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历史学是什么》有感:走出庐山

2024-10-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读《历史学是什么》有感:走出庐山(共12篇)

读《历史学是什么》有感:走出庐山 篇1

——读《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有感《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一书是以“史上最牛历史老师”袁腾飞的嘴巴重新诠释中国古代史,将那些原本枯燥乏味的历史段落变得趣味横生,将原本趣味横生的历史段落变得精彩绝伦。在如同听相声般的快乐中汲取庞大的历史知识信息量,一版诲人不倦而又逗人不倦的最精彩历史文本。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以更加现代的口吻,更加现代的思维、更加现代的语言、更加现代的文化模式解读古人古事儿,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登上大众舞台,向世人展开一幕幕变幻莫测的历史大剧。

这本书从尧舜禹讲起,直到明清结束,参照中学历史课本的原型,依时间顺序,自青铜时代开始,尧舜禹无私禅让尊位,启凭借拳头开创“夏”,从此之后,实力成为王朝存废的唯一标准。各路英雄狗熊摩拳擦掌,他方唱罢我登场,一时之间,好不热闹。盛世之时,英雄狗熊们只能虎视眈眈望着高高在上的王位占有者,虽然其间不乏顶风作案的猛士,怎奈历史的趋势的不可抗拒性,生不逢时的造反家们其结局不过是顶“着乱臣贼子”的恶名,千刀万剐,株连九族;待到时过境迁,曾经不可一世的王朝气数已尽,乱臣贼子们纷纷化身英雄豪杰,喊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竿而起,推翻万恶腐败的前朝,改换门庭,把皇朝换成自己家的牌子,建立皇朝。殷商迁都、西周分封、秦始皇建立官制、汉朝分封、王莽改制、西晋南迁、隋唐之治等等,伴随着一切的,是制度的不断变幻与创新,文化的一波三折,以及历史人物九曲回肠的命运。及至明清,淹没多时的心灵浮游上岸,一场历史的大戏之旅告一段落,读者酣畅淋漓,观者淋漓酣畅;深思之余,心灵与历史同归沉寂,可谓是: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在《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中,戏谑代替了刻板,玩笑代替了说教,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融历史与幽默于一身,内容缤纷多彩,风格恣意诙谐,捧腹之余,知识已然贯穿一体。

读《历史学是什么》有感:走出庐山 篇2

陶行知的著述,正如他自己所说,是代表他“在中国教育里摸黑路所见着的几线光明。……我所写的便是我所信的,也就是我所行的”“。我要就一个字不写;如果写的话,必是我思想里产生出来的和谐的系统”。

读《陶行知文集》,可谓感慨良多,受益匪浅。先生在《教学合一》《教学做合一》等篇章中的阐述,解开了我心中的一个疑团——“教学”是什么?先生说“:现在的人叫在学校里做先生的为教员,叫他所做的事体为教书,叫他所用的法子为教授法,好像先生是专门教学生些书本知识的人。他似乎除了教以外,便没有别的本领,除书之外,便没有别的事教,而在这种学校里的学生除了受教之外,也没有别的功课。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好像是学的事体,都被教的事体打消了。论起名字来,居然是学校,讲起实在来,却又像教校。这都是因为重教太过,所以不知不觉地就将他和学分离了;然而教学两者,实在是不能分离的,实在是应当合一的。”

在当下,我们从事教育的人被称为教师,我们的课堂教育行为被称为教学。然而,事实上,我们有更多的课堂仍然是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虽少,仍然还是有的。少数课改中的小组合作仅流于形式。一言以蔽之,“重教太过”,当下课堂教学之诟病。

一、教生会学——“教学即教学生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光绪皇帝宣布废除科举制度,兴办新式学校,学校猛增,而教学“苦于善策”“素重背诵而不讲解”,这便是原初的“教授”,教师只管教书,不顾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动机,学生哪来的学习兴趣呢?更不谈什么学习效果了。

第二类是教学生。是学生需要什么,我就教什么。不过,这也停留在知识层面,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相去甚远。想学生终有一日离开学校,“活到老,学到老”因无学习之法而寸步难行了。

“教学即教学生学。”先生认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有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得了这种经验理想,然后学生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对于世界上一切真理,不难取之无尽,用之无穷了。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自得’,也就是现今教育家所主张的‘自动’。所以要想学生自得自动,必先有教学生学的先生。”

从“自得”到“自动”,再到我们今天提出的“自主”,一脉相承。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了点金术,而非金子,学生当终身受益。时下的“让学生学会提问”“小组合作探究”当是如此了。

二、顺学而教——“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从前的先生,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凡是学生的才能兴趣,一概不顾,专门勉强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一来先生收效很少,二来学生苦恼太多,这都是教学不合一的流弊。如果让教的法子自然根据学的法子,那时先生就费力少而成功多,学生一方面也就能够乐学了。”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李炳德在《教学论》中说“:教学就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进一步说,指的是教和学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顾明远在《教育大辞典》中指出“:教学时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

教师的教,要根据学生的学情而定。学生怎样学,教师就怎样教;学生学得多,教师就教得多;学生学得快,教师就教得快。反之亦然。

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教师顺学而教的过程,是一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过程,更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学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进行自我调控。学生越发乐其师,善其学;教师越发乐其业,善其教。

三、学然后教——“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

“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卖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现在教育界的通病,就是各人拿从前所学的抄袭过来,传给学生。看他书房里书架上所摆设的,无非是从前读过的几本旧教科书,就是这几本书,也还未必去温习的,何况乎研究新的学问,求新的进步呢!先生既没有进步,学生也就难有进步了。”

先生所言极是。教师的知识素养的深度,决定了学生学业的高度。在今天这个知识更新迅捷、传播媒介多元的年代,教师怎么能抱着当年师范院校所学知识而故步自封呢?怎么能将一本《教学参考书》当万能教材呢?

宋人蔡沈对“教学相长”一说作注“:斅,教也……始之自学,学也;终之,教人,亦学也。”说明其词义只是一种教者先学后教、教中又学的单方向活动。我国“教学”一词最早的语义为“:学习,通过教人而学,以提高自己。”

教学教学,就是教师先去学,而后再去教学生学“。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

柏林大学包尔逊先生(P.Paulsen)说“:德国大学的教员,就是科学家。科学家就是教员。”德国学术发达,大半靠着这教学相长的精神。作为一名教师,时时去学习,当有新发现、新体会、新感受。

此时,又想起于永正老师对备课的观点,其中的“隐形备课”一论中有这样的话“:每篇课文都有不同的谋篇布局方法,也要把握好,以便引导学生去感悟、去学习、去运用。老师领悟得深,学生才能领悟得深,甚至在老师的引导下,超常发挥。否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包括鉴赏能力) 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认真思考课后练习题的要求,有的要先做一做。例如,要求学生背诵的部分( 或全文),我先背下来;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课文,我先努力去做。”于老师正是每节课都是先学后教,学问见长,成为一代教育大师。

读《什么是教育》有感 篇3

关键词:我 真我 虔诚 爱 交往 自由

“人生只是一个向往,我们不能想象一个没有向往的人生”[1]那么向往又是什么呢?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向往其实是一种很美妙的体验:我们以现在的每份努力和体认,而感到未来的羽翼带来的希望。[2]或许正是因为现实不尽美好,心灵才会有那么多白云的向往,不同的向往和人生恰恰源于不同的“我”。

一.關于“我”与“真我”的理解

当我们生命降临时,天地其实只是生了一个一个的人,并未生成一个一个的我。正如钱穆先生所言“生人之始,有人无我,其继也,于人中有我之自觉,有我之发现。”[3]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所拥有的都只是命而已,并无“我”可言,“我”是后天养成,是需要在命之后再经历一个修身养性的过程之后才能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我”,而非泛泛的“我”。想必孟子之所以以“牛之性犹人之性欤?”来回答告子的“生之谓性”也是因为如此,因为我们先有了性,所以才能成为“我”。作为灵长类生物最高进化体的人,常被认为最具有灵性的。这个所谓的“灵性”其实也只是对灵魂的一种别称,是对人的“性”的一种解读。我们每个人也因为有了各自的灵性所以才成了“我”。

随着人类文明、社会科技的进步,对于“我”的理解,也呈现多元化和异化,有时候我们口中的“我”也许并非真正的“我”,它有可能是一种“假我”,只是也许我们全然不知而已。人总是与他人共同存在着的,我们的生存状态也常受他人影响。[4]这个他人即“常人”,指就是平均人、指平均的生活状态,显然陷入常人中的“我”不是“真我”。处于符号文化社会中的我们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其实也就是一个个符号的标识罢了,比如职业,比如阶层,久而久之,这些符号完全覆盖了“我”,自然也就找不到“真我”。

“真”字本从“贞”变形而得,源于汉人传统的占卜习俗,是最简单的一种求真过程。其释义主要有以下:1.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2.本性,本原,自然;3.同“身”,4.真实。[5]

“我”字拆开“手”“戈”,即手持战戈的人。“手”“戈”(从侧面看出人都是自私的,而从根本上看其实都是本能)。古人释义“我”:国家危难,每个人都是战士,这种解读其实从某中意义上揭示了“我”与社会二者之间的微妙关系。

某班级有一个自制的班级守则名叫《真我公约》,内容大概如下:“一、分清真我与彼我,战胜假我,表现真我。真我善良、勇敢、积极...假我邪恶、消极、虚伪……;二、尊重别人,对别人负责,学习别人的长处,制止别人做自我伤害的事;三、对家庭、集体对国家负责,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四、善待万物,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保护环境,热爱自然……”[6]据网上报道称该班级自实行这样一个《真我公约》后很多“坏学生”开始变好了,大多学生也开始从他律转变为自律。这个《真我公约》里面的“真我”实质就是人性本善的我,既要内部为善也要外部为善.在孔子的思想中,人的本质属性是道德性,人与天以及他人的一些关系是在实践中依靠完满的道德来实现的,而完满的道德就是仁义礼智。孔子所谓的“成人”即成“真我”,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因此“真我”实现的着眼点便是“成德”。

二.于教育促“真我”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每一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正如其言,教育的独特魅力即运用艺术的手段让学生成为独有而珍稀的“真我”。[7]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青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8]不论什么形式的教育,凡是想促成学生发现并实现“真我”就必须具备这三点核心要素:虔诚与向往,爱与尊重,自由交往。

1.虔诚与向往

“教育,不能没有虔敬之心,否则最多只是一种劝学的态度,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而这份难能可贵的虔诚之心多来源于我们每个人的内部灵性和信仰。在学习中,只有被灵魂所接受的东西才会成为精神瑰宝,而其他含混晦暗的东西则根本不能进入灵魂中被理解。然而当前学校教育生活中,教师扮演的角色仿佛就是一种“劝学者”的角色,甚至很多老师以此为标杆,变成了一位让孩子反感的教师。家长也是如此,总希望对孩子严厉些,以为让孩子有个“怕”字,就会好好学习。殊不知,其他所有外在强迫都不具有教育作用,只会将学生引向对有用性世俗的追求。而只有导向教育的自我强迫,才会对教育产生效用,[9]教育促“真我”实现的第一步便是接受“真”教育。

2.爱与尊重

在第十二章《教育与文化》中,雅斯贝尔斯指出:“爱是教育的原动力。”真正的爱能使人的眼睛明亮,所以一个人的本来面目只有在爱他的人的眼中才能显现出来。同时爱的理解是师生双方价值升华的一个因素,但现行教育本身越来越缺乏爱心,以至于不是以爱的活动——而是以机械的、冷冰冰的、僵死的方式去从事教育工作,从而阻碍了爱的交流。[10]因此,如何使教育的知识传承功能和对灵魂的铸造功能融合起来,成为人们对人的教育反思的本源所在,而这其中的桎梏都可以用爱与尊重来一一化解。[11]“人与人之间通过教育而平等交流就是驱逐愚昧和塑造人格的最有利的形式。而爱与交流的行为是人的天性的重要一维。”[12]爱的理解是师生双方价值升华的关键因素。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活在爱中,爱是教育的基础,同时爱也带来了教育中必有的尊重。教育中的爱与尊重是师生走向彼此、实现成全的关键所在。

3.交往与自由

交往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雅斯贝尔斯首先通过孤独与交往的关系说明“`我只有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才能存在着。如果失去交往,那么人将失去存在”。[12]他认为,个人的孤独状况、个人的独特个性不是在封闭状态下自生的,孤独只有通过交往才能得以生成和消解,没有交往也就没有孤独。另外,“自由”也是雅斯贝尔斯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即从“可能生存”及其交往共同体中阐明自由,“现实的自由,从来不是仅仅个别人的自由,每一个个别人都只在别人是自由的时候才是自由的”。[13]在此意义上,所谓“自由”,就是人通过真诚的相互交往实现其为真正的人。存在即与人共在,交往的可能性是人成为自身的根本问题。而真正具有理想意义的交往是“生存交往”,即一个“爱的斗争”的过程, 是一场斗争中争取自己和别人的斗争”。在斗争中,“人性的全部自私的、非理性的、个人主义的和自我陶醉自我封闭的缺陷完全暴露出来并得到控制和消失。该斗争实际上是一个人性不断得到改造和提高的过程”,人们通过它认识到:“只有他人有意成为他自身我才能成为我自身;除非他自由我才能自由,在交往中我感到我不仅对自己负责还必须对他人负责……”[13]由此,教育不过是帮助个人自由的成为他自己,而非强求一律。

在雅斯贝尔斯的眼中,知识的传授、生命的体悟、道德的行动、文化的传承等等,都是教育的内容,教育的内容是丰富的,教育的目的是使孩子们自由地生成,教育的信仰是虔敬,教育的方式是开放而有爱,教育的评价是多元,这样,每一个被教育者便能获得自我精神生活的完满的幸福。

我们每个人生下來的时候都是原创的人,可是很多人长大之后就会成为盗版的人或者“伪我”,甚至从未实现或发现过“真我”,或许太多人被压迫的教育害得太深,以致迷失了真正的自己。然而,人不只是经由生物的遗传,更主要是通过历史的传承而成其为人。教育正是借助于个人的存在将个体带入全体之中。当个人怀着虔诚进入存有爱与尊重的世界而不是固守着自己的一隅之地的时候,他狭小的存在也就被万物注入了新的生气,当人与一个更明朗、更充实的世界合为一体变能真正成为他自己。

参考文献

[1]钱穆.人生十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9.

[2][10][11][13]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

[3]钱穆.中国思想通俗讲话[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4]朱新卓.本真生存与教育[M],上海三联书店.2013.1-3

[5]http://baike.baidu.com/subview/18

450/8142818.html

[7]申惠滨,于爱国.真我公约[J].当代教育科学,2008,20:54.

[8]王阳明.传习录[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9]李思远.本真教育让学生成为真人[J].成功(教育),2013,01:242.

[12]樊浩.《论语》伦理道德思想的精神哲学诠释[J].中国社会科学,2013,03:125-140+206.

读《幸福是什么》有感 篇4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种幸福。从《幸福是什么》这篇文章中,我知道了对于医生来说,他的幸福就是他给病人治病,让病人恢复健康;对于农夫来说,他的幸福是种上许多麦子,然后用麦子养活许多人;对于消防队员来说,他的幸福就是尽量灭火救人,保护人民的财产少受损失;对于花匠来说,他的幸福就是修剪出漂亮的花圃,让别人得到美的享受……掩卷沉思,我的幸福是什么呢?我想:幸福就是每天早晨起来能吃到妈妈亲手做的早点;幸福就是每天中午吃到学校食堂提供可口的饭菜;幸福就是每天晚上睡觉前听爸爸讲一个童话故事;幸福就是端午节一家人一起包粽子、划龙舟;幸福就是六一节小朋友一起游戏,一起玩耍;幸福就是国庆节举着国旗和全国人民一起喊:“祖国万岁!

”幸福就是中秋节亲朋好友围坐一起吃月饼、赏月亮;幸福就是除夕晚上家人能一起吃团圆饭,放烟花;幸福还是我饿时好心人递给我一个面包;幸福还是我冷时好心人递给我一件衣服;幸福还是我热时好心人递给我一杯凉水;幸福还是我伤心时朋友给我真心的安慰;幸福还是拥有自己的一个房间;幸福还是拥有一个心爱的玩具;幸福还是拥有一位知心的朋友;幸福还是拥有一位爱我的老师……细细想来,我的幸福还真多。这些幸福在许多人眼里可能微不足道,可是在我心中却是至关重要,因此,我快乐,我幸福!

读幸福是什么有感 篇5

《幸福是什么》是一篇非常短小、简单的文章,可它蕴涵着大道理。故事是这样的:有只小狗总是问妈妈:“幸福是什么?”妈妈说:“幸福就是你尾巴。”于是,小狗每天都追自己的尾巴,可总是抓不住。妈妈说:“孩子,幸福并不需要你刻意追逐,只要你一直向前走,幸福自然就会跟在你的身后。”

说得多好啊!只要你一直向前走,幸福就会跟在你身后。生活中难免遇到挫折与烦恼,于是我们总是刻意寻找幸福,寻找快乐。其实,它们就在我身边难道我们还不够幸福吗?早上醒来,便会迎来父母的笑脸。妈妈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我的生活,爸爸严厉地教导我学习和做人。来到学校,亲切的老师,可爱的同学......多美好呀!

可有时,我们总回被烦恼蒙住了双眼,目光停留在这里,萎缩不前。但自从我看了这篇文章,我学会了乐观,学会例如“向前走”。考试没考好算什么,汲取教训,还有下一次嘛!同学发生小矛盾有什么,我们可是好朋友啊!孩子的脸,六月的天,一会儿呀,她就会来找我玩的!

读《文化是什么》有感 篇6

儿时我们读唐诗,诵诗歌。不知不觉间,文化已悄然来到身边。当遇到挫折磨难时,我们会吟诵“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当和朋友分别时,我们会想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面对一轮明月,我们会想起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现在的我们却将这传统的文化抛之,弃之。打字代替书写,歌唱代替朗诵。且不说,熟读古文经书,就连人们日常的书法都到了提笔忘字的地步,我们是否该反思自己的行为?作为中华儿女的一员,我们是荣耀的,发扬光大传统的文化,是我们的责任,亦是我们应尽的义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物质生活,用奢侈掩盖自己丑陋的内心,在华丽的外表下,做着不合实际的行为。最近,电视台多出选秀节目,茫茫人海中,获得好评的也只会是凤毛麟角。也许他们的想法是正确的,不让人才淹没,只不过方式用错了,传统的中华文化需要正气、大作文Www.ZuoWEn8.Com/方。而有一些电视台却推出《汉字英雄》等节目,通过观看选手的变现,不难看出,中国人的汉字水平在降低。汉字是我们的母语,我们怎能让我们的语言丧失。这无疑是为我们敲响警钟,中华文化需要我们去延伸,去实现它的价值,去领略文化的美。文化的含义就是要提升品位,追求崇高,五千多年的中华文化,需要延伸,历史有文化,将来也必将有文化。看苏武牧羊,告诉我们要讲诚信;品茶道,体会人生的经历;听唐玄宗与杨贵妃创作的《霓裳羽衣曲》,感受唐朝繁荣盛华。面对文化并非照单全收,我们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正确理解历史文化,不要被他人所述而迷惑,要亲自去考察、验证,好比黄宏演的小品《穿越》一样,不可将历史颠倒,误会他人,为了自己的祖孙后代,正确了解历史,我们应多做多查,多学习。文化深刻体现一个民族和国家生命力,是民族生存发展、国家繁荣兴盛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一个国家不可能强盛,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让我们把“文化”的火炬传递下去,让“文化”之火永不熄灭。《文化是什么》有感3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一代代传承着千千万万的中华文化,它蕴藏着无穷魅力,使我们为之向往,使我们心生感触。然而,在读了《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后,我对中国文化的感触更加深了。中华文化不仅只有文学,它是由许许多多的东西组合而成。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从诸子百家到四大发明,又从四大发明到数学医学……这些都把中华文化装点的灿烂生辉。中华文化不仅仅是辉煌的成果,它更包含了千年来无数文人墨客的心血。老子、孔子、屈原、司马迁、李白、苏轼、关汉卿、曹雪芹无不为中华文化做出了巨大的奉献,正是因为他们的知识和精神一代代的传承,才有了今天的中国文化!中华文化还有着不可多得的精神。它热爱祖国、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改革创新。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精神,才使我们的作文Www.ZuoWEn8.Com/中华文化更加伟大,是中国更加富强!中华文化富含着许多传统美德。它会从人格修养、尊师爱亲、社会关爱、家国情怀四方面告诉你传统美德的重要和感动人心在中华文化中,民俗特色绝对少不了。就拿我们熟悉的春节、春龙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泼水节、古尔邦节、那达慕这些比较重要的节日,都跟中华文化拖不了关系哦!中华文化不仅在中国占据至高的领地,在国外也广泛流传。通过丝绸之路去往的各个地方,都有着浓郁的“文化味”。中华文化的辉煌,是在于50以来许许多多丰厚的成果,付出巨大心血的文人墨客、不可多得的精神、感动人心的传统美德、丰富多彩的民俗特色、广泛流传的传统精神共筑而成的。他想永不可击的长城一样,扎根在我们的心中。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努力起来,继续把伟大的中华文化传承下去吧!

读《历史学是什么》有感:走出庐山 篇7

最近,我利用业余时间读完了近年全球畅销的历史著作《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本书的作者是以色列历史专家尤瓦尔·赫拉利,今年42岁,26岁时获得牛津大学博士学位。在引用史料和内容编排上,作者针对不同国家发表的版本“量身定做”,彰显出其历史文化研究的不俗实力,还因此引发了23个国家的版权纷争。这本书还获得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微软总裁比尔盖茨、脸书总裁扎克伯格等社会精英和世界大咖的极力推荐。

1这是一本关于人类进化的有趣书籍,表面上是历史书,其实是一本哲学书。系统的史事在这里隐而不见,所用的历史实例都是用来证明一些历史法则、人生道理的,它所展示的是对历史和人生的彻悟。作者用500页内容写尽了十万年前生命迹象开始到21世纪资本、科技变革交织的人类伟大发展史。所以,寥寥千百字是无法盖全其全部精华的。

开篇首先从生物进化学的观点来思考人类发展轨迹,并时不时顺带幽默地调侃了我们今天的生活。书中讲述,人类物种从原始时代、农业革命时代、工业革命时代和我们现代科技革命时代等各重大发展节点期间,人类一些社会、文化、政治、宗教等方面的发展渊源和漫长历程,对一些社会制度的形成、经济制度的演化、人类认知的演变以及资本对科技进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也对历史人类感受及未来人类走向何处进行了大胆推测。通篇语言诙谐,思路广阔,依据一些考古证据提出的大胆假设让读者脑洞大开,比如他根据历史证据提出了人类各种未来发展方向的可能性,使读者对自身未来展开有趣的思考路径。

2读完全书,我脑子里出现了一个思考题:以前接触到的历史书,大部分都在讲哪个哪个皇帝或将军在哪里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然后又如何如何地改变了历史进程,基本都在是讲精英阶层的故事,但是对于养活精英阶层、保家卫国、终日辛苦劳作、受苦受难的底层最广大的人群却鲜有提及。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广大底层人民群众的蓄势而发,形成一股或暗流涌动或激流澎湃的历史趋势,这些历史精英可以创造历史么?

在我看来,显然不能。那么,广大人民群众又是因为什么才能蓄势而发,最终依靠历史精英的振臂一呼,从而引发改变历史的滔天巨浪呢?

本书的观点是,精英们首先编各种故事,团结起了广大人民群众改变历史的伟大力量。人类的合作是建立在共同的虚构想象的故事中,所以改变所讲的故事,就能改变人类合作的方式。作者认为,其实历史上每一次大革命都是因为所讲的故事不同而引发的。如1789年法国大革命。1911年俄国的十月革命。

书中引用了一些科研机构提供的有趣数据,比如“靠八卦能维持的社会单位是150人,再往上就需要故事,无论是宗教故事,民族主义还是公司愿景。”“人类跃居食物链顶端的原因是因为合作,可以合作的原因是由于人类的语言有‘虚构’功能。”

3历史的精英阶层创作了不同的故事,引领人民创造了历史。那么,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分析比较一下,世界各大文明脉络,也就是世界各级精英编写的各大故事当中,哪一种更能代表人类未来发展的方向呢?

一直以来,本人对历史研究甚少,一直以为历史就是由统治阶层编写的,所有的故事只是一种政治宣传。但看完本书,我意识到了自己的浅薄。从非洲各种动物神灵保佑国民的故事,到上帝保佑美国的基督故事,从欧洲文明“不自由就去死”的天赋人权普世理论,再到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无产阶级创造历史,这样旨在团结社会公众营造美好社会的故事都没问题,()但编写出能代表人类最大群体利益去团结人类大众的,应该算比较接近人类利益,比较尊重人类历史发展轨迹。所以,尊重历史,其实就是尊重创造历史的人民。从这一角度分析,最接近人类共同利益这一主题的,就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编的故事。

这就可以回答,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吸收了中国近代引进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营养成长壮大后,能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到今天,并即将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华夏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问答。因为它知道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只有依靠人民才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只有这个政党才有这样的觉悟和能力。建党多年来我们的政策、行动纲领、党内文化之所以能不断的变化,其实就是人民的想法和需求在不断地进化和改变,如果我们不去适应人民,那么我们终将被人民和历史所抛弃。一切依靠人民,为民服务,这样的治国治党理念,才是历史的唯物主义在中国的最深刻的应用。

4释卷沉思,从个人的成长角度来讲,哲学三大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也慢慢看清楚了自己的答案:我是普通的人民中的一员,来自人民,最终还是要回到人民当中去。没有成为警察的时候,我是一名普通群众,是推进历史进程的一粒尘埃,但当我成为一名人民警察之后,作为一位组织、管理、服务人民的其中一位公务人员,我们应该时刻牢记,不管是直接服务人民还是间接服务人民,都应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

正如清代诗人袁枚那首《苔》诗所写的:“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们大部分人短暂的一生,都犹如渺小的青苔,比不了社会精英那些夺目的牡丹,许多人甚至没有阳光的照射,但是这并不妨碍苔花的开放,不妨碍我们为创造历史,努力发挥自己在推动历史进程的巨浪当中那一滴水的力量。

读《历史学是什么》有感:走出庐山 篇8

好身上没带零钱,全是100元的人民币,一时找不开。好心的卖葱大妈先让李明与他爸爸先拿葱回家做红烧鱼,然后再送葱钱也不迟。回到家,李明爸爸不想去送葱钱。李明死活不同意,讲道理给爸爸听:“诚信很重要,人要讲诚信,大妈种点葱不容易......”最后,李明还是说动了爸爸去还钱,

掩卷沉思,主人公一语到出了诚信的真谛,澄清了我思想上的迷雾,不禁为自己过去的幼稚无知而感到羞愧。简单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并不是诚信真正其内在的意义,只不过是诚信的一面罢了。诚信就是诚实,讲信用。诚信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里里外外,生意场上要讲信用,要公平竞争,不能使用旁门左道;买卖场上要讲城信,要货真价实,不能以假冒伪劣产品坑害消费者的利益;考场上要讲诚信,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不要用炸骗手段作弊。我觉得诚信好比是一面忠诚的镜子,它会毫不隐瞒地告诉你,你的心灵上有没有污斑。我还觉得,在思想里,人们也不能没有诚信这面忠诚的镜子。一旦没有了这面镜子,我们内心的美与丑就没有了可以衡量的标准了。正如古代一位君王李世明所:锛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眩诚信对社会来说是多么地重要,假如这个社会一旦失去了诚信,人们生活在互相猜疑中,那社会将会怎么样

读《什么是最重要的》有感 篇9

最近一段时间,我很迷茫,厌倦了写作,总觉得自己是日复一日地在文章中机械的堆砌着佳词美句,写出来的文章就像一位穿着华丽外衣的美女,却失去了灵魂。于是,妈妈向我推荐了一本书--《什么是最重要的》。这本书是一本自传体家庭描写小说,作者以朴实的语言向我们诉说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让人感同身受。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以书名为题的故事。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当“我”的儿子满7岁时,“我”送他去上学。然而,在两周内,“我”却两次被请到学校,学校老师历数了儿子怪异的行为并要求家长加强教育。可“我”认为儿子只是没有适应校园生活,通过发生在学校的.几件事,我甚至觉得老师的教育方式有偏差。在看了一个关于教育的节目后,“我”有了对教育的感悟:孩子不能太功利,教育不是复印机,爱和自由、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在这故事中,令我感悟最为深刻的一段话,是“我”在读了儿子班级里的那些所谓的优秀作文后对儿子说的――“说实话,这些作文写的一点也不好!开头是一段排比,堆彻词藻;中间引用名人名言;到了结尾,又为赋新词强说愁。自己的话一句也没有!你得庆幸你自己没有写成这样!写作时,你得忠于自己的想法,把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写清楚,这才是最重要的!”是呀,一语惊醒梦中人,这不就是我吗?!为了写出自认为的好作文,一味的往文章里堆砌华丽的辞藻,没有一点自己的想法,连心思都被所谓的好词好句牵引。其实,写作就像玩电脑游戏。刚开始,你没有任何武器,需要去学习如何完成任务、攒钱,积累那些好词好句,这时你只是个无名小辈。当你积累了足够的词句,学习了写作的方法,那么你将慢慢习惯于写作,这是一段适应期。经过不断的学习,你就会小有成就。你可能会因为骄傲而有些飘飘然,这会使你忘记那些写作方法,视词句为重点,一味地往文章里堆砌修饰品,却没有了主题――你自己的感想。当你意识到这些的时候,为时还不晚。你必须舍得把那些不实用的华丽辞藻统统抛弃,专心练内功,成为一个用树叶也能战胜对手,用朴实的语言也能写出感人的故事的高手――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那时你会真正懂得写作,不是你被好词好句牵着鼻子走,而是词句为你所用,只要把自己想表达的东西写清楚,这才是最重要的!

读《历史学是什么》有感:走出庐山 篇10

什么是经济学?许多人都会问这个问题,而又有几个人可以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呢?究其原因,固然有学习与考试两张皮的问题,这个暂且不提。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没有一本通俗易懂的、与社会实际乃至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经济学基础性读本,这一点,对于很多人来说很重要。

经济学这个名词我们早已耳熟能详,许多在市场经济中拼搏的人都意识到掌握一些市场经济规律、了解一些经济学知识的重要性,许多并非直接从事经济工作的人也都深深感到,经济学知识的匮乏会带来许多的不利。然而现实的问题是,不是我们不想学习经济学,而是无学习经济学之门。况且,如今的经济学已经不是谁想学就可以学的了的,它那些陌生而又生硬的术语、极为复杂而深奥的数学模型,让即使受过一般高等教育的读者也敬而远之,退避三舍。经济学因此成了少数经济学家课堂上和书斋里的阳春白雪式的欣赏品,成为可望而不可即的“皇冠”。

在经济类的书里漫无目的搜着,《经济学是什么》吸引了我,所以有幸拜读了梁小民教授所著的《经济学是什么》一书,就好像交了一位好朋友,相信任何一个阅读了《经济学是什么》这本书的读者,都会佩服作者在书中表现出来的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的功夫。这本书,就好像有人用一个个日常生活的例子与你拉家常,双方越谈越投机,不知不觉中,你就了解并熟悉了那些经常在经济学家口中蹦出来的术语。

比如,作者在书中谈到一个人中彩票后的变化,谈到及时行乐的观念,谈到吃第三个面包和第一个面包的不同感受,谈到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些例子说完了,家庭决策方面的问题就解释清楚了。从这里,我们不仅知

道了什么是效用;也明白了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为何物;还懂得了实现消费者均衡意味着什么。

又比如,作者在书中剖析企业家的收入,以及现实生活中,一方面是几千万人尚未脱贫,另一方面是少数人开着宝马车去高尔夫俱乐部等现象,强调了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就是解决效率与平等的问题,作者在这里把这一问题比喻成蛋糕,“既包括如何把蛋糕做大,又包括如何使蛋糕分得更平等一些。”例子讲完了,平等与效率得选择问题也就清楚了。从这里,使我们明白了企业家赚的是正常利润这一道理;知晓了如何用劳伦斯曲线、基尼系数等来衡量收入分配状况;懂得了用结果公平论和过程公平论来正确理解分配制度上的公平。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经济学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问,从经济学家口中蹦出来的各种术语和概念,让其他行业的人和普通百姓敬佩之余,又多少有些不明所以。《经济学是什么》这本书,把经济学和非经济学专业人士、甚至普通百姓的距离拉近了。也许在这之前,我们会觉得经济学术语和概念晦涩难懂,但是看完这本书,我们就会发现,这些术语和概念,原来很简单,并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国正在进行市场经济建设,市场经济的大潮不可避免地使国人的思维方式发生变化。我们也许达不到像犹太人那样,参观一家企业的时候,他一边听解说员讲解,他的大脑同时会像计算机一样高速运转,参观结束的时候,不仅这家企业经营的数据被他计算出来了,并且,如果他有意与对方合作,一整套的谈判策略已经成竹在胸。但是我们应该向这个方向努力,正如《经济学是什么》第一章的题目所说: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读《历史学是什么》有感:走出庐山 篇11

—读《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有感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歌唱未来”!正如《走进新时代》这首歌里所唱的,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党的一代又一代英明的领导人,带领着中国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中国共产党不愧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作为一名党员,一直以来都以自己的身份为荣,在最近研读了《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之后,从心底升腾的无限自豪感更是随着血液激荡着我全身的每一个细胞,这本书有别于大家印象中的党史理论读物,也不是传统的党史著作,它很大程度上强调了用事实说话,再加上珍贵的图片、史料佐证,让全书不仅有权威性、针对性,更有说服力,而且通俗、简洁的表达让这本书真正成为了党员群众都看得懂、愿意看的读物。

全书采取设问的方式,以广大党员群众关心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建立新中国、为什么能收拾好国民党留下的烂摊子、为什么犯过严重错误还能得到人民支持……”等13个重大党史问题为思考线索,通过客观的分析,准确的解读,将看似各自为政的问题,有机结合了起来,全景式、全方位将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幸福的政党展示在我们面前,从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的召开的那一刻,历史已经注定这个

政党将以他独特的情怀改变这个世界。在抗日战争结束之后,面对凋弊的民生、残破的经济,全世界都将瞩目的焦点投向了国民党和共产党,中国的未来将走向何处,中国人民将去向何方,但是仅仅用了三年零三个月,中国共产党就向世界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如此快速,和国民党力量如此悬殊,这一切是如何完成的,冷静思考过后,一个共识最终拨云见日,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要想成为一个执政的大党,就必须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早已证明,无论是封建帝王还是农民领袖,只有君明臣贤,心中装着百姓,带头励精图治,才能赢得民心,坐稳天下,造就一代盛世。固然两大政党的治国之道绝对有别于封建帝王的为一己一姓之私利的治国之道,但想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执政党,“民心向背”关乎生死存亡的道理是相通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封建帝王尚且知晓,更何况是我们的两大政党呢?但共产党和国民党执政的事实情况是怎么样呢?这一切在书中美国驻华使馆外交官约翰•S•谢伟思给美国国务院发的“中国的局势和关于美国政策的建议”中就进行了专门的描写,谈到国民党时写道“军队和政府机关人心涣散,士气民心低沉。”“政府和军事机构从上层到基层到处都是空前规模和明目张胆的贪污腐败,纲纪废弛。”“国民党谋取自我利益的政策和拒绝听取进步的批评意见,已使它失去了人民的尊敬和支持。”而当他来到延安之后他如此记述,“我们来到了一个不同的国家,碰到了不同的人”“那里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言辞和行动上都如此。官员和人民与我们的关系,以及中国人相互之间的关系,都是直率坦诚和友好的。”“这里到处都强调民主和老百姓的鱼水关系。”正是这种“两

个世界”的不同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内战的最终结局。

不得不说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取得成功有很多的因素,但是“得民心”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活用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精髓:以民为本。民心,就是党心,党心,就是民心。不管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心要永远和人民的心在一起,中国才有发展前途。中国人民才会永远跟党走,一起去实现共产党崇高美好的理想。

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只是共产党新长征路上的第一步,面对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人民保证不了温饱的极端落后的经济状况,面对工农业的几近崩溃,国民党逃亡时的资金、物资、人才的大量转移,面对物价上涨失控,投机活动异常猖獗的颓势,面对国内外认为共产党军事上一百分,政治上八十分,经济上要得零分的论调,共产党以平抑物价为稳定社会基石,果断决定采取了统一全国财经工作的举措,改变战争年代分散管理、各自为政的财政体制,由中央人民政府统筹全国财政收支,物资调度和现金管理,做到统一计划,令行禁止。计划经济使得民众深恶痛绝的恶性通胀和物价飞涨状况得到根本改变,大大提高了人民群众对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的信赖和支持,巨大的成功,被毛主席高度评价称这次平抑物价和统一财经的历史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在此之后中国共产党紧扣“恢复和发展经济”的中心,发现并抓住了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既农民问题,并由此启动了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也为中国最大的群体过上自尊的生活提供了根本的基础——土地。尤其重要的是,通过土改,彻底铲除了到处盘踞的地方势力,包括地方经济霸权、地方武装和地方政治山

头、黑社会组织,实现了国家的真正大一统局面,促进中国各地方、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经济流通等,为中国社会的长治久安和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必须要建设一个完全有别于旧社会的新时代,共产党在建政伊始,就将扫清压迫妇女、娼妓盛行、烟毒泛滥等根深蒂固,令民众深恶痛绝的社会丑恶现象作为清扫重点,取得了重大成效,真正让民众感受到“新旧社会两重天”,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全国人民乃至整个世界都在这亲眼目睹的事实中领悟到,中国共产党不仅能领导人民打碎一个旧世界,更有能力领导人民建设一个新中国。直到现在未能亲身经历这一历史阶段的我们仍能从本书中感受到共产党的执政能力,这种睿智的决策来源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来自于创业难,守业更难的觉悟,来自于对社会主义的坚强信念,我们每一名党员都要在这种精神的继承中成长,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荣耀贡献我们全部的力量。

在中国共产党前行的道路上,可谓荆棘密布,有来自内部的,也有来自外部的,在内部,国内政治上的“左”导致的1958年的“大跃进”,1966年开始搞了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全民族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教训是深刻的,但是领导人到全党面对错误,没有逃避,没有开脱,而是勇于正视错误然后修正错误,很快回到正确的发展方向上来的态度最终得到群众支持而立于不败之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坚持真理,随时修正错误”,仍将是共产党取信于民永远需要恪守的工作态度、方法和信条。

在外部,苏联的解体,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轰然倒下将中国推向了社会主义被否定的风口浪尖,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命题应运而生,循序渐进的从经济领域再到政治领域的改革开放,“三步走”的宏远目标与小目标的分解,既满足了人民群众当前的需求,又使大家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得到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共鸣,获得广泛认可,从而形成了邓小平指出的“中国的最高利益就是稳定”,其中包括了政局稳定和政治稳定。另外中国共产党的顺应时代的博采各种制度之长的“善变”也为我们抵御外部的侵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我们在风云万变的世界依旧傲视群雄,在看得见和看不见的硝烟战场之中竞展“风景这边独好”。

其实对于我党的伟大,不必说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综合国力,不必说一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治氛围,并且成为众多发展中国家的极力拥护的典范,也不必说开创了举世瞩目一国两制的繁荣稳定以及成功举办奥运会的独领风骚,仅仅是能管理好近8000万党员的大党就是值得全世界深深思考的问题,这得力于我党从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就推进的只要有人的地方就要建立组织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真正实现了党组织和党的工作纵到底,横到边的全覆盖,严密的组织和内部动员力是任何政党都无法比拟的,另外,一个政党的先进性完全得力于其成员的先进性,从入党程序的层层把关,到入党后的日常管理,党员先锋队、党员责任制让党员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带动和激励群众的工作热情,并且让群众相信党员的先进性。

在思想理论建设方面,我党提出的不仅组织上入党,思想上更要

入党的原则,真正从思想建党上对党员进行规范,保证了队伍的纯洁性,在理论方面,书中也用较大篇幅阐述了我党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党、苏联经验管理党的不适应情况进行的适时调整,形成了我们伟大的毛泽东思想,从此每一代领导人在思想领域、理论建设领域都进行了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不断创新,但是最终不变的是,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道路不断指引我们走向民族的伟大复兴。

另外中国共产党强调纪律、注重制度建设、按制度办事对党员产生的约束力,形成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其他国外可以随意退党,党员对党没有归属感的政党无法比拟的,再加上我党的民主集中制不断推向深入,使得权力运作也更加规范,广大党员参与管理也有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全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也有了大幅提升。在此基础上再加上党内“总览全局、协调各方”的执政方式的优化,党和政府关系向规范化、制度化的转变,使得党得以摆脱繁杂政事,可以专心研究大政方针,当然也更有精力管理好这个超级大型政党,实现全党的蓬勃发展,最终为社会进步注入强劲动力。

读《历史学是什么》有感:走出庐山 篇12

“历史是不能够,也不应当欺骗的”

——读瞿秋白《多余的话》有感

蔡蕾蕾 历史文化学院 2012011173

1935年7月5日天津《大众报》上有一则报道,是这样记述的:

长汀通讯-瞿秋白系共党首要。本年三月中旬,于长汀水口地方被保安十四团钟绍奎将其俘获,当时瞿犹变名为林琪祥。拘禁月余,莫能辨认。后呈解长汀,经三十六师军法处反覆质证,彼乃坦然承诺。于是优予待遇,另辟闭室。时过两月有余,毫无讯息。今晨忽闻瞿之末日已临,登时可信可疑,记者为好奇心所驱使,趋前叩询,至其卧室,见瞿正大挥毫笔,书写绝句。

书毕,至中山公园,全园为之寂静,鸟雀停息呻吟。信步至亭前,已见小菜四碟,美酒一饔。彼独坐其上,自斟自饮,谈笑自若,神色无异,酒半乃言曰:“人之公余为小快乐,夜间安眠为大快乐,辞世长逝为真快乐。我们共产党人的哲学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继而高唱国际歌,打破沉寂之空间。酒毕,徐步赴刑场,前后卫士护送,空间极为严肃。经过街衢之口,见一瞎眼乞丐,回首一顾,似有所感也。既至刑场,彼自请仰卧受刑。枪声一发,瞿遂长逝人世矣!

一、关于《多余的话》

我仿佛看到一个清瘦的青年,在行刑前的那个晚上,在那个他待了数月的监闭室里,挥动手中的毛笔,看似铿锵有力。他将自己的内心深度剖析,丝毫没有掩饰与遮挡,将心中的苦闷、疲惫、脆弱与真诚留在了这将近两万字里。《多余的话》成为瞿秋白的绝笔,他终于可以拥有“甜蜜的”“伟大的”“可爱的”休息了。我反复读了《多余的话》五遍,内心强烈地感受到了瞿秋白这十几年在政途上的衰惫与痛苦,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减弱对世界的热爱与不舍,“这世界对于我仍然是非常美丽。一切新的、斗争的、勇敢的都在前进。那么好的花朵、果子,那么清秀的山和水„„月亮的光似乎也比从前更光明了。但是,永别了,美丽的世界!”他毕竟是一个将行之人,一切都已经“过时”了吧!

《多余的话》是几页快被翻烂了的书,历史上对瞿秋白《多余的话》最好的定性莫非陈铁健了,他在他的《重评〈多余的话〉》中对其有深刻的理解:“其实,《多余的话》是一个活生生的,内心充满矛盾的,襟怀坦白而又心情复杂的人,在临终之际所作的一篇自白。它不仅无损于烈士的革命大节,相反,它以罕见的自我解剖,深刻地表现了瞿秋白的内心世界的种种矛盾,它既有长处,也有弱点;既有夺目的光辉,也有使人不爽的灰暗。光辉是主1要的,灰暗是次要的。”若在不了解瞿先生的生平的情况下初次阅读此稿,的确会产生误会,因为书中句句表现出来的皆是瞿秋白内心的一种无法抑制的痛苦、疲惫、脆弱、孤独之感,这就很难让人将瞿秋白行刑前那慷慨赴义的形象与书中表达出来的这个近似“悲观主义”的一个“离开了队伍好久了”的狱中形象结合起来,但是现实中的瞿先生并非如此“堕落”“懦怯”,相反,他对党和同志一片赤诚,在革命斗争中不遗余力,将毕生消耗在这里,但是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总是如此难于调和,因为革命事业,他几乎很难将精力放在那个“家”——文学。

可惜在过去的70多年里,瞿先生在天堂过得并不安稳。正如瞿先生自己所说的“历史是不能够,也不应当欺骗的。”所以在《多余的话》中,他吐露心声,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完全暴露在众人之下,坦诚的说话,而不是自我评价。在这本绝笔中,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他在 1陈铁健:《重评〈多余的话〉》,《历史研究》1979 年,第 3 期。

文史哲精要·文学写作

政治上真诚的检讨,他在学术上谦虚的态度,在人生走到尽头时的一种对回到文学之“家”的渴求,毕竟是一个书生,却要在这个“历史的误会”中,扮演着政治上沉重不堪的角色,于我,看完内心已是感到不忍重负,甚至觉得这一声枪响是一针安乐剂。可是他亲笔写下的“白纸黑字”竟然成了他“叛徒”罪名的唯一证据,甚至在“文革”时期被红卫兵掘坟抛尸,这位伟大的忠诚的革命家的英魂该如何安放!这位把评判权交给他忠心的党与同志们的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竟是得到了一个不齿的“叛徒”的称号。“我留下这几页给你们――我最后的最坦白的老实话。永别了!判断一切的,当然是你们,而不是我。我只要休息。”毕竟瞿先生已经身陷囹圄不能自保,未来历史的是是非非他已经不想思考,对他而言,不再思索就是一种休息。所以他并非悻悻离去,但他也一定未曾预料到会有这么一出吧,不然他为何在开头就说“‘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何必说?”他以为,就算不说,他的真心已经昭然若揭,他说的这些“多余的话”,乃是内心疲惫、苦闷、孤寂与痛苦的宣泄,乃是正话反说,乃是对他热爱的党与马克思主义最真挚的告白,他从来没有离开过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在这方面,他是坚定的拥护者。依然是那句话“历史是不能够,也不应当欺骗的。”当瞿秋白的叛变案被渐渐平反,瞿先生的亡灵才有了慰藉。

二、关于“多余的人”

瞿先生对俄国文学有着特殊的热爱,在绝笔最后还提到“屠格涅夫的《罗亭》„„都很可以再读一读。”他对罗亭曾评说:“鲁定办一桩事,抛一桩事,总不能专心致志,结果只能选一件最容易的——为革命而死。”这里的鲁定即罗亭。我们其实很好理解他为什么会这么喜爱罗亭,因为他在罗亭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瞿先生就是一个为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目标不停地奋斗的一个形象,甚至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他叹息自己是一个“多余的人”,因为他觉得对什么都学过一点,读过一点,却都没有专注研究,也缺乏经验,看到现实的弊病,却无力改变,自己只是一个“最懦怯的‘婆婆妈妈’的书生”,“一为文人,便无足观”。

但一旦说到这个问题,在听完赵强教授的关于“清福”的讲座之后,我很受启发,想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一下瞿先生的形象。虽然赵强教授讲座中的内容涉及的是晚明时期的文人士阶层的“清福”体会,偏重的是物质与精神的一种平衡的追求,但我想,“清福”的含义是没有时间局限的,用在瞿先生这一生的话,可能这个“清福”并不是他所一直期待回的那个“家”——文学,而是对共产主义终极理想的追求。在这里就不能从物质生活来衡量清福的重量了,因为瞿先生在他有生之年,除去对文学的热爱,另一件他所孜孜不倦的事便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与共产主义的追求,在此我要说他真的很伟大。为何?他过得疲惫的原因即他必须“时时刻刻压制自己绅士和游民式的情感”,他有他的浪漫的情怀,有对文学艺术的一种美好向往,但是现实与理想总是有一条鸿沟,也许文人与政治家这两种角色真的不能同时出现在舞台上,因而他内心痛苦,必须有所权重,可当他将自己全部精力投放于政治上时,也许是缺乏对政局的认识与实践经验,因此犯了左倾盲动错误,这让他认为自己“从此脱离了政治舞台”,可当此时再想投入“自己的家”时,却已经太晚了,因为他的毕生精力已经献给了革命事业,精力耗尽,非常疲乏了。

那么我们能说瞿先生因此真的成为了一个“多余的人”,却没有享到一点“清福”吗?不是的,我认为他已经达到了他精神的最高境界。他付出了毕生精力,渴望能实现共产主义的终极理想,因为这与他心中的“无政府主义、和平博爱世界的幻想没有冲突”,因此斗志昂扬,就算走到生命最后一刻,也在宣扬他的革命思想,虽无“治国平天下”之想,不想做“王者之师”与“诸葛亮”,但他一生的轨迹足以证明他已经为到来的一切做好了准备,也成为了这一伟大理想的牺牲品。

如果此时拿一个话筒在他面前,采访他对于他的这一生是否后悔,他必会斩钉截铁地回答不会,因为他在生命的尽头时说过:“如果人有灵魂的话,何必要这个躯壳!但是,如果

文史哲精要·文学写作

没有的话,这个躯壳又有什么用?这并不是格言,也不是哲理,而是另外有些意思的话。”如果我们可以悟出这“另外有些意思的话”,瞿先生在天堂一定会对我们会心一笑吧。

“夕阳明灭乱山中,落叶寒泉听不穷。

已忍伶俜十年事,心持半偈万缘空。

秋白绝笔六月十八日”

写完这个绝笔,在一声枪响中,他淡定从容地就义了。

上一篇:质量管理专项审计方案下一篇:好心情的名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