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真题(精选5篇)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5小题,共70.0分)
读图“美丽中国漫画图”,完成1-2题
1.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最合适的是()
A.移植大树、古树,快速绿化城市 B.全面禁用煤炭,确保蓝天白云 C.净化水质、实施休渔制度 A.桂 B.鲁 C.黑 D.藏
D.生活中多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
2.“苹果大丰收,农民收入高”,下列最适宜苹果种植的省级行政单位简称是()
【答案】1.C 2.B 【解析】1.近期一些地方为追求城市绿化,移植大树进城,由于存在移植成活率低、生物多样性被破坏及人力物力浪费等问题;全面禁用煤炭,确保蓝天白云,做法太极端,不可取;生活中多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浪费资源,不可取;而净化水质、实施休渔制度,保护了自然资源,符合建设美丽中国理念。故选C。2.由于苹果属于暖温带水果,是我国北方地区最主要的水果,四个选项中位于暖温带地区的只有山东,山东简称是鲁。故选B。
北京时间2018年5月5日6时32分夏威夷群岛发生了6.9级地震,并伴随着火山喷发读图“夏威夷群岛局部图”,完成3-4题。
3.地震发生时,夏威夷群岛(西十区)的区时是()A.5日12时32分
B.4日12时32分 C.5日0时32分
D.4日0时32分
4.夏威夷群岛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游客来到这里可以欣赏到()①峡湾景观 ②海滨风光 ③极昼极夜 ④火山地貌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3.B 4.C 【解析】3.夏威夷群岛位于西十区,与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相差18个时区,也就是相差18个小时,按照东加西减的原则,当北京(东八区)为2018年5月5日6时32分,则夏威夷群岛(西十区)为2018年5月4日12时32分。故选B。4.夏威夷群岛位于大洋洲,该地区有海滨风光和和火山地貌景观,图中所示夏威夷群岛位于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无极昼极夜现象。故选C。
读图“两极地区示意图”,完成5-6题。
5.我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位于南极中山站的方向是()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
6.北极地区极昼范围扩大期间,太阳直射点()A.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向南移动 【答案】5.D 6.B 【解析】5.中山站的经纬度是(69°22′S、76°22′E),黄河站的经纬度是(78°55′N、11°56′E)。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黄河站位于中山站的西北方向。故选D。6.当北极地区极昼范围扩大的时候,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北移动。故选B。
图1“日本本州岛局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甲、乙为海洋;图2是著名的“雪墙公路”景观图(公路两侧积雪高达20米)。读图完成7-8题。B.在北半球,向北移动
D.在南半球,向北移动
7.形成“雪墙公路”的水汽来源及风向组合正确的是()A.甲海洋一东南风 C.乙海洋一东南风 B.甲海洋一西北风 D.乙海洋一西北风
8.“雪墙公路”景观最可能位于等高线地形图中的位置是()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7.D 8.C 【解析】7.读图可知,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是一个群岛国家;亚洲冬季刮西北风,来自于乙日本海,使得日本山地的迎风坡降雪多,冬季形成了“雪墙公路”。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8.读材料可知,景观图1中的“雪墙公路”道路两侧积雪高达20米,说明此地降雪多,应该为山地的迎风坡,读图2,根据经纬度判断此地为日本的西北部,冬季盛行西北风,④地地势平坦,抬升作用不明显,降水少,A错;②地距海远,①地为山地的背风坡,因此两地降水少,CD错;③地为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C对。故选C。
读图“世界某地区图”,完成9-10题。
9.图示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有()A.咖啡、玉米 B.小麦、棉花
C.水稻、甘蔗 D.天然橡胶、油棕
10.通过图示海峡输往日本的主要能源是()A.铁矿 B.煤炭 C.锡矿 D.石油 【答案】9.D 10.D 【解析】9.读图可知,该区域为东南亚地区;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10.通过马六甲海峡日本从中东地区进口的能源是石油,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故选D。
读“某地天气资料表”,完成11-12题。
11.该地7月31日的天气状况是()
A.大雨转中雨 B.中雨转小雨 C.小雨转阴
D.小雨转多云
12.7月29日至30日市民外出应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防晒 B.防风 C.防雨 D.防雷电
【答案】11.C 12.A 【解析】11.读图可知,该地7月31日的天气状况是小雨转阴,南风4-5级。故选C。12.读图可知,7月29日至30日为雷雨、大雨、中雨天气,东北风较大,市民外出应采取的措施包括防风、防雨、防雷电,不包括防晒。故选A。
读图1“南亚冬季等温线分布图”和图2“南亚地形分布图”,完成13-14题。
13.图示地区等温线分布特点及成因,叙述正确的是()A.北部密集--地势起伏大
B.中部与纬线平行--海陆位置影响 C.南部向南凸出--该季节陆地气温高
D.自南向北递减--西南季风影响
14.有关南亚城市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卡拉奇位于恒河三角洲 B.孟买位于孟加拉湾沿岸
C.班加罗尔位于德干高原 D.加尔各答位于印度河平原【答案】13.A 14.C 【解析】13.图示地区北部是喜马拉雅山,受地形地势影响,气候垂直变化明显,等温线密集,故符合题意;图示地区中部与纬线平行--受纬度因素的影响,故不符合题意;图示地区南部向南凸出--同纬度地区该季节海洋气温高,故不符合题意;图示气温自南向北递减--纬度因素影响,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14.读图可知:卡拉奇位于印度河平原,A错误;孟买位于阿拉伯海沿岸,B错误;班加罗尔位于德干高原,C正确;加尔各答位于恒河三角洲,D错误。故选C。
读图“法国简图”,完成15-16题。
15.关于法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本初子午线穿过西部,地跨东西两半球 B.大部分位于高纬度地区
C.东南、西南分别与西班牙、意大利接壤 D.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16.受原料产地影响,葡萄酒厂应建在()A.洛林高原 B.巴黎盆地 C.地中海沿岸 D.英吉利海峡沿岸 【答案】15.D 16.C
【解析】15.本初子午线不穿过法国,法国位于东半球,A错误;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30-60°),B错误;东南、西南分别与意大利、西班牙接壤,C错误;法国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D正确。故选D。16.C 16.地中海沿岸地区,夏季气温高,降水少。在植物生长旺盛的季节,光照非常充足。因此,这里种植的葡萄质地优良,糖分含量较高,为葡萄酒酿造提供了优质原料。优质的原料,加上独特的生产工艺,悠久的生产历史,使法国葡萄酒行销世界各地。故选C。
读图1“沪宁杭工业基地图”和图2“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图”,完成17-18题。
17.图示两基地发展工业共同的优势条件是()
①沿海、沿铁路,交通便利 ②能源丰富,靠近原料产地 ③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落后 ④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广阔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8.上海的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深圳的华为、腾讯等企业高速发展。影响这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最主要条件是()A.丰富的资源 B.广阔的市场 【答案】17.C 18.D
C.工业基础好
D.科技和人才 【解析】17.两工业基地在发展工业方面的优势是:沿海、沿铁路、交通便利;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广。故C符合题意。故选C。18.影响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最主要的条件是科技和人才,我国高科技发展最早的是北京中关村。故选D。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藓属于小型的绿色植物,喜欢潮湿环境。生长在岩石上的苔藓有利于促成表层土的生成,对治理石漠化具有重要作用。据此完成19-20题。19.如图所示四个地区中,最不适合苔藓生长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藓属于小型的绿色植物,喜欢湖湿环境。生长在岩石上的苔藓有利于促成表层土的生成,对治理石漠化具有重要作用。,据此完成19-20题。我国云贵高原石漠化现象严重,其自然原因有()
①土层薄,山高坡陡 ②破坏陡坡苔藓 ③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④过度开垦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19.D 20.A 【解析】19.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可知苔藓属于小型的绿色植物,喜欢潮湿的环境,所以四图中最不适合苔藓生长的是④沙漠地带。故选D。20.云贵高原石灰岩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山高坡陡,由于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而出现石漠化现象。每逢暴雨,有些地区还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依据题意。故选A。
读图“我国西北某荒漠化地区的年等降水量线图”,完成21-22题。
21.图示地区出现⑤地植被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充足 B.水源充足 C.降水丰富 D.光照充足 22.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荒漠化措施最可行的是()A.全部种树 B.①地种硬叶林 C.②地种草
D.③地种阔叶林
【答案】21.B 22.C
【解析】21.从图上的降水情况来分析,该地应该是我国西北地区,图中荒漠中出现了⑤草原,应该是该地水源充足,如高山冰雪融水。故选B。22.依据我国西北地区植被的分布情况(自东向西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以及图中①②③④各地降水分布情况分析得出:①地对应的是草地,②③对应的是荒漠草原,④地对应的是荒漠。那么治理荒漠化的措施是:①②③地可以种草,④地降水稀少,植被难以成活。故选C。
马铃薯又名土豆,原产地位于南美洲西部安第斯山区海拔高于3000米的地区。东北地区是我国马铃薯的主产区。完成23-24题。
23.据材料判断,影响马铃薯生长最主要的条件是()
A.丰富的水源 B.肥沃的黑土 C.温凉的气候 D.平坦的地形 24.仅考虑自然条件,华北平原最适宜马铃薯生长的时间是()A.11、12、1月 B.3、4、5月 【答案】23.C 24.C
C.6、7、8月
D.7、8、9月
【解析】23.据题干中的描述可得影响马铃薯生长最主要的条件是温凉的气候,安第斯山脉由于海拔高,气温较温凉,东北地区由于纬度较低,气候比较温凉。故选C。24.华北平原地处暖温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最适宜马铃薯的生长;故C符合题意。故选C。
读图“北京市简图及气候资料图”,完成25-26题。
25.关于北京市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众多,多自东南流向西北 B.北有西北一东南走向的燕山山脉 C.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D.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季节变化小 26.下列属于北京特色文化的是()A.四合院
京剧 C.高脚屋
孔雀舞 【答案】25.C 26.A
【解析】25.北京市的地势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其河流大多自西北流向东南,故A错误;燕山属于东西走向的山脉,故B错误;北京市的植被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故C正确;北京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温较差大,降水季节变化大,故D错误。故选C。26.北京位于北方地区,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选项中属于北京的文化特色是四合院和京剧。故选A。
读图“我国四种新能源主要分布示意图”,完成27-28题。B.窑洞
腰鼓
D.碉房
锅庄舞
27.据新能源分布的特点,图中符号与所表示的新能源对应正确的是()A.-地热能 B.-核能
C.-风能
D.-太阳l能
28.图中表示的新能源在西藏广泛分布的原因是()
①气温的日较差小 ②海拔高,光照强 ③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④气温年较差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27.C 28.B 【解析】27.读图可知,是太阳能,是地热能,是风能,是核能。故选C。28.图中表示太阳能,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主要是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含有的尘埃量较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所以太阳能丰富。故选B。
我国台湾省的兰屿岛,至今保留着一种传统的“地窖式”民居,房屋主体位于地下1.5-2米处,屋顶仅高出地面0.5米,用铁皮覆盖,极具特色。读图1“台湾岛图”和图2“海南岛图”,完成29-30题。
29.兰屿岛上“地窖式”民居最主要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A.地震 B.寒潮 C.旱灾 D.台风
30.海南岛的热带经济作物比台湾岛产量大、质量优,主要原因是海南岛()①纬度低,热量丰富 ②全年多雨 ③热带气候面积大 ④火山灰土壤肥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29.D 30.C
【解析】29.台风在中国登陆的台风平均每年有6~8次,主要影响中国东部沿海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兰屿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岛上“地窖式”民居最主要防御的自然灾害是台风。根据题意。故选D。30.读图可知,海南岛全部位于热带,而台湾岛的南部地区位于热带。海南岛的热带经济作物比台湾岛产量大、质量优,主要原因是海南岛纬度低,热量丰富,热带气候面积大。故选C。
当一个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就意味着该地区进入人口老龄化,读图“我国某省1953-2015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变化折线图”,完成31-32题。
31.该省步入人口老龄化的时间大致在()A.1982年 B.1990年
C.2000年
D.2010年
32.应对人口老龄化产生的问题,目前我国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①健全养老保障体系 ②适当延迟退休年龄 ③全面放开生育政策 ④鼓励人口流入大城市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31.C 32A
【解析】31.由图可知,在1995年该省≥65岁的人口达6%左右,尚未进入老龄化社会,在2000年该省≥65岁的人口达7%,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故选C。32.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其目的就是为应对当前出现的人口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同时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适当延迟退休年龄,以应对将要出现的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故选A。
资料显示:近三十年来,青岛城区平均气温上升了2℃以上,平均风速减小30%,为了让徐徐清风吹进市区,不被高楼大厦的“围墙”挡在外围,青岛市提出规划八条城市通风廊道。读图“青岛市通风廊道规划示意图”,完成33-35题。
33.城市通风廊道的主要作用是()
①减少风沙天气频率 ②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③减轻大气污染和雾霾 ④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4.图中通风廊道走向规划的主要依据是()
①冬夏季风向 ②水体污染现状 ③地质灾害分布 ④地形地势特点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5.城市通风廊道建设应()A.靠近钢铁厂
B.远离大型公园、绿地
D.降低建筑密度,少建高楼 C.远离主要道路,限制汽车通行
【答案】33.D 34.C 35.D
【解析】33.城市通风廊道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留出一定空间的走廊,以保持或引导天然气流,贯穿高楼大厦密集的城市,以起到改善城市环境的作用。青岛市正研究8条主要的通风廊道(如图)规划,以增强城市通风潜力,减轻大气污染和雾霾,缓解热岛效应。故选D。34.青岛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偏北风(主要是西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主要是东南风)。由青岛市通风廊道规划图可知,青岛市的通风廊道主要是受到了青岛市盛行风向的影响,以及地形地势的影响(图示等高线显示地形特点)。故选C。35.青岛市提出规划八条城市通风廊道,以增强城市通风潜力、缓解热岛效应。对主通风廊道区域严格规划控制建筑物高度和密度、搬迁大型市场、建设公园等。故选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0.0分)36.读图“我国陕西省南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处的地形类型是______。
(2)据图中信息,推断渭河、汉江两河流域之间分水岭的大体走向是______。(3)近些年来,渭河含沙量有所减少。请分析当地可能采取了哪些治理措施。
(4)图中B、C两处有一处是汉江的支流,请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画出此支流,并用箭头标出流向。(5)分析一月份汉中比西安气温偏高的主要原因。
【答案】(1)高原(2)东西走向(3)植树种草、修梯田、打坝淤地等(4)从B处向东南方向画一平滑曲线箭头到汉江干流,见下图
(5)汉中北部有山地减弱冬季风,纬度也比西安低,地处亚热带区域 【解析】(1)图中A处海拔高,等高线稀疏,坡度较小,其地形类型是高原。(2)渭河、汉江两河流域之间分水岭是秦岭,其大体走向是东西走向。(3)近些年来,渭河含沙量有所减少,其治理的措施有植树造林、修建梯田等。(4)河流分布在山谷部位,图中B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是山谷,C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是山脊。(5)一月份汉中比西安气温偏高的主要原因是汉中位于秦岭以南,受山脉的阻挡,冬季风的影响小。
37.读图“南美洲和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两大洲气候特征的共同点是______,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2)据图分别说出两大洲西部沿海地区在气候类型分布上的突出特点。(3)图1中①②两地降水状况,分别对应图中的______和______。
(4)比较两大洲气候类型分布状况,非洲缺少的亚热带气候类型是______。
【答案】(1)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面积广大 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2)南美洲西部气候类型南北狭长分布;非洲以赤道为轴,中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其他气候类型南北对称,呈带状分布。(3)丁 乙(4)亚热带湿润气候 【解析】(1)非洲和南美洲由于纬度低,其气候特征的共同点是都主要位于热带。(2)南美洲和非洲西部沿海地区在气候类型分布上的突出特点是都有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3)图1中①地属于地中海气候,该地夏季少雨,冬季多雨,该地位于南半球,故对应丁图;②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该地终年降水较少,对应乙图。(4)非洲缺少的亚热带气候类型是亚热带湿润气候,该气候主要分布在亚热带的大陆东岸。
38.2018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18次会议在青岛举行,部分成员国分布在亚洲中部地区。读图“亚洲中部地区简图”和“M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区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______。图示甲湖东西狭长,“一半咸水一半淡水”,咸水的一侧是 ______(东、西侧)。(2)20世纪30年代开始,乙湖流域过度开垦,扩大棉田面积,导致该地区出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______ .从生态保护的角度考虑,该流域最适合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是______。
(3)该地区油气丰富,此类能源输送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______,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该运输方式的主要特点是______。
①运量大,运价高 ②机动灵活,适应性强 ③投资大,灵活性差 ④连续性强,损耗少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
(4)图示输油气线路是中亚--中国输油气工程的一部分,说出此工程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答案】(1)干旱 东侧(2)荒漠化(土地沙化等)畜牧业(3)管道 B(4)缓解能源紧张,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等。【解析】(1)该地区为中亚,由于深居内陆距海远,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干旱。图示甲湖东西狭长,“一半咸水一半淡水”,咸水的一侧是东侧,西侧有河流注入。(2)20世纪30年代开始,乙湖流域过度开垦,扩大棉田面积,导致该地区出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湖面缩小。从生态保护的角度考虑,该流域最适合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是节水农业。(3)该地区油气丰富,此类能源输送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管道,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该运输方式的主要特点是:投资大,灵活性差;连续性强,损耗少。(4)图示输油气线路是中亚--中国输油气工程的一部分,此工程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保障了我国的石油安全,与传统海上航线比运输距离更短。
39.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途径。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图“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局部地区图”,该地区北部雨水丰沛,南部光热条件好,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为满足经济发展需要,该地区实施了北水南调工程。
材料二 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东西两侧降水差异大,西侧农牧业发达。澳大利亚政府在此地区修建了东水西调工程,图“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和“沿30°S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1)说出图1所示山脉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分析图1中B地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3)图2“美国西部航拍景观图”,圆圈内为喷灌形成的农田。此类景观分布最多的地区应位于图中的位置______(填A或B)。(4)据图3分析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侧降水少的原因。
(5)东水西调促进了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发展,该国出口的主要农牧产品是______。【答案】(1)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抬升。(2)南部根据纬度判断为地中海气候 特别是夏季降水少,蒸发量大;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需水量大。(3)B(4)位于山地暖湿气流背风坡。(5)羊毛、牛肉、小麦等
【解析】(1)图1所示山脉为落基山脉,其形成的原因: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2)根据材料一,图1中B地水资源短缺的原因:落基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3)图2“美国西部航拍景观图”,圆圈内为喷灌形成的农田,此类景观分布最多的地区应位于图中的位置B处,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储水便于灌溉。(4)据图3分析知,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侧降水少的原因:大分水岭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5)东水西调促进了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发展,该国出口的主要农牧产品是羊毛、小麦等。
40.“茶马古道”是历史上汉藏民族之间茶马互换的贸易通道,主要包括滇藏线、川藏线。读图“茶马古道部分线路图”,完成下列要求。
(1)茶树生长最适宜的温度在18-25℃之间。冬春季抗寒性差,低于5℃时,茶树停止生长;夏季生长期忌干热,高于40℃时容易死亡。据材料说明云南省茶树生长的优势气候条件。(2)说明滇藏线云南段茶马古道基本沿山间谷地分布的主要原因。
(3)茶马古道沿途的横断山区生物物种丰富,据图中信息分析该处物种多样的原因。
(4)图为青藏高原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关系图,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取最适合的项目,将序号填到方框中的甲、乙两处。(每处限选一个)①气温低 ②光热充足 ③太阳能丰富 ④昼夜温差大 ⑤河谷农业 ⑥畜牧业
【答案】(1)云南纬度较低,受冬季风影响较小,冬季温和;夏季因为地处云贵高原,海拔较高,相对凉爽,且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比较湿润。(2)该区域地势起伏大,河谷相对平缓;地势起伏大,高处海拔高,低温缺氧;河谷地带,气候适宜;河谷地带村庄城镇较多,便于经商、补给等。(3)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水热充足;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为动植物提供了多样的栖息环境。(4)甲①
乙⑥
【解析】(1)云南省位于云贵高原上,该省区夏季比较凉爽,冬季比较温和,云南省的昆明有我国的春城之称,适宜茶树生长。(2)滇藏线云南段茶马古道基本沿山间谷地分布的主要原因是山间谷地海拔较低,气温相对较高,风速较小,水资源丰富、地形较平坦。(3)茶马古道沿途的横断山区生物物种丰富,其原因是横断山区地势高低悬殊,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形成一山有四季的景观。(4)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所以气温低,形成高寒草原,该地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主要的牲畜有牦牛等。
41.某中学组织“桥与地理环境”为主题的研学旅行,学生赴河北省赵县赵州桥实地考察,参观当地的“桥梁博物馆”。
实地考察
(1)赵州桥的桥体在大拱两端各有两个小拱(图1),这种匠心独具的设计可以增加桥体的泄洪能力,减轻洪水对桥的冲击力。说出该地区洪水多发的主要气候原因。资料接集
(2)我国地区差异显著,桥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图2所示的廊桥是在降水丰沛地区的桥上加盖廊屋的特殊桥梁,以石头和木材为原料,多就地取材。下列地区廊桥数量相对较多的是______(单选)。A.成都平原
B.珠江三角洲
C.闽浙山区
D.祁连山区(3)黄土高原许多沟谷地区出现了“桥上桥”(在原有桥梁的基础上,后来再建新桥),读图3,说明该地区修建“桥上桥”的主要原因。案例探究
(4)港珠澳大桥连接香港、珠海、澳门,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图4)。该大桥Ⅱ段以海底隧道代替桥梁,其主要原因是______(单选)。A.保障主航道通航能力
B.保障飞机起降安全 C.避免气象灾害的影响
D.减少泥沙淤积
(5)读图5“胶州湾跨海大桥”,简述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建设的重要意义。成果分享
(6)早期建造桥梁多受制于当地自然条件。如我国的赵州桥、廊桥、“桥上桥”主要受地形、气候等条件的影响。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桥梁的建设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已经大为减弱,决定性的因素为______(单选)。
A.国家政策
B.社会经济
C.地形地势
D.天气气候
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1)半命题作文
题目:有( )相伴滋味长
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2)命题作文
题目:你有属于自己的光芒
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生活经历和感悟,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文题解读】
题目一半命题作文的审题关键在“滋味”,这种滋味怎样获得?是相伴产生,感悟所得。什么滋味?亲情、友谊、幸福、快乐、后悔等等,都可以成为感悟的滋味。限于中学生的视界和阅历,考生可以写亲情、友情、师生情等等。构思文章时,要通过补题,展现自己熟悉的某种滋味,确定写作的方向,而选择什么样的素材,则将直接决定着作文立意的高下。另外,此命题要求写成记叙文,写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记叙文的行文特征写作,文体特征要鲜明。
题目二命题作文的关键有两个:一个是“你”,一个是“光芒”。“光芒”原意是向四面八方放射的强烈光线,这里显然是比喻义,即人身上的亮点。“你”是第二人称代词,这里让他人指称自己也是合适的。当然还可以代指人之外的其他事物,如一株小草,一棵大树等等。很明显文题的写作目的是要考生发现自身或他人的亮点,进而能正确评判自己和他人。构思时可以审视自己,发现自己的个性特长,也可以发现他人的长处,在比对中感悟到“每一棵小草都要开花,再微小的星星也要发光”的主题。此文题体裁不限,可以是记叙文,也可以是叙事散文,或是夹叙夹议的文章,只要是符合题意的,考生尽可以各显神通,各展其能。
题目一的写作思路有以下几种:
思路一:与亲情相伴。从这一角度立意,即选取生活中的某一细节,展现与他们在一起的经历,赞颂亲情的博大,进而感悟其滋味的温馨、幸福,值得留恋、回味和珍惜等。
思路二:与友情相伴。从这一角度立意,可以抒写对友谊纯真的赞美,可以写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情谊,也可以写与陌生人之间的相伴,在陪伴中感悟友谊的纯真、生活的和谐和人格的魅力。
思路三:与自然相伴。人类是大自然的一员,与自然相伴,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果,冬有雪,每一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滋味。从这一角度立意,即是要凸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抒写人与自然和谐共赢的美好滋味。
题目二的写作思路有以下几种:
思路一:写自身光芒。可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先写自己的不自信,进而通过某种经历或经别人提示,才发现自身的亮点光芒,从而扬起生活的信念,培养起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思路二:写他人光芒。即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发现他人的亮点光芒,或给予肯定,或择其善者而从之,进而引发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确立公正、客观评判他人的观点。
思路三:写事物的光芒。从这一角度立意,就是将“你”定位于事物,运用借物抒情的方式,展现对自然、对生活的观察,进而感悟生活,感悟成长,为自身发展寻找正能量。
【考场佳作一】
有老屋相伴滋味长
◎青岛一考生
你是一处足迹,你是一场故事,你是我心中永远的圣地。
——题记
搬了新家之后,老家的三间老屋便空了下来。两三年不住,风吹雨淋,老屋的墙壁便已经脱落不少。虽然如此,但我还是对老屋情有独钟,因为,这里留有我成长的足迹。
老屋已经很古老了,还是那种麦秸盖顶,石墙、土地板的建筑,木门、木格子窗很小,透光性能差,因而屋内常年不够亮堂,但却温暖。
我最喜欢待的自然是我的房间,糊满报纸的东墙上,贴着一张张奖状。每学期放假,我都会带回一张奖状。爸爸和妈妈对这总是很欣喜,很重视,脸上也绽放出久违的笑容,先是把奖状翻来覆去地欣赏,然后妈妈亲自用面粉打浆糊,并喜滋滋地指挥着爸爸把奖状整齐地贴在墙上。那场景,好像妈妈在指挥着一个小学生,高了、低了、歪了、斜了……爸爸总是格外耐心,不厌其烦地把奖状下移、上托,左挪、右移……直到贴到最佳位置。晚上,躺在床上,借助微弱的灯光,看满墙的奖状,那是一种光荣,更是一种鞭策,一种激励。这面温馨的墙壁,见证了我的学习生活,也见证了我成长的足迹。
院子里最喜欢的该是那棵石榴树了。每年五月,都会绽放出火红的花儿。一阵风吹过,石榴花扬起轻盈的舞姿,散发出一股股泌人心脾的花香,引得蜜蜂都不肯归去。晚饭后,爸爸妈妈喜欢在树下乘凉,我则乖巧地依偎在妈妈的身边,仰着头数着树上不知道数了多少遍的石榴花。有时,爸爸还会站起身来,扬起头,在树上搜寻片刻,然后轻轻掐下一朵,先是端详一阵子,有时还放在鼻子下闻闻,然后把它小心地插在我的头上,扳着我的脑袋,亲上一口,接着便哈哈大笑起来。等到八月份,我们总是有甘甜的石榴吃,伙伴们也都人人有份,那滋味,现在想想还流口水。
等到上了初中,由于离家远,我不得不住校,这样在家的时间少了,坐在石榴树下的时光就更少了。后来,父母又重新翻盖了老屋,用水泥砌了院子,老屋的痕迹已经荡然无存了。
然而,老屋,我童年的圣地,那曾经留存我童年欢声笑语的地方,那留驻浓浓亲情的地方,并没有随着老屋的逝去而消失,而是像窖藏的美酒,随着时间的久远,越来越浓烈,越来越醇香。
有老屋相伴,我的童年并不孤单;有老屋相伴,我的人生温馨而绵长。
【评点】
1.选材独特,立意别致。此文题大部分考生都选亲情、友情、师生情来写,考生独辟蹊径,选取老屋作伴,抒写对童年,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恋,选材别具匠心。
2.典型场景,成就佳作。文章选取具有特色的典型场景入文,为事件设置了一个个性化的舞台,既让文章立意独特,脱颖而出,又让作品因有特定的背景而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考场佳作二】
你有属于自己的光芒
◎青岛一考生
民国,这一季的春秋,兼有冬夏的魅力。石评梅,这高标逸韵的梅花魂,便幽居于此。就是这样一个普通人,书写的,也绝不是凡尘烟火,她绚烂燃烧着自己,在混沌的年代里,绽放着自己特有的光芒。
号角响,车尘马迹乱,风雨时代变。跌宕起伏之中,石评梅打开天门,那粉柔世界,不再柔风不耐。世人怪异眼神里,她只管追心之所向,绽其身之光芒。
十几岁的时候,在那个女子只要三从四德的“男权社会”,她居然在被斥责女孩不能到窖顶放风筝时,大声斥驳道:“都民国了,又不是满清时代,你不让在这地方玩,就给我找地方。整天读书、绣花还不愁死人?”一朝觉醒,言惊旧梦人,纵是被无端嘲讽,她也确实展现了挑战权威的无畏光芒。
及至进入女子师范大学,她的女性意识更为强烈,无畏追新的独特光芒更为耀眼。面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考题,她高呼:“女子坐在侧,何以用这样的言语当头一棒?”才华迸现,心血正盛,她饱蘸笔墨,一开篇便是开天辟地,一览乾坤。把一个要闯进大千世界的女子描摹得分外豪情,一点没有绵力薄材的脂粉气,字字渗透着无畏的坚定。
接下来,她笔走龙蛇——叙写千古女才良淑:“女蜗补天,采玑炼石;巫山神姑,起风御水;至那大家书传,文姬拍茄,文君操炉、木兰从军,谁说巾帼不如丈夫?”荡气回肠间,她那份独有的挑战权威的无畏光芒闪耀了整个民国。
那寒风里,那墙角处,似梨花,点点白成雪,却原是梅花一缕魂。没有游丝飘絮,更没有春风借暖,只于柳密林阴下,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评点】
1.名人入文,增添底蕴。文章选取民国才女石评梅入文,展现她“追心之所向,绽其身之光芒”的经历,选取她十几岁、进入女子师范大学两个素材来说明,对人物素材把握到位,没有做深入的探究,是很难达到如此精深程度的,显示了考生课外阅读的深入广泛。
2.巧于引用,增添文采。文章多处引用,如“都民国了,又不是满清时代,你不让在这地方玩,就给我找地方。整天读书,绣花还不愁死人?”如“女蜗、巫山神姑、文姬、文君、木兰,谁说巾帼不如丈夫?”既展现了人物的无畏品格,又增添作品的表现力,增添文采。
(时间:60分钟;分值: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A.西周、春秋 B.春秋、战国 C.西周、东周 D.东周、战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査夏朝至汉朝这一段时期我国朝代更替的顺序。先后为夏、商、西周、东周、秦、汉,其中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朗,选项A少了一个战国,选项B少了一个西周,选项D少了一个春秋。故答案选C。答案:C
2.当代史学研究者在评价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那么,这一“主轴”的起点是()A.秦朝的咸阳 B.西汉的长安 C.东汉的洛阳 D.宋朝的东京
解析:本题主要考査我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张骞通西域后,各国商人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至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由此可见,我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故答案选B 答案:B
3.唐代历史上有一位书法家,他曾任平原郡太守,抗击过安禄山叛乱,其所创雄浑敦厚的新书体,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该书法家是()A.王羲之 B.欧阳询 C.柳公权 D.颜真卿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唐朝的书法家。四个选项中很容易排除A、B,因为王羲之是东晋时期我国著名的书法家,欧阳询是由隋入唐的著名书法家。剩下C、D二项,颜真卿创立了雄浑敦厚的新书体,人称“颜体”,他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柳公权博采众长,别出新意,自成“柳体”,他的字方折峻丽,骨力劲健。故答案选D。
4.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这样一组图片(如下),那么该
展厅的名字最合适的为()
清明上河图 南宋纸币铜版拓片 货郎图 市舶司遗址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宋代国家统一 D.宋代民族融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商业繁荣的表现。四幅图片中《清明上河图》反映北宋都城东京的商业繁荣的景象,南宋纸币铜版拓片说明了南宋时市场上有流通纸币,这是当时商业繁荣的一个表现,货郎图也是宋代商业繁荣的一个表现,市舶司的设立说明了宋代的海外贸易发达,宋朝政府设立市舶司主要是为加强 对海外贸易的管理。综上所述,以上四幅图是宋代商业繁荣的表现。故答案选A。答案:A
5.下图是我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对它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①该工程是元世祖下令开凿的 ②开凿目的是为了南粮北运 ③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 ④它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査隋朝大运河的相关内容。从图片可以看出,这一水利工程是隋朝的大运河,因为这一条运河有经过洛阳,而元朝的运河没有经过洛阳。从605年开始,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这条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故答案选C。答案:C
6.“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
这里“列强的炮声”指的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査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标志问题。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二次鸦片战争则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答案选A。答案:A
7.作为洋务派的代表,受命于危难之际,收复新疆,清政府在他的建议下于1884年设新疆行省。他是()A.曾国藩 B.左宗棠 C.张之洞 D.李鸿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査收复新疆的民族英雄。1865年,中亚浩罕国派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1871年,俄国直接出兵占领伊犁,1876年,清政府派左宗棠率清军入疆,1878年,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1881年,漼政府收复伊犁,1884年,根据左宗棠的建议,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而曾国藩、张之洞、李鸿章与左宗棠都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答案:B
8.某同学在自己编写《红军长征》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其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A.第四次反“围剿”失利使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B.强渡大渡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C.甘肃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 D.四渡赤水使红军跳出了敌人包围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査红军长征的相关史实。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使得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长征途中,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是四渡赤水,使红军跳出敌人包围圈的是巧渡金沙江,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看红军长征胜利结東。故答案选C。答案:C
9.1969年尼克松访问法国时,戴高乐总统对他说:“你现在承认中国要比你将来由于中国强大起来而被迫承认它更好一些。”尼克松为此采取的重要举动是()A.帮助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1972年正式访问中国
C.1979年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在国际问题上与中国采取一致行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査尼克松对中美关系所作的贡献。由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为此,美国总统尼克松准备访问中国,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两国关
系开始正常化。至于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因为广大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帮助,1979年中美達交时尼克松早已下台,在国际问题上美国并非一直与中国采取一致行动。故答案选B。答案:B
10.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到2000年我国基本普及了()
A.学前教育 B.六年义务教育 C.高等教育 D.九年义务教育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九年级义务教育。1986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增加了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并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办学,各地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出现了一些设备先进的中小学校,到2000年,全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级义务教育。故答案选D。答案:D
11.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全球开始统一”始于()A.文艺复兴 B.郑和下西洋 C.新航路开辟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本题实际上是考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文艺复兴只是宣传人文主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只是扫清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这两件并未使“全球开始统一起来”,郑和下西洋虽然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但此次远航还是沿着前人的老路前进,并未开辟一条由东方通往西方的新航路,因此它也没有使“全球开始统一起来”,而新航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故答案选C。答案:C
12.仔细观察下图,我们可以看出南北战争前,美国南北矛盾的焦点是()
A.工业品的进出口问题 B.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C.是否开放国内市场问题 D.是否提高关税问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査学生识图、读图能力。漫画反映美国南北战争前,美国北方资产阶级想
在西部新扩张的领土上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阻止奴隶制向西部扩张,而南方种植园主则想西部扩张奴隶制,关于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成为美国内战前南北矛盾的焦点。答案:B
13.某校九年级一班举办“领袖风采”手抄报活动,下列摘抄的手抄报内容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A.玻利瓦尔解放了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等地
B.尼赫鲁为印度首任总理,与周恩来一起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纳赛尔领导埃及人民赢得独立,并收回苏伊士运河的主权 D.卡斯特罗领导巴拿马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査世界上一些重要领袖的重大事迹。四个选项中A、B、C三个选项所列举的领袖人物事迹与史实相符。只有D项与史实不符,因为卡斯特罗是领导古巴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是巴拿马。1959年,卡斯特罗领导古巴人民通过武装斗争,推翻了美国的的愧儡政权,建立革命政府,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故答案选D。答案:D
14.科技的进步,不断为人类经济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不断催生新职业,以下按职业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汽车司机——铁路工人——计算机教师 B.火车司机——网络工程师——石油工人 C.火车司机——汽车司机——网络工程师 D.石油工人——宇航员——轮船修理工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三次科技革命重大成就出现顺序的迁移能力。四个选项中铁路工人、火车司机和轮船修理工出现在第一汷工业革命之后,因为火车和轮船诞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汽车司机、石油工人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因为汽车、内燃机和石油工业诞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计算机教师、网络工程师和宇航员出现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综上所述,只有C项是正确的。答案:C
15.下表中的内容都是世界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其中史实与结论一致的是()
A.①③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对重要史实的理解能力。题文中,罗斯福新政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使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看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世界贸易组织成
立并非经济全球化的开始,而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苏联解体后,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稳定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故答案选及A。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6题9分,17题8分,18题9分,19题9分,共35分)16.(9分)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请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政治篇】 材料一
(1)材料一中三在则史料依次反映了我国古代史上三次政治改革,其中第一次改革有何历史影响?概括第二、三则史料,指出这两次改革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2分)【经济篇】 材料二 如下图
春秋战国时期的农具和穿有鼻环的牛尊
(2)从材料二的图片中,你能获取什么历史信息?该现象的出现有何作用?(2分)【思想篇】 材料三 如下图
(3)材料中三幅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前期的三场重要运动,请写出其中一次运动的名称及其对思想解放的积极影响。(2分)【教育篇】
材料四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作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五 中国进入近代以后,剧烈的社会大变动迫切需要大批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而科举制度依旧执迷于八股文、小楷试帖,所取之人内不能兴国安邦,外不能御侮抗敌。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4)为改变材料四所反映的弊端,隋文帝和隋炀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5)针对材料五所反映的现状,晚清政府是如何变革教育、培养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的?(1分)解析:(1)本题第一问主要考査齐国管仲改革的历史影响。这要结合管仲改革的结果来分析,经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这个结果可以看出管仲改革使齐国国富兵强,为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奠定了基础。第二问主要考査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在作用上的共同点。这要分析这两次改革的作用,商鞅变法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封建国家,为日后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的民主融合,为日后南北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由此可知,它们在作用上级共同点是都为实现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2)本题主要考査读图与识图能力。从图片中的农具和穿有鼻环的牛尊来看,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信息: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已经出现。信息知道了,其作用就不言而喻了。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这说明了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革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3)本题跟第(2)一样,主要考查读图与识图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知识三幅分别反映什么事件,本题第一幅是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英勇就义的图片,反映的是戊戌变法;第二幅图标有“辛亥风云”字样,反映的是辛亥革命;第三幅图标有青年杂志的字样,《青年杂志》是杂志《新青年》的前身,而《新青年》又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知道了三幅图片反映的史实,那么它们对思想解放的积极影响就不难回答了。
(4)本题主要考查隋文帝和隋炀帝对我国科举考试所采取的具体做法。由于魏晋以来的考试制度只重门第而不重才学,而且是由地方推荐,不是由中央统一选拔,使得出身低微而有才学的人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而且选拔官吏的权力也无法集中到中央,不利于隋朝加强中央集权,为此,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办法选拔人才,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5)本题主要考査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发端。由于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传入,中国古代沿用下来的科举考试制度越来越不适应近代中国的需要,为此,清政府效法西方改革教育,创办京师同文馆、京师大学堂等新式学堂;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建立新式款育体制;1905年宣布废除沿用1300年的科举制度。
答案:(1)使齐国国富兵强,为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奠定了基础。(1分)相同点:都为实现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1分)
(2)信息: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枝术出现.(1分)作用: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革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1分)(3)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或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任写1条即可得2分)(4)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1分)隋炀帝正式设置了进士科。(1分)(5)效法西方改革教育,创办新式学堂;頒布《奏定学堂章程》,建立新式教育体制;1905年宣布废除科举制度。(任写1条即得1分)
17.(8分)一位伟人就是一座历史的丰碑。一代伟人邓小平(1904—1997)用他传奇的经历书写了一个传奇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篇章一:戎马生涯
材料一 邓小平的主要革命活动(见下表)
(1)根据材料一完成①、②两处填空。(2分)
(2)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有什么战略意义?(1分)篇章二 开国元勋 材料二 如下图
(3)作为开国元勋的邓小平,建国后率军解放大西南,为西藏的和平解放做出了突出贡献,西藏解放于哪一年?有何重大意义?(2分)
篇章三 总设计师 材料三 如下图
(4)请结合图片举至少三项史实说明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3分)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査邓小平在革命战争年代参与的重大事件。空格①一看到左列的时间是1935 年,还有本列中“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毛泽东的正确领导”等字眼,就应该知道地点是遵义;同样,空格②一看到“1948年”“刘伯承”“陈毅”等字眼,就应该知道邓小平曾经与他们一起指挥了淮海战役,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2)本题主要考查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战略意义。它是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因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严重威胁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好比在敌人的心脏插入一把尖刀,这标志看解放军由内线作战转为外线作战,战线开始转入国统区,开始向国统区大兴进攻,因此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
(3)本题主要考查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和历史意义。新中国成立后,刘伯承、邓小平率领中原解放军进军大西南,1951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压力下,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4)本题主要考査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走有中国恃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左图反映了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方面的探索,主要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经济特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右图反映的是邓小平在实现钼国统一大业方面的探索,主要有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这一伟大构想的指导下,香港、澳门成功回归,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
答案:(1)遵义、淮海战役。(2分)
(2)是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1分)(3)1951年。(1分)使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1分)
(4)史实: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进行国有企业改革,提高企业活力;建立经济特区,便于引进外来技术,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回归;颁布一系列法律又件,加强民主法治,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法律保障。(3分)
18.(9分)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又是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两国关系的发展集中体现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复杂多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友好交流】
材料一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1)日本仿效唐朝“法式”进行的重大改革是什么?(1分)【各自探索】
材料二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三 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
(2)结合材料二、三,概括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在学习西方的内容上有什么不同?(2分)
【侵略抗争】 材料四 如下图
(3)明治维新后,日本对中国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请各举一例日军犯下的侵华暴行。材料四反映了日本的侵略战争给日本人民带来了什么?(3分)
(4)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抗争。1945年8月15日,中华民族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其重大历史意义是什么?(2分)(5)以史鉴今,请你为中日关系的发展提一个小建议。(1分)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日本大化改新。唐朝从贞观年间,日本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同来的还有
留学生和留学僧等,使团规模庞大,少则二百人,多至五六百人。使成员素质较高,以便更好地吸取唐朝文化。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了政治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2)本题主要考査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在学习西方的内容上的不同之处。中国洋务运动只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其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不是引向资本主义;而日本则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到方面全方位向西方学习,其目的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使日本能够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3)本题第一问主要考査日本在近代史工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即甲午中日战争和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侵华战争所犯下的罪行。在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日军曾经制造旅顺大屠杀惨案,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侵华战争期间,日军曾经制造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还用中国人做研制细菌武器的深入活体实验。第二问主要考査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日本人民带来的伤害,由于日本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除了给被侵略国家人民造成伤害之外,也给日本人民带了伤害,美国在广岛、长崎投下的两颗原子弹,给日本人民造成巨大的灾难,同样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也加重了日本人民的负担,许多日本人在战争中饿死和战死异国他乡。
(4)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奠定了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并且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也做出巨大的民族牺牲。
(5)本题主要考査对如何发展中日关系的认识。要解答这一题,就要分析如今中日关系陷入冰点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因为日本在钓鱼岛问题和对待侵略历史问题上挑衅中国的底线,由此可以得出中日关系要健康发展,两国应该“①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日方必须正视侵略历史,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②双方通过对话、平等协商,友善解决分歧;加强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和则两利,斗则两伤。两国政府应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的大局出发,实现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 答案:(1)大化改新。(1分)(2)日本从政治、经济、军軎、教育等方面全方位向西方学习;中国洋务运动只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2分)
(3)暴行:旅顺大屠杀和南京大屠杀(或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等)。(2分)侵略战争也使日本人民倍尝战争的苦果,给日本人民带来了灾难。(1分)(4)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也做出巨大的民族牺牲。(2分)
(5)①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日方必须正视侵略历史,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②双方通过对话、平等协商,友善解决分歧;加强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实现共同发展;③和则两利,斗则两伤。两国政府应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的大局出发,实现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任写其中一点或言之有理皆可。1分)
19.(9分)大欧洲一直是欧洲人的梦想,近现代以来,曾有无数欧洲人为实现这一梦想而努力探索。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拿破仑的欧洲梦】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片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1分)(2)曾有思想家称赞拿破仑是骑在马背上的“世界灵魂”,请结合材料一的两段论述说说拿破仑为统一欧洲所做的努力。(2分)【希特勒的欧洲梦】
材料二 1933年5月10日夜,德国柏林国家剧院门前,成千上万的图书被人们投入熊熊的烈火之中,„„戈培尔在一旁狂叫:“一个革命者应该无所不能的,在毁坏和重建中,他应该是同样伟大的。假如你们有权利把一大堆知识分子的垃圾扔到火堆里去的话,那么你们也有责任为真正的德国精神开辟出一条道路来。”
(3)材料中所谓“德国精神”的实质是什么?为践行这种“精神”,完成统一欧洲之梦,希特勒是如何做的?(2分)【走向联合的欧洲梦】
材料三(二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更使欧洲人民终于意识到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
——摘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Ⅱ》
(4)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促使欧洲人产生“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这一意识的因素是什么?在此思想意识引领下,战后欧洲人是如何推进欧洲统一进程的?(3分)
(5)当前欧洲的联合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趋势?(1分)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史实。图片反映的是1804年拿破仑让罗马教皇为其加冕的情景。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政权,1804年,他加冕称帝,建立帝国——历史上称法兰西第一帝国。从此,法国进入拿破独裁统治时期,并且疆域面积不断扩大。
(2)本题主要考查拿破仑的历史功绩。这要看拿破仑内外政策的积极作用,如拿破仑发动的对外战争虽然会给被侵略国家人民带来灾难,但是,它不仅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还把这一成果传播到欧洲被他征服的国家。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为欧洲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除此之外,拿破仑颁布《法典》,成为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法典的范本。(3)本题主要考查希特勒的法西斯主义。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所宣扬的“德国精神”实质上就是法西斯主义,或者称“纳粹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复仇主义”等,它表现为对外镇压人民的反抗,对外侵略扩张。为了践行这种“精神”希特勒在德国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并与意大利、日本两个法西斯国家结盟,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4)本题主要考査欧洲人由战争逐步走向联合的原因。主要原因有:欧洲各国吸取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这两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国家遭受战争重创,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下降;二战后美苏争霸,欧洲国家需要摆
脱美国的控制,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寻求自身的安全。为此,欧洲各国只有联合、团结起来,才能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保证自身的安全,提高自身国际地位。在此思想意识的引导下,战后欧洲人在20 世纪60年代成立欧洲共同体,1993年成立欧洲联盟。(5)本题主要考査欧洲的联合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各种趋势.主要有: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集团化;世界格局多极化;和平发展、构建和谐世界是历史的主流等。首先,欧洲的联合反映了当今世界各国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相互依存的关系,任何一个国家部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离不开其他国家的发展;第二,欧洲的联合反映当今世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由多个国家联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国际集团,类似的国际组织还有东盟、非盟等;第三,欧洲的联合反映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欧洲国家依靠团结的力重,成为牵制美国霸权主义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有利于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最后,欧洲的联合反映了和平发展、构建和谐世界是历史的主流,欧洲各国吸取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走向联合,有利于欧洲的长久和平、和谐地发展下去。
答案:(1)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1分)
(2)发动多次对外战争,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1分)颁布《法典》,成为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法典的范本。(1分)
(3)实质:法西斯主义(纳粹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1分)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并与意大利、日本两个法西斯国家结盟,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分)
(4)因素:欧洲国家遭受战争重创,经济实力和政冶地位下降;二战后美苏争霸,欧洲国家
需要寻求自身的安全。(1分)(任写其中1点即可得1分)20世纪60年代成立欧洲共同体,1993年成立欧洲联盟。(2分)
一、基础积累(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6分)
天边的云层缓缓分开,仿佛在为谁让道。渐渐地有红霞渗透出来,整个芦苇荡(盖上/染上)一层淡红色,屏息凝神看去,芦苇荡的边际似乎开始燥动,不远处冒出几个小点,小点越来越大,定睛一看,_____!它们如晨曦中报晓的使者,欢腾着飞向人群,(盘旋/徘徊)在空中,人群中不时传出阵阵喝彩声。这些水鸟一会儿俯身向下,_____,亲昵地送去晨光的问侯;一会儿拍翅向上,_____,似乎在等待日出的刹那。
1.下面划线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渗(shèn)透 燥动 B.屏(bǐng)息 欢腾 C.亲昵(ní)晨曦 D.刹(shà)那 问侯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识记。A.“燥动”应为“躁动”;C.“昵”应读作为(nì);D.“刹”应读作为“chà”。答案:B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染上 徘徊 B.盖上 徘徊 C.盖上 盘旋 D.染上 盘旋
解析: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与运用。答案:D
3.在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居然是雪白色的水鸟 轻轻掠过水面 飞到芦苇荡尖 B.水鸟居然是雪白色的 轻轻掠过水面 飞到芦苇荡尖 C.居然是雪白色的水鸟 飞到芦苇荡尖 轻轻掠过水面 D.水鸟居然是雪白色的 飞到芦苇荡尖 轻轻掠过水面
解析:本题考查语句的衔接能力。解答本题,要通读全句段,理解大意,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辨析作答。答案:A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调查显示:消费投诉呈现两大特点:一是服务类消费关注度高,二是互联网广告投诉增长。B.是大半夜里起来看球赛?还是美美地睡上一觉呢?作为球迷,很多人心里会有些纠结。C.来到孔子的故乡——曲阜,游客都要游览“三孔”(孔庙、孔府、孔林),体验传统文化。D.在“做一天上海人”的特色活动中,全体师生一起了解了上海的历史、体验了上海的生活。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A.在一个句子里不能同时使用两个冒号,第二个冒号改为逗号;B.选择问句只在最后用问号,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D.较长的并列成分用逗号,顿号改为逗号。答案:C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小张告诉小王,睡前看电视时间太长或玩手机时间太长,都会导致他难以入睡。B.文明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市民的一举一动往往可以显示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高低。C.学校组织防震逃生演练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师生熟知灾害预警信号和应急疏散方法。D.5月3日至4日,中美就经贸问题举行了磋商,达成了就有关问题保持密切沟通。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能力。A.表意不明,可把“他”去掉;C.语意重复,可把“目的”或“为了”去掉;D.缺少宾语中心语,在“密切沟通”之后加上“的一致意见”。答案:B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0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孔子谓伯鱼①曰:“鲤乎,吾闻可以与人终日不倦者,其惟学焉。其容体不足观也,其勇力不足惮也,其先祖不足称也,其族姓不足道也。终而有大名,以显闻四方流声后裔者岂非学者之效也?故君子不可以不学,其容不可以不饰。夫远而有光者,饰也;近而愈明者,学也。譬之汙池②,水潦③注焉,萑苇生焉。虽或以观之,孰知其源乎?”
(选自《孔子家语》,有删改)
【注】①伯鱼:孔子的儿子,名鯉,字伯鱼。②汙(wù)池:水池。③水潦:雨水。
6.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推托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治:研究 C.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见:了解 D.及鲁肃过寻阳 过:拜访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D.句意: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过”,到。答案:D
7.下列句子中,划线“焉”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水潦注焉 A.复到舅家问焉 B.且焉置土石
C.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D.可远观面不可亵玩焉
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的理解。例句的“焉”,指示代词,那里。A.“焉”,代词,指方仲永的情况;B.“焉”,哪里;C.“焉”,那里;D.“焉”,语气助词,无意。答案:C
8.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文选自《资治通鉴》,这是一部纪传体史书,是由司马光主持编写的。B.古人都可以自称“孤”,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可以亲密地称“卿”。
C.孙权严厉批评吕蒙不爱学习,并现身说法,使吕蒙认识到读书的必要性。D.孔子认为:打扮外表让人容貌光彩,学习让人更有智慧,二者道理很相似。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A.有误,《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答案:A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更”,重新;“见事”,认清事物。
答案:和一个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
10.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以显闻四方流声后裔者岂非学者之效也?
解析: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根据句意划分即可。答案:以显闻四方/流声后裔者/岂非学者之效也?
(二)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4分)
窘况为许衡州赋
郑燮
半缺柴门叩不开,石棱砖縫好苍苔。地偏竹径清于水,雨冷诗情瘦似梅。山茗未赊将菊代,学钱无措唤儿回。塾师亦复多情思,破点经书手送来。
【注】①许衡州:郑燮之友,生活困窘。②塾师:指郑燮。
11.分析诗中“竹”“梅”“菊”等意象的作用。(2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意象及其作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描写的景物,分析其作用。
答案:一方面用来表现许衡州生活的困窘,另一方面喻指困境中保持高洁情操的追求。
1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鉴赏中的情感赏析。做本题要在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诗人感情。答案: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体贴之情。
(三)默写(6分)
13.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3)苔痕上阶绿,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4)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_______。(李清照《醉花阴》)
(5)新时代呼唤创新,需要具有时代精神和鲜明个性的人才不断涌现。赵翼在《论诗》中以“_______,_______”两句同样表达了自己“贵在创新”的写作主张以及对人才的渴望。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背诵默写。注意识记与积累,别写错别字。答案:(1)择其善者而从之(2)星汉灿烂(3)草色入帘青(4)人比黄花瘦
(5)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三、语言运用(5分)
14.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学校组织“走进太白楼”活动,你参与活动的宣传工作。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1)【走进直播间】5月18日,《千古风流太白楼》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国宝档案》播出,节目全长13分钟,讲述了济宁太白楼的前世今生。为了这期节目的播出,栏目摄制组于3月6日走进济宁太白楼,采用多种方式建筑、碑刻等有关遗迹进行拍摄。《国宝档案》是国内极具知名度的一档文博类栏目,以高标准、高品位、高水准深受文博界专家和海内外收藏爱好者的好评。
请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20字以内)(3分)解析:本题考查给新闻拟写标题。答案:济宁太白楼亮相《国宝档案》(或《千古风流太白楼》在《国宝档案》播出)
(2)【推介太白楼】太白楼乃任城古八景之一,名传于世千余载,现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诗人李白曾居住在任城(今济宁),常在此与朋友一起饮酒。太白楼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楼之一,其悠久的历史见证着诗仙李白文化在济宁的传承。请参考以上资料,写一句生动的宣传语,吸引更多同学走进太白楼。(2分)
解析:本题考查宣传标语的拟写。宣传标语应具有语言精炼、内容醒目、便于记忆的特点,要突出创意的新颖、独特。
答案:登太白楼,开启诗意之旅;仰望诗酒英豪,邂逅快意人生。
四、现代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10分)
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
陈凌
①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1940年10月22日,英国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地,但有3名男子竟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捡书籍。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
②或许,也会有人不解:战火纷飞,还不忘阅读,为的是什么?“很多人被生活的艰难折磨得心灵枯萎,但有书香滋润的灵魂不会。”不久前,在一家书店里看到的一则读者留言,或许可以作为解答。对于那3名男子而言,阅读绝非是暂时忘记战乱的“镇定剂”,而是勇敢面对现实,让精神再次振奋、让意志战胜泪水的方法和途径。
③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一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激活它。前者是知识,后者是智慧。(a)_____.个人的努力往往会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知识让我们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义,而智慧还能进一步让人知道,自己的选择是符合内心的,从而坚定前行的意志。
④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曾国藩一生饱览群书,文章笔力雄厚,就连粱启超都称赞他“可以入文苑传”。然而,即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认为自己有“三耻”,居第一位的,就是对天文和算学“毫无所知”。一物不知,便深以为耻,曾国藩们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认识,就因为他们深刻地知道,读书“能养人精神”。书籍并非是装点门面的饰品,而是精神的营养品。远离书籍,只会让人生之路走向狭隘,甚至禁铟心灵;(b)_____。
⑤(c)_____。这些年,两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惊艳了无数人,一位是第二季的武亦姝,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为。令人动容的,并不仅仅是武亦姝2000多首诗词记忆量的才情,也不全是雷海为以外卖小哥身份成功逆袭的不凡,更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的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这样一份独特的气质,正源于阅读的滋养。有句话说得好,“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⑥有人以为,读书太多,容易脱离生活。其实不然,读书并不是要逃离这个世界,而是要让人拥有平视世界的眼睛,阅读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正如哲人所言,“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晴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这恐怕便是阅读之于人生的独特意义。
(选自《人民日报》2018.04.23,有删改)
15.文章第②段有何作用?(3分)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作用。议论文中的句子在结构上主要是起到总结全文、承上启下或引起下文的作用,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判断出它的作用即可。
答案: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提出人们的疑惑,进而引出对阅读的作用论述。
16.请将下列语句分别放到文中最恰当的位置。(3分)
A.浸润书香,才能让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让人生气象万千。B.越是面临困难和选择之时,阅读的力量就越能显示出来。
C.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a)_____(b)_____(c)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关键语句的理解与赏析,仔细阅读全文。联系上下文的内容即可作答。答案:B A C
17.简要分析第⑥段的论证思路。(4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议论文论证思路的分析能力。要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理清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进行表述即可。答案:首先提出“读书太多,容易脱离生活”的错误认识,然后反驳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接着引用哲人的话进行强调,最后总结阅读的独特意义。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15分)
写给女儿的一封信
贾平凹
浅浅是我的女儿,从小就喜欢写诗,我只觉得好玩可爱,但从不鼓励她将来当作家诗人。文坛上山高水远,风来雨去,人活得太累,并且我极不爱听文二代之说,这样的帽子很容易被戴上,既丑陋,又硌得脑袋疼。在二三十年里,我仅呵护她的上学、就业、结婚,指望着一切能安康平顺,岁月静美。等到她的两个孩子终于上小学了,家里没了凌乱和嚣烦,有一日她送我烟酒还有几首诗,我才知道她其实还一直写诗,只是有的写在日历上,有的写在手机上,有的能念出来还没有写下来。
唉,诗这东西像种子一样,有土壤水分了就要拱土发芽,生叶抽枝的。我读了那些诗,觉得有意思,她说够不够发表水平,我说,就是够发表水平也不要发表,诗可以养人,不可以养家,安分过一般日子吧。
她是听我话的,生活得简单而安静,偶尔给我手机发一首诗。我对她的诗越来越辅导不了,以我的爱好,总是回复一句好或是不好,建议她给她认识的几个诗人发去让人家看看。此后很久的时间,她不再发诗给我,或许地觉得我老打击她,或许也觉得我真的不懂诗。后来我所知道的,是一些朋友认为她写的还好,竟替她把一些诗稿投给杂志,竟受到肯定,有了许多赞许的话。
人真是奇怪,受了鼓励,就像火山爆发一样,虽然这火山上冰雪覆盖。这一点上她有点像我。
她现在已经不小了,说起来有父女的名分,实际上我是我,她是她,她早不崇拜我,我也无法控制她,何况诗是她的,与我毫不相关。她的诗在各种杂志上不断地发表,偶尔我读到了,也让我惊讶,她怎么有那么多的奇思妙想!那些句子是她这个年龄人的句子,是这个时代的句子,我是远远撵不上了,倒生出几多感叹和羡慕。
我曾经给许多人写过序,给许多书画展览、新书发布会捧过场,而浅浅要作公开的诗人了,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却因别的事外出,不能到现场祝贺,就写几句话赠送她。我要说的是,既然一颗苗子长出来了,就迎风而长,能长多高就多高,不要太急于结穗,麦子只有半尺高结穗,那穗就成了蝇头。
培养和聚积能量是最重要的,万不可张狂轻佻,投机迎合,警惕概念化、形式化,更不能早早定格,形成硬壳。作家诗人是一生的事,长跑才开始,这时候两侧人说好说坏都不必太在心,要不断向前,无限向前。
最后,我还要说:做好你的人,过好你的日子,然后你才是诗人。
读父亲信有感 贾浅浅
读到这封信的时候,他正在书房同别人说话。我坐在他的旁边。说不上来是感动还是悲伤,心头就像压着一块石头似的喘不过气来,我忽然哭出了声,眼泪汩汩地流着,像要接满桌前放着的那块凹石。
他侧着身子,看着我,声音柔软地说:你还读哭了?!我知道他有时还拿我当小孩一样,我也故意拽着他的袖于要把眼泪鼻涕往上抹。他嘿嘿地笑了,说是写了整整一个早上。
在家里,我是最跟他没大没小的两个人。常常当着屋里屋外的人搂着他的脖子,揪他的寿眉。着急的时候他会喊:不当当(方言,意为没大没小)。过后依然在电话里按我的要求用响亮的亲吻结束。是呀,“文坛上山高水远,风来雨去”。他怎么忍心让自己女儿活得辛苦呢。这几年只有自己做了母亲,才体会得出那其中的深意。“做好你的人,过好你的日子,然后你才是诗人。”这也许是全天下所有的父母对儿女的期待。
“诗可以养人,不可以养家,安分过一般日子吧。”像开出的莲,它却长在淤泥里。“长跑才开始,这时候两侧人说好说坏都不必太在心,要不断向前,无限向前。”这让我想起了他的创作,不就是这样吗?我划了根火柴,燃起一根烟夹在他的食指间,笑着说我想起了一句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他搔搔头说“好”。一朵兰花瓣,正悄悄落下。
(以上两文选自《文艺报》2018.02.05,有删改)
【注】贾浅浅,作家贾平凹的女儿,贾浅浅的第一部诗集出版后举行首发式,贾平凹因故未能到场,但他提前给女儿写了一封贺信,贾浅浅读到信后,写了《读父亲信有感》。
18.阅读《写给女儿的一封信》,根据提示完成下表。(每处不超过10字)(3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
答案:①觉得好玩,并不鼓励 ②惊讶、感叹、羡慕 ③出版第一部诗集
19.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①人真是奇怪,受了鼓励,就像火山爆发一样,虽然这火山上冰雪覆盖。②他侧着身子,看着我,声音柔软地说:你还读哭了?!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句子。从修辞和字词角度切入,答案的组织形式可以采用说出修辞名称(找出关键字词),点出修辞内容(点出字词内容),说出修辞作用(说出字词作用)的思路。答案:①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地表现了女儿受到鼓励之后,激发出的创作热情和才华。②通过描写姿态、语气,表现了父亲对“我”的体贴、疼爱。
20.“长跑才开始,这时候两侧人说好说坏都不必太在心,要不断向前,无限向前。”这句话,贾平凹要告诉女儿哪些道理?(4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掌握。作答时,需正确理解句义,然后结合文本主旨和写作背景分析其内在含义即可。
答案:提醒女儿道路漫长,锲而不舍;告诫女儿专心投入,淡泊名利;鼓励女儿心怀梦想,开拓进取。
21.读完这两篇文章,你可能会颇有感触。请写一段推荐语,将其推荐给同学或父母。(任选个角度,80字左右)(4分)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此类题目为开放类试题,不要求统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答案:(1)给同学:两篇文章深情款款,读完之后我被这份父女之情深深打动了。父母之爱永远是我们人生的宝贵财富,让我们认真读一读,慢慢领会吧!
(2)给父母:读过两篇文章,眼前立刻浮现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贾平凹父女那有趣的互动仿佛就在眼前,我立刻被这种亲密和谐的父女关系吸引了,也快快让这动人的场景出现在我们家吧!
五、写作(4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推心置腹的谈话就是心灵的展示。——温·卡维林 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伏尔泰
读了上面两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结合你的经历和体验,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文体特征鲜明;(3)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解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题目中给出的材料是两句名言,第一则表现的是谈话的重要性,谈话是人与人交流的一种方式,所以这句话可理解为表现了交流的重要。第二句话提到了“耳朵”,可以引申出倾听,所以这一则名言表现了倾听的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用语言来与他人交流,展现自己的心灵。同时,我们还需要倾听,倾听他人的心声,去领会他人的心灵之美,以此立意构思即可。答案:
倾听
飞鸟用啼叫歌唱生活,游鱼用肢体传达信息,我们用语言交流思想,抒发情感,表达对生命的赞美和自然的感叹。这就是倾听。倾听是一种交流,是一种亲和的态度,是我们了解彼此心灵、领略大自然的悠悠路径。我们要学会倾听大自然的山风松涛、溪韵海啸,学会倾听他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其中有欢乐的音符也有痛苦的音符。要认识这些音符,那就应该去倾听。一旦你有了这种认识,你就会觉得倾听就在你身边。人生又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有骤然翻起跳跃着的水花,也有波澜起伏的大浪。要感受这海的心声,那就应该去倾听。一旦你有了这种感受,你就会感到倾听就在你身旁。
倾听是心灵之花。倾听能折射出纯洁而热情的光芒。倾听是一缕清风,它能吹散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阴霾;倾听是划破漆黑夜幕的流星,能给人们带来希望;倾听是一朵开不败的花,它能绽放出生命之蕊,换取人们的欣赏和信任。
倾听长者的教诲,就如同读一本好书,实乃受益匪浅。倾听朋友的诉说,与朋友共同分享快乐,分担痛苦,让朋友感觉自己不是孤单的。倾听他人的牢骚,让他人感到舒畅、满足和轻松。闲暇之际,独步山间树林,倾听大自然的声音:鸟儿的歌唱,昆虫的啼叫,小泉的呜咽,山风的呼啸……让人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热土,让人寻回内心深处最美丽的真实。
在跋涉的道路上,跌倒时希望有人扶持;忧虑时希望有人分忧;寂寞时希望有人陪伴;失败时希望有人鼓励。这都需要倾听陪伴。渴望倾听之人对倾听的向往,如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般迫切。倾听是春天刚发芽的嫩草,充满活力与希望,也给人带来新生力量和希望之火。倾听犹如炙热的夏日里的一阵凉风,把枯燥与烦闷一拂而尽,送来愉悦轻松的感觉。
英语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l至9页,第Ⅱ卷l0至12页,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75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一)听句子,选择适当的应答语。每个句子读两遍。
1.A.I don’t think so. B. It’s exciting . C. I’m lucky.
2.A.I’d rather stay at home. B. Have a good time. C. Don’t mention it. .
3.A.It’s my pleasure. B. Of course not, go ahead. C. Yes, a little please. .
4.A.Enjoy yourselves. B. Never mind. C. See you later. .
5.A.It doesn’t matter.
B. I have no idea. C.. Yes, it is.
(二)听五段对话,选择正确答案。每段对话读两遍。你将有20秒钟的时间阅读下面5个小题。
6.Who is using the ruler now?
A. John B. Gina C. Lucy
7.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
A.In a restaurant. B. In a bank. C. In a classroom.
8.What will Mary go to buy?
A.Salt. B. Sugar. C. Butter. .
9.Why was the man late?
A. The traffic is too busy. B. It was raining. C. He missed the bus.
10.How will the woman get to London?
A.By car. B. By train. C. By air. .
(三)听两段长对话,选择正确答案。每段对话读两遍。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阅读对应的3个小题。
听第一段对话,回答11至13I冬天think小题。
11.What day is it today?
A.Monday. B. Thursday. C. Tuesday. .
12.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do with the CD player?
A.Return it. B. Change it. C. Repair it. .
13.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A. She is angry now.
B. She is impolite to the man.
C. She is friendly to the man. .
听第二段对话,回答14至16小题。
14.What kind of music does the woman like best?
A.Rock music. B. Jazz music. C. Pop music. .
15. How can the man get the tickets?
A.He will buy them online.
B. He will buy them in the theater.
C. His classmates will give them to him. .
16. When does the concert begin?
A. At 7:00 tomorrow morning.
B. At 9:00 this evening.
C. At 7:00 tomorrow morning. .
(四)听短文,回答下面四个问题,选择正确答案。短文读两遍。你将有20秒钟的时间阅读下面4个小题。
17.Who might the listeners be?
A.Nurses B. Doctors C. Patients .
18 When do the listeners have tea?
. A.At 2:30 p.m. B. At 3:30 p.m. C. At 7:00 p.m. .
19.Where is the dining room?
A.On the third floor. B. On the second floor. C. On the first floor.
20.What program will follow this radio talk?
A.A talk show. B. A medical report. C. A music program. .
第二部分 语言知识运用
第一节
21.---Thank you for supporting the volunteer project.
--- .
A, All right B. My pleasure C. Never mind D. It doesn’t matter
22.--- do I need to feed the pet dog?
---Twice a day.
A. How long B. How much C. How soon D. How often
23.---How are you getting along with your English study?
---Much better. I don’t feel it was as as before.
A. interesting B. much C. difficult D. easy
24.---Would you please give this newly-published novel to Jack?[来源:Z*xx*k.Com]
---Certainly. he comes back.
A. before B. as soon as C. until D. unless
25.---Lily, will you go to Jenny’s birthday party this Saturday?
---I’m not sure. Because I so far.
A. have invited B. wasn’t invited C. have been invited D. will be invited
26.---Our classmates went to a concert yesterday afternoon.
---What a pity! I my homework.
A. had done B. was doing C. am doing D. would do
27.Everybody except Mike and Linda there when the meeting began.
A. is B. are C. was D. were
28.---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you will
go to HongKong on business?
---Sure. I prefer to take a plane.
A. whether B. why C. when D. How
29.My hometow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beautiful with trees and flowers on sides of the road.
A. all B. both C. neither D. either
30.The Chinese saying “A tree can’t make a forest” tell us that is very important in a football match
A. ability B. decision C. teamwork D. experience
31.Nowadays .all passengers go through safety check before take a train.
A. can B. may C. must D. will
32.---Why are you so worried?
---I’ve lost the watch my dad bought me on my birthday.
A. whom B. who C. whose D. which
33.--- Taian is a really comfortable city to live in.
--- , and it’s world famous for Mount Tai.
A. So it is B. So is it C. So it does D. So does it
34.The exam is over and the results will be on Friday afternoon.
A. put down B. put off C. put up D. put away
35.When you leave , please turn off the lights energy.
A. save B. to save C. saving D. saved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真题】推荐阅读:
2024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01-28
山东省公务员面试真题10-03
山东省专升本语文真题12-06
2024年山东省村官考试笔试真题07-07
山东教师历年真题07-01
山东省历史中考试题07-11
2007年山东省选调生考试申论真题10-17
山东济南村官考试真题06-22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作文题目01-15