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美丽的古都西安的话题作文(共8篇)
我是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今天,让我给你们来讲述一下我们的丝路长安,美丽西安。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每当听到这些诗句,你们一定会在心中涌现出这样的场景:繁华的古长安、青色的耕牛、雪白的骏马以及豪华的香车,映衬着美丽的街市,别有一种诗情画意在里面,令人浮想联翩。
西安,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古长安,取长治久安之意,它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人们常说二十年中国看深圳,一百年中国看上海,一千年中国看北京,而五千年中国则要看西安。西安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10世纪左右,先后有西周、秦、唐朝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及建立政权。所以西安有极为丰富的历史景点。且听我为你们一一道来:兵马俑,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1978年,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秦俑,不能算来过中国。”从此秦俑被世界誉为“八大奇迹之一”。西安城墙,西安城墙不仅是保存最完整的中国古代城垣建筑,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军事城堡设施。西安城墙位于西安市中心区,是明代初年在唐长安城的皇城基础上建筑起来的,呈长方形,墙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东墙长2590米,西墙长2631.2米,南墙长3441.6米,北墙长3241米,总周长11.9公里。有城门四座: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每个城门都由箭楼和城楼组成。华清池,亦名华清宫,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西距西安30公里,南依骊山,北临渭水,是以温泉汤池著称的中国古代离宫,周、秦、汉、隋、唐历代统治者,都视这块风水宝地为他们游宴享乐的行宫别苑,或砌石起宇,兴建骊山汤,或周筑罗城,大兴温泉宫。白居易、杜牧等诗人在诗作中均有提及。大雁塔,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位于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内。因坐落在慈恩寺西院内,大雁塔原称慈恩寺西院浮屠(浮屠即塔的意思)。是中国唐朝佛教建筑艺术杰作。西安钟楼,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它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的市中心,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钟楼建在方型基座之上,为砖木结构,重楼三层檐,四角攒顶的形式,总高36米,每边长35.5米,占地面积1377平方米,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在檐上覆盖有深绿色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顶部有鎏金宝顶,金碧辉煌。西安钟楼是中国古代遗留下来众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西安是明代西北军政重镇,所以无论从建筑规模、历史价值或艺术价值各方面来说,它都居全国同类建筑之冠。另外西安还有大唐芙蓉园、翠华山、秦岭野生动物园、海洋馆等值得一去的地方。怎么样?西安有如此多的旅游景点,你一定听的心动了吧,呵呵,心动不如行动,有机会赶紧来西安旅游吧,感受一下古城西安的风土人情,品尝一下西安的美食小吃,记得一定要品尝一下我们的“三秦套餐”哦!
西安除了以历史文化著称外,它还是一座充满了爱心的城市,每天都会发生许许多多的感人事:勇于救人的15岁少女陈燕明、为车上素不相识的乘客抢回手机的乘务员王钊、关心晕倒清洁工的小伙郭雨,以及帮助迷路老人回家的的哥栾师傅,虽然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却让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心更近了,情更暖了!
五月的下午,槐花飘香,望着眼前那些丝绸之路的雕像,走在长安大街上,我仿佛又回到那繁华的古长安……欢迎你们来西安做客!我一定会尽地主之谊好好招待你们,给你们当向导!
一下飞机,我们乘着机场大巴渐渐进入西安市区,古色古香的建筑映入眼帘,古朴的西安给人一种沉静的感觉。
我们去的第一站便是钟鼓楼与回民街。黑瓦、红墙的钟鼓楼,显示着古朴的韵味。热闹的回民街更是灯光闪烁,零零种种的小吃令人眼花缭乱。羊肉泡馍、肉夹馍、灌汤包都是这里地地道道的小吃,连整条街都充满了羊肉的味道。
第二天,我们来到骊山风景区。乘着索道,向下望去,华清池的全景一览无余。那天正是下雪天,雪中的华清池别有一番风景。顺着山路向下走,一路高耸的大树穿上了雪白的棉袄,山路也变得湿滑。来到兵谏亭,导游就讲起了蒋介石如何被活捉的故事。顺着她所指引的方向看去,陡峭的石壁中隐隐有个小洞,那就是蒋介石躲避的地方。
接着,我们来到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兵马俑博物馆。兵马俑是杨新满爷爷当时挖井时而发现的。兵马俑博物馆分三个俑坑和展示厅。走进一号俑坑,好大的空间啊!前面整整齐齐地站着兵马俑方阵,个个精神饱满。每一个兵俑神态不一,有的神情凝重,有的怒目圆睁,有的若有所思。兵马俑千人千面,堪称奇迹。因为技术的原因,开挖出来的兵马俑遇到氧气会失去原本的色彩,所以二号坑、三号坑几乎没怎么开挖。
离开兵马俑博物馆,我们去爬了古城墙。城墙高大坚固,城楼古色古香。骑上一辆自行车,在古城墙兜一圈。我骑得飞快,风从我耳边呼呼地吹过。才骑完城墙的两条边,我就开始累了,脚也使不出劲来了。天色渐渐暗下来,抬头向前望去,望不到尽头。花费了一个多小时,我终于骑到了起点,你说这西安古城有多大啊!
美丽的大西安,美丽的大西北,魅力之城。
雨过了,静悄悄的一切过往焕然一新。
来往的人群,彩色衣装的装扮,依旧令人神往,哪位师傅,那个作坊,那种布料,哪种款式,令人们,如此喜爱,不及更入,焕发精神,光彩夺目,惹得大家纷纷靠拢。
我爱古都的秋天,我来到这美丽富饶的大地上,成为一名中华儿女,接受母亲大人的温柔,接纳来自父亲大人的职责,来到这里成为了这里普通的一员,在这里努力完成自己的梦想,迈开自己理想的脚步,经历风寒雨雪,一次次的磨难,终于抵达彼岸,曾经,焕然一新。
我爱那车床,我爱那雨声里的召唤,我爱美丽的工厂一角,我爱那曲径通幽的小道,都有过我们成年人,一起奋斗过的脚步,一起辛劳过后的成果,一起快乐之后留下的欢笑,在这美丽的秋景的衬托下,我爱慕,我依恋,我静待秋姑娘,秋是丰收的果实,秋是勤劳的园地,她把成绩留下来,爱上某人的.一切,感恩的心,让她能够年复一年,一如既往,陪伴着生命的角色。
我爱那超市,繁华时不及欢笑也能表达哪种欣慰,落寞时,也能从生活的角度,想来和去的关系,我爱这美丽,爱这百货齐放,也别具一格,也能为了一些长远,而失掉,自身的本性,成为大家生活路上的朋友,提供大家想要的各种各样。
曾经我是一名百货员,一层层摆着货物,各色各样,各种不宜的物品,整齐的安放在货架上,不是的顾客选购,得到大家的满意,不时的有意见传来,那是兴奋的时刻,我们三位员工,从辛劳里总结着失误,细看着明天的希望。
作为一名理货员,我觉得明天是重要的,作为一名子女,我觉得,对父母好是重要的,作为人民,对国家重视是最重要的。
整个景区内芳草如茵,古音萦绕,钟鼓阵阵。民间文艺荟萃,各种杂耍表演应有尽有。但是,让众游客大开眼界的是气功喷火。只见这位奇人手中挥舞着火把,说时迟那时快,齐人将火把放在嘴里,刹那间,火苗从他口中消失了,众游客都发出了阵阵的尖叫声。最惊险的是,他竟然喝下一碗航空煤油。经过运功练气后,凭着体内深厚的功力,扎稳马步,瞬时仰面,用力喷出好几米的火龙。我们都吓得一窝蜂的往后退。大家都拍手叫好。
古都开封的清明上河园还有许多精彩纷呈的节目,如:岳飞枪挑小梁王,斗鸡,布袋木偶,蹴鞠等精彩表演,还去了古代皇帝、妃子招待外国来宾的宣德殿和宣和殿。
从西安回到南方,就一直想写一篇关于西安的文章。可是在几经斟选主题,写了十几个开头之后,却总不知道该从何处入手。
第一次知道西安,还是在读书时的历史课本里。当时,我只知道西安是中国的古都,古称长安,她同北京、南京、洛阳、开封、杭州等并为我国的六大文明古都。除了知道她的历史悠久之外,对西安,我几乎没有丝毫的感性认识。去年,由于工作的原因,我有幸到了那磅礴浑厚、雄视千古的十三朝古都。
漫步西安,就如同走进了一座上下数千年的历史博物馆,绚丽多姿,气象万千的风物名胜尽收眼底,栉次鳞比的现代摩天高楼与古色古香的帝王宫殿、塔楼和谐一身,久远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蓬勃发展的现代气息,让我顿生一种浅薄与渺小。
西安之行,我把她当作一种朝瑾之旅。在这里,我身感体受中华文明传承的历史脉搏,从中探索历代帝王在这里沿生、发迹的历史秘密。
黄河之水天上来,在黄土高原上一泻千里,奔腾不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挺立着他那睿智的轩昂身躯、默默地注视着着这块由渭河之水激情浸润的帝王之州。
西安之古老历史遥可追溯到美好而遥远的“青铜时代”。从公元前十一世纪开始的历史沿革中,自勤劳、朴实、智慧的周族人在这里建立起第一个奴隶制政权开始,先后有十三个王朝的近百个帝王在这里逐鹿霸业,度过了他们充满神奇的激荡岁月和宫廷生活。天子之诏从这里频频发出,一代又一代的雄业霸主,用他们的智慧和权术驾驭着一个又一个强大的帝国,在烟波浩翰的历史长河中实现着他们大气磅礴的梦想。他们把这里当作演绎历史的大舞台,将中国的古典文明一步一步地推向世界文明的极致。
在西安的一年时间里,我一直在思考着两个问题:是什么在默默之中给西安带来了如此盛大的荣耀?是什么引得无数帝王在此竞相折腰?翻开中国地图直观扫描,陕西是一个极为封闭的地方,东有天堑黄河,西有世界上最大的青藏高原,北面是强烈日光照耀下的黄土高原,南面是巍峨高耸的秦岭、大巴山脉。这样的一个“四塞之地”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魔力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我向来不相信什么风水之说,可是按照历史上风水先生的观测:中原一带的山脉,几乎全部都从关中开始发脉,而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之地恰巧又位于黄河天堑的保护之中,有“处上游以制六合”的地理优势。这里高居龙首,俯瞰中原,有“天下之脊,中原龙首”之称。真不知西安是天生福地,还是历史的某种巧合,一个个古代帝王在此建都立国,却无一例外地都兴盛发达了数百年。看看从这里孕育而出的古代帝王吧,黄帝、周文王、周武王、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他们哪一个不是光彩夺目?在历史上,他们哪一个不是决定历史命运的响当当的主角?——风流西安令中华大地熠熠生辉,光照千古!
在工作之余逛游西安的日子里,我凭吊轩辕黄帝陵,登骊山发思古之幽情,探寻秦始皇兵马俑,上凌云阁,走长安大道,游皇家园林,尽观龙脉锦绣,重温她过去时代的辉煌与绚丽。我循着历史长河的遗迹追寻,从先人片言只语的叙述中寻找答案。据史料记载:战国末年,著名的纵横家苏秦来到关中,曾明确地指出这里乃“天府之地”,是建立霸王之业的绝胜佳地,一再劝说坐拥关中的秦惠王采纳他的连横之计,依此为根据地建立一代霸业,秦自此崛起。公元前264年,博学多识的一代大儒荀子来到咸阳,当时的丞相范睢问他“入秦有何观感?”荀子答道:“秦国形势险要,山林川谷秀美,物产富饶,是形胜也。”对此,汉王刘邦的谋士张良分析更为透彻。据说,刘邦消灭了西楚霸王项羽后,曾为定都西安好还是洛阳好而大伤脑筋,群臣对此也是久议不决,刘邦就去征求张良的意见,张良端坐大帐中,侃侃而谈:“洛阳虽有此固,其中不过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而制诸侯,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刘邦听后,深为所动,于是就决定定都西安。从此这个提三尺剑取天下的布衣天子,以此为根基,开创了大汉王朝皇皇数百年的基业。单从我们中国人现在称“汉人”,我们使用的文字称“汉字”来看,其汉韵流风的魅力至今仍显示着经久不衰的巨大影响力。可是谁又能说,这其中没有西安的一份历史功劳呢?
在稍后的历史长河中,西安为无数的帝王霸主所钟情。我想古代西安经济上的沃野富饶、军事上退守自如,大概应该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了吧!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家居四川,特别是对四川的成都犹为熟悉。我曾仔细地观察过西安人和成都人的眼睛,西安人无论男女,目光显得很深沉,里面透露出执着与刚毅,就象从地下挖出的秦兵马俑;而成都人的眼睛则不同,成都人的眼睛是水汪汪的,眼珠是顾盼生辉的,就象秀丽的巴山蜀水,里面明显地带有许多灵气。西安人外表质朴,激情奔放,在西安人流淌的血液里,不乏西北骠悍游牧民族的粗犷、坚韧和天生的野性。在西安,我曾不止一次地听人把男子称为“楞娃”,把女子称为“婆姨”,也许这称呼确实也鲜明地体现了西安人的个性特点吧!
在一般人的眼里,西安人多少显得有点傲气,他们曾调侃地把南方人叫“蛮子”,把我们四川人叫“拐子”。我想,在历史上,西安人作为北方人的优秀代表,他们是有值得骄傲的理由的,不论是他们建立的功业,还是他们孕育出的帝王将相。
我向来认为南方人比北方人聪明,在中国这个尚智弊武的国度里,我认为南方人更应该比北方人有所作为。可是,在我翻阅了中国的历史演革的相关资料后,我知道我错了。南方人的那虚无飘渺的小聪明在庄严、敦厚、朴实、魁伟、健硕的北方人面前,根本就是无法相匹抗衡的。确实,在历史的天平上,论分量,论历史,南方无论哪一个地方都无法和西安相比!江南从来也没有出现过一个真正统治整个中国的皇帝,即使出现那么一两个皇帝也大多偏安一隅,或闪若流星,转瞬而逝,命运都不是很长久的。难怪就连对中国人颇有研究的林语堂也说:“吃大米的南方人,没有福气拱登龙座,只有让那吃馍的北方人来享受。”我想,林语堂在写下这些话的时候,一定也是怀着深深的无奈吧?不,也许里面还包含着许许多多的羡慕呢。
西安人是幸运的,虽然他们生活在陕北贫瘠而深厚的黄土高原上,北风凛冽,风卷大地,但历史的辉煌却一次又一次地把机遇留给了他们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西安就象一坛保存了千年的老酒,这里山川河流钟神造化,加以历史文化的长期辐射,使得西安的大地上不仅埋葬着无数价值连城的秦砖汉瓦和帝王将相的尸骨,而且还为中华民族贡献出了数不清的杰出人才:黄帝、秦始皇、汉刘邦、李世民、武则天……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了不起的历史人物,西安的天空永远都不会寂寞。
溢光流彩的西安,给我留下了梦幻般迷人的追忆,在西安生活的一年时间里,不仅使我领略了西安悠久文明的历史,结识了不少激昂刚健、质朴奔放、温柔贤淑、外秀内刚的西安男女朋友,而且西安在艺术上所展现出来的奇光异彩也令我大开眼界。
西安是王权霸业之地,西安的上空更是充满了艺术的灵光。有人说,要想了解一个地方人文精神的深层状态,想真切地体验一下这个地方人们心灵深处最隐藏的真实情感,最好的方式就是亲自去听一听那些土生土长的音乐。从历史上看,汉民族整体上是一个缺乏艺术独创性的民族,汉族留下来的传统乐器和乐曲舞蹈也是很少的,在汉族地区所流行的乐器、乐舞也几乎都是从西域少数民族那里移传过来的。但是西安却是个例外,由于她所处的东西方交汇的独特地理位置,注定了她必定是西域艺术最先染指的地区之一。
西安的音乐舞蹈是各具特色的,筑之郁沉,信天游之悠美,安塞腰鼓之壮美,戏剧秦腔之优雅,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无不显示着西安人对生活的饱满激情和阳刚之美。说到筑,西安有击筑高手高渐离,他在易水河畔击筑送荆轲的悲壮场面,令许多英雄豪杰扼腕长叹。就连一代雄主刘邦也曾被筑的慷慨激昂所感染。公元前220xx年,刘邦做了皇帝,锦衣返回当年做泗水亭长的故乡时,回想铁马金戈,风云游荡的军旅生涯,禁不住涕泪涟涟,在筑的击节下唱出了那首留名千古的楚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返故乡,安得猛土兮守四方。”且不论刘邦此时的心情如何,单就这诗的韵味来看,筑确实是很能表达西安人内心里那份深沉的感情的。西安人天性随意,心灵深处沉淀着旷久的野性和热情,就是走在田间小道上,他们也能从中发现舒解心意的艺术表现形式。信天游就是其中一束灿烂的火源。他们把《诗经》里赋、比、兴的手法加以剪裁简化,用返朴归真的艺术形式,在空荡辽阔的黄土高原上放开嗓门就那么一吼,就会产生令人回味无穷的艺术感染力。至于安塞腰鼓,在此我不想多述。曾记得1990年北京亚运会安塞腰鼓大出风头,春节联欢晚会上,“威风锣鼓”更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这么一群身穿白褂子、头缠白头巾、手持大红旗的鼓手一阵惊天动地意气风发的演奏,就足以让人叹为观止了。每当看到这种表演,听到这种振耳发聩的鼓音,我都激动不已。这种鲜活的激情,这种对人灵魂的深层触摸,这种万古不竭的生命力量,我想,除了生活在黄土高原上激情澎湃的西安人之外,大概是再也无人能与之相提并论了吧!
忘记了哪位外国人曾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西安人把他们的高贵和尊严、热情和奔放,同样也凝固在了她那宏大无比的建筑上。西安城可以说是这种艺术的典型代表,她昭示着一种罕见的文化现象,反映了一个东方泱泱大国金光四射的磅礴与辉煌。在唐诗中有“长安百万家”的诗句,据史料记载唐代的西安城面积为84平方公里,是现在西安城的5倍,当时被欧洲描述为人心目中像天堂一样富丽堂皇和繁荣的拜占庭、威尼斯、佛罗伦萨与之相比,简直就是弹丸之地。古代西安就象金光闪射的显赫皇冠一样象征了东方帝国王朝的宏大气象和精神气度,她令当时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都城都黯然失色。也许是古代西安太繁华、太富庶了,她引得无数帝王神魂颠倒,梦想永享荣华富贵,他们在巨大华美的神明台上梦想着仙人指点,长生不老,有的甚至不惜巨力,派人飘洋过海寻找长生不死不药。但是历史是公正的,人之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不容抵抗,“长生不老之药”不仅没能使他们长命永世,却恰恰被贻误了他们的卿卿性命。这不能说不是历史给这些帝王们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西安的历史太浓厚太沉重,西安的大手笔太丰富太博大,随便列举一个地方,其硕大巍峨的光辉几乎都能照亮整个世界。行走在西安的巷道路旁,稍不小心,就可能会踩上一块记载着中华文明悠远历史的秦砖汉瓦;西安的风景名胜也太多——兵马俑、华清池、大雁塔、兴庆宫、凌云阁、曲江池、芙蓉园、乐游原、大明宫……数不尽数,书不尽书,让我在西安的那段时间里,无论在感官上,还是在精神上,我都获得了极大的满足。
前几年,贾平凹的一部《废都》曾在全国炒得沸沸扬扬。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西安在风流独步了大约一千多年的时间之后,光艳夺目的关中帝王之都随着大唐荣光的消褪变得愈发老态龙钟,其具有世界主义精神气象的蓬勃朝气也渐渐暗淡下去了。西安人的那种傲慢与尊贵在家道没落中也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地滋长了些许的惆怅和失落,表现在精神文化上,则是对久往历史的深深依恋和现实中的痞化与不恭。《废都》也好,《废墟》也罢,西安的辉煌恐怕只有珍存在西安人的历史记忆里了。
在即将离开西安的前几天,我刻意登上西安的古城墙,蓦然回首苍烟落日下的长安,虽然其仍不失那种磅礴与大气,但其富丽壮观的景象,已远非盛唐帝都之气象。穿过历史深邃的时空长廊、俯身拾起几块陈旧的画像石,关中的一切无不给人以美人迟暮之感。写到这里,我觉得有一个诗人的名字我不得不提起——他就是唐代仙才幽迷的大诗人李商隐,他在当年登上乐游原眺望唐长安盛况空前的伟大气象时,曾给我们留下了四句平平淡淡的诗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抚今追昔,李商隐的这几句看似平淡的吟唱,仿佛冥冥之中对西安的气数和盛唐帝国的万事万物作了某种忧伤的暗示。也许这就是人们所常说的历史游戏和文明变更的轮回吧!
西安是一个美丽又繁华的城市,我和爸爸首先来到了钟鼓楼,传说明朝皇帝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后,总担心西安会又出现一个皇帝跟他争夺王位,就在西安城的正中央修建了钟鼓楼来压住西安城的龙脉,从此以后西安城再也没出现过皇帝了。
最宏伟的就是兵马俑了,兵马俑是秦始皇用来陪葬的,秦始皇最先准备用他的那十万大兵来给他陪葬,有一位大臣就说怕引起十万大兵的反抗,就照着他们的样子做成兵马俑,一个个兵马俑排列有序,就象正在打仗的百万大兵,十分壮观。
最美丽的就是华清池了,华清池是杨贵妃洗澡的地方,那里的池水清澈见底,一丝丝杨柳倒映在水里随风飘动,似仙境一般,我被这美丽的华清池所吸引了,忍不住也沾了一点水擦在脸上,呀,我的脸好嫩好滑呀!
在路上爸爸对我说:“西安是四大古都之一,居全国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听了爸爸的话我又长见识了。
到了西安的第一天,爸爸带我来到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爸爸怕我看不懂给我请了个专业导游给我讲解,导游介绍说《史记》记载秦始皇从13岁继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了,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修筑时间长达38年之久。到了一号坑我首先看到的是残破不齐的兵马俑,我说:“这有什么好看的”导游阿姨说刚做好的兵马俑十分的雄伟壮观,色彩鲜艳,出土的时候还保留着颜色,但是出土后由于空气的氧化颜色不到十秒钟就消失了,随后我们又来到二号坑,三号坑,都是在修复开发之中所以只能观看一点点,我有些失落,也有些依依不舍。爸爸见我不高兴就给我买了三件兵马俑的纪念品。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明城墙,钟楼、鼓楼。西安的城墙也非常的宏伟他有四门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也分别代表玄武门、白虎门、朱雀门、青龙门。我还听爸爸说唐代的城墙比明代的大好几倍。
——题记
城墙
黛色的城墙静默地矗立着,任凭寸寸光阴舔舐着寒来暑往留下的青灰色的印痕。它没有在崇山峻岭中穿行摸索,蜿蜒向前,自然少了长城的宏伟与壮阔,但它更像个温柔敦厚的长者,静观一千年来的王朝更迭,风云变幻,兴衰荣辱。护城河一边,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展示着现代都市的繁华;城墙里面,古老陈旧的老街和新修的柏油大道互相对峙,诉说着千年古城的过去和未来的走向。而它,定格在那里,笑对千年风雨,笑看历史变迁,是古城最忠实的守护者。
千年的风雨磨就了它一副平凡的样子,大概也只有在节日灯会时才盛装打扮一番,漫天的烟火、串串灯光,还原了它当初的模样。
漫步在城墙上,宛如在历史的长河里,触摸城市的心跳。
老街
回民街好像定格了时光。斑驳褪色的招牌,随意摆放的桌椅,就像岁月的布景,从未变过。炉火上热腾腾的烤饼,还是一元一个,带着刚出炉的香在小巷肆意乱窜,直钻入鼻孔,敲击着心房。
不管是多么深的巷子,几家老店门口依旧门庭若市。人们寻宝似的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穿梭,停滞在百年老店门口。不一会儿,长长的队伍自动拐弯儿,形成了一个漩涡,阻碍其他人的行进,于是,吆喝声、叫卖声、借过声,不绝如缕,商业文化气息在这里蔓延开去。
穿梭在回民街,在闹市的繁华里,静听时间的流淌。
秦腔
城墙一角,瓦沟里的残雪尚未融尽。一声石破天惊的大吼,奏响了秦人独特的腔调,惊得戏台旁的冰雪,也匆匆换上了笑颜。
白须老生的苍凉悲怆,黑须须生的激昂悲壮,小生和花旦洋溢着春光,丑角在哄笑声中滑稽的上场……只有如此厚重的秦腔,才能把脚下这片黄土撼动,才能彰显秦人的气质。
细品秦腔,在这古老的唱腔中,感受秦人的本真。
【描写美丽的古都西安的话题作文】推荐阅读:
描写美丽的欧洲荷兰为话题的游记作文09-29
小学美丽的西安为话题的写事作文400字11-25
描写美丽天津的作文07-22
描写美丽的桃花作文01-23
描写美丽的云南的作文11-11
描写美丽的菊花的作文12-26
描写校园美丽的秋天作文05-25
描写景色的作文:美丽的黄岩09-11
高中最美丽的夏天描写作文07-03
描写美丽的春天作文400字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