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名词解释

2024-07-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药理学名词解释(精选8篇)

药理学名词解释 篇1

1、药物:指作用于机体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或用于计划生育的化学物质。

2、药理学:指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机制的一门学科。

3、药效学:指研究药物与机体作用和作用机制。

4、药动学:指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影响,即研究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包括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

5、兴奋作用:指功能活动加强的作用。

6、抑制作用:指功能活动减弱的作用。

7、局部作用:指未被吸收的药物在用药部位所呈现的作用.8、吸收作用:指药物被吸收之后,随着血液循环分布到组织器官所呈现的作用。

9、选择作用:指药物在一定剂量下对某组织器官产生特别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组织器官的作用不明显。

10、副作用:指药物在治疗量是出现的与用药目的不符的作用。

11、毒性反应: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久,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而引起的对机体有明显损害反应。

12、亲和力:指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

13、内在活性:指药物与受体结合时能激动受体的能力。

14、受体激活药:又称受体兴奋剂,指对受体具有亲和力又有在活性的药物。

15、受体阻断药:又称受体拮抗剂,指与受体具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

16、极量:最大治疗量,指治疗量的最大限度。

17、安全范围:指最小有限量与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范围。

18、LD50:指半数动物出现死亡的药物剂量。

19、ED50:指半数动物出现疗效指标的药物剂量。20、治疗指数:半数致死量与半数半数有效量的比值。

21、血浆半衰期: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22、生物利用度:指药物()剂能被机体吸收的程度。

23、首次通关效应:有些口服的药物在首次通过肝对即发生转化关系,促使人体循环的药量减少。

24、药物诱导剂:指凡能使肝药霉的活性增强或合成加速的药物。

25、药物抑制剂:指凡能使肝药霉的活性降低或合成减少的药物。

26、药物消除:指药物经生物转化和排泄使药物活性消失的过程。

27、耐受性:指由于反复使用药物后,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

28、耐药性:指病原体对药物产生的耐受性。

29、习惯性:指由于反复使用某些药物后,病人对药物产生精神上的依赖。30、成瘾性:连续用药后,病人对药物产生物质依赖性,当停药后会产生成断定装。

31、麻醉药品:指能使病人产生成瘾性是毒药或剧药。

32、毒药:指作用强大,毒性极大,极量与致死量很接近,超过极量即可能引起中毒或死亡的药物。

33、剧药:指作用强烈,毒性较大,极量与致死量比较接近,超过极量时,科研中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引起死亡的药物。

34、麻醉药:指能引起麻醉状态的药物。

35、局部麻醉药:指能抑制周围神经系统功能而引起局部麻醉的药物。

36、全身麻醉药:指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而引起全身麻醉状态的药物。

37、吸入麻醉药:指采用吸入法给药的挥发性液体或气体状态麻醉药。

38、静脉麻醉药:指由静脉给药的非挥发性的全麻药。

39、复合麻醉药:指为了克服全麻药的特点,使麻醉安全有效,而联合用药进行麻醉。

40、分离静脉:指感觉和意识的分离现象。

41、诱导麻醉:指为了缩短诱导期,用作用快的全麻药是病人迅速进入外科麻醉期。

42、基础麻醉:指使达到浅麻醉或深睡状态。

43、麻醉前给药:指为了消除病人紧张情绪,增强麻醉效果,减少麻醉药用药量或防止不良反应,而于麻醉前应用一定药物。

44、药物的基本作用:指药物对机体原有功能活动的影响。

45、药物效应:指机体对药物发生反应的能力。

药理学名词解释 篇2

什么是创造力或者创造性?这是创造力研究的核心问题, 它不仅关系到创造力研究的理论建构, 还直接影响到创造力的测评问题。先前已经提到, 在创造力的研究历史上, 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和定义创造力。根据先前几种研究背景, 我们得到了几种有代表性的定义。

1. 创造力的过程定义。

该概念着眼于创造活动的过程, 其基本论点是认为将一个创造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所有事物都视为有创造性的, 早期的行为主义学派、格式塔学派还有部分信息加工学派都支持该论点。

2. 创造力的人格定义。

从人格角度界定创造力的代表人物是心理学家吉尔福特。他认为创造力是人们所特有的能力, 跟人格一样, 是一个人特有的统和模式, 所以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是创造力人格的问题。

3. 创造力的产品定义。

这一取向的心理学家认为创造力就是能够产生某种新颖、独特而具有个人或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该定义包括适宜性和新奇性两种特征。个体的创造力一般都是通过进行创造力活动、产生创造性产品得以体现的, 而且产品和活动是易于把握和评价的。因此, 与前两种定义相比, 创造力的产品定义更加客观、可靠。

4. 艾曼贝尔创造力定义。

艾曼贝尔提出了关于创造力的两种互补定义, 即创造力的评定一致性定义和创造力的概念性定义。这两种定义分别用于进行实证研究和理论框架的建构。创造力的评定一致性定义是指隐含在大多数主观测评方法之下的明确的操作定义。这一定义认为, 一种产品或者活动是否有创造性, 需要有适宜的评定者独立评定。而适宜的评定者是指熟悉产生的产品和活动相关领域的人。

5. 罗兹创造力模型。

心理学家罗兹收集了50多种创造力的定义, 归纳出创造力4P模型。该模型包括人、产品、程序、环境和压力。人主要是探寻创造力高的人具有什么样的特质。产品主要是探讨什么样的产品创意高。程序主要是探讨创造力的产生需要什么样的过程。压力和环境主要探讨什么样的压力和环境有利于产生创造力。罗兹将创造力看成是一个包含创造者的人格特质、心理过程、创造的成品、创造者与环境的互动的整体。

上述关于创造力的定义来源于不同研究角度, 但就目前来说罗兹的创造力4P模型是最为心理学界认可和接受的。

二、进化

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 将自己的进化理论分为自然选择进化理论和性选择进化理论。自然选择理论解释的是关于生存问题而进化的适应器。性选择理论解释的是关于繁殖问题而进化的适应器。

1. 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是达尔文的核心概念。选择的根本目的是生存和繁殖。在一个环境中, 拥有某些遗传特征的生物体更能够适应环境, 将会留下更多的后代, 因为这些特征对生存和繁殖很有帮助, 而那些不利于生存和繁殖的特征就会逐渐消失了。

2. 性选择。

性选择理论包括同性竞争和异性选择两个方面。同性竞争是指同一性别之间的竞争, 主要竞争目标在于与异性的交配机会。这样导致生物体在同性竞争中获胜的每一种特征———体型更大、更强壮, 或者运动能力更好等———都将通过胜利者的繁殖活动而传给下一代。异性选择是指如果某一性别的成员认为异性的某些特征正是他们想要的, 那么拥有这些特征的配偶更有可能获得配偶。

因此从这个方面来看, 进化的改变之所以会发生, 只不过因为被异性所看重的那些特征遗传给后代频率更高而已。

综合上述达尔文的进化观点, 我们认为生物体的某种特征能够遗传下来, 是因为它能够促进生物体的生存和繁殖。

三、创造力的进化

创造力之所以能够进化下来, 是因为这种特征能够促进生物体的特征的生存和繁殖, 那么人类的创造力是如何起源的呢?

不少研究者通过检验祖先头盖骨的形状和容量变化获得关于早期创造性表现的线索。

最早期的创造力象征是简单的石器工具, 这些工具是由能人创造的, 大约发生在200万年之前 (Leakey, 1971;Bentley, 2004;bunn&Kroll, 1986) 。尽管是非常原始的, 但是他们已经做出了很多的突破。随着180万年前直立人的出现, 他们的大脑头盖骨的容量有了相当大的提升 (Aiello, 1996;Ruff et al, 1997) , 这与当时直立人的创造性思维是相对应的:出现了任务专一性石器工具, 复杂而又稳定的季节性居所, 信号的协调, 长距离的打猎 (Anton&Swisher, 2004;Cachel&Harris, 1995;Walker&Leakey, 1993) 。不少研究者提出更大的脑容量容许更多的项目在记忆中进行编码, 并且这些项目在记忆中变得更加有条理, 促进了创造性联结, 为自我激发思维和技能的练习和提升铺平了道路。

另一次大脑容量的快速提升, 出现在60万到15万年前的中期到晚期的旧石器时代 (Aiello, 1996;Ruff et al.1997) , 正是在这个时候出现了艺术、科学、政治、宗教还有大概的句法语言。这段时期, 行为现代性的出现并不是因为出现了新的大脑部分或者记忆的增加, 而是学会了更复杂的方式来应用记忆, 包括:符号思维, 认知流动, 将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内隐思维模式或者外线思维模式进行转化的能力的出现。同样, 元认知能力的出现使我们的祖先可以反映和预测周围的环境。

总体来说, 创造力的进化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 它伴随着我们人类大脑容量的提升和相应大脑思维的不断转化和升级。

四、创造力的进化原因

心理学家从四个方面来解释创造力的进化, 包括:创造力作为进化拱肩 (Pinker, 1997) ;性选择 (Miller, 2000) ;自然选择 (Fesit, 2001) 。

1. 进化拱肩。

许多形式的创造力提高了个体生存和繁殖的适应性。但是对于其他创造力形式的表达, 像艺术、音乐, 它们并不是与生存和繁殖息息相关的。Pinker (1997) 认为艺术、音乐、幽默、小说、宗教、政治虽然没有真正的适应性, 但是具有进化拱肩的作用。这些副产品可能有其他目的进化意义, 它们激发我们用新的方式进行感知, 但是并没改善我们的生物适应性。

2. 性选择。

Miller (2000) 认为群体联结所解释的创造力忽视了性选择在修饰创造性行为上所可能扮演的角色。他非常强调性选择在创造力发展上作用, 认为人类许多创造性行为是为了吸引异性。这个观点起源于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例如, 雄性孔雀漂亮的尾巴, 它本身对孔雀的生存并没有没有多大意义, 但是它是雌性孔雀在挑选配偶是所参考的主要特质。从这个方面来看, 进化的改变之所以会发生, 只不过是因为被异性所看重的那些特质遗传给后代的频率更高而已。

近年来, Miller (1998;2000a;2000b;2000c;2001;Kaulman et al., 2007) 深入发展了这一理论的视野。他认为性选择要比自然选择在塑造人类最具有区别性的思维方面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 这些思维包括:艺术、音乐、运动、跳舞、幽默、友好、领导力等。他主张人类的一些创造性行为是复杂心理适应的结果, 这些创造性行为主要用来吸引异性, 目的是繁殖而不是生存价值。无独有偶, Marek Kohn和Mithen (1999) 也按照了相同的路线, 他们提出“性感手斧理论”。根据这个假设, 性选择压力可能导致促使男性产生对称的手斧, 这可以作为男性在认知、行为、心理适应等方面的可靠指示灯。既然手斧被认为是在考古记录中第一次出现的具有审美意义的工艺品, 那么这些产品可能是性选择塑造艺术的最初证据 (Gabora, 2008) 。

3. 自然选择。

对于Miller提出的性选择观点, 不少学者持肯定的态度。但是Feist (2001) 认为, Miller太过于关注性选择理论而排除了科学创造力和科技的进化方式。科学创造力和科技的进化是受自然选择压力所驱使的。因此Feist (2001) 主张自然选择压力驱使了创造力科技方面的进化, 例如科学和工程, 而性选择压力驱使了创造力艺术方面的进化, 包括音乐、跳舞、幽默。

此外, Mithen (2006) 提供的一些证据表明, 我们的祖先对于艺术的表现可以看作是一种生存价值, 用来表达情绪、目的、信息和促进合作, 例如祖先的音乐感。因此性选择压力可能不是音乐感产生的主要压力。因此, 他认为自然选择压力才是人类创造力的终极驱使力量, 性选择只是加强了创造力的进化, 扩展了创造力的形式, 使创造力不但有机能作用还有审美作用。

五、总结

综上所述, 创造力的进化发展到底是源于哪种进化选择方式还有待考究。总体来说, 通过理解人类创造力的进化起源以及进化的原因, 我们对创造力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这让我们站在一个更高的台阶上来应用创造力, 使之为我们人类社会乃至整个地球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管理学的名词迷宫 篇3

辨析的标准是什么至关重要。可能有人会觉得,名词术语少,易于理解,就是好文章,名词术语多,非常专业,就不算好文章。恐怕不尽然。有些文章术语不多,琅琅上口,固然不错,但有些文章术语连篇,深奥难解,照样是经典。像巴纳德的《经理人员的职能》,读起来就很费劲。这本书里的有些名词,不仔细推敲就难以把握。比如,尽管巴纳德不厌其烦地解释“能率”和“效率”(汉译本译为有效性和能率)的区别,解释“无差别区”的用意,但是对外行来说还是具有理解上的困难。这种理论著作,如果没有必要的专用名词,就很难把事情说清楚。所以,这类名词,就是不可缺少的。甚至在没有现成名词的情况下,为了作出学术上的准确阐释,还需要造出新词来。比如社会学家布迪厄,为了解释学习而形成的习惯,专门造了两个新词“习得”和“惯习”;还有如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创造的“证伪”,库恩创造的“范式”等,都已经得到学术界的认可。

管理学中的名词是否必要,是否合理,有一个很简单的标准,就是看这个名词是帮助你理解,还是阻碍你理解。这个标准,实际上是学术与巫术的分水岭。一般来说,学术是把人们不明白的东西力求说清楚,而巫术是把人们本来还明白的东西故意说神秘。按这一标准来判断名词术语,八九不离十。

现实中有一些管理学著作,在使用名词时恰恰同上述标准背道而驰。作者好像总害怕读者弄清楚他说的是什么,所以,尽可能要用名词把你绕进去。似乎不夹杂几个谁也说不清的词汇,就显得没有学问。对这一点,汉迪曾经有着辛辣的讽刺。但是,管理学界依然我行我素。中国的管理学界,这种用名词唬人的现象更为常见。

凡是那种看了只觉得玄乎而更加敬畏的名词,凡是那种无助于理解且不讲道理的名词,大体都属于上述情况。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通常是学术上的底气功力不够,所以要靠它来撑门面。反过来,凡是必须用来说明某种原理的名词,凡是只有使用它才能更准确地阐释道理的名词,不论难易,都在必要之列。

还有一种现象,在翻译著作中更为常见,就是使用大量缩略语。缩略语不是不可用,在美国人的著作中也很常见。但是,如果这个缩略语让内行也看不清楚,那么同样是用来蒙人的。以广告为例,如果尽可能说清产品性能,就属于正常的推销;如果迸出一堆谁也不明白的缩略字母组合,就有可能是让你上当的。外文缩略语如此,汉语缩略语同样如此。

即使缩略语不制造神秘,如果缩略不当,有可能带来误解,那也是学术著作的瑕疵。不信,你不妨试试,把“购房事务”、“人才流动”缩略为“房事”、“人流”,看看效果如何?

药理学完整英文名词解释范文 篇4

and can be used to prevent, diagnose and treat disease.2.Pharmacology means the study of the rule and mechanism of mutual interaction between drug and

body.3.Pharmacodynamics describes the mechanism of actions of drug on body

4.Pharmacokinetics describes the process and rule of drugs disposition, it means the action of body

on drug.5.Passive transport is defined as a kind of transport process in which drugs transport from a region of

higher concentration to one of lower concentration.6.Simple diffusion means that drugs transported from a side of membrane to anther side obeying

Concentration gradient.7.Filtration is defined as the transport process in which drugs whose particle size is less than the

membrane gap in diameter move from the side of higher pressure to that of lower pressure by dint of liquid static pressure or osmotic pressure disparity.8.Active transport refers to the transmembrane movement of drugs with the aid of special carriers and

the requirement of energy consumption.9.Absorption is the process in which drugs transport from the site of administration to the blood

circulation after extra-vascular administration.10.First pass elimination: Some drugs are inactivated/metabolized in the GI tract and liver before

entering into the systemic circulation and result in the reduction of actual drug quantity entering into systemic circulation.This process is called first pass elimination

11.Distribution: drugs absorbed in the blood transport from the blood to tissues.12.Tissue partition coefficient: when the distribution reaches homeostasis, the ratio of the drug

concentration between tissues and plasma remains constant, called tissue partition coefficient of drugs

13.Excretion: the process of parent drugs or their metabolites being discharged from body by secretory

organs is known as excretion

14.Hepato-enteral circulation: a portion of drugs those being carried to duodenum via bile can be

reabsorbed via epithelia of small intestines and entry into systemic circulation by way of liver.This cycle along liver, bile, small intestine is know as hepato-enteral circulation

15.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 means the ratio of in vivo drug quantity versus concentration in

plasma when the drug reaches dynamic equilibrium in the body.16.Half life: means the period of time when the drug concentration in plasma reduces to one-half.17.AUC: area under the curve, indicates the area under the concentration-time curve

18.Bioavailability: indicates the rate and extent of absorption into the systemic circulation following

extravascular administration of drugs

19.Clearance: mans the volume of body fluid containing a drug that can be eliminated by the body in

unit time.20.Maintenance dose: in most clinical situations, drugs are administered in such a way as to maintain a

steady state of drug in the body, i.e, just enough drug is given in each dose to replace the drug eliminated since the preceding dose.21.Loading dose: when the time to reach steady state is appreciable, as it is for drugs with long

half-lives, it may be desirable to administer a loading dose that promptly raises the concentration of drug in plasma to the target concentration.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Pharmacodynamics Drug action referred to the initial interaction between drug and body.Pharmacological effects is the physiological effects induced by drug action Stimulation: enhancement ofthe body function is Stimulation Inhibition: restraint or diminution of the body function is Inhibition Etiological therapy: Elimination of the etiological factors to cure diseasesSymptomatic therapy: Improvement of disease symptom without eliminating the cause of the disease Side reaction: In the range of therapeutic dosage, the drug effects, which are not related to the current therapeutic purpose, are described as side effects.Toxic reaction can happened when the dose of the drug is high enough or drugs are long term used.Allergic reaction is a kind of response of the patient’s immuno-system to the antigen.It is not dose related and only occur in a fraction of the population.Idiosyncratic reaction is the result of abnormal reactivity to a drug caused by genetic differences Secondary reaction results from long-term using of drug.Normal flora has been inhibited and the insensitive flora becomes prominent Drug tolerance means the response to the same dose of a drug decreases with repeated uses.Physical dependence is an adaptive physiological state produced by repeated use of a drug.Once drug administration is stopped, abstinence syndromes will occur.Psychological dependence is the feeling of satisfaction and psychic drive that require periodic or continuous administration of the drug to produce a desired effect or to avoid discomfort.Graded response: In a certain range of doses, the pharmacological response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ing of doses, such as blood pressure, muscle contraction, urinary excretion of sodium.Threshold dose indicates the least amount of drug needed to exert therapeutic, also as know as minimal effective dose Efficacy describes the maximal biological response produced by a drug Concentration for 50% of maximal effect(EC50): The concentration that give rise to 50% of maximal effect Potency is a term describing the comparative expression of a drug activity measured in terms of dose required to produce a particular effect of given intensity related to a given standard reference.Quantal response: Indicate that a given dose of a drug has or has not evoked a certain effect in the various subjects under investigation.LD50: A dose that gives rise to the death of 50% of subjects is called LD50 TI: therapeutic index.TI=LD50/ED50.It is a kind of index evaluated the safety of a drug.Receptor: A receptor can be defined as any biologic target macromolecule in cells that interacts specifically with extracellular signal and converts it into intracellular effects Ligand: A ligand is a compound that binds to a receptor specially and produces the biological response.It was also called first messengers Down-regulation/Desensitization: Chronic stimulation of receptors can cause decreased numbers of receptors.Up-regulation/Hypersensitization: In contrary, chronic blocking receptors may result in receptor up-regulation Agonist can bind to receptors, then activate receptors and produce pharmacological effect.Antagonist: A pure antagonist, which can bind to receptors without intrinsic activity, antagonizes the

51.52.53.54.55.56.biologic effects of the corresponding agonist.Tolerance is said to develop when the response to the same dose of a drug decreases with repeated uses.Dependence means the body produce physiological or psychological dependence and requirement to some drugs after long-term use of the drugs.Withdrawal syndrome Termination of some drugs using after long-term medication results in withdrawal symptoms or withdrawal syndrome Cinchonism: It is described by the symptoms caused by toxicity of quinidine or quinine et al, the alkaloids extracted from cinchona, which include 3 major symptoms: gastrointestinal disturbance like vomiting, nausea, diarrhea;visual and aural disturbances as diplopia, photophobia, altered-color, hearing loss, tinnitus;and central nervous system effects like headache, confusion, psychosis.Mycardial remodeling: 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trinsic compensatory mechanism in CHF.It refers to the slow dilation and structural changes occurred in the stressed myocardium, including myocytes hypertrophy, proliferation of connective tissue cells(fibroblasts)and myocardial fibrosis.After an initial beneficial effect, mycardial remodeling can lead to ischemic changes, impairment of diastolic filling, and myocytes apoptosis.Angiotensin II and aldosterone can cause mycardial remodeling during CHF.First dose phenomenon: It refers to a precipitous drop in standing blood pressure, palpitation and

syncope shortly after the first dose of some antihypertensive drugs, especially prazosin.57.Thyroid storm(thyroid crisis): is sudden acute exacerbation of all of the symptoms of

thyrotoxicosis, presenting as a life-threatening syndrome.58.Insulin resistance: A diabetic requiring more than 200 units/day is regarded as insulin resistant.Acute resistant may result from the increase of anti-insulin factor-corticosteroids, growth hormone thyroxine, and estrogens.Chronic resistance may be due to a decline in number and/or affinity of receptors or to defects in post-receptor mechanisms.59.Hyperadrenalism-like syndrome: This is caused by lipid metabolism, and redistribution or

water-electrolyte metabolism disorders.The syndrome include moon faces, buffalo hump, central obesity, skin atrophy, acne, crinosity, edema, hypokalemia, hypertension, diabetes mellitus etc.60.Rebound phenomena: Discontinuing or repid extenuation of glucocorticosteriods can lead original

diseases recurring or deteriorating.61.Superinfections : There is a complete microecosystem in health adult.After long-term

using broad-spectrum antibiotics, sensitive bacteria growth is inhibited, non-sensitive bacteria takes the chance of breeding, resulting in new infections.62.Chemotherapy:It is to use chemistry drugs treating or preventing the diseasescaused by

pathogenic microbe, helminth or cancer cell.63.Antibacterial drugs:substances to inhibit or kill bacteria and to prevent and cure the bacteroidal

inflammation.64.Antibacterial spectrum: Antibacterial spectrum of a drug means the species of microorganisms

that the drug can inhibit or kill.65.antibacterial activity:It means the ability of a drug that the drug can inhibit or kill

microorganisms.66.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MIC is the lowest concentration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that prevents visible growth in 18-24 hours incubation.67.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MBC is the lowest concentration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that kills bacteria in culture medium.68.Chemotherapeutic index(CI):CI is a term used to evaluate the safety of chemotherapeutic

drugs.The value is LD50/ED50 or LD5/ED95

69.Postantibiotic effect,PAE:shows the antimicrobial effect after the concentration decreased below

MIC

78.Herxheimer reaction:it is caused by toxins released by the large number of dead spirochetes

eliminated during the initial part of penicillin treatment.Some patients show symptoms of ague, fever, laryngeal pain, headache and tachycardia.79.Superinfections:There is a complete microecosystem in health adult.After long-term using

broad-spectrum antibiotics, sensitive bacteria growth is inhibited, non-sensitive bacteria takes the chance of breeding, resulting in new infections.80.Tetracycline tooth:The Ca2+ in skeleton and the tooth that against fresh takes shape unites,Create

the brown permanent pigmentation of permanent on tooth ,Enamel hypoplasia.Moreover repress the skeleton to develop,The children are forbidden to use it.81.Cinchnism: That the dose may arouse a series of reactions is treatd by else alkaloids of quinine

along with cinchona,Express to disgusting、Throw up、Tinnitus、Headache、Hearing and sight go down, even temporary deaf.82.CCNSA: Medicines can be able to kill cancer cell of every stage in cell cycle, including G0 stage

管理学名词解释 篇5

1.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概念技能:是指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3.人际技能:它或称人文技能,亦称人事技能,它是指成功地与別人打交道并与別人沟通的能力。

4.古典管理理论:它形成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美欧,它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以物为中心的"物本"管理理论,它认为经济利益是驱动员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动力,在研究方法上侧重于从静态的观点分析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和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等。

5.差别计件工资制:是指计件工资率随完成定额的程度而上下浮动的制度。

6.数量管理理论:它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它以现代自然科学的成果(如先进的数学方法、电子计算机技术、系统论和控制论等)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财、物和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做出最优规化和决策。

7.权变管理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力图研究组织与环境的联系,并确定各种变量的关系类型。它强调管理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环境寻求相应的管理模式。

8.学习型组织: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

9.道德:通常是指那些用来明辨是非的规则或原则。道德在本质上是规则或原则,这些规则或原则旨在帮助有关注主体判断某种行为是正确的或错误的,这种行为是否为组织所接受。

10.道德准则:是表明组织的基本价值观和组织期望员工遵守的道德规则的正式文件。

11.社会责任:是指企业不仅承担了法律上和经济上的义务(法律上的义务是指企业要遵守有关法律,经济上的义务是指企业要追求经济利益),还承担了"追求对社会有利的长期目标"的义务。

12.国际化经营:它涉及两个或更多囯家的经营活动,或者说其经营活动被国界以某种方式所分割。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企业的资源转化活动超越了一国国界,即进行商品、劳务、资本、技术等形式的经济资源的跨国传递和转化,那么这个企业就是在开展国际化经营。

13.信息:是由数据生成,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得到的,如报表、账册和图纸等。信息被用来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从而为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14.信息的加工:是指对釆集来的通常显得杂乱无章的大量信息进行鉴別和筛选,使信息条理化、规范化、准确化的过程。

15.决策:是指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管理者利用机会的过程。

16.确定型决策:是指各种决策方案未来的各种情况都非常明确,决策者确知需要解决的问题、环境条件、决策过程及未来的结果,在决策过程中只要直接比较各种备选方案的可知的执行后果,就能作出精确估计的决策。

17.非确定型决策:是指决策者不能预先确知环境条件可能有哪几种状态或各种状态的概率无从估计,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致可行,但供选择的若干个可行方案的 1

可靠程度较低,决策过程模糊,方案实施的结果未知,决策者对各个备选方案的执行后果难以确切估计,决策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

18.风险型决策:是指决策者不能预先确知环境条件,各种决策方案未来的若干种状态是随机的,但面临明确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可行的,可供选择的若干个可行方案已知,各种状态的发生可以由统计得到一个客观概率。

19.战略决策:是对涉及组织目标、战略规划的重大事项进行的决策活动,是对有关组织全局性的、长期性的、关系到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进行的决策,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和战略性的特点。

20.管理决策:是指对组织的人力、资金、物资等资源进行合理配臵以及经营组织机构加以改变的一种决策,具有局部性,中期性与战术性的特点。

21.业务决策:是涉及组织中的一般管理和日常业务的具体决策活动,具有琐细性、短期性与日常性的特点。

22.计划:从名词意义上说,计划是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达的,组织以及组织内部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未来一定时间内制定的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的管理文件。从动词意义上上说,计划是指为了实现决策而确定的目标,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

23.长期计划:是指5年以上的计划。

24.短期计划:是指1年内的计划。

25.战略性计划:是指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未来较长期(通常五年以上)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

26.战术性计划:是指规定总体目标如何实现的细节的计划,其需要解决的是组织的具体部门或职能在未来各个较短时期内的行动方案。

27.指导性计划:只规定某些一般的方针和行动原则,给予行动者较大自由处臵权,它指出重点但不把行动者限定在具体的目标上或特定的行动方案上。

28.具体计划:是指有明确规定的目标和一套可实行的操作方案。

29.成本领先战略:企业强调以低单位成本价格为用户提供标准化产品,其目标是要成为其产业中的低成本生产商。

30.特色优势:企业力求就顾客广泛重视的一些方面在产业内独树一臶。它选择被产业内许多客户视为重要的一种或多种特质,并为其选择一种独特的地位以满足顾客的要求。

31.目标集聚战略:企业选择产业内一种或一组细分市场,并量体栽衣使其战略为它们服务而不是为其他细分巿场服务。

32.组织设计:就是对组织的结构和活动进行创构、变革和再设计。

33.组织结构:是指组织的基本架构,是对完成组织目标的人员、工作、技术和信息所作的制度安排。

34.职能部门化:就是按照生产、财务管理、营销、人事、研发等基本活动相似笑非笑或技能相似的要求,分类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

35.产品或服务部门化:按照产品或服务的要求对企业活动进行分组。

36.地域部门化:就是按照地域的分散化程度划分企业的业务活动继而设臵管理部门管理其业务活动。

37.顾客部门化:就是根据目标顾客的不同利益需求来划分组织的业务活动。

38.流程部门化:按照工作或业务流程来组织业务活动。

39.管理幅度:也称组织幅度,是指组织中上级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和领导下属的力量。

40.职权:是指组织内部授予的指导下属活动及其行为的决定权,这一决定一旦下达,下属必须服从。

41.直线职权:是指管理者直接指导下属工作的职权。

42.参谋职权:是指管理者拥有某种特定的建议权或审核权,评价直线职权的活动情况,进而提出建议或提供服务。

43.职能职权:是一种权益职权,是由直线管理者向自己辖属以外的个人或职能部门授权,允许他们按照一定的制度在一定的职能范围内行使的某种职权。

44.集权:是指决策指挥权在组织层级系统中较髙层次上的集中,也就是说下级部门和机构只能依据上级的决定、命令和指示办事,一切行动必须服从上级指挥。

45.分权:是指决策指挥权在组织层级系统中较低管理层次上的分散。组织高层将其一部分决策指挥权分配给下级组织机构和部门的负责人,使他们充分行使这些权力,支配组织的某些资源,并在其工作职责范围内自主地解决某些问题。

46.授权:就是组织为了共享内部权力,激励员工努力工作,而把某些权力或职权授予下级。

47.员工招聘:是指组织及时寻找、吸引并鼓励符合要求的人到本组织中任职和工作的过程。

48.绩效评估:是指组织定期对个人或群体小组的工作行为及业绩进行考察、评估和测度的一种正式制度。

49.组织变革:组织变革就是组织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明确组织活动的内容或重点,并据此对组织中的岗位、机构(岗位的组合)以及结构(机构间的权力配臵)进行调整,以适应组织发展的要求。

50.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51.狭小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礼仪制度、组织结构、行为方式等物化的精神。

52.领导:就是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过程,实施并完成领导职能的主体是领导者。

53.领导权力:通常就是指影响他人的能力,在组织中就是指排除各种障碍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能力。

54.集权式领导者:就是把管理的制度权力相对牢固的进行控制的领导者。

55.民主式领导者:这种领导者的特征是向被领导者授权,鼓励下属的参与,并且主要依赖于其个人专长权和模范权影响下属。

56.激励:是激发和鼓励人们朝着所期望的目标釆取行动的过程。

57.保健因素:是那些与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如公司的政策、管理和监督、人际关系、工作条件等。

58.激励因素:是指那些与人们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

59.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符合目标的行为,以便使这些行为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60.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削弱甚至消失,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不受干扰。

61.沟通:是借助一定手段把可理解的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中传递或交换的过程,目的是通过相互间的理解与认同来使个人或群体间的认知以及行为相互适应。

62.正式沟通:指以企业正式组织系统为渠道的信息传递。

63.非正式沟通:指的是以企业非正式组织系统或个人为渠道的信息传递。

64.上行沟通:指下级将信息报告给上级,是由下而上的沟通。

65.下行沟通:指上级将信息传达给下级,是由上而下的沟通。

66.平行沟通:指同级之间横向的信息传递,也称横向沟通。

67.单向沟通:指没有反馈的信息传递。

68.双向沟通:指有反馈的信息传递,是发送者和接受者相互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沟通。

69.团队沟通:是指组织中以工作团队为基础单位进行信息交流和传递的方式。

70.控制:是指保障企业计划与实际作业动态相适应的管理职能。

71.前馈控制: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控制。

72.同期控制:亦称现场控制或过程控制,是指企业经营过程开始以后,对活动中的人和事进行指导和监督。

73.反馈控制:亦称成果控制或事后控制,是指在一个时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已经结束以后,对本期的资源利用状况及其结果进行总结。

74.统计性标准:也叫历史性标准,是以分析反映企业经营在历史各个时期状况的数据为基础来为未来活动建立的标准。

75.预算控制:就是根据预算规定的收入与日俱增支出标准来检查和监督各个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以保证各种活动或各个部门在充分达成既定目标、实现利润的过程中对经营资源的利用,从而费用的支出受到严格有效的约束。

76.全面预算:是关于企业在一定的时期内(一般为一年或一个既定期间内)各项业务活动、财务。

77.库存控制:是对制造业或服务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各种物品、产成品以及其他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使其储备保持在经济合理的水平上。库存控制是使用控制库存的方法,得到更高的盈利的商业手段。

78.标杆控制:是以某一项指标或某一方面实践上竞争力最强的企业或行业中的领先企业或组织内某部作为基准,将本企业的产品、服务管理措施或相关实践的实际状况与这些基准进行定量化的评价、比较,在此基础上制定、实施改进的策略和方法,并持续不断反复进行的一种管理方法。

79.平衡积分卡:是由财务、顾客、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四个方面构成的衡量企业、部门和人员的卡片,之所以取名为“平衡积分卡”是因为它的目的在于平衡,兼顾战略与技术、长期和短期目标、财务和非财务衡量方法、滞后和先行指标。

80.消极防御型创新:是指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对系统的存在和运行造成了某种程度的威胁,为了避免威胁或由此造成的系统损失扩大,系统在内部展开的局部或全局性调整。

81.积极攻击型创新:是在观察外部世界运动的过程中,敏锐地预测到未来环境可能提供的某种有利机会,从而主动地调整系统的战略和技术,以积极地开发和利用这种机会,谋求系统的发展。

82.品种创新:要求企业根据巿场需求的变化,根据消费者偏好的转移,及时地调整企业的生产方向和生产结构,不断开发出用户欢迎的适销对路的产品。

83.产品结构创新:在于不改变原有品种的基本性能,对现在生产的各种产品进行改进和改造,找出更加合理的产品结构,使其生产成本更低,性能更完善,使用更安全,从而更具市场竞争力。

84.工作流程:是就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和任务的工作路径,它表现了各类工作间的顺序关系。

85.新产品:是指在结构、性能、材质、技术特征等一方面或几方面都有显著改进与提高或独创的产品。

86.领先战略:亦称“先发制人”的战略。这种战略是企业力图在本行业发展中始终居于领先地位。

87.追随战略:亦称“后发制人”的战略。这种战略是指企业紧紧追随在领先企业的后面釆用新技术,并对别人已经采用的技术加以改进和提高,特别是在降低产品成本和完善产品质量上付出更多的努力。

88.模仿战略:企业自己不搞新产品研制开发,而是靠购买专利、利用别人的研究成果来改进自己的产品。

89.投入期:亦称投放期,是产品刚刚试制成功、刚投入市场、销售量最低的一段时间。

名词解释心理学 篇6

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等多种方式获取有关材料,从而了解被试者的心理。

教育心理实验法:是一种自然实验法,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按照研究目的,控制或变更某些条件,对被试者心理活动表现及其变化进行研究的方法。个案研究法:是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对少数或个别学生进行较长时间的多方面深入研究的方法。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与集中。注意有两个基本特性,指向性和集中性。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它是人脑借助于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能力:是顺利完成某项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环境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与生俱来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性格:是个体在对现实的态度及其相应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心理发展: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心理所发生的积极的、有次序的变化过程。

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中。顺应:改变主体结构以适应客观的变化。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形式,指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理想:是指向未来的,人对生活活动的远景想象。

学习: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练习获得个体行为经验的过程。也可以说,学习是有机体凭借经验的获得而产生的比较持久的行为的变化。狭义的学习即是指学生的学习。

程序教学:是一种自动教学方式,是根据程序编制者对学习过程的设想,把教材分解为许多小的项目,然后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每一项目都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做出反应,然后给予正确答案以便核对。

发现学习:是一种由教师提供问题和材料,让学生独立思考、组织材料、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的教学方式。

先行组织者:是指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联系起来。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力量。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词。

结果期待:是指人对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

效能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实施某种成就行为的能力判断,即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

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由于学习既包括知识、技能、能力的学习,也包括情感、态度、行为方式的学习,所以具体说来,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的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之影响”。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用以调节个人学习行为和认知活动的一种抽象的、一般的方法。

知识的理解:是在感知教材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加工,达到对事物抽象概括的认识,是揭露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过程。

运动技能:或称操作技能,是指将一系列的实际动作以合理完善的方式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智力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品德:即道德品质,是道德的个体化,指个体依据道德规范在一系列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道德认识:也称道德观念,是指人们对道德行为准则及执行意义的认识,并能据此进行正确的评价和判断。

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一种内在体验。

道德意志:是在自觉执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是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

道德行为:是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的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行为活动。

学生品德不良:是指学生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比较严重 的道德过错。

正式群体:指有着规定的正式结构、定员编制,有特定的组织目标,根据正式文件和章程而建立的群体。

非正式群体:是指自发形成的,没有明文规定和定员编制,成员间以喜爱、兴趣、需要等相容或一致为基础而形成的群体。

假设群体:是指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和分析的需要而划分的群体,又叫做统计群体。

实际群体: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实际存在的,成员间有直接和间接实际联系的群体。

班集体:是班级群体进一步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是在一般班级群体的基础上经过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和建设而形成的一种高级社会群体。社会助长:是指因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从而使个人的活动效率与水平提高的现象,也称之为社会助长作用。

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心理卫生:目前学术界有三种解释:一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二是指一门学科或理论体系,即是研究如何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学科;三是指一种专业服务体系,“包括一切旨在改进和保持心理健康的措施”。

团体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以学生班组为单位实施教育,以促使学生形成适应社会、适应生活的心理素质。

个别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学生值得注意的心理问题,结合该生的个人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适合其解决心理问题的专门的培养方案,然后对该生个别实施,使其获得正确的观念,改善不利的心理状态。

心理咨询:心理工作者运用心理学、生理学、心理卫生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解答人们提出的各种心理问题,使其认知、情感、态度等发生积极的变化,更好地适应生活的过程,即以语言、文字等媒介给咨询对象提供心理上的引导、启发的教育的过程。教师的职业角色:也称为教师的社会角色,是指有教师的地位和身份所规定的教师应具有的行为和态度的总模式。教师效能感:也称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指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

教师的期待:是指教师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上,会对每个学生未来发展的潜力有所推测。

药理学名词解释 篇7

关键词:婚前财产公证,现状,伦理,瓶颈

20世纪90年代初,“婚前财产公证”的概念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支持者和反对者争论的中心便是:夫妻该不该明算账。以传统的眼光看,夫妻明算账是有悖常理的,因为在封建社会里,女人是男人的附属品,妻子根本没有这种权利和资格。在解放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这段时间里,社会基本上属于“均贫”的状态,老百姓根本没有什么值得清算的婚前财产,夫妻间自然也就没必要把“你的”还是“我的”分得太清。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到了20世纪90年代,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人拥有数额不菲的私产,“夫妻明算账”这才有了产生的条件与存在的土壤。

1 婚前财产公证的确立及现状

婚前财产公证,指公证机关对将要结婚的男女双方就各自婚前财产和债务的范围、权利的归属问题所达成的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给予证明的活动。对于进行婚前财产公证的利弊,一直存在截然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婚前进行财产公证,意味着从婚姻一开始就对夫妻感情持有怀疑态度,有损于对爱情的信心和忠诚。有的则认为婚前财产公证是解决婚后财产纠纷的可靠的法律依据,可以有效地稳定家庭关系和财产关系,保护夫妻双方的合法权益。

新近一次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进行的婚前财产公证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进行婚前财产公证是很理性的,表示支持和理解,但实际操作的时候,大多数人最终还是选择了传统的婚姻模式,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受我国传统文化和道德伦理的影响,担心进行财产公证会影响夫妻感情。受西方夫妻财产分别所有制的影响,近年来选择进行婚期财产公证的夫妻也在不断增加,但仍然占少数,发达地区不超过20%,欠发达地区更是寥寥无几,而且基本上都是再婚者。

2 婚前财产公证的伦理现实基础

婚前财产公证是一种法律程序,也包含着一种伦理精神。这种伦理精神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必定受到一定经济基础的影响。男女双方选择共同生活,必然要以物质条件作为基础,随着婚姻的缔结,也成就了一种新的财产组合。既然这种财产组合是婚姻的物质基础,因而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婚姻是否成功。因此,结婚前对双方的财产情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并为如何处理双方的财产做出一定的规划,这对和谐的婚姻生活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婚前财产公证这一法律手段,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民的个人财产日益增多,财产的种类也呈现多样化,婚前拥有一定房子、车子、票子的人已不在少数。在男女平等的大背景下,很多女性在职场、商场上做出了非凡的业绩,妇女的经济独立也使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妻子不再是丈夫的附属品,夫妻双方都有独立处理自己财产的需求和权力。随着旧社会封建婚姻观念的破除,许多夫妻也走出了感情不和的阴影,选择了离婚。近几年来,我国公民的离婚率显著提高,2010年上半年有800多万对夫妻离婚。尽管婚姻依然是神圣和被赋予美好期待的,但现实使人们不得不存在着不安全感和危机意识。由于现实社会的种种变化,人们对婚前财产公证从抗拒向接受的观念转变,实质上是一个从无奈到必然的过程。毕竟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面对着越来越多的诱惑和选择,这给婚姻带来了极大地冲击,而在几乎所有的离婚案例中,都不可避免要涉及财产分割的问题,婚前财产公证正是起到了一个“证据”的作用,能有效的减少在婚姻结束时因财产而引发的纠纷。即便不是在离婚阶段,婚前对彼此的财产进行公证,婚后就不会因经济因素而相互猜疑,夫妻因个体的独立而更加自信,相互之间更加尊重,剩下的是纯粹的感情,这实际上也是对夫妻感情的一种保护。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婚前财产公证的优越性更体现的淋漓尽致。

首先,婚前财产公证可以解决再婚者的心理顾虑。大部分有过婚史的独身者,尤其是一方或双方有着良好经济条件的情况下,一方面担心经济问题引起两个家庭的矛盾,另一方面又不想因此成为迎接新感情的障碍。运用婚前财产公证的手段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财产纠纷,使新组家庭减少这种心理负担。

其次,婚前财产公证为老年人再婚赢得儿女支持。随着社会的进步,老年人再婚不再是一个令人忌讳的话题,而大多数子女的心理也很微妙,既希望老人晚年幸福,又担心由于父母再婚影响自己对财产继承。婚前财产公证给这类子女吃了“定心丸”的同时,也为老年人再婚扫清了障碍,促进了再婚家庭的安定团结。

再次,婚前财产公证可以有效地防止借婚姻获取财物的“巧取豪夺”型和“功利型”婚姻,保障夫妻双方的合法权益不受到恶意侵害。

最后,办理婚姻关系续存期间的财产公证,可以有效保护妇女、未成年子女等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时下,一些私企老板、大款在家庭外包养“二奶”甚至“三奶”,作为无过错方的妻子提出离婚后,他们便将银行存款、股票、汽车、房子等大宗夫妻共同财产隐匿、转移、变卖,甚至伪造债务,企图侵害另一方的合法权益。而妻子则往往提供不出财产的确切数额、存放地点以及银行账号等有关证据,结果因举证不力而处于被动的局面。通过事先对财产进行公证,可以有效保障女方及其子女的合法权益。

因此,无论对于一般情况还是特殊情况,婚前财产公证既能预防纠纷的发生,也能为解决纠纷提供法律依据,可起到调节夫妻关系和保护夫妻合法权益的功效。婚前财产公证是处理经济问题的法律行为,因此其经济和法律上的必要性和优越性是其存在的依据,也是其伦理价值的现实基础。

3 中国推行婚前财产公证的伦理瓶颈

虽然婚前财产公证自20世纪90年代初在国内兴起后,社会舆论一直对其称赞有佳。但奇怪的是,虽然越来越多的人对这种理智的做法表示赞同,而实践者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还是因中国传统伦理价值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

首先,与“白头偕老”的中国传统婚姻观念相违背。在中国,婚姻自古以来就被视为非常神圣和美好的,人们对婚姻有着“一生一世”、“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美好愿景。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因情感而结合,更代表了承诺和责任,如果还没结婚就想着离婚,岂不是太不吉利了?更何况如果还没结婚就想着离婚了怎么分家,岂不是太伤感情?

其次,面对着情、义与利的撞击。婚姻是基于双方在相知、相爱、互信之后产生的一种情感需求,如果两个人一直保持着感情稳定的恋爱关系,经历了风风雨雨后彼此尊重,并即将步入婚姻的殿堂,这是两个人感情积累的结果,如果现在要为财产分清个你我,多少是伤感情的,毕竟,爱情和信任是无法用婚前公证来保障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在“重义轻利”的传统伦理价值观的影响下,人们更愿意将夫妻感情放在首位,而不会过多的讨论“钱”的问题。

再次,传统文化中缺乏个体独立意识。与西方文化中倡导功利主义和人本主义所不同的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是比较缺失这种主体意识的,这在中国传统的夫妻关系中表现的尤为突出。自古以来,妇女没有社会地位,在婚姻关系中,她们依附于男人,没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也毫无经济地位。长期遵循着这种家庭经济的权利和义务都掌握在丈夫手中的模式,使婚前财产的划分不但没有必要,更是没有可能的。尽管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推进,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依然在一定程度上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在这种传统模式的束缚下,不但妇女缺乏独立人格,这种主体意识的缺失还有着一定的广泛性。“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妇妇,而家道正”。就是说家里的每一个人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家才能安定兴旺。然而,这同时抹杀了每个家庭成员的个体价值,个体的存在仅仅是为了满足家庭存在和延续的需要,人们放弃了自我,放弃了合理的个人财产,将自己完全依附于家庭。这种个人“私”的缺乏和家庭整体意识的过度强调正是财产划分无法启动的根本原因。

最后,婚前财产公证使得婚姻和爱情变得更为现实。爱情无疑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但婚姻让这美好的爱情变得很现实,然而婚前财产公证让婚姻变得更为现实,太现实的东西让人感到悲哀和失望。财产公证无疑是在提醒人们,婚姻不再是两个人因单纯的爱情而结合,还有两个人的财产,爱情是不保险的,还有着很多现实的问题掺杂其中,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得不将两个人的财产分得清清楚楚,这种现实不是人们向往的那种和谐美满的婚姻。

4 适用婚前财产公证的几种情况

虽然婚前财产公证的必要性与优越性决定了“夫妻也应明算账”,但这西方的“舶来品”毕竟与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发生着激烈的碰撞,国人要想从思想上真正的接受它,把它当成婚姻很自然的组成部分,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磨合,现阶段没有必要把它作为婚姻的“必需品”。然而,笔者认为,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入,人们在坚持维护情感作为第一位的同时,也不应当过于感情用事,而轻易放弃了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免遭侵害的权力。尤其是以下几种“特殊婚姻”,笔者认为,还是十分适用婚前财产公证的:

首先是再婚夫妻:在进行财产公证的夫妻中,再婚夫妻的比例最大,因为一方或双方都有过婚姻经历,现在又要重组家庭,情况相对复杂。尤其是老年人再婚时,一般双方子女都会提出这一要求。而且如果双方或一方经济条件较好,再婚情况下的夫妻进行财产划分,最能被人理解与接收,而且在当事双方看来也是必要的。

其次是双方经济相差悬殊:目前进行婚前财产公证的男女多为婚前经济实力上差异较为悬殊或双方都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如果两人是经济情况差不多的工薪阶层,大可不必。

再次是投资婚姻:这种婚姻的构成本身带有很强的目的性,比如有残疾但条件优越的城里男孩娶了一个农村女孩做妻子,再比如夫妻双方年龄相差悬殊,诸如此类的婚姻的稳定性必然相对差一些。当然,我们不能随意怀疑这种婚姻的感情因素,但若有一方另有目的,公证财产无疑会扼杀其不纯的念头。

最后是怀疑婚姻者:对婚姻持怀疑态度的人多半是女性,她们会消极地想:婚姻就像一场赌博,押对了你就赢了,押错了你就完了,而且谁又能保证自己的婚姻永远牢固呢?如果两个人的婚姻美满,当然就没有必要公证财产;但若真有劳燕分飞的那一天,事先进行的财产公证起码能保证自己得到应得的东西,尤其对于物质条件优于男方的女性来说,进行婚前财产公证更是“未雨绸缪”的明智之举。不管怎样,能把物质损失降到最小程度还是有益无害的。

5 结 论

有人说,婚前财产公证未雨绸缪,固然理智,但人一旦理智,难免自私,必然伤感情。笔者认为,其实婚前财产公证只是执行一个小小的法律程序,做与不做自己决定,只要感情真,做了也不会成为斩断恩爱的无情剑,真正的有情人是不会因此在婚姻殿堂门口分道扬镳的,若真如此,这样的爱情与婚姻即使没有“公证”的冲击也会不堪一击。婚前财产公证,晴天备伞又何妨?

参考文献

[1]张绪山.从“婚前财产公证”说到中国古代吏治[J].社会科学论坛, 2005 (6) :120-122.

[2]程晓文.对婚前财产公证问题探讨[J].内蒙古电大学刊, 2010 (5) :8-10.

[3]陈菊雷, 龙俊, 张宪雯.对于婚前财产公证的几点思考[J].法制与社会, 2010 (11) :86.

[4]李颖晖.尴尬的婚前财产公证[J].北京记事, 2001 (8) :1-10.

[5]严彬.婚前财产公证的利弊及其所存在的问题[J].法制与社会, 2006 (9) :85-86.

[6]胡中元.婚前财产公证的伦理辩护[J].中国公证, 2009 (1) :27-30.

药理学名词解释 篇8

“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就是要把学生思维迅速地导向解决问题的关键之处,重在训练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力,使无序思维向有序思维过渡,使思维活动符合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和一般思维方式。让学生根据教师要求进行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发展创造性思维和求异思维,培养学生多种应变能力和探索、创新的精神。

一、奥苏贝尔的“组织者”理论与创设地理教学情境

“组织者”是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一种教学策略。通俗地说,“组织者”就是在学习新知识或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教师所出示的有关提示、引导、启发性的学习材料,这些材料对原有知识和新知识起到了组织协调的作用,促进了对新知识的学习或后续问题的解决。组织者可以是一个典故或成语、一段新闻或趣闻、一张漫画、一段影视资料、一首诗词歌赋、一份学习材料、一本书籍等。

组织者一般呈现在新知识的讲授之前,被称为先行组织者,但有的研究者认为,组织者也可放在新知识学习之后呈现。组织者既可在抽象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学习材料,也可低于原学习材料。组织者可根据其作用而分为两类:一类是解释性的组织者(又称为陈述性的组织者),它的作用在于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旧知识,提高有关旧知识的可利用性,从而创建一种联结新知识的教学情境;另一类是比较性组织者,它的作用在于比较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相似知识的区别和联系,从而创建一种增强新旧知识之间可辨别性的教学情境。

1960年奥苏贝尔以关于钢的性质为教学内容,通过比较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学习成绩,证明了运用解释性组织者创建教学情境在促进学习迁移上的有效作用。实验组在学习关于钢的性质的知识之前,先学习解释性组织者。解释性组织者强调了纯金属材料与合金材料的异同,它们在用途上的不同性能以及冶炼合金的理由。控制组在学习之前也接受一个引导性材料,这个材料简要地介绍了钢铁冶炼方法的历史发展,但只能提高被试的学习兴趣,没有提供任何有助于理解钢的性质的框架性概念。两组被试在学习完钢的性质的教学内容之后,进行等同的学习测验,结果是两组被试在学习成绩上出现了显著的差异,实验组的学习成绩明显地好于控制组。这说明不同材料的解释性组织者在新知识的学习中起到的积极促进作用也不同。显然,在这里奥苏贝尔为试验组所提供的组织者是一个一般的原理或规律,而学生所学习的新知识是一个具体的特例,新知识与组织者之间形成了一种演绎推理关系的教学情境,正是由于这种演绎关系教学情境的建立,学生才得以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单元。以下是地理教学过程中运用“组织者”创建教学情境的案例。

案例1:讲授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时,引用“晏子使楚”的故事,突出了“桔生淮南为桔,生于淮北为枳”的事实,用这一典故将具体地理事物的区域变化与地理区域环境整体特征这两个概念联结在一起,收到了良好的组织者效果。从而为下面讲清楚有关秦岭—淮河地理界限的问题创设了生动具体的情境。

案例2:在学习“地图”一节时,引用了“美国轰炸阿富汗”事件以导入新课,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美国为寻找本·拉登的确切地点,最需要什么?大部分同学想到了地图,一种围绕地图知识学习的真实情境被创设出来。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说出地图与军事的密切相关性,并分小组讨论课本中的几个问题,从而自然地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心理学表象理论与创设地理教学情境

表象是在人的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态、颜色、气味、温度、湿度、声音等感知状态。表象因人而异,有所侧重,如当提到热带海岛时,一些人更能“听到”拍岸的海浪声,另一些人更能“看见”婆娑的棕榈树;一些人更能“闻到”咸湿和鱼腥的气味,另一些人更能“感到”扑面而来的徐徐海风和灼热阳光。虽然热带海岛距离我们十分遥远,但我们依然能在头脑中再现它的许多状态。显然,表象的内容是先前已经被个体感知过的,在特定的情境中有意识或下意识选择性输出的形象化感知。

表象参与了思维过程,在思维过程中进行表象推理、表象概括、表象判断等,并通过这种思维过程,使认知结构产生了渐变和突变顺应,使认知结构产生了量变和质变。魏格纳在床上看到绘有大西洋两岸的地图后,就进行了表象思维,在表象思维过程中,以往认知结构中的所有概念之间的联结均被弱化或打乱,概念在表象思维的过程中发生了重组,相互之间被新的联结关系所联结,一个新的认知结构系统被逐步建构起来,提出了大陆漂移理论。

魏格纳关于大陆漂移理论的发现过程告诉我们,利用地理模型、图片、板画等可引发表象思维的教具,加以适当的语言点拨,启发学生的表象思维,也是创设地理问题情境的一种较为理想的途径。结合课本内容,适时展示一些图片进行直观演示,可以增强感知、提高观察力;增加表象思维的素材,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当直观形象的情境被创设出来之后,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通过想象,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过渡。如讲授世界地理时,由于学生无法亲临其境,教师就要通过图片、影像资料为学生创设一种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适时地展示相关的彩色图片、风光照片、地理图表,使学生在这些真实生动的情境中产生学习兴趣,加深学习印象,进入学习状态。

案例1:在讲东北地区国土整治时,制作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播放一段赵本山的小品“黑土地”,紧接着展示黑土地的照片,以及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的照片,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图片所创设的情境中体会东北的富饶,了解东北的现状,通过情境中的视觉反差,让学生意识到东北地区的重要性和国土整治的紧迫性。

案例2:在分析一月等温线基本与纬度平行时,可以引导学生对地图进行观察并思考:为什么4℃等温线在武汉附近向南拐了一个大弯,在四川盆地附近向北拐了一个大弯?0℃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为什么秦岭以北的西安和秦岭以南的汉中仅仅一山之隔,而在气温和降水上,却相差很大,以至于出现“山前桃花山后雪”,山脉两侧迥然不同的景色?这样,通过创设图形观察并提出问题的情境,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培养学生的地理智力。

三、杜威的经验课程理论与创设地理教学情境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教学的生活化”,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强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有机整合,强调直接经验的积累,强调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强调学习过程中的经历、体验、探究和感悟”。现代和当代的教育理论更倾向于对经验论的研究,其代表人物美国学者约翰·杜威(John Dewey),他的经验自然主义课程范式中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课程改革的设计者们。杜威的经验概念包括两层意义,一是经验的事物,二是经验的过程。要经验就要有经验的对象,经验的对象就是主体周围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经验被视为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包含着抽象的思维活动,使经验获得理性、逻辑的意义;也包括着试验活动,使经验获得主动性和积极探究的意义;还包括非理性的因素,使经验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意义。

杜威将知识(经验)划分为四类,第一类知识是如何进行技能操作的知识(如学习绘制地图)。第二类知识与第一类知识息息相关,即对操作目的的认知、效果和价值的评价、前景的预测等有关“了解意义”的知识(如学习绘制地图对今后学习和研究自我生活质量的影响)。第一类和第二类知识是在主体与客体直接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因而被杜威称为直接经验(也可以将这两类知识理解为“行为”知识)。第三类知识是“从别人那里获得的知识,通过向别人学习而间接得到的知识”(如地图的分类等),用当代的话语来补充,应包括通过各类媒体获得的知识。第四类知识是“理性的知识”或科学,这类知识源于理性、逻辑的思考,是深度同化和经过顺应的知识。第三类和第四类知识被杜威称为间接经验(也可以将这两类知识理解为“思维”知识)。杜威主张教育应培养“睿智的人”,这就需要把大量的信息、理性的思考与个体的积极的直接经验结合起来。在杜威看来,直接经验要通过间接经验而不断拓展、深化,否则会流于肤浅,间接经验也只有结合直接经验才会有价值,才不会变为僵化的教条。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深入挖掘学生的直接经验,并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不断获得直接经验。实际生活也是教科书,地理教材就是由地理教科书、地理教具、地理实体和实际生活四部分组成。教师完全可以从现实中提出一个课题并创设一个问题情境,使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和教材中的间接经验(理论知识)在课堂教学中获得完美的统一,使学生的生活经验获得理论的升华,并使课本理论知识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获得验证。下面两例是关于运用学生直接经验创设地理问题情境的案例。

案例1:如讲述到人类与环境关系时,可问学生学校旁边这条小清河的污染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学生目睹过河流发黑变臭的情境,又亲身经历了河水变清变绿的过程,因此,热烈而积极地讨论。这样,思维能力既是发散积极的,又有一定创造性。在教学中,从学生每天接触的司空见惯的事物或现象入手,在真实的情境中积极思考、互动交流、获取知识,可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案例2:在学习“大气的热状况”一课时,开篇提出问题:“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用学生几乎每天都经历过的最平常的问题引出大气重要的作用之一——散射,学生理解这一概念之后,紧接着提出第二个学生日常经历过的问题:“日出、日落时,天空为什么呈现红色或橙色?”,通过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进一步深化了对“散射受太阳高度角的影响”这一知识的学习。

上一篇:带数字的成语集绵下一篇: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后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