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常见材料》优秀教案

2024-09-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科学《常见材料》优秀教案(共11篇)

小学科学《常见材料》优秀教案 篇1

二、学生情况分析

就儿童的实际情况而言,在这之前,他们在生活中对一些材料已经有了一些了解,这就具有进一步研究的良好基础;就儿童的思维而,他们不像成人思维具有较强的严谨性,所以他们的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时必然会出现“与从不同”的创新的东西,这就为我们的课堂增添了异彩纷呈的精彩元素,这都会成为这一节课里有用的教学资源。但儿童的思维简单会导致研究方法的单一,这就形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甚至较难区分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这就开成了本节课的难点。

三、三维目标

1、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认识材料;能够对常见材料进行简单分类。

2、知识与技能:认识一些常见材料。让学生认识到不同材料有不同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人们为了满足自身各种需求,在不断研究、发明、生产新材料。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关系。

2、难点: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五、教学过程:

(一)观察实验室,初步感知材料

1、谈话:实验室里有些什么?这些物品是什么材料做的?

2、学生观察记录。

3、观察带来的玩具,说说玩具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4、汇报交流。

(从实验室的装置切入学习,不拘泥于教材,树立“用教材教”的思想,对玩具的研究是对实验室材料研究的补充,学生见到心爱的玩具有一种亲近感,愿意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二)对材料进行分类

1、小组讨论:这些材料一样吗?有哪些不同?引导学生从质地、重量、大小、沉浮等进行比较。

2、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资料,目的是让学生对材料的分类有所认识。

3、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分类:知道材料可以粗略划分成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两大类,在此基础上我又重点强调以是否直接来自大自然为分类标准,并提示两种材料间的关系。

4、引导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这一层次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更好地突破难点,我再次组织学生对教室内的物品进行观察,针对具体物品,按材料的来源差异分辨构成物品的材料哪些是天然材料,哪些是人造材料。

(科学学习提倡给学生动手做的大段的研究时间,而不能是通过教师反复讲、学生认真听的方式获取知识,在学生动手做的过程中,他们的技能、能力、态度、情感得以发展与提高。教者做好组织和引导工作,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摆弄,自己获得对材料的认识。这种认识是多元化的,并没有什么所谓的标准答案,只要是认真经历这一“摆弄”的过程,都会获得有益的认识。)

(三)以“球鞋”为例分析构成物品的材料。

1、谈话: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研究自己身边的物品,如大家穿的鞋子,看看它们分别是什么材料做成的?这些材料来自于哪里?有什么性能?

2、小组讨论后汇报。

(通过研讨提示材料之间存在性质的差异和来源渠道不同,表现材料的丰富多彩,从而引导学生自行展开对材料的探研活动,拓展学生对材料的认识。)

(四)拓展延伸

谈话:关于材料,你还想知道什么?还想研究些什么?把你的问题记在问题手册上。

小学科学《常见材料》优秀教案 篇2

关键词:科学,实验,学生

一、熟悉材料, 贴近生活实际

要上好科学实验课, 首先就得通读整册科学教材, 对整册教材所需材料进行整体性的研究, 列出清单, 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材料准备, 才能得心应手。而如果在准备具体某一课时才去准备材料, 就难免会发生措手不及的情况, 影响科学课的教学。每册教学参考书上都有主要材料清单, 上面列出了本学期要用的主要材料。因此, 在开学初就应该认真通览, 做到心中有数。

如五下教材《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设计的探究活动是:“胡萝卜在水中是浮的, 把萝卜切成一半、四分之一、八分之一、更小, 还会浮吗?”但是由于教师课前没有熟读教参, 也没有预实验, 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发现胡萝卜整个沉在水底, 继续实验, 发现萝卜不论大块的还是小块的, 还是沉的。这一实验结果令学生傻眼, 它如何说明“同种材料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其轻重、大小无关”的论点呢?显然这是一堂失败的科学课。课后再次观察研究发现, 新鲜的、水分足的胡萝卜沉在水底, 而存放时间久的、比较干瘪的胡萝卜就会浮在水面上。可见, 教师课前对材料的熟悉与否, 会直接影响实验教学的效果。

二、预做实验, 贴近学生实际

科学课中的每项实验, 在让学生动手实验之前, 教师应该提前做一做。这样就能明白这个实验哪些地方学生容易出错, 哪些现象不够明显, 哪一项器材要换, 哪一种方法需要改进。教师课前做好实验, 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 才能预防各种失败和事故, 防止教学中的失误。在科学实验教学中, 课前教师的预实验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课前的预实验, 能让教师在课前掌握实验所需的较为精确的时间、熟悉实验操作流程、选择并改进实验材料、充分预见实验中的意外因素, 从而更好地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促使实验教学效果的显著提高。

如《用水测量时间》一课, 用饮料瓶制作简易水钟的分组实验, 需要重复实验以提高数据准确性, 基于四种情况的滴漏实验, 每组做三次, 再加上“古代水钟的介绍”, 差不多需要一节课的时间。如果按照教参的课时安排, 把“实验数据分析”、“水的流速分析”、“选用滴漏进行计时的原因”等讨论挤进这一课时, 那么时间就完全不够了。因此, 在教学前, 我对饮料瓶盖上孔的大小进行反复实验并计时, 最终确定了孔的大小, 节约了多次实验的时间。这样, 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能“从容不迫”地完成, 学生学得也非常扎实。

教学意外是课堂中的“不速之客”, 它同样“埋伏”在实验探究中, 很多时候因为它的出现使得一些验证性实验的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不符, 甚至“南辕北辙”, 让老师处于尴尬的境地。预实验有助于预见教学意外, 从而以周密的防范措施保证学生的实验探究获得“预期”的效果。

三、自制教具, 贴近教学实际

自制教具就是教师和学生利用简便易行的方法, 就地取材, 自己动手制作的教具。自制教具是为了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便于学生对科学知识更好的理解和应用。在进行演示实验时, 由于受到实验器材的限制, 常常会造成教室后面的学生看不清实验现象。为此, 我们可以“化小为大”, 针对实践性比较强的实验, 用自制的教具进行演示, 让学生不仅能直观地观察实验现象, 还能亲自动手操作。

如科学六上教材中有四季星座的教学内容, 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各星座的相对位置以及在春夏、秋冬季节根据北斗七星和仙后座寻找北极星的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 星座在天空位置的改变。这些内容教师若纸上谈兵, 学生则很难理解, 面对茫茫星空, 他们会无所适从, 难以辨认。我便根据星座的特点制作了一个模拟活动星空的演示伞, 这把伞制作简单, 操作方便, 材料易得, 经济美观又非常实用, 而且教学效果甚佳。把本来离学生远而大的星空概念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使他们真正掌握了认识星空的本领。材料准备:太阳伞1把 (黑色最佳) , 莹光笔1支 (银色最佳) 。制作方法:利用伞内原有的八块面, 将其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区域, 每两块为一个区域。先定好北极星的位置, 再根据实验室提供的活动星座的平面图安排每个星座的相对位置和所在区域即可。使用方法:打开伞, 辨认即可。顺时针旋转体现随时间推移各星座的移动情况。

自制教具造价低廉、实用性强、贴近教学, 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可以弥补学校的教学资源不足, 这不仅容易做到人人动手实验, 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知兴趣、动手能力及探究精神。学校的科学实验活动, 也因为有了自制教具这朵小花的绽放而更加精彩!

发现是科学探究的开始。由于好奇是儿童的心理特点, 它往往可促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 从而提出探究性的问题。如果教师能通过实施材料的控制, 让学生成为“问”的主体, 成为一个“信息源”, 那么,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被大大激发, 学生经历的学习过程也就截然不同。所以, 教师课前对材料实施控制, 让学生与材料亲密接触, 使其在活动前和活动中体验材料所蕴含的概念, 获得对事物的感性认识, 这是科学活动的重要内容, 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科学 (3~6年级) 课程标准研制组.科学 (3~6年级) 课程标准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63-64

[2]刘默耕.小学自然课改革探索.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8, 133~137

三年级科学《常见的动物》教案 篇3

教学背景分析:

学生在语文课中曾学过《小蝌蚪找妈妈》一课,对青蛙的外部形态构造、生活环境、生长发育过程等已有一些初步的感性认识。两栖动物的概念是建立在对青蛙、蟾蜍等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的认识基础上的,因此,指导学生养蝌蚪,并观察青蛙的一生变化是上好本课的关键。通过对青蛙、蟾蜍的比较,找出它们生长发育的共同特点,从而抽象、概括出两栖动物的概念,这是本课的主要教学目的。同时继续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和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思路:

首先观察、比较蟾蜍与青蛙在外形、繁殖、生长发育方面的相同点,然后归纳概括出两栖动物的共同特征,最后根据这些共同特征再指导学生认识几种两栖动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认识两栖类动物的外形和生长发育的共同特征,形成两栖动物的概念;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和归纳、概括、实验操作及创新能力;

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物与图片的对比,归纳青蛙和蟾蜍在外形方面的共同特征,从而以点概面的总结出两栖动物的共同特点是――身体表面裸露,用卵繁殖后代,发育经过变态,小时候生活在水里,长大以后大多生活在陆地。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们知道“科学发展依赖于人类的实践,依赖于科学工作者献身精神”的道理;在协作学习中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团队精神;同时向学生们渗透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重点:

归纳概括两栖动物在外形和生长发育方向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

利用所学的知识判断某些动物是否为两栖类动物。

教学准备:

青蛙、蟾蜍的实物;

图片资料:青蛙、蟾蜍、青蛙的生长发育、蟾蜍的生长发育、家燕、金鱼、兔;乌龟、螃蟹;大鲵、牛蛙、蝾螈。

动画资料:《小蝌蚪找妈妈》动画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猜谜语:身穿绿大衣,挺着白肚皮,鼓着大眼睛,呱呱呱呱叫不停。(猜一种动物)演示:青蛙的`图片和叫声。问:有一种动物与青蛙非常相似,你知道是什么动物吗?谈话:在神奇的大自然里,还有一种动物和青蛙非常相似。这种动物就叫“蟾蜍”。出示图片:蟾蜍。讲述:青蛙和蟾蜍在有些方面很相像,人们把它们看成是同一类动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关于青蛙和蟾蜍的知识。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明确本课任务)

二、认识青蛙和蟾蜍在外形方面的共同点

(出示蟾蜍的实物或图片)

1、整体看,蟾蜍的身体是什么样的?

(学生观察、回答:颜色、身体分几部分、各部分特征。)

2、蟾蜍身体表面是什么样的?出示图片:家燕、金鱼、兔,提问:与家燕、金鱼、兔比较,青蛙和蟾蜍的身体表面有哪些明显不同?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学生实验、回答:没有羽毛、皮毛或鳞片,粘滑)

3、讲解:像蟾蜍身体表面这样,光溜溜的,既没有毛和羽毛,也没有鳞和甲,叫做“身体表面裸露”。

4、出示图片:青蛙、蟾蜍,组织学生讨论:

(1)蟾蜍和青蛙的外形有什么相同点?

(2)在这些相同点中,哪些是与其他动物明显不同的?

5、教师小结:青蛙和蟾蜍的外形很相似,有很多相同点,例如身体都分头、躯干、四肢三部分,头都是三角形,后肢趾间都有蹼,身体表面都是裸露的等。在这些相同点中,身体表面裸露是特有的,是它们在外形方面的一个明显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归纳青蛙和蟾蜍在外形方面的共同特征,为全面认识两栖动物的共同特征打下基础)

三、指导学生比较青蛙、蟾蜍繁殖和生长发育过程的相同点

1、出示图片:青蛙的生长发育、蟾蜍的生长发育。(或者播放《小蝌蚪找妈妈》课件)

2、组织学生观察、讨论:

①青蛙是用什么繁殖后代的?由卵到青蛙要经过哪些变化?

②蟾蜍又是用什么繁殖后代的?由卵到蟾蜍要经过哪些变化?

③青蛙和蟾蜍的繁殖方式有什么相同?它们生长发育的过程有什么相同?

3、教师小结:

青蛙和蟾蜍在繁殖后代和生长发育过程方面主要有三个相同点:

①都是用卵繁殖后代;

②生长发育过程都要经过变态,也就是说卵不能直接变成青蛙或蟾蜍,都要经过蝌蚪阶段,再变成青蛙和蟾蜍。

③小时候必须生活在水里,长大以后才能生活在陆地上。

(学生对青蛙和蟾蜍的外形比较熟悉,但对它们的生活环境和生长发育没有进行过细致的观察,通过视频可以使学生对青蛙和蟾蜍在繁殖和生长发育方面的共同点印象更深刻)

四、形成两栖动物的概念

1、讲解:青蛙和蟾蜍在外形、繁殖方式、生长发育方面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人们把它们归为同一类动物。青蛙和蟾蜍小时候生活在水里,长大以后生活在陆地,所以人们把它们叫做“两栖动物”。

2、问:两栖动物种类很多,请根据青蛙、蟾蜍在外形、繁殖、生长发育方面的特征,推想所有的两栖动物有什么共同特征?(学生讨论、汇报)

3、归纳总结:两栖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裸露,用卵繁殖后代,发育经过变态,小时候生活在水里,长大以后大多生活在陆地。

五、扩展提升

1、谈话:我们现在来判断下面这些动物是否是两栖动物。

出示图片:乌龟、螃蟹、大鲵、牛蛙、蝾螈。

(学生判断,并说明原因)

2、讲解:

牛蛙──是一种很大的蛙,体长可达20厘米。生活在池塘、水田中,叫声宏亮,声大如牛,所以叫做牛蛙,可以食用。

蝾螈──长约7厘米,有的生活在清冷的静水中,也有的生活在湿地草丛中。

大鲵──又叫娃娃鱼。是最大的两栖动物,长约60~70厘米,大的可达1.8米,重达25千克。生活在山谷清澈的溪流中。叫声像小孩哭,所以叫娃娃鱼。是我国的珍贵动物。

布置作业:

小学科学《常见材料》优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认识常见的昆虫,知道昆虫的主要特征。

2、利用已有的经验进行判断和推理,进一步积累昆虫方面的经验。

3、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活动,敢于探索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具:昆虫的视频,各种昆虫的图片、标本。

学具:蝴蝶、七星瓢虫、蚂蚁、蜘蛛的仿真模型等。

配套课件:大班科学课件《认识常见的昆虫》PPT课件

下载地址:

【活动过程】

大班科学教案《认识常见的昆虫》含PPT课件

提问:你认识它们吗?长得什么样子?

2、引导幼儿观察蝴蝶、瓢虫、蚂蚁、蜘蛛,认识名称。

提问:说说它们有什么一样的地方?有什么特点?

3、引导幼儿观察蝴蝶,对比瓢虫、蚂蚁、蜘蛛,比较哪个是昆虫?

小结:昆虫有六条腿、两对翅膀。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腹部一节一节的。

三、活动分享:

1、观看昆虫的视频。

2、引导幼儿讲述自己见到的昆虫。

提问: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昆虫?长得什么样子?

四、尝试进行分类:

1、提问:数一数有几只昆虫能除害?它们分别是谁?

2、教育幼儿爱护益虫、保护环境。

延伸活动:

鼓励幼儿到户外观察昆虫,大胆向自己的同伴讲述。

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认识常见的昆虫》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从幼儿兴趣出发,结合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逐步深入,既满足了幼儿发展的需要又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但是,在活动中也有个别环节由于知识性强而导致部分幼儿难于理解。如何把幼儿掌握知识的环节游戏化,更好激发幼儿的兴趣,将是下一个主题中应探索的课题。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汇报材料 篇5

报 告 书

二〇一二年九月

邹平县码头镇归苏小学

近年来,在县、镇两级主管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我校科学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于2011年成功创建为滨州市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优秀单位。

我校实验室按完全小学标准建设,现有科学实验室 1间,面积 75平方米,实验桌24套,每桌2人,实验室通风良好,供电到实验桌台,布线安全,配有多媒体投影设备1(台)套;建有准备室、仪器室各1处,准备室25平方米,存放部分常用器材和提供实验准备;仪器室60平方米。仪器设备品种配齐率达 100%,完好率达 99%,均为合格产品。

我校三至六年级共有11个教学班,科学教师9人,2人专职,7人兼职,实验人员为兼职。仪器设备分类登记,帐物相符,各项规章制度健全,仪器规范分类、存放,药品和仪器、标本、模型严格按操作规范要求存放与保管,实验室、仪器室保持整洁通风。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做到了六防(防火、防盗、防潮、防腐、防尘、防震)。

实验教学开展情况

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开展实验教学。学校统一调配实验课程表,确保能够利用实验室进行实验和教学。规范实验教学管理,教师有实验教学计划、实验通知单、实验记录单等实验表单,均按照要求规范填写和管理。实验教师和实验员联系通畅,能够及时交流实验教学的情况。演示实验开出率100%,分组实验开出率为95%。每学期,校长、教导主任都要对科学实验课进行推门听课或检查,每学期向学生进行一次问卷调查,了解实验开展情况。学期末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进行抽测,从学过的实验操作中随机抽取3个,从任课教师所教的学生中随机抽取3个实验小组进行测试考查,根据评价指标量化考核,和教师的考核挂钩,占学科考核的20%,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实验教师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实验室开放情况

加大管理力度,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使用是根本。为了更好发挥实验室的作用,我校在抓仪器使用、实验室开放方面想了很多办法。实验室对科学教师全天开放,提倡科学教师在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和科学预实验,每位科学教师对仪器室的仪器配备都非常了。学校每周二、五的下午第三节实验室对学生开放,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实验可以借助学校的仪器设备进行实验,自己的小发明、小制作也可以借助实验室的设备来完成。让实验室确实成交是学生学校十分重视每学期实验教学的开展情况,要求任课教师制 订实验教学计划,按计划上好每节实验课。要求演示实验达 98%,分组实验达95%以上。

学生实验操作技能评估情况

我校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评价根据的是《滨州市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标准》。教师在组织学生实验时,依据的也是这个标准和规范,旨在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提高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学生的每个实验实验教师都给予评价,学生也自评,小组成员互评,共同构建起学生实验操作的评价体系。

建议

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开展。但是工作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1.由于每年都有人事变化,科学教师的队伍并不稳定,未参加正规实验教学培训的人较多,实验操作还不规范,应加强培训人员的范围。实验室管理人员也应组织培训和提高培训,加强交流。

2.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有待加强,科技活动范围小,涉及的项目不多,且深度也不够。3.配备的器材不全,有的适用性不强,应加强仪器的更新和标准化配备。3.多媒体实验教学不够理想。

以上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实验教学工作中不断加以完善和改进,今后我们将更加扎实工作,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的领导,落实各项制度和措施,巩固实验室建设成果,加大管理力度,优化实验教学结构,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探索实验教学新模式,科学评价大力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使我校的实验教学再上一个新台阶,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邹平县码头镇归苏小学

小学毕业班科学复习指导材料 篇6

六年级的教学已接近尾声,为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迎接县统一考试,给学生、家长、学校、社会一个满意的答卷,进一步提高办学声誉,做好最后的冲刺,谨作以下一些交流,期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明确复习的指导思想

巩固知识、整理知识、查漏补缺和发展提高是小学科学复习的主要目的。毕业班的科学复习当然还有通过复习迎接毕业考试的目的。小学科学毕业考试的具体目标是考查学生在科学学科方面是否达到国家要求的小学毕业合格标准的水平考试,是一种达标性考试,而非选拔性考试。同时,我们还必须知道小学毕业考试的命题范围原则上是以课程标准和六年级上、下册教材为依据,全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注意适当体现课改精神,考查学生“三维”目标达成情况。

明确了上述一些指导思想后,我们在制定复习计划、实施复习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克服复习单纯为应付考试的错误思想,防止在复习中不适当地加重学生过重负担,大量挤占学生休息和活动时间,只重少数学生提优、轻多数学生提高和猜题押题、死记硬背等错误做法,应该把复习看作整个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复习,我们一方面要让学生巩固、整理以前学过的知识,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探究能力,另一方面要检查前阶段的教学效果,查漏补缺,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2、克服复习中只重一例一题,不重知识基本结构的做法。

3、克服复习中只重知识技能,不重视提高发展学生思考探究能力的做法。

4、克服复习中只管上课不管效果的做法。

5、克服复习中只注意课本,不关注课改和(标准)的要求的做法。

二、把握复习的基本策略

1、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巩固知识是复习课的主要任务。以前在复习中我们常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或者以教师提问个别学生应答为主。实践证明这些方式大多没有以学生为主自主总结的效果好。复习时教师除了帮助学生理清要点和说明常见错误的防止和纠正策略外,应大胆放心地让学生自己练习,通过练习巩固知识,获得提高。

2、整理知识,学生为主。整理知识是复习课的重要一环。常见在复习时师生通过一问一答由教师将知识整理出来,我认为整理知识最好以学生为主,教师应当是引导者和组织者。实践证明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自己为主,并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来整理知识,学生容易理清知识和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区别,记牢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如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知识分类,如分为力学、电学、天文地理、生物、人体,能量等单元。将每个单元的知识

点列出来,制作成系统的复习资料,再将每个知识点相关现象进行复习,让学生在短时间里对所学知识有个回顾和理解,这也便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这些知识点。

3、查漏补缺,调查为先。查漏补缺是复习的重要内容。所以在复习前摸清学生中的“漏”和“缺”非常重要,在复习课中应十分重视补“缺漏”和纠错误。摸清“缺漏”和常见的错误,平时摘记学生作业中的问题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在复习课之前,作些摸底调查也非常必要。

4、发展提高,思维为先。发展提高是复习的又一重要目的。通过复习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应让大多数学生除了在知识技能方面有所发展和提高外,更主要的应该让学生在思维方面有所发展有所提高,特别要注意发展提高学生的发现探索科学知识的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应用的能力。要让学生在这些方面有所发展提高,实践证明拟好或选好复习题是重要一环。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技能的习题既让你会发现拟题者构思的巧妙,又通过练习确能达到巩固整理知识发展提高能力的目的。

三、遵循复习的基本原则:(目标原则)

1、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

在科学复习课上,目标的达成度很大程度上与本节课的效果成正比。既然现在很讲究课堂的效率,那么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就应该很高。再反过来思考,如果目标的达成度很低,这节课上得肯定也是学生无兴趣,老师无激情,这种课只会让学生对科学越来越讨厌。

2、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基于班级的中等生,照顾学困生

许多老师很难落实到实处。因为老师们总把科学知识、探究活动进行不切实际的拓展延伸或者过低的估量学生,导致教学目标脱离学生实际,目标达成度低,课堂气氛冷淡,复习效果不容乐观。

因此科学复习课目标的制定应该结合单元各课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炼出复习的具体目标,使制定出的目标处于大部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四、巧选复习的基本方法

根据教材内容,本次科学复习可进行三轮复习。

第一轮:单元复习

1、单元复习,形成知识脉络

(1)引导学生分组合作总结本单元的知识点,通过总结使学生形成单元内容的知识结构脉络,科学课中的知识点一般都出现在课文开头,科学在线和课本中变色展示总结的概念等,学生在总结中不完善的丢落的知识点,教师要及时加以补充。

(2)总结单元的科学探究活动,如观察实验,计划与实施、阅读与思考、设计与小制作等技能,让学生回忆总结一下各自的做法,充分交流,对于学生遗忘的实验等可以安排时间再做一次,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经历,体验的快乐,也免去复习枯燥无味。在科学探究中要让学生掌握各项活动的一般过程,每个环节的具体安排怎样整理总结,从而形成完整的研究报告,以此来培养学生做科学的计划性、条理性。

3、每个单元复习结束都要进行测试,以便及时查漏补缺,单元复习完全册书之后,进行一次摸底测试,了解学生在本册教材中的薄弱环节,为第二轮复习寻找突破口。

第二轮,专题复习

根据学生在单元复习中遇到的困难和第一次摸底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突破。如观察实验专题复习。

1、据教学内容提前安排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上课开始,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据学生设计进行讨论和剖析其中的优缺点和存在问题。

2、总结归纳完整的设计方案的过程,(由学生总结,教师及时引导就可以)。

3、学生分组修订本组的实验。

4、独立设计实验。

5、在学生设计剖析总结再设计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设计实验也就不感到困难了,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还免去了死记硬背的烦恼,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掌握了活动的一种类型,其它如设计制作,计划与实施的复习也就轻车熟路了。

建议对于一些较重要的实验可以再做一次,以强化实验方法和现象。也可以在串讲知识点时结合实验进行。

第三轮综合复习

在前两轮复习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单元脉络、整册书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在头脑中构建出本册的知识框架。

1、总结内化本册教材内容。

2、质疑(由学生提出的问题,讨论交流解决)

3、综合训练,考前模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另外也可采取以下方法复习:

1、边复习,边测试。在复习时要归纳出各课、各单元的知识点,课堂上采取措施强化记忆。可用口答、小条等进行验收。

2、小循环测试。

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每复习一个单元,进行一个单元的测试,以巩固所学内容及检验学

生的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查缺补漏。

3、进行综合能力模拟测试。

进行综合模拟测试,即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应用情况,同时训练其答题的技能技巧。

总之,各学校各班级学生不同,教师教学风格不同,复习的方法和策略也会百花齐放,上述意见仅供大家交流参考,共同探讨更好的复习方法。

四、怎样上好复习课

科学课如何复习,多数教师都是通过归纳成文让学生背。这种做法,往往表现为老师轻轻松松,学生心烦气躁。教师检查背诵,学生记忆牢靠。讲义试卷不少,成绩总是不好。其实复习课不是单纯给学生纠正错题,也不是机械式的重复知识,更不是放松教师考评学生的测验课。我认为复习课应在认真分析学生知识缺陷的基础上,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运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验操作能力,是一个重新探究发现的过程。下面就如何上好复习课谈一下自己的做法:

2、上好复习实验课。

在复习时重新用实验来组合知识点,对实验类型系统化整合。复习实验课分为两种:(1)自备材料实验课。布置学生分组搜集自备材料,分组循环实验。如制作晶体、观察白糖的变化、寻找淀粉的踪迹、污水净化实验等。引导学生完成下表:(附实验照片)

(3)上好科学微型课。

“科学微型课”具有“短而精,精而广”的特点。我校每科都安排了微型课,每周的周二和周四晨读前20分钟为科学微型课。学生在微型课上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如画智慧树、网络图、维恩图、气泡图、柱状图、科学图画、自办小报。(附照片)

其实科学课教学的方向是什么?我个人认为就是“让学生的心智与事实发生联系”,这也是我们科学教学的特点。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等学科的教学都是以文字、符号、数字、图形、图像等形式与学生的心智发生联系的,唯有科学教学是以事实(即活生生的实体、实时产生的现象等)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如在科学教学中让学生观察一只活生生的猫,那是科学课的特色,若仅仅是观察图片上的猫,那就丢失了科学课的特点了,失去“活、实、真”的意义。《课标》中多次提到的“亲身经历”就体现了“让学生的心智与事实发生联系”这个方向。这就是科学教学中学生心智与生活的有效链接。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点滴做法,不到之处敬请领导和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四、复习的指导意见

1.复习以六下的教学内容为主,兼顾六上内容。

2.复习以指导与自习相结合,复习应该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的再回

忆、再学习、再巩固。

3.复习可以通过适当的练习和实验的再操作来巩固所学和知识。

4.复习时教师要做好查漏补缺,对一些重点教学内容进行重点关注。

5.六上内容基本上都是运用性知识,教师在六上内容的复习上需对知识的运用上加以重点指导。

6.复习切忌过度机械与重复的练习,抓住重点,难点,要点。

7.有实验内容在复习中让学生回顾实验的过程,会正确选择实验的方法,制定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方案与过程,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8.学生能运用自己思想对事件作出判断,运用已学知识作出合理的解释,并选择科学的方法或方案加以解决。

我们在制定复习计划、实施复习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克服复习单纯为应付考试的错误思想,防止在复习中不适当地加重学生过重负担,大量挤占学生休息和活动时间,只重少数学生提优、轻多数学生提高和猜题押题、死记硬背等错误做法,应该把复习看作整个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复习,我们一方面要让学生巩固、整理以前学过的知识,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探究能力,另一方面要检查前阶段的教学效果,查漏补缺,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2、克服复习中只重一例一题,不重知识基本结构的做法。

3、克服复习中只重知识技能,不重视提高发展学生思考探究能力的做法。

4、克服复习中只管上课不管效果的做法。

5、克服复习中只注意课本,不关注课改和(标准)的要求的做法。

二、把握复习的基本策略要让科学复习课的课堂真正“活”起来

复习课大容量,大宽度,如果老师讲的多,学生听得很困,很烦,效果肯定不好。因此,复习课仍然要备学生,仍然要讲究教法,仍然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要“以学生为主体”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我认为要把握复习的基本策略 第一环节,师生梳理教材,形成知识网络。

无论哪个科目的复习,梳理教材整理已学知识的过程都是不可或缺的,科学课复习也不例外。因为梳理教材、整理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理解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为知识的熟练运用积淀基础。为了使梳理教材和整理知识更为有效且节省时间,我认为教师应该在课前就布置学生进行初步的整理。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网络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且对自身知识的掌握情况有了认识,为在复习过程中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作了铺垫,提高了复习的效率。当然,学生课前的初步整理是不可能全面的,需要教师在学生梳理教材、整理知识的基础上集全班学生的智慧进一步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知识结构 知识网络、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巩固知识是复习课的主要任务。以前在复习中我们常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或者以教师提问个别学生应答为主。实践证明这些方式大多没有以学生为主自主总结的效果好。复习时教师除了帮助学生理清要点和说明常见错误的防止和纠正策略外,应大胆放心地让学生自己练习,通过练习巩固知识,获得提高。、整理知识,学生为主。整理知识是复习课的重要一环。常见在复习时师生通过一问一答由教师将知识整理出来,我认为整理知识最好以学生为主,教师应当是引导者和组织者。实践证明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自己为主,并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来整理知识,学生容易理清知识和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区别,记牢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查漏补缺,调查为先。查漏补缺是复习的重要内容。所以在复习前摸清学生中的“漏”和“缺”非常重要,在复习课中应十分重视补“缺漏”和纠错误。摸清“缺漏”和常见的错误,平时摘记学生作业中的问题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在复习课之前,作些摸底调查也非常必要。

三、复习结构

根据教材内容和复习时间的安排,科学复习将进行三轮复习。

第一轮:单元复习

1、提示复习内容和复习目的,知识再现。(激发复习兴趣)

2、单元复习,形成知识脉络

(1)引导学生分组合作总结本单元的知识点,通过总结使学生形成单元内容的知识结构脉络,科学课中的知识点一般都出现在课文开头,科学在线和课本中变色展示总结的概念等,学生在总结中不完善的丢落的知识点,教师要及时加以补充。

(2)总结单元的科学探究活动,如观察实验,计划与实施、阅读与思考、设计与小制作等技能,让学生回忆总结一下各自的做法,充分交流,对于学生遗忘的实验等可以安排时间再做一次,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经历,体验的快乐,也免去复习枯燥无味。在科学探究中要让学生掌握各项活动的一般过程,每个环节的具体安排怎样整理总结,从而形成完整的研究报告,以此来培养学生做科学的计划性、条理性。

3、每个单元复习结束都要进行测试,以便及时查漏补缺,单元复习完全册书之后,进行一次摸底测试,了解学生在本册教材中的薄弱环节,为第二轮复习寻找突破口。

第二轮,专题复习

根据学生在单元复习中遇到的困难和第一次摸底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突破。

如观察实验专题复习

1、据教学内容提前安排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上课开始,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据学生设计进行讨论和剖析其中的优缺点和存在问题。

2、总结归纳完整的设计方案的过程,(由学生总结,教师及时引导就可以)

3、学生分组修订本组的实验。

4、独立设计实验

5、在学生设计 剖析 总结再设计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设计实验也就不感到困难了,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还免去了死记硬背的烦恼,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掌握了活动的一种类型,其它如设计制作,计划与实施的复习也就轻车熟路了。

第三轮综合复习

在前两轮复习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单元脉络、整册书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在头脑中构建出本册的知识框架。

1、总结内化本册教材内容

小学科学实验室管理人员培训材料 篇7

主讲人 郭洪林(2014年12月9日)

第一个内容:科学实验室如何建帐

1.按照省颁仪器目录建帐(按小学三位编号、中学四位编号建帐)。

2.请大家对照表格,看一下。统计帐、明细帐、低值易耗品明细帐,要统一填写学科、编号(所有编号都要抄写)、名称、存放、橱号、层数,其中橱号、层数用铅笔填写;填写年、月、日;“凭证”栏,“字”这一栏填写“拨”或“购”,“号”这一栏,填写发票号或调拨单号码;摘要、序号,正常可不填;规格型号填写简明、摘要,正常可不填写;填全单位、单价,现有数量、金额,结存数及金额。

3.教学仪器统计帐,大类编号填写两位数,无论学校有无仪器,都要抄全所有省颁仪器标准目录编号,按类别分类建帐,某一类别本页填满可顺延下页填写(两位数编号不相同不可填写在同一页数内),填全仪器名称、单位、配备标准数。初次建帐,填全年、月、日、数量、金额。统计帐原则上按学年结存一次,仪器增、减变化较多的可顺延结存,本页金额用铅笔填写,上页与下页金额不累计(单页合计金额)。

4.教学仪器设备明细帐,初次建帐,在帐页第一行填写所有项目,再次填写增减仪器时,所有项目填写在第二行页面内,数量、金额填写在增加、减少栏内,每增加、减少一次往下顺延一行,结存数、金额、合计、填写。

5.低值易耗品明细帐,建帐范围,玻璃仪器、药品、生物切片及少量的易耗品,切记:低值易耗品明细帐,不建统计帐,其他内容与教学仪器设备明细帐同样要求填写。

第二个内容:科学实验室仪器如何摆放

一、仪器存放要求,原则是科学、规范、安全、合理、美观、方便

1.科学存放指不能乱堆乱放,如磁铁摆放要防振动与退磁等,要闭合。

2.要分类,按类别定橱,依号(指仪器编号)定位,做到纵横整齐,上下垂直,存放有序,药品单独存放加锁,要干燥、通风、避光。

3.标明橱号,所有橱签统一贴在仪器橱右上角,大小适中、项目填全(编号、名称、数量、层数等)。

4.所有仪器均要入橱(体积过大可以在橱顶,加塑料袋防尘),仪器摆放一般是大件在下,小件在上,矮件、小件在前,高件大件在后。

仪器一般要正放平放,如天平、显微镜等不能侧放与倒放,易变形仪器不能叠放、勾搭、滚动,易碎仪器要用柔软棉纸垫衬,如温度计、试管(加橡皮筋)

5.避免阳光反射在仪器上。光学、电子仪器,应用窗帘或加布罩遮光,仪器室内保持清洁、干燥、通风、防尘,电子仪器一般放在仪器橱上层,定期通电,要通风防潮,显微镜要放在木盒内(放干燥剂)。

6.注意仪器性能保护,彩电切记磁场干扰,避免仪器造成损坏。金属仪器表面防锈,定期涂油。生物标本必须放在干燥处,标本要放置樟脑丸等杀虫药物以防虫,浸制标本液体要定期更换。

7.避免器材造成浪费,对易蒸发的药品材料,如酒精、乙醚要注意封口,长期借存的药品要用蜡封上。

小学科学教案设计方案创意教案 篇8

科学知识

能举例说出常见的人工制造产品。

科学探究

1、能对人工世界的物体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2、能对校园内和校园外的物体是否是人工制造的进行猜想。

3、能针对寻找人工制造的物体这一活动制订简单的计划。

4、能用合适的语言简单描述人工制造的物体。

5、能与同学讨论、交流生活中常见的人工制造的物体。

6、能对本课的学习进行反思和评价。

科学态度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寻找人工制造的物体产生兴趣并积极参与其中。

2、能如实描述生活中的人工制造的物体。

3、能多角度、多方位地认识人工制造的物体。

4、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观察结果,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了解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2、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

3、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人造产品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准备

校园外人工制造产品的图片和视频。

学生准备

《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与问题

1、看视频,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除了自然物体,还有什么?

《二》探究与发现

活动1、寻找校园里的人工制造的产品

制订计划:去哪里寻找,怎么寻找,需要带些什么,小组同学怎么分工,观察时需要注意什么。

交流讨论。

搜集信息

处理信息。完成手册第六页。

表达交流

得出结论:房屋、衣服、文具、自行车等都是人工制造的,它们构成了人工世界。

(三)应用与拓展

1、说说自己了解的人造产品

小学科学桥教案 篇9

一、教学日期:

****年**月**日

二、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拱桥、斜拉索桥、引桥的国学道理。

2、培养观察、动手能力。

3、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三、课前准备:实验用的木块、铁片、纸条和拉线。

四、教学重点难点:拱桥和斜拉索桥。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桥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建筑物,今天给大家介绍一座世界有名的千年古桥――赵州桥。

2、赵州桥。

1)出示挂图,介绍赵州桥的悠久历史。又名“安济桥”,位于河北赵县城南,约公元590年——608年由李春设计建造,距今约有1400多年。桥单孔,长50.82米,宽约10米,跨径37.02米,是石拱桥的卓越典范,跨度之在在当时亦属创举,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能。2)赵州桥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要建成这样的形状?

3、平桥和拱桥承爱重物的实验。1)指导学生实验。

2)讨论实验结果:拱桥比平桥承受的重物多。

4、斜拉索桥。

1)出示杨浦大桥(钱江三桥)挂图,请学生辩认,在什么地方?(上海黄浦江上,跨径602米,全长7000余米,上世界上跨径最大的斜拉索桥,于1993年10月建成通车。

2)斜拉索桥为什么要这么多的拉索拉着?(学生讨论)

3)指导学生按课文图示做对比实验,得出:斜拉索桥比平桥承受的重物多。桥上安装拉索是为了提高桥承受重物的能力。

5、立交桥。

1)出示挂图,提问:这种桥叫什么桥?为什么要建立交桥? 2)教师介绍立交桥的雄姿及对缓减城市交通拥挤状况的作用。

6、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

34、桥

赵州桥(平桥——拱桥)

杨浦大桥(斜拉索桥)

优秀小学科学论文 篇10

本文针对小学科学较重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一关键性论题展开分析,从反思以往教学中的不足出发,总结出小学科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本文希望可以结合实际提出笔者的一些建议,以此来促进我国小学科学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小学;科学教学;创新

引言

步入2015年以后,我国科学学习的要求发生了新的变化,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被重新划定角色作用,变更成为了科学学习的核心环节。加强科学探究,不仅仅能够促进小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好奇心,还能在一起程度上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科学的含义,科学辨认什么才是真正的科学。除此之外,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从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一直到问题的解决,这前后的过程基本上都是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完成的,而这个过程完成之后,学生往往能够锻炼出独立思考以及具备创新特点的科学精神,而这两点极其重要的思想观念将会有利于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开展。

1反思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不足

在人类发展进程中,观察与实验是人类与自然接触的必要方法,也是科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能够实现科学教学的目标,绝大多数的科学教师都会利用实验教学方法,让小学生通过直观的肉眼观察,体会科学实验的过程以及魅力。不过,因为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很多科学教师对待实验观察教学法的态度往往都是程式化的眼光:实验开始之前,教师讲述一大堆与实验相关甚至是不相关的知识,然后叮嘱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要注意到一些什么;然后实验进行的时候,教师通过手把手的教导,指着一些关键点告知学生,实验结束后,也不要求学生做什么总结性的陈述。正是这种程式化的教学方式,导致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已然失去了发挥创新思维的动力,教师说什么,学生就想什么,做什么,前后根本不需要进行独立思考。这样的教学方法,真的能够提升小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思和动手能力吗?答案显然是不能。这样做的后果只能是压抑学生自由发散的天性思维,限制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只有真正放手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选择创新学习。

2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方法

2.1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创新教学开始之前,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利用身边一切可行的正确手段,有力促进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只有具备了创新意识,小学生对接下来开展的创新活动才能有创新的意愿。在小学科学教学课堂上,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然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许多小学对创新的态度是认为其是神秘而又虚幻的,而小学科学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创新就在身边的道理,可以借用历史的一些科学典故以及身边存在的小发明以言语以及展览的形式,告诉学生科学就在生活的细节中,就在他们的身边,只有充分展开启发式教学,才能让学生拥有愿意去探索科学的动力和积极性。

2.2创造条件给学生动手的机会:

在小学科学课堂的开展过程中,小学生永远是不可或缺的主体部分,所以,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相关规定,小学科学教师必须要想方设法,利用身边一切有利的条件,给予学生亲身经历或者操作实验的机会。例如:《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这一课程教授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直观的肉眼观察了解水溶解的过程与结果,只是针对水溶解的一些知识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简而言之,大多数学生只知道水能够溶解一些物质,但是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弱却是不甚明白。针对这个教学问题,教师如果仅仅用口头表达直接性地解释出来的话,虽然能够教会学生这方面的知识,但是却无法让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所以,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引导式发问的方法,比如询问学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同等的吗?带着这样的问题,一些学生就会产生疑问和好奇心,那么接下来趁着这个机会,教师可以继续将问题的深入进一步深化,逐一引导学生自己慢慢发现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一样的。

2.3给予适当的引导:

无论是科学实验又或者是科学问题的解答,教师如果仅仅是传授答案的话,那么也仅仅是授之以鱼,这种方法显然没什么根本的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根本的目的便是授之以渔,对于这一点,教师就需要在学生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能单单说出答案,而是要指出一条可以解决问题的线索,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去解决问题。例如:在《声音变化》这一课程的教学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教会学生熟悉并且掌握声音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动情况,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是适当地引导学生展开几个方面的实验,例如:两个物体远近声音的变化、在不同物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变化等等。通过这种比较分析的方法,在实验进展的时候,慢慢指引学生进行“声音远近变化”以及“声音环境变化”等实验,进而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切实让学生了解课程设置的目的以及方法。或许在实验操作阶段,一些小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到陌生事物有些不习惯,但是只要通过循循渐进的引导以及教学,这种不习惯的观念才能被克服。要想锻炼小学生的创新精神,一味地告知学生结果显然是不适合的,这样虽然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但是起不到真正培养小学生独立自主的课程目标。而引导教学方法则不一样,在给予学生一条可以顺延的线索之后,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和学习,充分了解这个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一些特殊的细节,在实验之后,学生在潜意识中将会形成实验的记忆,这种记忆往往是非常深刻的,对学生日后的成长将会非常大的作用。

3结论

小学科学教学的改革,一方面体现出了我国教育制度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另一方面则是体现出当前我国教育环境改革的必要性。通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科学教学的改革路程是一条非常艰辛而又漫长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秉承坚持不懈的信念,用于破除陈腐教育思想,用科学、可持续、创新的眼光指导科学教学,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设计专业的教育环境以及教育方法,只有这样,整个教学改革才能顺利展开,只有这样,教学改革前进的道路才能实现新的突破。

作者:巩凤华 单位: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小学科学《常见材料》优秀教案 篇11

1、亲历科学 认识自己

2、认识自己

1、亲历科学

一、活动目标

1、能从“为什么会这样”的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2、能对周围常见的现象产生好奇。

3、能从周围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

二、教学过程

1、通过观察书上的“风雨雷电是怎样形成的厂、“秋天里树叶为什么会飘落?”、“人为什么不会掉下来?”三幅图,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对探究周围事物中的奥妙产生好奇心。通过组织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电视机提出问题的活动,训练学生学习提出问题的方法和意识。

2、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把自己关于电视最想知道的问题记录下来,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提出的问题最多。

3、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想像,引导学生提出更多的关于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中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从而巩固对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和意识的训练。

4、本活动的重点是提出问题的训练,而不是解决问题的训练,教学中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寻找学生提出问题的答案上。很多问题的答案要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逐渐获得。

吹纸片

一、活动目标

能在教师指导下,对问题进行假设、实验、解释实验现象,交流、体验科学探究学习的基本过程。

二、教学过程

1、这个活动可以两个人一组进行,一人进行实验,一人进行记录。接着再变换角色重复一次实验。

2、这个活动的难点是对实验现象原理的解释。由于科学地解释这个现象涉及到空气流动和大气压力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尚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因此,学生只要能说出这个现象与空气的流动有关即可。同时,允许学生对这种现象有不同的解释方法,教师不要纠缠学生答案的“对与错”。

3、这个教学环节的重点是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习科学课的兴趣。通过猜测、实验、记录、思考、交流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大部分学生的猜测可能与实际观察到的现象不一致,这正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兴趣的良好机会。

2、认识自己

课时安排:

用2—3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㈠ 第二课时完成活动(二)2;第三课时完成拓展活动。

记下现在的我

一、活动目标

1、能找出一种办法描述现在的自己,并进行简单记录。

2、能说出自己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

3、能用勾画轮廓图的办法对观察的结果进行记录。

4、遇到自己一个人不能完成的事时,能够请别人帮忙,同时也能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二、教学过程

1、四人一组,活动时间约30口35分钟。

2、教材中采取组织学生勾画轮廓图的办法。教室四周或教室外围的墙壁可供学生勾画轮廓图时站靠,可以参照教材中的示意图。注意提示学生,在勾画轮廓图时,组内同学要分工合作,最好用较粗的彩笔并与纸保持垂直的角度沿被画学生的身体轮廓勾画;观察身体可分为哪几部分,标在各自的轮廓图上。

3、当学生只凭眼睛进行观察得不到更多更准的信息时,可引导学生先 进行估算,再体验用秤、尺测量体重、身高、腰围以及其他感兴趣的部分的长度,如腿长、手长等。测量人体各个部分的数据时,最好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用什么方法,要启发学生思考没有卷尺时怎样量腰围(可用绳子量,之后用直尺量绳子的长度,为下一单元中测量盘曲着的蚯蚓打基础);还可测一分钟心跳次数等,并将结果记录在各自的轮廓图上。

4、勾画轮廓图时需要一定的活动空间,给教学活动的组织带来一定的 困难;如果在课堂上勾画轮廓图需要时间太多或不易组织,可让学生请家长帮助在家中完成,再带到课堂上,完成其他内容。

5、学生可能会对身体的内部结构产生兴趣,提出问题,教师可告诉学生此课只了解身体的外形特征。测量时,读数可以不很精确。记录外形轮廓时只要求勾画大致轮廓,衣服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仔细观察找特征

一、活动目标

1、能借助尺子或放大镜观察用眼睛不能准确看出的物体。

2、能举例说明有些形态特征是会改变的,有些是不会改变的c

3、能较正确地用图和文字描述自己的身体特征。

二、教学过程

1、四人一组,找特征约10分钟,记录约10分钟,按照轮廓图猜人游戏约15分钟。思考约5—10分钟。

2、启发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出日已与其他同学有哪些不同特征。用镜子、放大镜进行仔细观察找出自己与其他同学在外部形态上显著不同的特征,如有无酒窝、有无红记、指纹的差异、是否梳小辫等,并将这些特征标在自己的轮廓图中相应的位置上。

3、引导学生猜想在“每个人的一生中”,人体的各种特征哪些会发生改变,哪些不会改变。

4、向同学展示自己的轮廓图(图中不要写出姓名)。与其他小组同学一起,将各自的轮廓图重新排列顺序后,从中任取一张,根据图中所具有的信息,猜一猜勾画的是谁?

二、教学过程

让学生填出所找到的特征,并在是否会改变的相应栏中打“/”。

留指纹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能发现不同人的指纹是不相同的。

2、能举例说明指纹识别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过程

1、四人一组,留指纹活动约25分钟,讨论约15分钟。

2、小组同学分别将自己右手食指的指纹按在小组每位同学的书上,并在下面相应的位置上写下各自的名字,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每个人的指纹是否一样。

3、小组同学打乱刚才按指纹的顺序,再次将右手食指的指纹按在另— 张半透明的白纸上(不要让其他同学看到所按的位置),不再写出名字。设法找出与前一次的指纹中哪个相同,判断是小组中谁的指纹。这是指纹识别的基本道理。

4、组织学生讨论指纹的特性能帮助人们做什么,可从阅读“科学在线”中得到启示。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指纹识别技术在计算机、银行等领域的应用。

记录自己的生长变化

一、活动目标

1、能将观察记录的图表做长保存。

2、能关注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

二、教学过程

将自己的轮廓图保存好。当每学年开学时,在保存的轮廓图上再次勾画出身体的轮廓,并与旧图相比,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记录自己的生长变化。此活动为课下拓展活动。在学生找出的特征中,胎记、指纹、耳垂、有无酒窝、平舌卷舌、额头发际是否有“美人尖”、大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等是不易改变的。而有些特征如有无小辫、指甲长短等是容易改变的。在知识上,教师要刻意强调,“不能改变”的特征仅仅是指在某个个体的一生中才成立,因为到了此个体的下一代,这些“不能改变”的特征也可能会改变。

教学后记: 学生能够按要求完成活动任务。,通过学习,学生能说出自己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通过观察学生能发现不同人的指纹是不相同的。

3、寻找动物和植物 课时安排:

用2-3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做好初步记录。第

二课时汇总小组记录,进行汇报交流。第三课时进行拓展活动,训练综合运用感官认识事物的方法。

寻找身边的动植物

一、活动目标

1、能用感官认识周围常见的动植物的特点。

2、能把自己看到的动植物给别人看,还能关注别人看到了什么。

3、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分工做寻找和记录等活动。

4、能够做到不采摘植物,不捕捉小动物。

5、能辨认两种以上动植物的名称。

二、教学过程

1、建议本课活动分小组进行,一般可分为四人一组,这样便于学生合

作进行寻找、观察和记录活动。每组准备一套工具。

2、活动开始前要制定活动计划。小组内进行分工与协作。还要对寻找动植物的区域进行划分。另外,要鼓励学生在观察动植物时进行发散性的提问,同时把问题记录下来;回来后再与学生一起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多数学生感兴趣的、可进行探究的问题。

3、学生在进行寻找动植物的活动时,因为是在大自然中进行,学生可能对这类活动非常感兴趣。在开始寻找前,教师必须把注意事项交代清楚,以防止危险的事情发生。并强调,观察时不能打扰小动物的正常生活,不能破坏动植物的生活环境。

4、活动时,教师应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和他们一起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对于不认识的动植物,要及时画下来或者用文字描述记录、下来。在进行小组汇总、整理观察记录时,由于学生第一次学习记录、整理观察到的信息的方法,可能会出现困难,这时教师应注意进行方法提示,引导学生做出比较规范的书面材料。另外,课文中给出了记录卡(文字可写在记录卡中,图可画在记录卡右侧的放大镜中)和观察报告的范例,学生可以参照范例填写空白的报告,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出与书上形式不同的报告。教师一定不要限制学生的想法。5.在进行汇报交流时,由每个小组向全班进行汇报,同时进行简单的自评和小组间的互评。对于用哪种形式交流自己探究的结果,课文也给出了一种形式,这种形式只是一种提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选择合适的交流形式。

6、活动后应让学生认识到:科学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科学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感官在观察中的作用很重要,综合利用各种感官能准确、全面地认识周围常见的动植物。

猜一猜

一、活动目标

1、能综合运用1—2种感官辨别事物。

2、能告诉其他同学自己是如何听对、摸对的经验。

二、教学过程

这是弹性的内容,教师根据自己学校和学生的情况进行取舍。活动时间在15分钟和30分钟之间。分小组进行活动,教材的插图只是一种活动提示,教师根据学校条件自行设计活动,只要能达到活动目标的要求即可。例如,可以把要识别的物体放在布袋里,让学生通过摸、闻来识别。选择识别材料时,应注意选择那些当地便于寻找到的几种小动物和植物,以及便于用感官识别的物体。另外,不要选择那些容易伤害学生身体的动植物。例如,带刺或有毒的植物等。教学后记:学生能认识周围常见的动植物的特点,能把自己看到的动植物给别人看,还能关注别人看到了什么,与小组其他同学分工做寻找和记录等活动,能够做到不采摘植物,不捕捉小动物,辨认两种以上动植物的名称。

4、蚯蚓

课时安排: 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的教学。观察蚯蚓

一、活动目标

1、能用感官估测蚯蚓的长度、重量。

2、能设法测量出蚯蚓的实际长度。

3、能正确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细微结构。

4、能与其他同学配合测量蚯蚓的长度。’

5、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蚯蚓的运动方式和生活习性。

二、教学过程

1、在活动开始前,先选一种小动物,本课以蚯蚓为例。

2、先引导学生提出有关蚯蚓的问题,教师和学生一起对问题进行梳理,找出可以研究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分组。例如,可以分为“研究蚯蚓如何运动组”、“研究如何测量蚯蚓身长组”、“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结构组”等等。教师应提示学生:在小组进行实际研究之前,应先做一个研究计划(包括怎样研究、用哪些工具观察、怎样分工等)。

3、对于活动时可能出现的困难,教师应注意提示,例如“怎样测量处于盘曲状态的蚯蚓的长度?”可以提示学生先用线绳比着蚯蚓身体盘一下,再量线绳的长度。需要说明的是,本活动的重点不是要测量出蚯蚓的准确身长,而是让学生学习使用一些测量的方法。

4、把研究的结果记录在学生用书的表格中。

5、将观察后的蚯蚓继续养在潮湿的土壤里,以备下一个活动继续观察。

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一、活动目标

1、能与其他同学共同设计探究蚯蚓生活习性的方案。

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写出观察报告。

3、能说出蚯蚓对农作物生长的益处。

4、能将实验用的蚯蚓放回大自然。

二、教学过程

1、此活动是活动1的延伸,活动开始前,对上节课的观察结果进行小组汇报交流,在交流后引入本节课要研究的课题。

2、让学生对蚯蚓喜欢的生活环境进行预测,根据不同的预测进行分组。

3、实验时,教师只对方法进行提示,不做过多干涉。例如,在研究蚯蚓喜欢干燥的还是湿润的土壤时,要把蚯蚓放在干土与湿土的分界线上,看蚯蚓爬向哪一边。要注意提示学生不能把一次实验现象就当作结论,要进行重复实验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

4、指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检验预测,按教材的提示写出观察报告,并进行小组交流汇报。

5、课后组织学生把观察过的蚯蚓(或其他小动物)放回大自然,这一点非常重要,是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热爱大自然的好机会。蚯蚓适合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里。教学后记:通过观察学生了解到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里。由于环境问题有个别学生没有找到蚯蚓,导致活动出现一定的困难。

第5课

凤仙花

课时安排

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和活动3的教学。

观察凤仙花。

一、活动目标

1、能用感官或借助观察工具观察植物的细微结构。

2、能说出绿色开花植物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的。

3、能与其他同学分工进行观测凤仙花的活动。

二、教学过程

1、活动分组进行,一般四人一组为宜。小组内要进行分工,有人负责测量,有人负责记录。教师要注意提示安全事项,例如,“不能损害花草树木”,“不能破坏植物的生活环境”等。教师还应提示学生,观察时要注意植物的细微结构,指导学生认识组成植物体的各个器官的名称。

2、建议在室外花园或温室中进行,农村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在鲜花较多的大自然中进行,课文第18页上图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对观察的对象有尽量多的选择余地,二是让学生对植物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比较它们的相同与不同。

3、要让学生先对所观察的植物提出问题。根据提出的问题,选择所要观察的植物。课文中给出的凤仙花只是一个提示,各地应根据当地的情况和学生的兴趣,选择所要观察的植物。

4、把观察结果填写在事先准备好的记录图表中。值得一提的是,书中 要求的是画一株凤仙花的图。在实际活动中,应该让学生画出所观察植物的草图,没有必要都去画凤仙花。

5、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进行交流。通过交流、思考,学生会发现不仅自己观察的植物,而且其他植物也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的。课后教师可以把学生的记录、图文收集起来,以板报或文件夹的形式展示出来,促进学生进行交流。种子植物都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不同种子植物的各个器官的外形特征也有所不同。

标出下列植物的各个器官

一、活动目标

1、能找出不同种类植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能辨别绿色开花植物的六种基本器官。

3、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二、教学过程

1、通过标出教材中第20页上图中植物的器官,巩固活动1对植物的认识。同时,对几种植物进行比较,找出它们外形上的不同点。

2、进行交流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活动后使学生能意识到与其他同学的交流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能力。

爱护花草树木

一、活动目标

1、利用学到的植物知识,对保护周围植物提出合理的建议

2、能在课后做一两件保护周围植物的事情。

3、能从植物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植物。

二、教学过程

1、欣赏植物给环境带来的美。

2、引导学生保护植物。

3、引导学生参照书中的实例,提出保护植物的建议。

教学后记: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认识植物;能模仿别人的计划指定本组的计划;能用图画记录所观察的植物;能说出绿色开花植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六课、土 壤

课时安排:

用2—3课时完成。先用两课时完成活动

1、活动2和拓展活动的学习,再在大约三周以后安排且课时讨论、分析拓展活动的结果。前面两课时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1)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和拓展活动,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2)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和拓展活动。

观察土壤

一、活动目标

1、能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能对土壤进行观察、记录。

2、能说出土壤的主要构成。

3、能用正确的方法采集土样。

4、能够分工合作进行活动。

5、在观察活动结束时,能主动将小动物放回大自然。

二、教学过程

1、本活动在室外进行,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负责,分工合作。

2、采集的土样中如果有小动物,应把土样放进带孔的塑料袋里,观察完土壤以后再把小动物放回大自然;如果采集的土样中没有小动物,应把土壤放进无孔的塑料袋中。

3、把采集的土样放在教室窗台上晒干,让学生观察并与晒干前土壤的颜色、手感和气味相比较,分析土壤中的主要成分。只要土壤晒干,学生课下右随时观察。

4、指导学生把观察到的结果及时填写在报告中,并组织学生进行汇报、总结和交流。

找出土壤中的砂和粘土

一、活动目标

1、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探究土壤成分的活动。

2、能利用筛子等工具把砂和粘土区分开。

3、能归纳总结出土壤的主要成分。

二、教学过程

1、先组织学生猜想土壤里还有什么?怎样将土壤中的砂和粘土分开?

2、启发学生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工具,设计实验操作的过程。鼓励学生想出多种方法区分砂和粘土。

3、如果学生设计使用沉降的方法将砂和粘土分开,应让学生按顺序操作。由于这个实验当堂不能出结果,应适当要学生前一天准备好,沉淀8小时的实验结果,让学生自己观察。

4、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区分开的砂和粘土有什么不同?沉降物大致分成几层?每层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这与用小筛子做的实验结果是否相同?

5、教师可以根据情况鼓励学行进一步研究,观察分析除了砂和粘土之外,土壤中还有什么。沉降杯中为什么有气泡向上冒?什么浮在水面上?土壤以上的水是什么颜色的?让学生用小勺,把浮在水面上的东西撇出来,分散在纸巾上,用放大镜观察它们是什么?这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这个活动与“埋垃圾”活动有联系,待埋垃圾的结果出来以后,教师最好把在土壤里能腐烂的东西和腐殖质的关系讲一下。

6、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砂和粘土的特性,研究的方法主要是比较。教师应启以学生从颗粒的大小、粘性等性质上进行比较实验。进一步认识土壤成分中的砂颗粒较大、粘性较大。

7、最后各小组汇报,与全班同学交流各自的实验方法和结果。此环节为归纳能力和表达力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体验集体比个人的分析更全面。如果学生不能说出腐殖质,可以在埋垃圾活动中再帮助学生理解。

8、鼓励学生自己选择工具和材料,设计实验,利用多种方法对土壤成分进行研究是本活动的重点。

埋垃圾

一、活动目标

1、能应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物体在土壤中的腐烂情况做出测。

2、体验到用证据说明问题的重要性。

3、能举例说出在土壤中能腐烂和不能腐烂的物体对土壤和植物生长的影响。

二、教学过程

1、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猜想生活垃圾中哪些物体在土壤里能腐烂,哪些不能腐烂,并把猜想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2、将一些生活垃圾放到装有一半土壤的塑料桶式铁桶中,底部和周边的孔会帮助加快腐烂的过程。

3、让学生再用比较多的土把这些垃圾埋起来,然且用小喷壶往土壤上喷水,直到土壤变得潮湿为止。

4、每隔几日,在上面再喷些水。

5、几个星期以后,将土挖开,观察几周前掩埋的垃圾哪些腐烂了?哪些不能腐烂?

6、把实验结果填写在表格中。

7、将实验结果与猜想对照。

8、组织学生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向学生介绍什么是腐殖质。教学后记:本课以学生熟悉的土壤为研究对象,继续培养学生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认识事物的能力,了解土壤的成分和基本性质。

第七课 土壤的保护

课时安排:

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的实验,并通过分析资料找出黄河中下游河水发黄的原因;第二课时完成保护土壤的拓展活动。

水土流失实验

一、活动目标

1、能猜想出造成黄河水变黄的原因,并能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

2、能意识到土壤遭到破坏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的不利影响。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

4、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进行实验。

二、教学过程

1、本活动先引导学生看教科书中的图或有关黄河的影像资料,然后组织学生讨论:黄河中下游的水为什么是黄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组开展水土流失的实验。

2、在一个浅盒子中填满壤土,并拍实;在另一个盒子中放入种有草皮的壤土。分别在两个盒子一端的下面放一块砖,使其倾斜,在另一端的下面各放一个托盘式盆。

3、在盘上方同样的高度,同时用喷壶往两个盘上分别浇同样多的水。在向两个盒子喷水时,应使喷壶所处的高度、倾斜的角度、壶嘴孔直径、喷洒时间保持一样,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

4、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比较两个盒子中的壤土发生了什么变化,把结果实事求是地记录在表中,并讨论草对土壤的作用。

5、让学生看森林被砍伐的图,设想一下如果森林都像图中那样被砍伐了,暴雨或洪水对土壤会有什么影响呢?讨论水、土壤、植物之部的关系?

6、根据以上事实,引导学生分析黄河流经的地方是什么样的?找出黄河中下游水发黄的砂因。

7、在本课结束时,布置调查和搜集资料,了解周围的土壤受破坏的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拓展活动做准备。

保护土壤

一、活动目标

1、能调查周围土壤遭到破坏的原因,并做好记录。

2、意识到保护我国土壤资源的重要性。

3、联系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一条保护土壤、防止水土壤流失的建议。

二、教学过程

1、教师课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开展调查的实际情况,安排本课的教学方式和具体过程。

2、在课室开一个展示会,展示学生的调查结果和收集到的图片、文字等资实,对学生搜集到的音像资料,可以有选择地播放给学生看。对学生的调查活动,要给与积极的评价,做得好的重点表扬,做得一般的也要鼓励。

3、在交流调查结果和搜集资料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提出保护土壤的建议,并以书面形式展示,进行评选。对于那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可以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

教学后记:

通过模拟实验学生认识了自然界水土流失的现象,并通过分析知道黄河水中携带大量泥沙的原因。通过调查土壤受到破坏的拓展活动,鼓励学生提出保护土壤的建议。

第八课 水

课时安排:

建议用3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的教学;第三课时完成拓展部分的教学。

一、活动目标

1、能够用五种感官综合感知水的基本物理性质。

2、能够把观察到的现象实事培育是地记录下来。

3、愿意将自己的发现与同学交流。

4、能具体说出水有哪些基本物理性质。

二、教学过程

1、活动开始,教师可简单提一引些活动要求,如:小组内要分工合作,充分利用眼、耳、鼻、舌、手等感官,想的方法要多,记录要真实等。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可启发学生尽可能用与其他人不同的方法观察,不要直接教具体方法。当学生无从下手时,可让学生参考教材中的插图。

2、教师指导学生往塑料袋内灌水,感知水会流动,无固定形状的性质;通过将水和牛奶、石头比较,引导学生感知水是无色的、会流动的;通过把手放到水槽中,一方面感知水是透明的,另一方面提示学生直接用手去抓水、捧水;尝味道时,要用舌的前部,注意提醒学生对不知道的东西不能随便尝。

3、教材中未涉及到的闻气味、听声音的方法,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活动情况给予启发和指导。

4、学生活动时,切忌由教师带着学生按一看、二闻、三尝的顺序一步一步操作。具体观察方法的指导,可在组织讨论时给学生一些启发。

5、活动1结束后,可安排学生课后围绕水与生命的关系开展调查。

水和生命

一、活动目标

1、能意识到水与生物的密切关系。

2、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对于水与生命脉关系的不同看法。

3、大胆想像没有水的世界会是怎样的。

二、教学过程

1、课前应先让学生做一些有关水与生命的调查,如询问家长、查阅资料、搜集图片等。

2、一般分为4人一组,活动时间为一课时。

3、活动时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填写教材上的关系图。然后,通过交流将关系图填写得更充实,引导学生发现水与生命之间既有直接的关系,又有间接的关系。最且,让学生充分展开想像,讨论“如果没有水,我们的生活和周围环境会变成什么样?”

4、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可展示学生和教师搜集到的相关图片,如:干旱地区龟裂的土地、枯黄的庄稼,湿润地区繁茂的植被、优美的风光。如果的条件,还可以播放一些的关水与生命的影像资料片。

5、讨论结束后,可启发学生根据已有的信息,画一幅以“没有水的世界”为题的想像画,或写一篇同样题材的短文。

榨果汁

一、活动目标

1、能完成解剖、挤汁等基七的操作活动。

2、能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说明水与植物的密切关系。

二、教学过程

3、一般可四人一组,活动总时间为一课时,也可安排学生在家里完成。

4、教师可引导学生用更多的材料和方法来开展榨果汁的活动。

5、如有条件,可利用天平来分别比较几种不同的果实或茎叶在榨取前后水分和残渣的质量。质量的变化可以反映植物含水量的多少。

教学后记:

本课以学生熟悉的水为探究对象,继续培养学生用感官认识事物的能力,以及选择问题、搜集整理信息、设计实验及简单制作等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理解水与生命的关系。

第九课 浮与沉

课时安排

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和活动3的教学。

物体的浮与沉

一、活动目标

1、能对由常风材料制成的物体的沉浮进行预测。

2、能利用实验的方法判断物体的沉浮。

3、能根据沉浮状态对物体进行分类。

二、教学过程

1、活动可4人一组,合作进行。

2、在本课导入部分,引导学生对照插图说说“哪些物体会浮起来”,“哪些物体会沉下去”,以唤起学生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在学生回答正确或对答案产生争议时,可自然开始本次活动。

3、学生预测某物体的沉浮特点时,如棉花、海绵、小瓶(有盖与无盖)、废纸等,如果有争议,教师应鼓励学生说出预测的根据,再让学生根据预测将材料在实验桌上分门别类地摆开。

4、指导学生实验时,一定要强调操作方法,如轻轻地将材料贴近水面后再放入水中,每次放一种材料,注意观察实验中出现的现象等。

A)教师在巡视的时候,可根据各组实验情况,适时提出一些有关沉浮原理的问题,如:是不是所有能浮在水上的物体都比沉下去的物体小?为什么有的物体能浮在水上,有的却要沉下去?

B)可以边实验边记录,也可以在实验结束后集中记录。如材料较多,可以给物体编号,记录时只记某物体的号码即可。

C)活动结束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分析预测是否正确,并初步体会实验的重要性。

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一、活动目标

1、能选择一个恰当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制订简单的究计划。

2、能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改变物体沉浮。

3、能意识到把大家的意见综合在一起往往是最好的结果。

二、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选择问题,燕自由结组。教师要对学生选择的问题做个简单的统计,明确各组的任务。

2、实验前先要设计好实验方案,每次尝试都可作为一种方法记录下来。

3、交流时,要指导学生说清过程和结果(即说清楚实验步骤和看到的现象),更要启发学生说清从失败到成功的实验过程。

4、可让学生用刚获得的经验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设计打捞沉船的方案、推测潜水艇的沉浮原理等。

感受浮力

一、活动目标

1、能用不同方法感受到浮力的存在。

2、能说出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

3、能举例说明浮力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过程

1、分成4人一组。

2、在上一活动的基础上自然进行。例如,学生交流时可能会提到:“我把瓶子向下按,有顶手的感觉”;“橡皮泥在水里变轻了”等现象。教师可适时提示其他同学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受,从而开始本活动。

3、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按顺序认真体验1—2次,要轻轻往下按物体,再慢慢将手抬起。

4、活动后可引导学生具体谈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的感觉,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过类似的感觉。如果学生始终没提到过浮力这个概念,此时要告诉学生,在水中感觉到的那种往上顶手的力,科学上称为浮力。

5、活动结束后,可引导学生在插图的启发下,举一些日常生产生活中和浮力有关的实例。如:船、游泳圈、救生衣、救生衣、淘米、煮饺子等。

教学后记:

学生以有的日常生活的基础上,判断“物体的浮沉”、“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感受浮力”这三项逐层递进的活动。学生认识浮沉现象,对浮力有一种切身的感受。

第十课 流动的水 课时安排:

建议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和活动2中的制作小水轮,部分。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研究如何使小水轮转得更快,并完成拓展活动。

感受流水和静水

一、活动目标:

1、能亲身体验到流水的力量。

2、能用文学语言描述自然界中不同水体的美丽。

二、活动过程: 1、4人一组开展活动。

2、首先组织学生观察教材引入部分的4幅插图。让学生发现在自然界的水体中,有的水平如镜,有的奔腾咆哮,蕴藏着巨大的力量。进而让学生实际去感受这种力量。

3、让学生通过控制烧杯的高低和水量,反复体验流水的力量。体验静水和流水可交*进行。,4、鼓励学生利用现有材料模拟海浪、瀑布的状态,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在充分活动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让小水轮转起来

一、活动目标:

1、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工合作制作一个供实验用的小水轮。

2、能想出2种以上让小水轮转得更快的方法。

二、活动过程: 1、4人一组开展活动。

2、制作小水轮是学生学习科学课以来的第一次较完整的制作活动,在教学中尽量帮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感觉。

3、怎样让水轮转得快是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绝好机会,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自己尝试并判断方法的可行性,自己比较哪种方法更好些,教学中不要带着学生齐步走。

4、交流时,注意启发学生倾听其他小组的意见,虚心学习更好的方法。对那些能力较强的学生,可尝试让他们对想到的方法进行归纳。

制作小水轮的第一种方法:

1、把水轮图样放在塑料片上,在片上刻一个与水轮图样完全相同的圆圈。

2、沿着所画线往下剪。

3、老师帮忙在中心处打一孔。

4、把吸管插入轮中心。调整叶片,使轮的每一个叶片都能转动接水。

5、把竹扦插入吸管。

6、把插上了竹扦的轮子放在水流下面,看是否转动灵活。

制作小水轮的第二种方法:

1、模仿教材拓展部分的水轮插图。

2、切一段萝卜,周围插上几片较硬的材料(牙膏皮、剪开的塑料瓶壁),沿萝卜中心插一根自行车辐条。

3、将西瓜皮削成圆形,沿周边刻开几个缺口,中心插上自行车辐条。

评价建议

利用以下问题对学生进行评价:

1、你会制作小水轮了吗?

2、你是怎样让小水轮转起来的?

3、水流很急时水轮转得怎样?

4、水流很慢时水轮转得怎样?

5、你知道哪些利用流水的例子?

流水能帮助我们做什么

一、活动目标:

能举例说出水的力量对人既有有益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

二、活动过程:

1、在活动2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哪些地方可以利用流水的力量。

2、让学生结合图片说说“流水的力量能帮助我们做什么,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除生产方面的内容外,还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哪些体育项目与流水有关,如:游泳、划船、冲浪、漂流、钓鱼等。

3、教师还可补充一些相关资料,能结合当前或当地的实际更好。如: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进展情况、各类媒体的相关报道等。

教学后记:通过活动,学生亲身体验到流水是有力量。

第十一课 节约用水 课时安排:

活动安排:用2课时完成。

海水和淡水

一、活动目标:

1、能举例说出常见的信息资料的表现形式。

2、能尝试用填图和填表格的形式整理已知数据。

3、能概述水资源的分布情况。

4、能提出一些合理使用水资源的建议。

二、活动过程:

1、4人一组开展活动。

2、活动前先组织学生讨论:地球表面是水多还是陆地多,讨论时引导学牛对自己的看法尽可能说出自己的依据。

3、要求学生在读懂资料的基础上,用彩笔将海水、冰、可利用淡水的份数在坐标图上表示出来。注意启发学生思考“多一点”和“不足”应怎么表示。

4、告诉学生“科学在线”内的圆形统计图也是数据整理的一种方法。

5、在使用教材上资料的过程中,适时地利用师生共同准备的相关资料作补充。

6、学生对水资源的现状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后,再让学生进行如何合理地利用水资源的讨论,鼓励学生把本组的建议记录下来。

评价建议

关注学生用颜色填涂表格是否正确,提出的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建

议是否可行。

家庭用水调查

一、活动目标

I、能举例说出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

2、能实事求是地进行科学调查。

3、能提出一些节约用水的措施。

活动

1、调查活动由学生在课前分头进行,约需2——3天,可请家长帮忙。

2、学生讨论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量不浪费水。如刷牙时关上水龙头等。

3、教师可结合学校所在地区的具体情况调整调查表的内容。统计家庭用水量,并计算人均用水量

一、活动目标

1、能坚持6个月调查家庭用水量。

2、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实施建议

1、课上要用一定的时间教给学生怎样认读水表,简要介绍记录表中各栏目的内容。

2、教师要定期关注学生的调查情况,下一个学期要安排时间总结。

3、农村不用水表的地区,教师可灵活布置其他内容的长期调查活动,能达到活动目标即可。

调查周围浪费水的现象

一、活动目标

1、能从日常生活中选择要研究的问题。

2、体验数据在调查中的重要作用。

3、树立节约用水意识。

实施建议

1、可在活动2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列举更多的浪费水的现象,提出若干可调查的专题,每组学生选择一个调查专题,各组尽量不重复。

2、设计调查计划时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调查。

3、完成调查后,要及时组织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将调查结果和建议送交有关部门。

可供调查的专题:(1)学校水龙头漏水情况;(2)农田

灌溉问题;(3)公厕冲水情况;(4)玩水游戏。教学后记:学生能切合实际举例说出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并能提出一些节约用水的措施。

第十二课 认识空气

课时安排

本课教学可分2课时进行。建议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和活动2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活动3的教学。

找空气

一、活动目标

1、能用不同的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2、能独立用正确的方法收集空气。

3、能举例说明空气对我们生存的重要性。

二、活动过程:

1、活动从问题开始,提出“哪里有空气?’’的问题导人本活动。学生可采用的找空气的方法有:用塑料袋装空气、直接觉察空气、将粉笔或土块放进水中观察粉笔或土块中冒出的空气。除此之外,还应导学生想出更多的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2、活动后,应让学生认识到:地球表面到处都有空气,空气是确实存在的,人是可以感觉到的。

比较空气和水

一、活动目标

1、能用各种感官从颜色、气味、味道等方面比较水和空气的异同点。

2、能正确地用语言描述空气的基本物理性质。

二、活动过程:

1、空气与水具有许多相同的基本物理性质,在水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用感官认识水,了解了水的基本物理性质。

2、观察、比较水和空气的相同点。教师为各组准备一杯清洁的水、每人一根吸管。活动时要求学生按照研究水的方法,从颜色、气味、味道等几个方面观察空气是什么样的,然后再和水比较,找出空气和水的相同点。空气的流动是看不见的,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利用找空气的实验,或依据到处都有空气的事实推理,认识空气的流动。

3、活动后,应让学生认识到:空气是无颜色、无味道、无气味、透明的气体。它和水都具有无颜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性质。水是液体,空气是气体。

注意:空气(气体)与水(液体)的不同,只要求学生凭生活经验能从感官上区分即可。教学时不要在“气体”、“液体”的定义上纠缠不放。

空气占据空间吗?

一、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按正确的方法设计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

2、能感受到与小组同学共同设计实验方案的好处。

二、活动过程:

1、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是进一步证明空气存在的探究活动。这一研究内容既有利于训练学生提出假设的能力,又有利于训练学生设计实验的探究能力。教学时一定要组织学生经独立思考后再提出自己的假设。

2、研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教学应从水占据空间的实验开始,实验中应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水占据了烧杯里的空间;钩码进入烧杯以后,水让出了一部分空间,让出空间的水流出了烧杯。

3、组织学生对空气是否占据空间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并对假设正确与否进行预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提出两种不同的预测,并讨论。讨论过程还可以为设计实验打下基础。教材中实验设计提示的目的是启发学生从水的实验类推。

4、学生提出假设之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设计实验,设计实验时学生可依托教师提供的材料想自己的办法。设计实验的思维过程可提示学生首先考虑把空气装在什么容器里?用什么方法验证空气占据了容器的空间?

5、实验时,教师应指导学生观察清楚实验的过程和实验的现象,并思考实验的结论。

6、实验后,应组织学生描述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为填写实验报告打下基础。实验报告虽然文字量少,但内容和格式一定要规范。

7、对实验结果或现象的解释和交流过程,是探究学习的重要过程。但本课不做重点训练,如教学时间允许可做简单的交流。

8、实验报告书写之前,不妨先组织小组讨论,在学生口头修改了表述句子的基础上,再动笔填写。

教学后记:学生通过动手,用不同的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并能举例说明空气对我们生存的重要性。

第十三课 风 课时安排: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和活动2的制作部分: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的实验,进行分析,不讨论人类对风的利用。

让我们来感受风的力量

一、活动目标:

1、感受到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2、感受到风有力量。

二、活动过程:

1、本活动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4人一组。

2、建议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感受空气的流动。

3、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想办法去感知空气的流动,不要约束学生仅仅按教材提供的方法进行活动。可以有两类方式使人感受到空气的流动:一是通过皮肤直接感受空气的流动;二是通过观察被风吹动的物体来感知空气的流动。

做风车模型

一、活动目标

1、能按图示制作出可正常运转的风车模型。

2、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能体会到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

3、能用自制的模型证明风有力量。

4、能举例说出风有力量,以及人类能利用风的力量做事情。

5、能坚持较长时间地观察并记录风力的情况。

二、活动过程:

1、引导学生观察风车提水图,初步了解人利用风力提水的基本原理和风车的基本构造。

2、引导学生进行分组活动,观察风车模型图、分析模型的构造,并提出自己制作风车的方案(画图、确定打孔位置)。教师应注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能力,独立制作。应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设计制作风车模型。

3、组织各组学生通过分工与合作制作风车。在每一小组内,先由每人完成一个部件,然后照图将各人制作的部件组装成风车模型,通过调试使风车转动灵活。在第一课时结束时,各小组应合作完成风车的制作,并对风车进行初步调试。

4、(第二课时)引导学生利用在前一节课制作的风车模型做实验,在小组之间进行比赛,看看谁的风车提起的物体最重。

5、在比赛的基础上,引导各小组分析本组和其他组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组织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6、关于人对风力的利用,教师可组织学生在教材上的三幅图的启发下,说一说自己了解的关于人利用风力的具体事例。

教学后记:通过活动学生感受到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感受到风有力量。

第十四课 纸飞翼

一、活动目标:

1、能用不同的放法控制条件进行实验。

2、能使用自己的方法进性定量

二、活动过程:

1、按图纸尺寸每组制作一个飞翼,教师指到要细,不要在制作上花费过多时间。

2、作好飞翼在空中停留时间的实验,记录并计算平均值。

3、提出影响飞翼再空中停留时间长短的因素。

4、按自己提出的因素逐个改造飞翼并做实验,记录结果并计算平均值。

5、实验时应指导学生注意把握:

(1)每次只能改变纸飞翼的一个条件。

(2)每次实验时,下降的起始高度都应一样。(3)每次实验时,即使方法都应一样。计时可采用秒表、手表计时,也可以采用摆捶计时,还可以采用等计时。实验时,教室内可播放节拍较强的音乐,帮助学生准确计时。

(4)教师不要过分强调计时的准确性和计时求平均数的实验过程,重要的是要学生学习体验一种科学的方法。

三、活动目标:

对学生再这实验中的学习水平,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1、是否会做纸飞翼的对比实验。

(1)知道对比实验,但如何控制对比实验的条件不太清楚。(2)知道如何控制对比实验的条件(3)实验操作较准确。

2、是否知道影响纸飞翼下降快慢的主要因素。(4)飞翼的翼面大小(5)飞翼的质量。

降落伞的研究

一、活动目标:

1、能用不同的方式控制实验的条件,进行实验。

2、能客观的看待实验现象。

3、能举例说明下降物体的下落速度与质量大小的关系。

二、活动过程:

1、制作一个降落伞。

2、测量降落伞再空中停留的时间。

3、模仿纸飞翼的研究方法和过程。按教材中的提示,选择一个问题或几个问题进行对立研究。学生还可以独立提出新的问题进行研究。

4、研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交流。教学后记:能过活动学生了解到影响纸飞翼下降快慢的主要因素和飞翼的翼面大小、飞翼的质量等因数有关。

第十五课 食物的营养

一、活动目标:

1、能通过食品包装上的有关说明,收集食物营养的信息。

2、能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并进行简单分析。

3、愿意与小组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4、能倾听家长的意见,共同制定营养合理的食谱。

5、能举例说明人类需要那些营养及其来源。

课时安排:用2-3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第三课时完成拓展活动。1选择一日三餐的食物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合理的营养需要选择一日三餐的食物。

2、能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选择食物的理由。

活动过程:

1、由问题导入,让学生想象中吃了多少种不同的食物?让学生从四组食物中根据自己的理由选择一日三查的食物,并且填或画在对应的栏中。

2、与小组同学说说自己所选的理由。教师不必评价学生所选食物是否合理,但有必要帮助学生理解所吃的食物被分别归到四组食物中去。

3、教师可将图中的食物自制成食物卡片,共学生选择。

4、解食物中营养的成分

一、活动目标

1、能正确的阅读表有营养成分的食物标签,并进行简单分析和记录。

2、能说出几种常见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二、活动过程:

1、次活动的重点是帮助学生通过收集、阅读食物标签或包装纸上印制的内容,学习收集分析信息资料的方法和过程,让学生阅读食品包装纸上应制的内容能了解食物中所含的营养

2、教材中选取了利用分析食品标签了解营养成分的方法,鼓励学生想出更多办法来研究,并列出研究计划试一试。可组织学生对收集到标签进行分,找出标有营养成分的标签,仔细阅读,并进行记录。可先有个人完成,再小组讨论后共同完善记录表。

3、再填完记录表后,可引导学生对记录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并围饶教材中的问题

4、将大家研究过的食品标签或包装汇集粘贴在一张大纸上或板报上,可下课完成。

设计营养合理的食谱

一、活动目标:

1、能与家长共同协商,结合所里解的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合理饮食的知识,设计营养合理的食谱。

2、能对其他同学的设计进行评议。

3、能举例说明“不调食:的重要性。

二、活动过程:

1、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

2、可由问题引入,引导学生阅读科学再线中有关维生素及合理饮食的秘决,思考并回答导入时提出的问题。

3、结合所了解的食物营养成分及合理饮食的秘决,参考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设计出对自己来说营养合理的食谱,并及可能落实在今后的生活中。

4、小组同学对各自的设计互相评价,看看谁的设计更合理;并与自己再活动1中选择的食物相比较,看看哪次更合理。

5、建议教师将科学再线及相关的内容制成课件,并让学生能够 通过计算机进行查阅。

6、学生每人选择一道菜或一种面食,回家看看家长是如何煮的,仔细观察加工步骤、用到的橱具等。

教学后记:

1、学生能正确的阅读表有营养成分的食物标签,并进行简单分析和记录。

2、能够说出几种常见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第十六课 食品的加工

活动目标:

1、能将搜集到的同一种食品的各种包装按照自己制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2、能设计一种新的食品,并能想别人介绍自己设计的新食品。

课时安排:

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

1、拓展活动1几拓展活动2的部分内容;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

帮助牛奶上餐桌

一、活动目标:

1、能描述牛奶加工、运输等过程,并说明再这些过程中用到了那些技术和设备。

2、能认识到家庭亨饪也是食品加工的一种形式。

二、活动过程:

1、问题导入:我们每天吃到许多食物,多数食物是经过加工后使用的,那么食品是怎样被加工的,又是如何保鲜的?学生可能没有关注过,有的同学甚至认为牛奶是从楼下的牛奶箱中来的。

2、组织学生观察牛奶加工和运输过程 图或卡片,分析每副图的内容,并将这些图的正确顺序排列出来。

3、可引导小组同学进行讨论,说说那些人在为我们能喝道纯净的牛奶而忙碌,以及牛奶的加工和运输过程中会用到那些技术和设备。描述一道常吃的菜是怎样制作的

一、活动目标:

1、能认识到家庭亨饪也是食品加工的一种形式。

2、观察并能记录一种食物的亨饪过程。

3、能具体说出一些橱具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二、活动过程:

1、上节课已经让学生回家观察家长做饭的过程,并注意纪录加工步骤以及用到的橱具等,并能说出这些橱具给我们带来得便利。

2、建议播放一段食品亨饪的录象片,让学生仔细观看,然后进行讨论并完成记录表中。

3、如果有时间,可让学生围绕记录结果开展交流。a)收集一种食品的包装

活动目标:

1、能说出食品包装也是食品加工过程的一个环节

2、感受食品包装技术包括材料选用在不断变化。

3、能自定标准,对各种包装进行简单分类。

活动过程:

1、可由教师展示自己收集的食品包装,启发学生模仿教师的办法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食品,收集他的各种包装。

2、鼓励学生自定标准对收集到的各种包装进行简单分类,如按袋装、简装、品装;按纸、朔料、玻璃等包装,并用旧像册或集邮册或厚书加以保存;可以选一两样贴在书上。b)设计新食品

活动目标:

1、关注科学家研制的新食品。

2、模仿科学家的工作,大胆想象,发挥创造力,自己设计新食品。

3、能用语言、图表等表述自己设计的新食品。

4、能倾听和尊重同学对自己的设计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活动过程:

1、教师可以播放有关强化食品、太空食品、转基因食品、速容食品、方便食品等录象片,或用彩色挂图的形式绘声绘色的介绍上述新食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家的工作。

2、鼓励学生按教材中的提示,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设计新食品,并完成设计表中的内容。这属于“头脑风暴”类的活动,学生可以创所预言,大胆设想,但要明确自己的设计目的、新食品的特点等。

3、以“我设计的新食品”为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在班上组织一次小讲演,并征求同学门的意见,如有必要可改进自己的设计。

4、将全班的设计展示再楼道或壁报上。

5、转基因食品的原理不必要求学生理解,教师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让学生了解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

教学后记:

1、通过学习学生能认识到家庭亨饪也是食品加工的一种形式。

2、通过学习学生能用语言、图表等表述自己设计的新食品。

第十七课 保持健康

活动目标:

1、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出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标准。

2、能用语言、文字、图表等方式表述自己制定的作息时间表。

3、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

4、能举例说明那些饮食和起居习惯能影响人的健康。

5、能举例说明保持身心健康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好处。

课时安排:

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怎样做更健康

活动目标

1、能有根据的提出有利于自己健康的标准。

2、能事实求是的对自己的健康行为作出科学的评价。

3、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

4、能举例说明那些饮食和起居习惯能影响人的健康,5、能举例说明保持身心健康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好处。

活动过程:

1、可以由问题引入,如“吃的好,睡的足,长的胖,就算健康吗?”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2、引导学生回想前面单元所学的内容,通过小组讨论,共同提出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标准,并进行自我评价。

3、引导小组同学继续讨论今后应该如何作才能更有利于健康。

4、评价学生的重点不在睡得的☆多,而在于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应注意表扬、鼓励那些现在得☆不多,但打算今后努力去做的同学。

我的作息时间表 活动目标

1、能实是求事地对自己不符合健康要求的生活习惯作出评价。

2、能结合如何做更健康的内容制定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3、能倾听和尊重同学及家长对自己制定的作息时间表提出意见和建仪。活动过程:

1、教师可以播放有关强化食品、太空食品、转基因食品、速溶食品、方便食品、特殊食品等的录象片,或有彩色挂图的形式绘声绘色的介绍上述食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家的工作。

2、鼓励学生按教材中的提示,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设计新食品,并完成设计表中的内容。明确自己的设计目的、新食品的特点等。

3、以“我设计的新食品”为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在班上组织一次小讲演,并征求同学们的意见,如有必要可改进自己的设计。

4、将全班的设计展示在壁报上。

5、转基因食品的原理不必要求学生理解,教师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让学生了解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

上一篇:电影进社区下一篇:让理想起航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