结婚 无效婚姻 软件保护权 软件发表权 软件继承权 商标权 劳动就业权 失业救济 职业培训 劳动权 第二审程序 对人管辖权 公开审判权 回避原则 民间证明 合议原则 法定继承 婚姻法 继承权 遗产税 税法

可撤消婚姻 遗产诉讼权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税收征收 案件受理费 撤诉

最密切联系原则 准据法

会计概念定义 偶然所得税

国体 :指国家性质,即国家的阶级本质,它是由社会各阶级、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所反映出来的国家的根本属性。我国的国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 人格权

人格权:公民和法人作为权利主体所享有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一种权利,人身权的部分,这种为权利主体所固有而非法律所赋予和承认,权利主体根据出生的事实即可取得人格权,权利的享有始于出生,终止于死亡或消灭,为公民终生享有或法人存续期间享有,其内容包括以下几种权利,(1)、生命健康权;(2)、姓名权;(3)、名称权,(4)、肖像权;(5)、名誉权;(6)、通信自由权;(7)、隐私权、任何人不得侵犯或妨碍其权利或权利的行使否则应承担法律责任。《法律大辞典》总主编邹瑜,顾明中国政法大出版社。成文宪法

成文宪法 :是由一个或者几个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宪法性文件所构成的具有宪法效力的法律规范。4 不成文宪法

不成文宪法 :不具有统一法典形式的宪法,指在一个国家中宪法规范是通过一系列被视为具有宪法效力的法律文件中所包含的法律规范加以体现的,它的特征在于各种法律文件并未冠以宪法之名,却发挥着宪法的作用。5 报复陷害罪

报复陷害罪 :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行为。6 绑架罪

绑架罪 :指利用被绑架人的近亲或者其他人对被绑架人安危的忧虑,以勒索财物或满足其他不法要求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劫持或以实力控制他人的行为。7 串通投标罪

串通投标罪 :指投标者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利益,或者投标者与招标者串通投标,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权益,情节严重的行为。8单位犯罪

单位犯罪 :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以及机关、团体等社会组织牟取非法利益,或者为了维护本单位的局部利益,经单位集体研究或者单位负责人决定,而故意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辩护权

辩护权 :指被告人针对控诉进行申辩,说明自己无罪、罪轻或者应当减轻、免除处罚的情节,并提出相应的证据材料,以维护其合法权益的权利。10量刑权

量刑权:审判机关、公诉机关和受害人的刑罚请求权而决定对犯罪人是否科刑与科处什么样的刑罚的权力,是刑罚权的一项重要内容,量刑权包括是否科刑与科什么样的刑两个方面的内容,是否科刑又包括对被告人应否科与是否实际的科处刑法,应否科刑是指在确定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基础上,决定他应否受刑罚惩罚。是否实际科处刑罚是指在确定对被告人应科处刑罚的前提下,在进一步决定被告人能否免除刑罚,如果被告人的行为显已构成犯罪、但可不其实际的科处刑罚,如正当防卫过当行为,相反,如果被告人的行为不仅构成犯罪,而且非处刑不可,那么就应该对其实际科处刑罚,而且非处刑不可,那么就应该的性质,犯罪后果,犯罪动机和目的等情节,解决对犯罪人处以 何种刑罚,多长刑期的问题。――――《中华法学大辞典》刑法学卷 主编,高铭暄 王作富 曹子丹 中国检查出版社 11缓刑

缓刑 :指人民法院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在一定条件下暂缓执行或不执行的法律制度。12逮捕

逮捕 :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依法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羁押起来,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13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 :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未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14假释

假释 :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了一定时间的刑罚之后,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司法机关将其附条件地予以提前释放的一种刑罚制度。15减刑

减刑 :指依法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具有法定的减刑情节时,由负责行刑的机关报送材料,人民法院依法予减轻原判刑罚的司法行为。16拘役

拘役 :是由人民法院判决,公安机关就近执行的,短期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

17单位受贿罪

单位受贿罪 :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行为。18犯罪

犯罪:指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的行为。19放火罪

放火罪 :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20犯罪中止

犯罪中止 :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21非法经营罪

非法经营罪 :指未经许可经营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以及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22非法搜查罪

非法搜查罪 :指非法对他人的身体或住宅进行搜查的行为。23妨害作证罪

妨害作证罪 :指采用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行为。24过失杀人罪

过失杀人罪:指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的死亡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造成他人死亡。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其行为可能会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但由于轻信能够避免以致造成他人死亡。25承诺

承诺 :指受要约人同意要约内容缔结合同的意思表示。26保障安全权 保障安全权:是消费者最基本的权利,它是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和接受服务时,享有的保障其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因为消费者取得商品和服务是用于生活消费,因此,商品和消费必须绝对的可靠,必须绝对保证商品和服务的质量不会损害消费者的生命与健康。消费者依法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条件。27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 :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而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28按份共有

按份共有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对同一项财产按照份额享有所有权。29承揽合同

承揽合同 :是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给付报酬的合同。30处置权

处置权 :指国家享有对涉及到本国利益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的财产、权利和行为有处理和安置的权力。31担保

担保 :指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保证合同的履行、保障债权人利益实现的法律措施。32动产质押

动产质押 :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33恶意占有

恶意占有 :指占有人明知其无占有权利或对其有无占有的权利有怀疑仍进行的占有。34电影权

电影权 :将作品摄制成影片并放映的权利。拍摄影片是使用作品的重要权利,在现代传播手段中,电影无疑有特殊的地位,电影权被许多国家视为独立播放权利之外的专有权利。――――《法学大辞典》第一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总主编,邹喻,顾明。35播放权

播放权 :指通过无线电波、有线电视系统传播作品的权利。《著作权法》规定:即广播电台、电视台对其制作的节目享有转播的权利。《民法》第一版,魏振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36表演权

表演权 :指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对其作品公开表演的权利。表演既可以由著作权人自己行使,也可以许可他人进行,或将表演权转让给他人。按照《著作权法实施细则》。表演:指演奏乐曲、上演剧本、朗诵诗词等直接或借助技术设备以声音、表情、动作公开表现作品的行为。37法定代理

法定代理 :是根据法律的规定而直接产生的代理关系。38发行权

发行权 :指为满足公众的合理要求,通过出售、出租等方式向公众提供一定数量的作品复制件的权利。39发明权

发明权 :指公民对某项科学技术的研究取得的重大成就所享有的权利。40改编权

改编权 :指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改变作品的表现形式或者用途,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41公平竞争权 公平竞争权 :指公民享有利用其智力成果在公平、公开的基础上竞争的权利。42软件发表权

软件发表权 :指软件著作权人享有决定其软件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43软件继承权

软件继承权:在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软件著作权的继承者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有关规定,继承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第八条规定的权利。继承活动的发生不改变该软件权利的保护期。在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内,享有软件著作权的单位发生变更后,由合法的继承单位享有该软件的各项权利。享有软件著作权的单位发生变更,不改变该软件权利的保护期。----------《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16、17条 44商标权

商标权 :商标是为了帮助人们区别不同的商品而专门设计、有意识的置于商品表面或其包装物上的一种标记。商标权是指商标使用人依法对所使用的商标享有的专用权利。45劳动法

劳动法 :是规范劳动关系及其附随的一切法律关系的法律制度总称。46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 :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因实现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而发生的纠纷。47.劳动就业权

劳动就业权 :指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48失业救济

失业救济 :指国家或社会为丧失享受失业社会保险待遇的失业劳动者提供 现金帮助的一种救济方式。49休息权

休息权 :指劳动者在行使劳动权的过程中,为保护身体健康,提高劳动效率,根据法律和制度的规定,而享有的休息和休养的权利。50案件受理费

案件受理费 :是人民法院依法向民事、行政案件的当事人征收的费用。51撤诉

撤诉 :指原告或上诉人自立案到宣告判决或裁定前的诉讼过程,主动撤回诉讼请求,经人民法院准许而终结诉讼的法律制度。52第二审程序 第二审程序 :指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就第一审案件所作的判决、裁定,在发生法律效力以前,基于当事人的上诉,依据事实和法律对案件进行审理和作出裁判所适用的诉讼程序。

53对人管辖权

对人管辖权:“对物管辖权”的对称,英美法对司法管辖的一种概念,可以对诉讼当事人作出的命令,其采取行为或不行为判决的管辖权,涉及到钱财的判决,或命令诉讼当事人采取特定行为的判决,均以此为据,按照习惯法,此种管辖权,只有在本国或本州境内向被告直接送达传票或被告本人服从管辖时才开始生效,成文法把该规则大为放宽,只有被告的住所,居所,国籍,侵权行为地,营业地等在本国或本州境内或与法院所在地国(州)有某种合理地最低限度地联系时,也可对在外国或外州的被告发出拟制的传票行使管辖权。――――《法学辞典》 主编 邹喻,顾明 第398页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54劳动权

劳动权 :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获得工作,进行劳动的权利以及按公民工作、劳动中付出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取得报酬的权利。

隔时犯:在没有刑事责任能力的情况下实施危害社会行为,尽管危害结果发生在具

有刑事责任的情况下,也不能让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

对于隔时犯,应以其行为之日而不是以结果发生之日作为追诉期限的起算时间。56因果关系中断:在介入被害人行为的情况下,如果被害人的这种反应是行为人的危

害行为的自然结果,且是一个可预见的范围内,那么不能视为因果关系的中断。57纯正不作为犯:典型的纯正不作为犯:遗弃罪、遗弃伤病军人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拒绝提供间谍犯罪证据罪和军人违反职责罪、渎职罪当中的一些罪名。58.刑法中的打击错误,又称为打击偏差,指行为人意欲侵害某一客体,由于失误导致

对另一客体的侵害。

上一篇:面条是可数名词还是不可数名词noodle下一篇:创新创业学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