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不良信贷资产(精选8篇)
2010年,面对不良贷款反弹的严峻形势,XX总行相继于4月2日和7月29日先后两次召开了全省XX银行不良贷款清收攻坚活动电视电话动员大会,向全省XX银行发出了“向不良贷款要效益、降风险”的总动员。会后,XX银行积极响应XX总行的号召,及时召开动员大会,制定活动方案,落实清收措施,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不良贷款清收攻坚活动的顺利推进。通过认真分析我市农村XX支行清收盘活不良信贷资产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问题,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把清收盘活不良信贷资产攻坚活动全面推向新的高潮,确保清收攻坚活动取得全面胜利。全年累计清收盘活表内不良贷款XX万元,其中以现金方式收回XX万元,占XX%,不良贷款较年初纯降XX万元,占年任务XX万元的XX%,占攻坚任务XX万元XX%,年末不良贷款占比为XX%,较年初下降了XX个百分点。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多管齐下的方法措施,强力推进此项活动,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将我市2010年开展清收不良信贷资产攻坚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制定计划,明确目标
1、五级不良贷款偏离度控制在XX%以内的前提下,全年净降XX万元,其中:次级纯降XX万元,可疑、损失纯降XX万元,且以现金方式收回比例不得低于XX%,金额不得少于XX万元,占比较年初下降XX个百分点;
2、央行票据臵换贷款现金收回XX万元,较上年下降XX%;账销案存已核销呆账贷款现金收回XX万元,较上年下降XX%;
3、清收处臵不良非信贷资产XX万元,较上年下降XX%;
4、职工个人“三违”不良贷款下降XX%;
5、四级不良贷款“零”增长,保持上年底余额。
二、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为使清收盘活不良信贷资产工作能够卓有成效,广泛深入、顺利开展,XX银行成立了清收盘活不良贷款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行长XX同志担任,副组长由XX担任,成员由两名副主任、资产风险管理部、业务发展部、财务核算部、科技信息部、稽核监察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风险管理部;办公室主任由总行分管风险部门的领导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由资产风险管理部负责人担任。
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的工作职责是:负责清收盘活工作的组织、协调、帮助、指导、督促、检查和考核工作,及时制定工作计划、研究工作措施、通报工作进度、检查工作质量、考核工作成果、交流工作经验,解决清收盘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确保清收盘活工作有计划、按步骤进行,保证目标任务的如期实现。各XX支行也成立了相应的清收盘活不良贷款攻坚活动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夯实工作任务。
三、划分阶段,安排时间
本次清收盘活不良贷款攻坚活动,时间从2010年4月开始,到2010年12月底结束,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调查摸底阶段
从2010年4月5日开始至4月30日。各XX支行要针对此项工作,逐级召开动员会,及时进行安排部署,统一思想认识,全面推动清收盘活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对全辖贷款进行全面调查摸底,逐户逐笔抄列账面不良贷款和分类不实的不良贷款清册,制定相应的清收盘活工作计划、目标任务和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全员的工作积极性,有计划、有目标的开展工作。
第二阶段:多策并举、清收盘活阶段
从2010年5月1日开始至12月31日。各XX支行要根据不良贷款清册,分门别类、多策并举,逐户落实责任人,制定清收盘 活措施。要充分借助政府、司法等支行会各界力量,创新方式,加快不良贷款的清收化解。各支行要按月统计上报清收进度,按季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要定期进行稽核检查,对弄虚作假的行为及时纠正、严肃查处,确保清收攻坚工作的顺利推进,取得实效。
第三阶段:总结表彰、考核兑现阶段
从2010年底开始至2011年1月底。各支行要对清收盘活不良信贷资产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在对不良贷款清降任务完成情况认真核实的基础上,要及时按照相应激励政策予以考核兑现。对于清收工作不力、清收任务完成差或有弄虚作假行为的单位和个人,要在全辖进行通报,并视情节对相关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处罚;对清收不良贷款成绩优异的XX支行、分支行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四、多策并举,强化措施
1、提高认识,明确职责,落实清收工作责任。
一是摸清基数,夯实任务。按照不良贷款余额把清收责任层层分解到支行,落实到人,做到笔笔有人问,户户有人管,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氛围。
二是领导重视,以身作则,实行包抓责任制。总行领导班子成员和各部门,主抓大额异地不良贷款,如XXX等户大额贷款;上至总行领导及机关工作人员,下至一般客户经理,每人包抓5户,每户金额在X万元以上,且五级为可疑和损失类、四级为“双呆”的不良贷款清收责任制,全市有XX名职工,包抓3万元以上不良贷款户XX户,金额XX万元,逐人建立清收责任台账,逐季评比通报,与工资总额的20%挂钩,年底一次性考核兑现。
三是加强贷后管理,及时风险预警提示,强化督办约束机制。资产风险管理部对单笔3万元以上不良贷款和5万元以上正 常贷款,均逐户建立了台账;对各支行次月将要到期或已形成逾期的单笔3万元以上大额贷款,逐月逐支行打印出花名册,通知到网点、包片客户经理和责任人,要求迅速采取措施,及时收回;对盘活不力,导致不良贷款上升的支行,及时风险预警提示,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先后对XX等支行风险预警书面提示X余次;对已形成不良的贷款向原发放责任人和现任包片客户经理下发《督办函》XX余份,责令其限期清收;对将要到期的正常大额贷款,在到期前15天,向管贷客户经理下发《风险预警通知书》XX份,电话通知XX多次,要求按期收回贷款。
四是实行总行领导包片、部门包支行、XX支行、分支行和信贷员包户的重点联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对按月按季完不成四、五级不良贷款清收盘活任务的,除经济处罚外,要在全辖进行通报批评、书面警告;对连续三个季度完不成任务的,要给予降级、降职、调离、取消高管人员任职资格、就地免职、撤职等行政措施。XX支行未完成8月份不良贷款纯降任务,分支行主任就地免职;对XX等六个分支行未完成8、9两月不良贷款收回任务取销了本季绩效工资。
2、区别对待,分类施策,科学制定清收措施。
由于每户、每笔不良贷款的成因不同,时段不同,形态不同,采取的清收方法也应不同,要加以区别,实施分类管理;要有针对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实行一户一策、多策并举促清收。按照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先点后面、先实后虚、先内后外、先上后下、先奖后罚、先本后息、先谈后诉、先减后免“十先十后”的原则和方法,逐户制定清收盘活计划和方案。对次级类贷款,应加强对其经营情况的监控和贷款本息的催收,保证贷款的诉讼时效,密切注意贷款保证人及抵(质)押物的情况,及时发现风险,进行盘活转化或适时退出,在最终形成 损失之前及时规避风险。对可疑类贷款,应积极采取法律手段,追究保证人责任或行使抵质押权,并加强对借款人资产的监控,密切关注借款人的合并、重组等改制行为对收回贷款的影响,采取相应的资产保全措施,防止借款人资产流失,悬空债务。对损失类贷款,应足额申报债权,依法参与企业破产清算,尽可能减少损失。
一是对支行内大额、多头不良贷款,由XX支行集中清收;对市辖内大额、多头不良贷款,由总行集中清收,从而有效降低清收成本,提高清收效率。
二是对属于历史遗留,清收难度大的不良贷款,要采取系统攻关、支行会招标清收的措施。充分动员有关系、有能力的内部职工和支行会力量进行清收。
三是对于有抵质押担保的不良贷款,能变现处臵的要及时变现清收,不能及时变现的要采取以物抵债的形式进行清收;全年处臵抵质押物收回贷款X户X笔,金额XX万元。
四是对于涉政不良贷款,充分依靠党政部门的支持,采取行政措施进行清收;主攻乡镇政府贷款、政府部门及其企业贷款、党政干部及其公职人员贷款、村组贷款等;自2010年1月始,总行抽调两名业务骨干,并由分管副主任负责,长期配合、协助监察局清收涉政不良贷款,全年累计收回涉政不良贷款XX户,XX笔,金额XX万元,利息XX万元,落实多年无人问津、债务悬空村组贷款XX余万元。
五是对赖债户、钉子户、有钱不还户等影响较大,性质恶劣,阻碍清收盘活工作的贷户,坚决予以诉讼,加大依法清收力度,达到起诉一户,收回一户,震慑一片的作用,扫清清收盘活不良信贷资产攻坚活动中的拦路虎;今年以来全市共起诉了五户,金额XX万元,已执行收回XX万元,剩余XX万元有望在 2011年一季度前全部收回。
六是对于小额不良贷款,动员各基层客户经理、会计、出纳人员进行全员清收。在本次清收攻坚活动中,非常注重小额不良贷款的清收工作,力争彻底消灭单笔千元以下的小额不良贷款。累计收回千元以下小额贷款XX户,XX笔,金额XX元。
七是对于提供虚假信息,内外勾结,采取骗取手段形成的不良贷款,涉嫌诈骗的,主动争取公安机关经侦力量协助清收。
八是对于已臵换、已核销和委托代理不良贷款,积极探索和借鉴资产管理公司的经验和做法,采取打包、转让、招标、拍卖等方式进行处臵;全年累计收回已呆账核销贷款XX万元,占年任务XX万元的XX%;收回已票据臵换贷款XX万元,占年任务XX万元的XX%;
九是严格信贷问责,加大“三违”不良贷款的清收力度。加强“三违”贷款管理,逐笔落实责任,对形成“双呆”的不良贷款,按比例从职工工资中扣收。同时,已全面启动《XX市XX支行职工三违贷款责任追究办法》,根据情节责令责任人限期清收,限期清收不回的,按照一定比例进行赔偿;据统计,有XX名职工收回个人“三违”贷款XX户XX笔XX万元,有XX名职工个人“三违”贷款已全部收清,有XX名职工因发放贷款形成损失,个人赔偿收回XX万元。
十是对多年挂账抵债资产,采取公开拍卖等方式加快处臵。对城区支行抵债资产进行了处臵变现,收回挂账抵债资产,盘活处臵不良非信贷资产XX万元,占年任务XX万元的XX%万元。
3、身先士卒,模范带头,竭力包户清收大额不良贷款。为使清收盘活不良信贷资产工作能够卓有成效,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总行领导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班子成员带头清收包大户不良贷款。总行5名领导包抓XX户XX笔金额XX万元 不良贷款,止2010年底清收盘活XX户XX笔金额XX万元,占比分别为XX%、XX%和XX%。行长XX同志包抓XX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可疑类贷款XX万元和XX市委宾馆已票据臵换贷款XX万元,通过做大量工作,于2010年底两户XX笔本金XX万元不良贷款以现金方式全额收回,收回利息XX万元;总行主任XX同志包抓XX公司可疑类贷款XX万元、XX公司次级类贷款XX万元和XX个人次级类贷款XX万元,止年底全部清收盘活,其中以现金方式收回本金XX万元,利息XX余万元;总行班子其他X名成员都能积极清收盘活自身包抓的大额不良贷款户,且均收到了良好效果。由于领导班子能够以身作则,成效明显,为推动全市XX支行开展清收盘活不良信贷资产攻坚活动起到了积极、巨大的推动和带头作用。
4、大胆尝试,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清收方式。
我支行在最大限度维护XX支行债权、减少损失的前提下,创新不良贷款的清收思路和工作方法,在处臵过程中,灵活运用打包出售、贷款重组、债务转移等方式,积极推行不良贷款清收“五集中”:一是以市总行为主体对不良贷款和抵债资产的集中管理模式,减少清收成本,提高清收效率。二是以市为单位集中拍卖模式,扩大拍卖范围,提高拍卖成效。三是集中提级执行、异地执行活动,提升执行档次,提高执行效率。四是推行不良贷款批量集中处臵,最大限度扩大处臵效果。五是加强呆账贷款集中核销,抓住当前出台的有关财政、税务政策的有利时机,加大对不良贷款的核销力度,全年共核销呆账贷款XX户XX笔金额XX万元,占任务XX万元的XX%。
5、积极协调,紧密配合,优化清收外部环境。
我支行充分利用市委监察局帮助涉政贷款的集中清理清收和市法院集中清理执行积案两项活动的有利时机,积极主动地 做好与当地党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沟通工作,充分依靠政府和司法力量促进不良贷款清收整体工作。一是精心组织、密切配合,积极协助监察机关做好清理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贷款的数据统计和清收措施落实工作,确保涉政不良贷款的清理工作取得实效。二是主动与法院协调配合,定期对执行积案情况进行汇总统计,针对执行积案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分类排队、逐个梳理、解决具体问题,力争案件得到执行,收回不良贷款,执行回积案长达X年的XX支行贷户XX贷款本息XX万元,执行回积案长达XX年的XX支行XX厂陈欠贷款本息XX万元。
6、政策优惠,实行奖励,突出清收盘活效果。
一是利用优惠政策,让利于贷户。对还款确有困难,一时难以还清的,在保证XX支行实现最大债权,信贷资金不受损失的前提下,按照《关于印发〈XX市XX总行清收不良信贷资产激励办法(试行)〉的通知》精神,可采取“XX”的办法,灵活运用优惠政策予以盘活。
二是实行奖励,鼓励清收有功人员。对组织、协调、实施清收盘活不良信贷资产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内部包括信贷人员、主管领导和部门、上级有关部门;外部包括政府、司法、公安有关部门和支行会人员等均可实行奖励。奖励应本着“谁收回,谁受益”、“内外一致,同等对待、”“多劳多得,按量付酬”、“集体协助清收,利益适当分配”和“以实收现金计付”的原则,切实起到激励先进,充分调动全员及支行会各界清收盘活不良贷款的积极性,达到清收效果和目的的作用。
7、加强宣传,依法收贷,注重清收方法策略。
一是利用新闻媒体、有线电视、电影晚会、短信息、宣传移动车等,巡回全市,搞好依法收贷宣传,掀起清收高潮,为清收盘活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二是总行成立了依法收贷工作队,指导、督促、协助各支行抓好重点户、难缠户、钉子户的清收盘活工作。
三是有7个XX支行也成立了3—5人的收贷工作队,有分有合,集中攻克扯皮赖债户、有钱不还户、钉子户和难缠户等。
8、选点示范,以点带面,全力推动整体清收工作。我支行随时总结清收攻坚活动中好的做法、好的经验,及时向上级部门和全辖进行通报,积极推广,全面推动清收攻坚活动。结合我市实际,选择了两个不良贷款清收活动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的XX支行,在该支行召开全市不良贷款清收攻坚活动现场会,进行现场学习,以点带面,全面推广,整体推动活动的深入开展,加快我市XX支行不良贷款的清收步伐。
五、清收艰难,问题较多
一年来,XX银行为了开展好清收盘活不良信贷资产攻坚活动,竭力盘活不良信贷资产,采取了一些有力措施,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由于存在以下几个方面困难和问题,致使我市XX支行在盘活不良信贷资产工作中仍举步维艰,任重而道远,成效与要求还相差很远。
一是支行会信用体系不健全,难以从根本上遏制逃废债务行为。由于受经济大潮冲击,部分借款人道德观念丧失,诚信意识低下,有钱不还、恶意骗贷逃债行为屡屡发生,而XX支行由于电子化建设滞后,借款人信息还无法做到共享,导致恶意赖债的借款人多头骗贷行为屡禁不止。加之,现阶段我国法制建设还处于起步时期,对于转移资产、恶意骗贷、逃废金融机构债务等行为还未从立法上予以禁绝,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逃废债行为生存的空间。
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盲目投资,给XX支行的信贷资金造成了较大损失。为了全面配合地方党政开展农业产业结构 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但由于个别产业结构调整项目缺乏科学论证,没有进行市场分析或相关的配套设施不健全,这些项目建设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直接导致XX支行投放的贷款蒙受损失。如:我市大面积种植黄姜,由于市场价格暴跌,姜农普遍受损;原XX化工厂,盲目扩大双烯生产线,一天未投产,企业就停产关闭等。
三是不良贷款风险防范化解措施单一,处臵方式创新仍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随着XX支行不良贷款形式的多样化,不良贷款的处臵方式却没有实现多元化,处臵方式大都仍然采取现金清收和盘活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虽然是最直接有效的处臵手段,但在实际工作中也暴露出了它们的局限性和缺陷性,尤其是盘活不良贷款,也就是借新还旧贷款,一定程度上已蜕变成为以贷收息、赖债不还、关联企业贷款等违规行为的“温床”。而近两年出现的一些处臵不良贷款的新举措、新方法,如以物抵债、拍卖资产、债权臵换、打包处理、借据拍卖、招标清收等方式却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由于缺少法律、法规、政策方面的支持,难以操作和进行推广。
四是依法诉讼难以为系,维权力量仍显薄弱。依法诉讼一直是XX支行维护债权最终也是最有力的“武器”,但是近年来我市XX支行却很少利用这一“武器”,究其原因:一是成本高,收效小。按照一件案子一审、二审甚至重审,XX支行将在诉讼案件上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即使最终胜诉,借款人也早已将财产转移或彻底失去偿还能力,XX支行赢了“官司”赔了钱得不偿失;二是对法律时效和诉讼主体认识不清,再加之法院判决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导致XX支行部分案件被判败诉,严重打击了XX支行依法维权的信心;三是依法诉讼存在较大的负面影响,个别案件由于执行不彻底或判决不利,这一部分贷款就 等于被悬空,XX支行就等于失去了再次催收的权利,而由此在支行会上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将使XX支行难以承受。
五是XX支行支持的对象、范围使其不良贷款风险难以防范。多年来,XX支行的市场定位始终是以“三农”为主,但由于农业生产极易遭受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影响,致使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直接造成XX支行贷款回收的不稳定,尤其是近年来水、旱、风、雹等自然灾害频繁,再加之主要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比比皆是,XX支行信贷资金安全始终无法保障,不良贷款风险难以有效防控。
六是内控制度建设和落实力度仍须加大,健康的信贷文化还未形成。随着贷款责任追究制和不良贷款问责制度的推行,一定程度上防范了因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形成的不良贷款新增,但因重发放、轻收回和重效益、轻质量等粗放经营思想依然存在,信贷管理基础薄弱、三查制度流于形式、违规放款时有发生等现象仍未得到根除,加之,稽核检查不到位,违规处罚力度不够,因管理不善而形成的不良贷款仍不同程度存在。
一、国有商业银行不良信贷资产产生的原因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信贷生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又有现实的;既有体制方面的,又有市场方面的;既有外部环境带来的,又有内部管理造成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产业结构不合理。
企业经济效益低下使大量的银行信贷资金被占压,形成呆滞的“死钱”。国有商业银行的主要信贷对象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一些大中型企业遇到历史包袱沉重、资金缺乏、设备更新慢、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等困难,致使整体经济效益大幅度下滑。
2. 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银行贷款损失严重。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伴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流通体制改革、外贸体制改革的开展和深入,使银行很多贷款主体发生变化,而银行体制改革的步伐相对滞后,无法适应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需要,造成贷款主体落空而形成呆账。
3. 企业的改制、破产不规范,使银行贷款悬空数额大,加速了信贷资产恶化。
从1995年开始,全国国有企业转制的步伐加快,特别是企业兼并、破产的速度加快。企业的内部改革一步步深入,每一步都程度不同的涉及到银行的利益,致使大量贷款悬空,形成了“内部改组躲银行,外部破产废银行”的现象。
4. 政策性贷款多,占不良贷款比重大。
行政部门对商业银行信贷资金使用方面的干预,影响了银行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和质量,造成了信贷资金的损失,这是银行信贷资产恶化的又一重要原因。
5. 企业整体素质差。
企业经营素质差,法制观念淡薄,财经纪律遵守不严,缺乏市场应变能力,短期行为严重。
6. 银行风险意识不强,信贷管理薄弱。
商业银行尚未真正建立起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经营机制。重发展、轻管理,重数量、轻质量,重规模、轻效益的粗放经营思想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
缺乏依法经营的观念,各种违规问题屡禁不止。一些金融机构一味追求效益,置金融法规于不顾,擅自扩大业务种类和范围,各种违法程序、违规经营、账外账经营等问题时有发生,危害极大。
以上这些产生于金融机构内部的因素也是信贷资产质量恶化的重要原因。
二、国有商业银行不良信贷资产的治理对策
鉴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信贷资产形成的历史性、社会性、复杂性等原因,要提高银行信贷资产质量,降低不良信贷资产比例,单靠银行的自身努力难以奏效,须由国家、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和银行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收到实效。
1. 适时进行宏观产业政策调整。
寻找并坚持宏观经济政策与央行货币政策协调性,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使“均衡点”在宏观经济形势中得以实现。突出重点,实施“抓大放小”的战略,对那些国家重点发展的,以及对地方经济发展制约、影响大的,发展前景广阔的,银行应在原基础上加大投入。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采取以小额贷款激活大笔沉淀贷款的方式或者加大投入,施行周期建设,为企业树立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中小型企业实行改、兼、破等措施进行优化配置,推向市场,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带动中、小规模企业的发展,实现整个经济的复苏。另外,国有商业银行,首先要考虑商业银行是企业,利润最大化是其追求的经营目标。在这一总目标的原则下,国有商业银行应当考虑其按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趋势,实现按经济区域配置机构、人员,实现“集约经营”的效益。
2. 国家应尽快出台企业停、破产和其他形式的企业转制方面的债务清偿政策。
要按各种类型,分不同情况划分政策界限,便于银行在实际工作中掌握和操作。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要给予配合,改变目前银行在企业停产、破产和转制中逃债、甩债、废债所处的被动局面,要充分利用政策手段、法律手段,压缩不良贷款规模,把企业破产、转制行为纳入法制化轨道,将不良贷款降至最低点。
3. 各级政府和执法部门要加大执法监督检查力度,杜绝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维护银行的合法利益。
目前,我国各项法律体系已逐渐完善,关键在于能否依法按章办事,这就要求各级政府、执法部门要肩负起责任,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上维护银行的正当权益不受侵害。
4. 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部分施行划段方式,实事求是地对待历史形成的问题。
对于计划经济时期和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客观上形成的贷款损失,如政策性贷款、企业转制、破产等悬空贷款,国家应给出政策,帮助国有商业银行卸掉这些“包袱”,或划归政策性银行集中统一管理,以减轻负担,规范经营,为形成真正的与国际接轨的商业银行逐渐创造条件。
5. 加强中央银行监管力度,切实转变商业银行的经营体制和经营思想,加强内部管理和控制机制。
强化中央银行的监管力度,充分运用法人管理、机构管理、业务管理等多种监管手段,全面强化对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人民银行的各分支行之间,稽核、审计、监察各职能部门之间在监管过程中要相互衔接、统一协调、密切配合形成监管合力,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肃金融纪律,整顿金融秩序,为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行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提高认识,把抓贷款质量,防贷款风险提到重要工作日程上来。防止不良贷款增加,要彻底改变重存轻贷、重放轻收、重量轻质的观念,把提高贷款质量同银行的振兴联系在一起,狠抓贷款质量不放松。
建立健全贷款风险责任制,主要领导抓落实。坚持审贷分离的原则,严格审核程序,全面实行贷款风险度管理,建立贷款管理责任制度。把每笔贷款落实到人,并与工资、奖金挂钩,对以贷谋私和工作失职造成的贷款损失要追究主管领导和当事人责任,情节严重者要移交司法机关立案调查处理,形成一套债权分明、互相制约、制度健全、运作有序的内部控制机制。推进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提高自律性,防范信贷风险,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防止超规模放款,使资产与负债在一个合理的、安全的比例内实行稳健经营,对信贷资产起到安全保障作用。
自A股开市以来,银行股的PB值从未如此低过。即使在经济增速缓慢的成熟市场,银行股的估值通常也在1.5倍到3倍之间。显而易见,投资者对于目前银行的经营状况表现出了极端的悲观状态。其中,除了“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对于传统银行依靠高利差赚钱的经营模式形成挑战外,投资者对于目前经济下行环境中银行股目前的资产质量表示了极大的担忧。自2008年以后政府四万亿拉动投资放出天量信贷后,新的信贷危机卷土重来。如山西联盛300亿元债务危机,长航风凰中的近60亿元的破产重整,以及钢贸行业大面积的倒闭和“跑路事件”,都对经济下行周期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资产质量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可以想象,银行在产能过剩和周期性行业,如地方政府投资平台、房地产、煤炭、钢铁、玻璃、水泥、有色金属、造船、多晶硅、风电制造等产业会普遍存在难以收回贷款的信用风险。地方债、产能过剩行业贷款、按揭贷款等高风险信贷资产面临着极大的偿还风险,这也是目前上市银行股市价普遍破净的主要原因。本文把银行的这三种信贷资产界定为高风险资产,探讨分析银行高风险信贷资产信用风险的偿还能力。
一、目前银行高风险信贷资产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暴发,为了应付突如其来的危机,政府紧急出台四万亿投资计划,把经济重新拉回高速增长的轨道。但是,在经济增长模式没有根本转变的前提下,这些资金大部分投资于没有直接和明显效益的国家项目,比如高铁、机场、港口等,出现大量的地方政府负债。
地方政府主要的融资渠道包括融资平台贷款、信托融资、城投债等,截至2013年底,全国各级政府债务为206988.65亿元。银行一直是地方债的“最大债权人”,在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中,银行贷款大约占比为80%。由于“铁公基”项目没有直接明显的经济效益,甚至如高铁、地铁等项目面临着长期亏损的局面,这方面的银行信贷资产成为高风险资产,面临着极大的信用风险。
我国长期执行的宽货币、或信贷、或投资的政策思路,以及实际上的负利率政策 ,鼓励了企业的盲目借贷和投资。尤其是四万亿投资计划出台后,在“铁公基”巨额投资的带动下,企业大量投资于钢铁、水泥、煤炭、玻璃、水泥、有色金属、造船、多晶硅、风电制造玻璃、水泥、有色金属、造船、多晶硅等行业,当四万亿投资计划结束后,形成了大量的过剩产能。2013年底,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产能利用率分别仅为72%、73.7%、71.9%、73.1%和75%,明显低于国际通常水平。钢铁、电解铝、船舶等行业利润大幅下滑,企业普遍经营困难。在工业企业统计的24年行业中,有22个行业产能是过剩的。值得关注的是,这些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仍有一批在建、拟建项目,产能过剩呈加剧之势。这些产能过剩的企业也面临着连年亏损的情况,银行信贷资产的收回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房地产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特别是在京、上、广等一线城市房价按汇率换算也达到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中心城市地价格水平,形成了巨大的泡沫,且正有愈演愈烈之势,作为银行主要资产的按揭贷款,面临着日本式的泡沫,银行信贷资产也面临着日本式崩溃的危险。
二、银行高风险信贷资产的偿还能力分析
我们把银行高风险信贷资产分为地方债、过剩行业贷款和按揭贷款三种类型,来考察它们的偿还能力。
地方债偿还能力分析。地方债主要用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地铁、高架桥、供水设施以及环境绿化等,这些投资虽然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是它带动了城市环境的改善,带却了周围地价的上升,带动了房地产等税收收入的上升,这就是所谓的 “土地财政”,短期之内,这种模式仍然会发挥作用,从只涨不跌的房价就可以看出来。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39期2014年第07期-----转载须注名来源中期之内,地方政府手里仍然有大量的国有资产可供变卖偿债;即使地方政府无力偿还,中央政府有30万亿的国有资产,足以覆盖目前累积20万亿的债务,这涉及到政府的信用问题,中央政府是必须承担责任的。从长其来看,正在上海、重庆等地试点的房产税将来可能在在全国推广,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税收收入来源之一,取代目前的“土地财政”。所以,地方债的偿还能力应该没有太大的风险。
按揭贷款偿还能力分析。按揭贷款的偿还能力从短期来看取决于房价,从长期来看取决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从短期来看,出于稳定金融系统从而稳定经济的考虑,号称出现“钱荒”的2013年,M2同比增长了14.2%。可见,中央政府不会采取“急刹车”式的紧缩政策,货币增长仍会高于GDP的增长速度,房价下跌的可能性很小。从长期来看,自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启动的国企改革、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会从根本上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我国经济的长期平衡发展是大概率事件。基于以上短期和长期的原因,按揭贷款的偿还能力应该是有保证的。
产能过剩行业贷款偿还能力分析。从政策层面看,化解产能严重过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所在。国务院日前出台指导意见,表示要坚决遏制产能盲目扩张,分类妥善处理在建违规项目。将全面清理整顿建成违规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引导产能有序退出。截止2013年底,产能过剩行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04万亿元,而2013年银行业全年的利润达到1.42亿。以此估算,即使产能过剩行业中长期信贷资产全部无法收回,也不过是银行业两年的利润,所以产能过剩行业虽然出现了严重的坏帐风险,但还不至于威胁到银行业的长期经营。
三、历史上银行高风险信贷资产的坏帐整治
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经营无论如何谨慎保守,坏帐总是不可避免的。从历史上看,对于银行经营中出现的信用风险,政府总是采取了相应的处理办法,合理化解了相应的风险,保证了银行业的稳定发展。
对于金融机构出现坏帐的处理。1995年,中银信托被中国人民银行责令停业整顿,其债务和分支机构在1996年被广东发展银行收购。1996年10月,中国光大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不能支付到期债务,其约50亿元人民币债权转为股权,从而避免了这家信托公司的倒闭。1997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关闭中国农村发展信托投资公司, 由中国建设银行托管其债权债务和分支机构。 1998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关闭海南发展银行,其存款本金和利息由中国工商银行偿付。
对于企业坏帐的处理。2013年3月20日,无锡市中院裁定无锡尚德破产重整申请。根据法院审查,截至2月底,包括工行、农行、中行等在内的9家债权银行对无锡尚德的本外币授信余额折合人民币已达到71亿元,银行作为主要债权人承担了大部分损失。2014年2月27日,长航凤凰重整方案获得通过,包括工商银行、民生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浦发银行武汉分行、中信银行武汉分行、等6家银行仅可获价值3.2亿元的长航凤凰股票,损失超过20亿元以上。而近年来蔓延的钢贸业危机主要由银行买单。
由以上政府对于金融机构和企业坏帐的处理方式可以看出,对于金融机构,为避免出现系统性全局性地危机,一般是采取由大金融机构买单最终由政府和全民买单的方式解决。对于不至于影响金融系统稳定、危害全局性的企业坏帐,由银行自行承担,实质上这些坏帐也不至于影响于银行系统的安全。
无论哪种解决方式,如果银行不能自行解决,最终还是靠政府买单用通货膨胀的方法去解决,也正因为这样,地方债、按揭贷款、过剩行业信贷资产在目前政治经济形势下,最终会成为可以解决的问题。至少在10年内银行业应该还不会真正地存在破产,储户存款得不到保证的情况还不会出现。
我们就会有理由相信,投资人对于银行股的未来过于悲观,这也许正是聪明的投资者的机会。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个人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价值是按_________计算的。A.购置价
B.当前市场价格
C.平均购置价和当前市场价格所得 D.视情况而定
2、关于风险测定中的变异系数,下列计算公式正确的是__。A.变异系数CV=方差/预期收益率 B.变异系数CV=标准差/预期收益率 C.变异系数CV=预期收益率/方差 D.变异系数CV=预期收益率/标准差
3、巴塞尔委员会在。1996年的《资本协议市场风险补充规定》中提出的对运用市场风险内部模型计量市场风险监管资本的公式为__。A.市场风险监管资本:乘数因子×VAR B.市场风险监管资本:(附加因子+最低乘数因子)×VAR C.市场风险监管资本:VAR/乘数因子
D.市场风险监管资本:VAR/(附加因子+最低乘数因子)
4、从支出的角度来看,私人购买住房的支出,包含在__之中。A.私人消费 B.政府消费
C.固定资本形成 D.存货增加
5、某商业银行受理一笔贷款申请,申请贷款额度为2000万元,期限为1年,到期支付贷款本金和利息。该商业银行经内部评级系统测算该客户的违约概率为0.3%,该债项违约损失率为40%,需配置的经济资本为50万元;经内部绩效考核系统测算该笔贷款的资金成本为3.5%,包括经营成本、税收成本在内的各种费用占申请贷款额度的比重为1.5%,股东要求的资本回报率为15%。则该笔贷款的利率下限为__。A.5.00% B.5.12% C.5.38% D.5.50%
6、融资缺口等于__。
A.贷款平均额-存款平均额 B.核心贷款平均额-存款平均额 C.贷款平均额-核心存款平均额
D.核心贷款平均额-核心存款平均额
7、最早出现的交易所交易的金融期货品种是__。A.货币期货 B.国债期货 C.股指期货 D.利率期货
8、当—个公司的季节『生和长期性销售收入同时增长时,流动资产的增长体现为__。
A.核心流动资产的增加和季节性资产的减少 B.核心流动资产的减少和季节性资产的增加 C.核心流动资产和季节性资产的共同减少 D.核心流动资产和季节性资产的共同增长
9、下列不属于人身保险的是__。A.人寿保险 B.意外伤害保险 C.健康保险 D.责任保险
10、下列不属于银行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文书。A: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 B: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的裁决
C: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 D:银监会发布的贷款文件 E:著作权
11、(),用来判断企业归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即分析企业当前的现金支付能力和应付突发事件和困境的能力。A.盈利能力比率 B.效率比率 C.杠杆比率 D.流动比率
12、小孙和小陈是不同商业银行的两名员工,两人是好朋友,以下小陈的做法无误的是__。
A.小陈将自己银行一个客户的巨额存款情况告诉了小孙
B.小陈将自己的工资状况透露给小孙,并说自己年底可能加薪
C.小陈想买房,通过小孙充分利用了小孙所在银行还未公开的一个贷款项目,到时候付给小孙1000元感谢金
D.小陈常和小孙一起分享各自银行的内部资料,研究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13、在理财产品(计划)的存续期内,商业银行应向客户提供其所有相关资产的账单,账单,提供应不少于两次,并且至少__提供一次。A.每月 B.每季度 C.每半年 D.每年
14、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下列选项关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原则说法不正确的是__。A.内部控制要全面,要全员参与
B.应当以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内控优先 C.内控部门无权直接向董事会、监视会和高级管理层汇报 D.内部控制应当有高度权威性
15、根据是否诉诸法律,可以将资产清收划分为。A:委托第三方清收和直接追偿清收 B:常规清收和直接追偿清收 C:常规清收和依法清收
D:依法清收和委托第三方清收 E:著作权
16、金融市场常被称为“资金的蓄水池”和“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分别指的是金融市场的()。
A.集聚功能,资源配置功能 B.财富功能,资源配置功能 C.集聚功能,反映功能 D.财富功能,反映功能
17、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的,经银监会批准,可以采取的措施不包括__。
A.要求调整理财业务部门的负责人
B.要求调整风险管理和内审部门的负责人 C.停止批准开办新业务
D.取消高级管理人员的执业资格
18、下列不属于经营风险的是__。
A.中层管理层较为薄弱,企业人员更新过快或员工不足 B.对存货、生产和销售的控制力下降
C.在供应链中的地位关系变化,如供应商不再供货或减少授信额度 D.企业的地点发生不利的变化或分支机构分布不合理
19、专门融通短期资金和交易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市场是__。A.货币市场 B.资本市场 C.期货市场 D.现货市场
20、在价格领导模型中,贷款利率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即__。
A.长期贷款借款人支付的期限风险溢价、优惠利率、银行预期利润水平B.优惠利率、银行预期利润水平、筹集可贷资金的成本
C.优惠利率、借款人支付的违约风险溢价、长期贷款借款人支付的期限风险溢价
D.借款人支付的违约风险溢价、银行预期利润水平、筹集可贷资金的成本
21、下列不属于货币市场工具的是__。A.货币市场共同基金 B.商业票据 C.中长期债券 D.短期政府债券
22、下列不属于商业银行在评级时主要考虑的因素的是__。A.财务报表分析结果 B.借款人财务信息的质量 C.借款人所在国家 D.借款人的家庭背景
23、资产负债表中的项目变动对现金流量的影响表现为:资产增加,现金__;负债减少,现金__。A.流出;流出 B.流出;流入 C.流入;流出 D.流入;流入
24、商业助学贷款原则上的期限为__。A.毕业后5年 B.毕业后6年
C.借款人在校学制年限加5年 D.借款人在校学制年限加6年
25、确认二手车个人汽车贷款额度时所认定的汽车价格是__。A.汽车实际成交价
B.汽车实际成交价和贷款银行认可的评估价格中两者的低者 C.汽车实际成交价和贷款银行认可的评估价格中两者的高者 D.贷款银行认可的评估价格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根据《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表外授信不包括__。A.保证 B.信用证 C.票据承兑 D.保理
2、作为经营风险、在市场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存款人、贷款人等利益相关者和整个金融市场对商业银行的信心。加强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有效措施包括__。
A.商业银行应加强自身建设,构筑良好的经营管理基础 B.商业银行应强化声誉风险管理培训
C.商业银行应善用各种渠道,将自身的良好信用适时客观地展现于公众 D.商业银行应及时寻求中央银行的帮助
E.商业银行应在问题发生时,及时消除公众的猜疑和不满,避免负面报道或传闻对业务和经营管理产生不利影响
3、个人住房贷款按住房交易形态可以划分为__。A.新建个人住房贷款 B.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 C.个人再交易住房贷款 D.个人住房转让贷款 E.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
4、一般而言,在经济周期的各个阶段中,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和利润处于最高水平的是()。A.经济高涨阶段 B.经济复苏阶段 C.经济筹备阶段 D.经济危机阶段
5、无担保流动资金贷款的对象应该是持有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发的非法人营业执照的个体户、合伙人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或自然人。借款人申请无担保流动资金贷款,应该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年龄在__之间。A.18~60周岁 B.16~60周岁 C.18~65周岁 D.16~65周岁
6、银行贷后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__。
A.贷款行要监控信贷资金的支付和使用情况
B.运用贷款风险预警机制及时防范、控制和化解贷款风险 C.对信贷资产要按照贷款分类标准进行科学分类,加强不良贷款的监测、分析,真实反映贷款质量情况
D.明确贷后责任,避免重放轻管 E.贷款调查和审批
7、运用情景分析方法进行压力测试时,应当选择的情景包括__。A.模型假设和参数不再适用的情形 B.市场价格发生剧烈变动的情形 C.市场流动性严重不足的情形
D.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可能导致重大损失或风险难以控制的情景 E.历史上发生过重大损失的情景
8、某银行从业人员在向客户销售理财产品时,故意混淆预期收益率与保证收益率的概念,每当客户问到风险时便岔开话题,并口头保证该产品肯定能够达到预期收益率。该从业人员在以下哪些方面违反职业操守的有关规定__。A.诚实信用 B.风险提示 C.守法合规 D.礼貌服务 E.勤勉尽职
9、提前支取的定期储蓄存款,支取部分按__计付利息。A.按存入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存款利率计付利息 B.按存入日挂牌公告的定期存款利率计付利息 C.按支取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存款利率计付利息 D.按支取日挂牌公告的定期存款利率计付利息
10、下列情形当中属于认为个人基本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的个人征信异议的是__。A.他人冒用或盗用个人身份获取信贷或信用卡 B.个人自己保管证件不善,导致他人冒用
C.个人办理的信用卡从来没有使用过因欠年费而造成逾期
D.个人信用数据库每月更新一次信息,系统未到正常更新时间引起的异议
11、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规定,在风险报告中,为了提高商业银行透明度,信息应当具备哪些特征()A.全面性 B.相关性 C.及时性 D.可靠性 E.可比性
12、中长期贷款中,项目配套文件包括__。A.资金来源落实的证明文件
B.资本金已经到位或能按期到位的证明文件 C.其他金融机构贷款承诺文件 D.其他配套条件落实的证明文件 E.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3、对于个人理财业务审批与报告的监管制度论述有误的是__。A.商业银行开展保证收益理财计划需要向银监会申请批准
B.中资商业银行开办需要审批的个人理财业务,应由其法人统一向中国银监会申请
C.外资银行开办需要审批的个人理财业务,应由其法人按照有关外资银行业务审批程序的规定,报银监会审批
D.中资银行的分支机构可以根据其总行的授权开展相应的个人理财业务,而无需再向银监会审批
14、从银行的利益出发,应当审查每笔个人住房贷款的__。A.完整性 B.合规性 C.可行性 D.有效性 E.经济性
15、以下关于年金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A.在每期期初发生的等额支付称为预付年金。B.在每期期末发生的等额支付称为普通年金。C.递延年金是普通年金的特殊形式。D.如果递延年金的第一次收付款的时间是第9年年初,那么递延期数应该是8。
16、下列关于个人汽车贷款运行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有__。
A.目前,个人汽车贷款最主要的运行模式包括“间客式”与“直客式”两种 B.“直客式”运行模式在目前个人汽车贷款市场中占主导地位
C.在“间客式”运行模式下,汽车经销商或第三方协助银行对贷款购车人的资信情况进行调查
D.“直客式”汽车贷款的运行模式是“先购车,后贷款”
E.在“直客式”运行模式下,购车人首先到经销商处挑选车辆,然后通过经销商的推荐到合作银行办理贷款手续
17、对于资产规模很小,提供的信贷产品较少的银行,采用__定位方式是较为合适的。A.主导式 B.追随式 C.补缺式 D.开发式
18、某企业年固定成本为5000万元,产品单价为30元,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为5元,单位产品销售税金为2元,则盈亏平衡点销售收入为__万元。A.7000 B.6522 C.5357 D.5000
19、企业的基础、管理水平、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和信用度与项目能否顺利实施有密切关系,进而也与项目的还款能力有很大关系。企业的基础包括__。A.分析企业的历史、规模、组织、技术水平B.分析企业的劳动力结构和层次
C.注册资本、固定资产原值与净值以及流动资产情况 D.分析企业的历史发展过程、经济体制的变化 E.分析投资者的经营状况
20、有权向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或公安机关举报洗钱活动的是__。A.只能是金融机构工作人员 B.只能是金融机构
C.只能是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或金融机构 D.可以是任何单位和个人
21、银行从业人员在__的监督下,自觉遵守本职业操守。A.公众 B.银监会 C.同业协会 D.以上都对
22、巴塞尔规定使用高级计量法定性标准,商业银行应满足__。A.必须拥有责权明晰的各部门所组成的操作风险管理系统
B.作为银行内部操作风险评估系统的一部分,银行必须分类详细记录包括实物损失在内的各种相关损失数据
C.必须有定期的报告来显示银行的风险分布,包括在监管中发生的损失,并将这些结果呈报给各个商业部门、高级管理者以及银行的所有者 D.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必须完整备案 E.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系统必须得到许可、生效,并且还应定期接受复查审核,这些复查审核应该包含银行的业务部门和监管部门两个方面
23、银行流动资金贷前调查报告内容要求有__。A.借款人财务状况 B.借款人与银行的关系
C.对流动资金贷款必要性的分析 D.对流动资金贷款的可行性分析 E.对贷款担保的分析
24、消费者物价指数是指__的变化幅度。A.一组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价格 B.国内生产总值
C.出厂产品批发价格 D.出口和进口
当前银行业信贷资产质量概况
根据银监会统计,到2012年三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478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95%,较二季度的4564亿元和0.94%均有小幅上升。
从商业银行的类型看
2012年前三季度,除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保持下降外,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和外资行在这三个季度内的不良贷款率均有所上升。而包括大型商业银行在内的所有类别的银行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均有所上升。具体来看,大型商业银行三季度不良贷款余额为3070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股份制商业银行三季度不良贷款余额为74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7%,城市商业银行三季度不良贷款余额为42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85%,农村商业银行三季度不良贷款余额为48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65%,外资银行三季度不良贷款余额为6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62%。银行资产质量的总体分布状况符合各类银行的经营特征和我们的一般判断。
2012年三季度末全部商业银行及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指标如表
1、表2所示。
就具体银行而言,8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民生、兴业、光大、浦发、招商、平安、华夏、中信)三季度末不良贷款余额合计626.37亿元,较年初增加132.13亿元,增长26.7%。与年初相比,8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均有增加,其中:浦发银行(600000,股吧)增加28.95亿,增量最多;平安银行(000001,股吧)增长71.7%,增速最快;华夏银行(600015,股吧)增加3.34亿,增长6%,最为稳定。不良率方面,三季度末,8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0.64%,较年初上升0.07个百分点。与年初相比,华夏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0.07个百分点,下降最多,但不良率仍为同业最高;中信不良率与年初基本持平;其他银行不良率较年初均有上升,其中平安、浦发上升较多,不良率分别较年初上升0.27和0.14个百分点。
8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如图
1、图2所示。
从不良贷款的结构看
呈现出较强的同构性。区域方面,江浙等地区成为银行信贷风险暴露比较集中的区域,据媒体报道,9月末温州地区银行业不良贷款率达3.27%,而在8月末时,这一指标为3%。某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温州分行截至9月末的不良贷款余额27.28亿元,不良率5.42%,不良贷款增量占全行不良贷款增量的70%。行业方面,钢贸、光伏等行业的不良贷款增长迅速。根据上海银监局统计,9月末,上海地区银行业钢贸表内外授信余额1853.08亿元,不良贷款余额24.34亿元,不良贷款率1.31%。业务方面,多数商业银行的中小企业业务、贸易融资产品等成为新增不良贷款的高发领域。银行间不良贷款的同构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竞争的同质性,还未形成真正差异化的经营策略。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012年年初以来银行业信贷资产质量下降,既有宏观环境的原因,也有银行自身经营管理的因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宏观经济不景气。2012年前三个季度,我国GDP增速分别为8.1%、7.6%和7.4%,呈现出逐季下滑态势,表明经济下行压力仍较大。不少工业产品的产销量增长显著放缓,前三季度钢材产量增长5.7%,水泥增长6.7%,十种有色金属增长7.1%,乙烯下降2.9%,汽车增长7.3%。企业盈利能力不断减弱,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0%,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5个百分点。受此影响,不少企业出现产品销售不畅、资金回流减速、财务状况恶化、还款能力下降。
二是金融环境较紧。为防范通胀反弹,央行自今年5月18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和6月8日下调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后,再未对上述指标行调整,而是转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节全社会流动性。目前大型金融机构和中小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率分别为20%和16.5%,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全社会的流动性依然较紧,不少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未得到彻底解决,一旦受外部环境变化资金紧张,即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
三是部分出口导向型企业订单下滑。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出口增长严重低迷,1~10月全国出口累计金额为16709亿元,同比增长7.8%,一些行业和产品,如纺织服装等出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不少企业的海外订单大幅度减少,再加上受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环保投入增加等因素影响,出口导向型企业的效益直线下滑,沿海大量企业濒临破产,给银行信贷资产质量造成冲击。
四是部分行业受国家产业政策调控及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如房地产行业,在国家限购、限贷、限价等政策的作用下,整个市场极度低迷。1~6月,全国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1.2%,销售额下降6.5%,下半年有所反弹,但仍不景气。1~10月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2%,销售额增长6.6%。由于销售不畅,不少开发企业资金回笼缓慢,财务压力较大。此外,光伏、造船、风电设备等产能过剩行业风险在经济下行期得到极大释放,而这些行业在过去几年则吸收了大量银行信贷资金,当行业风险暴露后,这些信贷资金便被“套牢”。
五是部分地区和领域受民间借贷、担保代偿等影响。在过去两年流动性过剩时,江浙等区域民间借贷盛行。民间借贷资金大都投向股市、房市,在流动性收紧后,资金链断裂,波及到大量企业。此外,一些轻资产的行业,如钢贸等,普遍采用联保互保方式获取银行信贷,部分企业在获得资金后,并非用于购货等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极易引发风险,一旦出现偿债能力不足时,就迫使为其提供担保的企业代偿,从而由单个企业风险触发多个企业的成片、连环倒闭,银行损失巨大。
六是部分银行风险管理水平亟待提高。近期信贷风险集中暴露后,不少商业银行开展了一轮又一轮的风险排查和自查自纠活动,对已经发生的风险事件,也集中进行了反思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任何一个风险案例背后,总存在着银行自身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的问题,如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风险管理流程不科学,风险政策制度不完善,以及在操作环节的授信调查不尽职,风险分析不到位,授信审批不严格,信贷监控不及时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了业务经营过程中的各种不规范行为,并最终引发信贷风险。
银行业信贷资产质量趋势研判
未来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变化趋势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经济基本面情况
从目前情况看,宏观经济呈现出一定的企稳局面:一方面,摩根大通全球PMI指标从8月份站上50点后,已经连续三个月保持在荣枯分水线之上,10月份全球PMI为51.3。此外,自9月份以来,BDI指数呈震荡上行趋势,11月15日达到1024点。这两个先行指标预示着全球经济有进一步向好的迹象。另一方面,10月份国内发电量增速达到6.44%,摆脱了过去6月份连续2%以内的低增长或零增长局面。目前普遍预计中国经济在三季度已经见底,而根据国际经验,银行不良率见顶往往滞后经济增速见底两个季度,如果上述关于三季度经济已经见底的预判成立,那么可以预计我国银行业不良率可能将在明年中期见顶。
金融政策和金融环境
如果货币当局出台大规模释放流动性的金融政策,不少企业将因此能顺利渡过难关,降低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下行的压力。并且,银行信贷投放量增大后,作为计算不良率分母的贷款总额快速增长,也会稀释不良率指标。但由于担忧通胀压力反弹,预计货币当局近期不会出台大规模释放流动性的意图,从这一点看,银行资产质量短期内不会有显著改善,仍将面临较大压力。各家银行不良率的下降依赖于加大对不良贷款的清收处置和严格控制新增不良贷款。
不良贷款的先行指标变化情况
一般而言,银行逾期贷款、关注类贷款是不良贷款的先行指标,通常会有一定比例的逾期贷款的和关注类最终会转化为不良贷款。因此,考察这两个指标的变化情况对于预测未来不良贷款的增减有重要意义。今年上半年,上市银行逾期贷款较年初增长32%,三季度不良即出现小幅回升。而三季度有4家银行公布了新增逾期贷款规模总计为106亿元,这4家银行上半年新增逾期贷款366亿元。从2008年至2011年的历史数据看,不良贷款一般在逾期贷款回升后一到两个季度出现反弹。若三季度全行业新增逾期贷款下降,预示着不良贷款的净形成率在2013年上半年回落的可能性较大。
从上述分析判断看,我们认为国内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总体不会出现大的增长,但可能在未来一到两个季度继续小幅上升,并可能在2013年中期见顶,随后逐步回落。
提高银行业信贷资产质量的相关建议
提高银行业信贷资产质量,一方面要着力银行经营的外部发展环境,提振市场信心,增强经济活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大力提升银行自身的经营管理特别是风险管控能力。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宏观层面,应多渠道入手,通过加大政府补贴,放开市场准入等方式,刺激出口,提振内需,加速投资,加快经济恢复和增长。在微观层面,降低企业税赋水平,减少行政干预,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提升发展质量。
二是逐步放松金融紧缩。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调低利率,减轻企业财务费用负担。
三是深化金融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所谓深度,指资金配置效率,引导资金投向资金缺乏且更具活力的中小企业。所谓广度,指大力扶持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专门银行或专业金融机构,促进银行加大金融产品创新,丰富金融产品种类。
四是促进资本市场发展。一方面,加快建设股票、债券、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扩大企业融资渠道;另一方面,放开并购、重组的限制政策,出台有效措施鼓励优势企业通过市场、资金、品牌、技术、管理等方式整合劣势企业,帮助企业盘活。
五是稳定房地产市场。房地产涉及上下游七、八十个行业,中小企业的贷款大都用房房地产作抵押,要保持房地产行业稳定、健康发展。
六是增强银行间协调性。阻断因银行集中抽贷、收贷、催贷而引发的连锁反应,加强银行信息共享,促进银行有序行动,并引导银行通过贷款救济等方式与企业共存亡。
七是改善地方信用环境。减少政府干扰商业银行经营的现象,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市场规则办事,真正实现银行独立决策、自主经营。
为农行的基本业务和盈利主体,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农行的生存与发展。
关键词:农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利率
一、利率市场化给农行带来的风险及应对利率市场化的风险管理措施
利率市场化的目标是形成以中央银行调控的基准利率为基础,以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的市场利率为主的利率体系。利率水平的预测和控制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虽然从每个金融机构的自身来看,它对自己的金融产品具有定价能力,也就是说它能确定本机构的筹资成本和贷款收益,但它的定价水平能否被市场所接受,则取决于能否与市场利率保持一致。因此,它的定价能力是受到限制的,必须考虑市场利率水平,与
市场利率保持一致。
从国内金融市场的实际状况来看,结合西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经验,我国农业银行要从四个方面
着力,循序渐进地构建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从而加强利率风险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完善利率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一套完善的利率风险管理组织是实现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的基础。我国农业银行的机构设置还不够完善,不能完全同步市场改革进程,管理的力度滞后于风险的强度,内部职能分工不够明晰,日常工作管理重点在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只是其市场风险管理中的一个方面,并未在银行日常经营和风险管理中充分考虑。以信贷管理部、资产风险管理部等部门替代资产负债管理部,一些
行以信贷风险管理作为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心。
此外,一些行计划财务部也在行使资产负债管理的职能,对银行资金来源和运用加以规划管理,但其管理目标是保证银行各项资产负债指标符合比例管理的标准,资金在全国各分支行的调配上满足流动性和盈利性的需要,很少考虑利率风险问题,关于利率预测更是一片空白。因此,建立利率风险管理必需的组
织机构,发挥相关组织结构的实际作用,是农业银行加强利率风险管理的前提。
2、借鉴西方先进利率风险识别和管理技术,开发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规避利率风险。
3、提高对长、短期利率的预测能力。农业银行要想减少利率风险,必须通过各种方法缩小风险缺口。如果农业银行能正确预测利率走势,并保持相应的风险缺口。那么,不仅能回避利率风险,而且能获得更高的收益。笔者以为,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结合国内外宏观经济的长期走势,可以判断利率的长期走势。从中长期来看,目前人民币名义利率进入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水平,不排除未来有望走高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农业银行可适当考虑借长贷短的经营策略,保持适当的利率缺口,以实现中长期较高的收
益。
4、完善农行内部控制机制。合理确定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是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加强市场风险管理的环节。
二、信贷风险的表现及成因
1、历史遗留因素。
在传统的产品经济时期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阶段,企业自有资金过少,支撑企业运营的资金大部分由银行贷款铺垫,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市场体系不健全,金融体制不完善,社会信用混乱,企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都造成了银行不良贷款,且没有更多的转化渠道和分散途径,使银行信贷风险具有
普遍性和难控性。农行承担了国家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成本,如供销系统企业贷款、农发行划转的贷款、国有农场和国有企业贷款等,现在都成为农行的沉重包袱。
2、政府干预因素。
政府部门为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或为了追求任期政绩,好大喜功,短期行为严重,片面追求产值数量、项目数量等,表面上看似乎非常支持企业发展,给银行造成一种假象,以为政府大力支持的项目绝对没有问题,甚至有的政府部门直接或间接、有形或无形地给银行施加压力,迫使银行发放贷款,导致贷款质量
先天不足。
3、市场缺陷因素。
由于社会经济的随机性和偶然性引发市场经济诸多不确定性因素,银企借贷双方很难准确地预测经济发展前景,使得银行信贷资产风险加大。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是决策的依据,银行信贷行为以项目要素来决策,而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尚不完善,市场法制不健全,信贷项目要素的信息不充分必然带来信贷决策的盲目性,信贷决策所依据的信息的粗略、滞后和失真可能会和经济发展前景不一致、不协
调而归于失败,从而扩大了银行信贷资产的风险性。
4、道德困境因素。
社会诚信的缺乏,企业以经济利益为驱动力竭力追逐利润最大化,个人尽力追求收入最大化,道德良知的约束力显得无力。企业想方设法通过挤占挪用、隐匿资金、拖耗时效、逃脱担保、故意拖欠、恶性侵吞、骗取贷款等形式直接向银行转嫁道德风险,或以破产废债、分立逃债、合资甩债、承包租赁不理债、转让出售不还债等形式间接向银行转嫁道德风险。另一方面,银行个别信贷人员在各种利益的驱动下,也
有发放人情贷款,或者以贷谋私,有的甚至内外勾结骗取贷款,造成银行信贷资金损失。
5、管理失误因素。
个别信贷人员素质偏低,风险意识不强,加上内控机制不全,管理手段不力,监督不严,特别是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措施不力,使银行成为信贷风险的承担者。如调查资料虚假不实,调查内容不完整,审查不严,抵押登记手续不规范,贷后检查不及时,流于形式,重要贷款档案保管失误,对企业风险预警不及时
等等,都将导致企业到期偿还贷款能力降低,甚至债权悬空,造成银行损失。
6、法制缺陷因素。
金融法律体系不健全,部分法规制度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管理规定》等尚未出台,导致某些金融活动无章可循、市场秩序混乱;特别是法院有关的司法解释不尽合理或有效,如国家划拔地抵押登记有关司法解释,导致了银行、土地登记、房产登记三者间难于理顺,在企业间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等,这些
问题给企业逃废债、金融舞弊、地方干预等留有空间,增大了银行信贷风险。
三、建立防范新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不良信贷资产
(一)完善信贷决策机制,确保新增贷款低风险。
完善信贷决策机制,讲求贷前调查情况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能简单地按企业现成财务报表统计其资产、负债及相关财务分析数据,对应该剔除的如贬值商品、应收款中的呆帐、资产的高估等因素,要予以
剔除后再统计,最好企业能提供经有资质的会计、审计等社会中介机构审核认定并承担相应责任的财务数
据。
加强审查环节,明确审查经办人和审查主责任人各自职责,强化制约和激励机制;明确审查职能定位,在审查每笔贷款业务时,必须从客户最基础的数据入手对贷款的合规合法性、安全性、效益性等进行综合审查,而不是对贷款材料简单的复核和复测;加强贷审会决策议事功能,明确贷审会参加人员资格认定,贷审会成员必须是最具评审能力的业务精英,而不能随便委托他人参加。个人经营性贷款和消费性贷款也
要定期走访,了解其生产经营和生活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信贷资金安全。
(二)多管齐下,加快化解信贷资产显性与隐性风险。
1、健全风险预警机制。
严密关注借新还旧贷款,借新还旧对降低贷款的实际风险程度意义不大,只能在形式上使贷款保持“正常”形态,正是这种“正常”形态使贷款的不良属性和风险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建立信贷资产质量报告制度,由经营行定期向上级行报送信贷资产质量分析报告,报告不及时或报告质量达不到要求的要予以处罚。
2、健全风险退出机制。
努力提高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行业竞争情况和客户偿债能力的判断,主动从那些生产能力过剩、经营效益不高、缺乏优势的传统产业、企业提前退出,既有效防范贷款风险,优化贷款结构,又通过信贷资金的转移和优化配置,促使企业、产业和行业进行结构调整和重组,做到有进有退,实现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大力发展财务顾问、企业并购重组、不良资产集中处置等投资银行业务,积极推进投资银行业务与
商业银行业务的有机结合,创新资产信托品种,提高信贷资产的流动性,转嫁信贷风险。
3、健全风险转化机制。
建立清收转化责任制,结合行长目标责任制的考核,把清收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人员,强化对清收的考核,划出专项费用与各行清收考核挂钩,确保清收转化目标的实现。发挥信贷效能,把清收转化不良资产与执行停减免缓利息、贷款呆帐核销、以资抵贷、贷款投放、企业重组等结合起来。依靠各方力
量,运用行政、法律等手段,区别不同企业,分类掌握,一户一策予以清收、转化不良资产。
(三)建立健全信贷资产考核新机制。
1、建立一整套科学、严密、可操作的责任追究制度,使信贷管理做到程序规范化、责任明确化,奖罚标准化,通过建立完善的检查、监测、评价体系,使信贷人员责任明确,奖罚具体,充分调动其管理信贷
资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信贷管理的规章制度,包括审贷分离、独立审查、授权授信、贷后检查等制度,并对每一个工作环节和业务流程的关键点与风险点实行约束,把内部控制制度置于贷款的全过程,使各职
能部门和信贷人员在内部控制之下不敢违规操作和越权行事。
3、建立贷款的法律审查制度,切实做到每笔贷款手续都具有合法性和法律约束力,要强化转授权的管
理,根据业务品种、地区风险状况、贷款管理能力来决定转授权的要限,并实行动态调整。
4、建立健全管理行对经营行的检查监督机制,定期对经营行执行规章制度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认真严肃处理,同时也要对制度可操作性、有效性进行评价,根据实施情况及时进行修订、完
善,对下级行要承担管理责任。
(四)加强信贷人员素质教育。
1、强化理念教育。
牢固树立发展理念,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求真务实的精神、不断创新的方式,去推动我行信贷业务的集约经营、高效发展,开创信贷工作新局面;牢固树立竞争理念,将优质信贷拓展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彻底摒弃“等、靠、要”思想,强化竞争意识、营销意识和开拓意识,做好“抢、新、快”文章;牢固树立风险理念,正确处理好加快发展与控制风险的关系,既不为了发展而盲目放贷,也不因害怕风险变成发展的障碍,坚持发展与控制风险两手抓,排除各种干扰,切实实行各种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贷款的安全性;
牢固树立责任理念,正确处理责任追究中的主动与补动关系,惩罚不负责任的行为。
2、强化业务培训。
严格培训管理,把培训与上岗、任职、晋升和奖惩紧密结合起来。每次培训都要进行测试,成绩不合格者要重新培训,并视情况降低资格等级。
3、强化激励机制,建立一套尊重员工、信任员工、培育员工的政策和机制,使员工在公开、公平、公正的机制下,从理念到制度都把全行整体利益及员工自身利益调整到一个方向上,构成一个有机价值链,使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调动与发挥。
四、加快改革外部环境
1、转变政府机制职能,杜绝行政干预。
真正实行政企分开,使企业成为独立自主的经营者和法律责任的承担者;建立多元投融资体制,并明确投资主体,建立出资人制度,政府不干预投资主体的决策和银行贷款;真正实行政商分离,商业银行不再办理政策性业务,杜绝政府对银行的行政干预,以保证信贷资金的合理使用,降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2、加快社会信用建设。
尽快对征信行业立法,为信息资源共享创造条件,为个人信用信息的采集、存储、查询、使用涉及到个人隐私、商业秘密提供法律保护,也只有通过立法,才能保证企业和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的合法性,才能高效地采集、开发、利用和披露信息,避免多头投入,重复建设和浪费资源。
3、出台不良资产处置优惠政策。
在深化金融改革的过程中,允许国有商业银行借鉴资产管理公司的经验,进行不良资产内部剥离,实行人员、帐务和资产的彻底分开,自主经营;对企业债务的减、免、停、缓可以考虑逐级放权,以加速处置银行不良资产,在放权的同时,从上到下都要建立检查监督机制,对不能严格执行减、免、停、缓政策,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或损失的,要严厉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对历史遗留和政策因素产生的不良资产,如农发行划转的贷款、供销系统企业历年滚动下来的贷款以及一些特定贷款,建议由国家财政弥补银行损失;税
费优惠,对银行提取准备金支出和核销各类损失支出允许税前列支,减免银行收取、处置抵债资产相关税
费,诉讼费允许参照资产管理公司减半支付。
4、健全法制建设。
尽快出台一批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法规,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管理规定》等,同时废止一批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法规,完善和细化一批不完善的法规,堵塞法律漏洞,不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坚持司法独立,不受地方政府左右,维护法律的公正和威严;培养一批精通金融法律的高层复合型人才,成立相对独立的金融法庭,专司金融案件;加强社会金融法律知识的普及,提高全社会依法办事的理性和
近年来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为刺激经济发展,我国信贷供给急剧增长。然而,信贷规模扩大的同时,影响商业银行稳定的信贷资产质量近年来却持续下滑。依靠扩大信贷供给刺激经济发展的初衷似乎影响到银行信贷资产质量,而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恶化又会制约经济发展。目前贷款利息收入仍是我国商业银行主要利润构成部分。如何使政府在经济发展与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之间权衡,如何使商业银行在信贷投放与信贷资产质量之间权衡,成为政府部门和商业银行亟待解决问题之一。本文通过研究信贷供给、经济波动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之间关系,以期为政府部门和商业银行管理者提供有益参考。
二、文献综述
有关三者关系的理论研究,主要以经济循环活动为切入点。经济上行期,企业通常经营状况良好,贷款违约概率较低,银行倾向降低贷款标准,信贷快速增长;经济下行期,企业生产经营效益下降,借款人财务状况恶化,为降低贷款违约率,银行倾向提高贷款标准,形成信贷紧缩,并加剧经济波动(巴曙光,2009)。经济扩张期的信贷风险通常在下滑期暴露出来(Ruckes,2004),巨额不良贷款将严重侵蚀银行资本,进而导致银行信用供给不足、企业大量破产,银行继续紧缩信贷,部分企业因难以获得贷款而无法维持正常经营,可能出现亏损而产生新的不良贷款(钱小安,2000)。
实证研究倾向于研究两两之间关系,对三者间关系的研究却比较少。在信贷供给与经济波动方面,Cesare Caderon(1999)使用VAR模型和Geweke分解技术,发现二者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陈磊(2004)的实证检验结果却表明信贷增长率可引起GDP增长率正向变动,反之则不成立。在信贷供给与信贷资产质量方面,Agung et.al.(2001) 使用面板回归法得出结论为信贷供给下降往往伴随不良贷款余额上升,而张汉飞和李宏瑾(2014)研究经济增长的不良贷款效应及异常分野,发现经济增长与不良贷款率正相关;经济增长水平相同的国家不良贷款率不同。在经济波动与信贷资产质量方面,Salas and Saurina(2002) 认为经济周期与不良贷款滞后3—4 期显著正相关;Cavallo and Majnoni(2002)的研究结果则显示经济增长与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负相关;李麟、索彦峰(2009)使用VAR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经济波动与信贷资产质量之间存在较强的反向关系。
综上看出,学者们就信贷供给、经济波动与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两两间关系已做出大量有益研究,但探讨三者关系的研究比较匮乏,且研究方法主要使用VAR模型。然而,VAR模型对各经济变量没有给出明确的结构关系,也没有考虑变量间同期影响。本文使用可捕捉模型系统内各个变量之间的及时性结构性关系的SVAR模型实证检验三者间关系,以期弥补已有文献的不足。
三、数据说明及模型构建
1、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1)信贷供给。大部分学者采用商业银行贷款总额衡量信贷供给状况,由于贷款损失准备与不良贷款相关,故本文选用剔除贷款损失准备后的银行贷款(LOAN)度量信贷供给。
(2)经济波动。本文使用GDP增长率衡量经济波动状况。
(3)信贷资产质量。目前学术界用来衡量信贷资产质量的两个主要指标是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由不良贷款余额与贷款总额共同决定,金融机构可依靠规模的盲目扩张来维持“不良贷款率”的不超限,所以该指标不能准确衡量信贷资产质量;不良贷款余额则较直观,可较好地反映不良贷款的绝对规模,故本文选取不良贷款余额(NPL)衡量信贷资产质量。
本文从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两个个层面共选取10 个样本。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我国银行业金融市场占有绝对份额,可较好地反映我国银行业市场情况,选择样本代表性强。
2、模型构建
(1)VAR模型构建
VAR模型从某种程度上说是SVAR模型的缩减式,因此,构建SVAR模型之前首先需要构建稳定的VAR模型。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见表1)ADF检验、PP检验、LLC检验GDP均平稳,LNLOAN、LNNPL不平稳,对LNLOAN、LNNPL做一阶差分得到贷款增长率DFLNLOAN和不良贷款增长率DFLNNPL,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各变量ADF检验、PP检验、LLC检验均平稳。
根据LR、FPE、AIC、SC和HQ准则,可以确定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为3(见表2)。
通过观察AR根图可确定VAR模型是否稳定。如果VAR模型所有根模的倒数都小于1,即都在单位圆内,则该模型稳定;如果VAR模型所有根模的倒数都大于1,即都在单位圆外,则该模型不稳定。图2 表明滞后阶数为3时,VAR模型所有根模的倒数都位于单位圆之内,表明模型稳定,选择滞后阶数为3 是合适的。
(2)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解决了X是否引起Y的问题,如果X在Y的预测中有帮助,或者X与Y的相关系数在统计上显著时,就可以说“Y是由X Granger引起的”。但这种因果关系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只是统计意义上的因果性,对经济预测具有重大作用。因此,根据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可解决SVAR模型变量排序问题。
对变量两两做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DFLNLOAN是引起GDP和DFLNNPL变动的Granger原因,反之则不成立;GDP是引起DFLNNPL的Granger原因,反之则不成立。基于此,本文对SVAR模型的变量排序为:DFLNLOAN→GDP→DFLNNPL。
(3)SVAR模型识别与估计
在估计SVAR模型之前,需要对SVAR模型识别,也就是通过限制一定的条件,利用样本信息估计出待估计统计量。其基本思想是,通过一定的约束条件,使得估计出的VAR模型对应的系数矩阵、对应的方差矩阵等统计量的个数不少于SVAR模型中待求的未知量的个数。对于K元P阶VAR模型需要估计的参数个数为k2p+(k+k2)/2,对于相应的SVAR模型需要估计参数个数为k2p+k2,需要对结构式施加的限制条件个数为k2p+(k+k2)/2-(k2p+k2),即k(k-1)/2。Amisano and Giannini(1997)根据SVAR系统中对当期变量之间的结构性关系假设不同,提出了三种不同类型的SVAR模型,即C—模型,K—模型和AB—模型。本文建立了一个3 变量SVAR(3)的AB—模型,形式如下:
其中 εt是VAR模型的扰动项,u1t、u2t和u3t分别表示作用在DFLNLOAN、GDP、DALNNPL上的结构式冲击,εt是结构式扰动项ut的线性组合。
由于模型中包含3 个内生变量,因此需要施加限制条件个数为3*(3-1)/2=3。根据经济原理作出如下假设:银行信贷供给对当期经济波动没有反应,即a12=0;信贷供给和经济波动状况对当期信贷资产质量的变化没有反应,即a13=0,a23=0。则矩阵模式可定义为:
其中NA为带估计参数。
使用Eviews7.2估计出矩阵A,,a21、a23和a32值分别为0.0003、0.0000、0.0000,均在1%显著水平下显著,模型P值为0.0000,在1%显著水平下显著,表明模型设定合理。
四、信贷冲击、经济波动与信贷资产质量关系分析
1、信贷供给、经济波动与信贷资产质量Granger因果关系
为分析信贷供给、经济波动与信贷资产质量之间关系,本文首先利用eviews7.2 进行多变量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初步确定三者之间关系。Granger因果检验假设自变量不是因变量的Granger原因,当P值小于0.05 时,则拒绝原假设,自变量Granger引起因变量;否则接受原假设,自变量不能Granger引起因变量。
以DFLNLOAN为因变量的多变量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显示,PGDP=0.714>0.05,PDFLNNPL=0.777>0.05,均接受原假设,表明经济波动和信贷供给增长率都不能Granger引起信贷供给增长率变动,联合检验P值为0.778>0.05,表明经济波动和信贷供给增长率不能同时Granger引起信贷供给增长率变动。以GDP为因变量的多变量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显示,PDFLNLOAN=0.033<0.05,拒绝原假设,表明信贷供给增长率能Granger引起经济波动,PDFLNNPL=0.306>0.05,接受原假设,表明不良贷款率不能Granger引起经济波动。以DFLNNPL为因变量的多变量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显示,PDFLNLOAN=0.003<0.05,PGDP=0.000<0.05,均拒绝原假设,表明信贷供给增长率和经济波动Granger引起不良贷款增长率变动,联合检验P值为0.000<0.05,拒绝原假设,表明信贷供给增长率和经济波动可以同时Granger引起不良贷款增长率变动。
综上,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信贷供给变动和经济波动是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波动的重要来源,信贷供给变动是经济波动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波动的驱动力来源。可以认为,在我国信贷供给变动导致经济波动,经济波动又引起不良贷款增长率变动。
2、信贷供给、经济波动与信贷资产质量动态作用机制
为进一步探究系统内变量间相互影响、影响程度及方向,本部分使用S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做变量间动态作用机制分析。脉冲响应函数是描述在随机误差项上施加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来自系统内部或外部)后对内生变量的当期值和未来值所产生的影响(动态影响)。SVAR模型中的正交化脉冲响应函数则可以单独考虑各个变量的冲击对其他变量的影响,因此,基于SVAR模型分析信贷供给、经济波动与信贷资产质量间动态作用机制比较合适。
(1)经济对信贷冲击冲击的动态反应
图3、图4 和图5 分别是经济波动对信贷供给冲击、信贷资产质量对信贷供给冲击以及信贷资产质量对经济波动冲击的脉冲响应函数图,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间数(单位:季度),纵轴表示分别表示GDP增长率、不良贷款增长率、不良贷款增长率,实物线表示脉冲响应函数,虚线表示正负两倍标准差偏离带。
根据信贷供给冲击对经济波动脉冲响应函数系数值可以看出,信贷供给冲击对GDP增长率的影响大约持续7期。当信贷供给增长率突然增加一个百分点时,导致GDP增长率增加,增加幅度为0.015 个百分点,到第2 期增加幅度迅速增加至3.079 个百分点,到第4 期达到最大,增长幅度为6.554 个百分点,第7 期开始趋于稳定(响应函数系数值为3.953)。表明信贷供给冲击是经济波动的重要来源,信贷供给冲击对经济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和较长的持续效应,即通过扩大信贷供给增长率一定程度上可刺激经济发展。
(2)信贷资产质量对信贷供给与经济冲击的动态反应
根据信贷冲击和经济波动对信贷资产质量的脉冲响应函数系数值可以看出,信贷资产质量对信贷供给与经济冲击的脉冲响应函数系数值均为负数。当给信贷供给增长率突然增加一个百分点时,不良贷款增长率迅速下降,至第2 期达到负向最大,下降幅度为0.452 个百分点,随后又有所上升,至第3 期下降幅度为0.273 个百分点,经过第4 期一个调整后开始逐期递增,但始终位于横轴下部,表明信贷冲击会给不良贷款增长率带来负向冲击,即信贷规模的扩张可降低不良贷款增长率,有效改善信贷资产质量问题,尤其在滞后2 期时对控制信贷资产质量具有显著效果。同样,一个百分点的经济正冲击可导致不良贷款增长率迅速下降,至第2 期达到负向最大,但作用效果比较微弱,下降幅度仅为0.017 个百分点,随后又有所上升,至第3 期下降幅度为0.011 个百分点,经过第4 期一个调整后开始逐期递减。这表明经济的持续良好发展对抑制信贷资产质量下滑具有一定作用。
比较图4 和图5 可以发现,信贷资产质量对信贷供给冲击和经济冲击的反应具有显著的同步性。信贷资产质量对信贷供给与经济冲击的反应持续期均为7 期,且同时在第2 期下降到最低,第3 期有所回升,经过第4 期调整后呈逐渐上升态势。这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相一致:信贷供给冲击是经济波动与信贷资产质量变动的重要影响因素。
为进一步分析信贷供给冲击和经济波动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影响的贡献度,本文对不良贷款增长率做了方差分解。结果表明,滞后2 期开始信贷供给冲击对不良贷款增长率变动的影响比较大,且相对稳定,解释了约95%的不良贷款波动;经济冲击对不良贷款增长的影响在第一期时效果比较明显,解释度约为98.5%,随后贡献度逐渐减弱,且维持在4%左右。
可以认为,信贷供给、经济波动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之间存在这样的作用机制:信贷供给是经济波动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波动的驱动力来源;信贷供给冲击导致经济波动,经济波动又引起信贷资产质量波动;滞后2期以后,经济波动对信贷资产质量变化作用逐渐减弱,信贷冲击对信贷资产质量解释力逐渐加强。基于此,针对当前国际经济低迷、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商业银行面临信用风险越来越严峻的现实环境,本文认为商业银行可通过适当增加信贷投放,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五、结论
本文利用我国2006—2014 年季度数据,通过使用多变量Granger因果检验和S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实证检验了信贷供给、经济波动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之间关系,结果表明:扩大信贷供给不仅可刺激经济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抑制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下滑现象。
但过量的信贷投放必然伴随有通货膨胀、人民币国际化受阻、银行潜在信贷风险剧增等问题。如何使信贷政策兼顾保增长、控通胀、稳币值、维持社会稳定等多重目标,成为商业银行乃至货币当局面临的两难问题。这需要货币当局在不同阶段根据实际情况,对多重目标进行权衡和取舍。当前我国经济处于下行阶段,通货膨胀整体水平较低,社会有效需求严重不足,扩张性信贷政策具有一定的存在空间。扩张性信贷供给政策对商业银行也提出更高的风险管理要求。对此,笔者认为,首先商业银行应当制定合理有效的授信政策。商业银行在信贷投放时应根据行业特点配以适当比例授信比重。对亲周期性行业发放短期贷款,周期性不明显的行业可发放中长期贷款;对处于生命周期导入期和衰退期的行业应审慎确定准入资格,对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行业可适当放松准入条件。其次,商业银行需加强信贷监督管理,做好项目跟进工作,落实已发放贷款的保全措施。另外,商业银行还应积极加快金融创新,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和其他衍生工具,提高资产流动性,规避预期风险损失,化解中长期信贷风险。
摘要:本文使用多变量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S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实证检验信贷供给、经济波动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之间关系,结果表明信贷供给是经济波动和信贷资产质量变化的驱动力。结合研究成果,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信贷供给,经济波动,信贷资产质量,Granger因果关系,SVAR模型
参考文献
关键词:风险管理;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
前言:信贷资产证券化是一种新型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是指将具有预期收益但是流通性较差的信贷资产经过某种特定的组合来形成资产组,并通过证券发行的方式使其在金融市场中得以流通。这种新型的金融工具在我国发展的根基并不深,仅仅是最近几年才频繁出现的,但是,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有效的推动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在我国金融市场中发挥出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过,随之而来的,是许多风险问题的出现。
一、信贷资产证券化特征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主要特征有:(1)信贷资产证券化是一种结构融资手段,通过特有信用增级技术的使用、相关交易机构的构建来吸引到大范围的投资,从而保障融资的顺利完成。(2)信贷资产证券化与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的表内融资方式不同,它是一种表外融资方式。(3)信贷资产证券化与企业的整体自信状况并不相关,它是将特定的资产组合作为融资依据的。(4)传统融资方式是增量的证券化,信贷资产证券化却表现出与之不同的存量证券化。(5)仅仅可以由特定的交易主体来保障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本运作过程,该交易主体的定义为中介机构,能够将企业和投资者联系起来,它的经营内容和经营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限制。
二、商业银行实施信贷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风险分析
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本身的结构比较复杂,并且参与的主体较多,这就会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发生,主要表现为交易主体的收益或损失的不可预测。因此,商业银行在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时候必须关注到这些潜在的风险,要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充分分析,对其诱发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只有保障了这些前提后,才能使风险得以管控,达到业务收益最大化,有效优化商业银行资产结构。
(一)来自市场的风险。市场风险指的是通货膨胀、利率等市场因素带来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风险。在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中,以下几点的变动都可能带来市场风险,如权益资产的价格变动、信贷资产的价格变动、外汇价格的变动等。在发行初期,资产债券的收益便得以确定,资产债券的价格与利率呈现反相关,当利率提高的时候,证券的价格会随之降低,当利率降低的时候,证券的价格反而会升高。通常,资产证券的期限越长,其受到利率等市场因素影响的风险就会越突出。
(二)客户信用带来的风险。通常会将信用风险称为违约风险,这个概念指的是由于信贷证券化的参与主体不能按时履约,带来其他参与主体可能承受的损失可能性增大,由于信贷资产证券化中的参与主体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一旦任何一方参与主体不能按时履约或违反合约都会为整个资产证券化的过程带来巨大的潜藏风险。商业银行在信贷资产证券化中是作为主要参与方而存在的,此外,它还担任着信贷资产提供方的角色,因此,商业银行往往会承担着来自显性和隐形两方面的双重风险。
(三)提前偿付风险。提前偿付风险是由于利率下降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债务人在合同约定的还款期内的还款金额超出了合约所规定的还款额度,进而带来了证券投资人预期收益的风险。提前偿付风险通常也被称为早偿风险。引起早偿的原因有许多种,债务人经济情况改变或者利率发生变化都会带来早偿风险。此外,根据还款额度的多少,具体将其分为了完全早偿和部分早偿两种类型。
(四)法律漏洞方面的法律风险。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我国是近几年火热开展起来的,并没有非常长久的时间根基,因此,该领域的法律和制度尚未健全,这就会带来一些法律条款变动、法律条文不明确、法律漏洞方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会使信贷资产证券化面临着一定的风险。此外,在商业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的参与主体,参与主体间的权利、义务较为复杂,如果没有健全的法律规范来约束,必然会导致风险性增加,因此,完备的法律依托对于完善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五)信息不对称风险。信息的不对称主体风险这个概念中的主体主要是投资者及证券化企业、银行发起人与债权人,这些主体之间会存在信贷信息即证券化资产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带来信息的不对称风险,此种风险种类主要包括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风险,主要由于借款人在收益最大化的目标下采取目标申报虚假收益等措施,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借款人在收益不能够支付贷款本息的情况时违约的问题,从而导致银行遭遇道德风险的威胁。
(六)操作过程中的风险。操作风险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系统或人员等原因带来的经营风险,一类是由于不完善的操作过程而带来的风险。操作风险是能够进行人为控制的,对证券化业务本身的收益影响不大。操作风险不仅仅来自于证券化业务操作行为的本身,也可能是由于对风险识别度和经营风险的忽视而造成的。
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风险管理策略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这个问题在新事物的产生过程表现的尤为突出,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也表现出了两面性的特点。一方面,商业银行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有效开展,能够带动我国金融市场的创新,促进我国金融结构体系的完善和优化,但是,随之而来的风险也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加强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一)健立健全规范的行业法律。当务之急是建立健全规范的证券行业管理法律,严格交易管理,从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现状出发,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系统的证券法规体系,构建全面系统的有中国特色的证券业法律体系,为不良资产证券化奠定良好的发展和环境基础;其次是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完善不良证券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强化其金融职能、拓展其应用范围;再次是充分考虑特殊情况的交易特征,引进特殊的附加法律条款,完善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法规构成。
(二)加强监管部门的执法强度。政府的有效监管对于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开展是十分有利的,因此,政府要逐步制定和完善相关新型金融业务的法律体系,从而使金融行业的市场行为走向规范化。由于信贷资产证券化运营过程中会涉及到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其业务范围和参与主体也较为复杂,因此,金融法律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这项工作不仅是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健康开展的前提,更是保障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
(三)进一步健全投资风险方面的监管体制。尽管信贷资产证券化能够有效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但是随之而来的是金融市场风险的增加,此外,资产证券大多被列为中长期融资产品的范畴,它的风险会由于政策变动或市场变动等原因增大,因此,必须要将风险监管机制和风险提醒机制的建立和健全提上日程。在资产证券化工作中,会涉及到较为广泛和复杂的主体,因此,风险的可控性也相对较低。比较典型的例子便是美国的次贷危机,在相当成熟的金融市场环境中,美国尚且发生了如此严重的风险失控,这便提醒着相关单位要充分重视投资风险监管机制的健全工作。除此之外,资产证券化之后会带来与基础资产的分离状况,导致风险的预警性大大降低,这时候,必须要强化风险预警功能,相关单位要出台新的监管规划以便对衍生工具的风险进行预警。
(四)完善信用网络建设。信用查询网络和信用评级体系对于金融市场的影响是巨大的。相关单位要针对市场现状,指定起一套全国统一的信用等级评估标准,充分依托互联网络这个平台,进行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收集和评定,从而开发一套公开的查询系统。同时政府还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来增加全社会对信用评级的认知程度。此外,要完善信贷资产证券化各参与主体的信息披露机制,从而有效提高相关业务的透明度,以商业银行为例,要及时披露信贷资产的相关质量信息,借款人要具备偿付能力的真实证据,通过这些途径来有效规避风险。加大企业内部的信用管理力度,有助于提高市场交易的信用程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信用的制约作用,减少因授信不当导致无法按时履约,或因授信企业因未制定履约计划而导致违约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加强企业信用监管,大大制约了一些企业和机构的失信行为,使信用记录不良的企业在各企业的客户管理中被筛选掉,使其没有市场活动的机会和空间。
(五)加强信息相实性。首先要加强监管力度,保障交易市场和交易过程的透明性、公正性和公平性;其次要加强中介机构的职能作用,扩大中介机构的影响范围,实现交易活动的全程监督管理;同时要加强加快信息披露制度和信用评级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充分避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各种道德风险,通过信用评级体系加强交易主体的信用意识,保障不良资产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保障证券公司信用状况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提高资产证券化的社会认知度,普及资产证券化的理论和优势,吸引广大投资者的积极和广泛参与。现在一些投资者缺乏对资产的全面科学理解,错误的将不良资产认作是呆账坏账,认为某些不良资产完全不具备收益可能和投资价值等等,必须从认识角度提高不良资产的科学理解,明确现今流动性差的不良资产存在未来预期收益的可能。
结语:作为一项引人注目的金融创新成果,信贷资产证券化能够在金融市场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不过,我们也要看到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失控后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我国要在有序开展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同时,关注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对相关领域研究的加强来达到金融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周志冬.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面临的困境[J].经营管理者.2013(09)
[2] 郭玮,苑连霞,张海风.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探讨[J].中国商贸.2014(05)
[3] 王歌.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银行不良信贷资产】推荐阅读: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及成因分析12-13
农商银行不良贷款09-23
不良资产清收方案09-21
不良资产处置管理办法07-17
不良资产处置法律实务09-11
不良资产处置涉及的部分法规07-09
银行信贷工作鉴定05-25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06-04
银行信贷学习心得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