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起始课教案

2024-09-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七年级起始课教案(精选5篇)

七年级起始课教案 篇1

.2.4七年级下起始课

教学设计:陆海峰

一、师生互相交流、沟通,促进了解,融洽氛围。

二、学生寒假生活、作业汇报

1、名著阅读

2、古诗背诵

3、征文.写作

4、社会实践

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评价

1、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与延伸。

2、要加强课外阅读的落实与提高。

3、要加强.写作的文从字顺与创意。

四、学生阅读语.文书卷首语,看目录,初步感知新语.文书的特点。

五、教师学法指导:

1、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自始至终积极大胆地参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亲身实践的氛围中解疑寻难,尝试成功。

2、要强化朗读感知与体验,在朗读中理解、体味、感悟课文。同时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朗读,并将课文的精神力量内化为自己的文学素养,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3、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联系课文内容,开展.写作与口语交际活动,实现语文听说读写的整合。

4、要加强过程学习,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搜集、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活动,要有自己的创意和特色。

5、要发挥学生的想像,在生活的基础上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6、要落实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养成良好的探究意识和思考问题的习惯,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掌握方法。

六、教师谈新学期要求:

1、语文是工具,要落实双基,练字(作文本)DD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相关字词,并注好拼音。同时抄写好课文注释,理解词意。

2、要加强课外名著阅读,最好一周一本,并做好摘录,写好读后感。要准备一本笔记本或卡片。每周一检查。

3、要加强朗读训练,最好早晨朗读课文一遍。平时用普通话交流,提高说的能力,课堂上要积极举手发言,要敢说会说,能与人争辩。

4、要加强.写作训练,要重视每课后的片断练习,最好每周写一周记,要用方格纸写。

5、要加强综合实践活动,提高信息搜索、处理的能力。

6、课前要进行预习,熟读课文;课中要敢于提问,不懂多问;课后要加强复习理解,不断拓展。

七、学生畅谈:新学期新打算……

我想对语文老师说……

(武原镇中学)

英语起始课教案(定稿) 篇2

教学内容: 1.讨论学习纪律;2制定学习计划;3.建立学习小组English group;4.认识作业本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确立学习目标,明确努力方向。建立良好的集体,同学间形成良好的互相帮助的氛围。教学过程:

一、讨论课堂纪律1、3、在小组活动或下位时听到掌声马上回位;

2、回答问题前先举手,起立后声音要洪亮;

4、注意力要集中,眼睛盯着老师; 听别人回答问题要安静、不打扰他,有不同的意见要先等他说完;

5、二、讨论可见课后应做到哪些

1、请同学们补充。

上好卫生间;

2、检查课本和文具;

3、有一个愉快的心情;

4、预习新课;

5、按时交家庭作业;

6、先改错找老师回勾,再写新作业;

7、写作业前认真读题目,写完后仔细检查;

8、在家熟读当天学过的课文,错误少于3处。

9、请同学们补充

三、讨论学习目标,明确努力方向1、3、课程安排:英语课

2、时间安排:每周一课

课本使用: Let’s talk

Let’s learn “熟读或背诵”,read词组部分,会默作业本使用:练习册:每天带,用铅笔完成课堂作业 家庭写,会翻译,会造句

4、作业,认真书写,按照格式要求

四、老师判作业的习惯

1、日期为编号缩写;

2、根据作业完成程度给与“good””very good””perfect ”等评语

3、错误用“””_____”画出,学生要在原地擦掉重新改

初中七年级写字课教案 篇3

内容分析:

本部分教学内容,是在前五课笔画练习和第六、七课随形结字与横竖变化的基础上,来学习独体字结构上下之间、左右之间对称均衡、重心平稳的知识与书写技能。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独体字笔画虽然连接在一个单体,但笔画上下之间、左右之间应该对称均衡、重心平稳。

2、指导学生初步学会独体字笔画上下之间、左右之间对称均衡、重心平稳的书写技能。

3、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比较、分析能力,以自主合作的方式习字方法。

4、体验汉字字形均匀平整之美,激发写字兴趣爱好和积极性。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体验到独体字笔画虽然连接在一个单体,但笔画上下之间、左右之间应该对称均衡、重心平稳的道理。

2、初步学会独体字笔画上下之间、左右之间对称均衡、重心平稳的书写技能。

教学难点:

1、初步学会独体字笔画上下之间、左右之间对称均衡、重心平稳的书写技能。

2、针对提供内容运用书写规律进行创作。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说明本课学习内容与学习目标。

二、指导学生体验:独体字笔画虽然连接在一个单体,但笔画上下之间、左右之间应该对称均衡、重心平稳的道理。

1、教师运用多媒体出示同一汉字不同字形的字(每字三种形态,分别是符合美学规范1种字形,不符合美学规范2种字形)。

火、央、乐、文、义、耳、内

2、指导学生逐个评议分析:

① 你认为在一行字中,哪一个字最美?为什么这样说? ② 你认为在一行字中,哪一个字最不美?为什么这样说?怎样修改才能让他美起来?

③ 教师在黑板上逐条记录学生发现的美学规律。

3、教师总结:对称均衡、重心平稳的规律。① 火――左右对称 ② 央――左右均衡 ③ 乐――把握中线 ④ 文――上下对正

⑤ 义――撇捺伸展 ⑥ 耳――间距均匀 ⑦ 内――布白均匀

三、指导学生初步学会独体字笔画上下之间、左右之间对称均衡、重心平稳的书写技能。

1、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汉字加点画部件(见下发资料)。教师提供以下21个汉字的缺笔字形:

①火、父、业、其②央、公、女、发③东、不、求、来④文、主、支、方、⑤义、更、水、及⑥耳、言、世、州⑦内、母、曲、井

2、教师巡视并提醒学生书写姿势正确。

3、学习小组对加部件后的完整汉字相互之间交流、评议

4、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台展示学生加部件后的完整汉字。

5、师生根据对称均衡、重心平稳的要求评议。

6、指导学生临摹(课本P3页中选字。每生临摹10分钟左右。教师巡视并提醒学生书写姿势正确)。

7、组织学习小组间相互讨论、评点临摹作品。

四、指导学生根据教师要求进行创作(见下发资料)。教师巡视并提醒学生书写姿势正确。

五、组织学生总结交流书写体会。

1、你学习了本课后有什么收获?

2、收获最大的是什么?

3、还在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六、教师抽样点评作业。

七年级上册公开课教案等 篇4

李能

《济南的冬天》 教学目标:

⒈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⒉学习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⒊品味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学重点:

⒈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⒉学习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教学难点:品味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学计划:3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⒈了解本文的文学知识,掌握本文的生字、词。⒉熟读课文,初步体会作者所的美景。

⒊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本文“布局谋篇,层次井然”的写法。教学重点: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本文“布局谋篇,层次井然”的写法。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导入新 课:

同学们,上一课,我们学习了《春》这篇美文,感受了春的美景,从春的美景中感受到了活力、生机。可以说,一年四季,都有无数可以值得赞美的东西,在冬天,人们也许看到过白雪皑皑的银白色的世界,那么,你居住的地方的冬天又如何呢?谁能说说?(指名说出)不 同地方,冬天的景是不同的。济南这个地方的冬天的景又如何呢,我们学习了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就知道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济南的冬天》。(板书:《济南的冬天》)

二、新授:

⒈ 解题及作家、作品介绍。

这是一篇写冬天美景的抒情散文,也是一篇美 文。作者——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18年师范毕业后,曾任北京十七小学校长、天津南开中学语文教员。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1929年离英回国。先后任济地同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37年,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被译成十几种文字,产生较大的国际影响。抗战爆发后,他在周恩来的直接关怀和帮助下,从事抗战文学活动。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回国后,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市文联主席等职。由于他的勤奋创作,解放后写了20多个剧本,被誉为文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1966年去世,终年67岁。

1930年前后,老舍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据老舍夫人胡青回忆,老舍生前“常常怀念的是从婚后到抗战爆发,在山东度过的那几年”。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原为一系列直接描写济南风景名胜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中的第五节(第一节《济南的马车》、第二节《济南伪洋车》、第三节《济南的大葱》、第四节《济南的秋天》、第六节《齐大的校园》、第七节是全文的结语),发表在《齐大月刊》欧一卷第六期(1931年4月出版)。此文虽系节选,但能独立成篇。

2.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查字典,给它们注音、解释,并学会运用。响晴:(天空)晴朗无云。温晴:本课指天气械极为晴朗、明亮、温和。

安适:安静而舒适。肌肤:肌肉和皮肤。出奇:特别,不寻常。秀气:清秀、小巧玲珑。水藻:生长在水里的藻类植物。贮蓄:存放。

澄清:本课指明亮,透明。空灵:美妙无穷无不可捉摸。蓝汪汪:形容蓝得发亮。

3.朗 读课文,思考课后研计练习题。4.就课文不理解之处提出问题质疑。

二、导入

1.作家作品导入。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18年师范毕业后,曾任北京十七小学校长、天津南开中学语文教员。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1929年离英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2.导语

老舍对济南的山水一往情深,在他的眼中,冬天的济南一切都是美好的,一切都是可爱的,一切都有是可爱的,真是一方宝地,一个理想的境界。当们探究课文时,当一幅幅画面浮现在你的脑海里时,你将进入那片美的天地。

是的,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更美。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特别是浸透在如诗如画美景中的 浓郁情致,更使作品带有了一种神韵,一种悠长的味道。

三、正课

⒈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做到:

(1)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熟悉课文,这是朗读好的前提。(2)细心体会,理解课文,建立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内心视象,这是朗读好的基础。

(3)以情带声,随课文思想内容与作者情感轨迹,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轻重缓急,读出作品的美感。⒉解析文章题目

文章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个特定环境的冬天,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最后的“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是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意思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啊!这样的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⒊探究质疑:请给文章分段并归纳段意,理清作者的思路。讨论并归纳:文章可分为三部分。(划分的依据是描写的景物不同)文章布局谋篇层次井然。

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和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的“温晴”,赞誉它是个“宝地”。这是贯串全文的主线,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都是与此相联系的。第2段开始,“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是个重要的过渡句,转到对冬天山水的描写。在分写山水之前,先给人以济南的总体感,用拟人的笔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作者紧扣住这一点,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济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对祖国河山真挚的爱。文章用了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次写薄雪覆盖下的山,再写城外远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第5段写冬天的水色。作者极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一句结束。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段意:写济南的冬天“温晴”的天气特点。第二部分:第二、三、四自然段。段意:细写济南冬天的山景。(又分为三层)

第一层: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第二层;写雪后的山景。第三层:写城外远山。

第三部分:第五自然段。段意:写济南冬天的水色。

4.探究质疑:第一自然段怎样写出了济南的冬天“温晴”的天气特点,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石感情 ? 讨论并归纳:通过三组对比来写。⑴北平的寒————济南的暖

(北平的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⑵伦敦的暗————济 南的明

(伦敦的冬天要是能看得见太 阳,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⑶热带的热————济南的温

(热带地方的日光永远是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济南有温晴的天气。⒋探究质疑:这里运用对比手法有什么好处呢?

讨论并归纳通过三组对比,突出济南冬天“响晴”的特点,由“奇迹”、“怪事”、“害怕”、引出赞誉“济南真算个宝地”。文章紧扣这一天气特点,描绘济南冬天的景色。

⒌探究质疑:“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改为“没有风的”行不行,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没有风声不等于没有风,只是风小而已。如果改成“没有风”,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了。由此可见作者的用词是十分准确的。

四、小结

文章一开头,就紧紧抓住了济南冬天“温晴”这一天气特点,赞誉济南是个“宝地”,这是贯穿全文的主线,下文描绘的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都是与此相联系的。

五、作业

⒈完成课后研计练习一。⒉选用教案后课时作业设计。

《济南的冬天》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济南的冬天》(板书:济南的冬天+老舍),下面我将从教材和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策略几个方面阐述我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和学情

(一)说教材

《济南的冬天》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它是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写的一篇描绘济南冬天的美丽景色写景散文。

编者安排这篇文章,就是想让我们领略到自然景物的美,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

(二)学情

对于刚刚跨入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在我看来,大多数的学生应该都喜欢写景的美文,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情境,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二、说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语文学习重在强调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理解重点词语,品味积累语言,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2)过程方法目标:朗读课文,感知内容,初步培养感悟散文的能力:学习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多方面地写景,表达自己的感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2.教学重难点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我将本文的重点放在学习作者抓住特征运用贴切手法描写自然景色的写法上,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方法

(一)教法:

1.根据语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通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进行教学。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作者在景物描写之中,寄寓了自己对济南冬天的无限喜爱之情。学习本课重在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特征细致描绘的写法,体会作者借景抒发的赞美之情。而若要达此目的,就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反复诵读,使学生深入文本,深刻感悟,进行个性化解读。为此,本设计围绕“读”字做文章,抓住“读”字开展系列语文学习活动,从而达到读中悟,悟后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和丰富的想象力。

2.采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增强教学直观性,扩大教学容量。

(二)学法: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指导,采用了: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及反馈练习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

一年有四季,季季有特色。今天我们单表一下多姿的冬天。和学生一起欣赏燕京一带冬天雪花,感受边塞冬天的奇寒;东北的冬天,云南的冬天。引出素有“泉城”之称的济南,冬天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追逐老舍先生的足迹,到济南去看一下冬天的景象,感受一下冬天的气息。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环节,我设计了三个小问题:

1.学生用一两个词语概括自己经历感受过的冬天的特点。2.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用几个词语概括老舍笔下“济南冬天”的特点。

3.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

济南给老舍先生的最大感受就是——温情。于是,全文处处围绕体现着“温晴”,也体现着“温情”。

三、以温晴识温情——“温情”在我身边

学生朗读第一段,小组交流,领会作者用对比的方法突出济南温晴的特点。

因此,作者说济南是个“宝地”。

四、以温晴看温情——“温情”在我眼前

有人说老舍是一位丹青高手,整篇文章无论从立意,还是从构图色彩看,都是一幅完整的图画。从细部看,这幅图画又是由多个画面组成,而每个画面都充满着温情和希望。

教师引导学生跳读课文,寻找温情的画面,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合作交流,为每一幅画面起一个名字并说明其理由。1.摇篮安睡图 2.雪后小山图 3.山村卧雪图 4.玲珑水晶图

五、以温晴赏温情——“温情”在我心中

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进入对温情的赏读。

老舍先生在本文中描绘了济南的山、济南的水,借山水来展现济南冬天的特点,在鲜明的形象中融入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所以,这里的山水情意浓浓。作者在写作上也展开联想、想象,以温情的形象来比拟温情的上水,用包含温情的语言来描绘温情的山水。

(一)走近温情的人物形象

景物本身没有生命,没有感情,可是作者拿它当“人”来写。如此,景物也就有了意境,有了感情,有了情韵,有了内在美。

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文,分别找出用人物形象来比拟山水的语段,体会温晴的特点,然后学生小组交流,最后师生共同明确。1.守护摇篮的母亲 2.细致周到的护士 3.健美优雅的女郎 4.娇美害羞的少女 5.俏美柔情的女子

老舍先生不愧为文学大师,他智慧的将印象中的事物想象成一个个颇具个性,而又都充满温情的女性。如此,既写出了冬天的暖,又写出了冬天的美,突出了济南冬天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老舍先生为什么只选取女性形象来比拟描绘呢?

主要让学生明白:这些形象能体现温暖、柔美、慈爱,能与济南冬天的秀美、温晴特点相吻合。

(二)品味温情的语言

本文语言自然、质朴,亲切、柔和,充满着温情。像美丽的女子情态可掬,又像慈爱的母亲娓娓叙谈。

学生先跳读课文,标划出富有灵性、含有意蕴的动词,然后体会口语化、情感化的词语,找出类似语句,进行品味。

六、我笔下的“温晴”和“温情” 1.教师总结:

老舍先生写北方中国的冬天不着眼于“寒”,而着眼于“暖”,不着眼于“壮”,而着眼于“秀”,集中突出了冬天里“温晴”的特点。为了展现这一特点,作者抓住了“暖、秀、绿”着墨,写出了春意,写出了生机。之所以如此,皆在于作者内心蕴含着的“温情”,是作者温情的体验有了这种种温情的意象,是作者温情的感受有了这美妙的表达。正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2.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体会,运用“温晴”和“温情”两个词语,写几句话。

五、时间安排 导入3分钟 讲授新课 30分钟 归纳总结 2分钟 写作练习5分钟

六、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 温晴 温情 温情 老舍

温情的画面 温情的人物

温情的语言

课堂评价

陈志:在语文教学中, “点教学”(以清晰的概念为前提)基础上进行内部延伸(局限于课文内)很有必要,本教案的延伸设计极有特色,不仅有知识点的强化,而且能让学生由被动听讲到主动入文(课文),由理解进入操作,由学生心态体会到教师角色。而所有这些又都紧扣教学的重点展开。

尹聪花:教学内容丰富而有序,围绕新知识的学习还组织复习了诸如动词、形容词,比喻、拟人等语法和修辞知识。

方友坤:这些内容既落实到阅读又引向写作,短短一节课学生获益颇丰。本教案的内在逻辑美还集中体现在板书设计中:板书的上方是3个醒目的概念并用横线表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说这是整个板书的纲、也是整个教学的魂,它是教学系统性的具体体现,有了它板书的所有词句就成为了语文知识的浓缩,语文能力的指南。

七年级历史20---22课教案 篇5

〖内容标准〗

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①了解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等基本史实。

②知道曹操屯田、诸葛亮治蜀,卫温首达夷洲等基础知识。

2.能力培养

①分析曹操统一北方的条件。

②识读“赤壁之战示意图”,学会利用地图讲述战争的经过。

③识读“三国鼎立形势图”,了解三国所在区域的今天省份,形成正确的地理概念。

④讨论“三国鼎立时期,为什么地区经济得到显著发展?”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①明确曹操统一北方以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由割据走向局部统一,由混战趋向相对稳定的过程,因此是历史的进步。

②认识在三国鼎立形成的过程,曹操、诸葛亮、刘备、孙权等人起了重大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杰出人物对推动历史发展进程所起的作用。

③认识三国都重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江南和西南地区得到了一定的开发。〖教学要点〗

1.重点 三国鼎立局面主要是通过曹操统一北方和赤壁之战形成的,这两点即是本课的重点,曹操统一北方一是符合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二是展现了曹操个人的雄才大略。赤壁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刘备、孙权联合抵抗曹操,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

2.难点 如何正确认识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即怎样看待三国分立这一局面;如何全面评价曹操、诸葛亮、孙权等历史人物是本课的难点。都是既要将三国历史和《三国演义》有机结合,又应还历史的真实性,使学生对这段历史有个真实的完整的了解。

1.三分天下

①面对军阀混战的局面,启发学生分析曹操统一北方的条件,从而认识到“挟天子以令诸侯”与“唯才是举”是曹操高人一筹和过人之处的所在。官渡之战既是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一战,又突出曹操以少胜多的灵活战术。使学生对曹操有个形象的了解。

②介绍江东孙权势力的稳固,刘备“三顾茅庐”得到诸葛亮国辅佐后正伺机发展,使学生既了解三分天下的三种势力的基本情况,又对孙权与刘备有了初步的印象。

③ 赤壁之战:一是训练学生运用“赤壁之战示意图”,讲述战争经过,体会整个战争的壮观场面。二是思考“官渡之战”打了胜仗的曹操为什么会败在孙刘联军的手 中?分析曹操兵败的原因。三是明确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曹操兵败退回北方后再也无力南下;刘备趁机占据荆州取得了立足之地;孙权在江东的势力得 到了巩固和发展。三股政治势力旗鼓相当,三分天下初露端倪。

④明确三国鼎立的形成是在220年曹操去世后,曹丕废汉献帝称帝建立魏国,才正式进入三国时期。此后蜀、吴相继建国,三国鼎立局面出现。

⑤运用“三国鼎立形势图”,使学生了解三国各自统治的地盘,并能识别属于当今的省份。

2.地区经济的发展

① 曹操屯田分为民屯和军屯,民屯主要是招募流民,军屯主要是兵士,兵士平时屯田,战时打仗。屯田一是解决了军队的口 粮问题,避免了粮尽兵散,无敌自破的现象,为统一北方奠定了经济基础;二是对恢复和发展生产,安定流离饥民,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②诸葛亮治蜀一是大力发展经济:开垦屯田,修浚都江堰,推广“木牛流马”,盐铁官营等,为四川成为天府之国奠定了基础。二是“七擒七纵孟获”改善了与云南、贵州少数民族之间关系,对解除蜀国的后顾之忧,并发西南边疆和加强民族融合有重大作用。

诸葛亮为辅助刘备实现兴复汉室,统一天下奋斗了一生,强调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表现。

③孙吴开发和经营江南一是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二是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三是派卫温到台湾,密切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认识:经过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与兼并,终于形成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局面。与东汉末年的混乱相比,三国鼎立有利于当时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是历史的进步。

应 该看到:由于三国统治者都比较注意各统治地区内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与东汉末年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象相比,确实是历史的一个 进步,符合人民渴望社会安定的要求;由于当时的政治、经济等原因,曹、刘、孙三个政治势力谁也无法马上统一全国,但三国鼎立的局面确实是走向全国统一的过 渡环节。(以上内容主要来源于教师用书)

第二课时 〔复习旧课〕(约2分钟)

师:今天,我们将学习第四单元分――《政权分立和民族大融合》,现在请同学们读一下导言的内容: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由大一统走向分裂,又由分裂重新走向大一统的重要时期。民族大融合以及经济的恢复发展,特别是南方经济地位的上升,为中国历史注入新鲜血液,促使隋唐社会气象焕然一新。(强调以上几个黑体字,要求学生标出来)现在我们继续学习新课,请同学们将书翻到:(板书,以下绿色黑体字为板书内容)

〔阅读教材〕(约10分钟)

三国的历史相信是大家最熟悉的一段历史,下面给同学们10分钟时间,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看书时用笔标出你认为应该掌握的内容或者你不理解的内容,看完书之后,我会要求大家合上书本,回顾你记忆中的本课内容。〔合书布点〕(约10分钟)

△采点布点 学生阅读完教材后,先指定二、三名同学讲述教材内容,然后由其他学生补充。强调当有同学讲述时,其他同学要注意听,不得随便插话,如有不同意见,必须在他人陈述完之后,举手发言。教师根据学生讲述的内容采点、布点(板书)。(东汉末年 黄巾大起义 军阀混战 董卓 名存实亡)官渡之战:北方统一 赤壁之战:三国鼎立 魏蜀吴

曹操 北方 挟天子以令诸侯 唯才是举 屯田 乱世之英雄

刘备 荆州→两湖地区、四川

诸葛亮治蜀:经济、民族、军事(成都平原、屯田、都江堰、木牛流马;南中八郡、孟获;五次北伐、五丈原、)

孙权 江东→完全拥有(荆州、扬州、交州、广州)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江南经济的长足进步 山越人、230年,孙权派卫温到夷洲(今台湾)第一次 说明: 学生述点时,能讲出许多故事,这里我强调要围绕教材来探讨问题,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就不要说了,希望同学们多提出自己的问题。想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让学生提出问题,也太为难学生了。只有一个同学提出“孙权称王与称帝有什么区别?”

绝大多数同学们都知道点曹操、刘备、诸葛亮的故事。对后面魏、蜀、吴三地区经济的发展没有多少同学注意到,这不是他们感兴起的问题。这部分提到最多的是“七擒孟获”。△布点小结

通过同学们的讲述,我感觉到大家对历史还是比较有兴趣的,对三国的历史也相当的熟悉,特别是对曹操、诸葛亮大家说的比较多。但大家在阅读之后,没有注意本课的重点,曹操为什么能统一北方,赤壁之战的影响。〔分层推进〕 △再读教材 △快速提问

① 曹操为什么能统一北方? ⑴“挟天子以今诸侯”

196年,曹操将汉献帝迁到许,以天子的名义发号施令。引导学生对比:齐桓公称霸时“尊王攘夷”。

⑵“唯才是举”

引导学生回顾:东汉末年,地方官僚世族世代把持政权,左右选官。引入郭嘉所论曹操能战胜袁绍的“十条必胜”:袁绍“所任唯亲戚子弟”,而曹操“唯才所宜,不问远近”。⑶“乱世之英雄”

引导学生回答课文P83的思考题:曹操年轻时,结交名士桥玄。桥玄称曹操是安天下的奇才。另一名士许劭却非常瞧不起曹操,称他是“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曹操听了居然十分高兴。他为什么高兴?

简单介绍有关资料,然后让学生回答。

以上三点多为学生自己在书找出来。补充以下内容:

⑷ 屯田

引导学生在教材P82页找出有关曹操屯田的史实,并联系汉武帝时期的河西屯田。(5)略述东汉末年的社会状况,要求学生在课文中标出:黄巾大起义、董卓、名存实亡。强调中原地区的混战,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统一是符合人民利益的,是人心所向。(曹操统一北方的客观原因)(6)官渡之战 200年 曹操 ≡ 袁绍 以少胜多,基本统一北方 根据各班的情况补充有关官渡之战的故事。

第三课时

提问:曹操为什么能统一北方?

官渡之战 200年 曹操 ≡ 袁绍 以少胜多,基本统一北方(板书)①要求根据以上板书,写出赤壁之战的内容。

赤壁之战 208年 曹操 ≡ 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②要求学生对比两场战争,知道“少”的一方是谁?“胜”的一方是谁?思考曹操在这两和战争中胜败的原因是什么?

⑴谋略:指出袁绍与周瑜、鲁肃、黄盖、诸葛亮之间的差距。“火攻”火烧乌巢、火烧曹军。指明“火攻”是黄盖想到的计谋,不是《三国演义》所说的是诸葛亮与周瑜同时想到的,强调《三国演义》是小说,是允许虚构情节的,它不是历史的真实。⑵扬长避短:曹军之长,袁军之短;孙刘联军之长,曹军之短。⑶骄傲自大

指导学生看教材中的“朗诵”部分(苏轼《前赤壁赋》):点明“曹孟德”、“横槊赋诗”。③赤壁之战前后,曹操、孙权、刘备势力范围的变化: 曹操 北方 → 退回北方

孙权 江东 → 完全拥有江东:荆、扬、交、广四州。刘备 荆州 → 两湖、四川

④要求学生标明“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掌握魏、蜀、吴三国的建立及其统治地区。并要求学生完成教材P83的“史实辨析”。

曹操的旗帜不应该出现“魏”这点学生能区别,诸葛亮的“蜀丞相”学生没能看出问题。⑤地区经济的发展

本目内容,我采用了为学生指出要点的方法(详见布点构图),强调了三点内容: ⑴屯田 曹操与诸葛亮

⑵诸葛亮对南中八郡:恩威并济,七擒孟获 孙权对山越人“强者为兵,羸者补户”的强迫政策

⑶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明确记载的大陆与台湾大规模交往的史实:卫温到夷洲

⑥要求学生思考教材P82“武侯祠对联”中“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者治蜀要深思。”的含义。下节课提问。〖教学资料〗

调寄《临江仙》(《三国演义》)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教学反思

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政权分立”的分角色游戏,使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初步具备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初步形成一定的历史想像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并让学生学会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通过用图表演示对“人口大量南迁”的处理,使学生学会使用历史图表解决历史问题,学会客观地评价历史现象,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巨大成就,使学生明白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对自己的影响。

3、通过对“南方经济开发”的归类比较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语言陈述历史的表达能力。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

第一课时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前边我们学过三国鼎立的相关知识,知道了三国鼎立的出现就意味着东汉以来的中国大地上就不再有一个统一的政权了,这种分裂局面一直持续到隋朝统一全国才结束。那么从东汉到隋统一又有几个政权呢?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当时的南方情况怎样呢,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几个问题。(师板书课题)(二)教材处理

师:下面我们做一个游戏,这个游戏需要9个人参加,谁愿意请举手。生:纷纷举手,跃跃欲试

师:选出9名同学让其挑选朝代名称,稍事准备,并给出游戏规则:假设讲台是中国地图、方位同教室方位,教师以击掌为号,让学生以P84 <东汉至隋政权分立示意图>为标准,击掌一次代表朝代的学生就到自己的方位上站好或下台,让下边的学生仔细观察他们的站位,为后面介绍六朝做好铺垫。

师: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西汉末年,政权被外戚王莽夺去,王莽改制不但没有缓和当时的社会矛盾,反而激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农民起义队伍中有一支以西汉后裔刘秀领导的起义军逐渐崛起,并逐步胜利,最终于25年在洛阳建立了政权,史称东汉。生:代表东汉政权的同学立即跑上了讲台,站到了指定位置,初做成功。

师:非常好,后面的同学要努力。东汉末年,政权腐败,为镇压农民起义,东汉政府被迫启用豪强地主武装,消灭农民起义以后的豪强地主开始了军阀割据。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东汉最后一个皇帝在洛阳首先称帝,史称曹魏(教师击掌)生:代表东汉的同学不高兴的下了讲台,代表曹魏政权的同学跑上了讲台。师: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史称蜀汉。生:代表蜀汉政权的同学跑上讲台。师: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史称孙吴。代表孙吴政权的同学跑上了讲台。生:哈哈大笑,原来学生站错了位置。师:你说说笑的原因。

生:代表蜀汉的同学站到了孙吴的位置上,代表孙吴的同学没地方站了。生:代表蜀汉的同学马上调整了位置。

师:同学们做的很好。三国鼎立局面维持了不长时间后。263年,曹魏灭掉了蜀。生:代表蜀汉的同学下了讲台。

师:265年,司马炎废魏帝,建西晋生:代表西晋的同学急不可耐地冲上讲台并将代表曹魏的同学推下来,学生们又笑。

师:280年,西晋灭掉孙吴政权,一统全国。

生:代表西晋的同学又把代表孙吴的同学推下来,得意洋洋地站在讲台上,推下来的同学极不情愿。下面的同学大笑。

师:同学们做的很投入。西晋维持了不长时间的统一,被匈奴所灭,西晋的后裔司马睿在建康建立了东晋。东晋建立前,北方的十六国也相继出现。(击掌)生:代表十六国的同学与代表东晋的同学同时走上讲台,他们争了一会才确定好位置。

师:420年,东晋大将刘裕强迫东晋皇帝让位,建立宋,开始了南朝统治时期。(击掌)生:代表南朝的同学跑上讲台将代表东晋的同学推了下来,代表东晋的同学非常不情愿,下面的学生大笑。

师:534年,鲜卑族在北方建立北魏政权,北方开始了北朝时期生:代表北朝的同学将代表十六国的同学推了下来。

师:南北朝对峙的局面维持了不长时间,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建立了隋朝,589年重新统一全国(击掌)生:代表隋朝的同学上台将二位代表同学推了下来,并在讲台上大摇大摆地走了几圈。下面的学生大笑。

师:非常好,同学们做的游戏非常好,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这9位同学。

生:鼓掌欢笑。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表演,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①你上来我下去的过程给了你什么启示?②南边曾经站过几位同学,分别代表什么政权。

生:问题①:历史是不断发展的,还是不断进步的;任何政权如果出现腐败就会走向灭亡;有人欢喜有人忧„„

生:问题②:站过6位同学,分别代表孙吴、东晋、宋、齐、梁、陈6个政权。师:同学们感悟很到位,观察也很仔细。不错,先后有6个政权在南方建立,因此,历史上把这6个政权称为“六朝”,这个时期就是“六朝时期”。

师: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材料,六朝时期有什么特点。

生:相对北方比较安定,经济逐渐上升。

师:南方先后更替了六个朝代,为什么经济却逐渐上升呢?同学们请帮我分析一下。生:政局虽然更替频繁,但战争很少,还有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

师:同学们归纳的非常好。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对当时的南方来说,确实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人口南迁的情况。

师:同学们请阅读教材P85“人口南迁”一目,并思考以下问题(课件展示设置的问题):①人口南迁的原因②特点③迁徙方向。④人口流动对高密市区的影响,⑤六朝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的影响。要求用概括的语言进行表述。

生:阅读并做标记,部分学生把答案纲目性地整理到了笔记上。师:巡回观察并不时点拨。

师:同学们,谁想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

生:我(一生站了起来),主要原因是为了逃避战祸。师:你能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生:可以。向往和平是人之本性,北方的长期战乱使人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去寻找和平的生存环境,而当时南方相对稳定,因此大量北方人口就纷纷南迁。

师:你理解的非常深刻。第2个问题因为我们目前缺乏这方面的相关数据,因此我们只

第二课时

师:第3个问题是关于迁徙方向的问题,同学们考虑一个什么样的办法才能使这个问题变得既简单又容易理解?

生:做重点标记„„,在地图上表示!

师:同学们的想法和我的差不多,看来是英雄所见略同。师:(将自制的<北方人口南迁简图>悬挂于黑板上)哪位同学上来给同学们标记一下? 生:我,一生跑上讲台,观察了一会地图,然后用铅笔做了大体的图示标记。师:你能给同学们说说这样几条路线吗?

生:可以。边比划边说:西线从长安附近进入巴蜀地区,中线从洛阳附近进入两湖和江西地区。东线从山东等地进入江浙地区。

师:你不但说的很好,而且还说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可见你知识渊博,同学们,我们为他鼓掌!

生:鼓掌欢笑。

师: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因为是逃避战祸,所以,南迁的人中占多数的应该是百姓,但当时北方有些豪门望族也举家南迁,并且在南方发展的还不错。

师:同学们,关于第4个问题我们先想想现实生活中,人口流动对我们高密市区的影响,好吗?

生:学生略思考,回答,给我们带来了不安定的因素,许多犯罪的事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做的,并且造成住房紧张,另一学生说,各企业的大学生的引进,使企业的科技含量很高,一生又说,我们学校就有很多外地区的老师,其中我们的英语、数学教师就是东北来的,我们不是跟他们学了很多东西吗?学生不经意间开始了对这个问题的争执。

师:同学们看来对人口流动的影响各有说法,前边我们说过,看一种历史现象应该采用辩证的办法,要看清主流。有句俗话说的好,“人挪活,树挪新”由此可见,人口流动不但对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好处,对流动的人口也未尝不是一次机遇和挑战,虽然他要付出代价,但也极有可能获得更大的成功。同学们同意我的说法吗?

生:同意,回答带来不安定因素的也表示同意。

师:其实,同学们在刚才争执人口流动对地区经济影响的时候,已经得出了六朝时期人口南迁的影响的答案。我们以我们学校为例,分析一下:外地教师的引入,增加了我们的教师人数,用教材中的话可以说是:“使长期劳动力不足的困难得到 了极大改善”。我们的数学、英语老师给我们上的课非常好,如果用教材中的一句话来说的话,应该怎么说呢?

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 师:当然,我们的外地老师的优越性自然比六朝时代的南迁人口要强的多。我用相类似的办法给同学们分析了人口流动的影响,同学们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六朝时期人口南迁的影响呢?

生:开始时有一学生说的过于啰嗦,学生给否定了,后一学生作了简要的回答:①带来了劳动力,②带来了技术与经验。

师:同学们想的比老师想的还简炼,非常好,以后我们就应该这样去归纳历史问题。师:南迁人口带去的先进技术与经验,必然会使南方经济得到开发,同学们阅读“南方经济开发”一目,参考课件提供的背景材料,每四个同学为一组,讨论一下几个问题,我们的书记员要做好笔录,注意要记录概括。①农业进步的表现有哪几个方面②农业经济区的形成与人口迁徙方向有什么关系?这又能证明什么?③手工业有哪些特色?④商业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

人口南迁前,北方已经取得的经济成就:①水利的大力兴修。②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③重视使用肥料④小麦在北方普遍种植⑤桑麻的广泛种植⑥冶铸业发达⑦纺织技术处于世界前列⑧商业城市繁多⑨开通“丝绸之路”

生:阅读结束后小组讨论有关问题,一名学生做记录。讨论气氛热烈有序。师:巡回过程中予以个别指导学生的纲目分类标准及概括记录等情况。

师:我刚才通过巡回指导发现同学们讨论的很认真,很投入。也很正规,我相信同学们的回答也肯定会非常精彩。

生:一生急不可耐地站起来要回答第一个问题:主要表现为5个方面:①大量兴修水利②推广和改进犁耕③粪肥精耕④稻麦两熟制⑤农产品有商品化倾向

师:同学们对这位同学的回答作个评价如何?

生: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并且内容很全,又概括,只是说的有太急,个别字听不清楚。

师:(对回答的同学说)这位同学对你的评价你满意吗?

生:很满意。我太激动了,以至于说话太急了,下次一定注意。

师:这位同学的评价很中肯。回答这个问题的同学做的非常不错,相信在座的其他同学经过努力也会达到这样一种效果。我还想问这位回答问题的同学,你是怎么找出他的五个方面的内容的?

生:先看的课本上的内容,然后根据背景材料提示得出来的。师:非常好,看来你很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技巧。师:第2个问题难度较大,但我相信肯定有一个小组的同学会把他们的研究成果贡献出来。生:(沉默一会),老师,我说说试试。

师:很好,敢于发表不成熟的见解是一种勇气。生:我们感觉农业经济区的形成与人口迁徙的方向基本上一致,这说明江南经济的开发与大量南迁的人口有很大关系,好像是南迁的人口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老师,不知道我们的这个结果正确不正确?

师:你们的研究结果非常好,这就是这个问题的非常科学的答案。为你的勇气喝彩!生:谢谢老师。

师:接下来的第3、4个问题就比较简单了,我们请某两个小组的书记员把他们的记录结果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给大家,好吗?

生:有两个小组的书记员跑上了讲台,将自己的记录结果放到了实物展示台上。

师:哪位同学给这两个小组的讨论成果给归纳一下?

生:老师,我归纳一下第3题的答案。主要应该是丝织业成为上升中的南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他的如造船、冶铸、造纸制瓷等根据教材内容看,好像没有什么特色。

生:老师,我想补充一下第3题,我认为制瓷业也有特色,因为书上的两幅青瓷的实物图,我感觉他们与众不同,至于什么特色,我说不出来。

师:同学们对教材研究的非常仔细,我认为这两个同学的说法都有道理。为了减轻同学们的学习负担,教材中只对丝织业做了较详细的表述,至于造船、冶铸、制瓷等其他手工业也都各具特色,但不再做为学习内容让同学们掌握。同学们如果有兴趣的话,可在课后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一下。我为同学们的这种严谨的学习作风感到欣慰。

生:老师,我想归纳一下第四个问题的答案。我认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出现了一系列商业城市②海上贸易十分活跃。不知我的答案同学们满意吗?(学生得意地坐下)师:我很满意,同学们满意吗? 生:满意!

(三)课堂小结与知识巩固

第三课时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在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下,非常圆满的完成了。我想让同学们回顾一下这节课你最满意的是什么?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教师整理)生:我最满意的是我终于敢站起来回答问题了,我印象最深的是南方农业的发展表现。我最满意的是我代表的隋朝终于又统一了全国,我印象最深的是人口南迁的方向和影响。

我最满意的是教师关于政权更替的游戏,我印象最深的是南方商业中的海上丝绸之路。我最满意的是老师表扬了我,我印象最深的是江南经济开发的艰难。„„

好多学生都纷纷发表了自己成熟的或不成熟的看法。

师:看来同学们对今天这节课感悟颇多,非常感谢同学们的积极投入。同学们,今天这么多的内容我们如何能理解并记住呢?

生:使劲背,出个题做做,整理整理笔记估计会记个差不多。

师:使劲背是最吃累的办法,我们不用,其他那些倒可以考虑。

生:老师,我对这节课的内容作了一下整理,发现用一组数字可以串起来:一个特色、三个方向、五个方面、六个政权。

师:整理的非常好,你能具体地说说吗? 生:可以。“一个特色”是指手工业特色,即丝织业成为上升中的南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个方向”是人口南迁的三个方向,即西线,中线,东线。同时暗含着三个农业经济区,“五个方面”是指南方农业发展的五个方面,即水利的大量兴修,推广和改进犁耕,粪肥精耕、稻麦两熟制、农产品有商品化倾向。“六个政权”指的是六朝政权即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政权。

师:你真了不起,我真佩服你的心细。受你的这组数字的启发,我给你填上两个数字:两大影响,即人口南迁对南方经济的两大影响;四座名城,即四座著名的商业城市――建康、京口、吴郡、余杭,正好成一、二、三、四、五、六这样一组数字,同学们看合适吗?

生:可以。师:有兴趣的同学不妨课下整理到笔记上。(四)布置作业。

师:对某些知识的理解与记忆的方法很多,我相信同学们会找到一种最适合你的学习方法的,下边有个题目请同学们课后研究一下(教材 P88讨论题):从六朝经济开发的史实出发,联系当地实际说说人口流动对社会经济发的积极作用有哪些?

师:按照惯例,我们课后要评出今天的优秀书记员,优秀答手,同学们,今天的课上的非常成功。谢谢大家,同学们再见。

从整体课堂活动来看,本节课的初衷已基本达到。多种形式的知识处理方法使学生从不同途径获取了历史信息,目标达成度较高。课堂活动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意识浓厚,对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基本上能调控课堂,引导学生有组织、有步骤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反思

第22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内容标准〗

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①了解北方政局基本情况。

②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和民族大融合的概况。

2.能力培养

①识读“北魏统一后北方政局演变示意图“

②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措施和作用。

③观察课本中有关的图片和材料,解释“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现象。

④归纳民族大融合的特点。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①明确北方虽然长期处于政权分立的战乱状态,但在民族交往和民族冲突交织在一起的情况下,民族大融合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②认识孝文帝改革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③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对大唐的开放繁盛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教学要点〗

1.重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其改革在历史上的影响极其深远。隋唐时期的汉人已是胡汉融为一体的汉人了,这与孝文帝的改革是不可分的、孝文帝不愧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因此,孝文帝改革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难点 作为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的孝文帝为什么要进行学习汉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社会改革,最终与汉族融合在一起,而不保持其民族的本色呢?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师可从落后民族向先进民族靠拢,与先进民族同化这一历史发展规律来分析。1.北方政局

①阅读“北魏统一后北方政局演变示意图”,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虽说北方长期处于少数民族多个政权分立战乱状态,但也出现过北魏将近百年统一北方的和平时期。

②指导学生掌握这一时期的特征,即虽然民族交往与民族冲突交织在一起,但民族大融合经络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其主要表现是“统治者自上而下的胡汉融合的改革”,如孝文改革:“各族人民之间自下而上的交往”,如在生产、生活方面的民族融合情况。2.孝文帝改革

①讲清北魏统治者的民族忏悔,以及建立北魏与统一北方的基本情况。

②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帮助学生归纳改革的两个阶段:祖母冯太后改革,一是政治上的“三长制”,二是经济上的“均田制”;孝文帝改革,一是“迁都 洛阳”,二是“胡汉融合政策”。

③鲜卑族的孝文帝为什么要实行“自上而下”的“胡汉融合”?为什么一定要精心安排迁都的“计谋”呢?为什么改革涉及的范围又是如此的广呢?启发学生从这些改革的有利因素中,明确孝文帝实行改革的的原因所在。可从以下方面归纳:“三长制”完善了北魏地方统治机构,加强了中央集权;“均田制”既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双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迁都洛阳”的“计谋”,一是为实行胡汉融合政策进一步冲破鲜卑族旧贵族势力的阻挠,二是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胡汉融合政策”的彻底,一是改变了少数民族旧的、落后的风俗,二是得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政权的拥护,巩固了北魏的统治。总之,孝文帝改期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3.民族大融合

①指导学生归纳民族大融合的特点

一、北方,由于内迁的少数民族与汉族长期的杂居相处、彼此交往、共同生产、共同生活、已经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通过观察图片,使学生了解“胡人汉服”、“汉人胡食”以及汉人起居的变化。

二、南北长期对峙,呈现战争与和平的相互交替状态,尤其在北魏和平时期,还出现南北互使和南北互市的现象。

②指导学生归纳民族大融合的意义。

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既是由统一趋向分立的时期,又是从分立趋向统一的阶段。北方民族大融合和南方经济的开发为重新统一创造了条件,从而奠定了隋朝统一和唐朝繁盛的基础。小 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由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地交错在一起,出现了长 期混战分立的局面。与此同时,西部和北部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大量涌入中原,逐步实现了与汉族的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这一历史潮流,进一步促进了民族

大融合。同时,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南北经济的发展也展现了民族大两便这一历史发展的主流。

第二课时 〖教学方法〗 教学法、讨论法、图示讲解法相结合 〖教学教程〗

〔复习提问〕

请同学们说一说南方六朝包括哪六朝?这一时期社会特点是什么? 〔导入新课〕

六朝:孙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特点:社会相对安定,地区经济发展。

那么与南方相对应的北方黄河流域的政权形势和社会特点是什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教学内容〕

一、北方的政局

西 晋的短期统一局面结束后,中国历史再度走向分裂。在北方长期处于多个政权分立的战乱状态,各国之间,连年混战,人民流离失所,北方经济遭受到严重破坏。在 这期间,氐族建立的前秦统治一度统一了黄河流域。但淝水之战后之久,前秦的统治迅速瓦解,北方再次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到了5世纪前期,鲜卑族建立的北魏重新统一了黄河流域,此时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近百年统一北方的和平时期。北魏以后,北方又经历了东魏、西魏并存,北齐和北周对峙的局面。历史上把这五个政权全称为北朝。(副板书)

提问:请同学说一说这一时期我国北方历史发展所呈现出两个阶段性特征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①是政权更替频繁,各国之间混战连年,社会动荡不安。

②是各族人民在长期杂居相处中,联系日益密切,加强民族大融合。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为北方的再度统一提供了条件,是哪个政权结束了北方分裂局面,再度统一黄河流域?它的建立在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这也是我们今天所学习重点内容――北魏孝文帝改革。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组织学生看书第一自然段)教师提出问题:北魏是哪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①北魏建立和北方统一

鲜卑族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发源于大兴安岭的大鲜卑山,生活以游牧为主。东汉末年,开始迁往内地,受汉族文化影响,逐渐学习农耕技术,过着定居生活。386年,鲜卑族拓跋部首领拓跋珪建立魏国,史称北魏。势力扩展到今山西、河北,进入中原,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439年,拓跋焘统一了黄河流域,成为北方强国。提问:北魏统一北方有何历史意义?

小结:结束了分裂局面,有利于北方经济发展,各族人民之间联系和交往更加频繁,出现了民族大融合趋势。②改革历史背景

进 入北方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逐渐改变原来游牧生活,学习汉族先进农业生产技术,黄河流域少数民族的生产经济逐渐封建化,成为农业居民,特别有一 些鲜卑族贵族也转变为农业生产的地主,这是历史的进步。而北魏统治还保留着浓厚的奴隶制,这些矛盾导致各族人民的斗争,各族人民在共同斗争中互相支援,加 强联系又促进民族大融合,这使北魏统治者感到震惊,是顽固坚持自己落后的统治,还是顺应历史的发展趋势。这也关系到如何巩固自己统治,尤其是如何有效地对 经济和文化较先进而人口又较多汉族进行统治,这一点也是促使孝文帝改革的原因之一。因此,必须突破“以胡治汉”,“胡汉分治”落后→“胡汉融合”新目标(自身转化)。③改革措施(两个阶段)

孝文帝(拓跋宏)5岁继位,由冯太后主政,她采取措施 ⑴政治上:集权中央,实行“三长制”,官员俸禄制

⑵经济上:“均田制” 时事生英雄,490年,孝文帝19岁亲政后,顺应民族融合的趋势,在太后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推行改革; ⑶迁都洛阳(关键)⑷推行汉化政策。

学生讨论:孝文帝迁都原因、经过、意义

教 师总结:平城偏在北方,不便于控制整修北方地区,北边少数民族多次南下威胁平城。另平城地区土地贫瘠,所产粮食有限,不足以供应所需,还经常发生灾祸,造 成人畜大量伤亡,孝文帝亲政后,感到鲜卑人在生活习俗上还很落后,需要改进,需要向汉族学习,要想进行改革主,必须离开旧都。为何选择洛阳?因为洛阳曾是 东周,东汉等几国都城,是黄河流域政治、文化中心,周围地区农业发达,城市繁荣。但是鲜卑贵族不愿放弃营造好家园,如何说服群臣,保证迁都(学生看书自 学),孝文帝与保守势力进行巧妙斗争,终于把都城迁到洛阳。

(学生讨论)迁都作用:有利于加强同黄河流域汉族地主联系,进一步接受汉族先进文化,有利于加强对中原地区统治。

迁都后,推行汉化政策(看书),消除了鲜卑族同汉族的隔阂,孝文帝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愧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位少数民族杰出政治改革家。⑸⑹

④孝文帝改革作用

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

三、民族大融合

①民族大融合

所谓民族大融合,是指各族人民和汉族在长期的杂居相处中,互相往来,共同斗争,民族隔阂逐渐消失,在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相互影响趋向一致。②特点:

⑴北方,由于内迁的少数民族与汉族长期的杂居相处、彼此交往、共同生产、共同生活、已经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通过观察图片,使学生了解“胡人汉服”、“汉人胡食”以及汉人起居的变化。

⑵南北长期对峙,呈现战争与和平的相互交替状态,尤其在北魏和平时期,还出现南北互使和南北互市的现象。③意义

东 汉末年到魏晋时期,既是由统一趋向分立的时期,又是从分立趋向统一的阶段。北方民族大融合和南方经济的开发为重新统一创造了条件,从而奠定了隋朝统一和唐 朝繁盛的基础。民族大融合是我国历史的进步现象。是我国多民族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发展趋势,北魏孝文帝改革既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成果,又 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迅速发展,为后来隋朝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上一篇:主变施工方案下一篇:地理观课评课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